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193-201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pdf
ICS45.040 565 S13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31-2016 01TB/T3193—2008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Anchorage grip and coupler for prestressing tendons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2016-02-22发布 2016-09-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3193-2016 目次 多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一 术语和定一 严品的代号与标记 5 技术要求 检验方达 6 检验规制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TB/T319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TB/T3193一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酒用夹片式错具、夹具和连接都技术条件》,与 TB/T3193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限位板的限位高度与钢线直径匹配关系要求(见513》. -增加了22一27孔错板最小直径、厚度及量外侧银孔大口外边缘到铺板边缘的距离要求《见 5.1.5). 地加了夹片约束圈应采用橡胶圈要求(见5.1.8). 删险了期荷载性能试验的要求(见2008年版的4.2.3), 增加了板应进行停火加高温网火的调质热处理工艺的规定(见526), 增加了3-27孔银垫板、螺旋筋结构尺寸、重量要求(见5 5 3). 修改了错板材料要求(见5.62 2008年版的4 1 6) 增加了产生错垫板用原材料的综合性能应不低于诗铁HT200(见56.3). 增加了银板孔,爽片馆面和螺表面粗糙度要求(见5.7 6), 增加了工作的铺板和夹片不应作为夹具使用的规定(见.8.5). 修改了静载铺因性能试验方法(见61.3 2008年版的5.1.1). 一板强度试验中,增加了高强维形塞的维角应与板银孔一致的要求(见6.2.5), -修改了劳试验要求(见631 2008年服的5.4.1).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充所,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验验中心、州新 错预皮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享人:马林、牛城、孙、陈晓东、吴国璃、孙金更,孙法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3193一2008. ...
TB10501-2016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rar
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rar
TB10093-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rar
TB10092-2017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TB 10092-2017 J462-2017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 ofRailwayBridgeandCulvert
2017-01-02发布2017-05-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前言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和《铁 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发布以来,我国铁路尤其高速 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京沪、京广、郑西、哈大等高速铁路,宜万、太中银 等客货共线铁路,山西中南部通道、蒙华等重载铁路,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等 大批铁路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完善了路网结构,增加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
经过 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已路身世界先进 行列。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等一批深水、大跨、特殊地质条件、 复杂结构形式桥梁的成功建设,自主研发的大吨位箱梁成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 完善铁路桥梁技术标准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规范根据国家铁路局构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为满足铁路桥涵建设和发 展需要,统一铁路桥涵设计标准,提高铁路桥涵设计水平,保障铁路桥涵安全与质量, 在原规范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桥涵建设、运营 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贯彻落实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了质量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技术 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了不同运输性 质类型、不同速度等级铁路桥梁的主要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的科学性和技术经 济合理性。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设计基本规定、素混 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支座、既有线顶进桥涵,另有 5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整合修订了《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和《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2.修订了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速、城际、客货共线I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 桥涵结构设计。
3.修订了HRB400、HRB500钢筋材料要求、强度、容许应力、疲劳应力、弹性模 量等相关设计参数。
4.修订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计算公式。
5.修订了HRB400、HRB500钢筋标准弯钩及锚固长度取值,修订了钢筋混凝土受 弯构件和受压构件最小配筋率。
6.修订了混凝土箱梁梯度温差的相关规定。
7.修订了预应力筋管道间距的构造要求。
8.修订了桥面板整体连接的工字形或T形截面分片式结构的构造要求。
9.增加了箱梁有效宽度折减系数。
10.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修订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 缝宽度容许值。
11.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桥墩防车辆撞击构造要求。
12.修订了箱梁构造设计的内容。
13.增加了球型钢支座相关设计内容。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 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邮政编码:100055),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 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
主要起草人:徐升桥、刘永锋、沈平、高静青、苏伟、陈列、高策、张莉、周四思、 杜宝军、鄂勇、曾玲、鲁昭、王德华、李辉、余鹏、简方梁、林辉、王爱霞。
主要审查人:殷宁骏、吴少海、刘燕、薛吉岗、陈克坚、王召祜、赵会东、杨鹏健、 韩晓强、王芳、鄂勇、王新国、彭华春、宁伯伟、桂。
2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2 2.2符号...4 3材料.7 3.1混凝土7 3.2石料、水泥砂浆和砌体、10 3.3钢筋....11 4设计基本规定...16 4.1一般要求..16 4.2板的计算..16 4.3梁的计算17 4.4刚架的计算.20 4.5墩台的计算.21 4.6拱桥的计算.21 4.7涵洞的计算.21 5素混凝土与砌体结构.23 5.1一般要求....23 5.2计算..24 5.3构造.27 6钢筋混凝土结构.. 29 6.1一般要求... 29 6.2计算.30 6.3构造....
