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21-2021 公共汽车场站智能化设施配置指引
ICS 03.220.20
CCS R 80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221 —2021
公共汽车场站 智能化 设施配置 指引
Configuration guidelines of intelligentization facilities in bus yard and station
2021-12-29 发布 2022-01-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为公共汽车场站管理需求而配套建设的各种智能化设施的配置指引,包括智能道闸 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车位检测系统、场站基础网络、Wi-Fi系统、监控室和设备间、岗前体检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卫星定位信号放大系统等设施配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公共汽车场站智能化设施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 36—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GA/T 761—2008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SZDB/Z 274.1—2017 路边停车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IEEE 802.11 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市区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 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无线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AP: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 Video Recorder) POE交换机:以太网供电交换机(Power Over Ethernet switch)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403/T 232-2022 民宿业卫生规范
ICS 03.80.30
CCS C 51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232 —2022
民宿业卫生 规范
Hygienic specification of home stay
2022-03-11 发布 2022-04-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民宿 的规划、选址的要求;设计、布局的卫生要求;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卫生指标 和卫生检测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单栋建筑客房数量不超过14间(套)的民宿经营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所有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8204(所有部分)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 37489(所有部分)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GB/T 39000 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CJJ/T 110 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WS 394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T 396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WS 69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
DB4403/T 21 民宿服务规范
SZDB/Z 153 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宿 home stay
利用城乡居(村)民自有住宅、村集体房舍或其他设施,民宿主人参与接待,方便客群体验当地优 美环境、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场所。
[来源:GB/T 39000—2020,3.1,有修改]
3.2 公共用品用具 public articles
民宿经营者提供给顾客重复使用的床单、枕套、被套、毛巾、浴巾、浴衣、杯具、洁具、拖鞋以及 其他重复使用且与皮肤、黏膜等接触的物品。 [来源:GB 37487—2019,3.1,有修改]
4 规划、选址的要求
4.1 场地应根据城乡建设、旅游民宿发展全面规划,应当避开易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高风险 区域。
4.2 宜选择在环境安静,具备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且不受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 散性污染源影响的区域。
4.3 建筑应符合 GB/T 39000 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403/T 233-2022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规范
ICS 53.020.20
CCS J 80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233 —2022
起重机械 维护保养 规范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appliances
2022-04-12 发布 2022-05-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起重机械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的相关职责、维护保养的安 全规则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起重机械,不适用于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所用 的起重机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1052.1—2014 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 第1部分:总则
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08—2019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Z6001—201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31052.1—201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起重机械 lifting appliances
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注: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0.5 t 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3 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 或者等于 40 t•m 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 300 t/h 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 2 m 的 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 2 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3.2 维护保养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为保证起重机械正常安全使用,定期按照计划开展的检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测试 以及更换易损件和失效的零部件等一系列工作。 注:维护保养根据周期不同,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维护保养。
3.3 油渗漏 seepage
起重机械运行时,静结合面油迹擦干净5分钟内出现新油迹或动结合面擦干净2分钟内形成明显油迹 或油滴。
4 技术要求
起重机械通过维护保养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整机外观:起重能力或适停车辆标识完整清晰,外观整洁,无大面积油漆剥落;
b) 金属结构:主要受力构件无明显塑性变形,连接焊缝无明显可见裂纹和严重锈蚀,受力螺栓和 销轴等连接无松动、缺件、损坏;
c) 机械零部件:连接紧固、无缺件、损坏、过度磨损;
d) 电气元器件:外观整洁、排列有序、固定牢靠(含接线端子);电缆无严重老化破损、开裂等 缺陷;馈电装置功能正常;
e) 气液系统、润滑系统:无油渗漏,无异常温升,油品未变质,气液系统压力正常;
f) 仪表、油位:显示正常;
