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PIA 8-2021 塑木制品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ICs13.100
CCS C 68 T/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PPIA 8-2021
塑木制品企业 安全生产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wood-plastic composite enterprises Ppia
2021-03-08发布2021-03-08实施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型木制品企业安全生产的一般要求和核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型木制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塑木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管理和规划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衙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作。
GB2893安全色
GB289料安全标惠及其使用导则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61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5499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望木制品wood plastic composites products
由木质纤维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按一定比例复合成型的产品。
[来源:HU2540一2015,3]
3.2
安全生产规范化standardiz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塑木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米源:GB33000一2016,3.1,有修改]
3.3
安全生产绩效work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来源:GB33000一2016.3.2
3.4
企业主要负责人key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enterprise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
[来源:GB33000-2016,3.3]
3.5
风险risk;hazard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严重性的组合。
[来源:GB33000—2016,3.8]
3.6
安全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hazard assessment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随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感,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来源:GB33000一2016,3.9]
3.7
安全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hazard management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来源:GB33000—2016,3.10]
3.8
工作场所workplace
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活动,由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点。
[来源:GB33000一2016,3.2]
3.9
作业环境working environment
企业员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关联的场所,对员工安全、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对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
[来源:GB33000-2016,3.11]
4一般要求
4.1原则
塑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治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4.2建立和保持
塑木企业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塑木制品生产经营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普的企业自评方式,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锁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PPIA 7-2021 塑木制品生产企业环保技术规范
ICS83.080.01
CCS Z 60 T/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PPIA 7-2021
塑木制品生产企业 环保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roduction in wood-plastic composite enterprises
Ppia
2021-03-08发布2021-03-08实施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木制品生产企业环保技术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塑木制品生产企业的环境保护,作为塑木行业环保管理、控制和工程建设、监督检查等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政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按分光光度法
GB/T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5959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0X)的测定微库仑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2048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9899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试验方法小型释放舱法
GB31572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HU/T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致
U45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防水卷材
U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U505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00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636水质总氨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U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U112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
U25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术塑制品
T/CAGP0O1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木塑型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望木制品wood-plastic composite products
由塑木复合材料为主生产制作的产品,塑木复合材料(又称木塑复合材料)是由热塑性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与生物质纤维材料(稻壳,木粉、竹粉、麦秸、秸杆等)经过混合热熔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3.2
废气exhaust gas
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生产过程排放的一种含有粉尘油脂的高温(≥150℃)有机气体。
3.3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0Cs)
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注:本文件使用非甲烷总烃(以C表示)作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综合控制指标。
[米源:1LU1122-2020,3.5]
3.4
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WHC)
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的质量浓度计。
米源:HJ1122-2020,3.6J
3.5
粉尘dust
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生产过程排放的一种颗粒物。
3.6
臭气浓度odor concentration
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
3.7
恶臭odor
一切喇激嗅觉器宫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8
单位周界unit perimeter
单位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法定边界,若无法定边界,则指实际占地边界。
4基本要求
4.1塑木制品生产企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等要求运行废气、废水污染防治设施,维护和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板)和H盯1122的规定,实行分类管理。
4.2塑木制品生产企业应按照GB/T19001和GB/T24001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主要生产单元包括混料、混炼/塑炼,挤出、发泡、模压、成型、表面加工处理、废气处理系统等,废气种类主要包括配(混)料废气、挥发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等,生产过程应配备塑木粉尘回收和塑木废气收集分类处理装置,制定环保监测制度,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在任何情况下,均应遵守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
4.3塑木制品生产企业粒状或粉状物料的运输和贮存应当采取密闭或其他污染控制措施,装卸过程也应当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不合格木塑产品应有专门的贮存场所,避免扬散、流失和渗漏。及时回收、合理循环利用。
4.4塑木制品企业生产过程应加强清洁生产,原料质量、产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要求。
4.5塑木制品生产企业应按标准J2540和T/CAGP0011控制产品有害物质限量和提供产品高度关注物质成分限量声明,如含有生物杀灭剂活性成分,应提供活性成分声明。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外架、支撑系统施工安全通病防治手册
目录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通病防治
2一般通病
3落地式脚手架
4型钢悬挑式脚手架
5脚手架拆除
6模板支架(扣件式钢管)安全通病防治
7搭设
8拆除
内容摘要:
1、通病:外架搭设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审核、审批或专项方案套用
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0.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里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工程师审核签字。
2、通病:架体搭设前未交底至实际操作人员或交底未有文字记录
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7.1.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通病:架体搭设未进行分段验收
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8.2.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57:18
提问网友: 橘子
2022-08-09 23:59:59 补充
广联达里保护层厚度不是按层来设置的吗?他这分部位卫生间啥的 我不知道选哪个保护层了 请专家指教
解答网友: 四川宁致建司李工
根据实际现场环境按此选择,一般情况下保护层柱20mm,墙15mm,梁20mm,板15mm。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51:01
提问网友: 风叶
这个接闪小针是怎么算的呀?转角处0.5m呢?都是按根算吗,建模是在0.5m处点画一个吗?
