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08 页)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无作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
跨度:60+100+60m(双线、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7)2368A-V-1
(适应CRTS Ⅰ型板式和双块式、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桥面宽12.6m)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文号:铁总建设[2017]264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2017年10月 北京

60+100+60m,CRTS Ⅲ型,CRTS Ⅰ型,双线无砟轨道,悬臂浇筑施工,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图集,曲线无砟轨道,直线无砟轨道,轨道图集,通桥(2017)2368,通桥(2017)2368 A-V-1,通桥(2017)2368A-V-1,通桥(2017)2368参考图,通桥(2017)2368图集,通用参考图,铁路工程,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清无水印 通桥(2017)2368 A-V-1 无作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安排,结合高速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通用参考阁在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梁体和支座部位钢筋进行了优化,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本设计为无碎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系列图纸,桥面宽度为12.6m,桥面不设置人行道检查车通道,本图为第V册第1分册,结构类型为60+100+60m悬臂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适用于桥面铺设CRTSⅠ型板式、型双共式、Ⅲ型板式无碎轨道,其他无碎轨道结构型式可参照执行
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
(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六)、《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七)、《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10180-2016)·
(八)、《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局部修订:国铁科法[2014]26号、
(九)、《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十)、《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十一)、《铁路架桥机架梁技术规程》(Q/CR9213-2017)。
(十二)、《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十三)、《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图(通化(2008)1301)。
(十四)、《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CRTS1板式无轨道》图(通线(2008)2301)。
(十五)、《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碎轨道》图(通线(2011)2351一Ⅲ),
三、适用范围
(一)、设计速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二)、线路情况:双线,直、曲线,正线线间距为5.0m。最小曲线半径7000m,困难条件下5500m。
(三)、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四)、轨道结构型式:适应CRTSI型板式、I型双块式、Ⅲ型板式无轨道,其他无轨道参照执行。
(五)、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六)、施工方法:本图适用于桥位悬臂浇筑施工。
(七)、地震烈度:本结构适用于设防烈度七度及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15g)地区,
(八)、养护维修方式:桥上不设人行道检查车走行通道。
(九)、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原则及设计技术参数
(一)、结构形式:
1.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裁面箱梁,底板、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桥面宽度:防护墙内侧净宽9.0m,桥梁宽12.6m,桥梁建筑总宽12.9m
3.梁全长为221.5m,计算跨度为60+100+60m,中支点截面中心线处梁高7.83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5.75m直线段裁面中心线处梁高4.83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
4.曲线上梁按曲梁曲做布置,梁体沿线路左线中心线布置,相应的梁体轮廓尺寸均为沿线路左线中心线的展开尺寸。位于曲线段时,梁体轮廓、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束及管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线为基准线沿径向依据曲率进行相应的调整,支座亦按径向布置。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构件自重:
结构材料容重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采用。
(2)附属设施重(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重量包括钢轨、扣件、轨道板、砂浆垫层、混凝土基座等线路设备重,以及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栏杆或声屏障、遮板、防护墙、接触网支柱、电缆槽盖板及竖墙等附属设施重量。
根据《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16)8388A)的桥面构造及《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CRTSI板式无砟轨道》(通线(2008)2301)、《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通线(2011)2351-Ⅲ)综合计算。本图纸预应力钢束按照二期恒载分四档进行设计,不同轨道结构具体分档见表1,
主要荷载参数如下
(1)声屏障荷载:插板式金属声屏障重量(含遮板)按7.9kN/m/侧计算,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重量按17kN/m/侧计算;
(2)CRTSI板式无砟轨道结构重量(双线):直线:56.94kN/m;曲线(超高175mm):68.72kN/m。
(3)CRTSI:型双块式无轨道结构重量(双线):直线:70.60kN/m;曲线(超高150mm):80.96kN/m。
(4)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重量(双线):直线:71.50kN/m;曲线(超高175mm):87.40kN/m。

60+100+60m,CRTS Ⅲ型,CRTS Ⅰ型,双线无砟轨道,悬臂浇筑施工,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图集,曲线无砟轨道,直线无砟轨道,轨道图集,通桥(2017)2368,通桥(2017)2368 A-V-1,通桥(2017)2368A-V-1,通桥(2017)2368参考图,通桥(2017)2368图集,通用参考图,铁路工程,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清无水印 通桥(2017)2368 A-V-1 无作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图纸应用时,应根据桥上实际采用桥面附属构造及无砟轨道结构重量变化核实二期恒载数值;当采用其他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时,应结合无砟轨道结构重量重新确定二期恒载分档,根据实际的二期恒载值选取相应区段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和张拉力。如果二期恒载超出此范围,需另行设计。
(3)基础不均匀沉降:相临两支点不均匀沉降差不大于0.02m
2.活载
(1)列车竖向活载纵向计算采用ZK标准活载
(2)列车竖向活载桥面横向计算采用ZK特种活载
(3)列车活载动力系数:(略)其中L为梁的加载长度(m)。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8条规定办理。
(4)曲线桥列车竖向静活载产生的离心力: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1条规定办理。
(5)横向摇摆力: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2条规定办理。
(6)人行道及栏杆荷载: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7条规定办理。
(7)列车气动力: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23条办理。
3.附加力
(1)风力:根据《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第4.4.1条计算。
(2)温度变化影响力:根据《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的规定计算。设计合龙温度取桥位处最低和最高月平均温度平均值,均匀温差按升降温20℃计算,非线性温差按指数曲线变化,并考虑负温效应。考虑无砟轨道、保护层、电缆槽等附属结构的遮挡作用,纵向计算按(升温)、T=(降温)两种情况计算。横向计算按(升温)、(降温)两种情况计算,T及计算图式如下:
4.特殊荷载
(1)列车脱轨荷载: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5条规定办理。
(2)施工荷载:本图按悬臂浇筑施工考虑,施工挂篮、机具、人群等按800kN计,作用点位于浇筑梁段重心处。边跨、中跨合龙段吊架平台总重量按400kN计,并对图2所示运架梁荷载进行检算。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或本设计检算荷载时,施工方应结合具体施工荷载重新进行检算。
(3)地震力: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规定计算。
5,荷载组合:分别以主力、主力+附加力进行组合,取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并对特殊荷载进行检算
(三)、主要设计指标:
1.设计安全系数及各阶段应力见表2
各项主要设计指标 表2
(略)

通桥(2017)2368图集内容索引:

通桥(2017)2368A-V-1-01目录1
通桥(2017)2368A-V-1-02设计说明书(一)2
通桥(2017)2368A-V-1-03设计说明书(二)3
通桥(2017)2368A-V-1-04设计说明书(三)4
通桥(2017)2368A-V-1-05设计说明书(四)5
通桥(2017)2368A-V-1-06设计说明书(五)6
通桥(2017)2368A-V-1-07直线梁桥面布置示意图7
通桥(2017)2368A-V-1-08曲线梁桥面布置示意图8
通桥(2017)2368A-V-1-09概图(一)9
通桥(2017)2368A-V-1-10概图(二)10
通桥(2017)2368A-V-1-11概图(三)11
通桥(2017)2368A-V-1-12概图(四)12
通桥(2017)2368A-V-1-13纵向预应力筋布置图(一)13
通桥(2017)2368A-V-1-14纵向预应力筋布置图(二)14
通桥(2017)2368A-V-1-15纵向预应力筋大祥图(一)15
通桥(2017)2368A-V-1-16纵向预应力篇大样图(二)16
通桥(2017)2368A-V-1-17纵向预应力筋大样图(三)17
通桥(2017)2368A-V-1-18纵向预应力筋大样图(四)18
通桥(2017)2368A-V-1-19纵向预应力篇大样图(五)19
通桥(2017)2368A-V-1-20纵向预应力筋大样图(六)20
通桥(2017)2368A-V-1-21纵向预应力筋工程数量表(一)21
通桥(2017)2368A- V-1-22纵向预应力筋工程数量表(二)22
通桥(2017)2368A-V-1-23竖向预应力篇布置图23
通桥(2017)2368A-V-1-24竖向预应力筋數量表24
通桥(2017)2368A-V-1-25中支点横向预应力筋布置图25
通桥(2017)2368A-V-1-26 0号埃普通钢筋布置图(一)26
通桥(2017)2368A-V-1-26b 0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一)27
通桥(2017)2368A-V-1-27a 0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二)28
通桥(2017)2368A-V-1-27b 0号块普通钢篇布置图(二)29
通桥(2017)2368A-V-1-28b 0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三)30
通桥(2017)2368A-V-1-28b 0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三)31
通桥(2017)2368A-V-1-29 1、1'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2
通桥(2017)2368A-V-1-30 2、2'号块普通钢施布置图33
通桥(2017)2368A-V-1-31 3、3'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4
通桥(2017)2368A-V-1-32 4、4'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5
通桥(2017)2368A-V-1-33 5、5'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6
通桥(2017)2368A-V-1-34 6、6'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7
通桥(2017)2368A-V-1-35 7、7'号块普通钢篇布置图38
通桥(2017)2368A-V-1-36 8、8'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39
通桥(2017)2368A-V-1-37 9、9'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40
通桥(2017)2368A-V-1-38 10、10'号块普通钢筋布置阁41
通桥(2017)2368A-V-1-39 11、11'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42
通桥(2017)2368A-V-1-40 12、12'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43
通桥(2017)2368A-V-1-41 13、13'号块普通钢筋布置图44
通桥(2017)2368A-V-1-42中跨合龙段普通钢筋布置阁45
通桥(2017)2368A-V-1-43边跨合龙段普通钢筋布置图46
通桥(2017)2368A-V-1-440边跨现浇段普通钢岛布置图(一)47
通桥(2017)2368A-V - 1-44b边跨现浇段普通钢筋布置图(一)48
通桥(2017)2368A-V-1-45a边跨现浇段普通钢篇布置图(二)49
通桥(2017)2368A-V-1-45b边跨现浇段普通钢筋布置图(二)50
通桥(2017)2368A-V-1-46a 边跨现浇段普通钢筋布置图(三)51
通桥(2017)2368A-V -1-46b边跨现浇段普通钢筋布置图(三)52
通桥(2017)2368A-V-1-47梁体封端及锚下钢筋布置图53
通桥(2017)2368A-V-1-48 CRTSI双块式轨道桥面保护层钢筋网布置图54
通桥(2017)2368A-V-1-49锯齿块钢篇布置图(一)55
通桥(2017)2368A-V-1-50锯齿块钢筋布置阁(二)56
通桥(2017)2368A-V-1-51锯齿块钢筋布置图(三)57
通桥(2017)2368A-V-1-52锯齿坎钢筋布置图(四)58
通桥(2017)2368A-V-1-53锯齿块钢筋布置图(五)59
通桥(2017)2368A-V-1-54锯齿块钢筋布置图(六)60
通桥(2017)2368A-V-1-55锯齿块钢筋布置图(七)61
通桥(2017)2368A-V-1-56锯齿块钢筋布置图(八)62
通桥(2017)2368A-V-1-57锯齿块钢篇布置图(九)63
通桥(2017)2368A-V-1-58锯齿块钢篇布置图(十)64
通桥(2017)2368A-V-1-59锯齿块钢筋布置图(十-)65
通桥(2017)2368A-V-1-60锯齿块封端钢筋布置阁66
通桥(2017)2368A-V-1-61施工顺序图67
通桥(2017)2368A-V-1-62施工阶段梁体挠度表(一)68
通桥(2017)2368A-V-1-63施工阶段梁体挠度表(二)69
通桥(2017)2368A-V-1-64施工阶段梁体挠度表(三)70
通桥(2017)2368A-V-1-65施工阶段梁体挠度表(四)71
通桥(2017)2368A-V-1-66支座安装图(Ag<0.1g)72
通桥(2017)2368A-V-1-67支座安装图(0.1g< Ag<0.15g)73
通桥(2017)2368A-V-1-68防护墙构造及钢筋布置图74
通桥(2017)2368A-V-1-69 电缆槽竖墙、盖板、遮板布置图75
通桥(2017)2368A-V-1-70竖墙构造及钢筋布置图(一)76
通桥(2017)2368A-V-1-71竖墙构造及钢筋布置图(二)77
通桥(2017)2368A-V-1-72QJ-A1基础构造图78
通桥(2017)2368A-V-1-73QJ-A1基础桥面板钢筋布置图79
通桥(2017)2368A-V-1-74QJ-A2基础构造图80
通桥(2017)2368A-V -1-75QJ-A2基础桥面板钢筋布置图81
通桥(2017)2368A-V-1-76QJ-B基础构造图82
通桥(2017)2368A-V-1-77QJ-B基础桥面板钢筋布置图
通桥(2017)2368A-V-1-78QJ-C基础构造图84
通桥(2017)2368A-V-1-79QJ-C基础桥面板钢筋布置图85
通桥(2017)2368A-V-1-80QJLX-1下锚拉线基础构造图86
通桥(2017)2368A-V -1-81 CRTSI 板式(CRTSI板武)轨道桥梁综合接地布置阁(-) I87
通桥(2017)2368A-V-1-82 CRISI板式(CRTSM板武)轨道桥梁综合接地布置图(二)88
通桥(2017)2368A-V-1-83CRTSI双块式轨道桥梁综合接地布置图(一)89
通桥(2017)2368A-V-1-84CRTSI双块式轨道桥梁综合接地布置图(二)90
通桥(2017)2368A-V-1-85中墩防落梁措施设计图(Ag<0.1g)91
通桥(2017)2368A-V-1-86边墩防落梁措施设计图Ag≤0.1g)92
通桥(2017)2368A-V-1-87中地防落梁措施设计图(0.1g<Ag<0.15g)93
通桥(2017)2368A-V-1-88边嫩防落梁措施设计图(0.1g<Ag< 0.15g)94
通桥(2017)2368A-V-1-89合龙段临时刚性连接图95
通桥(2017)2368A-V-1-90中支点临时固结图9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无水印 通桥(2017)2368 A-V-1 无作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已关闭评论

ICS65.020.20
CCS B62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3028—2022
古柏树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mainten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ancient cypress
2022-01-14发布2022-04-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3028,DB12/T 3028-2021,养护与复壮,古柏树,技术规程,DB12/T 3028-2021 古柏树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拍树养护和复壮的技术措施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京津冀区域内古拍树的日常养护和复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干本文件。
GB,/T51168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LY/T3073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
/T23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古柏树ancient aypre5s
树龄超过100年的侧拍和柏。
3.2
封Fcover the trunk with insecticide
每年春季,使用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的杀虫剂均匀项酒在古柏主干和树冠,毒杀干害虫成虫的防治措施。
3.3
诱木trap tree
直径4以上、长1一2,能引诱天牛类、小类等成虫的新鲜柏树木段。
3.4
脱皮bark off
侧柏和园拍枝干因受蛀干害虫为害或大枝修到剪后未食合,导致树干、大枝树皮的树皮部与木质部分离脱落的现象。
3.5
拦腰水middl e-stopping water
由干瓷水量不足或受草坪、土壤板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瓷水后水分只达到20一30深的表层土壤,40以下土壤不能获得灌水的状况。
3.6
树上树arbore5 cenoe br anch
位于树木大技上垂直于地而向上生长,形成具有自己独立主千、侧枝的树状技。

3.7开堰透气open weir for aerating
清除柏树树中的被、疏松土壤,增强土透气性的一种技术程措施。
3.8
透剂penetrating agent
提高或加速叶面肥渗透到树木组织中的助剂,
3.9
植物迎引诱剂host volatile attractant
按一定比倒配制的、对柏树蛀干类害虫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侧柏挥发性液体混合物,缓蚀剂为膏状物。其主要成分始类物质。
[来源:LY/T2519-2015,3.3]
4养护技术描施及要求
4.1春季(2月中句至5月上)养护
4.1.1设施维护
4.1.1.1检查护古柏树的支撑、拉纤、木道、围栏、标识标牌等。具体应按照L/T3073执行。
4.1.1.2涂抹润滑剂、防锈油漆.
4.1.2树冠整理
4.1.2.1树冠内的过密枝、交叉枝应在3月中句前整理,不留橱。
4.1.2.2瘦虫枝、桔死枝权可时进行整理,不留概。
4.1.2.3桔死枝锯口可用热油进行防腐处理。
4.1.2.4活枝锯口应均匀涂抹愈合剂,愈合剂的颜色宜与树皮颜色相近.
4.1.2.5无安全隐惠且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的片死枝可保留,并做好药腐处理
4.1.2.6残留断枝上有活枝,应在距断口2~3四处整理。无活枝,且直径小于10的枝,宜靠近主枝、干的皮脊处整理;直径大于的枝权,宣在伤口附近整理,保持树冠整体形态良好。
4.1.2.7劈裂枝应及时全部清除,并涂抹消毒剂和伤口愈合剂
4.1.2.8直径大于5的古柏树活枝不宜整理。
4.1.3藤蔓植物处理应及时清除影响古柏树生长的藤蔓植物,
4.1.4浇返青水
4.1.4.1春季土壤解冻前后开始灌返青水。