g) 各机构与安全保护装置:各机构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按钮、手柄等操作装置轻便灵活;安 全保护装置功能有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403/T 234-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ICS 13.310
CCS A 91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234 —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 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construction networking and sharing
2022-04-12 发布 2022-05-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规划、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视频专网安全 体系建设、视频联网共享平台 建设以及视频监控前端建设及接入、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为目的的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安全视频监 控系统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35114—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 380—2012 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A/T 751—2008 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GA/T 1400.1~GA/T 1400.4—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GA/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YD/T 1171—2015 IP网络技术要求 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 the first class video image collecting device
覆盖重点公共区域、以公安机关为主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2 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 the second class video image collecting device
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内涉及社会治安的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以政府部门(公安机关以外)为主 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3 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 the third class video image collecting device
除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以外,社会自主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4 视频专网 video private network
采用专线方式或非公共网络基础上的虚拟专用网(VPN)方式建设的、用于支撑视频图像服务和汇 聚对接各层级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
3.5 政务视频专网 government video private network
独立建设或依托政务外网建设的、用于支撑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3) 视频图像服务和汇聚对接各层级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
3.6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 public security video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采用专线方式建设的、用于支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资源联网应用的传 输网络。
3.7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 networking and sharing platform for video
以视频专网基础网络作为承载网络,将全市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 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3)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联网共享,构建对深圳市的视频资 源进行联网接入与联网共享的综合视频资源平台。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电子商务认证授权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CVR:一体式硬盘录像机(Combo Video Recorder)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 Video Recorder)
ONVIF: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OTN: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404/T 19-2021 安全状况不明金属工业管道安全评估细则
ICS 23.040
CCS J 70
4404
珠海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4/T 19—2021
安全状况不明 金属工业管道 安全评估 细则
Safety assessment rules for metallic industrial pipelines in unknown safety conditions
2021 - 12 - 27 发布 2022 - 01 - 27 实施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全状况不明金属工业管道安全评估的通用要求和评估细则。
本文件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金属工业管道的安全评估:
a) 未经监督检验;
b)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c)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50mm;公称直径小于 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 1.6 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801.1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1部分:总则
GB/T 20801.2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2部分:材料
GB/T 20801.5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 47013.1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NB/T 47013.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 D7005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
TSG Z8002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安全状况不明 unknown safety condition
未经监督检验,安装质量和安全状况未知的情况。
3.2工业管道 industrial pipelines
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按GB/T 20801.1划分为
GC1级、GC2级、GC3级。
3.3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对安全状况不明金属工业管道的安全状况所进行的检验、检测和评估活动。
3.4定期检验 periodic inspection
即全面检验,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管道安全状况所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
4 通用要求
4.1承担安全状况不明金属工业管道安全评估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应取得负责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核准的工业管道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资质。
评估人员应按照 TSG Z8002 的规定取得相应的压力管道检验师(员)资格,并掌握合于使用评价知识。
评估机构对安全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 ,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
4.2安全评估前,评估机构应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项目、部位、数量。
