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2/T 078-2016 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2/T078-2016
备案号:J13526-2016
贵州省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district in Guizhou province
2016-05-03发布
2016-06-01实施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编制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有关专项规划任务的通知》(黔建计通〔2015〕265 号)的要求,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分析了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的现状和发展,采用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的框架和评价方法,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技术创新。
本标准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贵州山地
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评价。
1.0.3 贵州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区所在
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示范城区的土地利用、生态环
境、建筑、交通、资源、信息化、碳排放、产业与经济、人文等元素进行综合评
价。
1.0.4 贵州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
2.0.1 绿色生态城区 green eco-district
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开发区、功能区、新城区等。
2.0.2 开发强度 development density
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独立
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建设用地等空间。开发强度又称作
地块容积率。
2.0.3 三区四线 three districts and four lines
三区即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四线即蓝线、绿线、黄线、
紫线。
2.0.4 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 urban wetlan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rate
城区规划建设前后对基地中纳入城市蓝线范围内,具有生态功能的天然或人
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
水域的保存比率。
即: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 =规划建设后城区湿地面积/规划建设前城
区湿地面积。
2.0.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以当地多年日降雨量统计为依据,场地雨水通过采取自然和人工强化渗透、
滞留、调蓄和回用等措施,一年内累计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
分比。
2.0.6 绿色交通 Green Transportation
通过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
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2.0.7 绿色建材
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
2
3
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评价对象
本标准的评价对象为 A、B 两类:
A 类绿色生态城区以为新建的城(镇)和既有城区,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规划建设控制范围应在 3 平方公里以上;
2. 具有与评价范围相应的政府管理或派出机构。
B 类绿色生态城区具备相对完全的城市功能(居住、工作、服务、交通、商
业)的地区。
3. 规划建设控制范围应在 1 平方公里以上;
4. 具有与评价范围相应的管理机构。
3.1.2 评价阶段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应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
3.1.3 设计阶段评价条件 A 类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评价阶段应满足以下条件:
4 土地利用
4.1 控制项
4.1.1 合理规划
城区规划前对当地气候、地质、资源等进行生态本底条件系统分析,为对山
体、河流、湖泊、湿地、林地等进行生态保护,划定三区四线,遵循因地制宜的
原则,合理制定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并获得规划部门的审批。
4.1.2 复合利用
城区规划注重土地功能的复合性,建设用地至少包含居住用地(R 类)、公
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 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 类)。
4.2 评分项
4.2.1 紧凑混合
1. 土地混合利用
城区内每 1 平方公里内包含居住用地(R 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A 类)及商业服务业用地(B 类)中的两类或三类用地性质的混合用地面积
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比例不小于 50%,得 5 分;
(2). 比例不小于 60%,得 7 分;
(3). 比例不小于 70%,得 10 分。
2. 容积率
对生态城建成区的开发强度提出下限要求,保证生态城用地的高效利用,其
中,评价总分值为 5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建成区毛容积率≥1.2,得 2 分;
(2). 建成区毛容积率≥1.8,得 5 分;
3. TOD 模式
城区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的用地布局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及公共交通站点周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1 基本要求 .......................................................................................................................... 3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6
4 土地利用 ............................................................................................................................... 8
4.1 控制项 .............................................................................................................................. 8
4.2 评分项 .............................................................................................................................. 8
5 生态环境 ............................................................................................................................. 12
5.1 控制项 ............................................................................................................................ 12
5.2 评分项 ............................................................................................................................ 12
6 绿色建筑 ............................................................................................................................. 16
6.1 控制项 ............................................................................................................................ 16
6.2 评分项 ............................................................................................................................ 16
7 资源与碳排放 ..................................................................................................................... 19
7.1 控制项 ............................................................................................................................ 19
7.2 评分项 ............................................................................................................................ 19
8 绿色交通 ............................................................................................................................. 23
8.1 控制项 ............................................................................................................................ 23
