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0月 ( 第 105 页)

甘肃省地方标准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DB62/T 3154一2018

条 文 说 明

DB62/T 3154,DB62/T 3154-2018,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高速公路,DB62/T 3154-2018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使其安全合理,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经济实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1.0.3本规范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接轨。
1.0.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
1.0.5交通安全设施应结合路网与公路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同一条公路采用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则和设计方案宜保持一致。
1.0.6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及其他工程应互相协调。
1.0.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与公路土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2术语
2.0.1道路建筑限界boundary line of road construction
为保证车辆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人的空间范围。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的最小空间要求。
2.0.2路侧安全净区clear zone of roadside
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相对平坦、无障碍物、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该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坚硬危险物,驶出路外的车辆在该区域上不会发生倾覆,行驶在净区内的车辆能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通常能再次安全地返回行车道。
2.0.3避险车道truck escape ramp
在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制动失效车辆驶离、减速停车、自救的专用车道。
2.0.4六公开标志toll-gate information
设置于收费站进口前用于告知驾驶人员收费站名称、审批机关、收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起讫年限、监督电话等内容的公告牌。

2.0.5 U形转弯U-shaped curve
在高速公路主线设置的双向成对可供误行车辆掉头驶回原方向的车道。
2.0.6连续长、陡下坡路段continuous downhill section
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纵坡和坡长为以下状况时,按照连续下坡路段考虑,限定标准为:平均纵坡度2.5%路线长度20km;平均纵坡度3.0%路线长度14.8km;平均纵坡度3.5%路线长度9.3km:平均纵坡度4.0%路线长度6.8km。

2.0.7被交道路intersected road
本规范所指被交道路为与高速公路以互通式立交相连接的道路。
2.0.8前基准点the previous base point
减速车道为无辅助车道的直接式时,可以其渐变段起点作为前基准点。
诚速车道为平行式或设轴助车道的直接式时,可以其减速车道起,点作为前基准点。主线相互分流路段,可以渐变加宽段起点作为前基准点。
前基准点不具备设置指路标志条件时,可向分流鼻方向适当偏移,选取新的前基准点,偏移长度不宜超过渐变段长度。收费广场渐变段起点为前基准点。
2.0.9后基准点the back base point
加速车道为平行式或直接式时,可以其渐变段的终点作为后基准点。收费广场渐变段终点为后基准点。
2.0.10特大桥、大桥、中桥the large--span bridge,the bridge,the medium bridge
特大桥、大桥、中桥桥梁长度根据表2.0.10确定。

3基本规定
3.1公路建筑界限
3.1.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
3.2信息发布规定
3.2.1强制性信息发布应符合法律、标准、规范的要求。
3.2.2交通安全设施及其附属物不应出现商业广告信息。

