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73 页)

ICS77.150.30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650—2020代替YS/T650—2007
医用气体真空用无缝铜管
Seamless copper tubes for medical gases and vacuum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650,YS/T 650-2020,医用气体,真空用无缝铜管,YS/T 650-2020 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6mm~219mm的分配输送以下医用气体或真空用无缝圆形铜管(以下简称管
材):
氧气、一氧化氮、氮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
呼吸气体;
上述气体的特殊混合气体;
外科器械用气体;
麻醉气体,蒸气;
一压缩空气。
符合本标准的管材能适合毛细焊接、铜焊、硬钎焊、软钎焊或进行机械加工成套管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1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244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T246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1047一2005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375-1994焊接术语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5248一201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1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
GB/T33817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34505一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的测定方法
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483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66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
3术语和定义
GB/T3375一19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钎焊brazing and soldering
硬钎焊和软钎焊的总称。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化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毛细作用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3.2
硬钎焊brazing
使用熔点高于450℃的钎料进行的钎焊。
3.3
软钎焊soldering
使用熔点低于450℃的钎料进行的钎焊。
3.4
焊接welding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GB/T3375一1994,定义2.1]

3.5
耐久标志durably marked
在安装调试过程后保持可辨读性的标志。
3.6
永久标志permanently marked
用冲压、蚀刻或雕刻的方法制作的在管材使用寿命期间保持可读性的标志。
3.7
公称尺寸(DN)nominal size
用于管道系统元件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尺寸标识。它由字母DN和后跟无因次的整数数字组成。
这个数字与端部连接的孔径或外径(用mm表示)等特征尺寸直接相关。
注1:除在相关标准中另有规定,字母DN后面的数字不代表测量值,也不能用于计算目的。
注2:采用DN标识系统的那些标准,应给出DN与管道元件的尺寸的关系,例如DN/OD或DN/IN
[GB/T1047一2005,定义2]
注3:为了参考起见,如果管路系统需要公称尺寸(DN)尺寸,管材的标准计算方法如下:公称尺寸(DN)=名义外径(OD)一2X公称壁厚(t),由此公式计算出的数值取整数。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管材的牌号、代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尺寸系列
管材的外形尺寸系列见表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10
H6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32—2020代替YS/T432-2000
铝塑复合板铝及铝合金冷轧带箔材
Wrought aluminum and aluminium alloy strips and foils for aluminium-plastic composite sheet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32,YS/T 432-2020,箔材,铝及铝合金冷轧带,铝塑复合板,YS/T 432-2020 铝塑复合板用铝及铝合金冷轧带、箔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塑复合板用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箔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铝塑复合板用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箔材(以下简称带、箔材),同时也适用于彩涂板的
基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3880(所有部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17432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及尺寸规格

带、箔材的牌号、状态、尺寸规格及套筒内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
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3.1.2标记及示例
带、箔材的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尺寸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
3003牌号、H18状态、厚度为0.50mm、宽度为1250.0mm的带材,标记为:带YS/T432-3003H18-0.50X1250
示例2:
1100牌号、H18状态、厚度为0.12mm、宽度为920.0mm的箔材,标记为:箔YS/T432-1100H18-0.12X920
3.2化学成分
带、箔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
3.3尺寸偏差
3.3.1厚度
带、箔材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GB/T20975或GB/T7999的规定,仲裁分析应采用GB/T20975规定的方法。
4.1.2仅对GB/T3190中相应牌号的“A1”及“其他”栏之外有数值规定的元素进行常规化学分析。当怀疑非常规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超出了本标准的限定值时,生产者应对这些元素进行分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10
H07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37—2018代替YS/T437—2009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
计算机程序要求

Moment of inertia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computing software requirements of aluminium profiles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37,YS/T 437-2018,几何参数算法,计算机程序要求,铝合金型材截面,YS/T 437-2018 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的符号、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的计算。
2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3截面几何参数计算方法
3.1普通型材的截面几何参数计算方法
3.1.1计算原理
通过化简,把复杂的型材截面几何性质问题转化为最终求有限多个三角形几何性质问题,使之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合计算机求解。化简路径为:空腔型材→实心型材→一般多边形→三角形。如图1所示,将多边形分解成具有某一共同顶点(X。,Y)的有限多个三角形。计算每个三角形的各种几何参数,通过简单求解确定多边形的几何参数。这样求得的每个三角形面积A:及其相对于起始点(Yo)的惯性矩IAx,和IAy:具有正负两种结果。当O,I,I+1三点(I=1,N一2)构成的三角形呈逆时针转向时,计算值为正,反之为负。当将一个N边形分解成具有某一共同顶点的N一2个三角形,并进行几何性质累加时,多边形中凹、凸部位自动实现正负相抵(见图1阴影部分),确保最终结果的正确。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的截面几何参数误差分析见附录A。

