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 > 12月 ( 第 16 页)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51290-2018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与测算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2018-03 -07 发布 2018 - 07-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GB/T 51290-2018,GB/T 51290-2018规范,建设工程指数,建设工程指标,建设工程造价,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与测算,GB/T 51290-2018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与测算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
5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测算
5.1数据统计法
5.2典型工程法
5.3汇总计算法
6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测算
附录A建设工程建设投资指标
附录B单项、单位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C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D仿古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E通用安装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下市政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G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H矿山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构筑物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K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
附录L爆破工程造价指标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的分类与测算方法,提高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在宏观决策、行业监管中的指导作用,更好地服务建设工程相关主体,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构筑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爆破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的分类与测算。
1.0.3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与测算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单项工程造价sectional works costs
单项工程造价是指完成整个单项工程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的合计,由相应的单位工程造价构成。
2.0.2建设工程单位指标construction cost unit indices
建设工程整体或局部在某一时间、地域一定计量单位的造价水平或工料机消耗量的数值。
2.0.3建设工程造价指数construction cost index
一定时期的建设工程造价相对于某一固定时期工程造价的比值,以某一设定值为参照得出的同比例数值。
2.0.4样本数据sample data
数据真实、所代表的数据范围内容完整,经筛选确定用来计算建设工程造价指标的造价数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415-2021
备案号:J15570-2021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21-04-01发布 2021-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415-2021,DBJ04-415-2021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绿色建筑,绿色性能,高清带书签 DBJ04-415-2021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根据《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9]109号)的要求,依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等标准的相关内容、要求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及近年来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规划、环境与景观设计
4.1一般规定
4.2规划与建筑布局
4.3交通组织与公共设施
4.4室外环境
4.5绿化、场地与景观
5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
5.1一般规定
5.2建筑空间
5.3围护结构
5.4建筑构造
5.5建筑材料
5.6室内环境
6结构设计
6.1一般规定
6.2主体结构
6.3地基基础
6.4结构材料
6.5改扩建结构

6.6提高与创新
7给排水设计
7.1一般规定
7.2用水量计算
7.3水质
7.4给排水系统
7.5节水器具与设备
7.6非传统水源利用
7.7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8通空调设计
8.1一般规定
8.2冷热源系统
8.3输配系统
8.4控制与监测系统
9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9.1一般规定
9.2供配电系统
9.3照明系统
9.4电气设备
9.5电气控制
9.6智能化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绿色发展战略,推进山西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提高山西省绿色建筑设计质量,指导绿色建筑设计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新建民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改建、扩建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制定绿色建筑总目标并统筹协调各相关专业,确定落实各项绿色技术措施。
1.0.4绿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0.2绿色性能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2.0.3全寿命期building life cycle
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作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建筑最终的拆除和处置。
2.0.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关注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5被动技术passive techniques
直接利用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
2.0.6主动技术active techniques
通过采用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外环境性能。
2.0.7全装修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2.0.8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9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诚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10径流surface runoff
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渗人地下、填充洼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入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年径流总量是全年地表径流的总水量。
2.0.1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分析计算,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0.12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13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14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5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6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
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2.0.17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
2.0.18利废建材materials made from waste
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2.0.19复合通风系统hybrid ventilation system
在满足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交替或联合运行的通风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419-2021
备案号:J15695-2021
建筑保温与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指南(标准)
Design guide (standard)for fire protection of building insulation and external wall decoration
2021-04-01发布 2021-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419-2021,DBJ04/T 419-2021规范,内保温系统,外保温系统,外墙防火构造,建筑保温,高清带书签 DBJ04/T 419-2021 建筑保温与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指南

