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部机关经济适用住房总平面位置图
中高层商住楼建筑施工总图CAD图纸
总图,商住楼,图纸标准图集
DBJ/T 13-210-2015 福建省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10-20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931-2015
福建省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les testing of Fujian Province
2015-02-02发布2015-04-01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建筑基桩检测行为,保证建筑基桩检测试验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可追测性,促进检测单位健全和完善文件管理制度,规范全省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的编制与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的编制、归档和检查。
1.0.3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的编制、归档和检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基桩检测foundation pile testing
依据国家、地方等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基桩施工质量进行试验、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的过程。
2.0.2基柱检测试验文件foundation pile testing document
在基桩检测过程中,检测机构在委托、试验检测和报告的出具过程中形成的书面材料和电子文件,包括委托检测协议书、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等。
2.0.3委托检测协议书testing protocol
按照有关规定,检测机构与委托方就检测试验有关事项经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的书面材料。
2.0.4原始记录initial record
检测机构在检测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检测信息的记载。
2.0.5检测报告testing report
检测机构根据国家、地方标准对检测试验结果出具的书面材料。
2.0.6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ization
具有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应资质,对委托方出具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或检测结论的机构。
2.0.7检测人员testing personnel
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有关机构的培训认定,从事检测技术管理和检测操作人员的总称。
2.0.8项目负责人project manager
从事基柱检测项目的主要检测人员,负责本项目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管理、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项目人员。
2.0.9见证人员witness
具备相关检测专业知识,受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委派,对检测试件的取样、制作、送检及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过程真实性、规范性见证的技术人员。
3基本规定
3.0.1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格式、编号、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委托检测协议书、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协议书和检测报告编号应按年度分类流水编号,且应连续,不得重复或空号,不得设分编号;
2委托检测协议书格式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规定,内容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规定;
3原始记录格式宜符合本规程附录B规定,内容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规定;
4检测报告格式宜符合本规程附录C规定,内容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规定,检测报告编号应确保其连续性和唯一性,并与委托检测协议书、原始记录编号相关联;
5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档,归档目录清晰、内容完整、手续齐全、保管得当,相关信息应具有可溯源性。
3.0.2检测仪器、设备应建立计量检定或校准台账,计量器具必须具备有效计量检定或校准证书,检测前后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运行状态。
3.0.3实行实时上传试验数据的检测项目,基桩检测试验委托检测协议书、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编制、归档的信息应与上传信息相吻合。
3.0.4检测机构应按年度建立报告台账,记录应完整,修改应加盖校正章。
3.0.5检测报告发放登记台账的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执行,台账记录内容应包括报告编号、工程名称、报告份数、领取单位、领取人及领取日期等。
3.0.6已发出的检测报告需要作更改或补充时,由责任方清晰填写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委托信息的更改应有委托单位提交加盖公章的书面申请,并经检测机构确认,见证检测的应经见证单位签章确认。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可按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执行。
3.0.7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的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执行。台账记录内容应包括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及内容,以及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该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建设主管部门的时间。
4委托检测协议书
4.1一般规定
4.1.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应以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或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委托。
4.1.2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各类检测试验的项目、数量、内容、方法,应严格按照委托检测协议书上双方确认的信息,且应符合国家和相关文件规定的检测依据所指定的方法标准进行。
4.1.3基柱检测委托协议书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
2基桩类型、施工总桩数、检测项目、检测数量、检测依据、检测目的;
3委托人、委托日期、受理人、受理日期、有见证检测要求的还应填写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
4.2静载试验
4.2.1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检测委托协议书宜采用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1和表A.0.1-2规定的格式,除应包括本规程第4.13条规定的内容外,内容尚应包括:受检桩的桩号、桩身截面尺寸、桩身强度等级、设计桩顶标高、检测桩顶标高、检测时桩长、施工日期、桩端持力层、设计承载力和委托试验荷载等。
