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一下这个侧面纵向构造筋选用表该如何输入?-河南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9 20:53:41
提问网友:张大头
解答网友:冯福连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9 20:53:41
提问网友:张大头
解答网友:冯福连
提问日期:2021-11-09 20:53:22
提问网友:我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1-11-09 20:52:44
提问网友:ZC
解答网友:将军峰
计算每层的 截面积 乘以长度 就是每层的 回填体积工程量 。
提问日期:2021-11-09 20:50:41
提问网友:我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按平均57.5*15的计算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9 20:48:39
提问网友:程程
2021-11-10 08:47:31 补充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工程量表达式是否设置正确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陕陕2021TJ 059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21年9月17日,陕西省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图集,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陕建标发(2021)13号,主编单位: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立项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19〕1034号)进行编制。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陕西省城镇道路常见路灯杆型选型及交通管理设施(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卡口,视频监控)立杆杆型选型设计
2.2本图集杆型基础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等一般无地下水场地土地区及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如场地存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应根据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地基处理后再选用。
3其它
3.1本图集共分2部分,主要内容为:
(1)灯杆部分:包括路灯及交通管理设施的常用杆型的高度以及样式选用等(2)灯杆基础部分:包括路灯及交通管理设施的常用杆型基础选用等。
3.2本图集中的尺寸单位:除注明者外,高程以米(m)为单位,其余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本图集未尽事宜,应在具体工程中另行设计。
4选用方法
路灯、交通管理设施常用杆型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及计算条件
1.1本图集交通管理设施灯杆、路灯灯杆主体杆件设计使用年限30年。
1.2本图集基础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本图集根据不同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等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设计人员需另行进行地震作用验算。
1.3本图集适用于陕西省城镇道路常见路灯杆型选型及交通管理设施(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卡口、视频监控)立杆杆型选型设计,灯杆上灯具、交通信号灯、闪光灯、补光灯、摄像机以及杆件内电气控制等由设计人另行考虑
1.4本图集路灯杆型分为常规灯杆、中杆灯和高杆灯常规灯杆高度范围9m~14m单臂路灯、双臂路灯,中杆灯灯杆高度为15m和18m,高杆灯灯杆高度为30m、35m和40m.
1.5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信号灯杆及电子警察立杆,信号灯杆包括人行道信号灯杆和车行道信号灯杆,人行道信号灯杆分为一体化信号灯杆和立柱式人行道信号灯杆,灯杆高度3.3m~3.4m;车行道信号灯杆分为一体化车行道信号灯杆、立柱式车行道信号灯杆和悬臂式车行道信号灯杆,其中一体化车行道信号灯杆、立柱式车行道信号灯杆高度5.5m,悬臂式车行道信号灯杆高7.5m~7.85m,“l”型悬臂或T”型悬臂,悬臂长度5m~11m.电子警察立杆杆高7.5m,“L”型悬臂或“T”型悬臂,悬臂长度5m~18m
1.6交通管理设施杆型首选八边形或十二边形立杆,配套设置立柱式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信号灯杆。如现状路为方形信号灯杆,考虑上下游灯杆一致性,可选方形信号灯杆,配套设置一体化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信号灯杆。
1.7采用规范、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527;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45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50135;
《灯杆第1部分:一般要求》QB/T5093.1;
《灯杆第2部分:钢质灯杆》QB/T5093.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GB/T1391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设施施工通用要求》GA/T65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DBJ61/T72.1~4;
2.荷载标准
2.1恒载:除图集中安装5G宏基站中杆灯外,恒载只计算灯杆自重及外挂荷载合计60kg,5G宏基站荷载不超过350kg,5G微基站荷载不超过60kg,交通设施杆件除自重外,外挂荷载合计100kg,总风阻面积不应超过2m2,使用阶段超过图集限值外加荷载时,应重新进行验算。
2.2抗震设计:设防烈度6度、7度、8度
地震加速度值:0.05g、0.10g、0.15g、0.2g、0.3g
基本风压:≤0.5kN/m2
灯杆主体后期主杆侧边外加荷载最大值合计:100kg
3.计算假定
灯杆按上端自由,下端刚接于基础顶面考虑
内容索引:
编制总说明1
灯杆、交通管理设施常用杆型及基础选型表12
灯杆类型
路灯、交通管理设施常用杆型设计说明(一)~(二)3~4
单臂路灯灯型方案(一)~(六)5~10
双臂路灯灯型方案(一)~(十二)11~22
中杆灯灯型方案(一)~(二).23~24
高杆灯灯型方案..25
中杆灯灯盘方案(二).26
灯杆法兰盘一、二、三 27~28
高杆灯灯杆法兰盘.29
一体化人行道、车行道信号灯杆型方案..30~31
立柱式人行道、车行道信号灯32~33
车行道八边形信号灯杆杆型方案、尺寸表.34~35
车行道方形信号灯杆杆型方案、法兰盘.36~37
车行道八边形电子警察立杆杆型方案、尺寸表.38~39
车行道十二边形电子警察立杆杆型方案、尺寸表.40~41
基础类型
基础设计说明(一)~(二).42~43
路灯灯杆基础设计..44~49
中杆灯灯杆基础计.50~53
高杆灯灯杆基础计..54~59
人行道信号灯灯杆基60~61
车行道信号灯灯杆基础.62~63
车行道八边形信号灯杆、电子警察立杆基础设计64~69
车行道方形信号灯杆基础设计.70~75
车行道十二边形电子警察立杆基础设计..76~79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陕2021TJ 062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21年8月25日,陕西省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图集,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陕建标发(2021)11号,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陕西省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新建剪力墙结构建筑外墙采用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的设计、部件配件选用、施工和验收。
2主要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标发(2020)4号)编制。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25975-2018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2013
《挤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30595-20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158-20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350-2015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T480-2019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JG/T429-2014
