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639-2022 铝合金产品的剥落腐蚀试验方法
ICS77.040.30
CCS H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22639—2022代替GB/T22639—2008
铝合金产品 的剥落腐蚀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exfoliation corrosion for aluminium alloy product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2×X×、5X××、6××X、7×××系变形铝合金产品的全浸式或间浸式剥落腐蚀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2×××、5×××、6×××、7×X×系铝合金板、带、管、棒、型、锻件等变形铝合金产品的剥落腐蚀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005.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
GB/T12967.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第3部分:盐雾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T800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剥落腐蚀exfoliation corrosion
变形加工的金属材料,晶粒在一定的腐蚀条件下发生晶间腐蚀,腐蚀沿平行于材料表面的晶界发展,由于腐蚀产物的体积大于所消耗的金属体积,产生的楔人力使腐蚀产物上的金属一层一层地向上翘起或剥离的一种层状腐蚀。
4方法概述
通过目视(或在显微镜下)检查,下列试验后的试样,根据其腐蚀程度进行腐蚀等级评定:
一全浸试验:将试样全浸清于设置温度的试验溶液中达到规定的试验时间,观察试样的腐蚀程度并评级。本方法适用于不含锂的铝合金(锂为杂质元素)材料剥落腐蚀敏感性评价;
一间浸试验:将试样置于设置喷雾、干燥和湿热循环腐蚀环境中达到规定的试验时间,观察试样的腐蚀程度并评级。本方法适用于含锂的铝合金(锂为合金化元素)材料剥落腐蚀敏感性评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4487-2022 氧化铝
ICS71.100.10
CCS H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24487—2022代替GB/T24487—2009
氧化铝
Alumina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氧化铝(A203)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由铝土矿、再生氧化铝原料等作为原料生产的、用作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用的氧化铝,也适用于生产刚玉、陶瓷、耐火制品及生产其他氧化铝化学制品用原料的氧化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09.1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6609.2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和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
GB/T6609.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部分: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GB/T6609.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4部分: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
GB/T6609.5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5部分: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GB/T6609.1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3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
GB/T6609.2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4部分:安息角的测定
GB/T6609.25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5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
GB/T6609.27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7部分:粒度分析筛分法
GB/T6609.30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0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6609.32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2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
GB/T6609.3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3部分:磨损指数的测定
GB/T6609.35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GB/T6609.36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6部分:流动时间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断
GB/T19077.1粒度分析激光行射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牌号
氧化铝按主要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分为三个牌号:AO-G、AO-1、A0-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5-20 09:23:17
提问网友: 成长
各位老师,请问定额里的法兰片是管道的法兰片吗?(阀门采购自带两片法兰)
解答网友: 你叫什么名字
是的,所以不需要补充,工业管道需要单独套法兰安装
答疑:请教金属钢框架雨棚如何套清单和定额-广东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5-20 09:23:03
提问网友: 苦思的小草
解答网友: 陈工
按屋面的清单和定额套取。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5-20 09:22:36
提问网友: 大胖
解答网友: xagcc
不合适,问问设计人吧
GB/T 26982-2022 原油蜡含量的测定
ICS75.040
CCS E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82—2022代替GB/T26982—2011
原油蜡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wax content in crude oil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原油中蜡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水含量(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不大于0.5%的原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8929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9168石油产品减压蒸馏测定法
