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8月 ( 第 124 页)

目录

1.重点工程管理办法(2018 年修订)【建七工〔2018〕639 号】…………1
2.工期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405 号】…………………11
3.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建七工〔2020〕837 号】………………28
4.工程投诉管理办法【建七工〔2018〕852号】………………………130
5.采购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563 号】…………………138
6.供应商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249 号】………………150
7.劳务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795 号】…………………165
8.物资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403 号】…………………190
9.设备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250 号】…………………219
10.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管理办法(2020 版)【建七工〔2020〕414 号】.250

内容摘抄:

1总则
1.1目的和依据
为深入学习贯彻风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规范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局”)熏点工程管理,强化顺且均质履约能丸提升现场管理同质化水平.发挥熏点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玖“五出(出品牌、出效益、出总承包管理经骏、出科技感果、出人才团队)”的管理感果具标,依据局项具管理相送规定:借鉴股份公司内先进做法,特虹杰劝法。
1.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局、局属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公司承建的局级熏点工程项目。
1.3管理原则
分级实施、动态管理;资源优先、重点扶持;样板引路、全面提升。
1.4术语定义
1.4.1重点工程,是指依据本办法的标准和程序正式立项的工程。
1.4.2品牌项目团队,是指在经营管理、快速建造、专业能力、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表现优异,对强化和提升我局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团队。品牌项目团队是我局项目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坚持长期经营、优势突出、复制裂变的发展方向。

2020版,中建,办法类,工程部制度汇编,中建工程部制度汇编(办法类)270页 2020版 2020版,中建,办法类,工程部制度汇编,中建工程部制度汇编(办法类)270页 2020版 2020版,中建,办法类,工程部制度汇编,中建工程部制度汇编(办法类)270页 2020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项目总工定义
第三部分 项目总工的要求
第四部分 项目总工的工作误区
第五部分 项目总工工作内容
第六部分 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第七部分 实施阶段工作内容
第八部分 收尾阶段工作内容
第九部分 如何做好项目总工
第十部分 结束语

内容摘抄:

一、前言

项目总工的难处:
1、企业规模增大,总工岗位需求增大,而项目员工一般较为年轻,经验不足,无法让人信服。
2、大部分技术人才性格内向,交流沟通能力不足,与项目经理、项目其他副职、项目一般员工沟通较少,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达。
3、技术对现场生产、安全、质量、成本等支撑力度不够,可能导致项目其他员工觉得技术线条可要可不要。
4、疑难问题解决措施经验不足或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其他员工对技术线条缺失信心。
5、对外(质监、规划、、墙改、节能、测绘等涉外部门)的沟通不畅。

二、项目总工定义

项目总工是一个行政管理岗位,是项目经理的“军师”,是项目部的“参谋长”,是项目工程技术、质量的主要责任人,是项目执行层的领头人。
对项目技术、生产、安全、质量、成本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配合服务,对项目整体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项目总工位于“8”字的中间交点,处于信息交汇点,是项目活动输出与输入的交点,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传输能力。
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宽泛的知识面、敢于开拓进取、创新管理和运用“四新”技术,在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上是技术人员的楷模。
涵盖项目管理决策、项目实施和结束全过程的主要管理岗位。

项目总工的重要性:
1、“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龙头”;
2、技术工作贯穿过程全过程;
3、再小的项目也不能脱离技术;
4、没有技术就生产不出合格的建筑产品。

2020版,PPT,中建,经验交流材料,项目总工,中建项目总工经验交流材料(2020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录

1基本素质
2岗位职责
3工作内容
4工作方法
5工作评价

内容摘抄:

第一部分 两级总工的基本素质
一、技术管理定位
企业管理的重要组城部分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项目管理的龙头贯穿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项目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工期进度、创誉创效的基础保障

二技术管理的核心
分级管理制:在股份公司领导下,一般各集团公司实行三级管理体系
分级管理制:
集团公司
制度体系设计、体系运行监督、重大技术难点工程管理工程公司
承上启下,直接管理。侧重人的管理,项目策刻和技术方案决策指导
项目经理部
实务管理,具体技术行为执行落实