目次
1总则
2术语
子燃烧性能等级及判据
4基本规定
5保混层采用A级材料的建筑及场所
5.1一般规定
5.2其他要求
6建筑保温构造设计
6.1构造要求
6.2其他措施
7外墙装饰设计
7.1材料选用
7.2其他措施
附录A常用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预防建筑保温与外墙装饰引起的火灾,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51410-2020等国家标准的有
关规定,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本指南(标准)。
1.0.2本指南(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室内装修、室外装修、节能改造、用途变更等工程项目及临时建筑的建筑保混、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建筑面积在300m2以内、两层以下(含两层)、跨度小于m、农民自建自住或者村集体建设用于办公室、警务室、卫生室、便民服务点、农产品加工作坊等农村自建低层房屋,应按本指南(标准)相关规定进行防火设计。
1.0.3建筑保湿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指南(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保温envelope insulation
为减少冬季室内外温差传热,在建筑围护结构上采取的技术措施。
2.0.2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由保温层、防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3内保温系统in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由保温层、防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位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4保温结构一体化integr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and building structure
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同步施工完成的构造技术。
2.0.5燃烧性能burning behavior
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
2.0.6防火构造fireproof construction
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墙面蔓延和提高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作用的构造措施。
2.0.7模塑聚苯板expanded polystyrene panel
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包含033级和039级,简称EPS板。
2.0.8挤塑聚苯板extruded polystyrene panel
以聚苯乙烯树脂或其共聚物为主要成分,加人少量银加剂,通过加热挤塑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硬质泡沫塑料板材。简称XPS板。
2.0.9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mineral binder and expanded polystyrene granule insulating plaster
由可再分散胶粉,无机胶凝材料、外加剂等制成的胶粉料与作为主要骨料的聚苯颗粒复合而成的,可直接作为保温层材料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简称保温浆料。
2.0.10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thermal binder and expanded polystyrene granule bonding plaster
以膨胀玻化微珠、无机胶凝材料、填加剂、填料等混合而成的干混料,用于建筑物墙体、地面、屋面保温隔热,现场搅拌后可直接施工。
2.0.11硬泡聚氨酯rigid polyurethane foam
由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及助剂等反应制成的以聚氨基甲酸酯结构为主的硬质泡沫塑料,简称PUR/PIR。
2.0.12硬泡聚氨酯板rigid polyurethane foam board
以硬泡聚氨酯(包括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和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想料)为芯材。在工厂制成的、双面带有界面层的板材。简称PUR板/PIR板。
2.0.13冷光源cold light s0urce
是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LED等)。具有十分优良的光学,变闪特性。其发光方式不是由热能转换为光能,所以它的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这种光源叫做冷光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410-2021
备案号:J15691-2021
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Facility allocation standard of urban parking lot garage
2021-04-01发布 2021-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410-2021,DBJ04/T 410-2021规范,停车位,停车场设施配置,城市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高清带书签 DBJ04/T 410-2021 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配置要求
3.2停车位供给
3.3停车场(库)面积指标
4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
4.1区域划分
4.2停车泊位指标
5停车场(库)设施
5.1路外公共停车场(库)
5.2路内公共停车位
53建筑物配建
5.4机械式立体停车
5.5智慧停车
5.6停车设施挖潜改造
5.7停车场(库)标志设置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适应新时代交通发展的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高山西省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水平,缓解停车矛盾。促进本省城市停车设施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库)的停车设施配置。
1.0.3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应与城市停车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一致,应符合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1.0.4城市停车场(库)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山西省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19一2022年)》“两进”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做到停车进库进位。
1.0.5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的形式应因地制宜、交通安全、方便使用,满足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环境、景观相协调。
1.0.6城市停车场(库)配置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停车场parking lot
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一般由出人口、停车位、通道和附属设施组成。
2.0.2停车位parking space
为停放车辆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车辆的部位。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空间组成。
2.0.3机动车停车场parking lot for auto
供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4非机动车停车场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
供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5建筑物配建停车场parking garage for buildings
建筑物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所附设的面向本建筑物使用者和公众服务的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6城市公共停车场urban public parking lot
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的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停车场和由建筑物代建的不独立占地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停车场。
2.0.7路内停车位on-street parking space
在道路红线以内划设的供机动车或(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空间。
2.0.8基本车位basic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拥有者在无出行时车辆长时间停放需求的相对固定停车位。
2.0.9出行车位travel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使用者在有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2.0.10标准车passenger car unit
以车型外轮廓尺寸总长度为5.0m。总宽度为2.0m,总高度为2.2的小型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标准停车位的当量车种。
2.0.ll标准车辆停放建筑面积floor area for passenger car unit
停放一辆标准车所需的建筑面积,包括停车位面积和均摊的通道面积、管理、服务等辅助设施面积。
2.0.12停车当量equivalent parking unit
用于协调各种不同车型,便于统计与计算停车数量、停车位大小等数据而设定的标准参考车型单元。
2.0.13智慧停车intelligent parking
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 技术标准