《外墙保温复合板通用技术要求》JG/T480-2015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84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61-45-2007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61/T168-2020
3编制内容
编制说明、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考选用表、构造节点详图、施工及工程验收等。
4系统构造和材料性能
4.1系统构造和性能
4.1.1该系统是由温钢复合免拆模板、高精度模板、模板钢质支架、限位件、专用拉片、连接件等组成。经现场装配、浇筑混凝土,形成无空腔的具有保温防火功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构造见图4.1.1,系统轴侧示意图见4.1.2(a)、4.1.2(b)。
4.1.2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墙体性能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4.2模板构造和性能
4.2.1由内侧抗裂层、中间保温层及外侧防护抗裂层组成,具有保温防火功能、满足模板现场施工强度和刚度,能与现浇混凝土形成一体,经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达到免找平要求的复合保温免拆模板制品,并与钢制模架配套使用。温钢复合免拆模板按构造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A型、B型、AB(Y)型、AB(J)型,模板四周满涂聚合物防火防水涂层。
目次1
编制说明(一)~(十)2
外墙外保温做法、热工指标及厚度选用表(一)~(十)12
建筑平、立面详图索引22
排板及连接件布置示意图、门窗洞口附加网格布23
墙体构造及墙角处理(一)24
墙体构造及墙角处理(二)25
勒脚、雨蓬、空调机搁板26
窗口、凸窗口、线脚构造28
落水口、雨水管、穿墙套管29
外墙变形缝30
屋面变形缝31
施工32
验收33
附录A材料现场复验37
ICS 91.040
CCS P 00 DB 2102
大 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102/T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21 - 08 - 09 发布 2021 - 09 - 08 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3
5 基本规定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
6 安全耐久 .......................................................................... 5
6.1 控制项 ........................................................................ 5
6.2 评分项 ........................................................................ 6
7 健康舒适 .......................................................................... 7
7.1 控制项 ........................................................................ 7
7.2 评分项 ........................................................................ 8
8 生活便利 .......................................................................... 9
8.1 控制项 ........................................................................ 9
8.2 评分项 ........................................................................ 9
9 资源节约 ......................................................................... 12
9.1 控制项 ....................................................................... 12
9.2 评分项 ....................................................................... 12
10 环境宜居 ........................................................................ 16
10.1 控制项 ...................................................................... 16
10.2 评分项 ...................................................................... 17
11 提高与创新 ...................................................................... 18
11.1 一般规定 .................................................................... 18
11.2 加分项 ...................................................................... 18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建筑评价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
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民用建筑绿色级别和绿色性能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060.16-2017 声系统设备 第16部分:通过语音传输指数客观评价言语可懂度
GB/T 18091-2015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145-2006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GB/T 31831-2015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35626-2017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325-202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T 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331-2014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2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3.3全装修 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3.4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3.5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6通用热气候指数 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
在参考环境下[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为50%(空气温度小于或等于29℃)或水蒸气压小于2 kPa(空气温度大于29℃),地面以上10 m处的风速为0.5 m/s,人体水平步行(速度为4 km/h,
新陈代谢率为135 W/m²)时]的动态生理热反应与在实际环境下相同,该参考环境的空气温度就是通用
热气候指数。
3.7平均辐射温度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Tmrt)
人体在某一假想的温度均匀的封闭空间内的辐射换热量与人所处的真实环境相同,该假想封闭空间的温度就是真实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
3.8热浪 heat wave
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 ℃的天气过程。
S 91.040
CCS P 00 DB 2102
大 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102/T 0027—2021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que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Examination of Green Building
2021 - 06 - 01 发布 2021 - 07 - 01 实施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基本规定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审查与评分 .................................................................... 3
6 建筑 .............................................................................. 4