PPT,履职培训,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如何履职》培训PPT讲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75-2017
备案号:J13929-2017
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规程
Henan Province Technical Code for Freezing Method in Urban Rail Transit Subway Cross Passage
2017-07-20发布2017-09-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75,DBJ41/T 175-2017,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规程,河南省,联络通道冻结法,DBJ41/T 175-2017 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了推广应用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在科研、设计、施工中积累的各项成果和经验,保证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安全与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盾构始发和接收加固工程、基坑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可参照应用本规程。
1.0.3在地层冻结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工程特征、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冻结壁和冻结工艺。在联络通道掘进施工中应做到地层冻结与掘进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安全。
1.0.4采用冻结法加固的联络通道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现行的有关规定。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联络通道cross passage
地铁区间隧道之间设置的横向逃生通道。通道及泵站因其紧急疏散和汇集、排放区间积水的双重功能而被相辅应用。本规程中的联络通道是通道和泵站的统称。
2.1.2冻结法ground freezing method
在施工地下构筑物之前,用人工冻结的方法,对构筑物周围含水地层进行冻结,形成具有临时承载和隔水作用并满足工程施工安全需要的冻结壁,然后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构筑物掘砌作业的一种施工方法。
2.1.3冻结壁frozen soil wall
用冻结技术在构筑物周围地层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连续冻结岩土体。又称冻土帷幕或冻土墙。冻结壁由两两相交的冻土圆柱组成,相邻冻土圆柱的交界面称为冻结壁界面。
2.1.4冻结壁形成期period of frozen soil wall formation
从地层冻结开始至冻结壁形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的时间。
2.1.5冻结孔freeze hole
按设计要求布置在联络通道周围用于安装冻结器的钻孔,有垂直孔、水平孔、倾斜孔之分。冻结孔一般沿构筑物的环线布置,该环线称为冻结孔布置圈。
2.1.6冻结f孔间距a space between two adjacent freeze holes
相邻两冻结孔之间的距离。冻结孔不同深度处的冻结孔间距一般也是不同的。相邻冻结孔孔口之间的距离称为冻结孔开孔间距。实际施工完成的冻结孔间距称为冻结孔成孔间距。

2.1.7冻结器freezing apparatus
安设在冻结孔内,用以循环冷媒剂并与地层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冻结器由冻结管和置于冻结管内的供液管等组成。
2.1.8泄压孔pressure release hole
用来观测和释放土层水土压力的孔(管)。
2.1.9测温孔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ole
布置在冻结壁及冻结降温区内、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不同时期地层温度分布状况的钻孔。测温数据用来计算冻结壁扩展速度、冻结壁厚度和冻结壁平均温度等特性参数。
2.1.10冷冻站refrigeration plant
在拟建联络通道附近集中安设制冷设备和设施的场所。冷冻站主要由制冷剂(氟利昂等)循环系统、冷媒(盐水等)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及供电系统构成。
2.1.11强制解冻artificial thawing
冻结法施工完成后,利用人工加热的方法将原冻结壁解冻,缩短解冻周期的方法。
2.1.12冻结原状土试样frozen undisturbed soil specimen
从冻结土结构物中取得冻结原状土,进行加工而成的冻土试样。
2.1.13冻结重塑土试样frozen remolded soil specimen
由原状土经烘干、破碎、配土、加工成型,再负温冻结而成的冻土试样。
2.1.14冻张率frost heave ratio
试样在无侧向变形、无纵向荷载条件下,经单向冻结,其纵向的高度增量与试样原高度比值。
2.1.15冻张力frost heave pressure
试样在无侧向变形、无纵向荷载,且上下端面限制(无变形)的条件下,经单向冻结后所产生的单位面积轴向推力。

3冻结地层勘察和试验
3.1一般规定
3.1.1冻结地层的勘察工作应根据工程规模,在前期隧道勘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
3.1.2冻结地层的勘察应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取样、室内试验以及冻结地层条件评价。
3.1.3通过踏勘、调查、搜集资料及测绘,对冻结施工中的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做出评价,对设计、施工、防治处理及环境保护方案提出建议。
3.1.4勘探工作应充分结合工程特点、交通条件、机具设备等因素,防止对地下管线、地下工程的破坏。
3.1.5进行钻探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钻孔完工后应妥善回填。
3.2勘察资料
3.2.1地表环境及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前应核查场地条件、联络通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地下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的特征及其与拟建联络通道的位置关系等情况,以及建(构)筑物、设备和管线等的保护要求。
3.2.2联络通道的勘察工作应在区间隧道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做详勘并提供勘察孔地质柱状图及相关描述,包括勘察孔全深范围内的土层分布图、土层名称、层顶标高、层厚、取样点位置、土体性状、包含物及物理特征等。
3.2.3联络通道的勘察孔应根据场地和地基条件确定,在平面上距联络通道中心线两侧10m~25m的范围内,且两侧各不少于1个。勘察孔深度不小于联络通道结构埋深10m。
3.2.4应查明受联络通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土层分布,确定土体和冻土的强度指标,并在勘察报告中说明。
3.2.5勘察孔资料还应说明含水层及地下水活动特征。应包括含水层埋深、厚度、渗透系数、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以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等。对于承压含水层,应详细分析其与联络通道结构或冻结钻孔的相对位置,及其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3.2.6当联络通道附近含水层地下水活动频繁,含水层的渗透速度超过5m/d时,还应提供该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向、流速等资料,冻结方案也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影响地层正常冻结。
3.2.7应对联络通道附近的水源井、降水井进行调查,收集水源井、降水井的用途、数量、方位、距离、深度,抽水层位及深度,抽水时间,日抽水量以及抽水影响半径等资料。
3.2.8在联络通道附近透水砂层中,设计时应考虑周围降水对施工的影响,若继续降水施工,冻结设计应考虑降水产生的不利影响。

