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17 页)

ICS35.240.50
CCS J 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62—202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异常 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yber-physical fusion anomaly detection specific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62,GB/T 41262-2022,信息物理融合,工业控制系统,异常检测,GB/T 41262-2022 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物理融合异常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融合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工业控制系统异常检测技术架构、功能模块、功能要求及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控制安全厂商、设备生产厂商研制高效的信息物理融合异常检测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36.3一201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
GB/T20275一201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人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22239一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69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GB/T36323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GB/T36324一2018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分级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50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
一类用于工业生产的控制系统的统称。
注:它包含SCADA、DCS和其他一些常见于工业部门与关键基础设施的小型控制系统(如PLC)等,

3.2
信息物理融合cyber-physical fusion
将ICS中的指令、状态信息和真实物理系统相结合的过程。
注:具体体现为将中生产控制设备中的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相结合,

3.3
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
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
注: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3.4
异常abnormal
故障、意外或攻击行为导致的系统出现异于正常或已有基线的情况。
注:包括恶意代码感染、网络攻击、固件算改、控制逻辑算改等信息安全事件,以及设备故障、误操作、能耗超出正常值、时序超出正常范围、状态统计数据超出正常范围等功能安全事件。
3.5
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对ICS发生的异常进行检测的过程。
3.6
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一种能检测模式库中已涵盖的人侵行为或不可接受的行为的方式。

3.7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ICS控制设备中的系统控制指令和设备状态等数据。
3.8
物料流material flow
物质流
在IS中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检验、装配、试验、存储等过程数据。
3.9
能量流energy flow
能耗流
ICS中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数据。
3.10
脆弱性vulnerability
可能被一个或多个威胁利用的资产或控制的弱点。
[来源:GB/T29246一2017,2.89]
3.11
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
利用各种先进的攻击手段,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的有组织、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行为。
注:此种攻击需要长期经营与策划,因此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针对性。在中,此种攻击会带来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威胁,
3.12
虚假数据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
利用状态估计器中不良数据辨识方法的局限性,恶意篡改元件的量测值,使控制中心误判当前状态,继而造成工控系统安稳控制措施误动或拒动,从而影响工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攻击行为。
注:通过恶意算改设备中的数据而实施的攻击,都可视为虚假数据攻击,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CIP:通用工业协议(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MAC: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OPC:面向对象链接与嵌入的过程控制协议[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for Process Control]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SCADA: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IS: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IA-FA: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Factory Automatio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40.50
CCS J 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63—2022
工控系统动态重构主动防御体系架构规范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ctive defens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63,GB/T 41263-2022,动态重构主动防御体系,工控系统,GB.T 41263-2022 工控系统动态重构主动防御体系架构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控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描述了过程监控层异构编译环境多态部署、工控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模式、现场控制层异构运行逻辑及智能判决和工程文件安全存储验证机制,规定了信息安全体系评价指标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旨在构建具有内生安全防护能力的所有工业控制系统参与者,为相关参与者设计动态重构主动防御的工控网络提供指导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
由计算机和工业过程控制部件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注:工业控制系统简称“工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线路,根据专用的工业通信协议将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输人/输出接口等部分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具有自动控制能力的工业制造系统。
注2:ICS是一个通用术语,它包括多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控制系统,包括SCADA、DCS和其他较小的控制系统,如PLC,现已广泛应用在工业部门和关键基础设施中。对这一概念更多的讨论见GB/T32919一2016。

3.2
工业控制网络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一种利用各种通信设备将所有工业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
注:工业控制网络是ICS中的网络部分,简称“工控网络”。
3.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一种用于工业环境的数字式操作的电子系统。
注:这种系统用可编程的存储器作面向用户指令的内部寄存器,完成规定的功能,如逻辑、顺序、定时、计数、运算等,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人/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过程。PLC及其相关外围设备的设计,使它能够非常方便地集成到IS中,并能很容易地达到所期望的所有功能,
注2:对这一概念更多的讨论见GB/T33008.1一2016,
3.4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采用计算机、通信和屏幕显示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功能,利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
注1: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数据共享,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是硬件布置上的分散。

