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2021版、PPT格式)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经营思路及目标
第三部分土护降基阶段工程策划
第四部分总包施工阶段工程策划
第五部分项目风,险预控
第六部分总包招标技术要求
内容摘抄:
一、项目基本信息
1.1项目总体信息
说明:
1、项目于2021年1月26日,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2021年3月8日完成收地。
2、项目为两方合作操盘,各自占股50%,A方操盘工程、成本、营销条线,B方操盘前期、招采、运营、客服条线。
3、总体施工划分为1期2个标段,3个规证、3个开工证;竣备证及大产证分大区及示范区两批次办理;预售证分5批次办理。
4、目前项目已封闭,现有围挡即红线位置,已进行场地原始地貌测绘。
1.2项目区位及交通信息
说明:
1、项目位于北京市。
2、项目西侧和安路已通车,北侧和东侧道路均未修建(具体修建时间未定,预计2022年),南侧大营二街已施工完成,暂未通车(预计2021年7月)。
3、项目开口:主入口暂定在中间规划路;辅助消防路口在北侧。
4、施工开口:预计设置3个出入口,西北角为主出入口;西南角为单行出口;南侧为备选出入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090-2014 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技术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090-2014
备案号:J12854-2014
房屋建筑 宽带网络设施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broadb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s of housing
2014-12-02发布2015-01-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全面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规范河南省新建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实现宽带网络设施资源共享、促进资源节约,保障省内县级及以上城区(含产业集聚区)房屋建筑和建筑群区域内电信业务的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以及改、扩建的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
1.0.3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如本标准与新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不一致或未涵盖的内容,以国家或行业新颁标准相关内容为准。
2术语
2.0.1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boradb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of housing
指在县级及以上城区(含产业集聚区)房屋建筑与建筑群内,为实现语音、数据、多媒体等通信业务所配套的通信机房(有线通信设备间、无线基站设备间和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等)、基站天面、通信管道、室内配线管网及室内配线等通信配套设施。
2.0.2用户接入点access point for subscriber
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的部位,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房屋建筑建设方的工程界面。
2.0.3设备间equipment room
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设备条件的通信机房,按用途分为有线通信设备间、无线基站设备间和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等。
2.0.4有线通信设备间wir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room
指供安装有线通信设备及配线设备的通信机房。
2.0.5无线基站设备间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room
指供安装无线通信基站设备的通信机房。
2.0.6室内分布系统设备间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equipment room
指供安装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设备的通信机房。
2.0.7电信间telecommunications room
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2.0.8交接箱optical cable intersection box
连接配线线缆和用户线缆的配线设备。
2.0.9配线设备wiring facilities
连接通信线缆的配线机柜(架)、配线箱的统称。
2.0.10信息插座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指支持各类通信业务的线缆终端模块,一般是安装在室内墙面上(也有桌面型和地面型),为实现通信业务接入的插座。
2.0.11通信管道communication duct
指在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供通信布缆使用的地下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室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主要包括主干管道、配线管道、引入管道等。
2.0.12配线管网wiring pipeline network
指在建筑物内供布放通信(光)电缆、网线等线缆使用的通道,由室内垂直、水平弱电桥架(线槽)和预埋暗管等组成。
2.0.13配线区wiring zone
根据房屋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房屋建筑组成的配线区域。
2.0.14配线线缆wiring cable
用户接入点至设备间配线设备、设备间至与公用通信管道互通的人(手)孔之间连接的线缆。
2.0.15用户线缆subscriber cable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至多功能配线箱之间连接的线缆。
2.0.16入室线缆drop cable
建筑物楼宇单元/弱电竖井的单元(楼层)配线箱至室内配线箱之间的线缆。
2.0.17室内线缆indoor cable
室内配线箱至室内信息插座之间连接的线缆。
2.0.18共用人(手)f孔common manhole(hand hole)》
指通信管道与公用通信网管道互通的部位,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管线的接入提供了条件。
3基本规定
3.0.1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3.0.2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并应适度超前。
3.0.3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新建其他建筑的通信设施宜采用光纤接入方式建设。
3.0.4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宽带网络设施,必须与房屋建筑同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期交付。
3.0.5房屋建筑宽带网络设施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无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国家认证的新设备、新材料可优先。
4设计
4.1工程设计一般规定
4.1.1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据不同类型房屋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4.1.1.1在住宅建筑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有关规定。
4.1.1.2在其他建筑中,用户接人点的位置应设于公用通信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之间,宜设置在设备间内。
4.1.2房屋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4.1.2.1用户接人点配线设备设置: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建筑建设方共用配线箱或交接箱时,由建筑建设方负责箱体的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建筑建设方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
4.1.2.2用户接人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多功能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用户线缆,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
4.1.2.3房屋建筑规划用地红线以内的共用人(手)孔、通信管道、建筑内配线管网,应由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名企项目部工程管理策划230页PPT版
目录Contents
1.开发进展及工作计划
2.工程管理策划
3.EHS管理策划
4.工作重点
内容摘抄:
1.1 现场状态
进度状态:
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二次结构砌筑收尾
综合机电管线安装完成60%
幕墙单元板块转接件开始安装
精装修单位预计3月15日定标
景观单位预计4月中旬定标
1.2 运营节点
2019-2020年运营节点计划
总控计划节点29个,一级节点1个,二级节点7个,三级节点21个。主要工作重点为全面施工、验收备案、展示中心开放。
项目开发主要内容:
工程:机电,幕墙,精装,景观等工程呈现,配套工程施工完成,完成消防验收,绿化验收等各类验收。
合约:景观,精装单位定标。
营销&商规:启动推介、预租蓄客、及品牌招商工作。
设计:配合各类验收及图纸调整。
开发:当前预售证获取前置条件基本完成,待物业单位确认后,完成预售证获取,完成规划验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102/T 025-2021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ICs93.010
CCS P 04 DB4102
开封市地方标准
DB4102/T025-2021
海绵城市 建设施工 与质量验收规范
2021-07-02发布2021-08-01实施
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浚透技术设施、储存技术设施、调节技术设施、转输技术设施、截污净化技术设施、监测系统、质量管理验收与考核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76A3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
GB/T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成用技术规范
