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下门窗识图 图里标高表示的是离地高度吗-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6-18 21:23:15
提问网友:橘子

解答网友:泡8喝9
是的。
答疑:请教下门窗识图 图里标高表示的是离地高度吗-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6-18 21:23:15
提问网友:橘子

解答网友:泡8喝9
是的。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6-18 21:22:36
提问网友:15937881651
解答网友:泡8喝9
表箱的价格已经包含了,不用再计算。
答疑:这个地面防水应该提那个量,是1+2,还是1或者2-四川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6-18 21:14:13
提问网友:泝洄丶

四周翻起1800mm,遇门窗洞口向外翻200mm,阴角抹成R为50mm的圆弧状;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楼地面水平防水面积是否要加立面防水面积,需要将绘图界面设置的楼地面防水卷边高度和工程设置---土建设置---计算设置---选择清单/定额---楼地面---“楼地面立面防水的最低高度值”进行比较。如图:

备注:若提总防水面积,只需提取水平防水面积+立面防水面积(大于最低立面防水高度)即可;
若只提立面防水面积,只需提取立面防水面积(小于最低立面防水高度)+立面防水面积(大于最低立面防水高度)即可;
若只提取水平防水面积,需用水平防水面积-立面防水面积(小于最低立面防水高度)。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
提问日期:2022-06-18 21:11:22
提问网友:昨天 今天
请问下各位老师,在施工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了材料价格出现价格波动时,要进行材料价格调差。但是没有明确写明是在±5%以外,还是多少以外才进行价格调整。我想知道合同约定不明,后期结算时对承包人有利,还是对发包人有利?作为第三方,我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解答网友:愉悦心情
都有风险,第三方要及早督促明确。如发生纠纷,按现有一般规定办理。
答疑:请教这个是什么情况?是加腋超出板的范围吗?-广东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6-18 21:05:29
提问网友:等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板加腋高度超出了墙、梁、连梁高度范围,并且没有和墙梁相切。
方法:查看构件是【板底加腋】还是【板面加腋】,【板底加腋】布置时,墙、梁、梁与板必须相交于下面,【板面加腋】布置时,墙、梁、梁与板必须相交于上面。如图: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6-18 21:04:59
提问网友:火柴头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小区的路灯基础一般是原槽浇筑混凝土的,不用放坡的。
答疑:请教下这个含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6-18 17:47:52
提问网友:南栀

解答网友:GXZ
请看截图

答疑:大家好,请教各位大师下面这个清单北京定额如何组价应该套几个子目-北京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6-18 17:43:57
提问网友:一帆风顺lll

解答网友:
楼主您好,根据清单特征描述来看,由下往上需要套取5个定额子目。
祝顺利望采纳。😊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6-18 17:43:57
提问网友:XQ
解答网友:
楼主您好。
1.需要套用闭门器或者是顺位器,具体情况根据设计图纸说明来确定;
2.是两扇门共用一个。
祝顺利望采纳。😊
ICS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1.3—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第3部分:验收技术条件
D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Part 3: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13831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的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以下简称阻尼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B/T7175.4一2006滚动直线导轨副第4部分:验收技术条件
3未注油阻尼器相对于导轨底面实际高度和滚动直线导轨副实际高度差值4s的检验
检验项目
高度差值4ds·
检验工具
指示器、专用表架、专用检验平台,简图中的检验工具仅为示例,可以使用相同分辨率的其他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将配套滚动直线导轨副固定在专用检验平台上,滚动直线导轨副安装精度要求:在检测的长度范围内直线度误差≤0.006/500。在导轨某一位置先测量配套滑块中心处滚动直线导轨副实际高度H,然后移开滑块,在同一位置处装上阻尼器,在阻尼器顶面中心测量未注油阻尼器相对于导轨底面的实际高度Hd。未注油阻尼器相对于导轨底面的实际高度和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实际高度差值4ds-H-Hd。
4减振性能检验
检验项目
最大减振因子
检验工具
振动测量系统(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力传感器、激振器、测量软件等)、连接板、检验平台。
检验方法
将滚动直线导轨副、连接板、加速度传感器、激振器安装在检验平台上,滚动直线导轨副安装精度要求:在检测的长度范围内直线度误差≤0.006/500。激振点位于结构的中心位置,加速度传感器需放置在以激振点为圆心、半径为150mm的范围内。首先测量没有安装阻尼器时结构的动柔度,测量时由激振器对结构进行激振,激振频率为10Hz~1000Hz,同时由测量软件采集加速度传感器和压电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由测量软件计算处理后得到没装阻尼器时结构在最大共振频率点的动柔度D。[动柔度为在最大共振频率点上的位移与作用力的幅度之比,单位为微米每千牛(um/kN)];安装阻尼器后注入ISO VG68润滑油,在相同的激振条件下测量并计算结构在最大共振频率点的动柔度D1。最大减振因子5=(Do-Dn)/DX100%。
