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钢丝网片的量在模型里如何提-陕西土建概算预算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问题专业:土建,概算,预算,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提问日期:2022-01-04 00:55:14
提问网友:暗香
解答网友:大庆张工
根据图纸要求,看一下圈出来是否发生:
长度*宽度
面积
来确定工程量
问题专业:土建,概算,预算,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提问日期:2022-01-04 00:55:14
提问网友:暗香
解答网友:大庆张工
根据图纸要求,看一下圈出来是否发生:
长度*宽度
面积
来确定工程量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3:29:27
提问网友:坚持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是的,没错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3:19:14
提问网友:ε=ε=ε=& #40;#& gt;д& lt;& #41;ノ
解答网友:GXZ
2c20如果是梯斜板下钢筋,可以在表格或楼梯属性其它钢筋里编辑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3:19:09
提问网友:高先生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因为对于支座钢筋,本身左右就是一样的
提问日期:2022-01-03 23:19:01
提问网友:1604395643@qq.com
在防雷接地定额中有两个相关定额子目一个是套取接地母线
另一个是直接按面积套取
我按照面积上报的
我看图纸说明按照面积没错但是甲方不同意给面积非要按接地母线 。请问一下套取哪一项定额?
解答网友:杜鹃
套用均压环定额子目,不是接地母线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3:06:14
提问网友:刘晓玲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那个不算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2:50:14
提问网友:刘晓玲
2022-01-03 22:51:19 补充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框起的都不是,图1下面那个右边没有框的才是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03 22:28:06
提问网友:晴天
解答网友:GXZ
你需要根据工程量套上后才会有显示相应的数量的
ICS 29.260.20
CCS K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836.5-2021
代替GB/T 3836.5-2017,GB 12476.7-2010
爆炸性环境 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
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5:Equipment protection by pressurized enclosure“p(IEC 60079-2:2014,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2:Equipment protection by pressurized enclosure'“p",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保护等级
5正压外壳的结构要求
6温度极限
7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静态正压保护除外)
8静态正压用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
9保护气体的供给
10有内释放源的正压外壳
11释放条件
12内置系统的设计要求
13有内释放源的保护气体和正压技术
14有点燃能力的设备
15内部热表面
16型式检查和试验
17例行试验
18标志
19使用说明书
附录A(规范性)换气和稀释试验
附录B(资料性》功能程序图示例
附录C(资料性)管道和外壳内压力变化示例
附录D(货料性)向用户提供的资料
附录E(规范性)外壳内释放型式分类
附录下(资料性》稀释区城原理使用示例
附录G(规范性)应用于“pxb”和“pyb”保护等级的内部电池和电池组
附录H(规范性)应用于“pzc”保护等级的内部电池和电池组
参考文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由正压外壳“”保护的爆炸性气体环境或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结构和试验的
专用要求,也规定了包含有限制可燃性物质释放的正压外壳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拟在爆炸性气体环境或爆炸性粉尘环境中使用的采用正压外壳“”保护的电气设备。
本文件不适用于:
一内置系统可能释放如下物质的正压外壳:
·含氧量超过正常值的空气:或
●氧气与惰性气体混合,其中氧气比例超过21%。
一正压房间或分析室,见GB/T 3836.17。
—使用在存在爆炸物或烟花的环境中的正压外壳,
一使用在存在气体/蒸气和可燃性粉尘杂混物的环境中的正压外壳。
—使用在存在自身含有氧化剂的爆炸物或推进剂等自燃物质的环境中的正压外壳。
一内部有可燃性粉尘释放源的正压外壳。
注,当用户是制造商时,通常情况下,确保本文件所有相关要求适用于设备的制造和试验是用户的责任。
本文件是对GB/T 3836.1通用要求的补充和修改。当本文件的要求与GB/T 3836.1的要求有中
突时,本文件的要求优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35电工术语爆炸性环境用设备(GB/T 2900.352008,IEC 60050-426:2008,IDT)
GB/T 2900.83电工术语电的和磁的器件(GB/T 2900.83一2008,IEC 60050-151:2001,IDT)
GB/T 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 3836.1一2021,IEC 60079-0:2017.M0D)
GB/T 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 3836.4一2021,
IEC 60079-11:2011.MOD)
GB/T 3836.8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由“”型保护的设备(GB/T 3836.8一2021,IFC 60079-15:2017,M0D)
GB/T 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4207一2012,
IEC 60112:2009,IDT)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一2017,IEC 60529:2013,IDT)
GB/T 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1P代码)分级(GB/T 4942.1一2006,IEC 60034-5:
2000,IDT)
GB/T 9364(所有部分)小型熔断器[IFC 60127(所有部分)]
ICS 29.260.20
CCS K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3836.4-2021代替GB 3836.4—2010,GB 3836.19-2010,GB 1247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
