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这圈起来的部分是悬挑出的板还是其他什么构造?-四川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8:51:30
提问网友:ly

2021-08-12 08:53:05 补充

解答网友:nh
如二图是一图的大样,对应设置可以【水平用板,垂直用剪力墙】
答疑:这圈起来的部分是悬挑出的板还是其他什么构造?-四川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8:51:30
提问网友:ly

2021-08-12 08:53:05 补充

解答网友:nh
如二图是一图的大样,对应设置可以【水平用板,垂直用剪力墙】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8:50:23
提问网友:郑德聪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目前国际通用的李希特—古登堡震级是以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最大振幅的μm的对数表示。
答疑:侧立板如何画?-吉林土建钢筋算量GGJ2013土建算量GCL2013土建计量GTJ安装算量GQI
问题专业:土建,钢筋算量GGJ2013,土建算量GCL2013,土建计量GTJ,安装算量GQI,
提问日期:2021-08-12 08:49:54
提问网友:好多了第一个

2021-08-12 14:10:57 补充
.
2021-08-12 15:38:25 补充
识别侧立板边线把柱边线一起识别了,怎么办
解答网友:林旋耀
剪力墙或者栏板、构造柱代替画都是可以的,但为计算装饰,建议还是用栏板比较好。
答疑:请教图中框选的这几道杠该怎么理解,图纸里没有注明 上海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7:23:00
提问网友:晚安

