隐患排查体系作业指导手册(2025年).docx
附件大小:503.34K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安全文明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10-20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 录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职责分工 5 3.1 领导机构 5 3.2 职责 5 3.2.1主要负责人职责 5 3.2.2生产安全部职责 5 3.2.3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责 6 3.2.4生产车间职责 6 3.2.5 岗位人员职责 6 4 隐患分级与分类 7 4.1 分级 7 4.1.1 基本要求 7 4.1.2 一般事故隐患 7 4.1.3 重大事故隐患 7 4.2 分类 7 4.2.1 基本要求 7 4.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7 4.2.3 基础管理类隐患 8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8 5.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8 5.1.1 基本要求 8 5.1.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8 5.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8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9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9 6.2 制定排查计划 9 6.3 隐患排查 9 6.3.1 排查类型 9 6.3.2 组织级别 10 6.3.3 排查周期 10 6.4 隐患治理 11 6.4.1 隐患治理建议 11 6.4.2 隐患治理要求 11 6.4.3 隐患治理流程 11 6.4.4 一般隐患治理 12 6.4.5 重大隐患上报及治理 12 6.4.6 隐患治理验收 12 7 文件管理 12 8 隐患排查的效果 12 9 持续改进 13 9.1 评审 13 9.2 更新 13 9.3 沟通 13 10 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 14 11 附件 14 附录A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5 附录C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7 附录D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 安全隐患限期整改 22 说 明 本手册是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和《工贸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手册用于指导本单位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手册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手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手册.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职责分工 领导机构 (1).企业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车间、部门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负责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实施的各项工作(见红头文件). (2).专业部门和各车间、部门应结合实际,成立各级体系建立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 (3).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职责 3.2.1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 3.2.2生产安全部职责 主要负责起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分工任务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负责事故隐患的收集归档,定期向领导汇报事故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并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督查、考核等工作. 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情况时,要立即下达停产、停工处理指令,不得违章指挥,并要好生产平衡工作,调整运行方式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解决. 3.2.3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责 各专业管理部门主要指储运部、基建部、原料管理部、生产运营部、制浆部、抄纸部、环保部、机电部等部门.按专业职责,检查、督促、协调本专业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负责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掌握三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管理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3.2.4生产车间职责 1)各生产车间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掌握三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2)具体负责所辖范围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自行管理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 3)对本车间三级以上危险源进行检查,督促所属班组严格对四级以上风险进行检查. 3.2.5 岗位人员职责 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 1)熟悉本人作业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事故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或由此而发生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建立和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明确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隐患、落实治理措施的责任,同时应配套制定奖惩制度. 隐患分级与分类 分级 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