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地下车库线槽灯里面电线需要单独计算吗,如何布置-江苏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09-27 17:56:49
提问网友:13921689277
解答网友:
需要单独计算,如何布置是问建模操作?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09-27 17:56:49
提问网友:13921689277
解答网友:
需要单独计算,如何布置是问建模操作?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9-27 17:49:57
提问网友:欣了
解答网友:
排水漏斗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9-27 17:48:44
提问网友:你是西瓜皮
解答网友:将军峰
计算展开面积啊。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9-27 17:43:48
提问网友:欣了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是(管道附件)里识别
所属地区:上海
提问日期:2022-09-27 17:42:53
提问网友:猫咪
解答网友:GXZ
设计的二层梁板平面布置图,就是在首层中布置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9-27 17:42:33
提问网友:安狄
解答网友:蓝天
双方签合同心甘情愿的,打官司肯定以合同约定为准。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
(双线,直、曲线,0.15g<Ag≤0.2g)
图号:通桥(2021)4301-Ⅳ
编制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文号:铁建设[2021]27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2021年03月 北京
一、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结合《通桥(2017)4301》在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图纸进行修订,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本次修编补充了不设置墩身排水槽的方案,并对相关钢筋布置进行了补充。设计采用本图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本系列通用图共四册,本图为第四册,分册情况如表1。
通用图分册一览表 表1
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六)《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三、适用范围
(一)为配合新建时速350k高速铁路无(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并考虑桥梁整体景观效果而设计,适用于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简支箱梁。
(二)按照一次建成双线、直线及曲线设计:适用的曲线半径R≥5500m;直曲线上线间距均采用5.0m。
(三)设计跨度及与其配合的梁图详见表2。跨度组合类型包括:32m+32m、24m+32m、24m(高)+32m。
设计跨度及梁图 表2
(四)本系列通用参考图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55s。本册适用于地震动峰值枷速度0.15g(五)本图按T2环境设计。对材料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耐久性措施均参照现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中的T2环境要求执行。
(六)本图设计墩高范围:H=了~20m。
(七)支座类型:按符合《通桥(2007)8360》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钢支座设计,如采用其它支座需做相应检算。
(八)本图按桥墩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设计。
(九)本图设计时按一个桥墩上一孔梁设固定支座,另一孔梁设活动支座考虑。
(十)设计各跨度组合的直、曲线桥墩尺寸相同。
(十一)本图桥墩截面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在桥墩外轮廓的横向中心设置竖向排水凹槽,另一种不设置此排水凹槽。使用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
(十二)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原则
(一)恒载:包括梁重和二期恒载。二期恒载包括:梁上线路设备、防护墙(有砟为挡砟墙)、电缆槽、接触网柱、栏杆、遮板、声屏障、防水层及保护层等,分别按所采用的梁图提供的数值计算。
(二)活载:按照《铁路列车荷载图式》(TB/T3466-2016)采用“ZK荷载”。
1.双线荷载作用时按100%计,不予折减。桥墩最不利活载图式见表3。
2.桥墩项帽结构设计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墩身结构设计不考虑列车活载的动力作用。
3.曲线上离心力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第7.2.11条规定,按下式计算:
(略)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常用跨度连续梁圆端形实体桥墩
跨度:(48+80+48)m连续梁(直、曲线)
图号:通桥(2021)4362-Ⅳ
编制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2021年03月 北京
一、概述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总结高速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桥墩工程实践经验,编制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圆端形实体桥墩通用参考图。
本系列通用参考图共五册,本图为第V册。连续梁跨度为(48+80+48)m,边墩配跨32m预制简支梁。
二、设计依据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三)《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四)《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五)《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六)《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七)《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三、适用范围
(一)设计速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二)线路情况:双线,直、曲线,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5500m。
(三)轨道结构型式:无砟轨道。
(四)设计跨度及配合的梁图:(48+80+48)m连续梁,边墩配跨32m预制简支梁。设计跨度及梁型见表1。
(五)支座类型
连续梁按采用球形钢支座设计:相接简支梁按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或球形钢支座设计。
(六)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七)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桥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八)按桥墩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设计。
(九)桥墩外形和资计墩高范围:墩身外轮廓采用圆端形截面。为了简化类型,方便施工,国定中墩和活动中墩采用相同的墩身尺寸。本图设计墩高范围:H=4w20m。
(十)本图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55s。
(十一)本图桥墩截面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在桥墩外轮廓的横向中心设置竖向排水凹槽,另一种不设置此排水凹槽。使用时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
(十二)设计单位应针对具体工点情况和通用参考图适用范围,正确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设计质量负责。项目设计超出通用图适用范围时,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特殊设计。
四、设计荷载
(一)恒载
包括梁自重、梁上二期恒载和桥墩结构自重。二期恒载包括梁上线路设备、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栏杆或声屏障、遮板、防护墙、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盖板及竖墙等附属设施重量。由于桥上无碎轨道结构有多种类型,还包括桥上有声屏障、无声屏障等实际布置情况,本图设计按梁图提供相应的支反力值包络计算,二期恒载设计范围:100kN/m~180kN/m.