4.3钻芯法
4.3.1基柱钻芯法检测委托协议书宜采用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1和表A.0.1-3规定的格式,除应包括本规程第4.1.3条规定的内容外,内容尚应包括:受检桩的桩号、桩身截面尺寸、柱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设计桩顶标高、检测桩顶标高、检测时桩长、施工日期、桩端持力层、沉渣厚度要求和设计承载力等。
4.4低应变法
4.4.1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委托协议书宜采用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1和表A.0.1-4规定的格式,除应包括本规程第4.1.3条规定的内容外,内容尚应包括:受检桩的桩号、桩身截面尺寸、桩身强度等级、检测桩顶标高、检测时桩长、施工日期和桩端持力层等。
4.5高应变法
4.5.1基桩高应变法检测委托协议书宜采用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1和表A.0.1-5规定的格式,除应包括本规程第4.1.3条规定的内容外,内容尚应包括:受检桩的桩号、桩身截面尺寸、桩身材料及强度等级、设计桩顶标高、检测柱顶标高、检测时桩长、施工日期、桩端持力层和设计承载力等。
4.6声波透射法
4.6.1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委托协议书宜采用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1和表A.0.1-6规定的格式,除应包括本规范第4.1.3条规定的内容外,内容尚应包括:受检桩的桩号、桩身截面尺寸、桩身强度等级、设计桩顶标高、检测桩顶标高、声测管底标高、检测时桩长、施工日期和桩端持力层等。
vliman欧式超复杂柜体大全CAD图块
图块,大全,vliman标准图集
DBJ/T 13-209-2015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技术规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09-20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932-2015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5年2月2日发布2015年4月1日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方法和程序,保证检测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既有桥梁、在建桥梁、改建桥梁的结构动力特性检测,包括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检测、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检测以及索力的振动法检测。
1.0.3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应的检测能力。
1.0.4桥梁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检测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与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自振特性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表示结构固有特性的基本物理量,如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
2.1.2动力响应dynamic response
表示结构受动力输入作用时的输出,如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
2.1.3频率特性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表示在频率域内描述结构振动的基本物理量,一般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等。
2.1.4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
传感器或测振系统正常工作的频带,在这个频带内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不会引起它们的灵敏度发生超出指定的百分数的变化。
2.1.5灵敏度sensitivity
表示传感器信号输出幅值与被测信号的输入幅值之比。
2.1.6横向灵敏度transverse sensitivity
传感器沿主轴方向振动时其垂直于主轴方向的振动幅值与主轴方向振动幅值之比,用百分比来表示。
2.1.7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
不同信号间相同频率对应两谐波分量之间的相位角之差。
2.1.8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表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
2.1.9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可测量的最大振动量与最小振动量之比。
2.1.10环境激励法ambient excitation method
利用结构周围随机激励引起的振动来识别结构自振特性的一种方法。
2.1.11冲击系数impact factor
汽车过桥时对桥梁结构产生的竖向动力效应的增大系数。
3基本规定
3.0.1检测方案编制前,宜收集下列资料:
1桥梁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竣工资料;
2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
3场地及其邻近的干扰振源资料;
4历年来桥梁结构检测、养护及维修等资料。
3.0.2检测方案的制定,宜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目的;
2检测依据;
3检测设备及要求;
4检测内容及具体方法;
5仪器测点布置图;
6安全措施。
3.0.3检测仪器选择与检查:
1试验测试设备应经过计量检定/校准;
2试验前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核查;
3选择测试设备应满足精度的要求,一般应优于预计测量值的5%:
4测试设备应有满足试验需要的量程和动态范围;
5同一次试验宜选用同种类型或规格的测试设备。
3.0.4桥梁动力特性检测的主要试验项目包括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试验、动力响应试验以及索力的振动法检测试验。
3.0.5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检测对象及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
2根据桥梁结构形式特点和检测要求布置测点;
3根据检测要求选择并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的安装应与检测目的相一致并遵循现行国家标准《机械振动与冲击加速度计的机械安装》GB/T14412的要求。传感器安装须与主体结构保持良好接触,确保无相对振动。测点的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8章的相关要求;
4连接导线(包括屏蔽线和接地线),对整个测量系统进行调试;
5合理设置检测参数,包括对采样频率、数据采集时间、传感器灵敏度、数据采集系统量程、几何参数、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等参数进行设置。要求小信号不失真、大信号不超出量程,采用频域分析法时要求频率不混叠、谱线频率间隔△f不大于实测自振频率的1%;
6根据检测目的和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
7采集数据并保存。
3.0.6现场检测时,检测设备、仪器均应有防风、防雨雪、防晒、防振和接地等保护措施。
3.0.7检测环境应避开外界干扰振源,测点应注意桥下管道、电磁场、噪声、射线等因素的影响。
3.0.8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其工作温度应在-5℃~50℃范围内。
3.0.9对桥梁结构进行现场动力特性检测时,不得对结构造成损害。
3.0.10进行动力特性检测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满足相应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和相关国家安全规程。