注2:对这一概念更多的讨论见GB/T36293一2018。
3.5
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
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组合,可用于发布命令及采集数据从而实现监视与控制。
注1:SCADA系统是工控网络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负责采集和处理工控系统运行中的各类实时和非实时数据,是工控网络调度中心各种应用软件的主要数据来源。
注2:SCADA系统通常由一个主站和多个子站组成,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系统支撑平台、前置子系统及后置子系统等。
3.6
信息安全in formation security
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及其他属性。
注:如防抵赖性、可靠性等。对这一概念更多的讨论见GB/T26333一2010。
3.7
威胁threat
可能对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潜在原因。
注:威胁可以通过威胁主体、资源、动机、途径等多种属性刻画,对这一概念更多的讨论见GB/T26333一2010。
3.8
下位机slave computer
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直接控制设备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计算机设备。
3.9
工程师站engineering work station
DCS中用于系统设计的工作站。
注:工程师站为系统设计工程师提供各种设计工具,使工程师利用它们来组合、调用DC的各种资源。

3.10
运营技术operational technology;OT
负责生产运行维护的运营和自动化技术。
注:运营技术包括自动化协议、PLC、DCS、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
3.11
内生安全endogenous security
利用安全载荷封装技术对报文进行重构,使其具备数据源合法性、完整性、时效性验证功能,能够有效预防非授权访问、数据篡改、信息泄露和重播攻击等典型网络安全风险的,具备内在安全防护能力的一种网络安全模式。
3.12
动态防御dynamic defense
通过多样的、不断变化的构建、评价和部署机制及策略来增加攻击者的政击难度及代价的一种安全防御方法。
注:动态防御是主动防御思想的一种实现技术。主动防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增大攻击难度、降低攻击成功率,从而对攻击行为进行有效遇制,保障系统安全性。常见的主动防御技术包括:人侵容忍、动目标防御和拟态安全防御等。
3.13
区块链blockchain
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注: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下一个数据库块。
3.14
共识机制consensus mechanism
使所有的诚实节点保存一致的区块链视图,同时满足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区块链技术。
注:区块链是一种按时间顺序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可支持不同的共识机制,
3.15
工程文件全生命周期保护full life-cycle protection of project files
通过工程安全编译技术、在线异构元余、区块链技术以及逻辑安全运行技术,实施工程文件全生命周期(存储、编译、传输、执行)保护,提高系统对控制功能失效的主动防御能力,具有技术独创性。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RM: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
CA: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CRC:循环元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
MIPS: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d Stages.)
OUDP:优化的用户数据报协议(Optimized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PS:每秒交易笔数(Transaction Per Second)
SM2: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95.1—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1部分:危害辨识需求分析

Application guide of functional safety-Part 1: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95.1,GB/T 41295.1-2022,功能安全系统,危害辨识,需求分析,GB/T 41295.1-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1部分:危害辨识和需求分析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功能安全系统应用指南中危害辨识和需求分析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功能安全系统开发的概念阶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38.1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20438.2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2部分: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要求
GB/T20438.3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3部分:软件要求
GB/T20438.4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4部分:定义和缩略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438.4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害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受控设备、工艺过程、运行环境及功能安全系统本身申潜在危险的发生风险,通过理论推导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分辨并标识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3.2
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
根据危害辨识(3.1)的结论,制定功能安全系统的安全需求;根据功能安全系统的架构将安全需求分解到组件的过程。
3.3
系统相关人员system related personnel
在功能安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与系统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
注:包括系统的定义、需求、设计、实施、测试、操作、维护、商务等人员,
3.4
运行场景operation scenario
功能安全系统运行时,相关的自然环境、工艺过程、受控设备以及功能安全系统所组成的集合。这个场景是具象化的,能够通过实体仿真观察研究的。

3.5
安全需求safety requirements
功能安全系统为了降低风险到可容忍级别,而需要满足的功能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注:安全需求在GB/T20438中被称之为安全要求,两者具有相同的含义,
3.6
功能安全系统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系统,具有功能安全相关的特性,满足特定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注:这里的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不同的层次,如安全部件、安全设备或安全控制系统等。在实际的工业过程中,功能安全系统可能是一个变送器、继电器、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安全仪表系统。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C:诊断覆盖率(Diagnostic Coverage)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MooN:N取M通道架构(M out of N channel architecture)
SFF:安全失效分数(Safe Failure Fraction)
S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95.2—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2部分:设计实现