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4:Equipment protection by intrinsic safety“i"(IEC 60079-11:2011,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1:Equipment protection by intrinsic safety“i",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爆炸性环境用本质安全装置以及与爆炸性环境用本质安全电路连接的关联装置的结
构和试验要求。
本文件规定的防爆型式适用于其电路本身不会引燃周围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
本文件也适用于使用在非爆炸性环境或用GB/℉3836.1一2021所列的另一种防爆型式保护的电气设备或其部件,只要爆炸性环境中电路的本质安全性能取决于该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的设计和构。
暴露于爆炸性环境中的电路可用本文件对其是否适用于该环境进行评定。
本质安全系统的要求在GB/T3836.18中规定。
本文件是对GB/T3836.1一2021通用要求的补充和修改,但表1所列出的情况除外。当本文件的要求与GB/T3836.1一2021的要求有冲突时,本文件的要求优先。
当本文件的要求同时适用于本质安全装置和关联装置时,在本文件中使用术语“装置”。
本文件仅适用于电气设备,因此本文件使用术语“设备”通常指“电气设备”。
置于爆炸性环境的关联装置应用GB/T3836.1一2021所列的某一种防爆型式保护。此时GB/T3836.1一2021规定的防爆型式要求及其有关部分也适用于关联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6.1一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IEC 60079-0:2017,MOD)
GB/T 3836.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GB/T 3836.3一2021,IEC 60079-7:2015,MOD)
GB/T 3836.18爆炸性环境第18部分:本质安全电气系统(GB/T 3836.18一2017,IEC 60079-25:2010.M0D)
GB/T 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 4207一2012,IEC 60112:2009.1DT)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一2017,IEC 60529:2013,IDT)
GB/T 6109.2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 6109.2一2008,IEC 60317-3:2004,IDT)
GB/T 6109.5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 6109.5一2008,IEC 60317-8:1997,IDT)
GB/T 6109.6漆包圆绕组线第6部分:220级聚酰亚胺漆包铜圆线《GB/T 6109.6一2008.IEC 60317-7:1997,IDT)
GB/T 6109.20漆包圆绕组线第20部分: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GB/T 6109.20—2008,IEC 60317-13:1997,IDT)
GB/T 7957瓦斯环境用矿灯结构、性能和防爆试验通用要求(GB/T 7957一2017,IEC 60079-35-1:2011,IEC 60079-35-2:2011,NEQ)
GB/T 9364(所有部分)小型熔断器[IEC 60127(所有部分)]
GB/T 11021电气绝缘耐热性和表示方法《GB/T 11021一2014,IEC 60085:2007,IDT)
GB/T 16657.2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B/T 16657.2-2008,IEC 61158-2:2007,IDT)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6935.1一2008,IEC 60664-1:2007.1DT)
GB/T 16935.3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3部分:利用涂层、灌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GB/T 16935.3-2016,IEC 60664-3:2010,IDT)
ANSI/UL.248-1低压熔断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Low-Voltage Fuses-一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ICS 29.260.20
CCS K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836.3-2021
代替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3:Equipment protection by increased safety“e"(IEC 60079-7:2015,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7:Equipment protection by increased safety“e",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由增安型“”保护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和Ex元件的设计、结构、检验和标
志要求。
增安型“e”电气设备和Ex元件的保护等级为:
a)“eb”保护等级(EPL“Mb”或“Gb”);或
b)“ec”保护等级(EPL.“Gc”)。
“e”保护等级适用于设备或Ex元件,包括它们的连接件、导体、绕组、灯和电池,但不包括半导体
或电解电容器。
注:“”保护等级不适用半导体或电解电容器之类的电子元件,因为如果不采用内部隔离距离,则预期故障会导致温度过高或者产生电孤和火花。要保持内部隔离距离以及电子元件的功能,通常并不现实。
“ec”保护等级适用于设备或Ex元件,包括它们的连接件、导体、绕组、灯和电池,也包括半导体和电解电容器。
注2:“”保护等级允许使用半导体或电解电容器之类的电子元件,因为在正常条件下和预期经常出现的情况下对此进行评定,都不太可能导致温度过高或者出现电弧和火花。由于隔离距离的要求并不适用于内部结构,因此,如果外部隔离距离符合要求,则普通电子元件通常可以使用。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的要求适用于两个保护等级。
对于“eb”保护等级,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1kV(交流有效值或直流)的电气设备。
对于“ec”保护等级,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5kV(交流有效值或直流)的电气设备。
注:由流经增安型主电路连接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机械应力导致的连接件的移动,不会对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点燃产生显著的危险。普通的工业标准要求考虑短时高强电流对连接件可靠性产生的影响。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不会对连接件的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注:因电流偏移高于标称额定电流而发生的任何短期热偏移(例如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由于事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在事件过程中产生的对流传递,因此不认为会形成显著的点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