8.2 评分项 ............................................................................................................................ 23
9 信息化管理 ......................................................................................................................... 25
9.1 控制项 ............................................................................................................................ 25
9.2 评分项 ............................................................................................................................ 26
10 产业与经济 ......................................................................................................................... 28
10.1 控制项 ....................................................................................................................... 28
10.2 评分项 ....................................................................................................................... 28
11 人文 ..................................................................................................................................... 31
11.1 控制项 ....................................................................................................................... 31
11.2 评分项 ....................................................................................................................... 31
12 技术创新 ............................................................................................................................. 35
12.1 基本要求 ................................................................................................................... 35
12.2 评分项 ....................................................................................................................... 35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7
附: 条文说明 ............................................................................................................................... 3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445-202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馈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ICS29.240.01
CCS K4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445-2020
城市轨道交通 直流馈线保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馈线 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直流3000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直流馈线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2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和定义
GB/T2887一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17电工术语量度继电器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T4798.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
GB/T7261一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0411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4598.2一2011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用格式
GB/T14598.26一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14598.27一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4598.149一2016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49部分:电热继电器功能要求
GB/T17626.9一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DL/T478一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422、GB/T2900.1、GB/T2900.17、GB/T2900.49、GB/T4365和GB/T104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将交流中压电压经降压整流变成直流电压,为电动列车提供牵引供电的系统。
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通常包括牵引变电站和接触网等。
3.2
牵引变电站traction substation
将交流中压电压经降压整流变成直流电压,分送到接触网或接触轨为机车供电的场所。
3.3
直流馈线DC feeder
从牵引变电站直流母线向轨道交通系统接触网送电的直流供电线路。
3.4
单边供电one-way feeding
接触网的一个供电区间只经一路直流馈线供电。
3.5
双边供电two-way feeding
接触网的一个供电区间由两个相邻的牵引变电站各经一路直流馈线同时供电。
3.6
越区供电
over-zone feeding
当某一牵引变电站停电,停电区间由相邻牵引变电站供电的运行方式。
3.7
电流变化率保护current variance ratio protection
以故障产生时直流电流的变化率作为故障识别方法的保护功能。
3.8
电流增量保护current incremental protection
以故障产生时直流电流的增量作为故障识别方法的保护功能。
3.9
线路测试 line test
为防止直流馈线带故障投入,当断路器合闸前,装置通过直流馈线附属的外部测试回路测量相关参数,自动检测直流馈线线路是否存在故障的功能。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装置的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10℃~+55℃;
b)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80kPa~110kPa。
4.1.2基准试验大气条件
装置的基准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3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装置的贮存、运输环境要求如下:
a)贮存环境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运输环境温度为-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HG/T 20513-2014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备案号:J1819一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513—2014
代替HG/T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of instrument grounding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本规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0]74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中石化联质发[2010]22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委托全国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修订。
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一2000。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术语、接地类别、接地系统和接地原则、接地连接方法、接地系统连接要求和接地电阻。
本规范与HG/T20513一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对“现场仪表接地连接方法”和“接地连接结构要求”等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2.增加现场总线仪表系统接地等相关内容;
3.删除“附录A仪表系统接地工作注意事项”。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的技术内容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1总则
2术语
3接地类别
3.1保护接地
3.2工作接地
3.3本安接地
3.4防静电接地
4接地系统和接地原则
5接地连接方法
5.1现场仪表接地连接方法
5.2现场总线仪表电缆屏蔽接地连接方法
5.3控制室/现场机柜室仪表接地连接方法
6接地系统连接要求
6.1接地连接规格
