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81 页)

架管租赁计算,租赁计算表,自动计算架管租金,架管租赁租金自动计算表excel版

架管租赁计算,租赁计算表,自动计算架管租金,架管租赁租金自动计算表excel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F2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7—2020
燃煤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cold aero-dynamic field test for coal-fired boiler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7,DL/T 2167-2020,冷态空气动力场,燃煤锅炉,试验方法,DL/T 2167-2020 燃煤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煤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角切圆、前后墙对冲以及W火焰煤粉燃烧锅炉,其他类型的锅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467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次风primary air
输送煤粉进入炉脖燃烧的空气,本文件中为冷态下经煤粉管进燃烧器的空气。
3.2
二次风secondary air
一次风携带的煤粉着火燃烧后用于促进煤粉燃烧而补入的热空气,本文件中为冷态下经二次风箱进燃烧器二次风喷口的空气。
3.3
三次风vent air
从细粉分离器出来的煤粉和空气的混合物,本文件中为冷态下经排粉机送入炉腔的空气。
3.4
燃尽风over-fire air
布置在炉上部单独送入的热风,用于降低O,生成量和提高煤粉燃尽率,本文件中为冷态下经二次风箱进燃尽风喷口的空气。
3.5
流场相似flow field similarity
在流动空间的各对应点上,表征流动的各物理量在冷热态下分别成一定比例,包括流场的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3.6
第二自模化区second self modeling region
当流体雷诺数高于一定值时,气流流动发展为完全素流状态,空间各点的绝对速度按比例增加,称流体流动进入第二自模化区。
3.7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cold aero-dynamic field test
检查燃烧器状态、安装质量以及风门调节挡板,启动风机实现锅炉冷态平衡通风,调整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以及燃尽风风速使炉内流动状态进入第二自模化区或保持雷诺数与热态相等,进行风量标定、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及燃尽风门挡板特性及风速调平、炉内空气动力场示踪等试验。
4试验仪器要求
4.1试验仪器包括标准型皮托管、靠背式测速管、微压计、温度计、热电偶、大气压力计、风速测量仪及激光测距仪等。
4.2标准型皮托管的系数应在0.99~1.01。
4.3靠背式测速管的系数应经标准型皮托管标定,系数应在0.81~0.86。
4.4微压计的示值允许误差应符合:200Pa以下不超过2Pa,200Pa以上不超过读数的±1%。
4.5热电偶的测量允许误差不超过±1℃。
4.6温度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不超过±1℃。
4.7大气压力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不超过土300Pa
4.8风速测量仪的示值允许误差不超过±(读数的1.5%+0.2)m/s。
4.9激光测距仪的示值允许误差不超过±2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F2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6—2020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性能试验规程
Performance test codes for utility boiler flue gas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6,DL/T 2166-2020,性能试验规程,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电站锅炉烟气,DL/T 2166-2020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性能试验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性能试验(包括鉴定试验、验收试验和常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低温省煤器与供热联合系统、低温省煤器与烟气再热器联合系统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性能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4.2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2部分:孔板
GB/T2624.3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3部分:喷嘴和文丘里喷嘴
GB/T8117(所有部分)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469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DLT9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flue gas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通过凝结水或热媒水,与锅炉低温烟气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和利用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烟卤段排烟热量的装置,包括低温省煤器、暖风器、烟气再热器等。
3.2
低温省煤器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布置于空气预热器之后,脱硫塔之前,用于吸收排烟热量加热凝结水或热媒水的装置。典型的低温省煤器系统图参见附录A。
3.3
烟气再热器flue gas reheater
布置于脱硫塔之后、烟卤之前,利用凝结水或热媒水在低温省煤器内吸收的热量加热湿法脱硫塔后净烟气的装置。
3.4
热水暖风器hot water air heater
利用低温省煤器出口热媒水或者回热系统凝结水加热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的装置。
3.5
热网水加热器heating network water heater
利用低温省煤器出口凝结水或热媒水加热热网回水的装置。

