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简介 4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3.1、气候条件 4
3.2水文、地质 4
4、 施工部署 6
4.1组织机构 6
4.2施工管理目标 6
4.3施工准备 6
4.3.1 现场交接准备 6
4.3.2 施工技术准备 7
4.3.3 检验试验准备 7
4.3.5 施工机械准备 8
4.3.6 检验批划分 8
4.3.7 试验检验 9
5、 人工挖孔桩 施工工艺 9
5.1工艺流程 9
5.2工艺说明 10
5.2.1桩身设计 10
5.2.2孔内爆破施工 10
5.2.3护壁及其模板设计 10
5.2.4放线定桩位及护壁顶部保护 11
5.2.5开挖桩孔土方及护壁衔接 11
5.2.6作业安全施工条件 12
5.2.7吊放钢筋笼,浇灌混凝土 12
5.2.8钢筋工程 12
5.2.9砼工程 13
6、质量要求 14
7、安全保证措施 16
8、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9
9、桩基平面布置图 20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2-2002
1.4、桩基施工图纸
1.5、《贵州鼎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报告(2015-9)》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99
1.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文件的内容及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划,并据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桥的特点、场地、交通、水文、运输、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为水城县 2015年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塔山棚户区(塔山印象)建设工程,项目地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钟山大道一段与六盘水机场高速交叉口东南角,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9万㎡,总建筑面积约24.95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0.53万㎡,地下建筑面积约4.42万㎡,建筑占地面积约2.01万㎡。本项目共含11幢高层建筑,16幢多层建筑,配套一个幼儿园及部分商业服务建筑。本工程桩基类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和中风化炭质泥岩。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气候条件
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资料,场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最日月份为每年的7~9月份,气温25℃~34℃;最冷出现在1月份,气温-7℃;日极端最高气温34℃,日极端最低气温-8.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绝对湿度17.4~8.5毫巴。
一年平均风速7.20m/s,一般风力3~5级。
一年平均降雨量1365mm,年最大降雨量14000mm,年最小降雨量1250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6%以上。
3.2水文、地质
3.2.1土层
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第四系杂填土(Qml)及石炭系摆佐组(C1b)灰岩、炭质泥岩,各岩土单元构成、性质及其均匀性分述如下:
1、杂填土(Qml):褐黄色,由粘土混碎石、块石回填。堆填时间3-5年,未经分层碾压,密实度呈松散状。场地内均有分布,整体分布不均,最薄处为0.30m,最厚处为7.00m,平均厚度为2.16m。
3.2.2 基岩
石炭系摆佐组(C1b)灰岩:灰色、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细晶致密结构,局部见溶蚀溶孔,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块状、砂状,少量短柱状;岩芯表面偶发育有细小溶孔。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两个亚单元,分布于1#楼、2#及10#楼。
A、强风化灰岩(C1b):灰、深灰色,薄-中厚层,泥-粉晶,具缝合线,含方解石脉、条带,局部呈网状。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呈短柱状。部分强风化岩体溶蚀裂隙很发育,裂隙中充填红粘土。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场地内仅局部分布。
B、中风化灰岩(C1b):灰、深灰色,薄-中厚层,泥-粉晶,具缝合线,含方解石脉、条带,局部呈网状。节理裂隙发育,有铁质侵染。见针状、豆状溶孔及溶缝、晶洞。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呈短柱状;据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frk=36.1Mpa,属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场地中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石炭系摆佐组(C1b)炭质泥岩:深灰、灰黑色、薄层状,层状结构。崩解性、软化性较强。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两个亚单元,分布于3#楼及9#楼。
A、强风化炭质泥岩(C1b):灰、深灰色。崩解性、软化性较强,有龟裂,局部呈页片状,岩芯破碎呈碎块状、碎屑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场地内局部分布。
B、中风化炭质泥岩(C1b):深灰、灰黑色、薄层状,层状结构。崩解性、软化性较强,钙质交接,片理及镜面发育。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据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frk=6.9Mpa,属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3.2.2 地下水文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内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和下渗排泄,季节性特征明显。场地素填土中有少量上层滞水分布,水量较小;根据调查和钻探成果,场地基岩内岩溶裂隙水分布不均匀,水量主要受岩溶发育程度、岩溶裂隙充填性质、连通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流速主要受含水介质及岩溶裂隙的连通性控制,场地地下水具有富水性较强,含水极不均匀的岩溶地下水特点。
场地岩溶中等发育,节理裂隙也较发育,经过长期溶蚀风化作用,灰岩中的裂隙、溶洞易成为地下水储存、运移通道,形成岩溶裂隙水。其特点是通过水断面变化大,径流不够集中畅通,流速缓慢,水力坡度较小,其补给源与上层滞水同源,以下渗排泄为主,侧向排泄为辅。所以场地地下水的特点是季节性特征明显。
4、 施工部署
4.1组织机构
由于近期桩基施工人员较少,项目部为按时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争取在冬季到来前完成桩基施工,对桩基工程部分采取人工挖孔施工,且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项目部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王春国
副组长:钱金星、王江波
组员:田永均、韩志华、栗杨、刘政权、金舟
4.2施工管理目标
桩基础分部质量达到合格,A类桩合格率不小于90%。
4.3施工准备
4.3.1 现场交接准备
(1 ) 对现场的平面控制网点进行校核,并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点加密。
(2) 做好场地清理工作,对无关机械设备清理出场。
4.3.2 施工技术准备
(1 ) 熟悉图纸,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等,完成基础分部图纸会审。
(2)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地质构造、现场环境和工程具体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下发施工班组。
(3) 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拟定的施工方法、进度计划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定额、有关费用定额,提出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
(4) 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要求落实在各个施工环节之上。 项目管理人员再组织工人进行集中学习交底,把技术、安全等相关要求贯彻至工人。
(5) 资料准备: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及宣城市档案馆的有关要求,准备好各种资料表格及电子文档。
4.3.3 检验试验准备
(1) 选定当地主管部门认证的中心试验室,并报业主、监理及质监部门认可备案 。
(2) 施工前提前做好混凝土级配,组织各种进场材料的检验及钢筋焊接试验工作,准备好各种混凝土试模,各种测量工具提前送检报验。
(3) 标养试块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标养。
4.4.4 施工队伍准备
施工队伍选用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
4.3.5 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时组织钢筋机械、桩基机械等机具设备进场。计划投入2台塔吊、25T吊车2台、钢筋弯曲机2台、钢筋切断机2台、电焊机4台,其他桩基专用机械设备如绞车、水泵等小型机械见表3。
4.3.6 检验批划分
施工时,先小批开挖,待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合格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工作面。根据人工挖孔桩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检验批将按照如下方式划分:桩孔的开挖、护壁砼的浇筑采取按施工实际进度时间划分的方式,即成孔一批,验收一批;钢筋笼的验收按照成批制作、成批验收的方式来进行,按照每批验收的钢筋笼为一个检验批;浇筑混凝土时检验批的划分采取按次进行,即每浇筑一次为一个检验批。当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桩进行检测。
在人工挖孔桩阶段,根据施工工艺流程,设置三个控制点:1、成孔。成孔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比如护壁施工质量、垂直度等。2、钢筋笼加工制作。钢筋笼施工完一批,即请监理验收一批,未经过验收合格,不得使用。3、浇筑。未经验收成孔、钢筋笼制作合格的桩位,不得浇筑砼。
施工停止见证点:1、第一节护壁轴线验收;2、基桩护壁模板验收;3、护壁混凝土拆模后结构验收;4、钢筋加工成型验收(焊接,绑扎等);5、下钢筋笼前桩孔验收(积水、标高标示、轴线复核等);6、混凝土浇筑前桩孔验收;7、桩检测;8、桩验收。
4.3.7 试验检验
相关送检要求按下表执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医院项目工程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工 程 简 介 3
第二章 编制依据 6
第三章 施工总体安排 7
第四章 施工准备 8
第五章 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 9
第六章 施工进度安排 10
第七章 施工放样 10
第八章 人工挖孔桩 施工 11
第九章 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22
第十章 冬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25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和施工安全措施 29
第十二章 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37
第十三章 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39
第十四章 现场文明施工 41
