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7月 ( 第 148 页)

本文包含上下两册:

文件1: 江苏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房屋建筑工程篇(2022版上册质量分册(3.82MB)
文件2: 江苏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房屋建筑工程篇(2022版)下册安全分册(1.89MB)

自 2020 年 1 月 14 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江苏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2020 版)房屋建筑工程篇》(以下简称《实施细则(2020 版)》)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陆续新编、修编、废止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标准,致使《实施细则(2020 版)》不少内容已不符合现行工程技术标准。同时,在近两年的使用中,基层反映《实施细则(2020 版)》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因此,启动《实施细则(2020 版)》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主要围绕以下 3 个方面:
(1)依据新编、修编、废止的工程技术标准,删除实施要点中已废止的工程技术标准或条文,新增、修改相应的标准或条文;
(2)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删除与实施内容关联性不强的实施要点;
(3)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新增、修改实施内容及相应的实施要点。

2022版,上册,下册,安全分册,实施细则,工程质量安全手册,房屋建筑工程,江苏省,质量分册,质量安全手册,江苏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2022版)-房屋建筑工程篇 上册:质量分册+下册:安全分册

上册 目 录
1 总则 .................................................................................................................... 5
1.1 目的............................................................................................................. 5
1.2 编制依据..................................................................................................... 5
1.3 适用范围..................................................................................................... 5
2 行为准则 ............................................................................................................ 5
2.1 基本要求 .................................................................................................. 5
2.2 质量行为要求............................................................................................ 7
3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 13
3.1 地基基础工程.......................................................................................... 13
3.2 钢筋工程.................................................................................................. 23
3.3 混凝土工程 ............................................................................................ 32
3.4 钢结构工程.............................................................................................. 43
3.5 装配式混凝土工程.................................................................................. 53
3.6 砌体工程.................................................................................................. 60
3.7 防水工程.................................................................................................. 69
3.8 装饰装修工程.......................................................................................... 82
3.9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 92
3.10 通风与空调工程 ................................................................................ 105
3.11 建筑电气工程 .................................................................................... 112
3.12 智能建筑工程 .................................................................................... 121
4 质量管理资料 ................................................................................................ 124
4.1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 ...................................................................... 124
4.2 施工试验检验资料 .............................................................................. 133
4.3 施工记录 .............................................................................................. 137
4.4 质量验收记录 ...................................................................................... 142
5 附则 …………………………………………………………………………142

下册目 录
1 总则 ................................................................................................................ 145
1.1 目的.........................................................................................................145
1.2 编制依据.................................................................................................145
1.3 适用范围.................................................................................................145
2 行为准则 ........................................................................................................ 145
2.1 基本要求 ..............................................................................................145
2.2 安全行为要求........................................................................................148
3 安全生产现场控制.......................................................................................... 154
3.1 基坑工程................................................................................................154
3.2 脚手架工程............................................................................................164
3.3 起重机械 ..............................................................................................186
3.4 模板支撑体系........................................................................................202
3.5 临时用电................................................................................................210
3.6 临时消防................................................................................................212
3.7 安全防护................................................................................................215
3.8 其他........................................................................................................218
4 安全管理资料 ................................................................................................ 226
4.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资............................................................226
4.2 基坑工程资料 ......................................................................................227
4.3 脚手架工程资料 ..................................................................................229
4.4 起重机械资料 ......................................................................................231
4.5 模板支撑体系资料................................................................................232
4.6 临时用电资料........................................................................................237
4.7 安全防护资料........................................................................................239
5 附则……………………………………………………………………………24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江苏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2022版)-房屋建筑工程篇 上册:质量分册+下册:安全分册已关闭评论

多体 动力学基础 陈乐生王以伦盛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TH113 379881 多刚体动力学基础 陈乐生王以伦编 中蚊文藏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黑)新登字第9号 73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了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的书、资料共编写成10 章.第1章为虚位移原理:第2章讨论完整系统的拉格朗日方 程:第3、4介绍刚体定点转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第5章 为多刚体动力学基础;第6章分析空间齐次变换关系;第7至 第10章讨论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附录都分简 单介绍了矢量和张量的基本运算, 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学用 书,也可供有关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中 多刚体动的学基础 冬陈乐生王以伦 责任编辑李玉琴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华书店经销 哈尔滨毕升电脑排版有限公司排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印刷厂印刷 开本850×11681/32印张7.625字数193千字 1995年3月第1版1995年3月第1次印刷 .印数:1一2000册 ISBN7-81007-416-4 TH16定价:6.80元 ...

