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94-2021 建设工程装饰装修类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设工程 装饰装修类技术工人 职业技能 标准
Occupational skill standards for decoration technical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DB.J 50/T-394-2021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1年12月1日
2021重庆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8]44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油漆工;5涂裱工;6镶贴工;7木工;8金属工。
1重庆
1.0.1为了加强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生产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提升职业技能,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包括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的油漆工、涂裱工、镶贴工、木工、金属工等五个工种。
1.0.3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中装饰装修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评价。
1.0.4建设工程装饰装修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职业技能occupational skill
在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2.0.2职业技能证书occupational skill certificate
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2.0.3职业技能评价occupational skill evaluation
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定。
2.0.4油漆工painters
使用机具,在建筑物、构筑物及钢结构构件表面用涂料进行涂刷或喷刷的操作人员。
2.0.5镶贴工inlayers
使用机具,将饰面材料镶贴或挂贴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的操作人员。
2.0.6涂裱工paperhangers
使用机具,对建筑表面、内部空间、内部陈设以及室内用品等物体进行装修和装饰的操作人员。
2.0.7木工carpentrys
使用机具,对木制品进行制作、安装及维修的操作人员。
2.0.8金属工metal workers
使用机具,对建筑装饰装修的金属制品进行制作和安装的操作人员。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393-2021 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装配式 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ssembled light heat preservation decoration integrated exterior wall panel
DBJ 50/T-393-2021
主编单位: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1年12月1日
2021重庆
根据《关于下达2017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三批)的通知》(渝建〔2017二756号)的要求,由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6施工;7验收。
1总则
1.0.1为规范和指导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7度及7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采用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适用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00 m。
1.0.4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assembled light heat preservation decoration integrated exterior wall pane
在工厂预制生产,由支撑构造、内外侧板、填充层、饰面层等组合而成,具有轻质、保温、隔声、装饰等一体化功能的,通过外挂形式施加于主体结构并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的位移能力的,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荷载作用的非承重建筑外围护构件。
2.0.2支撑构造supporting structure
在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中起支撑作用,由主、次龙骨及附属连接配件共同组成。
2.0.3内、外侧板interior and external panel
在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中起围护作用的无机轻质板材。
2.0.4填充层filling layer
在外侧板、内侧板及支撑构造围成的空腔中填充的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的材料填充层。
2.0.5连接件connector
用于连接主体结构与装配式轻质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的部件,并传递二者之间荷载与作用。
2.0.6背衬材料backing material
为控制密封材料的嵌填深度,防止密封材料和接缝底部粘结而设置的可变形材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2-01-17 20:26:42
提问网友: 啦啦啦啦大美妞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后期再支模板浇筑的。
答疑:云授权账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计量GTJ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
提问日期: 2022-01-17 20:22:48
提问网友: 守护人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GTJ2021云授权账号是什么?
解答网友: 钢筋撑起半边天
就是登录服务新干线的账号
DBJ50/T-380-2021 建筑膜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 15696-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 50/T-380-2021
建筑膜结构 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building membrane structures
2021-02-10发布 2021-05-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8]447号)的要求,由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大学负责,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订了《建筑膜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工作,认真总结了膜结构建筑在国内外及重庆市内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编制工作。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膜材 性能检测;5.其它材料性能检测;6.连接检测;7.张力检测;8.尺寸与偏差检测;9.外观质量检测。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膜结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建筑膜结构和既有建筑膜结构的检测。
1.0.3建筑膜结构的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膜结构membrane structure
由膜材、支承结构及附属构件共同组成的建筑结构。
2.1.2膜材membrane material
由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涂层织物,或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薄膜,主要分为织物类膜材和ETFE膜材。
2.1.3涂层cover layer
涂覆在基材上,保护基材的聚合物层。
2.1.4织物类膜材fabric membrane
由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类基材涂覆涂层构成的膜材。
2.1.5ETFE膜材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 membrane
由乙烯一聚四氟乙烯共聚物构成的热塑化合物类膜材。