注5:高压连接件和相关连接线(1kV以上)可能易于受可能成为点燃源的局部增大的放电活动影响。典型的解决方法是增加与接地表面或者其他连接件的间距,终端配置合适的高压应力释放器。
本文件是对GB/T3836.1通用要求的补充和修改。当本文件的要求与GB/T3836.1的要求有冲
突时,本文件的要求优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 755一2019,IEC 60034-1:2017,IDT)
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2一
2006,ISO 527-2:1993.IDT)
GB/T 1312管形荧光灯灯座和启动器座(GB/T 1312一2007,IEC 60400:2004,IDT)
GB/T 1406.1灯头的型式和尺寸第1部分:螺口式灯头(GB/T 1406.1一2008,IEC 60061-1:
2005,MOD)
GB/T 1406.2灯头的型式和尺寸第2部分:插脚式灯头(GB/T 1406.2一2008,IEC 60061-1:
2005,MOD)
GB/T 1406.5灯头的型式和尺寸第5部分:卡口式灯头(GB/T 1406.5一2008,IEC 60061-1:
2005.M0D)
GB/T 2423.5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EC 60068-2-27:
2008,IDT)
GB/T 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振动(正弦)(GB/T 2423.10一2019,
IEC 60068-2-6:2007,IDT)
GB/T 2423.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
(GB/T 2423.19-2013.IEC 60068-2-42:2003.IDT)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1.)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8.1-2012,ISO 2859-1:1999,IDT)
GB/T 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 3836.1一2021,IEC 60079-0:2017,MOD)
GB/T 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T 3836.2一2021,IEC 60079-1:2014.M0D)
GB/T 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GB/T 3836.4一2021,IEC 60079-11:2011,MOD)
GB/T 3956电缆的导体(GB/T 3956一2008.IEC 60228:2004,IDT)
GB/T 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 4207一2012,IEC 60112:2009,IDT)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T4208一2017.IEC 60529:2013,IDT)
GB/T 6109.2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 6109.2一2008,
IEC 60317-3:2004,IDT)
GB/T 6109.5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 6109.5一2008,
IEC 60317-8:1997,1DT)
GB/T 6109.20漆包圆绕组线第20部分: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GB/T 6109.20—2008,IEC 60317-13:1997,IDT)
GB/T 6109.22漆包圆绕组线第22部分:240级芳族聚酰亚胺漆包铜圆线(GB/T 6109.22一
2008,IEC 60317-46:1997,IDT)
GB 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7000.1一2015,IEC 60598-1:2014,1DT)
GB/T 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1一2008.ISO 178:2001,IDT)
GB/T 10681家用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钨丝灯性能要求(GB/T 10681一2009,IEC 60064:
2005 A 4:2007,NEQ)
GB/T 10682双端荧光灯性能要求(GB/T 10682一2010,IEC 60081:2005,NEQ)
GB/T 11021电气绝缘耐热性和表示方法(GB/T 11021一2014,IEC 60085:2007,IDT)
GB/T 11026.1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GB/T 11026.1一
2016,IFC 60216-1:2013,IDT)
GB/T 11026.2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GB/T 11026.2一2012,
IEC 60216-2:2005,IDT)
GB/T 13140.5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第2部分:扭接式连接器件的特殊要求
(GB/T 13140.5-2008,IEC 60998-2-4:2004,IDT)
GB/T 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T 14048.1一2012,IEC 60947-1:
2011,MOD)
GB/T 14048.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部分:辅助电器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GB/T 14048.7-2016,IEC 60947-7-1:2009,MOD)
GB/T 1404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2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保护导线接线端子
排(GB/T 14048.8-2016,IEC 60947-7-2:2009,MOD)
GBT 14048.2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4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PCB接线端子排
(GB/T 14048.22-2017,IEC 60947-7-4:2013,1DT)
GB 14196.1白炽灯安全要求第1部分:家庭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钨丝灯(GB 14196.1一
2008,IEC 60432-1:2005,IDT)
GB 14196.2白炽灯安全要求第2部分:家庭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卤钨灯(GB 14196.2一
2008,IEC 60432-2:2005,1DT)
GB 14196.3白炽灯
安全要求第3部分:卤钨灯(非机动车辆用)(GB 14196.3一2008,IEC 60432-3:2005,IDT)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6935.1一
2008.IEC 60664-1:2007,1DT)