3.3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3.3.1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分类、形状、图案、颜色、文字、规格,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
3.3.2交通标线由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所构成,向使用者传递有关公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可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3.4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3.4.1交通安全设施采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必须满足安全和使用的功能要求,应有权威机构的检验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安全设施工程与公路主体及其他专业间界面
4.1基本规定
4.1.1甘肃省气候、地形多样化,在山区公路、湿陷性黄土区公路和桥隧比较高的公路.安全设施设置受到局限,应提前介入主体工程。对无法设置于路侧的标志、护栏等进行协商,划分工作界面,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4.2安全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界面
4.2.1标志等设于高速公路桥梁、路肩挡墙、隧道路段时,安全设施专业提供设置桩号、受力条件、预埋件的安装方式等预埋要求资料:主体工程负责桥梁、路肩挡墙、隧道预埋件结构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标志安装由安全设施专业负责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4.2.2路侧路肩挡墙段设置混凝土护栏,由主体工程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4.2.3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长度由主体工程设计。开口处护栏由安全设施专业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4.2.4避险车道土建部分由主体工程设计,两侧及坡顶护栏采用混凝土护栏,由主体工程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避险车道的标志、标线、立面标记,轮廓标等由安全设施专业负责设计,照明、监控由机电专业设计,并分别计列工程数量。
4.2.5特大桥、大桥、中桥内、外侧设置桥梁护栏,由主体工程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桥梁端部钢柔过渡段、路基段护栏及安装由安全设施专业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4.26小桥、明涵、通道段路侧、中央分隔带设置波形梁护栏,由安全设施专业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波形梁护栏基座、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由安全设施专业提出预埋要求,主体工程负责护栏预留孔及预埋件设计并计列工程数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全套,图纸,清单,算量书,计价表,钢结构厂房预算,预算底稿,钢结构厂房预算、图纸、手算底稿一整套 全套,图纸,清单,算量书,计价表,钢结构厂房预算,预算底稿,钢结构厂房预算、图纸、手算底稿一整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055-2020
备案号:J11982-202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2020-12-29发布2021-05-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DB62/T 3055,DB62/T 3055-2020,建筑抗震设计,DB62/T 3055-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1总则
1.0.1为适应我省高烈度地漫区多、活动断裂分布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厚度黄土分布广、危险地段及不利地段多以及黄土分布区地震地质灾害频繁、中小型工程多等地区特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国标建筑抗提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行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2010(以下简称《高规》)的原则精神,结合我省场地特点、工程实践、设计经验及近年科学研究成果,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7度(0.10g、0.15g)、8度(020g、030g)、9度(0.40g)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等跨度钢屋盖结构、门式刚架钢结构、多低层砖砌体结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
注:本规程“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
1.0.3我省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抗规》《高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砼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以下简称黄土规)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本规程条文系国家抗规》、《高规有关抗震条文的补充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全新世断裂(Q4)Holocene fault
距今1.0万年以来在地表或近地表发生过位移的活动断裂(舍隐伏活动断裂)。在本规程中等同于《抗规》中的“发震断裂”。
2.1.2晚更新世断裂(Q3)Late Pleistocene fault
距今1万年~12万年期间在地表或近地表发生过位移、断错的晚更新世地层或地质、地貌单元的活动断裂。
2.1.3第四纪早中期断裂(Q1~2)Early and middle Quatemary fault
断错早中更新世地层或地质、地貌单元,但被全新统至上更新统覆盖的断裂。
2.1.4隐伏活动断裂buried active fault
平原或盆地区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在地表没有醒目迹线的活动断裂。
2.1.5活动断裂避让带unsafe zone along active fault
指避开能够直接产生地表破裂的未来同震错动面或滑动面。确定避让带宽度的原则是有效避开活断裂同震错动对地面建筑物的直接破坏,诚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
2.1.6黄土地震滑坡seismic loess landslide
由于地震作用直接诱发的黄土滑坡。
2.1.7新黄土震陷seismic subsidence of new loess
在地震作用下新黄土(Q3,Q4黄土)结构遭受破坏而突然产生的附加残余变形。在宏观上表现为场地沉降、破碎、裂缝或者斜坡
的台阶式沉降。
2.1.8饱和新黄土地震液化seismic liquefaction of saturated new loess
饱和新黄土在地震作用下,动孔隙水压力因消散缓慢而上升,从而使有效应力降低,抗剪强度减小甚至丧失,最后饱和新黄土土层发生显著残余变形,在缓斜坡或者斜坡地区可能引发液化层上覆土体的侧向流滑或泥流。
2.1.9抗震性能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基准的结构抗震设计。
2.1.10一*级class1*
抗震构造措施满足特一级要求,其他抗震措施均同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抗震等级。
2.1.11少墙框架结构few wall frame structure
在框架结构的纵横向布置少量剪力墙、剪力墙间距不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下先行破坏,只在多遇地震下给结构提供一定刚度,满足多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变形限值要求者为少墙框架结构。该结构只用于丙类建筑。
2.1.12宽扁梁框架结构wide-flat beam frame structure
当框架结构中梁截面宽度大于梁高且大于垂直于梁轴方向的柱宽时,称为宽扁梁框架结构。

