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93 页)

ICS77.120.99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4.1—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铁、铝、铅、镍、铜、镉、
铬和铊含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doped indium oxide powder-Part 1:Determination of iron,aluminum,lead,nickel,copper,cadmium,chromium and thallium 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4.1,YS/T 1344.1-2020,化学分析,掺锡氧化铟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YS/T 1344.1-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铁、铝、铅、镍、铜、镉、铬和铊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掺锡氧化钢粉中铁、铝、铅、镍、铜、镉、铬和铊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掺锡氧化粉中铁、铝、铅、镍、铜、镉、铬和铊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
0.0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方法提要
试料经氢氧化钠熔融,热水浸出盐酸酸化后,在稀盐酸介质中,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在选定的各元素波长处测定其发射强度,用工作曲线法计算各元素的含量。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
4.1水,GB/T6682,一级。
4.2氢氧化钠,电子级或相当纯度。
4.3盐酸(p=1.19g/mL),UP级或相当纯度。
4.4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4.2)置于300mL塑料烧杯,加入100mL水溶解,
稍冷后加人70mL盐酸(4.3),冷却至室温,移人2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4.2—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光度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doped indium oxide powder-Part 2: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Molybdenum blue photometric method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4.2,YS/T 1344.2-2020,化学分析,掺锡氧化铟粉,硅含量测定,钼蓝光度法,YS/T 1344.2-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光度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掺锡氧化粉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掺锡氧化钢粉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0.0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试料以氢氧化钠熔融分解,用沸水浸取,盐酸酸化。在稀盐酸介质中,硅酸与钼酸铵生成硅钼杂多酸,加人还原液消除磷、砷的干扰,并将其还原为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810m处,测量其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出硅含量。
4试剂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4.1水,GB/T6682,一级。
4.2氢氧化钠。
4.3盐酸(1+1)。
4.4硫酸(1+3)。
4.5钼酸铵溶液(100g/L),储于塑料瓶中,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4.3—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doped indium oxide powder-Part 3:Phase analysis-X-ray diffraction method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射线衍射分析法,YS/T 1344.3,YS/T 1344.3-2020,化学分析,掺锡氧化铟粉,物相分析,YS/T 1344.3-2020 掺锡氧化铟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掺锡氧化粉中物相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掺锡氧化锢粉中物相的测定。
2原理
每一种物质的品体都有其特定的X射线衍射谱图,由此根据X射线射到样品表面上获得的特征衍射谱图或数据,从而确定样品中的物相。
3仪器设备
多晶X射线衍射仪,工作环境温度10℃~35℃,环境相对湿度30%~80%。测量参数可根据所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要求确定。推荐测量参数:
—CuKa辐射;
一X光管管压40kV,管流40mA;
一发散狭缝(1/4),散射狭缝(1/2),接收狭缝7.5mm;
扫描范围(20):20°~70°。
4试样
4.1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48mm。
4.2试样应在105C士5℃烘箱中烘干1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7—2020
高纯铪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high purity hafnium-Determination of trace impurity elements content-
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7,YS/T 1347-2020,痕量杂质元素含量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高纯铪化学分析方法,YS/T 1347-2020 高纯铪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铪中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纯铃中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元素测定范围为:10g/kg~5000ug/kg。
2原理
样品作为阴极进行辉光放电,在氯气气氛下,其表面原子被溅射而脱离样品进入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在等离子体中离子化后被导入质谱仪。在各元素同位素质量数处以预设的扫描点数和积分时间对相应谱峰积分,所得面积即为谱峰强度,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各杂质元素的含最。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无水乙醇。
3.2氢氟酸(1+9)。
3.3仪器背景监控样品。
3.4铃标准样品,被测元素质量分数在50μg/kg~500μg/kg之间。
3.5氮气(体积分数≥99.99%)。
3.6氩气(体积分数≥99.999%)。