第一章 工 程 简 介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雅安市天全县 城厢镇沙坝村,拟建项目规划用地31623m2,拟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20824.9m2,6层(高27.1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及桩筏基础。该工程设计为人工挖孔桩,挖孔桩型号分别为ZJ1—ZJ8,桩径为1.0-1.2m,桩深平均深度为9—15m,局部深度可达15.5m,共计141根桩,具体做法详表(三)
(二)场区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粉质粘土、中砂及卵石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组成(K2g),由上向下描述如下:
(1)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粉质粘土(层①):灰褐色、黄褐色。可塑,局部软塑,絮状结构,
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局部孔位层底为10-30cm厚的细砂层。该层在场地内各孔地表均有分布,表层约30-40cm厚的耕土。钻孔揭示厚度0.6-2.9m,平均1.56m。
中砂(层②):青灰色,湿,松散结构。主要成分由圆形及亚圆形的石英、长石及片状云母组成,含少量粘粒,偶见卵石,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6.5%。在场地内呈透镜状分布,钻探揭示厚度:1.4m。
卵石(层③):黄白、青灰色,稍湿-湿,卵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砂岩、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中风化-微风化,磨圆度较好,球度差,粒间由粘性土、砂土及圆砾充填,按其骨架颗粒含量、排列、可钻性及N120动力触探锤击数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4个亚层,分述如下:
1)松散卵石(层③-1):卵石粒径一般在20-60mm之间,含量占总重的52.3-54.1%,排列混乱,颗粒间大多相互不接触,N120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值修正后我在1-3击/10cm之间,钻进较快。在场区呈透镜状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4-1.6m,平均0.78m。
2)稍密卵石(层③-2):卵石粒径一般在50-120mm之间,大者可达200mm,含量占总重的56.3-59.3%,颗粒部分接触,N120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值修正后我在3-6击/10cm之间。场区呈层状、透镜状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4-4.0m,平均1.7m。
3)中密卵石(层③-3):卵石粒径一般在70~200mm之间,大者可达380mm,含量占总重的63.9-67.8%,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值修正后我在6-11击/10cm之间。场区普遍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5-6.9m,平均3.97m。
4)密石卵石(层③-4):卵石粒径一般在80~200mm之间,大者可达500mm,含量占总重的71.3-72.5%,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值修正后我在11-14击/10cm之间。场区普遍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7-2.00m,平均1.29m。
(2)白垩系灌口组泥岩(K2g)
泥岩(层④):棕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软化系数在0.38-0.42,为软化岩石。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揭示其基岩顶面埋深在自然地面下4.0-10.5m,标高在747.62-756.10m之间,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以下二个亚层,分述如下:
强风化泥岩(层④-1):节理、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体极破碎,结构大部分破坏,多风化成土状,少量棱角状的小颗粒及碎块状,质地较软,手易捏碎,力学强度低,钻机在钻进过程中进尺较快。场区普遍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5-3.4m,平均1.06m。
中风化泥岩(层④-1):为软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钻探岩芯多呈长柱状、短柱状,少量碎块状,RQD值在50-78%。含少量白色条纹状石膏及溶孔分布,结构面较清晰,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可掰开,晒干可见裂纹。该层厚度大,未揭穿。
(三)场区水文地质情况
据地勘报告显示:场地地表水主要为位于拟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场地内的小水沟沟水,勘察期间水流水,水量随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雨季大,旱季小。
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1为上层滞水:赋存于粉质粘土中,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下渗补给,以蒸发或向下逐渐渗透到卵石层中的方式排泄,雨季水量增加,干旱季节减少或者完全消失,无统一地下水位。2为潜水:赋存于卵石层中,主要靠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方式向天全河排泄,由于受地形标高、卵石填充物等影响,水位埋深差异较大,勘察测得稳定水位在2.9-5.5m之间,稳定水位平均埋深4.49m,稳定水位标高在752.65-781.4m之间,地下水水量较丰富,随季节变化,雨季水位高,旱季水位低,水位年变化幅度3.0m左右。据调查场区内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标高约为757.0m左右。3为基岩裂隙水:基岩内赋存有少量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水量小,无统一地下水位。
场地内粉质粘土渗透系数K=0.009m/d,中砂渗透系数K=7m/d,卵石渗透系数K=50m/d,泥岩渗透系数K=0.02m/d。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天全县人民医院 4.20灾后重建项目(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2、《天全县人民医院4.20灾后重建项目(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总平面图、一层及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四川西南广厦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3、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和验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第三章 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确保人工挖孔桩的顺利施工,首先是抓好现场布置,进而紧抓本基桩工程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根据以上的原则,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按照流水作业模式施工,并使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关键部位施工的需要。
施工总体安排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公司管理方面的考虑,我司将会在进场前第一时间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都是参加了多个工程管理的技术人员,对类似工程情况比较熟悉。
二、进行材料采购摸底,力求全面了解所需材料的市场情况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三、协调与其他单位的关系,全心全力,保证本人工挖孔基桩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 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有关人员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和进行图纸会审;
2、进行详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目标;提供劳动力、机械设备、原材料和用款计划;
3、进行原材料的调查、复检和试验工作。
4、编制各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层层的交底工作。
二、劳动力组织和机械设备准备
1、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施工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建立施工项目管量工作体系,编制施工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点和工作流程图;
2、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以专业队的形式配足劳动力,技术工种以技术工人为主,配以普通工;所有的施工工人进场后均需进行技术交底和岗位培训;
3、按照施工工种的要求,配足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必须是完好的,在进场前做好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高度的完好率。
三、物资材料的准备
1、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并根据计划提前落实材料的订货,按计划组织进场。
2、各种原材料必须提出厂合格证,并根据规范做好送检工作,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3、进场材料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的地点堆放,保证堆放整齐,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整洁。
四、修建临时设施的准备
1、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用地范围,按照紧凑、适用、安全、经济和少占地的原则,作好水、电、施工道路和临建房屋的设计布置工作;
2、组织劳动力先行临建工程的施工,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三通一平满足开工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通信基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三)主要工程数量 2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原则 3
(一)编制说明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3
三、施工准备 4
(一)施工技术准备 4
(二)施工现场准备 4
四、组织管理机构 6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6
五、挖孔桩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7
(一)施工工艺 7
(二)施工工艺 8
(三)挖孔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 12
(四)检查验收 12
(五)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13
(六)混凝土的灌注 18
六、资源配置计划 20
(一)人员配置 20
(二)机械配置 20
(三)桩基原材料准备 21
(四)计划安排 21
七、安全保证措施 21
(一)安全组织机构 21
(二)安全保证措施 22
八、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8
(一)质量保证体系 28
(二)质量保证措施 29
九、环境保护措施 32
(一)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2
(二)水资源环境保护措施 33
(三)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 33
(四)生产、生活垃圾的管理 33