GB/T2786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SY/T6520原油脱水试验方法压力金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蜡wax
原油先用正庚烷溶解过滤除去沥青质,再用硅胶吸附分离法除去胶质后得到油和蜡的混合物,最后用丙酮一甲苯混合溶液为脱蜡溶剂在一20℃的条件下经冷冻结晶析出的组分。
注:也可对原油进行减压蒸馏,将胶质和沥青质从原油中除去,获得250℃~550℃的馏分,用乙醇-乙醚混合溶液为脱蜡溶剂在一20℃的条件下经冷冻结晶析出得到的组分,
4方法A
4.1原理
一定量原油试样先用正庚烷溶解滤除沥青质,滤液蒸出大部分溶剂。残留物经硅胶柱吸附分离出的油和蜡混合物,在一2℃的条件下用丙酮一甲苯混合物为溶剂进行脱蜡,脱出的蜡经过滤、洗涤、恒重,最后计算出原油中的蜡含量。
4.2试剂和材料
4.2.1丙酮:分析纯。
4.2.2甲苯:分析纯。
4.2.3无水乙醇:分析纯。
4.2.4正庚烷:分析纯。
4.2.5溶剂油:120号溶剂油或90℃~120℃石油醚。
4.2.6脱蜡溶剂:35mL的丙酮加人65mL的甲苯中。
4.2.7硅胶:柱层析用,粒径为0.2mm~0.5mm(40目~80目)。
4.2.8脱脂棉。
4.2.9定量滤纸:灰分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38%。
4.3仪器
4.3.1抽提装置:由磨口锥形瓶、抽提器和球形冷凝管组成,结构见图1。
4.3.2玻璃吸附柱:尺寸见图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1330-202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ICS13.060.50;71.040.40
CCS G76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330-2022
锅炉用水 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痕量铜 、铁 、钠 、钙 、镁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Analysis of water used in boiler and cooling system-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iron,sodium,calcium and magnesium-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ISO 17294-2:2016,Water quality-Application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Part 2: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 elements including uranium isotopes,NEQ)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铜含量0.1μg/L~1000μg/L、铁含量5μg/L~1000μg/L、钠含量10μg/L~1000μg/L、钙含量10μg/L~
1000μg/L、镁含量1μg/L~1000μg/L,超过1000μg/L时应稀释后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41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9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33087一2016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GB/T39486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6041、GB/T3948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提要
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经雾化系统雾化后形成气溶胶,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炬焰中,在高温和惰性气体中被充分蒸发、解离、原子化和电离,转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经离子采集系统进人质谱仪,质谱仪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质荷比)进行分离。各待测元素的质谱响应值与其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G/T 3505-2020 表面活性剂 皂化值的测定
ICS71.100.40
G7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505—2020代替HG/T3505一2000
表面活性剂 皂化值 的测定
Surface active agents-Determination of saponification value
(mod ISO 3657:2013,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saponification value)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活性剂皂化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及合成的羧酸酯、天然脂肪酸和合成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13173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13173一2008,mod ISO607:1980/ISO
2996:1974)
GB/T29858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
在规定的条件下皂化1g试样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3.2
建模样品集modeling samples
用来建立校正模型而选用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3.3
验证样品集validation samples
用来验证校正模型而选用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3.4
校正calibration
将一组样品的成分浓度或者性质与其光谱进行关联,建立模型的过程。
3.5
校正模型calibration model
表达一组样品的成分和浓度或性质与其光谱之间关联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6
预测estimate
用校正模型和样品的光谱计算样品成分浓度或性质的过程。
3.7
异常值abnormal value
模型预测值与参考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样品对应的数据点。
3.8
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
表示数据的协方差距离,是有效地计算两个未知样品光谱的相似度的方法。
4方法A——化学回流法(仲裁法)
4.1原理
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回流下煮沸试样,然后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钾。
4.2试剂和材料
4.2.1乙醇:浓度为95%。
4.2.2氢氧化钾。
4.2.3氢氧化钾乙醇溶液:c(KOH)≈0.5mol/L。