七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弹性力学 Elasticity 第4版 徐芝纶 上册 高售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弹性力学 ISBN7-04-020213-1 9787040-2021375 定价25.40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弹性力学 第四版 上册 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齿轮系统动力学 振动冲击噪声 李润方王建军编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科星齿瓶社 2 齿轮系统动力学 一一振动、冲击、噪声 李润方王建军编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辞学出版社 1997 、 一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齿轮及齿轮系统的振动、冲击、噪声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 论及方法主要内容有;齿轮动态激励机理、齿轮的动载荷和动载系数、齿轮 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齿轮系统噪声与控 制、齿轮修形方法、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等. DW0260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齿轮系统动力学/李润方,王建军编著.一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6 ISBN7-03-005595-0 I 齿…!.①李…②王…I、齿轮传动-传动 系-动力学V、TH132.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6)第17670号 科学虫版社出版 北京东黄根北街16号 邮政轴码,100717 北京科地亚印」印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1997年3月第一 开本:850×1I681/32 1997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15 印数:11500 宁数:398000 定价:25.00元 … ...

材料力学教师用书 范钦珊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主教材材料力学》配套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内容为主教材全部习题的详 细解答过程,可以帮助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备课和讲课. 本套教材包括主教材—一材料力学》、学生学习指导书一一材才料力学学习指导》、教 师教学参考书—一《材料力学教师用书》和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材料力学电子教案. 本套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中学时和少学时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 ,.:010-627829891390110429713801310933 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激光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材料力学教师用书范钦珊编著.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普通高等院校基础力学系列教材) ISBN7-302-09321-0 I.材Ⅱ.范Ⅲ.材料力学-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V.TB30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87892号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 .tup .cn 邮编:100084 社总机:010-62770175 客户服务:010-62776969 责任编辑:杨倩 印装者:北京市清华园胶印厂 开本:170×230印张:7.25字数:121干字 版次:2004年9月第1版2004年9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7-302-09321-0O394 印数:1~600 本书如存在文字不清、漏印以及缺页、倒页、脱页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清华大学出版 社出版部联系调换.联系电话:(010)62770175-3103或(010)62795704 普通高等院校基础力学系列教材 编委会名单 主任:范钦珊 编委:王焕定 王琪 刘燕 殷雅俊 ...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本书依据最新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完成编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建筑室外环境、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空气流动、声与光环境:分析了室内污染物的来源;从物理、化学、生理及心理方面阐述了室内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了室内污染物的处理及评价方法。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建筑外环境、建筑环境中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绿色建筑的评价。每部分均相对独立,各章都提供了思考题、符号说明和参考文献。
本书为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用教材,可作为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了解建筑环境学知识的辅助教材,并可作为相应部门科研、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2017版,建筑环境学,杜传梅,高清PDF《建筑环境学》杜传梅 2017版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创造舒适的建筑室内热、光、声环境,提高冬季采暖和夏季空气调节的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达到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是:①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打通大土木工程中的专业课,同时保留原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满足大土木工程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②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将本教材分为基本知识技能培养、拓展和提高的教学参考教材,工作的着力点为基本知识技能培养。目前,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通常细分为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等方向,本教材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学习建筑环境学而编写。以目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大土木工程专业的“一本书”教学,即建筑环境学仅以一门课程就完成专业方向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下,尽量做到、做好拓宽专业面。本教材编写的目标是能够适用于各专业的建筑环境专门知识的教学,包括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建设、工程管理等专业。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光学、建筑声学、建筑热湿学、室内空气品质及处理、绿色建筑等,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编者凭借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对建筑环境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使教材内容脉络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编写组计划依据新规范更新已有教材中相应内容。对近几年提出的建筑环境的新理念以及建筑环境设计与施工的新技术均进行了介绍。本教材不仅对建筑光、声、热湿、空气品质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紧扣当今建筑环境学的发展,反映建筑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索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
第二节建筑环境、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的关系6
第三节绿色建筑与病态建筑…7
第四节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9
第五节建筑环境学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0
思考题…12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3
第一节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13
第二节太阳辐射与日照17
第三节室外气候25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分区38
本章符号说明43
思考题43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45
第一节传热的基本方式46
第二节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47
第三节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54
第四节以其他形式进人室内的热量和湿量77
第五节冷负荷与热负荷82

