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9月 ( 第 129 页)

ICS 25.160.10
F 23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55—2018
SA-335 P92 钢焊接技术规程
2018 - 07 - 30 发布 2018 - 10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55,DB41/T 1655-2018,SA-335 P92钢,焊接技术,DB41/T 1655-2018 SA-335 P92钢焊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A-335 P92钢焊接的基本要求、材料和设备、焊接工艺、质量检验和检验方法、焊接
修复和技术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SA-335 P92钢的钨极氩弧焊(GTAW)、焊条电弧焊(SMAW)、埋弧自动焊
(SAW)焊接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42 氩
GB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DL/T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DL/T 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L/T 868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 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84 火电厂金相组织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DL/T 991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 3375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ASME SA-335 高温用无缝铁素体合金钢管
ASME II C篇 焊条、焊丝及焊接金属
3 基本要求
3.1 焊接工程师按 NB/T 47014 或 DL/T 868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现场
施工时编制焊接施工措施文件。
3.2 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焊接人员考核等项工作,应分别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3.3 焊接工作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
3.4 企业条件、焊接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的任职要求及职责应符合 DL/T 869 的要求。
4 材料和设备
4.1 钢材
4.1.1 钢材(管道、管件、钢板、锻件)应符合合同或采购技术条件的规定,并附有材质合格证书,
进口材料应有报关单、商检报告等。
4.1.2 钢管的采购、验收应符合 ASME SA335、GB 5310、DL/T 438 和 JB/T 3375 的规定。
4.1.3 钢材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4.2 焊接材料
4.2.1 SA-335 P92 钢的焊接材料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选取。
4.2.2 首次使用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含常温、高温)、转变点
Ac1 温度、指导性焊接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
4.2.3 焊接材料首次使用前,由焊接工程师组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合格后焊接材料方能使用。
4.2.4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并符合 ASME II C 篇的相关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标准
及技术协议的要求制定焊接材料复验方案,焊接材料合格后方能使用。
4.2.5 焊接材料的存放、管理应符合 JB/T 3223 的规定。焊条在施工现场二级库存放不宜超过半年。
若对焊接材料的质量产生怀疑,应重新作出鉴定,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4.2.6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应超过两次。焊条使用时,应装入
温度为 80 ℃~110 ℃的保温桶内,随用随取。焊条现场放置超过 4 h 应重新烘焙。
4.3 焊接用气体
焊接使用的氩气应符合GB/T 4842 的规定。
4.4 设备
4.4.1 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仪表应满足工艺要求,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
4.4.2 所有焊接和焊接修复所涉及的设备、仪器在使用前应确定其与承担的焊接工作相适应。
4.4.3 焊机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及焊接热处理使用的测控温仪表、热电偶等计量器具应经过校验,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维修后的计量器具,应重新校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3.040.01
H 4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54—2018
SA-335 P92 钢中频弯管技术规程
2018 - 07 - 30 发布 2018 - 10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54-2018,SA-335 P92钢,中频弯管技术,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钢中频弯管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SA-335 P92钢中频弯管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和表示方法、弯管要求、质量要求和检验
方法及技术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规格外径大于219 mm、小于等于1420 mm,壁厚小于等于150 mm,弯曲半
径大于等于3倍外径SA-335 P92钢的中频弯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515 电站弯管
DL/T 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JB/T 3375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ASME SA-335 高温用无缝铁素体合金钢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频弯管
中频弯管指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方法在加热温度T≥(Tc–56)℃的条件下弯制的弯管。
注:Tc 为钢管材料的下临界温度。
3.2
弯管减薄率
弯前壁厚与弯后壁厚之差与弯前壁厚之比 。
3.3
弯管圆度
弯曲部分同一圆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最大外径之比。
3.4
弯管波浪率
波高 h 与外径 OD 之比。
4 规格与表示方法
4.1 规格
中频弯管的规格范围如下:
——钢管外径 OD:OD≤1420 mm。
——钢管壁厚 S:S≤150 mm。
——弯曲半径 R:R≥3.0OD。
——弯曲角度 θ:θ≤100°。
注:当弯管规格超出上述范围时,弯管检验标准由供需参考本标准双方协商执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3.020
D 09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47—2018
金属非金属深井矿山通风安全规程
2018 - 07 - 30 发布 2018 - 10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7,DB41/T 1647-2018,深井矿山,通风安全,金属,非金属,DB41/T 1647-2018 金属非金属深井矿山通风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深井矿山通风的术语和定义、总则、井下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生产矿山
系统通风、局部通风及通风管理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深井矿山生产系统,以及矿山基建(坑探)期间深井(300 m~1200 m)
长巷(≥1500 m)独头掘进的通风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矿、煤矿、煤系硫铁矿和其他与煤共(伴)生矿藏,以及石油、天然气、矿
泉水等液态或气态矿藏的矿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AQ 201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
AQ 201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
AQ 2013.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
AQ 2013.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AQ 20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井通风系统
向井下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设备和通风构筑物的总称。
3.2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
在矿井主通风风路的进风段、需风段和回风段内各设置若干级风机站,接力地将地表新鲜空气由进
风井巷送到井下需风区段或需风点,并将作业产生的污浊空气经回风井巷排出地表所构成的通风系统。
3.3
通风构筑物
