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766.2-2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 第2部分:数据交换协议
ICS47.020.70 M35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766.2—2019 代替JT/T767—200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 第2部分:数据交换协议 Shipborne terminal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art 2:Data exchange protocols 2019-12-24发布 202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766.2-2019 目次 前言 .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接口…… 2 5数据格式 ……2 6数据内容及其说明……3 I JT/T766.2-2019 前言 JT/T76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数据交换协议. 本部分为JT/T76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T/T767一200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监测终端数据交换协议》.与JT/T767一 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平台回执”和“通信回执”术语和定义(见3.1.1、3.1.2;2009年版3.1、3.2); —增加了缩略语(见3.2); 修改了接口的信号定义(见4.1、4.2 2009年版4.1、4.2); —增加了查询用户信息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1); —增加了返回本卡用户信息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 修改了终端状态查询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5 2009年版6.1); —修改了设置终端状态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7 2009年版6.3); —修改了终端之间通信申请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8 2009年版6.4); 修改了通信输出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11 2009年版6.7); 一修改了查询申请的说明(见6.15 2009年版6.11); —修改了回执查询结果的说明(见6.17 2009年版6.13); —增加了激活连续定位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3); —增加了广播地址查询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6): —增加了广播地址删除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7); —增加了广播地址设置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8); —增加了广播注册状态返回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29); —增加了遇险报警申请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0); —增加了遇险报警信息回执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1); 一—增加了遇险报警信息输出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2); 增加了外设连接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3); —增加了连接确认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4); —增加了队列管理的数据格式及说明(见6.35); —增加了队列信息的数据格式及...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T/T 766.1-2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
ICS47.020.70 M35 J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VT766.1-2019 代替JT/T766—200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船载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 Shipborne terminal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9-12-24发布 202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766.1-2019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一般要求 2 5功能要求 3 6性能要求 …6 7环境条件 …8 8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9 9其他要求 … 9 I JT/T766.1-2019 前言 JT/T766《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船载终端》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数据交换协议. 本部分为JT/T76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T/T766一2009《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船舶监测终端技术要求》.与JT/T766一2009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频度”“发射信号频率容差”术语和定义(见3.1.1、3.1.5、 3.1.6 2009年版3.1.1、3.1.4、3.1.5); —增加了“北斗短报文通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载终端”“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服务平台”术 语和定义(见3.1.2、3.1.3、3.1.7); —删除了“监测终端”术语和定义(见2009年版3.1.2); —修改了缩略语(见3.2 2009年版3.2); —修改了一般要求(见第4章,2009年版4.1); —增加了服务控制(见5.3); ——删除了信息管理中监测终端到固定用户的报文通信可支持的多种通信方式要求[见2009年版 4.3.5.2c)]; —删除了定时准确度(见2009年版4.4.1.10); —修改了终端运行状态显示(见5.2 2009年版4.3.2); —修改了差分信息接收处理(见5.6.2 2009年版4.3.6.2); —修改了位置轮询(见5.6.4 2009年版4.3.6.4); 修改了计算机控制显示功能(见5.10 2009年版4.3.11); 修改了数据传输(见5.13 2009年版4.3.14和4.3.15); 修改了定位精度(见6.1.5 2009年版4.4.1.5); —修改了动态性(见6.3 2009年版4.4.4); —修改了气候环境条件(见7.1 2009年版4.5.1); —增加了盐雾环境条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见7.3); —增加了霉菌环境条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见7.4).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施工技术指南(张喜刚 等编著)2012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6-21 17:57:38
提问网友: yeekies
解答网友: 幸福像花一样
是防火阀门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6-21 17:57:37
提问网友: 星星
请问有什么好的布置办法吗?
解答网友: 希望
用平均截面定义并画图.
问题专业: 装饰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6-21 17:57:27
提问网友: dker
这个卫生间楼地面应该套哪些定额和清单??