3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目标
3.1.1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D50223-2008第3.0.1条的原则及各项规定确定。
3.1.2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中专、技校)的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3城乡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和乡镇卫生院诊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养老建筑中的老人用房、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和儿童福利院房屋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4体育场馆(含高等院校、中小学风雨操场)、展览中心等可作为地震避险场所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5建筑面积超过5000m2或3层及以上商业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区别确定其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3.1.6县及县级以上城市防灾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3.1.7城镇长途电信和移动通信枢纽楼的主机房和天线支承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4场地、地基和基础
4.1场地
4.1.1建设场地应根据地震活动、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性质及地形地貌等地震灾害影响因素,参考表4.1.1划分为抗震有利地段、一般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选择建设场地时,应根据工程的需要,优先选择有利地段,其次选择一般地段,避开危险地段;当场地位于不利地段时,应根据场地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的地震效应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
兰州市区、天水市区和庆阳市区黄土地震滑坡、新黄土震陷和饱和新黄土液化的评价参考图4.1.1-1~4.1.1-18(见附录E)。相应的场地划分,可根据设计考虑的超越概率下场地的地震灾害来划分。在设计考虑的超越概率下,斜坡稳定、具有轻微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一般地段;斜坡较稳定、具有中等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不利地段;斜坡不稳定、具有严重的新黄土震陷或饱和新黄土液化时,场地为危险地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7.060
A 47 DB62
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
DB62/T 2856—2018
防雷工程图纸编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rawings
2018 - 01 - 23 发布 2018 - 03 - 01 实施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2/T 2856,DB62/T 2856-2018,编制技术,防雷工程图纸,DB62/T 2856-2018 防雷工程图纸编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工程图纸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图纸组成和绘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工程图纸及专项防雷工程图纸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786-2012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1-2010、GB/T 5078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
下重复列出了GB/T 50001-2010、GB/T 50786-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工程图纸 project sheet
根据投影原理或有关规定绘制在纸质介质上的,通过线条、符号、文字说明及其它图形元素表示工
程形状、大小、结构等特征的图形。
[GB/T 50001-2010,定义2.0.9]
3.2
图例 legend
将比较复杂的设备、器件或装置用统一简单的图形符号来表示,便于图纸的绘制。
3.3
平面图 the floor plan
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各结构构件及内部功能布局等情况,以水平投影方法绘制的图样及相应的图例
所组成的图纸。
3.4
立面图 elevation
在与工程结构立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做的正投影图,称为立面图。
3.5
剖面图 profile map
剖面图又称剖切图,是通过对有关的图形按照一定剖切方向所展示的内部构造图例,剖切图是假象
用一个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移去介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对于剩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做的
正投影图。
3.6
大样图 master drawing
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特殊性放大标注,较详细的表示出来。
3.7
详图 engine detail
在原图纸上无法进行表述的图样,为了清楚地表述细节而用较大的比例进行详细制作的图纸。
3.8
示意图 sketch map
大体上描述或表示物体的形状、相对大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描述某器材或某机械的
大体结构和工作的基本原理,描述某个工艺过程的简单图示叫做示意图。
3.9
施工图 working drawing
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构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
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
3.10
系统图 overview diagram
概略地表达一个项目的全面特性的简图,又称概略图。
[GB/T 50786-2012,定义2.0.1]
3.11
接线图(表) connection diagram(table)
表达项目组件或单元之间物理连接信息的简图(表)。
[GB/T 50786-2012,定义2.0.5]
3.12
保护范围图 protection range chart
根据滚球法绘制的接闪器与被保护物之间的保护范围关系图。
3.13
竣工图 record drawings
防雷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实际情况绘制的图纸。
4 图纸组成
4.1 封面
应有工程的全名、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设计人员、设计证书编号、项
目编号、设计日期等信息。
4.2 目录
应按照防雷分项工程顺序编制相应的图纸序号和对应的图名。
4.3 设备材料汇总表
应按照设计图中设备及材料的总数编制,序号所对应的设备和材料应依据设计图纸的编号编排。
4.4 设计说明
4.4.1 工程概况
说明防雷工程的基本情况。主要说明防雷工程项目的位置、被保护物的防雷类别、被保护信息系统
的防雷等级,防雷工程应做的分项目名称等。
4.4.2 设计依据
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文件名称和文号;设计所采用法律法规、标准等;设计基础资料。
4.4.3 设计参数
所采用的滚球半径、电气参数、高度、机械强度值(抗风、抗震等);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等电位联接的形式、屏蔽系数等相关信息;电源、信息系统安装的电涌保护器(SPD)的主要技术参
数,如标称放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以及相应级别的冲击电压、插损等参数以及相关的试验类型。
4.4.4 施工说明
某些设备、装置或做法无法在图纸上表达的,在施工说明中应说明具体施工方法、工艺或安全注意
事项、辅助技术措施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2-10-09 17:53:20

提问网友:我是湖北的


安装,湖北,答疑:室外给排水-湖北这几个室外阀门,应该套阀门井吗。怎么套定额?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应该套阀门井

根据尺寸套相应 土方,砌筑、混凝土 、钢筋、模板等定额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10-09 17:52:33

提问网友:yhy


板洞附加筋如果在属性处输入,附加筋应该是按照锚入梁计量的,但图纸中X向的附加筋有一端是没有锚入梁内的,我想问:

  1. 怎么确定X向附加筋的长度,直接量可以吗?

  2. 图上的附加筋怎么绘制精确点呢?

  3. 土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板洞附加筋的精确输入-广西壮族自治区

解答网友:


表格输入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5-3082-2014
备案号 J12734-2014
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lcationg for reinforced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on
2014-06-26 发布 2014-10-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82,DB62/T 25-3082-2014,钢筋直螺纹连接,DB62/T 25-3082-2014 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连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 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工艺科学 做法统一、 节约资源,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 度地区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各类构筑物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 16mm~40mm 的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和验收
1.0.3 本规程中钢筋直螺纹连接主要包括:墩粗直螺纹、滚轧直
螺纹两种连接形式,其它连接形式可参照执行
1.0.4 钢筋直螺纹连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
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钢筋直螺纹连接 steel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on
钢筋连接端头经剥肋滚轧形成表面带螺纹的丝头与带内蝶、纹的连接件(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轴向拉力或压力的一种机械连接技术。
2.1.2 钢筋端头辙粗 upsetting of end of the bar
分规格按要求在液压辙粗机上辙粗钢筋接头端。
2.1.3 钢筋辙粗剥肋滚轧直螺纹丝头(简称:辙粗直螺纹丝头)
reinforced upsettingstripping rib rolling straight thread head (Abbreviation:Upsetting straight screw thread head)
根据钢筋原材规格和连接的要求,先行辙粗之后用剥肋滚轧套丝机在辙粗段上制作直螺纹端头。
2.1.4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丝头(简称 剥肋滚轧直螺纹丝头) reinforced rib pee ng rolling straight thread head (Abbreviation:
Wire stripping rib rolling straight thread head)
根据钢筋原材规格,用钢筋剥肋滚轧套丝机先将钢筋的纵横肋剥去,然后再进行滚丝的端头。
2.1.5 套筒 socket
可传递钢筋轴向拉力或压力的带内螺纹的机械连接用的专用钢套管。
2.1.6 护丝帽 thread protector cap
套在钢筋丝头上保护丝扣的塑料保护帽。
2.1 .7 接头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 of splice
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
2.1.8 接头残余变形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splice
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井卸载后,在规定的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
2.1.9 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 total elongation of splice sample at maximum tensile force
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总伸长率。
2.1.10 直螺纹连接接头长度 length of splicing of straight thread
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

