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61-2025 金属粉末 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pdf

2025,5161,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485.1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1-2025代替GB/T 5161-2014

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

Metallic powder-Determination ofeffective density-Liquid immersion method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snc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T5161-2014《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液体浸透法》,与GB/T5161-2014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b)将“在真空环境下"更改为“采用真空除气或超声波浴”(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2章);c)删除了“测试准备”(见2014年版的第5章);e)增加了"真空泵”"超声波清洗器"(见6.3、6.7),将“真空度测量仪”更改为“真空表”(见6.4, d)增加了“浸透液”的要求(见第5章);2014年版的4.3);f)增加了“样品”(见第7章);g)增加了“试验条件”(见第8章);GB/T8170的规定进行”的描述(见第10章,2014年版的第7章);j)增加了"相对误差”(见第11章):

k)更改了附录B中部分脱气蒸馏水的密度值(见附录B.2014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欧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中南大学、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通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娟、郑志斌、谭立新、路建宁、刘彦宁、伍超群、张淑兰、凌继容、曾洁、辛琳、康路、曲敬龙、贾建、张玲玲、王帅.

本文件于1985年首次发布,2014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比重瓶法测定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方法.真密度的测定参考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其他烧结金属材料(仅限于没有封闭孔隙的颗粒或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粉末除去的开孔隙的体积后,粉末额粒所占据的体积.

粉末的质量除以粉末有效体积.

注:当颗粒存在闭孔醇时,闭孔除被当作单个颗粒体积的一部分.

3.3

比重瓶法pycnometry

用比重瓶做工具来测定粉末或颗粒有效密度的方法.

注:是液体浸透法的一种.

4原理

介质充分地浸透到粉末颗粒的开孔隙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出粉末有效体积,从而计算出单位体积 将金属粉末样品置于已知质量和体积的比重瓶中,加人液体介质,采用真空除气或超声波浴使液体的质量,即为粉末有效密度.

5试剂或材料

应选择浸润性好并在真空环境下不易挥发的液体,浸透液不应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不应溶解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