评估方案应满足本文件的要求,评估方案应经评估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制定评估方案前,评估
人员应对待评估工业管道的历史、现状、使用管理及安全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评估方案提供参考。
4.3安全评估前,评估机构应告知使用单位安全评估需要具备的现场作业条件。
4.4评估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过程中的内容或项目需作调整时,
应经过评估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批准。
4.5安全评估前,使用单位应提供符合要求的设计文件(含轴侧图)、强度计算书。
4.6安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应认真执行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4.7评估机构应保证安全评估工作质量,应有安全评估记录,安全评估工作完成后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见附录 A)。安全评估记录应详尽、真实、准确,记录记载的信息量不得少于安全评估报告的信息量。
4.8评估机构应在全部评估项目结束后 30 个工作日内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4.9评估报告应有评估、审核、审批三级人员签字,审批人员为评估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或者授权的技
术负责人。
4.10因设备使用需要,评估人员可以在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前,先出具《安全评估意见通知书(1)》
(见附录 B),将安全评估初步结论书面通知使用单位,评估人员对安全评估意见的正确性负责。
4.11对于制冷管道和动力管道等特殊型工业管道的评估,还应满足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413/T 26-2022 建设工程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管理技术规范
ICS 13.140
CCS Z 52
DB 4413
惠州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13/T 26—2022
建设工程 扬尘噪声 在线监测设备 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dust and nois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2022-01-12 发布 2022-02-22 实施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扬尘噪声在线监控设备的设备技术参数、安装规范要求、设备接入流程、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设备的迁移、拆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惠州市内建设工程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785.2-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2部分:型式评价试验
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HJ 212-2017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 817-2018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309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来源:GB 3095-2012,3.2]
3.2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μm) particulate matter(PM10)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GB 3095-2012,3.3]
3.3
施工扬尘 construction dust
建筑施工期间,产生并逸散至周围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
3.4
10 分钟平均 10-minute average
指10 min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3.5
1 小时平均 l-hour average
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小时值。
[来源:GB 3095-2012,3.8,有修改]
3.6
24 小时平均 24-hour average
指1个自然日24 h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日平均。
[来源:GB 3095-2012,3.10]
4 设备技术参数
4.1 建设工程设备组成
工地监测系统由车辆门禁系统、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网络硬盘录像机、数据传输链路等组成。
4.2 车辆门禁系统
4.2.1 组成
车辆门禁系统由车牌识别摄像机、控制道闸、智能抓拍球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组成。
4.2.2 车牌识别摄像机
车牌识别摄像机技术参数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 15-65-2021 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广东省 标准
DBJ 15-65-2021
备案号 J 15852-2021
广东省建筑节能 与绿色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energy efficient of building and green building constrcu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2021-08-13 发布 2022-01-01 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依据现行国家、广东省有关工程质量验收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法规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基本要求,相关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再生水 renewable water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
2.0.2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海水等。
2.0.3 现场实体检验 in- site inspection
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见证下,对已经完成施工作业的分项或子分部工程,按照有关规定在现场工程实体上抽取试样,进行检测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2.0.4 型式检验 type inspection
由生产厂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指标进行的检验,其检验报告为型式检验报告。
3 基本规定
3.1 技术与管理
3.1.1 当工程设计变更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性能不得降低,且不得低于国家、省现行有关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
3.1.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施工前应对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订专项施工方案。
3.1.3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专篇。实施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1.4 绿色建筑宜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组织施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宜推广绿色施工。
3.1.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项检验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广东省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国家和广东省明令禁止与淘汰的材料、构件和设备。
3.2.2 材料、构件和设备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材料、构件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并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检查的内容应包含公共机构建筑和政府出资的建筑工程是否按要求采用绿色建材产品和通过建筑节能产品认证或具有节能标识的产品。