5外观质量
阻尼器各表面无锈蚀、磕碰、划伤等缺陷,所有安装螺孔不应有锈蚀和堵塞物。
6标志
导轨顶面和阻尼器顶面应刻有永久的清晰标志。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和安装用的箭头标识。
ICs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1.2-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
D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Part 2:The mounting and connecting dimension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831《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
——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
——第3部分:验收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B/T1383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健文、关景开、张艳红、李林林、欧屹、方雄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B/T13831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的安装连接尺寸。
本部分适用于规格为35~65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以下简称阻尼器)。
2安装连接尺寸
2.1法兰形
法兰形阻尼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2.2矩形
矩形阻尼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2的规定。
ICS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1.1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
D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Part 1:Terminology and symbol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13831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及标识符号。
本部分适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以下简称阻尼器)。
2基本术语和定义
2.1
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器d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
由阻尼器主体、塑料层组成,与安装铜螺孔帽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配套使用,通过挤压油膜阻尼效应来减小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振动的部件(见图1)。
2.2
阻尼器主体body of damper
具有安装孔和注油孔,内表面用于覆盖塑料层的部件。
2.3
阻尼器配套用的滚动直线导轨副linear rolling guide pair equipped with damper
由直线导轨、滑块、滚动体和铜螺孔帽组成,可与阻尼器配合使用的直线运动导向和支承的部件。
2.4
塑料层plastic layer
内腔形状与导轨外形相一致,与导轨顶面和两侧面形成适当间隙的塑料材料。
2.5
铜螺孔帽brass cap
将导轨顶面沉孔密封的铜制元件。
2.6
挤压油膜阻尼squeeze film damping
充满润滑油的阻尼器和导轨之间在外界振动条件下以一定的速度相互接近时,会受到间障内流体的压强而产生阻力。
2.7
位移响应幅值amplitude of response displacement
在外界激励下的位移响应的振幅。
2.8
动柔度dynamic flexibility
D
单位激励下产生的位移响应幅值。
2.9
最大共振频率点maximum resonance frequency point
在测试频率范围内,产生最大动柔度时的共振频率。
2.10
减振因子damping factor
安装阻尼器前后动柔度之差与安装阻尼器前动柔度的百分比。
2.11
最大减振因子maximum damping factor
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最大共振频率点下的减振因子。
3几何参数术语和定义
与阻尼器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符号如图2所示。
3.1
阻尼器名义长度nominal length of damper
L
阻尼器两个理论端面之间的距离。
3.2
阻尼器名义宽度nominal width of damper
A
阻尼器两个理论侧面之间的距离。
3.3
阻尼器配套的直线导轨理论宽度nominal width of linear rolling guide with damper
B
阻尼器配套的直线导轨的两个理论侧面的距离。
3.4
直线导轨与阻尼器的理论高度nominal height between the bottom face of linear guide way and the top face of the damper
H
直线导轨的理论底面与阻尼器的理论顶面之间的距离。
3.5
油膜厚度oil film thickness
8
阻尼器内腔与直线导轨之间油膜的厚度。
3.6
未注油阻尼器与直线导轨的实际高度actual height between the top face of the damper none of oil and the bottom face of linear guide way
Ha
放置在导轨顶面的未注油阻尼器实际顶面上一点,与通过该点且垂直于直线导轨底面的直线与直线导轨实际底面相切的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3.7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实际高度actual height of the linear rolling guide
Hs
滑块实际顶面上一点,与通过该点且垂直于直线导轨底面的直线与直线导轨实际底面相切的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3.8
