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高清PDF《建筑设计入门教程》朱雷、吴锦绣、陈秋光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教程
本书秉承现代建筑设计 及教学研究的传统,以空间为主要线索,将其置入具体的场地环境,并以建筑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人的使用和材料建造为基本要素,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设计练习,包括空间限定、空间单元、空间联系及空间复合等,分别置入不同类型的城市及自然环境,并与具体使用功能和材料结构结合,使抽象的空间形式语言与具体的建筑问题之间相互促动,以此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范式,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观,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和操作方法。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
本教程的撰写基于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本科生二年级入门阶段的教案和教学成果。
在完成一年级建筑设计的基础启蒙之后,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学生入门学习的开始。
教案设置秉承了现代建筑设计及教学研究的传统,以空间为主要线索,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设计课题,包括空间限定、空间单元、空间联系及空间复合四个以空间为主线的练习,分别置入不同类型的城市及自然环境,并与具体的使用功能和材料结构相结合,使抽象的空间形式语言与具体的建筑问题之间相互促动,以此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范式,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观,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和操作方法。
内容索引:
5序言
001绪言
005课题丨空间与生活:院宅设计
006一课题背景:从“方盒子”练习到“院宅”设计
014二案例分析
018三基地条件
022四设计任务
024五操作过程
026六教学讨论
030七作业选例
045课题Ⅱ空间与结构:青年公寓设计
046课题背景:结构与空间
054二案例分析
058三基地条件
062四设计任务
064五操作过程
066六教学讨论
070七作业选例
089课题Ⅲ空间与场地:游船码头设计
090一课题背景:场地与空间
096二案例分析
100三基地条件
102四设计任务
104五操作过程
106六教学讨论
110七作业选例
123课题W综合空间:社区中心设计
124课题背景:复杂城市环境视角下的社区中心设计
130二案例分析
134三基地条件
136四设计任务
138五操作过程
140六教学讨论
144七作业选例
158后记
问题专业: 装饰 结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7-18 20:12:18
提问网友: 高山我梦
河南省16定额应该套阶梯型还是锯齿型
2022-07-18 20:15:15 补充
就是那个人头顶上方
解答网友: 懂点装修
按锯齿吊顶计算。
答疑:建筑-江苏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7-18 20:10:46
提问网友: 淡定情绪
独立费是不是就跟综合单价一样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独立费,顾名思义就是独立的费用。独立费是一项单独记取的一笔费用(如成品门窗、植筋等双方确认的价格除定额测定费和税金外不再计取任何费用,它也可以是计算了各项费用(除定额测定费和税金外)后的签证记工、机械台班以及定额包括了的和没有包括的子目)。它计入按实发(计算)费用这一项,它最后与材料价差、人工费价差、包干费、材料转运费一起列入允许按实计算的费用及价差这一项,并只计取定额测定费和税金。独立费要不要下浮需要看招标文件。
彩色高清PDF《美好乡村建设实施保障性技术研究》徐思光
《美好乡村建设实施 保障性技术研究 》是安徽省美好乡村 建设实施保障性技术的研究成果:源于安微,面向全国。
什么样的乡村是美好的?什么样的乡村生活是让人向往的?
美好的乡村,一定是闻得到泥土气息、瓜果飘香:是弥漫着质朴亲情、浓郁乡音的乡村:是老人儿孙绕膝、孩童满地嬉戏,可以坐在大树下、躺在条石上聚众聊天的乡村:一定是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乡村:是你我难以忘却的故乡,可以梦里回归的家园。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是成千上万已经城镇化的人们挥之不去的关于故土、关于家乡的思念。是亲情、是一种情丝牵绕的挂念。
内容索引:
绪论11
一、美好乡村建设 概况12
二、安徽省农村土地现状13
三、乡村规划不单是建设规划14
四、初见成效16
五、拓展思路,保障实用技术推广17
第一篇乡村建设发展途径19
第一章搜集和整理资料20
一、资料搜集20
二、资料调查与整理的方法25
三、资料调查的表格26
第二章乡村发展模式33
一、八大重点,保持乡村乡土模式33
二、乡村发展的理论模式35
三、乡村发展的规划模式36
四、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模式38
第三章明确乡村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40
一、发展中存在问题40
二、如何实现村庄整合42
三、通过规划解决问题43
第四章实现社区整合与村庄空间的拓展46
一、实现社区整合是实现空间功能最大效用的发挥46
二、村庄建设规模的确定是多方面因素的考量46
三、村庄规模与村庄人口数量预测47
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48
五、产业模式48
第二篇乡村规划保障性技术53
第五章乡村建设土地保护原则54
一、协调可持续原则54
二、耕地保护原则55
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原则55
四、生态化运行原则56
第六章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原则58
一、乡村建设用地选择58
二、乡村建设用地布局原则侧63
三、乡村建设用地标准68
第三篇农房建设实施保障性技术73
第七章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74
一、宅基地选择74
二、宅基地规划方法75
三、乡村建设用地标准68
第三篇农房建设实施保障性技术73
第七章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74
一、宅基地选择74
二、宅基地规划方法75
三、宅基地指标77
第八章受农民点赞的民宅方案83
一、庭院式民宅83
二、并联式民宅85
三、底商型民宅87
四、公司型民宅88
五、农家乐型民宅90
六、独立式民宅91
第九章宅基地防灾与减灾规划93
一、重点预防的几种灾害类型93
二、防灾与减灾规划94
第四篇乡村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保障性技术101
第十章乡村建设道路规划102
一、村庄道路慨述102
二、村庄道路规划102
第十一章乡村建设基础设施规划113
一、给水系统规划113
二、排水系统规划117
三、电力系统规划122
四、电信系统规划128
五、燃气工程规划129
六、管线综合规划设计131
第十二章投资少、施工程序简单的污水处理系统134
一、农村的污水处理概况134
二、乡村建设中不同地区污水处理适应方法组合156
第五篇乡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保障性技术159
第十三章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布局160
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160
二、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特性161
三、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理念和布局方法162
四、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筑方案设计167
第六篇村庄环境整治设计与实例175
第十四章村庄环境整治、改造与保护176
一、村庄环境整治、改造与保护的基本概念176
二、村庄环境整治、改造与保护的意义177
三、村庄整治178
四、旧村改造180
五、古村落保护183
第十五章村庄景观设计与生态景观规划195
一、村庄景观设计195
二、村庄生态景观规划203
三、村庄景观建设规划设计实例206
第七篇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实例227
案例一包公镇文集社区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28
案例二九房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32
案例三石鼓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36
案例四燎琳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39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7-18 20:06:32
提问网友: 山静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应该没有@,就是角阀标高0.25
问题专业: 土建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7-18 20:05:36
提问网友: 搬砖行人【必采纳点赞】
解答网友: 李凯
你看看计算式,计算砌体墙面的时候,应该已经计算了
彩色高清PDF《美丽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图集》王红英 2018版
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讲解现代乡村住宅的建造方法,直面乡村居民,指导其真正地参与住宅建造,甚至是指导施工过程,使他们将住宅建筑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上当受骗,浪费钱财。随书附带一张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武汉创鼎国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官网获取本书案例图片、DWG文件以及典型乡村住宅设计 施工图纸,方便学习使用。本书不仅适用于村镇居民,同时也是建筑承包商、村镇建房施工员、村镇(乡)基层干部、村镇土地建筑管理决策者、大中专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师参与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的学习参考读物。
