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8月 ( 第 110 页)

ICS07.060
CCS N 93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213-2021
水文自动监测设备维护规程
2021-12-08发布2022-03-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213,DB41/T 2213-2021,水文自动监测,设备维护规程,DB41/T 2213-2021 水文自动监测设备维护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文自动监测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传感器、遥测终端机、中心站等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77一2005水文仪器术语及符号
GB/T50095一2014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138一2010水位观测标准
SL21一2015降水量观测规范
SL61一2015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SL337-2006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规范
DB41/T1920一2019水文自动监测数据传输规约
3术语和定义
GB/T19677一2005、GB/T50095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监测站
对水文要茶采取无人值守自动监测的水文测站。根据水文测站对监测要茶所采取的自动化观测程度分为全自动监测站或某要素自动监测站。
[来源:GB/T50095一2014,3.6.5]
3.2
遥测终端机
能自动完成水文数据的采集、暂存、编码及传输控制,并通过传输信道自动完成数据传输的仪器。
[来源:GB/T50095一2014,11.12.6]
3.3
中心站
在水文自动监测系统中,负责实时数据收集、处理和发布,并根据需要能对监测站(监控站)进行遥控/遥调的总控制中心。
[来源:GB/T50095—2014,11.12.1.3]
3.4
召测
由中心站呼叫某个遥测站,发出取数指令后,收集该遥测站送来的数据。
[来源:GB/T19677一2005,3.14.4]3.5
遥调
中心站通过命令设定及调整监测站设备的相关参数及配置。
[来源:DB41/T1920一2019,3.1.6]
4缩略语
下列符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SCII:美国信总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BDS:中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GPRS: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用无线分组交换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SM-SS:移动通信中的短消总业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P: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3.060.30
CCS J 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97-2021
钢制闸阀关闭件组合强度性能评价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97,DB41/T 2197-2021,性能评价,组合强度,钢制闸阀关闭件,DB41/T 2197-2021 钢制闸阀关闭件组合强度性能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制闸阀关闭件组合强度性能评价的设备及样品要求、评价过程和评价与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公称尺寸≤200mm的钢制闸阀的关闭件组合强度性能评价,公称尺寸>200m的钢制间阀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234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纲制闸阀
GB/T17394.4金网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
GB/T28776石袖和天然气工业用钢制闸阀、截止阀和止回阀(DN100)
JB/T7746紧凑型锻钢阀门
JB/T11487波纹管密封钢制闸阀
TSGD7002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阀杆
连接阀门外部驱动装置和壳体内关闭件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的一个阀门部件。
3.2
关闭件组合
由闸阀阀杆、闸板和阀杆螺母组成的阀门关断部件。
4检测设备及样品要求
4.1检测设备
4.1.1仪器应运行正常,检测设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主要检测设备包括材料拉伸试验机、材料布氏硬度计、里氏硬度计等。
4.1.2材料拉伸试验机最大拉力需满足钢制闸阀关闭件组合拉力试验的要求,夹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且能满足钢制间阀关闭件组合拉力试验的要求,试验机最大拉力值应比最大拉力估算值至少高30%,试验机最大运动距离应大于延伸长度估算值30%,以保证试验可以正常进行。宜使用卧式拉伸试验机。最大拉力和最大运动距离估算按照5.3.1执行。材料拉伸试险机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10
CCS F 0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92-202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通则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92,DB41/T 2192-2021,核算和报告通则,能源消费量,重点用能单位,DB41/T 2192-202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的基本原则、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编制及报告审核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用能权交易中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编制和审核工作,其它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250铅治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256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原消耗限额
GB21257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342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344合成氨单位产品能原消耗限额
GB21346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5327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很额
GB29436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毛限额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点用能单位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用能单位,或省节能主管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或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一定用能规模以上的单位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范围,参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重点用能单位应为独立法人(或视同独立法人)。
3.2
用能权
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及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下,用能单位经核定或交易取得、允许其使用的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权利。