Application guide of functional safety-Part 2:Design and realisation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95.2,GB/T 41295.2-2022,功能安全系统,实现,设计,GB/T 41295.2-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2部分:设计和实现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设计和实现功能安全系统的指导措施,面向的对象包括安全传感器、安全逻辑控制器、安全通信总线和安全执行器等。
本文件适用于功能安全系统研发团队(如制造商),就开发出符合相应安全完整性能力的安全产品给出规范性指导;系统集成商、评估机构和用户用于对适当功能安全系统的选型和评价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0438.1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20438.2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2部分: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要求
GB/T20438.3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3部分:软件要求
GB/T20438.4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4部分:定义和缩略语
GB/T20438.6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6部分:GB/T20438.2和GB/T20438.3的应用指南
GB/T34040一2017工业通信网络功能安全现场总线行规通用规则和行规定义
GB/T41295.3功能安全应用指南第3部分:测试验证
EC61508-3-1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3-1部分:软件要求重复使用预先存在的软件元素来实现全部或部分安全功能(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Part 3-1:Software requirements-Reuse of pre-existing software elements to implement all or part of a safety func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20438.4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功能安全系统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系统,具有功能安全相关的特性,满足特定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注:这里的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不同的层次,如安全部件、安全设备或安全控制系统等。在实际的工业过程中,功能安全系统可能是一个变送器、继电器、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安全仪表系统。
[来源:GB/T41295.1一2022,3.6]

3.2
功能安全系统研发团队team for 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执行功能安全系统设计研发的责任主体。
注:包括功能安全系统硬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验证测试人员、功能安全管理人员等。
3.3
功能安全系统制造团队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manufacture team
执行功能安全系统生产制造的责任主体,它可能包括功能安全系统制造过程的装配人员、测试人员、管理人员、加工人员等。
注:为保证系统的安全功能正确制造,功能安全系统制造团队需要得到来自功能安全系统研发团队的有效协助,
3.4
故障插入测试fault injection test
人为地在功能安全系统中产生一种故障模式,验证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响应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一种测试方法。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DC:诊断覆盖率(Diagnostic Coverage)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DA:失效模式、影响与诊断分析(Failure mode,effect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T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95.3—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3部分:测试验证

Application guide of functional safety-Part 3: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95.3,GB/T 41295.3-2022,功能安全系统,测试验证,GB/T 41295.3-2022 功能安全应用指南 第3部分:测试验证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功能安全系统的测试验证,包括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硬件、软件、集成和系统级的测试。
本文件适用于功能安全系统研发阶段、制造阶段、系统集成阶段、试运行阶段或现场确认阶段。测试活动包括功能安全系统研发团队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38.4一2017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第4部分:定义和缩略语
IEC61326-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第3-1部分:与安全相关的系统和用于与执行安全相关的功能设备(功能安全)用抗扰度要求一般工业应用[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measurement,control and laboratory use-EMC requirements-Part 3-1:Immunity requirements for safety-related systems and for equipment intended to perform safety-related functions (functional safety)-Gener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EC61326-3-2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第3-2部分:与安全相关的系统和用于与执行安全相关的功能设备(功能安全)用抗扰度要求带指定电磁环境的工业应[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measurement,control and laboratory use-EMC requirements-Part 3-2:Immunity requirements for safety-related systems and for equipment intended to perform safety-related functions (functional safety)-Industrial applications with specifi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3术语和定义
GB/T20438.4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功能安全系统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执行安全相关功能的系统,具有功能安全相关的特性,满足特定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注:这里的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不同的层次,如安全部件、安全设备或安全控制系统等。在实际的工业过程中,功能安全系统可能是一个变送器、继电器、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安全仪表系统,
[来源:GB/T41295.1一2022,3.6]