第六节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89
本章符号说明96
思考题98
参考文献99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100
第一节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100
第二节影响人体与外界显热交换的几个环境因素…115
第三节服装的热湿特性及对人的热舒适影响…116
第四节一般条件下的稳态热环境的评价指标…118
第五节人体在动态热湿环境下的控制要素…122
第六节热环境与工作效率…128
本章符号说明……133
思考题…135
参考文献135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136
第一节室内空气污染…136

第二节室内空气品质148
第三节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方法160
本章符号说明……172
思考题…173
参考文献…173
第六章通风与气流组织………175
第一节通风概述175
第二节自然通风……187
第三节气流组织201
第四节室内空气环境模拟211
本章符号说明……………220
思考题……221
参考文献…222
第七章建筑声环境223
第一节声音的基本概念及特性223
第二节人的听觉特性与噪声评价227
第三节声音的传播……234
第四节吸声与吸声材料236
第五节节环境噪声的控制239
本章符号说明……251
思考题…252
参考文献…253

第八章建筑光环境…254
第一节光的性质与度量…254
第二节视觉与光环境263
第三节天然光环境…271
第四节人工光环境280
第五节照明的节能措施…290
本章符号说明293
思考题……293
参考文献…294
第九章绿色建筑的评价…295
第一节绿色建筑体系及绿色建筑设计…295
第二节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认证体系…298
第三节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及案例304
思考题…307
参考文献…307

本书主要介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本书第1~4章为实验基本理论,主要介绍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热工参数测试常用仪表,以培养学生进行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树立科学实验的优良作风。本书第5~10章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第11~14章为专业课程实验,这两部分较详细地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院所、设计院管理人员参考。各高校也可根据实验情况选用其中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与实验。

2019版,建筑环境,建筑能源应用工程,杨春英,能源工程实验技术,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技术》杨春英 2019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专业主要面向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成为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其他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一流工程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具有这一能力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编者在参考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的同时,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吸收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编写了本书。
本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综合实验教材,内容涉及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及实验基础知识。本书实用性强,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创新素质十分有益。为方便学生自学,本书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在介绍概念原理的同时尽量给出相关基础知识。

内容索引 :

第1章绪论
1.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1
1.2实验教学的意义、目的及实验的基本程序……2
1.2.1实验教学的意义……2
1.2.2实验教学的目的……2
12.3实验的基本程序…2
1.3实验要求及实验报告的撰写…3
1.3.1实验要求……3
1.3.2实验报告的撰写…3
第2章实验设计……7
2.1实验研究方法……7
2.2实验设计简介…7
2.2.1实验设计的意义…8
2.2.2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8
2.2.3实验设计的步骤…8
2.3单因素实验设计…9
2.3.1完全随机实验设计…9

23.2随机区组实验设计…10
2.3.3拉丁方实验设计…10
2.4双因素实验设计…10
2.4.1旋升法11
2.4.2对开法11
2.4.3平行线法12
2.5正交实验设计…12
2.5.1正交表…12
2.5.2选择正交表的基本原则…13
2.5.3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14
第3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16
3.1误差的基本概念…16
3.11测量误差与测量精度…16
3.1.2误差的表示方法…18
3.2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20
3.2.1随机误差分析20

3.2.2间接测量的误差分析与处理…23
3.2.3粗大误差分析与处理…25
3.2.4系统误差分析…25
3.3实验数据的处理……27
3.4实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29
3.4.1实验数据的整理…29
3.4.2实验数据的表示…30
第4章热工参数测试常用仪表…33
4.1压力测量仪表及使用方法33
4.11液柱式压力计…34
4.1.2弹性式压力计36
4.1.3电气式压力计…38
4.2温度测量仪表及使用方法42
4.2.1温度计的分类…43
4.2.2热电偶温度计44
4.2.3膨胀式温度计45
4.2.4电阻式温度计…46

4.2.5测温显示仪表47
4.2.6非接触式温度计…49
4.3湿度测量仪表及使用方法51
4.3.1干湿球法湿度测量…52
4.3.2露点法湿度测量…53
4.3.3吸湿法湿度测量…54
4.3.4湿度计的标定与校正……54
4.4流速测量仪表及使用方法55
4.4.1测压管测速…56
4.4.2热线风速仪测速…57
4.4.3粒子图像测速…59
4.5流量测量仪表及使用方法…59
4.5.1差压式流量计60
4.5.2涡轮流量计…61
4.5.3电磁流量计…62
4.5.4涡街流量计…64
4.5.5超声波流量计66

