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无水印 18D705-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与安装图集.pdf
图集名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与安装
主编单位: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500
出版日期:2018年8月1日
图集号:18D705-2
1编制依据
1.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6]89号文“关于印发《2016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1918.1-2014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8487.1-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T27930-2015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GB/T28569-20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GB/T29316-20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GB/T29317-201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GB/T29318-2012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29781-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2014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33001-2018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NB/T33002-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NB/T33003-2010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范》NB/T33004-2013
《图形符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GB/T31525-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小区、园区及社会停车场中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模式的充电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安装(不适用于升降横移式车库、垂直升降式车库中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3编制内容
3.1充电设施概况
内容包括充电设备类型(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充电主机系统等设备)、4种安装方式及2种安装环境。介绍了现阶段4种充电模式和充电设施原理框图。
3.2供配电系统设计
3.2.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
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统计和负荷分组,建议果用需要系数法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负荷计算。
2)图集提供了多种类型充电设施包括单相交流7kW充电桩、三相交流42kW充电桩、30kW非车载充电机、60kW非车载充电机、充电主机系统等需要系数选择表,提供了交流7kW充电桩需要系数曲线。
3.2.2充电设施配置和预留比例
本图集给出了各类建筑物停车场的充电设施配置和预留桩位比包括充电设施的配置比例和预留比例,并给出了预留条件下的设置要求。同时给出了各类建筑物停车场中交流充电桩与非车载充电机的比例,供读者参考使用。
3.2.3非充电主机和充电主机系统供配电系统结构简图,
3.3系统设计
3.3.1配电系统设计
1)图集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常用的高低压配电系统方案
2)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宜单独自成系统。非车载充电机、三相交流充电桩、单相交流充电桩宜分别单独回路供电。
3)为充电设备供电的回路宜设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多台充电设备不可共用一个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低压电器
4)充电设备线路供电半径需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
5)充电设施的线路采用铜芯线缆,电缆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3.3.2充电设备区城配电系统图及其在建筑物中的布置图。
3.4充电设施的监控及管理系统
3.4.1系统构成:
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充电设施监控系统由控制层、间隔层及网络设备构成,分类参见本图集第32页。规模较小的B类和C类监控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
2)控制层应能提供充电设施内各运行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实时显示、远方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并可与相关系统通信。
3)间隔层应能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数据,上传至控制层,并接收和执行控制层的控制命令。
3.4.2监控系统设置
1)充电设施监控包括充电监控、供电监控及安防监控等。
2)公共场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宜设监控系统,居住小区住户自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不设监控系统。
3)监控系统宜设监控室,并宜与充电场所靠近布置。监控室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其他控制室、值班室合用。
4)宜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对充电系统安装场所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3.4.3充电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备对充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保护以及数据处理并和存储、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处理等功能。
2)具备对车载充电机运行监视和对电动汽车储能单元储能状态监视等功能。
3)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以满足不同类型充电设备接入以及充电设施规模扩容等要求。
4)可以接受时钟同步系统对时,以保证系统时间的一致性。
3.4.4供电监控系统宜满足以下要求:
1)可采集充电设施供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保护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电能计量信息等。
2)具备供电系统的越限报警、事件记录、故障统计等功能。
3.4.5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的有关规定
2)对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充电设施,应优先利用整个建筑物的安防监控系统。
3)对配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充电设施如充电主机系统,各传感器、探测器等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方式接入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再由规约转换器接入充电设施监控系统。
3.4.6通信系统
1)间隔层网络通信结构应采用以太网或CAN总线等网络结构连接。部分设各也可采用RS485等接口方式连接。
2)控制层和间隔层之间及控制层各主机之间网络通信结构应采用以太网连接。