2.1.6面密度area density
单位面积膜材的质量。
2.1.7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拉伸试验过程中,截止至试样被拉断时记录的最大力或相应的应力。
2.1.8撕裂强度tear strength
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使试样上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
2.1.9涂层剥离强度coating adhesion force
在规定的条件下,涂层织物类膜材在涂层和基材的剥离过程中,单位宽度上所能承受的平均力。
2.1.10膜面连接强度membrane connection strength
在规定条件下对膜与膜的连接、膜与刚性边界的连接、膜与柔性边界的连接以及膜顶和膜角连接等连接形式进行拉伸试验过程中,截止试样被拉断时记录的最大力或相应的应力。
2.1.11延伸率tensile strain
试样在拉伸试验时标距的增量与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2.1.12徐变延伸率creep strain
相应于恒定张力作用时间段内的膜材延伸率。
2.1.13断裂延伸率tensile strain at break
试样在拉伸试验断裂时标距的增量与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2.1.14老化率aging ratio
试样老化前后抗拉强度的变化率。
2.1.15经向试样warp specimen
膜材力学性能检测中,受力方向与膜材经向一致的试样。
2.1.16纬向试样weft specimen
膜材力学性能检测中,受力方向与膜材纬向一致的试样。
2.1.17等速伸长试验机CRE constant rate of extension testing machine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夹持试样的夹具一个固定,另一个以恒定速度运动,使试样的伸长与时间成正比的一种试验仪器。
2.1.18隔距长度clamp distance
试验装置上夹持试样的两个有效夹持点之间的距离。
2.1.19负荷峰/谷maximum/minimum loading
试样在撕裂过程中负荷不断地变化下,当撕破的瞬间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在记录图谐上所形成的峰/谷,其值即为峰值/谷值。
2.1.20刚性边界rigid boundary
膜面与钢、铝、混凝土等刚性支承结构之间的连接边界。
2.1.21柔性边界flexible boundary
膜面与索等柔性支承结构之间的连接边界。
2.1.22膜面张力pretension force
以机械或其他方法,预先施加于拉索或膜单元 上的力。
2.1.23膜单元membrane unit
将数块膜经热合后形成的能适应一定支撑结构边界的膜材单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163-2021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既有公共建筑 绿色改造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
DBJ 50/T-163-2021
主编单位:重庆市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化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
重庆大学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2年01月01日
2021重庆
为了推进重庆市节能改造升级,引导重庆市绿色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标准体系,指导并规范绿色改造技术在重庆地区的推广应用,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城乡建设领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8年绿色建筑与节能配套能力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63-2013进行修订。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修改标准名称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评估与策划、规划与建筑、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及有关附录。
1总则
1.0.1为推动国家和重庆市绿色产业政策,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工程质量安全,保护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关注人身健康,引导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
1.0.3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既有公共建筑现状和改造目标,根据重庆地区自身特点及区域优势,采用适宜的技术,提升既有公共建筑的综合性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4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改造green retrofitting
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为目标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的维护:更新等活动
2.0.2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3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5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6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提高设备可靠性而进行的计划内维护
2.0.7跟踪评估tracking evaluation
为确保建筑设备和系统高效运行定期对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的工作
2.0.8改造策划retrofitting planning
依据改造前评估结论结合业主改造意愿/研究确定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模式、改造目标及技术路线等活动。
2.0.9改造后评估post-assessment for retrofitting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后,对单项改造措施效果和综合性能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T 13-114-2009 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镇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road Cement Pavements
DBJ/T 13-114-2009
建设部备案号:J 11374-2009
主编单位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督总站
批准邮门:福建省建设厅
实施日期:二00九年六月一日
2009年 福州
1总则
1.0.1为确保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质量,提高我省城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水平,使铺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工艺科学,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城镇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道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大、中型维修的城镇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园林等内部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应根据本规程、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推行机械操作,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措施。
1.0.6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见术语
2.0.1路基Subgrade
按照路型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为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2.0.2面层Surface Course
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
2.0.3基层Base Course
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底基层。
2.0.4垫层Bed Course
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2.0.5路面Pavement
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筑物。