将8g氢氧化钾和5g铝片在1L95%乙醇中回流1h后,立即蒸馏,在蒸馏液中加人需要量的氢氧化钾,溶液静置24h,然后倾出上层澄清的无色溶液,贮于棕色瓶中,用塞盖紧,备用。
4.2.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0.5mol/L。
按GB/T601的规定制备和标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JGJ/T 494-2022 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494-2022
备案号J3026-2022
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
Standard for model selection of assembled residence
2022-03-14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装配式住宅 设计选型标准 〉行业标准及相关指南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标〔2020]15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设计;5.结构系统;6.外围护系统;7.设备与管线系统;8.内装修系统。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衔接装配式住宅标准化设计与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联系,建立设计选型方法,引领设计人员掌握以标准化部品部件为核心的系统集成设计,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的住宅设计。
1.0.3装配式住宅应选用标准化程度高、接口通用性强、性能优良、安装高效、维护更换便捷的部品部件,满足住宅安全耐久、绿色环保、健康舒适和经济适用等性能要求。
1.0.4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设计选型model selection design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建造体系为基础,对技术体系、部品部件及其接口等进行比较、选择、优化、确定的设计方法。
2.0.2装配式住宅assembled residence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修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住宅。
2.0.3部件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
2.0.4部品part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2.0.5通用部品部件universal component and part
满足尺寸定型要求,可按照标准尺寸规模化生产、规范化安装的系列化部品部件,是通用部品和通用部件的统称。
2.0.6接口interface
部品与部品、部件与部件或部品与部件间的连接或界面。
2.0.7可逆安装reversible installation
一种实现部品部件安装、拆卸和更换时不对相邻的部品部件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安装方式。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住宅应采用设计选型方法,基于通用部品部件,结合满足项目需求的非通用部品部件进行设计,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以实现住宅性能目标为基础;
2应基于系统集成的理念统筹各专业之间的协同;
3应以工业化建造的思维进行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协调;
4应少规格、多组合。
3.0.2装配式住宅应以整体项目为对象,技术策划时应科学合理地制定部品部件及其接口的设计选型方案。
3.0.3设计选型应包括下列内容:
1技术体系、技术选型和系统集成设计;
2部品部件及接口的设计选型和产品集成设计;
3结合工程中部品部件在生产、储存、组装及现场安装的实际情况与条件,对部品部件及接口等进行设计优化。
3.0.4装配式住宅应优先选用技术体系成熟、生产工艺完整、安装方法规范、质量保障配套的通用部品部件及其接口。
3.0.5设计选型中部品部件的尺寸标注形式与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4建筑设计
4.0.1建筑设计应采用设计选型的方法,统筹各专业对部品部件及其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4.0.2装配式住宅应根据使用功能建立不同层级模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式住宅应由功能模块组合成套型模块,再由套型模块和交通核模块组合成单元模块,最后由单元模块组合成楼栋;
2功能模块应由部品部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组成,并应满足功能要求;
3功能模块应包括空间尺寸、空间内部品部件等,应优先选用通用部品部件,应优先确定功能复杂、部品较多的功能模块。
4.0.3建筑设计确定功能模块尺寸时应与结构、外围护、设备与管线、内装修等系统通用部品部件的选型相结合,装配式住宅功能空间的优先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标准》JGJ/T445的有关规定。
4.0.4交通核模块设计应包括楼梯间、电梯间、公共管道井及
公共走道等的尺寸确定、组合形式、管线布置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尺寸应统一。
2电梯井道尺寸的确定应在电梯选型的基础上进行,并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3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应与机电专业协同确定公共管道井的位置及尺寸,管道井宜采用方形或矩形截面。
(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建筑设计5
5结构系统7
5.1一般规定7
5.2混凝土结构8
5.3钢结构9
6外围护系统……12
7设备与管线系统14
8内装修系统…15
8.1一般规定15
8.2部品选型15
8.3接口选型17
本标准用词说明19
引用标准名录20
附:条文说明2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G/T 5825-2021 填料塔液体分布装置分布性能测试方法
ICS71.120.01
G9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825—2021
填料塔液体分布装置 分布性能测试 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ng performance of liquid distribution device in packed tower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填料塔内液体分布装置的分布性能测试、性能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填料塔内液体分布装置的分布性能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G/T3161一2018塔器名词术语
JJG667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HG/T3161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喷淋密度liquid spray density
单位时间内精馏塔单位截面上液体的喷淋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平方米小时[m3/(m2·h)].