(五)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 34
十、应急预案 34
(一)组织机构 34
(二)应急小组职责 35
(三)紧急情况发生和上报程序 36
(四)识别和确定潜在的突发事件 37
(五)事故预防措施 37
(六)事故应对措施 41
(四)突发事件分析及应急预案 44
十一、附件 45
附件1:桥梁桩基参数 45
附件2:挖孔桩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45
附件3:施工横道图 45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四川省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项目工程第Ⅱ标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境内,起讫里程为:K134+156.900~K145+619.530,全长11.46km,本标段全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境内,线路起点位于广纳镇铁山村,终点位于春在乡。设有黑嵌沟大桥、龙潭沟1号大桥、龙潭沟2号大桥、姚家河大桥、新桥村大桥、桅杆湾大桥,通江河特大桥、鹞儿洞大桥、檬子垭大桥、桥沟里大桥、五家塝中桥以及桥沟水库大桥,共计12座桥梁。全桥共计总桥长为4241m,共计712根桩基,桩长为16081m。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四川盆地北东缘大巴山区,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海拔多在400~900m,属低山地区。线位多为沿河谷坡地和越岭展布。线路经过最低点在通江县通江河河床,海拔高度约为330m。地貌分别主要有构造剥蚀地貌、山麓斜坡堆积地貌、河流侵蚀地貌三类。
2.水文、气象
本项目地处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一月平均气温 1~7℃之间,七月平均气温 23℃左右,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多云雾,雨热同季,光照同步。多年年均温 15.8℃~7.8℃,霜雪少见,年均降水量在980~1150mm。降雨量有自东北向西南和自东向西减少的趋势。近大巴山区和海拔大于 1000m 的地带年降雨都在 1000mm 以上,1000m 以下的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 800~1000 之间。雨季多在春、夏、秋末季节,常年多有伏旱。
3.工程地质
根据区域地质,结合地质调绘情况,测区主要出露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崩坡积层(Q4c+d1)、残坡积层(Q4d1+e1)、滑坡堆积层(Q4de1);白垩系下统七曲寺组(K1q)、白龙组(K1b)、苍溪组(K1c);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及块碎石土、卵石土、粉质粘土等。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 )路线走廊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
5.水文地质
本标段地表水属于嘉陵江水系及其支流渠江水系,区内河溪均为山溪性水流。水系都以横穿构造走向发育为主,呈树枝状分布,各河源头均源自北部山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季节性河流。
本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6.不良地质
项目区路线大部分沿河流、沟谷两岸斜坡展布,走廊带空间狭小,山势较陡,地形起伏较大,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崩塌堆积体,顺层边坡、崩塌落石等,另外局部零星存在软弱地基。
7.沿线水、电及交通条件
本项目路线基本沿河流布设,工程用水可就近河流取水。沿线河水清澈,水质较好,可以满足工程用水要求。沿线电网及村镇较密集,工程用电较为方便。本项目沿线的乡村公路较为密集,公路四通八达。项目区多次与地方道路相交,施工交通条件相当便利。
(三)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的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较大,路线全长11.463km。标段工程桥梁合计4241m/12座。桩基总长16081m,桩径分别为1.3m、1.5m、1.8m、2.0m、2.2m,最长桩长为38m、最短桩长为10m,详见附件1。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原则
(一)编制说明
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公司的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专项施工方案 。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5.《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
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
7.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8.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三)编制原则
1.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合理安排部署,确保施工安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4.优化施工方案,采取网络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
5.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三、施工准备
(一)施工技术准备
1.人工挖孔桩 适用于持力层埋藏较浅、单桩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基础。 挖孔桩受力性能可靠,结构传力明确,沉降量小;成孔后可直观检查孔内直径、垂直度及持力层的土质情况,保证桩的质量。工程造价相对低廉;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灌注桩施工,但是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风险较高。所以,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部分桥梁桩基选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2.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下设管理施工技术、质量、材料、资料、计划等分支部门。
3.施工前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工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图纸、规范、安全、环保、技术交底工作,针对关键工序、主要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质量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将书面材料发至相关人员手中。
4.已完成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及其它现行规范,结构物的各项复测工作也已完成,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具备开工条件。
5.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优化后已经被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下发各执行部门。施工技术部门对施工中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6.进行岗前培训:对现场操作的施工工人,由现场负责人对其详细讲解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由安全负责人讲解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置措施。
(二)施工现场准备
1.供电:临时用电已经接入施工现场,电量满足施工要求。
2.供水:水源已经接入施工现场,施工用水以搅拌混凝土为主,水量、水质满足要求。
3.道路:施工的设备、材料进出场施工便道修筑完毕。
4.场地:施工前用挖掘机清除施工场地内的表土及其他杂物,预先探明和消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平地机整平夯实,并做好系统排水设置。
5.放线、定桩位及高程:
依据导线总水准点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施工设计图上的桩位平面布置图,全站仪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经监理复查合格后,作好护桩(从圆心引出四点作为护桩,护桩主要施工过程中检查孔位是否正确),作好护桩方可开挖。
6.井口施工:在孔口安装提升设备,提升设备采用卷扬机。施工前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防止塌孔,不影响正常成孔。井口四周围栏防护,并悬挂明显标志,井口护壁砼(护圈)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距井口周围3.0m以内禁止弃渣和堆放杂物,防止土、石和杂物落入孔内伤人;锁口四周1m范围内地面采用厚度不小于10cm的C20混凝土硬化;挖孔暂停或人不在井下作业时,要准备网片钢筋封锁孔口,钢筋网片比桩基直径大40cm,遮盖孔口时采用钢筋固定;孔口四周挖好排水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遮挡雨棚,安装提升设备,修好出渣道路。
7.作业必须配备安全帽;施作钢筋爬梯用于进出孔桩;施作半圆板掩体,采用2cm厚钢板制作,以防落石伤到井内作业人员。出土渣用的吊桶(吊点钢筋采用为不低于Φ16圆钢制作)、吊钩(带卡扣)、钢丝绳、卷扬机等,经常检查更换。
四、组织管理机构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项目成本,组建“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通万高速公路II标段项目经理部”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全面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竣工、缺陷修复等的组织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配经理、书记、总工、总经及副经理的班子成员,经理部下设“五部两室”,两个工区,工区下设作业队。现场管理由各工区的副经理全面管理,作业队由工程队长担任,配合副经理全面管理施工生产,班子其他成员包保管理的方式。
2.作业队组织机构
作业队主要组成人员由我公司正式职工担任,设置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和工班长,并根据需要设立测量员岗位,以我公司管理、技术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层与监控层,以地方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和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劳务人员为主要作业人员。作业队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基层作业人员必须具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经验,并经我公司对其进行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知识培训。
作业队主要组成人员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领工员、工班长同时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员数量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其他劳务作业人员纳入作业队统一集中管理,由作业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进度要求,项目部下设5个作业队,具体实施完成本标段的路基、桥涵、隧道、路面等全部工程的施工任务。