3.0.11检测记录宜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
2实测时程曲线;
3振动激励形式,测点布置(附简图和照片);
4检测过程中的情况说明;
5检测人员、校核人员、检测日期、检测单位。
3.0.12实测电子数据应保存完整,采用光盘等形式按相关规定存档。
3.0.13检测结果分析评定宜包括下列内容:
1理论计算:根据试验实施过程中的荷载实际布置,计算动力荷载的效率系数;
2数据分析:对原始测试记录进行科学分析处理,综合比较,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报告编制:根据理论计算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对检测桥梁动力特性作出科学判断与评价,形成相应的试验报告。
4传感器的选择及布置
4.1传感器的选择
4.1.1传感器应按以下原则选型:
1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本着“性能优越、稳定和兼顾性价比最优”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传感器类型和数量;
2宜采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的传感器;
3宜选择具有自补偿功能的传感器;
4传感器应满足实际结构的环境要求;
5传感器的实用量程宜为其满量程的80%左右,且最大工作状态点不应超过满量程。
4.1.2传感器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2传感器应具有良好且稳定的灵敏度及信噪比;
3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且不低于检测结构参数的最小单位量级;
4传感器应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重复性;
5传感器的漂移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6传感器应选择合理的供电模式。
4.1.3对于实时监测要求比较高的传感器,还需要考虑以下动态特性:
1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2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3传感器的动态标定与校准。
4.1.4常用传感器的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宜参照传感器功能特点。
4.2传感器的布置
4.2.1传感器的布置宜遵循下列原则:
1测得的数据对实际结构的动静力参数变化或环境变化较为敏感;
2测得的数据应能充分并准确地反应结构的动力特性;
3测得的参数应能够与理论分析结果建立起对应关系;
4宜在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和部位上布置;
5能够通过合理添加传感器对感兴趣的局部进行数据重点采集;
6需在结构响应最不利处或已发生较严重病害、损伤处布置;
7宜减小检测信号的传输距离。
4.2.2传感器的布置宜基于工程经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极值或者关键控制截面及部位。
4.2.3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准则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准则。
7套风格不同的100-110平小三房室内装修施工图纸
上海tomatoes办公室全套施工图含效果图
施工图,效果图,上海标准图集
安全目标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
我公司于2004.8通过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经过五年的运行,安全和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一旦我方中标,将在此工程中全面贯彻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保证达到安装工程招标书要求的工程项目安全目标指标。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珍爱环境 关注健康 遵规守法 持续改进
3.安全管理目标
3.1较大级别发上的安全事故率0%
3.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率0%
3.3重大交通事故率0%
3.4重大设备事故率0% ,减少一般事故
3.5年负伤事故职业病频率控制在8‰以下
xx地铁3号线通信系统分段开通实施方案.doc
二、通信系统分段开通工作总体说明
(一)总体要求说明
根据地铁集团有关分段开通的总体安排,北段开通区段为**车辆段至清江路车站,通信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车辆段、11个车站、2个公安派出所以及公安地铁分局站点的各子系统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开通工作,总体要求及安排为:
1、 局部调整系统结构,实现北段通信系统全功能开通;
2、 密切跟进前道工序,做到“有条件即施工”;
3、 提前落实设备材料供应,保证现场实施进度。
(二)施工作业面
根据土建及轨道的工期安排,为统筹安排设备供应及施工作业,通信系统将自身作业面分批如下:
1、车站(根据土建总体工期)
第一批 地铁大厦站、海尔路站、**北站、**路站;
第二批 双山站、永平路站、万年泉路站、君峰路站、清江路站、车辆段、控制中心、派出所;
第三批 振华路站、李村站、分局。
2、区间(根据轨道铺轨计划)
第一批 海尔路至清江路左线、出入段线至振华路右线
第二批 出入段线至振华路左线
第三批 振华路至君峰路左右线、海尔路至清江路右线
第四批 海尔路至李村左右线
FMJ1224T胶体蓄电池设计选型参数.pdf
FM200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表(GB50370-2005)可修改版.xls
FM200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表(GB50370-2005).xls
广州地铁六号线FAS系统安装督导培训书
美国DEKA蓄电池型号一览表(12V)
DEKA电池型号外形一览表(12V)
D6000A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指导书.pptx
ABB中间继电器.pdf
ABB CR系列插拔式中间接口继电器参数简介.pdf
ABB CR-M 继电器技术参数.pdf
35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仓储和运输.doc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方35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包装件由包装供应商场地至我方客户处的运输流程及要求。
2.流程
2.1我方物流部门下达运输订单给包装供应商。
2.2根据我方物流部门指令要求,由运输公司调度下达运输任务,将货物运输终点、规格、品名、装货地点通知其驾驶员。
2.3运输公司装车人员随车,按照我方具体要求及货物的规格、标志、重心位置进行合理装车,盖好油布,然后对货物进行捆扎。
2.4货物运输之前,由运输公司调度根据货物装载的实际情况、运输距离、交货时间合理安排驾驶人员和押车人员。
2.5运输途中,要求驾驶员经常检查车辆及货物捆扎情况,进行全面跟踪
2.6货物运至收货方,认真做好货物的交付,签单手续
2.7信息及时反馈。对于货物运输过程,到达情况及时向我方物流部门反馈
3.货物运输的质量要求
3.1货物在装车时,在货物起吊过程中,需有装车人员扶稳物件,以免货物的强力碰撞而受损,并且根据车位合理装车
3.2货物装车后,为防止货物受潮或受污染,应将货物盖好油布,捆扎牢固
3.3运输过程中,驾驶员要经常停车检查车辆,货物捆扎情况
3.4运输公司需定期对驾驶员,装车人员进行安全和质量方面的培训
4.运输过程中的三超补偿问题
货物运输中,因超高、超宽而造成的桥洞、隧道等无法通行,必须绕道行驶,或再用车辆短驳,或将货物用吊车下,滚动过去所产生的运输费用的额外增加,可在运输费 中合理补偿。
5.其他要求见运输协议
2.4.5设备的存储管理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方的35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包装完成后贮存要求和贮存期限及超期包装件的处理,在公司存储期间,户内存储期间,户内贮存场所(即:户内仓库)应达到的环境条件和贮存期限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