3.3
综合能耗
重点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注1:对生产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和。
注2:综合能耗的单位通常为:克标准煤(gce)、千克标准煤(kgce)和吨标准煤(tce)等。
3.4
综合能源消费量
重点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品种能源的消费量换算成按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
注:在进行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权核算时,综合能源消费量可作为综合能耗。
3.5
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量之和与合格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的单位根据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计量单位不同可包括:千克标准煤每千克(kgce/kg)、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m)等。
注1: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
注2:对以原料加工等作业量为能耗考核对象的用能单位,其单位作业量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
注3: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参照相应行业国家能耗限额标准中工序能耗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基本原则
4.1合规性
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和审核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的要求。
4.2完整性
能源消费量核算应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全部能源和耗能工质,不得漏计、重计。
4.3一致性
能原消费量报告和审核报告确定的核算边界、计算方法等应保持一致。
4.4准确性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数据应准确反映用能单位真实的、可计量和可核查的能源消费量。
4.5可追溯性
能源消费量报告和审核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应具有可追溯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60.30
CCS J 9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91-2021
燃油(气)工业锅炉安全运行规范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91,DB41/T 2191-2021,安全运行规范,燃油(气)工业,锅炉,DB41/T 2191-2021 燃油(气)工业锅炉安全运行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油(气)工业祸炉的启动、运行与调节、停护、推护保养、常见故障处理、检验与维修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30L,且额定蒸汽压力(表压)≥0.1MPa的承压蒸汽工业锅炉:额定出水压力(表压)≥0.1Pa,且额定热功率≥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0.1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护水质
GB/T2900.48电工名词术语锅护
GB/T16507.1水管锅炉第1部分:总则
GB/T16508.8锅壳锅炉第8部分:运行
GB23971有机热载体
GB/T24747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11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TSGG0002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48、GB/T16507.1和GB/T16508.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锅炉
生产的蒸汽、热水或有机热载体(也称导热油)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或民用的祸炉。
3.2
燃油(气)锅炉
以油(气)为燃料的锅炉。
3.3
一级维护保养
指锅炉运行时不停炉进行局部的、预防性的检修,以锅护运行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
3.4
二级维护保养

指有计划地安排停炉,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恢复性的检修或更换零部件的保养工作,以维修人员为主,锅炉运行人员为辅。
3.5
正常停炉
根据负荷需要对锅炉进行的有计划地停止运行。
3.6
紧急停炉
指在锅炉运行过程发生危及锅炉安全的事故时,采取的停炉方式。
3.7
停炉保养
指对锅炉在停止使用期间进行的保养,包括热法保养、湿法保养和干法保养等。
4一般要求
4.1锅炉使用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要求的锅护设备和辅机产品。
4.2锅炉在投入使用前应按照TSG08的规定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4.3使用单位应按照TSG11和TSGG0002的规定建立锅护安全与节能的技术档案、锅炉使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4祸炉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锅护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并认真做好锅炉及燃烧设备的运行、检查、水汽测定、维修、保养、事故和交接班等记录,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4.5锅炉水(介)质应符合G/T1576的规定,无可靠水处理措施的锅炉不应当投入运行。
4.6有机热载体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23971和GBT24747的规定。不同化学组成的气相有机热载体不应当混合使用,气相有机热我体与液相有机热载体不应当混合使用。
4.7使用单位应当每月对所使用的锅炉至少进行1次月度检查,并且记录检查情况。蒸汽锅炉的月度检查项目和内容参照附录的规定:热水锅炉的月度检查项目和内容参照附录B的规定:有机热载体锅护的月度检查项目和内容参照附录C的规定。
4.8燃烧器配置应符合锅炉出厂资料中注明的燃烧器配置技术要求。使用单位每年应当对燃烧器进行检查,并且记录检查情况。燃油燃烧器的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参照附录D的规定。燃气燃烧器的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参照附录E的规定。
4.9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锅护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对锅炉能效进行测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3.060.01
CCS J 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90-2021
石油石化阀门挥发性有机物微泄漏防控措施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ugitive emission of VOCs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valves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90,DB41/T 2190-2021,挥发性有机物微泄漏,石油石化阀门,防控措施,DB41/T 2190-2021 石油石化阀门挥发性有机物微泄漏防控措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油石化阀门挥发性有机物微泄漏防控措施的基本要求。包括相关阀门的选用、设计试验、安装使用、故障处理和修复。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石化阀门挥发性有机物微泄漏的防控,其它类型及使用场合的阀门也可参考本标准中的防控措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13气动调节阀
