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37 页)

中建一局,机电工程,管道安装,线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中建一局机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 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
本工程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实施“过程精品”管理,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总体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使该工程成为让业主完全满意的精品工程。
第二节 机电工程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及相关内容
一、机电工程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1、材料设备的选型及其质量标准和档次的确定
首先按照业主、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其质量标准、档次;其次严格样品报批制度,通过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的实际评价确定最优的选择意见;严格按照设计参数标准、样板或样品进行选型和采购;对材料设备采购、加工、运输进行过程跟踪控制;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质量进行最终控制,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一律不能用在工程上。
2、设备材料采购过程和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采购物资时,须在经公司评价合格的合格供方内选择,在有信誉的厂家中采购。
(2)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本工程所需某种材料或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与数量,以确保所用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包括分批供应设备材料外观颜色保持一致性等,为方便业主使用及日后运行的维修管理,针对同种型号的分批到货的设备材料,我们将对设备材料出厂的一致性严格把关。
(3)公司物资部或项目经理部委托分供方供货,事前应对分供方进行认可和评价,建立合格的分供方档案,材料供应在合格的分供方中选择。同时,项目经理部对分供方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分供方的业绩进行评审、考核,并作记录,不合格的分供方从档案中予以除名。
(4)采购的物资,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标准、规范、合同要求及按品管计划要求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标记。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3、做好设备材料外加工的过程监控管理
对加工的过程监控:合同内明确供方及时通报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情况,项目和公司物资部随时同供方保持联系,沟通情况;对有必要进行生产厂验证的物资,在合同中明确相应生产厂验证要求,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证。
4、设备材料进场之时即应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物资部经理组织质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应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的依据是供货合同,当所购设备的技术参数无法当场验证而必须在系统运行中才可验证时,可先对其进行外观验收,并收集好各种随机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作为追溯性资料进行存档。
二、机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00问,二建,二建考前突击,蓝皮书,速记手册,2022二建考前突击必备资料【各专业均有】

文件1: HQ-法规-考点速记蓝皮书(783.26KB)
文件2: HQ-公路-考点速记蓝皮书(1.08MB)
文件3: HQ-管理-考点速记蓝皮书(471.21KB)
文件4: HQ-建筑-考点速记蓝皮书(1.44MB)
文件5: HQ-市政-考点速记蓝皮书(1.27MB)
文件6: HQ-水利-考点速记蓝皮书(2.73MB)
文件7: JGS-公路-案例突破手册(11.89MB)
文件8: JGS-建筑-案例突破手册(13MB)
文件9: JGS-市政-案例突破手册(11.12MB)
文件10: JGS-水利-案例突破手册(12.74MB)
文件11: XT-公路-案例100问(6.77MB)
文件12: XT-建筑-案例100问(7.14MB)
文件13: XT-水利-案例100问(5.03MB)
文件14: XT-市政-案例100问 (28.62MB)