解答网友: 想夏
确定下范围,中间防水说甲方自理,如果防水以下都是甲方自理,只需要套块料楼地面就可以;
如果只是防水甲方自理:
块料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找平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6-21 17:56:34
提问网友: 少年
请问这种剪力墙要怎么布置,这是他的截面
解答网友: 希望
用剪力墙来定义,调整起点的顶标高和终点顶标高处理,也可以按底长度画出剪力墙,再布置异形墙洞的方法处理.
JB/T 7476-2007 办公设备噪声测试方法
ICS37.100.01
N47
备案号:21898—200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76—2007代替JB/T7476一1994
办公设备 噪声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of noise emitted by office equipments
2007-10-08发布 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包络办公设备的假想测量表面上测量A声级,并通过计算求得A声功率级的工程法(准工程法)和简易法噪声测试方法:在操作者或旁观者位置的A声级测量并求得等效连续A声级。
本标准适用于办公设备(包括模拟式静电复印机、数字式静电复印机及打印、传真、复印多功能设备、激光打印机、传真机、重氮复印机、办公用小胶印机、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油印机等)的噪声测量。对具体类型机器噪声的测量应按本标准进行选择,必要时可对其特殊要求做相应的具体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41一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gv IEC61260:1995)
GB/T3785一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3947一1996声学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947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声压级Lp sound pressure level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以分贝计。基准声压为20uPa。
3.2
声功率级Lw sound power level
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基准声功率为1pW。
3.3
A声级LpAA-weighted sound level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3.4
A声功率级LwAA-weighted sound power level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功率级。
3.5
等效(连续)A声级LAes 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 sound level
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3.6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
当声级计时间计权特性使用“慢”档,其测量噪声时指针指示在观察周期内在±3B之内起伏时,此噪声可认为是稳态噪声。
3.7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
在3.6的情形,如果指针起伏在±3dB之外,此噪声认为是非稳态噪声。
3.8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
一个单一的压力脉冲或一个单一的复合压力脉冲,它们的持续时间都小于0.5s。
3.9
操作者位置和旁观者位置station of operator and looker-on
操作者工作的地点和非操作者(旁观者)通常所处地点。
3.10
基准体reference body
一个恰好包围声源并终止于反射面的最小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假想表面体。
3.11
测量表面surface of measuring
一面积为,包络声源的假想表面,在其上设置测点。测量表面终止于反射面。
3.12
测点(传声器位置)point of measuring(station of microphon)
测点位于测量表面上,有基本测点及附加测点,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3.13
测量距离d distance of measuring
从基准体到测量表面的距离,一般为1m
3.14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
从测量源以外的所有声源传来的噪声。
3.15
背景噪声修正值k1 modifying value of background noise
对表面声压级上背景噪声影响进行考虑的一个修正值,单位为dB。
3.16
环境修正值k2 modifying value of environment
对测量表面声压级反射或吸收声音的影响考虑的一个修正值,单位为B。
3.17
温度、气压修正值k3 modifying value of temperature and air pressure
测量环境的温度、气压偏离标准环境条件(温度to=20℃,气压Po=100kPa)时,对测量表面声压级进行修正。k3<0.5dB时,其影响略去不计。
4需测定的量及其测量误差
4.1需测定的量是机器的A声功率级(频带声功率级测定可根据需要选定)及操作者(或旁观者)位置的等效连续A声级。
4.2测量误差:
a)工程法
当测试环境符合附录A规定时,对于100Hz~10000Hz频率范围内辐射噪声的频谱密度比较均匀的机器,A声功率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的测量标准偏差不大于2.0dB,1/1倍频带和1/3倍频带声功率级测量的标准偏差不大于表1中的数值。
b)准工程法
当测试环境符合附录A规定时,对于100Hz~10000Hz频率范围内辐射噪声的频谱密度比较均匀的机器,A声功率级测量的标准偏差不大于3.0dB,对频带声功率级的测量标准偏差不作规定。
c)简易法
当测试环境符合附录A规定时,对于辐射频谱密度均匀的机器,其标准偏差不大于4dB:对于辐射离散频率(脉冲噪声)的机器,其标准偏差不大于5dB;在相同测试环境中对同类型同尺寸的机器进行比较时,其标准偏差不大于3d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7425-2012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磨具技术条件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36629—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25—2012代替JB/T7425-1994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 或立方氮化硼磨具 技术条件
