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42 页)

ICS53.020.20 J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6067.1-2010
代替GB/T6067一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Safety rules for lifting appliances-Part 1:General
2010-09-26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6067,GB 6067.1-2010,总则,第1部分,起重机安全规程,正式版 GB 6067.1-2010 起重机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pdf

本部分的3.1、3.3.3~3.3.11、3.4、3.5、3.6.4、3.6.5、3.7.1.2、3.7.1.4、3.7.2.3、3.8、3.9、4.1、4.2.1~4.2.5、4.2.6.1~4.2.6.4、4.2.6.6、5.1、5.5、5.6、5.8、5.9、5.11~5.13、6.2、7.6~7.8、8、9、10.1.4、10.1.5、13.3~13.5、13.7.1、13.7.2、15.3.3、16~18为强制性条文,其他为推荐性条文。
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一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第6部分:缆索起重机;
一第7部分:轻小型起重设备。
本部分为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6067一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本部分与GB/T6067一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本部分对起重机械及各零部件的安全要求均进行了细化,将原标准中有些属于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除;
一增加了起重机械的标记、标牌、安全标志、界限尺寸与净距的安全要求;
增加了起重机械操作管理要求;
增加了起重机械人员的选择、职责和基本要求;

增加了起重机械的安全性、选用、设置、安装与拆卸、操作、检查、试验、维护与修理、使用状态安全评估等的要求;
删除了“为吊运各类物品而设的专用辅具”、“常用简易起重设备”的有关要求;
删除了表1~表5、表7~表15以及表16(部分内容);将表17改为表A.1。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有限公司、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国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尤建阳、崔振元、陶天华、王中平、王福绵、路建湖。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067-1985。

内容索引: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金属结构2
4机构及零部件6
5液压系统10
6电气……10
7控制与操作系统·11
8电气保护12
9安全防护装置13
10起重机械的标记、标牌、安全标志、界限尺寸与净距16
11起重机操作管理17
12人员的选择、职责和基本要求19
13安全性21
14起重机械的选用22
15起重机的设置22
16安装与拆卸24
17起重机械的操作24
18检查、试验、维护与修理28
19起重机械使用状态的安全评估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防护装置在典型起重机械上的设置32
参考文献3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T250-2016
备案号J2205-2016
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rossing and aerial crossing engineering of city gas pipeline
2016-06-06发布
201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城镇,工程,燃气,规程,CJJ/T 250-2016 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穿越工程设计;5.穿越工程施工;6.跨越工程设计;7.跨越工程施工;8.试验与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肇工北街33号,邮编:110026)。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沈阳三全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青岛泰能燃气热力设计有限公司
沈阳市城市燃气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提高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的工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性能可靠、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燃气管道的穿跨越工程:
1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城镇燃气管道穿越工程和管桥跨越工程;
2随桥梁敷设的设计压力不大于0.4MPa城镇燃气管道跨越工程。
1.0.3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燃气管道穿越工程gas pipe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燃气管道从天然或者人工障碍物下部通过的管道建设工程。
2.0.2燃气管道跨越工程gas pipeline aerial crossing engineering
燃气管道从天然或者人工障碍物上部架空通过的管道建设工程。
2.0.3开挖法open-cut excavating
将公路或河渠等全部挖开,待将穿越管道敷设完成后,再恢复原地貌的一种穿越施工方法。
2.0.4水平定向钻法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采用水平定向钻机按照设计轨迹在土壤中钻孔,并将管道拖拽敷设穿越障碍物的一种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2.0.5控向guiding
通过预装在钻头中的探棒发射的信号,判定钻头的空间位置,引导钻进的方法,也称为导向。包括无线控向和有线控向等。
2.0.6顶管法pipe jacking
借助顶推装置将预制管节顶入土中,并在其中敷设管道以穿越障碍物的一种非开挖管道施工方法。
2.0.7顶进力jacking force
顶管施工中推进整个管道系统和相关机械设备向前运动的力。
2.0.8进人施工法man-entry construction
施工人员进入顶管内进行作业的施工方法。
2.0.9管桥跨越pipe bridge aerial crossing燃气管道独立或辅以桁架、托架等支撑结构跨越障碍物的敷设方式。包括:单管拱跨越、组合管拱跨越、轻型托架跨越、“Ⅱ”形刚架跨越、梁式直跨越、桁架式跨越、悬索跨越、斜拉索跨越、悬缆跨越、斜拉索悬索组合跨越。
2.0.10随桥跨越laying gas engineering along the roads and bridges
燃气管道随桥梁跨越障碍物的敷设方式。
3基本规定
3.0.1燃气管道穿跨越方式应根据障碍物结构类型、施工周期要求、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0.2燃气管道穿跨越位置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宜垂直穿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
3.0.3燃气管道穿跨越位置确定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的有关规定,根据设计要求,取得下列工程测量和工程地质资料:
1工程测量资料应包括1:200~1:1000平面地形图和横向1:200~1:1000、纵向1:50~1:200断面图。
2工程地质报告应包括1:200~1:1000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岩土力学指标、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结论意见。
3.0.4穿跨越河流两岸上、下游及穿跨越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处应设立标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153的有关规定。
3.0.5穿跨越燃气管道的材料应根据输送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设计使用寿命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管材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三级和四级地区,高压燃气管道材料钢级不应低于L245。管径小于等于DN300的钢管,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和《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规定的无缝钢管。
2当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材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的有关规定。
3当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采用PE管时,管材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15558.1的有关规定。
3.0.6穿跨越段燃气管道通过地区等级的划分和强度设计系数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和运行条件,按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进行设计。
3.0.7穿跨越工程所采用钢管的壁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穿越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的有关规定。跨越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59的有关规定,且钢管的径厚比不应大于100。
3.0.8当穿跨越管段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高于6度地区时,燃气管道、管道附件及支撑结构等设施应进行抗震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的有关规定。
3.0.9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所用的管材、设备和管道附件等,应具有产品合格文件。
3.0.10材料与设备在入库和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规定。当对外观质量有异议或设计文件有要求时,应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0.11穿跨越钢制燃气管道的焊缝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的外观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规定的Ⅱ级质量要求。
2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检测和100%射线检测。
3焊缝无损检测合格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射线检验不得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NB/T47013.2中的Ⅱ级质量要求;超声检验不得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3中的I级质量要求。
3.0.12燃气管道对穿跨越工程建设和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放的污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
2排放的废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
3噪声的防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规定。
4穿越工程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燃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河流时,穿越位置的选择应满足管道穿越施工和维护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
4.1.2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时,应加设套管。当采用水平定向钻穿越时,在征得铁路或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不加设套管。
4.1.3燃气管道穿越水域的位置和方案应征得航务管理部门同意,管道至规划河床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防止冒浆、疏浚和抛锚等确定。
4.1.4燃气管道穿越采用的套管宜为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
4.1.5当燃气管道利用现有铁路、公路、涵洞穿越时,应征得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4.1.6燃气管道不得在铁路站场、有人值守道口、变电所、隧道设施的下方穿越。穿越铁路、道路应避开土石方区、高填方区、路堑、道路两侧为同坡向的陡坡等地段。
4.1.7燃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河流时,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管线的水平和垂直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4.1.8燃气管道穿越城市道路、河流时,燃气管道或套管的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4.1.9当燃气管道穿越公路时,燃气管道或套管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穿越工程设计
4.1一般规定7
4.2水域开挖法穿越8
4.3水平定向钻法穿越10
4.4顶管法穿越……13
5穿越工程施工……18
5.1一般规定18
5.2水域开挖法穿越19
5.3水平定向钻法穿越23
5.4顶管法穿越…27
6跨越工程设计……31
6.1一般规定31
6.2管桥跨越32
6.3随桥跨越34
7跨越工程施工36
7.1一般规定36
7.2管桥跨越37
7.3随桥跨越38
8试验与验收40
附录A水平定向钻钻孔轨迹计算·43
附录B顶管设计计算,45
附录C单管拱跨越管道设计计算………47
本规程用词说明………54
引用标准名录55
附:条文说明5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01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301-2019
代替JT/T301-1996
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for highway intersection
2019-12-24发布
202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301-2019,公路交叉,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JT/T 301-2019 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pdf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301一1996《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本标准与JT/T301一199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原标准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格式编排;
将原标准“公路管理等级”的表述形式修改为“公路行政等级”(见4.1,1996年版的附录A);
删除了原标准附录A,将相关内容调整到4.1(见4.1,1996年版的附录A);
删除了原标准附录B,将相关内容调整到6.1(见6.1,1996年版的附录B);
将原标准“公路交叉代码结构”中的路线编号由三位扩充为四位(见8.1,1996年版的8.1):
将原标准交叉代码编码符号由“A”修改为“F”(见8.2,1996年版的8.2)。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林、张小明、景彦平、王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陈宗伟、王伟(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郑建明、张静、黄佳林、张世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T301-199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交叉分类、公路交叉种类代码编制规则、公路交叉形式分类与代码、公路交叉分枝代码、编码规则与代码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公路交叉信息的标识、管理和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17一201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3公路交叉分类
3.1公路交叉分类包括公路交叉种类和公路交叉形式。
3.2公路交叉种类按相交公路的行政等级分类。
3.3公路交叉形式按相交道路的条数、相交角度及构成形式分类。
4公路交叉种类代码编制规则
4.1公路交叉种类代码是由相交公路行政等级字母标识符组配或与铁路、其他道路组配成的字母码。
编制代码时,按行政等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公路行政等级代码以公路行政等级字母标识符表示,应符合GB/T917一2017中5.1的规定。公路行政等级及铁路、其他道路的字母标识符见表1。
表1公路行政等级及铁路、其他道路的字母标识符