注意:资料有广告,请勿随意相信这些押题的广告信息,100%是骗钱的,没有谁能押准题,除非他是神仙~反正我没见过押准过的,要想考过,还是得自己花时间复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央企,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央企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1 范围
制度规定了工程设计变更的申请、审批等流程及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xxxxxx基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参建各单位(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均应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设计变更
是指由设计单位对原设计提出修改的工程变更。
3.2 变更设计
是指在施工中由承包商、监理单位或业主等提出的对原设计提出修改的工程变更。
3.3 工程变更
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
无论设计变更还是变更设计、工程变更,实际上都是对工程的变更,都有可能造成工程费用和工程工期的变化。为便于管理,本工程中将以上三种变更统称为工程设计变更。
4 职责
4.1 设计单位对设计变更负责及对变更设计予以确认。
4.2 施工单位负责对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的实施。
4.3 项目监理部负责审查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并监督承包商的实施。
4.4 业主工程部负责批准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工程设计变更及审批程序
5.1.1 工程设计变更的提出
工程设计变更可以由以下任一单位或者任意组合联合提出:
—— 建设单位:对设计有疑义或发现问题,提出变更、修改意见;
—— 设计单位:原图纸的设计单位发现问题需修改或补充;
—— 项目监理部: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对设计文件提出修改意见;
—— 施工单位:在图纸会审及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提出变更设计申请;
—— 设备制造厂家:由于设备或设备制造厂家的原因提出变更。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I
前 言 II
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5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职责 5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
6 报告和记录 7
7 检查与考核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工程设计变更申请表审批流程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流程 1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工程设计变更申请表 12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设计技术联系单 13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变更设计通知单 14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图纸会审,管理制度,设计交底,央企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的一般流程、会审重点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XXXXXXXXXXXXXX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各参建单位均须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制度。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施工单位按本制度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施工图纸消化工作,参加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等项工作。
4.2 设计单位须依据《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所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交底,认真做好设计审查意见的回复。
4.3 项目监理部负责组织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4.4 业主工程部负责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归口管理工作。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一般性规定
5.1.1 为了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与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具体要求,避免返工浪费。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前提,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环节,各有关单位应认真执行。
5.1.2 设计单位必须在施工前按照公司编制的一级网络进度提出的交图时间,提交单位工程完整的正式的施工图纸;对承包商急需的、重要的分项专业图纸,必要时也可提前交底与会审,但在成套图纸到后再统一交底与会审。
5.1.3 在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之前,各有关单位(包括业主有关部门、承包商和项目监理部)必须事先指定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审阅,进行必要的核对和计算,准备初步审查意见并填写“设计成品审核意见单”,汇总到业主工程部,在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召开之前送交设计单位,以便设计单位在图纸会审会上进行澄清解答。
5.1.4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时,设计单位必须委派负责该项目的主要设计人或了解设计情况的工地代表参加,交底与会审在该项目施工开工之前由项目监理部主持,在施工现场进行。
5.1.5 承包商拟开工的任何工程项目,必须经过图纸会审方能进行施工,未经会审的施工图及设计变更不得用于施工;已经会审的施工图或设计变更以项目监理部下达会审纪要的形式作为确认,承包商收到会审纪要后在施工图纸或设计变更上加盖“已会审”标记后方可用于施工。
5.1.6  凡直接涉及设备制造厂家的工程施工图纸,由制造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交底。
5.2 一般程序
5.2.1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由项目监理部主持,设计单位、承包商和业主的有关人员参加。
5.2.2 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工艺布置与结构设计特点、工艺要求、施工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5.2.3 各有关单位提出图纸中的疑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5.2.4 设计单位答疑。
5.2.5 各单位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协商,拟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5.2.6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会议纪要由项目监理部负责编制,并填写“施工图审查会议纪要”(见附录二),经与会各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作为设计文件组成部分存入档案。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中如涉及到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应按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执行。
5.3 图纸会审中对设计修改的处理
5.3.1 对会审中有可能出现的设计修改,必须符合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原则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所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程、规范的原则。
5.3.2 图纸会审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在会审中能够解决的,以图纸会审纪要的形式处理,由设计单位按纪要修改设计图纸。以会议纪要形式不能表达清楚或设计单位要在会后做工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应以工程设计变更的方式处理。