2 应对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确认,核查记录应归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3 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应按照本规范附录 A 和各章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随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当复验的结果不合格时,该材料、构件和设备不得使用。
4 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厂家、同类型、同规格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当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具有建筑节能标识或连续三次见证取样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检验批的容量可以扩大一倍,且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3.2.3 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
3.2.4 涉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效果的定型产品、预制构件,以及采用成套技术现场施工安装的外墙外保温工程,相关单位应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当无明确规定时,型式检验报告的有效期不应超过 2 年。
3.2.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 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的规定。
3.2.6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2.7 现场配制的保温浆料、隔声砂浆、聚合物砂浆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实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制。当未给出要求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制。
3.2.8 节能保温和隔声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当无上述要求时,节能保温和隔声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不应大于正常施工环境湿度下的自然含水率。
3.3 施工与控制
3.3.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各施工工序应严格执行并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并报验符合要求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在隐蔽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记录;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3.3.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和住宅楼地面隔声工程应在施工现场制作样本间或样板件,且应进行安全评估,有条件的应进行楼地面工程隔声性能检测,并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确认。机电工程安装前,应对综合管线布置进行优化。
3.3.3 使用有机类保温和隔声材料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3.3.4 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天或潮湿天气中露天施工。
3.3.5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和安装,且应牢固,并满足建筑使用安全要求。
4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4.1.2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应对隐蔽部位在隐蔽前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基处理与基础分项工程验收。
4.2 主控项目
4.2.1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应对下列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核查。验收结果应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各种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采用材料的氨、甲醛、放射性核素等有害物质含量;
2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泥块含量、吸水率、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和经过净化处理海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表观密度等性能参数;
3 高耐久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抗渗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早期抗裂性能等);
4 混凝土、钢筋、钢材的类型、强度等级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出厂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性能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 3 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4.2.2 地基处理和地基基础工程应验收合格。
检验方法:核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2.3 建筑场地电磁辐射强度、土壤氡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在废弃地或受污染场地建设时,对土壤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与再利用评估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核查检测、评估报告等证明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3 一般项目
4.3.1 基础、承台、基础梁的砖胎模和地下室侧壁外防水的砖砌体保护层等使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时,其材料种类和性能应符合要求,并应有使用数量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材料出厂合格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使用记录等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3.2 使用工程渣土垃圾或建筑废弃物再生级配骨料等作为基坑回填料、垫层时,其种类和性能应符合要求,并应有使用数量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材料出厂合格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使用记录等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356-2020 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智慧工地 建设与评价标准
Construc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DBJ50/T-356-2020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0年6月1日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745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T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智慧工地功能要求;5.智慧工地评价。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多建设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智慧工地功能要求5
4.1基础设施5
4.2人员管理6
4.3设备管理8
4.4环境监测10
4.5安全管理12
4.6质量管理14
4.7建造过程数字化应用16
5智慧工地评价19
5.1一般规定19
5.2评价等级19
本标准用词说明21
引用标准名录…22
条文说明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唐山市2012河北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有关问题解答及文件汇编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请教:图纸中(桩承台)基础梁侧面钢筋没有标注需要设置吗?有什依据-湖北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算量GCL2013
所属地区: 湖北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9:56
提问网友: 蜗牛