本书共有18套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案例,分别以独立住宅建筑、联排住宅建筑、组合住宅建筑和住宅配套建筑展开进行讲解,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全面,其中包含16套乡村住宅与2套配套乡镇建筑,各种图纸、图片600张左右,通过案例介绍、施工图与实景照片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美丽新乡村住宅建筑的设计、选材、施工、维护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乡村建筑知识,系统列举出常见且能轻松购得的建筑材料。
书中所介绍的住宅建筑案例具有代表性,图文并茂,以图解的形式轻松教会读者住宅设计、施工方法,书中穿插相关技术要点和住宅点评建议,为乡村住宅建筑提供了完整的知识库。同时,随书附带二维码,提供本书案例图片、DWG文件以及典型乡镇住宅设计施工图纸,可供随时借鉴使用。读者可依据图纸亲自参与住宅建造,甚至指导施工,把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本书会是广大乡镇居民、建筑承包商、施工员、设计师在乡镇建房过程中的不二之选。
内容索引:
前言
使用说明
Part A美丽乡村住宅 设计案例
N0.1中式新古典住宅/003
N0.2江南风住宅/005
No.3中式现代住宅/007
No.4古楚风农家乐住宅/009
N0.5徽派雅致住宅/011
No.6湖畔农家小别墅/013
No.7半封闭全功能住宅/015
No.8借景四合院住宅/017
No.9农家乐摄影客栈/019
No.10中规中矩联排住宅/021
N0.11汉派经典住宅/023
No.12现代花园洋房/025
N0.13组合走廊住宅/027
No.14江南庭院别墅/029
No.15联排组合住宅/031
No.16独院多露台住宅/033
No.17乡村办公室/035
No.18乡村庭院/037
PatB美丽乡村住宅设计施工圈
No.1中式新古典住宅/041
No.2江南风住宅/052
No.3中式现代住宅/063
No.4古楚风农家乐住宅/075
No.5徽派雅致住宅/086
No.6湖畔农家小别墅/097
No.7半封闭全功能住宅/113
No.8借景四合院住宅/125
No.9农家乐摄影客栈/136
No.10中规中矩联排住宅/146
N0.11汉派经典住宅/158
N0.12现代花园洋房/169
No.13组合走廊住宅/182
No.14江南庭院别墅/196
N0.15联排组合住宅/206
No.16独院多露台住宅/216
No.17乡村办公室/230
No.18乡村庭院/233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湖南
提问日期: 2022-07-18 20:02:40
提问网友: away
图中梁与墙柱交界的红色高低标号怎么绘制的?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土建计量GTJ2021的1.0.29.0及以上版本增加了【生成高强节点】功能,其余版本没有此功能,无法生成。
切换到梁界面---点击“建模”中的【生成高强节点】功能---根据图纸要求在软件中设置图元的生成条件、关联构件、参数设置以及生成方式---点击确定(若“生成方式”选择的是“选择图元”,点击确定后还需要鼠标左键选择图元,再鼠标右键即可)。如图: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7-18 19:57:47
提问网友: 流云
山东地区的,平面尺寸380*480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不用管他,不增不减
彩色高清PDF《蒙式建筑装饰与纹样》张小开、胡建平、孙媛媛
本书从蒙古族建筑装饰与纹样 入手,研究传统蒙古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问题。研究的是传统
蒙式建筑 装饰与纹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创新,应用到现代蒙式建筑中,从而发扬蒙
古族文化。
为了收集蒙古地区各地建筑的装饰与纹样素材,本书作者多次奔赴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调查
行程一万五千余公里,派出人次近40次,拍摄照片两万张以上,采集数据超过50G,收集到了蒙古
传统建筑最新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采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写作组进行了数据材料的筛选、
分析和总结等深入研究,最终得出了蒙式建筑装饰的特点、蒙式建筑纹样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蒙
式建筑纹样“五核十四式”的核心观点,为研究蒙式建筑纹样及其未来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司时,本书分别从蒙古族历史遗迹建筑、各地蒙古包、敖包、召庙建筑、府邸建筑、各地现代民居、
现代公共建筑以及现代公共设施等七个方面对蒙式建筑装饰与纹样进行了展示和说明,书中所选建
筑均是在调查采集中发现的蒙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与纹样使用上具有典型蒙
式特色。在这七章中,对建筑装饰与纹样的展示,采用了建筑结构与装饰纹样相对应的展示方法,
让读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某一建筑装饰与纹样在建筑物上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与建筑结构的配合情
况。同时在部分章节放置了地理卫星图,展示了重点建筑物在整体建筑群中的位置关系。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有着自己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族发明
的蒙古包更是极具特色的可移动式建筑,是对人类建筑的创新发明。如何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优秀的
民族文化是蒙古族乃至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本书借着此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契机,试图对
蒙式建筑装饰与纹样做一次收集与整理,以尽我们微薄之力,记录相关资料。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仁
人志士的关注,共同为维护和发扬民族文化而努力。
内容索引:
第一章蒙式建筑概述1
1.1蒙式建筑及其种类1
1.1.1蒙古包2
1.1.2敖包…2
1.1.3藏传佛教建筑…3
1.1.4汉式建筑…3
1.1.5蒙古族现代建筑…4
1.2蒙式建筑特征4
1.3蒙式建筑结构5
1.3.1蒙古包结构5
1.3.2汉式建筑结构7
1.3.3藏式建筑结构.9
1.3.4现代建筑结构…12
第二章蒙式建筑符号及其体系15
2.1蒙式建筑符号15
2.2蒙式建筑符号体系16
2.2.1蒙古族文化内涵的内在支撑16
2.2.2蒙式建筑符号体系的三个方面…16
2.23蒙式建筑符号的造型法则17
2.2.4蒙式建筑符号的应用模式…20
2.25纹样符号…20
226构造符号…21
2.2.7色彩符号…23
2.3蒙式建筑纹样符号研究23
23.1蒙式建筑纹样符号调研情况…23
2.3.2蒙式建筑典型纹样符号一五核十四式…25
2.33蒙式建筑常用(次典型)纹样符号…30
23.4蒙式建筑通用纹样符号…32
2.4蒙式建筑构造符号研究34
2.41蒙式空间符号…34
2.4.2蒙式结构符号…35
2.4.3蒙式布局符号…37
2.4.4蒙式材质符号…38
2.5蒙式建筑色彩符号研究…38
2.5.1蒙式典型基础色体系…38
25.2蒙式典型色彩搭配…40
第三章历史遗址中的建筑装饰纹样43
3.1元上都遗址建筑装饰纹样43
3.2匈奴文化博物馆…50
3.3内蒙古大学博物馆53
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60
第四章蒙古包装饰与纹样65
4.1呼和浩特市蒙古包装饰与纹样65
4.2鄂尔多斯市蒙古包装饰与纹样73
4.3锡林浩特市蒙古包装饰与纹样81
4.4阿拉善盟蒙古包装饰与纹样84
4.5其他地区蒙古包装饰与纹样…85
第五章府邸建筑装饰与纹样87
5.1固伦恪靖公主府建筑装饰与纹样87
5.2准格尔王爷府建筑装饰与纹样93
5.3喀喇沁亲王府建筑装饰与纹样…99
第六章宗教建筑装饰与纹样107
6.1大召寺建筑装饰与纹样…107
6.2苏里格庙建筑装饰与纹样117
6.3贺兰山北寺建筑装饰与纹样131
6.4梅力更召建筑装饰与纹样139
6.5五当召建筑装饰与纹祥样…145
6.6三大寺建筑装饰与纹样147
第七章陵墓建筑装饰与纹样165
7.1成吉思汗陵建筑装饰与纹样165
7.2敖包装饰179
第八章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3
8.1布尔陶亥苏木现代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3
82锡林浩特市区现代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6
8.3鄂托克旗现代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7
8.4正蓝旗现代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8
8.5阿拉善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89
8.6包头市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91
8.7奈曼县民居建筑装饰与纹样193
第九章现代公共建筑装饰与纹样197
9.1蒙古风情园建筑装饰与纹样197
9.2鄂托克蒙古族中学建筑装饰与纹样199
9.3巴彦淖尔宾馆建筑装饰与纹样203
9.4呼和浩特南大街建筑装饰与纹样205
9.5锡林浩特额尔敦路商业街建筑装饰与纹样206
9.6蒙古大营建筑装饰与纹样…212
9.7内蒙古饭店建筑装饰与纹样219
9.8鄂尔多斯大剧院建筑装饰与纹样224
9.9阿拉善大漠奇石博物馆建筑装饰与纹样225
9.10蒙古丽宫建筑装饰与纹样227
第十章现代公共设施装饰与纹样229
10.1建筑小品装饰与纹样230
10.2景观小品装饰与纹样231
10.3公共汽车站装饰与纹样232
10.4路灯及公共设施装饰与纹样233
致谢.…234