五、挖孔桩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施作护桩→施工锁口→安装卷扬机、鼓风机、照明设备等→挖土→每下挖1.0m左右土层,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检查→绑扎护壁钢筋(地质条件较差时)→支撑护壁模板→浇护壁砼→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灌护壁砼→继续循环开挖、施工护壁直到设计桩底→对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入岩长度进行检查验收→孔底清水清淤→吊装钢筋笼→安装串筒、浇灌桩身砼至设计桩顶以上,高出长度必须保证凿除浮浆后大于设计深入承台的长度(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时,至少1.0m以上)。
(二)施工工艺
1.桩位定线
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经校核无误后,按照设计图纸测定桩位轴心位置和高程基准点。放样时以长300~500mm的木桩或铁钎打入地下,标定桩孔的中心,出露高度50~80mm,并喷射红色油漆进行警示,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
2.锁口施工
为防止桩孔周围土石滚入孔内造成安全事故,也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桩孔,在挖孔前浇筑井圈锁口,同时在锁口外侧浇注一个卷扬机的支承平台。井圈锁口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并预埋插筋与第一圈护壁砼连接。井圈壁厚不少于30cm的环形护圈,顶面高出施工基面30cm以上。在第一节井圈的上口施作桩位“十”字控制点,该井圈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3.开挖
(1)挖孔:在挖孔中采用边开挖、边护壁的方法进行,开挖和护壁高度结合地质情况控制在1.0米以下,挖孔渣用卷扬机从井底起吊至孔口,堆放在距孔口2米以外,集中一定数量后再运至弃渣场,桩内出现少量积水采用水泵排除。
开挖原则为隔桩开挖。在土层开挖时,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或铲开挖,遇次坚硬土或岩层用锤、钎或风镐破碎,挖至坚硬岩层则用水磨钻施工。开挖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孔内挖出土石方装入吊桶,采用卷扬机慢速提升,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以防止污染环境。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其中采用水磨钻施工时,首先钻取四周岩石,沿桩基孔壁布置若干个取芯点,取芯直径为150mm,取芯圆与锁口内壁相切,取芯圆之间的距离为130mm。依次钻取外周的岩芯,取出的岩芯高约600mm,将外周岩芯取完后桩芯体岩外围便形成一个环形临空面。
再钻取中间岩石,沿桩半径钻取岩芯,将桩芯岩体等分成三等份,每份占桩芯岩体的1/3。用手电钻在桩芯岩体上钻眼,再将桩岩石分成六等份,以便于岩体破裂。在沿桩基径向手电钻钻出的孔内打入钢楔,用大锤锤击钢楔使岩体获得一个水平的冲击力,在水平冲击力作用下岩石沿铅锤面被拉裂,底部会发生水平剪切破裂。依次分裂岩体,直至该层桩芯岩体全部被破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新材料产业园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方案
一、 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本施工方案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人工挖孔灌注桩 施工方案》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及资料进行编制:
1、本工程挖孔桩所有施工图纸及其标准图;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8-2011)、(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1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15)《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通知(住建部建质[2009]87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6、湖南省制定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地方性法令和法规,以及湖南省建设管理职能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
7、我司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具设备能力和我司的管理素质;
8、总施工组织设计;
9、我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体系》 ;
10、我司ISO14001标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1、我司企业标准及企业形象管理标准;
12、现场和周边的实际踏勘情况。
二、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新化经济开发区特种陶瓷及新材料产业园 A地块位于新化经济开发区向红工业园,云岭路以东,勤三路以西,映宏路以北,梽木山路以南约191亩,东西方向约393.5米、南北方向约378米。本工程由8栋厂房、6栋辅助及办公用房、1栋设备设备用房及门卫组成,其中1#,2#,3#栋分别为食堂、办公楼及研发中心,4#~6#栋均为宿舍,7#~14#为厂房,15#为工程部办公室,16#为设备设备用房及门卫。规划总用地127312.9m2。
2.2 水文地质情况
2.2.1地质情况
本场地地质土(岩)层自上而下主要 分以下几层:
(1)素填土层(Q4ml,地层代号○1)黄褐色夹灰褐色,稍湿~湿润,松散,主要成分多为可塑状粘性土夹少量碎石、块石,多为平整场地时机械堆填,堆积厚度不一,冲沟等地势低洼地段堆土较厚,分布较普遍,主要分布于冲沟等地势低洼地段,厚0.0~13.6米。
(2)耕植土层(Q4pd,地层代号○2)灰褐、灰黑色,软塑~可塑,饱和,疏松,含有机质,闻有腥味,曾耕种稻田及蔬菜,分部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冲沟地带,厚0.0~1.8米
(3)粉质粘土层(Q4dl+el,地层代号③)黄褐色,中上部为可-硬塑,靠近基岩处变为软塑,很湿~饱和,蜂窝状结构,见铁锰质浸染面,摇振反应无,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残坡积成因,该层分布普遍,厚1.5~21.6米。
(4)灰岩(P1m,地层代号④)为本场地基岩岩性,灰白、浅灰色,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层及弱风化等两个工程地质亚层,分述如下:
Ⅰ)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地层代号④1)岩质软~极软,手能掰断或轻敲易碎,岩体破碎~极破碎,冲击难钻进,挖掘较困难,风镐能掘进;岩石呈粉末及碎块状,岩体结构为碎裂层状。岩芯多呈碎石角砾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溶隙、溶沟等岩溶现象多发育于该层,厚度较薄,一般小于1.0米,局部溶沟、溶槽发育处较厚。多分布于基岩顶部,
Ⅱ)弱风化灰岩夹页岩(地层代号④2)为强风化灰岩下卧层,巨厚层状,节理、溶隙稍发育,岩质较软~较硬,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岩石呈整块状,岩体结构为块状结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其中场地东北侧局部区域不均匀夹薄层状页岩,岩质较软。
2.2.2地下水
该场地丘陵坡地等地势较高处钻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场地西南~东北冲沟等地势低洼处第四纪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及残坡积粉质粘土。其中素填土结构松散,贮水空间良好,地势相对较低,赋水条件好,局部赋存上层滞水。总体水量不大,雨季增加,枯季减少,多为大气降水。粉质粘土孔隙中含结合水,基本无给水能力,渗透性差,为相对隔水层,基岩岩性主要为灰岩,虽节理溶隙较发育,虽节理溶隙较发育,但基岩地势相对较高,赋水条件差。且钻探位于基岩浅部,据钻探结果表明,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钻探深度内未见具完整、连续水头的潜水型或承压型地下水。同时,场地及附近无明显污染源及岩土矿化现象,本地区分布的上层滞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
2.3 桩基介绍
1.本工程1~4#栋,其中1~3#±0.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88.0米,4#栋±0.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88.3米,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弱风化灰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4000Kpa。
2.本工程6#栋±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88.3米, 6#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弱风化灰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4000Kpa。
3.本工程7~8#栋±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93.0米,由于土方运入达到6~7米,由于基础以上土的厚度较大,大部分承载力需要用来抵消上部土的重量20×6.5=130Kpa,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弱风化灰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4000Kpa。
4.本工程10#栋±0.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93.0米,由于上部填土过厚区域所占比例较大,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弱风化灰岩夹页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2500Kpa。
5.本工程13#栋±0.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93.0米,不适合做浅基础的孔位较多,且本工程对沉降很敏感,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弱风化灰岩夹页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2500Kpa。
6.本工程14栋栋±0.000标高对应的黄海高程为193.0米,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以弱风化灰岩夹页岩为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为2500Kpa。
7.本工程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含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挖孔桩护壁混凝土强度C30。基础设垫层100mm厚,宽出基础100mm,保护层厚度:承台(含桩帽)和桩基底板钢筋不小于50mm,基础梁35mm,桩身60mm。承台底标高为-1.50。
8.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的完成直径为800mm,本工程桩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成桩质量采用低应变动测,测试数量为全部桩基础。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眼桩,应视岩性逐桩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米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9.为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桩顶应比所规定的设计标高超浇,在以后浇筑底板或承台结构时,再将此超浇部分凿掉。超浇高度不少于100mm。
2.4 现场施工条件
本工程场地三通一平已完成,现场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便道完善、平整,材料设备进场方便。
2.5工程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1.在施工中,需要做好地表排水设施,挖孔桩井内抽水,经过处理后需排入场区内指定雨水井内,不得漫排在厂区地表。
2.本工程的工期较紧,需作好工期的合理安排及劳动力的投入。
3.本工程的桩深度在9~15米,需作好护壁及各项安全措施。
4.本工程局部桩相邻较近,需进行跳挖,必须作好调度及安排。