(二)活载
设计活载主要考虑列车竖向静活载、列车竖向动力作用、曲线离心力、横向摇摆力。
1.列车竖向活载采用ZK荷载,双线荷载作用时按两线列车活载总和100%计,不折减;按最不利荷载位置加载。
(略)
ICS03.080
CCS A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409-2022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规范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village public service center
2022-04-15发布2022-04-1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原则、服务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管理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38699一2020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8699一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服务原则
4.1以民为本
充分尊重村(居)民意愿,维护村(居)民根本利益,不断满足村(居)民公共服务需求。
4.2
便捷高效
优化服务措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拖沓,不推诿。
ICS35.040
CCS A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05.3-2021
应急物资编码与属性描述
第3部分:搜救设备
Code and attribute descrip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
Part 3:Search and rescue equipment
2021-12-31发布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物资中搜救设备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元及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物资搜救设备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18391.1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T37948一2019军民通用资源数据元编制要求
GB/T38565一2020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
3术语和定义
GB/T18391.1一2009和GB/T38565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ies
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资保障。
[来源:GB/T38565一2020,3.1]
3.2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的图形或文字表示,指明其特征、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
[来源:GB/T18391.1一2009,3.2.7]
3.3
数据元data element
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GB/T18391.1一2009,3.3.8]
4数据模型
4.1
组成结构图
根据GB/T38565一2020给出的搜救设备的总体范围和小类类目,以及搜救设备的产品特征参数和应用场景,确定了各类搜救设备的数据模型,包括搜索设备的侦检设备和生命探测设备数据模型以及救授设备的破拆工具、降落与登乘/登高和移除设备、救捞设备和顶撑设备的数据模型,组成结构见图1。
4.2数据模型索引表
数据模型索引表描述说明:
a)模型编号唯一,由国家物品编码管理机构或授权单位赋予;
b)模型编号应采用8位数字字母混合编码,格式为字母“YJS”加4位数字:
c)模型名称应使用中文,可包含国际通用的外文单词或缩咯语:
d)模型描述应完整、准确说明数据模型的用途、适用范围等内容并使其区别于其他数据模型。
注:“Y」S”即应急搜救拼音首字母,
ICS35.040
CCS A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05.2-2021
应急物资编码与属性描述
第2部分:洗消器材及设备
Code and attribute descrip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
Part 2:Decontamination material and equipment
2021-12-31发布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物资中洗消器材及设备的数据模型、数据元和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物资中洗消器材及设备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030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18391.1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T37948一2019军民通用资源数据元编制要求
GB/T38565一2020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
3术语和定义
GB/T38565一2020和GB/T18391.1一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ies
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资保障。
[来源:GB/T38565一2020,3.1]
3.2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的图形或文字表示,指明其特征、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
[来源:GB/T18391.1一2009,3.2.7]
3.3
数据元
data element
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GB/T18391.1一2009,3.3.8]
4数据模型
4.1组成结构图
根据GB/T38565一2020给出的洗消器材及设备的总体范围和小类类目,以及洗消器材及设备的产品特征参数和应用场景,确定了各类洗消器材及设备的数据模型,包括洗消设备,以及洗消器材的洗消器械、洗消剂、洗消处置容器和数据模型,组成结构见图1。
4.2数据模型索引表
数据摸型索表描述说明:
a)模型编号唯一,由国家物品编码管理机构或授权单位赋予;
b)模型编号应采用8位数字字母混合编码,格式为字母“YJXX”加4位数字;
c)模型名称应使用中文,可包含国际通用的外文单词或缩略语:
d)模型描述应完整、准确说明数据模型的用途、适用范围等内容并使其区别于其他数据模型。
注:“YJXX”即应急洗消拼音首字母。
洗消器材及设备的数据模型索引表见表1。
ICS35.040
CCS A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05.1-2021
应急物资编码与属性描述
第1部分:个体防护装备
Code and attribute descrip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
Part 1: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2021-12-31发布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物资中个体防护装备的数据模型、数据元及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物资个体防护装备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03一2008个体防护装备术语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18391.1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T37944一2019军民通用资源数据模型编制要求
GB/T37948一2019军民通用资源数据元编制要求
GB/T38565-2020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
GB39800.1一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2903-2008、GB/T18391.1一2009、GB/T37944一2019、GB/T37948-2019、
GB/T38565一2020和GB39800.1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ies
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资保障。
[来源:GB/T38565一2020,3.1]
3.2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的图形或文字表示,指明其特征,结构和相互间关系。
[来源:GB/T18391.1-2009,3.2.7]
3.3
数据元data element
用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GB/T18391.1一2009,3.3.8
3.4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护品的总称。
[来源:GB39800.1一2020,2.1,有修改]
4数据模型
4.1组成结构图