作者简介…236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7-18 19:55:09
提问网友: 游世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用圈梁定义,600的搭接在编辑钢筋里面修改长度,然后锁定构件。
彩色高清PDF《全案家装设计手册 软装设计详解》李江军
本书针对全案家装中有关软装设计的内容及特点编写,全书包括风格定位、灯光照明、色彩设计、布艺搭
配、饰品陈设五章。风格定位部分对软装设计常用的十二种风格的特征和搭配进行了解析,灯光照明、色彩设计、布艺搭配、饰品陈设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相关基础知识、设计手法、搭配技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帮助读者了解软装设计的整个流程和要点,从而得到软装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本书适合室内设计师、广大家装业主及室内设计爱好者阅读。
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07
风格·定位
引领设计的核心走向
O新中式风格>08
01风格特征
02软装搭配解析.10
○新古典风格>11
01风格特征12
02软装搭配解析.13
。东南亚风格>14
01风格特征.15
02软装搭配解析16
○地中海风格17
01风格特征.18
02软装搭配解析.19
○后现代风格>20
01风格特征.21
02软装搭配解析22
O工业风格>23
01风格特征24
02软装搭配解析25
○田园风格>26
01风格特征27
02软装搭配解析28
○简约风格>29
01风格特征30
02软装搭配解析31
○港式风格>32
01风格特征.33
02软装搭配解析.34
O北欧风格>35
01风格特征.36
02软装搭配解析37
O法式风格>38
01风格特征39
02软装搭配解析40
美式风格>41
01风格特征42
02软装搭配解析43
第二章>44
灯光·照明
感受空间的光影魅力
○灯光照明基础知识>45
01灯光物理属性46
02灯饰材质选择47
03照明设计方式49
○照明灯饰风格搭配51
01现代风格灯饰52
02美式风格灯饰55
03中式风格灯饰58
04欧式风格灯饰61
○室内空间照明设计>64
01玄关灯饰照明设计65
02客厅灯饰照明设计68
03餐厅灯饰照明设计72
04卧室灯饰照明设计76
05书房灯饰照明设计81
06厨房灯饰照明设计83
07卫浴间灯饰照明设计87
第三章91
色形·设计
塑造空间的视觉美学
○色彩设计基础知识>92
01色彩纯度93
02色彩明度94
03色彩温度95
04色彩印象.96
○六大经典配色方案>98
01单色配色方案99
02跳色配色方案101
03邻近色配色方案103
04对比色配色方案105
05互补色配色方案107
06中性色配色方案109
○室内风格色彩设计>110
01现代风格空间色彩设计.111
02乡村风格空间色彩设计116
03中式风格空间色彩设计121
04华丽欧式空间色彩设计.126
第四章131
布艺·搭配
赋予居室温馨的格调
○窗帘布艺搭配>132
01窗帘布艺类型.133
02窗帘材质选择.135
03窗帘色彩搭配136
○地毯布艺搭配>140
01地毯材质选择141
02地毯色彩搭配142
03玄关地毯搭配.144
04客厅地毯搭配145
05卧室地毯搭配146
06餐厅地毯搭配..147
○床品布艺搭配>148
01床品布艺搭配法则.149
02床品布艺色彩搭配150
。布艺风格搭配>153
01现代风格布艺搭配154
02乡村风格布艺搭配158
03中式风格布艺搭配162
04欧式风格布艺搭配166
第五章>170
饰品·陈设
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软装饰品陈设基础>171
01软装饰品内容组成.172
02软装饰品材质选择173
03软装饰品陈设手法..175
○室内空间饰品搭配>177
01客厅饰品搭配.178
02卧室饰品搭配..182
03餐厅饰品搭配186
04圆卫饰品搭配.189
○室内风格饰品搭配>192
01现代风格空间饰品陈设.193
02美式风格空间饰品陈设197
03中式风格空间饰品陈设201
04欧式风格空间饰品陈设205
彩色高清PDF《全案家装设计手册 装修设计详解》李江军
本书针对全案家装中有关装修设计的内容及特点编写,全书包括吊顶设计、墙面设计、地面设计、收纳设计隔断设计五章,涵盖了家庭装修设计各方面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相关基础知识、设计手法、材料选择、风格搭配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帮助读者了解家庭装修设计的整个流程和要点,从而得到家装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
本书适合室内设计师、广大家装业主及室内设计爱好者阅读。
内容索引:
前言
第一章07
吊顶·设计
打造顶面的惊艳空间
O吊顶设计基础>08
01吊顶基本功能.09
02吊顶装饰材料.11
03吊顶装饰纹样...14
O吊顶设计重点>16
01客餐厅同处一个空间的吊顶设计….17
02空间顶面出现横梁的设计手法..19
03根据户型特点设计房间的吊顶22
04吊顶与中央空调的处理技巧24
05入户玄关吊顶的设计手法25
06家庭影音室吊顶的设计手法27
○吊顶界面造型>28
01井格式吊顶.29
02悬吊式吊顶30
03平面式吊顶31
04灯槽式吊顶32
05线条式吊顶33
06折面式吊顶34
07迭级式吊顶35
08异形吊顶36
09圆形吊顶37
○吊顶风格搭配>38
01现代风格吊顶设计39
02乡村风格吊顶设计42
03中式风格吊顶设计45
04欧式风格吊顶设计48
第二章>51
墙面·设计
形成室内的视觉中心
○墙面设计基础>52
01墙面装饰材料53
02墙面色彩搭配56
03墙面装饰纹样59
O空间墙面设计>62
01客厅墙面设计.63
02卧室墙面设计.66
03餐厅墙面设计.69
04过道墙面设计.72
05厨房墙面设计.73
06卫浴间墙面设计75
○墙面风格搭配>78
01现代风格墙面设计79
02乡村风格墙面设计83
03中式风格墙面设计87
04欧式风格墙面设计90
第三章>94
地面·设计
踩在脚下的装饰艺术
地面设计基础295
01地面装饰要点.96
02地面色彩搭配.98
03地面装饰纹样101
地面材料选择>103
01玻化砖104
02仿古砖107
03拼花地砖109
04木地板.112
05拼花木地板.115
06波打线117
07踢脚线120
○地面风格搭配123
01现代风格地面设计124
02乡村风格地面设计128
03中式风格地面设计131
04欧式风格地面设计134
第四章>137
收纳·设计
高效利用每一寸空间
O收纳设计形式>138
01地台收纳140
02搁板收纳.142
03壁龛收纳..144
04挂钩收纳.146
空间收纳设计>148
01玄关收纳设计149
02客厅收纳设计.152
03卧室收纳设计.156
04餐厅收纳设计
160
05书房收纳设计163
06厨房收纳设计166
07卫浴间收纳设计.169
第五章>173
隔断·设计
空间分割的最佳利器
O隔断设计基础>174
01隔断形式175
02隔断材料176
O隐形隔断设计>182
01吊顶隔断183
02灯光隔断184
03地面隔断185
O功能隔断设计>186
01地台隔断.187
02柜子隔断.188
03吧台隔断.189
04层架隔断190
05移门隔断.191
○装饰隔断设计>192
01屏风隔断193
02木花格隔断194
03软性隔断195
○隔断风格搭配>196
01现代风格隔断197
02乡村风格隔断200
03中式风格隔断203
04欧式风格隔断206
DBJ50/T 213-2015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采集与发布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972-2015
DB
重庆市 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213-2015
重庆市建设工程 造价技术经济指标 采集与发布标准
Collection and publication criteria for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2015-03-03发布2015-07-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建立科学的、全面的、适用的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采集与发布体系,规范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的采集方式和发布内容,加强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对工程造价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安装、市政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的采集和发布及工程计价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1.0.3本标准所涉及的数据文档、数据表、数据字段等命名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XML Language)描述建立。
1.0.4建设工程造价指标采集和发布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工程造价Construction Cost
是指单位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按费用构成要素组成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按工程造价形成顺序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2.0.2定额计价Quota Valuation
是指依据工程定额体系,对工程造价及其构成内容进行估计或确定的计价方法。
2.0.3工程量清单计价Valuation of Bill of Quantities
是指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计量规范和规则,对工程造价及其构成内容进行估计或确定的计价方法。
2.0.4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是指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按工程建筑面积、体积、长度或自然计量单位反映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和价格指标。
2.0.5综合单价Comprehensive Unit Price
是指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2.0.6工程量Quantities
是指以自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工程数量。
