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rar
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rar
GB50405-2017钢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设计规范.rar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rar
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指南(完整版).rar
高清、正式版 GB50222-201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50222-201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 prevention in desig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2017-07-31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 prevention in desig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GB50222-201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8年4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7北京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等单位对国家 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一95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消防工作方 针,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深入调研工程建设发展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和规范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认真总结工程实践 经验,吸收借鉴国外相关技术标准和消防科研成果,广泛征求意 见,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装修材料的分类 和分级、特别场所、民用建筑、厂房仓库.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了术语; 2.将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中的特别场所进行合并,单列一章; 3.对民用建筑及场所的名称进行调整和完善,补充、调整了民 用建筑及场所的装修防火要求,新增了展览性场所装修防火要求; 4.补充了住宅的装修防火要求; 5.细化了工业厂房的装修防火要求; 6.新增了仓库装修防火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 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便修 1 ...
PDF书签目录:
GB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 1
封面 1
书名 2
前言 3
目次 5
Contents 6
正文 7
1 总则 7
2 术语 8
3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9
4 特别场所 10
5 民用建筑 13
5.1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13
5.2 高层民用建筑 15
5.3 地下民用建筑 17
6 厂房仓库 19
本规范用词说明 21
引用标准名录 22
条文说明 23
编制说明 24
目次 25
1 总则 26
2 术语 28
3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29
4 特别场所 32
5 民用建筑 37
5.1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37
5.2 高层民用建筑 39
5.3 地下民用建筑 40
6 厂房仓库 42
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理解与应用-宣贯教材.rar
GB11652-2012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rar
DBJT15-20-201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rar
DB13T177-2015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rar
CJJT278-20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远程监控系统技术标准.rar
2017年春节城区亮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ar
高清无水印 18CS01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选用及安装-MX智慧型泵站参考图集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18CS01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18年3月21日,统一编号:CJCT-168,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铭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1概述
1.1在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工程项目中,为指导从事消防给水工程工作人员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方面有效正确地选用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编制本图集。
1.2本图集依据江苏铭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智慧型消防给水泵站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而编制。该产品全日24h处于准工作状态,智慧型全自动控制模式,无人值守。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能及时启泵,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号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向泵站管理人员终端发出信息。平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完成对泵站设备性能和功能的巡检。该产品的特点是设备集成、搭配灵活、适应性强、经济合理、施工便捷、安全可靠。
