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123:2001 斜屋顶下可居住空间技术规程 下载.PDF
0
0
JGJ 217-2010 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
CECS 378:2014 聚苯模板混凝土楼盖技术规程
GB/T 50912-2013 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广东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
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作者:《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编委会 编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丛编项: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系列丛书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编写,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理论知识与方式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概论、工程测量工具与仪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房产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变形测量、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和测量常用数据等。《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文字通俗易懂,叙述内容一目了然,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第一章 建筑工程识图
第一节 建筑工程制图
一、图线
二、幅面
三、标题栏和会签栏
四、比例
五、尺寸标注
六、符号
七、标高
八、定位轴线
第二节 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一、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二、建筑施工图的分类
三、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四、钢筋混凝土构件结构详图识读
五、建筑工程施工图常用图例
第二章 建筑工程测量概论
第一节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一、测量学的概念
二、工程测量的任务
三、工程测量的原则
四、工程测量的程序
五、工程测量的要求
六、工程测量的作用
七、工程测量常用单位
第二节 平面代替曲面
作者:吴晓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本书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住宅与住宅组群、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绿地、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住区更新、市政公用设施、竖向设计、实例。本书既详细介绍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又详细介绍了大量国内外经典案例。
CJJ 84-2000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rar
GB/T 50571-2010 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规范
JTS 202-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 soft clay area JGJ83-201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12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998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软土地区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83-2011 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0.5条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 勘察规程》JGJ83-9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4月22日 前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 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 10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5.地下水;6.场地和地基 的地震效应;7.天然地基勘察;8.地基处理勘察;9.桩基工程 勘察;10.基坑工程勘察;11.勘察成果报告.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原规范由8章调整为 11章;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3.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中 明确了软土勘察等级,初步助察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和初步勘 察的勘探孔深度;4.修订了“调查、勘探和测试”一章,强调 软土地区应加强原位测试工作,规定了原位测试的试验项目、测 定参数、主要试验目的;5.修订了“地下水”一章,增加了 “现场勘察时地下水测量要求”和“抗浮设防水位确定”内容; 6.修订了“强震区场地和地基”一章,增加了“软土地区地震 效应勘察内容”和“当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时,对厚层软土 分布区软土震陷可能性的判别”内容;7.增加了“天然地基勘 察”一章;8.增加了“地基处理助察”一意:9.修订了“桩基 工程勘察”一章,增加了“单桩极限承载力根据地区经验按土的 埋深和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计算”的内容和“附录E单桩竖向承 载力的经验公式”;10.增加了“基坑工程勘察”一章;11.增加 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一章,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目次
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 …………………………………………………………6
3.1 一般规定 …………………………………………………………6
3.2 勘察等级 …………………………………………………………………6
3.3 可行性研究勘察 ……………………………………………………………8
3.4 初步勘察 ………………………………………………………………………8
3.5 详细勘察 ……………………………………………………11
3.6 施工勘察 ………………………………………………………………13
4 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14
4.1 一般规定 ……………………………………………………………………14
4.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14
4.3 钻探和取样……………………………………………………………15
4.4 室内试验…………………………………………………………………17
4.5 原位测试 ……………………………………………………………………20
4.6 监测 ……………………………………………………………………2
5地下水…………………………………………23
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26
6.1 一般规定…26
6.2 抗震地段划分与杨地类别 ………………………27
6.3 液化与藏陷…………………………………27
6.4 地震效应评价…31
7.天然地基勘察……………………………32
7.1 一般规定 …………………………………………………………32
7.2 地基承载力确定……………………………………………………33
7.3 地基变形验算………………………………………………………36
7.4 天然地基的评价 ……………………………………………………39
8 地基处理勘察…………………………………………………40
8.1 一般规定 ………………………………………………………40
8.2 地基处理勘察与评价 ………………………………………………41
9 桩基工程勘察…………………………………………………43
9.1 一般规定 ……………………………………………………………43
9.2 承载力与变形………………………………………………………45
9.3 桩基勘察评价……………………………………………………46
10 基坑工程勘察 …………………………………………………48
10.1 一般规定 ……………………………………………………………48
10.2 勘察工作量及参数选用 ……………………………………………49
10.3 基坑工程评价及地下水控制 ……………………………………50
11 勘察成果报告 ………………………………………………51
11.1 一般规定 ……………………………………………………………51
11.2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51
11.3 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52
附录A中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的工程地质区划略图 ……55
附录 B 中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表 …56
附录C 试样质量等级的选择 …………………………………57
附录 D 土粒相对密度和泊松比的经验值 ……………………58
附录E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59
本规程用词说明 ……………………………………………………64
引用标准名录 ……………………………………………………65
附:条文说明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GB/T50878-201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技术进步与创新。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工业建设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推进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的建设工业建筑和既有工业建筑的各行业工厂或工业建筑群中的主要生产厂房、各类辅助生产建筑。