3.6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系统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ombined air heater system
由低温省煤器和暖风器组成的系统,利用低温省煤器出口热媒水或回热系统的凝结水加热暖风
器。典型的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系统图参见附录B。
3.7
水媒式烟气冷却烟气再热系统(WGGH)系统water medium gas-gas heater system
由低温省煤器和烟气再热器组成的系统,以凝结水或热媒水作为媒介,利用低温省煤器吸收排烟余热加热湿法脱硫后的净烟气。典型的WGGH系统图参见附录C。
3.8
低温省煤器联合供暖系统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ombined heating network water heater system
由低温省煤器和热网水加热器组成的系统,以凝结水或热媒水作为媒介,利用低温省煤器吸收排烟余热加热热网回水。典型的低温省煤器联合供暖系统图参见附录D。
3.9
节能量energy saving
投运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机组整体获得的供电煤耗降低量。
3.10
吸热量heat absorption capacity
通过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吸收的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
3.11
烟气侧阻力pressure drop of flue gas
烟气流经余热利用装置产生的压降。
3.12
烟气侧温降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the flue gas
通过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吸热后,烟气侧温度的降低值。
3.13
烟气再热段温升temperature increment of the flue gas
烟气再热器中被加热的低温烟气温度升高值。
3.14
空气侧温升temperature increment of the air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将吸收的热量用于加热空气预热器入口冷风,被加热的冷风温度升高值。
3.15
工质working medium
进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凝结水或热媒水。
3.16
工质流量working medium flow
进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凝结水或热媒水流量。
3.17
工质阻力pressure drop of working medium
工质流经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产生的压降。
3.18
工质温升temperature increment of the working medium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将吸收的热量用于加热凝结水或热媒水,被加热的凝结水或热媒水温度升高值。
3.19
漏风率air leakage ratio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烟气侧漏入的风量占流经余热利用装置的总烟气量的比例,
3.20
电耗率变化power consumption
与无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相比,投运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后,单位时间内厂用电率的变化值。
4试验项目和要求
4.1试验项目
a)节能量;
b)吸热量;
c)工质侧阻力;
d)烟气侧阻力;
e)烟气侧进出口烟气温度;
f)工质侧进出口工质温度;
g)空气侧进出口空气温度;
h)烟气侧漏风率;
i)电耗率变化。
4.2试验前应达成的协议
a)试验目的与试验项目;
b)试验单位职责范围;
c)试验燃料特性及其允许变化范围;
d)试验项目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e)试验项目、测点位置与数量;
f)测试前工况的稳定时间和测量持续时间;
g)将测试结果修正到保证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h)其他本文件未尽事宜。
4.3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由试验负责单位编写,并经试验各方认可,内容至少应包括:
a)试验目的;
b)试验条件与要求;
c)试验项目;
d)测试项目、仪器设备、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e)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f)试验人员与组织;
g)试验日程与计划。
4.4试验条件
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应具备如下条件:
a)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运行正常;
b)所有参与试验的仪器仪表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c)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可正常投入与退出,期间机组环保参数满足排放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F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5—2020
火力发电厂移动式卸料车
The travelling tripp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5,DL/T 2165-2020,火力发电厂,移动式卸料车,DL/T 2165-2020 火力发电厂移动式卸料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式卸料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定及标志、包装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移动式卸料车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0595带式输送机
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48(所有部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4784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549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
B/T4385.1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6392起重机车轮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型号说明
移动式卸料车型号说明见图1。

4.2结构形式
4.2.1移动式卸料车按照卸料方式分为单侧卸料和双侧卸料。单侧移动式卸料车结构示意见图2,双侧移动式卸料车结构示意见图3。
4.2.2移动式卸料车按照布置方式分为架空布置方式和地面布置方式。架空布置方式结构示意见图4,地面布置方式结构示意见图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20
CCS F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Baseline load assessment method for user participation demand response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2,DL/T 2162-2020,基线负荷,用户参与需求响应,评价方法,DL/T 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需求响应基线负荷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监管机构、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或第三方服务商实施需求响应工作,为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计算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
GB/T2900.84电工术语电价
GB/T2900.87电工术语电力市场
GB/T32127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37016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8、GB/T2900.84、GB/T2900.87、GB/T32127、GB/T37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线负荷baseline load
用户在需求响应期假定不实施需求响应的情况下,按一定时间周期统计计算的负荷曲线。
3.2
基线偏差baseline deviation
在非需求响应日,利用选取的用户基线计算方法,计算假定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段的用户基线负荷,与实际消耗的负荷相比较的偏差。
4基线负荷评价原则
4.1公平合理
制定的评价方法应考虑不同的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规模、负荷特性等。
4.2准确简明
用户基线负荷评价方法应基于当前技术水平合理设置阀值,易于管理者与用户的使用。
4.3数据典型
所选择的历史数据应与所计算的用户基线负荷强相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20
CCS F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1—2020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ower demand side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1,DL/T 2161-2020,技术导则,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DL/T 2161-2020 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与特性分析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需求侧资源的分类和通用特性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电网企业、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开展电力需求侧项目管理和电力需求侧资源的整合、规划和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8一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
GB/T2900.87一2011电工术语电力市场
GB/T32127一2015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37016一2018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DLT1330一2014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效果评估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8—2008、GB/T2900.87—2011、GB/T32127—2015、GB/T37016—2018和DL/T
1330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需求侧资源power demand side resourees
通过实施各类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减少电量消耗或调整电力需求的资源。
3.2
可节约电量资源electricity saving resourees
具备降低从电网获取电量能力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3.3
可调整电力资源power adjusting resourees
具备功率调节能力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4电力需求侧资源分类
4.1基于目标分类
4.1.1可节约电量资源
可节约电量资源是通过供配电、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等领域的工艺优化、设备改造、技术改进或管理提升,实现总耗电量降低的一种资源。
主要行业领域可节约电量资源的类型有:
a)供配电领域。例如,变压器、输配线路节能改造,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