TB10091-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rar
TB10074-2016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rar
TB10063-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rar
TB10028-2016铁路动车组设备设计规范.rar
TB10020-2017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rar
TB10009-201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rar
TB 10008-2015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P TB10008-2015 J660-2016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lectric Power
2015-12-23发布2016-04-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RailwayElectricPower TB 10008-2015 J 660--2016 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6年4月1日
电气化处 技图书资 年息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年北京
2016.4.2
前言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铁路建设和发展需要,充分体 现铁路电力的用户需求和技术特点,统一铁路电力工程设计标准, 做到安全适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维护方便,编 制本规范。
本规范在《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一2006)的基础上修 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全面总结和吸收了 我国铁路电力工程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 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合理优化主要设计参数,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的 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本规范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供配 电系统、变配电所、电力远动系统、架空电力线路、电缆线路、低压配 电、电气照明、铁路专用设施及特殊场所供电、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电力装置防雷及接地、电气节能与环保、接口设计。
另有5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调整和补充了适用于本规范的相关术语。
、 2.增加了20kV电压等级的有关内容;取消了各种铁路电力 负荷等级划分内容。
.3.增加了柴油发电机、光伏、风力发电等自备电源的原则性 要求;增加了“后备电源”有关内容,提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 原则。
4.增加了铁路高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气体绝缘设备等 内容。
3
5.提出了电力远动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功 能组成,以及两个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原则。
完善了电能计量 内容,增加了机电设备监控系统配置能源管理功能的要求。
6.修订了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接近的要求,增加了绝 缘导线的有关设计要求。
7.完善了长电缆线路接地和补偿的规定。
紧密跟踪铝合金 电缆国家标准和技术发展,增加了铝合金电缆相关内容。
8.细化了对通信信号等与行车有关的重要负荷低压配电的 要求,强化了计量方面的要求。
9.与《铁路照明设计规范》相互协调,提出了铁路照明宏观 性、原则性规定,删除了照明方式和种类、照明标准值、光源、灯具、 供电和控制等具体内容。
10.修订了桥梁、隧道等的供电要求,增加了动车地面电源、 集中式UPS系统设计的原则性规定。
11.与《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相互协调,删除了建 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及接地的内容。
12.增加了“电气节能与环保”“接口设计”内容。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希望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随时总 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有关意 见和资料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化电信处(天津 市河北区金沙江路33号增1号,邮政编码:300251),并抄送中国 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 4
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 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马静波、赵欣、孙建明、万光平、周铁军、陈劲松、 张国栋、刘卓辉、王剑铭、叶頔、邓梦、罗思衷、吴大鹏、关磊、杨剑、 徐凯、许红、刘春丰。
主要审核人:李焱、陈学光、张苏、廖宇、管亚敏、王建文、刘立峰、 周丹、王向东、马彦宇、陈修延、成明华、侯义明、陈桂明、严新金、 张晖。
5...
TB10002-2017铁路桥涵设计规范.rar
SL219-2013水环境监测规范(高清版).rar
SHT3017-2013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rar
PVC线管一次预埋施工工艺PPT18页.rar
L14SJ170 YTONG砂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体系建筑构造.rar
JT/T 769-2009公路工程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rar
JG/T 516-2017建筑装饰用彩钢板.rar
JG/T 472-2015钢纤维混凝土.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