JT/T 301-2019,公路交叉,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JT/T 301-2019 公路交叉分类与编码规则.pdf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公路交叉分类1
4公路交叉种类代码编制规则1
5公路交叉形式分类与代码2
6公路交叉分枝代码4
7公路交叉代码编码规则5
8代码使用方法5
参考文献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F23
备案号:11435-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Gui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and cool steam damage to steam turbines in fossil power plant
2003-01-09发布
200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DL/T 834-2003,汽轮机,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防进水,DL/T 834-2003 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水和冷蒸汽对汽轮机造成损坏,提高运行安全、可靠性所涉及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安装、监测、试验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汽轮机。
2总则
2.1本标准建议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用于防止水和冷蒸汽对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造成的损坏。
2.2为防止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对设备造成损坏,有关制造厂、电力设计院、安装调试和运行部门,在对新装机组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时,建议按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对已投运的机组进行防进水系统改造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如制造厂另有要求,应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对未涉及的系统和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b本标准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3本标准中提出的运行建议是按照一般要求提出的。对不同机组,由于容量、结构、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布置、自动化程度以及运行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规程,指导运行人员处理机组正常启、停、稳定运行、负荷变动、锅炉灭火、汽轮机甩负荷和进水等情况。这些规定应包括有出现水位报警,金属温度急剧下降或蒸汽管道振动等征兆时必须采取的措施。
2.4本标准建议的措施,涉及以下与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有关的设各和系统的设计、安装、监测、试验及运行维修,这些系统和设备包括,
a)锅炉:
b)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减温喷水装置
c)启动旁路系统、管道及疏水:
d)主蒸汽系统、管道及疏水:
e)再热蒸汽(冷、热段)管道及其疏水:
f)汽轮机本体疏水:
g)抽汽管道及其疏水:
h)回热水加热器与除氧器:
i)汽轮机汽封系统、管道及疏水装置:
j)锅炉给水泵汽轮机:
k)疏水管、疏水联箱、疏水扩容器,
与汽轮机连通的任何接口,都可能由于连结设备、系统本身聚积的凝结水或外来水源的泄漏,造成汽轮机进水或冷蒸汽。
3设计、施工、运行准则
3.1设计准则
3.1.1汽轮机及汽、水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运行均应考虑对汽轮机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运行时,可能造成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的系统和汽轮机本体的不正常积水
3.12机组应有完善的进水检测,检测装置应能通过温度或水位及其他检测方法,检测出汽轮机内部和外部的积水,特别是能及早检测和判断出可能进入汽缸的外部积水。
3.1.3机组具有完善的疏水排放系统,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不仅能将储存在汽轮机和管道内的所有疏水排除,而且当发现不正常的积水时,能采用手动或最好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其隔离并排出。
3.1.4为防止疏水阀的内漏而造成工质损失和减少设备的检修维护量,汽、水管道的设计布置及走向应综合考虑疏水点的设置,合理简化疏水系统,
3.1.5机组具有完善的防进水保护系统,对特别危险的水源,该处设备或该设备的任何一套保护或系统单独发生故障时(包括失电、失气信号故障),不致引起汽轮机发生进水事故。
3.1.6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应与整个电厂的仪表监视、报警和控制系统相结合。满足以下要求:
a)对汽轮机启动、停机和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从盘车到满负荷,均应考虑防进水保护:
b)任何情况下,能够手动或自动请求保护动作,并在动作后,可由人工解除:
)可为运行人员提供各系统及设备连续的状态显示和汽轮机金属温度记录:
d)在控制、监测系统中装有计算机的机组,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汽轮机及管道上,下温差、疏水管壁温度进行显示、记录和报警,
3.1.7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的有关硫水阀操作、监视、报警部分,宜集中于一专用装置或计算机一部分组件,装于集控室,以便操作监视,并提供这些保护系统进行定期试验的方法及条件。
3.1.8本体和管道疏水的疏水阀推荐采用动力操作方式,根据运行工况的需要可日动打开或关闭,也能在控制室远方操作,并在便于操作与检修的位置设置一手动截止阀,以备动力阀故障时使用。
3.1.9疏水排放系统应有设计施工图,如小管径管道的布置只给出布置示意图,则应在图中给出详细的技术要求。
3.1.10工程竣工之后,应按照实际疏水排放系统提交工图纸
3.2安装准则
3.2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电力设计院和相关制造厂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装正确,疏水畅通。在施工中,如由于现场具体情况。疏水点及管道布置需要改动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管道保温和整组启动前,应对所有有关的防进水装置、管道疏水逐一进行检查和调试,并做好记录,
3.22疏水管道的安装,应保证在各种不同工况下都有朝着终点万向具有连续的疏水坡度,不应有低点或比排出端接口标高还要低的管段。如果为满足管道热补偿要求,需设置补偿管段,则该管段应位于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有坡度的平面内。
3.2.3疏水阀的布置安装位置宜相对集中、排列整齐,以便于操作和检修维护。
3.3运行准则
3.3.1电厂根据机组制造厂的要求和防止汽转机进水和冷蒸汽系统的设计、拉制方式,针对本厂具体机组不同工况下,可能发生的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事故编制和实施一套具体的运行规程。规程中包括防止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的措施、操作要领及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装置的试验等有关规定,每当有报警或迹象表明汽
4设计导则
4.1锅炉
4.1.1对汽包式锅炉的汽包设置可靠的水位计,在汽包出现高水位和超高水位时报警。
4.1.2在汽包出现高水位时,能自动减少给水流量(如改变给水泵的出口流量或关小给水调节阀)
4.1.3直流锅炉的汽水分离器后采用两套独立的防止汽轮机进水的系统。可采用下述自动防止汽水分离器的水进入主蒸汽管道方法中的任何两种:
a)当出现高水位时,自动报警并依次自动打开所有汽水分离器的疏水,包括到凝汽器的疏水系统(典型系统如图1、图2所示,图中的各图例见附录A);