根据GB39800.1一2020给出的常用个体防护装备分类,以及个体防护装备的产品特征参数及应用场景,确定的各类个体防护装备数据模型包括眼面部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头部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防护服装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防坠落装备和成套防护装备的数据模型,组成结构图见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 J52/T 110一2022
备案号:
贵州省城镇燃气安全检查标准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Urban Gas Safety in GuiZhou Province
2022一07一18发布 2022一08一01实施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1总则
1.1为加强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指导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燃气用户的安全检查。包含管道燃气(NG,LNG,CNG)、瓶装燃气 (LPG,DME)、燃气场站、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
1.3城镇燃气安全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天然气 Natural Gas
蕴藏在地层中的可燃气体,组分以甲烷为主。按开采方式及蕴藏位置的不同,分为纯气田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页岩气及煤层气。
2.2城镇燃气 City Gas
符合城镇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建筑采暖制冷、工业企业生产以及燃气汽车的气体燃料。
2.3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
天然气经加压,使压力介于 10MPa一25MPa 的气态天然气。
2.4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州G)
天然气经加压、降温得到的液态产物,组分以甲烷为主。
2.5液化石油气 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
常温、常压下的石油系烃类气体,经加压或降温得到的液态产物,组分 以丙烷和丁烷为主。
2.6城镇燃气用二甲醚 Dimethyl ether for city gas(DME)
由化工生产,达到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 (GB25035) 标准要求的二甲醚。
2.7门站 city Gate Station
燃气长输管线和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交接场所,由过滤、调压、计量、配气、
加臭等设施组成。
2.8储配站 Storage An d Distribution Station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储存和分配燃气的场所,由具有接收储存、配气、计
量、调压或加压等功能的设施组成。
2.9生产区 Production Field
燃气场站中,由燃气生产工艺装置及其建 (构)筑物组成的区域。
2.10办公区 Living Field
燃气场站中,为生产、经营、行政管理设置的区域。
2.11生产辅助区 Auxiliary production Field
燃气场站中,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但对生产起辅助作用的必要设施的设置区域。
2.12液化石油气储存站 LPG storage station
由储存和装卸设备组成,主要功能为储存液化石油气,并将其输送给灌装站、气化站和混气站的专门场所。
2.13液化石油气灌装站 LpG filling station
由灌装、储存和装卸设备组成,以进行液化石油气灌装作业为主的专 门场所。
2.14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LpG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tation
由储存、灌装和装卸设备组成,兼有液化石油气储存和灌装功能的专 门场所。
2.15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Bottled LPG Delivered Station
经营和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专门场所。
3基本规定
3.1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可根据 自身燃气设施实际情况实施安全检查项 目,除不适用项外,不得少于本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
3.2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对辖区内的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城镇燃气设施、燃气用户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3.3当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应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4城镇燃气安全管理检查规定
4.1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检查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检查,应符合本标准“表 5.1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4.2用户安全管理检查
燃气用户安全管理检查,应符合本标准“表 6.1管道燃气用户安全管理检查表,,、“表6.2瓶装燃气用户安全管理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4.3场站安全检查
43.1天然气场站安全检查
天然气场站安全检查,应符合本标准“表 7.1天然气门站安全检查表、表 7.2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安全检查表、表 7.3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安全检查表、表 7.4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瓶组供气站安全检查表、表 7.5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检查表、表7.6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安全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43.2液化石油气场站安全检查
液化石油气场站安全检查 ,应符合本标准“表 7.7液化石油气场站安全检查表、表7.8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安全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4.3.3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场站安全检查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场站安全检查,应符合本标准“表 7.9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场站安全检查表;表 7.10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瓶装供应站安全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4.4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安全检查
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安全检查,应符合本标准“表 8.1燃气管道及 附属设施安全检查表,,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地方标准
DBJ 52/T017-2014
备案号: J 12555-2014
回弹法检测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Local Standards of Guizhou Province Determine of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Rock-sand Concrete by Rebound Hammer Metho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14-02-25 发布 2014-05-01 实施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1总则
1.0.1 为统一使用回弹仪检测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在充分体现贵州省地区测强曲线特点的基础上,满足本省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省工程结构中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下简称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本规程不适用于混凝土表面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1.0.3 凡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通过主管部门的专业培训,并持有培训合格后颁发的专业上岗证书。