未注油阻尼器与直线导轨的实际高度和滚动直线导轨副实际高度的差值deviation between the actual height of linear guide way and the damper none of oil and the actual height of linear rolling guide das
直线导轨与未注油阻尼器实际高度和滚动直线导轨副实际高度的差值,即阻尼器实际油膜厚度值。
3.9
直线导轨与阻尼器的底面之间的名义高度nominal height between the bottom faces of damper and linear guide way
H
直线导轨的底面和阻尼器底面之间的距离。
4符号说明
术语对应的符号说明见表1。
ICS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0.3-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第3部分:验收技术条件
Cl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Part 3: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13830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的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规格为35~65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以下简称钳制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B/T3207一2005机床附件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简要说明
3.1检验条件
钳制器的验收检查应满足以下条件:
a)气压常开型最大保持力检验,应在系统气压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
b)液压常开型最大保持力检验,对于规格35、45矩形应在系统液压为10MPa的条件下进行,对于规格55、65应在系统液压为15MPa的条件下进行;
c)手动型最大保持力检验,对于规格35、45应在紧固扭矩为15N·m的条件下进行,对于规格55、65应在紧固扭矩为22N·m的条件下进行。
3.2安装要求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钳制器的安装和检查:
a)钳制器安装应在导轨和滑块安装好后进行,做夹紧移动量检验时钳制器应安装在两个滑块之间;
b)钳制器安装时,先用手动旋紧安装螺钉,将钳制器暂时预紧固定在连接板上;
c)在导轨上进行钳制动作,重复钳制和松开动作10次以上;
d)在钳制器钳制导轨的状态下,使用指示式扭力扳手按规定的力矩拧紧螺钉,解除钳制器的钳制状态,确认钳制器的钳制结构与导轨不接触。
3.3简图
本部分的简图仅为示例。
4保持力检验检验工具
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力施加装置、连接板、专用测控软件、检验平台。
检验方法:
将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连接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检验平台上,钳制器的安装应符合钳制器的安装要求,力施加装置施加作用力在连接板上,力作用线应平行于导轨中心线并应靠近导轨顶面。位移传感器测量连接板端面的位移。
检测时,首先使钳制器夹紧导轨,力施加装置从零开始施加匀速递增的作用力到连接板上,直到钳制器的位移发生突变为止。作用力的施加速度约为每秒递增钳制器额定保持力的2%。在施加作用力的过程中以不低于10Hz的频率同步采集各传感器(包括力和位移)的测量值。位移测量值发生突变时对应的力传感器测量值即为钳制器最大保持力。
ICS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0.2-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
Cl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Part2:The mounting and connecting dimension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830《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
——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
——第3部分:验收技术条件;
——第4部分:寿命试验规范。
本部分为B/T1383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健文、关景开、张艳红、刘文威、欧屹。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B/T13830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的安装连接尺寸。
本部分适用于规格为35~65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以下简称钳制器)。
2安装连接尺寸
2.1气压常开型
气压常开型钳制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和表1的规定。
2.3液压常开型
液压常开型钳制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3和表3的规定。
2.4液压常闭带制动型
液压常闭带制动型钳制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4和表4的规定。
2.5手动型
手动型钳制器的安装连接尺寸应符合图5和表5的规定。
IC25.060.10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30.1-2020
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
Cl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Part1:Terminology and symbols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B/T13830的本部分规定了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的术语和定义及标识符号。
本部分适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以下简称钳制器)。
2基本术语和定义
2.1
滚动直线导轨副linear rolling guide