3.2
功能安全系统研发团队team for functional safety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执行功能安全系统设计研发的责任主体。
注:包括功能安全系统硬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验证测试人员、功能安全管理人员等,
[来源:GB/T41295.22022,3.2]
3.3
故障插入测试fault injection test
人为地在功能安全系统中产生一种故障模式,验证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响应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一种测试方法。
[来源:GB/T41295.22022,3.4]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DA:失效模式、影响与诊断分析(Failure Mode,Effect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HDL: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MC/DC:修订的条件/判定覆盖率(Modified Condition/Decision Coverage)
S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220.20
CCS H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2967.4—2022代替GB/T12967.4201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有机聚合物膜
检测方法第4部分:耐光热性能的测定

Test methods for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s and organic polymer coatings on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Part 4:Determin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and heat resistance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2967.4,GB/T 12967.4-2022,有机聚合物膜,耐光热性能,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GB/T 12967.4-202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4部分:耐光热性能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耐光热性能测定的方法概述,并规定了仪器设备、试样、测试步骤、结果表示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有机聚合物膜耐候性和耐热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4957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8005.3铝及铝合金术语第3部分:表面处理
GB/T9276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975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9761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GB/T11186.3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
GB/T12967.6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第6部分:色差和外观质量
GB/T16422.1朔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盆弧灯
GB/T16422.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3术语和定义
GB/T8005.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控制试样control sample
供需双方商定的,用于限定或控制产品性能的试样。
4方法概述
产品受到太阳辐射、热辐射和水侵蚀等影响时,会出现变色、失光、粉化、腐蚀、开裂等老化现象。为
测定光、热和水等对产品膜层性能的影响,按下列方法进行自然暴露试验,或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条件
下进行加速耐候性试验和耐热性试验。根据试验后的试样老化情况,评价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耐光热性能。
自然暴露试验:试样暴露在自然日光下或窗玻璃透射日光下、或菲涅耳镜聚能器增强日光下,经过规定的暴露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加速耐候性试验:试样暴露在模拟户外气候的实验室条件下(与户外环境条件相比,该暴露条件可能是循环的和加强的),经过规定的暴露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腐蚀性能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汞灯紫外耐候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汞灯紫外光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暴露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此方法适用于不具有热敏感性的着色阳极氧化膜。
荧光紫外耐候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荧光紫外光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暴露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盆灯加速耐候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灯光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暴露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腐蚀性能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耐热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热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抗热裂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热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耐热老化性试验:试样暴露在实验室热源条件下,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检测试样的外观或其他相关性能的变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220.20
CCS H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2967.5—2022代替GB/T12967.5—2013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有机聚合物膜
检测方法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测定

Test methods for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s and organic polymer coatings on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Part 5: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to cracking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2967.5,GB/T 12967.5-2022,抗破裂性,有机聚合物膜,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GB/T 12967.5-202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抗破裂性测定的方法概述,并规定了试剂、材仪器设备、试样、测试步骤、结果表示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有机聚合物膜抗破裂性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005.3铝及铝合金术语第3部分:表面处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GB/T8005.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述
在受控的试验室环境、规定的仪器设备、固定的试验步骤条件下进行下列试验,考察试样处于不同的变形和受力状态下的膜层破裂情况,评价产品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抗破裂性。
——弯曲变形率测试试验:将试样沿刻有变形指数的螺线弯曲,按变形指数从小到大的方向进行观察,标记样品出现第一个横向膜层裂纹位置,并由此换算出试样的曲率半径,进而计算试样的弯曲变形率。方法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一般不超过5μ)的弯曲变形率的测定。
冲击试验:将规定质量的重锤置于适当的高度自由落下,冲击试样的膜层表面或背面,检查变形位置及周边的膜层变化情况。方法适用于有机聚合物膜耐冲击性的测定,不适用于阳极氧化膜或经阳极氧化预处理的有机聚合物膜耐冲击性的测定。
——杯突试验:使用规定规格的冲模固定试样,将冲头沿固定路径移动至规定深度,使试样发生变形,检查试样凸起部位及周边的膜层变化情况。方法适用于有机聚合物膜抗杯突性能的测定。
——弯曲试验:使试样在规定的曲率半径下弯曲,目视观察弯曲部位的膜层变化情况,或用黏胶带检查膜层表面有无黏落现象。方法适用于有机聚合物膜层抗弯曲性的测定。
——柔制性试验:将试样弯曲180至贴合,重复向内裹卷弯曲180°至贴合,以持续提高膜层弯曲半径,直至膜层首次不产生开裂或脱落,根据弯曲次数评价膜层柔制性。方法适用于评价有机聚合物膜层的柔韧性。
——碎石冲击试验: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碎石冲击试样表面,移除碎屑后根据选定评估区域的凹坑数量及凹坑尺寸进行凹坑等级评定。方法适用于评价有机聚合物膜层的耐碎石冲击性。
——尖锐工具加工试验:采用锯切、铣或钻等方式加工试样,观察试样加工处膜层的剥落、分离情况。方法适用于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及有机聚合物膜层耐尖锐工具加工性的测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220.20
CCS H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2967.6—2022代替GB/T12967.6—200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有机聚合物膜
检测方法第6部分:色差和外观质量