Superabrasive produc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amond or cubic boron nitride abrasive products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磨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树脂结合剂、金属结合剂和陶瓷结合剂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砂轮、磨盘、磨石和磨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6405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品种
GB/T6406超硬磨料金刚石或立方氨化颗粒尺寸
GB/T6408超硬磨料立方氮化硼
GB/T6409.1超硬磨具和锯形状总览、标记
GB/T6409.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或立方氯化硼磨具形状和尺寸
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16458磨料磨具术语
GB/T23537一2009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砂轮和磨头极限偏差和圆跳动公差
JB/T7989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技术条件
JB/T7990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微粉
JB/T7992普通磨具外观、尺寸和形位公差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645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磨具所使用的超硬磨料应符合GB/T6405、GB/T6406、GB/T6408、JB/T7989、JB/T7990的要
求。
4.1.2磨具形状和产品标记应符合GB/T6409.1的要求,尺寸应符合GB/T6409.2的要求。
4.1.3磨具所使用结合剂代号应符合GB/T6409.1的要求。
4.1.4磨具基体允许使用金属件和粉末压制件等。
4.1.5磨具磨料层与基体之间允许有无磨料的过渡层。
4.1.6磨具浓度应符合GB/T6409.1的要求。
4.2外观要求
4.2.1磨具工作表面不应有:原始表皮(未经加工的磨料层和基体表皮)(不加工磨具除外);发泡(磨
料层表面出现的鼓泡):氧化层(金属结合剂磨具经烧结后,磨料层表面异色和无光泽现象);夹杂(除
结合剂和超硬磨料之外,用目力能分辨出来的其他异物)
4.2.2基体表面应组织均匀、美观,不得有裂纹、毛刺和腐蚀凹坑(磨料层和基体表面的凹陷部分)等现象(如因校正产品形成的凹坑和痕迹,不按缺陷处理),基体材料为钢材时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
4.2.3磨料层、过渡层与基体衔接处应均匀一致,不应有起层和裂纹。磨具磨料层、过渡层与基体粘结处,要牢固、端正和美观。
4.2.4磨具工作表面上的磨料颗粒应出露,且分布均匀。
4.2.5磨具磨料层表面凹坑面积和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7292.2-2018 内燃机 衬套 第2部分:凸轮轴衬套 技术条件
ICS27.020
J92
备案号:64079—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292.2-2018代替B/T7292.2—2007
内燃机
衬套 第2部分:凸轮轴衬套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Bushes-Part 2:Camshaft bushes-—Specification
2018-04-30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7292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双金属卷制凸轮轴衬套的代号、结构和搭扣型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气缸直径为200mm以内的往复式内燃机双金属卷制凸轮轴衬套(以下简称凸轮轴衬套),其他卷制衬套,如摇臂衬套可参照执行。
注:用整体单层材料制成的内燃机凸轮轴衬套可参照JB/T7292.3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T12613.3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3部分:润滑油孔、油槽和油穴
GB/T12613.4一2011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4部分:材料
GB/T12613.5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5部分:外径检验
GB/T12613.7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7部分:薄壁轴套壁厚测量
GB/T18326一2001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GB/T27939·滑动轴承几何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
GB/T30512一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7925.2一1995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
B/T9764内燃机.卷制连杆衬套技术条件
3代号、结构和搭扣型式
3.1代号
表1所列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凸轮轴衬套各部位名称术语所对应的代号见表1和图1。
3.2结构和搭扣型式
凸轮轴衬套的典型结构和搭扣型式如图1所示。
4技术要求
4.1总则
凸轮轴衬套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部分的规定。
4.2
材料
4.2.1钢背材料由供需双方商定。用作钢背的钢的化学成分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商定。一般使用低碳钢。
4.2.2衬层用材料推荐采用GB/T18326一2001或GB/T12613.4一2011规定的P含量满足GB/T30512一2014要求的铜基合金或铝基合金。衬层材料的化学成分按产品图样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4.2.3凸轮轴衬套也可采用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的其他材质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