5.3.3 图纸会审中,各方意见不能统一时,非重大问题,由业主工程部与项目监理部商议后做出决定,重大问题则应报请有关上级批准后执行。
5.3.4 对会审中已决定必须进行修改的,由原设计单位按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提出修改设计,经业主工程部和项目监理部审定后,交承包商执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会议纪要中有关设计变更问题的内容,不能替代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的有关内容,发送设计变更通知单。
5.3.5 项目监理部应督促检查施工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
5.4 图纸会审重点内容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5.060.20 S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396-2017
代替TB/T2396—1993,TB/T2397—1993
铁道客车 发电车
Railway passenger car-Generator car
2017-10-12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 2396-2017,发电车,铁路,铁道客车,TB/T 2396-2017 铁道客车 发电车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2396一1993《铁道空调客车用发电车技术条件》、TB/T2397一1993《铁道空调客车用发电车试验方法》。与TB/T2396一1993和TB/T2397一1993相比,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DC600V发电车的内容(见4.13.2,4.13.6,7.4);
修改了发电车的基本要求和试验(见4.1~4.12,4.14,5.1~5.6,TB/T2396一1993的3.2,TB/T2397-1993的3.10);
修改了发电机组的相关内容(见4.13.2,4.13.16,TB/T2396一1993的3.13.20)。
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肖孝军、李伟、章鸿、姜艳林、蒋玉玲、杨东军、朱宁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TB/T2396—1993;
—TB/T2397—199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造发电车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记和其他。
本标准适用于新造发电车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一2008,IEC60034-1:2004,IDT)
GB/T2820(所有部分)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4171耐候结构钢
GB/T4351(所有部分)手提式灭火器
GB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12816铁道客车内部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12818铁道客车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GB/T16904.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部分:检查方法
GB/T21413.1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GB/T21413.1-2008,IEC60077-1-1999,IDT)
GB/T21413.2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GB/T21413.2—2008,IEC60077-2-1999,IDT)
GB/T24338.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24338.4一-2009,IEC62236-3-2:2003,M0D)
GB/T28791铁道车辆标志
GB/T32587旅客列车DC600V供电系统
GB/T32595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用电气控制柜
GB/T33193.2铁道车辆空调第2部分:型式试验
TB/T1335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TB/T1484(所有部分)机车车辆电缆
TB/T1490铁道客车转向架通用技术条件
TB/T1492铁道车辆制动机单车试验方法
TB/T1674铁道客车隔热性能试验方法
TB/T1720铁道客车给水装置
TB/T1759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TB/T1802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
TB/T1806铁道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
TB/T1901车辆制动装置组装技术条件
TB/T1932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
TB/T1961铁道车辆缓冲器
TB/T1979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
TB/T2218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
TB/T2640铁道客车防火保护的结构设计
TB/T2704铁道客车电取暖器
TB/T2917铁道客车电气照明技术条件
TB/T2977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
TB/T3009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防滑装置
TB/T3035列车通信网络
TB/T3338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集便装置
3使用环境
3.1海拔
海拔不大于2500m。
3.2环境温度
使用环境温度为-40℃~+45℃。
3.3相对湿度
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3.4运行环境
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特殊使用环境:长期持续盐雾现象。
4技术要求
4.1整体要求
4.1.1发电车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或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1.2发电车的车辆限界应符合GB146.1的规定。
4.1.3发电车(空车或重车)连挂时应能通过最小半径为145m的曲线。单车调行时应能通过最小半径为100m的曲线。
,4.1.4发电车在平直、干燥轨道上,紧急制动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紧急制动距离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使用环境2
3.1海拔2
3.2环境温度……2
3.3相对湿度……2
3.4运行环境……2
4技术要求2
4.1整体要求……2
4.2材料要求3
4.3车体…………3
4.4车窗……3
4.5车门4
4.6车内设备4
4.7车钩缓冲装置及车体外部设备4
4.8转向架4
4.9制动装置4
4.10采暖、通风装置4
4.11给水、排水及卫生装置4
4.12车电装置4
4.13柴油发电机组及整流装置要求5
4.14车辆落成要求7
5检验方法7
5.1外观检查7
5.2结构检验7
5.3性能检验8
5.4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试验9
5.5强度试验9
5.6动力学性能试验9
5.7机组供电系统性能检验9
5.8模态试验14
5.9试运转及运用考核试验14
6检验规则14
6.1出厂检验.14
6.2型式检验…14
7标记和其他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的方法和评定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轨距为 1435mm 的干线铁道电力、内燃机车。
其它轨距和工矿用电力、内燃机车的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及有关研究性试验亦可参照使用本标
准中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未尽事宜由有关部门另行商定。
2. 评定指标
2.1. 本标准所列各项试验评定指标均给出“合格”、“良好”、“优良”三个等级的界限值。试
验机车的动力学性能都应不低于其“合格”等级。
2.2. 运行安全性
评定机车运行安全性的主要指标是脱轨系数和线路的横向稳定性系数。
2.2.1. 术语及符号说明
a.P——直接测量的作用于机车导向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垂向力,kN; b.Q——直接测量的作用于机车导向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横向力,kN; c.Q/P——脱轨系数,用于评定机车在轮轨间横向力和垂向力综合作用下,防止轮缘爬上钢轨
的安全程度;
d.(Q/P)max——Q/P 的最大值,试验样本中出现的最大数值;
e.(Q/P)m·M——Q/P 的常见最大值;