2.0.6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用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又称刚性路面。用作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材料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
在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道面中,目前我国采用得最广泛的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这类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或角隅)外,不配置钢筋,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0.7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0.8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有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0.9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0.10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0.11贫混凝土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0.12滑模铺筑Slipform Paving
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
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排铺、振捣密实、挤压
成型、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13轨道铺筑railform Paving
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l4三辊轴机组铺筑Paving By Vibrator and Triple-roller-tube Combination
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请教带电话插孔的火灾报警按钮还需要模块吗?-黑龙江安装
问题专业: 安装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9:39:36
提问网友: 王强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不需要
高清无水印 渝21J02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复合型耐火风管设计图集(重庆地标DJBT50-151).pdf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渝21J02 风管图集,pdf格式,施行日期:2021年10年1日,统一编号:DJBT50-151 ,重庆市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主编单位: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市镁晶防火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尔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长沙市大川防火材料有限公司、迈莱孚建筑安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文号:渝建勘设[2021]48号。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渝建勘设[2020]14号《关于下达2020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T141-2017
《非金属及复合风管》JG/T258-2018
《不燃无机复合板》GB25970-2010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
《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2008
1.3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设计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重庆地区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丙、丁、戊类工业建筑中,介质温-30℃~300℃,系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3000Pa、长边不大于4000mm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要求的防烟排烟矩形风管。轨道车站等其他场所有相同耐火性能要求的防烟排烟矩形风管可以参照执行。
3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
3.1本图集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为设计原则,为建筑内不同耐火极限要求的防烟排烟风管提供合理的产品标准、选型、安装及维护管理参考与指导。
3.2本图集主要对复合型耐火风管的标准、分类、设计选型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示意图;不含其他类型的耐火风管。
4术语
4.1耐火风管
在规定时间内,能同时满足承载能力、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要求的风管。应按《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的规定对成品耐火风管进行检测。
4.2风管承载能力
风管在承受规定的试验荷载,其变形的大小和速率均未超过标准规定极限值的能力。
4.3风管耐火完整性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风管内外某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4.4风管耐火隔热性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风管内外某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极限值的能力。
4.5不燃无机复合板
采用无机材料为凝胶材料并添加多种改性物质,用纤维增强、能满足不燃性要求的复合板材(如纤维增强水泥板、硅酸钙板、镁质高晶板或Si2气凝胶等其他无机复合材料)。应采用非石棉类纤维。
4.6I型不燃无机复合板
在规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隔热性要求的不燃无机复合板,由普通不燃无机复合板添加不燃隔热材料构成;整体为匀质板。
4.7II型不燃无机复合板
在规定时间内,为满足耐火隔热性要求,在两块不满足隔热性要求的普通不燃无机复合板之间设置隔热层,经叠合而成的不燃无机复合板组合;整体为非匀质板。
4.8复合型耐火风管
由不燃无机复合板及隔热材料复合而成的板材制作,可通过风管构配件快速安装,且具有相应耐火性能的风管。根据需要,可在复合风管内侧粘接镀锌薄钢板或涂层薄钢板。
5复合型耐火风管编号方法
示例:FH-I-0.5-8,表示采用I型不燃无机复合板制作,风管耐火极限0.50h,不燃无机复合板厚度8mm的耐火风管。
示例:FH-II-1.0-25,表示采用II型不燃无机复合板制作,风管耐火极限1.00h,不燃无机复合板总厚度25mm的耐火风管。
6复合型耐火风管的分类
6.1按耐火极限分类
常用耐火极限的复合型耐火风管有0.50h耐火风管、1.00h耐火风管、1.50h耐火风管、2.00h耐火风管、3.00h耐火风管。
6.2按是否有隔热层分类
I型复合型耐火风管:
采用型不燃无机复合板制作,无独立隔热层的复合型耐火风管。
II型复合型耐火风管:
采用型不燃无机复合板制作,有独立隔热层的复合型耐火风管。
7复合型耐火风管板材的相关要求
7.1复合型耐火风管的板材构成如图7.1所示。
内容索引:
目录1
设计说明2
建筑防火分隔体耐火极限对照表.5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风管耐火极限对照表.7
复合型耐火风管选型参考表.9
复合型耐火风管整体装配示意图.10
复合型耐火风管边条组装示意图...11
复合型耐火风管法兰制作示意图..12
复合型耐火风管盲板制作示意图.13
复合型耐火风管伸缩节及平面板材拼接示意图..14
复合型耐火风管连接示意图..15
复合型耐火风管与风阀连接示意图.16
复合型耐火风管与风口连接示意图..17
复合型耐火风管与风机连接示意图.18
复合型耐火风管内支撑加固示意图.19
复合型耐火风管水平吊架安装示意图.…...20
复合型耐火风管竖向支架安装示意图…....21
复合型耐火风管穿越防火墙安装示意图.……...22
复合型耐火风管穿越楼板及屋面安装示意图...........23
复合型耐火风管在风井内安装示意图...24
复合型耐火风管吊架参考图..25
复合型耐火风管质量参考表…..30
资料性附录