4仪器设备
4.1辉光放电质谱仪,中分辨模式下质量分辨率大于3500,高分辨模式下分辨率可达9000~10000。
4.2测定同位素及分辨率见表1。测定时要求同位素Hf的谱峰强度不小于5×10cPs,峰形符合分辨率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8.1—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eparating residue from lead smelting-Part 1: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Fire assay method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8.1,YS/T 1348.1-2020,火试金法,金和银含量测定,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YS/T 1348.1-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冶炼分银渣中金和银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铅冶炼分银渣中金和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金0.50g/t~40.00g/t,800g/t~80000g/t。
2方法提要
试料经配料,高温熔融,融态的金属铅捕集试料中的贵金属形成铅扣,试料中的其他成分与熔剂生成
易熔性熔渣。将铅扣灰吹,形成金银合粒。合粒经硝酸分金,将金银分离,用重量法测定金粒质量。用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分金液中的杂质量,用合粒质量减去金粒质量及杂质量即为样品中的银
含量,金粒质量补正分金液中金量即为样品中的金含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无水碳酸钠,工业纯,粉状。
3.2氧化铅,粉状(wAu≤0.01g/t,w≤0.5g/t)。
3.3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
3.4硼砂,工业纯,粉状。
3.5氯化钠,工业纯,粉状。
3.6淀粉,工业纯,粉状。
3.7盐酸(p=1.19g/mL)。
3.8硝酸(p=1.42g/mL),优级纯
3.9冰乙酸(p=1.05g/mL)。

4仪器设备
4.1天平:超微量天平,感量0.001mg。
4.2高温箱式电炉:加热温度不低于1250℃。
4.3试金坩埚:材质为耐火黏土,容积为300mL左右。
4.4灰皿(骨灰灰皿或镁砂灰皿):顶部内径约35mm,底部外径约40mm,高约30mm,深约17mm。
4.5瓷坩埚:容积为30mL。
4.6铸铁模。
4.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分辨率:2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08nm;4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20nm。
仪器稳定性:用1.0μg/mL.的铜标准溶液测量11次,其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各元素推荐的分析谱线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8.2—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Na2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eparating residue from lead smelting-Part 2: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Naz EDTA titration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Na2EDTA滴定法,YS/T 1348.2,YS/T 1348.2-202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铅含量测定,YS/T 1348.2-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冶炼分银渣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铅冶炼分银渣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30%~5.00%;方法2测定范围:
>5.00%~40.00%,
2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溶解,加人氢溴酸挥发除去砷、锑、锡等杂质元素,在盐酸介质中,于原子吸
收光谱仪波长283.3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量铅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计算铅的含量。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氟化铵。
2.2.2盐酸(o=1.19g/mL)
2.2.3硝酸(p=1.42g/mL)。
2.2.4高氯酸(=1.67g/mL)。
2.2.5氢溴酸(p=1.49g/mL)。
2.2.6硝酸(1+3)。
2.2.7酒石酸-盐酸溶液:10g酒石酸溶于500mL水中,再加人100mL盐酸(2.2.2),用水稀释至1000mL.
2.2.8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铅(wp%≥99.99%)于250mL烧杯中,加人80mL硝酸(2.2.6)溶解完全后,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铅。
2.2.9铅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铅标准贮存溶液(2.2.8)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8mL硝酸(2.2.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铅。
2.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铅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铅的特征质量浓度不大于0.5μ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一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为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
2.4试样
2.4.1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96mm。
2.4.2试样应在105C士5C烘箱中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备用。
2.5试验步骤
2.5.1试料
称取0.20g试料,精确至0.0001g。
2.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2.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3方法2Na2EDTA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经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共同分解,用氢溴酸除去锑、锡、砷,在硫酸介质中铅形成硫酸铅沉
淀,与共存元素分离,硫酸铅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以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在H值为5.0~6.0
时,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亮黄色为终点。根据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
液体积计算铅的含量。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本部分编号,YS/T1348.2一2020;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8.3—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碘量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eparating residue from lead smelting-Part 3: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iodine titration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8.3,YS/T 1348.3-202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碘量法,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铜含量测定,YS/T 1348.3-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冶炼分银渣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铅冶炼分银渣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10%~5.00%;方法2测定范围:
>5.00%~65.00%。
2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溶解,加入氢溴酸挥发除去砷、锑、锡等元素,在稀盐酸介质中,于原子吸收
光谱仪波长324.8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定铜的吸光度,通过工作曲线法计算铜的含量。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氟化铵。
2.2.2盐酸(o=1.19g/mL)
2.2.3硝酸(o=1.42g/mL)。
2.2.4高氯酸(o=1.67g/ml.)
2.2.5氢溴酸(p=1.49g/mL)
2.2.6硝酸(1+1)
2.2.7酒石酸-盐酸溶液:10g酒石酸溶于500mL水中,加人100mL盐酸(2.2.2),用水稀至1000mL,混匀。