3.1.2三角形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3.1.2.1三角形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

4对计算机程序的要求
4.1功能性
4.1.1能够计算铝合金型材全部截面几何参数。
4.1.2用于多个空腔型材截面的计算。
4.1.3用解析法(精确解)和计算机法(近似解)求得的各种截面参数,两者的相对误差不大于万分之一。
4.2可靠性
4.2.1对多种不同截面实际计算,证明结果正确、可用。
4.2.2同一截面型材多次计算结果一致。
4.2.3应用程序需要编写有相应的容错、调试等功能。比如关闭时提醒保存;或当出现其他错误时可以抛出异常、程序调试、基本的容错等功能。
4.3易使用性
4.3.1原始数据用直观的图形方式输人,结果数据用规范、可读的表格或文字方式输出。
4.3.2有利于型材绘图模板的设计。
4.3.3操作界面友好,并具有错误提示和帮助功能。
4.4效率
4.4.1在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条件下,用于截面计算和结果显示的时间不应有明显等待的感觉。
4.4.2程序占用系统资源少,可嵌人通用绘图平台随时调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3-2019代替YS/T445.3-200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
荧光光谱法和溴酸钾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3: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potassium bromate titrimetric method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45.3,YS/T 445.3-2019,化学分析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溴酸钾滴定法,砷含量测定,银精矿,YS/T 445.3-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溴酸钾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10%~0.40%;方法2测定范围:>0.40%~3.00%。
2方法1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经硝酸、氯酸钾、氢氟酸、硫酸溶解,在盐酸介质中,用硫脲-抗坏血酸进行预还原,在氢化物发生
器中,砷被硼氢化钾还原成氢化物,用氩气导入石英炉原子化器中,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测量其荧光强
度。
2.2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氯酸钾。
2.2.2盐酸(o=1.19g/mL),优级纯
2.2.3硝酸(o=1.42g/mL)。
2.2.4硫酸(p=1.84g/mL)。
2.2.5氢氟酸(o=1.15g/mL)。
2.2.6硫酸(1+1)。
2.2.7盐酸(1+19)。
2.2.8氢氧化钠溶液(200g/1.)。
2.2.9氢氧化钠溶液(5g/L)。

2.2.10酚酞(1g/L乙醇溶液)。
2.2.11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50g/L):称取硫脲、抗坏血酸各5g,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00mL,混匀,现用现配。
2.2.12硼氢化钾(10g/L):称取10g硼氢化钾溶解于1000mL氢氧化钠溶液(2.2.9)中,现用现配。
2.2.13砷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320g三氧化二砷(基准预先在100℃~105℃的烘箱中烘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100mL烧杯中,加5mL氢氧化钠溶液(2.2.8),低温加热使其溶解,加50mL水,2滴酚酞乙醇溶液(2.2.10),用硫酸(2.2.6)中和至红色刚消失,再过量2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100ug砷。
2.2.14砷标准溶液:移取2.00mL神标准贮存溶液(2.2.13)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ug砷。