5.本工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必须安排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
三、 施工部署
3.1 施工准备
1.在正式施工前,具备以下工程资料。主要包括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地下水位资料;孔桩施工图纸会审纪要;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施工方案以及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商品混凝土、钢筋)的质检报告。
2.施工前制定周详的质量管理保证措施。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指定施工工序检查程序;制定不良天气(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3.挖砌排水明沟、集水井、沉淀池,确定排水走向找坡,使场内水畅通无阻,经沉淀处理排入雨水井。
4.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安全措施非常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做到以下措施保障:孔内设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施工人员进入孔内必须戴安全帽;使用吊笼、电动绞绳架等应有安全可靠的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配有通风设备;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造成安全影响;注意安全用电,井下照明应采用安全灯。
3.2 施工工艺流程图
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安装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每下挖1.0米左右土层(首节开挖1.5米),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咬合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绑扎护壁钢筋→支撑护壁模板→浇护模砼→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灌护壁砼,达到强度后拆模→进入岩层一定深度都确定能否作为持力层→对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持力层进行全面验收→排除孔底积水→吊装钢筋笼→放入串筒、浇灌桩身砼上升至设计位置→继续浇灌砼至高出桩顶设计标高200mm以上。
3.3 每环进尺深度
第一节挖深约1.5米,浇钢筋混凝土护筒,第二节挖深1米,安装护璧钢模板,浇筑护璧混凝土。往下施工时以每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即挖好一节土后,接着浇灌一节混凝土护璧),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米,在有流沙、粉沙、流泥区段每节高度小于400mm,特殊地质情况下,应视护壁安全情况减小。必要时下钢护筒护壁,特殊地质下挖速度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护壁模板采用工具式钢模板,模板由四块组成。
3.4开挖方法
土层挖孔作业采用人工逐层开挖,由人工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或空压机风镐破碎。
3.5 出土及提升
出土采用手动或电动辊辘提运出孔外,人工用斗车运至较宽位置集中堆放,集中由自卸式汽车进行外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学校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目 录 1
人工挖孔桩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一)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4
(二)水文情况 5
(三)桩基础工程概况 5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艺 7
(一)投入的人员、机具 7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 8
三、质量控制措施 11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1
(二)成孔护壁的质量控制 11
(三)桩身的质量控制 12
(四)桩身质量检测控制 14
四、安全保证措施 14
(一)组织管理措施 14
(二)安全施工技术 措施 15
五、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措施 21
(二)人工挖孔桩常见安全事故 21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措施 21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方案 22
六、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 24
(一)文明施工管理 24
(二)环境保护 25
(三)通风、排水、照明及弃土管理 25
七、检查、监督 27
(一)检查 27
(二)监督 27
一、编制依据
1)宁南县三峡白鹤滩学校建设项目施工图及地勘报告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现行版本)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现行版本)
4)《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现行版本)
7)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
8)有关国家、省、市安全法律、法规
9)《施工组织总设计》
二、工程概况
(一)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工程场地为缓坡地形,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位于地震 8度设防区,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规划进行场地平整处理,地下水深浅不一,部分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建筑物所在缓坡地段覆盖层深厚,主要由坡洪积物组成,但土层分布不均匀,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根据勘察成果,对主要土层的天然地基条件分层描述如下:
①层,为人工堆积填土,主要由耕植土组成,成分杂,变化大,堆积松散,且含有植物根系,层厚一般 0.40~1.20m。
②层,主要由碎石土及粗粒混合土组成,局部含② 1层含砾粉质粘土透镜体,碎石物质组成和含量变化较大,堆积松散~稍密,层顶面埋深较小,层厚一般较大, 10.35~21.30m。
③层,主要由含砾粉质粘土组成,多呈硬塑状,中下部砾石含量相对较高,该层分布连续,本次勘察层厚一般超过 6m,揭露最大厚度 10.80m。
④层,主要由碎石土组成,堆积稍密~中密,根据前期勘察成果,该层分布连续,层厚大于65m未见底,局部含有④ 1层含砾粉质粘土透镜体。
(二)水文情况
本项目场地位于已建成东升路下挡墙坡脚,路基涵洞及排水沟渠明排水形成本项目场地的地表水及部分渗透水,应采用接管等措施引出场地。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覆盖内孔隙水,埋深2.3米~21.7米不等,北浅南深,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PH值7.58~7.66,呈微腐蚀性。东北侧埋藏浅,雨季可能进一步抬升,详细水文情况应根据实验孔的开挖进一步探明。
(三)桩基础工程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本项目拟采用人工挖孔成孔,现场设计及地形情况如下:
1. 2#科技实验楼: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 2#科技实验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7m~10m, 桩端持力层为 2 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7m,桩身砼设计为C25,护壁砼设计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
2. 3#4#教学楼: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3#4#教学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桩端持力层为 2 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6m,桩身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
3. 5#教学楼 :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5#教学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桩端持力层为 2 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7m,桩身砼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
4. 看台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看台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施工时孔深不小于10m。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D(扩底直径) ,桩身砼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25,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
5.挡墙
挡墙2及挡墙3共布置挖孔桩30根;桩长约为9~15m;灌注桩设计直径1000mm,桩身砼设计强度C30,护壁砼设计强度C20,桩基竖向钢筋为22C22,螺旋筋为A10@150,加劲筋为C16@2000;护壁配筋竖向和水平钢筋均为A10@150。(挡墙孔桩施工另详《基坑施工方案》)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艺
(一)投入的人员、机具
根据本合同段地形和桩基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年度、总体计划,人工挖孔桩安排1个班组,分为若干小组,每组(2人)开挖3个桩孔,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
1、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 放线、定桩位 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立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 在护壁上二次施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 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吊土桶、鼓风机、照明设施等 第二节桩身挖土 清理 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 拆上节模板、立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 重复第二节开挖、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 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 对桩孔直径、深度、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清理虚土和孔底积水 吊放钢筋笼就位 灌注桩身混凝土。
2、护壁施工
护壁采用C30,护壁的结构形式为内八字搭接,采用钢筋砼护壁,如下图所示,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并注意在钢筋绑扎时应预先埋好须搭接的部分。采用工具式钢模板做成下大上小的喇叭形,模板分块组成,模板间用插销连接。护壁混凝土浇筑采用常规工艺,拌和机拌合、卷扬机提升供料,采用Φ30振捣棒进行振捣。第一节立模时高出地面30cm,其外模采用木模,在木模外再填20cm宽的土加固。护壁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后拆除模板。
3、施工方法