3基本规定
3.0.1用于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3.0.2用于钢筋直螺纹连接的套筒材质及最小几何尺寸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中的相关要求。
3.0.3钢筋接头的工艺检验及型式检验应按照《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的试验方法取样及试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3.0.4钢筋直螺纹连接形式采用镦粗直螺纹或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方式设计未明确时,应在图纸交底中予以明确。
3.0.5钢筋直螺纹接头连接件(套筒)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4现场接头的加工与连接
4.1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
4.1.1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应符合图4.1.1的要求。

4.2.1钢筋直螺纹连接用套筒按连接的丝头类别分为:镦粗直螺纹套筒和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
4.2.2常用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按型式分为三类(表4.2.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25-3077- 2014
备案号: J12577-2014
湿陷性黄土地区抗疏力稳定士路面基层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nti - collapsing stabilized so highway roadbases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
2014-01-16 发布 2014-07-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2/T 25-3077,DB62/T 25-3077-2014,抗疏力稳定土,湿陷性黄土地区,路面基层技术,DB62/T 25-3077-2014 湿陷性黄土地区抗疏力稳定土路面基层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抗疏力材料,做到经济适用,科学合理,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新建 改建的一级及以下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的抗疏力底基层、基层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 抗疏力底基层 基层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抗疏力材料 anti-collapsing material
抗疏力材料是一种由多组分组成的具有稳定、固化土功能的土壤添加剂 抗疏力材料分为液剂和粉剂,通常情况下两者同时添加使用。
2.0.2 抗疏力稳定土 anti-collapsing stabilized soil
由适 的抗疏力材料与土壤、砂石料按比例混合,以最佳含水拌合均匀而成的?昆合料称为抗疏力稳定土(混合料)。
2.0.3 抗疏力底基层 anti- collapsing subbase
抗疏力稳定土(混合料)按规定经摊铺、整形、压实成型,具有一定厚度而成为路面底基层结构的某一层次, 称为抗疏力底基。
2.0.4 抗疏力基层 anti- collapsing base
抗疏力稳定土 昆合料)按规定 摊铺 整形 压实成型,具有定厚度而成为路面基层结构的某 层次,称为抗疏力基层。
3 一般规定
3.0.1 抗疏力材料用于固化道路路面底基层与基层,应根据土的性质、工程要求、施工条件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应用的合理
3.0.2 应对抗疏力材料的土质及其变化情况作充分调查与必要的试验
3.0.3 抗疏力底基层与抗疏力基层施工需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抗疏力底基层与抗疏力基层材料的试验检测 抗疏力材料与抗疏力稳定土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各项试验,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提供抗疏力材料试验报告
2 配合比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抗疏力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
3 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所使用抗疏力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与固化机理,理解使用性能与方法,掌握抗疏力稳定土现场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抗疏力材料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工作;
5 认真组织试验路段的铺筑,记录施工全过程,及时总结疏力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材料性能进行复测,严禁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
3.0.4 抗疏力底基层与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查按本规程规定进行,并按现行施工与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工程监理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道路工程的规定,按照抗疏力材料的性能要求及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对抗疏力稳定土现场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理
4 材料与设计
4.1 抗疏力材料
4.1.1 抗疏力材料分为液剂与粉剂,抗疏力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除应符合行业标准 土壤固化剂 CJ 307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 的规定,还应符合表 1.1的 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 25-3076-2013
备案号: J12530-201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13-12-23 发布 2014-06-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76,DB62/T 25-3076-201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DB62/T 25-3076-201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通过采取有效节能技术措施,改善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用能效率,降低供暖、通风、空调及照明等方面的能麓,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住宅、公寓、宿舍等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1.0.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在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供暖、空调、通风等设备系统能效的基础上,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
1.0.4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改造判定,结合节能诊断结果,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并制定节能改造方案。
1.0.5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全面节能改造
对既有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与照明系统、水系统等各个分部均进行节能改造。
2.0.2 部分节能改造
对既有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水电、电气与照明系统等的一项或几项进行节能改造。
2.0.3 节电率
节电率是在生产的一定可比条件下 采取节电措施之后节约能源的数量,与未采取节电措施之前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它表示所采取的节电措施对能源消费的节约程度。
3 一般规定
3.1 基本原则
3.1.1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应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的节能政策和现行标准的规定,结合甘肃省地理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在节能诊断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改造,并宜结合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3.1.2 既有居住建筑在开展节能改造前后均应对建筑的可靠性和防火安全性进行评价。对不能保证后续使用年限 20 年的建筑,
不宜进行全面建筑节能改造。