1.3产品组成
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由消防水箱和消防泵房两部分组成布置型式有水泵单向吸水式一箱一泵房型布置和水泵双向吸水式两箱中间泵房型布置。消防水箱配有进水管、溢流水管、水泵吸水槽泄水管等,消防泵房内设置有消防水泵、控制柜、连接管道和控制阀门、水位计、压力和流量测试仪表等。
2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45:2008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ECS263:2009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的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系统、水喷雾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以及储罐区消防冷却水系统等)消防给水泵站设计、施工安装和工程验收。
3.2本图集适用于消防水箱容积水泵单向吸水小于等于1000m3、水泵双向吸水小于等于2000m3的消防给水泵站,消防水箱容积超过此范围时需与厂方协商解决,专门制作。
3.3本图集适用于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烈度地区。若用于9度及9度以上抗震设防烈度地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可液化土、软土、不均匀土、有侵蚀性地下水、有高压缩性土层等特殊地区时,应按相应规范进行处理。
4编制内容
总说明、立式消防泵消防水系统泵房平面图、剖面图、房尺寸选型表、泵房和水箱检修孔(门)、通风管和通气管、泵站基础图、泵房排污泵选型、泵房水泵电气回路控制原理图、防雷接地系统图以及立式消防泵性能尺寸表等。
6设备选型
6.1消防水泵
消防泵房根据需要可以设一组至四组消防水泵,每组消防水泵服务于一个消防水系统,每组消防水泵设2台同型号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消防水泵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要求,并应满足《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规定。
6.2大模块箱板
泵站的水箱和泵房的外围护板、顶板和地面式泵站水箱的底板由SW大模块箱板装配而成。大模块箱板由热镀锌钢板、不锈钢板或热镀锌钢板和不锈钢板组成的复合钢板制做。组合水箱标准箱板规格有1m×2m、1m×3、1m×4m三种组装所需的螺栓螺母采用钢质热镀锌、球墨铸铁或不锈钢材质水箱箱板块间夹衬橡胶密封垫片。
6.3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流量计
压力表、真空压力表(主要材料设备表序号5、8、22)计量精度为0.5级,最大量程的75%应大于最大水泵设计压力的165%流量计(主要材料设备表序号16)计量精度为0.4级,最大量程的75%应大于最大水泵设计流量的175%
7结构设计
7.1埋地式泵站应设置在绿化草坪、人行道等非机动车行车地带下方。设置处宜无地下水,有地下水时其最高水位应不超过设计地面以下0.5m。
7.2埋地式泵站的覆土厚度h宜取0.5m~1.5m检修孔顶板应至少高出设计地面0.2m。
7.3埋地式泵站的筏板基础和地面式泵站的支墩条形基础均应在原状土上施工,原状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小于100kPa.当为非原状土时,应对土层进行夯实处理,必要时应采用三七灰土夯实后,再进行泵站基础的浇筑施工。
7.4对于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地面式消防给水泵站箱体四周应设限位器固定,基础支墩应有钢筋与结构底板或楼板固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相关规定
7.5泵站基础的尺寸,配筋应经结构专业人员计算后确定(见第26页~28页)。基础采用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6,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7.6大模块箱板除地面式泵站底板水箱吸水槽模块允许在工厂焊接成形并补做热镀锌防腐外,其余箱板必须在现场组装,均不得采用焊接工艺。埋地式泵站泵房钢结构需在现场用螺栓拼装,严禁焊接。
7.7埋地式泵站大模块箱板与混凝土筏板基础间应采用专用的固定方式,即通过箱板固定、基础槽填充和防腐三步骤完成。8泵房布置要求
8.1泵房内消防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表1规定。
8.2消防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8.3泵房内控制柜前面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
8.4消防泵房内应有采暖保温措施,冬季结冰地区室内温度有人值守时不应低于10℃,当无人值守时不应低于5℃
9泵站配管
泵站的水箱和泵房配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有关规定,并可参考表2、表3选用。
9.1水箱配管见表2
内容索引:
目录 1
总说明 2
符号说明 7
箱泵一体化消防泵站组合图(地面式立式泵单向吸水) 8
箱泵一体化消防泵站组合图(埋地式立式泵单向吸水) 9
箱泵一体化消防泵站组合图(埋地式立式泵双向吸水) 10
地面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配管系统图 11
地面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2
地面式立式泵2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3
埋地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配管系统图 14
埋地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5
埋地式立式泵2个消防水系统单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6
埋地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双向吸水泵房配管系统图 17
埋地式立式泵1个消防水系统双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8
埋地式立式泵2个消防水系统双向吸水泵房平、剖面图 19
立式泵、地面式泵站尺寸选型表(一)~(三) 20
立式泵、埋地式泵站尺寸选型表(一)~(三) 23
地面式泵站基础做法 26
埋地式泵站基础做法 27
地面式泵站泵房和水箱检修孔(门) 29
埋地式泵站泵房和水箱检修孔 30
地面式泵站泵房通风管和水箱通气管 31
埋地式泵站泵房通风管和水箱通气管 32