3方法2溴酸钾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经硝酸、氯酸钾溶解。在6mol/L盐酸介质中,以溴化钾为催化剂,用硫酸联胺将五价碑还原为三价砷,用蒸馏法将三氯化砷与其他元素分离。三氯化砷用水吸收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溴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终点。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溴化钾。
3.2.2硫酸联胺。
3.2.3氯酸钾。
3.2.4盐酸(o=1.19g/mL)。
3.2.5硝酸(p=1.42g/mL)。
3.2.6硫酸(o=1.84g/mL)。
3.2.7盐酸(1+1)。
3.2.8硫酸(1+1)。
3.2.9氢氧化钠溶液(200g/L)。
3.2.10砷标准溶液:称取0.2641g基准三氧化二砷(预先在100℃~105℃烘1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3.2.9),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50mL水,2滴酚酞乙醇溶液(3.2.12),用盐酸(3.2.7)中和至红色刚褪并过量2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1mL此溶液含0.2mg砷。
3.2.11溴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6KBrO)≈0.005mol/L]。
3.2.11.1配制:称取0.74g溴酸钾,3.7g溴化钾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加热溶解,稍冷,移入
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5000mL,混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5—2019代替YS/T445.5一200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
燃烧-酸碱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5:Determination of sulphur content-The Barium sulfate gravimetry and combustion acid-base titration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45.5,YS/T 445.5-2019,化学分析方法,燃烧-酸碱滴定法,硫含量测定,硫酸钡重量法,银精矿,YS/T 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00%~40.00%。
2方法1硫酸钡重量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在800℃经碳酸钠、氧化锌、高锰酸钾混合溶剂熔融后.用水溶解可溶物,并用氯化钡沉淀溶液中的硫酸根,沉淀经过滤、灼烧后称重,按硫酸钡的质量计算试样中硫的含量
2.2试剂和材料
2.2.1混合熔剂: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锌、高锰酸钾按质量比为1:1:0.1相混合,研细,混匀。
2.2.2过氧化氢(30%)。
2.2.3盐酸(o=1.19g/mL)
2.2.4硝酸(o=1.42g/mL)。
2.2.5无水碳酸钠溶液(20g/L)
2.2.6氯化钡溶液(20g/L):称取100g氯化钡,溶于1L水中,过滤,再移取10mL,用沸水稀释至50mL趁热使用。
2.2.7硝酸银溶液(10g/L):称取0.5g硝酸银,用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5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加入1滴~2滴硝酸(2.2.4)。
2.2.8甲基橙指示剂(1g/L)。
2.2.9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3仪器与设备
2.3.1马弗炉:最高温度1350℃,常用温度800℃。
2.3.2天平:感量0.1mg。
2.3.3瓷坩埚:容积为25mL。
2.4试样
2.4.1试料粒度不大于100um。
2.4.2试样应在100℃~105℃的烘箱中烘干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3方法2燃烧-酸碱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在1200℃~1250℃空气气流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用过氧化氢吸收液吸收并氧化成硫酸。
加入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指示剂从紫红色转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硫的含量。
3.2试剂和材料
3.2.1氢氧化钠。
3.2.2变色硅胶。
3.2.3铅粉(w%≥99.99%)。
3.2.4氧化铜(粉状)。
3.2.5硫酸(o=1.84g/mL)
3.2.6硫酸(1+1)
3.2.7硝酸(1+3)。
3.2.8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0g高锰酸钾溶于100mL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溶解后装入洗气瓶中。
3.2.9.甲基红-次甲基蓝指示剂:称取0.12g甲基红和0.08g次甲基蓝,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
3.2.10过氧化氢吸收液:移取100mL.过氧化氢(30%),加水稀释至1000mL,加1mL混合指示剂。限一周内使用。
3.2.11硫酸铅基准试剂的制备:称取20g铅粉(3.2.3)于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mL硝酸(3.2.7)溶解,待反应完全后过滤除去悬浮物,加入20mL硫酸(3.2.6),沉降2h后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在烘箱内烘干,放到瓷坩埚中,于马弗炉780℃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待室温后取出放入研钵中研磨,再放入马弗炉780℃灼烧1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作为基准物。
3.2.1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约0.1mol/L)。
3.2.12.1配制:将氢氧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并在塑料瓶内放置至溶液澄清。吸取50mL上清液,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加热煮沸)稀释至10L,混匀。

4试验报告
本部分规定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使用的标准(YS/T445.5一2019);
一使用的方法(方法1/方法2);
一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试验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实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7—2019代替YS/T445.7—200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7: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Na2 EDTA titration method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Na2EDTA滴定法,YS/T 445.7,YS/T 445.7-2019,化学分析方法,铅含量测定,银精矿,YS/T 445.7-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35.00%。方法1不适用钡含量大于1%的银精矿中铅量的测定;方法2不适用钞量大于1%的银精矿中铅量的测定。
2方法1Na2EDTA滴定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溶解,在硫酸介质中铅形成硫酸铅沉淀,过滤,与共存元素分离,硫酸铅以乙酸-乙
酸钠缓冲溶液溶解。在pH值为5.0~6.0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铅量。
2.2试剂
2.2.1抗坏血酸。
2.2.2氟化铵。
2.2.3盐酸(p=1.19g/mL)。
2.2.4硝酸(p=1.42g/mL)。
2.2.5硫酸(p=1.84g/mL)。
2.2.6氢溴酸(o=1.40g/mL)。
2.2.7高氯酸(o=1.68g/ml)。
2.2.8硝酸(1+3)。
2.2.9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为5.0~6.0):375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5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2500mL混匀。
2.2.10酒石酸溶液(100g/L)。
2.2.11氟化铵饱和溶液。

2.2.12混合洗液:于100mL硫酸(2+98)加入2mL过氧化氢。
2.2.13硫基乙酸溶液(1十99)。
2.2.14硫氰酸钾溶液(50g/L)。
2.2.15二甲酚橙溶液(2g/L)。
2.2.16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c≈0.012mol/L)。
2.2.16.1配制:称取4.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 EDTA·2H2O)置于400mL烧杯中,加0.5g氢氧化钠,加水微热溶解,冷至室温,定容至1L,混匀,放置3d后标定。
2.2.16.2标定:称取4份0.100g(精确至0.00001g)金属铅(w≥99.99%)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15mL硝酸(2.2.8),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完全,取下稍冷。加入10mL硫酸(2.2.5),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约2min,取下冷却。以下按2.4.4.2操作。随同标定进行空白试验。