GB50141给水排水构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所量验收规范
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56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50693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773蓄滞洪区设计规范
GB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02S404防水套管
CJ小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T51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
JG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T13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JGJ155种植屋而工程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T209塑料排水检查井成用技术规程
CJT21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算
CJT233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
CJT328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算
JCT1075种植屋而用附根穿刺防水卷材
DBJ41T209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屋顶green roof
又称种植屋而或屋顶绿化,指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和天台、露台上由表层植物、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具有一定景规效应的绿化屋而面。
3.2
渗透塘infiltration basin
雨水通过闲壁和池底进行入浚的滞蓄水塘。
3.3
湿塘wet pond
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以雨水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
3.4
调节塘adjusting pond
也称干塘,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股为地上散口式调节塘,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是岸构成,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滤透功能,起到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3.5
节池detention basin
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滋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以是地上散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
4总则
4.1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施工应遵循安全为重、因地制宜、安全经济的基本原则
4.2为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取得预期效果,开封市范围内所有与海绵城市建设有关的项耳,均成在本项目整体设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专项验收。
4.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在验收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应对分布、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外,还要评估整个项目或整个片区项目的海绵城市实施效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万科住宅楼工程施工管理策划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项且总体且标
二、平面图管理策划
三、组织架构
四、计划管理
五、质量管理
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七、组织协调
八、创新与成本节约
九、项目风险管理
十、可视化管理
内容摘抄:
工程概况
8F洋房(剪力墙结构、精装)
+1#、2#、3#、7#、8#、9并、12#、13#、
14#、19并、20#、21#、24#楼共计13栋
11F高层(剪力墙结构、精装
23#、
28#楼共计2栋
15+18F高层(剪力墙结构、精装)
33#、34#楼共计2栋
18F高层(剪力墙结构、精装)
32#楼共计1栋
地下车库(框架结构、精装)
·地下一层车库
总建筑面积:15.14万m2
工程难点、重点
1、“两提一减”思路的贯彻与落实
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
2、万科 安全、质量体系的贯彻与落实,标淮做法的贯彻与落实
《上海区域及南通地区万科集团下发的最新管理体系》《万科集团最新形统一标准做法》。
3、工程进度的保障与落实
三级进度计划,动态管控及充足的人机料准备工作。
3、多单位穿插施工的管理与协调
穿插提效,精装单位提前介入施工,缩短项目整体工期,工种之间衔接协调管理工作。
4、目标管控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的管理与把控。
5、多层、小高层采用传统工对为保证目标达成施工难度增加、检查管理力度增加。
6、前6栋多层建筑舒预售节点施工阶段基本上处于雨季阶段,工期压力巨大。
7、基坑大面积开挖、群塔作业、多单位穿插施工、周边单位协调事项等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8、地库全覆盖,各施工段平行作业,施工场地小材料运输、堆放、加工较困滩。
9、图纸的深化、优化及万科标准做法的落实。
10、施工现场无生活区搭设场地,地块靠近市政道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102/T 024-2021 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设计指南
ICs93.010
CCS P04 DB4102
开封市地方标准
DB4102/T024-2021
海绵城市 建设设施 设计指南
2021-07-02发布2021-08-01实施
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相关内容的设计,用于指导相关设计人员进行设计,部分内容可直接选用并指导施工。
本文件根据适用范围和技术措施分为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公园与广场,河湖水系及其他单项通用设施五部分内容。
本文件设计时所采用的设计参数、指标要求等需与《开封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结合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CJJ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TG/T 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屋顶green roof
又称种植屋面或屋顶绿化,指在高出地面而以上,周边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和天台、落台上由表层植物、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的绿化屋而。
3.2
雨水花园rain garden
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收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降雨径流,种植灌木、花草,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滞留、渗滤、净化雨水,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
3.3
高位花坛high level parterre
一种在建筑周围设置,作为雨水净化装置来接纳、净化屋面雨水的海绵设施·
3.4
生态树池ecological tree pool
是树木生长的地下空间,多采用适合树木生长的专用配方土,底部设置有排水导管,可消纳其周边铺装地而产生的部分降雨径流,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
3.5
雨水罐rainwater tank
雨水罐也称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可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3.6
调节塘regulating pond
也称干塘,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为地上散口式调节塘,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提岸构成,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3.7
湿塘et pond
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4编制内容
4.1一般规定
4.1.1本指南采用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技术措施,通过总体设计、海绵设施单项设计及设施组合等方面提供满足设计不同阶段和深度要求的内容。
4.1.2本指南主要对各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导向、要点做出要求,具体各项设施的尺寸、材料等设计参数为建议值,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指南及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取值。
4.2海绵城市建设分类
4.2.1建筑与小区☒
4.2.1.1建筑与小区屋面和路面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生物滞留设施内,对径流雨水进行滞蓄、过滤、净化等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4.2.1.2建筑屋而有条件建设为绿色屋顶,屋而雨水宜进行断接处理。
4.2.1.3人行荷载道路和停车位宜建设为透水路而结构。
4.2.2城市道路
4.2.2.1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预处理后引入道路分隔带或红线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生物滞留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蓄、过滤、净化等处理后排放。
4.2.2.2高架道路雨水宜进行断接处理:人行荷载道路宜建设为透水路而结构。
4.2.3绿地、公园与广场
4.2.3.1绿地、公园与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生物滞留设施中。
4.2.3.2公园内建筑屋而有条件建设为绿色屋顶,屋而雨水宜进行断接处理,人行荷载道路宜建设为透水路而结构。
4.2.4河湖水系