解答网友:竹风
屋面水箱的混凝土基础
备案号:J15809-2021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3/T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building curtain wall
2021-04-09发布
2021-09-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本标准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年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2192号)的要求,由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同有关设计、科研、高校及幕墙施工企业等单位组成编制组,经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1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面板设计,构件式幕
墙,单元式幕墙,双层幕墙,全玻璃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光伏幕墙,幕墙信息模型,加工制作,安装施工,检验与检测,工程验收,维护保养等。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5)
3材料(9)
3.1一般规定(9)
3.2铝合金材料……(9)
3.3钢材……(11)
3.4玻璃……(16)
3.5石材………(18)
3.6金属板材…(20)
3.7人造板材……(24)
3.8连接件与紧固件…………(27)
3.9结构胶和密封材料…(33)
3.10其他材料……(34)
4建筑设计(36)
4.1一般规定…(36)
4.2性能设计……(37)
4.3构造设计……(40)
4.4开启窗设计……(41)
4.5热工设计……(43)
4.6防火设计……(44)
4.7防雷设计……(46)
5结构设计……(49)
5.1一般规定…(49)
5.2荷载与地震作用…(50)
5.3作用效应组合与计算…(52)
5.4连接设计…(54)
5.5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56)
6面板设计…(59)
6.1一般规定……(59)
6.2玻璃面板…(59)
6.3金属面板…(70
6.4石材面板…
6.5人造面板…(86)
7构件式幕墙…(106)
7.1一般规定…(106)
7.2构造设计…(106)
7.3横梁结构设计…(107)
7.4立柱结构设计…(110)
7.5连接设计(114)
8单元式幕墙…(116)
8.1一般规定…(116)
8.2构造设计(116
8.3结构设计…(124)
8.4连接设计(127)
9双层幕墙…(129
9.1一般规定……(129)
9.2构造设计(130)
9.3结构设计……(131)
9.4连接设计…(132)
10全玻璃幕墙(134)
10.1一般规定…(134)
10.2构造设计……(134)
10.3结构设计……(135)
10.4连接设计…(138)
11点支承玻璃幕墙(140)
11.1一般规定…(140)
11.2构造设计…(140)
11.3结构设计…………(141)
11.4连接设计……(144)
12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146)
12.1一般规定……(146)
12.2构造设计…(147)
12.3结构设计…(150)
13光伏幕墙…(155)
13.1一般规定…(155)
13.2构造设计…(155)
14幕墙信息模型(157)
14.1一般规定…(157)
14.2模型创建……(157)
14.3模型应用(160)
14.4模型交付…(161)
14.5模型精度……(161)
15加工制作……(165)
15.1一般规定…………(165)
15.2铝型材构件……(165)
15.3钢构件…(168)
15.4玻璃…(170)
15.5石材面板……(173)
15.6金属面板…(175)
15.7人造板材……(177)
15.8构件组装(179)
15.9构件检验…
16安装施工…(185)
16.1一般规定……(185)
16.2构件式幕墙…(185)
16.3单元式幕墙…(194)
16.4全玻璃幕墙(198)
16.5点支承玻璃幕墙…(199)
16.6光伏幕墙…(201)
16.7采光顶与金属屋面(202)
16.8安全规定…(206)
17检验与检测(209)
17.1一般规定…(209)
17.2材料检验……(209)
17.3性能检测……(210)
17.4现场检测与试验…(212)
18工程验收…(214)
18.1一般规定…(214)
18.2主控项目………(216)
18.3一般项目…(221)
19维护保养(226)
19.1一般规定…(226)
19.2检查与维护……(227)
19.3保养和清洗……(228)
附录A平板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229)
附录B槽式预埋件设计与构造(236
附录C弹性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261)
附录D交叉肋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268)
附录E双层幕墙热工计算(271)
ICS 03.220.20
CCS R 10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2279—2021
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in main chor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2021-03-09 发布 2021-04-05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施工。公路、铁路、市政等其他
类型的钢管混凝土拱形结构管内混凝土施工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
GB/T2640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C473混凝土泵送剂
JGJ/T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178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81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B45/T1097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规程
DB45/T1621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T/CECS10082混凝土用钙镁复合膨胀剂
CECS207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内容索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选择与管理
4.1一般规定
4.2原材料性能
4.3原材料管理
4.4原材料储备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1一般规定
5.2配合比设计
6混凝土基本性能
6.1一般规定
6.2工作性能
6.3力学性能
6.4体积稳定性
7机械设备选型与管理
7.1一般规定
7.2机械设备选型
7.3机械设备管理
8灌注施工工艺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东濒浩瀚的东海,西连富庶的太湖流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横贯全境经长江入海的黄浦江,航道宽深,水量充沛,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对外贸易水道。
早在宋朝,就在今南市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建起了上海镇,开展对外贸易。元朝在这里设立了市舶司,管理中外船舶进出和征收货物税款,并从华亭县划出五个乡设置上海县,县治的设立更促进了上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上海已成东南名邑。永乐(1403~1424)以后,上海的对外贸易虽因海禁而无法进行,但棉纺业却取得空前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棉业中心。清康熙年间,海禁开放,上海设立了海关从此“往来船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毕俱”,“黄浦江上舳舻相接,帆樯比栉”,在大东门、小东门一带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上海不仅是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是南北洋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清政府停止广州以外各口岸的对外贸易,只允许华侨船舶来往于上海和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上海的对外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工商业却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以至东南亚的百货仍以上海为集散地。至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已经是全国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了。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视上海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理想基地,在《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列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从此,英、美、法等国在上海旧城区之外,辟租界,筑马路,造洋房,开办工厂,经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形成了一个以西方建筑为主的新市区。随着民族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市区除原有的旧城区外,扩大到整个南市和闸北、浦东江湾等地区。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发展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一、上海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市区形成和发展时期。1840年前,上海除旧城区外全都是农田和大大小小的乡镇。在开埠后不久的1845年,市区仅有旧城区(今南市一带)和旧城区北面沿黄浦江一侧的820亩英人居留地,到了20世纪20年代,市区就包括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南市、闸北、浦东、江湾等几个区了。可以这样说,近代上海的市区是由租界的不断扩张和南市、闸北、浦东、江湾等地区的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1.市区的形成
租界的形成上海开埠以后,英国借口“华洋杂居不便”,以《虎门条约》中准许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的条款,腐败的清政府拟定了《上海土地章程》这个章程同意划黄浦江以西、界路(今河南中路)以东、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的820亩土地为英人居留地,作为他们租地造屋之用。仅过了几年,在184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将租地造屋的面积扩大到2820亩,北抵苏州河、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此后,在法国和美国援例要求租地造屋之下,清政府于1848年将苏州河北虹口一带划给美国人作为居留地(未划定租地的范围);第二年,又将护城河及潮州会馆以北、洋泾浜以南、黄浦江以西、关帝庙褚家桥(今西藏南路附近)一带共986亩土地划给法国人作为居留地。1861年,清政府又允许法国将居留地的东南方界线推至小东门外城河地区,从而,法国的居留地增至1124亩。到了163年,清政府又确定了虹口一带美人租地造屋的范围:西从泥城浜与苏州河的交汇处起,向东沿苏州河及黄浦江到杨树浦,顺杨树浦向北三里之点朝西划一直线又回到泥城浜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本书是在《上海近代建筑史初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一九五八年春,受建筑工程部与建筑科学院委托,陈从周先生主持上海建筑古、近、现代三史的编撰工作,为此,陈先生在上海成立了建筑三史编撰委员会。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建筑史的重点,因此近代史部分由陈从周先生亲自负责,选定章明同志一起编写。因当时大部分
近代建筑还保存旧貌,留下的档案数据尚完整,许多参与工程的设计师和其他人士尚健在,所以,经过三年的测绘、摄影、资料整理和访谈,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史初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近代建筑史的整理被延宕至一九八五年才重新开始,陈先生仍指定章明同志一起编写,全书至一九八八年整理完成,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次编纂《陈从周全集》向章明征求能否收入此书时,他慨然应允,并指出虽然在《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编纂中做了不少具体的工作,但从编写的构思、写作的体例、调查的方法、出版的推动等均是陈从周先生之功。诚然,除了此书的编纂和出版,陈从周先生对上海近代建筑保护所付出的心血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上海一些近代建筑就是在他的极力呼吁下得到保护的。“建筑应有情,至今思梓翁”,所以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主要著作之一。
本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署名陈从周、章明主编,另有多人参加了一些具体工作。这次收入全集时,为尊重原合作者的劳动,特保留了本书出版时的前言,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本卷使用的版本即上海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版,感谢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蔡思超同学协助校对文稿。
内容索引:
序言(001)
前言(003)
第一章城市概貌(005)
一、上海市区的形成和发展(006)
二、抗战时期上海的城市建筑…(025)
三、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城市建筑和“大上海都市计划”(029)
第二章新类型建筑(031)
一、新类型建筑的发展和特点…(031)
二、上海的公共建筑…(043)
三、工业建筑(169)
四、居住建筑(184)
五、娱乐建筑……(223)
第三章建筑设计机构(253)
一、外国人的设计机构…(253)
二、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活动…(256)
本卷图片索引(259)