3方法2Na2EDTA返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溶解,在硫酸介质中铅形成硫酸铅沉淀,过滤,与共存元素分离,沉淀在氨性溶液中
溶于过量的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在H值为5.0~6.0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乙酸铅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并过量,再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和乙酸铅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铅量。
3.2试剂
3.2.1抗坏血酸。
3.2.2氟化铵。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使用的标准(YS/T445.7一2019);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一与基本试验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9—2019代替YS/T445.9-200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锌和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9:Determination of lead,zinc and cadmium content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45.9,YS/T 445.9-2019,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银精矿,锌和镉含量测定,YS/T 445.9-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铅、锌和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YS/T445的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铅、锌和镉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铅、锌和镉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2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溶解。在稀硝酸介质中,以空气-乙炔火焰,与原子吸收光谱仪按表2所列波长处,测量各元素的吸光度,镉扣除背景吸收,按标准曲线法计算铅、锌和的含量

3试剂
3.1盐酸(p=1.19g/mL)。
3.2硝酸(p=1.42g/mL)。
3.3高氯酸(=1.70g/mL)。
3.4氢溴酸(p=1.40g/mL)
3.5硝酸(1+1)。
3.6硝酸(1+3)。
3.7氟化铵饱和溶液。
3.8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铅(wm≥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3.6),盖上表
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及表面皿,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3.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铅。
3.9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锌(w≥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3.5),盖上表
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及表面皿,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3.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锌。
3.10镉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镉(wc≥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3.5),盖上表
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及表面皿,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3.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锅。
3.11铅、锌和镉混合标准溶液:移取50.00mL铅标准贮存液(3.8)、5.00mL.锌标准贮存溶液(3.9)2.00mL镉标准贮存溶液(3.10)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3.5),用水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500ug铅、50ug锌、20ug镉。
3.12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备有铅、锌和镉空心阴极灯,仪器应带扣背景装置。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试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铅、锌和锅的特征浓度应分别不大于0.200ug/mL、0.020ug/mL、0.018ug/mL;
一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
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16—2020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16:Determination of fluorine and chlorine contents-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45.16,YS/T 445.16-2020,化学分析方法,氟和氯含量测定,离子色谱法,银精矿,YS/T 445.16-2020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氟和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氟和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氟0.0200%~1.000%;氯0.0200%~0.500%。
2方法提要
试料以碳酸钠熔融后,再经硫酸蒸馏分解,其中的氟和氯随水蒸气逸出与样品分离,经吸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定为优级纯的试剂和一级水。
3.1氟化钠。
3.2氯化钠。
3.3氢氧化钠。
3.4碳酸钠。
3.5碳酸氢钠。
3.6硫酸(p=1.84g/mL)。
3.7硫酸(2+1):量取200mL浓硫酸(3.6)在搅拌下缓慢倒入100mL水中,混匀。
3.8氢氧化钠溶液(c(NaOH)=0.2mol/L):称取4.0g氢氧化钠(3.3)溶于500mL水中。
3.9淋洗液母液(c(Na2CO3)=0.32mol/L,c(NaHCO3)=0.10mol/L):称取33.92g碳酸钠(3.4)和
8.40g碳酸氢钠(3.5),以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10淋洗液(c(Naz CO3)=3.2mmol/L,c(NaHCO3)=1.0mmol/L):移取10.00mL淋洗液母液(3.9)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
3.11氟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2.2110g在105℃~110℃干燥2h的氟化钠基准试剂(3.1)于烧杯中,以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转人干燥的塑料瓶中储存。此溶液1mL含1000g氟。
3.12氯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6485g预先于500℃~600℃下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基准试剂(3.2)于烧杯中,以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氯。
3.13氟和氯混合标准溶液A:准确移取10.00mL氟标准贮存溶液(3.11)和10.00mL氯标准贮存溶液(3.12)于1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氟、100μg氯。
3.14氟和氯混合标准溶液B:准确移取10.00mL氟和氯混合标准溶液A(3.13)于1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g氟、10μg氯。

4仪器和设备
4.1离子色谱仪
色谱柱:阴离子分离柱和阴离子保护柱。
抑制器:化学抑制器或其他抑制器。
检测器:电导检测器。
配自动进样器或10mL注射器。
4.2水蒸气蒸馏装置(见附录A)。
4.3水性微孔滤膜过滤器:0.22μm。
注: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均需用2mol/L NaOH溶液和水分别浸泡4h,然后用水冲洗4次,晾干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6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61.8-2013代替YS/T461.8—200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ead and zinc bulk concentrates-Part 8: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61.8,YS/T 461.8-2013,化学分析方法,混合铅锌精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铜量测定,YS/T 461.8-201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YS/T461的本部分规定了混合铅锌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混合铅锌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铜:0.10%~5.00%。
2原理
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7口m处,测定铜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法计算铜的含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盐酸(o=1.19g/mL)。
3.2硝酸(0=1.42g/mL)。
3.3溴。
3.4盐酸(1+1)。
3.5硝酸(1+1),
3.6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铜(wc≥99.99%)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5),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完全,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mg铜。
3.7铜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3.6)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3.4),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铜。