制作与安装说明.附0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无水印 渝21J03 防火玻璃墙设计图集(重庆地标DJBT50-152).pdf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渝21J03 防火玻璃墙图集、pdf格式,施行日期:2021年11月1日,统一编号:DJBT50-152 (重庆市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主编单位: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文号:渝建勘设[2021]50号。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渝建勘设[2020]14号《关于下达2020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下列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通用技术条件》GA97-1995
《玻璃防火分隔系统技术规程》T/CECS682-2020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一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
《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2513-200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中空玻璃》GB/T11944-2012
《建筑护栏技术标准》DBJ50/T-123-202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51410-2020
1.3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本图集时,若图集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有更新或本图集涉及的技术、材料、产品被列入限制、淘汰的技术或产品,工程技术人员应按新标准、规范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钢框结构防火玻璃墙。
3术语和分类
3.1防火玻璃墙:由防火玻璃、镶嵌框架和防火密封材料组成,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等要求的非承重墙。
3.2防火玻璃: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并具有控烟、隔热、降低热辐射等功能的玻璃制品。按结构分为:复合防火玻璃、单片防火玻璃;
按耐火性能分为:隔热型防火玻璃(A类)和非隔热型防火玻璃(C类)。
注:B类防火玻璃详《资料性附录》第2.3条叙述。
3.3镶嵌框架:边框框架和分格框架的总称。
3.4防火玻璃墙常用耐火等级分级为I、II、II级,见表1。
表1常用耐火性能等级
4材料及性能要求
4.1防火玻璃墙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4.2采用新材料、新构造的防火玻璃墙,需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防火性能检测,检测合格且满足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后方可采用。
4.3防火玻璃墙应选用耐候的不燃或难燃材料。
4.4防火玻璃性能
4.4.1防火玻璃可选用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硼硅玻璃等。
4.4.2防火玻璃墙选用玻璃的外观质量、尺寸及厚度偏差、性能等应符合《平板玻璃》GB11614、《钢化玻璃》GB/T9963、《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15763.1、《镀膜玻璃》GB/T18915、《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通用技术条件》GA97-1995等相应标准的规定。
4.4.3防火玻璃的耐火性能
防火玻璃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性能,并应符合GA97-1995《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如表1所示。隔热型防火玻璃(A类)和非隔热型防火玻璃(C类)的耐火性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2防火玻璃的耐火性能
4.4.4防火玻璃耐紫外线辐照性能:当复合防火玻璃使用在有建筑采光要求的场合时,应进行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测试。复合防火玻璃试样试验后不应产生显著变色、气泡及浑浊现象,且试验前后可见光透射比相对变化率应不大于10%。
4.4.5防火玻璃的耐热性能、耐湿性能和耐寒性能:在试验后复合防火玻璃应符合《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通用技术条件》GA97-1995和现行《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中关于外观质量的规定。
4.4.6防火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单片防火玻璃试验后应不破坏或破碎;复合防火玻璃不破坏是指试验后玻璃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a)玻璃不破碎;
b)玻璃破碎但钢球未穿透试样。
4.4.7防火玻璃的弯曲度:防火玻璃的弓形曲度不应超过0.3%,波形弯曲度不应超过0.2%。
4.5镶嵌框架性能
4.5.1框架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钢框架,以保障构件耐火完整性及稳定性。
钢框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极限,当钢框架的耐火极限经验算低于防火玻璃墙设计耐火极限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有关规定。隔热型防火玻璃墙的框架还应具有耐火隔热性。
4.5.2钢质框架及压条选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有关规定。冷弯薄壁型钢型材不应采用刨槽冷弯工艺。
4.5.3框架及其配件除采用不锈钢外,还应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处理,并宜采用氟碳喷涂或粉末喷涂进行表面处理。
4.6填充密封材料及其它材料性能。
4.6.1防火玻璃墙选用的防火填充材料应为不燃材料;防火密封材料、垫块、防火密封胶等辅助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6.2由防火填充材料、辅助材料及其支撑等构成的防火封堵组件的防火、防烟和隔热性能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防火、防烟和隔热性能要求,在正常使用和火灾条件下,应能防止发生脱落、移位、变形和开裂。
4.6.3复合防火玻璃夹层材料应优先选用环保性能、耐火性能和耐候性能等更加优异的无机材料。
4.6.4当钢框架需采用防火保护措施达到耐火极限要求时,防火保护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或其中几种的复(组)合:
a)喷涂(抹涂)防火涂料;
b)包覆防火板;
c)包覆柔性毡状隔热材料(不应用于易受潮或受水的部位)。包覆防火板、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应为不燃材料,且受火时不应出现炸裂和穿透裂缝等现象,其构造及厚度根据防火板自身其性能及包覆钢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计算确定。
内容索引:
目录1
说明2
中庭平面示意图(一)8
中庭a-a剖面图.......…....9
中庭平面示意图(二)....10
中庭b立面示意图....….................11
中庭c-c剖面图、中庭d-d剖面图...............12
有顶棚的步行街平面示意图(一).……….13
有顶棚的步行街平面示意图(二)....14
有顶棚的步行街剖面示意图.……....15
有顶棚的步行街b立面示意图..…..…........16
有顶棚的步行街c立面示意图..………...17
窗槛墙平面索引图.……...18
窗槛墙剖面索引图..21
阳台剖面索引图….23
阳台防火玻璃墙立面示意图.25
变形缝防火封堵.26
实体墙与防火玻璃墙防火封堵..27
防火玻璃墙立面索引示意图..….28
防火玻璃墙节点大样...29
防火玻璃墙(护栏)节点大样38
资料性附录
术语、防火玻璃分类、防火原理及其它相关要求....4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H/T 3160-2009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ICS91.040.01 P72
备案号:J1026-2010
SH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160-2009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blast resistant control building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09-12-04发布
201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经贸厅行业[2003]22号),由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负责编制。
本规范共分七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主要符号、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通风与空调)和五个附录,其中附录D、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管理,由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负责解释。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石油化工控制室的抗爆设计。改建或扩建的石油化工控制室的抗爆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和主要符号