当中国在忍受不平等条约的屈辱的时候,上海正在孕育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住宅类型:里弄房。作为19世纪的商业性开发,里弄房是中国传统庭院式住宅和西方排屋的混合体。它们大部分属于房地产投机的产物,由大块街区组成,在上海市内常见。这些大街区接着又被分成三四个更小的片区,每个约由100个住宅单位组成,在开发上独立(见图1.1)居民的出入需通过弄堂,其中主弄堂宽4—5米,与街道成直角相交。较大的片区还有支弄堂与主弄堂直角相交。
虽然商业活动仅限于临街的房子,但主弄堂也会有一些非正式的商业活动(见图1.2)。进出弄堂需经过一扇晚上会关闭的大门(见图1.3)大门通常不止一处,但由于关门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些可以当成捷径的弄堂只有非常熟悉它们的人才懂得如何使用。因为如果你进门的时间不对,就有可能会发现原本方便的通径成了烦人的死路。
里弄房一般是2到4层高,面积和装修水平各异,其中基本单元在60—105平方米之间,通常一层有两个房间(见图1.4)随着类型的发展,这种基本房型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精致,出现效仿西式联排别墅和花园式里弄房(房屋一侧有一块空地,并且占地面积较大)的新式里弄房(见图1.5)。弄堂是工作、娱乐等多种社区活动的所在地
夏南悉(Nancy. Steinhardt2011:)指出在中国传统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建筑,乃至整座城市的设计以围合为前提,而且通常包含多道围合,随着一个人离中心越近,离墙外纷扰的公共空间越来越远,由此体现内部的层级关系。从主街(完全开放)进入私人住宅、宫殿或花园,需要依次穿越层级空间。这种传统空间顺序反映在上海里弄房的街区布置中。随着居民(或陌生人)从主街(完全公开)由主弄堂(半公开)进入与主弄堂相交的支弄堂(半私密),最后进入完全私密的家,他们遵循的是一种空间的递进顺序,这种顺序决定了片区不同地方发生的活动类型,尤其是在弄堂里。
内容索引:
第一章 导言
里弄房相关术语
家(住宅、家、家庭)
城市和公共空间
结论
第二章 上海的历史
殖民统治前的上海
殖民统治时期的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殖民结束之后的上海
近年的上海
家之上海
第三章 类型起源
中国的城市中心
中国人的住宅
传统木构架系统
屋顶
庭院式住宅
院子
天井
大门
其他类型:碉楼和店屋
相地之术(风水)
第四章建筑结构
上海里弄房的诞生
历史和风格影响
建造技巧
城市先例
取名
建筑形式和风格
布局
里弄房空间的利用
里弄房的平面布局
上海印象
第五章社会生活
上流社会
上海的中国人
良性的圆形监狱
第六章文化生活
电影和文学
怀旧之情和“消失文化”
电影
文学
《上海孤儿》
《长恨歌》
结论
第七章上海里弄房的未来
新天地
新加坡店屋
田子坊
结论
附录一: 中国的哲学和宗教
儒家
道家
佛教
附录二: 米歇尔福柯和后结构主义
权力、规训和空间
后结构主义