地面式泵站水箱配管 33
埋地式泵站吸水槽、集水坑及排污泵选用 34
配电系统框图 35
泵房水泵控制柜电气主回路原理图 36
泵房水泵控制柜接线端子图 37
泵房防雷接地系统图 38
立式消防泵性能尺寸选型表(一)~(三) 39
18CJ40-27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二十七).rar
17GL602综合管廊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与施工.rar
高清完整版 17GL203-1综合管廊基坑支护图集.pdf
高清完整版17GL203-1图集,出版日期:2017年12月1日,统一编号:GJBT-1450,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是根据建设部建质[2016]89号文“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11263-2017
《热轧钢板桩》GB/T20933-2014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
《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规程》JGJ/T303-2013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焊接H型钢》YB3301-2005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明挖综合管廊的基坑支护结构构造。除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外,市政工程中的地下过街通道、冶金或化工工程中的工业管廊等地下建(构)筑物亦可参考使用,但同时应符合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规定。
2.2管廊基坑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基坑规模、周围环境保护要求、管廊结构类型以及施工条件,并结合工程经验,合理选型、精心设计。
2.3国内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经验等不尽相同,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构造。2.4选用本图集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当地有关标准的规定。
3选用原则
3.1本图集包括常用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布置、构造和设计要求,也包括土体加固、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和基坑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与要求。
3.2本图集编入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包括放坡开挖、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钢板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灌注桩排桩、预制混凝土排桩、内支撑、锚杆(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并可结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共同使用。
3.3在满足基坑支护受力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取成熟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的基坑支护体系;当管廊采用预制拼装结构时,所采用的支护结构体系及布置应能满足管廊结构吊装和拼装的作业空间要求。
3.4当具备场地条件,且满足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变形控制要求时,管廊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放坡坡率与护坡措施应根据地区经验、岩土特性、开挖深度综合确定。软土地层中采用单级放坡开挖的管廊基坑深度不宜大于m,采用多级放坡开挖的管廊基坑深度不宜大于7m。
3.5土钉墙不适合用于淤泥质土、淤泥、膨胀土以及强度过低的土(如新近填土),且其适用性应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3.6重力式水泥土墙适用于软土地层中开挖深度7以内的管廊基坑。
3.7以钢板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灌注桩排桩、预制混凝土桩排桩等作为围护体,结合设置内支撑或锚杆等组合而成的板式支护体系,适用于开挖较深、场地空间狭小以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管廊基坑。
3.8软土地层中,采用钢板桩时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0m;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时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5m;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排桩时,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0;采用灌注排桩时开挖深度不宜大于20m。
3.9选用钢板桩时应考虑钢板桩的打入、拔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10预制混凝土板桩、管桩等预制构件作为基坑支护排桩可实现管廊基坑支护桩的工业化生产;选用时应充分考虑沉桩
可行性及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1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由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构成复合挡土截水结构,水泥土搅拌墙应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或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工法(TRD工法或SMC工法)实施。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标贯击数不大于30击的土层,墙体深度不宜大于30m;TRD工法或SMC工法可用于复杂地层条件,墙体深度不宜大于60m。
3.12采用灌注桩排桩作为围护墙时,可利用排桩作为管廊结构的一部分,分担永久使用阶段侧向或竖向荷载,即桩墙合
3.13管廊基坑平面多呈较规则的狭长形,适宜采用钢支撑体系;当基坑形状复杂或开挖深度较深时,适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