6.1 基本规定 ...................................................................... 4
6.2 控制项 ........................................................................ 5
6.3 评分项 ........................................................................ 6
6.4 加分项 ....................................................................... 11
7 结构 ............................................................................. 11
7.1 控制项 ....................................................................... 11
7.2 评分项 ....................................................................... 12
7.3 加分项 ....................................................................... 12
8 给排水 ........................................................................... 13
8.1 基本规定 ..................................................................... 13
8.2 控制项 ....................................................................... 13
8.3 评分项 ....................................................................... 13
8.4 加分项 ....................................................................... 15
9 暖通 ............................................................................. 15
9.1 基本规定 ..................................................................... 15
9.2 控制项 ....................................................................... 15
9.3 评分项 ....................................................................... 16
9.4 加分项 ....................................................................... 17
10 电气 ............................................................................ 18
10.1 控制项 ...................................................................... 18
10.2 评分项 ...................................................................... 18
10.3 加分项 ...................................................................... 19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连市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中附属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审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8091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145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35626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JGJ/T 163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331-2014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2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3.3全装修 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3.4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3.5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6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3.7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ICS 91.040
CCS P 00 DB 2102
大 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102/T 0028—2021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que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
2021 - 06 - 01 发布 2021 - 07 - 01 实施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基本规定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预评价与评分 .................................................................. 3
6 安全耐久 .......................................................................... 5
6.1 控制项 ........................................................................ 5
6.2 评分项 ........................................................................ 5
7 健康舒适 .......................................................................... 6
7.1 控制项 ........................................................................ 6
7.2 评分项 ........................................................................ 6
8 生活便利 .......................................................................... 8
8.1 控制项 ........................................................................ 8
8.2 评分项 ........................................................................ 8
9 资源节约 .......................................................................... 9
9.1 控制项 ........................................................................ 9
9.2 评分项 ....................................................................... 10
10 环境宜居 ........................................................................ 13
10.1 控制项 ...................................................................... 13
10.2 评分项 ...................................................................... 14
11 提高与创新 ...................................................................... 15
11.1 一般规定 .................................................................... 15