图纸说明中的梁腹板高度设置依据适用基础梁吗(在建模中检查未按规范要求设置侧面筋)
解答网友: 雪莲
适用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湖南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6:44
提问网友: 英子
解答网友:
灭火气体罐子和控制器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4:23
提问网友: 你最可爱
解答网友: 奇怪的蜘蛛侠
用挑檐画整个整体,或者板画平面,立面用挑檐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1:12
提问网友: 秦江云
解答网友: 小野猫
底板、垫层一般算体积,其他按面积
答疑:云南定额关于材料二次转运及人工转运有明确吗-云南
问题专业: 市政 施工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1:10
提问网友: 天梯
现阶段施工一个供水工程,管材离施工地点三公里变成乡间小道,大车转成拖拉机,一公里后只能转人工搬运,怎么计费
解答网友: 刘建宁
定额前总说明有具体内容或者看费用定额中具体说明
问题专业: 市政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4-22 10:21:10
提问网友: 555
Ф14和Ф25的植筋根数是多少,谢谢帮忙
解答网友: 钢筋撑起半边天
25的是820*0.3=2733+1=2734*2=5468根
14的是820/0.5=1640+1=1641*2=3280根
后边的*2 是两边的
TB/T 2635-2004 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pdf
ICS45.080 S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635-2004
代替TB/T2635一1995
热处理钢轨 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heat treated rails
2004-01-30发布
200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本标准是在TB/T2635一1995《全长淬火钢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外热处理钢轨的技术标准进行修订的。
与TB/T2635一1995《全长淬火钢轨技术条件》相比,本标准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
—增加了术语及定义;
一增加了热处理钢轨的代号;
一增加了热处理钢轨钢种U75V和U76NbRE;
一适当调整了热处理钢轨钢U71Mn化学成分的范围;
一补充了轨头横断面硬度范围,增加了轨头下颚硬度测试点;
一取消了拉伸性能中的屈服强度和断面收缩率指标
一取消了落锤试验;
一增加了热处理钢轨矫直前端部弯曲允许值的控制。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呼和浩特铁路 局焊轨段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青、周清跃、朱梅、詹新伟、徐权、洪海峰。
本标准于1995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内容索引: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离线热处理1
3.2在线热处理1
4技术要求1
4.1钢轨…1
4.2化学成分1
4.3硬化层形状2
4.4硬化层深度2
4.5硬度…2
4.6显微组织3
4.7拉伸性能3
4.8外形及允许偏差…3
4.9表面质量4
5试验方法4
5.1取样4
5.2热处理钢轨的检验项目、取样部位和取样数量…4
5.3化学成分分析试验4
5.4硬化层形状、硬化层深度试验…4
5.5硬度试验5
5.6拉伸试验5
5.7显微组织试验5
5.8外形及表面质量检验5
6检验规则6
6.1检查和验收…6
6.2复验与判定6
7标记、运输和质量保证…6
7.1标记6
7.2运输6
7.3质量保证…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33/T 1267-2022 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备案号:J16215-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
DBJ33/T1267-2022
城市居住区 无障碍设施 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in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2022-02-16发布 2022-06-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居住区和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保障无障碍设施的安全和方便使用,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居民的生活,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城市居住区的道路、居住绿地、配套公共设施和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1.0.3城市居住区和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市居住区urban residential area
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2.0.2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 facilities
保障人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与民用建筑工程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2.0.3无障碍坡道accessible ramp
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人员通行的坡道。
2.0.4无障碍路线accessible path
根据不同的城市空间、场地条件、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所确定的无障碍通行闭环流线,以及该流线所串联的重点无障碍设施布局。
2.0.5平坡地形ramp terrain
地面坡度不大于1:20,且地坪过渡高差不大于10mm的地形。
2.0.6社区无障碍服务community accessible service
为社区居民提供紧急呼叫系统、家庭无障碍改造、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等社区服务。
3基本规定
3.0.1无障碍设计应以人为本,遵循通用、共享、融合的原则,创建和谐宜居的环境,保障人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
3.0.2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信息交流建设和无障碍服务等内容。
3.0.3新建城市居住区及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
3.0.4城市居住区、居住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路线设计和标识引导规划,连接场地和建筑出入口、无障碍停车位、人行道和各类室外活动场地,并应与周边街坊无障碍路线相连通。
3.0.5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与周边已有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周边尚未建设或尚未建成无障碍设施的,应预留无障碍衔接条件。
3.0.6无障碍设施应满足坚固、适用、美观和经济的要求,造型和色彩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
3.0.7室内无障碍设施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的规定。
3.0.8居住区应利用无障碍设施为居民提供社区无障碍服务。
4通用无障碍设施
4.1无障碍坡道
4.1.1居住区及居住建筑的人行出入口、无障碍路线有台阶时应同时附设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坡道宜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
4.1.2无障碍坡道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0m。
4.1.3无障碍坡道的高度超过0.30m且坡度大于1:20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4.1.4无障碍坡道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4.1.5无障碍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无反光。
4.1.6无障碍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坡道的通行净宽度,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4.1.7当一个平台连接多个坡道时,其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其连接的最宽坡道的宽度。
4.1.8设置扶手的无障碍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4.1.9无障碍坡道应设置无障碍标志。
4.2无障碍出入口
4.2.1无障碍出入口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1地面坡度不大于1:20的平坡出人口;