DL/T 834-2003,汽轮机,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防进水,DL/T 834-2003 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6-07 21:26:11

提问网友:流星


  1. 电线和电缆计量与计价时,除了保护管、电线根数、电线材质、敷设方式外,还需要注意说明?

  2. 电线和电缆,火线、零线、接地线需要分开计量吗?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 电线和电缆计量与计价时,除了保护管、电线根数、电线材质、敷设方式外,还需要预留长度、桥架、支架、电缆试验

  • 电线和电缆,火线、零线、接地线不需要分开计量

高清带书签 图集号:津18G8,pdf格式,实施日期: 2018 年12月22日,统一编号:DBJT29-216-2018,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津18G8,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示例,钢结构住宅,高清带书签 津18G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示例(无水印).pdf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于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其他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设计可参考。
1.2适用于设计人员系统、全面地掌握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图面表达的深度与形式,同时也可作为建筑院校师生的教学辅导资料。
2.编制依据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装配式住宅设计标准》JGJ/T398-2017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等国家现行相关专业(建筑、结构、水、暖、电、装配式)的规范和标准。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编制目的
3.1为天津市装配式建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并与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相配套,提高天津市装配式住宅工业化建造的设计水平、推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法,推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的应用。

3.2本图集提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示例,可对广大设计、科研及教学人员深入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思路、方法及深度,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4.编制原则
本图集所选示例在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前提下,满足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相关技术、工艺和工法要求,并在技术性、经济性上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需求。
4.1符合性原则
本图集主要编制内容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中有关建筑设计的要求保持一致,
4.2适用性原则
本图集编制内容采用示例形式直观表达,内容较全面明晰,易于准确理解和掌握,适用于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的住宅建筑设计
4.3多样性原则
本图集所选取的两个示例分别为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住宅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住宅。
4.4可持续性原则
本图集是对当前天津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实践的梳理与总结,随着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将持续完善更新内容。

5.图集内容
5.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可采用多种结构体系,考虑建筑的经济性、空间的适应性、土地的利用率等因素,本图集选择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在住宅工程设计实例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整进行编制。
5.2本图集以两套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的工程设计实例为蓝本,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重点突出图集的“示范”作用,体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5.3示例一为采用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示例二为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两个例子主要表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平面设计原理,以及多样化组合的立面设计手法。通过示例可以让广大设计人员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基本设计思路,认识到技术策划阶段的重要性,掌握设计要点与方法。强调了在技术策划、方案设计阶段,建设、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单位均应全过程参与的必要性。
6.配套图集
本图集为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专项系列图集之一,可配合结构专业15G366-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6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等标准图集共同使用。

7.技术要点
本图集力求帮助建筑设计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7.1工作流程
7.1.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住宅品质,降低住宅建造和维护的成本。
7.1.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建设流程参考图详见图1。

津18G8,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示例,钢结构住宅,高清带书签 津18G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示例(无水印).pdf

7.1.3影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实施的因素有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生产能力、运输条件、管理水平、建设周期等方面。
7.1.4在项目前期技术策划中应根据产业化目标、工艺水平和施工能力以及经济性等要求确定适宜的装配率。装配率在装配式建筑中是比较重要的控制性指标。