1.0.4 使用回弹法检测及推定山砂混凝土强度,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 术语
2. 1 . 1 测区 Determine Area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 1. 2 测点 Determine Point
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2. 1. 3 测子 Determine Point
在测区内进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时所形成的一个孔洞。
2. 1.4 地区测强曲线 Local Testing Strengths Curve
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
2. 1. 5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onversion Valu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est Area
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该检测单元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2. 1. 6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Extrapolated Value of Concrete Strengths for the Structures or Structures Element
是指相应于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3 回弹仪
3.1 技术要求
3. 1 . 1 测定混凝土回弹值的仪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回弹仪》GB/T 9138 中冲击势能为 2.207J 回弹仪的技术要求。
3. 1. 2 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对符合《混凝土回弹仪检定规程>>JJG 817 要求的其它示值系统的回弹仪,亦允许使用。
3. 1. 3 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 CMC 及许可证证号等。
3. 1. 4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 (-4~40) 'C
3. 1.5 在洛氏硬度 HRC 60 的钢础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 :t
3.2 检定
3. 2. 1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送检定单位检定,否则严禁在工程检测中使用:
1 新回弹仪启用前:
2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
3 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6000 次(约 375 个测区);
4 经常规保养后在钢贴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5 主要零部件更换后以及遭受严重撞击或其它损害。
3.2.2 回弹仪应由具有资质的检定机构按《混凝土回弹仪检定规程>> JJG 817 对回弹仪进行检定。
3.2.3 回弹仪在进行工程检测前后,均应在钢陆上作率定检验。
3.2.4 回弹仪率定检验直在干燥、室温为 (5~35) 'C 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石占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 9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回弹平均值均应符80 的要求。
用作率定的钢石占应经法定部门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 检测技术
4. 1 一般规定
4. 1 . 1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士强度时,宜具有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业主(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混凝土类型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3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情况,包括:混凝土供应商、水泥生产厂名或厂标、品种、安定性:砂、石种类及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成型日期及试件强度资料等:
5 检测原因:
6 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4.1.2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两种抽样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构件的检测:
2 批量检测:适用于生产工艺条件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取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 30%且不宜少于 10 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 30 件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4.1.3 构件的测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区规定
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 10 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 30 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O. 3m 时,每6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个:
2) 长度方向相邻两测区的问距应控制在 2m 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宣大于 0.5m ,且不直小于0.2m;
3) 检测面应为原浆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2 测区布置
1) 测区宜选择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2)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混凝土最大压力、剪力、主筋锚固处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3) 测区的面积宜为 (0.02-0.04) m2 0
4. 1.4 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构件外观质量情况,特殊情况应拍照记录。
4.1.5 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 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13一372一2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175一2022
福建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一district in Fujian Province
2021一12一16 发布 2022一02一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1 总 则
1.0.1 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规范福建省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生态省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
1.0.3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城区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数字化管理、产业与经济、绿色人文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绿色生态城区 green eco一district
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资源利用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建设区。
2.0.2 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 urban wetlan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rate
