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这个地方两个人防门如何设置-吉林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吉林
提问日期:2022-05-16 20:52:00
提问网友:笑笑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定义布置其中一个,另一个在表格算量当中输入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吉林
提问日期:2022-05-16 20:52:00
提问网友:笑笑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定义布置其中一个,另一个在表格算量当中输入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5-16 20:51:32
提问网友:搞工程的汉子
老师你好筏板底部附加筋在筏板边缘处有向上的弯折长度吗,还是就是一根直的没有弯折。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基础有外伸的,附加底筋在边缘处不要弯折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16 20:50:21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竹风
要扣掉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5-16 20:47:19
提问网友:豆豆
我绘制的梁 也没有显示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汇总之后没有钢筋量
解答网友:MXMM
计算汇总后在查看
ICS27.060.30
CCS J 9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959—2020代替DL959—2014
电站锅炉安全阀技术规程
The code of safety valve for power station boiler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站锅炉安全阀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站锅炉以蒸汽为介质、公称直径为20mm~250mm,工作压力为0.5MPa~35MPa,工作温度小于630℃锅炉安全阀的选用、维护及校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241一2005安全阀一般要求
GB/T12242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
GB/T12243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GB50764电厂动力管道设计规范
DL/T612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DL/T1820电站锅炉动力驱动泄放阀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2241一2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阀safety valve
不借助任何外力而利用介质本身的力来排出一定数量的流体,以防止压力超过预定的安全值的自动阀门。压力恢复正常,阀门立即关闭阻止介质继续流出。
[来源:GB/T12241一2005,3.1]
3.2
带动力辅助装置的安全阀assisted safety valve
一种借助一个动力辅助装置,可以在压力低于正常整定压力时开启的安全阀。
[来源:GB/T12241一2005,3.1.2,有修改]
3.3
动力驱动泄放阀power-actuat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一种全部由动力源(气动、电动)控制其开启及关闭动作的阀门。当锅炉系统超压并达到动力驱动泄
放阀设定的整定压力时,动力驱动泄放阀打开,向外排放蒸汽降低系统压力,为锅炉提供了超压保护。
3.3.1
先导动力驱动泄放阀pilot operated power-actuat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一种由主阀、导阀和控制部分(包括压力变送器/开关、就地控制箱)组成的动力驱动泄放阀,当系统
压力达到动力驱动泄放阀设定的整定压力时,控制系统通过先打开导阀再打开主阀排放系统的超压介质。
3.3.2
动力驱动泄放球阀power-actuated pressure relief ball valve
一种在设定的整定压力下从“开启到闭合”旋转9的泄放球阀。采用了电动控制和气动控制的方式,在设定的整定压力下自动开启和在设定的回座压力下自动关闭。也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开启和闭合。
3.4
整定压力set pressure
安全阀在运行条件下开始开启的预定压力,是在阀门进口处测量的表压力。在该压力下,在规定的
运行条件下由介质压力产生的使阀门开启的力同使阀瓣保持在阀座上的力相互平衡。
[来源:GB/T12241-2005,3.2.1]
3.5
排放压力relieving pressure
安全阀阀瓣达到规定的开启高度时,安全阀人口处的静压力(即整定压力加超过压力),又称全开压力。
[来源:GB/T12241-2005,3.2.5,有修改]
3.6
回座压力reseating pressure
安全阀排放后其阀瓣重新与阀座接触,即开启高度变为零时的阀进口静压力。
[来源:GB/T12241-2005,3.2.3]
3.7
启闭压差blow down
整定压力与回座压力之差。通常用整定压力的百分数表示;而当整定压力小于0.3MPa时则以兆帕
(MPa)为单位表示。
来源:GB/T12241-2005,3.2.8]
3.8
密封压力sealing pressure
安全阀处于关闭状态下,满足密封性要求时安全阀入口处的最大介质静压力。
3.9
卡阻sticking
安全阀的活动部件,在运动中所产生的卡涩现象。
3.10
喉部直径throat diameter
由安全阀进口端至阀座密封面间流道的最小横截面积的直径,即流道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3.11
额定排量certified(discharge)capacity
实测排量中允许作为安全阀应用基准的那一部分。
[来源:GB/T12241—2005,3.6.2]
4安全阀配置的一般要求
4.1电站锅炉安全阀的配置应由锅炉制造厂或设计部门提出。
4.2锅筒、过热器出口、再热器出口以及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应安装安全阀,再热器进口可安装安全阀。
4.3锅筒和过热器上所有安全阀的排放量总和应大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过热器出口和启动分离器安全阀及动力驱动泄放阀的排放量总和应大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4.4再热器进、出口安全阀的总排放量应大于再热器的最大设计流量;直流锅炉外置式启动分离器安全阀的总排放量应大于锅炉启动时的产汽量。
4.5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安全阀的排放量应保证安全阀开启时,过热器、再热器能得到足够的冷却。
4.6电站锅炉应配用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2243的规定。弹簧圈节距应均匀,当弹簧压缩到弹簧允许承载的最大负荷下变形量的80%时,工作圈间不应发生接触。