Test met hods for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s and organic polymer coatings on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Part 6:Determination of color and appearance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2967.6,GB/T 12967.6-2022,有机聚合物膜,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GB/T 12967.6-202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6部分:色差和外观质量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的色差和外观质量测定的方法概述,并规定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试样和样品、测试步骤、结果表示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有机聚合物膜色差和外观质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005.3铝及铝合金术语第3部分:表面处理
JJG2029色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3术语和定义
GB/T8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参比样品reference sample
供需双方商定的,用于限定产品外观或颜色的样品。
3.2
有效表面significant surface
覆盖阳极氧化膜和(或)有机聚合物膜,在技术图纸上有标记,且对物件的适用性能和(或)外观起重
要作用,满足产品规定性能要求的物件表面。

4方法概述
在规定的条件下,目视观察或用仪器测量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产品的颜色与参比样品的差异程度;目视观察或以参比样品为基准对比观察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的表面状况,以评价产品的外观质量。仪器测量色差方法不适用于纹理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市政

所属地区:贵州

提问日期:2022-04-27 01:11:58

提问网友:问题一堆的搬砖人


土建,市政,贵州,答疑:喷播植护的计算-贵州请问,如果坡比是1:0.5(根据公式计算斜边是M)喷播植护是3.3的,他的计算可以是3*3*M吗?不是要怎么计算呢?请尽可能详细解答一下,谢谢

