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29-2025代替GB/T 1429-2009 GB/T 24527-2009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Proximate analysis of carbon material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内在水分的测定》,与GB/T1429-2009和GB/T24527-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 本文件代替GB/T1429-200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和GB/T24527-2009《炭素材料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GB/T1429-2009的第1章、GB/T24527-2009的第1章);b)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GB/T1429-2009的第3章、GB/T24527-2009的第3章);d)增加了“试剂和材料”(见5.2、6.2): c)更改了“取样及制样”(见第4章,GB/T1429-2009的第5章、GB/T24527-2009的第5章);e)更改了仅器设备(见5.3、6.3,GB/T1429-2009的第4章、GB/T245272009的第4章);f)更改了试验步骤(见5.4、6.4,GB/T1429-2009的第6章、GB/T24527-2009的第6章);g)增加了灰分测定方法二(见6.4.2):h)增加了挥发分测定方法(见第7章): i)更改了精密度要求(见5.6、6.6 GB/T1429-2009的第8章、GB/T24527-2009的第8章);j)增加了固定碳计算方法(见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聚贤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五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炭素有限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新、李弯弯、连鹏飞、赵世贵、张向军、白胜伍、杜玉蚊、崔强、王晶、张利勤、周双清、周智勇、杨波、董增亮、杨胜、赵俊通、高勃、殷朝霞、喻宏兴、徐建平、田宁郴、李星佐、马卫、赵俊一、王晓远、李飞、崔丹、朱刚、涂莉娟、刘伟、曹晖、邓晓兵.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29,1978年首次发布,1985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GB/T24527,2009年首次发布.
216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27炭素材料取样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718炭素材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87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取样及制样
4.1取样
按GB/T1427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的方式进行.
4.2制样
4.2.1糊类
先将采取的样品全部破碎至小于4mm,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60g.再将缩分出的样品全部粉碎至小于0.5mm,用于内在水分、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2混浆类
先将采取的样品置于200C干燥箱中固化,再将固化后的样品全部破碎至小于4mm,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60g,再将缩分出的样品全部粉碎至0.15mm以下,用于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3块状类
4.2.3.1通过锯、车、铣、钻、压裂等方式制取不少于100g小样块或颗粒,用于内在水分测试.4.2.3.2灰分含量大于或等于0.1%的试样先通过锯、车、铣、钻、压裂等方式制取不少于100g小样块或颗粒,然后全部粉碎至小于0.15mm,用于灰分和挥发分测试.4.2.3.3灰分含量小于0.1%的试样先通过锯、车、铣等方式加工成一定尺寸的测试样块,然后用洁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