4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铜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铜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090μ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一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040.20
CCS H26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42—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设备铝合金外壳材料及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aterials and welding of gas-insulated aluminum alloy enclosed equipments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242,DL/T 2242-2021,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设备,通用技术条件,铝合金外壳材料及焊接,DL/T 2242-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设备铝合金外壳材料及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设备铝合金外壳材料、焊接、检验与试验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采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VPPAW)、搅拌摩擦焊(FSW)等焊接方法制造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气设备用外壳及零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985.3铝及铝合金气体保护焊的推荐坡口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2653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880.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殷要求
GB/T3880.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力学性能
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尺寸偏差
GB/T4437.1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GB/T4842氩
GB/T5678等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6519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9438铝合金铸件
GB/T10858铝及铝合金焊丝
GB/T11023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GB/T12966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15823无损检测淮漏检测方法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19869.2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383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GB/T28819充气高压开关设备用铝合金外壳
GB/T32563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
GB/T34630.4搅拌摩擦焊铝及铝合金第4部分: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DL/T820.3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衍射时差法
JB/T3223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4734铝制焊接容器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47013.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47018.6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6部分:铝及铝合金焊丝和填充丝
NB/T47029压力容器用铝及铝合金锻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气设备外壳gas-insud electrical equipment enclosure
保持处于规定条件下的绝缘气体,以安全地维持要求的绝缘水平,保护设备免受外部影响并对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由焊管、法兰、接管、支腿等若干部件装焊而成。
3.2
焊管welded pipe
用铝带(卷)或铝板卷制,采用熔焊或搅拌摩擦焊焊接而成,包括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
3.3
小角度折弯外壳small-angle bending enclosure
折弯角度为170°~180°的焊管。
4总则
4.1一般规定
4.1.1外壳的制造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4.1.2外壳焊接、无损检测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4.1.3外壳的生产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
4.2材料
4.2.1铝材
4.2.1.1外壳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在选择材料牌号时,还应考虑其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腐蚀。推荐的铝合金外壳材料见附录A。
4.2.1.2变形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表面质量、性能要求、尺寸偏差应满足
GB/T3880.1~GB/T3880.3的规定。
4.2.1.3铸造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173的规定。
4.2.1.4热挤压管材应符合GB/T4437.1的要求。
4.2.1.5铝材应具有合格有效的质量证明书。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铝材时,应同时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货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040.30
CCS J2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41—2021
变电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door rail-based inspection robot system in substation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241,DL/T 2241-2021,变电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2241-2021 变电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换流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试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交流变电站、换流站等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846一2018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L/T1846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indoor rail-based inspection robot in substation
一种基于轨道移动,用于变电站室内电力设备及环境状态巡检作业的机器人,简称机器人。
3.2
变电站室内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indoor rail-based inpsection robot system in substation
一种由机器人、通信单元、轨道子系统、供电子系统、本地监控子系统组成,能够遥控或自主开展变电站室内巡检作业的系统,简称机器人系统。
3.3
变电站机器人本地监控子系统loc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ubsystem for a substation robot
由监控主机、通信设备、监控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组成,安装于变电站本地,用于监控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行的计算机系统,简称本地监控子系统。
[来源:DL/T1846-2018,3.4]