下列术语和主要符号适用于本规范。
3.1术语
3.1.1抗爆控制室blast-resistant control building
能满足企业生产及人身安全的需要,技术经济合理,抵抗来自建筑物外部爆炸冲击波的控制室。
3.1.2抗爆防护门blast-resistant door
能够抵抗来自建筑物外部爆炸冲击波的特种建筑用门。
3.1.3抗爆人员通道门blast-resistant access door
能满足人员正常进、出建筑物所需要的抗爆防护门。
3.1.4抗爆设备通道门blast-resistant equipment door
用于满足大型设备进出建筑物要求的抗爆防护门。
3.1.5抗爆防护窗blast-resistant window
能够抵抗来自建筑物外部爆炸冲击波的特种建筑用外窗。
3.1.6安全玻璃safety glass
符合强度要求的夹层玻璃或钢化玻璃。
3.1.7隔离前室air lock
设在人员通道上的内置式前室,是防止室外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正气压的建筑构造持
3.1.8抗爆阀blast-resistant valve
安装在抗爆建筑物的进风口、排区口上,能够抵抗来自建筑物外部爆炸冲击波的风阀。
3.2主要符号
(略)
4总平面布置
4.1新建石油化将控制室布置在生产管理区。
4.2设在厂区或置区城内的抗爆控制室,其总平面应根据该区母进行布置或调整;
(略)
5建筑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小于二级。
5.1.2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Ⅱ级;屋面不得采用装配式架空隔热构造,女儿墙高度应在满足泛水构造要求的同时取最小值,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5.1.3建筑平面宜为矩形,层数宜为一层。
5.1.4建筑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其受力体系的布置(如框架柱、建筑内部的剪力墙等)
墙墙体构造及厚度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
5.1.5建筑物不得设置变形缝。
5.1.6控制室外门、隔离前室内门应选用抗爆防护门。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的外墙上不得设置窗,其它外墙上不宜设置窗。
5.1.7在人员通道外门的室内侧,应设隔离前室(布置参见附录B)。
5.1.8室外电缆进入室内应采用电缆沟进线的方式(构造参见附录C),基础墙体洞口采用防火材料,沟内充砂。不得在室内地面以上的外墙上开设电缆进线洞口。
5.1.9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600m,其中活动地板下基础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差不应小于30mm。空气调节设备机房室内、外高差不应小于300mm。
5.2建筑门窗
5.2.1抗爆防护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控制室外门、隔离前室内门应选用抗爆防护门,其耐火完整性不应小于1.0:
b)人员通道抗爆门,其构造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洞口尺寸不宜大于1500mm×2400mm:
≌计算荷载:与所在建筑墙面计算冲击波超压相同,隔离前室内门计算冲击波超压为外门计算冲击波超压的50%;在计算荷载的作用下,该门应处于弹性状态,可正常开启;
③门扇应向外开启,配置逃生门锁及抗爆门镜,门框与门扇之间应密封并应设置自动闭门器;
设备通道抗爆门,用于满足大型设备进出建筑物的要求,其构造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洞口的大小应以设备的尺寸为依据进行设计;
2)计算荷载:与所在建筑墙面计算冲击波超压相同,在计算荷载的作用下,该门可处于弹塑性状态,但不应达到屈服极限值;
3)门扇上不应镶嵌玻璃窗,并应向外开启:
4)配置抗爆门锁。
5.2.2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窗应选用固定抗爆防护窗,计算荷载与所在建筑墙面计算冲击波超压相同:
b)在承重内墙上设置的内窗应采用净面积不宜大于lm2的安全玻璃。
5.3建筑构造
5.3.1外墙不得设置普通雨蓬、挑沿等附属装饰物。
5.3.2墙体保温宜采用外墙外保温构造,保温材料应选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其外层装饰面应选用整体构造形式。
5.3.3室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低于B1级。
5.3.4吊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内容索引:
前言II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主要符号1
3.1术语1
3.2主要符号2
4总平面布置…3
5建筑设计4
5.1一般规定4
5.2建筑门窗4
5.3建筑构造4
6结构设计5
6.1一般规定5
6.2材料…5
6.3爆炸的冲击波参数…5
6.4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荷载…5
6.5荷载效应组合8
6.6结构动力计算8
6.7截面设计11
6.8结构构造…11
6.9基础设计………12
7通风与空调………12
7.1一般规定…12
7.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3
7.3空调系统13
7.4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13
7.5空调机房13
7.6控制及显示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抗爆控制室区域典型布置图…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抗爆控制室典型平面布置图…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抗爆控制室典型剖面图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各种支座条件、荷载形式下单自由度构件的动力计算参数…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常用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1
用词说明……24
附:条文说明…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7:26:44
提问网友: 中国
解答网友: 将军峰
装配式预制底板的板缝应该套 预制板灌缝的定额子目 。
答疑:结算审计-安徽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7:24:27
提问网友: 广联达
施工单位报的结算,其中变更部分,比如说蹲厕改为坐便器,水泥砂浆地面改为块料地面,像这样的变更,在审计的时候,把合同内的蹲厕和水泥砂浆地面删除,签证部分重新组价后,用下浮吗,下浮比例按(1-中标价/控制价)
解答网友: 可遇难求
要依据合同约定执行,一般要下浮的。
问题专业: 安装 招投标 预算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1-17 17:23:46
提问网友: 消防工程预算员
想知道地下车库这么大,看图纸密密麻麻的线和设备。请问算自动报警的工程量,大家是用软件自动算,还是手算?手算的话那不是得死人?这得要算多久?按投标的标准也就两个星期去算量和报价。十几万方的小区两个星期能算得完整套消防系统的工程量吗?包含消防水、消防电
2022-01-17 17:24:58 补充
一个人去算。手算两个星期可能吗?会掉半条命吗?
解答网友:
自动算,但是算完还得检查,很多会没算到位的
HG/T-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备案号:J1808一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
HG/T20508-2014
代替HG/T20508一2000
控制室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ontrol room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本规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0]74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中石化联质发[2010]22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委托全国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修订。
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一2000。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第1部分为总则;第2部分为术语;第3部分为控制室,包括一般规定、总图位置、布置和面积、建筑和结构、采光和照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环境条件、进线方式和室内电缆敷设、设备的安装和固定、健康安全环保设计要求、通信和电视监控系统等;第部分现场机柜室。