由直线导轨、滑块和滚动体组成,可用作直线运动导向和支承的部件。
[JB/T7175.1一2011,定义2.1]
2.2
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clamper for linear rolling guide
由钳制器主体、执行元件、钳制元件和接触元件等组成,可直接夹紧滚动直线导轨副,具有防止振动或紧急制动作用的部件,如图1所示。
2.3
钳制器主体clamper body
用于安装执行元件、钳制元件和接触元件等的部件。
2.4
执行元件power unit
活寒或弹簧等使钳制元件产生移动的元件。
2.5
钳制元件clamping unit
楔形块或螺栓等产生钳制力的元件
2.6
接触元件contact unit
钳制器夹紧时与直线导轨侧面互相接触的压块或制动片。
2.7
安装垫板fix plate
使钳制器的高度与滚动直线导轨副高度一致的垫板。
2.8
保持力holding force
抵抗滑块轴向运动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
2.9
额定保持力rating holding force
Fo
钳制器接触元件与直线导轨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1时的计算值。
2.10
最大保持力max.holding force
F
钳制器受外力后出现位移突变时的载荷。
2.11
常开型钳制器normally open clamper
未供气或供油时处于松开状态的钳制器。
2.12
常闭型钳制器normally closed clamper
未供气或供油时处于夹紧状态的钳制器。
2.13
带制动钳制器belt brake clamper
接触元件为制动片的钳制器。
2.14
常开型钳制器反应时间normally open clamper reaction time
系统从发出开始供气或供油的信号,到开始向钳制器供气或供油的时间。
2.15
常闭型钳制器反应时间normally closed clamper reaction time
系统从发出停止供气或供油的信号,到停止向钳制器供气或供油的时间。
2.16
常开型钳制器响应时间normally open clamper response time
从系统开始向钳制器供气或供油,到钳制器夹紧直线导轨的时间。
2.17
常闭型钳制器响应时间normally closed clamper response time
从系统停止向钳制器供气或供油,到钳制器夹紧直线导轨的时间。
3符号说明
术语对应的符号说明见表1。
ICS25.060.99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29-2020
机械主轴性能试验规范
Mechanical spindle units-Spec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test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主轴单元性能试验的项目、试验仪器、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滚动轴承为支承的机械主轴(以下简称主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68一200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10069.1一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3574一1992金属切削机床静刚度检验通则
GB/T16768一1997金属切削机床振动测量方法
GB/T17421.3一2009机床检验通则第3部分:热效应的确定
GB/T17421.5一2015机床检验通则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17421.7一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径向加载工作刚度working stiffness of radial loading
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施加径向载荷时造成径向每单位位移变化的载荷值。
3.2
轴向加载工作刚度working stiffness of axial loading
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施加轴向载荷时造成轴向每单位位移变化的载荷值。
3.3
主轴轴向热伸长spindle's axial thermal elongation
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轴伸端端面中心轴向位置随温度变化产生的位移。
3.4
主轴径向热偏移spindle's radialthermal deviation
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轴伸某测点径向位置随温度变化产生的位移。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Q0—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1—主轴轴承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Q—一温升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Wxa一主轴径向加载工作刚度,单位为微米每牛(μm/N);
WzA一主轴轴向加载工作刚度,单位为微米每牛(μm/N);
Fx一主轴径向加载力,单位为牛(N);
FxN一主轴径向基准载荷,单位为牛(N);
Fz一主轴轴向加载力,单位为牛(N);
FZzN一主轴轴向基准载荷,单位为牛(N);
p2oN—基准载荷时主轴轴伸端中心径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um);
OrzN—基准载荷时主轴轴伸端中心轴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um);
x一径向加载时主轴轴伸端中心径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um);
z一轴向加载时主轴轴伸端中心轴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μm);
&oz一主轴回转中心轴向热伸长量,单位为微米(um);
dox—主轴回转中心径向热偏移量,单位为微米(um);
&x一主轴运转时主轴回转径向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um);
&z一主轴运转时主轴回转轴向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um):