4分布性能测试
4.1试样要求
液体分布器的内、外表面应洁净,无油渍和灰尘。
4.2测试内容
液体分布装置的分布性能测试内容为分布点液体流率。
4.3测试介质
测试介质一般为室温、常压下的洁净水。根据测试工况要求不同,也可选用其他液体介质,
4.4测试装置
4.4.1测试装置要求
测试装置材质应选择满足相应测试介质耐腐蚀要求的材料。对单级槽式液体分布装置、盘式液体分布装置、槽盘式液体分布装置进行测试时,宜在上方设置液体预分布器。当采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作为预分布器时,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的直径与被测液体分布器的直径保持一致。对二级槽式液体分布装置、排管式液体分布装置进行测试时,无需设置预分布器。
4.4.2测试装置组成
液体分布装置分布性能测试装置由循环水箱、离心泵、过滤器、调节阀、液体流量计、预分布器、被测液体分布器、支撑钢网、接液测量装置、水槽及管路等部件构成,装置示意图见图1。
待测液体分布装置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同层布液孔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平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
几种典型的液体分布器结构示意图见图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0626-2021 海上风电场工程防腐蚀设计规范
ICS27.180
P6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626—2021
海上风电场工程 防腐蚀设计 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rrosion Protection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总则
1.0.1为统一海上风电场工程防腐蚀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工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海上风电机组及塔筒的防腐蚀设计。
1.0.3海上风电场工程防腐蚀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包覆防腐蚀covering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将复合耐腐蚀材料包覆于结构表面,使结构表面与腐蚀环境隔离,从而保护结构的防腐蚀措施。
2.0.2计算泥面calculation mudline
设计最低冲刷线的泥面位置。
3基本规定
3.0.1海上风电场工程应根据环境条件、结构型式、结构材质、设计使用年限、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条件等因素进行防腐蚀设计。
3.0.2海上风电场工程结构防腐蚀设计使用年限应与风电机组和海上升压站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匹配。
3.0.3基础结构腐蚀区域(图3.0.3)宜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宜包括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全浸区和泥下区;内部宜包括大气区、水位变动区、全浸区和泥下区。在水深和波高均较大的工程海域若出现浪溅区下界低于水位变动区下界的情况,重叠区域应按浪溅区考虑。当工程结构处于有掩护的环境条件下,大气区下界宜为设计高水位加1.5m。
4钢结构防腐蚀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海上风电场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可采用涂料保护、金属热喷涂、热浸镀锌、阴极保护、包覆和预留腐蚀裕量等措施。
4.1.2钢结构全浸区应采用阴极保护。
4.1.3钢结构采用涂料或阴极保护时,主要结构应留有腐蚀裕量,不同部位的单侧腐蚀裕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6—钢结构单面腐蚀裕量(mm);
K钢结构单面平均腐蚀速率(mm/年),工程所在地无确切钢结构的腐蚀速率时,钢结构单面平均腐蚀速率可按表4.1.3-1取值:
P一保护效率(%),采用涂层保护时,在涂层的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护效率可取50%~95%:采用阴极保护和涂层联合保护时,保护效率可取85%~95%;仅采用阴极保护时,保护效率可按表4.1.3-2取值;
t,——防腐蚀措施的设计使用年限(年):
t—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4004.2-2016 页岩气 固井工程 第2部分:水泥浆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ICS75.020
E13
备案号:57304—2017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4004.2—2016
页岩气 固井工程
第2部分:水泥浆技术 要求和评价方法
Shale gas well cementing engineering-Part 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for cement slurries
2016一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NB/T14004的本部分规定了页岩气井固井对水泥浆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页岩气井固井水泥浆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238油井水泥
GB/T19139油井水泥试验方法
GB/T23561.7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7部分: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及软化系数计算方法
SY/T6466“油井水泥石性能试验方法
SY/T6544一2010油井水泥浆性能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弹性段elastic segment
水泥石弹性模量测试中,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中呈直线上升的部分。
4技术要求
4.1水泥种类
页岩气井固井作业应选择符合GB10238中技术要求的油井水泥。
4.2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固井水泥浆
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固井水泥浆基本性能要求按SYT6544一2010中表层套管注水泥和技术套管注水泥的相关规定执行。
4.2.1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
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基本性能要求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4004.3-2016 页岩气 固井工程 第3部分:质量监督及验收要求和方法
ICS75.020
E13
备案号:57305—2017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4004.3—2016
页岩气
固井工程
第3部分:质量监督 及验收要求和方法
Shale gas well cementing engineering-
Part 3: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for cement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2016一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NB/T14004的本部分规定了页岩气井生产套管固井质量监督要求、质量检测与评定、套管柱试压。
本部分适用于页岩气井生产套管固井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467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6592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胶结质量合格率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cementing quality
胶结质量评价结论为中和优的井段长占评价封固井段总长的百分比。
3.2
胶结质量优良率the perfection rate of cementing quality
胶结质量评价结论为优的井段长占评价封固井段总长的百分比。
3.3
主要目的层段the main cementing hole section
页岩气生产套管固井中,产层及产层顶界以上200m的井段。
4质量监督要求
4.1套管应下到设计井深。
4.2水泥浆应返至设计井深。
4.3水泥塞长度不超过设计长度200%,人工井底以下水泥塞长度不少于30m。
4.4固井封固质量合格,产层段顶界以上应有连续20m胶结质量评价结论为优的井段或50m胶结质量评价结论为中的井段。
4.5套管柱试压合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47005-2021 板式蒸发装置
ICS71.120.30
CCS J7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05—2021代替NB/T47005—2009
板式蒸发装置
Plate evaporator device
2021-11-16发布 2022-02-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蒸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板式蒸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本文件规定了装置的型号表示方法,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安装要求,检验、调试和验收及标识、包装、运输、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1(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 151热交换器
GB/T 983不锈钢焊条(ISO3581:2003,MOD)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1226一般压力表
GB/T2054镍及镍合金板
GB/T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