解答网友: 防腐绝热
都是按根算,建模是在0.5m处点画一个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重庆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43:13
提问网友: 平安
请问老师这个范围是怎么划分呢?
解答网友: 一杯红酒
见下图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39:39
提问网友: 4557588666
这个是第六层的剪力墙暗柱的箍筋,层高3米,箍筋型号是C10@100,它的长度不是3000/100+1=31吗?为什么是35?请教一下我还有4根哪里漏了?
2022-08-09 23:39:53 补充
解答网友: 雪花飘 飘
主筋是否是绑扎搭接,纵筋搭接处箍筋要加密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天津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38:41
提问网友: 少年莽撞
解答网友: 雪花飘 飘
正确
T/CPPIA 6-2021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ICS83.080
CCS C 31 T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PPIA 6-2021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中六溴环十二烷 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 in Expanded Polystyrene and Extruded Polystyren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21-03-08发布2021-03-08实施
中国塑抛工工业协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横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S)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S)中六溴环十二完(HCD)的气相色谱-质增法。
本文件适用于EPS和XPS中HBCD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明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4132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廊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和GB/T41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梗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xpanded polystyrene;EPS
以珠粒状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或其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经发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泡沫塑料。
3.2
挤望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xtruded polystyrene foam:XPS
以聚苯乙烯树脂或其共聚物为主要成分,掺加少量添加剂。通过加热挤塑成形而制成的具有闭孔结构的硬质泡沫塑料。
4方法原理
试样用丙酮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和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浓缩、溶剂转换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及质谱图定性,外标法定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梁上起柱包括构造柱吗-安徽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安徽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34:57
提问网友: 天阿玛
解答网友: MXMM
包括构造柱,很多构造柱都是从梁上起的
T/CPPIA 1-2018 再生塑料颗粒通则
ICS83.080.01
G31
团体标准
T/CPPIA0001-2018
再生塑料颗粒 通则
Plastics-General rules for recycled granules
2018-10-17发布2018-11-01实施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塑料颗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可作为原料直接使用的再生塑料颗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作,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政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里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
GB5085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19466.1-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H/T3642007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SHTI541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SN/T2740进口再生塑料原料中污染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DB131082-2009废蜘料可收加工再加工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再生塑料颗粒recycled plastic granule
非危险废物来源的热塑性塑料制品或非正品经二次加工后形成的同一成分并可直接使用,可以完全或部分代替初级形态塑料树脂直接使用的颗粒状塑料原料。
3.2
杂质impurity
除本体外的其他物质。T/CPPIA 0001-2018
注:杂志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a)包装物破损导致混入再生塑料颗粒中的泥沙、纸皮、木屑等;
b)生产过程中设备和配件自然磨损或者原材料中少量含有的金属而引入的金属杂质;
c)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未清理干净而引入的非同一成分的再生塑料颗粒。
3.3
粒度granularity
每10g再生塑料的颗粒数目。
3.3
大粒big granule
任一方向尺寸大于20mm的粒子。
注:大粒包括连粒和长条。
3.4
小粒little granule
任意方向尺寸均小于0.5mm的粒子。
注:小粒博爱阔碎屑和碎粒。
4要求
4.1额色
再生塑料颗粒颜色应为同一色系,不能混入其他色系树脂。
4.2粒度
再生塑料颗粒可为柱状颗粒、扁平形颗粒、椭圆球形颗粒及球形等规则形状的颗粒状物。其粒度成在200-1000颗之间,且人粒和小粒总和不得超过总质量的5.0%。
4.3杂质
按整批次计算,再生望料颗粒中杂质质量含量应小于0.5%。
4.4表面洁净度