3.1.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及建筑结构状况、热工性能、配电和照明系统、供暖空调系统以及居住环境进行节能诊断,并根据节能诊断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3.1 .4 节能改造的诊断、设计和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3.1.5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宜以一个集中供热小区为单位进行,同步实施供暖系统改造和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全面节能改造后,在保证同一室内热舒适度水平的前提下,热源端的节能量不应低于 20% 。对建筑围护结构和供暖系统实施全面改造的条件不具备时,应优先选择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大、节能效果显著的环节实施部分改造。
3.1.6 既有居住建筑实施全面节能改造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集中供暖系统应具有室温调控和热计量的基本功能;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改造,应有效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并应同时改善自然通风条件。
3.1.7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应优先选用安全、对居民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污染小、安装工艺便捷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有条件的宜采用绿色建材。
3.1.8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外立面的建筑装饰效果,并满足墙体保温隔热、防火以及抗震等方面的要求。
3.1.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制定和实行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4 节能诊断
4.1 一般规定
4.1.1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的耗能情况和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节能诊断。
4.1.2 节能诊断前,应提供建筑安全性评定报告并提供下列资料:
1 工程竣工图和相关技术文件;
2 房屋、设备历年修缮、改造、装修记录:
3 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 1-2 年的运行记录;
4 典型运行期内室内温、湿度状况;
5 近期(1 -2 年)能源消费账单(包括:燃气、燃煤、电、水、蒸汽等) ;
6 其它相关资料。
4.1.3 节能改造前应制定详细的节能诊断方案,诊断后应编写节能诊断报告。
4.1 .4节能诊断中的检测项目应按《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规定进行。
4.1.5 承担建筑节能检测的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
4.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2.1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按不同气候区划、围护结构类型、结构形式,对下列项目进行节能诊断:
1 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
2 外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
3 围护结构的结构热工缺陷及热桥部位的影响;
4 外部遮阳设施的遮阳效果;
5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6 外窗、透明幕墙的现场气密性;
7 荷载及使用条件的变化;
8 墙体材料的基本构造做法及墙面缺陷现状;
9 屋面基本做法及渗漏状况;
10 幕墙的基本做法。
4.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竣工图,调查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使用材料,透明外围护结构、遮阳装置的种类和规格,保温隔热方面的设计变更等信息,调查实际施工状况与竣工图的相符性。
2 实地检查外围护结构的现状,保温结构完好程度,缺陷程度;遮阳装置实际使用情况和完好程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 25-3075-2013
备案号: J12531-2014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Code for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detecting technology of highway tunnel
2013-12-23 发布 2014-05-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75,DB62/T 25-3075-2013,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法,检测技术,DB62/T 25-3075-2013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统一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检测行为和检测结果,提高检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竣(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公路隧道专项检查。
1.0.3 本规程规定了利用地质雷达检测公路隧道的基本内容、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1.0.4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元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对检测对象不造成破损或轻微损伤 但不影响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
2.1.2 地质雷达法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
利用电磁波对介质体内部结构进行探测的方法。
2.1.3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物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储存极化电荷的能力。
2.1 .4 相对介电常数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介质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
2.1.5 中心频率 center frequency
天线通频带之间频率的算术平均。
2.1.6 采样率 sampling rate
每个采样周期采集的信号点数。
2.1.7 时窗 time window
雷达系统对反射波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2.1.8 电磁波波速 electromagnetic wave velocity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1.9 初至first arrival
激发时,在某测点观测到的第一个波到达的时间。
2.1.10 有效异常 effective anomaly
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2.1.11 干扰异常 interference anomaly
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
2.1.12 时域 time domain
电磁波以时间为变量的振幅、相位函数,即时间波形。
2.1.13 频域 frequency domain
电磁波以频率为变量的振幅、相位函数,即频率、相位谱。
2.1.14 同相轴 lineups
各道上相位相同的极值(俗称波峰或波谷)的连线。
2.1.15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号的峰值功率和噪声平均功率之比。
2.1.16 增益 gain
对雷达波信号进行放大或补偿的处理。

3 基本规定
3.0.1 地质雷达法检测前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必须根据检测内容,依据隧道施工设计图和施工记录,编制检测大纲;
2 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大纲,明确检测目的、分工及注意事项;
3 施工单位应在待测隧道衬砌面上标记出准确里程;
4 现场检测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复核检测资料、工作内容及现场工作条件,完善工作技术路线,清除测线位置处及行进途中的障碍物并做好里程标记,确保整体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仪器必须具备防潮、防尘、防震功能以满足特殊环境的检测需要;
6 检测前应对检测仪器和检测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7 雷达数据采集过程中宜有 名专业技术人员。
3.0.2 地质雷达法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新建公路隧道工程竣(交)工验收和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地质雷达测线应以纵向布线为主,环向布线为辅,并记录测线准确位置;
2 新建隧道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抽检,地质雷达的测线位置、数量和长度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隧道拱顶和两侧拱腰部位必须布置测线;
3 既有隧道工程大修普查,应根据检测目的布置测线,检测长度应超过病害范围各 10m;