2.0.7消耗量Consumption
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标准。
2.0.8设计概算Cost Estimation Based on Preliminary Design
是指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对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的概略计算。
2.0.9施工图预算Cost Estimating Based on Construction Drawings
是指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进行的预测与计算。
2.0.10竣工结算Settlement on Completion
是指工程项目完工并经竣工验收合格后,发承包双方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对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的工程价款的计算、调整和确认。
2.0.11XML标记语言XML Language
是指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3一般规定
3.0.1工程类型的划分标准应符合表3.0.1中的规定。
3.0.2工程地点按重庆市现有的40个行政区域划分,应符合表3.0.2中的规定,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按原所属行政区域执行。
3.0.3计价方式及依据应为定额计价或工程量清单计价。
3.0.4造价类型应符合表3.0.4中的规定。
3.0.5模板工程量指标应按工程项目实际接触面积计算,若不能计算实际接触面积时,可按表3.0.5-1~3.0.5-4中的规定换算模板接触面积。
4工程造价指标采集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造价指标应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市政工程分专业进行采集。
4.1.2采集的数据格式采用国际标准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XML Language)描述建立。
4.1.3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的扩展名必须为:ZBF。
4.1.4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是由XML1.0(Second Edition)规范确定的一个合法的XML文件。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使用Unicode代码字符集作为文件数据编码。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文件头必须是:<xmlversion="l.0"encoding="utf-8">。
4.1.5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的根元素必须是<建设项目>。
4.1.6工程造价指标采集XML数据文件中的必须数据元素和可选数据元素必须是本标准定义的属性。
4.1.7工程造价指标采集文件中的内容,必须符合标准的XML语法规定。特别指出:XML语法保留字(<,>,&,")要生成相应的转义符(<生成<,>生成>,&生成&.,&.quot生成”);“回车符”、“换行符”等不可见的控制符,应原样生成,以保持文本的原来显示格式。
4.1.8符合本标准XSD文件规定,及本标准说明规定的合法XML文件,才是合法的造价指标采集文件。
4.2建筑工程
4.2.1建筑工程特征应包括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建筑特征、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建筑工程特征描述内容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4.2.2基本信息应描述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造价编制单位、编制人员、造价审核单位、审核人员、开竣工日期、工程地点、工程类型、合同价类型、造价类型、计价方式及依据、工程类别、编制日期、审查日期。
4.2.3建筑特征应描述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户数。
4.2.4结构特征应描述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基础深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砌体材质。
1结构类型:描述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等。
2基础类型:描述人工挖孔灌注桩、机械钻孔灌注桩、带型基础、独立基础等。
3基础深度:指基础平均深度,按m描述。
4混凝土强度等级:指基础、梁、板、柱、墙、楼梯采用的主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如C20)描述。
5砌体材质:描述一种或多种主要材质,采用砖、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空心砖等描述。
4.2.5装饰特征应描述楼地面、内墙面、天棚、外墙面、屋面、门、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212-2015 机制排烟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重庆市工程建没标准
机制排烟气道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
Mechanism of exhaust flue gas system application procedures
DBJ50/T-212-2015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5年6月1日
2015重庆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的应用技术,保证建筑排烟气道工程质量,使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等性能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的厨房、卫生间机制排烟气道系统的材料与部品、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建筑排烟气道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Building hutch defends exhaust flue gas system
用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将建筑厨房炊事活动产生的油烟气或卫生间浊气集中高空稀释非放,并具有防止烟气倒灌、窜烟窜味功能,起隔烟阻火作用的排烟气系统。由抽油烟机(排风机)、排烟气道、防火止回阀、防回流装置、屋顶风帽等组成。
2.0.2机制排烟气道(以下简称“排烟气道”)ventilating duct
采用成套的机械生产设备生产、用于排除厨房炊事活动产生的烟气或卫生间浊气的管道制品。
2.0.3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简称防火止回阀)fire check valve
安装在厨房排油烟机或卫生间排风机后端用于防止烟气回流和阻火的阀门。该阀门在规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性能要求,风机工作时呈开启状态,风机不工作时处于自然关闭状态。
2.0.4屋顶风帽roof hood
安装在屋顶捕助排除废气,并能够防止风、雨雪等倒灌进入排烟气道内的装置。
2.0.5进气口Air inlet
排烟气道的进气部位。
2.0.6支管branch
连接排烟气道与油烟机或排风机间的管道。
2.0.7公称工作温度Nominal operating temperature
按使用环境条件,将感温元件规定在一个确定值下能工作的温度,即防火阀门起防火功能作用的起始温度。3基本规定
3.01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的排烟气道管体、防火止回阀、屋顶风帽等构配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0.2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的通风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厨房排烟气道每户排风量不应小于300m3h,不大于500m3/h,且应防火、不倒灌。
2建筑卫生间排烟气道每户排风量不应小于80m3h,不大于100m3/h,且应防火、不倒灌。
3公共建筑排烟气道排风量由设计明确。
3.0.3建筑排烟气道生产应使用成套的机械生产设备。
3.0.4建筑排烟气道应检验合格方可出厂,并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3.0.5建筑厨卫排烟气道系统验收除执行本标准,尚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4材料与部品
4.1排烟气道
4.1.1制作排烟气道的主要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网及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水泥排烟气道制品,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其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热镀锌钢丝网应使用22#及以上、网孔尺寸宜为12.7mm×12.7mm,其性能应符合《镀锌电焊网》QB/T3897的规定;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网孔尺寸宜为10mm×10mm,其性能应符合《耐威玻璃纤维网格布》JC/T841的有关规定。
2轻骨料的性能及所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应符合《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51的规定,其粒径应不大于排烟气道管壁厚的1/3。
3砂应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
4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5允许采用耐腐蚀、耐老化、耐朝湿、耐久性与建筑物同寿命并符合防火及环保规定的化学建材或其它轻质材料。