6.2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总板规格
6.3接地连接结构要求
7接地电阻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444-2020 继电保护自动测试通用接口技术规范
ICS29.240.01
CCS K4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444—2020
继电保护自动测试 通用接口技术规范
Generic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test of protection relay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与继电保护自动测试软件之间通用接口的总体要求、功能和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试验装置)的自动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1300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18793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1.0
GB/T20840.8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DL/T624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T860.72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2部分:基本信息和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DL/T1501数字化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49、DL/T624、DL/T860.72、DL/T15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protection relay test equipment based on microcomputer
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具有交直流电源输出及相应逻辑控制功能,用于检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试验装置。
注:通常包括数字化继电保护试验装置,
3.2
继电保护自动测试automatic test of protection relay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通用接口与自动测试软件协同配合,按照预先设定的测试内容与流程,自动连续完成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测试或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测试。
3.3
自动测试软件automatic test software
实现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自动测试功能或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自动测试功能的软件。
3.4
通用接口generic interface
存在于自动测试软件与试验装置之间的具有通用性的数据规范与程序实现,自动测试软件通过该接口与试验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控制试验装置的输出并取得相关测试数据。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SV:采样值(sampled value)。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lication service data unit)。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古代河工技术通解》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办公室 2018年版
目录
前言
河工蠡測1
欽定河工則例章程31
河工器具圖說151
木龍書259
栗恭勤公磚壩成案289
中國河工辭源307
后记597
《治水原理 》黄万里
目录
怀念黄万里 先生(代序)/001
黄万里生平/001
三门峡工程
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004
改修黄河三门峡坝工的原理与方法/010
对于目前治理黄河问题的意见/044
黄河治理
论分流淤灌策治理黄河/057
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华北平原的整体开发/078
我看《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085
论江河淮海综合治理/089
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097
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111
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续)/121
水利工程学理论
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消散率定律/138
对于《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消散率定律》的解释/149
论海河流域供水的方法—一个替代南水北调的比较方案/161
增进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途径/172
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182
地貌演变与治河原理/187
水经论丛·治水原理 /199
附录
黄万里诗词选注/242
致原水利部钱正英部长的一封信/261
《质量员速学手册(第二版)》建筑工程业务管理人员速学丛书 孙文彬
目录
第1章地基基础工程……1
第1节地基……………1
第2节桩基础……………23
第3节土方工程……………………37
第2章地下防水工程…………42
第1节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42
第2节主体结构防水工程……46
第3节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58
第4节·排水工程…64
第5节注浆工程……………67
第3章砌体工程……………71
第1节砖砌体工程………71
第2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78
第3节填充墙砌体工程……82
第4章混凝土工程…91
第1节模板分项工程…….91
第2节钢筋分项工程97
第3节预应力分项工程………………106
第4节混凝土分项工程………………120
第5节现浇结构分项工程………………………129
第6节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136
第5章钢结构工程……………………147
第1节原材料及成品进场………147
第2节钢结构连接……………………………155
第3节钢结构加工制作………………………………165
第4节钢结构安装…………………………179
第5节钢结构涂装201
第6章装饰装修工程……………………208
第1节抹灰工程……….208
第2节门窗工程………………215
第3节吊顶工程……………230
第4节轻质隔墙工程………………………………236
第5节饰面工程……………………245
第6节幕墙工程……………………………251
第7节涂饰工程…………………268
第7章电气工程………………275
第1节线路敷设…………………275
第2节电缆线路……………………………………282
第3节母线装置……………………………………287
第4节电气设备…………………………290
第5节电气照明…………………………………300
第6节防雷及接地装置………310
参考文献…316
《园林工程造价员图表快速入门手册》2015版
本书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8一2013)、《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5一2013)为依据,分为施工造价前的准备—基础知识、建设工程造价、建设工程清单计价、园林工程 计量与计价实务、造价管理、施工造价的调整和造价员 资格考试介绍,共7章。
本书适合园林工程造价人员、造价审核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园林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的造价工程师、项目经理及相关业务人员参考使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施工造价前的准备—一基础知识1
第一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
图1-1《建筑法》主要构成3
图1-2《合同法》主要构成4
第二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5
图1-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7
第三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8
图1-4建设工程项目组成与分类9
图1-5工程项目建设程序9
图1-6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图10
图1-7风险管理10
图1-8工程项目成本计划11
图1-9项目成本分析12
第四节建设工程识图….14
图1-10识图步骤……15
第二章建设工程造价21
第一节建设工程造价及造价控制21
图2-1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关系……21
图2-2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21
图2-3工程造价控制22
第二节工程造价的构成……23
图2-4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构成23
图2-5建筑安装工程造价…………24
第三节建设工程工程定额计价法…40
图2-6定额计价法程序40
图2-7建筑工程定额42
图2-8预算定额……43
第三章建设工程清单计价53
第一节清单计价构成53
图3-1清单计价程序53
图3-2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54
第二节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费用构成及计算…57
图3-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57
第三节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使用…68
图3-4工程量清单编制68
图3-5清单表格使用69
第四节工程量计算方法71
图3-6工程量计算依据………71
图3-7工程量计算基本方法72