1.0.3本标准规定了各行业评价绿色工业建筑需要达到的共性要求。
1.0.4当评价绿色工业建筑时,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统筹考虑全寿命周期内土地、能源、水、材料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运行管理等的不同要求。
1.0.5当评价绿色工业建筑时,应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和文化等影响因素。
1.0.6在进行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工业建筑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适用、健康、安全、高效使用空间的工业建筑。
2.O.2工业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为保证生产、人和室内外环境所需的各种能源耗量的总和。
2.0.3单位产品(或单位建筑面积)工业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for unit product (or unitbuilding area)
统计期内工业建筑能耗与合格产品产量(或建筑面积)的比值。
2.0.4单位产品取水量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roduct
统计期内取水量与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
2.0.5水重复利用率water reuse rate
统计期内评价范围中重复利用的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
2.0.6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quantity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for unit product
统计期内废水产生量与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工业企业的建设区位应符合国家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3.1.2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规模、工艺与装备水平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业准人条件。
3.1.3工业企业的产品不应是国家规定的淘汰或禁止生产的产品。
3.1.4单位产品的工业综合能耗、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消耗、水资源利用等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指标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国内基本水平。
3.1.5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6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定,不应是国家禁止用地的项目。
3.2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3.2.1申请评价的项目应在满足本标准第3.1节的要求后进行评价。
3.2.2申请评价的工业建筑项目分为规划设计和全面评价两个阶段,规划设计和全面评价可分阶段进行,全面评价应在正常运行管理一年后进行。
3.2.3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按本标准有关条文的要求对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并应提交相关文档。
3.2.4在对工业企业的单体工业建筑进行评价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应以该单体工业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论为依据。
(略)
4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4.1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4.1.1申请评价的项目建设时应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
4.1.2除国家批准且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项目外,建设场地不得选择在下列区域:
(略)
GB 50767-2013 火炸药工程设计能耗指标标准
0
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 板式无確轨道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8〕74号
中国铁道出版社
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 无確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等 10个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 科技基(2008)74号 各铁路局、客专公司,铁科院,铁一、二、三、四设计院,中铁 客询: 现印发《客运专线快路CRTSI型板式无轨道混摄土轨道 反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轨道水泥 电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 乍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件)、《客 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轨道水泥乳化洒青砂浆和凸台树 指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无碎轨道充填式垫 反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混豪 上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且型板式无软 道水泥乳化颌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 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无碎 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路基面 防水层沥青混合料暂行技术条件》等10个暂行技术条件,自发 布之日起执行。
在执行本暂行技术条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客运专线的 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有关资料。
如发现需修改之处, 请及时将修改意见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并抄送铁道部科 学技术司,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本暂行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由主编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
铁道部科学技术司 二00八年六月三日
前言
CRTS目型板式无轨道是通过水泥乳化沥青砂蒙调整层将 预制轨道板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底 座上,并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要求的纵连板式无昨轨道结 构形式。
为指导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I型板式无碎轨道水泥乳化额青 砂浆的生产、施工和质量检验,确保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质: 量,特制订本暂行技术条件。
本暂行技术条件依据CRTSⅡ型板式无碎轨道水泥乳化青 砂浆自主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前期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国内 外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面成。
本暂行技术条件中附录A~附录L是规范性附录。
本暂行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南 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沥青分公司。
本暂行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水江、郑新国、江成、 曾志、舞智财、李海燕、仲新华、谢友均、邓德华、阁培渝、 孔祥明、赵永东、王玉树、王月华、李化建、朱长华、黄窥利、 沈巍、李启、汪加蔚、袁守宇。
本暂行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3
目次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原材料3 5技术要求6 6施工技术要点.11 7质量检验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乳化颌青与水泥适应性 试验方法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干料扩展度试验方法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膨胀率试验方法2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干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水泥颌青砂浆扩展度试验方法23 附录F(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流动度试验方法.........24 附录G(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分离度试验方法25 附录H(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含气量试验方法.26 附录J(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8 附录K(规范性附录)水泥洒青砂浆冻融试验方法30 附录L(规范性附录)水泥沥青砂浆疲劳试验方法.35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水泥乳化 新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条文说明...37...
GB/T 26281-2010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