硬度
铜基合金和铝基合金硬度按GB/T18326一2001或GB/T12613.4-2011的规定,也可按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4.4金相组织
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723.4-2018 内燃机冷却风扇 第4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 试验方法
ICS27.020
J96
备案号:64865—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723.4-2018代替JB/T6723.4—2008
内燃机冷却风扇
第4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
试验方法
Cooling fa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Part 4:condensing engines fans-Test methods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6723的本部分规定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的试验项目、仪器仪表与精度要求、外观质量、静平衡、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风扇空气动力性能、风扇噪声、电性能、耐久性、结果分析与文件整理。
本部分适用于冷凝式内燃机带发电机及不带发电机的两种冷却风扇(以下简称风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6一2017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
GB/T4942.1一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号)分级
GB/T8069功能量规
GB/T11021一2014电气绝缘耐热性和表示方法
GB/T12796.2永磁铁氧体磁体第2部分:微电机用永磁铁氧体磁体分规范
B/T6723.3一2018内燃机冷却风扇第3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技术条件
3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
a)外观质量;
b)静平衡;
c)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
d)风扇空气动力性能;
e)风扇噪声;
f)电性能;
g)耐久性。
4仪器仪表与精度要求
4.1试验用的仪器仪表应校验合格。
4.2风量与静压用风筒与微压计测量,微压计的测量误差不超出士0.1Pa。
4.3转速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
4.4功率(扭矩)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
4.5噪声用精密声压计测定,其分度值应不大于0.5B(A)。
4.6大气压力计的分度值应不大于10Pa。
4.7温度计的分度值应不大于0.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723.3-2018 内燃机冷却风扇 第3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 技术条件
ICS27.020
J96
备案号:64864—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723.3—2018代替JB/T6723.3—2008
内燃机冷却风扇
第3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
技术条件
Cooling fa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Part 3:condensing engines fans -Specification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6723的本部分规定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的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冷凝式内燃机带发电机及不带发电机的两种冷却风扇(以下简称风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2521.1一2016全工艺冷轧电工钢第1部分:晶粒无取向钢带(片)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942.1一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号)分级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1021-2014电气绝缘耐热性和表示方法
GB/T12796.2永磁铁氧体磁体第2部分:微电机用永磁铁氧体磁体分规范
GB/T15115压铸铝合金
JB/T6723.4内燃机冷却风扇第4部分:冷凝式内燃机冷却风扇
试验方法
3
分类与命名
3.1根据产品结构与功能,风扇分为带发电机风扇与不带发电机风扇两类。
3.2
产品按下列规定命名:
示例1:
叶轮基本外径为180mm、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为40W的基本型带发电机风扇,标记为:
FF18-40JB/T6723.3—2018
示例2:
叶轮基本外径为140mm、变型代号为B的冷却风扇,标记为:
F14BJB/T6723.3-2018
4技术要求
4.1总则
风扇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产品系列及基本性能
4.2.1风扇产品系列及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4.2.2风扇应采用V带传动,其旋转方向自驱动端观察应为逆时针。
4.3材料
4.3.1风扇主要零部件材料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2除上述材料外,其他材料如确能达到本部分规定的性能要求,也可采用。
4.4
外观质量
4.4.1
风扇外表面应光洁、干净,无明显损伤或缺陷:镀层无锈蚀起层、刹落;漆层均匀、完整、牢固,无气泡、堆积、流痕
4.4.2零部件应正确就位,无缺件紧固应可靠:轴承应有防护装置,轴承空间应保持适量的润滑脂;叶轮应转动灵活,
无触擦、阻滞等现象运转时无异常响声。
4.4.3
风扇轴的轴向审动应小手0.2mm㎡。
4.5
静平衡
风扇叶轮部件应做静平衡,其许用不平衡量及校正平衡时的去重部位应按产品图样的规定。
4.6
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