图3-8看图方法73
第四章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75
第一节绿化工程75
图4-1绿化工程定额工作内容
75
图4-2绿化工程基础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78
图4-3绿地整理(编码:050101)清单工程量80
图4-4栽植花木(编码:050102)清单工程量82
图4-5绿地喷灌(编码:050103)清单工程量84
第二节园路、园桥工程………91
图4-6园路工程定额计算规定91
图4-7园桥工程定额计算规定92
图4-8园路、园桥工程(编码:050201)清单工程量92
图4-9驳岸、护岸(编码:050202)清单工程量…94
第三节园林景观工程102
图4-10园林景观工程定额工作内容103
图4-11园林景观工程定额计算规则105
图4-12堆塑假山(编码:050301)清单工程量108
图4-13原木、竹构件(编码:050302)清单工程量108
图4-14亭廊屋面(编码:050303)清单工程量109
图4-15花架(编码:050304)清单工程量…109
图4-16园林桌椅(编码:050305)清单工程量110
图4-17喷泉安装(编码:050306)清单工程量111
图4-18杂项(编码:050307)清单工程量112
第四节措施项目147
图4-19脚手架工程(编码:050401)清单工程量147
图4-20模板工程(编码:050402)清单工程量147
图4-21树木支撑架、草绳绕树干、搭设遮阴(防寒)棚工程(编码:050403)清单工程量148
图4-22围堰、排水工程(编码:050404)清单工程量148
图4-23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措施项目(编码:050405)清单工程量149
第五章造价管理150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管理150
图5-1业主的主要合同关系150
图5-2承包商的主要合同关系150
图5-3建设工程合同151
图5-4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152
图5-5清单计价中招标控制价152
图5-6投标报价154
第二节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61
图5-7决策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161
图5-8设计方案的评价、比选162
第三节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164
图5-9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164
图5-10投资估算文件165
图5-11投资估算审查168
第四节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169
图5-12建设项目总概算组成170
图5-13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内容170
图5-14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内容170
图5-15设计概算审查171
第五节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174
图5-16施工图审查内容174
第六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约定176
图5-17建设工程施工公开招标程序176
图5-18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组成与内容177
图5-19合同价款约定178
图5-20工程计量179
第六章施工造价的调整182
第一节工程变更与合同价的调整182
图6-1合同价款调整的一般规定182
图6-2工程变更183
图6-3对承包方提出的工程变更的控制程序185
图6-4合同价款的调整186
第二节工程索赔193
图6-5索赔程序框图195
图6-6索赔程序196
图6-7承包商索赔的主要内容197
图6-8索赔款的主要组成部分202
图6-9合同价款期中支付205
第三节工程价款结算209
图6-10工程预付款结算209
图6-11工程进度款结算与支付210
图6-12竣工结算的编审211
图6-13竣工结算与支付212
第四节工程造价争议解决218
图6-14争议解决途径218
图6-15合同价款争议……219
第五节竣工验收221
图6-16竣工验收………221
第六节竣工决算225
图6-17酸工决算内容225
图6-18峻工财务决算报表226
图6-19竣工决算编制232
图6-20工程造价鉴定233
图6-21工程计价资料与档案234
第七章造价员资格考试介绍236
第一节造价员资格考试准备236
第二节造价员资格考试考点236
图7-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236
图7-2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考点238
参考文献239
中建六局 青岛会展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287页,可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1综述 5
2设计概况 6
3自然条件概况 7
4工程特点分析 7
第三章 施工组织和施工总体布署 8
1施工组织 8
2施工目标计划 9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1
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3
1施工准备方案 13
2施工测量放线 20
3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方案 22
4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52
5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104
6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117
7楼地面工程 123
8外墙挤塑聚苯板保温板施工方案 128
9.内墙面 130
10门窗工程施工 136
11.钢结构飘板悬挑部份施工方案 137
12会展工程钢网架施工方案 143
13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48
14给排水、暖通、消防等安装施工方案 168
15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221
第五章 工程重点、难点部位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35
1工程重点、难点部位 235
2工程重点、难点施工技术措施 236
第六章 工期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237
1工期计划安排 237
2工期保证总体措施 237
3实施工期计划过程控制措施 240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40
1质量保证体系 240
2分部(项)工程质量实施计划 241
3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246
4分部(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9
5创建质量计划 251
第八章 加强质量常见通病防治措施 252
1钢筋锈蚀混料堆放 252
2钢筋保护层不准 252
3砼柱外伸钢筋偏位 252
4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麻面等缺陷 252
5板模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 252
6砼麻面 253
7混凝土缝隙夹层 253
8砼表面裂缝隙 253
9砖缝砂浆不饱满与砖粘结不良 254
10卫生间楼地面倒泛水、渗漏 254
11防止墙面抹灰空鼓、裂缝 254
12油漆防流坠,起皱、透底、倒光、表面粗糙、纹路不清 255
13外墙防渗 256
第九章 成品质量保证措施 256
1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256
2装饰工程施工阶段 257
3工程收尾阶段 258
第十章 季节(雨、冬)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58
1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58
2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66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75
1安全保障措施 275
2机电安全 277
3消防系统 277
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78
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 278
2场容场貌保证措施 279
3楼层卫生保证措施 279
4生活卫生保证措施 279
5环境卫生保证措施 280
6防噪声措施 280
第十三章 工程施工协调配合 280
1土建与水电安装的协调配合 281
2与专业队伍的协调配合 281
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282
4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配合 282
5与业主的配合 283
6与周边的协调配合 283
第十四章 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与优化设计方案 283
1技术方面 283
2施工方面 284
3安全方面 284
4实行强制式机械管理 284
5采用独特的物资供应与管理模式 284
6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285
7其它方面 285
第十五章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与技术计划 285
1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285
2统计技术运用计划 285
3四新技术应用计划 286
4QC质量攻关计划 286
5工程资料管理 286
6施工期间管理 286
第十六章 交工后服务 286
1工程保修 286
2工程回访 287
附录 287
第一章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编制依据文件、规范标准及图集
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及招标文件;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现场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2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25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29引用标准图集表