解答网友:冰临城下


你的问题没有说明清楚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DBJT29-18-2013
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12版)
12G05-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编制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DBJT29-18-2013,天津方桩,津12G05-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图集,津12G05-1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图集(天津标准DBJT29-18-2013)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于民用与一般工业建筑的低承台竖向受力基桩;
公路、铁路、港口、,市政、水利等工程的低承台基桩设计可参考使用,但尚应符合相关专业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1.2本图集中预制方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于环境类别为“二a”或“二b”类、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图集增加了用于腐蚀性环境中预制方桩的专门部分,请根据相应情况选用13图集使用中,本图集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若更新后,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1.4本图集中预制方桩主要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其桩身配筋系根据制作、起吊、运输、沉柱等情况设计。当同时承受水平(地震)荷载或承受拉力时,设计人员应另行设计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
1.5本图集适用于周围环境能承受沉桩时振动和挤土影响的场地
1.6本图集所列的桩是根据天津地区的地质情况及目前的施工设备、吊运方式等条件而编制的。
1.7图集中静压桩配筋适用于抱压式压桩机,如采用原压式压桩机,设计人员宜在桩项(及分节顶部)适当增加网片和箍筋。
2.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现范》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岩土工程察规范》GB50021-2009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8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I-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3.种类与编号
3.1.本图集考虑到天津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桩的长宽比、单桩竖向承载力桩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将桩按静压和锤击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桩仅适用于静压
B型桩可适用于锤击
3.2本图集所列桩分整桩和连接桩两种,其中连接桩的接头数不宜超过2个;且桩的连接方式采用角钢焊接
3.3规格
3.3.1桩长:8m、9m、12m、14m、15m
面尺寸为:300mx300n、350mmx350mm、400mmx400m、450cmx450mm.:500mm×500mm,
3.3.2桩长:6m、8m、10m、12m
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250mm×250mm
3.4桩编号
整根桩(单节桩)
(略)
3.5植编号选用举例
例如设计采用桩截面为400mmx400mm,桩长12m、按A型桩配筋整节柱时,则编号为ZH-40-12A;又如设计采用桩截面为450mm×450mm,桩长度为20m,按B型桩配筋,采用两段接桩,分段长度分别为上段8m,下段12m,编号则为JZH-45-20-8/12B.若有防腐要求,则在相应桩型后增加“-F”后级,并按照相应选用表、材料表选用。
4.材料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
A型桩(静压桩)一C35;B型桩(锤击桩)一C40;
A、B型防腐桩均为C40、该型桩其他要求见后文相关章节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01
编制说明(一)(七)02-08
A型桩整根桩选用表(一)(二)1-2
A型防腐桩整根桩选用表(一)一(三)3-5
ZH-20-XXA6
ZH-25-XXA7
ZH-30-XXA8
ZH-35-XXA9
ZH-40-XXA10
ZH-45-XXA11
ZH-50-XXA12
JZH-30-XXA上段、下段13
JZH-35-XXA上段、下段14
JZH-40-XXA上段、下段15
JZH-45-XXA上段、下段16
JZH-50-XXA上段、下段17
JZH-30、35、40-XXA中段18
JZH-45、50-XXA中段19
A型桩节点详图(一)一(四)20-23
A型桩整根桩材料表(一)(三)24-26
A型桩连接桩材料表(一)一(五)27-31
A型防腐桩整根桩材料表(一)~(三)32-34
A型防腐桩连接桩材料表(一)~(五)35-39
B型桩整根桩选用表40
B型防腐桩整根桩选用表(一)~(二)41-42
ZH-30-XXB43
ZH-35-XXB44
ZH-40-XXB45
ZH-45-XXB46
ZH-50-XXB47
JZH-30-XXB上段、下段48
JZH-35-XXB上段、下段49
JZH-40-XXB上段、下段50
JZH-45-XXB上段、下段51
JZH-50-XXB上段、下段52
JZH-30、35、40-XXB中段53
JZH-45、50-XXB中段54
B型柱节点详图(一)~(三)55-57
B型桩整根桩材料表(一)~(二)58-59
B型桩连接桩材料表(一)~(五)60-64
B型防腐桩整根桩材料表(一)~(二)65-66
B型防腐桩连接桩材料表(一)~(五)67-71
桩与承台连接详图7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DBJT06-219-2021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
图集号:吉J2021-060
统一编号:DBJT06-219-2021
主编单位: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勘察设计协会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文号: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587号公告
实行日期:2021年11月01日