4地层冻结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联络通道冻结设计应在冻结施工期间以保证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的安全,使周边环境和建(构)筑物不受损害为原则。
4.1.2联络通道冻结壁,应采用以初期支护为重要的承载结构的复合式承载体系。
4.1.3采用冻结法施工的联络通道,其二次衬砌结构应按承受全部外荷载进行设计。
4.1.4联络通道冻结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冻结壁设计、冻结孔布置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初期支护结构设计、应急防护门结构设计及隧道支撑设计、融沉注浆工艺、监测
4.1.5在地层冻结区域内有以下情况时,设计中应进行深人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地下水流速大于5m/d,有集中水流或地下水水位有明显波动(≥2m/d);
2土层结冰温度低于-2℃或有地下热源可能影响土体冻结;
3土层含水量低可能影响土体冻结强度;
4用其他方法施工扰动过的地层;
5有其他可能影响地层冻结或地层冻结可能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情况。
4.1.6当冻结壁表面直接与大气接触,或通过导热物体与大气产生热交换时,应在冻结壁或导热物体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4.1.7在冻结壁形成期间,冻结壁内或冻结壁外200m区域内的透水砂层中不宜采取降水措施。必须降水施工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69-2017
备案号:J13825一2017
混凝土(砂浆)用抗冻防水合金粉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ntifreezing Waterproof Alloy Powder Used in Concrete and Mortar
2017-04-18发布2017-06-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69,DBJ41/T 169-2017,应用技术规程,抗冻防水合金粉,混凝土(砂浆)用,DBJ41/T 169-2017 混凝土(砂浆)用抗冻防水合金粉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混凝土(砂浆)用抗冻防水合金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改善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砂浆)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冻防水合金粉在防水混凝土(砂浆)、抗冻融混凝土(砂浆)、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及有抗冻防水需要的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1.0.3抗冻防水合金粉在混凝土(砂浆)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混凝土(砂浆)用抗冻防水合金粉:antifreezing waterproof alloy powder used in concrete and mortar
一种以铝、镁、钛、铬等多种金属为基料,经粉碎、研磨、气相沉积和飞溅镀膜而形成的具有憎水性能的多金属粉状固体薄片,分散于混凝土(砂浆)中,通过薄片效应,使混凝土(砂浆)具有抗冻防水功能。
2.0.2薄片效应sheet effect
是指抗冻防水合金粉分散到混凝土(砂浆)中,通过薄片阻挡和纤维牵引作用,形成“V”字形和“弓”字形的微空间结构,产生以合金粉拒水晶核为中心的空穴效应,显著降低混凝土(砂浆)渗水或因渗水而引起的冻融破坏。
2.0.3抗冻防水合金粉混凝土(砂浆)antifreezing waterproof alloy powder concrete and mortar
是指掺加抗冻防水合金粉、具有显著抗冻防水功能的混凝土或砂浆。

3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砂浆)用抗冻防水合金粉的选用,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
3.0.2抗冻防水合金粉应用时,应与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3.0.3当不同供方、不同品种的抗冻防水合金粉与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同时使用时,应经试验验证,并应确保混凝土(砂浆)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0.4抗冻防水合金粉混凝土(砂浆)可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做一道设防,也可与其他防水材料复合多道设防。
3.0.5抗冻防水合金粉混凝土用于非结构防水工程时,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60mm。
3.0.6抗冻防水合金粉砂浆用于室内防潮时,防潮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3.0.7抗冻防水合金粉砂浆不宜作为砌体结构中的砌筑砂浆。
3.0.8抗冻防水合金粉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粉尘、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

4材料性能
4.0.1抗冻防水合金粉技术要求

抗冻防水合金粉的技术指标除应符合表4.0.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行业标准《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第4.2条、4.3条中一等品的规定。

4.0.2其他材料技术要求
除抗冻防水合金粉外,配制抗冻防水合金粉混凝土(砂浆)采用的水泥、骨料、水等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41-2014
备案号:J12788-2014
河南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标准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site staff of building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of Henan
2014-08-20发布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41,DBJ41/T 141-2014,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河南省,管理标准,DBJ41/T 141-2014 河南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标准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工作,推进施工管理的体系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市政工程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管理。
1.0.9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管理,技术工人的工种类别要求、职业等级、配备要求和从业资格等,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管理办法等的规定。