3)监控系统应预留以太网或无线公网接口,以实现与各类上级监控管理系统交换数据,
3.4.7电能计量
1)充电系统的电能计量应包括两部分:充电设施和电力部门之间的电量结算计量、充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电量和服务费用结算计量。
2)充电设施与电力部门之间的电能计量由供电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实施。
了)充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计量应选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充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充电设备应具有多种结算方式的功能。
4)电测量装置和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应符合《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的规定
5)电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宜选择在额定运行时标度尺的2/3左右处。
6)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根据实际用电负荷选择,应保证最大电流不超过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经常性负荷电流不低于电能表标定电流的20%.
3.5充电设施的安装
3.5.1专用车位的充电设施按“一位一桩“原则设置:公共场所车位的充电设施可“一位一桩”,也可“多位共桩”设置。
3.5.2充电桩、直流充电终端可采用壁挂式或落地式安装,非车载充电机采用落地式安装,室内安装的充电主机系统的主机部分宜采用箱式布置或布置在单独房间里。
3.5.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可采用侧面布置、后面布置、集中布置等方式,参见本图集第29页~第31页。充电设施需设有防撞措施。
3.5.4充电设备外廓距充电车位边缘的净距不小于0.4m,操作及检修距离不小于0.8m。壁挂式安装的充电设备,设备中心线距地面为1.5m;落地式充电设备设有安装基础,基础高出地面不低于0.2m.
3.5.5室外型的充电设施具有防水、防尘能力,防护等级不低于IP56:室内型的充电设施防护等级不低于P32.
3.5.6对结构基础设计的要求
充电设备基础应根据充电设备产品的土建要求及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1)充电设备与支撑构件之间应采取可靠的连接。
2)充电设备采用落地式安装方式时,可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应满足充电设备的安装要求。
3)充电设备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时,其支撑部位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墙厚不宜小于200mm,支撑的墙体应考虑充电设备的荷载。
4)充电设备安装时采用的材料及采取的措施建议如下:
①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C25细石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构件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②钢材:钢材材质均为Q235B,焊条为E43型。
③钢筋:采用级钢:HPB300。
④砖砌体:采用Mu7.5砖、M5混合砂浆。
⑤抹面:1:2水泥砂浆抹面,并按具体要求刷誉示漆。
⑥钢构件防腐:钢构件应进行除锈、防锈处理,一次涂装防护层标准不少于充电设备的使用年限。
⑦钢构件采用焊接,周边满焊,所有焊缝高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6防雷
3.6.1充电设施的防雷与接地、设备配电装置的电涌保护器设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
3.6.2充电设施的防雷宜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对于安装在室外的充电设施,根据防雷计算确定设置单独的防雷措施。
3.7接地及用电安全
3.7.1低压系统可采用TN-S、TN-C-S系统,室外可采用TT系统。
3.7.2充电设施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户内安装的充电设备应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接地:靠近建筑物户外安装的充电设施宜与就近的建筑或配电设施共用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较远的室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单独接地
3.7.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需做等电位联结。
3.8消防
3.8.1配建充电设施的汽车库、停车场其分类、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
3.8.2充电设施宜与就近建筑物或汽车库、停车场共用消防设施。
3.8.3公共场所的充电设施消防防护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原有系统。
3.8.4大功率的充电设施(如非车载充电机、充电主机系统)不宜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层,宜集中设置在地上某一区域,并满足消防要求。
3.9标志标识
3.9.1充电设施的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图形标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GB/T33525的规定。
3.9.2具有充电设施的停车场所内部宜设充电设施导引标志和电动汽车专用标识。
3.10注意事项
3.10.1本图集中未注明的尺寸单位均为毫米(mm),
3.10.2图中充电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在本图集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充电设施。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 1
编制说明 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常用术语 8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方式 9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常用图形符号 10
充电设施概况
充电设施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1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原理框图 12
供配电系统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需要系数 14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比及负荷等级 15
充电设备供配电系统示意图 16
充电系统设计
充电设施10kV供电系统示例 18
充电设施0.4kV供电系统示例 19
充电桩区域配电系统图示例 20
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就地配电箱系统图 24
别墅家用充电桩布置平面示例 25
地面停车场充电设施布置示例 26
停车楼一层充电桩平面布置示例 27
公共建筑地下停车库充电桩平面布置图示例 28
充电设备后面布置图 29
充电设备侧面布置图 30
充电设备集中布置图 31
充电设施的监控及管理系统
充电设施监控系统配置表 32
计量仪表的配置表 33
充电设施监控及管理系统示例 35
充电设备的安装
充电设备室内落地安装图 37
充电设备室内落地安装基础图 38
充电设备室外落地安装图 39
充电设备室外落地安装基础图 40
充电设备壁挂安装图 41
充电主机室外安装图 42
充电主机室外安装基础图 43
充电主机室外安装图 44
充电主机室外安装基础图 45
防雷接地
充电站雨棚防雷接地示意图 46
充电车位等电位均衡线示意图 47
相关技术资料
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参数 48
充电设施供电系统元器件选型表 62
电动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65
18CJ60-2 纤维增强水泥挤出成型中空墙板建筑构造-恒通墙板.pdf