4.1.4.2使用符合园林绿化灌要求的自来水、地下水、雨水等水源,瓷足瓷透,深度应到达80~100。不应使用再生水瓷灌。
4.1.4.3生长在铺装区域里的古柏树,应提前设置漆水井、复壮井或透气孔,瓷水可在井、孔中进行。
4.1.4.4生长在草坪绿地里的古柏树,瓷水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大小适度的树堰,围暖进行瓷灌,浇足浇透,防止形成拦腰水。
4.1.5早春病虫害防治
4.1.5.1清除古柏树枯死枝叶、病虫枝,清理树下病虫越冬场所,消灭越字病虫源。
4.1.5.2.2月下句使用诱木或植物源引诱剂诱杀双条衫天牛成虫3月下句和6月上句使用诱木或植物源引诱剂诱杀柏肤小蛋成虫。具体方法见附录A。
4.1.5.3.2月下句一3月上句,视天气情况使用高压项头对古柏树树冠进行喷淋,清洗尘士、清除叶部柏好和柏小爪的部分越客代卵或幼虫。
4.1.5.4.3月上句开始,喷药封干,防治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和柏肤小蛋的成虫及叶部害虫柏长足大好和柏小爪。具体方法见附录。
4.1.6树体检测
4.1.6.1树体外观完好或树洞小且隐秘的古柏树,可先用橡皮锤对树干进行锤检。有疑以空洞的,可使用树木心材检测仪进行检测,树干横截面空窗达3%以上应进行支撑加固和树冠整理,防止树体折断。
4.1.6.2树体外观破损严重且树干有存水现象的古柏树,应及时进行支撑加固和修复处理,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GBT51168的规定执行.
4.1.7春季士肥管理
4.1.7.1土肥条件差或生长势衰羽的古柏树每年进行一次春季壤改良.
4.1.7.2宜使用腐叶土、草炭土以及腐叶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微量元素肥等进行土壤改良。
4.1.7.3绿地或棵地中的古柏树,挖施肥六进行土壤改良.施肥穴的位置应在树冠直投影外缘,深度以60一8印0为宜。挖出土后,回填土壤改良基质,瓷透水,具体方法按照GBT511B执行.
4.1.7.4铺装区中古柏树,可设置复壮井,具体方法详见5.2.2.复壮井内的基质应每3年更换一次,更换时可修剪部分根系,补填土肥混配基质。
4.1.8疏花琉果
4.1.8.12月中句开始对生长羽的古图柏的球果进行人工剪除。
4.1.8.24月初和4月底利用常压或高压项水分别对古侧柏和古图柏进行疏花琉粉。
4.1.9树体保护
刮除古柏树主干及枝干裸露木质部腐朽松软的部分,并适当打磨,杀菌消毒后,再涂抹熟同油防腐、防水4.2夏季(5月中旬至8月中甸)养护
4.2.1初夏病虫害防治
4.2.1.1.5月上句,进行集中项药,重点防治柏好、柏小爪等叶部害虫。具体方法见附录A.
4.2.1.2.5月中下句对生长势羽的古柏树,可采取树干上释放肿蜂、螨等天敌来防治蛀干害虫幼虫。也可进行虫孔注药防治幼虫。具体方法参照附录A
4.2.1.3.6月中下句,使用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的药剂对树冠和树干喷药,重点防治柏肤小蠹成虫。具休方法参照附录A
4.2.2士填透气
草坪绿地中的古拍树应在雨季来将之前,采取开堰透气、埋设渗透管、中耕、除草等养护措施。
4.2.3夏早补水5一6月发生严重干早时,应及时对古柏树进行瓷灌补水。技术要求按.1.4执行。
4.2.4夏季疏果
人工剪除生长势羽的古柏树当年新生幼果。
4.2.5叶面施肥根据古拍树生长状况,进行叶面施肥,技术要求按照GT5118的规定执行,宣适量添加渗透剂.
4.2.6汛期管理
4.2.6.1雨季发生积水时,应采取开沟、开槽等人工引流措施排除古柏树保护范围内的积水。
4.2.6.2汛期对古拍树进行及时检查、遇查,发现折枝、倒伏、雷击损伤等,进行抢救保护.
4.3秋季(8月下句至11月上句)养护
4.3.1秋季病虫害防治
9明上句开始,使用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药剂,重点防治古柏树叶部好虫、红蜘蛛等害虫和枝、干部柏肤小蛋成虫:在越客前对叶部好虫、红蜘蛛等严重为害的古柏树进行重点治。具体方法参照附录A.
4.3.2秋早补水
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含水量,适时浇水,瓷水措施按照4.1的规定进行。
4.3.3秋季士肥管理
春季未做土壤改良的生长势衰羽古拍树可在10月下句进行土壤改良,具体技术措施按照4.1.7的规定进行。
4.3.4晚秋病虫害防治

4.4冬季(11月中旬至2月上句)养护
4.4.1浇冻水
在土壤封冻前瓷灌冻水,应开堰、漫灌、瓷透。
4.4.2树冠整理
12月至2月中句进行树冠枝条整理,清除古柏树桔死枝、瘦虫枝、断枝、劈裂技,减少型年瘦虫源.
4.4.3树下清杂
整理树下环境卫生,清除树下的技、落叶等杂物,诚少客种安全隐惠。
4.4.4积雪处理
4.4.4.1冬季雨雪天气时,对生长在车精、人员活动多的路边或硬化铺装地等区域的古柏树,提前采取安装防护挡板等措施,防止含有雪剂的冰雪水污染根系土壤。具体技术按照GB/T5118的规定执行。
4.4.4.2防雪灾及时去除大雪后古柏树冠上的积雪,具体技术按照GBT51168的规定执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200
CCS C66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3027—2022
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 rol for liquid ammonia use and storage units
2022-01-14发布2022-04-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3027,DB12/T 3027-2022,使用单位环境风险,液氨贮存,防控技术规范,DB12/T 3027-2022 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液氨贮存使用单位进行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女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术(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印1企业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DB1235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发环境事件ervironmental accident
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国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实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子以应对的事件。
3.2
实发环境事件风险nvironmental accident risk
企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3.3
应急演练emergency drill
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3.4
环境风险单元ervironmental risk unit
长期或怡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环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日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5
环境风脸受体nvironmental risk receptor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4实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

4.1液氨胎存使用单位基本要求。
4.1.1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4.1.1.1应按照H941进行风险评告,确定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4.1.1.2参照H印169进行不少于两种淮漏量的情景计算,包括危害后果及影响范围分折.
4.1.2实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信息通报机制。
4.1.2.1液氨贮存使用单位应依据企业事业单位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编制发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至少每三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告。
4.1.2.2液氨贮存使用单位要掌提周边5km范围内人口集中区(如居佳区、学校、医院等)的方位、距离、管理部门及联系方式,并定期对名单进行更新,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机制。
4.1.3实发环境事件隐惠排查与治理
4.1.3.1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惠排查治理度,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惠排查与治理工作笑发环境事件隐自查表和发环境事件风险防借施自查表参见附录和附录),形成隐惠排查治理档案。
4.1.3.2隐惠排查治理档案应包括:隐惠排查治理制度,年度隐惠排查治理计划,隐惠排查表,重大隐惠治理方案,重大隐惠治理验收报告,培训和演练记录以及相关会议纪要等隐惠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客种纸质或电子版材料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惠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至少留存五年。
4.1.4实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如实记绿培训和演练情况,每年不少于1次。记录培训和演练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等情况,存档并保存至少五年。

4.1.5应急物资
应配备相应数量和种类的应急器材物资,参见附录。
4.1.6风向标
根据厂区情况、人员分布、附近居民分布等,将风向标设置于各类人员便于看到的位置,确保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能够在室外观察到风向标、确定风向。
4.1.7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设施
4.1.7.1喷淋系统。氨冷机房内的储氨器上方、钢存储区宜设置项淋系统或移动式喷雾水枪。
4.1.7.2消退水收集、存储设施。应设置对事故状态下淮漏的液氨和消防废水进行收集与储存的存储设施。收集的事故废水或淮漏的液氨等如需排放,北京市处理后应按照D11/307的要求达标排放,天津市处理后应按照DB12/356的要求达标排放,河北省按本地相关规定达标排放.
4.1.7.3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宜在厂界安装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开展排查、整治,触发条件后应迅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
4.1.7.4氨回收装置(系统)。确定为较大环境风险等级及以上的液氨贮存使用单位宜建设氨气安全处置、回收装置(系统),及时回收事故状态下外泄的氨气,诚少对周围境的影响。
4.2新健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特殊要求
4.2.1按照9叫1的规定确定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为E1的区域内不宜新液氨贮存使用单位。
4.2.2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果护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010.30
CCS P0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115-2021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mping station engineering
2021-12-31发布2022-02-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115,DB12/T 1115-2021,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DB12/T 1115-2021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工程检查观测、设备运行与管理、维修养护、控制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系站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管理单位”)所管辖大、中型系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他小型系站宜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72-2016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30948系站技术管理规程
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L/T53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5L7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L298防讯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5L316系站安全鉴定规程
5L50清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4.1系站应经机组启动验收并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管理单位应做好泵站工程的管护工作,保证工程安全、完好。
4.3管理单位应完善运行管理职能机构,合理设置尚位,位分工及职责明功。
4.4各类专业岗位的人员数量、专业配备、技能素质应满足工作要求,并定期进行相关业务技能、专业技术培训,按规定持证上岗,
4.5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管理作业流程、强化管理效能考核,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与运行管理相关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管理动法等,并在合理位置明示。
4.6管理单位应编制工程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适时进行修订,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7泵站平立剂面图、电气主接线图、主要设备检修情况揭示图及主要技术指标表等应齐全,图表悬挂位置应合理。
4.8管理单位应每年对东站的设备、设施进行等级评定,等级评定工作应符合GBT3098相关规定。
4.9管理单位应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果护范围,设置界柱和宣传牌、警示牌,积极推动划界确权工作。
4.10系站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应满足工程安全管理需要,管理范围宣按照以下标准划定,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20口内的地带,不满足以下要求时,经论证可适当调整:
a)大(1)型系站管理范围:上下游侧为系站进出水池以外0及以上,左右侧为系站主体建筑物以外50口及以上;
b)大(2)型和中型泵站管理范围:上下游侧为系站进出水池以外5口及以上,左右侧为泵站主体建筑物以外25口及以上。
4.11委托专业运行维护企业进行管护的系站应明功人员配备要求、工作积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明监信查、考核收等理动法,
4.12理单网加强站经济运行理,提高东站运行率,
4.13管理单世应按照系站工程相关考核标准,积极推动市级、国家级水管单世达标创建工作。
4.14管理单位应做好值班值守工作,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熟悉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调度值班电话持畅通状态,及时、准确处置调度值息并报告。
4.15管理单位宜割订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实随计划,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研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化应用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P59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114—2021
水闸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Opera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luice Project
2021-12-31发布2022-02-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114,DB12/T 1114-2021,水闸工程,运行管理规程,DB12/T 1114-2021 水闸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闸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求,包括工程检查、工程观测、维修养护、控运用、安全管理、值息化管理、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水闸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管理单位”)所管辖的大、中型水闸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小型水闸工程及大、中型泵站的进、出水间工程宣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SL7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214水间安全评价导则
5L28防讯物资储备定额编割规程
L/T72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运行规程
SL76B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4.1管理单位应完善运行管理职能机构,合理设置尚位,岗位分工及职责明功。
4.2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刺度体系、明晰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管理作业流程、强化管理效能考核,推进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与运行管理相送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曾理动法、实施细则。
4.3主要工程管理制度、各尚位职责、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等均应明示,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效果好,展行位职责到位。
4.4管理单世应编工程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适时进行修订,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
4.5各类专业尚位人员数量、专业配备、技能素质满足工作要求,定期进行相关业务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按规定持证上。
4.6水闸平立剂面图、电气主接线图、启闭机控刺图、主要设备检修情况揭示图及主要技术指标表等应齐全,图表悬挂位置应安排合理。
4.7管理单位应按照5LT722要求开展闸门和启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