4.7电站锅炉应装设一个或更多个与承受着压力的锅炉直接相通的动力驱动泄放阀,其技术要求应符合DL/T1820的规定。动力驱动泄放阀宜使用先导动力驱动泄放阀或动力驱动泄放球阀两种形式。所有动力驱动泄放阀的总排放量不应小于锅炉制造厂确定的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锅炉最大设计蒸发量的10%,且不超过30%。如果装设与锅炉直接相通的相同排放量的备用动力驱动泄放阀,则可在动力驱动泄放阀与锅炉之间装设隔离球阀,以便于把动力驱动泄放阀解列检修。隔离球阀的最小流道面积不应小于动力驱动泄放阀的进口面积,应具有清晰显示阀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标志。
4.8对于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主蒸汽系统,应选用具有极高的柔性与弹性的热阀芯的弹簧安全阀,安全阀的材质应满足介质温度及压力的使用要求。
4.9安全阀的额定排放量及计算书应由阀门制造厂提供。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5-16 20:44:48
提问网友:mjq
1.如标题无法讲述清楚,请在此补充
2.附带截图通常可让问题更快得到回答
解答网友:MXMM
套土建定额中的相关子目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5-16 20:43:47
提问网友:自然人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原位标注里输入右边跨里的原位标注的信息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5-16 20:40:09
提问网友:爱学习的小艾
图中的酸罐基础该怎么布置,是个圆形,我用筏板基础布置的话,旁边的底板的钢筋就会断开,用柱墩的话,酸罐基础本身的钢筋就不好定义了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用筏板基础+剪力墙处理
筏板基础上边定义上柱墩,定义柱墩时选择不扣减下边的筏板上、下筋
ASHRAE手册 基础知识 2021 SI/01-ASHRAE Handbook – Fundamentals 2021 – SI(英文原版)
2021版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手册
ASHRAE HANDBOOK
FUNDAMENTALS
SI Edition
Supported by ASHRAE Research
包含四个文件:
01-ASHRAE Handbook - Fundamentals 2021 - SI
02-ASHRAE Handbook - HVAC Systems and Equipment 2020 -SI
03-ASHRAE Handbook - Applications 2019 -SI
04-ASHRAE Handbook - Refrigeration 2018-SI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1887-2017
DB34/5076-201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
2017-12-25发布
2018-07-01实施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根据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安徽省统一执行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标准的函》(建标函[2010]298号),按照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制(修)订计划》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先进经验和兄弟省市有关标准,在总结安徽省工程实践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4.节能计算与构造;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给水排水;7.电气;8.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应用。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确定了本标准的节能目标;2.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并结合国内产业现状和我省工程实际更新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和冷热源能效限值;3.补充细化了权衡的门槛限值规定;4.进一步细化了建筑分类、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定;5.增加了空调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限值,修订了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计算方法及限值;6.新增了绿色建筑设计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相关规定;7.增加了对超高超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论证复核的规定。
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第3.3.1、3.3.6、3.4.2、5.2.5、5.2.1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组(地址:合肥市繁华大道7699号,邮政编码230601)。
主编单位: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绿色建筑与勘察设计协会
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
参编单位: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安徽省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心
安徽金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福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合肥华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金四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众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合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建设绿色节约型公共建筑,根据安徽地区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也应执行本标准。
1.0.3安徽省内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根据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及电气系统的总能耗。
1.0.4当建设项目建筑高度超过10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50000m2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还应组织专家对项目节能设计和能源利用进行专项论证。