人工挖孔桩施工当地层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和软石时采用锹、镐或撬棍等挖掘,当遇较大孤石及无法用上述方法施工时采用风镐开挖。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本工程范围的桩深度在7~10m之间,为满足设计要求,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以按刚性角确定浅桩开挖深度,深桩超前开挖,以利于集中排水,保证浅桩孔内无地下水。相邻相间距大于2m的应间隔开挖,浇筑混凝土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再开挖剩余桩。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桩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工程地理位置 2
2.2施工自然环境 2
2.3工程结构形式 4
2.4施工难点和重点 5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6
3.1施工管理体系 6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6
3.3资源配置 8
3.4施工进度计划 9
第四章 施工方法 11
4.1施工准备 11
4.2施工工艺 流程图 12
4.3施工方法 12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25
5.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25
5.2质量保证制度 25
5.3质量保证措施 26
5.4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7
第六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9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9
6.2安全保证制度 29
6.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0
第七章 环水保保护措施 34
7.1环水保保证体系 34
7.2环水保保护措施 34
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 37
8.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37
8.2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37
第九章 应急救援预案 38
9.1 应急工作小组 38
9.2 组织机构和职责 40
9.3 应急救援程序 41
9.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
9.5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50
9.6 事故处理 50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 建始(陇里)至恩施(罗针田)段第TJ-5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建始至恩施段土建工程招投标文件》
(3)《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6)《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7)湖北宣鹤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文件《关于做好人工挖孔桩 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鄂宣鹤质安【2016】第18号)
(8)《建恩高速公路第五标段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部路基与孔桩开挖石方爆破设计》
(9)其它相关标准、规程和文件。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地理位置
本标段一期土建工程路线起点接建恩TJ-4标周家湾隧道出口,桩号YK97+875(ZK97+847.9),设龙凤坝互通与G209衔接,路线向南经徐家湾、小龙潭,设清江河大桥跨过清江河,线路上跨G318后设虎岔口互通与G318衔接,再设小龙洞2号大桥下穿宜万铁路,在何功伟设恩施停车区,最后经方家坝、松树坪与建恩3标相接,桩号K111+640,路线全长13.79km。
2.2施工自然环境
2.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项目区地处鄂西南北部褶皱山地,山脉走向与地形地貌特征严格受地域性构造控制,总体趋势是西北及东南高,北东、西南及中部低。
本合同段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侵(溶)蚀低山-丘陵地貌区。
徐家湾大桥—龙凤坝互通—九盘沟大桥段及龙凤坝连接线路基段(K97+900-K99+600)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上统黄家磴组与中统云台观组、志留系上统纱帽群、罗若坪组粉砂质页岩、页岩、细砂岩、石英砂岩、硅质炭质页岩夹少量灰岩。
邓家沟大桥—清江特大桥—虎岔口分离—宜万铁路下穿路基段(K99+600-K106+600)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灰岩夹页岩、寒武系上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少量页岩。
何功伟—方家坝大桥—小场坝大桥(终点)路基段(K106+600-K111+640)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K2z)细砂岩为主,为软岩、极软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部分区域处于恩施盆地边缘部位,白垩系红砂岩和寒武系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交接部位。
2.2.2水文
1、地表水
区内河流流量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洪水期一般在降水量最大的6、7、8月份出现,枯水期出现于冬季。区内可溶岩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由于岩溶发育,地表径流匮乏,地下径流通道畅通,排泄条件极好。
路线区地表水系主要为长江一级支流清江水系。区内清江水系支流主要有茶园河、盛竹河、闸木河、马水河、太阳河及部分四级支水系,其大多与地下暗河水系有水力联系,水量较丰富,但基本不通航。根据区域水文资料,清江流域地下暗河系统约占流域总汇水面积的30-50%。
2、地下水
根据调查区内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地下水在岩石中的赋存状态,划分为三种地下水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根据采集的主要河流水样和地下水水样的分析结果,路线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2.2.3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长于秋,夏长于冬,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湿润。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差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一般有随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6-0.66℃的特征。海拔800m以下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5.9℃,海拔800-1200m的中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3.6℃,海拔1200m以上的中山区年平均气温8.9℃。温差变化较大的月份为7、8两月,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为峡谷盆地区,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2.7℃。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58.9小时,日照时数在100小时以上的为5-9月,50-100小时的为3月、4月和10月,日照时数小于50小时的为1月、2月、11月和12月。
境内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300-1700mm,年最大降雨量为2157.2mm(1983年),年最小降雨量为978mm(1988年),每年的1月、2月和12月降雨量最少,一般在30mm以下,最小达9.8mm,最大降雨量为68.6mm;6月和7月降雨量最多,并具降大雨、暴雨的特征,其降雨量一般在200mm左右,月最大降雨量达678.2mm(1983年7月),最小降雨量105.7mm(1988年7月),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其次是4月、9月和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30%以上。
2.2.4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本项目线路所在区属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Ⅵ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2.2.5交通
标段范围内有G209、G318、X005及多条乡村道路,施工主便道充分考虑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主便道,适当新修主便道至各个主要施工点。
2.3工程结构形式
1、工程结构形式
根据本标段桥址区地形、地质情况,桥梁桩基础分端承桩(嵌岩桩)和摩擦桩两种。端承桩(嵌岩桩)按桩底嵌固设计,在桩端岩层满足嵌岩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嵌岩深度见2-1图;摩擦桩按照容许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计算确定桩长。
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桩基结构尺寸分为:Φ1.2m、Φ1.5m、Φ1.8m、Φ2.0m、Φ2.2m。
2、工程数量
本标段基桩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共计667根,总长11569m。具体见表2-2。
2.4施工难点和重点
1、复杂的施工环境。部分桥梁桩基所处地理条件差,山坡陡峭,不利于机械作业;与宜万铁路及G318国道交叉,外部干扰大。
2、挖孔桩安全。挖孔桩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古老而又原始的桩基施工方法,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施工人员麻痹大意,容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见图3-1。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1、办公生活区
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工区,负责全线桥梁桩基施工生产。工区以租用民房为主,并在现场搭建临时房屋,作为施工人员办公生活区。
2、施工道路布置
本工程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标段范围内有G209、G318、X005及多条乡村道路,充分考虑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主便道,适当新修便道至各个主要施工点。
3、施工用水用电
本标段线路内水系比较发育,河溪众多,各施工点用水可就近抽取河溪水使用。
本标段内高压线路密集通过,各主要施工地点可以方便接引当地电力使用。
4、混凝土拌合站
全线共设置2个砼拌和站,其中1#砼拌合站设置在主线K100+000附近红线外侧,2#砼拌合站设置在主线K107+285附近(恩施停车区)。
5、钢筋模板加工场
根据本标段结构物分布位置设置2个钢筋加工场,负责全线所有构造物的钢筋加工,其中1#钢筋场设置在K100+000主线路基上,2#钢筋场设置在K108+400主线路基上。钢筋集中加工后,通过平板车运至各个工点。
6、炸药库
本标段设置一个3t炸药库,选择租用恩施市龙凤镇店子槽村石门子组现有炸药库,远离居民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供应本标段全线的爆破工点,由专业民爆公司负责炸药库建设和日常炸药配送、管理工作。
库房建设满足公安部门的相关要求,设置三防系统,确保安全。
7、通讯设施
为确保整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运行,主要施工人员均有移动电话联系,并配备对讲机作为施工联络工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是不是就是向土中沉入沙袋井,上面做砂垫层,土上加载,让水从原-山东市政
问题专业: 市政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8:13:28
提问网友: 暮暮
土中渗入沙袋及砂垫层里?