风扇外形及安装部位(包括与配套冷凝式散热器有关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083-2018 固结磨具 碾米砂轮
ICS25.100.70
J43
备案号:67430—2019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83—2018代替JB/T6083一2006
固结磨具
碾米砂轮
Bonded abrasive products-Grinding wheel for husking rice
2018-12-21发布 201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碾米砂轮的分类、代号和尺寸、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验收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碾米砂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6普通磨料代号
GB/T2481.1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GB/T2484·固结磨具一般要求
GB/T2490·固结磨具硬度检验
GB/T2492固结磨具交付砂轮允许的不平衡量静态测量
GBT2493砂轮的回转试验方法
GB2494固结磨具安全要求
GB/T2495固结磨具包装
JB/T7992固结磨具外观、尺寸和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JB/T10450固结磨具检验规则
3分类、代号和尺寸
3.1,分类
碾米砂轮按基本几何形状分为圆柱形、圆锥台形和异形3类。
3.2尺寸代号
碾米砂轮尺寸代号见表1。
3.3形状代号和尺寸
3.3.1圆柱形碾米砂轮
3.3.1.11a型
形状如图1所示,主要规格尺寸见表2。
3.3.1.21b型
形状如图2所示,主要规格尺寸见表3。
4标记
示例:
1c型、外径为180mm、2片组合总厚度为610mm、装配孔径为70mm、黑碳化硅磨料、粒度为F30、硬度等级为Q、组织号为5、陶瓷结合剂、最高工作线速度为20m/s的碾米砂轮,标记为:
强米砂轮JB/T60831c-180X610/2X70-C/F30Q5V-20m/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019.2-2011 内燃机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ICS27.020
J95
备案号:32144—20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19.2-2011代替JB/T8124一1999
内燃机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entrifugal oil filters-Part 2:Test method
2011-05-18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6019的本部分规定了22kW~735kW液力驱动的离心式机油滤清器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内燃机用液力驱动的离心式机油滤清器(以下简称离心式机油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601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08—1985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neq ISO6245:1982)
GB11122-2006柴油机油
JB/T5089.3-2010内燃机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第3部分: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JB/T6019的本部分
3.1
额定驱动流量rated driving flow
由离心式机汕滤标准或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的最大驱动流量。
3.2
额定输出流量rated output flow
由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的全流离心式机油滤最小流量。
3.3
额定进油压力rated oil input pressure
由离心式机汕滤标准或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的进油压力。
3.4
额定输出压力rated output pressure
由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的全流离心式机油滤输出压力。
3.5
液力特性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对于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液力特性系指驱动流量与进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全流离心式机油滤,液力特性系指在额定输出压力下,驱动流量、输出流量与进油压力之间的关系。
3.6
转速特性speed characteristic
对于分流离心式机油滤,转速特性系指转子转速与进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全流离心式机油滤,转速特性系指在额定输出压力下,转子转速与进油压力之间的关系。
3.7
滤清效率efficiency
把含有一定浓度的试验杂质的机油一次通过滤清器,其滤出的试验杂质质量与所加入的试验杂质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如下:
a)液力特性和转速特性;
b)滤清效率:
c)限压阀开启压力;
d)倾斜状态下的液力特性和转速特性:
e)滤清器总成密封性:
f)转子总成耐压强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016.4-2008 内燃机 活塞环金相检验 第4部分:中高合金铸铁活塞环
ICS27.020
J92
备案号:23135一200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16.4-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金相检验
第4部分:中高合金铸铁活塞环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Piston rings-Metallographic inspections-Part 4:For middle and high content alloy cast iron
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1范围
B/T6016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中高合金铸铁活塞环金相组织的检验方法和评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内燃机中高合金铸铁活塞环金相组织的检验。