再生塑料颗粒表面应无明显水分、油污和无机粉体等。
4.5成分
再生塑料颗粒为单一或者共混树脂,所有颗粒的主要树脂成分应保持一致性,不能混入不同树脂成分的颗粒。
4.6环保要求
4.6.1危险废物的要求应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名求》的规定。
4.6.2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应符合GB5085的规定。
4.6.3再生塑料颗粒的整个生产过程应符合遵守H山/T364-2007的规定。
4.6.4供应商有义务和责任对采购商申明生产过程,采购商应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4.6.5再生限料颗粒成无明最的划透性异味,树脂原有的特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8-09 23:34:07
提问网友: 4557588666
不是一般本层露出长度取Max(Hn/6,hc,500)吗?咋变成一个656=41*16,一个1509=41*16+14*16+0.3*41*16=本层露出的+错开的长度
2022-08-09 23:35:02 补充
解答网友: exsi
柱纵筋搭接率50%,那么相邻两根纵筋的搭接区之间要间隔一个错开长度。
那露出长度就正好相差了错开长度+1个搭接长度
T/CBWA 0016-2022 燃气冷凝热水锅炉能效等级及生产单位资质评定
ICs27.060.30
J98 CBWA
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团体标准
T/CBWA0016-2022
燃气冷凝热水锅炉 能效等级 及生产单位 资质评定
Gas-fired condensation hot-water boiler assess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grade and produer's qualification
2022-03-01发布2022-03-01实施
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办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气冷凝热水剂炉能效等级及生产单位资质等级分类、生产单位资质汗定条件和要求、评定程序、产品能效标识等。
本文件适用范国为领定功率不小于0,1MW、领定出水温度不高于95℃、烟气在祸炉本体内发生连续冷凝的燃气热水剂炉。本文件不适用于除剂炉本体外尾部烟道另行加装冷凝装置的剂炉,本文件所指燃气应符合GB/T13611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战本文代必不可衫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零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WT13611成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
GB/T16157固定污晒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汽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93固定污染源款氨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NB/T47066冷凝钢炉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TSG11一2020钢炉安全技术规程
T/CBWA0015铸铝冷凝然气钢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冷凝锅炉ndensing boiler
烟气中的水煮气连续凝结释放汽化潜热的祸炉。
3.2资质评定assessment of qualification
按程序进行的旨在确定燃气冷凝热水锅炉生产单位是否具备本文件规定条件的分级评判工作。
4总则
4.1为规范燃气冷凝热水钢炉(以下简称剂炉)能效等级及生产单位资质评定工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节能成排、保障锅炉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特制定本文件。
4.2额定出口压力不小于0.1MPa的锅炉(以下简称承压锅炉)应符合TSG11一2020的规定:铸铝承压剂炉还应符合T/CBWA0015的规定,其他材质的铸件承压剂炉也应琴照执行上述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祸炉的安全性能。
4.3中国锅炉与钢炉水处理协会(以下简称钢协)为锅炉生产单位资质评定机构,负责对申请资质评定的锅炉生产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进行资质分级评定工作。
4.4生产单位资质评定主要在锅炉制造和安装单位中开展。评定证书分为燃气冷凝热水祸炉制造单位资质评定证书(见附录A)和《燃气冷凝热水剂炉安装单位资质评定证书多(见附录B),其有效期均为4年。
4.5资质评定工作遵循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GB/T 51255-2017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255-2017
绿色生态城区 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district
2017-07-31发布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实现低碳,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区的绿色生态评价。
1.0.3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城区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生态城区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生态城区green eco-district
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生态和绿地、产业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建设区。
2.0.2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urban wetlan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rate
城区规划建设前后对基地中纳人城市蓝线范围内,具有生态功能的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面积的保存比率。
2.0.3节约型绿地resource-saving green land
依据自然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具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和较少的资源消耗的绿地。
2.0.4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生命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5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ation
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
2.0.6绿色交通出行率percentage of green travel