b)工业用电领域。例如,工业电机系统、工业电加热系统。
)商业和居民用电领域。例如,商业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
4.1.2可调整电力资源
可调整电力资源通过改变固有的用电模式来实现负荷削减或转移,以满足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功率平衡。
从调整电力的实际效果和应用约束角度分析,可调整电力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a)可转移负荷:可将用电时段由峰时段向平时段或谷时段转移的负荷。例如,冰(水)蓄冷、电
蓄热等。
b)可调控负荷: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在特定时段内调控运行模式以改变用电功率的负荷。该类负
荷不存在用电时段转移的现象。例如,中央空调、电热水器等。
c)可中断负荷: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在特定时段内直接中断全部或部分用电功率的负荷。该类负
荷不存在用电时段转移的现象。例如,工业用户非关键性通风机、水泵或储能等。
4.2基于功能分类
4.2.1调峰资源
在用电高峰或低谷时,参与运行调节,以降低电网峰谷差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4.22调频资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通过调节发出或吸收功率来使电力系统频率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4.2.3调压资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对各中枢点运行电压具有改善作用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4.2.4节能改造资源
通过节能改造来减少能量消耗的电力需求侧资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20
CCS K 0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602020
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facilities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60,DL/T 2160-2020,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电力设施,DL/T 2160-2020 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配置、功能和运行等技术要求,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火力/水力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配电站、升压站,以下统称变电站)、电力线路和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核电厂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厂安全防范系统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
GB7000.201灯具第2-1部分:特殊要求固定式通用灯具
GB/T794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GB/T10408.8振动入侵探测器
GB12663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T23858检查井盖
GB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3258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8一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545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283.1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部分:技术要求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T5180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设施power facility
用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电力调度的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3.2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protection system
以防入侵、防盗窃、防破坏、防火、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为目的,由人力防范(人防)、实体防范(物防)和技术防范(技防)组成的安全防范和控制体系。
3.3
人力防范personnel protection
人防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
3.4
实体防范physical protection
物防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3.5
技术防范technical protection
技防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3.6
无人值守变电站unattended substation
站内不设置固定运行、维护值班和保安守护人员,运行监测、主要控制操作、安全防范由远控
制端进行,设备采取定期遥视维护的变电站。
3.7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 alarm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8
周界入侵防盗报警系统perimeter intrude alarm system
在保护区域边界布置探测器,当有人非法翻越或破坏周界时发出入侵报警信号的装置,包括各类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告警器等。
3.9
脉冲电子围栏pulse electronie fence
安装在保护区域边界上通以安全能量而构成高压电隔离的屏障装置,威懾、阻挡入侵者,并发出入侵报警信号,通常由脉冲主机、合金线、报警器等组成。

3.10
墙体振动报警装置the wall vibration alarm device
安装在围墙表面或内侧,当人为破坏围墙或人员攀爬围墙时,振动探测器检测到振动信息而发出入侵报警信号的装置。根据探测器类型划分,墙体振动报警装置可分为光缆型和布点型。
3.11
室内入侵防盗报警系统indoor intrude alarm system
能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空间区域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入侵区域的防盗报警系
统。通常由安装在重要出入口、室内、窗户等处的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门磁、窗磁、振动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报警主机、声光报警器、管理键盘等构成。
3.12
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ACS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1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control system:VSCS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识别、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14
辅助灯光照明控制系统auxiliary lighting control em
由照明控制器、射灯等组成,能够接收入侵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联动指令开启或关闭灯光,为提高夜间视频画面质量、入侵告警震、配合出入口
管理、运行人员远程巡查提供帮助。
3.15
安防监控中心security surveillance&control center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室。一般指各级调度控制中心、公安接处警中心,或有人值守的值班室、门卫室。
3.16
治安风险等级public security risk level
存在于电力设施及其周围的遭受盗窃、抢劫和人为破坏等安全威胁的程度。
3.17
主站平台platform
对前端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软件和硬件,一般包括呼叫建立与控制、用户与设备管理、平台管理、音视频处理、告警处理、遥信遥测处理等逻辑实体。主站平台简称平台。
3.18
前端系统station system
实现音视频、数据、告警及状态等信息采集和双向传送、控制功能的软件和硬件,一般包括摄像机及相关设备、入侵探测设备、报警设备、出入口控制设备、供电设备、本地控制及与平台连接设备等。前端系统简称前端,前端系统中的设备简称前端设备。
4总体要求
4.1安全防范工作基本原则
4.1.1电力设施安全防范工作应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原则。