4.2.4.1河湖水系作为海绵城市的最终蓄水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保护水体、控制水而率:同时,在河湖水系治理中,应注重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
4.2.4.2水系岸线宜建设为生态岸线。
4.3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4.3.1源头减排设施
4.3.1.1源头减排设施应有利于雨水就近入渗、调蓄或收集利用降低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控制径流污染。
4.3.1.2源头减排设施包括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回用和排放,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102/T 023-202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ICS93.010
CCS P 04 DB4102
开封市地方标准
DB4102/T023-2021
海绵城市 建设技术规范
2021-07-02发布2021-08-01实施
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建设目标、规划、设计、他工和验收、运行维护、监测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CJJ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T66路面稀浆面技术规程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而技术规程
CJJ142建筑屋而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T188透水砖路而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19抖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urban diffuse pollution
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雨水径流经过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规划或设计范围内器积全年削减的径流污染物总量占全年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百分比。
3.2
超标雨水排放系统over standard rainwater discharge system
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用来成对超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3.3
设施径流体积控制规模facility runoff volume control scale
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及汇水面积,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渗透、滞蓄、净化设施所需控制的径流体积。
3.4
建成区综合径流系数comprehensive runoff coefficient of built--up area
建成区内各类地而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4建设目标
4.1一般规定
4.1.1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苦、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级解”。
4.1.2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应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以源头减排为重点,结合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形成完善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
4.1.3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包括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节约水资源。
4.1.4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理念制定目标与指标。
4.1.5源头威应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污染控制率为指标。
4.1.6过程控制应以提高管网的排放标准为目标,改造项目还应包括雨污混接及雨污分流改造等内容。
4.1.7系统治理以水生态、水环境和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目标。内容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岸线恢复萃、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
4.1.8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溶应以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根据。综合考忠开发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整体角度统筹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可实施性,
4.1.9海绵城市建设不得降低雨水管渠排水设计标准,应结合城市更新逐步实现管网的提质增效建设。
4.1.10根据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各系统对应的降雨频次和强度不同,源头减排系统对应高频次小降雨,管渠系统对应中等降雨,行泄通道及河湖蓄洪对应小颊次暴雨。各系统应相互衔接,合理布局。
4.1.11历史文化街区不宜设置控制指标,应以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为前提,主要解决局部积水、管道错接与径流污染问遐。
4.1.12海绵城市规划应根据开封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设施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进行编制。建成区以间遐为导向,新建区以目标为导向,合理确定开封市的海绵城市目标及指标体系,
4.1.13编制开封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时,应针对开封市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研究,将海绵城市的目标及指标纳入相应规划体系,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落实。
4.1.14有特殊污染源地区,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经专遐论证,
4.2源头控制
4.2.1不同用地性质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应综合考忠区域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和现状、开发强度等因素确定,取值范围宜为50%90%,并不应低于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02/T 0053-2022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技术规程
ICs91.040
CCS P00 DB2102
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0053-2022
既有建筑 改造消防设计 审查技术规程
2022-05-31发布2022-06-30实施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改造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消防给水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电气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既有民用建筑改造以及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
本文件不适用于既有建筑扩建,以及住宅建筑、工业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整系统设计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既有建筑
已完成竣工验收或取得合法手续的建筑。
3.2
建筑整体改造
整些既有民用建筑改造(可不含地下或半地下室),或整座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
3.3
建筑局部改造
既有民用建筑的部分楼层改造或楼层的局部改造。
3.4
建筑内部装修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4总则
4.1为保障既有建筑改造的消防安全,明确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的适用标准,制定本规程。
4.2既有建筑改造包括建筑整体改造、建筑局部改造及其建筑内部装修。
4.3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4.4既有民用建筑改造不应降低消防安全水平,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确有困难的,可按本规程的要求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4.5既有建筑改造特殊情形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或部分施工的停建、缓建项目,恢复建设时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确实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满足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时,应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按有关规定经专家评通过后作为申带办理消防相关手续的依据;
b)其他因特殊原因无法满足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或本规程规定的改造项目,应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具备改造条件时,可参照本条a)项执行。
4.6本规程未规定的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内容,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01/T 0052-2022 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
ICs53.20.99
CCSJ80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52-2022
市区岩土工程 勘察地层 层序划分
Division Code for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City