通过各种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的总量与区域交通出行总量的比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含公共汽车、轨道交通)。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应以城区为评价对象,并应明确规划用地范围。
3.1.2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
3.1.3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1相关城市规划应符合绿色、生态、低碳发展要求,或城区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2城区内新建建筑应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
3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三年的实施方案。
3.1.4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1城区内主要道路、管线、公园绿地、水体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2城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3城区内具备涵盖绿色生态城区主要实施运管数据的监测或评估系统;
4比照批准的相关规划,规划方案实施完成率不低于60%。
3.1.5申请评价方应对城区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建设情况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基本内容应包括:城区规模、交通系统、能源使用与生态建设,选用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管进行管控的情况。
3.1.6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并应进行现场考察,确定评价等级,出具评价报告。
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8类指标,以及技术创新。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指标均应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分项总分应为100分技术创新项应为加分项。
3.2.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根据条、款规定确定得分值或不得分。技术创新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
3.2.3评价指标体系8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Q8,应按参评城区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城区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3.2.4技术创新项的附加得分Q应按本标准第12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3.2.5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的总得分可按式(3.2.5)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8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W。应按表3.2.5取值。
4土地利用
4.1控制项
4.1.1城区规划应符合所处地域的城乡规划要求。
4.1.2城区规划应注重土地功能的复合性,建设用地至少包含居住用地(R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等三类。
4.2评分项
工混合开发
4.2.1城区内以1km2为单元,包含居住用地(R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中的两类或三类混合用地单元的面积之和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60%,得7分:达到70%,得10分。
4.2.2城区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的用地布局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及公共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采取混合开发的站点数量占总交通站点数量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比例达到70%,得7分;比例达到90%,得10分。
4.2.3城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建筑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或人防工程等功能空间紧密结合、统一规划,评价分值为5分。
Ⅱ规划布局
4.2.4合理规划除工业用地以外的城区市政路网密度,评价总分值为10分。路网密度达到8km/km,得5分:达到10km/km2,得7分:达到12km/km2,得10分。
4.2.5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好的便捷性,评价总分值为15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幼儿园、托儿所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2小学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3中学服务半径10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4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
5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100%,得3分。
4.2.6城区内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单个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不应小于300m,并具有均好性、连续性、可达性,公共开放空间500m服务范围覆盖城区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40%,得5分;达到50%,得7分;达到60%,得10分。
4.2.7城区用地内保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生态用地和城市绿地,评价总分值为10分。绿地率达到36%,得5分;达到38%,得7分:达到40%,得10分。
4.2.8城区内位于当地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范围内的居住建筑面积占城区居住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80%,得6分;达到85%,得8分;达到90%,得10分。