GB/T12234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
GB/T12235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
GB/T12237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
GB/T13927通用阀门压力试验
GB/T19672管线阀门技术条件
GB/T21465阀门术语
GB/T26480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GB/T26481阀门的逸散性试验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40079阀门逸散性试验分类和鉴定程序
JB/T7387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3术语和定义
GB/T214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3.2
微泄漏(逸做性)fugitive emission
工业场所设备所发生的非预期的或不易察觉的,任何物理形态的任意化学品或化学品混合物的泄漏。
3.3
性能等级performance class
由密封等级、耐久等级、温度等级组成的阀门的性能水平。

3.4
阀杆密封stem seal
为防止阀门内部介质泄漏到大气中所安装在阀杆或阀抽周围的部件。
3.5
阀体密封body seals
阀门上除了阀杆密封以外的任何承压部位的密封。
3.6
机战循环mechanical cycle
阀门启闭件在规定开关位置的运动过程。
3.7
热环thermal cycle
温度由室温到指定试验温度,再返回室温的循环。
3.8
连接形式connection mode
阀门端部与管道或设备连接的方式,包括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焊接连接等。
4微泄漏阀门的选择
4.1微泄漏阀门的性能等级
阀门的微泄霜性能等级包活微世精密封等级、微世漏谢久等级和微世霜温度等级。
4.2微泄漏密封等级的选择
4.2.1阀门的密封包含阀杆密封和阀体密封两部分。阀杆密封等级以氢气作为试验介质时分为H、出、CH级,以甲烷作为试验介质时分为M、、CM级,具体分类见表1(氢气介质)和表2(甲烷介质)。阀体微泄稀密封的要求为50pm(氢气介质及甲烷介质)·4.2.2在满足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密封等级高的阀门。
4.3微泄漏耐久等级的选择
4.3.1截断阀的微泄裙耐久等级分为C01、C02和C03。C01包含两个热循环和205次机械循环,C02包含三个热循环和1500次机械循环,C03包含四个热循环和3000次机械循环。
4.3.2调节阀的微泄漏耐久等级分为CC1、CC2和CC3,CC1包含两个热循环和20000次机成循环。CC2包含三个热循环和60000次机械循环,CC3包含四个热循环和100000次机械循环。
4.3.3选用阀门的微泄漏耐久等级所包含的机械循环和热循环次数宜高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循环次数和热循环次数。
4.3.4微泄漏耐久等级应根据装置的开停车周期以及检验周期的长短进行选择,减少非计划开停车进行阀门的更换或维修,必要时还需考虑非计划开停车进行阀门更换或维修的形响。
4.4微泄漏温度等级的选择
4.4.1温度等级分为-196℃、-46℃、-29℃、室温、200℃、400℃。
4.4.2选用阀门的微泄漏温度等级或微泄漏试验时的温度范围应大于实际工况的温度范围。
4.5阀门连接形式选择
在装置设计允许的情况下以及工况为温度循环的条件下宜选择焊接连接方式,若采用法兰连接应考虑法兰密封面形式和密封材料的微泄漏性能。大口径管道不宜采用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时应使用相应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4.6阀门材质的选择
阀门材质的选择应考虑阀体材质、内件以及密封材质等与介质的相容性,材料寿命应与维修更换周期相匹配。
4.7阀门的检验试验要求
4.7.1阀门应符合GB/T12234、GB/T12235、GB/T12237、GB/T19672,GBT4213、JB/T7387等相关制造标准的要求。
4.7.2阀门应通过GB/T13927和GB/T26480的相关检验后再进行微泄漏相关试验。
4.7.3阀门的设计应通过GB/T40079规定的相应等级的试验鉴定。
4.7.4阀门的出厂检验应通过GB/T26481规定的相应等级的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3.060
CCS J 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89-2021
阀门维护保养工艺规程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89,DB41/T 2189-2021,维护保养工艺规程,阀门,DB41/T 2189-2021 阀门维护保养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阀门维护与保养的工艺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压力不大于PNM20或压力等级不大于C1ass2500,适用温度-46℃~550℃的闸阀、截止阀、节流阀、止回阀、球阀、蝶阀、旋塞阀、柱塞阀、隔膜阀、盘阀、排污阀、诚压阀、调节阀等阀门的维护保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226通用阀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12227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12228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21465阀门术语
GB/T26480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GB/T35741工业阀门用不锈钢锻件技术条件
JB/T7927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14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紧
对于200℃以上的阀门,在使用温度下进行紧固。
3.2
螺塞
螺纹堵头,一般分为六角头、内六角、方头、方孔4种形式。
4预防性维护
4.1在阀门技术规格书中应对材料、附件、测试标准等明确要求。
4.2明确注脂接头、内部单向阀、阀门放空/排污接头的大小和类型。
4.3在阀门的出厂、运输、现场安装时应对阀门作必要的保护,并注意以下方面:
a)在施工过程中阀门每一次活动后。
b)水压试验结束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
CCS 0 84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77,DB41/T 2177-202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自动售检票系统,DB41/T 21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系统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基础业务数据编码、票卡业务流程、数据传输和通讯接口、系统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07一200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JT/T1179一2018交通一卡通二维码支付技术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自动售检票系统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来原:GB/T20907一2007]
3.1.2
线网管理中心系统
可同时实现清分清算和线路级管理的自动售检票线网级系统。
3.1.3
车站计算机系统
管理车站的票务、运行、客流统计等的计算机系统。
[来源:GB/T20907-2007]
3.1.4
车站终端设备
用于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进行车票发售、进出站检票、充值、验票分析等读写交易处理的终端设备。
[来源:GB/T20907一2007]
3.1.5
车票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乘车凭证,采用实体车票和电子车票为截体,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或第三方机构发行,可在轨道交通网络内使用,可实现线网内换乘。
3.1.6
交易数据
在乘客购买、使用和对车票进行增值、补票、退票、退款、替换、更新等票务处理时产生的数据。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AG:自动检票机(Automatic Gate Machine)