2.2.8铜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铜(w≥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2.2.6),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氧化物,冷至室温。将溶液移人1000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2.2.9铜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2.2.8)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2.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μg铜。
2.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铜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一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铜的特征质量浓度不大于0.04ugL;
一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一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为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
比,应不小于0.7。
2.4试样
2.4.1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96mm。
2.4.2试样应在105C士5C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到室温备用。
2.5试验步骤
2.5.1试料
称取0.20g试料,精确至0.0001g。
2.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2.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3方法2碘量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氟化铵、硝酸、高氯酸、硫酸分解,加人氢溴酸除去锡、锑,硫酸冒烟除去硒等干扰元素。
加入氨水后沉淀分离其他干扰元素。调节溶液H值为3.0~4.0,加入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纯铜(wc≥99.99%):将纯铜放人适量冰乙酸(3.2.4)中,加热微沸1min,取下,冷却。将纯铜从冰乙酸(3.2.4)中取出,用煮沸并冷却的去离子水冲洗2次以上,再用无水乙醇(3.2.5)冲洗2次,在已升温至50C±5C的烘箱中烘4min,取出,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2.2碘化钾。
3.2.3无水碳酸钠。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本部分编号,YS/T1348.3一2020;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ketchUp,su模型,古丽茶坊,喀什建筑风格,SketchUP模型:古丽茶坊(喀什建筑风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8.4—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硫酸铈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eparating residue from lead smelting-Part 4: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cerium sulfate titration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8.4,YS/T 1348.4-202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硫酸铈滴定法,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锑含量测定,YS/T 1348.4-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冶炼分银渣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铅冶炼分银渣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10%~7.00%;方法2测定范围:>7.00%~45.00%。
2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硫酸钾一硫酸冒烟分解,在酒石酸一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217.6nm处,测量锑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计算锑含量。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硫酸钾。
2.2.2盐酸(p=1.19g/mL)。
2.2.3硝酸(o=1.42g/mL)。
2.2.4硫酸(p=1.84g/ml)。
2.2.5高氯酸(g=1.67g/mL)。
2.2.6硫酸(1+3)。
2.2.7酒石酸-盐酸溶液A:称取30g酒石酸溶于500mL水中,加入100mL盐酸(2.2.2),稀释至1 000 mL.
2.2.8酒石酸-盐酸溶液B:称取10g酒石酸溶于500mL水中,加入100mL盐酸(2.2.2),稀释至1 000 mL.
2.2.9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锑(ws≥9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20mL硫酸(2.2.4),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稍冷,趁温热加入40mL硫酸(2.2.6),摇匀,微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2.2.6)洗涤烧杯及表面皿,并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
液1mL含1mg锑。
2.2.10锑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锑标准贮存溶液(2.2.9)于250mL容量瓶中,用酒石酸-盐酸溶液B(2.2.8)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g锑。
2.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锑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锑的特征质量浓度不大于0.4μ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标准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
2.4试样
2.4.1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96mm。
2.4.2试样应在105C士5C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2.5试验步骤
2.5.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料,精确至0.0001g。