4.2.9城区规划兼顾当地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环境等基础条件,考虑全年主导风向,规划建设中利用山体林地、河流、湿地、绿地、街道等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和通风廊道,且宽度不小于50m,评价分值为10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261-2021 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确保建筑地基 安全住鉴定的工作质量,做到技术可靠、安全实用、数据准确、经济合理、保护环境、正确评定,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既有建筑、在建(或新建)建筑、结构荷截发生改变的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 。
1.0.3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地基foundation soil
支承基础的天然岩土体或人工(复合)土体。
2.1.2地基安全性
地基在使用条件下,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保持必要的地基稳定性的能力。
2.1.3地基完整性
支承基础的地基岩土体的完整程度。
2.1.4地基稳定性
地基岩土体在外部荷截作用、环境空间或施工影响下保持特稳定的能力。
2.1.5地基变形地基受各种作用或其它因素(如温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而产生的体积、形状的变化。
2.1.6承载力特征比值基础以下某深度处地基(或单桩)抗力特征值与标准组合时作用荷截的比值。
2.1.7受力岩土体由基础外边线按受力影响线传递角所包络、支承基础荷截的岩土体。
2.1.8围护岩土体受力岩土体以外,包围并围护基础与受力岩士体稳定的岩土体。
2.1.9土体流失soil erosion
地基土自己散失或被水力带走。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鉴定前,委托方应提供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所需要的相关技术资料。当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鉴定要求时,应通过必要的岩土工程专项勘察、检测等技术措施,确保资料的完整、详实。
3.1.2鉴定过程中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鉴定及检测的要求。
3.1.3地基鉴定单元可按下列规定划分:
1基础相对独立的地基;
2样桩基础及单桩承台地基;
3基础由沉降缝隔开的地基;
4岩土类别不同的地基;
5处理方式不同的地基。
3.1.4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特点,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补充勘察和检验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3.1.5建筑物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地基安全性鉴定:
1人为活动或环境变化导致地基安全状况发生改变;
2对地基安全性有疑问或已出现影响安全性的迹象;
3扩建改造、使用功能或荷截变化造成地基附加应力增大;
4地基或建筑物发生异常沉降变形;
5有安全性鉴定需求。
3.1.6对于特殊土的地基安全性鉴定,应根据所掌握的勘察、设计资料,针对特殊土的类型及其在地基中的空间位置、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检测、验证与确认,并结合地基承截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定。
3.1.7对于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基安全性鉴定,应根据所掌握的勘察、物探、设计资料,通过钻探、物探等有针对性检测手段,对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发展变化情况与范围、在受力岩土体及围护岩士土体中的作用位置及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等情况进行验证与核对,并结合地基变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3.1.8建筑地基安全鉴定时,应确保鉴定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3.1.9现场鉴定结束后,应修复并加固因鉴定所造成的地基缺损和建筑物结构的损害。
3.2鉴定要求
3.2.1鉴定对象可以是建筑物整个地基或所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鉴定单元,鉴定内容也可以是特定的分项(子项)指标。
3.2.2鉴定前宜进行下列工作:
1补充搜集勘察资料;
2调查基础荷截分布、岩土体构成、气象水文、地下水位及地下空间结构等周围岩土环境因素的变化;
3查明潜在的滑动面、软弱下卧层引起的不稳定因素;
4现有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变形、裂缝资料;
5补充收集周边建筑物情祝等相关资料。
3.2.3鉴定方案应根据鉴定对象的特点、初步调查结果和鉴定要求制定,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建筑物概况;
2鉴定目的与要求;
3鉴定依据;
4鉴定内容与方法;
5人员及仪器设备;
6进度计划;
7安全与环保措施;
8所需配合的工作。
4完整性评定
4.1一般规定
4.1.1建于无防护措施的边坡、河道、空洞近旁地段的建筑物应进行支承基础的地基完整性评定。
4.1.2地基完整性应分为受力岩土体分项和围护岩士体分项。
4.1.3地基完整性评定资料缺乏时,应采取检测、探查、补充勘察等手段查明地基受力岩士体和围护岩土体现状。
4.1.4当建筑物已出现因地基完整性不足造成建筑的损伤时,应直接判定地基的完整性子项级别为D级。
4.2受力岩士体完整性评定
4.2.1建筑地基受力岩士体的完整性应按浅基础、摩擦桩基础、端承桩基础分别确定。
4.2.2完整的浅基础受力岩土体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图4.2.2):
1计算起始面应为基础底面标高;
2受力岩土体的范围应为从基础外缘线850mm向外应力扩散角为0内的岩土体;
3扩散角应根据地基受力土层确定:当按土层确定缺乏经验时,宜按下式计算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260-2021 城镇道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使乳化沥青厂 拌冷再生技术在城镇道路 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道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城镇道路,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翻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2.0.2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mixture with emulsified asphalt
在拌和厂(场、站)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破碎、筛分后,与新集料、乳化沥青、填料和水等在常温下拌和成的混合料。
2.0.3乳化沥青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勾液态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0.4冷再生混合料含水率water content of cold regenerated mixture
