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079-32-2017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32部分-足球运动场所.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1283-2020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fine chemical enterprise
2020-01-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联合发布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由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对国内一些(精细)化工(四)区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工程防火设计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及生产设施,仓储设施,管道布置,厂房(仓库)建筑防火,消防设施,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和电气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石油和化工物察设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澄江路788号,邮编:20024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偏单位:
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衰球工程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规范精细化工企业工程防火设计,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罐区液化烃储罐总容积不超过300m3、单罐容积不超过100m3,甲.和乙类液体储罐总容积不超过5000m3、单罐容积不超过1000m3,丙类液体储罐总容积不超过25000m3、单罐容积不超过5000m3,可燃气体储罐总容积不超过5000m3、单罐容积不超过1000m3的精细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1.0.3精细化工企业工程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不断总结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精细化工企业工程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精细化工企业fine chemical enterprise
以基础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生物质材料等为起始原料,进行深加工而制取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小批量、多品种、附加值高和技术密集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工厂。
2.0.2生产设施production facilities
为完成生产过程(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工艺装置,包括生产设备、厂房、辅助设备及各种配套设施。
2.0.3工艺系统process system
由反应器、塔、换热器、容器、导热油炉、机泵等工艺设备及管道和控制仪表等组成的系统。
2.0.4全厂性重要设施overall major facilities
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全厂性办公、控制、化验、变配电、消防泵房(站)、企业消防站等建筑和设施。
2.0.5封闭式厂房enclosed industrial building
设有屋顶,建筑全部或局部采用均匀分布的封闭墙体(含门窗)外围护结构,所占面积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表面面积的1/2(不含屋顶的面积)或所占周长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周长的1/4,或任意一层局部设有封闭式围护结构的功能房间所占面积超过该楼层面积的1/2的生产性建筑物。
2.0.6半散开式厂房semi-enclosed industrial building
设有屋顶,建筑局部采用均匀分布的封闭墙体(含门、窗)外围护结构,所占面积不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表面面积的1/2(不含屋顶的面积)或所占周长不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周长的1/4,或任意一层局部设有封闭式围护结构的功能房间所占面积不超过该楼层面积的1/2且不小于该楼层面积的5%的生产性建筑物。
2.0.7散开式厂房opened industrial building
设有屋顶,不设建筑外围护结构或任意一层局部设有封闭式围护结构的功能房间,所占面积不超过该楼层面积的5%的生产性建筑物。
2.0.8联合厂房joint building
根据工艺生产的特性需求,由生产、储存、公用和辅助等使用功能场所相邻布置的联合体建筑。
2.0.9车间储罐(组)
storage tanks within production workshop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加工艺过程,但工艺要求,为了平衡生产、产品质量检测或一次投人等需要在生产设施内或边缘布置的储罐(组),不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容器。
2.0.10非电气设备non-electrical equipment
不含电气组件,用于爆炸性环境时由于非电气潜在点燃源能引起爆炸的设备。
2.0.11防护门斗protection air lock
设有正压送风,用防火隔墙分隔,能防止火灾蔓延、缓冲爆炸冲击波及限制爆炸性物质扩散的使用空间。
3火灾危险性分类
3.0.1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的规定.