4.1.2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兼顾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4.1.3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4.1.4发电厂、变电站、调度控制中心安全防范系统甲,入侵、视频、灯光、门禁等各子系统之间宜实现联动控制。
4.1.5变电站入侵告警信号、火灾告警信号应接入调度监控系统。无人值守变电站入侵告警信号应上传到远方安防监控中心或接入公安110处警服务平台。
4.1.6安防监控中心应有保障值班人员正常工作的辅助设施,并由掌握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员24h值守。
4.1.7电力设施一旦发生盗警、火警,应及时处置。对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建立有效的远程核警、确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4.1.8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应与电力设施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运行。新建电力工程安全防范设施必须按本文件实施,已经运行的电力设施应逐步进行改造。
4.1.9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在管理上应等同于主设备,包括维护、保养、检修、改造,落实相关所需资金。
4.1.10在发生重大治安突发事件、国家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段,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安全预警情况下,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4.2治安风险等级的划分
4.2.1治安风险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电力设施的重要程度、当地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电力设施遭受侵害后对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三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一级风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10
CCS F2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9—2020
变电站绝缘管型母线带电检测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live test of 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in substation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9,DL/T 2159-2020,变电站绝缘管型母线,带电检测技术,DL/T 2159-2020 变电站绝缘管型母线带电检测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绝缘管型母线带电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绝缘管型母线的带电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T3452019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417一2019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DL/T664一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缘管型母线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管型导体外覆盖固体绝缘层且表面电位为零的母线设备,由绝缘管型母线本体及其附件组成。
3.2
绝缘管型母线本体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body
管型导体外覆盖绝缘层且通过金属屏蔽层接地的一段母线。
3.3
绝缘管型母线附件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accessories
除绝缘管型母线本体外,构成母线设备导电通路的元件,包括母线的中间接头、终端和分支接
头等。
3.4
相对温差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升之差与其中较高温度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来源:DLT6642016,3.2]
4基本要求
开展变电站绝缘管型母线的带电检测,应遵循如下要求:
a)绝缘管型母线存在重大家族缺陷时,开展带电检测;
b)绝缘管型母线经受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工况,不进行测试无法确定其是否对设备运行状态有实质
性伤害时,开展带电检测;
c)带电检测项目包括红外热像检测、接地电流测量和紫外成像检测,必要时可增加高频局部放电
检测等项目;

d)严格按照GB26860中带电工作的相关安全工作规定和基本要求执行本文件所述检测项目;
e)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应经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校验合格,并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使用时应遵循产
品技术文件要求;
f)检测前,应按绝缘管型母线的相别和敷设路径,依次对母线本体和附件进行编号,并记录在检
测报告中;
g)检测前,检查绝缘管型母线的外观,若发现接地引下线接触不良、存在明显放电痕迹或支架松
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和上报,经许可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展带电检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20
CCS F2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live working on electrode line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8,DL/T 2158-2020,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接地极线路,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单极或双极运行方式下±500kV、±660kV和±800kV直流接地极架空线路带电作
业的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工器具的试验等。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500kV、±660kV和±800kV直流接地极架空线路的带电作业,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相关技术参数应进行海拔校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5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T6568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T13035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1339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各术语
GB/T18037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463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
DL/T878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
DL/T966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DLT976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5和GB/T1428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地极架空线路electrode overhead line
连接换流站中性母线与接地极导流系统的架空线路,
3.2
双极运行bipolar operation
利用正负两极导线和两端换流站的正负两极相连,构成直流侧闭环回路的运行方式。
3.3
单极运行monopole operation
利用直流线路中的一根极导线作为正或负极导线,与金属返回线(另一根导线)或大地构成直流侧单极回路的运行方式。
3.4
招弧角arcing horn
引导电弧沿绝缘子表面闪络的角型保护金具。

3.5
耐热绝缘工具thermal-resistant insulation tools
用于单极大地运行方式,导线处于高温条件时,使用中不发生形态变化等损伤并且能保持良好机械强度的绝缘工器具。
3.6
隔热防护用具thermal-resistant protective tools
在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进行带电作业时,为防御高温伤害,保护人体安全使用的防护用具,包括隔热遮蔽用具和隔热屏蔽服。
3.7
隔热屏蔽服thermal-resistant sereening clothes
由导电层、隔热层等多层布料制成的带电作业用屏蔽服,用来防止带电作业人员受到电场、电流和高温导线的影响。
3.8
隔热遮蔽用具thermal-resistant covering tools
用于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进行带电作业时,对高温设备进行遮蔽,保护人体安全的防护用具。
4一般要求
4.1人员要求
4.1.1带电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作业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应具有电工原理和电力线路的基本知识,掌握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作业工器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熟悉GB26859和本文件;应会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解敦;通过专责培训机构的理论、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上岗证。
4.1.2工作负责人(或安全监护人)应具有3年以上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际工作经验,熟悉设备状况,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
4.2制度要求
应按GB26859执行。
4.3气象条件要求
4.3.1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大雾时不应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10m/s或湿度大于80%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4.3.2在特殊或紧急条件下,必须在恶劣气候下进行带电抢修时,应针对现场气候和工作条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全体作业人员充分讨论,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抢修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4.3.3带电作业过程中若遇天气突然变化,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设备正常工况或采取其他措施。
4.4其他要求
4.4.1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新工具,应进行试验论证,确认安全可靠,制定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应用。
4.4.2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开始之前应与调度联系。需要停用再启动装置时,应履行许可手续。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向调度汇报。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再启动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FING BUREAU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培训与交流 课程设计:华东公司周文武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课程简介 培训背景概要: .建筑市场竞争白热化,施工企业利润空间狭小;科技创效急不可待; 施工企业低价中标成常态,安全事态高涨、事故频发,对企业影响巨大; 公司技术人员断层严重,项目技术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对危大专项方案的掌控能力急需提升;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培训与交流》课程,旨在提高P3-P4层级技术人员对危大专项方案的管理能力.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高大支模培训与交流 课程简介 目标学员: P3~P4层级技术和施工人员,主要针对技术负责人和新晋总工. 课长: 2.5h~3h 行政事项: 1.课堂上保持安静,手机全部静音; 2.积极参与互动和测试活动; 3.课间主动调节状态,保证课堂的高效学习; 4.请勿迟到、早退和课程中进出教室.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高大支模培训与交流 ...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功能及美感不断得到提升,设计师往往通过多变、奇
特的建筑形态打造出各类建筑。很多建筑室内外造型,具有高度高、悬挑大、施工荷载大的特点打造出美
观的空间效果及舒适的使用效果。这些设计极具特点的建筑在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为工程的
施工增加一定的挑战性。
所以熟悉高大支模的设计方法、方案编制、审批流程把控、架体验收等是我们建筑行业人员,尤其是技
术系统的人员的必修课。