7.1.5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应在满足住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住宅套型的标准化设计,以提高构件与部品的重复使用率,有利于降低造价
7.1.6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设流程中,需要建设、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精心配合,协同工作。在方案设计阶段之前应增加前期技术策划环节,为配合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工厂制作的钢构件)的生产加工应增加预制构件加工图纸设计内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流程可参考图2
7.1.7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前期技术策划对项目的实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单位应在充分了解项目定位、建设规模、产业化目标、成本限额、外部条件等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程度,并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技术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7.1.8在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策划要点做好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平面设计在保证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化与系列化,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立面设计宜考虑构件生产加工的可能性,根据装配式建造方式的特点实现立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7.1.9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各专业的技术要求进行协同设计.优化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种类,充分考虑设备专业管线预留预埋,可进行专项的经济性评估,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7.1.10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各专业在初步设计阶段制定的协同设计条件开展工作。各专业根据预制构件、内装部品、设备设施等生产企业提供的设计参数,在施工图中充分考虑各专业预留预埋要求。建筑专业还应考虑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做法、防水、防火、隔声、节能、防腐等设计
7.1.11各专业可根据工程需要为构件加工图设计提供构件尺寸控制图;构件加工图设计可由设计单位与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生产企业等配合设计完成。建筑设计可采用BIM技术,协同完成各专业设计内容,提高设计精确度。
7.2总平面设计
7.2.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总平面设计在满足采光、通风、间距、退线等规划要求情况下,宜优先采用由套型模块组合的住宅单元进行总平面设计。

7.2.2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均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运至塔吊所覆盖的区城内进行吊装,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运输通道的设置,合理布置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位置与面积,选择适宜的塔吊位置和吨位,塔吊位置的最终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精确控制构件运输环节、提高场地使用效率,确保施工组织便捷及安全
7.2.3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考虑施工组织流程,保证各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提高效率。
7.3平面设计
7.3.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平面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优化套型模块的尺寸和种类,实现住宅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构件和内装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完善往宅产业化配套应用技术,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7.3.2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对住宅空间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设计规范、项目定位及产业化目标等要求,确定套型模块及其组合形式。
7.3.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宜采用套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形式,详见图3.
7.3.4宜选用大空间的平面布局方式、合理布置竖向受力构件及管井位置,实现住宅空间的灵活性、可变性,套内各功能空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7.4立面设计
7.4.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立面设计应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的套型组合特点,预制外墙板可采用不同饰面材料展现不同肌理与色彩的变化,通过不同外墙构件的灵活组合,实现富有工业化建筑特征的立面效果。
7.4.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外墙构件主要包括装配式外墙板、门窗、阳台、空调板和外墙装饰构件等。
7.4.3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墙构件的装饰作用,进行立面多样化设计。

7.4.4立面装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外墙板宜采用工厂预涂刷涂料等一体化装饰的生产工艺。当采用反打一次成型的外墙板时,其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
7.4.5外墙门窗在满足通风采光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门窗尺寸、位置、虚实比例以及窗框分隔形式等设计手法形成一定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阳台、空调板的位置和形状,可使立面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通过附加装饰构件的方法,可实现多样化立面设计效果,满足建筑立面差异化的要求。
7.5构件加工
7.5.1钢构件加工制作工艺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7.5.2钢构件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加工制作,宜减少现场作业。
7.5.3钢构件与墙板、内装部品的连接件宜在工厂与钢构件一起加工制作。
7.5.4楼板可选用工业化程度高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及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等。
7.6构造节点
7.6.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构件的连接宜采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

7.6.2楼板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保证楼盖的整体牢固性.
7.6.3楼梯与主体结构宜采用不传递水平作用的连接形式。
7.6.4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连接节点应具有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
7.7协同设计
7.7.1与结构专业协同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体型、平面布置及构造应符合抗震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单元平面宜简单规则,经济合理。可通过采用套型模块灵活组合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场地的建筑布局要求,塑造多样化的建筑形象。
2为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预制构件设计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建设成本,
3竖向构件宜上下连续,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不宜采用转角窗。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应结合结构水平抗侧力构件合理布置,

4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的有关规定。
7.7.2与设备专业协同
1应考虑公共空间的竖向管井位置及尺寸,便于检修,竖向管线的设置宜相对集中,水平管线的排布应减少交叉,
2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管线应预留或预埋套管,穿预制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穿钢梁的管道应预留。
3管井及吊顶内的设备管线安装应牢固可靠,应设置方便更换、维修的检修门或检修孔等措施。
4住宅套内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同层排水的房间应有可靠的防水构造措施。
5采用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时,应与厂家配合土建预留净尺寸及设备管道接口的位置及要求。
6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储水罐等的安装应考虑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结构主体做好预留预埋。
了供暖系统的立管及分户控制阀门等部件应设置在公共空间竖向管井内,户内供暖管线宜设置为独立环路

8确定卧室、起居室空调设施的安装位置并满足预留预埋条件。
9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时,分水器、集水器宜配合建筑地面垫层的做法,宜设置在便于维修管理的部位。采用散热器供暖系统时,合理布置散热器、采暖管线的位置。
10当住宅采用集中新风系统时,应确定设备及风道的位置。住宅厨房及卫生间应确定排气道的位置及尺寸,
11确定分户配电箱的位置,分户墙两侧暗装电气设备不应联通设置。
12预制构件设计应考虑内装修要求,确定插座、灯具位置以及网络、电话、有线电视接口等位置,
13隔墙板内预留有电气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隔声及防火的要求。竖向电气管线宜统一设置在预制墙板内,墙板内竖向电气管线布置应保证安全距离。
14设备管线穿过楼板的部位,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等措施。设备管线宜与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或钢构件的连接件可靠连接。

7.7.3装配式内装修设计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遵循建筑、装修、部品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应满足有关国家标准要求,达到适用、安全,经济、节能,环保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2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内装部品。实现集成化的成套供应。
3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宜通过结构主体与内装部品的优化参数、公差配合和接口技术等措施,提高构件、部品互换性和通用性,
4装配式内装修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规定,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5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综合考虑不同材料、设备、设施的不同使用年限,内装部品应具有可变性和适应性,便于施工安装、维护更新。
8.其它
8.1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计选用的构造做法应满足住宅建筑的保湿、隔热、防火、防水、隔声、节能、防腐等各方面要求。
8.2建筑节能设计应能满足国家及地方标准、细则的要求。
8.3实际工程中生产及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