感谢
解答网友: 宏哥
堆载预压有很多种,你这是其中一种,目的是把表层水排干,再用预压土压实达到一定沉降量后把土拉走。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8:08:19
提问网友: 一个喜欢罗西的姑娘
解答网友: 天山雪豹
外径*壁厚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算量GCL2013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8:08:15
提问网友: 毛瑞钦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定义框架柱,箍筋按照C8@100/200(4*4)输入,计算完成柱,在编辑钢筋里面修改外箍直径为C10,然后锁定构件。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8:03:31
提问网友: 衿悠
解答网友: 陈工
柱,,,,新建,,,,异形柱。。。。。画出截面。。。。布置钢筋,,,,,然后到平面图中点
布柱。
答疑:圈梁与过梁连接者,分别套用圈梁、过梁定额子目,如何理解连接者??-海南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7:58:54
提问网友: 高先生
解答网友: 在水一方
就是说与有圈梁代过梁时,门窗上的梁套取过梁,过梁以外部分套取圈梁子目
T/CECS 866-2021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方法技术导则 附条文说明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关于印发<2018 年第一批 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导则。本导则共分6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 语、基本规定、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分类评估、基于场地特征对低 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初评、低影响开发设施综合比选等。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分类评估 ······(6)
5 基于场地特征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初评 ········(7)
6 低影响开发设施综合比选 ········(9)
附录A 低影响开发设施综合效能指标权重统计结果 ···(12)
附录B 低影响开发设施综合效能的评估结果统计表 ···(13)
本导则用词说明 ········(14)
附:条文说明···········(15)
1 总 则
1.0.1 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 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规范低影 响开发设施的比选方法,制定了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阶段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比选。
1.0.3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比选应结合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服务于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
1.0.4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比选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低影响开发设施 low 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ies
在场地开发过程中,为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而采 用的源头分散式设施。
2.0.2 下凹式绿地 sunken green area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且可用于渗透、 滞蓄、净化和回用降雨径流的绿地。
2.0.3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facility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 生物系统渗透、滞蓄、净化降雨径流的设施。
2.0.4 透水铺装 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荷 载要求和结构强度的铺装结构。
2.0.5 绿色屋顶 green roof
在建筑屋顶铺设种植土层并 栽种植物,收集利用雨水、减少 雨水径流的源头减排设施 。
2.0.6 湿塘 retention pond
可调蓄和净化降雨径流的 景观水体。
2.0.7 屋面雨水收集设施 roof rain water harvesting facility
接受屋面降雨径流,将其储存、蓄积的设施。
2.0.8 干塘 detention pond
雨水可通过侧壁和池底进 行人渗以削减降雨峰值流量的水池 (塘)。
2.0.9 植草沟 grass swale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 净化降雨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7:55:53
提问网友: 暖暖
解答网友: 求己
A、B、C是三根相线(俗称火线),N是中性线(原来叫零线),PE是保护线(原来叫接地线)。
T/CECS 865-2021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技术导则 附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rafting of systematic scheme of sponge city
T/CECS 865-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1年10月1日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 于印发<2018 年第一批协 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 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 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
定、本底条件分析和现状问题评估、目标和指标、工程方案、保 障措施、系统方案成果。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
3.1 一般规定 ············(3)
3.2 编制原则 ············(4)
3.3 排水分区划分 ·········(4)
3.4 模型构建 ···········(5)
4 本底条件分析和现状问题评估 ·(7)
4.1 本底条件分析 ··········(7)
4.2 现状问题评估 ·········(8)
5 目标和指标········(9)
6 工程方案 ········(10)
6.1 一般规定 ·········(11)
6.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11)
6.3 水环境改善方案 ·······(12)
6.4 水安全保障方案 ···········(13)
6.5 非常规水源利用方案 ·········(13)
6.6 多目标统筹 ···········(14)
7 保障措施 ·········(15)
8 系统方案成果 ·······(16)
本导则用词说明 ········ (19)
引用标准名录 ········(20)
附:条文说明 ········(2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海绵城市 系统方案编制工作,提高海绵城市建设 系统方案编制质量,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建成区、规划新建区和其他城市区域 的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的编制。
1.0.3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 systematic solution of sponge city
从流域尺度或排水分区尺度出发,以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生态健康平衡为目标,定量、定性分析城市涉水问题及成因,确定区 域海绵城市建设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工程体系, 同时提出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2.0.2 排水分区 catchment 划分的雨水地表径流相对 独立的集水或汇水范围。
2.0.3 水体生态性岸线率 ecological bank ratio of river and lake system
生态性岸 线长度与水体岸线总长度的比值。
2.0.4 雨水资源利用率 rai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经过收集并净化的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 杂 用、工农业生产、景观生态补水等的雨水总量,与多年平均降雨 量的比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CS 864-2021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附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T/CECS 864-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玖珂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1年10月1日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 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协 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30号)的要 求,编制组在深人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 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 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 则、术语、基本规 定、拌合物性能试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 。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3.1 一般规定 ·········(3)
3.2 拌合物取样与制备 ·······(3)
3.3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4)
3.4 试验或检测报告 ··········(5)
4 拌合物性能试验 ···············(7)
4.1 坍落度及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 ·········(7)
4.2 扩展度及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 ········(8)
4.3 扩展时间试验 ·············(10)
4.4 凝结时间试验 ·············(12)
4.5 表观密度试验 ·············(13)
4.6 含气量试验 ···············(14)
4.7 纤维体积率试验 ···········(16)
5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19)
5.1 抗压强度试验 ···············(19)
5.2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21)
5.3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22)
5.4 泊松比试验 ··········(26)
5.5 抗弯强度与弯曲韧性试验 ········(29)
5.6 抗拉性能试验 ··········(34)
5.7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40)
5.8 粘结强度试验 ············(42)