——主轴运转时主轴倾斜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μm);
n一一主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本文件未规定符号按GB/T17421.7一2016的规定。
ICS25.060.99
J5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28—2020
机械主轴精度保持性试验规范
Mechanical spindle units-Test specifications of accuracy stability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主轴在进行精度保持性测定、评定时的精度失效判断原则、抽样原则、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支承的机械主轴单元(以下简称机械主轴),基于轴向加载、径向加载的精度保持性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3一2008电工术语可信性与服务质量
GB/T17421.7一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GB/T23568.1一2009机床功能部件可靠性评定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3一2008、GB/T23568.1一2009、GB/T17421.7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精度失效accuracy fault
产品不能完成要求的精度功能的状态,包括精度退化、精度丧失的状态。
3.2
精度失效原因accuracy fault cause
设计、制造或使用期间导致精度失效的因素。
3.3
精度失效机理accuracy fault mechanism
引起精度失效的物理、化学或其他过程。
3.4
精度保持时间accuracy of the holding time
T
保持机械主轴有效精度工作时间的数学期望。
3.5
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
为缩短产品观测应力响应所需的持续时间或放大给定持续时间内的响应,施加的应力水平选取超过在基准条件下规定的应力水平进行的一种试验。
注:为使试验有效,加速试验不应改变基本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或它们的主次相对关系。
[GB/T2900.132008,定义191-14-07]4精度失效的判定原则
被测样本精度指标达不到标称精度指标,则判定为精度失效,精度失效应通过精度测量来判定。
精度失效模式如下:
a)径向跳动、径向运动误差超出规定的精度公差;
b)轴向窜动、轴向运动误差超出规定的精度公差。
ICs25.080.40
J5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27-2020
机械主轴可靠性试验规范
Mechanical spindle units-Reliability test specification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主轴在进行可靠性测定、评定时的故障判断原则、抽样原则、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支承的机械主轴,基于轴向加载、径向加载和转矩加载的可靠性测定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23568.1一2009机床功能部件可靠性评定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568.1一20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故障判定
4.1故障的判定原则
4.1.1如果有若干功能丧失或性能指标超过了规定界限,而且它们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则判为机械主轴只产生了一个故障。
4.1.2如果有一项功能丧失或性能指标超过了规定界限,而且它是由两个或更多独立的故障原因引起的,则每一个独立的故障均判为机械主轴的一个故障。
4.1.3如果在同一部位多次出现故障模式相同的间歇故障,则只判机械主轴产生了一个故障。
4.1.4故障模式相同,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重复发生的故障,则只判机械主轴产生了一个故障。
4.2故障的计数原则
4.2.1计数原则
4.2.1.1在计算机械主轴的可靠性指标时,只计关联故障。
4.2.1.2发生一次关联故障或符合4.1规定的故障应判定为一个故障次数。
4.2.1.3停机监测或试验中止、结束时发生的故障,应计入故障数中。
4.2.1.4凡是不符合规定程序进行的任何维修和保养,均作为关联故障计数。
4.22不计数原则
4.22.1非关联故障不计数,但在考核时应做记录。非关联故障包括:
a)安装不当引起的故障;
b)误用故障;
c)误操作故障;
d)维修不当引起的故障;
e)试验装置故障引起的故障;
f)试验条件超过设计规定所造成的故障;
g)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故障。
4.2.2.2按规定程序进行的预防性维修不作为故障计数,包括:
a)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更换易损件;
b)必要的调整和调校。
4.2.2.3在规定考核期截止以外的故障不计数。
ICS25.080.40
J5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26—2020
电主轴性能试验规范
High-frequency spindles-Spec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test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主轴性能试验的项目、试验仪器、试验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支承的电主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2一201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10068一200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10069.1一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3574一1992金属切削机床静刚度检验通则
GB/T16768一1997金属切削机床振动测量方法
GB/T174213一2009机床检验通则第3部分:热效应的确定