2022-06-29发布2022-07-29实施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总则
1.0.1为统一沈阳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提高岩土工程察质量,促进智慧城市地质数据标准化、信息化和成果共享,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沈阳市区工程建设岩土工程灿察及城市规划等工作,适用范围包括沈河区、和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浑南区和沈北新区。
1.0.3市区岩土工程幼察地层层序划分除符合本准的规定外,尚成符合围家和厅业现行有关标准的就定。
2术语
2.0.1地层strata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2.0.2标准地层standard strata
一定区域内,按时代、成因、岩性等综合确定的具有唯一性的地层。
2.0.3地层层序stratigraphic sequence
由一套标准地层构成的地层序列。
2.0.4层组stratigraphic groups
按时代、成因、岩性划分的标准地层组合。
2.0.5主层main1ayer
一定范田内普遍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地层。
2.0.6亚层sb-layer
主层内根据岩性、物理力学特征等进一步划分的岩士单元。
3基本规定
3.0.1沈阳市区岩土工程拗察宜按本标准执行。
3.0.2标准地层确定与层序划分应依据以下基础资料:
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
3地质构造;
4岩土工程灿察成果、经验。
3.0.3沈阳市区,岩土工程炒察报告中的地层宜按标准地层进行层序划分。
3.0.4沈阳市区岩土工程勘察中发现本标准地层层序以外的地层时,应按3.02的规定增补或调整。
4地形地貌
4.1地形
沈阳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部、东南部,浑河、辽河流经境内。山地丘陵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分布于山地丘陵的西坡,向西南渐拓,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过渡为浑河、辽河冲洪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倾,北东向南西倾斜,两侧向中部倾斜。市区最高处为沈北新区马刚街道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m,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区、铁西区和于洪区地势路有起伏:苏家屯区、沈北新区和浑南区地势起伏较大,呈东高西低之势。
4.2地貌
4.2.1市区地貌单元
沈阳地处辽东山区与辽河平原之间,浑河在市区中部由东部山区流向西部平原,辽河在市区北部边缘流过。根据成因类型,市区地貌单元可划分为河流推积地貌单元、剥蚀推积地貌单元、构造剥蚀地貌单元3种一级地貌单元。
1河流堆积地貌单元
河流推积地貌单元可划分为2种二级地貌单元,分别为浑辽冲洪积平原地貌和河谷冲洪积平原地貌。其中,浑辽冲洪积平原地貌又可划分为5种三级地貌单元,分别为冲洪积低漫滩地貌、冲洪积高漫滩地貌、浑河冲洪积一级阶地地貌、浑河冲洪积二级阶地地貌和辽河冲洪积阶地地貌。河谷冲洪积平原地貌分布在沈北新区蒲河沿岸、皇姑区东北部及大东区西北部地区,向西过渡为浑河冲积二级阶地地貌,两侧为波状岗台地地貌。
2剥堆积地貌单元
剥堆积地貌主要表现为山前倾斜平原地貌1种二级地貌单元,分布于东部、东北部丘陵区与冲洪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山前顿斜平原地貌可划分为2种三级地貌单元,分别为波状岗台地地貌和山前顿斜平原地貌。
3构造剥地貌单元
构造剥地貌单元主要表现为剥蚀丘陵地锐1种二级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区。
4.2.2市区地貌单元可按表42.2划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8-2022 海绵城市 设施运行及维护规范
ICs91.040
P36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8-2022
海绵城市 设施运行 及维护规范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入海设施、滞蓄设施、净化设施、回用设施和排放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而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DB1303T32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净化设施water quality facil ities
通过过滤、吸附等方式净化雨水的设施。包括截污雨水口、生态树池、植物缓冲带、雨水湿地等。
3.2
滞蓄设施retention facilities
通过滞留或滞流雨水、沉淀等方式达到海绵城市目标的设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湿塘、调节塘等。
3.3
回用设施reusing facilities
收集雨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利用的设施。本标准中特指蓄水池、雨水桶等。
3.4
排放设施drainage facilities
排放雨水的设施。本标准中特指路缘石开口、排水路缘石、滥流式雨水口等。
3.5
常规维护routine maintenance
定期按照要求对海绵城市设施进行维护。
3.6
日常巡视routine inspect ion
定期按照要求对母绵城市设施进行的理视。
4基本要求
4.1母绵城市设施拉建立相拉的维护制度,明确准护责任单位。
4.2责任单位拉配备相拉的街绵城市设施维护人员,组织实施班视、推护工作。
4.3清任单位拉按照设计要求、竣工资料、运行状况等制定每绵城市设施准护计划。
4.4责任单位应建立技术档案,包括设施设计资料、施工及验收记录、维护人员档案和培训记录、巡视及维护记录。
4.5涉及人身安全的海绵城市设施的缺损必颈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修复。
4.6海绵城市设施应进行日常巡视和特殊巡视。
4.7责任单位在暴雨、大风等特殊天气预报发布后应根据各项设施的要求进行特殊巡视。
4.8海绵城市设施应进行常规维护和巡视中发现间题后的针对性维护。
4.9不得向海绵城市设施内倾倒生活污废水或垃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7-2022 海绵城市 施工图审查要点
ICs91.200
P04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7-2022
海绵城市 施工图 审查要点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施工图审查的成果资料核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和海绵设施施工图审查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秦皇岛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成果的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DB1303/T321-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成果资料核查
4.1资料收文时应对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果的完整性进行核查。核查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资料清单见附录A。
4.2项目地质详细坳察报告,应有以下可供核查内容:
a)重点核查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中地形地貌中是否含有以下特殊地质类型:可能造成坍嫩、滑坡灾害的场所: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存在以上场所的项目,不得进行海绵城市建设;
b)核查土壤渗透系数、地下水位、不透水层、原土利用等情况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施工图设计说明采用致据是香一致。
4.3对于需要进行软件模拟的工程项目,应核查:
——对于建设用地规模超过2a的地块内项页目,海绵城市建设应审查其数学摸型;
——对建模过程、目标表和自评表进行形式审查,判断是否合理,有必要时可运行模型文件,进一步进行验证;
——认可的模型软件如下:
·在城市地表径流摸以方面,美国PASM、丹麦水力系统ⅡKE系列软件、英国InfoworksICM、国内基于SM模型开发的Digital Water、鸿业SWM等;
·在城市河湖水体摸拟方面,美国EPA的FDC、QAL2K和WASP、丹麦水力系统IKE系列软件、英Infoworks ICM、以及荷兰的Delft3D等;
·其他经过市海绵办认可的摸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6-2022 海绵城市 施工图设计导则
ICS91.040
P50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6-2022
海绵城市 施工图 设计导则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施工图的总体要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要点、海绵设施施工图设计要点、植物设计、透水材料选择和成果方而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秦皇岛市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1303T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而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DB1303/T32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retention and storage
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3.2
雨水滞蓄stormwater r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漫、蒸发并收集回用。
3.3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
也称调控排放,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的总量。
3.4
下垫面under 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路而、绿地、水面等。
3.5
渗透检查井infiltration manhole
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沙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3.6
透水路面结构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分为半透水路而结构和全透水路而结构。路表水只能多渗透至而层或基层(或垫层)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而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
3.7
透水沥青路面pervious asphalt pavement