引用标准图集表
图集编号 图集名称 图集编号 图集名称
03G101-1 框架、剪力墙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L03J602 铝合金门窗
04G101-3 基础筏板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L03J609 装饰木门
L06J002 建筑工程做法 L92J606 防火门
L06J301 地下室防水 L96J003 卫生间配件及洗池
L03SJ203 倒置式屋面 L96J401 楼梯配件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综述
本工程名称为胶州市会展中心,位于胶州市新城区中轴线区域,北起青岛路,南至澳门路,西至世纪大道西段,东至宁波路。会展中心工程是政府大型会议、展览、剧院和商业洽谈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综合公共建筑。项目法人为胶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资金来源为BT融资。
本工程外墙由浅蓝色玻璃幕墙、砖红色陶土板幕墙映衬组成,在阳光照射下,即高雅气派,又简洁明快。整体设计新颖独特,引领潮流。是集前瞻性、标志性、科技性、绿色可持续性完美结合于一体,凸显胶州湾地区的当地文脉和风土人情,建成后将成为胶州市最亮丽的风景。因此市里领导也都非常重视,并将其定为2011年度全胶州市重点工程。
2设计概况
2.1本工程建筑规模40569平方米,工程类别Ⅰ类,地下一层,地上一到四层不等,分会展部分与剧院部分,会展部分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剧院部分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与筏板基础相结合。其平面布置成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133.5米,东西宽117.6米,工程总高度会展部分为15.5米,剧院部分为22.65米(主舞台处为29.3米),设计室内±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8.5米。设计抗震等级为7级。
2.2本工程地下室为650mm厚筏板基础(局部为500mm和950mm厚), 抗压和抗拔桩为别为60根与554根。地下室部分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厚度350mm、400mm、500mm与600mm不等;内墙除部分砼墙外,其它均为240mm厚烧结页岩砖,Mb5.0砂浆砌筑。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除部分圈梁和构造柱为C20外其余均为C40,有抗渗要求的部位其抗渗等级分别为P6与P8,升降舞台第四板块为P12。
2.3上部墙体除剧院部分的楼梯间、电梯间与个别墙体设置承重钢筋混凝土墙体外,还有部分采用M7.5砂浆砌筑MU7.5或MU15灰砂砖,如剧院部分有隔声要求的墙体(厚度为240mm)、非混凝土剪力墙时的电梯井隔墙(厚度为200mm),其它部分的墙体均为A5.0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b5.0专用砂浆砌筑,厚度大多为200mm(部分卫生间隔墙厚度为100mm)。内墙装饰形式有:抹灰涂料墙面、面砖墙面、钢筋网灌浆粘贴花岗岩墙面、穿孔吸音复合板吸声墙面等形式。
2.4工程楼地面形式有细石混凝土地面、地面砖、磨光花岗岩楼地面等。
2.5本工程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保温倒置式平屋面,剧院部分的观众厅和舞台上方有钢网架屋面。
2.6该工程配套设施完备、先进。设置有客货电梯和中央集中空调。除配置有常规的供电和给排水外,本工程采用现代智能化设计和综合布线设计。
3自然条件概况
3.1场地条件
本工程拟建于胶州市新城区青岛路以南,宁波路以西,地势平坦,施工场地非常狭窄。为保护绿地和周围环境,施工道路不能四面畅通。
3.2气象条件
3.2.1本地区气温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2.3℃,历史最高气温37.4℃,高温季节在七、八、九月份,历史最低气温-16.4℃。
3.2.2本地区风况
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8M/S。八级以上大风多发生在春夏冬季,主要是寒潮、台风、气旋造成。
3.2.3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755.6毫米,年平均最大降水量1369MM,雨季多集中在7~9月份,即施工雨季。
3.2.4雾
主要是平流雾。年平均雾日43.3天,多发生在4-7月,约占全年雾日的78%,8月以后剧减。雾日持续最大可达9天。雾日变化有如下规律,一般在傍晚发生,入夜浓度渐增,至次日清晨最浓,近中午消失。
3.2.5相对湿度
年平均值75%。7月相对湿度大,为92%,11月最小,为64%。
4工程特点分析
4.1本工程为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使用量大,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施工之前必须联系好商砼供应厂家,根据图纸设计的混凝土使用数量、等级要求、使用时间等参数进行交底,确保混凝土的供应。
4.2本工程平面尺寸大,标高错落有别,细部轴线尺寸复杂,且有些构件尺寸还偏轴线布置,如地下室外围剪力墙为偏轴线布置,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工程定位点进行工程施测,确保工程轴线尺寸准确,从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4.3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每一板块浇筑砼方量较大,解决好水化热,控制砼裂缝是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
4.4本工程施工做法较多,如屋面体系中分倒置式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及种植坡屋面,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甚至有的屋面保温层包含散体保温材料和板块保温材料两层,所以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5本工程施工跨越冬雨季,因此施工过程中在冬雨季到来之前必须落实好冬雨季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冬雨季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
第三章 施工组织和施工总体布署
1施工组织
1.1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1.1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强化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和专业化施工,确保实现“建一个工程,创一个精品”的品牌战略目标。
1.1.2施工组织的原则
人员、机构精干,运转高效,保障有力,便于协调。
1.2现场项目经理部机构的设置
1.2.1本工程由承担过类似工程施工任务的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其它各岗位人员均由公司委派成立项目经理部。
1.2.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实行双向管理,相互配合。
1.2.3项目经理部职能
职能:按“项目管理法”管理,对内代表公司对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指挥、调度、管理和协调。
1.2.3.1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层
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对本工程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调度职能。
1.2.3.2项目管理层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施工、技术、预(决)算、财务、质安、材料、设备等职能部门组成,对工期质量、技术、安全、成本等进行全过程的具体管理和协调控制。
1.2.3.3项目作业层
由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操作经验的工人组成,并配备跟随公司有多年合作关系且每年都评为合格分包方的施工队伍,作为施工补助力量,以合同承包方式明确施工目标、责任和义务。
2施工目标计划
2.1质量目标
本工程我公司的质量目标为“争创泰山杯”,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主体等主要分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泰山杯”标准。
2.2工期目标
本工程招标工期350天,开工日期为2011年1月15日,竣工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我公司将认真履行合同承诺,合理组织流水作业和穿插施工,确保按期交工。
2.3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创“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2.4现场文明目标
狠抓现场文明管理,创标准化示范工地,施工现场确保达到“两型五化工地”标准,即“安全文明型、卫生环保型和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施工理念。
2.5服务目标
认真接受建设、设计、监理、质监各方的指导和监督,密切配合公安、城管、环卫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建好本工程,美化施工区域环境。
2.6施工顺序安排
该项目的施工部署,以基础和主体工程为先导,实现平面分段,立面分层,同步流水的施工程序,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预留预埋与土建同步);先结构,后围护,内外装饰同时进行。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紧密配合,复式推进。
施工段的划分:地下室部分按照后浇带划分成四个施工段施工。主体部分一二层施工段划分与基础同,三层以上根据建筑层数设置成两个施工段。
2.7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组织
2.7.1施工设备由公司统一调配。
2.7.2周转材料由公司统一调配和补充。
2.7.3外协加工材料必须有专业施工员的签字,方可加工。
2.8主要机械设备部署
2.8.1垂直运输设备及机械流水段的划分
本工程由于结构形式的要求及场地现有条件的限制,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时,须在建筑物适当位置,设置QTZ63B型塔吊三台,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8.2砼机械
2.8.2.1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在现场不设置砼搅拌装置,采用商品砼,砼搅拌车运输至现场,混凝土泵送入模。