2术语
2.0.1职业标准occupational standards
在职业岗位分类的基础上,对从业人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所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其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的规范性要求。
2.0.2工作职责roles
职业岗位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2.0.3专业技能technical skills
通过学习、训练草握的,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专业工作任务的能力。
2.0.4专业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
完成专业工作应具备的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和岗位知识。
2.0.5通用知识general knowledge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应具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与管理知识。
2.0.6基础知识basic knowledge
与职业岗位工作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2.0.7岗位知识job knowledge
与职业岗位工作相关的专业标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岗位要求。
2.0.8职业能力评价competency assessment guidelines
通过考试、考核、鉴定等方式,对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水平进行测试和判断。
2.0.9职业等级professional level
通过对职业的分析与评价,根据职业范围的宽窄、职业技术复杂程度高低及从业者掌握职业技能所需培训时间的长短,合理设定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结构。
2.0.10关键工种pivotal type of work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安全影响大,操作技能水平要求高的施工工种。
2.0.11施工员foreman
在建筑与市政施工工程现场,从事施工组织策划、施工技术与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2质量员quality controlle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质量策划、过程控制、检查、监督、验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3安全员safety supervisor
在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从事施工安全策划、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4标准员standardization supervis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5材料员materialman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材料计划、采购、检查、统计、核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6机械员machinery supervis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机械的计划、安全使用监督检查、成本统计核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7劳务员labourer supervis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劳务管理计划、劳务人员资格审查与培训、劳动合同与工资管理、劳务纠纷处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8资料员data process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19测量员survey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各种测量工作的专业人员。
2.0.20试验员test administrat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试验设施的配置、见证取样、送检、验收收集归档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21造价(预算)员budget administrator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工程的概、预、结算以及其他一些建筑经济方面业务的专业人员。

3主要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本标准工程分类及规模划分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并结合我省建筑与市政规模来确定。
3.1.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应包括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预算)员等。
3.1.3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工程规模满足如下任职条件:
1取得相应的建造师证书;
2取得省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证;
3取得省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颁发的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3.1.4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工程规模满足如下任职条件:
1大型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8年以上,担任过同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2中型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中级职称,从事相关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
3小型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和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助理工程师职称,从事相关技术管理工作3年以上。
4建筑施工企业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复杂程度以及专业要求确定其他条件。

3.1.5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预算)员的职业能力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河南省相关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并取得由河南省、省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岗位证书。
3.1.6根据工程特点,标准员、造价(预算)员、材料员、机械员、试验员、资料员、劳务员可兼任,可按表3.2.1、表3.3.1、表3.4.1的规定兼任,兼任时必须具备兼任岗位的岗位证书与任职资格。
3.1.7一般技术工人工种类别包括钢筋工、抹灰工、砌筑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水暖工、模板工、木工等。
3.1.8特种作业人员工种类别包括建筑电工、建筑架子(普通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工、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建筑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司机、建筑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电气焊接(切割)工、建筑施工现场场内机动车司机、门式起重机安拆工以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种作业人员。
3.1.9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3.1.10本标准是施工现场相关从业人员的最低配备要求,有关企业对本企业的现场施工相关从业人员人数配备必须等于或高于本标准的规定。
3.1.11现场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配备的责任单位为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总承包单位。
3.2建筑工程、装修工程
3.2.1建筑工程、装修工程主要管理人员数量配备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4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应具有中等职业(高中)教育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身心健康。
4.1.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表达、计算、计算机应用能力。
4.1.3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应具备下列职业素养:
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严谨务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2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
3树立“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4.1.4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工作责任,本标准规定分为“负责”、“参与”两个层次。
1“负责”表示行为实施主体是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主要承担人。
2“参与”表示行为实施主体是工作任务的次要承担人。
4.1.5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教育培训的目标要求,本标准规定,专业知识的认知目标要求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1“掌握”是最高水平要求。包括能记忆所列知识,并能对所列知识加以叙述和概括,同时能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熟悉”是次高水平要求。包括能记忆所列知识,并能对所列知识加以叙述和概括。
3“了解”是最低水平要求。其内涵是对所列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
4.2职业能力标准
4.2.1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的工作职责宜符合《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T250-2011的规定。
4.2.2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应具备《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规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4.2.3测量员的工作职责宜符合表4.2.3-1的规定,应具备表4.2.3-2规定的专业技能和表4.2.3-3规定的专业知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41/T113-2012
备案号:J12155-201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饰材料污染物限量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door decorating materials pollution limit of 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2012-09-01发布2012-11-01实施
河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13,DBJ41/T 113-2012,室内装饰材料,技术规程,民用建筑工程,污染物限量,DBJ41/T 113-201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饰材料污染物限量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室内装饰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室内装饰材料的质量管理。
1.0.3本规程将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室内装饰材料划分为以下两类:
1I类:污染物含量/释放量符合本规程的I类限量要求,可认定为I类室内装饰材料;
2Ⅱ类:污染物含量/释放量符合本规程Ⅱ类限量要求,是能够用于民用建筑装修工程的最低要求,可认定为Ⅱ类室内装饰材料。
1.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饰材料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民用建筑工程civil building engineering
民用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修工程的统称。
2.1.2"人造板wood-based panels
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再经组合并加入胶粘剂压制而成的板材,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
2.1.3饰面人造板decorated wood--based panels
以人造板为基材,经涂饰或复合装饰材料面层后的板材。
2.1.4水性涂料water--based coatings
室内装修用的以水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水性墙面涂料(包括面漆和底漆以及墙面腻子)
2.1.5水性胶粘剂water--based adhesives
以水为稀释剂的胶粘剂。
2.1.6溶剂型涂料solvent--thinned coatings
以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涂料。