DB13(J)/T 8429-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29-2021,DB13(J)/T 8429-2021规范,中深层地热,中深层地热供热工程,井下换热系统,地热能,高清带书签 DB13(J)/T 8429-2021 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技术标准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地热地质条件调查......................................................................... 4

3.1 一般规定..................................................................................4

3.2 地热开采利用条件调查..............................................................4

3.3 地热资源调查........................................................................... 5

4 井下换热系统................................................................................. 7

4.1 一般规定..................................................................................7

4.2 井下换热器型式........................................................................7

4.3 换热系统设计........................................................................... 8

4.4 系统材质要求........................................................................... 9

4.5 换热系统的施工与验收............................................................10

5 辅助热源及地热梯级利用............................................................12

5.1 一般规定................................................................................12

5.2 辅助热源及附属设备的选型..................................................... 12

5.3 地热梯级利用的方式............................................................... 14

6 供热站...........................................................................................15

6.1 一般规定................................................................................1

6.2 供热站设计要求......................................................................15

6.3 设备、管网安装施工............................................................... 17

6.4 供电系统................................................................................18

6.5 绝热与防腐.............................................................................19

7 监测与控制系统........................................................................... 20
8 系统调试、质量验收................................................................... 21

8.1 一般规定................................................................................21

8.2 系统调试................................................................................22

8.3 质量验收................................................................................23

9 运行维护....................................................................................... 28

10 系统评价..................................................................................... 30

附录 A 井下换热器的取热量估算.................................................. 34

附录 B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表.................................................. 36

附录 C 评价报告格式......................................................................44

本标准用词说明................................................................................. 49

引用标准名录..................................................................................... 49

条文说明.............................................................................................51

1 总 则

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能源和保护能源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 策,促进河北省水热型中深层地热能的合理利用,指导河北省水热 型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系统工程的调查、设计、施工、验收及 评价,保障工程质量,满足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标 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利用新建地热井及既有水热型地热井改 造做为热源,采用取热不取水井下换热技术进行供热的中深层地热 供热系统工程。

1.0.3 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行业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地热能 geothermal energy

赋存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中,能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热 能。

2.0.2 中深层热储 medium-deep geothermal reservoir

埋藏于地下 200m~3000m,温度大于 25℃的热储层,其蕴含 的热能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层、岩体或构造带,一般在其有效空隙中 储存有可渗流的地热流体。按空隙不同可分为孔隙型和裂隙型两种。

2.0.3 水热型地热地热井 hydrothermal heat exchanging well

用于安装取热不取水换热装置,以便从地下岩土体和流体中提 取热能的在热储段安装滤水管或射孔的地热井。

2.0.4 中深层地热换热器 medium-deep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

也称中深层换热装置,是指安装在水热型地热井内的封闭式循 环管路,在循环泵的驱动下循环介质在管路内循环流动,将井周边 地下岩土体和流体中热能提取到地面的取热不取水装置。有同轴换 热器和井室换热器两种型式。以下简称井下换热器。

2.0.5 同轴换热器 coaxial heat exchanger

一种以高导热性质材料为外管,高热阻材料为内管,以同心方 式安装在地热井内的和井深基本等长的套管式井下换热器。

2.0.6 井室换热器 well clamber heat exchanger

一种竖向安装在地热井泵室段内用于地热流体与循环介质进 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在井内与其配套的设备有循环泵、内管。