城区规划建设前后对基地中纳入城市蓝线范围内,具有生态功能的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的海域面积的保存比率。
2.0.3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指在全生命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 “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4 绿色交通 green transportation
指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
2.0.5 绿色交通出行率 percentage of green travel
指通过各种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的总量与区域交通出行总量的比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 (含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
2.0.6 绿色建造 green construction
指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动。
2.0.7 数字化管理digital management
指综合集成应用计算机、物联网、信息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各要素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城区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
3 基 本 规 定
3.1 基本要求
3.1.1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应以城区为评价对象,并应明确规划用地范围。
3.1.2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应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
3.1.3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1城区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2城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国家或福建省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标准;
3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三年的实施方案。
3.1.4 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1城区内主要道路、管线、公园绿地、水体等主要基础设施建成并投人使用;
2城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人使用;
3城区内具备涵盖绿色生态城区主要实施运管数据的监测或评估系统;
4比照批准的相关规划,规划方案实施完成率不低于 60%。
3.1.5 申报单位应针对申请的评价阶段,对城区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建设情况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基本内容应包括:城区规模、交通系统、能源使用与生态建设,选用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管进行管控的情况。
3.1.6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报单位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考察,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4 土地利用
4.1 控制项
4.1.1 城区选址和建设应符合福建省和所处地市、县 (市、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以及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 。
4.1.2 城区规划应注重土地功能的复合性,建设用地至少包含居住用地 (R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类)等三类。
4.1.3 城区应严格控制工业用地,除开发区及各类工业园区外无新增工业用地。
4.2 评分项
Ⅰ 混合开发
4.2.1 选择已开发地区或毗邻成熟地区的未开发地区进行开发,J总分值 5分。
4.2.2 城区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的用地布局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SO0m及公共交通站点周边 soom范围内采取混合开发,总分值 10分。采取混合开发的站点数量占总交通站点的比例达到50%,得 5分;比例达到 70%,得 7分;比例达到 90%,得 10分 。
4.2.3 混合用地面积比例。城区内以Ikm“为单元,包含居住用地 (R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类)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类)中的两类或三类混合用地单元的面积之和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总分值 ro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 60%,得 7分;达到 70%,得 10分。
ICS35.240
CCS L77 DB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076-2022
城市道路路名牌设置、管理和维护导则
Guidelines for setting,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urban road nameplates
2022-04-11发布2022-04-11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名牌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参数、牌面构造、材料和性能、建设要求、验收
与移交、维护与保养。
本文件适用于厦门市城市道路路名牌的设置、管理和维护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文件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
GB 2893-2008 安全色
GB/T 14152-2016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
GB 17733-2008 地名标志
GB/T 18833-2012 道路交通反光膜
DB3502/Z 014—2011 地名标志设置规范
DB3502/Z 040-2017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DB35/T 1392-2013 居民地地名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名牌 nameplate
标示道路名称的地名标牌。
4 设计参数
4.1 设计荷载
竖向荷载:1.2 kN/m;水平荷载:2.5 kN/m。 4.2 设计基本风速
设计基本风速为38.6 m/s。
ICS 91.140.60
CCS P 41 3306
浙 江 省 绍 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6/T 047—2022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loss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2022-07-08 发布 2022-07-15 实施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分区管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管理评价与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绍兴市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J 92—2016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独立计量区 district metered area
将供水管网分割成单独计量的供水区域,规模一般小于区域管理的范围。
3.2 夜间最小流量 minimum night flow
独立计量区每日夜间用户用水量最小时的进水流量。
3.3 在线监测 on-line monitoring
通过在管网系统中设置流量、压力和水质传感器等远传仪器仪表,实时获取管网及水体信息并传回 终端。
3.4 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供水系统中的管线及设施的空间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及过程信息 进行采集、储存、显示等的技术系统。
3.5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以计算机为基础,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
3.6 在线水力模型 on-line hydraulic mode
通过对城镇供水管网系统进行水力建模与模拟计算,在线实时跟踪供水系统水力运行状态的方法。 3.7 在线调度 on-line scheduling