处于社会转型和激烈动荡时期,又受三界四方复杂管理体制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上海近代园林和上海的近代社会、近代城市与建筑,同样具有错综复杂的发展脉络。上海近代园林覆盖广阔的地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园林类型,呈现出多元的风格。就历史分期而言,一般都把1840-949年这个历史时期作为近代,而就文化意义而言,近代上海实际上是现代上海的发展,而上海的近代园林史就是上海的现代园林发展史。由于这个历史时期跨越清代和民国,实际上也是一个从古典园林向现代园林发展,以及园林体系的转型期。上海的近代园林彻底变革了传统园林的形制和功能,创造了类型繁多,空间体验丰富的多元园林。
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上海是中国近代园林的发样地,涵盖了公园、公共绿地、私家花园、住宅庭院、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儿童游戏场、校园、苗圃、花圃、园艺农场、林荫道、墓园等。研究上海近代园林需要深厚而又广博的跨学科的学术背景,不仅需要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城市和建筑的史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有关植物学、园艺学、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城市管理方面的学识。因此,相比近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上海近代城市、近代建筑等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上海近代园林的研究几近空白。
王云教授长期从事园林史和园林理论的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讲授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等课程,同时又有丰富的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实践经验。《上海近代园林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他在2010年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又经过五年的系统整理和
增删后才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史论》是一部关于上海近代园林最为权威,最为系统,也最为严谨的学术专著。附录中的近代园林简表等提供了详细的近代园林和城市发展的信息,对于上海近代城市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史论》论述了在近代城市发展中的园林,受西方文化和世俗生活的影响,原有的古典文人园逐渐萎缩,商家园林成为园林的主体。租界的公园引进了园艺、景观、造园技术和新的观念,渐渐成为现代园林的主体,也推动了营业性私家园林的发展。园林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公共观念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现代园林体系所具有的城市卫生美化以及经济作用,对房地产和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起了促进作用,也推动了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王云教授在论述近代园林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园林纳入近代城市发展的脉络中,并指出上海近代园林的发展具有“外生后发”的特点,近代上海园林的发展既有租界园林对西方公园的理念、形式与风格、现代技术与制度的植入与发展,又有民国时期对租界和华界园林先期探索的整合,并以更宏观的视域和开放的心态直接吸收世界园林最新成果的实践与探索。
《史论》指出,上海近代园林整体上具有非线性、不均衡的发展特征,功能上不健全,发展缓滞,影响有限。从《史论》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上海发展园林的盛期在20世纪20年代,要早于建筑的盛期,说明了市政建设的先导作用,随着城市的扩张,尤其是租界的园林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于城市建筑的高潮。《史论》分析并论述了营业性私家园林这类晚清园林的缘起和兴衰更替。营业性私家园林是上海近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盛极一时,且多为中西合璧,由于未能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畸形的娱乐性和过度追求利润,与时代的进步相悖,又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裂变,终于渐渐消亡,蜕变成为城市的建设用地,只留下园名空让人们凭吊世事的沧海桑田。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公共交通的延伸,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现代公园成为上海近代园林的主体,形成了以大型综合性公园为主的园林体系,适合新型社会发展的大中型现代公园及其制度是《史论》论述的主要篇章。外滩公共花园、虹口公园、极司非尔公园、汇山公园、顾家宅公园以及其他公共绿地、苗圃、
花圃等的设计、建设、特征及其沿革在《史论》中均有详细的论述《史论》也分析了现代园林意识和观念的成因,并以大量的统计数据深入分析近代园林的科学研究、园地管护、规章、管理机构和制度。
城市与自然共生是永恒的理想追求,园林是社会生活方式、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表达,也是生活的艺术,是城市人的家园。我们的家园就是我们的居所,承载了城市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人们在园林中休憩、娱乐、看书、会友,园林倾注了人们既想融入自然,又想改善甚至改造自然的理想和愿望。近代上海以独特的方式发展了园林文化,这种园林融合了英国现代初期的风景园林,也受到法国式园林和景观的影响,具有既不同于西方园林,也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特征与发展节奏,是欧洲园林制度在上海的地域化表现。它既是市政设施,又是公共环境和城市生活制度,在开放空间关系上完全超脱了传统园林。《史论》指出,正如近代上海的城市与建筑,以处于变革中的西方现代园林和国内其他城市园林为对照,无论是快速发展的租界园林,还是传统园林的裂变探新,抑或当年市政府主导下的市政园林建设与规划构想,均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与时代性。上海近代园林的变迁也是城市和社会的变迁,上海近代园林史是上海的文化史、城市史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
近代园林史论》为研究近代上海铺上了一块基石,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内容索引:
0 绪论
0.1 上海近代园林的范畴
0.2 上海近代园林发展的分期
0.3 上海近代园林的特点
1 移植期:上海近代园林的初始(1840-1900)
1.1 近代城市初兴
1.1.1 大上海地区的历史沿革与自然概况
1.1.2 租界开辟与膨胀
1.1.3 因商而兴的近代港岸城市及其对园林的影响
1.2 华灯初上:租界公园初始与园地初展
1.2.1 “夷园”钩沉:早期的外人花园
1.2.2 最早的公共园林:外滩公共景观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
1.2.3 花园拓展与初步转型:19世纪末的几个公共花园
1.2.4 行道树、市政苗圃等的初步发展
1.2.5 公园管理规则的形成
1.3 跨越围栏:上海私园的变迁与园林花木业的初兴
1.3.1 明清上海园林的鼎盛与丕变
1.3.2 延续与分异:西园与吴淞江畔的私园胜景
1.3.3 杂糅与西化:营业性私园的兴衰交替
1.3.4 华界园林花木业的初兴
1.4 小结:移植期上海近代园林的特征
2 快速发展期(一):租界公共园地的拓展(1900-1927)
2.1 城市扩张与新型社会结构:上海近代园林的大众化转向
2.1.1 现代城市的产生及其对园林的需求
2.1.2 园林大众化转向的主要表现
2.2 租界大中型公园的发展
2.2.1 外滩与公共花园的扩建与改建
2.2.2 虹口公园(Hongkew Park):西方“运动公园时代”的远东投影
2.2.3 极司非尔公园(Jessfield Park)及其动物园
2.2.4 汇山公园(Wayside Park)
2.2.5 顾家宅公园(Jardin Public de Koukaza,Parc de Koukaza)
2.2.6 凡尔登花园(Jardin de Verdun)
2.3 租界其他公共园地的开拓
2.3.1 小型公园的建设
2.3.2 行道树与道路附属园地的快速发展
2.3.3 市政公墓的发展与维护
2.4 小结:快速发展期上海近代园林的特征(一)
3 快速发展期(二):租界园林管理与技术的进步和华界近代园林意识的形成(1900-1927)
3.1 租界苗圃的建设与花木生产
3.1.1 苗圃建设与发展
3.1.2 园林花木生产
3.2 租界园林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建立
3.2.1 园地管护范围与内容的扩大
3.2.2 管理机构的建立
3.2.3 公园管理规则的细化与修订
3.3 租界园林的设计与技术进步
3.3.1 园林规划与设计
3.3.2 温室技术:储备花园内的温室改进
3.3.3 园林工程技术与养护技术
3.3.4 园林研究与科普
3.4 华界近代园林意识的形成与追求
3.4.1 私园的反本与探新:爱俪园的多元杂汇
3.4.2 初步形成的近代园林意识:对相关文献的分析
3.4.3 华界园林花木业的发展
3.5 小结:快速发展期上海近代园林的特征(二)
4 缓滞期:租界园林的发展缓滞与华界园林的曲折发展(1927-1945)
4.1 城市裂变与衰退:上海近代园林的困厄
4.1.1 城市裂变与衰退
4.1.2 园林发展的困境与衰落
4.2 租界大中型公园的功能调适与衰颓
4.2.1 外滩公园的演变与再次改建
4.2.2 虹口公园的多功能综合
4.2.3 极司非尔公园的蜕变
4.2.4 汇山公园的扩充
4.2.5 顾家宅公园的美化
4.3 租界公共园地的少量增辟与发展停滞
4.3.1 公共租界中小型公园的辟建
4.3.2 法租界中小型公园的辟建
4.3.3 其他市政园林的发展停滞与衰退
4.4 租界园林管理体系的定型与管理重心的转变
4.4.1 园地管护规模的稳定和园林管理机构的定型
4.4.2 园地管护重心的转移及其相应变化
4.4.3 华洋同园后租界公园管理规则的修订及变化
4.5 华界市政园林的短暂初兴
4.5.1 公园观念的转变:对两个“公园理想模式”的比照分析
4.5.2 市政公园的零星建设
4.5.3 都市计划中的园地规划追求
4.5.4 市政园林管理与群众绿化的兴起
4.6 小结:缓滞期上海近代园林的特征
5 整合期:民国末期上海近代园林的整合与探求(1945-1949)
5.1 城市整合与崩溃:上海近代园林的新诉求与发展困顿
5.2 园林管理整合与发展
5.2.1 管护范围与内容
5.2.2 管理机构与职能
5.2.3 管理制度与专业管理
5.2.4 管理分析与评价
5.3 园林规划与实践
5.3.1 1945-1949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与城市绿带规划
5.3.2 《上海市绿地系统计划初步研究报告》解析
5.3.3 有限的公共园地建设
5.4 小结:整合期上海近代园林的特征
6 上海近代园林的功能与影响
6.1 上海近代园林的风格与时代性
6.1.1 上海近代园林的风格特征
6.1.2 对租界园林风格及其渊源的认识
6.2 上海近代园林的功能与局限性
6.2.1 上海近代公园的内容与功能
6.2.2 两个悖论:上海近代园林的历史局限性
6.3 近代上海园林的现代化演进规律与影响
6.3.1 政经条件下的园林空间秩序及其演进
6.3.2 外生与后发:近代上海园林的现代化演进规律与影响
6.3.3 上海近代园林的影响与意义