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沥青路面。
3.8
渗透管沟infiltration trench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沟。
3.9
弃流设施initial rainwater removal equipment
利用降雨量、雨水径流厚度控制初期径流排放量的设施。有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流装置、弃流池等。
4总体要求
4.1工程技术指标
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排水防涝设计重现期、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指标进行设计。
4.2工程地质条件的落实
施工图设计应对项目详细勘察报告中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相关的影响因素与项目技术方案中相关参数进行一致性复核,依据详细勘察报告中实际地质条件和参数对海绵设施的规模进行核算,修正海绵设施平面布局。详细坳察报告包括地质灾害条件、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土壤渗透系数等参数。
4.3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要求如下:
——施工阁设计之初,应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方案中项目地块与周边地块以及市政道路的竖向高差关系,避免客水对建设场地产生不利彩响,防止场地整体竖向设计不当引起内涝等情况发生;
——落实建设工程项目海绵技术方案对于场地内部的竖向设计要求,在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的场地竖向设计时,确保雨水径流从高至低经海绵设施后与市政排水设施顺利衔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5-2022 海绵城市 绿地设计导则
ICS91.020
P53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5-2022
海绵城市 绿地 设计导则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绿地设计的总体要求、建筑与小区绿地、城道路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的设计要求和海绵设施的选择。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与小区绿地(含绿色屋顶)、城市道路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其他绿地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891绿化用有机基质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和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8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DB1303/T32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地green 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美化城市的绿地。
3.2
汇水区catchment area
地表径流汇聚到一共同的出水口的过程中所流经的地表区域,是一个封闭的区域。
3.3
绿化用有机基质organic media for greening
以农林、餐因、食品和药品加工等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可少量桥加自然生成或人工固体物质,能固定植物、保水保肥、透气良好、性质稳定、无毒、质地轻、离子交换量高、有适宜的碳掇比、出值易于调节,适合绿化植物生长的固体物质。
3.4
土壤改良soil improvement
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进土壤海绵功能,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3.5
生态护岸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采用生态材料修建,能为河湖生境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的河湖岸坡,以及边坡稳定且能防止水流侵袭、淘刷的自然提岸的统称,包括生态挡墙和生态护坡。
3.6
生态浮岛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漂浮或固着于水体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栖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护岸等功能的人工浮岛。
4总体要求
4.1设计要求
海绵城市绿地的设计要求成满足DB1303/T321-202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中表1的要求。
4.2竖向设计
4.2.1海绵城市绿地竖向设计应符合GB50420、CJJ8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及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2.2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降水量等因素,与海绵设施和超标雨水溢流排放设施相结合,并与竖向设计总体布局相适应。
4.2.3避免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严禁在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进行深挖高坑。
4.2.4以总体设计及控制高程为依据,考虑地表雨水的汇集、调蓄利用与安全排放,营造有利于雨水就地消纳的地形并与相邻用地标高相协调,有利于相邻用地的排水。
4.2.5结合场地的竖向设计进行汇水区划分。竖向设计应保证汇水区硬化地表雨水径流能有效汇集至海绵设施。低彩响开发滥流设施宜设置在其所在汇水区下游或高程低点。
4.2.6宜设置有利于雨水收集、滞蓄和渗透的微地形。在确保地质安全的前提下,山体公园或坡度较大的城市绿地宜采用适宜的竖向设计手法,营造丰富地形空间景观。
4.3植被选择
4.3.1宜选择秦皇岛市乡土植物。
4.3.2根据地下水位、日照条件、种植土厚度、滞水深度、雨水渗透时间、水污染物负荷等因素,选择时短期水淹、耐早、耐贫猪、耐盐碱、污染、抗风等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
4.3.3兼顺植物的生态、美学与环境景观价值,根据植物在海绵城市绿地雨水控制中的作用,突显植物的观赏、净化、滞留、促浚、固土等特性。
4.3.4根据绿地类型及环境条件,选择抗逆性强、适于粗放管理的植物种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4-2022 海绵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
ICs91.040.30
P01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4-2022
海绵城市 老旧小区 改造技术导则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原则、关键技术、设施选择和植物选择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技术的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DB1303/T321-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改造原则
4.1问题导向
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应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先规划后建设、先功能后景观、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重点解决老旧小区雨污混流、雨水散排等间题,通过雨污分流、雨水断接、雨水回用等低彩响发技术措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有效过滤和调蓄,削减小区面源污染,提高小区内涝防治能力。
4.2因地制宜
苑分考虑待改造老旧小区基础条件特点,合理选择海绵技术措施,做到功能效益最佳。
4.3兼顾基础设施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同时应兼小区的实际需求,在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与小区综合整治、景观提升、管线治理、路面改造协同推进,在满足基础设施功能的同时实现海绵化。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3-2022 海绵城市 城市道路设计导则
ICs91.020
P51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3-2022
海绵城市 城市道路 设计导则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海绵城市城市道路设计的目标、要求、总平面与竖向、雨水径流控制和雨水调蓄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51222城镇内苦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DB1303/T32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初期雨水径流控制厚度precipitation depth of first flush
为满足海绵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目标而需要处理的初期雨水厚度。
3.2
雨水空时间time of rainwater emptying
雨水从充满有滞蓄功能的海绵城市设施到完全排放、入渗的时间。
3.3
设计调蓄总量rainwater regulate volume
为满足海绵城市设计目标而需调蓄的雨水总量。
3.4
雨水滞图控制量rainwater detention vo lume
为满足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而需要入渗和滞留的雨水量。
3.5
清淤立管cleanout pipe
与地下穿孔管联通,用于清除穿孔管内淤积泥沙的立管。通常用于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带地下穿孔管的海绵城市设施中。
3.6
配水设施level spreader
使得雨水均匀、缓慢进入海绵城市设施中的设施,如研石槽等。
4设计目标
4.1应满足道路功能要求。
4.2宜采用适宜的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径流。
4.3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满足DB1303/T321-2022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导则中表1的要求,其中北就河新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兴凯湖路以西区域)不低于75%:其余区域不低于7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2-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审查要点