8.3本图集所编制的工程设计示例图中的尺寸不可尺量,设计内容和参数需结合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调整,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8.4本图集仅选择了原工程图纸中有关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内容的图纸近行重点编制。

PDF书签目录:

目次(一)~(二)01-02
编制说明(一)(八)03~10
示例一(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说明(一)~(四)1-01~1-04
首层平面图1-05
标准层平面图1-06
①~33轴立面图1-07
③~①轴立面图1-08
1-1剖面图1-09
外墙钢梁、钢柱防火保温节点示意1-10
外墙钢板剪力墙防火保温节点示意1-11
外窗及室内哑口钢梁防火节点示意1-12

内墙钢梁防火节点示意1-13
结构设计说明(一)~(四)1-14~1-17
柱脚锚栓、底板平面布置图1-18
钢柱平面布置图1-19
钢板剪力墙平面布置图1-20
标准层钢梁平面布置图1-21
标准层楼板平面布置图1-22
标准层预制板平面布置图1-23
屋顶钢梁平面布置图1-24
屋顶楼板平面布置图1-25
楼梯详图1-26
柱脚节点详图1-27

钢板剪力墙脚节点详图1-28
梁柱节点详图(一)~(二)1-29~1-30
钢板剪力墙节点详图1-31
标准层水暖综合点位详图1-32
标准层电气点位详图1-33
示例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建筑设计说明(一)~(四)2-01-2-04
首层平面图2-05
标准层平面图2-06
轴立面图2-07
⑩①轴立面图2-08
1-1剖面图2-09
外墙钢梁、钢柱防火保温节点示意2-10
内、外墙钢支撑防火保温节点示意2-11
外窗及室内哑口钢梁防火节点示意2-12
内墙钢梁、钢柱防火节点示意2-13
结构设计说明(一)~(四)2-14~2-17

柱脚锚栓、底板平面布置图2-18
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布置图2-19
钢管混凝土柱构件详图2-20
支撑平面布置图2-21
支撑立面布置图2-22
标准层钢梁平面布置图2-23
标准层楼板平面布置图2-24
屋顶钢梁平面布置图2-25
屋顶楼板平面布置图2-26
楼梯详图2-27
柱脚节点详图2-28
梁柱节点详图(一)一(二)2-29~2-30
钢筋桁架楼承板详图(一)~(三)2-31-2-33
标准层水暖综合点位详图2-34
标准层电气点位详图2-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图集号:津18G8,pdf格式,实施日期: 2018 年 12 月 22 日,统一编号:DBJT29-216-2018,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住宅图集,津18G8,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示例,钢结构住宅,高清带书签 津18G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示例图集(无水印).pdf

编制说明: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于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其他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设计可参考。
1.2适用于设计人员系统、全面地掌握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图面表达的深度与形式,同时也可作为建筑院校师生的教学辅导资料。
2.编制依据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装配式住宅设计标准》JGJ/T398-2017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等国家现行相关专业(建筑、结构、水、暖、电、装配式)的规范和标准。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编制目的
3.1为天津市装配式建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并与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相配套,提高天津市装配式住宅工业化建造的设计水平、推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法,推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的应用。

3.2本图集提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示例,可对广大设计、科研及教学人员深入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思路、方法及深度,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4.编制原则
本图集所选示例在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前提下,满足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相关技术、工艺和工法要求,并在技术性、经济性上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需求。
4.1符合性原则
本图集主要编制内容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中有关建筑设计的要求保持一致。
4.2适用性原则
本图集编制内容采用示例形式直观表达,内容较全面明晰,易于准确理解和掌握,适用于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的住宅建筑设计。
4.3多样性原则
本图集所选取的两个示例分别为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住宅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住宅。
4.4可持续性原则
本图集是对当前天津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实践的梳理与总结,随着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将持续完善更新内容。

5.图集内容
5.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可采用多种结构体系。考虑建筑的经济性、空间的适应性、土地的利用率等因素,本图集选择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在住宅工程设计实例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整进行编制。
5.2本图集以两套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的工程设计实例为蓝本,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重点突出图集的“示范”作用,体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5.3示例一为采用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示例二为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一支撑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两个例子主要表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平面设计原理,以及多样化组合的立面设计手法。通过示例可以让广大设计人员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基本设计思路,认识到技术策划阶段的重要性,掌握设计要点与方法。强调了在技术策划、方案设计阶段,建设、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单位均应全过程参与的必要性。
6.配套图集
本图集为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专项系列图集之一,可配合结构专业15G366-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6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等标准图集共同使用。

7.技术要点
本图集力求帮助建筑设计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7.1工作流程
7.1.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住宅品质,降低住宅建造和维护的成本。
7.1.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建设流程参考图详见图1。

住宅图集,津18G8,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示例,钢结构住宅,高清带书签 津18G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示例图集(无水印).pdf

7.1.3影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实施的因素有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生产能力、运输条件、管理水平、建设周期等方面。
7.1.4在项目前期技术策划中应根据产业化目标、工艺水平和施工能力以及经济性等要求确定适宜的装配率。装配率在装配式建筑中是比较重要的控制性指标。

7.1.5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应在满足住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住宅套型的标准化设计,以提高构件与部品的重复使用率,有利于降低造价
7.1.6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设流程中,需要建设、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精心配合,协同工作。在方案设计阶段之前应增加前期技术策划环节,为配合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工厂制作的钢构件)的生产加工应增加预制构件加工图纸设计内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流程可参考图2
7.1.7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前期技术策划对项目的实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单位应在充分了解项目定位、建设规模、产业化目标、成本限额、外部条件等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程度,并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技术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7.1.8在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策划要点做好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平面设计在保证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化与系列化,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立面设计宜考虑构件生产加工的可能性,根据装配式建造方式的特点实现立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7.1.9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各专业的技术要求进行协同设计.优化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种类,充分考虑设备专业管线预留预埋,可进行专项的经济性评估,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7.1.10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各专业在初步设计阶段制定的协同设计条件开展工作。各专业根据预制构件、内装部品、设备设施等生产企业提供的设计参数,在施工图中充分考虑各专业预留预埋要求。建筑专业还应考虑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做法、防水、防火、隔声、节能、防腐等设计,
7.1.11各专业可根据工程需要为构件加工图设计提供构件尺寸控制图;构件加工图设计可由设计单位与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生产企业等配合设计完成。建筑设计可采用BIM技术,协同完成各专业设计内容,提高设计精确度。
7.2总平面设计
7.2.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总平面设计在满足采光、通风、间距、退线等规划要求情况下,宜优先采用由套型模块组合的住宅单元进行总平面设计。