GB/T 17464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适用于0.2mm2以上至35mm2(包括)导线的夹紧件的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GB/T 17464一2012.IEC 60999-1:1999,IDT)
GB/T 17935螺口灯座(GB/T 17935—2007,IEC 60238:2004,IDT)
GB/T 17936卡口灯座(GB/T 17936一2007,IEC 61184:2004,IDT)
GB 18774双端荧光灯安全要求(GBI18774一2002,IEC 61195:1999,IDT)
GB/T 19148.1灯座的型式和尺寸第1部分:螺口式灯座(GB/T 19148.1一2008,IEC 60061-2:2004.M0D)
GB/T 19148.2灯座的型式和尺寸第2部分:插脚式灯座(GB/T 19148.2一2008.IEC 60061-2:2004.M0D)
GB 19510.1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9510.1一2009,IEC 61347-1:2007.IDT)
GB 19510.4灯的控制装置第4部分: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 19510.4一2009,IEC 61347-2-3:2000,1DT)
GB/T 19518.1爆炸性环境电阻式伴热器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GB/T 19518.1一2017,IEC 60079-30-1:2007,MOD)
GB 19652放电灯(荧光灯除外)安全要求(GB 19652一2005,IEC 62035:1999,1DT)
GB/T 20636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非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适用于35mm2以上至300mm2导线的特殊要求(GB/T 20636一2006,IEC 60999-2:2003,IDT)
GB/T 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 20840.2一2014,IEC 61869-2:2012,MOD)
GB/T 21211等效负载和叠加试验技术间接法确定旋转电机温升(GB/T 21211一2017,IEC 60034-29:2008,1IDT)
ICS 29.260.20
CCS K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836.2-2021代替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2:Equipment protection by flameproof enclosures“d"(IEC 60079-1:2014,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Equipment protection by flameproof enclosures“d",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录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文
4保护等级(设备保护级别,EPL)
6密封接合面
7操纵杆
8转轴和轴承的补充要求
9透明件
1构成隔爆外壳一部分的呼吸装置和排液装置
11紧固件和开口
12材料
13隔爆外壳的引人装置
14检查和试验
15型式试验
16例行试验
17 I类开关
18灯座和灯头
19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20标志
21使用说明书
附录A《规范性)对呼吸装置和排液装置的波纹带状元件和多层筛网元件的附加要求
附录(规范性》对呼吸装置和排液装置具有不可测通道元件的附加要求
附录C(规范性)隔爆外壳引人装置的附加要求
附录D(规范性)作为Ex元件的空隔爆外壳
附录E《规范性)隔爆外壳内使用的电池
附录下(资料性》螺栓或螺母的机械性能
附录G(规范性》对具有内部释放源(内置系统》的隔爆外壳的附加要求
附录H《规范性)由变频器供电的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机的要求
附录I(规范性)I类电气设备的补充规定
附录」(资料性)粘结接合面的补充机械固定方式示例
参考文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结构和试验的专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拟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的采用隔爆外壳“d”保护的电气设备。
本文件是对GB/T3836.1通用要求的补充和修改。当本文件的要求与GB/T3836.1的要求有冲突时.本文件的要求优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7普通螺纹公差(GB/T 197一2018,ISO 965-1:2013,MOD)
GB/T 1406.2灯头的型式和尺寸第2部分:插脚式灯头(GB/T 1406.2一2008,IEC 60061-1:2005.MOD)
GB/T 2516普通螺纹极限偏差(GB/T 2516一2003,ISO 965-3:1998,MOD)
GB/T 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 3836.1一2021,IEC 60079-0:2017.MOD)
GB/T 3836.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保护的设备GB/T 3836.3一2021,IEC 60079-7:2015,MOD)
GB/T 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GB/T 3836.4一2021,
IEC 60079-11:2011.MOD)
GB/T 3836.8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由“”型保护的设备(GB/T 3836.8一2021,IEC 60079-15:2017.MOD)
G3/T 5163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亭和开孔率的测
定(GB/T 5163-2006,ISO 2738:1999,IDT)
GB/T 5249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GB/T 5249一2013.ISO 4003:1977,IDT)
GB/T 5250可渗透烧结金属材料流体透性的测定《GB/T 5250一2014,ISO 4022:1987,IDT)
GB/T 9364(所有部分)小型熔断器[IEC 60127(所有部分)]
GB/T 19148.2灯座的型式和尺寸第2部分:插脚式灯座(GB/T 19148.2一2008,IEC 60061-2:2004.MOD)
ANSI/ASME BI.2o.1通用管螺纹(英制)[Pipe threads,general purpose(inch)]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 鲁L21ZM202,实行日期:2021年12月1日,统一编号:DBJT37-4,主编单位: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2021年第7号公告。
一、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公称内径范围为150mm~3000mm的市政、建筑小区、工业和民用建筑(管顶最大覆土深度不大于8.0m)的室外埋地竹缠绕复合排水管道工程;排入管道的水温不大于90℃,环刚度等级范围为5kN/㎡2~20kN/m㎡2,应用环境温度范围为-40℃~80℃。
二、编制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10.《竹缠绕复合管》GB/T37805-2019