4.8管理单位应按照水利部相关管理动法开展水闸注册登记工作,及时登记、及时变更、及时注销。
4.9管理单位应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果护范围,并设置界拉和公告牌、警示,积极推动划界确权工作。
4.10为了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需要,工程管理范围的划定宜依据下列原则开展:
1)上游连接段、室段、下游连接段和两岸连接建筑物等主体工程的覆盖范围;
2)主体工程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一定范围,其值按表1确定。两侧有防洪提的水闸,其管理范围应结合防洪提的管理范围综合确定。提防上的水,其管理范围应与提防管理范围统筹功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40.40
CCS P47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1112021
城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 ion of urban gas supply facility
2021-12-31发布2022-04-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111,DB12/T 1111-2021,城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规范,DB12/T 1111-2021 城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燃气管道与调压设施,天然气门、储配站、计量站设施,压缩天然气设施,液化石油气设施,液化天然气设施,监拉与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城镇燃气供气设施从投产至报废期间的运行管理和评价。
本文件不适用于上迷供气设施的维护、抢修和客类用户燃具与用气设备的管理,以及农村天然气供气设随的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8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50028-2006(2020年版)城镇气设计规范
GB5031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1102-2016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
GB5112-2015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
GBT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T50680-2010城镇气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C12家用气常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CB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51-2016域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C5城镇燃气理地钢质管道腐出控技术规程
CT18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CJT153城镇气标志标准
CT215城镇燃气管网漏检测技术规程
GA/TI081安全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JF1183温度好送器校准规范
JF1831非自动衡器通用技术要求
JJG1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G9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2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160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226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229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JJG30标准套管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

JG59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G577膜式撒气表检定规程
JJG633气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G82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G26记绿式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G9四6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检定规程
JJG1037涡轮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0超声流量计检定规程
JG111液化天然气加气机检定规程
JJG1118电子汽车衡(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规程
SY/T7037油气输送管道监拉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安全防护规范
T5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R005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12/35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T29-107燃气设施标识标准
JJG(津)3001户用超声波燃气表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燃气供气设施aity gas supply faci lity
用于城镇燃气供气系统内的储存、输配和供应的各种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设施(含安全附属装置等),一般包括天然气门酷与储配站、天然气计量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液化天然气直化站、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液化石油直气灌装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组气化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调压站、调压箱、输配管道、用户管道、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3.2
天然气门站natural ga5 gateway station
接收上游输气管道天然气,作为城镇燃气输配系统气源点的专门场所,具有过滤、调压、计量、配气、加臭、气质检测等功能。
3.3
天然气储配站natural gas stored and distri buted station
天然气输配系统中,储存和分配天然气的专门场所,具有接收储存、配气、计量、调压或加压等功能的专门场所。
3.4
天然气计量站natural gas metering station
具有天然气计量和切断功能的专门场所
3.5
调压装置regu lator device
将较高压力燃气调节为所需较低压力燃气的组合设备单元的总称。包活调压器及其附属设备。

[来源:GB50028-2006(2020年版),2.0.22]
3.6
调压站reaulator station
将调压装置设置在独立专用的围墙或建(构)筑物内,以调节燃气压力为主要功能的专门场所。包括调压装置、调压室的建(构)筑物、控制室及围墙等按照调压装置的设置方式分为露天式、室内式、地下式。
[来源:GB50028-2006(2020年版),2.0.23,有修改]
3.7
调压箱regulator box
将调压装置放置在专用箱体内,设置在用气建筑物附近,用于对供气压力进行调节的专用装置。由调压装置、底座、支架和箱体等组成。按照安装方式分为悬挂式、落地式和地下式。
[来源:GB50028-2006(2020年版),2.0.24,有修改]
3.8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CNG filling station
将由管道引入的天然气经净化、计量、压缩后形成压缩天然气,并充装至气瓶车、气期瓶或气期组内,以实理压缩天然气车载运输的站场。
[来源:GB51102-2016,2.0.3]
3.9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CNG storage and distribut ion station
采用压缩天然气瓶车储气或将由管道引入的天然气经净化、压缩形成的压缩天然气作为气源,具有压缩天然气储存、调压、计量、加臭等功能,并向城镇燃气输配管道输送天然气的站场。
[来源:GB51102-2016,2.0.4]
3.10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multipe CNG cylinder insta llati ons station
采用压缩天然气瓶组储气作为气源,具有压缩天然气储存、调压、计量、加臭等功能,并向城镇燃气输配管道输送天然气的场站。
[来源:GB51102-2016,2.0.5]
3.11
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CNG refuell ing station
将压缩天然气加注至汽车燃料用储气瓶内的站场。
[来源:GB51102-2016,2.0.6
3.12
压缩天然气车CNG cyl inder5 transportation truck
将由管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多个压缩天然气储直瓶固定在汽车挂车底世上,设有压缩天然气(印)气接口、安全防护、安全放散等设施,用于储存和运输压缩天然气的专用车特,简称气瓶车。
[来源:GB51102-2016,2.0.7]
3.13
压缩天然气储气井CNG storagell
压缩天然气站场内轻向理设于地下,且设有压缩天然气加(印)气接口、安全防护、安全放散等设施,用于储存压缩天然气的管状设备,简称储气井。
3.14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LPG stored and delivered station由储存、灌装和装印设备组成,以储存液化石油气为主要功能,兼具液化石油气灌装作业为辅助功能的专门局所。
[来源:GB51142-2015,2.0.3]
3.15
液化石油气灌装站LPG filling station
由灌装、储存和装印设备组成,以液化石油气灌装作为为主要功能的专门场所。
[来源:GB51142-2015,2.0.4]
3.16
液化石油气组气化站vaporiz ing station of multip le LPG cyl inder installat ions
配置2个或以上液化石油气钢瓶,采用自然或强制气化方式将液态液化石油气转换为气态液化石油气,经稳压后通过管道向用户供气的专门场所。
[来源:GB51142-2015,2.0.7]
3.17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bottled LPG delivered station
经营和储存装液化石油气的专门场所。
[来源:GB51142-2015,2.0.母]
3.18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LNG vapori zing station
利用液化天然气储罐作为储气设施,具有接收、储存、气化、调压、计量、加奥功能,并向城镇气输配管网输送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来源:GB50028-2006(2020年版),2.0.47]
3.19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LNG filling station
将液化天然气加注至汽车燃料用储气瓶内的站场。
3.20
液化天然气汽车罐车road tanker for LNG
运输液化天然气,罐体设计压力不小于0.1P,几何容积不小于口,且与定型底盘或半挂行走机构永久连接的罐车。
3.21
入侵报警系统intrusion a larm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拉自闯入设防区域的行为触发紧急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息、处理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
3.22
视频监控系统video5 ur veill ance system(vSS)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监控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局视频图像的电子系统。
[来源:GB50348-2018,2.0.10]
3.23
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oqui sition systen(SCADA system)
一种具有远程监测控制功能,以多工作站的主站形式通过网路实时交换信息,并可应用遥测技术进行远程数据通信的膜块化、多功能、多层分布式控割系统。
[来源:GB50580-2012,11.2.4]
4基本规定