4.5.6流量计的标定68
第5章传热学实验70
5.1等截面伸展体传热特性实验70
5.1.1实验目的…70
5.1.2实验原理70
5.1.3实验装置…71
5.1.4实验方法与步骤…71
5.1.5注意事项…72
5.1.6实验数据处理…73

5.17问题讨论…73
5.2强迫对流系统实验…74
5.2.1实验目的……74
5.2.2实验原理…74
5.2.3实验装置…75
5.2.4实验方法与步骤……76
5.2.5实验数据处理…76
5.2.6问题讨论78
第6章流体力学实验79
6.1管道沿程阻力测定实验79
6.1.1实验目的…79
6.1.2实验原理…79
6.1.3实验装置及仪器…80
6.1.4实验方法与步骤…81
6.1.5实验数据处理…81
6.1.6问题讨论…82
6.2管道局部阻力测定实验82

6.2.1实验目的…82
6.2.2实验原理…82
6.2.3实验装置…83
6.2.4实验方法与步骤84
6.2.5实验数据处理…85
6.2.6问题讨论…85
63流体静力学实验85
6.3.1实验目的…85
6.3.2实验原理…86
6.3.3实验装置…87
6.3.4实验方法与步骤…87
6.3.5实验数据处理88
6.3.6问题讨论…89
6.4雷诺实验89
6.4.1实验目的…89
6.4.2实验原理…89

6.4.3实验装置90
6.4.4实验方法与步骤…90
6.4.5实验数据处理…91
6.4.6问题讨论…91
第7章工程热力学实验92
7.1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实验92
7.1.1实验目的92
7.1.2实验原理…92
7.1.3实验装置…93
7.1.4实验步骤及要求…94
7.1.5实验数据处理…96
7.1.6问题讨论97
7.2气体比定压热容测定实验97
7.2.1实验目的…97
7.2.2实验原理98
7.2.3实验装置…99
72.4实验方法与步骤…100

7.2.5注意事项…101
7.2.6实验数据处理…101
7.2.7问题讨论…101
7.3喷管实验101
7.3.1实验目的…102
7.3.2实验原理…102
7.3.3实验装置…104
7.3.4实验方法与步骤…105
7.3.5实验数据处理…106
7.3.6实验报告要求…107
7.3.7问题讨论…107
第8章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108
8.1空气参数测定实验…108
8.1.1实验目的…108
8.1.2实验原理…108
8.1.3实验装置及仪器109
8.1.4实验方法与步骤…109

8.1.5实验数据处理…110
8.1.6问题讨论…112
附录物理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12
8.2流量测量实验112
8.2.1实验目的…112
8.2.2实验原理…113
8.2.3实验方法与步骤…118
8.2.4实验数据处理…118
8.2.5问题讨论118

第9章流体输配管网实验119
9.1离心泵性能实验119
9.1.1实验目的…120
9.1.2实验原理…120
9.13实验装置及仪器…121
9.1.4实验方法与步骤…122
9.1.5实验数据处理…123
9.1.6问题讨论…124
9.2风机性能测定实验125
9.2.1实验目的…125
9.2.2实验原理…125
9.2.3实验装置及仪器…127
9.2.4实验方法与步骤…127
9.2.5实验数据处理128
9.2.6问题讨论…129
第10章热质交换原理实验…130
10.1散热器性能测定实验130

10.1.1实验目的…130
10.1.2实验原理130
10.1.3实验装置及仪器…131
10.1.4实验方法与步骤131
10.1.5实验数据处理132
10.1.6注意事项…132
10.1.7问题讨论…132
10.2表冷器性能测定实验133
10.2.1实验目的…133
10.2.2实验原理133
10.2.3实验装置…134
10.2.4实验步骤及要求…135
10.2.5实验数据处理…136
10.2.6问题讨论…136
10.3喷水室性能测定实验136
10.3.1实验目的…137