2同时设置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出入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33/T 1268-2022 工程建设工法编制标准
备案号:J16216-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 标准 DBJ
DBJ33/T1268-2022
工程建设工法 编制标准
Compilation 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2022-02-23发布 2022-06-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的编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的开发、编写和应用。
1.0.3 工程建设工法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工法 construction method
以工程为对象,施工工艺为核心,技术创新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经工程实践形成的可行的施工方法。
2.0.2 企业级工法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nterprise
由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特点开发,通过工程实际应用,经企业组织编写和评审,并经企业发布的工法。
2.0.3 施工工艺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为完成设计文件要求的实体,制定相应的工序流程、确定施工技术要求,使其达到快速高效、质量可靠、效益良好的成套施工步骤。
3 基本规定
3.0.1 工法编制单位应建立工法编制管理体系,健全工法编制管理制度。
3.0.2 工法可划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等三大类别。
3.0.3 工法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0.4 工法应针对单位工程,或单位工程中某个分部或分项工程进行编制,并应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0.5 工法应经工程实践证明满足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升综合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并应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3.0.6 工法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应清晰。
3.0.7 工法编制应包括工法开发、工法编写和工法应用等步骤。
3.0.8 工法开发应结合工程特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3.0.9 工法编写应符合标准编制的相关规定,应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格式规范。
3.0.10 工法编制单位应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工法。
3.0.11 工法申报应在形成企业级工法的基础上进行,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的要求。
4 工法开发
4.0.1 工法应结合单位工程,或单位工程中某个分部或分项工程进行开发,其关键技术应具有创新性。
4.0.2 工法名称宜包括工法对象、关键技术或施工工艺、工法限制性条件等信息,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工法对象应清晰明确;
2 关键技术或施工工艺应突出;
3 与相近题材工法应有明显区别;
4 当工法的使用具有限制性条件内容时,应含有限制性条件信息。
4.0.3 工法开发步骤应包括工法选题、资料收集、关键技术研究、施工工艺研究、适用范围研究、效益研究等。
4.0.4 工法选题的顺序应依次为筛选、分析、评估、定题。工法可依据以下内容进行选题:
1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所形成的施工方法;
2 对已有的施工工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经提炼所形成的施工方法;
3 对已有的科研课题或工程创新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经提炼所形成的施工方法。
4.0.5 资料收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及时收集与工法选题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论证资料、技术与安全资料及 QC 成果等施工过程控制资料;
2 应及时收集与工法选题相关的技术成果鉴定或评审、专利文件、科技论文和科技查新报告等关键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资料;
3 应及时收集应用证明、效益证明和关键技术影像等工程证明资料;
4 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信息,应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时效性;
5 对于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信息,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
4.0.6 关键技术研究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
2 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 经工程应用形成的完整施工工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33/T 1269-2022 烧结保温砌块应用技术规程
备案号:J16217-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
DBJ33/T1269-2022
烧结保温砌块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fired thermal insulation block
2022-02-24发布 2022-07-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 总 则
1.0.1 为规范烧结保温砌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浙江省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中非承重墙体采用烧结保温砌块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烧结保温砌块的工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烧结保温砌块 fired thermal insulation block
普通烧结保温砌块和复合烧结保温砌块的总称。
2.0.2 普通烧结保温砌块 ordinary fired thermal insulation block
以页岩以及煤矸石、粉煤灰、淤泥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主要用于非承重墙体的多孔薄壁的保温隔热砌块。
2.0.3 复合烧结保温砌块 composited fired thermal insulation block
在普通烧结保温砌块孔洞中填插或浇筑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的以进一步提高热工性能的砌块。
2.0.4 薄层砌筑砂浆 thin-layer masonry mortar
以水泥、砂、添加剂为组成材料,在工厂生产的预拌干混料,经现场加水搅拌而成用于砌块砌筑且灰缝厚度不大于 5mm 的砂浆。
2.0.5 当量导热系数 equipm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表征烧结保温砌块砌体热传导能力的参数,为砌体厚度与热阻的比值。用符号λeq表示,单位为:W/(m·K)。
2.0.6 当量蓄热系数 equipment heat storage coefficient
表征烧结保温砌块砌体在周期性热作用条件下热稳定性能力的参数。用符号 Seq表示,单位为:W/(m2·K)。
3 材 料
3.1 烧结保温砌块
3.1.1 烧结保温砌块根据尺寸偏差分为 A 类和 B 类,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3.1.2 烧结保温砌块强度等级应符合表 3.1.2 的规定。
3.1.3 烧结保温砌块密度等级应符合表 3.1.3 的规定。
3.1.5 烧结保温砌块的外观质量、吸水率、抗冻性、石灰爆裂、放射性核素限量及欠火砖、酥砖等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GB 26538 的规定。复合烧结保温砌块在进行吸水率、抗风化饱和系数、抗冻性等性能试验时应去除填充保温材料。
3.1.6 复合烧结保温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 GB 8624 规定的 B1级,填充保温材料与填充孔洞高度差不应大于 1mm。 3.2 砌筑砂浆
3.2.1 普通砌筑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 90%,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 25181 的要求。
3.2.2 轻质砌筑砂浆的保水率不应小于 90%,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轻质砂浆》JG/T 521 中 B 型或 C 型的要求。