2技术要求
2.1石墨
石墨应为细小点片状,即A型、B型加适量的D型和E型,分布均匀,允许有极少量细小的F型石墨。按本部分第一级别图评定:1级~6级合格。
2.1.1石墨长度
石墨长度应小于或等于100um。
2.1.2D型和E型石墨
在环的工作表面层上,D型石墨应小于或等于视场面积的65%,集中分布的E型石墨应小于或等于视场面积的25%。
2.2基体组织
基体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或回火马氏体,不允许有珠光体。
2.2.1碳化物和磷共晶
碳化物应为点状、小条状或小块状,磷共晶应为小块状或断续网状,弥散分布;碳化物和磷共晶的总量应小于或等于视场面积的5%。按本部分第二级别图评定:1级~4级合格。
2.2.2游离铁素体
游离铁素体的数量应小于或等于视场面积的3%。按本部分第三级别图评定:1级~2级合格。
3检验与评定方法
3.1取样部位
试样应在环开口的对面左、右5mm范围内截取,并以其截面作为金相磨面。金相检验应在试样的整个磨面内进行。
3.2检验方法
3.2.1石墨的检验应在未浸蚀的金相磨面上进行。
3.2.2基体组织的检验在用2%~4%硝酸酒精浸蚀后的金相磨面上进行。
3.3评定方法
3.3.1石墨的评定
石墨应根据整个磨面内多数石墨的形状及分布对照标准图片进行评定。
3.3.1.1石墨长度的评定
石墨长度的评定在整个磨面内选取最长的石墨进行,以单个石墨两端的直线长度计算,不允许有三根石墨超出规定尺寸。
3.3.1.2D型和E型石墨的评定
D、E型石墨应在环的工作表面层上(即距外圆柱面1mm和上、下两端面各0.75mm的区域内)选取最差的视场进行,有三个视场不合格,则为不合格,并注明其D、E型石墨的平均百分含量。
3.3.2基体组织的评定
碳化物、磷共晶和游离铁素体应在整个磨面内选取最差的视场进行评定,如有三个视场不合格,则为不合格。
3.3.3本部分的图片视场尺寸为75mm×55mm。
4金相组织的评级
4.1石墨的评级
石墨在放大100倍下按第一级别图进行检查和评定,其各级说明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009.2-2017 中小功率内燃机 水箱 第2部分:非金属水箱 技术条件
ICS27.020
J96
备案号:57832—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09.2—2017
中小功率内燃机
水箱
第2部分:非金属水箱
技术条件
Small and medium pow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Water tanks-Part 2:Non-metallic water tanks-Specification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6009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小功率内燃机非金属水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工程塑料制造的中小功率内燃机蒸发式非金属水箱(以下简称水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43.1一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447-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8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63-2005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634.2一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2406.2一200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4486一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3技术要求
3.1材料物理化学性能
水箱推荐采用物理化学性能符合表1规定的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制造,也可采用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他工程塑料材料制造。
3.2
尺寸公差
3.2.1水箱塑料箱体的尺寸公差按GB/T14486一2008中一般精度的规定,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4486一
2008的规定。
3.2.2装配尺寸公差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3.3密封性能
水箱内部通入压力为30kPa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30s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3.4黏接强度与接缝质量
3.4.1
水箱各部位的黏接应牢固可靠,接缝应牢固、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熔穿、气孔等缺陷,毛刺高度不应大于1mm。
3.4.2水箱出水口接座与水箱塑料箱体应能承受不小于49N·m的扭矩。
3.4.3
其他部位采用专用胶黏接时拉伸强度应不小于30.0MPa;采用热熔黏接时拉伸强度应不小于18.0MPa。
3.5耐高温性能
水箱经110℃高温持续4h后,应无熔融、开裂、变形等现象,并满足3.3的要求。
3.6耐低温冲击性能
水箱经-30℃低温持续3h后,10s~15s内用350g实心钢球在1.5m高度处自由落体撞击,应无开裂、破碎等异常现象,并满足3.3的要求。
3.7耐振动耐久性能
水箱按4.7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振动耐久性能试验后,不允许出现零部件损坏和渗漏现象,并满足3.3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材料理化性能
4.1.1密度
按GB/T1463一2005中浮力法的规定进行检测。
4.1.2拉伸强度
按GBT1447一2005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采用直接模塑成型或在模塑成型坯件上采用机械加工法制取,试样型式为I型,模塑条件与水箱的模塑条件相同。
4.1.3压缩强度
按GB/T1448一2005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采用直接模塑成型或在模塑成型坯件上采用机械加工法制取,模塑条件与水箱的模塑条件相同。
4.1.4弯曲模量
按GB/T1449一2005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采用直接模塑成型或在模塑成型坯件上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取,模塑条件与水箱的模塑条件相同。