通风系统内用于引导风流、遮断风流和控制风量装置的统称,如主扇风硐、反风装置、风门、风桥、
风幛、导风板、挡风墙、调节风窗和空气幕等。
3.4
矿井总风量
矿井通风系统的总进风量或总回风量值之大者。
3.5
主扇
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主要通风机。
3.6
辅扇
配合主扇,为通风阻力过大、风量不足的作业区域提供通风动力的辅助通风机。
3.7
局扇
向井下独头掘进巷道等通风困难地点供给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的局部通风机。
3.8
深井长巷
井深300 m~1200 m的竖井、长度超过1500 m的独头巷道(含通风系统形成前的平巷、天井、溜井、
上下山、斜井、斜坡道等)。
3.9
局扇通风
利用局扇产生的风压对局部需风工作面进行通风的方法。
3.10
压风压气联合掘进通风
利用压缩空气和局扇送入的新鲜风流联合对深井长巷掘进作业地点进行通风降温、改善局部作业环
境的方法。
4 总则
4.1 生产矿山应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对于自然风压较大的矿井,当风量、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符
合 GB 16423 规定时,允许暂时采用自然通风。
4.2 深井矿山机械通风系统设计,应依据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或类比实测资料,进行矿井热害分析和风
温预测,并采用热力学方法解算矿井通风参数。
4.3 基建(坑探)时期的深井矿山,应根据独头掘进巷道排烟、除尘、降温的需要,进行局扇通风或
压风压气联合掘进通风。
4.4 新建、改建矿山按本标准进行建设;生产矿山宜根据本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3.020
D 09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 41/T 1646—2018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2018 - 07 - 30 发布 2018 - 10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6,DB41/T 1646-2018,企业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风险评估,DB41/T 1646-2018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工作。其他生产经营企业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Ⅰ部分:标志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和(或)环境的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其组合。包括第一、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如人员高处作业、吊装物、煤气等。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
事故的必要条件。如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
3.2
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
重性的组合。
3.3
风险点
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
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
风险评估
对危险源所导致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的全过程。其结果是得到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在可接
受范围,包括风险承受力与控制力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分析。
3.5
风险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风险分析
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并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3.7
风险分级
对比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3.8
风险管控
处理风险的过程和措施。
3.9
三种状态
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即正常的生产活动;异常状态即非正常生产活动;紧急状态即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事故(事
件)的需要应急响应的状态。
3.10
三种时态
风险控制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
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剩余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
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评估计划实
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3.11
剩余风险
在实现了新的或增强的安全控制后还剩下的风险,包括未辨识的风险。
4 总则
4.1 企业应按照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原则,自主完成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等风险评估。
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参与或指导风险评估工作。
4.2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制定和完善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并实施分级管控,使风险处于可控、受控和可接受状态。
4.3 企业每年应对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效果及其他安全风险信息进行一次再评估,每三年进行一
次系统评审;当生产工艺、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评审工作。企业在日常工作
中辨识出的风险信息,应及时补录到风险评估档案中,并采取工程技术或管理措施。
4.4 企业应对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全过程的记录和台账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建档管理。归档资料包
括但不限于风险判定准则或不可容许风险清单、风险点识别和评估单元划分结果、安全风险清单、重大
风险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风险分级实施管控表、风险公告、风险告知卡、风险空间分布图等文件化
的资料成果。
4.5 涉及重大安全风险时,其风险辨识、分析、分级的过程控制记录和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
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并应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和登记造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13.200
C 66 DB41
河 南 省 地方标准
DB 41/T 1645—2018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2018 - 07 - 30 发布 2018 - 10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5,DB41/T 1645-2018,区域,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DB41/T 1645-2018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程序、内容和文件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和规范区域安全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区域
可整体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分级和管控的范围,如行政区划的市、县(市辖区、县级市)、
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产业集聚区(园区、功能区)等。
3.2
风险
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
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3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4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以及在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的伴随风险的人员活动,或
以上两者的组合。
3.5
风险评估
对危险源(风险点)所导致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管控的全过程。
3.6
风险辨识
识别危险源(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风险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分析
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危险源(风险点)的风险进行分析,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
过程。
3.8
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风险点)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划分等级的过程。
3.9
风险管控