上海曾经有771所教堂。
那是一个走在城市里,
可以听得见管风琴奏出的圣乐、
远远看到教堂的高塔的时代。
48个上海教堂建筑旅行指南
180张教堂建筑图片
313个上海现今开放教堂名录
中英文双语+位置示意
Once there were 771 Churches in Shanghai,
we could always recall that just in this city,
there used to be an era in which
we could hear the choir singing the sacred songs,
and see the steeple tower dominating the skyline.
48 Shanghai Church Travel Guide
180 Images of Church
313 Shanghai Church Directory
教堂介绍页码索引:
景灵堂140、闸北堂144、富吉堂146、“海派”教堂22、沪北会堂147、回望教堂…60、大金家巷圣母无原罪堂150、顾家楼天主堂152、傅家天主堂153、七灶天主堂155、敬一堂…68、川沙天主堂156、董家渡天主堂70、六墩天主堂157、圣三一堂74、小七灶天主堂159、沐恩堂78、唐镇天主堂160、圣若瑟堂84、圣心教堂164、清心堂90、张江感恩堂166、新天安堂94、诸圣堂97、圣尼古拉斯教堂100、邱家湾天主堂170、圣伯多禄堂102、张朴桥天主堂172、南桥天主堂174、七宝天主堂176、徐家汇天主堂106、佘山天主堂…178、怀恩堂110、中泾天主堂183、国际礼拜堂112、南张天主堂…185、大田路天主堂116、圣母大堂118、新恩堂120、朱家角天主堂188、青浦泰来天主堂190、练塘天主堂192、圣母圣心堂124、沪西礼拜堂126、曹家渡圣弥额尔天神堂127、嘉定天主堂196、息焉堂128、娄塘天主堂198、普安堂133、上海现今开放教堂名录201、鸿德堂136

平法是陈青来教授创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的简称。1996年在全国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其后,不断完善而出现多种版本。本书结合最新《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入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介绍了平法施工图的识图方法及根据平法施工图计算钢筋工程量的方法。在充分考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本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一—平法钢筋算量基础知识、任务二—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任务三—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任务四现浇板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任务五——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任务六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任务七—剪力墙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从任务二到任务七,每章均以小案例入手,给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各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学会识读平法图纸,掌握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此外,本书每章均有课堂实训案例,通过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实训环节,加强理解,掌握技能,解决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工程实际脱节的现状,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满足相关工作岗位的需要。
本书由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程花、甘晓林任主编,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蔡汶青,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柴娟、李富宇任副主编,分工如下:程花负责任务一一任务三,甘晓林负责任务四、任务五、任务七,蔡汶青负责任务六柴娟、李富宇一起负责全书的图纸及建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参阅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论著,而且带领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团队开设了“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精品课程。
内容目录:
目录
任务一 平法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1.1 钢筋的类型
1.2 钢筋算量基本原理
1.3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1.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5 钢筋的锚固长度
1.6 钢筋的连接方式
任务二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2.1 柱内钢筋的组成
2.2 柱平法识图
2.3 柱钢筋算量
任务三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3.1 梁内钢筋的组成
3.2 梁平法识图
3.3 梁钢筋算量
任务四 现浇板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4.1 现浇板内钢筋的组成
4.2 板平法识图
4.3 板钢筋算量
任务五 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5.1 楼梯的类型
5.2 楼梯平法识图
5.3 楼梯钢筋算量
任务六 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6.1 基础的类型
6.2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识图
6.3 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算量
任务七 剪力墙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7.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概述
7.2 剪力墙结构钢筋组成
7.3 剪力墙平法识图
7.4 剪力墙钢筋算量