17G345 钢筋锚固板应用构造.pdf

高清无水印OCR版 16D702-6、16MR606 城市照明设计与施工.pdf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城市照明设计与施工
图集号:16D702-6、16R60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6]286号
主编单位:常州市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422
实行日期: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建设部建质函[2006]71号“关于印发《二〇〇六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2010
《LB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7000.1-201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地下式变压器》JB/T10544-2006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者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电压为20kV及以下、容量在500kVA及以下的城市照明工程。
3图集内容
3.1户内、外配电装置
3.1.1变压器容量及电压等级:
(1)户内油浸变压器:200-500VA、20(10)/0.4kV.
(2)户内干式变压器:30~500kVA、20(10)/0.4kV.
(3)户外预装式变电站:50~500kVA、20(10)/0.4kV.
3.1.2变电所的位置应方便电源接取及接近负荷中心,并宜设在尘少、无腐蚀、无振动、干燥、便于出线的场所,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的相关规定。
3.1.3变电所的耐火等级不应小于二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小于二级,当其中有油浸变压器时不应小于一级。
其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3.1.4变电所严禁通过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变电所内有供暖时,供暖管道上不应有阀门和中闽接头,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3.1.5变电所内电缆沟深度不应小于0.6m,电缆沟盖板宜采用热浸镀锌花纹钢板、钢筋混凝土盖板或树脂复合材料盖板电缆沟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3.1.6变电所的架空进出线应采用绝缘线缆,进户支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2.5血,导线穿越墙体时应采用绝缘套管.
3.1.7建筑物、构筑物应具备设备进场的安装条件。变压器及配电柜等基础、构架、预理件、预留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金属构件都应热浸镀锌处理。
3.1.8室外配电箱应有足够强度,在起吊、安装中防止变形和损坏的要求。箱体应采用户外型,顶部有一定落水斜度,通风口应按防雨型制作。
3.1.9配电箱应在明显位置悬挂安装警示标志牌,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
3.1.10配电柜(箱、屏)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操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允许最小电气间腺及爬电距高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棵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问,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3.1.11引入柜(箱、屏)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靠,电缆回路编号清晰。铠装电缆在进入柜(箱、屏)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绑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橡胶绝缘芯线应采用外套绝缘管保护.
3.1.12具体工程设计的变压器室尺寸应按照实际订货的变压器外形尺寸和相应的标准确定,并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3.1.13预装式变电站应设置在遵路红线内,便于维护管理;并宜设置在道路的城市电力通道一侧,方便电缆引接。
3.1.14地下式变压器可置于专用坑内,地面低压配电部分可根据要求制作成灯箱广告.
3.1.15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与要求,
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
3.2缆线敷设
3.2.1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的要求。
3.2.2电缆接头和终端头整个制作过程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制作前应将线芯及绝缘表面擦拭干净,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收缩管等村料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
3.2.3在经常受到振动的商架路、桥莱上敷设的电缆,应采取下列防振措施:
(1)缆线穿管敷设时宜采用弹性和延性较好的管材:
(2)电气线路穿越抗履缝时,宜采用金属导管靠近下部穿越,且在抗震缝两侧各设置一个柔性管接头;
(3)桥架在抗震缝两侧设置伸缩节,抗震缝两端设遭抗震支撑接点并与结构可靠连接。
(4)采用金属导管、电缆槽盒的线路,应使用刚性托架或支架固定.金属导管直线段每隔30如设置伸缩节.
(5)采用隔腹器和消能减震器时应满足强度和位移要求。
3.2.4路灯配电高压电缆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的有关规定。
3.2.5电缆埋设需攒穿马路或埋设深度无法达到规定要求,领根据现场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包封)处理,例如穿钢管.
3.3接地安全保护
3.3.1照明配电线路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摩保护.
3.3.2钢灯杆、金靨配电箱(柜)等设备设在道路两侧,极易被人接触。为防止发生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3.3接地装置应能耐受可预见的外界影响,如机械应力和腐蚀。
3.3.4电击防护应不受任何可预见的接地电阻变化的不利影响,如腐蚀、干燥或冰冻。
3.3.5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安装在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变电室时,其所设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可靠连接。
3.3.6保护配电变压器的避雷器其接地应与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3.3.7户外箱式变电站、独立建筑的变电站及发电站、露天贮罐其周图应设置环形接地装置,
3.3.8变压器保护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工作接地的接地方式,应根据14D504《接地装置安装》要求由工程设计确定,接地电阻满足其中最小值要求。
3.4道路照明灯具安装
3.4.1灯杆位置应选择合理,与架空线路、地下设施以及影响路灯维护的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的要求,并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导线对建筑物(钢构件)的最小距离(m)