GB/T3623钛及钛合金丝
GB/T4213气动调节阀
GB/T5117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IS02560:2009,MOD)
GB/T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61439-1:2011,IDT)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12224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T12235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BS1873一1975(R1998),NEQ]
GB/T12238法兰和对夹连接弹性密封蝶阀
GB/T12243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JISB8210:1994,MOD)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59钢制对焊管件类型与参数
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12712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814镍及镍合金焊条
GB/T14845板式换热器用钛板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6907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
GB/T19672管线阀门技术条件
GB/T22654蒸汽疏水阀技术条件
GB/T27698.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30121工业铂热电阻及铂感温元件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JB/T5493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JB/T7255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
JB/T8644单螺杆泵
JB/T8803双金属温度计
JB/T9248电磁流量计
NB/T47003.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47004.1板式热交换器第1部分: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
HG/T20592~20635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HG/T21620带颈视镜
SH/T3151石油化工转子泵工程技术规范
SH/T3557石油化工大型设备运输施工规范
SY/T5037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板式蒸发装置plate evaporator device
由板式蒸发器、预热器、分离器、冷凝器、泵类、热力压缩(TVR)、机械压缩(MVR)、阀门管件、电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蒸发装置。
3.2
设备equipment
组成板式蒸发装置的单体,如蒸发器、预热器、分离器、冷凝器、泵、热力压缩(TVR)、机械压缩(MVR)、单个阀门、单个仪表等。
3.3
压力pressure
压力指单位面积上承受压力的大小,采用国际单位(MPa、kPa、Pa)或工程单位(bar、mbar)均可,除已注明外,均为表压。
3.4
工作压力work pressure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装置中任何一台设备可能出现的最高或最低工作压力。
3.5
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设定的设备内部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备的基本设计条件,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压力。
3.6
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的工作面温度。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条件。
3.7
升膜蒸发器rising film evaporator
料液在虹吸的作用下,被加热的液体在传热元件上流动上升过程中形成液膜,将这种流程的传热元件用于蒸发器即为升膜蒸发器。
3.8
降膜蒸发器falling film evaporator
料液经过液体再分布后,在重力、真空诱导及气流共同作用下,以均匀的膜状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形成液膜,将这种流程的传热元件用于蒸发器即为降蒸发器。
3.9
升降膜蒸发器rising&falling film evaporator
将升膜和降膜形式应用在同一流程中的传热元件用于蒸发器即为升降膜蒸发器。
3.10
物料materials
本文件中所指物料为装置浓缩前后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常压下),包括各类水溶液和无水常压
液体。
3.11
介质medium
本文件中所指介质为装置中除物料外的所有流体。
4流程示意及型号表示方法
4.1流程示意图
本示意图以三效(TVR)板式蒸发装置为例(见图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GDW 11881.1-2018 35kV~22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变电站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881.1-2018
35kV~22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报告 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变电站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for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 and working drawing design stage for 35kV~220kV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ojects Part 1:Substation
2019-10-23发布 2019-10-23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对35kV~220kV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报告的内容深度作出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220kV内陆新建、改建、扩建的变电站,包括开关站、升压站、地下
变电站等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1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0181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324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5094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104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L/T5084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
DL/T5093电力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程
DL/T5158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DL/T5160电力工程岩土描述技术规程
DL/T5170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JGJ8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3总则
3.1报告内容编制应遵守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法规,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以及上级部门对工
程建设的要求。
3.2报告内容编制应遵守国家及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
3.3报告内容编制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3.4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应签署齐全并加盖相应勘测资质图章。
4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报告内容
4.1岩土工程勘测报告
4.1.1前言
4.1.1.1工程概况
包括任务来源,拟建变电站的位置、电压等级,主要建(构)筑物初步设计条件(结构类型、初步场平标高、基础型式、基底荷载、埋置深度等):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勘察等级。
4.1.1.2勘测任务、目的和要求
说明勘测任务、目的和要求,并应写明委托单位名称和勘测阶段。
4.1.1.3依据的技术标准
列举勘测执行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
4.1.1.4勘测工作概况
勘测工作概况,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勘测方法;
b)勘探、测试工作布置原则,勘探线、点间距,勘探孔深度;
c)主要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采用的取样器和取样方法;
d)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1仅供参考):
e)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f)主要参加专业与人员、工作日期;
g)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h)其他问题说明。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GDW 11881.2-2018 35kV~22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第2部分:架空线路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881.2—2018