4.1.2排烟气道的外形宜为矩形,规格尺寸宜符合表4.1.2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210-20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903-2015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210-20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设计 、施工 及验收规范
Code for design,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alarm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2014-12-29发布2015-04-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了规范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市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及主业建筑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所。
1.0.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
1.0.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alarm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当被保护电气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
2.0.2电气火灾监控设备alarm and monitoring units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能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保存并传送报警信息的装置(以下简称监控设备)。
2.0.3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detectors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故障电弧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
2.0.4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independent detectors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独立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及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探测器。
2.0.5剩余电流leakage current
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
2.0.6剩余电流传感器leakage current sensor
测量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值变化的传感器,一般由剩余电流互感器组成。
2.0.7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leakage current de-tector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监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值变化的探测器。一般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2.0.8温度传感器heat sensor
测量被保护线路中温度参数变化的传感器,一股由热敏电阻、红外测温元件等组成。
2.0.9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heat detector for electric fire prevention
监测被保护线路中的温度参数变化的探测器。
2.0.10故障电弧探测器arcing fault detectors
探测被保护电气线路中产生的故障电弧的探测器。
2.0.11系统总线(以下简称总线)communication bus
主机与各电气火灾监控器之间传输数字信号的物理传输介质。
2.0.12监控点monitoring node
配电箱(柜)内、供配电线路等重点发热部位设置探测器的部位。
3设置场所
3.0.1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
3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4单栋地上建筑面积大于10万m'(含裙房面积)的大型公共建筑;
5200床及以上的病房楼,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门诊楼:
6座位大于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会堂、礼堂;
7座位大于3000个的体育馆;
8藏书大于1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科研楼、资料档案馆;
10区县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财贸金融建筑;
11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1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或总建筑面积大于6000m2的商业建筑、展览楼、旅馆、办公楼;
13建筑面积在3000m2及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及餐饮场所;
14市级车站候车室、码头旅客候船室民用机场候机楼;
15地下车站、长度大于1000m的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及设有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地下建筑。
3.0.2床位大于50张的养(敬)老院、幼儿园以及床位大于100张的宿舍楼等建筑或场所宜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3.0.3其他建筑物或场所可根据需要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4系统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于具有电气火灾危险的场所,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的检测元件宜为独立部件。
4.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具有剩余电流监测功能,或可具有温度监测功能、故障电弧监测等功能。
4.1.3电气火灾监控保护宜动作于信号。
4.1.4现场监控探测器的所有参数显示与操作均应在配电箱(柜)面板上进行,并应能显示剩余电流数值、温度数值等主要电气火灾监控参数。
4.1.5监控设备应实时显示剩余电流数值等主要电气火灾监控参数和楼层、配电箱编号等报警部位信息,应能人工在线查询、设定和修改各探测器的有关参数,并应具有监控报警和系统故障报警功能。
4.1.6报警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监控设备应能接收来自探测器的监控报警信号,并在30s内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2报警声信号应手动消除,当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次启动。
3当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能在100s内发出与监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信号。
4.1.7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宜具有预警功能,能在被监控参数发生异常但未达到监控报警值前发出预警信号。4.1.8监控点少于8点的系统可不配置监控设备,应选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监控点大于或等于8点的系统应配置监控设备。
4.1.9系统总线不应与供配电线路共用管道或线槽敷设。
4.1.10监控点的设置应按附录A所列不同接地方式的安装要求进行。
4.1.11系统报警应以日志方式记录,记录条数应不小于10,000条。
4.1.12监控设备的主电源应取消防电源。
4.2监控点设置
4.2.1当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时,监控点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的首端、一般照明、非消防动力的楼层或区域配电箱的进线总开关处为基本原则。当预计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300mA时,宜在下一级配电柜(箱)装设。
4.2.2当建筑物的重要场所需要设置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时,宜设置在电缆夹层、电缆(端子接头)敷设密集场所等发热的部位。
4.2.3当建筑物的重要场所需要设置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探测器时,宜设置在高大空间的夹层及闷顶等人员不易到达场所的照明配电线路上,其保护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207-2014 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旋转挤压灌注桩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tating extrusion cast-in-situ pile
DBJ50/T-207-2014
主编单位: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卓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5年3月1日
2014重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的狡术经济政策,规范旋转挤压灌桩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中的旋转挤压灌注桩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险收。