ICs91.020
P50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2-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 审查要点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审查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规划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DB1303/T32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专项规划审查要点
4.1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
对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海绵城市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重点间题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具体应包括:
a)城市中主要的雨水易涝区域空间分布情况,包括滞洪区、低洼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殊污染源地区等区域,以及道路易涝路段、易苦立交桥、地下通道等节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b)彩响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建设的现状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空间分布、土壤渗透能力空间分布情况、地下水水位、地下水位下降、降雨分区等;
c)城市多年降雨量与径流情况,包括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不少于30年)、降雨场次和降雨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等;
d)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情祝,包括城市的海绵型道路、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绿地与广场等等现有项目和用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e)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合流制系统建设的现状条件情况,包括工程设计标准、现状的排水分区,合流制管线范围、主要溢流口位置以及相应的设施布局等;
f)城市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现状条件情况,包括现有的河流、坑塘、沟渠、溢洪道、地下管涵、逆道等;
g)分析海绵城市建设需求。从城市现状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分析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4.2海锦城市建设分区与空间格局分识别中心城区内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构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提出保护与修复要求: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用地适宜性:划定海绵城市功能分区,提出建设策路和指引。具体包括:
a)依据不同的建筑密度、不透水下垫而比率、绿化率等对降雨产汇流有影响的因素,对城市不同区域类型的现状条件进行综合调研分析;
b)依据不同的坡度方向、竖向条件等对雨水汇水方向有彩响的因素,对城市的现状地形、竖向条件进行调研,对重要的分水岭、分水线、汇水通道等影响分区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
c)对城市中河流、沟渠、湿地、泄洪道等重要的行洪排水通道进行现状调研分析;
d)识别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应结合城市发展方向、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近期旧城改造计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拟解决的间题,按照新旧结合、示范带动的原则,优先选择城市水环境间题比较严重的区域或者易涝点集中区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4.3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a)水生态目标:主要结合降雨量和类型、士壤类型、地下水位情况等,综合确定水生态控制目标;
b)水环境目标:主要结合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合流制滥流污染特征等,确定径流污染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目标等;
c)水资源目标:主要结合地下水位稳定程度、雨水收集、雨污水再利用、再生水处理等,确定雨水资源利用目标,以达到缓解水资源短缺间题的目的;
d)水安全目标:主要结合城市竖向、内涝灾害易发点、主要的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分布等情况,控制城市内涝灾害,确定水安全规划目标;
e)水文化目标:主要结合城市紫线、红线、蓝线、绿线等,保留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水框架、古建遗址等重要文化符号与元素。
4.4海绵城市指标分解与建设策路
根据城市总体海绵城控制指标与要求,分解到每个管控单元提出相应的指标,并制定策路,建立区域雨水管理排放制度,实现各分区之间指标衔接平衡。具体要求包括:
a)管控单元划分应综合考虑城市排水分区和城市控规规划管理单元等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应具有便于管理、便于考核、便于指导下位规划编制为目标。下层次规划可在全市专项规划基础上继续细化;
b)对于每个管控单元,应按照间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思路,确定该单元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其中,现状建成区以间题导向为主,新建区以目标导向为主。规划方案要达到控规层而深度,能够直接指导地块、道路等项目的海绵型改造和设计,并按照每个管控单元的方案单独出图;
c)对于新建区的管控单元,应立足于开发前后径流状态不发生改变,尊重现状地形,提出竖向指
引,重点对天然低洼地带、自然水系等天然海绵进行保护和预留,对于未开发的地块要根据相应的指标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d)对于老城区的管控单元,应针对现状存在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问题,例如水体黑臭、初期雨水污染、内涝灾害风险高、地下水位下降等间题,明确该单元具体的海绵城市新建或改造项目,确定海绵型建筑和小区、海绵型道路、海绵型公园、其它相关基础设施(例如初期雨水净化设施、雨水调蓄设施、截污干管、排满泵站等);
e)准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或水力摸型对规划目标进行定量分析,例如近期建设区内减少的雨水外排量、污染物的削减量、雨水资源的利用量等,进而论证各管控单元目标的可达性。
4.5海锦城市相关基础设施
针对内涝积水、水体黑臭、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间题,提出城市排水防涝、合流制污水滥流污染控制、雨水调蓄等设施的建设和河湖水系的生态修复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303/T 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设计导则
ICs91.020
P50 DB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1303/T321-2022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 设计导则
2022-4-28发布2022-5-28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的设计指标、规划指引和设计指引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336建筑中水设计标准
GB50345屋而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513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50693坡屋而工程技术规范
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GB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T33891绿化用有机基质
GB/T5080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CJ/T400再生骨料科地而砖和透水砖
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8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而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HJ52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试行)
JG/T376沙基透水砖
JG155种植屋而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多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彻自然灾害等方而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来源:GBT51345-2018,2.1.1]
3.2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漫、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
3.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而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来源:GBT51345-2018,2.1.2]
3.4
设计降厢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可通过本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以日降雨量(mm)表示。
3.5
年径流污染率a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moval rate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实现年径流控制率的设施对污染物(以SS计)的平均去除率的乘积。
3.6
下沉式绿地landscaped depre8s1on
低于周边微地形200m以内的绿地。
3.7
打明雨水径流fir8tf1uah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厚度(10m一15m)的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
3.8
汇流时间concentratio如tie