2.1.7溶剂型胶粘剂solvent--thinned adhesives
以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胶粘剂。
2.1.8壁纸wallpaper
主要以纸为基材,通过胶粘剂贴于墙面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材料,不包括墙毡及其他类似的墙挂。
2.1.9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在本规范规定的检测条件下,所测得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简称VOC。3材料的技术要求
3.1人造板及其制品
3.1.1本节适用于释放甲醛的室内装饰装修用各种人造板及其制品(包括地板,墙板,木门等)。
3.1.2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应测定甲醛释放量/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含量。

3.2水性涂料
3.2.1本节适用于室内建筑装修用各类以水为溶剂或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
3.2.2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
1室内装修用水性涂料和水性腻子应测定甲醛含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含量,其限量应满足表3.2.2的要求。

2水性墙面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中游离甲醛含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

3.2水性涂料
3.2.1本节适用于室内建筑装修用各类以水为溶剂或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
3.2.2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
1室内装修用水性涂料和水性腻子应测定甲醛含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含量,其限量应满足表3.2.2的要求。

2水性墙面涂料和水性墙面腻子中游离甲醛含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

3.3.溶剂型木器涂料
3.3.1本节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用的硝基类、聚氨酯类、醇酸类溶剂型木器涂料(包括面漆和底漆)及木器用溶剂型腻子。不适用于辐射固化类涂料。
3.3.2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溶剂型涂料和木器用溶剂型腻子,应按其规定的最大稀释比例混合后,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3.2的规定。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表3.3.2室内用溶剂型涂料和木器用溶剂型腻子中2聚氨酯漆应测定固化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D的含量,测定后应按其规定的最小稀释比例计算出聚氨酯漆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且I、Ⅱ类均不应大于4g/g。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TDI)单体的测定》GB/T18446的规定。
3.4胶粘剂
3.4.1本节适用于室内建筑装饰用各种水性胶粘剂和溶剂型胶粘剂。
3.4.2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胶粘剂,应测定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4.2-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word,施工计划标准,标准工期,知名房企施工计划标准(标准工期) word版

1 基础施工 浅基础15天、人工挖孔桩0.8米/天*孔、锤击预应力管桩12根/天*台、静压预应力管桩30根/天*台、冲孔桩不入岩7米/天*台、冲孔桩入岩0.5米/天*台
2 基础检测 15天(静载、动测) 按施工许可证栋号
3 半地下室(土方开挖、结构、防水) 40天
4 主体结构 每层各10天,斜屋面30天
5 砖砌体砌筑完成 封顶后25天
6 内外墙批档完成 封顶后40天
7 铝合金门窗框、入户门、车库门、砂岩、GRC构件安装完成 封顶后55天 样板房室内装修在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完成后插入施工
8 外墙刮腻子、涂料 封顶后80天
9 毛坯完工 封顶后90天
10 庭院园林 封顶后125天 达到工程竣工标准
11 中心园林 ±0.00时开始施工,销售前15天完成
12 永久供水完成 交楼前10天
13 永久供电(低压配电) 交楼前10天
14 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 交楼前10天
15 邮电信报箱安装完成 交楼前10天
16 电视、电信安装完成 交楼前10天
17 智能化安装完成 交楼前10天
18 规划验收完成 工程竣工后30天 重庆地区标准仅作参考
19 环保验收完成 工程竣工后60天
20 取得质量验收意见书 工程竣工后60天
21 取得档案认可书 工程竣工后75天
22 竣工备案 工程竣工后85天
23 《房地产权属证明书》及全部分户图 工程竣工后90天
24 备注 别墅群增加60天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适用重庆市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治理的施工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EJ
DBJ41/T108-2011
备案号:J11882-2011
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artition with steel mesh cement expanded pearlite sandwich panel
2011-06-10发布2011-08-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发布