本规范与HG/T20508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将“分散型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改为“控制室”;
2.取消常规仪表控制室内容;
3.增加中心控制室、现场机柜室的相关内容;
4.增加健康、安全、环保设计要求的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的技术内容由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1总则
1.0.1为了统一控制室在化工行业的技术要求,推进控制室工程设计的规范化,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现场机柜室的自动控制工程设计的要求。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化工工程的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自动控制设计。
1.0.4控制室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控制室control room
位于化工装置或联合装置内具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先进控制与优化、安全保护、仪表维护等功能的建筑物。
2.0.2中心控制室central control room
位于化工工厂内具有全厂性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仪表维护、仿真培训、生产管理及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
2.0.3现场控制室local control room
位于化工工厂内公用工程、储运系统、辅助单元、成套设备的现场,具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等功能的建筑物。
2.0.4现场机柜室field auxiliary room
位于化工工厂现场,用于安装控制系统机柜及其他设备的建筑物。
3控制室
3.1一般规定
3.1.1控制室的工程设计应符合职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1.2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的设置应根据化工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并结合管理和生产模式的不同要求确定。
3.2总图位置
3.2.1不同装置规模的控制室其总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宜位于装置或联合装置内,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外;
2中心控制室宜布置在生产管理区。
3.2.2对于含有可燃、易爆、有毒、有害、粉尘、水雾或有腐蚀性介质的工艺装置,控制室宜位于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2.3控制室不宜靠近运输物料的主干道布置。
3.2.4控制室应远离高噪声源。
3.2.5控制室应远离振动源和存在较大电磁干扰的场所。
3.2.6控制室不应与危险化学品库相邻布置。
3.2.7控制室不应与总变电所相邻。
3.2.8控制室不宜与区域变配电所相邻,如受条件限制相邻布置时,不应共用同一建筑物。
3.2.9中心控制室不应与变配电所相邻。
3.3布置和面积
3.3.1控制室应根据管理模式、控制系统规模、功能要求等设置功能房间和辅助房间。控制室的功能房间和辅助房间宜按下列原则设置:
1功能房间宜包括操作室、机柜室、工程师室、空调机室、不间断电源装置(UP)室、备件室等;
2辅助房间宜包括交接班室、会议室、更衣室、办公室、资料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3.3.2中心控制室的功能房间和辅助房间宜按下列原则设置:
1功能房间宜包括操作室、机柜室、工程师室、空调机室、UP室、电信设备室、打印机室、网络服务器室备件室、安全消防监控室等;
2辅助房间宜包括交接班室、生产调度室、会议室、更衣室、办公室、资料室、休息室、培训室、急救设备间、卫生间等。
3.3.3控制室的功能房间面积应根据控制系统的操作站、机柜和仪表盘等设备数量及布置方式确定。辅助房间的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3.4现场控制室的面积应根据控制系统的操作站、机柜和仪表盘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确定。
3.3.5现场控制室宜分隔为操作区和非操作区。
3.3.6控制室内房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室宜与机柜室、工程师室相邻布置,并有门相通;
2机柜室、工程师室与辅助房间相邻时,不宜有门相通;
3UPS室宜与机柜室相邻布置;
空调机室不宜与操作室、工程师室相邻布置,如受条件限制相邻布置时,应采取减振和隔音措施。空调机室应设通向建筑物室外的门,并应考虑进出设备的需要。
3.3.7操作室中设备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并预留至少20%的扩展空间:
1应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设计;
2操作站可按直线、折线或弧线布置,当操作室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工艺装置的操作站时,操作站宜分组布置。
3.3.8机柜室内的机柜宜按照功能相近、方便配线的原则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安全栅柜、端子柜、继电器柜宜靠近信号电缆人口侧布置;
2配电柜应布置在靠近电源电缆入口侧;
3应避免机柜室连接电缆过多交叉。
3.3.9操作室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内容索引:
1总则……………(175)
2术语…………(176)
3控制室(177)
3.1一般规定(177)
3.2总图位置(177)
3.3布置和面积(177)
3.4建筑和结构(178)
3.5采光和照明(179)
3.6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环境条件(180)
3.7进线方式和室内电缆敷设(180)
3.8设备的安装和固定(180)
3.9健康、安全、环保设计要求(180)
3.10通信和电视监视系统(181)
4现场机柜室(182)
本规范用词说明(183)
引用标准名录(184)
附:条文说明(18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无水印 J18J194 住宅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选用及安装图集.pdf
河北省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DBJT02-151—2018
住宅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选用及安装
图集号:J18J194
统一编号:DBJT02-151-2018
实行日期:2018年10月1日
编制单位:河北九易庄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编单位: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号:2018年37号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河北省内新建、改建及扩建的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专项针对住宅分户式系统的选用及安装。
2.编制依据
2.1本图集根据《2018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一批制(修)订计划》(冀建工【2018】6号)进行编制。
2.2现行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 339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4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19141
《带电辅助能源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25966
《家用分体双回路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26970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技术要求》GB/T28746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17581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12936
《自限温电伴热带》GB/T19835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
《高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13(J)15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技术规程》DB13(J)77
3.编制内容
3.1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作原理、产品构造、外形尺寸、技术参数和集热器、水箱的安装平立剖面、节点大样等。
4.系统组成及分类
4.1系统组成
住宅分户式太阳能热水 系统通常包括:集热器、储热水箱、循环泵、连接管路、支架、控制系统和辅助能源等。
4.1.1集热器