1.0.5设计文件中应有工程项目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及其使用要求的节能设计专篇。
1.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ff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以耗电量计),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判断。
2.0.2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2.0.3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应为外窗(包括透光幕墙)本身的太阳得热系数与外遮阳构件遮阳系数的乘积。
2.0.4透光幕墙transparent curtain wall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2.0.5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 transmittance
透过透光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2.0.6单一立面朝向窗墙面积比(Cm)Single facade mean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
整栋建筑某一朝向外墙立面上窗及门透明部分洞口总面积与该朝向外墙立面的总面积之比,简称窗墙面积比。
2.0.7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2.0.8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mea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wall
外墙包括外墙主体部位(承重墙体或框架、剪力墙的填充墙)和热桥(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抗震构造柱、圈梁、混凝土过梁、窗台板、楼板等)在内,按面积加权平均或修正法求得的传热系数。
2.0.9层间楼板Interlayer floor
建筑物楼层间的楼板。本标准所指层间楼板特指需进行保温设计的楼板。
2.0.10分层空气调节stratificated air conditioning
特指仅使高大空间下部工作区的空气参数满足要求的空气调节方式。
2.0.11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COP)refrigerat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名义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无因次。
2.0.12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各种负荷条件下的累积负荷百分比进行加权计算获得的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单一数值。
2.0.13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一h)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heat 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
2.0.14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EC(H)R一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cooling (heat)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的比值。
2.0.15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system 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设计工况下,电驱动的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制冷机、冷却水泵及冷却塔净输入能量之比。
2.0.16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air volume of air duct system
设计工况下,空调、通风的风道系统输送单位风量(m3/h)所消耗的电功率(W)。
2.0.17能耗监测系统
monitoring system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通过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具有建筑能耗在线监测与动态分析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
3建筑与建筑热工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平面、立面设计,冬季应有利于日照、采光,夏季应有利于减少太阳热辐射,并有利于夏季、过渡季的自然通风。
总体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等自然资源,并采取场地遮阴、立体复层绿化、低反射率铺地和雨水渗入等措施,降低室外热环境。各类公共建筑的附属绿地面积应符合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有关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
3.1.2建筑物的主要立面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门窗宜避开冬季最多风向频率朝向(北向),夏季应避开最大太阳入射朝向(西、西南、东向)。
3.1.3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优化建筑体形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用能,满足绿色、生态、环保、全寿命期节能的要求。
3.1.4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配变电所、水泵房、冷热源和通风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的位置。同一建筑的冷热源机房宜位于或靠近冷热负荷的中心,通风空调设备机房位置宜尽可能缩短能量供应输送距离。配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
3.1.5建筑体型宜规整紧凑,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
(略)
4节能计算与构造
4.1节能计算
4.1.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面积和体积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
2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其方法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与权衡判断的各围护结构构件传热系数值不应超过本标准第3.4.2条的规定;