建筑市场竞争白热化 ,施工企业利润空间狭小;科技创效急不可待;
• 施工企业低价中标成常态,安全事态高涨、事故频发,对企业影响巨大;
• 公司技术人员断层严重,项目技术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对危大专项方案的掌控能力急需提升;
• 《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培训与交流》课程,旨在提高P3-P4层级技术人员对危大专项方案的管理能力。

目标学员:
P3~P4层级技术和施工人员,主要针对技术负责人和新晋总工。
课长:
2.5h~3h
行政事项:
1.课堂上保持安静,手机全部静音;
2.积极参与互动和测试活动;
3.课间主动调节状态,保证课堂的高效学习;
4.请勿迟到、早退和课程中进出教室。

8:30---9:00高大模板的定义及选择方法
9:00----10:10高大模板专项方案的编制讲解
10:10----10:20休息
10:20---11:00高大模板方案编制流程掌控及组织实施
11:00---11:30高大模板事故案例分析

总目标:明确科技创效的内涵,了解一定的科技创效能力,识别项目的科技创效点,运用科技手段为项目降本增效添砖加瓦。
能够熟悉掌握不同的高大支模方案的设计方法、确保进度的前提下,选择最安全、最经济的方法。
能够了解高大支模方案的编制的要求及细部注意事项。
能够熟悉掌握高大支模方案的流程管控与组织实施。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简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文专项方案意义与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文件规定及其精神使从管理上、措施上、技术上、物资上、应急救援上充分保障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圆满完成避免发生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良社会影响同时通过专项方案编制、审查、审批、论证、实施、验收等过程让管理层、监督层、操作层及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危险源防范各种危险安全思想意识上进步提高新水准。
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是科技部最基础工作,也是关键工作,科技人员必须严谨对待,警钟长鸣!!

2021年,中建三局,培训讲义,培训课件,高大支模,中建三局《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培训与交流》讲义 2021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20
CCS K47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7—2020
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
Test system of tools for live working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7,DL/T 2157-2020,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DL/T 2157-2020 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的组成及试验范围、场地及安全要求、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维护等。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作业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试验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试验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2900.55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GB2686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
DL/T740电容型验电器
DL/T8482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工频高压试验装置
DL/T976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1082高压实验室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5、GB/T14286、DL/T9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test system of tools for live working
由电气试验单元、机械试验单元、主控单元组成,用于开展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检测的平台。
3.2
电气试验单元electrical test unit
由工频电压试验装置、专用试验装置等组成,用于开展带电作业工器具的电气性能试验。
3.3
机械试验单元mechanical test unit
由静负荷试验装置、专用试验夹具等组成,用于开展带电作业工器具的静负荷试验。
3.4
主控单元main control unit
实现人机交互,按照试验流程对相关试验设备及装置进行控制,并实现安全保护的控制平台。
4组成及试验范围
4.1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由电气试验单元、机械试验单元、主控单元组成。
4.2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系统应能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作业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要求,开展的试验项目的试验参数、试验方法应符合DL/T976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F2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4—2020
大中型水电工程运行风险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risk management for large and medium hydropower project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4,DL/T 2154-2020,大中型水电工程,管理规范,运行风险,DL/T 2154-2020 大中型水电工程运行风险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中型水电工程运行期的风险管理目标与准则、评估、应对、监督与沟通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工程运行期的风险管理,小型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3术语和定义
GB/T236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和/或负面的。
注2:目标可以是不同方面(如财务、健康与安全、环境等)和层面(如战略、组织、项目、产品和过程等)的目标。
注3:通常用潜在事件、后果或者两者的组合来区分风险。
注4:通常用事件后果(包括情形的变化)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
注5: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了解片面的状态。
32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在内的全过程。
3.3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注1:风险识别应包括对风险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
注2:风险识别可能涉及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4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注1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决策的基础。
注2:风险分析包括风险估计。
3.5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注:风险评价有助于风险应对决策。
3.6
风险应对risk response
处理风险的过程。
注1:风险应对可以包括:不开始或不再继续导致风险的行动,以规避风险;为寻求机会而承担或增加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改变后果;与其他各方分担风险;慎重考虑后决定保留风险。
注2:针对负面后果的风险应对有时指“风险缓解”“风险消除”“风险预防”“风险降低”等。
注3:风险应对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或改变现有风险。
4基本规定
4.1水电工程运行风险管理,应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方针、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资源配置、信息沟通机制等,并进行监督和查。
4.2水电工程运行风险主要包括水电工程设备设施在运、维护、检修及试验等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身、设备、环境风险。风险管理应充分考虑人员、制度、环境等要素,做到系统、全面,并持续更新完善。
4.3水电工程运行风险管理应符合GB/T24353的相关要求。
4.4水电工程运行风险管理应在确定风险管理目基础上,开展相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选择和实施最佳风险应对措施,并进行风险信息沟通、监督和检查,管理流程见图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7.140
CCS A 59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83.1-2022/IS012913-1:2014
声学
声景观
第1部分:定义概念性框架