3.4.2同一街道、广场、桥粱等的路灯,从光源中心到地面的安装高度、仰角、安装方向宜保持一致。灯具安装纵向中心线和灯臂纵向中心线应一致,灯具横向水平线应与地面平行3.4.3道路照明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70%,泛光灯灯具效率不应低于65%,配置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密闭式道路照明灯具,灯具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
3.4.4LD路灯的灯具效能、色度、电气及安全要求等应符合现行标准《LED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的规定3.4.5LED道路照明灯具应能够在-40℃~+50℃范围内正常工作,特殊场所还应满足具体使用场所的环境温度、湿度和腐蚀性等特殊要求。
3.4.6宜采用分体式道路照明用LED灯具,对可替换的LED部件或棋块光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LD模块性能要求》GB/T24823和《普通照明用LBD模块安全要求》GB24819的规定.
3.4,7采用玻璃钢灯杆时,灯杆壁厚根据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3m,并应满足本地区最大风速的抗风强度要求.
3.4.8中杆灯的灯杆、灯盘、配线、升降电动机构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457的规定.
3.4.9所有钢灯杆及非不锈钢的金属构件均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65μm,表面涂层处理应在钢杆热镀锌后进行,因校直等因素涂层破坏部位不得超过2处,且修整面积不得超过杆身表面积的5%。
3.4.10钢材、钢筋应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金属构件之间的连接焊缝由工程设计确定,钢灯杆地脚螺栓均为双螺母,灯杆地脚部分应采用選度等级C15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3.4.11灯杆柱脚是否采用加劲肋及加劲肋的规格、连接焊缝由工程设计确定。
3.4.12易发生内涝的城市,灯杆检修门至法兰盘的距离应根据往年内涝情况适当加大,图集中所给出的距离仅供参考,检修门其他部件的尺寸应做相应调整。
3.5景观照明灯具安装
3.5.1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景观小品、商业步行街、广场、公园、广告与标识等夜景照明灯具安装。
3.5.2室外照明装置的金属管、接线盒应达到相应的防护要求。防水接线盒至灯具的金属软管应有可挠、防水、防腐性能好的金属软管保护。软管长度不宜大于1.2m。
3.5.3灯具的选择应与使用场所相适应。在使用条件恶劣场所应使用Ⅲ类灯具,一般场所使用I类或Ⅱ类灯具。灯具防触电保护分类见表2.
3.5.4喷水池和类似场所(水下灯及防水灯具)的接地应可靠,并有明显标识,其电源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全部检测合格,自电源引入灯具的导管必须采用绝缘导管,严禁采用金属或有金属保护层的导管。
3.5.5金属构架和灯具外幕可导电部分及金属软管的接地(PB)可靠,且有标识。灯具外露的电线或电缆应有柔性金属导管保护,钢材间应可靠连接,具体连接焊缝由工程设计定。灯杆柱脚部分应采用强度等级C15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3.5.6地埋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