1.0.3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等因素,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优化设计、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
量控制与管理。
1.0.4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旋转挤压灌注桩rotating extrusion cast-in-situ pile
由螺杆桩机钻具旋转挤压土体成孔、管内连续泵送混凝土成桩形成的现浇混凝土桩。
2.1.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ultimate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材料承载力。
2.1.3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ultimate shaft resistance
相应于柱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1.4极限端阻力标准值standard value of ultimate tip resistance
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2.1.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
2.1.6复合地基composite ground,.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8褥垫层cushion
指设置于基础和复合地基之间用以调整桩土应力比、诚小桩土不均匀沉降的传力层。
2.1.9同步技术synchronous technique
钻具每旋转一周,钻具向上或向下的相应位移为一个螺距时,形成的桩孔或桩为螺纹状。
2.1.10非同步技术unsynchronous technique
钻具旋转数周,钻具向上或向下的相应位移为大于或小于一
个螺距时,形成的桩孔或桩为圆柱状。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旋转挤压灌注桩不受地下水的限制,适用于回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砾砂、角砾、圆砾、碎石、粒径小于500mm的颗粒且含量小于或等于80%的卵石、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小于或等于20MPa的中风化岩等岩土层。
3.1.2旋转挤压灌注桩适用于桩基础的基桩、复合桩基的基桩和复合地基的增强体等各种基础工程。
3.1.3易出现挤土负效应的深厚淤泥质饱和黏土中施工时,可采取跳桩施工等措施来消除挤土负效应。
3.1.4在工程桩施工前,应进行成孔、成桩和静载荷试验,确定设计及施工控制指标。
3.1.5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中必须采用满足技术指标的专用成桩设备。
3.1.6旋转挤压灌注桩运用于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时,桩身可不
配钢筋或在桩身上部配置4长的构造钢筋笼。
3.1.7旋转挤压灌注桩基础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3.2桩身构造
3.2.1旋转挤压灌注桩桩身为等截面体。
3.2.2旋转挤压灌注桩桩径一般为400mm~800mm。
3.2.3旋转挤压灌注桩桩长应满足承载力设计和长细比要求。
3.2.4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柱端全断面进人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秒土不宜小于1.5d,碎
石类土和强风化岩层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
下便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3.2.5当桩端嵌岩时,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柱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人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
3.2.6旋转挤压灌注桩钢筋笼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筋率: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柱取高值):对于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且不应小于上述规定值。
2配筋长度:
1)作为端承型桩使用时,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2)作为摩擦型桩使用时,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
3)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且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2d~3d;
4)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瑣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且进人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2d~3d;
5)抗拔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3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Φ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Φ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
4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以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时箍筋应加密:当考虑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
3.2.7旋转挤压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
下列要求: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
2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2.8旋转挤压灌注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3.2.8的规定。4勘察
4.0.1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详细勘察除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的有关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勘察点间距:
1)对于端承型桩(含嵌岩桩):主要根据桩端持力层顶面坡度决定,宜为12~24m。当相邻两个勘察点揭露出的柱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2)对于摩擦型桩:宜按2035m布置勘察孔,但遇到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3)深回填土、卵石土、岩溶、岩土界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
2勘探深度
1)宜布置1/3~1/2的勘探孔为控制性孔。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3个控制性孔:设计等
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至少应布置2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5倍桩身设计直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嵌岩桩的控制性钻孔应深人预计桩端平面以下不小于3~5倍桩身设计直径,一般性钻孔应深入预计桩端平面以下不小于1~3倍桩身设计直径。当持力层较薄时,应有部分钻孔钻穿持力岩层。在岩溶、断层破碎带地区,应查明溶洞、溶沟、溶槽、石笋等的分布情况,钻孔应钻穿溶洞或断层破碎带进人稳定土层,进人深度应满足上述控制性钻孔和一般性钻孔的要求。
3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地层,均应采取不扰动试样进行室内试验或根据土质情况选用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进行原位测试,提供设计所需参数。
4现场场地条件与勘察报告出现明显差异时,应补充详细制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205-2014 碱矿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碱矿渣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lkali-Activated Slag Concrete
DBJ50/T-205-2014
主编部门: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5年2月1日
2014重庆
1总则
1.0.1为规范和推广碱矿渣混凝土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碱矿渣混凝土在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应用。
1.0.3本规程不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
1.0.4碱矿渣混凝土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碱矿渣水泥alkali activated slag cement
碱矿渣水泥是以水淬高炉矿渣粉等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碱组分配制的碱性胶凝材料。