3.0.2厂房或仓库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或储存时,厂房或仓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执行。
4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4.1厂址选择
4.1.1厂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要求。
4.1.2厂址应根据企业、相邻企业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类别,结合风向与地形等自然条件合理确定。
4.1.3散发有害物质的企业厂址宜位于邻近居民区或城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不应位于窝风地段。有较高洁净度要求的企业,当不能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区时,则应位于其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1.4地区排洪沟不应通过工厂生产区。
4.1.5精细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5的规定。
(略)

ICS97.220 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79.9-2013 代替GB19079.9-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9部分:射箭场所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gymnasium and playground Part 9:Archery place 2013-12-31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19079.9-2013 前言 GB19079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游泳场所;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第3部分:蹦极场所; 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第6部分:滑雪场所; 一第7部分:花样滑冰场所; -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9部分:射箭场所; 第10部分:潜水场所; 第11部分:漂流场所: 一第12部分:伞翼滑翔场所; 第13部分:气球与飞层场所;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第20部分:冰球场所; 第21部分:拳击场所; 第22部分:跆拳道场所: 第23部分:蹦床场所; 第24部分:运动飞机场所; -第25部分:跳伞场所; 第26部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 第27部分:定向、无线电测向场所: -第28部分:武术散打场所; 第29部分:攀冰场所: 第30部分:山地户外场所: 第31部分:高山探险场所; **..** 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警GB19079.92005《体育场所开故条件与技术要求第9部分:射箭场所》,与 GB19079.9-200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引用文件“GB/T1790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见2005年版的第2章); 一删除“1m线"术语和定义(见2005年版的3.4); 增加”发射位置”的术语和定文(见3.4); -修改射程要求(见5.1.1,2005年版的5.1.1);
GB 19079.9-2013 修改“室外射箭场相邻两靶的间距不小于1m”为“室外射箭场地相邻两个箭靶外侧边缘的间 距应不小于1m°(见5.1.3,2005年版的5.1.3); 5.1.4.2005年版的5.1.4) 修改“室内射箭馆靶位后及靶墙两测应有墙或挡板封闭,并有防穿透设施”为“室内射箭馆靶位 后、靶墙两侧及上下应有墙或档板封闭等防箭穿透、反弹的设施”(见5.1.5,2005年版的 5.1.5) ; 修改“室外射箭场靶位后的空间及最边缘靶位外侧应设有明显标识,并有防护措施”为“室外射 箭场地靶位后应设不小于1倍射程、最边缘实靶外则应设不小于20m的安全距离或等效安全 防护措施,并设有安全警示标识”(见5.1.6.2005年版的5.1.6); 增加“室内射箭馆水平光照度不低于1001x”(见5.1.7): 修改“提供的每张弓应有与之配套的箭、箭壶、护指、护臂等装备”为“提供弓需器材及相应护具 (如护指、护臂等)”(见5.2.1.2005年版的5.2.1): 修改“弓和箭应取得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为“弓和箭应取 得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见5.2.2,2005年版的5.2.3); 删除“有男、女卫生间”(见2005年版的5.3.2); 删除原标准中卫生、空气要求(见2005年版的6.16.2); 一增加配备射管技术指导人员的要求(见7.5); 修改了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见第7章)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管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部维、遇立忠、董文瑾、苏宝生、张凯、金宗强、王露、王冀中、李磊、杨开源、 孙晓迪。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9079.9-2005,
GB 19079.9-2013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9部分:射箭场所 1范围 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射箭场所开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射箭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射箭场所archeryplace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射箭运动训练、竞赛、健身和休闲等活动的场所,包括室内射箭馆和室外射箭 场地, 3.2 射箭技术指导人员arch...





ICS97. 220 SS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079.5-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5部分:轮滑场所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gymnasium and playground Part5:Roller sports place 2005-01-2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19079.5-2005 前言 GB19079《体育场所开故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游泳场所;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一第3部分:蹦极场所; 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第6部分:滑雪场所; 第7部分:滑冰场所; -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9部分:射箭场所: 第10部分:潜水场所; 第11部分:漂流场所; 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 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 第1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 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5部分,本部分的内容全部为强制性。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付进学、陈雪龄、秦吉宏、李瑶璋、李智、石春健、王荣辉、厉明琴
GB 19079.5-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5部分:轮滑场所 1范围 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轮滑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轮滑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668体育馆卫生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709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9079的本部分。
3.1 轮滑运动rollerSports 是指使用各种滚轴类鞋、板等器材进行的训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活动。
它包括速度轮滑、花样 轮滑、轮滑球、极限轮滑、滑板等。
3.2 轮滑场所roller SportsPlace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轮滑运动训练、比赛、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所。
它包括:室内轮滑场所和室外轮 滑场所。
3.3 轮滑技术指导人员rollerSportsInstructor 是指传授轮滑运动理论和技能的人员。
4从业人员资格 轮滑技术指导人员等应持国家有关的执业资格证明方能上岗。
5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5.1场地 5.1.1新建室内轮滑场地面积不小于500㎡”,场地中应无障碍物。
5.1.2室外轮滑场地面积不小于500m”。
5.1.3轮滑场地应平整,无破损。
5.1.4轮滑场地中的柱子等障碍物应用软性材质包裹,高度不低于2m。
5.1.5场地四周应有高度不低于1m的防护栏,防护栏的棱、角等应用软性材质包裹。
GB 19079.5-2005 5.1.6滑行场地与休息、更衣、换鞋场所之间应用护栏予以隔离。
5.1.7轮滑场地中可以有坡度或波浪式的娱乐性滑道。
5.2设施设备 5.2.1轮滑器材应取得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5.2.2有男、女卫生间。
5.2.3有广播、通讯设备。
5.2.4室内轮滑场所应有紧急疏散通道。
5.2.5公共指示标识须符合GB/T10001.1的要求。
6卫生、环境管理要求 6.1室内轮滑场所空气应符合GB/T17093的要求。
6.2轮滑场所的环境卫生应符合GB9668的要求。
7安全保障 7.1在醒目位置有“轮滑活动人员须知”及安全警示。
7.2轮滑场所至少应配备1名轮滑技术指导人员。
7.3急教药品和器械应摆放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
7.4出租的轮滑器材应处于安全和良好的状态。
7.5各类人员上岗有明显标识。
7.6有健全的治安保卫、安全教护、设备维修制度及人员服务岗位责任制。
...