3.5.7水下景观灯具处在泳池区范围,灯具应使用Ⅲ类灯具,且防电击措施应采用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12V或直流30V的SLV。灯具防水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6895.19第7节游泳池和其他水池的相关规定。
3.5.8泳池的水下灯具之间应利用泳池结构水平钢筋贯通连接。无钢筋时,应在泳池浇制时敷设中8圆钢做等电位联结带,同时与灯具预理安装板焊接。喷水池、游泳池等水下灯具的安装做法可参见国标图集16D401-5《水下及潮湿环境电气设备设计与安装》
3.5.9除全塑灯具外,I类灯具一律随电源线敷设PB线,并与灯体内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3.5.10安装时请参照有关灯具的产品说明书及具体设计要求,并应选用国家认证产品。除特殊场所、特殊要求外,照明灯具在选用时应采用高效、长寿命、节能型光源;照明控制应采用灵活、节能的控制方式
3.6城市照明节能
3.6.1为了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城市照明工程自身条件采取3.6.2~3.6.7条中一种或几种措施达到节能目的。
3.6.2合理确定照明标准,认真进行照明设计与计算,选择最佳照明设计方策.
3.6.3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应严格、合理选择照明器材3.6.4装设补偿电容,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线路电压质量。
3.6.5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合理确定路灯开闭时间.
3.6.6根据交通流量、路况等实际情况,尽可能实行半夜灯控制。
3.6.7制定维护计划,认真清扫灯具等照明设施,提高光源光通量利用率。
4施工要求
4.1城市照明工程施工是整个市政工程的一部分,施工时除了做好本专业工程施工外,更要做好与电力、通信、煤气、自来水等其他专业的配合.
4.2电缆沟槽、人(手)孔井、箱变、灯杆基础开挖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标准进行。
4.3砖砌体(如井、箱变基础等)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嵌填饱满密实,灰缝宽度均匀,壁面平整光洁。
4.4接地装置、地埋管线等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不满足施工质量标准的,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并做好记录.
4.5本图集中所有金属构件必须热镀锌,现场施工焊接应做好防腐处理。
5其他
5.1城市照明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应根据道路的等级和照明标准,在安全、节能、适用、美观、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做出实施城市照明的计划和方案。
5.2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区,当大于7度时由工程设计定