2.1.2水淬高炉矿渣粉blast furnace slag
在高炉冶炼生铁时得到的以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急冷形成的水淬高炉矿渣颗粒,再经干磨制成一定细度的粉料。
2.1.3碱组分alkali component
用于激发水淬高炉矿渣粉等活性的碱金属化合物(氢氧化物及其可溶性盐)。
2.1.4碱渣混凝土alkali activated slag concrete
用碱矿渣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糁合料、外加剂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3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碱矿渣混凝土结构设计除满足本章规定外,尚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3.1.2碱矿渣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拆分设计应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DBJ50-193执行。
3.1.3为保证碱可矿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确保工程使用寿命,除碱含量外,其他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要求。
3.1.4碱矿渣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3.1.5施工缝宜设计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2设计取值
3.2.1碱矿渣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3.2.1采用。
3.2.2碱矿渣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采用。
3.2.3碱矿渣混凝土受压和受拉的弹性模量Ec应按表3.2.3采用。碱矿渣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GC可按相应弹性模量值的0.40倍采用。碱矿渣混凝土泊松比。可按0.20采用。
4材料
4.1碱矿渣水泥
4.1.1碱矿渣水泥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其技术性能应满足表4.1,1规定。、4.1.2碱矿渣水泥的水淬高炉矿渣粉和碱组分应分别贮存:使用时各组分的温度不得高于60℃:水淬高炉矿渣粉陈化时间不得少于7d。当诚矿渣水泥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应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碱矿渣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碱矿渣水泥中水淬高炉矿渣粉的级别不宜低于S95级,其它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2碱矿渣水泥中碱组分的NaO含量、SO2含量及其它组分含量应在生产控制相对量的5%以内;
3碱矿渣水泥中碱组分的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规定执行;
4碱矿渣水泥中水淬高炉矿渣粉性能的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规定执行。
4.1.4同一批次、连续进场的诚矿渣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也视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抽样复检不少于一次,检验项目的内容包括: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
4.2细骨料
4.2.1细骨料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细骨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69和《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DBJ50/T-150的规定。
4.2.2同一批次、连续进场的细骨料,不超过200m3为一批,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也视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抽样复检不少于一次。
4.3粗骨料
4.3.1粗骨料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粗骨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4.3.2同一批次、连续进场的粗骨料,不超过300m3为一批,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也视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抽样复检不少于一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203-2014 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8242014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203-2014
绿色低碳生态城区 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Low-carbon eco-district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2014-09-24发布2015-01-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本标准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旨在指导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的建设,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城区,且城区规模一般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的评价。
1.0.3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的评价分阶段进行,分为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规划设计阶段)”、“年度核查”和“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验收阶段)”三个阶段。
1.0.4参与评价的绿色低碳生态城区,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区urban area
功能相对独立,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人口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建筑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具有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的城市地段(块)。
2.0.2绿色低碳生态城区green low-carbon eco一district
在城区的发展建设中,从土地利用及空间、能源与建筑、资源与环境、交通、产业、城市运营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使用空间的城区。
2.0.3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4绿色工业建筑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适用、健康、安全、高效使用空间的工业建筑。
2.0.5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6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2.0.7平均热岛强度average heat island intensity
居住区逐时空气温度与同时刻当地典型气象日空气干球温度的差值的平均值(℃)。
3基本规定
3.0.1参评的绿色低碳生态城区应满足本标准的所有控制项要求,以及各部分引导项最低合格项数要求和引导项最低总合格项数要求。
3.0.21个创新项可替代1个引导项,被替代的引导项不超过3项。
3.0.3对有工厂或工业区域的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规划设计阶段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4土地利用及空间
4.1控制项
4.1.1建设用地容积率符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符合《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试行)》等相关要求。
4.1.2城区内400×400米以下地块比例不低于城区净可出让用地面积的50%。
4.2引导项
4.2.1合理开发、整体利用地下空间,且保障地下空间品质。
4.2.2地下空间的开发实现线状与面状相结合,地上地下部分功能协调。
4.2.3居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设置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4.2.4城区中心和城区道路交通中心建立人行过街系统,实现人车分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50/T 195-2014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ength testing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DBJ50/T-195-2014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单位: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2014重庆
1总则