ANCC:自动售检票线网管理中心(AFC Network Control Center)
BOM:半自动售票机(Booking Office Machine)
PCA:便携式检验票机(Portable Card Analyzer)
SAM:安全存取模块(Secure Access Module)
SC:车站计算机系统(Station Computer System)
SLE:车站终端设备(Station Level Equipment)
TVM:自动售票机(Ticket Vending Machine)
4系统架构
4.1轨道交通A℉C系统宜采用线网管理中心、车站计算机系统、车站终端设备、乘车凭证四层架构,见图1。4.2线网管理中心宜结合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时序,采用清分及线路中心合并设置方案,并宜设置灾备中心系统。设备主要由服务器、存储设备、网路设备、信总安全设备、电源设备、打印机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等构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DB8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74,DB41/T 2174-2021,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DB41/T 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监测要求、监测仪器布设及安装、数据传输和仪器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不同下垫面微气候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一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21010一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50343一2012建筑物电子信总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83一2019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
QX/T437一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微气候
城市内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地层大气的小范围气候。
3.2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
布设安装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的地点或位置。
3.3
城市微气候下垫面
城市按照250m×250m水平分辨率进行网格划分,并通过网格属性定义不同下垫面类型,主要包括建筑、林地、草坪、湖泊、河流、道路、硬质铺装、土壤等。
3.4
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微气候环境及基础生态环境观测的专业微型自动监测仪器。
4
监测内容
确定城市微气候下垫面类型,布设安装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对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P25、PM。、总辐射进行监测并上传数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020
CCS D1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9-2021
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19,DB41/T 2119-2021,利用监测规范,水热型地热能,DB41/T 2119-2021 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维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深层水热型地热供暖、地热水直接利用和浅层地热能水源热泵供暖制冷等水热型地热能利用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78.1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GB/T778.5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5部分:安装要求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6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D/T50785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DZ/T013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NB/T10097地热能术语
NB/T10278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SJT11449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366、W/T10097、NB/T1027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热型地热资源
赋存于天然地下水及其蒸汽中的地热资源。
3.2
地热能直接利用
通过地热流体的天然落头或者人工钻孔来获得其热量等,并直接用于生活生产,例如供暖、制冷、温室种植、非殖、温泉洗浴、融雪和工业干燥等。
3.3
地热供暖
以地热流体为热源,用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其热量用于房屋供暖的全过程。
3.4
数据中心
用于接收工程项目上传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和展示等的存储中心。

3.5
地热流体变化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条件下,其水位、水量、流量、水温、化学、气体成分含量及含砂量等随时间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3.6
地质环境
地壳上部包括岩石、水、气和生物在内的互相关联的系统。
3.7
自动监测系统
通过安装数据计量和采集装置,采用远程数据传输手段,实现数据在线、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3.8
监测软件
为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共享监测数据而设计开发的计算机程序集合。
3.9
监测硬件
配合监测系统工作的各种监测、采集、传输、存储等装置的总称,主要包括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等。
3.10
监测预警
对监测系统监测结果的汇集、相关信息的抽取后,据此进行风险分析,把分析结果展现在决策者面前作为事件处置的依据。
4总则
4.1监测系统建设应由建设单位负贵,宜将其作为地热能利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列入建设计划,实行“同司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运行”的“四同步制度”。
4.2监测系统设计应遵循技术规范,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与设备,监测设备和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测量精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以保证其可靠性。
4.3监测工作硬件宜采用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自动监测应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远程传输、自动处理及可视化,饮件成具备综合分析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10
CCS F 1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8-2021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