5.9 超高性能混凝土 与钢筋的握裹强度试验··(44)
5.10 线膨胀系数试验 ··· (48)
5.n 耐磨性试验 ········(50)
5.12 抗冲磨性试验·········(53)
5.13 硬化超高性能混凝土密度试验·····(56)
5.14 钢纤维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粘结强度试验 ····(60)
6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 (65)
6.1 早龄期自收缩试验 ········(65)
6.2 干燥收缩试验 ············(67)
6.3 受压徐变试验 ·····(71)
6.4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75)
6.5 抗气体渗透性能试验 ···········(82)
本标准用词说明 ·······(86)
引用标准名录 ·········(87)
附:条文说明 ·········(89)
1 总 则
1.0.1 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准确度和试验技术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1.0.3 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超高性能混凝土 ultra一high performan Ceconcrete
由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纤维、外加剂和水等原材 料制成的具有超高力学性能、超高抗渗性能的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2.0.2 抗拉性能 tensile performance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的力学和变形特征 。
2.0.3粘结强度 bond strength
通过劈裂抗拉试验测定的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既有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2.0.4早龄期自收缩 early age auto genous shrinkage
在与外界无水分交换的条件下,超高性能混凝土从初 凝开始至初凝后 72h,由于胶凝材料水化引起内部相对湿度降低和毛细 孔负压而导致的宏观体积的减小。
2.0.5 干燥收缩 drying shrinkage
硬化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无约束和规定温湿度条件下的收缩变形,其中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不饱和空气中失水引起的收缩和 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自收缩。
2.0.6 抗气体渗透性能 esistance to gas penetration
超高性能混凝土抵抗气体在其中传输的能力,以气体渗透率表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CS 869-2021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附条文说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urban drainage network
T/CECS 869-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启迪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1年11月1日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关 于印发 <2019年第一批 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 〔2019〕12号) 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 ,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 8章,主要 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在线监 测方案、在线监测布点、监测设备选型、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 安装与维护、数据分析与应用。
内容索引: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在线监测方案······(3)
3.1 一般规定 ···· (3)
3.2 资料收集 ··· (3)
3.3 方案内容 ···· (4)
4 在线监测布点 ·····(6)
4.1 一般规定 ···· (6)
4.2 排水防涝监测 ······ (7)
4.3 控源截污监测 ······ (7)
4.4 模型支持监测 ······ (8)
4.5 智慧排水监测 ······ (9)
5 监测设备选型 · (11)
5.1 一般规定 ···· (11)
5.2 降水监测设备 ····.. (12)
5.3 水量监测设备 ······ (13)
5.4 水质监测设备 ····· (13)
5.5 气体监测设备 ······ (15)
5.6 视频监测设备 ······· (16)
6 数据采集与存储 ······ (17)
6.1 采集传输 ···· (17)
6.2 质量控制 ···(17)
6.3 数据存储 ···· (17)
6.4 监测管理软件 ······ (18)
6.5 监控数据中心 ······ (18)
7 设备安装与维护 ······ (20)
7.1 一般规定 ···· (20)
7.2 设备安装 ···· (20)
7.3 设备校验 ···· (21)
7.4 设备维护 ···· (22)
7.5 软件维护 ···· (22)
8 数据分析与应用······ (23)
8.1 一般规定 ···· (23)
8.2 排水防涝 ···· (23)
8.3 控源截污 ···· (23)
8.4 模型支持 ···· (24)
8.5 智慧排水 ···· (25)
本规程用词说明 ····· (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 ··· (29)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 的技术要求,提高管理水 平 ,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及时准确,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已建、新建和改建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 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数据分析与应用。
1.0.3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管理 和数据分析与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排水管网在线监测 online monitoring of drainage network
通过装在排水管渠及其附属构筑物上或附近的监测设备,连续对排水管渠服务范围内的降水以及排水管渠水量、水质、气体浓度等数据进行自动测定和上传的监测方式。
2.0.2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drainage network
由排水管网在线监测设备、监测管理软件与监控数据中心(可选)组成,连续地对排水管网状态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显示和应用的系统。
2.0.3监测点位monitoring site
通过对排水管网综合技术分析,确定需要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位置。
2.0.4监测区域 monitoring area
所需监测的排水管网对应的服务区或汇水区覆盖的范围。
2.0.5固定监测 permanent monitoring
同一监测设备长期安装在同一监测点位进行的监测。
2.0.6轮换监测 alternate monitoring
同一监测设备在不同监测点位进行的间隔交替监测。
2.0.7临时监测 temporary monitoring
同一监测设备在同一监测点位进行的短期监测。
2.0.8原位监测 situ monitoring
水样不经输送直接在线监测的方式。
2.0.9分流监测 flow monitoring
水样经管道输送一定距离至监测设备进行监测的方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 XFT798-2008(原GAT798-2008)
ICS 13.220.50 C82
G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98-2008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
Vapor exhaust fire resisting check damper
2008-08-26发布
200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排油烟气防火止回(以下简称止回阀 )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与型号标记、材料和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使用说明书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厨房排油烟集中管道和卫生间排风共用管道上设置的止回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 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 15930-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3语和定义
GB15930-2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 vapor exhaust & fire resisting check damper
安装在厨房吸油烟机或卫生间排风机后端至具有耐火等级的共用排风管道进口处,风机工作时呈开启状态(排出废气)风机不工作时处于自然关闭状态(防止废气回流),屋内或共用风道内气温达到规定值时可自动关闭,并在规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性能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3.2开启状态下的温控关闭状态 temperature control shut state
止回阀在开启状态下,当感温元件动作使片关闭时的状态
3.3止回状态 check state
止回在排风机停止工作后,阀片自然下落并关闭时的状态
3.4止回状态下的温控关闭状态 check temperature-control shut state
止回在止回状态下,当感温元件动作使片关闭时的状态。处在该状态下的片不经复位,将不能借助风机动力再行开启
3.5正压差 posi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在止回阀进口压力高于出口压力时,进出口压力的差值
3.6负压差 neg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在止回阀的进口压力低于出口压力时,进出口压力的差值
3.7公称动作温度 nominal operating temperature
按使用环境条件,将感温元件规定在一个确定值下能动作的温度。
4分类代号与型号标记
4.1分类
4.1.1按使用场合进行分类,可分为厨房用的止回阀和生间用的止回阀
4.1.2按止回阀中感温元件的感温动作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多次重复动作感温控制的止回和一次性动作感温控制的止回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5:29:21
提问网友: 11111
解答网友: 钢筋混凝土
是的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5:28:20
提问网友: じ★ve小情ㄨ歌
在A侧还是B侧
解答网友: 陈工
到梁的外边线。
答疑:请教高手,市政上100厚的干硬性水泥砂浆需要支模版吗?-河南市政
问题专业: 市政 ,
提问日期: 2021-11-24 15:28:17
提问网友: 遥远
感谢🙏
解答网友: 可遇难求
100厚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属于砂浆结合层,砂浆是不需要模版的。
1
…
25
26
27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