1.0.1为规范重庆地区工程结构中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做到方法科学、结果准确,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和钻芯法对工程结构中强度等级为C50一C8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与推定。
1.0.3本规程中的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不宜用于下列情况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遭受严重化学侵蚀、火灾、冻伤以及表里质量不一致的混凝土。
1.0.4采用本规程检测及推定混凝土强度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回弹法rebound method
根据回弹值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2.1.2超声回弹综合法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
根据实测声速值和回弹值综合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2.1.3超声波速度velocity of ultrasonic wave
在混凝土中,超声脉冲波单位时间内的传播距离。
2.1.4波幅amplitude of wave
超声脉冲波通过混凝土被换能器接收后,由超声波检测仪显示的首波信号的幅度。
2.1.5拔出法post-install pullout test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钻孔、磨槽、嵌入胀簧锚固并安装拔出仪,将张簧从混凝土中拔出,根据对混凝土破坏力大小,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2.1.6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值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core
由芯样试件得到的结构混凝土在检测龄期相当于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
2.1.7标准芯样试件standard core specimen
取芯质量符合要求且芯样公称直径为100mm、高径比为1:1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
2.1.8检测单元testing element
按照检测要求确定的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单元。
2.1.9测区testing region
在进行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时确定的检测区域。
2.1.10测点testing point
测区内的检测点。
2.1.11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 value fo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t detecting region
根据测区混凝土中的代表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所得的该测区现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2.1.1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estimation valu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for concrete
根据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推定的结构或构件中现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2.1.13推定区间estimate interval
被测试量的值落在指定置信度的范围,该范围用于推定强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界定。
3基本规定
3.0.1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下列情况的检测,其推定强度结果可作为混凝土结构处理和验收的依据。
1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控制不善;施工质量不良;试块与结构中混凝土质量不一致或对混凝土标准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
2既有结构评定和加固、改造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
3.0.2混凝土强度检测宜选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对结构或构件的无损检测方法。当选用钻芯法、拔出法时,宜选择结构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0.3检测前宜对下列资料或情况进行了解: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名称;
2检测部位的结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和原材料质量情况、外加剂、摻合料品种、混凝土配合比等;
4混凝土浇筑情况、施工工艺、养护情况及必要施工记录及验收资料等;
5观察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及环境情况;
6检测原因。
3.0.4当按批抽样检测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件才可作为同批构件: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
2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
3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3.0.5按批抽样检测时,构件应随机抽样,并且抽样数量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10件。当构件总数不足10件时,应按单个构件检测。
3.0.6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宜注明编号,并在检测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质量情况。
3.0.7拔出法检测或钻芯法取芯后,应对测点或取芯部位进行修补,并应保证粘结牢固。
4检测仪器
4.1一般规定
4.1.1检测仪器与仪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计量器具应有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书或校准报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2检测仪器的放置环境、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应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4.1.3使用仪器进行检测时,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回弹仪:一440℃;
2超声波检测仪器:060℃;
3拔出仪:0一40℃。
4.2高强混凝土回弹仪
4.2.1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睡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动能应为4.5J;
2弹击锤脱钩时,指针滑块示值刻线应对应于仪壳的上刻线处,示值误差不应大于±0.4mm;
3在洛氏硬度为HRC60±2、质量为20.0kg的配套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8±2。
4.2.2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
1回弹仪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
2测试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凝时。
4.2.3回弹仪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坚实的地坪上。回弹仪向下弹击,弹击杆应旋转3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次,取连续3次稳定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率定值。率定值应为88±2不合格不得使用。
4.2.4当率定值不在合格的范围内时,应将回弹仪拆开维护,经保养后再进行率定,若仍不合格,则应送专业机构进行检修。
4.2.5回弹仪拆开维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使弹击锤脱钩,取出机芯。
2擦拭中心导杆弹击杆端面弹击锤内孔和冲击面等。清洗完毕后,组装仪器做率定。
4.2.6回弹仪拆开维护应注意下列事项:
1经过清洗的零部件,除中心导杆需涂上微量的缝纫机油外,其它零部件均不得涂油;
2应保持弹击拉簧前端钩入拉簧座的原孔位;
3不得转动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栓;
4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4.2.7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回弹仪应送法定机构进行检定:
1新回弹仪使用之前;
2超过检定有效期;
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4更换零件和检修后;
5尾盖螺丝松动或调整后;
6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4.2.8测试过程中,回弹仪的纵轴线应始终与混凝土成型侧面保持垂直,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4.2.9回弹仪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维护。将回弹仪外壳和弹击杆擦拭干净,使弹击杆处于外伸状态并装入仪器盒内水平置于干燥阴凉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64
65
66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