Acoustics-—Soundscape--Part1: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IS012913-1:2014,IDT)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83.1,GB/T 41283.1-2022,声学,声景观,定义,概念性框架,GB/T 41283.1-2022 声学 声景观 第1部分:定义和概念性框架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声景观的定义及概念性框架,解释了与声景观研究中的测量、报告以及声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有关的各种因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声源sound sources
自然界或人为产生的声音。
注:见参考文献[6],
3.2
声环境acoustic environment
所有声源产生的经环境改变后到达接收点处的声音。
注:声环境可以是实际的或模拟的、室外的或室内的、经历过的或记忆中的。
3.3
声景观soundscape
声景
某场境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

4声景观的概念性框架
4.1概述
图1描述了感知、体验以及理解声环境的过程,它强调了7个基础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场境;(2)声源;(3)声环境;(4)听觉感受;(5)对听觉感受的理解;(6)响应;(7)效果[6.8~10]。

4.2场境
场境包括时间和空间中人、活动以及地点之间的相互关系[6.1,11,它可能通过听觉感受、对听觉感受的理解以及对声环境的响应来影响声景观。例如:
a)除了声环境,可能影响听觉感受的因素还包括气象条件(随季节改变)、听力障碍和助听器的
使用;
b)可能影响对听觉感受理解的因素包括对声源和发声者的态度、个人经历和期望(包括文化背景、身处某地的目的或理由),以及其他感官因素,如视觉印象和气味;
c)可能影响声环境响应的因素包括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光线强弱及天气,还包括情绪、处于此种环境下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个人对声音感知的调节能力,以及个人和他人的活动。
4.3声源
声景观源于声源(如道路交通、鸟鸣、说话、脚步声等)及其时空分布。
4.4声环境
如3.2定义,声环境是所有声源产生的经环境改变后到达接收点处的声音。环境的改变包括气象条件、吸收、衍射、混响和反射等对声传播的影响1~3。
4.5听觉感受
听觉感受是始于听觉刺激到达耳朵受体时的一种神经加工功能。这是检测和表达声环境的第一阶段。听觉感受受掩蔽、频谱、时域模式和声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见心理声学文献[14,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01
CCS K6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3—2020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
Live working robot 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3,DL/T 2153-2020,带电作业机器人,输电线路,DL/T 2153-2020 输电线路用带电作业机器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开展带电作业的机器人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857.23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8037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live working robot system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由机器人本体、地面监控基站和带电作业工具等组成,能够通过自主或遥控模式完成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任务的系统。
3.2
机器人本体main body of the robot
由电池作为电源的移动载体、通信设备等组成,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带电作业的移动装置。
3.3
地面监控基站local monitoring system
由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和监控软件等组成,在地面监控机器人带电作业的计算机统。3.4
带电作业工具live working tools
由机器人集成或携带,用于完成特定带电作业任务的专用工具。
3.5
越障crossing obstacles
机器人行走轮不脱离行走路径,且跨越杆塔、间隔棒、防振锤、压接管等障碍物的过程。
3.6
自主带电作业autonomous live working
无操作人员干预,机器人按预先规划的路线及任务进行带电作业。
3.7
遥控带电作业remote control live working
操作人员通过地面监控基站操控机器人进行带电作业。
3.8
爬坡能力climbing ability
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连续行走的最大坡度。
4组成与分类
4.1组成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配置应满足表1的要求。

4.2分类
4.2.1按是否具备越障功能分类
按是否具备越障功能分类:
a)越障型带电作业机器人:具有跨越杆塔及线路金具能力的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
b)非越障型带电作业机器人:不具有跨越杆塔及线路金具能力的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
4.2.2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控制方式分类:
a)遥控带电作业机器人:不具有智能行为能力,其主要控制参数和主要运动功能的实现需要人工
遥控来完成。
b)自主带电作业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能力,其主要控制参数和主要运动功能的实现不需要人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01
CCS Q 10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雅
JC/T2634-2021
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cement industry

2021-08-21发布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 2634,JC/T 2634-2021,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634-2021 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计算方法与数据统计、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通用水泥及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工厂的绿色化水平综合量化评估,特种水泥生产工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4915一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16911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761一202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202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300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6281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GB/T26282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GB/T27977水泥生产电能能效测试及计算方法
GB/T29115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
GB30760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GB31893水泥中水溶性铬(V1)的限量及测定方法
GB/T3215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生产企业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3650水泥制造能耗评价技术要求
GB/T33652水泥制造能耗测试技术规程
GB35170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
GB/T35461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
GB/T36001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GB/T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36536水泥生产企业水平衡测试方法
GB/T38294建筑材料行业能源审计技术导则
GB/T38692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一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295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50443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GB/T50558水泥工厂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标准
GB50588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