2.0.7 井下换热系统 down well heat exchanging system

以地热流体为传热工质,通过井下换热器与周围岩土体和流体进行热交换提取热能换热系统。

2.0.8 中深层地热供热系统 medium-deep geothermal heating system

由井下换热系统提取热量,向建筑供热的地热水间接供热系 统。一般包括井下换热器、辅助热源系统、末端散热系统、监测控 制系统及连接装置。以下简称供热系统。

2.0.9 热源侧循环介质 circulating medium in heat source side

供热系统中,在井下换热器与其周围的流体岩土体进行热交换 的地热流体为循环介质。循环管路中介质通常选用软化水。

2.0.10 中深层地热机组 medium-deep geothermal unit

以中深层岩土体和流体中蕴含的地热能为热源,地热换热器内 以水或水溶液为循环介质,适应中深层地热温度特征的热泵机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工期标准
(房屋建筑工程)
CECA/GC 10-2014
主编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批准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施行日期:2015年1月1日

1总则
1.0.1为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满足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需要,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类工程的造价咨询服务。
1.0.3本标准以工作日为计量单位。
1.0.4本标准是签订工程造价咨询合同,造价咨询人组织计划实施,委托人审核造价咨询服务工期的参考标准和依据。
1.0.5造价咨询工期确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工期标准
以社会平均先进的信息化水平、服务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为基础,为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按照相关的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和有关执业标准的要求,从签订咨询合同且获得相关工程资料,具备开展造价咨询服务条件开始,到按咨询合同要求提交咨询成果文件为止的时间。
2.0.2造价成果文件编制
指咨询人按照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和有关执业标准等,根据服务项目相关的工程资料,完成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工作。
2.0.3造价成果文件审核
指咨询人接受委托,依据委托人提供其他人编制完成的造价文件以及相关资料,审核该造价咨询成果文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完成审核后的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工作。
2.0.4群体工程
按一个总体规划或设计建设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组成的建设项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编制规程
CECA/GC 9-2013
主编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批准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施行日期:2013年5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北京CECA/GC9-2013,CECA/GC9-2013规范,工程竣工决算,建设项目工程,CECA/GC9-2013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编制规程

为了加强行业的自律管理,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重承担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工作的深度要求和质量标准,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质量和档案管理等。
工程查价咨询企业和注册造价工程师、造价员在承担建设项目工程或工决算编制工作时应认真按照本规程的有关要求执业和从业·各地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可以依据本规程对建设项目工程或工决算编制成果文件质量进行检查。
本规程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负责解释。本规程是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首次以标准的形式予以发布,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欢迎各有关单位和工程造价专重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修订时补充与完善。

1总则
1.0.1为规范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编制的要求、内容、范围、程序、方法、格式和质量标准等,提高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成果的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造价咨询企业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同时适用于行业组织对会员单位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成果文件的检查。
1.0.3编制工程竣工决算的基本原则:指标口径一致、报表格式统一、依据充分完整、评价客观深入、程序合规合理。
1.0.4工程竣工决算的费用支出范围包括从工程筹建开始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全部建设费用。即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待摊投资及其他费用(含建设工程前期费)。
1.0.5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承担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除应遵循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范的要求。
1.0.6特殊行业如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等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执行国家各部委及相应行业工程竣工决算编制的有关规定。

2术语
2.0.1工程竣工决算
工程竣工决算是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建设项目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
2.0.2其他投资支出
建设单位按建设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房屋购置和基本畜禽、林木等购置、饲养、培育支出以及取得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发生的支出。
2.0.3待核销投资支出
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退耕还林(草)、封山(沙)育林(草)、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费、建设项目报废及其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作待核销投资处理。
2.0.4转出投资支出
非经营性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道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等,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作转出投资处理。
2.0.5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工程竣工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
2.0.6基建收人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人、负荷试车和试运行收人以及其他收入。
2.0.7报废工程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报经批准后可计人工程成本。
2.0.8尾工工程
建设项目在进行工程竣工决算时,尚未完工的概算内工程或尚未购置的概算内设备,其投资支出可依据合同或概算金额进行预计。
2.0.9交付资产
建设单位按照概算批复内容已经完成购置、建造过程,并已交付或转给使用单位的各项资产。包括建筑工程和设备等固定资产、工具和器具及家具等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
2.0.10结余资金
反映建设项目结余的资金,是建设项目到位资金与项目所有投资支出(包括尾工工程投资支出)的差额。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
CECA/GC 2-2015
主编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批准部门:中国建设工程遗价管理协会
施行日期2016年5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北京