5.3本图集中除注明外,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16D702-6图集、16MR606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 1
总说明 4
室内、外配电装置与控制
10(20)kV单相馈线一次系统示例 1-1
10(20)kV三相馈线一次系统示例 1-2
20kV变电所平面布置示意图 1-3
20kV预装式变电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1-4
10kV地埋式变压器布置示意图 1-5
室外单相配电箱系统示例 1-6
室外配电箱箱体做法示意图 1-7
配电设备警示标志 1-8
电缆线路
电缆沟及电缆各种管线敷设做法图 2-1
电缆保护板做法图 2-3
电缆沿道路敷设示意图 2-4
电缆在高架路、桥上敷设做法图 2-5
高架路、桥上管线敷设预埋管件 2-13
高架路、桥面上过路管敷设示意图 2-14
电缆穿配电室墙安装做法图 2-15
电缆人孔井通用做法图 2-16
电缆手孔井通用做法图 2-17
电缆沟内电缆固定支架做法图 2-21
1kV塑料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图 2-22
接地安全保护
预装式变电站接地装置布置图 3-1
地下变电站接地装置布置图 3-3
室外配电箱接地装置平面图 3-4
预装式变电站及配电箱接地做法 3-5
跨越桥梁或建筑物伸缩缝做法图 3-6
利用高架桥梁接地做法图 3-8
利用桥桩基础钢筋接地做法图 3-9
道路照明接地装置做法示意图 3-10
高杆灯基础接地装置做法示意图 3-11
架空线路重复接地做法图 3-12
道路照明灯具安装
单、双挑圆锥形灯杆 4-1
投光灯锥形灯杆 4-3
花篮型中杆灯 4-4
框架型中杆灯 4-6
灯杆检修门 4-9
灯杆法兰盘 4-14
现浇混凝土灯杆基础 4-15
预制混凝土灯杆基础 4-19
路坎肩现浇混凝土基础示意图 4-20
U型槽现浇混凝土基础示意图 4-21
灯杆接线板、接线盒示意图 4-23
混凝土杆上路灯安装图 4-24
混凝土杆上路灯灯臂、拉梗做法图 4-25
混凝土杆上路灯灯架图 4-27
墙灯安装图 4-29
隧道灯安装示意图 4-30
高架防撞墙上路灯预埋件示意图 4-31
高架防撞墙上路灯基础预埋件 4-32
高架防撞墙上接线箱(箱体) 4-33
高架防撞墙上接线箱(箱门) 4-35
高架防撞墙上匝道灯盒安装图 4-36
景观照明灯具安装
硬质地面支架投光灯安装图 5-1
草坪地埋支架投光灯安装图 5-2
干挂石材墙身、地面投光灯安装图 5-3
平屋面支架投光灯安装图 5-4
泛光灯立柱安装图 5-5
硬质地面线形灯安装图 5-6
绿化带地面支架投光灯安装图 5-7
干挂墙面线形灯安装图 5-8
绿化带地面草坪灯安装图 5-10
石材铺装地面草坪灯安装图 5-11
石材铺装地埋灯安装图 5-12
干挂墙面点状灯具安装图 5-13
干挂石材墙身明装壁灯安装图 5-14
干挂墙面嵌入式侧壁灯安装图 5-15
顶棚嵌入式筒灯安装图 5-16
内透光窗帘盒线型灯安装图 5-17
瓦屋面投光灯(瓦楞灯)安装图 5-18
坡屋面条形灯安装图 5-19
硬质地面水下照明灯安装图 5-20
软质池底水下照明灯安装图 5-21
梯形台阶柔性灯带安装图 5-22
轮廓灯安装示意图 5-23
城市照明节能
城市照明节能设计 6-1
城市照明节能方案 6-4
城市照明器材 6-7
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6-10
城市照明运行中的控制节能措施 6-14
建标 195-2018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pdf