35kV~22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阶段勘测报告 内容深度规定
第2部分:架空线路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for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 and
working drawing design stage for 35kV~220kV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ojects
Part 2: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2019-10-23发布 2019-10-23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对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报告的内容深度作出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220kV新建、改建的架空送电线路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1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0324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5094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104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L/T5076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
DL/T5093电力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程
DL/T5158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DL/T5160电力工程岩土描述技术规程
DL/T5509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勘测规程
JGJ8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3总则
3.1报告内容编制应遵守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法规,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以及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3.2报告内容编制应遵守国家及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
3.3报告内容编制除应遵守本部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3.4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应签署齐全并加盖相应勘测资质图章。
4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报告内容
4.1岩土工程勘测报告
4.1.1前言
4.1.1.1工程概况
拟建线路的自然地理位置、线路的起迄点、路径前进方向的主要途经地区、跨越位置,线路长度,电压等级等。
4.1.1.2勘测任务、目的和要求
说明勘测任务、目的和要求,并应写明委托单位名称和勘测阶段。
4.1.1.3依据的技术标准
列举勘测执行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
4.1.1.4勘测工作概况
勘测方法、完成的工作量、主要参加专业与人员、工作日期、报告编制所使用的参考资料等。
4.1.2岩土工程条件
4.1.2.1区域地质概况与地震地质
线路路径各方案沿线的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活动性及区域稳定性。
4.1.2.2地形地貌
说明线路路径各方案沿线地貌单元、成因类型、高程变化、地表形态、植被、水系等。
4.1.2.3地层岩性及地下水
4.1.2.3.1分区段初步提供各路径方案沿线岩土地质时代、成因、分布特征及其工程性质,提供杆塔基础设计所需的基本参数;岩土描述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21和现行电力行业标准DL/T5160的规定。
4.1.2.3.2分区段说明沿线地下水的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地下水的变化幅度;初步评价地基土、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S 099-2022 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
ICS29.060.20
CCS K 13 CES
团体标准
T/CES099—2022
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
FEP insulated compensating cables for thermocouples
2022-01-24发布 2022-01-26实施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以下简称补偿电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品种、类别、规格、技术要求、成品补偿电缆、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交货长度、包装及贮运等。
本文件适用于配用S、R、K、E、J、T、N型热电偶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补偿电缆,其绝缘层以挤包聚全氟乙丙烯作为主体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B/T2951.2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2951.3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4910镀锡圆铜线
GB/T4989一2013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GB/T4990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合金丝
GB/T6146精密电阻合金电阻率测试方法
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kV(Um=3.6kV)电缆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JB/T3135镀银圆铜线
JB/T8137(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0696.7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7部分:抗撕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GB/T4989一2013和GB/T12706.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品种、类别、规格
4.1产品品种及类别
补偿电缆的产品品种及类别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S 100-2022 现场总线用聚乙烯绝缘电缆
ICS29.060.20
CCS K 13 CES
团体标准
T/CES100—2022
现场总线 用聚乙烯绝缘电缆
Polyethylene insulated cable for field bus
2022-01-24发布 2022-01-26实施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现场总线用聚乙烯绝缘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特性、代号、表示方法、型号及规格、技术要求、成品电缆、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交货长度、包装和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31.25kHz特性阻抗为100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监控回路、智能测量与控制设备以及自动化与显示系统之间的数字化、双向、多点的通信链路场合连接用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13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一抗开裂试验
GB/T2951.4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GB/T2951.4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一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长期热稳定性试验——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GB/T2952.1一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T4910镀锡圆铜线
GB/T5441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GB/T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13849.1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第1部分:总则
GB/T17737.10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8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特性阻抗、相位延迟、群延迟、电长度和传播速度试验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JB/T8137(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3486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和GB/T12706.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使用特性
4.1额定电压
电缆的额定电压Uo/U为300/500V。