3.14锚杆(索)不宜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及松散填土层内应用;当需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锚杆(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大直径旋喷锚索锚固体直径大、锚固段长度小、可回收,一定条件下可在常规锚杆(索)使用受限的管廊基坑中应用。
3.15地下水控制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以及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方法或其组合。
3.16在管廊基坑实施的全过程中,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映基坑和周边环境监测指标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并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参数。
4技术要求
4.1放坡开挖
4.1.1采用放坡开挖的基坑,应验算放坡的整体稳定性。多级放坡应同时验算各级放坡和多级放坡的整体稳定性。
4.1.2基坑边坡位于淤泥、暗浜、暗塘等极软弱的土层时,宜进行土体加固。
4.1.3采用放坡开挖的基坑工程,应根据土质情况、地下水标高、放坡高度等条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采取合适的护坡措施。
4.1.4开挖阶段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明沟、盲沟、集水井等地表排水系统及坑内排水系统。
4.2土钉墙
4.2.1土钉墙由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及必要的防排水系统组成。
4.2.2土钉可分为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与击入式钢管土钉。
土钉墙宜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或机械成孔的钢筋土钉;对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砂层、稍密的粉土、填土或易缩径的软土
宜采用击入式钢管土钉。
4.2.3土钉墙的土钉排数、间距、长度、直径等应根据土层
条件、基坑开挖的各工况整体稳定性及土钉承载力计算确定。
4.2.4土钉墙应按分层开挖、分层施做土钉及混凝土面层的
步序进行设计和施工。
4.2.5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的注浆要求:
1)注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取0.5~0.55;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宜取0.4~0.45,同时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按重量计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注浆前应将注浆管插至孔底、由孔底注浆,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注浆及拔管时,注浆管出浆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新鲜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补浆。
4.2.6击入式钢管土钉的注浆要求:
1)注浆材料应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取0.5~0.6;
2)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6MPa,应在注浆至钢管周围出现返浆后停止注浆,当不出现返浆时,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
4.3重力式水泥土墙
4.3.1重力式水泥土墙宜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也可采用三轴或多轴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施工工艺。
4.3.2重力式水泥土墙中,兼作截水帷幕的搅拌桩应满足自防渗要求。当重力式水泥土墙深度不满足截水要求时,可将靠近基坑内侧的两排搅拌桩深度加长至满足截水要求的深度。
4.3.3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量宜取13%~15%,搅拌桩水泥掺量以每立方米加固体所拌和的水泥重量与土的重量之比计。水泥宜采用P.042.5级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采用0.5~0.6。
4.3.4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量宜大于20%,搅拌桩水泥掺量以每立方米加固体所拌和的水泥重量与土的重量之比计。
水泥宜采用P.042.5级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取1.2。
4.3.5双轴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以28d无侧限抗压强度9u为标准,qu不宜低于0.8MPa。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和养护龄期后方可开挖基坑。
4.3.6水泥土搅拌桩应控制桩位偏差和桩身垂直度,并应具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形成连续的墙体。施工时应连续搭接,避免出现冷缝。若出现冷缝,应记录在案,并采取在冷缝处补做搅拌桩或高压喷射注浆等技术措施。
4.3.7重力式水泥土墙应按成桩施工期、基坑开挖前和基坑开挖期三个阶段进行质量检测。成桩施工期应进行原材料检验、配比试验和搅拌、喷浆时间检查等;基坑开挖前应采用钻取桩芯的方式进行桩身强度检测;开挖期应对外观和渗漏水等情况进行检查。
4.4钢板桩
4.4.1钢板桩支护由打入土层中的钢板桩围护体和内支撑或拉锚体系组成。选用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体时应考虑钢板桩打入、拔除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4.2钢板桩规格应通过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形计算和稳定性验算确定,其外形与锁口尺寸、截面特性等详见现行国家标准《热轧钢板桩》GB/T20933。
4.4.3当钢板桩采用锁口式防水构造时,沉桩前应在锁口内嵌填黄油、沥青或其他密封止水材料,防渗要求高或大企口钢板桩有防渗要求时,应在坑外另行设置截水帷幕。
内容索引:
目录 1
说明 3