11.《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CECS470-2017
三、编制内容
本图集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埋地竹缠绕复合排水管道的技术要求、连接方式、工程设计、施工安装。
四、技术要求
1.埋地竹缠绕复合排水管道简称(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复合管以竹材为基体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制成的生物基管道。管道由内到外依次为内衬层、结构层和外防护层,三层用胶黏剂粘接一体,使用寿命不小于50年,如下图所示。
(1)内衬层:管内表面由树脂和竹纤维无纺布制成的富树脂层,其厚度不小于1.2mm。内衬层树脂采用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型树脂等的一种,满足《竹缠绕复合管》GB/T37805规定的黏度、固体含量、凝胶时间、酸值、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技术要求,不可
溶分含量不小于92%;竹纤维无纺布满足《竹缠绕复合管》GB/T37805规定的厚度、含水率、纵向拉伸断裂强力、横向拉伸断裂强力、纵向伸长率、横向伸长率等技术要求。
(2)结构层:由竹材和热固性树脂组合成的管承力层,其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5%。竹材包含竹篾、竹篾帘和竹篾卷,竹材表面无蛀虫、霉变,含水率为7%~13%,拉伸强度不小于60MPa;热固性树脂满足《竹缠绕复合管》GB/T37805表1规定的外观、黏度、固体含量、pH值、游离甲醛含量、拉伸强度等技术要求。
(③)外防护层:管结构层外层的涂层,由防水防腐树脂和防辐射填料制成,其厚度不小于0.5mm。
2.竹缠绕复合管表面吸水率不大于3%;燃烧性能达到《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的B等级;导热系数不大于0.2W/(m·K);外表面的邵氏硬度不小于60HA;冷热交变达到10循环,界面无分裂现象。闭水试验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要求。
3.力学性能
(1)环刚度
竹缠绕复合管环刚度等级为5kN/m2、10kN/m2、15kN/m2、20kN/m㎡2,非标准环刚度等级和超过20kN/m㎡2的环刚度等级的竹缠绕复合管,可根据环刚度公式进行设计,参考公式
1进行计算。
(2)抗外压形变性能
竹缠绕复合管抗外压形变性能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形变量达到25%时,竹缠绕复合管未出现屈服;
2)完成“1)”过程后竹缠绕复合管沿轴向重新加载,当形变达到计算直径D的25%时,荷载下降值不超过“1)”过程中相同形变时荷载值的10%。
(3)挠曲性
竹缠绕复合管挠曲性的径向变形率及要求详见表1。
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2
竹缠绕复合管大小端示意图、竹缠绕复合管大小端允许偏差…12
竹缠绕复合管长度允许偏差表、端面垂直度允许偏差表……13
承插连接示意图…………14
承插口尺寸和允许偏差表….…15
0型橡胶圈示意图、0型橡胶圈配套尺寸表…………17
法兰连接剖面、竹复合管凸台的厚度表……………18
束节连接剖面图、束节的最小长度表………………19
沟槽回填土示意图.……20
竹缠绕复合管与检查井的连接……21
环刚度与设计壁厚对照表.…22
ICS 29.260.20
CCS K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836.1-2021代替GB 3836.1—2010,GB 12476.1—2013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1:Equipment-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0079-0:2017,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0:Equipment-General requirements,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设备分类
5温度
6对所有电气设备的要求
7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8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金属部件
9紧固件
10联镇装置
11绝缘套管
12(顶留将来使用)
14连接件
15接地导体或等电位导体连接件
16外壳的引入装置
17电机的补充要求
18开关的补充要求
19熔断器的补充要求
20现场布线连接用外部插头,插座和连接器的补充要求,
21灯具的补充要求
22帽灯和手提灯的补充要求
23装有电池的设备
24文件
25试样或样机与文件的一致性
26型式试验
27例行试验
28制造商责任
29标志
30使用说明书
附录A《规范性)电统引人装置的附加要求
附录B《规范性)对Ex元件的要求
附录C《资料性)抗冲击试验装置示例
附录D(资料性)连接到变频器的电机
附录E《资料性)电机温升评估
附录F(资料性)非金属外壳或外壳的非金属部件试验(26.4)的指导流程图
附录G《资料性)电缆引入装置试验的指导流程图
附录H《资料性)轴电压导致电机轴承或电刷火花故电能量计算
附录1《规范性)工类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
附录」《规范性)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
参考文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爆炸性环境用Ex设备和Ex元件的结构、试验和标志的通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拟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或爆炸性粉尘环境的设备,包括由本文件所列补充文件规定的设备,作为这些设备用于爆炸性环境时的通用要求。
可假定Ex设备能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下(与环境爆炸特性有关)运行:
温度:-20℃~+60℃;
一压力:80kPa~110kPa:
一一空气中正常氧含量:通常为21%(体积分数)。
本文件及其他补充标准规定了在超出标准温度范围外运行的Ex设备的附加试验要求,对在超出
标准压力范围和标准氧含量下运行的E设备,可要求进一步附加考虑和试验。这样的附加试验对于
依靠熄灭火焰(例如隔爆外壳“d”,GB/T3836.2)或限制能量(本质安全型“i”,GB/T3836.4)的防爆型式,可能特别相关。
注1:尽管以上标准大气条件给出的大气温度范围是一20℃~+60℃,但Ex设备所使用的正常温度范围依然是一20℃~+40℃,另有规定和标志时除外,见5.1.1。一般认为一20℃~+40℃对大部分Ex设备是合适的,且若将所有设备制造成适用于℃环境温度上限.将增加不必要的设计限制。
注:本文件给出的要求源于对设备产生的点燃危险评定。考虑的点燃源是在一般工业环境中不同设备类型出现的热表面、电磁辐射、机械火花、机械冲击导致铝热反应、电孤和静电放电。
注: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同时出现或可能同时出现的场所.这种同时出现的情况通常需要附加保护措施。GB/T3836.15中给出了关于在杂混物(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可燃粉尘或飞絮的混合物)中使用Ex设备的指南。
除与爆炸危险直接有关的内容之外,GB/T3836没有规定其他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不涉及绝热压缩、冲击波、放热化学反应、粉尘自燃、明火和热气体/液体等点燃源。
注:虽然不在本文件的范围内,这样的设备宜进行危险分析,确定并列出设备的所有潜在点燃源及防止这些点燃源成为有效点燃源所采取的措施。见GB/T3836.28。