CECA/GC2-2015,CECA/GC2-2015 规范,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概算,设计概算,CECA/GC2-2015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

为加强行业的自律管理,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规范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成果的编制办法和深度要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价协)组织有关单位在原《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CECA/GC2一2007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出台的国家标准《T程造价术语标准》GB/T50875一2013、《建设T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一2015,修订了新版《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CECA/GC2一2015(以下简称“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概算文件组成及应用表格、编制依据、编制办法、文件的编审程序和质量控制。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在承担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时应参照本规程的有关要求执业和从业,各地方工程造价协会和中价协各专业委员会可以参照本规程对建设项日设计概算的咨询成果进行检查。

1总则
1..1为了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投资概算额度,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概算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特制定《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概算的编审和调整。
1.0.3本规程对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文件的编制方法、表现形式、编制深度等作了规定。
1.0.4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的文件,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同时也是签订贷款合同、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以及考核项目经济合理性的依据。
1.0.5设计概算投资一般应控制在立项批准的投资估算以内;如果设计概算值超过控制范围,必须修改设计或重新立项审批;设计概算批准后不得任意修改和调整;如需修改或调整时,须经原批准部门同意,并重新审批。
1.0.6设计概算应按编制时(期)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总投资应完整地反映编制时期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设计概算应考虑建设项目施工条件等因素对投资的影响;按项目合理建设期限预测建设期价格水平,以及资产租赁和贷款的时间价值等动态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还应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铺底)流动资金。
1..7设计概算由项目设计单位负责编制,并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2术语
2.0.1建设项目
按一个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由一个或若干个互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组成的工程总和。
2.0.2单项工程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
2.0.3单位工程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能够独立组织施工,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
2.0.4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系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将单位丁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单元。
2.0.5分项工程
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系按不同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将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单元。
2.0.6设计概算
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对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的概略计算。
2.0.7建设项目总概算
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基础上计算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的成果文件。
2.0.8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在单位工程概算的基础上汇总单项工程工程费用的成果文件。

2.0.9单位工程概算
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计算单位程费用的成果文件。
2.0.10工程费用
建设期内直接用于工程建造、设备购置及其安装的建设投资。
2.0.11建筑工程费
用于建筑物、构筑物、矿山、桥涵、道路、水工等土木工程建设面发生的全部费用。
2.0.12设备购置费
为项目建设而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器,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家具等本身及其运杂费用。
2.0.13安装T程费
用于设备、工器具、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家具等的组装和安装,以及配套工程安装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2.0.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建设期发生的与土地使用权取得、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未来产经营有关的构成建设投资但不包括在工程费用中的费用。
2.0.15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材料其他费
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材料发生的但未计人设备材料购置费中的费用。
2.0.16基本预备费
工程概算阶段预留的,由于工程实施中不可预见的工程变更及治商、一般自然灾害处理、地下障碍物处理、超规超限设备运输等可能增加的费用。
2.0.17价差预备费
为在建设期内利率、汇率或价格等因素的变化而预留的可能增加的费用。
2.0.18建设期利息
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为工程项目筹措资金的融资费用及债务资金利息。
2.0.19铺底流动资金
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为保证投产后正常的生产营运所需,并在项目资本金中筹措的自有流动资金。
2.0.20概算定额
完成单位合格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及其费用标准。
2.0.21概算指标
以扩大分项工程为对象,反映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资源消耗的经济指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