DBJ41/T 108,DBJ41/T 108-2011,夹芯板隔墙,应用技术规程,水泥膨胀珍珠岩,钢丝网架,DBJ41/T 108-2011 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8度以下地区及非抗震设防地区,以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作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夹芯板steel mesh expanded pearlite sandwich panel
由三维空间焊接钢丝网架和内填膨胀珍珠岩芯层构成的网架芯板。
2.0.2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partition with steel mesh cement expanded pearlite sandwich panel
在安装完成的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夹芯板两面分别喷抹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后形成的非承重内隔墙。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夹芯板应采用性能稳定、符合我国放射性标准、符合我国环境污染标准的原材料,原材料及配套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1.2建筑工程中选用的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夹芯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采购合格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应对进厂主要原料进行复检,珍珠岩板材应按国家相关规定送检。
3.1.3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夹芯板的生产企业应具备规范的生产条件和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3.2原材料和施工配套材料
3.2.1钢丝:应采用镀锌低碳钢丝并符合《一般用途低碳钢丝》YB/T5294的规定,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要求。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设计单位完成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的设计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确定隔墙轴线分布、隔墙的厚度、门窗位置和洞口尺寸以及配电箱、控制柜和插座、开关盒、设备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和留洞尺寸。
2应规定隔墙的防火、隔声、防水、保温等技术性能要求及相应的措施。
3应规定隔墙的吊挂重物要求和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应明确隔墙的抗震性能要求和相应抗震加固措施。
4.2隔墙设计与构造要求
4.2.1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应满足建筑物抗震、防火、隔声、保温等功能要求。
4.2.2钢丝网架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板隔墙厚度及单位面积质量应符合表4.2.2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模型
第二部分进度计划
第三部分前置策划
第四暗部分工程策划
第五部分验收策划及成本财务分析
第六部分质量策划
第七部分重点提示

内容摘抄:

工期优化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保证品质有提升、成本不增加,利益最大化,实现品牌竞争力。
意义:
对员工:
快速兑现“双享”机制。
提高项目管理周转。
对公司:
快速实现自有资金回报。
快速实现利润变现。
快速实现确认收入。
对市场:
提高业主认同度。
品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提高投资拓展能力。

一、理论模型

广东省某项目,4栋30层两梯三户高层住宅,1层地下室,预应力管桩基础,外墙涂 料,总建面约六万平米;采用木模、普通悬挑外脚手架,2层悬挑;未考虑任何内、外 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无法实现,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编制。
前置条件
内部:
1、图纸方面:确保全套施工图进度、质量。
2、招采方面:实现招标采购工作前置,确保所有材料按时足量供应。
3、项目管理能力:确保内部穿插施工顺畅。
外部:
1、确保各项报建验收实现穿插进行。
2、避免采用深基坑,同时确保土方工程全天满负荷出土。
3、确保合作单位满足项目管理要求、充分履约。
4、排除南北方差异。
5、不考虑恶劣天气因素影响。
6、不考虑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

PPT,传统工艺,工期优化工程,碧桂园,策划指引,碧桂园传统工艺工期优化工程策划指引(170页、PPT) PPT,传统工艺,工期优化工程,碧桂园,策划指引,碧桂园传统工艺工期优化工程策划指引(170页、PP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136-2014
备案号:J12754一2014
河南省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Henan Province 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of civil buildings
2014-08-08发布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136,DBJ41/136-2014,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民用建筑,河南省,DBJ41/136-2014 河南省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加快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促进光伏系统与建筑的结合,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民用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已安装的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
1.0.3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4在既有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光伏系统应按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
1.0.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 photovoltaic(PV)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
2.0.2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lPV)
在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通过专门设计,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的良好结合。
2.0.3光伏构件PV components
工厂模块化预制的,具备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包括建材型光伏构件和普通型光伏构件。
2.0.4建材型光伏构件PV modules as building components
太阳电池与建筑材料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
2.0.5普通型光伏构件conventional PV components
与光伏组件组合在一起,维护更换光伏组件时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建筑构件,或直接作为建筑构件的光伏组件。
2.0.6光伏电池PV cell
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
2.0.7光伏组件PV module
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流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2.0.8光伏方阵PV array
由若干个光伏组件或光伏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2.0.9逆变器inverter
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0.10汇流箱combiner-.box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
2.0.11光伏电池倾角tilt angle of PV cell
光伏电池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0.12并网光伏系统grid-connected PV system
与公共电网联结的光伏系统。
2.0.13独立光伏系统stand-alone PV system
不与公共电网联结的光伏系统。
2.0.14光伏接线箱PV connecting box
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和汇流功能的接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分离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小停电的范围。
2.0.15直流主开关DC main switch
安装在光伏方阵输出汇总点与后续设备之间的开关,包括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2.0.16直流分开关DC branch switch
安装在光伏方阵侧,为维护、检查方阵,或分离异常光伏组件而设置的开关,包括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2.0.17集电线路collector line