本文件由下列文件补充或修改:
GB/T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T3836.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
GB/T3836.5:爆炸性环境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
GB/T3836.6:爆炸性环境第6部分:由液浸型“0”保护的设备;
GB/T3836.7:爆炸性环境第7部分:由充砂型“q”保护的设备;
GB/T3836.8: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由“”型保护的设备;
GB/T3836.9:爆炸性环境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
GB/T3836.17:爆炸性环境第17部分:由正压房间“”和人工通风房间“v”人保护的设备;
GB/T3836.18:爆炸性环境第18部分:本质安全电气系统;
GB3836.20:爆炸性环境第20部分:设备保护级别(EPL)为Ga级的设备;
GB/T3836.22:爆炸性环境第22部分:光辐射设备和传输系统的保护措施;
GB/T3836.24:爆炸性环境第24部分:由特殊型“s”保护的设备;
GB/T3836.25:爆炸性环境第25部分:可燃性工艺流体与电气系统之间的工艺密封要求;
GB/T3836.28:爆炸性环境第28部分: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基本方法和要求;
GB/T3836.31: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保护的设备;
GB/T3836.32:爆炸性环境第32部分:电子控制火花时限本质安全系统;
GB/T20936.1:爆炸性环境用气体探测器第1部分:可燃气体探测器性能要求;
GB/T20936.4:爆炸性环境用气体探测器第4部分:开放路径可燃气体探测器性能要求:
GB/T19518.1:爆炸性环境电阻式伴热器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
GB/T7957:瓦斯环境用矿灯结构、性能和防爆试验通用要求。
本文件,连同上述提及的附加文件,不适用于医用电气设备、发爆器、发爆器试验仪和点火电路试
验仪。
注5:在本文件中出现的“隔爆外壳”和“隔爆型”是同义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1内六角柱头螺钉(GB/T 70.1一2008.ISO 4762:2004,MOD)
GB/T 70.2内六角平圆头螺钉(GB/T 70.2一2015.ISO 7380-1:2011.MOD)
GB/T 70.4内六角平圆头凸缘螺钉(GB/T 70.4一2015 ISO 7380-2:2011.MOD)
GB/T 77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GB/T 77一2007 ISO 4026:2003,MOD)
GB/T 78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GB/T 78一2007,ISO 4027:2003,MOD)
GB/T 79内六角圆柱端紧定螺钉(GB/T 79一2007,ISO 4028:2003.MOD)
GB/T 80内六角凹端紧定螺钉(GB/T 80一2007 ISO 4029:2003,MOD)
GB/T 197普通螺纹公差(GB/T 197一2018 ISO 965-1:2013,MOD)
GB/T 755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GB/T 755一2019,IEC 60034-1:2017,IDT)
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2一2006,ISO 527-2.1993,IDT)
GB/T 1043(所有部分)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ISO179(所有部分)]
GB/T 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 1408.1一2016,IEC 60243-1:2013,IDT)
GB/T 1408.2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1408.2-2016,IEC 60243-2:2013,1DT)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
环)(GB/T 2423.4-2008. IEC 60068-2-30:2005.IDT)
GB/T 2516普通螺纹极限偏差(GB/T 2516一2003,ISO 965-3:1998.MOD)
GB/T 2672内六角花形盘头螺钉(GB/T 2672一2017,ISO 14583:2011,MOD)
GB/T 3452.1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3452.1一2005,
ISO 3601-1:2002,MOD)
GB/T 3452.3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GB/T 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T3836.2一2021,
IEC 60079-1:2014.MOD)
GB/T 3836.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保护的设备(GB/T3836.3一2021,
IEC 60079-7:2015,MOD)
GB/T 3836.11爆炸性环境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试验方法和数据
(GB/T 3836.11—2017.IEC 60079-20-1:2010,IDT)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一2017,IEC 60529:2013.IDT)
GB/T 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1P代码)分级(GB/T 4942.12006.IEC 600345:2000,11DT)
GB/T 5277紧固件螺栓和螺钉通孔(GB/T 5277一1985,eqv ISO 273:1979)
GB/T 5782六角头螺栓(GB/T 5782一2016,ISO 4014:2011,MOD)
GB/T 5783六角头螺栓全螺纹(GB/T 5783一2016,ISO 4017:2014.MOD)
GB/T 6031硫化橡胶或热型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IRHD~100IRHD)(GB/T 6031一2017,ISO 48:2010.1DT)
GB/T 61701型六角螺母(GB/T 61702015,ISO 4032:2012,MOD)
GB/T 7957瓦斯环境用矿灯结构、性能和防爆试验通用要求(GB/T 7957一2017.IEC 60079-35-
1:2011.IEC 60079-35-2:2011.NEQ)
GB/T 8897.1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GB/T 8897.1一2013.IEC 60086-1:2011.MOD)
GB/T 9144普通螺纹优选系列(GB/T 9144一2003,ISO 262:1998,MOD)
GB/T 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1一2008,ISO 178:2001,IDT)
GB/T11020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时的燃烧性试验方法清单《GB/T11020一2005,IEC 60707:1999,IDT)