XXXX-XX-XX发布XXX-XX-XX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18,DB41/T 2118-2021,场地勘查,浅层地热能,规范,DB41/T 2118-2021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浅层地热能场地坳查分级、地下水和地理管换热系统浅层地热能幼查、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与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地下水、岩土体为低温热源,采用热系技术进行供热、制冷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程的前期场地拗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椽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拗察规范
GB50027供水水文地质拗察规范
GB5036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ZT0148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
DZ/T018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0225浅层地热能幼查评价规范
CJJT29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坳察标准
JGJ/T87建筑工程地质拗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WB/T10097地热能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50027、GB50366、NB/T1009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层地热能
从地表至地下200深度范内,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低于5℃,采用热泵技术可提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等的地热能。
[来原:NB/T10097一2018.2.1.6]
3.2
地源热泵系统
以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浅层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暖制冷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方式,可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系系统。
[来源:/T10097-2018,2.5.6]

3.3
地下水换热系统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来源:GB50366-2009,2.0.10]
3.4
地埋管换热系统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士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来原:6B50366-2009.2.0.6]
3.5
水文地质勘探孔
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按水文地质钻探要求施工的钻孔。
[来源:GB50027-2001,2.1.9]
3.6
热源井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来源:GB50366-2009,2.0.21]
3.7
测试孔
按照测试要求和拟采用的成孔方案,将用于岩土热响应试验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来源:B/T10097一2018,2.4.36]
3.8
地埋管换热器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也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来源:GB50366-2009.2.0.7]
3.9
岩土热响应试验
利用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连续换热,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来源:NB/T10097一2018.2.4.32
4勘查分级
4.1工程规模分级
根据应用建筑而积将工程规模分为五级,工程规模分级见表1。

4.2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分级
地下水换热系统按照含水层岩性,含水层厚度,地下水位年降幅三个指标:地埋管换热系统按照松做沉积物厚度,卵石层、钙质胶结层总厚度,地层均一性三个指标,分别划分为三个等级。地质环境条件分级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 47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7-2021
防雷装置检测现场作业质量评价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17,DB41/T 2117-2021,现场作业,质量评价,防雷装置检测,DB41/T 2117-2021 防雷装置检测现场作业质量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雷装置检测现场作业质量评价(以下简称“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评价项目、评价要求和评价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防雷装置检测现场作业的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317一2016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检测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来源:GB/T21431-2015,3.23]
3.2
检测人员
依法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证书或其他具备从防雷装置检测能力的证明,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个人。
3.3
安全交底
现场作业前,检测组长与用户就安全事进行的沟通和交流。
[来源:GB/T32938一2016,3.5]
3.4
技术交底
现场作业前,检测组长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技术标准等向组员进行的交待。
[来源:GB/T32938一2016,3.6]
3.5
项目验证
对检测机构已完成的检测项目,进行全部或部分要素(项目)的现场复核检测。
[来源:QX/T317-2016,2.3]
3.6
检测原始记录检测人员在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获取的反映防雷装置现状的资料。
[来源:GB/T32938-2016,3.7]
4一般规定
4.1质量评价可很据工作需要,由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或质量控制(监理)机构等,组建评价组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组建评价组予以实施。
4.2评价组应根据委托,对依法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发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法人单位(以下简称“被评价检测机构”),所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的现场作业满足标准和规定的程度进行评价。
4.3评价组成员应不少于三人。
4.4评价组成员成与被评价检测机构无利害关系、并承诺严格执行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和被评价检测机构等单位的保密规定。
4.5评价组成员应掌握与评价工作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
4.6评价组成员在评价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音像记录。
4.7质量评价项目验证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依法取得计量检定或校准文件,并在鉴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4.8评价组成员、被评价检测机构现场负责人和检测人员应对相关记录签字确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70
CCS R 07    D8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3-2021