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各个光伏组件串输出的电能,经汇流箱汇流至逆变器,并通过逆变器输出端汇集到发电母线的直流和交流输出线路。
2.0.18并网接口utility interface
光伏系统与电网配电系统之间相互联结的公共连接点。
2.0.19并网逆变器grid-connected inverter
将来自太阳电池方阵的直流电流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流的装置。
2.0.20孤岛效应islanding effect
电网失压时,并网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2.0.21电网保护装置protection device for grid
监测光伏系统并网的运行状态,在技术指标越限情况下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解列的装置。
2.0.22应急电源系统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
当电网因故停电时能够为特定负荷继续供电的电源系统。通常由逆变器、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储能装置(如蓄电池)和充电控制装置等组成,简称应急电源。

3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应有专项设计或作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一部分。
3.1.2光伏组件或方阵的选型和设计应与建筑结合,在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光伏构件,并应与建筑模数相协调,满足安装、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的要求。
3.1.3建筑物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3.1.4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太阳能光伏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
3.1.5太阳能光伏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缆线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安全、隐蔽、集中布置,满足安装维护的要求。
3.1.6光伏组件或方阵连接电缆及其输出总电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的相关规定。
3.1.7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光伏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
3.1.8并网光伏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并应安装必要的计量装置。
3.1.9太阳能光伏系统应满足国家关于电压偏差、闪变、频率偏差、相位、谐波、三相不平衡度和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
3.1.10接入公共电网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应满足电力系统入网标准要求。
3.2系统分类
3.2.1太阳能光伏系统按是否接入公共电网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
1并网光伏系统;
2独立光伏系统。
3.2.2太阳能光伏系统按储能装置的形式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
1带有储能装置系统;
2不带储能装置系统。
3.2.3太阳能光伏系统按负荷形式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
1直流系统;
2交流系统;
3交直流混合系统。
3.2.4太阳能光伏系统按系统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
1小型系统,装机容量不大于20kW的系统;
2中型系统,装机容量在20kW至100kW(含100kW)之间的系统;
3大型系统,装机容量大于100kW的系统。

4规划、建筑和结构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光伏组件类型、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颜色的选择应结合建筑功能、建筑外观以及周围环境条件进行,并应使之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4.1.2安装在建筑各部位的光伏组件,包括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光伏构件,应具有带电警告标识及相应的电气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满足该部位的建筑围护、建筑节能、结构安全和电气安全要求。
4.13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光伏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电气安全的复核,并应满足光伏组件所在建筑部位的防火、防雷、防静电等相关功能要求和建筑节能要求。
4.1.4建筑设计应根据光伏组件的类型、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为光伏组件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提供必要的承载条件和空间。
4.2规划设计
4.2.1规划设计应根据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太阳能资源条件,确定建筑的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主要朝向宜为南向或接近南向。
4.2.2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不应降低建筑物本身的日照标准。
4.2.3光伏组件在建筑群体中的安装位置应合理规划,光伏组件周围的环境设施与绿化种植不应对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形成遮挡。
4.2.4对光伏组件可能引起的建筑群体间的二次辐射应进行预测,对可能造成的光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3建筑设计
4.3.1建筑设计应与工艺和结构专业配合,合理确定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
4.3.2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应合理确定,并应满足其所在部位的建筑防水、排水和系统的检修、更新与维护的要求。
4.3.3建筑体型及空间组合应为光伏组件接收更多的太阳光创造条件。宜满足光伏组件冬至日全天有3以上建筑日照时数的要求。
4.3.4建筑设计应为光伏系统提供安全的安装条件,并应在安装光伏组件的部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3.5光伏组件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4.3.6光伏组件不应影响所在建筑部位的雨水系统。
4.3.7晶体硅电池光伏组件的构造及安装应符合通风降温要求,光伏电池温度不应高于85℃。
4.3.8在多雪地区建筑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宜设置人工融雪、清雪的安全通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总说明

1、新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开工会)必须在总包单位进场后30天内,由项目部根据全策会(正式)的会议决策和现场实际情况,与总包单位共同完成,旨在落地和实操。以附件05《工程管理策划(开工会)PPT模板—XX战区XX项目》为准;
2、集团视频评审参会人员要求: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集团工程管理中心总工,集团战区对接人,战区工程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工程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汇报;
3、编制项目工程策划书时,不允许省略本模板中内容,否则不予上评审会;若需增加内容模块,请自行注明;
4、ppt中所插入附件,包括office系列、cad、project等均采用2007版本插入;
5、ppt中插图图片与图片中重要文字数字要求清晰可读。