ICS97.220 Y5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79.3-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3部分:蹦极场所 Operation conditionsand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gymnasium andplayground Part3:Bungeejumpplace 2005-01-2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zk理o香员会 发布
GB 19079.3-2005 前言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游泳场所; 一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第3部分:蹦极场所; 一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一第6部分:滑雪场所; 一第7部分:滑冰场所; 第8部分:射击场所; 一第9部分:射箭场所; 一第10部分:潜水场所; 第11部分:漂流场所; 一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 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 第1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 ...... 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内容全部为强制性。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登山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致新、栾开封、颜金安、杨世涛、李石、封勇、陈雪龄、李智、石春健。
.bzxzk.
GB 19079.3-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3部分:蹦极场所 1范围 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蹦极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极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408-2000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 GB/T5144-1985塔式超重机安全规程 GB/T1709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9079的本部分。
3.1 蹦极bungeejump 是指人们使用蹦极索从高处自由跳下的活动。
3.2 酯极场所bungee jumpplace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蹦极运动训练、比赛、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所。
它包括:人工蹦极场所和天然加 人工蹦极场所。
3.3 蹦极平台bungeejumpplatform 蹦极者起跳的平面构筑物。
安全辅助绳assist therope safety 人们在蹦极活动中,用于保护瞬极者安全的蹦极绳以外的绳索。
3.5 蹦极技术指导人员bungeejumpinstructor 是指传授蹦极运动理论和技能的人员。
4从业人员资格 蹦极技术指导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应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明方能上岗。
.bzxzk.
GB 19079.3-2005 5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5.1蹦极塔台 5.1.1自然高度不超过80m,蹦极平台长度不小于3m,宽度不小于2m,蹦极跳台臂长度不小于 12 m。
5.1.2蹦极绳垂直状态投影点距周边障碍物半径不小于12m。
5.1.3蹦极绳垂直状态投影点的底部水深不小于4m。
5.1.4有清晰、醒目的水深标识,并有隔离带。
5.1.5有安全护栏、防滑设施、防护网,且蹦极台出口设置拦挡设施。
5.2蹦极平台 5.2.1设置隔离区,蹦极者与无关人员之间应设有隔离设施。
5.2.2蹦极台四周设置拦挡物,且进出口处设可向内开合拦挡物。
5.2.3活动载荷不小于300kg/m²。
5.2.4安全护栏承受水平推动力应符合GB8408一2000的要求。
5.2.5地表面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
5.2.6蹦极区域应设置观察点,并有录像监控设备。
5.2.7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4m。
5.3蹦极空间 5.3.1反弹点与平台下缘竖直距离不小于蹦极高度的7%。
5.3.2跳跃高度小于40m时,下落最低点距离着陆区域的竖直距离不小于3m;跳跃高度大于40m 时,下落最低点距离着陆区域的竖直距离不小于4m。
5.3.3跳跃高度小于40m时,蹦极绳垂直状态下与障碍体后向距离不小于16m,侧向距离不小于 9.6m;跳跃高度大于40m时,蹦极绳垂直状态下与障碍体后向距离不小于25m,侧向距离不小于 12 m。
5.4提升、下降及传动设备 5.4.1安全辅助绳安全系数应大于10,且直径不小于8mm。
...
ICS 97.220 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079.2-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ymnasium andplayground Part2:Kartingcircuit 2005-01-2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筹k理秀员会 发布
GB 19079.2-2005 前言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游泳场所; 一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一第3部分:蹦极场所; 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第6部分:滑雪场所; 第7部分:滑冰场所; 一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9部分:射箭场所; 第10部分:潜水场所; 第11部分:漂流场所; 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 一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 第1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 **.... 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内容全部为强制性。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的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春健、美桐春、陈雪龄、李智、高玉英、厉明琴、许慧。
.bzxzk.