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13,DB41/T 2113-2021,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通航水域,DB41/T 2113-2021 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的术语和定义、数据结构与内容、数据摸型、数据处理、质量管理和成果输出。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境内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JT/T765.3长江电子航道阁制作规范第3部分:显示规则
JT/T765.4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4部分:数据有效性检验
JTS195-3内河电子航道阁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河电子航道图
将内河航道的地物、水深、航标等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表达的航道阁,是在内容、结构和格式上标准化的数据集。
3.2
要素
电子航道图中用于表达真实世界的对象,在空间地理数据库中以数据层的形式进行组织。
3.3
数据摸型
真实世界中数据特征的仙象,描述了航道数据的静态特征、动态变化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达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建立真实航道与数字化存储的电子航道图之间的通道。
3.4
对应关系表
在梳理、分析和总结通航水域地形要素类型的基础上,构建成的地形要素与电子航道图数据模型数据层之间的对应关系。
3.5
海图信息数据库
支撑电子航道阁数据内容的数据结构模型,一般通过常用的数据库软件建立,用于存储电子航道阁制图数据。

3.6
产品库
用于制作、更新和管理电子航道图产品的数据库。
3.7
兴趣面
地阁数据中用于标注电子航道图制作的范围。
4数据结构与内容
4.1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电子航道图组织
内河电子航道图按照分级方式进行编制、更新和管理,分为省、市、县三级。
4.3电子航道图命名
4.3.1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序命名电子航道图:
4.3.2编码采用九位数字符号表示,其中,1一6位字符表示河南省省市县级行政区划代码:7一9位字符表示电子航道图在该行政区内的数字编号,编号顺序按照4.3.1执行,数字编号从001到999,见图1.4.4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包括航标、码头、渡口、桥梁、大坝、隧道、道路、渠首、渠道、闸涵、河流、湖泊、植被、陆域、居民地、危险区、渔业区和水源保护区等要素:动态数据包括航带、航线、水深点、等深线、深度区、未测区和湖泊岸线等要素。
4.5元数据
元数据包括描述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精度、数据编辑比例尺、数据质量和制作单位等信息。
4.6符号和注记
电子航道图符号系统、图形系统、色彩系统和注记应符合JT/T765.3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01
CCS Z 09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1-202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11,DB41/T 2111-2021,山水林田湖草,技术规范,生态环境动态监测,DB41/T 2111-202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流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监测方案编写、监测点布设、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与记录、数据预处理与保存、数据分析与成果编制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行政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的建设、监测、评估、认定、核查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一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一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一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一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0465一2006水土保持术语
GB/T30363一201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GB36600一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式行)
DZT0190一2015区域环境地质坳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ZT0287一2015矿山地质环境监则技术规程
HJ25.1一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一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T164一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一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23一201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LYT1952一2011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2241一2014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SL277一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水林田湖草
山水林田湖草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3.2
生态不贲动态监测应用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多源数据等对生态环境各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动态监视与探测,是生态环境对自然变化、人类活动、治理工程等做出反应以及评价的依据,是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变化的度量。
3.3
监测区
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区域。
3.4
生态监测指标
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修复效果的量化目标。
3.5
生境丰富度
生态空间中斑块类型的总数(注:生境类型并非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本地实际或参照生态系统的要求设定目标)。
3.6
生境破碎度
生态空间被分隔的破碎程度,可反应生态廊道建设情况。
3.7
植被覆盖率
项目区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而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项目区总而积的百分比。
3.8
水环境
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
3.9
生物多样性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或空间)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多样性,
3.10
土壤环境
受自然和人为作用,内在或外显的士壤状况称之为土壤环境。
3.11
监测频率
一定时间内对监测点实施观测的次数。
3.12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早和风沙灾害,以利于苑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4目标、原则和要求
4.1目标
了解和掌握监测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决策部署与治理成效评价提供量化指标和参考依据。

4.2原则
4.2.1科学适用性原则
根据动态监测目标,结合监测区生态环境背景条件,科学合理确定监测方法、监测内容、检测对象以及监测周期和监测颊率。重点监控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分布,且危害严重的区域。