3.4
变电站机器人集中监控系统centraliz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ubstation robots
由变电站机器人集控设备组成,用于多个变电站本地监控子系统的接人、管理、监视及控制,实现多个变电站机器人的远程集中管控的系统,简称集控系统。
3.5
可见光图像识别visible light-based image recognition
利用图像识别算法从机器人采集的可见光图像中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
4系统组成
4.1机器人系统应包括机器人、通信单元、轨道子系统、供电子系统、本地监控子系统等,宜配备集控系统,机器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01
CCS K 47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40—2021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其配套横担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for composite pole and cross ar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240,DL/T 2240-2021,复合材料电杆及其配套横担,技术条件,配网,DL/T 2240-2021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其配套横担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的分类、原材料及构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与产品合格证,以及贮存与运输等。
本文件中复合材料电杆适用于标称电压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复合材料横担适用于标称电
压2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
通信及接触网架空线路中的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包括照明支柱和信号机桩等,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1.1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8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257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老化性能试验方法
GB/T3857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GB/T5169.1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6343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7559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挤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6422.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20142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一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
GB/T25045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
GB/T31838.2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GB/T31838.3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576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376聚合物绝缘子伞裙和护套用绝缘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DL/T1580交、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用芯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复合材料composites
由黏结材料(基体)和纤维状、粒状或其他形状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3.2
复合材料电杆composite pole
杆身采用复合材料的电杆。本文件中复合材料指纤维增强塑料。
3.3
复合绝缘横担composite cross arm
由承受负荷的绝缘空心管、绝缘填充物和边相复合绝缘子构成(称为“管型复合绝缘横担”),或
由承受负荷的、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形状截面的实心绝缘芯体、绝缘外套和固定在绝缘芯体上的端部金具构成(称为“棒型复合绝缘模担”),起到承受弯曲、扭转、拉伸、压缩负荷和电气绝缘作用。
3.4
横担本体cross arm core
复合绝缘横担的结构承力件,主要用来保证横担机械性能。
3.5
绝缘填充物insulating filler
填充在绝缘空心管中的绝缘材料。
3.6
涂层coating
涂覆于绝缘空心管和拉挤成型工艺电杆表面的一种固态连续膜,防止外界环境造成结构本体老化。
3.7
缠绕成型filament winding
在控制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以浸有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织物缠到芯模或模具上成型制品的一种方法。又称纤维缠绕成型。
3.8
拉挤成型pultrusion
在牵引设备的拉引下,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其制品,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连续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成型工艺。
3.9
锥度taper
上、下两底圆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3.10
标准检验荷载standard test load
P
电杆悬臂式试验时,检验杆顶位移是否满足要求时电杆梢部加载的集中荷载。
3.11
标准检验弯矩standard test bending moment
Mk
电杆悬臂式试验时,在标准检验荷载作用下假定支持点截面处的弯矩。

3.12
承载力检验弯矩test bending moment for bearing capacity
Mu
电杆悬臂式试验时,检验电杆承载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时假定支持点截面处的弯矩。承载力检验弯矩为标准检验弯矩的2倍。
3.13
额定弯曲负荷specified cantilever load:SCL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复合绝缘横担能够耐受的施加在线路端部金具上的弯曲负荷。
3.14
最大设计弯曲负荷maximum design cantilever load:MDCL
横担本体将要出现损伤的弯曲负荷值,运行负荷不应超过此值。
3.15
额定拉伸负荷specified tensile load:STL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复合绝缘横担能够承受的拉伸负荷。
3.16
额定扭转力矩specified torsion moment;STM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复合绝缘横担能够承受的扭转负荷。
4产品分类
4.1复合材料电杆
4.1.1复合材料电杆按外形分为普通锥形杆(代号为Z)、法兰式锥形杆(代号为FZ)、等径杆(代号为D)和台阶形杆(代号为T),锥形杆、等径杆和台阶形杆示意图如图1所示。按产品成型工艺方
式,复合材料电杆可分为拉挤成型、缠绕成型等工艺电杆。锥形杆和等径杆均有整根杆和组装杆,台阶形杆为组装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00.40
H3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68—2018代替YS/T468—2004
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
Lime used for nonferrous metals mineral processing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68,YS/T 468-2018,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YS/T 468-2018 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选矿用石灰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供有色金属选矿用、以石灰石为原料,在低于烧结温度下煅烧而成的块状、粉状石灰及其与水反应而形成的乳状石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7.1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GB/T2007.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据的表示和判定
JC/T620石灰取样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选矿用石灰有粉状、块状、乳状等形态,按其成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3.2化学成分
3.2.1选矿用石灰游离Ca0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2选矿用石灰的杂质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颜色基本一致,呈现白色,不得混有明显的煤渣、废石、石灰石等杂质。
3.4物理性能
块状石灰的粒度不大于150mm,乳状石灰浓度应在8%以上。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的测定
4.1.1游离Ca0含量的测定
游离CaO含量的测定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4.1.2杂质含量的测定
4.1.2.1块状石灰样按JC/T620规定取样称重记下重量,粉状石灰取样按GB/T2007.1规定取样称重记下重量,然后加水充分乳化并放至常温,再用5mm标准筛进行水筛,筛上物于(105士5)℃烘箱烘至恒重,计算得出重量百分比。
4.1.2.2取乳状石灰500g(精确至0.1g),先于(140士10)℃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后称重记下重量,再用200目(0.074mm)泰勒标准筛进行水筛,筛上物于(105士5)℃烘箱烘至恒重,计算得出重量百分比。
4.2物理性能检测
4.2.1块状石灰的粒度检测采用150mm方孔筛筛析。
4.2.2乳状石灰的浓度采用浓度壶等测试工具进行检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100.10
H30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91—2020代替YS/T491—2005
铝及铝合金熔剂
Flux for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491,YS/T 491-2020,熔剂,铝及铝合金,YS/T 491-2020 铝及铝合金用熔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用熔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
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熔炼过程中净化铝熔体用熔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733铸造铝合金锭
GB/T20975.9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0975.21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GB/T20975.34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4部分: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32186铝及铝合金铸锭纯净度检验
GB/T33908铝电解质初晶温度测定技术规范
GB/T34640.1变形铝及铝合金废料分类、回收与利用第1部分:废料的分类