4.1.5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
按GB/T1043.1一2008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采用直接模塑成型或在模塑成型坯件.上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取,模塑条件与水箱的模塑条件相同。
4.1.6热变形温度
按GB/T1634.2一2004中A法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按平放方式放置。试样采用直接模塑成型或在模塑成型坯件上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取,并采用优选试样尺寸,模塑条件与水箱的模塑条件相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6003.3-2018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3部分: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ICS27.020
J96
备案号:64862—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03.3—2018代替JB/T6003.3-2008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3部分: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Oil coolers-Part 3:Test method for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6003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机油冷却器(以下简称冷却器)在给定条件下,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流量和压差的测定方法以及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与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小型船舶、发电机组、液压传动系统等配套的各种结构型式的冷却器,其他用途结构类似的冷却器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122--2006柴油机油
3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tube and shell oil cooler
通过在一个圆筒形壳体内插入由许多平行管组成的管束而构成的冷却器。
3.2
板翅式机油冷却器plate--fin oil cooler
芯子由凹凸型翅片与平板芯片组成的冷却器。
3.3
H型板翅式机油冷却器H type of plate--fin oil cooler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结构类型,冷却器翅片的凹凸齿在垂直于机油流动的方向上排列,如图1、图2a)所示。
3.4
Z型板翅式机油冷却器Z type of plate--fin oil cooler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结构类型,冷却器翅片的凹凸齿在机油流动方向上排列,如图1、图2b)所示。
3.5
圆盘型板翅式机油冷却器disc type of plate-fin oil cooler
一种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结构类型,冷却器翅片外形为圆形,机油以环流方式流过冷却器翅片,如图2c)所示。
3.6
传热面积heat transfer area
冷却器中冷热介质在通道内换热面的表面积。
3.7
油侧oil side
冷却器内机油的通道。
3.8
水侧water side
冷却器内水的通道。
3.9
管侧tube side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散热管内一侧的通道,即水侧。
3.10
壳侧shell side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散热管外一侧的通道,即油侧。
3.11
顺流cocurrent flow
进油、进水的管路在冷却器同一端,两种流体在冷却器内按相同方向做平行流动。
3.12
逆流backward flow
进油、进水分别在冷却器的两端,两种流体在冷却器内按相反方向做平行流动、
3.13
叉流cross flow
进油与进水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两种流体在冷却器芯子内外做交叉流动。
3.14
通道面积passage area
介质流经通道的横截面积。
3.15
机油放热流量oil heat release rate
冷却器油侧机油单位时间所能释放的热量。
3.16
水吸热流量cooling water heat absorbing rate
冷却器水侧冷却水单位时间所能吸收的热量。
3.17
热平衡误差heat balance error
冷却水的吸热流量相对于机油放热流量的相对误差
3.18
换算放热流量conversion heat release rate
在试验条件下机油的实际放热流量换算为机油与冷却介质的流入温度差为设定值时的放热流量。
3.19
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factor
冷、热介质之间温度差为1℃时,冷却器油侧单位传热面积所能传递的热量。
3.20
体积利用系数cubage using factor
冷、热介质之间温度差为1℃时,单位体积的冷却器所能传递的热流量。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5992.10-1992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 其他工艺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992.10-92
机械制造 工艺方法 分类与代码 其他工艺方法
1992-07-17批准 1993-07-01实施
机械电子工业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末冶金、冷作、非金属材料成形、表面处理、防锈、缠绕和编织工艺方法小类与细分类
的划分及代。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和工艺设计,
本标准规定的代码不适用于在图样上标注,
2引用标准
GB3500粉末冶金术语
GB3138电镀常用名词术语
GB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11372防锈术语
JB/T5992.1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总则
3分类原则
3.1大类和中类的划分
大类和中类的划分按JB/T5992.1的规定。
3.2小类的划分
3.2.1粉末冶金小类按压实方法划分。
3.2.2冷作小类主要按工件变形的形式划分.