4.1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对其运行管理的各类城镇燃气供气设范割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割度和规程的范围应符合CJJ51-2016中4.1.1的规定.
4.2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设置城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机构和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方可上尚;并应建立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机制
4.3城镇气经营企业应填写伊气设运行管理记绿,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档案资料应符合C51-2016第8章的规定,并宜进行电子资料存档。
4.4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按照本文件的规定对燃气供气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每年进行1次评价;对已经达到设计工作年限的常气供气设施,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运行状况评,以功定继线使用或报废:功定继续使用时,应提出保证安全运行的错施和继续使用时间
4.5域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应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并应采取措施诚少污染。设施运行期间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18的规定,污水排放应符合GB8978、B12/356的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
4.6城镇气厂站和重要设施的入慢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应符合GB50318、GHT108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便求:
应定期过检确认各探测点位和监视点位设备完好、系统运行环境和工作状态正常,有人值守站每月不少于1次,无人值守站和其他设施每月不应少于2次;应定期测试确认系统报警及联动控制功能灵,每6个月不应少于1次
4.7城镇燃气供气设施承压管道和设备的运行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压力
4.8域镇燃气供气设施及存在安全风险的操作场所应设有明显清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标志、标识的设置和割作应符合CJJ/T153和/T29-107的规定.
4.9城镇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人员进入调压室、压缩机房、计量室、瓶组气化间、阀室、阀门井、检查井等场所时,应按照CJ51-2016中3.0.9、3.0.10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厂站内生产区时,应符合CJ51-2016中4.1.2的规定.
4.10城镇气供气设施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仪表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性能,运行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每周不应少于1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应完好、无损伤和变形,电缆进线应密封可靠,预留的空置线孔应采用与设备防爆型式相四配的堵塞元件封堵完好;
2)设备外壳固定螺栓和弹簧垫国等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设备运行时应无斜和异常振动,零部件应无异常摩擦,运行声音应正常;
3)防爆照明灯具的防爆结构及保护应果持完整。
4.11城镇燃气厂站内雷、防静电设施应按照CJ51-2016中3.0.14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并应获得具备相应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
4.12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1登记备案燃气供气设施中的固定式压力密器,登记标志置于或附着于该压力容器的显著位置。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检查应符合G21的规定。
4.13气瓶及附件的定期检验、检查应符合T5G2器的规定.
4.14安全阀应进行定期校验,校验应符合T5G7下001的规定,并应获得具有相应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
4.15仪器仪表、计量装置等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应获得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定合格报告或校准报告:
a)用于压力密器、报警或自动联镇贸易结算计量补偿的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JJG49、JJG52、JJG882、JJG26的规定;

b)用于报警或自动联镇、贸易结算计量补偿的温度计、热电阻传感器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JJG160、JJG226、JJG350、JJG229的规定,温度变送器的校准应与传感器的检定同步进行,校准应符合JF11围3的规定;
c)用于贸易结算计量且口径不大于00的流量计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JG3、JG1030、JJG1037的规定;
d)用于贸易结算计量且等级为G1.6-G16范围内的燃气表,工业用表应进行周期检定,生活用表应进行首次检定、果期使用,检定应符合JG577、JG(津)3001的规定;

e)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加气机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JG96、G111的规定;
f)用于报警或自动联镇的液位计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G971的规定;
g)电子汽车衡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JG1118的规定;
h)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的灌装秤和复检秤应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应符合JG1、G9JF1831的规定.
4.16进入厂站的压缩天然气气瓶车、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罐车、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气运输车及驾驶人员、随车押运人员应具有有效证件,不应携带其他易燃、易物品或搭柔无关人员:车特的静电接地带、排气管阻火器应安装良好,随车干粉灭火器应配备齐全。车特进入站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车特行速度应符合GB87有关机动车限速的规定;
b)压缩天然气直瓶车、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罐车装卸直管理应符合TG阳5的规定;
c)装印作业时,车特应在专用固定位置停放;
d)停放时应保证车动器启动就位,并采用有效的辅助固定措施防止车精移动;
e)气瓶和槽罐配置的安全阀、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及与其连接的管路应无积水、结、阻塞等影响安全放的情况:
f)压缩天然气气瓶充满时不应长时间停放在露天暴晒,因高温引起气瓶压力升高时,应及时进行压或降温处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40
CCS A 75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092-2021
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ing aerial realit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2021-10-27发布2021-12-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092,DB12/T 1092-2021,三维数据,实景影像,生产技术规程,航空,DB12/T 1092-2021 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像控点测量、原始影像数据处理、空中三角测量、实景影像三维数计算、质量控制、数据成果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开展的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女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6一2009数字航空摄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T9024一201三维地理值息模型数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
CT3006一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测量规范
C11/T3003一2021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景影像三维模型reality three-d imens ional model
基于航空倾斜影像自动构建的地表三准妆型数据
3.2
倾料摄影obl ique photography
是指由一定倾斜角的航摄相机所获取影像的航空摄影技术。本文件在此界定飞行高度在以上的为高空倾斜摄影,飞行高度小于100的为低空倾斜摄影。
3.3
像控点image control point
位于影像特定位置和特定目标上,具有成图坐标系中坐标信息的控制点。采用野外实地测量获得点位三维坐标的像控点称为外业像控点:在已有基出地理值息成果中提取点位三维坐标的像控点称为图解像控点:在空中三角测量中,用于解算影像定向参数而布设在特定位置的必要数量的像控点称为基本定向点:用于检查成果正性的像控点称为检查点。
3.4
航摄像片aer ial photograph
利用摄像机从空中对地而拍摄的载有地表影像值息的像片
3.5
空中三角测量aerotriangulat ion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或后差分技术,计算出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其他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的测量方法。
3.6
瓦片tile
将指定范围的三维场景按照指定尺寸和指定格式,切成若干行列的电形数据。
3.7
纹理texture
反映地理要素表面纹理和色泽特征的贴图影像。
3.8
平高控制点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trol points
既有平面坐标又有高程信息的控制点。
3.9
三生网格3 D mesh
一种通过不规则网格构建三维模型的数据组织式。
4基本要求
4.1空间参考系
4.1.1坐标系统
采用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也可按任务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其也坐标系(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
4.1.2高程系统
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洁高程系,高程应注明高程年代:也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基准。
4.2地图投影和分带
采用高斯-克昌格投影,按经差3°分带,坐标单位为米(),也可按任务要求选择相应的投影方式。
4.3瓦片分幅
根据瓦片的客项参数(原点、瓦片大小,计算每个瓦片的四角坐标,生成整个区域的瓦片分幅结合表。该分幅结合表用于影像三维数据后续的重新组织、提取、合并等工作。根据不同的下视分辨率,结合最佳生产效率,分幅大小参见表。

4.4三维重建分区
4.4.1分区面积
对于高空倾斜摄影且航摄下视分辨率大于等于70的项目,分区面积宜在0一50k2;对于低空倾斜摄影或航摄下视分辨率优于70的项目,分区面积宜在8一~10k2。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分区的完整性或受计算能力的限制,可以适当调整分区大小。
4.4.2分区像片数
对于高空倾斜摄影且航摄下视分辨率大于等于70的项目,每个分区像片数不宜超过16000张;对于低空倾斜摄影或航摄下视分辨率优于70面的项目,每个分区像片数不宜超过6000张。在特端情况下,为保证分区的完整性或受计算能力的限,可以适当调整像片数。
4.4.3分区航线
分区时采用尽量诚少接边的原则。
4.4.4分区重合带
将作业区域分成多个分区,为了保证各分区建模时利用充分的像片数,分区之间的重合带宽度不小于2个瓦片的边长,形成最终的三维重建分区。
4.5数据格式
实景影像三维模型数据文件宜采用GB格式存储,按瓦片分幅存放:图片类数据宜采用G格式存储;图形类数据宜采用SP格式存储:表格类数据宜采用区LSK格式存储;空三成果类数据宣采用ML格式存储:技术文档类数据宜采用格式存储对数据格式有明功要求的可以按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格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40
CCS A 75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aerial orthophoto data
2021-10-27发布2021-12-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091,DB12/T 1091-2021,数据处理作业,正射影像,航空,规程,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基于常规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数据作1:500、1:1000、
1:2000、1:5000、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0)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像控点测量、原始影像处理、空中三角测量、国采集、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质量控制便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基于常规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数居刺作1:500、1:1000、
1:2000、1:5000、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000的生产、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89国家基本比倒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8B316一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3236一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C/T3006一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
[B12/T473.1天津市基础地理值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2000基础地理值息要素数
据字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常规航空摄影comventional aerial photography
采用有人驾航摄飞机搭载量测型航空摄影相机(简称“航摄相机”),按照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进行的空中摄影。
3.2
数字航摄影像digital aerial inage
以数字方式记绿的航摄影像。由面库数码相机直接获取的数字航摄影像,以及由胶片航摄相机拍摄在胶片上的图像经过像片描获得的数字化航摄影像称为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由践库数玛相机按推扫式成像直接获取的数字航摄影像称为推扫式数字航摄影像。
3.3
摄站点信息canera stat ion information
在航空摄影过程中,利用机载定位设备和定姿设备获取的航摄相机光瞬间摄站点摄影中心)空间位置和影像姿态角的值息。
3.4
像控点image control point