2.8.2.2选择砼泵设置3台,其中汽车泵2台,地泵1台。
2.9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部署
为使本工程建设成为“质量优、科技含量高、工期短、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样板工程,我公司决定在施工中推广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重点,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制定了新技术应用方案。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原则
临时设施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重点服务于施工生产,遵循绿色施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保证职工生活和体现公司形象。
3.2临时设施规划的布置
现场临时设施利用已开挖基槽四周布置,总体分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三大块。施工区基本以工程实际位置为主,外环施工道路(能通车的西、北、南部),西部和北部设有钢筋与木工加工场地;办公区布置在场地南侧,大门口处因经常有车辆、人员出入,所以要布置开阔些;场地西侧由于较僻静,且离施工区很近,故布置为职工生活区。场地外围四周用2m高压型铁皮进行全封闭围挡,场内三大区间也用彩钢挡板全部分开,自成系统。施工场区道路、大门和施工标志牌布置等一应俱全。
为了将现场施工布置有序,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用2.0m高压型彩钢板进行分隔,施工区南侧设两个大门,为主要施工出入口,供施工材料、人员、机械通行。门口设保安室,非施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入,出口设洗车池,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统一清洗,避免将施工现场尘土带入市内道路,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3施工场地硬化布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园林工程预算实用技术手册》鲍丽华 2016版
第一章园林工程预算 基本知识
第一节园林工程 简介
一、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园林工程兴建的程序,园林工程包括土方工程、给水及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工程等部分。而中国园林为突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风俗,以自然山水园中的山、水、石为重点,山中包含假山工程,而土方工程、给水及排水工程及园林供电工程与其他工程类相似。
1.栽植工程
植物是绿化的主体,又是园林造景的主要要素。植物造景是造园的主要手段。因此,园林植物栽植自然成为园林绿化的基本工程。由于园林植物的品种紫多,习性差异较大,多数栽植场地立地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其成活和生长,达到设计效果,栽植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栽植工程分为种植、养护管理两部分。种植属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栽植施工工程一般分为现场准备、定点放线、起苗、苗木运输、苗木假植、挖坑、栽植和养护等。
2.园路工程
园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又是联系组织各个景区和景点的自然纽带,又可形成独特的风景线,因而成为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能为游人提供活动和休息场所。因而园路除了担负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功能外,还具有造景作用。园路包括道路、广场、游憩场所等,多用硬质材料铺装。
园路一般由路基、路面和道牙(附属工程)三部分组成,常见园路类型有:
①整体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浙青混凝土路面,
②块料路面包括砖铺地、冰纹路、乱石路、条石路、预制水泥混凝土方砖路、步石与汀步、台阶与蹬道等。
③碎料道路包括花街铺地、卵石路、雕砖卵石路等。
3.假山工程
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而在各类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所说的假山,包括假山和置石两部分内容,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夸张,以自然山石为主要材料,人工再造的山景或山水景物的统称。假山的布局多种多样,体量大小不一,形式千姿百态。与置石相比假山具有体量大而集中,布局严谨,能充分利用空间,可观可游,令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假山根据堆叠材料的不同分为石山、石山带土、土山带石三种类型。
置石是以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自然山石,进行独立造景或作为配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美,而不具备完整山形的山石景物。比之假山置石体量较小,因而布置容易且灵活方便,置石多以观赏为主,而更多的是以满足一些特殊要求的某一具体功能方面的要求,而被广泛采用。置石依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等。
另外,还有近年流行的园林塑山,即采用石灰、砖、水泥等非石质材料经过人工塑造的假山。园林塑山又可分为塑山和塑石两类。园林塑山在岭南园林中发现较早,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已作为一种专门的假山工艺,不仅遍及广东,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园林塑山根据其骨架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砖骨架塑山和钢筋龙骨骨架塑山,砖骨架即以砖作为塑山的骨架,适用于大型塑山。钢筋龙骨骨架即以钢筋龙骨作为塑山的骨架,其优点是形式变幻多样,适用于小型塑山。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会有更多、更新的材料和技术工艺应用于假山工程中,而形成更加现代化的园林假山产品。
4.水景工程
水是万物之源,水体在园林造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水景工程指园林工程中与水景相关工程的总称。所涉及的内容有水体类型、各种水体布置、岸、护坡、喷泉、瀑布等。水无常态,其形态依自然条件而定,而形状可圆可方、可曲可直可动可静,与特定的环境有关。这就为水景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常见的园林水体多种多样,根据水体的形式可将其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或混合式三种,又可按其所处状态将其分为静态水体、动态水体和混合水体三种。
(1)静态水体
湖池属静态水体。湖面宽阔平静,具平远开朗之感。有天然湖和人工湖之分。天然湖是大自然施于人类的天然园林佳品,可在大型园林工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湖是人工依地势就低挖凿面成的水域,沿岸因境设景,可自成天然图画。人工湖形式多样,可由设计者任意发挥,一般面积较小,岸线变化丰富且具有装饰性,水较浅,以观赏为主,现代园林中的流线型抽象式水池更为活泼、生动,富于想象。
(2)动态水体
①动态水体是水可流动性的充分利用,可以形成动态自然景观,补充园林中其他景观的静止、古板而形成流动变化的园林景观,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思考,是现代园林艺术中常用的一种水体方式。常用的动态水体有溪涧、瀑布、跌水、喷泉等儿种形式。溪润是连续的带状动态水体。溪浅而阔,润深而。平面上蜿蜒曲折,对比强烈,立面上有缓有陡,空间分隔又开合有序。整个带状游览空间层次分明,组合合理,富于节奏感。
②瀑布属动态水体,以落水景观为主。有天然瀑布和人工瀑布之分,人工瀑布是以天然瀑布为蓝本,通过工程手段而修建的落水景观。深布一般由背景、上游水源、落水口、澡身、承水潭和溪流五部分构成,瀑身是观赏的主体。
③跌水是指水流从高向低呈台阶状逐级跌落的动态水景。既是防止流水冲刷下游的重要工程设施,又是形成连续落水景观的手段。
④喷泉又称喷水,是由一定的压力使水喷出后形成各种喷水姿态,以形成升落结合的动水景观,即可观赏又能起装饰点级园景的作用。喷泉有天然喷泉和人工喷泉之分。人工喷泉设计主体各异,喷头类型多样,水型丰富多彩。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喷泉已成为集喷水、音乐、灯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景之一,在城镇、单位、甚至私家园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二、概预算中园林工程的分类
如果按园林工程概预算定额的方法划分将园林工程划分为三类工程:单项园林工程、单位园林工程和分部园林工程。
1)单项园林工程是根据园林工程建设的内容来划分的,主要定为三类:园林建筑工程、园林构筑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
①园林建筑工程可分为亭、廊、榭、花架等建筑工程。
②园林构筑工程可分为筑山、水体、道路、小品、花池等工程,
③园林绿化工程可分为道路绿化、行道树移植、庭园绿化、绿化养护等工程。
2)单位园林工程是在单项园林工程的基础上将园林的个体要素划归为相应的单位园林工程。
3)分部园林工程通过工程技术要素划分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上程、栽植工程、绿化养护工程等,
三、园林工程的基本特点
园林工程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工程技术和艺术创造,是地形地物、石木花草、建筑小品,道路铺装等造园要素在特定地域内的艺术体现。因此,园林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1)园林工程的艺术性
园林工程是一种综合景观工程,它虽然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程,而是一门艺术工程,涉及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等多门艺术,
(2)园林工程的技术性
园林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它沙及土建施工技术、园路铺装技术、苗木种植技术、假山叠造技术及装饰装修、油漆彩绘等诸多技术。
(3)园林工程的综合性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进行园林产品的创作时,所要求的技术无疑是复杂的,随着园林工程日趋大型化,协同作业、多方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园林各要素的施工更注重技术的综合性。