10.3.2实验原理137
10.3.3实验装置…137
10.3.4实验步骤及要求…138
10.3.5实验数据处理139
10.3.6问题讨论…140
第11章暖通空调实验…141
11.1空调系统综合实验141
11.1.1实验目的…141
11.1.2实验原理141
11.1.3实验装置及仪器…141
11.1.4实验内容…142
11.1.5实验方法与步骤144
11.1.6实验装置参数设置及操作说明144
11.1.7实验数据处理…145
11.1.8问题讨论…145
11.2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145
11.2.1实验目的145

11.2.2实验原理…145
11.2.3实验装置147
11.2.4实验方法与步骤…147
11.2.5实验数据处理…148
11.2.6问题讨论…149
11.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测定实验149
11.3.1实验目的149
11.3.2实验原理149
11.3.3实验装置149
11.3.4实验方法与步骤…150
11.3.5实验数据处理及要求150
11.3.6问题讨论…151
第12章供热工程实验152
12.1热网水力工况实验152
12.1.1实验目的…152
12.1.2实验原理…152
12.1.3实验装置…153

12.1.4实验方法与步骤153
12.1.5实验数据处理155
12.1.6注意事项…156
12.1.7问题讨论…156
12.2热水采暖系统实验156
12.2.1实验目的156
12.2.2实验原理157
12.2.3实验装置157
12.2.4实验方法与步骤158
12.2.5问题讨论…159

第13章锅炉与锅炉房工艺实验160
13.1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160
13.1.1实验目的…160
13.12实验原理…160
13.1.3实验装置161
13.1.4实验方法与步骤162
13.1.5实验数据处理164
13.1.6问题讨论…165
13.2煤的工业分析实验165
13.2.1实验目的…165
13.2.2实验原理…165
13.2.3实验装置168
13.2.4实验方法与步骤…169
13.2.5实验数据处理172
13.2.6实验测定误差…172
13.2.7问题讨论…172
第14章制冷技术实验…174

14.1制冷循环演示实验174
14.1.1实验目的…174
14.1.2实验原理…174
14.1.3实验装置…175
14.1.4实验方法与步骤…176
14.1.5注意事项…176
14.1.6问题讨论…176
14.2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177
14.2.1实验目的…177
14.2.2实验原理…177
14.2.3实验装置…181
14.2.4实验方法与步骤…181
14.2.5实验数据处理……183
14.2.6问题讨论…185
参考文献187

17系列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构造
图集号:L17ZJ114
统一编号:DBJT37-2
主编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华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文号:鲁建设函[2017]16号
施行日期:2017年08月01日

CF保温图集,CF保温板,CF砌块,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CF防火板,L17ZJ114,保温图集,墙体保温,墙体自保温,山东省,自保温图集,高清扫描可打印 L17ZJ114 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构造图集.pdf

一、适用范围
1,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且建筑高度100m以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墙体工程。
2.下列情况不得采用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
(1)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的外墙。
(2)长期处于浸水或化学侵蚀环境。
(3)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二、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026-2014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1.《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12.《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
1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14.《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导则》JD14-027-2017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本图集设计内容包括: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简称CF砌块)、配套材料性能指标、设计要求、构造详图、施工要点等。
2.本图集提供了常用外墙外保温热工计算选用表,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及山东省节能有关规定及要求,经热工计算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以满足不同地区建筑的节能要求。
3.外墙外保温系统应优先采用涂料饰面,不宜采用面砖饰面,面砖粘贴高度和其他使用要求应符合国家及省的相关规定。
四、CF砌块及性能指标
1.CF砌块以陶瓷渣粉(CF)为主要原料,以生石灰、水泥作钙质材料,铝粉(膏)作发气剂,经蒸压养护而成的多孔硅酸盐砌块。
按使用功能分为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外墙砌块(简称CF外墙砌块)、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内墙砌块(简称CF内墙砌块)。
2.CF砌块常用规格尺寸见表1。

CF保温图集,CF保温板,CF砌块,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CF防火板,L17ZJ114,保温图集,墙体保温,墙体自保温,山东省,自保温图集,高清扫描可打印 L17ZJ114 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构造图集.pdf

五、配套材料及性能指标
1.CF保温板
CF保温板是以陶瓷渣粉(CF)为主要原料,经蒸压养护而成的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轻质薄板(简称C℉保温板)。用于梁、柱等热桥部位的保温,与热桥部位的连接方式为粘锚结合施工。
CP保温板性能指标见表4。
CF保温板性能指标表4
(略)
2.CF防火板
CF防火板是以陶瓷渣粉(CF)为主要原料,经蒸压养护而成的具有防火性能的轻质薄板(简称C℉防火板)。用于钢结构梁柱的防火包覆、管道井防火分隔等。
CF防火板性能指标见表5。
CF防火板性能指标表5
(略)