3方法2硫酸钵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硫酸分解,在硫酸一盐酸介质中,温度80C~90℃条件下,以甲基橙、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用硫酸铈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硫酸钾。
3.2.2滤纸(g=11cm)。
3.2.3盐酸(o=1.19g/mL)
3.2.4硫酸(o=1.84g/mL)。
3.2.5磷酸(p=1.70g/mL)。
3.2.6硫酸(1+1)。
3.2.7硫酸钵标准滴定溶液:c[Ce(SO)2·4H2O]≈0.035mol/1。
3.2.7.1配制:称取14.15g硫酸铺[C(SO)2·4H2O]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30mL硫酸(3.2.4),搅拌均匀,在电炉上逐渐升温加热溶成糊状,并冒硫酸烟约20min,取下冷却,加人140mL硫酸(3.2.6),再缓慢加入400mL水,搅拌溶解至清亮,冷却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2.7.2标定:称取0.065g金属锑(ws≥99.99%),精确至0.0001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硫酸(3.2.4),在高温电炉上溶解清亮后,继续加热至冒硫酸烟5min~10min,加人0.5cm2滤纸进行还原,至滤纸碳化后溶液的暗红色消失,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吹洗瓶壁,沿瓶壁缓慢加人10L水、5ml.磷酸(3.2.5),摇匀.微沸,取下,沿杯壁缓慢加入30mL.盐酸(3.2.3),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
(3.2.8),2滴亚甲基蓝指示剂(3.2.9),在保持溶液80℃~90℃的温度下,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3.2.7)滴至溶液的红色消失,补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3.2.8),继续滴定至颜色突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人标准滴定溶液,并激烈摇动锥形瓶)。同时做空白试验。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试样;
本部分编号,YS/T1348.4—2020;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8.5—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Na2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separating residue from lead smelting-Part 5: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Na2 EDTA titration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Na2EDTA滴定法,YS/T 1348.5,YS/T 1348.5-202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铋含量测定,YS/T 1348.5-2020 铅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冶炼分银渣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铅冶炼分银渣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10%~5.00%;方法2测定范围:
>5.00%~50.00%。
2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高氯酸溶解,加入氢溴酸挥发除去碑、锑、锡等杂质元素,在稀盐酸介质中,于原子
吸收光谱仪波长223.1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量铋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计算铋含量。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氟化铵。
2.2.2盐酸(o=1.19g/mL)。
2.2.3硝酸(o=1.42g/mL)。
2.2.4高氯酸(p=1.67g/mL)。
2.2.5氢溴酸(p=1.49g/mL)。
2.2.6硝酸(1+1)。
2.2.7酒石酸-盐酸溶液:10g酒石酸溶于500mL水中,再加入100mL盐酸(2.2.2),用水稀释至1 000 mL.
2.2.8铋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铋(w≥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2.2.6)加热至溶解完全,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硝酸(2.2.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铋。

2.2.9铋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铋标准贮存溶液(2.2.8)于250mL容量瓶中,加人25mL硝酸(2.2.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铋。
2.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铋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铋的特征质量浓度不大于0.2μ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为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
2.4试样
2.4.1试样粒度应不大于0.096mm
2.4.2试样应在105C士5℃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2.5试验步骤
2.5.1试料
称取0.20g试样,精确至0.0001g。
2.5.2
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2.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3方法2Na2EDTA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分解,氢溴酸挥发除去砷、锑、锡。用酒石酸、抗坏血酸、饱和硫脲掩蔽少量
的锑、锡、碑、铁、铜等元素,于PH值为1.5~2.0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亮黄色为终点。根据消耗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计算铋的含量。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本部分编号,YS/T1348.5—2020;
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J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
FL0121
GJB/7.131-2002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手册
Human engineering design handbook for military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2002-07-19发布2002-12-01实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

GJB/Z 131,GJB/Z 131-2002,人机工程设计手册,军事装备,军事设施,GJB/Z 131-2002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手册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军用系统、了系统、装备和设施的设计提供人机工程设计指南和参考数据。
1.2适用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军用系统、子系统、装备和设施的设计。也适用于与人机工程设计有关的其它方面。
2引用文件
GB2893-1982安全色
GB2894-1996安全标志
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2-19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6995-1986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7059.1-1986移动式木直梯安全标准
GB7059.2-1986移动式木折梯安全标准
GB7059.3一1986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
GB7258一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2265.1-1997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12265.3-1997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2428-1998成年人头而部尺寸
GB/T4064-19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休测量基础项目
GB/T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T12985-1991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GB/T13442-1992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
GB/T13539-1992低压容断器基本要求
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GB/T13640-1992劳动防护服号型
GB/T14774-19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GB/T14776-1993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14779一1993坐姿人体模板功能设计要求
GB/T15706-I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GB/T15759-1995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
GB/T16160-1996服装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GB/T16252-1906成年人手部号型
GB/T17245-1998成年人人体质心