3.2.3 薄层砌筑砂浆的保水率、14d 拉伸粘结强度应符合表 3.2.3的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 25181的规定。
3.3 其他材料
3.3.1 热桥部位处理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宜为 GB 8624规定的 A 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应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 33/T 1209 的规定;
2 发泡陶瓷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发泡陶瓷保温板》JG/T 511 中无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规定;
3 泡沫玻璃板应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 33/T 1072 的规定;
4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 33/T 1054 的规定。
5 蒸压加气混凝土薄片、陶粒增强加气混凝土薄片、泡沫混凝土薄片和保温抹灰砂浆等的性能应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 33/T 1102 的规定。
3.3.2 烧结保温砌块砌体与混凝土柱、剪力墙交接处拉结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 的规定。
3.3.3 耐碱玻璃纤维网、热镀锌电焊钢丝网、粘结砂浆、抗裂砂浆、锚栓、密封材料等材料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烧结保温砌块砌体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对砌体填充墙的相关规定。
4.1.2 烧结保温砌块墙体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规定。
4.1.3 烧结保温砌块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
4.1.4 建筑平面设计时应考虑砌块尺寸与建筑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等尺寸的模数协调。
4.1.5 烧结保温砌块墙体宜采用 A 类砌块,A 类砌块宜采用薄层砌筑砂浆砌筑。
4.1.6 烧结保温砌块用于外墙或潮湿环境的内墙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5.0;用于其他内墙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3.5。 4.2 构造要求
4.2.1 烧结保温砌块砌体设计时,采用主规格砌块数量应大于砌体所用砌块总数的 80%,其余可采用配套规格的砌块;主规格和配套规格的砌块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质的砌块。
4.2.2 设计应对砌筑灰缝和门窗洞口设置等做出规定,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横向和竖向的预排块;
2 合理预留水电等管线位置。
4.2.3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烧结保温砌块的抗压强度等级。
4.2.4 采用普通砌筑砂浆或轻质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 8mm~12mm;采用薄层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均不应大于 5mm。 4.2.5 热桥部位需要保温处理时,其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烧结保温砌块砌体当凸出梁、柱等热桥部位时,凸出尺寸宜为热桥部位保温层的厚度,且不应大于 50mm; 2 每层楼板宜向外延伸作为凸出热桥部位的烧结保温砌块砌体的挑板,延伸长度宜为保温层厚度,且不宜大于 50mm; 3 热桥部位保温处理的基本构造可按图 4.2.5 选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1/T 1298-2021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安全技术要求
ICS91.140.90
CCS Q78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31/T1298—2021
既有多层住宅 加装电梯 安全技术要求
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vator adding to existing multi-stori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21-04-06发布 2021-07-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选型配置要求、建筑结构要求、 标志及保护要求、验收要求和维护保养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7025.1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 1 部分:Ⅰ、Ⅱ、Ⅲ、Ⅵ 类电梯 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
GB/T24477 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
GB/T24807 电磁兼容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发射
GB/T24808 电磁兼容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 抗扰度
GB/T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68 住宅建筑规范
GB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DB31/T294 住宅小区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DB31/T1123—2018 智慧电梯监测终端技术要求
DGJ08-20 住宅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7588、GB/T7024、GB/T7025.1、GB/T28621、DGJ08-20、GB5036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既有多层住宅 existing multi-stori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建筑层数不大于9层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 的住宅。
3.2 连廊 gallery
既有建筑物室外加装电梯每层站停靠时的电梯层门与建筑物对接的门口之间的水平(或接近水平) 走廊通道。
3.3 平层入户 leveling entrance
加装电梯的停靠层站与各层楼面相同标高且连续,从电梯经连廊或候梯厅可以平层入户。
3.4 半层入户 half-leveling entrance
加装电梯的停靠层站与楼梯间休息平台(半层平台)相同标高,与各层楼面相差半层高度。
4 选型配置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的电梯应符合 GB7588的相关要求。对于部分仅符合 GB/T28621相关要求 的电梯,应进行安全技术评审。
4.1.2 配置无障碍功能的电梯应符合 GB/T24477和 GB50763的要求。
4.1.3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井道基础应避让住宅的原有基础和市政管线,确有难度时,应采取技 术措施保证市政管线正常使用和维修更换。
4.1.4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遵循安全、节能、环保、经济等原则,并符合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 电梯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
4.1.5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的电梯应设置符合 DB31/T294相关要求的视频监控系统。
4.2 设置要求
4.2.1 加装电梯宜采用无机房的电梯。
4.2.2 电梯的额定速度不宜大于1m/s。
4.2. 4 3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450kg。
4 .2.4 加装电梯一般采用平层入户(平层入户示意图见附录 A)和半层入户(半层入户示意图见附录 B)两种形式,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平层入户形式。
4.2.5 电梯的轿厢和层门宜符合下列要求: a) 轿厢净深不小于1100mm,净宽不小于1100mm,净高不小于2300mm; b) 层门和轿门入口的净高不小于2100mm,门净宽不小于800mm; c) 轿厢地面材料采用防滑材料; d) 至少在一面轿壁上安装扶手,扶手顶面距离轿厢地面高度在(900±25)mm 范围内; e) 轿厢配置必要的无障碍功能。
4.2.6 电梯的候梯厅为非封闭的室内空间时,层站侧电气部件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GB/T4208— 2017的IP5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46
47
48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