GB/T 11026.1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GB/T 11026.1-2016.IEC60216-1:2013,IDT)
GB/T 11026.2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GB/T 11026.2一2012,IEC 60216-2:2005.IDT)
GB/T 1381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GB/T 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T 16422.2一2014,ISO 4892-2:2006,IDT)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16935.1一2008,IEC 60664-1:2007.IDT)
GB/T 17194电气导管电气安装用导管的外径和导管与配件的螺纹(GB/T17194一1997,qv
IEC 60423:1993)
GB/T 18616爆炸性环境保护电缆用的波纹金属软管(GB/T 18616一2002,qv ISO 10807:1994)
GB/T 35685.1低压封闭式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在维修和维护工作中提供隔离功能的封闭式隔离开关(GB/T 35685.1一2017,IEC 62626-1:2014,IDT)
ANSl/UL.746C聚合材料电气设备评价中用(Polymeric Materials一Used in Electrical Equip-ment Evaluations)
ASTM D5964 IRM901,IRM2和IRM903油代替ASTM No.1 ASTM No.2和ASTM No.3油的标准实施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rubber IRM901,IRM9o2,and IRM903 replacement oils for ASTM No.1.ASTM No.2,and ASTM No.3)
彩色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鲁L21ZJ906图集,pdf格式,施行日期:2021年12月1日,统一编号:DBJT37一2,主编单位:青岛中景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2021年第7号公告。
一、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中设置逃生缓降器的场所。
二、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40248-2021
3.《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一部分:配备指南GB21976.1-2008
4.《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二部分:逃生缓降器GB21976.2-2012
5.《建筑救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DB37/675-2007
6.《航空钢丝绳》YB/T5197-2005
7.《民用建筑消防安全应急箱配备》DB37/T2686-2015
三、编制内容
本图集主要编制内容包括:编制说明、逃生缓降器组件示意图、安全应急箱示意图、安装位置示意图、配件预埋件详图等。
四、设计要求
逃生缓降器是一种靠自重从一定高度,以一定的速度沿建筑外墙安全降至地面,并能连续使用的辅助逃生器具。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挂钩、绳索、支座等组成,并放置在成品箱或安全应急箱内。
1.设置场所
下列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30以下部位自地上第三层或室内地面与室外高差大于6m的二层起逐层设置逃生缓降器:
(1)办公楼、综合楼、教学楼、商业楼、医疗建筑;
(2)宾馆、公寓、集体宿舍;
(3)公共娱乐场所;
(4)人员密集的工业建筑;
(⑤)火车站、汽车(轻轨)客运站、航空站、港口建筑的候车(机、船)场所。
2.设置位置及要求
(1)逃生缓降器应安装在建筑物袋形走道尽端或建筑外窗边、阳台凹廊以及其他公共走道、屋顶平台等处。
(2)逃生缓降器供人员逃生的开口净高度宜在1.5以上,净宽度应在0.6m以上。
(③)逃生缓降器箱采用暗装时,其墙体的耐火极限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
(④)不锈钢成品支座可安装在钢筋混凝土侧墙或梁的侧面,不应安装在楼板上。
(⑤)支座上下层不宜安装在同一位置,逃生缓降器的绳索垂线间距应大于1.0m,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千涉。
3.设置数量
(1)逃生缓降器的设置点应均匀布置,配备数量应满足器材可救助人数不小于逃生人数的要求。
1)设置数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2
逃生缓降器组件及逃生缓降器箱示意图……7
安全应急箱示意图……8
逃生缓降器箱安装位置示意图(一)……9
逃生缓降器箱安装位置示意图(二)………10
逃生缓降器箱暗装安装图(一)…………11
逃生缓降器箱暗装安装图(二)…………12
逃生缓降器箱明装安装图(一)…………13
逃生缓降器箱明装安装图(二)…………14
ICS 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809—2020
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hydroelectric reservoir area safety monitoring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要求制定。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经过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与经验,考虑了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巡视检查、滑坡监测、泥石流监测、库盘监测,以及监测资料整编分析等。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巡视检查
4.1一般规定
4.2巡视检查内容
4.3检查方法和要求
5滑坡监测
5.1一般规定
5.2监测设计
5.3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5.4观测
6泥石流监测
6.1一般规定
6.2监测设计
6.3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6.4观测
7库盘监测
7.1一般规定
7.2监测设计
7.3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7.4观测
8监测资料整编分析
8.1一般规定
8.2整编分析
8.3监测预警预报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设计、施工和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库区的安全监测。
1.0.3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电工程库区hydroelectric reservoir area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和因水库蓄水而引起的影响区。
2.0.2监测仪器设备monitoring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基于各种原理的传感器、监测装置及其相应的监测信息采集和传输设备的总称。
2.0.3监测设施monitoring facilities
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及其辅助设施(保护装置、观测房、观测便道等)的统称。