4.2电缆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电缆导体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
4.3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金属带屏蔽或铠装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2倍。
金属丝编织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大于电缆外径的8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0263-2019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ICS73.020
F1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263—2019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Evaluating methods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热型地热储层(以下简称“热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评价要求、评价内容和方法、综合评价、成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勘查阶段水热型热储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0275.4一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
DZ/T0282一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热储中部温度central temperature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热储顶板和底板中间埋深处的温度。
3.2
热储有效厚度effective thickness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在一套热储的顶底板范围内,采用野外测量、钻探、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解释识别的含水层的累计垂深厚度。
4热储分类
4.1热储中部温度分类
利用测井、地热温度计和地温梯度计算等手段获取热储中部温度。热储中部温度类型划分见表1。
4.2热储岩性分类
热储岩性分为沉积岩、火成岩与变质岩三大类。根据地热流体赋存的岩石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型的热储岩性,如砂岩热储、碳酸盐岩热储等。
4.3热储平面展布分类
按热储平面展布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将热储分为层状热储和带状热储两大类。
4.4热储储集空间分类
热储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洞穴及裂缝等基本类型(见表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0264-2019 地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范
ICS73.020
D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264—2019
地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热资源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选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报告编写、成果提交等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水热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713.3科技报告编写规则
GB/T33583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GB/T33684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范
GB/T33685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DD2006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程
DZ/T0004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
DZ/T0070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DZ/T007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DZ/T0142航空磁测技术规范
DZ/T017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
DZ/T0280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
DZ/T0305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
EJT605氢及其子体测量规范
SY/T5819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SYT5820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采集技术规程
SYT605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589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SYT6687井中-地面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SY/T7070微地震井中监测技术规程
SY/T7072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SY/T7073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SY/T7372微地震地面监测技术规程
3总则
3.1为使地热资源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的应用符合地热地质特点,提高勘查成功率,降低勘查成本,特制定本标准。
3.2本标准涉及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是陆上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
4工作准备
4.1资料收集
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正式开展前,应先收集工区及其周边区域如下资料:
a)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资料:
b)居民点、道路、管线、水利设施等人文地理资料;
c)气温、雨季、冰冻期等气象信息资料:
d)发生时间、频次、深度等地震活动资料;
e)构造、地层、岩性、火成岩分布等区域地质资料:
f)地下水类型、补、径、排特征等水文地质资料;
g)井位、井深、测井、录井等钻探资料;
h)大地热流、岩石物性、以往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红外线摄影等地球物理资料。
4.2方法准备
分析收集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理资料,结合现场踏勘与正演模拟分析,确定适宜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及方法组合。常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的目标任务如下:
ā)电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调查、预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主要采用电磁测深类方法,探查与热源有关的深部岩浆活动、岩体(层),与热通道有关的深大断裂,与热储体(层)有关的岩体(层)和断裂构造,与热盖层有关的岩层的位置和顶/底板埋深:探测岩体(层)含水性、有地温测井时推断地温场分布。可行性勘查、开采阶段,采用激发极化法、复电阻率法进行地层/岩体含水性预测与含水带位置探查作为补充。开采阶段,采用井地(中)电法进行热储体(层)压裂改造与回灌的流体监测。基岩埋深小于50m~100m地段,尤其构造发育区域,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地层/岩体含水性预测与含水带位置探查作为补充;
b)重力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各个阶段。探查与热源有关的深部岩浆活动、岩体(层),与热通道有关的深大断裂,与热储体(层)有关的岩体(层)、断裂构造的位置、顶/底板埋深。开采阶段,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进行地热田开采、回灌区地面沉降监测:
c)磁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调查、预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阶段。探查与热源有关的深部岩浆活动、岩体,与热通道有关的深大断裂,与热储体(层)有关的火成岩体、断裂构造分布的位置;
d)人工地震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可行性勘查、开采阶段。探查与热储体(层)有关的岩体(层)位置、顶/底板埋深、岩性,预测岩体(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探查与热储体(层)有关的断裂构造位置、深度、断距;探查与热盖层有关的岩层顶/底板埋深、岩性;
e)被动源地震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开采阶段。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热储体(层)压裂改造实时监测;
f)放射性法,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预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阶段。探查与热通道、热储体(层)有关的断裂构造位置、走向。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63
64
65
…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