2)外墙传热系数计算应考虑结构性冷(热)桥的影响取全楼平均值;预制外挂墙板外墙的传热系数应取主断面计算值与外露热桥部位传热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3)围护结构中,当采用一种以上保温材料时(如屋面、外墙采用难燃材料,另设不燃材料防火隔离带)应分别计算不同材料部分的传热系数;再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权衡计算时取平均值;
4)外墙采用加权法计算传热系数时,应同时按表4.1.1一2的规定,按主墙体传热系数乘以保温系统的修正系数进行复核(简称“修正法”)。在两者均符合本标准表3.4.2规定的情况下,权衡判断计算应取两个计算值中的较大值进行能耗分析计算;
表4.1.1一2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φ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建筑与建筑热工5
3.1一般规定5
3.2建筑设计……6
3.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8
3.4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1
4节能计算与构造………14
4.1节能计算14
4.2节能构造设计18
4.3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24
4.4保温系统防火设计26
5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30
5.1一般规定30
5.2冷源与热源34
5.3输配系统43
5.4末端系统52
5.5监测、控制与计量53
6给水排水57
6.1一般规定57
6.2给水排水系统设计57
6.3热水系统设计59
7电气………62
7.1一般规定62
7.2供配电系统·62
7.3照明63
7.4电气设备65
7.5能耗监测与智能化66
8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应用68
8.1一般规定68
8.2太阳能利用69
8.3地源热泵系统70
附录A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71
附录B管道与设备保温及保冷厚度…79
附录C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83
附录D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89
附录E建筑外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计算……91
附录F建筑外门窗幕墙的物理性能分级………99
附录G太阳辐射吸收系数……………105
附录H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107
附录J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111
附录K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117
本标准用词说明123
引用标准名录124
条文说明125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8:39
提问网友:张亚东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不单独套用定额,计算在相应砌体墙内即可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7:58
提问网友:烟火照长空
解答网友:可乐
不可以,钢筋量相差太多。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7:30
提问网友:小虫子【必采纳点赞】
解答网友:可遇难求
逆两层是指从封闭楼梯间最高层往下计算两层的意思。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7:04
提问网友:柒染
解答网友:蓝鲸
吸顶式排气扇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钢筋算量GGJ2013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安徽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7:00
提问网友:caccan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4:54
提问网友:Mao.
解答网友:翔宇789
就是遇到有弧形的,定额只有直形子目的,套用后人工*1.18。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16 16:54:10
提问网友:珍珠茶茶
解答网友:蓝鲸
套用庭院灯,主材修改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华北标BJ系列图集(原88J系列)
14BJ4-3 内装修-吊顶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编
编制单位:北京首建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编制日期:2014年06月
编制说明
一、14BJ4-3《内装修-吊顶》图集是原88J4-3图集经修编后的新的吊顶通用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的室内吊顶工程。与12BJ1一1《工程做法》中顶棚做法编号统一方便设计人选用。
二、编制依据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10修订版)GB50222-9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CECS255:200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一2010
三、编制原则:
1:此次编制的图集是12BJ1一1《工程做法》中顶做法对应的构件通用图集,做法编号与该图集中顶棚做法的编号相对应,方便设计人选用,并不致发生设计人引用图集时编号的混清,本图集在构造上与12BJ1二1有修改的在对应编号后加了“改“字,未作修改的保持原编号。例如:本图集P16棚14A改,即对应12BJ1二1图集的棚14A,
2.本图集编制中依据北京市场常用的北新建材有限公司、金隅集团等单位生产的吊顶材料,并参考以上资料进行编制对12BJ1-1图集顶棚做法中未编入的一些新的吊顶做法也收录到本图集中,按其内容所属插入相关的做法编号之后顺序排列,以丰富本图集吊顶构造的内容。
3.吊项的覆面材料多种多样,本图集不可能全部囊括。构造图以常用的绿色环保、防火性能良好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铝合金板作为构造节点中的面材,其他吊顶面材可参照选择相应合适的节点设计与施工。图集按照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铝合金板(或金属板材)的顺序编制,并对吊顶的特殊部位如:灯具、风口、检修孔、变形缝…编制了构造详图
4,本图集此次修编列出了纸面石膏板和矿棉吸声板吊顶材料、配件用量表供设计人参考、未列出金属板(铝板)的用量表。本次修编增加了“附表”内容、附表中收录了部分特殊的吊顶龙骨和板材,主要包括:防水、防潮、耐火等石膏板材与不同于常用截面形式的龙骨,这些吊顶材料在目前的装饰工程中也广泛被应用,作为推荐设计的内容
四、吊顶的分类:
(一)按饰面板材分为石膏板类、矿棉板类、金属板类(其它还有玻璃板等本图集未收录).