第二节园林工程预算费用组成及相应计算
园林建设工程费用是指直接发生在园林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施工企业在组织管理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间接地为工程支出的费用,以及按国家规定收取的利润和缴纳的税金等的总称,
一、直接费
直接费是指施工中直接用于某工程上的各项费用总和,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1.直接工程费
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1)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
①基本工资是指发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②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电补贴、肉价补贴、副食补贴、粮油补贴、自来水补贴、粮价补贴、电价补贴、燃料补贴、燃气补贴、市内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集中供暖补贴、寒区补贴、地区律贴、林区津贴和流动施工津贴等。
③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
(2)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费用。
①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②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③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④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2.措施费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费用。
①环境保护费是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②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③安全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④临时设施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等。
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业房屋与构筑物,仓库、办公室、加工厂以及规定范围内道路、水、电、管线等临时设施和小型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
3.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具有直接费性质但未包括在预算定额之内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十机械使用费)X其他直接费费率
二、间接费
由规费、企业管理费两部分组成。
1.规费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应计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费用。
①养老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②医疗保险费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③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④工伤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⑤生育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⑥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⑦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是指按照《建筑法》规定,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安装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⑧工程排污费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缴纳的工程排污费。
2.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是指园林建设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费用。
①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
②办公费是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用煤等费用。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一本通》2018版
本书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编写而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内容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 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问题整改、典型案例等内容。书后附有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全面做好台区技术和管理降损工作,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结合当前台区线损管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网省公司编写了《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根据各基层单位在台区线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异常问题和公司管理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帮助其快速排查、定位、解决异常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按照“先内后外、由高到低、逐级治理、彻底销号”的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处理原则,手册编制涵盖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异常原因及症状、问题整改、典型案例等四部分内容。
书后附有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等内容。
目录
前言
基本概含
第一章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第一节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主要内容
第二节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处理方法…--…9
第二章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症状
第一节高损台区--22
第二节负损台区-31
第三节不可计算线损台区-----37
第三章问题整改
第一节档案因素-46
第二节统计因素49
第三节计量因素51
第四节采集因素60
第五节窃电因素63
第六节技术因素69
第四章典型案例
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74
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74
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75
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77
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79
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82
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83
第二节统计因素案例……85
案例7分布式电源—一光伏发电未采集…a…85
案例8台区下的分布式电源用户未统计……87
案例9新上光伏电能表采集异常…88
案例10分布式电源上网电量未统计……89
案例11电量未冻结
第三节采集因素案例-93
案例12采集失败93
案例13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时钟错误……94
案例14无表小电量未统计:配电房设备未装表直接用电-95
案例15广电设备用电未装表计量-97
第四节计量因素案例
案例16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总表接线错误……98
案例17电能表电流回路进出线接反: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99
案例18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100
案例19电能表电流、电压相别不一致引起表计不计量或少计量…-102
案例20表计停走
案例21电能表时钟异常104
案例22用户超容量用电导致表计计量故障-……106
案例23用户超容量用电导致台区线损突增……108
案例24计量综合误差超差导致线损率异常-……109
案例25台区总表计量准确度偏低……111
案例26用户三相电能表计潜动异常…113
案例27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反--115
案例28电流互感器进出线接错116
案例29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出线接反…119
案例30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故障……-120
案例31用户电流互感器故障121
案例32互感器故障导致表计电流与实际电流不符……122
案例33互感器倍率偏小导致台区负损…123
案例34台区总表失压导致台区负损…124
案例35电能表失压断相导致线损异常波动……126
案例36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超过额定负荷…127
案例37电流互感器实际倍率与标称铭牌不符……129
案例38电流互感器倍率过大导致高损现象…129
案例39二次侧电流短接-…-131
第五节窃电因素案例…132
案例40遥控器窃电-132
案例41用户电能表失压导致台区线损突增……135
案例42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窃电.137