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总称。
4 基本要求
4.1 区域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能够保障风险辨识、分析、分级、管控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
制度。
4.2 区域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层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
持续有效为目标。
4.3 应依据本区域实际,建立区域的风险分级指标体系。
4.4 区域应完成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进行风险辨识、风
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工作。
4.5 区域应将安全风险评估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4.6 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应找准关键危险源
和风险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4.7 区域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区域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
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8 区域以及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区域、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应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风险管控等工作程序
提出具体要求;应确定本区域、行业、领域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
的选择与实施。
4.9 区域内的单位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规定本单位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
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
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4.10 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40.90
Q 7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43.5—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客户端功能要求
2018 - 06 - 19 发布 2018 - 09 - 1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3.5,DB41/T 1643.5-2018,客户端功能,电梯运行监测系统,DB41/T 1643.5-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客户端功能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梯运行监测系统客户端的功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梯运行监测系统客户端功能。
2 信息管理
2.1 基本信息管理
具有对电梯基本信息、使用单位信息、维护保养单位信息、采集传输装置注册信息等基本信息进
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
注:修改内容只包含通过客户端进行添加的基本信息,不包括从现场采集过来的数据信息。
2.2 用户信息管理
应具备对系统用户的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的查询、查看、添加、编辑、删除、密码修改、权限设置等。
3 电梯运行状态监测
3.1 运行状态监测
应能查看电梯运行状态和在线情况。
3.2 故障报警
应能从云端数据管理平台获取电梯故障信息。
3.3 历史数据查询
应能按照指定时间区间从云端数据管理平台查询存储周期内的电梯历史运行数据。
3.4 故障查询
应能从云端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指定时间区间的查询并显示。
4 维保管理
4.1 保养计划
可根据设置的周期自动生成保养计划,可对最近的计划进行提醒。
4.2 保养记录
可通过 APP 实时填写保养记录情况,可进行拍照、语音和文字描述等,可根据保养记录生成电子保
养单,电子签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40.90
Q 7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43.4—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云端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018 - 06 - 19 发布 2018 - 09 - 1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3.4,DB41/T 1643.4-2018,云端数据管理平台,电梯运行监测系统,DB41/T 1643.4-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4部分:云端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云端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称“平台”)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 技术要求
3.1 监测功能
3.1.1 在线监测
应具有现场采集装置在线监测功能。
3.1.2 运行监测
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存贮、统计和分析。电梯运行状态数据存储日期和时间以平台为基准,
平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基准。
3.1.3 故障报警
电梯运行监测中,接收到故障信息时进行存储,可通过客户端进行推送或提醒。故障信息存储日期
和时间以平台为基准,平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基准。
3.2 数据存储功能
3.2.1 存储时间和内容
数据存储应包含基本数据信息、电梯监测数据信息等,存储时间至少4年。数据每天至少1次自动备
份。
3.2.2 基本数据信息存储
3.2.2.1 电梯基本信息
电梯基本信息及其定义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140.90
Q 78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643.3—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现场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2018 - 06- 19 发布 2018 - 09 - 1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643.3,DB41/T 1643.3-2018,现场采集装置技术要求,电梯运行监测系统,DB41/T 1643.3-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现场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现场采集装置的技术要求及标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现场采集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4476—201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476—20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现场采集装置与电梯之间采取隔离措施,现场采集装置不能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4.1.2 如果为非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现场采集装置,其电源应取自电梯供电电源开关的前端。
4.1.3 当采用外加的传感器时应与电梯本身的电气线路无任何连接。外加的传感器不应影响电梯原有
的功能及运行安全。外加的传感器应符合该电梯应用场合对传感器的要求(如消防电梯、防爆电梯等)。
4.1.4 现场采集装置的安装不应改变电梯原设计电路。
4.1.5 现场采集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 GB 7588—2003 规定的电梯工况下正常工作。
4.2 采集传输单元接口
4.2.1 通信接口
采集传输单元与平台之间通信,至少应包含以下一种网络通信接口:
——以太网:采用标准的 RJ-45 接口;
——无线网:2G/3G/4G/5G 移动通信接口。
4.2.2 采集接口
采集传输单元与电梯或协议转换单元之间通信,至少应包含以下一种通信接口:
——RS-232 或 RS-485 通信接口;
——USB 通信接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09-01 02:05:13

提问网友:z-wdy20


施工单位购买混凝土之后,工程结束,或者甲方给进度款之后,施工单位可以退混凝土的3%税么?

同理,施工单位购买钢材之后,工程结束或者甲方的钱给足之后,施工单位可以在交一般纳税人9%税之前把钢筋的13%的税进行退税么?

解答网友:GXZ


不需要的

问题专业:安装 装饰 施工 结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2-09-01 00:03:13

提问网友:qxname


图纸并未明确说明,一般施工时满铺墙砖还是预留洗脸盆和小便池的位置?

另外地砖需要扣除蹲便器所占的面积吗?

谢谢各位老师解答!

解答网友:想夏


看图纸设计,是否做有;

小便器背后通常都做瓷砖;

洗漱柜后面的看图纸设计,个别设计有部分是不需要做的。

蹲便器面积一般只有不到0.2,不需要扣减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