GB50634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
GB50954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工程设计规范
AQ7014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
HJ66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84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泥工业
HJ84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泥工业
JC/T452通用水泥质量等级
JC/T2301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JC/T2562一2020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RB/T106能源管理体系水泥企业认证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5号)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3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业和信息化部)

3术语和定义
GB/T36132、JC/T2562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价期period of evaluation
用以进行绿色工厂评价的企业运营时间段,通常为最近的1个自然年。
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确定评价期,如最近的连续12个月
4评价指标体系
4.1总则
4.1.1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见附录A)与评价指标要求(见附录B)两部分。
4.1.2基本要求包括基础合规性要求与基础管理职责要求,基本要求不参与评分。
4.1.3评价指标要求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综合绩效6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26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评价指标按评分要求采用指标加权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分。二级指标下的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与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可选要求为工厂通过努力宜达到的提高性要求。
4.2权重系数与指标得分
4.2.1基本要求不设置权重,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2.2一级指标权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9.020
CCS F 1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2—2020
生物质发电厂固体燃料中氯、氟含量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and fluorine in solid fuel of biomass power plant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2,DL/T 2152-2020,固体燃料,氯和氟含量测定方法,生物质发电厂,DL/T 2152-2020 生物质发电厂固体燃料中氯、氟含量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生物质发电厂固体燃料中氯、氟含量的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准备、仪器分析、结果计算、精密度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生物质发电厂固体燃料中氯、氟含量测定。本方法氯检测范围3.80mg/kg~200×
102mg/kg,氟检测范围是1.50mg/kg~65.0mg/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
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28730固体生物质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GB/T28731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试剂和材料
4.1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电阻率不应小于18.2M·Cm,其余指标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
4.2试验试剂
氟化钠(NaF)、氯化钠(NaCI)、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以上试剂均为优级纯。
4.3氧气
纯度不应低于99.5%,不应含可燃成分,不应使用电解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01
CCS Q 30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635—2021
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glass industry

2021-08-21发布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 2635,JC/T 2635-2021,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635-2021 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计算方法与数据统计、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平板玻璃产品和加工玻璃产品生产工厂的绿色化水平综合量化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4平板玻璃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T15764平板玻璃术语
GB/T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一2016中小型三项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761一202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一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一202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1340一2019玻璃和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300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4790一2016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26453一2011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9115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51.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平板玻璃生产企业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5604绿色产品评价建筑玻璃
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
GB/T36001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GB/T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38294建筑材料行业能源审计技术导则
GB/T38692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一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50435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
GB/T50559平板玻璃工厂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标准
HJ856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玻璃工业一平板玻璃
HJ98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工业
HJ2305玻璃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JC/T2563一2020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RB/T111能源管理体系玻璃企业认证要求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
《平板玻璃行业规范条件(2014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90号)
《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5号)
《平板玻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1]11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3术语和定义
GB11614、GB/T15764、GB/T36132和JC/T2563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价期period of evaluation
用以进行绿色工厂评价的企业运营时间段,通常为最近的1个自然年。
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确定评价期,如最近的连续12个月,
4评价指标体系
4.1
总则
4.1.1玻璃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见附录A)与评价指标要求(见附录B)两部分。
4.1.2基本要求包括基础合规性要求与基础管理职责要求,基本要求不参与评分。
4.1.3评价指标要求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综合绩效6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26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评价指标按评分要求采用指标加权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分。二级指标下的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与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可选要求为工厂通过努力宜达到的提高性要求。
4.2权重系数与指标得分
4.2.1基本要求不设置权重,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2.2一级指标权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00
CCS K8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1.3—2020
岸基供电系统 第3部分:变频电源
Shore-based power supply systems- Part 3: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1.3,DL/T 2151.3-2020,变频电源,岸基供电系统,DL/T 2151.3-2020 岸基供电系统 第3部分:变频电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岸基供电系统变频电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岸基供电系统中的变频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251.1一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422半导体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
GB/T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酒(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频电源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改变电压和(或)频率的供电装置。
3.2
低压变频电源low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额定输出电压1kV及以下的变频电源。
3.3
高压变频电源high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额定输出电压高于1kV的变频电源。
3.4
瞬变响应恢复时间transient response recovery time
输出电流由零至额定电流或由额定电流至零突变时,变压变频电源输出电压和频率恢复到稳定范围的时间。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变频电源应在4.1.1~4.1.3规定条件下达到设计要求。购买者与供货商之间另有协议的除外。
4.1.1大气条件
装置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要求如下:
a)环境温度:一10℃~+40℃;
b)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小于95%
c)污秽等级:Ⅲ级及以下。
4.1.2海拔
海拔不超过1000m。
4.1.3贮存环境和运输条件
贮存环境和运输过程的温度范围为一25℃~十55℃。
4.2主要参数和性能
4.2.1额定输出容量
额定条件下输出视在功率,单位为千伏安(kV·A)。
4.2.2额定电压
额定条件下线电压有效值,单位为伏(V)。
4.2.3额定电流
额定条件下交流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安(A).
4.2.4电压不平衡
在多相系统中,电压不平衡计算方法应符合GB/T13422的规定,应小于3%。
4.2.5过载能力
在规定的输入条件下,其输出电流等于额定输出电流的110%时,应正常工作不少于10min。
4.2.6稳态电压波动范围
变频电源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从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变化,最高或最低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对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应在一5%~十5%范围内。
4.2.7稳态频率波动
变频电源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输入条件下,从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变化,最高或最低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一0.5Hz~十0.5Hz范围内。