GJB7-1984微波辐射安全限值
GJB35A-I993歼击机座舱几何尺寸
GJB36-1985飞行员人体侧面样板尺寸
GJB50-1985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
CJB185-1086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品质
GJB300-1987飞机平视显示器字符
GJB302-1987飞机电/光显示器汉字和用语
GJB351-1987舰艇人员战时核辐射控制量规定
G15367-19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475-1988微波辐射生活区安全限值
GJB554-1988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通用技术条件
GJB608一198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号型
GB703-1989炮手操作力
GB850一1990飞行人员战时核辐射剂量限值规定
GJB878-1990军用大屏幕显示设备通用规范
GB893-1990军用汽车防空前照灯配光性能要求
GJB1062-1991军用视觉显示器的人体工程设计通用要求
GB1067-1991潜艇核动力设施辐射防护安全规定
GJB1095-199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鞋号型
GJB1124一1991握杆操纵中手的数据和手指功能
GJB1184-1991航空机轮和刹车装置通用规范
GJB1748-1993核辐射监测实用辐射量
GJB1761-1993战时核爆炸急性放射病伤亡率的核辐射剂量
GB1835-1993装甲车辆人一机-环境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GJB2869-1997狙击步枪通用规范
GJB2873-1997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
G1B3799-1999直升机座舱电/光显示器字符
GB/Z99-1997系统安全工程手册
3定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术语采用GB2873中第3章的定义。
4一般要求
军用系统、子系统、装备和设施的设计应与装备齐全的人员的能力及限制相适应,这些人员在战术要求和后勤保障相协调的操作环境下操作、维修、供应和运输有关设备。相应地,工作负荷、准确性、时间限制、心理负荷以及通讯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都不应超出操作者、维修者或控制者的能力。所建立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应有利于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将不利于人员工作的因素减至最少。人机工程设计还应在时间、费用和性能相互权衡的范国内尽可能少对人员和训练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ketchUp,su模型:喀什建筑风格,柔软时光茶馆,西域风格,SketchUP模型:柔软时光茶馆(喀什建筑风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49—2020
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Copper-steel clad plates for bearings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49,YS/T 1349-2020,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YS/T 1349-2020 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行业制造重载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以下简称双金属板材),该双金属板材采用高温熔覆方法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512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5121.27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7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6396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GB/T7734一2015复合钢板超声检验方法
GB/T8063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6303.3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
YS/T66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SN/T4025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稀土总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金属板copper-steel clad plates
用高温熔覆的方法使铜合金(复材)与钢(基材)达到冶金结合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
3.2
内弯曲试验internal bend test
试样受拉面为基材的弯曲试验。
4分类及标记
4.1产品分类
双金属板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30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50—2020
电机整流子用银无氧铜异型线坯
Sliver oxygen-free copper profiles stock for engine commutator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350,YS/T 1350-2020,电机整流子用银无氧铜异型线坯,YS/T 1350-2020 电机整流子用银无氧铜异型线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整流子用银无氧铜异型线坯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机整流子用银无氧铜异型线坏(以下简称线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3606铜氢脆检验方法
GB/T26303.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
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66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3分类和标记
3.1产品分类
线坯的牌号、代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规定,线坯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用TUAg0.05(T10510)制造的热挤压(M30),最大宽度A2为4.1mm,最大高度H2为6.2mm的线坯标记为:
线坏YS/T1350-TUAg0.05M30-4.1X6.2
或线坯YS/T1350-T10510M30-4.1X6.2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线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100.30
E0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446—2019
油田集输系统劳动定额
Labor quota for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oil field

2019-11一04发布 2020一05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7446,SY/T 7446-2019,劳动定额,油田集输系统,SY/T 7446-2019 油田集输系统劳动定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行业油田集输系统联合站、油库、输油站生产作业队伍操作工时劳动定额。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油田集输系统联合站、油库、输油站生产作业操作标准工时的确定。
2集输系统劳动定额
2.1集输系统劳动定额计算方法
集输系统劳动定额按公式(1)计算:

SY/T 7446,SY/T 7446-2019,劳动定额,油田集输系统,SY/T 7446-2019 油田集输系统劳动定额

式中:
T—一集输系统操作工时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
T一第i项操作发生的生产准备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min);
T一一第i项操作发生的系统检查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min);
T一第i项操作发生的阀门操作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min);
Ta一第i项操作发生的路程往返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min);
T一第i项操作发生的常规操作劳动定额,单位为分钟(min)。
2.2生产准备劳动定额
生产准备包含作业前所有准备工作,劳动定额见表1。

2.3系统检查劳动定额
系统检查包含作业前对系统各检查点检查及作业后对系统复查工作,劳动定额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010
H04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860—2020
焦化负压脱苯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king negative pressure benzene removal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4860,YB/T 4860-2020,焦化负压脱苯技术,YB/T 4860-2020 焦化负压脱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化负压脱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及安全要求、环保要求、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炼焦化学工业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710焦化安全规程
GB16171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0801(所有)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T24217洗油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YB/T5022粗苯
JB/T10770真空技术液环真空泵验收规范
NB/T47004板式热交换器
NB/T47041塔式容器
SY/T0538管式加热炉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负压脱苯negative pressure benzene removal
在负压条件下采用蒸馏工艺脱除富油中苯族烃类物质的过程。
4技术及安全要求
4.1工艺技术要求和原理
4.1.1原理
利用液体蒸馏过程中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关系,压力越低,沸点越低。负压脱苯技术通过降低脱苯塔顶的馏出压力,降低粗苯蒸气的馏出温度,节省能源,减排废水。

4.1.2工艺技术要求
4.1.2.1负压脱苯主要包括富油系统、贫油系统、粗苯系统和负压系统等,工艺流程见图1。

4.1.2.2富油系统
富油经油气换热器、贫-富油换热器、管式炉或蒸汽换热升温后,热富油进入脱苯塔进行蒸馏脱苯。
4.1.2.3粗苯系统
粗苯蒸气经油气换热器冷凝冷却成粗苯液体,进入粗苯回流罐,粗苯回流罐分离粗苯和水,分离后粗苯经回流泵加压后部分送至脱苯塔顶回流,部分送到粗苯中间槽。分离水排入地下水槽。
4.1.2.4贫油系统
脱苯塔底部贫油经泵加压后部分经贫-富油换热器、一段贫油冷却器、二段贫油冷却器冷却后送至洗苯工段;部分贫油经再生塔再生后返回脱苯塔。另一部分经管式炉或其他介质加热后返回脱苯塔作为脱苯热源。
4.1.2.5负压系统
由真空泵组成,为脱苯蒸馏系统提供所需的负压真空源。使被吸收在洗油中苯类物质被分离出来,获得焦化粗苯产品。脱除苯类物质的洗油再被送入洗苯系统回收煤气中苯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120
CCS Q9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313-2022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
Blanks for diamond circular saw blade
2022-03-09发布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Z 41313,GB/Z 41313-2022,圆锯片基体,金刚石,GB/Z 41313-2022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刚石圆锯片基体的分类,尺寸代号及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非金属材料切割使用的金刚石圆锯片基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所有部分)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GB/T24181金刚石焊接锯片基体用钢
GB/T39811石材工业用设备术语和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98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尺寸代号及标记
4.1分类
4.1.1按焊接工艺分为:
a)高频焊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G);
b)激光焊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J)。
4.1.2按厚度分为:
a)普型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P)。
b)薄型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T)。
4.1.3按水槽形状分为:
a)U型水槽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U)
b)钥匙孔水槽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Y);
c)无水槽金刚石圆锯片基体(代号为W)。