冷再生混合料总水量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新集料、填料等干固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2.0.5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率optimum water content of cold regenerated mixture
对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
2.0.6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ptimum emulsified asphalt content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力学性能等综合最佳时,乳化沥青占冷再生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
3基本规定
3.0.1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小16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有关规定。
3.0.2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技术状况、交通量、材料组成、工程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0.3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宜按表3.0.3的要求选用。
3.0.4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温度应不低于5℃,完全破乳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应废弃。
3.0.5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冷再生混合料浦铺不应在雨、雪天进行;
2当路面滞水时,不应摊铺冷再生混合料;
3养护初期12h内不应淋水,遇雨、雪时应覆盖。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不同来源、不同规格以及不同结构层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宜分开堆放,不宜混杂: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新集料不应混杂推放。
4.1.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新集料应堆放在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并应采取防水、防尘措施。
4.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4.2.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铣刨旧沥青路面前,应将旧路标线提前铣刨并清扫干净;
2铣刨旧沥青路面时,不应将半刚性基层材料混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中;
3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应进行破碎与筛分,破碎后最大粒径应小于冷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应有超粒材料。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中扁平状、针片状含量过多,应进行二次破碎,重新筛分分档。不允许直接使用未经预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4根据冷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拉径合理选择筛孔尺寸,宜将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分成不少于三档。材料规格宜为0mm~5mm、5mm~10mm和10mm~30mm。
4.2.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推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经过预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在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材料离析;
2经过顶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推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4.2.3使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时,应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在全高范围内铲料。
4.2.4原路面材料取样应在拌和厂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料堆表面100mm以下,在料堆顶部、中部、下部不同方向分别取样至少9个,每个试样不少于10g,混合均匀后作为该料堆样品。
4.2.5经过预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应按照表4.2.5的要求检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安徽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59:32
提问网友: 土建小白
解答网友: GXZ
高度不一样,总的来讲钢筋里是不一样的
DBJ41/T 259-20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墙体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 精确砌块墙体 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干法薄灰缝砌筑,免抹灰或薄抹灰的自承重墙体工程。
1.0.3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专用砂浆和相关配套材料及墙体的设计、施工、验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s with precise dimension
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料浇注、发气静停、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多孔轻质硅酸盐六面体矩形块材,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规定:长-2~0mm,宽士1mm,高土1mm。简称精确砌块。
2.0.2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切块墙体wall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s with precise dimension
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薄层砌筑砂浆、专用抹面砂浆、抗裂抹灰砂浆及修补砂浆为主要材料,以耐碱玻纤网格布、拉结钢筋等材料为配套材料,采用干法薄灰缝砌筑、免抹灰或薄抹灰工艺施工构成的墙体工程。