7.2.2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均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运至塔吊所覆盖的区城内进行吊装,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运输通道的设置,合理布置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位置与面积,选择适宜的塔吊位置和吨位,塔吊位置的最终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精确控制构件运输环节、提高场地使用效率,确保施工组织便捷及安全。
7.2.3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考虑施工组织流程,保证各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提高效率。
7.3平面设计
7.3.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平面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优化套型模块的尺寸和种类,实现住宅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构件和内装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完善往宅产业化配套应用技术,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7.3.2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对住宅空间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设计规范、项目定位及产业化目标等要求,确定套型模块及其组合形式。
7.3.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宜采用套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形式,详见图3.
7.3.4宜选用大空间的平面布局方式、合理布置竖向受力构件及管井位置,实现住宅空间的灵活性、可变性,套内各功能空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7.4立面设计
7.4.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立面设计应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的套型组合特点,预制外墙板可采用不同饰面材料展现不同肌理与色彩的变化,通过不同外墙构件的灵活组合,实现富有工业化建筑特征的立面效果。
7.4.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外墙构件主要包括装配式外墙板、门窗、阳台、空调板和外墙装饰构件等。
7.4.3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墙构件的装饰作用,进行立面多样化设计。

7.4.4立面装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外墙板宜采用工厂预涂刷涂料等一体化装饰的生产工艺。当采用反打一次成型的外墙板时,其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
7.4.5外墙门窗在满足通风采光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门窗尺寸、位置、虚实比例以及窗框分隔形式等设计手法形成一定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阳台、空调板的位置和形状,可使立面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通过附加装饰构件的方法,可实现多样化立面设计效果,满足建筑立面差异化的要求。
7.5构件加工
7.5.1钢构件加工制作工艺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苑》GBS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7.5.2钢构件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加工制作,宜减少现场作业。
7.5.3钢构件与墙板、内装部品的连接件宜在工厂与钢构件一起加工制作。
7.5.4楼板可选用工业化程度高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及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等。
7.6构造节点
7.6.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构件的连接宜采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

7.6.2楼板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保证楼盖的整体牢固性.
7.6.3楼梯与主体结构宜采用不传递水平作用的连接形式。
7.6.4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连接节点应具有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
7.7协同设计
7.7.1与结构专业协同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筑体型、平面布置及构造应符合抗震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单元平面宜简单规则,经济合理。可通过采用套型模块灵活组合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场地的建筑布局要求,塑造多样化的建筑形象
2为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预制构件设计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可靠、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建设成本,
3竖向构件宜上下连续,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不宜采用转角窗,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应结合结构水平抗侧力构件合理布置,

4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的有关规定。
7.7.2与设备专业协同
1应考虑公共空间的竖向管井位置及尺寸,便于检修,竖向管线的设置宜相对集中,水平管线的排布应减少交叉。
2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管线应预留或预埋套管,穿预制楼板的管道应预留洞,穿钢梁的管道应预留。
3管井及吊顶内的设备管线安装应牢固可靠,应设置方便更换、维修的检修门或检修孔等措施。
4住宅套内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同层排水的房间应有可靠的防水构造措施。
5采用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时,应与厂家配合土建预留净尺寸及设备管道接口的位置及要求。
6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储水罐等的安装应考虑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结构主体做好预留预埋。
7供暖系统的立管及分户控制阀门等部件应设置在公共空间竖向管井内,户内供暖管线宜设置为独立环路。

8确定卧室、起居室空调设施的安装位置并满足预留预埋条件。
9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时,分水器、集水器宜配合建筑地面垫层的做法,宜设置在便于维修管理的部位。采用散热器供暖系统时,合理布置散热器、采暖管线的位置。
10当住宅采用集中新风系统时,应确定设备及风道的位置。住宅厨房及卫生间应确定排气道的位置及尺寸,
11确定分户配电箱的位置,分户墙两侧暗装电气设备不应联通设置。
12预制构件设计应考虑内装修要求,确定插座、灯具位置以及网络、电话、有线电视接口等位置。
13隔墙板内预留有电气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隔声及防火的要求。竖向电气管线宜统一设置在预制墙板内,墙板内竖向电气管线布置应保证安全距离。
14设备管线穿过楼板的部位,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等措施。设备管线宜与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或钢构件的连接件可靠连接。

PDF书签目录:

目次(一)~(二)01-02
编制说明(一)~(八)03~10
示例一(H型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培结构)建筑设计说明(一)~(四)1-01~1-04
首层平面图1-05
标准层平面图1-06
①-33轴立面图1-07
3③~①轴立面图1-08
1-1剖面图1-09
外墙钢梁、钢柱防火保温节点示意1-10
外堵钢板剪力墙防火保温节点示意1-11
外窗及室内哑口钢梁防火节点示意1-12

内墙钢梁防火节点示意1-13
结构设计说明(一)~(四)1-14~1-17
柱脚锚栓、底板平面布置图1-18
钢柱平面布置图1-19
钢板剪力墙平面布置图1-20
标准层钢梁平面布置图1-21
标准层楼板平面布置图1-22
标准层预制板平面布置图1-23
屋顶钢梁平面布置图1-24
屋顶楼板平面布置图1-25
楼梯详图1-26
柱脚节点详图1-27

钢板剪力墙脚节点详图1-28
梁柱节点详图(一)~(二)1-29~1-30
钢板剪力墙节点详图1-31
标准层水暖综合点位详图1-32
标准层电气点位详图1-33
示例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建筑设计说明(一)~(四)2-01~2-04
首层平面图2-05
标准层平面图2-06
①~9轴立面图2-07
19-①轴立面图2-08
1-1剖面图2-09
外墙钢梁、钢柱防火保温节点示意2-10
内、外墙钢支撑防火保温节点示意2-11
外窗及室内哑口钢梁防火节点示意2-12
内墙钢梁、钢柱防火节点示意2-13
结构设计说明(一)~(四)2-14~2-17