(二)按承载力分为上人、不上人两类。
(三)按龙骨位置分为明龙骨系列、暗龙骨系列和明暗混合系列三类,
(四)按构造特点分为单层龙骨构造和双层龙骨构造。
设计应确定吊顶的种类和面板材质,确定吊顶的防火、隔声,防水、保湿、洁净等技术要求,选择相应的龙骨系统安装方式满足功能对吊顶的不同要求。龙骨的不同截面形式、尺寸大小与层数及排列、面板的不同材质、层数与组合方式,组成各种不同的吊顶形式,适应不同的房间面积和空间高度、不同的承载力和各种功能技术要求,
五、吊顶通用图的选用首先根据设计人选定的材质和吊顶的要求和特点参照P1.1、12(纸面石膏板);P72(矿棉吸声板);P101~105(铝合金板)的选用一览表选用:
(一)纸面石膏板
1.当吊顶空间需尽量缩小时,可选用吸顶式吊顶,如棚13、棚13A、棚13B:
2.房间面积较小(≤50m2)时可选单层龙骨做法(即纵横龙骨在同一平面),如棚14A改、棚14F、棚14J,施工简便3双层龙骨体系,纵横龙骨不在同一平面刚度较大,纵横龙骨可使用同一断面规格,如棚14B改4,上人吊顶,需要上人检修时选用,需用上人主龙骨,如棚14C改、棚14G
5.卡式龙骨吊顶,卡式龙骨为双层龙骨,上层倒U形龙骨,直接卡住下层U形龙骨,构造另有特点。
6.高低错台吊顶,见棚14D、棚14E
7.双层纸面石膏板见14G,常用于房间面积较大的吊顶;
(二)装饰石膏板(方形,灌注石膏板板本身有装饰效果),见棚15A、B、C、D《三)矿棉吸声板(简称“矿棉板)吊顶矿棉吸声板较轻,与T型龙骨相配套,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等公共建筑,检修方便,果用明龙骨时,大部分面板可推上检修。
普通矿棉吸声板长X宽常为600X600mm、600X1200mm,(特殊板材可做到1800~2400mm)厚度有9mm、12mm、15mm等规格;.龙骨则有明、暗龙骨之分1.T型明龙骨方形矿棉板吊顶见棚16A改、(吸顶式吊顶)、棚16B改(非吸顶式吊顶);
2.明暗结合龙骨吊顶见棚16C、棚16E、装饰效果为单方向露龙骨线,
棚16E在主龙骨上,加纵向主龙骨,成双向主龙骨,刚度大,适用于较大面积吊顶;
3.暗龙骨吊顶见棚16D(矿棉板不错缝排列)、棚16J(矿棉
4.上人矿棉板吊顶见棚16F改;棚16H;
5.:U型38主龙骨配T型次龙骨方形矿棉板,见棚16G:
6.棚16K为走道无缝矿棉板吊顶
(四)矿棉板与纸面石膏板复合,见棚17,刚度大,上人吊顶,矿棉板固定于纸面石膏板下面:
(五)金属面板吊顶
1.铝条板见棚8A(改)、棚8B(改)、棚8C、棚19、棚19A、棚21(改):
铝条板有开缝或无缝的不同做法,本图集列举了数种不同的铝条板,还可以另行设计其断面,单独加工。
大面积金属条板吊顶,除采用铝合金面板外,也可采用镀锌薄压型钢板。
2.铝方板吊顶见棚20A、棚20B、棚20C:
3.金属吊片、挂片、格栅等见棚20D~棚27B;
(六)塑料板(PVC)、铝塑板(PS)面板吊顶,常用于小面积吊顶,如住宅、厨房、卫生间吊顶,可灵活利用轻钢龙骨作为龙骨或采用经防火处理的木龙骨:
(七)安全玻璃面板吊顶,需要时可采用镜面玻璃,形成特殊反射效果(镜面效果还可采用金属板抛光),需确保构造安全可靠;
(八)穿孔胶合板、其他穿孔吸声板吊顶;
(九)木丝板吊顶(六~九项本次修编未纳入)
新型木丝板质量好,有吸声效果,可用于会议室、运动场所、展览馆、走道等部位,见12BJ1-1《工程做法》图集棚32。
(十)其他:近年随着装饰工程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型吊顶,如集成吊顶。集成吊顶多为搁置式吊顶,龙骨的规格与普通吊顶龙骨规格区别不大。区别在于面板,将吊顶内的设备(如通风口、烟感报警器、喷淋头等)预先组装在面板上,到现场进行吊顶安装。本次修编未包括,仅作简单介绍。
六、《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中的相关条文及注意事项:
4:2.1:4.2.2.吊顶所用吊杆除图集中标注者外,尚应满足:不上人吊顶宜选用带丝扣的中6钢筋及中4镀锌钢丝(合10#镀锌低碳钢丝)或直径不小于2mm的镀锌低碳退火钢丝上人吊顶吊杆应选用不小于中8的带扣钢筋。(图集的标注与说明有冲突时按说明施工,以下同)主龙骨应选用DU50X15X1.2或60XBX1.2(B=24~30)的龙骨。
4:2.3.吊杆长度≥1500mm时宜设反支撑,反支撑间距≤3600mm,距墙≤1800mm,
4.2.5.当需要设置永久马道时,除按图集绘制的做法施工外,尚应执行:马道应单独吊挂在建筑承重结构上,宽度≥500mm,上空高度应满足检修人员通过的要求,马道两侧应设置栏杆,栏杆高度900mm,栏杆上不得悬挂任
何设施和器具,马道上应设置照明,并设置便于人员进出的检修口
4.2.6.龙骨的排列宜与:空调送回风口、灯具、消防烟感器、喷淋头、检修孔、广播喇叭、监测监控设备等位置错开,不应切断主龙骨。内部设有调节阀门设备的吊顶,在操作部位宜设置检修口:有需经常或定期检修的设备时应设置检修人员的进出口
4.2:7.曲线等复杂吊顶工程,弧形主龙骨宜采用型钢等材料。次龙骨宜按径向布置,并应在施工前放样
4.2.9.当纸面石膏板吊顶面积>100m时,纵、横方向每12m~18m距离处宜作伸缩缝处理,遇到建筑变形缝时,吊顶宜根据建筑变形量设计变形缝尺寸及构造
4.2.10.有上、下水管道穿过吊顶时,吊顶应作防止普道产生凝结水的措施
4.2.11.潮湿房间的吊顶面板应采用防水、防潮的材料公共浴室、游泳馆的吊顶应有凝结水排放措施。
5.2.5.2.吊项房间面积≥50m时,主龙骨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房间短向跨度的3%~5%。
七、吊顶设计的其它注意事项:
1,主龙骨(又称承载龙骨)的间距应≤1200mm,次龙骨(又称覆面龙骨)的中距根据面板的特性而定。采用9.5mm厚纸面石膏板时中距一般不超过450mm;采用12mm厚纸面石膏板时中距不超过600mm。潮湿地区和相对潮湿地区大于70%的房间的次龙骨中距要适当减小。矿棉吸声板次龙骨中距根据板块规格确定,