本图集按集热器的结构型式和材料分为平板型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U型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内倾角格栅式集热器、无水箱一体式集热器和太阳能聚热板。
4.2系统分类:
本图集按集热器的安装位置、构造形式及运行原理等分为以下几类:屋面系统、阳台/墙面分体式系统、内倾角格栅式分体系统、装配式智能无水箱一体式系统和太阳能异聚态家用热水系统(各系统涉及的正文页码分别以前缀字母:A、B、C、D、E加以区分);按生活热水与集热系统内传热工质的关系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系统;按集热系统的运行方式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系统;具体详见表4.1。
表4.1住宅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分类
5.系统选用及技术要求
5.1系统选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及供热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立面造型要求、用户基本条件(安装地点纬度、太阳能月均辐照量、环境温度、用水情况、辅助能源)、用户的使用需求及集热器与储水箱的相对安装位置等因素综合加以确定。对于住宅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无需精确计算,直接按本图集中各系统对应的技术参数表选型。本图集涉及的各类系统特点及选用原则如下:
(1)屋面系统(整体式、分体式):
a.屋面整体式系统:集热器和水箱紧凑连接成一个整体,可安装于平屋面和坡屋面;集热器采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直接加热,自然循环、热效率高;上水出水共用一根管,管路简单、维修方便;需要在屋面增加固定支墩和支架,可能影响屋面美观;热水供水靠水箱和用水点落差重力供水,水箱安装高度直接影响热水压力。适用于对建筑屋面美观要求不高、供热水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单、多层住宅建筑。
b.屋面分体式系统:集热器和水箱分离布置,集热器可安装于平屋面和坡屋面,水箱和热媒循环泵可放在阁楼层、技术夹层、地下设备间或室内其他适宜位置;集热器采用平板式或U型管式,间接加热,热媒强制循环;水箱承压运行,出水压力稳定;热媒采用防冻液并通过循环泵强制循环换热,防冻效果好;热水侧可根据需要设置回水管路和热水循环泵,实现热水即开即用效果;集热器可实现和建筑屋面结合式(如坡屋面镶嵌式)安装,对建筑屋面美观影响小;坡屋面安装时热效率受屋面倾角的制约;需要考虑水箱和循环泵的设置位置。
适用于对建筑屋面美观要求高、供热水稳定性要求高的多层住宅和别墅建筑。
上述两类屋面系统中对于集热器在屋面成组安装的建筑需要有充足的屋面安装空间和适宜的公共管道井位置。
(2)阳台/墙面分体式系统:可分为间接加热自然循环系统、间接加热强制循环系统和直接加热强制循环系统。集热器和水箱分离布置,集热器可安装于阳台或窗槛墙、窗间墙等外墙面,还可和阳台栏杆一体安装,水箱可放于室内阳台、卫生间等处;集热器采用平板式或U型管式;水箱承压运行,出水压力稳定;热媒系统防冻可采用防冻液(自然循环系统)或防冻循环(强制循环系统)模式,防冻效果好;热水侧可根据需要设置回水管路和热水循环泵,实现热水即开即用效果;配置灵活、安装方便、管路较短、控制简单;受不同厂家产品质量和安装方式制约,可能有外挂集热器年久脱落风险;受建筑立面形式制约,外挂集热器可能会影响立面美观。
本系统适用于对建筑立面美观要求不高、供热水稳定性要求高、阳台或墙面有合适位置安装集热器的多层及高层住宅,尤其是屋面没有足够安装集热器空间和公共管道井位置的住宅。
(3)内倾角格栅式分体系统:整体运行原理和阳台/墙面分体式系统相同,本系统最大特点是集热器和窗户组合成一体:由内层中空玻璃、外层钢化玻璃和四周的保温框架构成集热室,集热室内横向间隔设置格栅状、扁管式、带有内倾角度的阳极氧化镀膜铝集热管,集热管左右两端纵向设置集流管,集流管下方设置进液口与进液管连接,集流管上方设置出液口与出液管连接,构成集热器和窗户一体式的太阳能集热器,具有窗户和太阳能集热器双层功能;整体设施无需外置安装,外观与普通窗户基本一致,对整个楼体的美观无影响;集热室内集热管带有45°内倾角度横向设置,保证集热效率的同时不影响用户户内采光;系统中的双层保温透明玻璃很好的减少了集热翅片的热损,具有保温和安全防护功能。本系统可作为常规阳台分体系统的替代产品,尤其适用于对建筑立面美观要求较高、外墙面无合适位置外挂集热器的多、高层住宅。
(4)装配式智能无水箱一体式系统:本系统将真空玻璃管设计为集热、储热一体,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替代承压储热水箱,直接加热、使真空管直接储水、闷晒集热和真空储热,冷水将热水顶出使用。集热器安装位置除了常规的阳台、墙面等处,还可实现和空调百叶结合安装;系统热点:
a、高效集热:集真空集热和储热两功能于一身,将水直接闷晒加热;
b、不需另加水箱,节约阳台空间;利用自来水压力做动力,压力稳定;
c、安全可靠:用水状态时承压运行、非用水状态(集热)时无压运行,杜绝炸管可能、最大避免漏水事故。
d、采用装配模块化设计,每支真空管可作为独立的储水单元。用户可根据所需水量,将数支集热模块叠加成整体主机,安装维护方便。
e、防过冷:当冬天气温或储水温度低于4℃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管道或主机防冻功能。
f、防过热:当系统长时间不使用,为避免集热管内水可能通过蒸发损失,在储水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时,系统自动进水降温保护。
g、防漏淹:采用水龙头控制技术,即用户不用水时,储水部件与自来水自行切断,防止事故时大量漏淹和大量热水漏出烫人的事故发生。
本系统可作为常规阳台分体系统的替代产品,尤其适用于阳台空间紧张无法布置水箱的多层及高层住宅。
(5)太阳能异聚态家用热水系统:由太阳能聚热板、储热水箱、循环主机、连接管道、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系统特点:聚热板在吸热过程中通过板内工质的作用,在其周围形成负能量场,可同时将聚热板周围的太阳能、空气能、风能、雨能等其内的热量聚集到聚热板并传给板内工质,工质循环主机的动力循环作用下将热量传递到储热设备中;系统可实现全年、全天候正常高效制热,且能超低温运行,受气候、地域、安装角度等因素限制性小,-30℃至45℃环境中正常供热;质轻便于安装,整块聚热板重仅6~8kg。
本系统可作为常规阳台分体系统的替代产品。同时由于其全天候的特点,使得其尤为适用于所在地季节性太阳能辐照量不足、对热水供给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
5.2技术要求
5.2.1系统设计要求
(1)集热器:倾角应与当地纬度一致;如系统侧重在夏季使用,其倾角宜为当地纬度减10°;如系统侧重在冬季使用,其倾角宜为当地纬度加10°;集热器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及蒸汽外泄的安全保障设施。
(2)贮水箱:为保证冷热水分层效果,分体式系统中储热水箱宜优先选用立式水箱;贮水箱的布置形式和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和气阻;在开式非承压系统中,应设置溢流管、泄水管、排气管、水位显示、温度显示等装置;在闭式承压系统中,应设置泄压阀、温度显示、自动排气阀等装置。
(3)管路设计:贮水箱与集热器之间的集热循环管道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少热损失。自然循环系统的集热器和贮水箱之间的热媒管路双向总长度不宜大于6m且应使循环管路朝贮水箱方向有向上的坡度,不得有反坡。在自然循环系统中,贮水箱的下循环管应比集热器的上循环管高0.3m以上。
(4)系统运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宜采用自动启停控制;强制循环的热媒系统的启停宜采用温差控制。
(5)防冻保护控制:直接加热系统宜采用防冻循环系统;间接加热系统宜采用防冻液或防冻循环系统。
(6)集热器防过热保护控制:1)集热系统应在设计阶段根据用户的用热规律合理配置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贮水箱容积,从源头上避免过热现象的发生;2)在防冻液系统或用水作为集热系统热媒的系统中,应设置集热系统过热保护措施。
(7)冬季有冻结危险的地区,屋顶(室外)明露管道和阀门需做保温加电伴热处理。
5.2.2建筑设计要求
(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设计应满足所在部位的防水、排水、通风、隔热、防潮、防雷电、抗雹、抗风及抗震和系统检修等要求。设置在建筑任何部位的集热器应与建筑锚固牢靠,保证其安全坚固,同时不影响该建筑部位的承载、防护、保温、防水等相应建筑功能。屋面在安装集热器后应保证原有消防通道的完整性。
(2)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尤其是公共入口上方,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5.2.3结构设计要求:
(1)建筑的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够承受太阳能热水系统传递的荷载和作用。
(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3)集热器与建筑主体结构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埋入;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4)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承结构。
5.2.4电气设计要求:
(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用电负荷和运行安全要求。