柱脚锚栓、底板平面布置图2-18
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布置图2-19
钢管混凝土柱构件详图2-20
支撑平面布置图2-21
支撑立面布置图2-22
标准层钢梁平面布置图2-23
标准层楼板平面布置图2-24
屋顶钢梁平面布置图2-25
屋顶楼板平面布置图2-26
楼梯详图2-27
柱脚节点详图2-28
梁柱节点详图(一)一(二)2-29~2-30
钢筋桁架楼承板详图(一)~(三)2-31~2-33
标准层水暖综合点位详图2-34
标准层电气点位详图2-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图集号:津18J21,实行日期:2018年12月22日,统一编号:DBJT29-215-2018,主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办[2018]90号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津18J21,深度图样,绿色建筑,高清带书签 津18J21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公共建筑)(无水印).pdf

1.适用范围
本《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公共建筑)》(以下简称《图样》)适用于天津市新建的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也可参照本《图样》,
2.编制依据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29-205-201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50786-2012
3.编制原则
为贯彻和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建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强制性标准,从而满足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天津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提升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
4.编制要点
4.1本《图样》以《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29-205的条文为依据,对所涉及的有关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予以细化和图样化,采用图纸及图文提示相结合的方式对绿色建筑设计图纸的编制深度进行了论释,对绿色建筑指标,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别进行了准确、易于理解的表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本《图样》提供的图纸和说明仅为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的范例,不作为工程其他内容的设计依据,实际工程项目中对具体公共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计算,
4.2本《图样》依据津建设函[2017]214号文件的通知,各专业均编有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明确了每款达标所需的证明材料。表中图纸类材料在本《图样》中均有体现,报告类材料仅作为提示,内容从略。
4.3本《图样》除图纸中绿色建筑设计外,其他设计内容表达从略,实际工程设计中图纸应满足现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相关规定,
5.编制内容
本《图样》编制内容包括: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示例
6.其它
6.1本《图样》使用中,所依据的设计规范及标准更新后,本《图样》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随之加以更新调整。
6.2本《图样》所标注的尺寸,除注明者外,均以mm为单位,
6.3本《图样》中索引用规范、标准均为现行规范、标准。
6.4本《图样》中涉及到节能设计施工图深度应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编制深度图样》(津16J19)DBJT29-178-20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编制深度图样》(津16J18)DBJT29-178-2016,
6.5本《图样》中涉及到无障碍设计施工图深度应符合《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12版)》12J12无障碍设施,

PDF书签目录:

目录01-02
二编制说明03
三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04-15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规划设计)04-05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06-07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结构设计与建筑材料)08-09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给排水设计)10-11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暖通空调设计)12-13
绿色建筑证明材料表(电气设计)14-15
四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十二)16-27
五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示例28-52
总平面指标表28
总平面图29
植物种植材料表30

种植平面图31
场地遮阴平面计算32
节水灌溉平面图33
隔声设计34
外遮阳、通风器节点图35
给水系统图36
中水系统图37
冷却循环水平面图、系统图38
泳池工艺系统流程图39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施工说明40
太阳能热水系统图41
热水机房布置图、公共浴室给水平面图42
太阳能集热器布置图43
供冷供热工艺系统流程图(一)44

供冷供热工艺系统流程图45
机房设备表46
空调风系统平面图47
风盘安装大样图、水泵安装大样图、热泵机组安装大样图48
热回收新风系统流程图、内区新风系统流程图49
新风机组控制原理图50
一氧化碳监测点设置图51
屋顶光伏组件平面图、光伏电气系统图52
照明平面图、照明电气系统图53
照度标准值及照明功率密度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示意图54
能耗监测系统图5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6-07 17:56:20

提问网友:莫造价


请问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道如何设置

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请教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广东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请教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广东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请教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广东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请教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广东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这是板加腋。

软件中无法直接设置板加腋钢筋同板筋信息,板加腋钢筋信息需要单独在板加腋属性中输入,若不输入板加腋钢筋信息,那么软件不会计算出板加腋的钢筋量。如图:

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请教这是什么板呀?广联达2021绘制是先绘制普通板然后另外绘制板加腋吗?钢筋不知-广东