4.2.2定量监测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优先采用定量方法对生态环不境进行描述和分析,当现有方法不能满足定量监测需求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定量监测时,可通过定性或类比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2.3监测手段多样性原则
利用遥感卫星彩像、无人机航拍、高清极像监控等多种手段对监测区进行周期性监测。
4.2.4经济技术实用性原则
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经济、实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
4.3要求
为保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性,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单位应具备必要的达到相应精度规范要求仪器设备以及采样、试验条件,具有样品采集、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20.25
CCS P1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09-2021
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09,DB41/T 2109-2021,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DB41/T 2109-2021 应急避难场所运维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运维、应急启用、安置运行及安置结束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遗难场所的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1T1754一2019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转换
应急启用时,非应急避难场所专用的设施、设备转换为供应急避难场所使用并配置到位的过程。
3.2
临时避难人员
自行到应急避难场所的零散避难人员。
4日常运维
4.1运维机枸
4.1.1应急避难场所(以下简称场所)应设立场所琉做安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场所指挥部),并明确场所日常运维管理单位。
4.1.2场所指挥部负责平时的应急演练和灾时指挥、管理受灾群众疏做安置工作。下设协调联络组、疏做安置组、医疗防疫组、治安保卫组、后勒保障组、宜传教有组等工作组,明确负责人、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4.1.3场所日常运维管理单位负责场所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4.2制度建设
场所的日常运维管理单位应对以下事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a)场所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包括日常运维管理标准、维护检查频次、紧急情况下的使用方式及使用情况登记与备案;
b)场所运行相关部门、单位的协作联动制度;

c)定期情况报告制度,包括定期或及时报告场所自查情况,协作联动保障情况,场所设施、设备、物资缺损及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情况;
d)按照附录制定应急预案,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备案。
4.3设施、设备保障
4.3.1依据场所所属类别,按照DB41/T1754-一2019中第6章的规定配备设施、设备。
4.3.2针对场所管理进行应急转换设计,制定应急转换方案。
4.3.3明确应急转换设施、设备的提供单位(部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定期向应急转换设施、设备保管单位咨询设施、设备相关情况,并做好记录。
4.3.4明确场所内的设施、设备的日常运维管理与维护单位,定期开展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发现间题及时处理、记录,建立检查档案。
4.3.5场所设施、设备的产权单位与场所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不一致的,双方应当协商确定日常维护与管理主体。
4.3.6定期检查、维护场所标志标牌,确保图形清晰、指向准确、安装牢固、外观完好。
4.3.7定期检查、维护场所内日常集中存放的标志标牌,在场所启用后应及时安装到位。
4.4应急物资准备
4.4.1按照DB41T1754一2019中6.8的规定,结合场所实际情祝,制定应急物资保障方案.
4.4.2应急物资储备可以采用政府储备、市场协议储备、场所储备等方式。
4.4.3明确应急物资来源单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定期复核物资的储存及更新情祝。
4.5宣传和演练
4.5.1应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介和社区或场所宜传栏、宜传册等,定期向辖区内社会公众公布场所位置、容量、场所平面图、设施、功能等相关信息。
4.5.2场所指挥部应定期组织开展场所疏散安置演练,并应及时总结。
4.5.3定期对志恩者组织培训、演练,使之熟悉防灾、避难、救灾程序,熟悉应急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
4.6其他
4.6.1宜建立场所运准专用信息化系统,将场所相关基本信息、场所日常运准记录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制作场所电子地图,并对变更信息及时进行更新。
4.6.2场所出入口应保持畅通,能随时开启。
4.6.3场所内主要疏散通道、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应被占用或堵塞。
4.6.4场所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场所周边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斑视,发现场所周边存在危险源应及时上报。
4.6.5宜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对场所实行分区管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20.25
CCS P 1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08-2021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牌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2108,DB41/T 2108-2021,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牌,DB41/T 2108-2021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图形符号、位置标志、指示标志、其它标志的内容、设置和制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牌的设置及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15565一2020图形符号术语
GB/T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DB41T1754一2019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一2020、DB41/T1754一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避难场所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经过规划、建设,配置应急保障设施,供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安全场所。
[来原:DB41T1754一2019,3.1,有修改]
3.2
图形符号
以图形为主要特征,信息传递不依赖于语言的符号。
[来源:GB/T15565-2020,2.5]
3.3
位置标志
由图形标志和(或)文字标志形成,用于标明报务设施或报务功能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思图形标志。
[来源:GB/T15565-2020,3.2.1]
4标志
4.1图形符号
应急避难场所阁形符号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长沙建设造价2022年7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