2.0.3薄灰缝thin mortar layer
精确砌块采用专用砂浆或粘结剂干法砌筑的墙体切筑缝,水平和竖向厚度不大于3mm。
2.0.4薄抹灰thin layer mortar plastering
精确砌块墙体采用的薄层抹灰工艺,抹灰层厚度不大于5mm。
2.0.5干法施工dry method of construction without wetting block
在墙体砌筑和抹灰施工前,精确切块表面不施水润湿,直接涂抹(雄铺)砂浆或粘接剂的施工工艺。
2.0.6薄层砌筑砂浆thin layer masonry mortar
由水泥、砂、掺合料和外加剂制成的可满足精确砌块墙体灰缝厚度不大于3mm的砌筑材料。
2.0.7专用抹灰砂浆special plastering mortar
由水泥或石膏、砂、参和料、外加剂制成的专用于精确切块墙体的内墙抹灰材料。
2.0.8抗裂抹灰砂浆crack resistant plastering mortar
由水泥、砂、参和料、外加剂制成的专用于精确切块外墙及厨房、卫生间等部位的内墙抹灰材料。
2.0.9修补砂浆repairing mortar
由水泥或石膏、砂、掺和料和外加剂制成,用于精确砌块墙体切割、开槽等部位的修补材料。
2.0.10配套材料supportting materials
在精确砌块墙体工程中与精确砌块、专用砂浆等材料配合使用的辅助材料。3材料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精确砌块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3.1.2精确切块、专用砂浆或专用粘接剂及相应配套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的规定,不得对人体有害和污染环境。
3.1.3精确切块墙体砌筑应采用薄层切筑砂浆。内墙抹灰应采用专用抹灰砂浆,对于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应采用抗裂抹灰砂浆,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298的规定。外墙应采用抗裂抹灰砂浆。
3.1.4精确砌块墙体与混凝土结构件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墙面切割、开槽部位的修补应采用修补砂浆。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墙面切割和开槽部位的抹灰层应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固。
3.2精确砌块
3.2.1精确砌块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的规定,并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3.2.2精确砌块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4设计与构造
4.1墙体性能计算指标
4.1.1精确砌块墙体隔声性能指标按表4.1.1确定。
4.1.2龄期为28天的精确砌块墙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根据精确切块和薄层切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按表4.1.2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请教一百五十来方的商混,如果现场不方便拉尺子量的话,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肯定-山西
问题专业: 土建 概算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山西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57:00
提问网友: 暗香
解答网友: 小的大牛
你好,图纸或者其他资料。或者让现场人员核实这个。
DBJ41/T 258-2021 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提高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降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选址难度,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节能减非,制定本标准。
1.0.2建筑物及既有建筑物改造时预留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要求,并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统筹考虑建设方案。
1.0.3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以及室内分布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建筑物的改建扩建工程应参照执行。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1.0.4建筑物用地红线内路灯杆、电力杆、智能灯杆、监控杆等杆塔设施,应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开放,作为基站站址资源使用。
2术语
2.0.1移动通信基础设施mobile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基础设施两部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站机房、电源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屋面地面设施等,室内分布系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室分机房、电源系统、接地系统及布线桥架等。
2.0.2移动通信基站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通常情况下,一个移动通信基站由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及天线、馈线等组成。
2.0.3室内分布系统indoor distributed system
建筑物内由无线电信号的发射、接收及传输等设施组成的系统,是无线电传输网络基站的室内设置形式,简称室内分布系统,用于为室内提供良好的无线覆盖效果。通常情况下,一套室内分布系统由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及天线、馈线等组成。
2.0.4宏基站macrocell
基站设备的一种形态,是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台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通常情况下,宏基站由天线、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基带处理设备、传输设备等组成、一般覆盖半径大于200。
2.0.5微基站microcell
基站设备的一种形态,相比宏基站其通信设备体积小、发射功率较低,一般覆盖半径约为50m~200m。
2.0.6基站机房base station room
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基站所需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设备、空调设备等的房间。
2.0.7室分机房indoor distribution room
用于安装室内分布系统所需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设备、POI(多系统合路平台)设备、电源设备等的房间。