4.2尺寸代号
4.2.1开槽金刚石圆锯片基体的形状结构见图1。
4.2.2开槽金刚石圆锯片基体尺寸代号见表1。

4.3标记
4.3.1标记顺序为:基体代号、外径、孔径、厚度、齿数、标准号。
4.3.2基体代号为:焊接工艺、厚度、水槽形状代号。
4.3.3金刚石圆锯片基体标记方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ketchUp,su模型,伊犁建筑风格,格梵境民宿,SketchUP模型:格梵境民宿(伊犁建筑风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010
H04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861—2020
烧结烟气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硝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lue gas medium 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nitrification for sintering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4861,YB/T 4861-2020,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烧结烟气,脱硝技术,YB/T 4861-2020 烧结烟气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烟气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设计要求、主工艺系统、辅助系统、环境保护与安全、运行与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行业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硝工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钢制压力容器
GB536液体无水氨
GB2440尿素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
GB34339燃煤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0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49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J87工业企业场区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HI/T 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G20581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HG20585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DL/T 335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DL.5053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
DL/T5121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AQ303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medium 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利用还原剂在催化剂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主要是NO和N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中温脱硝反应温度窗口为180℃~320℃。
3.2
催化剂节距catalyst pitch
对蜂窝式催化剂,节距p是催化剂孔的宽度加上催化剂孔壁厚度a,如图1所示;对板式催化剂,节距p是催化剂板的净间距加上板的厚度b,如图2所示。

4总体设计要求
4.1一般要求
系统空速宜控制在3000h-1~6000h-1,氨逃逸浓度宜不大于2.5mg/m3。SO2/SO3的转化率宜小于1%。按式(1)计算:

YB/T 4861,YB/T 4861-2020,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烧结烟气,脱硝技术,YB/T 4861-2020 烧结烟气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规范

式中:
cs0ex—SCR反应器出口的SO3浓度(干基,基准氧含量16%),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cso.m—SCR反应器入口的SO3浓度(干基,基准氧含量16%),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一一SCR反应器入口的SO2浓度(干基,基准氧含量16%),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4.2脱硝还原剂设计原则
脱硝还原剂设计可参照电力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氨/空气混合器内氨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应符合GB/T536的防爆规定,一般氨气浓度(体积分数)设定在不大于5%。脱硝系统还原剂采用液氨的,阀门、管线、设备材质可使用碳钢;脱硝系统还原剂采用氨水的,氨水储罐材质采用碳钢或不锈钢,与氨水溶液接触的阀门、管线、泵等材质采用不锈钢;脱硝系统还原剂为尿素的,尿素颗粒储仓材质采用普通碳钢(内衬玻璃钢)或是不锈钢,与尿素溶液接触的阀门、管线、设备(泵、容器等)材质采用不锈钢。所有与氨接触的设备、管道、管件、阀门等部件严格禁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9.100
CCS N 7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289—2022
无损检测仪器鉴定程序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Evaluation procedures
2022-03-09发布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Z 41289,GB/Z 41289-2022,无损检测仪器,鉴定程序,GB/Z 41289-2022 无损检测仪器 鉴定程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损检测仪器新产品的鉴定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需要鉴定的无损检测仪器。
注:无损检测仅器新产品包括从未研制、生产过的产品,或其主要性能、结构、技术特征、价值系数均比已有的产品有明显区别和提高的无损检测仪器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鉴定程序
4.1鉴定分类及等级
4.1.1无损检测仪器的新产品鉴定分为:
a)设计定型鉴定(含技术鉴定);
b)生产定型鉴定。
4.1.2无损检测仪器新产品鉴定等级分为:
a)自我鉴定;
b)第三方鉴定。
4.2主持鉴定单位
主持鉴定单位为具有鉴定资质可直接承担鉴定试验的单位,一个新产品的鉴定试验可由一个或多个试验单位完成。
4.3设计定型鉴定
4.3.1设计定型鉴定程序
4.3.1.1申请
产品在鉴定前,申请鉴定单位应做好鉴定试验准备工作,准备好必要的技术文件,例如:技术任务书、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必要的工艺文件、使用说明书、性能试验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用户意见或运行报告、鉴定试验大纲、试制总结等。申请鉴定单位提前两个月向主持鉴定单位提出新产品鉴定申请报告,同时提交新产品鉴定所需要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

4.3.1.2预审
主持鉴定单位指定专人对新产品鉴定申请报告和技术文件资料进行预审,必要时可到申请鉴定单位进行核查。
4.3.1.3批准
经预审合格,由主持鉴定单位批准鉴定申请、确定鉴定会时间并及时通知申请鉴定单位。
4.3.1.4会议准备
鉴定会成员由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具体名单可由主持鉴定单位指定,也可由申请鉴定单位推荐由主持鉴定单位确认。
注:与产品鉴定工作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或与新产品开发单位有关的人员原则上不宜担任鉴定会成员,申请鉴定单位接到主持鉴定单位正式批准后,至少在鉴定会前十五天将主要会议文件分送各鉴定成员单位。
4.3.1.5鉴定会
鉴定会由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会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技术审查:由部分鉴定会成员组成的技术审查小组负责进行。