4 检测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地质雷达法适用的检测范围包括:初期支护厚度、钢支撑间距、初期支护与围岩间空洞及不密实带;二次衬砌厚度、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空洞及不密实带、钢筋分布、预埋管件;仰拱厚度及回填密实性。
4.1.2 对于仰拱厚度、回填密实性检测结果应结合钻芯取样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4.1.3 地质雷达主机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增益大于等于 150dB;
2 信噪比大于等于 60dB;
3 不低于 位的采样分辨率;
4 不低于 16 位的模/数 (AlD) 转换器;
5 可选择信号迭加次数;
6 具备较小的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 .5 n8;
7 具有点测和连续测量功能;
8 手动和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9 可连接不同频率的天线;
10 具有数据回放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862/T 25-3073-2013
备案号: J12522-201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Code for durability design of comcrete structures
2013-08-13 发布 2013-12-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73,DB62/T 25-3073-20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DB62/T 25-3073-201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总则
1.0.1针对甘肃省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为使混凝土结构在长期环境作用下具有必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及构筑物达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确保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制定此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甘肃省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及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它特种混凝土结构。
1.0.3 本规范规定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应为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并具有必要保证率的最低要求。设计中可根据工程具体特点、环境条件及具体的施工条件等适当提高。
1.0.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除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在结构材料、构造、施工等方面,尚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环境作用 environmental action
温、湿度变化以及二氧化碳、氧、盐、酸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
2.1.2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e durability
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结构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适用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2.1.3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service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在预定的使用及维护条件下,可按其预定功能正常使用并具有足够保证率的年限。
2.1 .4 严酷环境 atrocious environment
盐渍土环境下环境作用等级为非常严重和极端严重,化学腐蚀环境下环境作用等级为非常严重的环境为严酷环境。
2.1.5 矿物掺合料 mineral admixture
指粉煤灰、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硅灰等能参与水化、凝结、硬化作用的矿物质粉体材料,其掺量以占总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比表刁亏。
2.1.6 混凝土碳化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空气中 CO 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
2.1.7 化学腐蚀对混凝土的侵蚀 chemical corrosion for concrete
酸、碱、盐、流动水等有侵蚀性的介质对混凝士的化学侵蚀,分为溶出性侵蚀、溶解性侵蚀、膨胀性侵蚀三种。
2.1.8 昆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chlorid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表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速度快慢的参数。
2.1.9 防腐蚀附加措施 additional measure for anti-corrosion
有别于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增加保护层厚度等常规于段来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其它措施,如使用混凝土表面涂层或防腐蚀面层、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和阴极保护等。
2.1.10 防腐阻锈外加剂 anti-sulfur and anticorrosion additive
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被盐类腐蚀和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抗腐蚀能力,增加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
2.1.11 盐渍土 saline soil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的总称。按地理区域划分,可分为沿海盐渍土区和内陆盐湖盐渍土区两个大区,本规范指内陆盐湖盐渍土。按照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士、硫酸盐渍土和碱性盐渍土。

3 基本规定
3.1 -般规定
3.1.1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不同的设计年限和不同的环境类别进行设计、施工、维护和检测。
3.1.2 结构或构件同时暴露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类别中时,耐久性设计应分别满足其环境类别的要求。
3.1.3 采用的结构类型、结构布置和结构构造应阻挡或减轻环境对结构的侵蚀作用,便于施工并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和维修。
3.1 .4 对于严酷环境条件下的重要工程,应采用多种综合防护措施。
3.1.5 对于重要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对预应力体系(如锚具、护套等)的使用年限做出专门评估。
3.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内容
3.2.1 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3.2.2 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3.2.3 与耐久性有关的结构构造措施与裂缝控制措施。
3.2.4 结构耐久性的施工质量要求。
3.2.5 严酷环境作用下重要工程的耐久性附加措施。
3.2.6 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检测与维护要求。

4 一般环境
4.1 -般规定
4.1.1 一般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即正常大气作用下混凝土碳化引起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
4.1.2 一般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与施工。
4.1.3 不同的碳化环境条件引起的钢筋锈蚀程度不同,应区别对待。
4.2 环境作用等级
4.2.1 一般环境中配筋棍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 4.2.1 确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25-3071-2013
备案号: J12409-2013
地源热泵系统王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 -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2013-05-30 发布 2013-09-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71,DB62/T 25-3071-2013,地源热泵系统,DB62/T 25-3071-201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利用可再生能源政策,规范我省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使地源热泵系统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的要求,根据甘肃省的地质、水文、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及污水为低温热源,以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和生活热水制备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确定系统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
1.0.4 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同时满足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污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及热水供应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位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装置与岩土体、地表水、地下水或污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榕液。
2.0.6 地表水换热系统 surface water system
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2.0.7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open-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2.0.8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closed-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2.0.9 地下水换热系统 groundwater system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0 直接式地下水换热系统 direct groundwater system
抽取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并返回到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1 间接式地下水换热系统 indirect groundwater system
抽取的地下水进入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到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2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13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14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由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2.0.15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垂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垂直土壤热交换器。