GB 19079.2-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1范围 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卡丁车场所开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卡丁车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907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9668体育馆卫生标准 GB14166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4167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19194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9195普及(娱乐)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9197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GB/T14621-19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3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9079的本部分。
3. 1 卡丁车场所karting circuit 能够满足人们从事训练、比赛、健身休闲等活动需要的室内外卡丁车运动场所。
3. 2 卡丁车驾驶技术指导人员kartinginstructor 是指传授卡丁车驾驶理论与技能的人员。
4从业人员资格 卡丁车驾驶技术指导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明方能上岗。
5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5.1卡丁车场地 5.1.1卡丁车场地水平照度不低于801x.照明设备的高度距跑道不低于5m。
5.1.2卡丁车场地符合GB19197的要求。
5.2卡丁车 .5.2.1最大噪声不超过107.5db。
WWW.bZXZk.cOm
GB 19079.2-2005 5.2.2普及类卡丁车符合GB19194的要求。
5.2.3竞赛类卡丁车符合GB19197的要求。
5.2.4安全带性能符合GB14166的要求。
5.2.5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符合GB14167的要求。
5.2.6卡丁车应取得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5.2.7卡丁车每年应经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3辅助设施设备 5.3.1有分设的男、女更衣室。
5.3.2有男、女卫生间。
5.3.3有广播、通讯设备。
5.3.4公共指示用标识应符合GB/T10001.1的要求。
6卫生、环境管理要求 6.1卡丁车排气污染物符合GB/T14621-1993的要求。
6.2室内卡丁车场所空气符合GB9667的要录。
7安全保障 7.1在醒目位置有“卡丁车人员须知”及安全警示。
7.2应有急救人员。
7.3卡丁车场应至少配备2名卡丁车驾驶技术指导人员。
7.4急救药品和器械应摆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
7.5有事故抢救操作规程及事故处理制度,并悬挂在明显位置。
7.6有治安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
7.7驾驶卡丁车人员必须佩戴有安全护目镜的全盔型头盔。
7.8应确定在室内卡丁车场驾驶卡丁车的人员系戴安全带。
7.9卡丁车技术指导人员应确保卡丁车驾驶人员穿着符合安全要求。
7.10各类人员上岗有明显标识。
7.11卡丁车...
ICS 97.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079.19-2010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ymnasium and playground Part19:Tuozhanplace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GB 19079.19-201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gb168.cn 服务热线:010-68522006 2011年5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42220
CB 19079.19-2010 前言 GB19079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游泳场所;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第3部分:蹦极场所; -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第6部分:滑雪场所; 第7部分:滑冰场所; 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9部分:射箭场所: 一第10部分:潜水场所; 一第11部分:漂流场所: 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 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 第1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 本部分为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的第19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四三五 T.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丽萍、蔡有志、李石、崔恩文、陈道耘、邓立岩、张贵廷、姚昆、李伟、王征。
GB 19079.19-2010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1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拓展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053.3周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8408一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 GB9668体育馆卫生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T程施T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T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T程施T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拓展Tuozhan 满足人们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场地、设施设备,为得到磨练意志、激发潜能、完善人格 和熔炼团队等方面的提高而进行的穿越、上升、下降和跳跃等活动。
3.2 拓展指导人员Tuozhaninstructor 传授拓展理论和技能,指导开展拓展活动的人员。
3.3 活动空间minimum space 训练人员使用设施设备安全活动时所占有的最小三维空间。
GB 19079.19-2010 4从业人员资格 拓展运动从业者中拓展指导、医疗救护、设施设备安检等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执业资格证明方能 上岗。
5场地、设施设备要求 5.1场地要求 5.1.1拓展场地面积室外应不小于800m²、室内应不小于600m²。
5.1.2拓展场地内至少应有进行6个高度2m以上的穿越、上升、下降、跳跃项目和6个高度2m以下 的穿越、上升、下降、跳跃项目的设施。
5.1.3拓展场地内有保护装备项目的活动空间投影地面应具有缓冲作用。
5.1.4拓展场地基础的设计应符合GB50007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GB50010的要求;基础 上表面的预理件附近局部应高出地面150mm;基础表面高出地面的部分应进行无锐角、尖锐棱边处 理,使圆角半径不小于20mm;基础表面高出地面部分还应进行缓冲处理。
场地施工质量应符合GB50204 的要求。
5.1.5拓展场地距离电力设施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m:距离地下管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距离各 类建筑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
5.1.6拓展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