11.2 加分项 ...................................................................... 1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提高创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连市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中附属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标识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8091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145-2006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35626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JGJ/T 163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331-2014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2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3.3全装修 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3.4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3.5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6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3.7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陕2021TJ 060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21年9月17日,陕西省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图集,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陕建标发(2021)13号,主编单位: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立项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191034号)进行编制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陕西省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敷设于城镇道路范围内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的管沟工程。
2.2本图集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等一般场地土地区及无地下水,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如果场地存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应根据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地基处理后再选用
2.3本图集管沟设计内容包括:管沟土建及附属设施(消防、排水、接地系统),不包含管沟内电力电缆及通讯网络设计
3其它
3.1本图集共分4部分,主要内容为:
3.1.1土建部分:包括管沟断面选用表,检查井选用表等
3.1.2消防部分:包括消防设计及防火封堵做法等。
3.1.3排水部分:包括排水设计及集水坑做法等
3.1.4电气部分:包括接地系统设计及接地做法等。
3.2本图集不含照明及机械通风设计,采用自然通风
3.3本图集中的尺寸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以毫米(mm)为单位
3.4本图集未尽事宜,应在具体工程中另行设计
4索引方法
内容索引:
编制总说明1
土建设计说明2~6
电力通信管沟平面布置示意图7
标准断面构件编号选用表8~9
砌体电力、通信管沟(DTQ)模板示意10
素混凝土电力、通信管沟(DTC)模板示意图11
预制盖板钢筋混凝土电力、通信管沟(DTRB)模板示意图12
现浇钢筋混凝土电力、通信管沟(DTR)模板示意图13
装配式矩形电力、通信管沟(DTPC)模板示意图14
装配式矩形电力、通信管沟(DTPC)接口详图·15
装配式圆管电力、通信管沟(DTCP)模板示意图16
装配式圆管电力、通信管沟(DTCP)钢板内胀圈详图17
管沟支架布置方案18~23
预制盖板钢筋混凝土电力、通信管沟(DTRB)配筋示意图24~27
现浇钢筋混凝土电力、通信管沟配筋图28~32
预制管沟盖板选用表33
预制盖板工程量选用表34~36
投料口预制盖板选用表37
投料口预制盖板工程量选用表38
直通电缆井结构图39~45
四通电缆井结构图46~53
转角电缆井结构图54~60
投料口结构图61~66
加宽段结构图67~74
防水设计说明75
水泥砂浆防水层做法76~77
涂料防水做法78~79
卷材防水做法80~81
细部构造防水设计82~83
变形缝详图84
电缆支架选用表85
排水系统编制说明86
电力通信管沟排水平面及横剖示意图87
集水坑详图88
消防系统编制说明89~90
电力通信管沟防火封堵详图91
接地系统编制说明92
电力通信管沟接地示意图93~94
接地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安装95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and structural integrated assembling wengang composite permanent formwork
DB 61/T 5002 - 202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 2021年10月1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系统构造和材料性能
4.1系统构造和性能
4.2模板构造和性能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2防火、防水设计
5.3热工设计…
5.4构造要求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2施工要求
7验收
7.1一般规定
7.2主控项目
7.3一般项目
附录A材料现场复验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在陕西省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施工装配化、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安全耐久、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新建剪力墙结构建筑外墙采用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的设计部件配件选用、施工和验收。
1.0.3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的应用除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陕西地方有关标准要求。
2术语
2.0.1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for assembling wen gang composite permanent form work
该系统是由温钢复合免拆模板、高精度模板、模板钢制支架、限位件、专用拉片、连接件等组成。经现场装配、浇筑混凝土,形成无空腔的具有保温防火功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
2.0.2温钢 wen gang
是指具有保温性能特征的模板和配套使用钢质支架特征的简称。
2.0.3温钢复合免拆模板 wen gang composite permanent form work
由内侧抗裂层、中间保温层及外侧防护抗裂层组成,具有保温防火功能、满足外墙外模板现场施工强度和刚度,能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墙体复合成一体,经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达到免找平要求的复合保温免拆模板制品,并与模板钢质支架配套使用。
2.0.4高精度模板high- precision building form work
经工厂化预制的工具式模板,其具备装配化可多次周转使用、回收利用率高、绿色无污染等主要特点,施工完成后墙体达到免找平的精度要求。
2.0.5模板钢制支架 steel form work support
经工厂生产,现场装配,在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侧起支护作用,通过专用拉片及配套组件将温钢复合免拆模板与高精度模板连接,形成高精度外墙模板仓,保证现浇混凝土时模板仓不变形、不移位,墙面免找平。
2.0.6限位件 piece
在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限制钢筋与温钢复合免拆模板、高精度模板位置不偏移,由工厂加工的金属或混凝土成品配件。
2.0.7专用拉片special tab
在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施工过程中,固定限位温钢复合免拆模板与高精度模板位置的专用金属配件。
2.0.8连接件 connector
以尾端带圆盘的聚酰胺螺杆加工而成伸入钢筋网层内,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将温钢复合免拆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墙体形成一体的配件。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外保温系统中的构配件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并由工厂化生产、产品供应商配套提供。