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
3.9
流量径流系兼discharge rumoff coeff1 cient
形成峰值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3.10
雨量径流系兼pluviometrie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来源:GB50400-2016,2.1.6]
3.11
下楼面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路面、绿地、水而等。
3.12
面潭污染nonp01 nt sourc08 pollut1on
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环境并造成污染的过程。
3.13
径流污热拉量raimatert Batment volume
满足海绵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目标而需处理的初期雨水径流量。
3.14
年径流污染到率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moval rate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实现年径流控制率的设施对污染物(以SS计)的平均去除率的乘积。
4规划设计指标
4.1通用要求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主要解决城市开发建设带来的雨水径流的水量、峰值和水质变化等问题及所在区域流域水的系统性问题。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有效降低径流总量、削减峰值流量和减少径流污染物,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及防涝、防洪、防潮的目的。
4.2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秦皇岛市区域居住、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工业、道路、绿地及广场用地内新建、改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不同类型用地内新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宜>50%。
4.4下沉式绿地率
不同类型用地内新建、改建项目下沉式绿地率可按表2指标控削。其中生物滞留设施占绿地面积宜≥1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1/T 5035-2022 方舱医院建筑设计导则(附条文说明)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方舱医院 建筑设计导则
Guideline for design of makeshift hospital
DB61/T5035-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7月31日
1总则
1.0.1为了在发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或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解决大规模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集中收治需要,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新建或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的方舱医院满足“安全可靠,建造快捷,医疗工艺流程合理,卫生学合规”的目标,编制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新建或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的方舱医院建筑设计。
1.0.3方舱医院建筑的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以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方舱医院makeshift hospital
在发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或严重自然灾害时,为解决大规模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收治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集装箱式房、轻钢结构、充气式膜结构等新建或利用会展中心、体育馆、大型仓库和厂房等既有建筑临时改造的应急性集中医疗救治场所。
2.0.2 makeshift hospital to suspend operation
方舱医院不再承担医疗救治功能时的状态。
2.0.3污染区contamination zone
方舱医院中被病源微生物污染风险高的区域。
2.0.4清洁区non-contamination zone
方舱医院中正常情况下没有被病源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区域。
2.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integrated equipment for sewage
将污水处理系统、电气自控系统、仪表监测系统等设备集成于一体式整体底座或箱体,能够实现完整的污水处理的设备。
3基本规定
3.0.1本导则所规定的方舱医院建筑为抢险救灾的临时性建筑,以救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为主要对象,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短期性的特点。
3.0.2方舱医院建筑的设计、建造及改造应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建筑结构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消防安全和环境安全。
3.0.3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为方舱医院时,应按本导则第4.1节、第7.0.1条、第7.0.2条及第8.2.1条的规定对既有建筑进行评估,应避免大拆大建。
3.0.4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为方舱医院,改造前应收集该建筑相关的设计、施工、变更、建筑材料、竣工验收和使用过程等资料。
3.0.5设计时应基于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的思维:设计时选用的工程做法应便于实施,且应便于休舱后恢复原状,选用的材料易采购、易就地取材、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3.0.6设计时流线应合理。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尚应遵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基本原则。
3.0.7新建建筑层数不宜超过2层,设计工作年限为5年。
3.0.8设计宜采用总包模式,设计内容应满足建成即可收治患者的目标。
3.0.9各地宜按本导则的规定提前选定适合的建设场地及适合改造的既有建筑,提前做好评估鉴定、改造设计等技术储备工作。
3.0.10方舱医院使用期间,不得兼作它用。
3.0.11休舱后,应对配套建筑及设施妥善处理。造成污染的,应彻底消毒或进行无害化处理:需继续按照方舱医院备用的,应对主体结构及设施设备定期维护。
3.0.12新建建筑的服役期超过设计工作年限后需继续使用的,应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及必要的维护或加固。
3.0.13管线在穿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隔墙时,缝隙及槽口、管口应采取防止病毒扩散的密封措施,密封材料应为不燃材料;穿越屋面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选址与总平面
4.1选址
4.1.1方舱医院选址按照社会影响小、安全性高的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选择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平坦,无较大高差的场地,应避开大厚度填土、软弱土、陡坡与河岸边缘、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利地段与危险地段的场地;
2宜靠近医疗资源,市政配套设置齐备、交通便利;
3应远离污染源、食品加工企业、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居民区、幼儿园、学校、老年人照料设施等易感人群场所;
4应远离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及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
5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方舱医院宜位于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4.1.2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为方舱医院时,除满足第4.1.1条规定外,宜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既有建筑:
1具有大空间、大容量的特点,如会展中心、体育馆、大型仓库和厂房等大空间场所;
2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条件。
4.1.3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方舱医院与周边建筑物之间应设置不小于20m绿化隔离卫生间距。
4.1.4方舱医院场地内应具备搭建临时房屋、摆放检验设备、停放移动CT车、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等条件。
4.2总平面
4.2.1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方舱医院的总平面应划分清洁区、污染区。两区之间的建筑物应设置不小于20m的绿化隔离卫生间距。当利用既有建筑临时改造时,可选择与污染区不连通的独立空间,也可在室外场地搭建集装箱式房、装配式板房、应急帐篷等构筑清洁区。
清洁区:由医护办公区、物资保障区组成。
污染区:由患者接收区、检查检验区、患者收治区及污废暂存处理区组成。患者接收区包含接收初检区、车辆泊车区、车辆冲洗消毒区;检查检验区包含停放移动CT车、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移动检测车、负压救护车的区域:污废暂存处理区由医疗废弃物暂存间及医疗污水处理站组成。
4.2.2总平面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工作人员与患者、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设专用通道。
4.2.3方舱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清洁区人员出入口不得兼做污物出口。
4.2.4方舱医院入口应设停车及回车场地,污染区车辆出入口附近应设置车辆洗消场地和设施。
4.2.5方舱医院用地周边应有完备的安全隔离设施,并应设置明显标识。
4.2.6新建的方舱医院场地竖向设计,宜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及设备吊装。