DBJT06-219-2021,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吉J2021-060,吉林海绵城市图集,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图集,雨水控制,吉J2021-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 海绵城市图集.pdf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为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统一编号:DBJT06-219-2021;图集号:吉J2021-060,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同时原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统一编号:DBJT06-188-2017;图集号:吉J2017-060废止。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吉林省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的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
1.2本图集如用于高地下水水位、软土地基及其他特殊地区时,请根据有关规范(程)的规划或专门研究另作处理。
2编制依据
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
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
2.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318
2.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2.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2.7《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C0
2.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
2.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
2.1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
2.1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
2.12《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分类》GB/T38906
2.1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2.14《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2.1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2.16《公园设计规范》GB1192-2016
2.17《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2.18《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枝术规程》CJJ181
2.19《园林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
2.2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
2.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
2.2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
2.23《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
2.24《绿化种植土壤》CJT340
2.2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
2.26《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2.2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2.28《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
2.29《城市道路-环保型道路路面》15MR205
2.30《城市道路一透水人行道铺设》16MR204
2.31《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
2.32《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4J206
3编制目的
低影响开发是通过现代雨洪管理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条件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具体目标为有效控制径流排放总量、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在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中贯彻现行国家有关规范以及推广成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特编制此图集。
4术语
4.1低影响开发
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冲击,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排水工程,合理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减少城镇径流污染。
4.2雨水控制利用
城镇区域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
5图集内容
5.1建筑与小区
建筑屋面和小区可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结合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将雨水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最终将雨水汇入雨水罐、景观水池、雨水湿地等调蓄设施,来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蓄排系统、控制系统与雨水综合利用的有效衔接。
5.2城市道路
(略)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总说明5
I建筑与小区12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说明12
建筑外环境雨水设施示例条件图15
建筑外环境雨水设施示例总平面图(一)16
建筑外环境雨水设施示例局部大样图17
建筑外环境雨水设施示例总平面图18
Ⅱ城市道路19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用设施计说明19
道路工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路线图21
单幅路低影响开发设计(LID)设计图22
双幅路低影响开发设计(LID)设计图27
四幅路低影响开发设计(LID)设计图35
港湾式公交站设计图43
立交桥区雨水塘布置示意图44
立交桥区雨水生态塘平面图45
Ⅲ绿地广场46
绿地广场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说明46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总平面图48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竖向图49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下木种植图50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种植苗木表51
下沉广场雨水设施示例平面图52
下沉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竖向图53
下沉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种植图54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设施组合图55
Ⅳ低影响开发设施构造58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构造说明58
新建平屋面种植构造做法63
坡屋面挑檐、檐沟、山墙封檐做法64
地下工程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构造示意图65
地下室顶板做法示意图66
雨水立管断接做法68
高位花池、消能池69
建筑外环境雨水设施示例设施组合图71
透水铺装结构图75
透水页岩、砾石铺装79
嵌草砖路面构造80
石材砖组合透水铺装图81
透水混凝土预制基块83
防水毁装配式混凝土基块基层大样图84
下沉式绿化分隔带(入渗型)85
下沉式绿化分隔带(溢流型)86
下沉式绿化分隔带(入渗+溢流型)87
排水路缘石大样图89
排水路缘石截污设施90
复合沙基拦污过滤槽91
砾石缓冲沟92
现浇混凝土挡水堰9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挡水堰94
沉泥槽大样图95
沉泥槽布置图96
渗透井大样图97
渗管、渗渠、渗沟98
渗透渠99
渗井、导流渠100
环保型雨水口101
截污篮106
溢流式雨水井盖108
雨水弃流井工艺图110
雨水弃流井结构图112
雨量型弃流井114
塑料多孔渗透管115
植被缓冲带渗透排水管安装图116
高密度聚乙烯渗透式排水沟安装图117
高密度聚乙烯线性排水沟说明118
高密度聚乙烯线性排水沟典型安装119
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设计说明120
树脂混凝土渗透排水沟122
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大样图124
U型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安装示意图126
树脂混凝土路缘石排水沟大样图127
高分子材料拱形渗透模块128
预制钢筋混凝土雨水模块129
预制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模块130
雨水调蓄池(模块)工艺图132
渗透塘133
下沉式绿地做法示意图135
植草沟选型138
植草沟139
生态树池140
雨水花园141
生物滞留区143
植被缓冲带144
预制装配式雨水导流沉淀槽145
雨水湿地一前置塘148
雨水湿地一表流149
雨水湿地一水平潜流150
雨水湿地一垂直潜流152
旱溪153
湿塘154
调节塘156
生态驳岸157
生态护坡161
生态挡墙164
增强型雨水花园168
水力颗粒分离器169
圆筒过滤设施170
合流制初雨调蓄池171
洪涝调蓄池说明173
洪涝调蓄池174
高密度聚乙烯模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平面图(一)177
高密度聚乙烯模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剖面图(一)178
高密度聚乙烯模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平面图(二)179
高密度聚乙烯模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剖面图(二)180
高密度聚乙烯模块大样图181
分散式雨水处理器大样图182

注:此图集有水印,介意的请勿付费下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4-26 21:49:55

提问网友:15893176711


  1. 地下室外墙做防水,筏板基础侧面也做防水,筏板采用200厚砖胎膜,该大开挖土方的工作面应该是1000还是砖胎膜厚度200+1000呢?

  2. 大开挖后在基坑内开挖基础梁沟槽土方,基础梁侧面做防水,则该沟槽土方工作面是1000还是400呢?

  3. 大开挖后在基坑内开挖桩承台基坑土方,桩承台侧面做防水,则该沟槽土方工作面是1000还是400呢?

    请各位老师指教,感谢

解答网友:独行者


是做防面+1000.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