GB/T17421.5一2015机床检验通则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17421.7一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准定额base rating
在规定的转速、基频电压和转矩或功率的基准运行点处的定额。
3.2
零速转矩breakway torque
在变频器或驱动器作用下,电主轴在零转速时产生的转矩。
3.3
径向加载工作刚度working stiffness of radial loading
电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施加径向载荷时造成径向每单位位移变化的载荷值。
3.4
轴向加载工作刚度working stiffness of axial loading
电主轴在某工作转速下,施加轴向载荷时造成轴向每单位位移变化的载荷值。
3.5
主轴轴向热伸长spindle axial thermal elongation
电主轴在工作转速下,轴伸端端面中心轴向位置随温度变化产生的位移。
3.6
主轴径向热偏移spindle radial thermal deviation
电主轴在工作转速下,轴伸某测点位置垂直于轴线方向随温度变化产生的位移。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Q0—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1一—电主轴轴承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e—一电主轴铁芯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a一温升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Wxd一主轴径向加载工作刚度,单位为牛每微米(N/m);
Wz一主轴轴向加载工作刚度,单位为牛每微米(N/m);
Fx一主轴径向加载力,单位为牛(N);
FxN—主轴径向基准载荷,单位为牛(N);
Fz一主轴轴向加载力,单位为牛(N);
FN—主轴轴向基准载荷,单位为牛(N);
8x0—基准载荷时电主轴前端中心径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um);
2x—基准载荷时电主轴前端中心轴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um);
&x一径向加载时电主轴前端中心径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m);
&z一轴向加载时电主轴前端中心轴向位置变化量,单位为微米(μm);
8oz一电主轴回转中心轴向热伸长量,单位为微米(μm);
8ox一电主轴回转中心径向热偏移量,单位为微米(um);
&x一电主轴运转时主轴回转径向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um);
&z一电主轴运转时主轴回转轴向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um);
&一电主轴运转时主轴倾斜误差运动,单位为微米(μm);
n——电主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本文件未规定符号应按GB/T1032一2012的附录D和GB/T17421.7一2016的规定。
5试验要求
5.1样品
5.1.1样品应为经过检验的合格品。
5.1.2试验前,试验样品和试验台应在试验环境下放置足够长时间(一般不少于12),以确保试验前各零部件达到热平衡。
5.1.3试验前,样品应经过预跑合。
5.2测量仪器和量具
5.2.1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主轴试棒误差运动,分辨力不大于0.0005mm。
5.2.2力测量计:用于测量加载力,分辨力不大于1N。
5.2.3温度测量仪:用于测量主轴温度,分辨力不大于0.5℃。
5.2.4转速测量仪:用于测量电主轴转速,分辨力不大于1。
5.2.5标准球形测量棒:用于测量主轴位移,圆度误差不大于0.0005mm。
5.2.6电气测量仪表应选用与测量频率相适应的电气仪表,并应符合GB/T1032一2012的规定。
5.2.7电主轴以正弦波电源为标准试验电源。
ICS25.080.40
J5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25—2020
电主轴精度保持性试验规范
High-frequency spindles-Test specifications of accuracy stability
2020-04-16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主轴在进行精度保持性测定、评定时的精度失效判定原则、抽样原则、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支承的电主轴,基于轴向加载、径向加载的精度保持性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3一2008电工术语可信性与服务质量
GB/T17421.7一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JB/T10801.1一2014电主轴第1部分:术语和分类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3一2008、GB/T17421.7一2016、B/T10801.1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精度失效accuracy fault
产品不能完成要求的精度功能的状态,包括精度退化、精度丧失的状态。
3.2
精度失效原因accuracy fault cause
设计、制造或使用期间导致精度失效的因素。
3.3
精度失效机理accuracy fault mechanism
引起精度失效的物理、化学或其他过程。
3.4
精度保持时间accuracy of the holding time
T
保持电主轴有效精度工作时间的数学期望。
3.5
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
为缩短产品观测应力响应所需的持续时间或放大给定持续时间内的响应,施加的应力水平选取超过在基准条件下规定的应力水平进行的一种试验。
注:为使试验有效,加速试验不应改变基本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或它们的主次相对关系。
[GB/T2900.13—2008,定义191-14-07]4精度失效的判定原则
被测样本精度指标达不到标称精度指标,则判定为精度失效。精度失效应通过精度测量来判定。精度失效判定如下:
a)径向跳动、径向运动误差超出规定的精度允差值;
b)轴向窜动、轴向运动误差超出规定的精度允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