4.2.8瞬态电压波动
变频电源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输入条件下,负载从空载突加至规定的负载,然后由规定的负载突降至空载,最高或最低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对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应在一15%~十20%范围内。
4.2.9瞬态频率波动
变频电源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输入条件下,负载从空载突加至规定的负载,然后由规定的负载突降至空载,最高或最低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一1Hz~十1Hz范围内。
4.2.10瞬变响应恢复时间
变频电源输出电压响应恢复时间不应大于1.5s,输出频率瞬变响应恢复时间不应大于18。
4.2.11总谐波畸变
去掉基波之后,余下的谐波均方根值与基波的均方根之比,应小于5%。
4.2.12最大单次谐波
谐波中的最大单次谐波的均方根值与基波的均方根值之比,应小于3%。
4.2.13负载不平衡度
三相系统中,在最大一相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条件下,最大一相和最小一相电流之差与额定值之比,变频电源承受负载不平衡度应大于15%。
4.2.14效率
在稳态运行状态,变频电源在额定负载下的效率不应低于95%。
4.2.15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若有特殊要求,由购买者与制造厂商协商确定。
4.2.16噪声等级
在1m距离处测得的噪声应低于85dB。如果需要符合当地更加严格的标准规范,则在供应商和用
户之间应当就此进行商定。
4.3电磁兼容性能
4.3.1静电放电抗扰度
装置的人机界面、控制按键及控制系统的开门把柄应能承受GB/T17626.2一2018中第5章规定的
试验等级为3级的空气放电试验。
4.3.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3一2016中第5章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试验。
4.3.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的电源输入、采集输入以及通信端口应能承受GB/T17626.4一2018中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40.50
CCS K8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1.1—2020
岸基供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Shore-based power supply systems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2151.1,DL/T 2151.1-2020,岸基供电系统,通用要求,DL/T 2151.1-2020 岸基供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岸基供电系统通用要求、岸侧设备、船岸连接和接口设备、试验与检验、定期测试和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邮轮码头、滚装码头、客运码头、公务船码头岸基供电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2423.18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3859.2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2部分:应用导则
GB/T39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7251.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30845.1高压岸电连接系统(HVSC系统)用插头、插座和船用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30845.2高压岸电连接系统(HVSC系统)用插头、插座和船用耦合器第2部分:不同类型的船舶用附件的尺寸兼容性和互换性要求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825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JTS155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压岸电电源high voltage shore-to-ship power source
额定输出交流电压1kV以上,15kV及以下的港口岸电电源,简称高压电源。
3.2
低压岸电电源low voltage shore-to-ship power souree
额定输出交流电压1kV及以下的港口岸电电源,简称低压电源。
4通用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a)室内使用时,工作环境温度为一5℃~+40室外使用时,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45℃
b)海拔不宜超过1000m。当海拔大于1000m时,应按GB/T3859.2的规定使用。
c)室内使用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5%。
d)室外使用时,沿海港口船舶岸电应采取防菌、防盐雾的措施:内河码头船舶岸电应采取防潮湿、防霉菌的措施,具休严酷等级应分别符合GB/T2423.3、GB/T2423.16、GB/T2423.18的规定。
e)无导电或可致爆炸的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岸电电
源应适当提高强风防护等级。
f)高压岸电电源供电连接点应根据船舶千舷、潮沙水位和电缆上船位置等因素确定。
4.2系统设计及运行
4.2.1系统设计
港口岸电系统设计符合如下规定:
a)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适度超前”的原则;
b)系统设计应符合JTS155的规定;
c)系统设计应与港口发展规划相适应,综合考虑港口停靠船舶泊位数量和供电容量。
4.2.2系统运行
4.2.2.1港口岸电系统运行维护应取得下列资料:
a)设备及备品备件详细清单;
b)设备的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用户使用手册;
c)调试报告、安装使用与维护说明书等;
d)电气一次、二次系统及配套工程竣工图纸;
e)设备设置参数定值单;
f)经签字确认的交接验收报告;
g)其他资料。
4.2.2.2港口岸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a)应建立、健全岸电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现场规程、系统维护保养手册
及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
b)制定设备故障检修记录表、设备缺陷及异常记录表、港口岸电系统运行操作流程。设备故障检修记录可参考附录A,设备缺陷及异常记录可参考附录,港口岸电系统运行操作流程可参考附录C。
c)港口岸电系统运行、维护、检修应配备具有相关作业资格的专职技术人员,经培训后持证上
岗,并应定期考核。
4.3供电电压和频率
4.3.1岸电系统供电电压和频率应符合表1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