2.主龙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切断。龙骨排列必须与空调风口、灯具、检修孔、各种消防设施、广播刺叭等设备协调错开位置,保证其承载的安全,
3.吊顶龙骨与面板选材,对有害物质的放射性限量、有机化合物、游离甲醛的限量指数均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吊顶龙骨及面板的安装应按《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4.吊顶的防火等级必须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10修改版)的要求,(本图集的吊顶
材料均符合规范要求)当设计人选择图集中未包含的吊顶龙骨(如木龙骨)及面板材料(如胶合板)时,应交待防火做法
5.工程中对吸声、防潮、保温、防震等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适当的龙骨及面板(如耐水石膏板、穿孔吸声石膏板、玻璃棉和矿棉吸声板)。必要时也可选择复合吊顶。
6.重量小于1.0kq的灯具可直接安装在饰面板上。重量在1.0~5.0kg之间的灯具可直接吊挂在主、次龙骨上。重量大于5.0kg的灯具或设备及有振颜的设备应直接吊挂在结构构件上
7、搁置式吊顶(面板直接放在T型龙骨上)应加设压卡,以保证吊顶不受穿堂风扰动。
8.在选用不同材料组成复式吊顶时应注意其支撑吊挂体系必须与轻质防火吊挂体系分开,彼此不发生受力关系,当必须将二者合并时,工程设计人员应自行交待构造做法和防火做法八、本图集标注尺寸单位除分张图中注明者外、均为mm。
九、本次修编收录了部分吊顶实例,大部分为公共建筑室内吊顶,实例中对于次龙骨、中次龙骨和小龙骨的称法不合现实标准,仅供设计人参考。实例的做法如与今后新颁布的室内装修方面的规范发生矛盾,应以新颁布的规范、标准为准。实例中的尺寸不是标准做法,仅供选用者参考、
十、本图集索引方法:
十一、本图集此次修编主要依据目前吊顶工程市场普遍使用的产品编制。其中主要包括:北京北新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牌石膏板及相关配件:金集团生产的星牌矿棉板及配件;合资企业拉法基生产的的石膏板、矿棉板及配件:杭州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GRP复合天花板及配件,在此说明。
本图集参编单位: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星牌优时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博罗拉法基建材有限公司;
杭州艾珀耐特复合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标清版
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133571.39平方米, 约200.36亩。用地约呈矩形,南侧为信利大道,东侧为陵阳大道二段,北侧与西侧与待建设工业用地相邻。项目总建筑面积258513.08㎡ ,计容建筑面积约256296.20㎡。项目包含以下建筑:1栋5层的后勤服务中心,1栋4层的围合式丙类生产厂房,10栋4层单独丙类生产厂房,1处地下消防设施,1处水处理设施和3个一层门卫室。其中,建筑层数最高为5层,建筑高度最高为 23.55m (屋 面) ,建筑防火类别为多层建筑,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6#楼、7#楼、8#楼、9#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
规模及设计范围:1#楼新建后勤服务中心为地上5层框架结构;2#楼~13#楼为丙类多层框架生产厂房、地下设备用房为负一层、门卫室为单层建筑,水处理用房为单层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258513.08平方米,总容积率为:1.92。
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强电设计、弱电设计、暖通设计、消防设计、节能和绿建设计等。含场地设计、室内一装及室外环境工程设计。
子项 |
层数 |
层高 |
总高(m) |
建筑面积(m2) |
1#楼 |
5F |
6.0/4.8/3.9 |
23.7 |
19594.41 |
2#楼 |
4F |
6.0/5.1 |
21.45 |
39525.02 |
4#楼、5#楼 |
4F |
6.0/5.1 |
21.45 |
每栋19937.34 |
6#楼、7#楼、8#楼、9#楼 |
4F |
7.2/5.1 |
22.65 |
每栋19761.91 |
10#楼、11#楼、12#楼、13#楼 |
4F |
6.0/5.1 |
21.45 |
每栋19937.34 |
地下设备用房 |
-1F/1F |
5.0/3.0 |
3.15 |
574.61 |
水处理 |
1F |
3.6 |
3.75 |
91.76 |
门卫室(3个) |
1F |
3.6 |
3.75 |
105.08 |
设 计 文 件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总平设计
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四章 结构设计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 电气设计
第七章 暖通设计
第八章 消防设计
第九章 环境保护
第十章 卫生防疫