3 工程勘察
3.1 一般规定
3.1.1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除应符合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 的规定外,还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可行性评估。
3.1.2 对已具备水文地质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
3.1.3 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3.1 .4 浅层地热能资源可行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气候特征、能源供应条件、能源价格及当地政策;
2 拟采用浅层地热能类型、品质、可利用热量;
3 拟采用浅层地热能使用保证率、补充能源类型、利用方案;
4 拟采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难度、工期、成本;
5 拟采用浅层地热能寿命周期维护成本、寿命周期节能量、寿命周期节省运行费用以及增量投资回收周期;
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环境与安全评估。
3.1.5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
2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3 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4 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 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4 地埋管换热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4.1.2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 严禁损坏既有地下管线及构建物。
4.1.3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两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4.1 .4 通过热平衡计算分析、优化设计、运行监测与控制手段,实现地下岩土热平衡,满足地埋管换热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4.1.5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循环流量、水温和地埋管区域地下温度场检测系统。
4.1.6 除地埋管区域充足的小型单体建筑外,在没有辅助热源或辅助散热设备的情况下,地埋管换热系统不宜用于长期只供热(或只供冷)的建筑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1T25-3070-2013
备案号: J12410-2013
兰州地区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
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ìcation for inspecting of pump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rebound method in Lanzhou
2013-04-15 发布 2013-08-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70,DB62/T 25-3070-2013,兰州地区,回弹法,抗压强度,检测,泵送混凝土,DB62/T 25-3070-2013 兰州地区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统→使用回弹仪检测兰州地区泵送泪凝土抗压强度(以下简称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兰州地区工程结构中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当对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有检测要求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个依据。
本规程不适用非泵送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也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
1.0.3 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培训,并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1.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泵送泪凝土 pumped concrete
指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中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制作的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2 测区 test area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1.3 测点 test point
测区内进行的一个回弹检测点。
2.1 .4 测区泵送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onversion value of pump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est area
由测区的回弹代表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或测区强度换算表得到的该测区现龄期泵送棍凝土强度值。
2.1.5 泵送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estimation value of strength for pumped concrete
根据测区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推定的结构或构件中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构件中的?昆凝土强度值。

3 回弹仪
3.1 一般规定
3.1.1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应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法定计量检定单位的检定证书 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 CMC 及许可证证号等。
3.1.2 回弹仪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回弹仪>CB 9138 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1 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因弹仪弹击锤的标称能量应为 2.207J(普通棍凝土回弹仪)或 5.5J( 高强棍凝土回弹仪) ;
2 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 处;
3 在洛氏硬度 HRC 60 的钢础上, 2.207J 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80:t 5.5J 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83:t 2;
4 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直读示值系统;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 1 。
3.1.3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C。
3.2 检定要求
3.2.1 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进行检定:
1 新回弹仪启用前;
2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3 2.207J 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次, 5.5J 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次;
4 经常规保养后钢础率定值不合格;
5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6 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
3.2.2 回弹仪应由有法定计量资格的检定单位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回弹仪》 817 的规定进行检定。