建标 185-2017 国家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pdf

建标 171-2015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标准.pdf

建标 169-2014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pdf

建标 159-2011 体育训练基地通用配套用房建设标准.pdf

建标 157-2011 公共机构办公用房节能改造建设标准.pdf

T/CHTS 20005-2018 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技术指南.pdf
ICS 93.040
P 66
团体标准
T/CHTS 20005-2018
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Ant-vessel-Device for Highway Bridges
2018-09-09发布
2018-0910实施
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为规范公路桥梁防船撞装置的技术要求提升桥梁防船撞产品质量水平,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公路桥梁防船撞技术领域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试验及工程实践按照《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编写规则》(T/CHTS10001)编制。
内容索引: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3
4分类、结构形式及型号4
4.1分类…4
4.2结构形式…5
4.3型号6
5技术要求…6
5.1一般规定6
5.2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技术要求…6
5.3钢质防船撞装置技术要求…7
5.4橡胶防船撞装置技术要求8
6试验方法10
6.1一般要求10
6.2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试验方法10
6.3钢质防船撞装置试验方法10
6.4橡胶防船撞装置试验方法11
7检验规则12
7.1检验分类…12
7.2检验项目及要求12
7.3检验规则14
8包装、标志、运输及储存15
8.1包装15
8.2标志…15
8.3运输15
8.4储存…15
9安装16
9.1一般规定16
9.2安装前准备16
9.3安装注意事项16
9.4验收16
10维修与养护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耗能芯材静力压缩性能试验方法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节段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橡胶防船撞装置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2
附录D(规范性附录)防船撞装置落锤冲击试验方法23
用词说明24
3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0.1桥梁防船撞装置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 for bridges
用于警示、防止船舶直接碰撞桥墩(台)并在碰撞时缓冲耗能、降低碰撞力的装置。
3.0.2耗能芯材 core material consumption
填充于防船撞装置内部,用于耗散碰撞能量的固体、液体材料。
3.0.3复合材料防船撞装置composite material 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
主材为复合材料的防船撞装置,内部可填充耗能芯材。
3.0.4钢质防船撞装置 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
主材为钢结构的防船撞装置,内部可填充耗能芯材
3.0.5橡胶防船撞装置rubber 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
主材为橡胶材料的防船撞装置,内部可填充耗能芯材。
3.0.6固定式防船撞装置fixed anti-vessel-collision-- device
固定于桥墩(台)的防船撞装置。
3.0.7浮动式防船撞装置 fIoatinganticvesecoIIiondevicc-vesse-collisiondevice
随水位变化,沿桥墩(台上下浮动的防船撞置。
T/CECS 492-2017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承插式柔性接口钢管管道技术规程.pdf

T/CECS 476-2017 砌体外墙防水透气性装饰涂料技术规程.pdf

T/CCIAT 0001-201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规程.pdf

T/CBDA 6-2016 室内泳池热泵系统技术规程.pdf

T/CBDA 5-2016 商业店铺装饰装修技术规程.pdf

T/CBDA 4-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木质部品.pdf

T/CBDA 3-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pdf

T/CBDA-1-2016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pdf
UDC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CBDA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P T/CBDA-1-2016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poxyterrazzofloordecoration 2016-08-24发布 2016-11-30实施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poxyterrazzofloor decoration T/CBDA-1-2016 批准机构: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施行日期:2016年11月30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年北京
关于发布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BDA标准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的通知 中装协[2016]51号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14年6月24日《关于首批中装协 标准立项的批复》的要求,遵照2016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 议确定的建立装饰装修行业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 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的制度安排,按照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建标 [2016]166号),由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并会 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批 准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BDA标准,编号为T/CBDA-1- 2016,自2016年11月30日起实施。
本规程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 愿选用。
经合同相关方协商选用后,可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 依据。
本规程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负责管理,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 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发展部 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16年8月24日 3
前言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14年6月24日《关于首批中装协 标准立项的批复》的要求,遵照2016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 议确定的建立装饰装修行业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 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的制度安排,按照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建标 [2016]166号),由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并会 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hinaBuildingDecoration Association,缩写CBDA)标准,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
经合同相关方协商选用后,可作 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委会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并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经审查专 家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程系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标准的空白, 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标准 和质量要求;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标准和验收规定; 7.维修保养。
本规程某些内容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 本规程的有关参编单位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负责管理,由苏州金螳螂建筑装 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4
或建议,请寄送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江苏 省苏州市高新区西环路888号,邮编215000)。
本规程主编单位: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维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中英汇亨(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河北建工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 捷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马可尼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苏州市华丽美登装饰装璜有限公司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市卓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深圳市飞跃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杨志胡本国朱庆坚冯礼周 刘捷 马红漫 郑鸿芳坑晓峰 武守永黄建国 呆晓东王睿 赵志安 杨天武 彭延飞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白红卫张忠伦张哗张晶波 贺卫平鲁江谷晓峰 5...
T/CAGHP 027-2018 坡面防护工程设计规范.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