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技术为方法,在国内建筑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会应用更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智能建筑的安全、通信、办公等智能功能,力争通过增强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能力实现更高一层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并且逐步实现适合我国居住环境与习惯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和楼宇管理系统。
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在不断地进行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ATM通信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几年内智能建筑的通信技术仍然会追求数字化、宽带化以及高速化、网络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迈进。通过利用基站架设、智能设备管理等优势,弱电技术所利用的信息平台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智能建筑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更多地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迎合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需求,将会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
智能建筑最终会实现利用弱电技术完成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未来的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开放式网络控制技术、也就是通过web技术的三层结构以及网络总线、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实现智能建筑的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最终达到对智能建筑内所有设备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建筑弱电技术的安全管理将逐渐利用智能卡技术以及人体识别技术。智能卡也会逐渐向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等方向发展。
建筑弱电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子系统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尽快完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招投标和监理标准,健全其管理体制及结构体系,加强管理技术和队伍的建设,是适应建筑智能化工程健康有序发展的需求。行业的重要以及弱电人才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电气及弱电工程技术实用图书资料相比建筑行业其他技术书更有市场,秉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差异创新的原则,再版本书。
《建筑弱电安装技术手册》第一版详细介绍了弱电系统常用材料、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电话通信系统、共用电线、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扩声音响系统及常用电气符号等内容。此次修订主要做以下调整:
(1)在第一版内容和框架结构基础之上补充修改原版不妥及疏漏内容。
(2)更换旧标准和规范,增加建筑弱电使用到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比如参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0151—2010)等进行编写
(3)在每个分项工程安装部分增加施工组织设计或安装案例、安装注意事项,常出现问题及处理等。
(4)增加了第二章“防雷及接地系统”,第十章“出入口控制系统”,第十一章“弱电系统安装常见问题汇总”,第十二章“弱电工程施工综合案例”等章,内容更完整,实用性更强。
内容索引:
第一章弱电系统常用材料1
第一节弱电系统常用管材1
一、塑料管1
二、金属管2
三、线槽8
四、网络地板11
第二节弱电系统常用线缆12
一、普通电缆12
二、光纤电缆15
三、同轴电缆15
四、对绞电缆16
五、弱电系统常用线缆及选用17
第二章防雷及接地系统26
第一节防雷及接地系统组成26
一、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及部位26
二、接地系统的组成27
第二节防雷接地施工准备28
一、弱电施工防雷接地28
二、弱电防雷接地施工流程安排28
三、弱电防雷接地施工注意事项29
第三节防雷引下线安装29
一、引下线安装流程29
二、引下线支架安装29
三、暗敷引下线安装31
四、明敷引下线安装31
第四节避雷针安装34
一、高耸建筑物、构筑物上避雷针安装34
二、独立避雷针安装36
第五节接闪器安装37
一、接闪器安装流程37
二、暗装避雷带(网)38
三、明装避雷带(网)39
第六节接地装置安装40
一、接地装置安装流程40
二、自然接地装置安装41
三、人工接地体安装42
第七节等电位联结的要求44
一、连接材料和截面要求44
二、等电位联结的要求45
三、等电位联结施工46
第八节防雷及接地系统安装流程及标准47
一、施工准备47
二、操作工艺49
三、质量标准59
四、成品保护60
第九节防雷及接地系统施工方案61
一、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系统防雷解决方案61
二、分布式光伏系统设备雷电及过电压防护61
三、分布式光伏防雷器安装注意事项63
第三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5
第一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基本要求65
一、材料、设备要求65
二、质量控制66
第二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管线敷设69
一、布管69
二、穿线72
第三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73
一、控制器(DDC)的安装73
二、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73
三、湿度传感器的安装74
四、压差开关的安装76
五、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77
六、电量变送器的安装77
七、电动调节阀的安装78
八、BAS系统调试78
第四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79
一、系统介绍79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内容80
三、监控系统举例83
第四章电话通信系统84
第一节电话通信系统施工图识读84
一、住宅楼电话通信系统施工图识读84
二、办公楼电话通信控制系统综合施工图86
第二节电话通信系统组成88
一、电信网的构成88
二、电话通信网的构成89
三、电话通信配套设施及材料设备90
第三节电话通信系统安装102
一、电话通信系统安装基本要求102
二、电话通信室外管线的敷设106
三、电话通信系统室内电缆敷设106
四、分线箱安装108
五、接线盒110
第五章共用电线,有线电视系统112
第一节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图识读112
第二节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14
一、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简介114
二、卫星电视系统材料要求116
三、安装基本要求116
四、安装操作要点119
五、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安装常见问题及处理123
第三节有线电视室内接线安装124
一、同轴电缆连接124
二、有线电视室内布线126
三、分配器接线安装128
四、分支器接线安装128
五、用户终端安装129
六、用户终端盒与电视的连接131
第四节某建筑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指导书131
一、材料要求131
二、主要机具132
三、作业条件132
四、操作工艺132
五、质量标准133
六、成品保护134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34
第六章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35
第一节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识读135
第二节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138
一、消防自动化系统组成及总控制原理138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主要配套设备139
三、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及其主要配套设备151
第三节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装164
一、材料要求164
二、设备要求164
三、管线敷设及布线要求165
四、设备安装要点166
五、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167
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168
七、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168
八、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168
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电源的要求169
第四节某医院防盗报警系统安装方案169
一、设计依据169
二、项目简介169
三、医院防盗报警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170
四、设备选型176
五、系统接线示意图187
第七章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88
第一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施工图识读188
一、防盗报警系统施工图188
二、电视监控系统施工图189
第二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组成192
一、防盗报警系统192
二、电视监控系统193
三、楼宇对讲系统195
四、停车场管理系统204
五、电子巡更系统206
第三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安装207
一、安装基本要求207
二、安装操作要点211
第四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装案例217
一、某商厦安全防护系统217
二、某访客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239
第八章综合布线系统247
第一节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识读247
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及布线方式249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249
二、综合布线方式254
第三节综合布线系统安装254
一、安装基本要求254
二、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操作要点258
三、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64
四、综合布线工程验收265
第四节综合布线系统方案266
一、某单位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266
二、某框架结构多功能楼综合布线方案271
第九章扩声音响系统277
第一节扩声音响系统组成及其主要设备277
一、扩声系统277
二、广播音响系统281
三、会议系统283
第二节扩声音响系统安装284
一、扩声系统的安装284
二、广播音响系统的安装288
三、会议系统的安装290
第三节扩声音响系统安装案例291
一、某大型国际空中特技飞行表演音响系统291
二、某运动场地扩声系统293
第十章出入口控制系统298
第一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简介298
一、入口控制系统配置及说明298
二、入口控制主要设备功能参数299
三、入口控制的技术应用299
第二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类别300
一、按出入口控制系统联网模式分类300
二、按出入口控制系统现场设备连接方式分类301
三、按出入口控制系统管理/控制方式分类301
四、按出入口控制系统硬件构成模式分类302
第三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组成303
一、系统组成简介303
二、出入口目标识别子系统304
三、出入口信息管理子系统305
四、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306
第四节出入口控制系统设备安装一般要求306
一、设备的布置要求306
二、常用识读设备的选择306
三、执行设备的选择310
第五节出入口控制系统安装312
一、传输方式、缆线选择312
二、出入口管理系统平面布置312
三、门禁系统的安装312
四、磁卡门锁安装313
五、电磁门锁313
六、门禁控制系统缆线选择314
第六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检测与验收315
第七节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防护等级316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识读部分防护等级316
二、出入口控制系统执行部分防护等级320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管理与控制部分防护等级321
第八节出入口系统案例322
一、概述 322
二、系统方案323
三、出入口设备介绍329
第十一章弱电系统安装常见问题汇总343
一、防雷及接地系统343
二、有线电视系统常见故障维修345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49
四、设备监控系统349
五、电话通信系统351
六、停车场系统352
七、对讲系统356
第十二章弱电工程施工综合案例363
第一节某办公楼弱电施工方案363
一、工程概况363
二、施工部署364
三、施工技术及方法367
四、施工工期、质量、安全施工保障措施373
五、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应用378
第二节某酒店弱电系统安装方案379
一、公共广播传呼系统380
二、共用无线电视系统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380
三、内部无线寻呼系统381
四、电话通信系统382
五、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82
六、闭路电视监视系统383
七、防盗报警系统383
八、车辆进出口管理系统383
九、结构化布线系统384
十、弱电电源与接地系统384
第三节某标准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方案385
一、标准酒店客房特点385
二、方案描述385
附录388
附录1标注方法388
附录2常用电气符号392