TB/T 2360-1993,铁路,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f.C——线路横向稳定性系数,表示线路在机车横向力作用下,可能产生轨距扩大或轨排横移
的程度。
对于木枕线路:

TB/T 2360-1993,铁路,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对于混凝土轨枕线路:

TB/T 2360-1993,铁路,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式中:Q1,Q2——分别作用于第一轮对的导向车轮与钢轨间和非导向车轮与钢轨间的横向力,kN; P1,P2——分别作用于第一轮对的导向车轮与钢轨间和非导向车轮与钢轨间的垂向力,kN。
2.2.2. 评定等级及限值
2.2.2.1. 脱轨系数各等级的界限值列于表 1
表 1 脱轨系数 Q/P 的界限值

TB/T 2360-1993,铁路,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2.2.2.2. 根据 2.2.2.1 判定脱轨系数当(Q/P)max>0.9 时,应同时检查该脱轨系数的持续时间。
如果不符合下列规定之一时,则判定为不合格:
a.当按本标准 4.2.1 规定的间断测量法测量轮轨力时,不得连续出现两个超过 0.9 的峰值。
b.当采用连续测量法测量轮轨力时,脱轨系数超过 0.9 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 0.07s。 c.当脱轨系数超过 0.9 的持续时间未超过 0.07s 时,脱轨系数在该持续时间内的最大值应满足
下式要求:

TB/T 2360-1993,铁路,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与评定标准

(略)

3. 试验条件
3.1. 试验机车
3.1.1. 试验机车必须运行不少于 3×104
km 之后,经检查走行部无明显异状,确认机车各部分处于
正常技术状态时方可交付试验。
3.1.2. 试验前机车悬挂装置的弹簧(包括橡胶弹簧),液压减震器和具有橡胶元件的轴箱拉杆等部件应进行型式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
3.1.3. 机车生产厂应向试验鉴定单位提供试验机车和转向架的总组装图、有关技术特性参数及设计文件。
3.2. 试验线路
3.2.1. 试验线路的直线区段应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的 I 级线路;曲线区段应为Ⅱ级线路。
线路养护状态良好。
3.2.2. 试验线路的直线区段应平直,坡度不超过 6‰,允许速度为试验机车最大速度的区段长度应不少于 5km。
3.2.3. 试验线路的曲线地段的曲线半径 R=300m,允许速度 60~70km/h;或 R=350m,允许速度65~75km/h。
3.2.4. 试验机车通过车站侧线道岔的最小号为 12 号单开道岔。
3.3. 试验测量工况
3.3.1. 试验时机车应牵引列车在牵引工况下测量。
3.3.2. 在直线上的试验最大速度为机车的设计最大速度。自最大速度以下分若干速度级。各速度级差值为 10 或 20km/h。
3.3.3. 试验机车通过曲线和试验道岔时,应分别在该曲线和道岔的允许最高速度下测量。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 轮轨力测量
轮轨力指作用于机车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垂向力和横向力。
4.1.1.1. 采用测力轮对测量轮轨力。根据机车转向架结构情况,测力轮对可以采用辐板式或辐条式,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试验机车的原有轮对,但必须根据测试要求进行加工改造。
4.1.1.2. 测力轮对每个轮上一周的垂直力和横向力的测力点都不得少于二点。
4.1.1.3. 试验前将测力轮对作为被试机车的第一轮对组装到试验机车上。
4.1.2. 振动加速度测量
4.1.2.1. 车体垂向和横向加速度测量点设置在车体底架纵中心线的前、后牵引梁上。
4.1.2.2. 司机室振动加速度测量点设在前司机室地板中央。
4.1.2.3.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