第十一章 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三、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招标文件及设计招标文件答疑
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952-201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 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2016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7
参《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JGJ64-201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2013年版)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1/143-202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 67-2019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16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51410-2020)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现有的有关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地方基本建设规定
一、总体及消防设计:
该项目建筑主要由后勤服务中心、丙类生产厂房、设备用房、门卫室组成。总平布置中,各单体间的防火间距满足防火要求。场地内布置环形消防车道,且在项目南面、东面分别与市政道路相接。本项目的消防车道宽度为7米和9米,高度净空保持≥4m,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
(1)临建筑外墙的消防车道不得种植高大树木或设置妨碍消防扑救操作的设施。
(2)消防车道围内的地下室顶板、管道和暗沟荷载均按消防车活荷载满足500KN的重型车辆通行荷载进行设计。
第二章 总平设计
一、总平面布置:
规划布局围绕地块贯穿南北,东西的景观轴线展开,将建筑与景观结合,打造出一个开放的花园式园区。围绕景观轴线布局花园式厂房,位于东南角道路交叉口位置作为综合配套楼,打造园区形象,也作为城市开敞界面。核心为两条中心景观轴、一处开放的后勤中心;辅以三个厂房组团。
车行系统,通过园区周边道路直接进入。车行入口分布在场地的南、东两侧,员工车辆通过南侧社会入口进入,货运车辆通过东、南两个专用出入口进出;结合园区道路设计消防车道;人行系统,主要通过园区中心道路进入各个厂房内部;停车系统,在园区综合配合楼北侧附近集中绿化停车场,以及结合东、南侧内部道路停车。货运车辆结合厂房在东侧出口处设置临时停车位。
二、竖向设计:
在本项目中,毗邻道路为市政道路,相应标高由甲方提供,设计标高按地形图标高考虑。现状地形较为平坦,设计室外场平标高为414.10—412.60m。消防道路坡度控制在8%以内。
三、交通组织:
场地内布置环形消防车道,且在东侧、南侧分别于市政道路相接。消防车道宽度及高度均≥4m,转弯半径9米。临建筑外墙的消防车道及不得种植高大树木或设置妨碍消防扑救操作的设施;消防车道围内的地下室顶板、管道和暗沟荷载均按消防车活荷载满足500KN的重型车辆通行荷载进行设计。
四、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 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招标文件及设计招标文件答疑
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952-201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 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2016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7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JGJ64-201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2013年版)
《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 67-2019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16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1/143-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现有的有关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地方基本建设规定
二、建筑物耐火等级:
该项目新建建筑高度、面积等如下:
ICS27.200 J73
备案号:55146—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839-2016
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
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 (heat pump)package