(2)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应有剩余电流保护、接地和断电等安全措施。
(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设专用供电回路,内置加热系统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动作电流值不得超过30mA。电器控制线路应穿管暗敷,或在管道井中敷设。
(4)太阳能热水自动控制系统应满足相应热水系统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的显示、记录、计量、调节、连锁等控制要求。
(5)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做总等电位联结,淋浴间的金属设施均应做等电位联结,以降低间接接触电压;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要求;突出屋面的所有集热器金属支架、管道等应与接闪带可靠连接,若太阳能系统高度超过建筑物接闪带保护范围,应设置接闪器。所有金属构件均应采取防腐措施。
6.施工安装要求:
6.1集热器安装:
6.1.1集热器安装倾角和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倾角误差为±3°。
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脱。
6.1.2嵌入屋面的集热器与周边屋面交接处应做好防水节点处理。
6.1.3以水作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
6.1.4安装集热器时,应用不透明材料遮盖玻璃板或真空管,直至通水后方可去除。
6.2贮水箱安装:
6.2.1贮水箱的的材质、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底座或墙体等固定牢靠;结构的承压能力应保证贮水箱满水时的荷载。
6.2.2有电辅加热的金属贮水箱应做接地处理,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的相关要求;安装在建筑屋顶的金属贮水箱防雷应符合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要求。
6.3支架安装与材料:
6.3.1支架安装
(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及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架的焊接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
(2)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主体结构上,位置准确,与主体结构固定牢靠。根据现场条件,支架应采取抗风措施。
(3)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6.3.2支架材料
(1)支架钢结构的受力构件及其连接件,宜采用:厚度>4mm的钢板、壁厚>3mm的钢管、截面>L45x4或L56x36x4的角钢(对焊接结构)、或截面≥L50x5的角钢(对螺栓或铆钉连接结构)。
(2)支架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的规定。
(3)支架用耐候钢应符合《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0的规定。
(4)焊接材料应与被焊接金属的性能匹配,并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
(⑦)支架配套使用的附件及紧固件应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的规定。
(8)钢支架由厂家提供,经审查单位审查合格后使用。
6.3.3支架的防腐
(1)支架钢结构件均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镀锌层的厚度不应小于70μm,热浸镀锌层应满足《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的要求。
(2)为防止紧固件腐蚀,全部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应采用不锈钢。
(3)防腐施工应符合《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和《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的要求。
6.4管路安装:
6.4.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路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相关要求。
6.4.2承压管路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路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相关规定。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4
图例10
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位置索引图……11
屋面系统(整体式、分体式)
整体式自然循环系统原理图……………A-1
整体式系统技术参数A-2
分体式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A-3
分体式集热器外形示意图A-4
分体式系统技术参数A-5
平屋面集热器组安装平面示意图………A-6
平屋面集热器组安装侧面示意图………A-7
平屋面集热器固定基座详图A-8
管路穿平屋面详图A-9
坡屋面整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剖面图A-10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单个架空安装平面、剖面图……A-11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成组架空安装平面、剖面图……A-12
坡屋面集热器架空安装基座详图A-13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单个嵌入安装平面、剖面图……A-14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成组嵌入安装平面、剖面图……A-15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嵌入安装详图(一)A-16
坡屋面分体式集热器嵌入安装详图(二)A-17
管路穿坡屋面详图一……A-18
管路穿坡屋面详图二A-19
阳台/墙面分体式系统
间接加热自然循环系统原理图B-1
间接加热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B-2
间接加热系统集热器外形示意图一B-3
间接加热系统集热器外形示意图二B-4
间接加热系统技术参数B-5
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B-6
直接加热系统技术参数B-7
集热器阳台倾斜安装平、立面图B-8
集热器阳台托挂式倾斜安装剖面图B-9
集热器阳台支架式倾斜安装剖面图B-10
集热器阳台垂直安装平、立面图B-11
集热器阳台垂直安装剖面图…B-12
集热器阳台托挂式安装详图B-13
集热器阳台支架式倾斜安装详图B-14
集热器阳台垂直安装详图B-15
集热器阳台护栏式安装详图····B-16
集热器窗槛墙安装平、立面图B-17
集热器窗间墙安装平、立面图B-18
集热器凸窗安装平、立面图B-19
集热器窗槛墙安装详图B-20
集热器窗间墙、凸窗安装详图……B-21
内倾角格栅式分体系统
自然循环系统原理图C-1
强制循环系统原理图C-2
集热器构造及外形示意图C-3
系统技术参数C-4
集热器窗式安装平、立面图C-5
集热器窗式安装剖面图、安装详图…C-6
集热器窗式、栏杆式安装详图……C-7
装配式智能无水箱一体式系统
系统原理图D-1
控压器节点及电路联接图0-2
系统技术参数……D-3
集热器空调板式、阳台托挂式安装平面图……D-4
集热器空调板式安装剖面图、安装详图D-5
集热器托挂式、栏杆式安装详图D-6
集热器凸窗立面图、安装详图…D-7
集热器平屋面、坡屋面安装详图…D-8
太阳能异聚态家用热水系统
系统原理图·E-1
太阳能聚热板外形尺寸示意图E-2
系统技术参数E-3
太阳能聚热板屋面安装详图E-4
太阳能聚热板阳台、墙面安装详图…E-5
太阳能聚热板墙面外挂式安装详图·E-6
太阳能聚热板阳台栏杆式安装详图E-7
太阳能聚热板连接详图E-8
分户储热水箱安装详图
壁挂式储热水箱安装详图a1
落地式储热水箱安装详图a2
管路安装及预埋件详图管路穿墙面详图b1
管路支架基础详图b2
集热器支架连接件安装节点详图b3
集热器预埋件详图……b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4:28:43
提问网友: 郑腾峰
解答网友: 可遇难求
套管管径。按个计算,套安装刚性防水套管。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4:28:19
提问网友: 疯疯
1、 2、 3、 4、 5、
解答网友: 可遇难求
天圆地方+对开多页调节阀+防火阀+软接头+竖向风管
问题专业: 市政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4:24:35
提问网友: 1111111
此图中的S数据是多少,后面的表不显示
解答网友: 李凯
此图中的S数据是多少,后面的表不显示 需要设计明确
问题专业: 土建 ,安装 ,市政 ,水利 ,公路 ,
提问日期: 2022-01-17 14:20:34
提问网友: 张佳欣
解答网友: 杜鹃
不用雨水斗
1
…
49
50
51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