基于在线监测信息形成调度方案,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实现对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响应的方法。 3.8 智能水表 intelligent water meter
可自动计费、自动控制、无抄表打扰的测量水流量的仪表。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MA:独立计量区(District Metered Area)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GSMO: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模型-业务(GIS-SCADA-MODEL-OPERATION) 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
ICS 35.240.99
CCS L 70 3306
浙 江 省 绍 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6/T 046—2022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digitalization of city gas management platform
2022-07-08 发布 2022-07-15 实施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燃气管理平台数字化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总体框架、数据对接、运行与维 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燃气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61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827.4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燃气 city gas
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4 建设要求
4.1 应由市、县两级燃气主管部门负责城镇燃气管理平台(简称“平台”)的数字化建设、运行和监 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行业监管指导。
4.2 平台建设时应收集并整理区域内城镇燃气行业数据,统一各级燃气主管部门信息化建设,适应燃 气经营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为各级燃气主管部门提供管理手段和依据。
4.3 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可扩展性。
4.4 燃气主管部门为确保数据接入、传输、存储等环节的安全性,应采取认证、评价等措施,并符合 相关法律法规以及 GB/T 20271、GB/T 21061、GB/T 22239 等标准的要求。
ICS 33.160.01
CCS M 04
DB3305
浙江省 湖 州 市 地方标准
DB3305/T 233—2022
未来乡村智慧广电建设与服务规范
Future village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
2022 - 7 - 15 发布 2022 - 7 - 18 实施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未来乡村智慧广电建设架构、网络基础、服务场景框架、数字生产场景、数字生活场
景、数字生态场景、数字治理场景、服务保障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未来乡村智慧广电建设与服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
GB/T 37273-2018 公共服务效果测评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s
政府公共部门为满足公众公共需求,通过使用公共权利或公共资源,运用融资、监管或直接产生的
方式,向全体公众或某一类公众群体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和服务。
[GB/T 37273-2018,3.1]
3.2
未来乡村 future village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新时代美丽乡村为基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
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塑造主体风貌、培育主题文化目标,强化人本化、生态化、
数字化、融合化、共享化导向,建设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
党建等场景,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示范,打造引领乡村振兴方向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
3.3
智慧广电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以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协同承载为依托,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 IPv6等综合
技术为支撑,以融合媒体智能传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的广播电
视系统,是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发展。 4 未来乡村智慧广电建设架构
4.1 总体框架
未来乡村智慧广电公共系统架构应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 包 括网络基础层、智慧应用层、应用终端三个层次要素和一个支撑体系,总体架构参见如图1所示。
ICS 03.080
CCS A 16
DB3305
浙江省湖州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5/T 232—2022
未来社区全域化星级评价规范
2022 - 7 - 15 发布 2022 - 7 - 18 实施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未来社区全域化星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评价内容、星级划分、评
价程序和动态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用地面积不少于20公顷的未来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350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DB33/T 1165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DB3305/T 57 幸福邻里中心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未来社区
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坚持党建统领,以人
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
大场景,贯彻一统三化九场景的理念要求建设管理的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3.2
旧改类未来社区
重点关注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连片打造的,以局部拆除改造等为主
要手段对存量空间进行整合提升的社区。
3.3
新建类未来社区
包含了在人口集聚潜力大、公共交通便捷、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开发稟赋好的城市发展核心区中展开
创建的规划新建类社区,以及依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住宅小区开展创建的拆除重建类社区,这两类社
区统称为新建类未来社区。
3.4
九大场景
全称为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包括: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
景、低碳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
3.5
幸福邻里中心
为了统筹推进和整体运作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整合“碎片化”
社区服务而拓展的社区公共服务空间。
3.6
TOD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
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
心,5 分钟~10 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
3.7
CIM
全称为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
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
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4 分类
未来社区分为旧改类未来社区和新建类未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