3产品分类
3.1牌号表示方法
3.1.1牌号采用两位英文字母后级四位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F和一位阿拉伯数字(熔剂中不含F,则无此2项)、一位大写英文字母的形式表示,示例如下:
示例1:

YS/T 491,YS/T 491-2020,熔剂,铝及铝合金,YS/T 491-2020 铝及铝合金用熔剂

3.1.2牌号前两位的英文字母为熔剂代号,代表熔剂的两个主要化合物,如表1所示。
3.1.3排在熔剂代号后面的四位阿拉伯数字为主要化合物含量代号,见表1。

4要求
4.1化学成分
熔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

4.2外观
熔剂外观呈白色或浅灰色,熔剂不应发生潮解现象(潮解典型照片见图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10
CCS F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39—202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检测技术规范
Test specification for substation inspection robots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239,DL/T 2239-2021,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检测技术规范,DL/T 2239-202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的检测规则、试验方法及判定准则。
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的试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857.23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14598.2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DL/T1610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DL/T16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substation inspection robots
由机器人本体、通信设备、充电装置和监控后台等组成,可遥控或自主开展变电站巡检作业的系统。
3.2
机器人本体robot body
以激光导航等导航方式搭载检测设备,可进行自主移动的变电站设备移动巡检平台。
3.3
检测设备inspection equipment
搭载在机器人本体上,用于检测、采集和记录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设备或装置,例如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成像仪、噪声采集设备等。

3.4
通信设备communication equipment
用于机器人本体、检测设备与监控后台间数据通信的网络设备。
3.5
监控后台系统monitoring system
由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监控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组成,用于监控机器人运行的计算机系统。
4检验规则
4.1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
b)产品结构、材料、设计、工艺以及元器件等有较大改动时;
c)产品停产1年及以上,恢复生产时;
d)验收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时间间隔已超过3年;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按表1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60
H7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503—2020代替YS/T503—2009
硬质合金顶锤压缸
Anvils and high pressure cylinders of cemented carbide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503,YS/T 503-2020,压缸,硬质合金顶锤,YS/T 503-2020 硬质合金顶锤与压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合金顶锤与压缸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人造金刚石用抗高压构件的硬质合金顶锤与压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42硬质合金制品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GB/T5243硬质合金制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36594硬质合金超声检测方法
3分类
硬质合金顶锤与压缸按用途分为六面顶精加工产品、两面顶与压缸精加工产品两大类。
4技术要求
4.1六面顶精加工产品
4.1.1型号表示规则

六面顶精加工产品的型号由精加工顶锤代号(GDC)、直径(D)、顶面尺寸(E)、小斜面边线长度(F)、
小斜面角度(B)、高度(H)六个部分组成。

4.1.2推荐型号、主要尺寸及形位公差
六面顶精加工产品的推荐型号、主要尺寸、形位公差示意图见图1、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60
H7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513—2013代替YS/T513—2006
镍包铜复合粉
Nickel-coated copper composite powder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513,YS/T 513-2013,镍包铜复合粉,YS/T 513-2013 镍包铜复合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镍包铜复合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
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火焰喷涂及等离子喷涂、硅橡胶导电填充材料、导热填充材料、耐磨材料、电磁屏障材料、催化剂、电子工业、导电导热材料等用镍包铜复合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9.1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2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5158.3金属粉末还原法测定氧含量第3部分:可被氢还原的氧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13748.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21779金属粉末和相关化合物粒度分布的光散射试验方法
GB/T21931.1镍、镍铁和镍合金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GB/T21931.2镍、镍铁和镍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YS/T325.2镍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铜量的测定电解重量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
产品按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分为FF-Cu97-Ni-01、FF-Cu70-Ni-02、FF-Cu31-Ni-03、FF-Cu31-Ni-04
四个牌号。
3.1.2牌号表示规则
产品的牌号以FF-CuXX-Ni-OX表示,其中:
FF表示复合粉;
CuXX表示铜含量;
Ni表示包覆层成分为镍;
0×表示顺序号。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产品的物理性能
产品的粒度组成、流动性、松装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外观质量
产品应呈银灰色粉末状,无其他颜色混杂;产品应洁净、干燥、均匀、不得有结块及目视可见的外来夹杂物。
4试验方法
4.1产品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4.1.1产品中铜含量的测定按照YS/T325.2的规定进行。
4.1.2产品中铁含量的测定按照GB/T13748.9的规定进行。