位于影像特定位置和特定目标上,具有成图坐标系中坐标值息的控制点采用野外实地测量获得点位三坐标的像拉点称为外业像控点:在已有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中提取点位三坐标的像控点称为图解像控点;在空中三角测量中,用于解算影像定向参数而布设在特定位置的必要数量的像控点称为基本定向点:用于检查成果正确性的像拉点称为检查点。
3.5
连接点tie point
能够构建立体模型或建立相邻模型(影像)之间连接关系的同名像点。采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解求出点位三维坐标的连接点称为加密点:相邻平差区域网之间共同存在同一影像目标的加密点称为区域网间公共点(简称“公共点):用于检查下道工序产品正确性的点称为备查点
3.6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bupdle block ad justment
以中心投影共线方程式作为平差的函数模型,以一幅影像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通过各个光线束在空间的缩放、旋转和平移,使区域网内各影像之间的公共光践实现最佳交会,并使用最小二果法使整个区域最佳地纳入到控点坐标系中的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方法。
4基本规定
4.1空间参考系
4.1.1坐标系统
采用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2高程系统
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洁高程系(高程应注明高程年代)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3地图投影和分带
采用高斯-克昌格投影,按经差3分带。
4.2分幅编号
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的分幅、编号及文件命名应符合DB12T473的规定: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13989的规定.
4.3精度折标
4.3.1像控点
像控点对邻近基础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5;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
4.3.2空中三角测量
4.3.2.1空中三角测量精度
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以区域网平差后加密点的精度来衡量加密点对量近野外拉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的规定。加密点中误差宜采用检查点的中误差进行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20.99
CCS B 39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0662021
光合细菌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2021-08-16发布2021-09-16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066,DB12/T 1066-2021,光合细菌,生产技术规程,DB12/T 1066-2021 光合细菌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合细菌生产中所涉及的生产用境、设备要求、生产技卡流程、质量检测及储存。
本文件适用干光合细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38579生物产品中光合细菌测定
NY/T527光合细菌菌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合细菌菌剂inoculant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 ia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Rop owwwwas palu str is).深红红螺菌(Rhod piril lw)、美膜红细菌(capsukanis)、球形红细菌(splveroides)等为菌种,采用有机、无机原料,经发酵培养制成的活菌制品。
3.2
原菌种the original strain
由单菌落分高纯化,并在固体穿刺培养基上繁殖保存的菌种。
3.3
液体菌种the liquid strain
原菌种在平板培养基上活化,挑取单菌落接种至装有灭菌液体培养基的透明容器中,厌氧光照培养的菌种。
4生产用水和设施设备
4.1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中水质要求。
4.2设施设备
4.2.1菌种保藏室
放置冰箱、冰柜,保存原菌种的房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海宁市高品质推进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住建部《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浙 江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 图”实施方案》、《嘉兴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全 域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嘉兴市高水平 推进农村住宅建设试点工作打造红船旁“江南民居”典范实施方 案》等文件精神,为高水平推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制 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和方法,坚持政府 引导、村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在尊重农民安居需求和农房建设实 际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提升农房建设设 计和服务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 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打造具有“海派民居” 特色的村庄典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完善农房设计服务、信息化平台服务、质量安全管 理、农村建筑工匠管理等农房建设管理体系,2019 年启动打造 3 个农房设计落地示范村(点),到 2021 年,全市确保建成不少于 5 个农房设计落地示范村(点),形成科学完善的农村住房设 计、建设和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 农房设计建设示范点,合力打造现代江南特色的“海派民居”村 庄典范,切实提高我市农村住房建设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以农房设计落地试点推进高品质农房建设。

1、科学选择农房设计落地试点。

依据村庄布点规划、村庄 规划,科学编制试点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统筹布局农村住宅,合 理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街应结合美丽乡村、景区村庄和 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在辖区内选择具有特色的“1+X” 集聚点或有建房需求的传统自然村落开展农房设计落地试点建 设。设计落地形式为新建和整治两类,其中新建类示范农房,应 具有功能现代、风貌乡土、质量保障、绿色环保等特色;整治类 示范农房通过打造内部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等全面提升现有农房 居住功能。 牵头单位:住建局 实施单位:试点镇(街) 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

2、优化村庄设计及农房建筑设计。

邀请熟悉农居设计的设 计单位开展村庄设计和农房建筑设计,高质量完成试点示范村 (点)村居整体和农房单体的设计,为今后实施建设打好基础。 对具有布局优势的农居集聚点、风貌保存较好保留提升点进行充分挖掘,并优化完善村庄设计,按照“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延 续文脉、整体协调”的规划理念,统筹布局农村住宅,合理安排 村庄基础设施。要求村庄设计保持和完善村庄功能结构,整村风 貌以现代江南风格为主,村宅色彩柔和淡雅,保护现状村落布局 肌理,避免兵营式排布,宜采取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建筑设计 应因地制宜,体现潮乡特色,重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利用, 科学配置农村住宅功能空间,尊重农村生产生活演变规律,适应 农民追求品质生活,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增加可识别性及 居民的归属感。 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 实施单位:试点镇(街) 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

3、以农房建设提升村容村貌。

各地在农房建设上要结合我 市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处理好传统与现代、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又充分体现时代 气息,着力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民居示范。建设和整治中 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习惯的要求,做到“经济实用、 就地取材、错落有致、美观大方”,体现“现代、生态、健康” 的特点,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特色,以点带面促进村容 村貌提升。 牵头单位:住建局 实施单位:试点镇(街)

农村住房,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海宁市,海宁市高品质推进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160
CCS P58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059-2021
行洪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afety monitoring for flood discharge levee project
2021-04-30发布2021-08-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 1059,DB12/T 1059-2021,安全监测,技术规程,行洪河道堤防工程,DB12/T 1059-2021 行洪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行洪河道提防工程安全监测的术语与定义、提防工程安全监副与监副断面布设原则、提防工程安全监测方法、提防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提防工程安全监测项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行洪河道提防工程的安全监测,排河道和海提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海洋观测规范(所有部分)
GB/T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50138水位观测标准
SL/T58水文测量规范
5L326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L46提防隐惠探测规程
L551土石项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levee project safety moni toring
利用人工检查或借助仪器对提防工程安全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其安全状况分析的过程。
3.2
隐惠监测hidder-trouble mon itoring
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等手段对重点提段和部位隐惠进行探测,并对比探测成果分析隐惠变化情况的过程。
3.3
仪监测instrumentati on monitor ing
采用监测仪器对提防安全信息采集并对其安全状况分折的过程。
3.4
施工期监测constr uction mon itori ng
对提防施工过程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的工作。
3.5
运行期监测operat ion period moni toring
对投入运行后提防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的工作。

3.6
监测断面mon itoringection
选取的能够代表一段提防水文地质状况并集中布置有监测仪器的有代表性的断面。
3.7
分布式监测distri buted moni toring
能够感测被测量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值息的监测技术。
3.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 igati on satellite system(GNSs)
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值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3.9
LiDR技术I ight detect ion and ranging
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5)和贯性导航系统(I5)三种技术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数据并生成精功的.
3.10
InSAR技术I nterferometry synthet ic aperture radar
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它是利用微波合成孔径山达图像数据对地表重复观测形成的微波相位差计算地表形变。
4堤防工程安全监测与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4.1堤防工程安全监测原则
4.1.1分类监测原则
根据提防级别和提防的重要性分为I一类,按表功定。