审查内容包括:
1)对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技术审查和标准化审查;
2)鉴定试验大纲的审查和批准;
3)产品鉴定需要查看现场,对实物进行勘验的,申请鉴定单位积极配合并提供鉴定所需相应的条件。
b)鉴定试验:鉴定试验部门根据批准的鉴定试验大纲进行试验。由临时确定的试验部门进行试验时,有试验监督员参加。由具有鉴定资质的试验部门进行试验时不派监督员。鉴定试验部门负责提交鉴定试验报告。鉴定申请单位有产品测试中心的,可由产品测试中心进行鉴定试验,提交鉴定试验合格报告。
c)综合评价:根据技术审查和鉴定试验报告,由鉴定会全体成员按技术条件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确认是否达到鉴定要求,起草并通过鉴定报告,报主持鉴定单位审查。根据无损检测仪器产品复杂程度和试验工作量的大小,鉴定会的上述几个阶段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阶段进行。重大关键设备和技术水平高的新产品,可同时邀请业内少数同行业专家和用户参加鉴定会,按鉴定程序要求进行评审鉴定。
4.3.1.6鉴定结论
主持鉴定单位根据鉴定报告,依据设计定型鉴定合格标准提出鉴定结论,鉴定合格者由主持鉴定单位颁发设计定型证书,凡属技术鉴定项目,参照设计定型鉴定要求进行,鉴定合格者,由主持鉴定单位颁发技术鉴定证书。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应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转让该项目中涉及的
商业技术。
4.3.2申请设计定型鉴定的条件
申请设计定型鉴定的条件包括:

a)研制单位按产品技术条件要求进行主要设计性能试验,证明达到设计要求;
b)齐全的技术文件资料;
c)经用户试用并证明满足使用要求;
d)提供按规定数量配套齐全的正式样机。
4.3.3申请设计定型鉴定提交的技术文件
申请设计定型鉴定宜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a)设计任务书;
b)产品技术条件;
c)产品使用说明书
d)全套图纸和明细表:
c)样机试制总结;
D型式试验报告;
g)现场(企业地址)试验报告;
h)用户试用报告(由用户编写);
i)样机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
j)技术研究报告;
k)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l)设计定型鉴定试验大纲。
4.3.4设计定型鉴定合格标准
设计定型鉴定合格标准包括:
a)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齐全、完整、正确、统一;
b)样机经鉴定试验证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c)产品有推广使用价值。
4.4生产定型鉴定
4.4.1设计定型鉴定合格的产品在转人批量生产或重复生产之前,进行试生产并进行生产定型鉴定。
4.4.2生产定型鉴定程序按设计定型鉴定程序进行。
4.4.3申请生产定型鉴定的条件包括:
a)产品设计定型鉴定具备完整的设计定型技术文件;
b)具有正式发布的相关产品标准;
c)具有配套齐全的各种生产技术文件;
d)生产单位按产品标准完成了型式试验,并有生产单位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证;
c)经用户试用并满足要求;
d)提供足够数量(由任务书规定)的试生产产品(产品严格按规定的生产工艺加工制造)。
4.4.4申请生产定型鉴定宜提交下列文件:
a)产品标准,
b)小批量试制总结;
c)生产图纸和工艺规程;
d)外购件、外协件明细表及货源情况报告;
c)小批量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
d)产品调试细则;

g)产品使用说明书;
h)型式试验报告。
4.4.5生产定型鉴定合格标准包括:
a)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齐全、完整、正确、统一;
b)产品经鉴定试验证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产品标准的要求;
c)生产单位具备保证该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检验和测试手段;
d)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外购件及外协件的来源有保证;
e)初步确立了有效的质量控制。
4.5鉴定报告及鉴定过程所需文件
鉴定报告格式见附录A,鉴定过程所需鉴定文件的编写见附录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