建筑给排水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建筑工程当中房屋的给排水项目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人们对房屋的装修、维护以及日常的生活使用情况。
在给排水施工中常常由于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是施工不规范,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隐患,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本书拟对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订出解决的对策,在以后的施工中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给排水施工质量隐患,提高给排水施工质量。
从建筑物内部来说,水的系统有生活给水系统、直饮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热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生活废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消防系统、人防工程特殊给排水系统等。这些系统中包括了水质处理,水质、水温、水压保证及供水、配水、排水、通气等众多技术内涵。消防系统主要有消火栓系统,湿式、干式、预作用、重复启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水喷淋联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炮灭火系统,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CO2灭火系统,各种洁净气灭火系统等。从建筑小区来说,大的建筑小区其建筑面积超过100万m2,数万人居住,其给水、排水、中水、热水、直饮水及消防供水等的工程内容已涵盖了小城镇从水源、取水、输水到给水处理、中水处理、污水处理等全部内容。这些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书重点针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建筑给排水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相关行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子以批评指正。
内容索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建筑给排水系统简介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分析
第三节 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相关材料及设备部件分析
第一节 建筑给排水管材及连接
第二节 水箱、水泵及气压给水设备
第三节 室内卫生器具的分类及安装
第三章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分析
第一节 给水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二节 建筑内排水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三节 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四节 消火栓、喷淋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五节 雨水排放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四章 建筑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 室内供水系统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二节 室内排水系统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三节 室内卫生器具安装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四节 建筑给排水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理应用
第一节 BIM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理论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给排水的BIM模型构建
第六章 建筑给排水质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建筑给排水全过程质量控制探究
第三节 综合性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施工控制
第七章 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第一节 给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基础
第三节 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的具体策略

内容摘抄:
1.1引言
工业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例,至2013年年底,上海市既有建筑面积为11.06亿m2,其中工业建筑面积2.48亿m2,占比达到22.4%。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与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使得工业厂区由原先的城市边缘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中心区,由于产业转型、土地性质转换、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各种问题,大量的传统工业企业逐渐退出城市区域,在城市中遗留下大量废弃和闲置的旧工业建筑。如何处理这些废弃和闲置的旧工业建筑,是城市规划者、建筑师、企业、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将这些旧厂房全部拆除,从生态、经济、历史文化角度来说,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而对既有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效策略。
传统的改造设计中,建筑师是从艺术和文化角度来进行改造,虽然使建筑改变了使用功能避免被拆除的命运,但是由于缺乏对减少能源消耗、创造健康舒适生态环境等要求的考虑,旧工业建筑并未达到再利用的根本目的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是破解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问题的新思路。以绿色环保为契合点,实现城市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同时,还可以发挥城市工业建筑再生模式来发挥城市优势生产要素,以及通过各项政策、技术等手段实现旧工业建筑再生与升级。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办公、宾馆、商场等类型的绿色建筑,使改造后的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这不仅是对工业建筑改造方式的拓展与提升也是促进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措施。
1.2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改造现状
1.2.1国外改造实践
国外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往往是从近代工业起源地开始的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革命后,遗留下大量具备时代和历史特征的工业建筑,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各个国家逐步面临既有工业建筑的处理问题。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是伴随着工业遗产的理念而逐步发展的,1978年在瑞典成立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H)对既有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后期发
达国家广泛兴起城市中心复兴运动,对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城市开展工业厂区的改造和更新,范围遍及所有经历过工业化的国家。2003年在俄罗斯召开的 TICCIH第十二届大会通过《有关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强调“工业活动的建筑物和设施应能够为现在和将来所用”,由此一大批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开始在世界出现。
1.英国的改造实践
英国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遗存的工业建筑资源非常丰富。从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进行了丰富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其中以码头仓储区的改造最为典型。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有着众多的码头仓储区,所包含的工业建筑数量多、范围广,是英国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码头仓储区的众多城市复兴实践中,伦敦的道克兰地区码头区、利物浦码头区、维甘码头区、伯明翰运河码头区等都是成功案例。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是促进英国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重要推力。
英国典型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叙述如下。
(1)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建成开放,由瑞士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它是由一座建于147年的旧发电厂改建而成。泰晤士河南岸曾是伦敦旧的工业区,在历经繁荣走向衰落之后,这座庞大的发电厂于20世纪80年代被迫关闭。改造方案巧妙地利用了工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组织来塑造新美术馆的独特气质。在原发电厂的顶端加建了一条两层高的矩形“光梁”,这条由玻璃组成的“光梁”在材质上与下层拙朴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术馆的空间塑造上,改造方案保留了电厂内部的涡轮大厅和基本的结构骨架,巨大的钢柱支撑着完全暴露的屋顶构架,光线透过天窗倾泻而下,将尺度雄伟的空间塑造得朦胧曼妙,整个美术馆笼罩在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中。涡轮大厅不但可以作为参观者休息、集会、交往的共享空间,也是艺术家展示其公共艺术表演和大型装置作品的最佳场所(图1.2-1)。
本书内容章节索引:
1.研究背景 1.1 引言 1.2 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改造现状 1.3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民用化改造实践 1.4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民用化改造研究需求 2.改造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2.1 拆改决策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2.2 改造功能取向适宜性 2.3 绿色化改造技术适宜性 3.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3.1 建筑空间功能置换 3.2 自然采光改造 3.3 自然通风改造设计 3.4 垂直绿化改造设计 3.5 围护结构改造 4.结构改造设计研究 4.1 结构消能减震加固改造 4.2 室内结构增层改造 5.机电设备系统改造设计研究 5.1 雨水回用系统应用 5.2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 5.3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 5.4 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优化 5.5 照明与变配电改造 5.6 能耗监控平台设置 6.绿色化改造施工 6.1 绿色拆除 6.2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 6.3 拆除、改造、新建一体化施工 7.综合应用案例 7.1 上海申都大厦 7.2 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7.3 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B1~B2馆 7.4 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