L17ZJ114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设计说明3
CF砌块工程做法..…11
CF外墙砌块自保温热工计算选用表…………………12
CF保温板外保温热工计算选用表、CF内墙砌块热工计算选用表……….13
窗洞口砌块排块示例...14
门洞口砌块排块示例15
混凝土柱外贴式外墙……16
混凝土柱内嵌式外墙……17
钢框架外贴式外墙….18
混凝土柱填充内墙……19
钢框架填充内墙20
外墙勒脚21
窗安装节点.…22
门安装节点23
女儿墙节点…24
接缝节点….25
支架、埋管、插座安装节点……26
钢结构梁、柱防火构造示意….…27
混凝土柱外贴外墙柔性连结构造…28
混凝土柱内嵌外墙刚性连接构…….…29
剪力墙(异形柱)内嵌外墙刚性连接构造………30
混凝土柱内嵌外墙柔性连接构造.31
剪力墙(异形柱)内嵌外墙柔性连接构造…32
钢框架墙体连接构造………...…33
墙项部连接构造34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构造…35
构造柱连接构造.……36
拉筋与混凝土构件连接构造...37
门洞口做法构造详图....38
施工要点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扫描可打印 L17ZJ114 CF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构造图集.pdf已关闭评论

2019版,实验教程,建筑环境,建筑能源,建筑能源应用工程,李义科,牛永红,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教程》牛永红、李义科 2019版

本书共分为实验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三部分,包括12个章节,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环境专业涉及的实验基础知识、常用的实验测试设备、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3门专业基础课程及泵与风机、工业通风、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空调工程、制冷技术6门专业课程共76个实验项目,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及设备、方法及步骤、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等,部分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及动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供热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热能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学指导用书,也可供土建、暖通、水利、热能、冶金、环保、化工等相关领域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

课程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是该专业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进行技能训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掌握专业知识、获得专业设计技能、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书共分为实验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三部分,包括12个章节,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环境专业涉及的实验基础知识、常用的实验测试设备、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3门专业基础课程及泵与风机、工业通风、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空调工程、制冷技术6门专业课程共76个实验项目,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及设备、方法及步骤、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等,部分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及动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供热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热能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学指导用书,也可供土建、暖通、水利、热能、冶金、环保、化工等相关领域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

内容索引:

第1部分实验基础知识1
第1章绪论…3
1.1概述3
1.2实验教学特点及要求。4
第2章实验基础知识…5
2.1测量误差及分析5
2.2测量数据的处理16
第3章常用测试用仪表20
3.1常用仪表概述20
3.2温度测量仪表21
3.3相对湿度测量仪表…27
3.4流速测量仪29
3.5压力测量仪表34
3.6流量测量仪表…41
3.7辐射热测量仪表47
3.8 GDYK-206甲醛测定仪48
3.9 testo885热成像仪49
3.10 PTH一A24精密温湿度巡检仪50

3.11空气质量检测仪51
第2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实验
第4章传热学55
实验一稳态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导热系数55
实验二非稳态(准稳态)法测量材料的导热性能59
实验三强迫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61
实验四空气在水平管外自然对流时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64
实验五用平板法测材料导热系数实验.67
实验六中温法向辐射时物体黑度测定72
实验七综合传热性能测定…75
实验八翅片管束外放热和阻力系数测定77

实验九等截面伸展体传热特性85
实验十自由对流换热系数测定88
实验十一热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90
第5章工程热力学93
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93
实验二水蒸气饱和压力与温度关系实验98
实验三气体定压比热容测定实验100
实验四真空条件下水蒸气饱和蒸汽压及汽化潜热的测定实验……105
实验五空气绝热指数测定实验107
实验六喷管实验……109
第6章流体力学……116
实验一流量及阻力系数测定116
实验二流体静力学实验120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实验123
实验四雷诺实验125
实验五动量方程验证实验127
实验六沿程水头损失实验129
实验七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131
实验八孔口与管嘴流量系数验证实验134