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布置 16
放坡开挖坡率 17
坡体护坡措施 18
坡体降水措施 19
土钉墙
土钉墙布置 20
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构造 21
击入式钢管土钉构造 22
土钉墙喷射混凝土面层构造 23
重力式水泥土墙
重力式水泥土墙构造 24
重力式水泥土墙平面布置(一) 25
重力式水泥土墙平面布置(二) 26
钢板桩
钢板桩布置 27
热轧U型钢板桩计算参数表 28
钢板桩与钢腰梁连接构造 29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布置 30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构造 3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冠梁构造 32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布置 33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型钢常用规格参数表 34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型钢转角布置 35
等厚度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型钢常用规格参数表 36
等厚度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型钢转角布置 37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与冠梁连接构造 38
灌注桩排桩
灌注桩排桩布置 39
灌注桩排桩配筋构造 40
灌注桩排桩桩间土连续防护构造 41
灌注桩排桩桩间土间隔防护构造 42
桩墙合一构造 43
预制混凝土桩排桩
预制混凝土桩排桩布置 44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配筋构造 45
部分预应力高强壁体桩配筋构造 46
预制工字形混凝土桩配筋构造 47
管桩冠梁构造 48
管桩与腰梁连接构造 49
内支撑
常用钢支撑规格技术参数表 50
H型钢支撑相交节点构造 51
H型钢支撑拼接节点构造 52
双拼H型钢支撑连接节点构造 53
钢管支撑接长及连接节点构造 54
双拼钢管支撑连接节点构造 55
钢腰梁与支撑相交节点构造 56
钢支撑与混凝土冠梁、腰梁相交节点构造 57
混凝土支撑配筋及腰梁与围护体连接 58
混凝土支撑加腋节点构造 59
锚杆(索)
大直径可回收旋喷锚索构造 60
锚杆(索)混凝土冠梁及腰梁构造 61
锚杆(索)钢腰梁构造 62
地下水控制
轻型井点构造 63
降水管井构造 64
减压管井和回灌管井构造 65
高清无水印、带书签 17CK119 CC-Ⅰ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制作与安装参考图集.pdf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CC-Ⅰ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制作与安装
图集号:17CK119
统一编号:GJCT-144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谁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灵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长城净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五日
1编制依据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CCI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Q/LHG001-2016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厂房与民用建筑的空调系统和洁净空调系统,不适用于除尘系统和含有腐蚀性气体的通风系统。
2.2本图集适用于空调通风系统中额定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500Pa、风管边长尺寸小于等于2000m的双面彩钢板矩形复合风管的制作与安装。
2.3对于风管边长尺寸大于2000mm的风管,应由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措施以满足风管的强度和变形量的要求。
3图集内容及特点
3.1本图集是根据灵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C-I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的技术资料、数据编制,其内容由编制总说明、风管制作和风管安装三部分组成。
3.2CC-I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采用工厂化机械生产,为满足市场需求,本图集的“风管制作”部分提供了风管的直管段、盲板、弯头、三通、来回弯、变径管、风管法兰、加固方式、导流片和检查门等的下料、制作示意图。
3.3在本图集的“风管安装”中,编入了CC-I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的承插式卡条连接方法,以及风管与风口、风阀的连接示意图。同时编入了三种CC-I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的重量表,供工程人员参考使用。
4CC|双面彩钢板复合板的技术要求
4.1CCI双面彩钢复合板是内外表层采用0.30mm~0.50mm厚的彩钢板做加强层,以离心玻璃棉、改性酚醛或阻燃型聚苯乙烯作为夹芯层,通过机械化自动生成线加工成型的板材。
4.2复合板外层彩钢板具有瓦楞型加强压槽,提高了风管的抗压强度;夹芯层的粘接面积大于95%,无分层、翘曲现象。
4.3彩钢板厚度选用规格见表1。
表1彩钢板厚度选用规格
(略)
17CK119图集PDF书签目录:
目录 4
编制总说明 5
风管制作 10
复合风管整体装配示意图 10
复合风管直管段折边式制作示意图 11
复合风管直管段内折边式制作示意图 12
复合风管H型型材拼接示意图 13
复合风管盲板制作示意图 14
复合风管I型弯头下料示意图 15
复合风管II型弯头下料示意图 16
复合风管Y型对称三通下料示意图 17
复合风管正三通下料示意图 18
复合风管来回弯下料示意图 19
复合风管单面变径下料示意图 20
复合风管整体式三通下料示意图 21
复合风管插管式三通下料示意图 22
铝合金防冷桥法兰制作示意图 23
PVC槽型封闭法兰制作示意图 24
复合风管直管段与铝合金防冷桥法兰连接示意图 25
复合风管加固方式 26
弯头导流片示意图 27
复合风管检查门示意图 28
风管安装 29
复合风管连接示意图 29
复合风管与阀门连接示意图 30
复合风管与风口连接做法示意图 31
复合风管 离心玻璃棉 重量表 32
复合风管 改性酚醛 重量表 33
复合风管 阻燃型聚苯乙烯 重量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