4.1.2重点监测原则提防安全监测应充分考虑提线长度大、提身提基组成复杂、结合部位多、怡河水情变化大、破坏模式多等特点,各提防管理单位应结合所管辖提防的具体工况,如水文气象、地地质条件、提型及工程运用求等,合理确定重要提段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4.2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4.2.1根据选取的重要提段和重点部位布设监测断面,做到有的放矢。
42.2提防工程安全监测断面、监测设施应符合有效、可靠、牢固、方便及经济合理的原则,并符合下列求:
a)监测断面和部位选择有代表性的提段,并宜做到一种设施多种用途。监测断面宜选择在老遗口、软羽地基、穿提建筑物以及其它险工险段等特殊提段。
b)选定的监测项目和监测点的布设应能够反映工程运行的主要工作状况。
c)在特殊提段或地地质条件复杂的提段,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监测项目和监测断面。
d)山监测点应具有较好的交通、照明等条件,且应有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19 年 12 月 17 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 299 号公布)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住房的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农村住房建设,应当遵循规划先行、一户一宅、因地制宜、生态环保的原则,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村住房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将村庄规划和农村住房建设图集编制、集中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相关奖励和补助、执法管理等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农用地转用、房屋权属登记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宅基地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交通运输、水利、生态环境、林业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根据法律、法规授权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委托,实施村民住房建设有关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
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拟定有农村住房建设自治管理内容的村规民约,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指导村民办理或者为村民代办农村住房建设审批手续,指导村民依法依规开展农村住房建设活动;对农村住房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及时劝阻,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统筹安排宅基地用地,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规模和配套设施。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修改。
第八条 农村住房建设,应当符合村庄规划。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区域的,还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建房选址,应当尽量利用原有宅基地、空闲地和其他未利用地,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下采空、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区域,严格控制切坡建房。确因选址困难需切坡的,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做好坡体防护,确保建房安全。
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结合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统建联建农村住房,实现村民新建住房适度有序集中。
在公路沿线建房的,其房屋边缘与公路用地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 20 米,省道不少于 15 米,县道不少于 10 米,乡道不少于5 米。在高速公路沿线建房的,其房屋边缘与高速公路隔离栅栏的间距不少于 30 米。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在机场周边建房的,应当遵守铁路安全保护和机场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每户占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规定的标准。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和公布农村住房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从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的住房建筑设计图中,选择当地大多数村民接受的示范图予以推广使用。鼓励村民新建住房时按照示范图建设施工,逐步形成符合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
第九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建房:
(一)永久基本农田区域;
(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三)河道湖泊管理范围;
(四)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房区域。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村民,可以申请建房:
(一)具备分户条件,确需另立户建设住宅的;
(二)现有住房属于危旧房需要拆除重建的;
(三)原有住房因灾毁需要重建的;
(四)因国家、集体建设需要迁建或者按政策实行移民搬迁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2019年,农村住房,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湖南省,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19年发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一 、编制说明及依据
本方案所指的混凝土缺陷是指混凝土构件在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麻面、蜂窝、露筋、掉角、孔洞等施工外观缺陷。
1、混凝土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多孔存在内部原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而易使新拌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成型、养护等施工操作的不当,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2、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三分册;
(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缺陷可分为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超出规范规定,但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未构成影响时,属于一般缺陷;而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构成影响时,属于严重缺陷。根据国家标准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8.1.2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见下表)。

修补,混凝土,缺陷修补,缺陷处理,质量缺陷,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word版、可编辑)

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就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清理表面,洒水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应封闭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可与面层装饰施工一并处理。
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洒水湿润后并涂抹混凝土界面剂,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宜出现一般缺陷,对于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及时按本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出现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业主、设计和监理但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下面对混凝土外观缺陷进行逐一描述、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修补措施。

(略)

修补,混凝土,缺陷修补,缺陷处理,质量缺陷,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word版、可编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发展实施方案,崂山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崂住建〔2021〕7 号 《关于加快推进崂山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试行)》

关于加快推进崂山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7 部委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 323 号)、《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政办发〔2021〕3 号)等要求,为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我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为方向,以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建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建筑业动能转换,着力加快打造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示范带动和政策措施相结合。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设,以示范带动项目和政策保障措施助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
(三)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建筑业,以建造方式变革促进工程建设全过程提质增效,带动建筑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应用,加快淘汰落后技术产品。
(四)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绿色发展方式。加强规划设计的适应性、开发性和社会参与性,坚持规划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工作目标
(一)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按照“普及一星、鼓励二星、支持三星”绿色建筑的总目标,建筑节能设计和执行率达到100%。 到 2023 年,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有序发展。
(二)提高装配式建筑覆盖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医院、学校和幼儿园等)优先采用钢结构。到 2023 年,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应达到新建建筑面积的 50%以上,单体装配率达到 5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1.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的规划建设,全部按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及非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等于 2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用地面积大于 2 万平方米的住宅(混合)项目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地标性建筑、关键节点重要地段建筑及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办公、科研、文化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要求;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等区域的新建建筑均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打造“绿色生态城区”。
2.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 75%、公共建筑节能 72.5%标准,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等区域内的小学、幼儿园,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展示中心,以及体育公园、生态客厅、沿海沿河等重要地段的重点建筑项目等,应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由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以及非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医疗建筑、科研建筑等项目,优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新建总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宜建设 1 栋以上面积不少于 1 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鼓励集中连片建设超低能耗建筑,探索推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大北海、平顶山控制单元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城区”。
3.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及智能化技术。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和运行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 50%,积极推广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高性能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等绿色建材发展利用。单体建筑面积 2 万平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积极探索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建造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4.有序推进绿色农房建设。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改厕、危房改造等工作,加强农村村庄规划管理,编制农村住宅推荐设计通用图集,推进沿海地区绿色农房建设、绿色建筑技术等研究,积极开展传统农房改造示范,推广使用钢结构的新型房屋,提升居住质量、舒适性和安全性。
5.着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严格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理责任制,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建筑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产品。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大力提高固体建筑废弃物利用率。

发展实施方案,崂山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崂住建〔2021〕7 号 《关于加快推进崂山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试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农村村民住宅,贵州省,黔府发〔2021〕7号《贵州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
因(1.分户新建住房2.按照规划迁址新建住房3.原址改、扩、翻建住房4.其他)需要,本人申请在乡(镇、街道)村组使用宅基地建房,现郑重承诺:
一、本人及家庭成员符合“一户一宅”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真实有效;
二、宅基地和建房申请经批准后,我将严格按照批复位置和面积动工建设,在批准后月内建成并使用;
三、新住房建设完成后,按照规定日内拆除旧房,并无偿退出原有宅基地。
如有隐瞒或未履行承诺,本人愿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
承诺人:
年月日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农村村民住宅,贵州省,黔府发〔2021〕7号《贵州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农村村民住宅,贵州省,黔府发〔2021〕7号《贵州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瑞金市,瑞住建字〔2021〕117号《瑞金市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实施方案》

瑞金市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赣财社指〔2020]100号)、《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的通知》(赣建村〔2021]4号)和《赣州市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实施方案》(赣市建字〔2021]17号)精神,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工作,现制定瑞金市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守农房安全科学防震、抗震理念,进一步提高农房抗震安全性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主要内容
(一)实施范围。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在我市定义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区的有象湖镇、谢坊镇、沙洲坝镇、九堡镇、武阳镇、叶坪镇、黄柏乡、云石山乡、泽覃乡、拔英乡10个乡镇,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要按照城区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抗震改造。
(二)改造任务。相关乡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建村函〔2019]200号)、《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既有村镇住宅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规程》(CECS325-2012)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别建村[2011]115号)要求结合相关标准规范,严格执行抗震要求,对所辖地区农房开展全面摸排,建立抗震农房改造台账,于6月5日前将摸排情况加盖公章报送瑞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建股。
(三)补助对象。补助对象为上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区10个乡镇中的农村地区(城市规划区除外)住房不满足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且有意愿、有能力进行新建和维修加固房屋,符合一户一宅政策且是唯一住宅的农户,新建房屋应由农户提出申请,严格按照《赣州市农业农村局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赣州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赣市农字〔2020]63号)要求,履行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程序;维修加固房屋应经过鉴定为级的农房。农房抗震改造以农户为主体,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由乡镇进行组织、协调,支持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建,
(四)补助标准。通过抗震改造验收的新建和维修加固户按规定享受农村房屋抗震改造补助,新建房屋每户补助3万元;维修加固每户补助1.5万元。鼓励农户新建房屋采用装配式轻钢结构房屋,新建装配式轻钢结构房屋可再享受装配式建筑有关扶持政策,奖补申报要求及程序另行通知。
(五)政策措施。市住建局按照“共同缔造”的工作理念,加强农房抗震技术力量培训,协调社会专业机构提供农房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服务。鼓励新技术、材料、新工艺在农房抗震改造中应用和推广。对于历年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又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房屋鉴定为C级、D级,且不满足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户,可按照程序纳入抗震改造范围。对于抗震改造新建房屋的,建议参照瑞金市农村房屋抗震改造通用图集建房,并严格按照《赣州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要求,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建房占地面积每户不得超过120m,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层,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50m㎡.
(六)工程进度计划。相关乡镇根据摸排的情况,6月5日前应确定年度计划及实施对象,报市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及市应急管理局将合理安排改造任务,逐步解决农房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问题,切实解决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乡村两级抓好具体进度,确保在11月底峻工,12月底入住并申请市级验收.
(七)资金安排。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下达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通知》(赣财社指〔2020]62号)和《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赣财社指〔2020]100号)的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执行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鉴定费用、设计费用和工作经费由市财政统筹安排,确保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的正常开展。
(八)监管要求。一是明确责任,农户自建房的由农户、施工队对房屋质量负主体责任。采用统建、代建方式的,由建筑主体和施工单位对房屋质量负主体责任。二是加强监管,组织发动乡村基层干部,开展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培训,增强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住建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对抗震改造的指导和审查,在抗震改造地基基础、抗震节点和上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到现场逐户技术指导和施工现场检查,特别是加强隐蔽部位的到场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施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记录,技术力量不足的乡镇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符合资质专业人员到场检查指导,做到全面覆盖。