4.2.7室外排水应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外雨水应采用管道系统,不应采用地面径流或明沟排放。场地竖向应保障内外部雨污水系统的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特色与观摩亮点介绍
目录
1项目概况
2绿色建造
3快速建造
4优质建造
5智慧建造
6结束语
1、项目概况
总建筑面积:
229985.79m
总用地面积:
10810.95m
结构形式:
主楼
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裙楼
框架结构
地下室
无梁楼盖结构体系
四大体系:绿色建造体系、快速建造体系、优质建造体系、智慧建造体系
2、绿色建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全专业全过程的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绿色建造。
设计优化:通过优化设计,增加钢连廊两端柱内钢筋数量,取消钢骨结构,以及取消核心筒40层以上的四角钢骨柱,有效节约了钢材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
高效防火涂料技术:钢结构采用高效防火涂料,该涂料附着力强、表面平整;相同防火要求下,较同类防火材料厚度小、用量少;无需抹灰,可直接进行装修层施工。
钢板路面技术:材料加工场地及安全通道采用钢板铺装,安拆方便,可多次周转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助推绿色施工。
超高泵管清洗系统:设置竖向PVC管道收集泵管清洗废料,并在首层设置专用沉淀池,多级沉淀、定期清理、砂石再集中利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1/T 5034-2022 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公共厨房 污染控制 及废弃物处理 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pollutants control and wastes treatment of public kitchen
DB61/T5034-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侠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7月31日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餐饮业环境保护及餐厨垃圾处理的法规和技术政策,进一步规范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做到科学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所涉及到的机电专业的设计。
1.0.3公共厨房(含食品库房)应根据用餐区域的规模,除满足为消费者提供卫生、安全的食品生产服务外,尚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工作条件。
1.0.4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环境安全的设施、设备,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5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公共厨房public kitchen
除居民住宅家用厨房外,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饮食建筑厨房及其他经营或服务的公用厨房总称。
2.0.2饮食建筑dietetic building
单建和附建在公共建筑中具有就餐功能空间的建筑总称。
2.0.3中央厨房central kitchen
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饮食服务单位的公用厨房。
2.0.4饮食业catering trade
以从事饮食烹饪加工和消费服务经营活动为主的行业。
2.0.5餐饮服务单位catering service unit
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的服务机构。处于同一建筑物内,隶属于同一法人的所有排油烟灶头,计入一个餐饮服务单位。
2.0.6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pollutants control and wastes treatment system
公共厨房内的油烟、废气、废水、餐厨垃圾及振动、噪声等控制及处理系统的总称。
2.0.7餐饮油烟cooking fume
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餐饮油烟。
2.0.8非甲烷总烃non-nethane hydrocarbons
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扣除甲烷以后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结果以碳计)。本标准使用“非甲烷总烃”作为餐饮业油烟排放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控制指标。
2.0.9油烟净化设施cooking fume abatement equipment
对餐饮油烟进行净化处理的各种设备及其组合。
2.0.10油烟去除效率removal efficiency of cooking fume
指饮食业油烟经过净化设备处理后,被去除的油烟质量与处理前油烟质量的百分比。
2.0.11基准灶头standard cooking stove
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的规定,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量为1.67×10kJ/h(46.39W),对应排油烟罩的投影面积为1.1m2,对应的排风量为2000m3/h。
2.0.12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nechanical abatement equipment of cooking fume
指采用过滤、惯性碰撞、吸附式或其他机械分离原理去除油烟的净化装置。
2.0.13湿式油烟净化设备wet abatement equipment of cooking fume
指采用水膜、喷雾、冲击等液体吸收原理去除油烟的净化装置。
2.0.14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electric abatement equipment of cooking fume
指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去除油烟的净化装置。
2.0.15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complex abatement equipment of cooking fume
指采用机械式、湿式、静电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组合而成的去除油烟的净化装置。
2.0.16隔油器grease interceptor
分隔、拦集生活废水(含厨房废水)中油脂的成品隔油装置。
2.0.17隔油池grease tank
分隔、拦集生活废水(含厨房废水)中油脂的小型废水处理构筑物。
2.0.18餐厨垃圾food waste
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过期食品、果蔬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等。
2.0.19废弃食用油脂oil in food waste
餐厨垃圾中的油水混合物、煎炸废油和经油水分离器、隔油器(池)等分离产生的油脂。
2.0.20环境敏感目标environmental sensitive target
对环境变化易产生反应的对象。本标准指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场所。
3基本规定
3.0.1公共厨房的选址及设计必须符合规划、环境及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3.0.2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烟、异味、废水、废弃物、噪声及振动等对临近建筑物或环境造成污染,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U554的相关规定。
3.0.3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不应影响厨房食品的生产过程及用餐环境,并应满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3.0.4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规划、环境保护、节能及使用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性等综合因素确定系统类型。
3.0.5公共厨房应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的要求设置永久性油烟排放监测点及监测平台,油烟排放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的要求。
3.0.6饮食建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有关规定,大型、特大型饮食建筑的加工区、厨房、传菜区域应设置图像监视系统:中型饮食建筑的加工区、厨房、传菜区域宜设置图像监视系统。
3.0.7公共厨房应设有或预留下列设备、设施的专用配套空间:
1送、排风机;
2油烟净化设备;
3隔油设施;
4餐厨废弃物临时存放场地;
5专用井道或通道等。
公共厨房专用配套空间应与其规模相适应,送、排风机的风量、油烟净化设备和专用井道所需空间可参考本标准附录A。
3.0.8使用燃气的公共厨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及《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的相关规定。
3.0.9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相关消防规定。
3.0.10公共厨房污染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能耗应进行计量:设置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筑应将计量数据接入其所在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
4通风及油烟净化
4.1一般规定
4.1.1公共厨房通风系统及油烟净化系统设计应根据厨房类型及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系统型式。
4.1.2公共厨房通风系统及油烟净化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热、风平衡进行的通风量计算;
2通风及油烟净化系统的确定;
3室外风口和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4风管系统设计;
5通风及油烟净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设计等。
4.1.3公共厨房的炉灶(灶头)及产生油烟的设备应设置油烟净化(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其废气排放应满足表4.1.3-1及表4.1.3-2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24
125
126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