3.0.2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
3.0.3温钢复合免拆模板的防火性能使用高度应满足设计施工相关防火规范要求。
3.0.4温钢复合免拆模板的保温性能,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应满足热工设计要求。
3.0.5温钢复合免拆模板的模板性能应满足现行相关国家和陕西地方标准要求。
3.0.6应用本系统的温钢复合免拆模板应能承受自重荷载、风荷载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而不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在正常使用及维护的条件下,应与建筑使用同寿命。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陕2021TJ 057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21年8月25日,陕西省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图集,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陕建标发(2021)11号,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陕西睿利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靓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依柯尔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陕西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新建或扩建的民用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工程设计。
2.编制依据
陕建标发【2019】1034号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200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2-2018
《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17
《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准》GB/T51350-201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451-2018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墙体饰面砂浆》JC/T1024-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复合墙系统技术规程》DBJ61/T170-2020
3.编制内容
本图集编制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建筑外墙热工性能选用表、构造节点详图等。
4.系统构造及技术要求
4.1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是将保温板一侧用单层钢丝网片做支撑架,施工时将钢丝网片保温板置于外模板内侧,并用连接件与现浇混凝土连接,保温板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无空腔的外保温复合保温板系统。
4.2防护层混凝土应满足以下要求:
防护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0mm。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宜大于200mm,且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
4.3钢丝网片应满足以下要求:
4.3.1钢丝网片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冷拔低碳钢丝材质应符合《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的相关要求,其规格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冷拔低碳钢丝规格及性能指标
4.3.2钢丝网片的规格及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4.4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中的限位连接杆应符合表4.4的规定。
4.4.1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中的塑料配件应采用工程塑料,且应采用原生的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造,不应使用再生材料。主要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的要求。
4.5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配套材料性能要求
4.5.1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中保温材料可采用模塑聚苯板(EPS)、石墨模塑聚苯板(SEPS)、挤塑聚苯板(XPS)、石墨挤塑聚苯板(SXPS)、聚氨酯板(PUR)。保温板规格宽度:600mm、1200mm;长度:2800mm~3200mm
4.5.2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中保温板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5.2的规定。
4.5.3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中保温材料出厂前模塑聚苯板(EPS)、石墨模塑聚苯板(SEPS)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不少于42d;挤塑聚苯板(XPS)、石墨挤塑聚苯板(SXPS)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不少于28d。
4.5.4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4的规定
4.6耐碱玻纤网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6的规定。
4.7填缝材料
4.7.1建筑密封胶
建筑密封胶应采用聚氨酯、硅酮、丙烯酸酯型建筑密封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JC/T484的有关要求外,还应与系统有关材料相容。
4.7.2发泡聚乙烯圆棒
发泡聚乙烯圆棒作建筑密封胶的隔离、背衬材料,其直径按缝宽的1.5倍选用。
内容索引:
目次……………1
编制说明……………2~9
复合剪力墙建筑构造、复合填充墙建筑构造……………10~11
钢丝网片复合保温板系统热工性能选用表……………12~16
平面索引详图……………17
连接件详……………18
用于复合剪力墙连接件布置示意图……………19
用于复合填充墙结构连接件布置示意……………20
复合剪力墙墙身连接详……………21
复合填充墙墙身连接详……………22
女儿墙和挑檐……………23
窗口(复合剪力墙结构)……………24
窗口(复合填充墙结构)……………25
飘窗窗口……………26
雨篷、阳台……………27
变形缝构造(一)……………28
变形缝构造(二)……………29
空调搁板、空调预埋洞……………30
勒脚、落水管……………31
防护层防裂引导缝……………32
复合剪力墙节点构造(一)……………33
复合剪力墙节点构造(二)……………34
复合剪力墙节点构造(三)……………35
复合填充墙节点构造……………36
ICS 91.040.10
CCS P33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490-2021 J XXXX-2021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规程
Desig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2021-08-30 发布 2021-09-30 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4
4.1 一般规定............................................................................................................. 4
4.2 策划内容............................................................................................................. 4
5 场地与室外环境........................................................................................................ 6
5.1 一般规定............................................................................................................. 6
5.2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6
5.3 室外物理环境..................................................................................................... 7