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瑞金市,瑞住建字〔2021〕117号《瑞金市2021年农村房屋抗震改造实施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年,十四五村镇,十四五村镇建设,四川省,四川省“十四五”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021年发布)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思路.....................................................................................................1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主要成效...............................................................................1
第二节 面临的问题分析...............................................................................................8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形势与机遇.........................................................................10
第四节 指导思想及原则.............................................................................................11
第五节 规划目标.........................................................................................................13
第二章 主要任务...............................................................................................................16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6
第二节 全面提高农房建设管理水平.........................................................................18
第三节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1
第四节 强化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24
第五节 推动中心镇改革发展落地落实.....................................................................26
第六节 加快补齐建制镇污水短板.............................................................................28
第七节 强化场镇风貌管控.........................................................................................32
第八节 加强川渝村镇领域交流合作.........................................................................34
第三章 保障措施...............................................................................................................35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35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拓宽资金渠道.....................................................................35
第三节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35
第四节 加强统计分析,完善评估机制.....................................................................35
名词或指标解释...................................................................................................................37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思路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主要成效
一、打赢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攻坚战
(一)组织保障力度大,农房统联办作用显著
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了由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农村住房 建设统筹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坚决扛稳抓牢住房安全有保障政治 任务,锁定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 议、脱贫攻坚农房建设现场推进会、专题研究会议;积极开展“村 镇规划建设扶贫专题研讨班” “全国乡村规划推进电视电话培 训” “全省扶贫新村建设专题培训会”等各类培训,统筹协调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地灾避险搬迁和水库 移民搬迁等各类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开展巡回检查和专项督察等 100 余次,累计约 3000 人次开展巡查,聚焦彝区藏区等深度贫 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完成了以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的住房安 全保障任务。
(二)危房改造力度大,脱贫攻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94.7 万户,其中实 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 54 万户,总投入中央及省级补助资 金 163.3 亿元。制定《四川省农村住房竣工验收管理指导意见》 《四川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达标认定标准》《贫困户住房安全保 障工作实施方案》《减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年度考核细则》和 《四川省农村 C 级危房加固技术指南》等文件和技术规范,科 学指导全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相关工作。落实“两不愁三保障” 回头看大排查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整改,将问题台账分解到市到县, 全面清零了 8.5 万户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问题。农村土坯房的分 类改造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从 2017 年至 2020 年底累计已开工 182.77 万户,已完成目标任务的 89.8%。
(三)创新监管力度大,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农房质量安全
出台《关于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严格相关 规范管理办法执行力度,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彝 家新寨等各类农房质量安全,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市县累计 培训建筑工匠 20.2 万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时期,建立了厅领 导对口联系帮扶机制,动员全系统力量推动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在保证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了藏区新居、 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等农房建设的检查指导和技术帮扶力度。 2018 年,创新建立了凉山州脱贫攻坚农房建设巡检机制,从省 内 29 家大型建筑业企业选派 53 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 11 个农 房建设质量安全巡检组常驻凉山州 11 个县,技术帮扶 3 年;巡 检组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农村建筑工匠开展农房设计、施工、 竣工验收、质量安全等方面培训,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农房质量 安全技术人员和监管队伍,有效解决了凉山州农房建设监管力量 薄弱的困难。在脱贫攻坚收官阶段,针对凉山州存在的问题,派 出以厅级领导为组长的 16 人组成凉山州督战帮扶专班,长期蹲点凉山州开展工作,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 全有保障目标任务。
(四)扶贫帮扶力度大,顺利实现贫困村预期脱贫
连续 5 年制定《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科学确定新村扶 贫目标任务,以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 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扶贫新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人居环境 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完成 88 个深度贫困县,11501 个 贫困村新村扶贫任务。
切实加强得荣县的对口帮扶,抓好扎格、俄木学等行政村的 定点扶贫。累计统筹整合资金 9405.6 万元,着力补齐城乡基础 设施建设短板,促进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打通产业发展销售渠道, 创建了得荣树椒酱等品牌,带领村民增收。围绕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要求,坚持厅领导带队定期赴得荣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 和检查评估,得荣县于 2019 年实现全县脱贫。累计派出挂职扶 贫干部 16 人,在帮扶过程中,先后有 7 名同志获得国家级、省 级表彰,其中 1 名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二、百镇建设行动成效明显
(一)试点示范效应明显,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着力从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人居环境、强化特色发展等方面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 “9+N”公共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人居环 境持续改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人民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百镇建设行动”576 个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 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约 1500 亿,完成产业项目建设投资 3000 亿元以上,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超过 100 万人。通 过示范,形成了“百镇示范引领、千镇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制度体系完善,引领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7 年,省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 培 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成立四川省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在全 国率先印发了《关于做好特色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更 新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念,提升规划建设质量;出台了《四川省特 色小城镇培育规划(2017-2020)》《四川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前 期研究工作指南》等规划和技术标准,科学指导特色小城镇规划 建设。组织编制了《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四川省重点 镇建设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完善了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标准 体系,引领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百镇建设行动”576 个镇不断加快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特色发展, 以《全省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 (2018-2020)》(以下简称“污水垃圾三推方案”)为重要抓 手,加强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截至 2020 年底,全省 1978 个建制镇中,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建制镇共 1621 个,污水处理 设施覆盖率为 82%,其中 18 个地级市为 90%,“三州”为 41%; 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达 198.3 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 51.6%,排 水管网 1.42 万公里。相较于“十二五”末,全省具备污水处理 能力的建制镇数量增加了 2.52 倍,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提高了 54 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提高了 39 个百分点,年污水处理能力 增加了 3.15 倍,排水管道长度增加了 0.98 倍。制定《乡镇污水 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帮扶工作方案》,按照“科研院所+专业技术 人员+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11 家技术帮扶单位建立“一 对一”联系指导机制。召开全省污水垃圾项目推进工作会议、PPP 项目推进培训会和技术指导对接会,推行以市域为单位的城镇污 水项目整体打包模式,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由专业机构统一管 理,不断提高运营、维护水平。
(四)经验总结和宣传力度大,“百镇建设行动”社会影响 力不断提升
召开多次“百镇建设行动”现场会,总结推广各地小城镇建 设工作经验;开展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累计培训基层管理 人员上万人。在成都市洛带镇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特色小城 镇创新发展论坛,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百镇建设行动”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编辑出版《镇 兴四川—四川“百镇建设行动”纪实》一书,小城镇建设“四川 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同和学习借鉴。“十三五”时期, 我省的 120 个省级特色小城镇中有 20 个镇被认定为“中国特色 小镇”,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省份第一。
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迈上新台阶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常态化
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的指导意 见》,出台《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建设指南(试行)》 及配套图集,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顶层架构。截至 2020 年底,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 92%的行政村。“村收集、 镇乡转运、市县处理”为主,“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就 近就地处理”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建立。相较于“十二 五”末,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理体系覆盖率提升 8.5 个百分 点;有 9 个县成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基本形成了二 次四分法、一次三分法等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四川省治理经验做 法在 2019 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上得到肯定。
2017 年启动全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和整治,制定了《四 川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导则(试行)》,全省共摸排出非正 规垃圾堆放点 1619 处,完成整治销号 1618 处,垃圾“上山下乡” 问题得以遏制,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农房建设管理不断加强
2017 年,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四川省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对农村住房建设、建筑工匠 实施规范化管理,逐步将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 2020 年,会同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制定《关于规范农村宅 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厘清农房建设职能职责。
通过启动“四川民居”公众号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房设计图 集,逐步提高农民建房户按图施工的意识。“四川民居”公众号 关注量已突破 13 万人。积极开展现代夯土建筑和装配式农房试 点,在得荣县、米易县、游仙区、昭觉县、喜德县、中江县、南 江县等地已建成了一批节能环保的现代夯土农房,积极推广现代 夯土技术;在华蓥市、绵阳市、遂宁市试点安全性能高、造价合 理的装配式农房建设,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
(三)启动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工作
完善农房风貌引导技术标准,编制《四川省农房风貌指引导 则》,根据四川实际,分汉族、藏族、彝族 、羌族等 6 个特色 风貌区因地制宜提出农房风貌整治与提升指引,大力提升农村建 筑风貌和田园环境品质,不断挖掘乡村建筑特色,加强风貌管控 力度,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
成都市温江区、绵阳市游仙区、眉山市丹棱县、德阳市罗江 区、南充市高坪区、资阳市雁江区、广元市利州区等 7 个县(区) 开展了全省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通过试点工作,加强了农房 风貌引导,提升了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突出了乡土特色和地域 民族特点,改善了农房风貌和农村宜居品质,有力推进“美丽四 川·宜居乡村”建设。
四、古镇古村落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出台了《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印发了《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全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增至 31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增至 56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增至 15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增至 333 个,省级传统村落增至 1046 个。 甘孜藏族自治州被确定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10 个 示范市(州)之一,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1.5 亿元。四川省传 统村落累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8.1 亿元。
在国家级传统村落建成各类博物馆、村史陈列馆 92 处。在 甘孜州泸定县、阿坝州理县连续召开了“四川省最美古镇古村落 创新发展论坛”,营造了良好的保护古镇古村落的氛围。“十三 五”期间,先后评选出三批共 100 个“四川最美古村落”和 20 个“四川最美古镇”,形成了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认知度的“最美 古村落”品牌,并在四川电视台《乡村印象》系列栏目开播,全 方位宣传展示了四川省古镇古村魅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