目录

1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及目标
1.1工程管理目标
1.2工程管理组织架构
2项目概要
2.1项目基本信息
2.2分期、组团、标段划分
3施工条件分析
3.1区位及周边道路关系
3.2地上地下不利因素分析
3.3市政配套接入现状及风险分析
3.4甲方、监理及总包办公场地选址
3.5示范区与正式工程关系分析
4分阶段施工总平布置及施工推演

4.1土护降与地基处理阶段
4.2基础施工阶段
4.3主体施工阶段
4.4砌体施工阶段
4.5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4.6市政景观施工阶段
4.7临水、临电、排水布置方案
5计划管理
5.1工程进度计划
5.2样板点评计划
6招采管理
7工程重难点分析
8优秀施工措施选用情况

1 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及目标——1.1工程管理目标

1进度管理目标
1、集团关键节点达成率100%:
2、主项计划节点达成率不低于95%
2第三方质量评估目标
第三方综合检查得分285分
3交付报事目标
毛还户均缺陷<1.5条
精装户均缺陷<5条
户均渗漏激量<0.15
4成本控制目标
签证控制率低于1%
5安全文明管理目标
无因工死亡安全事故,无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6团队培养目标

2 项目概要——2.1项目基本信息

B地块二期3组团
业态及放量:高层、soho、写字楼(含车库)
61.4万平米
供货节奏:总货值59.7亿
2017年6月供货3亿
(2栋高层)
2017年6月供货1.5亿
(高层底商)
2017年7月供货1.5亿
(高层底商)
2017年7月供货3亿
(2栋高层)
2017年9月供货1.9亿
(1栋SOHO)
剩余货值在2018年及以后供货
开工时间: 2017年1月
开盘时间:2017年6月
合同交付时间:
2019年12月(高层)
2020年6月(soho)

2020版,PPT,工程管理,开工会,策划书,新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开工会)2020版、PPT 2020版,PPT,工程管理,开工会,策划书,新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开工会)2020版、PP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104-2010
备案号:J11740一2010
河南省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
Henan Province technical code for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of civil buildings
2010一10一29发布2011-01-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104,DBJ41/104-2010,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民用建筑,河南省,DBJ41/104-2010 河南省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加快太阳能在我省建设领域的应用,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使太阳能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与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以及改造既有建筑上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1.0.3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纳人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工程同步投人使用。
1.0.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
1.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平台terrace
供使用者或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建筑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2变形缝deformation joint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压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0.3日照标准insolation standards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2.0.4平屋面plane roof
坡度小于10°的建筑屋面。
2.0.5坡屋面sloping roof
坡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75°的建筑屋面。
2.0.6管道井pipe shaft
建筑物中用于布置竖向设备管线的竖向井道。
2.0.7采光daylighting
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光环境,使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取得的天然光照度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美观等要求的技术。
2.0.8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水的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能源。

2.0.9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
2.0.10平板型集热器flat plate collector
吸热体表面基本上为平板形状的非聚光型集热器。
2.0.11真空管集热器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采用透明管(通常为玻璃管)并在管壁和吸热体之间有真空
空间的太阳集热器。
2.0.12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all-glass 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由全玻璃真空管组成的集热器。
2.0.13集热器效率collector efficiency
在稳态(或准稳态)条件下,集热器工质在规定时间内输出的能量与同一时间段内人射在集热器所规定的集热器面积(总面积、吸热体面积或采光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的乘积之比。
2.0.14集中供热热水系统collective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采用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和集中的贮水箱供给一栋或几栋建筑物所需热水的系统。
2.0.15集中-分散供热热水系统collective -indvidu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采用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分散的贮水箱供给一栋建筑物所需热水的系统。
2.0.16分散供热水系统indvidu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采用分散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分散的贮水箱供给各个用户所需热水的小型系统。
2.0.17太阳能直接系统solar direct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2.0.18太阳能间接系统solar indirect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再使该传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3基本规定
3.0.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建筑设计应适应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结合日照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3.0.2年日照时数大于1400h、水平面上年太阳能辐照量大于4200M/m2及年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45℃的地区,宜优先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热源。
3.0.3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3.0.4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3.0.5民用建筑生活热水制取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0.6太阳能热水系统宜配置辅助热源加热设备。
3.0.7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太阳能热水系统配备的输水管和电器、电缆线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便于安装维护。
3.0.8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装计量装置。
3.0.9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的主体结构应符合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4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素。在确定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时,应结合建筑地点的地理、气候条件,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要求。
4.1.2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应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紧密结合,并为保证充分日照创造条件。
4.1.3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热水供应方式、集热器安装位置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1.4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建筑的其他部位,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
4.1.5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与绿化种植,应避免对投射到太阳能集热器上的阳光的遮挡。
4.1.6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不得穿越其他用户的室内空间。
4.2建筑设计
4.2.1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主要朝向宜为南向。
4.2.2建筑设计应合理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位置,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建筑的其他位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整体有机结合,满足所在部位防水、排水和系统检修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