5.4 安全与防护......................................................................................................... 8
5.5 交通组织与车辆管理......................................................................................... 8
5.6 景观绿化............................................................................................................. 9
5.7 垃圾分类与收集................................................................................................. 9
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10
6.1 一般规定...........................................................................................................10
6.2 空间利用...........................................................................................................10
6.3 安全与无障碍...................................................................................................11
6.4 日照和天然采光...............................................................................................12
6.5 室内自然通风...................................................................................................12
6.6 围护结构...........................................................................................................13
6.7 室内声环境.......................................................................................................13
6.8 室内空气质量...................................................................................................14
6.9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14
6.10 延长建筑寿命................................................................................................. 14
6.11 内装修.............................................................................................................14
6.12 导向标识系统................................................................................................. 15
7 建筑材料..................................................................................................................16
7.1 一般规定...........................................................................................................16
7.2 材料利用...........................................................................................................16
8 结构..........................................................................................................................17
8.1 一般规定...........................................................................................................17
8.2 主体结构...........................................................................................................17
8.3 地基基础...........................................................................................................18
8.4 改扩建结构.......................................................................................................19
8.5 工业化建筑结构...............................................................................................19
9 给水排水设计..........................................................................................................20
9.1 一般规定...........................................................................................................20
9.2 给水排水系统...................................................................................................20
9.3 节水节能措施...................................................................................................21
9.4 非传统水源利用...............................................................................................22
9.5 卫生环保...........................................................................................................23
10 暖通空调................................................................................................................24
10.1 一般规定.........................................................................................................24
10.2 冷热源.............................................................................................................25
10.3 输配系统.........................................................................................................26
10.4 监测与控制.....................................................................................................26
11 建筑电气................................................................................................................27
11.1 一般规定.........................................................................................................27
11.2 供配电系统.....................................................................................................27
11.3 照明系统.........................................................................................................27
11.4 智能化系统.....................................................................................................28
本标准用词说明..........................................................................................................30