4.1.3产品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按GB/T21931.1的规定进行。
4.1.4产品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按GB/T21931.2的规定进行。
4.1.5产品中氧含量的分析方法按GB/T5158.3的规定进行。
4.2产品的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4.2.1产品的粒度组成的测定按GB/T21779的规定进行。
4.2.2产品的流动性的测定按GB/T1482的规定进行。
4.2.3产品的松装密度的测定按GB/T1479.1的规定进行。
4.3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方法
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进行检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
CCS F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38—2021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pacity configu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contingency reserve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238,DL/T 2238-2021,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技术规范,电力系统,DL/T 2238-2021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交流同步电网事故备用容量基本要求、配置原则和管理归口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区域、省级电网以及发电、输电、供电、用电企业和用户等的事故备用容量配置,其他规模电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63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
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T38969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DL/T428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
DL/T961电网调度规范用语
DL/T123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5945、GB/T19963、GB/T26399、GB/T31464、GB38755、GB/T38969、DL/T428、DL./T961、DL/T12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故备用contingency reserve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后在规定时间(一般考虑30min)内可供调用的备用容量。
3.2
负荷备用load reserve
接于母线且立即可以带负荷的系统备用容量,用以平衡瞬间负荷、新能源引起的功率波动与预计(包含预测负荷和新能源预测)之间的偏差。

3.3
旋转备用spinning reserve
接于母线且立即可以带负荷的发电机组可发最大有功功率与当前运行有功功率的差值。
3.4
旋转事故备用spinning contingency reserve
接于母线且立即可以带负荷的发电机组在规定时间内可可靠调出的,并用于应对发电设备或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导致有功功率缺额的旋转备用。
3.5
直流频率限制控制DC frequency limit control;FLC
直流频率控制DC frequency control;FC
根据交流系统频率调整直流功率参考值的直流控制手段。
3.6
负荷侧备用load side reserve
负荷侧在规定时间内可以退出运行的负荷容量。
3.7
非旋转事故备用non-spinning contingency reserve
在规定时间内可调出的,并用于应对发电设备或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导致有功功率缺额的非旋转备用,可包括直流功率紧急提升/速降、直流FLC/FC、可参与调频的新能源发电容量、储能、负荷侧备用、抽水蓄能机组和备用水电机组容量等。
3.8
设防故障集fortification failure set
用于事故备用配置的故障集合。
3.9
频率稳定frequency stability
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系统频率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的能力。
3.10
直流可调功率备用DC adjustable power reserve
在规定时间内可调出的,并用于应对发电设备或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导致有功功率缺额的直流功率,可包括功率紧急提升/速降、直流FLC/FC、跨省区电力支援等。
3.11
一级控制区primary control grid
具备事故备用配置调度控制权限,与其他交流同步电网没有交流通道联系或有交流通道联系但无事故备用支援能力的交流同步电网。通常一级控制区由几个二级控制区构成。
3.12
二级控制区secondary control grid
具备事故备用配置调度控制权限,同时与其他电网有交流通道联系且具备事故备用支援能力的交流同步电网。

4总则
4.1一般要求
电力系统应预留一定容量的事故备用,以应对发电设备或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导致的功率缺额,其中旋转事故备用是保证系统频率稳定的重要支撑。
4.2配置目标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配置应满足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一是事故备用应在一定时间内全部调出,且调出后应持续一定时间;二是事故备用容量和分布应合理配置,可避免电力资源浪费,降低电力系统运营成本。
4.3事故备用体系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包括旋转事故备用、非旋转事故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040.40
H1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535.11—2020
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氟硅酸钠含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sodium fluoride-Part 11:Determination of sodium fluosilicate content-
Acid-alkali titrimetric method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535.11-2020,化学分析,氟化钠,氟硅酸钠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YS/T 535.11-2020 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氟硅酸钠含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氟化钠中氟硅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氟化钠中氟硅酸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30%~1.00%。
2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溶解,加入饱和氯化钾,将存在的氟硅酸钠转化为氟硅酸钾沉淀后,调节试液H值至中性,再加热分解为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此计算氟硅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实验室二级水。
3.1饱和氯化钾溶液。
3.2氢氧化钠溶液(4g/L),
3.3盐酸(1+99)。
3.4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约0.1mol/L):
配制: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人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移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吸量管移取5.4mL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一标定:称取0.75g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50L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入2滴酚酞乙醇溶液(3.5),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8。同时做空白试验。

3.5酚酞乙醇溶液(10g/L)。
4试样
样品研磨后通过0.125mm标准筛,于110℃士5℃的电烘箱中干燥2h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535.11-2020 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氟硅酸钠含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