3.2.3非金属材料成形小类按成形的材料划分、
3.2.4表面处理小类按工艺目的划分.
3.2.5防锈小类按防锈剂的类型划分,
3.2.6缠绕小类按绕制对象划分,
3.2.7编织小类按编织对象划分,
3.3细分类的划分
3.3.1粉末冶金各小类不再细分.
3.3.2冷作各小类主要按工艺目的划分,
3.3.3非金属材料成形各小类按成形方法划分.
3.3.4表面处理各小类按处理方法划分.
3.3.5防锈各小类本标准不再细分,需要时可按具体防锈材料细分,
3.3.6缠绕和编织的各小类不再细分。
3.3.7粘结按粘结剂类别划分.
4小类的划分及代码
小类的划分及代码按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5992.9-1992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 装配与包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8/T5992.992
机械制造 工艺方法 分类与代码 装配与包装
1992-07-17批准 1993-07-01实施
机械电子工业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与包装大类工艺方法的小类与细分类的划分及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和工艺设计,
本标准规定的代码不适用于在图样上标注
2引用标准
GB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4122包装通用术语
JB/T5992.1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总则
3分类原则
3.1大类和中类的划分
大类和中类的划分按JB/T5992.1的规定。
3.2小类的划分
3.2.1装配小类按装配对象划分.
3.2.2试验与检验小类按试验、检验划分,
3.2.3包装小类按内、外包装划分.
.3.3细分类的划分
3.3.1装配的细分类按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划分,
3.3.2试验的细分类按试验目的划分,
3.3.3检验的细分类按检验对象和检验方案等划分,
3.3.4包装的细分类按防护类型和包装容器类型划分。
4装配与包装小类的划分及代码
装配与包装小类的划分及代码按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B/T 5992.8-1992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 覆盖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992.8-92
机械制造 工艺方法 分类与代码
覆盖层
1992-07-17批准 1993-07-01实施
机械电子工业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覆盖层工艺方法的小类与细分类的划分及其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和工艺设计,
本标准规定的代码不适用于在图样上标注。
2引用标准
GB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3138电镀常用名词术语
GB8264涂装技术术语
JB/T5992.1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总则
3分类原则
3.1大类和中类的划分
覆盖层大类和中类的划分按JB/T5992.1的规定。
3.2小类的划分
3.2.1电镀小类按镀层划分.
3.2.2化学镀和真空沉积小类按加工原理划分,
3.2.3转化膜小类按加工原理划分,
3.2.4热喷涂小类主要按加热方式划分.
3.2.5涂装小类按涂装方式划分,
3.3细分类的划分
3.3.1电镀各小类和无电流镀按镀层的材料划分
3.3.2接触镀和真空沉积的各小类本标准不再细分.
3.3.3热浸徐按涂层材料划分,
3.3.4化学转化按加工原理划分。
3.3.5电化学转化按加工对象的材料划分.
3.3.6热喷涂各小类按各自的工艺特点划分。
3.3.7徐装各小类进一步按加工方式划分.
3.3.8包覆、衬里、搪瓷、机械镀本标准不再细分,
4覆盖层工艺方法小类名称及代码
覆盖层工艺方法小类名称及代码按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57
58
59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