引用主要标准名录......................................................................................................31
条文说明......................................................................................................................32
1 总则
1.0.1 为实践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辽宁省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保证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
1.0.3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原则,综合考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
1.0.4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全寿命期 building life cycle
建筑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2.0.2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产品。
2.0.3 安全设计 safety design
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
2.0.4 工业化标准设计 industrial design
在一定时期内对建筑采用共性设计,制订统一的标准和模数,通过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实现现场干式装配安装。
2.0.5 被动措施 passive measures
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入渗等措施。
2.0.6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3 基本规定
3.0.1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应结合辽宁省的地域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贯彻以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筑的全寿命期,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3.0.2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3.0.3 校园内新建、扩建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及《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 51356 的要求,改建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 的要求。
3.0.4 中小学校绿色建筑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应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防疫、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3.0.5 当地政府确定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学校应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陕2021TJ 058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21年8月25日,陕西省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图集,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陕建标发(2021)11号,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陕西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陕西省地区采用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建筑体系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编制依据
陕建标发[2020]4号文件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
《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1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局部修订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修订版)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451-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1339-2015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61-65-2011
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及陕西省地方标准。
3编制内容
3.1编制说明及热工参数选用表
3.2墙体平面、剖面构造详图
3.3墙体主要节点构造详图
4系统构造及性能特点
4.1系统构造
网架式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以下简称CL复合墙“)是由网架板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夹心墙,属于无空腔复合保温墙体。该墙体可分为承重的复合剪力墙和非承重的复合填充墙,其构造详见表4.1。墙中的网架为三层(剪力墙)或两层(填充墙)钢筋焊接网片与中间夹以保温板的立体交叉斜
向钢筋(以下简称腹筋)焊接成的骨架。
4.2性能特点
复合墙的核心技术是保温层与结构一体化,保温层厚度不受限制,可满足建筑防火安全构造要求;符合国家和陕西省技术、经济、墙体改革和双碳目标政策。为促进该技术在陕西省的推广应用,以现行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T451-2018为依托,编制本图集。
5材料要求
5.1混凝土材料
复合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0mm,入模前的工作性能应符合表5.1的规定,原材料、配合比及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执行。
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一)2
编制说明(二)3
编制说明(三)4
编制说明(四)5
编制说明(五)6
编制说明(六)7
编制说明(七)8
编制说明(八)9
平、剖面详图索引10
墙体构造(一)11
墙体构造(二)12
墙角构造13
墙身构造14
不采暖楼梯间15
女儿墙(一)16
女儿墙(二)17
不带窗套窗口(一)18
不带窗套窗口(二)19
带窗套窗口(一)20
带窗套窗口(二)21
凸窗窗口(一)22
凸窗窗口(二)23
开敞阳台24
封闭阳台25
空调板、线脚26
勒脚27
变形缝(一)28
变形缝(二)29
问题专业:土建,预算,结算,钢筋算量GGJ2013,土建算量GCL2013,
提问日期:2021-11-09 18:44:30
提问网友:为梦而飞
比如地下车库和首层都为非标准层,2-30层为标准层。在算装饰部分工程量绘图的的时候,只绘制了第2层,为了节约时间就不再把第2层绘制的装饰部分复制到第3-30层了。我在汇总计算的时候怎么设置,才能做到只汇总地下车库和首层、第2层(3-30层不再汇总),报表工程量会把3-30层的工程量全部计算在内。求大神指教,软件怎么设置
解答网友:海歌
汇总的时候,选你需要的那几层汇总就可以了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9 18:35:33
提问网友:黎漓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用平均厚度处理。或者定义异型挑板,在截面编辑里也是可以画出来的
提问日期:2021-11-09 18:27:25
提问网友:sunny109059105
1、平面图显示3个柜,系统图如图是一个柜子含有XH和XP的吗?
2、系统图XH和XP的4*25和3*25的电缆是进线还出线?如果是出线,那进线是多大,要计算吗。如果是进线,是从1APEXF算到这2个柜量怎么算
3、XH和XP的功率各30W出线因算多大
先感谢各位专家耐心指导!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1、平面图显示3个柜,系统图如图是一个柜子含有XH和XP的电源
2、系统图XH和XP的4*25和3*25的电缆是箱进线
3、XH和XP的功率各30W,查看二箱的出线系统 图
问题专业:市政,
提问日期:2021-11-09 18:18:05
提问网友:西镜
解答网友:儒雅的王八
装饰抹灰吧,或者套假山那种抹灰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9 18:17:32
提问网友:429.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T图例代表温度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