提问日期:2022-01-03 21:12:25
提问网友:灵
解答网友:zhangy
套用综合脚手架。
问题专业:土建,结算,钢筋算量GGJ2013,
提问日期:2022-01-03 21:07:33
提问网友:哈哈
对拉螺栓堵眼增加,是不可周转的对拉螺栓都需要堵眼,地下砼内墙(不含防水要求挡土墙)、地上砼墙
解答网友:竹风
对拉螺栓堵眼增加,是针对周转的对拉螺栓。需要堵眼的才计算。
不能周转的哪有眼呢?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808-2020
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eservoir earthquake monitoring of hydropower project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要求制定。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对我国各水电工程水库地震台网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各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设计、施工、运行等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地震监测实际情况,并广泛征求地震、水电行业意见,最终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6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基本规定、水库地震监测设计、水库地震监测台网施工、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水库地震监测设计
4.1一般规定
4.2测震台站设计
4.3强震动台站设计
4.4地壳形变观测设计
4.5地下水监测设计
4.6数据传输设计
4.7台网中心设计
5水库地震监测台网施工
5.1一般规定
5.2施工准备
5.3测震和强震动台站施工
5.4地壳形变观测施工
5.5地下水台站施工
5.6台网中心施工
6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运行与维护
6.1一般规定
6.2运行与维护
6.3监测数据处理
6.4地震速报
6.5应急流动监测与现场宏观调查
6.6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6.7资料归档
附录A水库测震台网监测能力估算
附录B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观测墩设计示意图
附录C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仪器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我国水库地震监测工作,明确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大型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
1.0.3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库地震reservoir earthquake
与水库蓄水有关的离库岸10km范围内发生的地震。
2.0.2水库地震监测台站reservoir earthquake monitoring station
用于监测水库地震并配置有地震监测仪器及设施的场所。
2.0.3中继站repeater station
接收并转发信号的场所。
2.0.4台网中心network center
水库地震监测信息接收、存储、交换、分析、报送和台网运行管理的场所。
2.0.5水库地震监测台网reservoir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由水库地震监测台站、中继站和台网中心组成的监测网络。
2.0.6水库地震监测区monitoring area for reservoir earthquake
水库影响区及其周围50km范围内历史上发生过M5.0级以上地震的区域。
2.0.7地震本底seismic background
天然状态下的地震活动水平。
ICS 27.140
CCS P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 5807-2020
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rockmass stability of hydropower project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通过调查总结国内外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实例,作了专题研究,吸收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等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经多次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监测系统设计、监测施工、监测与维护、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5监测系统设计
5.1一般规定
5.2传感器布置
5.3监测基站、监测中心站和监控中心布置
5.4通信方案设计
5.5设备选型
6监测施工
6.1一般规定
6.2施工准备
6.3安装埋设
6.4调试与验收
7监测与维护
8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8.1一般规定
8.2微震信号识别
8.3微震事件定位
8.4微震事件震源参数计算
8.5岩体稳定性分析与预警
8.6微震监测报告编制
附录A微震监测设备技术指标
附录B微震监测基本信息记录表
附录C岩体波速计算
附录D微震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记录表
附录E监测区域微震参变量信息表
附录F基于微震监测信息的岩爆预警法
附录G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简报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
1.0.3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及时设计监测方案,安装埋设微震监测设备,实施微震监测,分析监测数据,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预警。
1.0.4水电工程岩体稳定性微震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微震microseism
岩体破裂产生的微小震动。
2.0.2微震监测microseismic monitoring
利用微震专用设备对岩体破裂产生的震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2.0.3微震辐射能radiated microseismic energy
岩体在开裂或滑动过程中,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的能量,也称为微震释放能或微震能。
2.0.4视体积apparent volume
微震源非弹性变形区岩体的体积。
2.0.5纵波到时P wave arrival time
纵波到达传感器的时刻。
2.0.6横波到时S wave arrival time
横波到达传感器的时刻。
2.0.7微震事件定位microseismic event locating
求解微震发生时刻和微震源空间位置。
2.0.8持续时间duration time
微震信号振幅从超过预先设定触发值到低于预先设定的结束阈值所经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