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3月 ( 第 168 页)

PC装配式结构工程竣工验收,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15)中关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关规定,也要符合《装标》第11章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验收的相关规定。《装标》的一般规定如下: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一2013)的有关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质量验收。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装饰装修、节点安装等分部工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混凝土结构子分部中其他分项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的有关规定。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部品、构配件均应按检验批进行进场验收。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内容详见第143问。
(6)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的有关规定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工程设计文件、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图和加工制作详图。
2)预制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抽样复验报告。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记录。
4)钢筋套简灌浆型式检验报告、工艺检验报告和施工检验记录、抽样复验报告。
5)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隐敲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6)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强度检测报告。
7)外墙防水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8)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文件。
9)装配式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0)装配式工程的其他文件和记录。
PC装配式工程须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分段验收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参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第8章,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2)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预制构件实体性能检验报告应由构件生产单位提交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备案。
(3)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执行。
(4)预制构件现浇接合部位实体检验应进行以下项目检测:
1)接合部位的钢筋直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接合部位的后浇混凝土强度。
(5)对预制构件混凝土、叠合梁、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和灌浆料的强度检验,应以在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附录D的规定进行,也可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检测。
(6)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部品安装验收,设备及管线验收,内装修验收等分项工程验收完成及PC结构实体检验完成后,就具备了竣工验收的条件。可依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及各地方标准进行竣工验收。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其中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质量验收划分不同,验收抽样、要求、程序和组织都不同。例如,就验收组织而言,对于分项工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于分部工程,则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2014年版的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一2014)中规定“装配式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进行验收:当结构中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装配式结构部分可作为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但2015年版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一2015)将装配式建筑划为分项工程。如此,装配式结构应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PC装配式建筑中与PC有关的项目验收划分见表14-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PC装配式工程 如何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PC装配式工程 如何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质量控制记录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做好记录。根据PC装配式工程验收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相关规定的检验方法及检查数量制作相应表格,按要求做好记录。
例如,PC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点,PC构件外形尺寸质量控制和PC构件安装后的整体结构尺寸质量控制如下:

(1)PC构件尺寸偏差检查

需要检查尺寸误差、角度误差和表面平整度误差。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5-3,表5-3来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一2014)中11.4.2。检查项目同时应当拍照记录与质量检验记录表(表5-3)一并存档。

(2)PC装配式结构的尺寸偏差

装配式结构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14-2的规定。

质量控制记录,PC装配式施工 如何做质量控制记录?

针对PC预制构件进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见表5-5

第9章、136问已经详细探讨了PC结构工程的验收,这里给出整体工程的验收依据
包括:

(1)PC装配式结构

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一2016)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15)
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一2014)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一2013)
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一2015)

(2)PC隔墙、PC装饰一体化、PC构件一体化门窗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一2001)
行业标准《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一2015)

(3)与PC构件一体化的保温节能

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一2004)

(4)设置在PC构件中的避雷带和电线、通信线、穿线导管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一2010)
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一2015)

(5)工程档案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一2014)

(6)工程所在地关于PC工程的地方标准

如辽宁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DB21/T2568一2016)

(7)工程设计文件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PC工程相应的验收程序如下:
1)建设单位主持验收会议。
2)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汇报。
3)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商品住宅工程要听取参会的购房户意见。
4)验收组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5)验收组成员发表意见(大型复杂工程要分专业组审议)。
6)验收组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意见并签署《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装标》第1章详细叙述了P℃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环节。对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部品安装、设备与管线安装等关键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点,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及检查数量做了详细规定。这些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是各个工序的检查要点。
质量保证措施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后质量控制以质量检查为主。项目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1)自检是指分项工程工序施工过程和完成后作业者或班组对该工程的自我检查,必须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彻底解决在施工过程中。
2)互检是作业者或班组互相检查。互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施工。各班组进行互检,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专职检查、工地质检员要深人每道工序,严把每道质量关,做到不合格者不进行下工序施工,督促每一班组做好每一工序的质量。
3)工序交接检查。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组织,由交接工序作业负责人、质检员检查参加,对已完工程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工序,填写工序交接单,完备交接手续。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工序不能交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3-02 11:28:41

提问网友:小徐同学


土建,河北,答疑:一个暗柱的两部分剪力墙标高不一样,这种情况如何考虑-河北

红虚线里墙高58.35,白虚线里墙标高57.2,这个柱卡在这两个区域中间了,这种情况这个暗柱的标高应该是多少啊

如果暗柱标高是58.35,那右半部分有一段暗柱没有被剪力墙覆盖。如果暗柱标高是57.2的话,左半部分的剪力墙端部暗柱没有到顶。应该怎么考虑才对呢?

解答网友:河畔晨光


定义两个截面,不同高度布置

是的,下部L形标高至57.2,上部矩形57.2至58.35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