2016-04-05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立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长武、王琳玉、王睿、何辉、戎晔、于晓琳、王汝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2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870一2014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8430.1一2007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2513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
GB/T29044一2012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B/T4330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7249制冷设备术语
JB/T9099冷却塔轴流通风机
JB/T10391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
NB/T47012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3术语和定义
JB/T7249和GB/T1843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集成冷(热)水输配和处理系统、冷(热)源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热泵)机组。
3.2冷却塔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with cooling tower
采用冷却塔作为机组的冷源设备,冷源系统包含冷却塔和冷却水系统的一体式冷水机组。
3.3蒸发冷却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with evaporative
condenser
采用蒸发式冷凝器作为机组的冷源设备,冷源系统包含蒸发式冷凝器和喷淋水系统的一体式冷水机组。
3.4风冷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air-cooled 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采用风冷(空气热源)的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
3.5一体式水(地)源热泵机组integrated water-source(ground-source)heat pump package
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集成冷(热)水输配和处理系统、冷(热)源水输配和处理系统及集中控制系统的水(地)源热泵机组。
3.6一体式机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 of 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COP在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热)量与一体式机组总耗功之比。
3.7一体式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of 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IPLVI以一体式机组部分负荷工况的性能系数计算所得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部分负荷工况的性能系数为机组的制冷量与一体式机组总耗功之比。
3.8一体式机组总耗功total power consumption of integrated water chilling(heat pump)package
在额定工况下,一体式机组的总输入电功率与机组提供机外扬程所消耗的水泵电功率之差。
3.9机外扬程external pump head
机组水系统在克服自身阻力后,在机组进出水口处的静压差,单位为米(m)。
3.10机组全扬程total pump head
机组水系统自身阻力和机外扬程之和,单位为米(m)。
3.11水侧输出功率water side power output
机组传递给水的机械功率,单位为千瓦(kW)。
3.12有效流量effective water flow rate
机组部分负荷运行,且使用侧温差不小于4K时的水流量。若温差小于4K,则按制冷量(制热量)和4K温差换算成相应的流量。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冷(热)源型式分为:
—蒸发冷却式:
一冷却塔式;
—风冷式
—水(地)源热泵式。
4.1.2按压缩机类型分为:
—往复活塞式;
—离心式:
—螺杆式;
—涡旋式。
4.1.3按机组功能分为:
—单冷式;
—制冷及热泵制热兼用式。
4.2型号
机组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机组冷(热)源型式、本标准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热)量和水泵的机外扬程。
4.3基本参数
4.3.1机组名称和功能
机组的名称和功能见表1。 表1机组的名称和功能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