ICS93.080.30 P66 备案号: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雅 JT/T279—2004 代替T/T279一1995 3000元 公路交通标志板 Road traffic sign panels 2004-11-02发布 200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发布 JT/T279-2004 目次 前言4 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和定义5 4产品分类 6 5技术要求6 6试验方法 11 7检验规则】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3 JT/T279—2004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N12899-1:2001《固定的、立式的道路交通标志)及B5873:Pa6:1983道路交通标志 及内部照明标柱》. 本标准代替JT/T279一1995(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与/T279一1995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 如下: —一增加了对标志底板、滑槽及其连接方式的技术要求; —一根据现行标准,对反光型公路交通标志板的标志面性能进行了相应修改; ——取消了反光膜耐弯曲、耐溶剂、抗拉荷载、防沾纸剥离、收缩性能等检测项目.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文英、吴必仁、王.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 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1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200—2020 代替JT/T2002004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建设要求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road passenger station 2020-04-28发布 202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200—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车站类别 2 5级别划分 2 6等级车站站址选择…… ……4 7建设要求 4 8站级验收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车站生产规模指标量化方法 ……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车站设施规模指标及其量化方法…… ……8 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站各类设备构成 …12 I JT/T20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200一200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本标准与JT/T200一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汽车客运站、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位数的定义(见3.1、3.2、3.4、3.6, 2004年版的2.1、2.3、2.5、2.6); —删除了统计年度的定义(见2004年版的2.3); 一增加了日发车班次、旅游汽车客运站、国际汽车客运站的定义(见3.5、3.73.8); —修改了按规模分类中简易车站、招呼站的表述(见第4章,2004年版的3.1); 删除了车站按位置和特点、服务方式的分类(见2004年版的3.2、3.3); —删除了车站主要功能(见2004年版的第4章); 一修改了车站级别划分依据,删除了地理位置因素,等级车站由五个级别改为三个级别(见5.1, 2004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一级、二级、三级车站设施和设备配置与日发量的要求,删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因素的日 发量条件,修改了旅游车站、国际车站日发量条件,增加了综合客运枢纽内车站的日发量条件 (见5.1、5.2、5.3、表1、表2 2004年版的6.1、6.2、6.3、表1、表2); —删除了四级、五级车站的级别划分设施和设备、日发量要求,增加了便捷车站设施和设备配置 要求(见表1、表2 2004年版的6.4、6.5、表1、表2); 一修改了简易车站级别划分要求(见5.5、5.6、表1、表2 2004年版的6.6、6.7); 修改了等级车站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见6.1 2004年版的5.1); 修改了等级车站与公路与城市道路、其他运输方式场站衔接的要求(见6.2 2004年版的5.2); 一修改了等级车站的地质条件、公用工程网衔接要求(见6.3、6.4 2004年版的5.2); 一增加了等级车站的集约节约用地要求(见6.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R11 JT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雅 JT/T200-2004 代替T/T200一1995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passenger station 2004-04-16发布 2004-07-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JT/T200200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车站类别…………………………………………………………………1 4车站主要功能……………2 5站址选择………………………………………………………………2 6级别划分…2 7建设要求………………………………… 客站级验收…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车站规模指标的量化方法……………………………,6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9 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站设备及配置要求…11 I JT/T200-2004 前言 本标准代替T/T200一1995《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本标准与JT/T200一1995的主要 差异如下: 一一修改了适用范围; 一修改了站址选择原则: ——站级划分增加了一级;首选条件为车站设施和设备的配置;旅客日发送量改为“设计年度平均 日旅客发送量”: ——增加了车站类别和建设要求等内容; —对汽车客运站服务设施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一增加了三个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安大学、广西壮族白治区公路运输管理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西安城东客运 站、湖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沈阳地泰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 局、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运输管理局、江西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浙江省公路运输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三省李志强付健马仁洪杜文艺张智勇原培新零晓华 吴冰胡兴华邢占文林建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3190一1984.T/T200一199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180.01
E9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457—2019
石油、石化天然气工业油气生产系统的材料选择和腐蚀控制
Petroleum,petrochemical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Materials selection and corrosion control for oil and gas production systems
2019-11-04发布 2020一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7457,SY/T 7457-2019,天然气工业,油气生产系统的材料选择,油气生产系统的腐蚀控制,石化,石油,SY/T 7457-2019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 油气生产系统的材料选择和腐蚀控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油气输送和处理相关的管线、配管和设备进行材料选择时评估所沙及的腐蚀机理和参数,包括公用系统和注人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从井口(包括井口)到管线(包括管线)用于输送稳定产物的所有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井下组件。
本标准涵盖以下内容:
——腐蚀评价
—一特定应用或系统。或两者皆有的材料选择:
——材料的性能限制:
——腐蚀控制。
本标准涉及通常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知且有文件记录。本标准亦允许对其他材料进行评定以便使用。
本标准不提供设备制造和测试的详细材料要求或指导原则。这些信息可在特定产品和制造标准中得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5015156-1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油气开果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1部分:选择抗裂
纹材料的一殷原则(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一Materials for use in H,S-containing environments in oil and gas production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for selection of cracking-resistant materials)
15015156-2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2部分:抗开裂碳钢和低合金钢及铸铁的使用(Petroleum and ratural gas industries一Materials for use in HS一containing enviroements
in oil and gas prodaction--Part 2 Cacking-resistant carbon and low-alloy steels,and the use of cast irons)
1S015156-3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3部分:抗开裂耐腐蚀合金和其他合金[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一Materials for use in HS一containing environments in oil and gas prodaction-Part 3 Cracking-resistant CRAs (corrosion-resistant alloys)and other alloys]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地层水aquifer water
来自漆透性岩石或硫松地层中的水。
3.1.2
碳铜carbon steel
由质量分数不超过2%的碳和质量分数不超过1.65%的锰及其他元素残余量组成的铁碳合金,但不含为了脱氧而有意添加的一定量的元素(通常是硅和/或铝)。
注:用于石油行业的碳钢含碳量通常小于0%《质量分数)。
3.1.3
耐蚀合金corrosion一resistant alloy
在对碳钢具有腐蚀性的油田环境中能够抵抗均匀和局部腐蚀的合金。
3.1.4
最终用户end user
负责设备或装置运行的所有者或组织。
3.1.5
易切削钢free一nachining steel
组成成分中含有为提高加工性能而有意添加硫、硒或铅等元素的钢。
3.1.6
选度fugacity
与液体混合物平衡的气相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的非理想分压。
注:送度系数取决于湿度和总压力。
3.1.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一ibre一reinforced plastic
山热四性树脂组成并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3.1.8
氢致开裂hydrogen-一induced cracking(HIC》
当氧原子扩散到钢中,并在陷饼处结合形成氯分子时,发生在碳钢和低合金钢中的平面开裂。
注:开裂是由氢在讲处引起的压力增大所致。氢败开裂(HC)的形成不需要施加外部应力。产生氧致开裂(旧)的缺陷位置通常存在干高杂质含量处,即存在高密度的平面型夹杂物,和/或由杂质及合金元素偏析引起的异常显微烟织区城(如带状组织)。这种形式的氢致开裂(HIC)与焊接无关。
3.1.9
氢应力开裂hydrogen stress cracking(HSC》
由拉应力(残余应力或施加的应力)及金属中氢的存在引起的开裂。
注:氢应力开裂(H5C)描述了一种发生在对硫化物应力开裂(SSC)不敏感的金属中的一种开裂,即当这种金
属作为闭极和另一种腐蚀活性高的金属作为阳极形成电时,由氢引起的腾化,术语”电偶诱发氢应力开裂用于这种开器的机理。
3.1.10
液态金属脆化liquid metal embrittlement
某种液态金属进人到与其接触的特定合金中面引起的开裂形式。
3.1.11
低合金钢ow alloy steel
合金元索总含量低于5%(质量分数),但高于碳钢规定的合金元素含量的钢。
3.1.12
制造商manufacturer4材料选择的设计信息
本标准为油气生产设施提供了材料选择原则。为了使承包商能够对设施进行材料选择,最终用户在询价和签订合同时宜提供表1中规定的信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