在所有能源形式中,核电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低碳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支柱。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要求。核电的高速发展使高放射性核废料地质处置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核废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核贮库围岩温度升高,最高可达300℃左右。温度升高将在岩体内产生热应力,进而生成微裂隙,改变微结构从而改变围岩的强度与变形性质。因此,高温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力学行为的演变规律对核贮库的选址、设计、建造及长期安全稳定性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当前核岩土环境工程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所有地热资源中,干热岩型地热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热岩通常指距地表数千米范围内、温度在50℃以上的各种变质岩类或结晶岩类的热岩体。它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理论上任何地区达到地下一定深度都可以开发干热岩,可以说,干热岩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干热岩储量巨大,但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我国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尚待时日,但对干热岩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在对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高温及高温遇水冷却岩石力学问题,这是常规工程项目所没有的工程环境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此外,地下煤炭气化、石油及天然气的地下储存及开采、矿山资源深部开采、深部钻探、岩石建筑物火灾后修缮与重建等领域也都涉及到高温作用下或作用后的岩石力学问题。因此,研究高温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与微观机理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是当今岩石力学领域中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本书通过对黏土岩、砂岩、闪长岩和花岗岩4种岩石进行一系列高温作用后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示这4种岩石物理力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揭示了其各自的温度损伤机理。结合文献调研,系统地分析了高温对岩
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岩石物理力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高温作用后煤系地层砂岩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51541405)和“井壁干热花岗岩卸荷-遇水冷却双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41602374)及“复杂地质模型六面体网格几何自适应重划分方法研究(11602235)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研究(2013AA06450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资助的“高温后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及本构关系研究”(教外司留20151098号)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杰出人才培育基金资助的“高温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与微观机理研究”(CUG130619)项目为本书相关内容的研究与撰写提供了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相关研究方向如热岩钻采高放核废料地下存储与煤层地下气化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内容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 言
1.2 高温作用对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综述.
1.2.1 高温作用对岩石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1.2.2 高温作用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1.2.3 高温对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的损伤机理研究.
第2章 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实验
2.1 引 言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数据量测、采集与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作用后黏土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3.1 引 言
3.2 高温作用后黏土岩物理力学特性
3.2.1 黏土岩高温后物理特性
3.2.2 黏土岩高温后力学特性
3.3 高温对黏土岩的损伤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作用后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4.1 引 言
4.2 高温作用后砂岩物理力学特性
4.2.1 砂岩高温后物理特性
4.2.2 砂岩高温后力学特性
4.3 高温对砂岩的损伤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温作用后闪长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5.1 引 言
5.2 高温作用后闪长岩物理力学特性
5.2.1 闪长岩高温后物理特性
5.2.2 闪长岩高温后力学特性
5.3 高温对闪长岩的损伤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温作用后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6.1 引 言
6.2 高温作用后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
6.2.1 花岗岩高温后物理特性
6.2.2 花岗岩高温后力学特性
6.3 高温对花岗岩的损伤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7.1 高温后岩石物理特性
7.1.1 高温后岩石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7.1.2 高温后岩石孔隙度与温度的关系
7.1.3 高温后岩石纵波波速与温度的关系
7.2 高温后岩石力学特性
7.2.1 高温后岩石压缩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7.2.2 高温后岩石抗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7.2.3 高温后岩石抗剪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7.2.4 高温后岩石弹性指标与温度的关系
7.3 高温后岩石物理力学特性与温度的关系
防空地下室是战时防备敌人空袭、有效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斗潜力的重要设施。防空地下室建设质量事关战时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全局。做好防空地下室监理工作是确保防空地下室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
青岛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历来高度重视防空地下室监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防空地下室监理人员业务水平,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写了《防空地下室监理工作手册》。
本手册包括三章和两个附录,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防空地下室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程序、内容及规定,防空地下室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防空地下室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附录包括名词解释和防空地下室档案的编制要求。 本书供监理人员在从事防空地下室监理工作时使用,也可供防空地下室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内容索引:
第一章防空地下室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程序、内容及规定1
第一节防空地下室施工监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一1
第二节防空地下室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21
第三节防空地下室质量控制27
第四节防空地下室造价控制50
第五节防空地下室进度控制56
第六节防空地下室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60
第七节工程变更、索赔及施工合同的争议处理79
第八节监理信息管理91
第九节监理文件资料管理93
第十节工程分包和劳动用工管理106
第十一节工程监理组织协调108
第二章防空地下室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112
第一节结构与孔口防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12
第二节穿管限制和穿管安装质量控制140
第三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44
第四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53
第五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58
第六节防空地下室平战转换部位的质量控制--176
第三章防空地下室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178
第一节建筑与结构专业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178
第二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190
第三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193
第四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主要常见质量问题防治198
附录205
附录名词解释205
附录B防空地下室档案的编制要求220
参考文献224
答疑:筏板上开洞,洞口补强钢筋无法汇总进入钢筋总量-四川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1:37:50
提问网友:18682818488
筏板上开洞,洞口补强钢筋无法汇总进入钢筋总量是软件BUG吗,不管是在属性列表里输入补强钢筋还是在其他共计里输入,都没法汇总进入钢筋总量。

解答网友:xagcc
不会的,汇总后查看钢筋明细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08-12 01:19:37
提问网友:秋刀鱼
解答网友:蓝鲸
代表灯的编号,一套灯大概在2000元/套左右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提问日期:2021-08-12 00:44:00
提问网友:葛葛大人
如题
解答网友:长垣LKY
墙柱高强节点应该套柱的定额
答疑:人防门框上部构造高度确定-北京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8-12 00:43:16
提问网友:zp

a图纸中说明详设计,那这个高度的确定是不是用总高度-门洞高-底部构造高-板厚 确定的?
解答网友:竹风
a=总高度-门洞高-筏板顶部到门底构造高-板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