实验九文丘里流量计及孔板流量计测定实验137
实验十流量和流速的测定实验139
实验十一动量方程验证实验144
实验十二气体紊流射流实验146
第3部分专业课程实验
第7章泵与风机…153
实验一泵的结构及性能实验153
实验二风机的结构及性能实验154
实验三水泵轴向力平衡装置设计实验154
实验四空压机结构实验155
实验五离心风机性能曲线的测定156
实验六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159
实验七离心泵串并联实验…162
实验八离心泵综合性能测定实验167

第8章工业通风…173
实验一粉尘真密度的测定173
实验二工作区含尘浓度的测试175
实验三风管风流点风压和点风速测定179
实验四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一)181
实验五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二)183
实验六通风风道内阻力测定188
实验七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演示189
实验八电除尘器性能试验191
第9章供热工程………200
实验一采暖系统模拟演示实验200
实验二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201
实验三热网水压图水力工况实验204
实验四空气加热器性能测试实验206
第10章锅炉及锅炉房设备213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213
实验二燃料发热量测定219
实验三煤的元素分析实验222

实验四锅炉实验台模型实验224
实验五锅炉热平衡实验……230
实验六工业锅炉工作原理236
实验七燃气快速热水器的热工性能测定实验......240
实验八燃气灶具性能实验243
实验九锅炉内胆水温检测247
第11章空调工程249
实验一空调过程及空气热湿处理测定249
实验二风管内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251
实验三循环式空调过程实验装置255
实验四综合中央空调实验装置综合分析实验259
实验五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261
实验六热管换热器性能实验266
实验七空气气象参数的测定实验269
实验八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274
第12章制冷技术279
实验一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279
实验二制冷系统循环及热力计算281

实验三小型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系数测定........282
实验四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性能实验284
实验五单级压缩无回热制冷循环实验288
实验六单级压缩有回热与无回热制冷循环对比实验…………292
实验七热力系统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实验295
实验八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实验298
实验九制冷(热泵)故障实验300
实验十分体式空调故障及排除方法实验302
参考文献…303

2019版,专业课程设计,刘军,建筑环境,建筑能源,建筑能源应用工程,毕业设计,田刚,赫海灵,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刘军、田刚、赫海灵 2019版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各校对设计环节的组织情况而编写的教学用书。该书对于学生完成设计实践环节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是设计实践环节的必备用书。
本书分为六章,包括设计总则、供热设计、空调设计、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冷热源设计,设计阶段的BIM解决方案等。本书主要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也可为广大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提供参考。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综合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
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面对实际工程对象的综合需求,强调专业知识的融合贯通、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熟悉与理解、以及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理解,涉及的内容比较宽且具有多面性,难以用教科书的形式较为全面地归纳其专业特点。学生通常是根据指导教师推荐的一些设计资料、设计手册以及相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完成设计过程。
本书以暖通空调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参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我国相关专业的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以及相关设计手册、技术措施、设计指南的内容编写而成。本书完全从设计者的角度,按照专业设计内容的特点,分别从设计总则、供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冷热源系统以及设计阶段的BM解决方案等6个方面,重点介绍系统设计的方法、原则、思路和步骤,强调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本书可在学生以前所学过的、各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在的实际工程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并把所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工程设计的内容中。

内容索引:

第1章设计总则/001
1.1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001
1.2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任务和要求/002
1.3相关规范及通用图集/009
1.4图纸构成与要求/012
1.5与其他专业的配合/030
第2章供热设计/031
2.1室内供暖热负荷计算/031
2.2热水供暖系统的选择/044
2.3散热器热水供暖系统/053
2.4低温热水辐射供暖/064
2.5供暖系统管道设计/075
2.6热力管网系统设计/082
2.7供暖系统的热力入口/088
2.8供暖系统与热力管网系统的节能设计/091
2.9供暖系统设计实例/094

第3章空调设计/133
3.1空调负荷与风量的计算/133
3.2空气调节系统/165
3.3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185
3.4空调水系统管路设计/197
3.5空调系统年耗能量与节能措施/205
3.6空调工程设计/214

第4章通风及防排烟设计/233
4.1通风初步设计基本知识/233
4.2防排烟设计/267
4.3通风设计的技术措施/273
第5章冷热源设计/284
5.1冷热源概述/284
5.2常见热源形式/285
5.3常见冷源形式/338
第6章设计阶段的BM解决方案/385
6.1 BIM概述/385
6.2 Autodesk Revit基础/388
6.3暖通空调设计/397
参考文献/406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