案例43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1…139
案例44台区总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被分流2…141
案例45用户表前接线窃电导致长期高损142
案例46用户表前接线导致长期高损-…-144
案例47断开电压连接片窃电146
案例48改变接线窃电--148
案例49用户私自改接计量装置窃电…149
第六节技术因素案例--152
案例50供电半径大152
案例51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154
案例52低压架空线路漏电-156
案例53低压入户线漏电-158
案例54表箱内部接线漏电159
附录
附录一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162
附录二台区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配置明细…-169
附录三台区线损管理常用参考数据170
附录四常用规范文件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用手册 钢筋工程施工》2017版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虽然与一般的工民建、市政工程及其他土木工程施工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其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工程规模较为庞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多样性、实践性、风险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近2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很多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这些成熟的施工经验、技术成果进行总结,进而推广应用,是一项对企业、行业和全社会都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本套丛书以现场需要为目的,只讲做法和结论,突出“实用”二字,围绕“工程”做文章,让一线人员拿来就能学,学了就会用。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丛书突出了两大特点:一是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手册编写是有意把一些繁琐的原理分析去掉,直接将最实用的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二是专业独立、相互呼应,全套丛书共计16册,各册内容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工程和专业需要,选择一本或几本进行参考使用,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本手册提供最大的便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钢筋
第一节热轧光圆钢筋1
第二节热轧带肋钢筋.9
第三节钢筋现场保管…20
第二章钢筋构造21
第一节一般规定21
第二节混凝土保护层…………22
第三节钢筋的错固……24
第四节钢筋的接头………26
第五节水工结构构件的设计构造规定……30
第三章钢筋图的识读与钢筋下料计算……40
第一节钢筋图的识读……40
第二节钢筋计算…63
第三节钢筋配料计算……83
第四节钢筋代换计算………96
第四章钢筋加工102
第一节钢筋除锈与调直……102
第二节钢筋的切断…111
第三节钢筋弯曲成型117
第四节钢筋的冷加工……129
第五章钢筋连接……133
第一节钢筋焊接134
第二节钢筋的机械连接…158
第六章钢筋的绑扎与安装….187
第一节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187
第二节构件钢筋绑扎196
第三节水工建筑物钢筋绑扎200
第四节钢筋网及钢筋骨架的绑扎与安装235
第七章预埋件施工240
第一节预埋件施工规范要求240
第二节预制构件的接头、吊环与预埋件构造要求244
第三节插筋和错筋246
第四节支座252
第五节吊环257
第八章钢筋工程安全施工技术260
第一节钢筋加工…260
第二节钢筋焊接…263
第三节钢筋绑扎与安装267
第四节钢筋工程冬期施工269
第九章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检查与验收272
第一节钢筋安装的质量检验…272
第二节
钢筋加工与安装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27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等级评定280
附录1部分钢筋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284
附录2钢筋的公称直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295
参考文献297
答疑:请教一下,弱电手孔该套什么子目-山东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7:49
提问网友: chen
解答网友: 蓝鲸
套用建筑检查井相关定额子目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问题专业: 安装 机电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7:44
提问网友: 阑SAN
解答网友: 幸福像花一样
是要计算两个配线架
《全装修行业法规标准汇编》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新一轮战略性变革中,
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
全面启动全装修 成品交付模式。为方便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建筑装饰业的最新状况,
掌握各项相关标准,为企业创新发展和战略决策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撑,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指导下,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部品产业分会联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装饰装修委员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地产精
装修分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涂料与防水材料分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建筑电气分会编撰《全装修行业
法规标准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并出版发行。《汇编》的出版发行,将切实推进建筑装饰行业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全装修规范化、标准化、协同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汇编》全面介绍当前最新全装修成品交付的法规、行政条例、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以及团体标准,为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最新的权威信息和标准原文。
目录
一、法规、行政条例、规章
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14
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21
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23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42
二、国家标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2011.…..49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一2001.…9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一2005…12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一2001…1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一2014…232
三、行业标准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JGJ367一2015.…299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一2013……..336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一2013……383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一2011....412
《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J/T244一2011…445
四、协会标准
《住宅厨房建筑装修一体化技术规程》T/CECS464一2017.……485
《住宅卫生间建筑装修一体化技术规程》CECS438:2016……...5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T/CBDA3一2016.…542
附录
全装修行业其他相关标准一览..565
《全装修行业法规标准 汇编》编委展示…567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5:52
提问网友: y
解答网友:
异形挑檐绘制,钢筋可编辑的
答疑:电力35kv铁塔图集-河北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5:14
提问网友: 小李飞刀
846461434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发你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3:33
提问网友: 小李子
解答网友: 叶工
是图纸有误,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3:30
提问网友: 小刚几的姐姐
解答网友: 天涯浪子
你的图纸是板后浇带的做法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4-06 14:22:55
提问网友: 天行地势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应该是风口编号
1
…
130
131
132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