2.0.8移动通信机房mobile communication room
包括基站机房与室分机房。
2.0.9馈线feeder
把电磁波以尽量小的损耗从发射机传到天线或从天线传到接收机所用的连接线。
2.0.10馈线洞feeder hole
基站机房墙面上具有一定尺寸要求的孔洞,是基站机房内各种线缆进出的通道。
2.0.11天线antenna
无线电收发系统中,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2.0.12屋面杆塔设施roofing pole and tower facilities
建筑物屋面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基站的钢制构件,包含抱杆、屋面美化天线、屋面自立塔、屋面拉线塔等。
2.0.13移动通信汇聚机房mobile communication gathering room
用于安装集中部署的无线电基带处理设备、电源设备、传输节点设备、通信监控设备、空调设备等通信设备的房间,是区域网络覆盖信息流和能源流的汇集中心。
3基本规定
3.0.1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应满足本标准的规定。
3.0.2在建筑物主体设施投入运行时,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同步达到通信接入要求。
3.0.3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抗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GBT5136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相关规定,节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YD5184的相关规定。
3.0.4安装在建筑物内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的场量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的相关规定。
4设计阶段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为保障移动通信信号覆盖、通信质量和效率进行配置建设。
4.1.2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明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在用地红线内的具体位置、布置形式及配置要求。
4.1.3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通信光缆网络汇聚节点宜设置移动通信汇聚机房。
2大型场馆、公共交通类建筑,用地面积不大于2万平方米的宜设置一处宏基站,用地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每2万平方米应设置一处宏基站,超出部分不足2万平方米的按照2万平方米计。
3除大型场馆、公共交通类建筑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或建筑群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每3万平方米应设置一处宏基站所需的基础设施,超出部分不足3万平方米的按照3万平方米计。
4大型场馆、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地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车站)、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党政机关建筑以及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其它大型建筑物,均应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基础设施。需要设置室内分布系统的建筑物可参考本标准附录A确定。
5对局部区域有室外补盲吸热或室内深度覆盖的点位需求,应设置微基站所需的基础设施。
4.1.4各种覆盖方式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宏基站的建筑物应配置基站机房、供电线路、通信管线及室外支撑物基础。
2设置微基站的建筑物应配置供电线路、通信管线及室外支撑物基础。
3设置室内分布系统的建筑物应配置室分机房及设备间、供电线路、通信管线,需要外引天线时还应设置室外支撑物基础
4.1.5考虑建筑物自身及周边区域信号覆盖的同时配置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当建筑物内的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无法满足信号全覆盖时,应由周边道路上的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协同覆盖。
4.2移动通信站址
4.2.1移动通信基站站址的选取应能满足电信业务经营者无线通信覆盖的要求。建筑物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4.2.2移动通信基站站址的选取宜选择在室外公共空间建设,宜利用公共杆塔资源。
4.2.3宏基站站址选址宜符合移动通信峰窝网络结构的位置要求,其偏离范围不应影响网络覆盖和干扰要求。移动通信基站站址的选址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局、站址选择的相关要求。
4.2.4高度小于或等于27m的单体建筑物的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在屋面,高度大于27m的单体建筑物的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在适合高度的裙楼或设备层、避难层、架空层、建筑外墙上。
4.2.5设置在屋面或设备层、避难层、架空层的移动通信基站,应靠外墙设置,不宜完全遮蔽,以减少遮蔽设施对信号的衰减影响。
4.2.6微基站站址宜选择在目标覆盖区附近,可采用吸顶、挂墙、挂杆等架设方式进行设计。
4,2.7所选站址宜在有适当高度的建筑物或铁塔可供利用的地点:建筑物的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高度要求时,应有屋顶架设塔桅或地面立塔的条件:不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可采用路灯杆、监控杆等设施进行部署。
4.3屋面杆塔设施
4.3.1屋面杆塔设施的建设宜选取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在坡屋面和其它屋面建设时,应由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会同主体建筑物设计单位或不低于其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4.3.2设有基站机房的屋面应预留4个柱墩(图4.3.2),柱墩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墩截面不宜小于500mm×500mm,柱墩项部标高应相同并高于屋面不小于300mm,柱墩做法参见附录B(图B.0.1-1、图B.0.1-2)。
2宜采用屋面层的框架柱顶、抗震墙顶、梁项设置混凝土柱墩。34个柱墩应形成矩形,柱墩中心应与框架柱或抗震墙中心重合,矩形边长宜为3m~5m,柱墩形成的矩形应面向并靠近机房馈线洞。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41
142
143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