4 检测技术
4.1 一般规定
4.1.1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宜具有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及委托单位和相关各责任单位的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数量及棍凝土类型、强度等级;
3 水泥品种,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
5 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6检测原因。
4.1.2 回弹仪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础上做率定试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 3. 1. 条的规定。
4.1.3 混凝土强度可按单个构件或批量两种方式进行检测。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4.1 .4 单个构件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 10 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 30 个且不需要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0.3m 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个。
2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2m 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0.5m ,且不宜小于 0.2m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检测面为非棍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本规程 4. 1. 条的规定进行修正。
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0.04m
6 检测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但不能打磨露出石子面,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 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4.1.5 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 30%且不宜少于 10 件。当检测批构件数量大于 30 个时,抽样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 25-3069-2013
备案号: J12411-2013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Standard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2013-04-15 发布 2013-08-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69,DB62/T 25-3069-2013,城市园林,绿地养护,DB62/T 25-3069-2013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1总则
1.01 为提高甘肃省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统一绿地管理质量标准,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道路绿地、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的养护管理。由于甘肃省城镇地域环境及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各城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1.03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应遵循绿化、美化、香化的原则,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符合园林绿化工程设计要求,充分体现设计意图,不妨碍交通、通信线路、市政设施和房屋建筑。
1.04 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城市建设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CJl厅 82-99 、《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 1/50016-1998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国标和行标。
1.05 根据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标准将园林绿地的养护质量等级和作业等级由高到低分别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术语
2.01 道路绿地 green space attached to urban road and square
城市范围内的道路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口及桥头绿地等。
2.02 公园绿地 public park
向公众开放,以游想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避险等作用的绿地,主要包括综合性公园、杜区游园、游乐园、专类园、其它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2.03 附属绿地 attached green space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2.04 生产绿地 productive plantation area
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主要包括苗圃和花圃等用地。
2.05 防护绿地 green area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林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和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2.06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 green spac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对建植后的园林绿地所进行的经常性和长期性的管护活动,以保证和促进园林植物健康生长 持续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和美化功能,达到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预期效果。其内容主要包括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补植、病虫害防治、卫生保洁、安全巡逻及越冬防风防寒等养护管理措施。
2.07 黄叶株 yellow leaf plants
直观可视范围内,单位面积病虫害黄叶量占总面积 5% 以上的植株。
2.08 绿地杂草率 green weeds rate
单位面积绿地中非设计种植植物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09 斑秃率 alopecia areata rate
单位面积草坪中斑秃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10 枯黄率 withering rate
单位面积草坪中枯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11 病虫害危害率 rate of pests and diseases
单位面积绿地中受病虫害危害的面积(株数)占总面积(总株数)的百分比。
3 道路绿地
3.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范围内的行道树、分车带、交通岛绿地、立
体交叉口及桥头等绿地。
3.2 质量等级
3.2.1 一级:
1 树木生长旺盛,生长季节叶色正常,黄叶株在 2% 以下。
2 常绿树树形整齐美观,落叶乔木侧枝分布均匀,树干通直,树姿优美,无枯枝干梢。
3 树木病虫害危害率在 3% 以下。
4 树体周围无堆物,无房包树现象,无搭棚、围栏,无人为破坏,无张贴,无乱刻乱画,无乱钉乱挂。
5 元枯株、死树、断桩和坏桩。
6 新植行道树成活率 979毛以上,及时补植,栽植五年以上树
木保存率 1009岛。
7 树穴(池)低于围边lOcm
8 绿地杂草率在 2% 以下,无污物,无杂物,无积水。
9 绿篱、花篱和模纹花坛等生长旺盛,整齐美观,无枯叶、残花,无死株、缺株和断档。
10 草坪叶色正常,保持坪面平整,无秃斑,无枯黄,病虫害危害率在 3% 以下。
11 乔灌草修剪合理,充分体现设计要求,保持三季有花。

4 公园绿地
4.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综合性公园、社区游园、游乐园、专类园、其它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4.2 质量等级
4.2.1 一级:
1 乔灌木生长旺盛,生长季节叶色正常,无枯黄叶株。
2 常绿树树形美观,落叶乔木树姿自然优美,无枯枝干梢。
3 绿篱、花篱生长旺盛,模纹花坛造型图案清晰,无死株、枯株、缺株和断档。
4 草坪叶色正常,坪面平整,无斑秃,无枯黄,无抽穗现象。
5 花卉生长旺盛,色影艳丽,保持三季有花。
6 树术花草病虫害危害率在 3% 以下。
7树木花草元人为损害,无张贴,无乱刻乱画,无乱折乱摘,无乱踩乱踏。
8 绿地杂草率在 2% 以下,无生活垃圾。
9 新植树成活率在 98% 以上,栽植五年以上树木保存率8%。
10 水面无漂浮物,无杂物,水质清洁,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1 园内设置导游图,岔路口设置道路方向指示牌,植物铭牌,且园林设施完好无损,游乐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12 公园绿地内无乱设商业服务摊点现象。
13 草坪、地被植物覆盖率 100%
4.2.2 二级:
1 乔灌木生长较好,生长季节黄叶株在 3% 以下。
2 常绿树树形美观,落叶乔木树姿自然优美,偶有枯枝干梢。
3 绿篱、花篱生长较好,死株、缺株率在 3% 以下。
4 草坪叶色正常,坪面平整,斑秃率和枯黄率分别在 2%下。
5 花卉整体观赏效果好,保持二季有花。
6 树木花草病虫害危害率在 5% 以下。
7 树木花草无明显人为损害,无张贴,无乱刻乱画,无乱折乱摘,乱踩乱踏现象。
8 绿地杂草率在 5% 以下,卫生状况良好。
9 新植树成活率在 95 %以上,栽植五年以上树木保存率在98 %以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5-3068-2013
备案号:J12412-2013
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技术规程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block wall heat preservation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3-04-15发布2013-08-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68,DB62/T 25-3068-2013,墙体保温,断热节能,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DB62/T 25-3068-2013 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了促进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推广,规范其保温体系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明确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验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严寒与寒冷地区,抗震设防8度及以下地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采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作为非承重墙体材料的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tructure
集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实现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的建筑节能技术。
2.1.2新热节能复合砌块foam concrete self-insulation blocks
(Heat-blocking energy-saving composite block)
以快硬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轻集料为骨料,短切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发泡剂形成水泥石微孔基体,通过流态制浆工艺与聚苯板等保温芯材一次整体复合制成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简称复合砌块。
2.1.3新热节能复合砌块墙体保温体系(以下简称墙体保温体 non-load-bearing self-insulation system with blocks
以非承重型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为墙体围护和保温材料,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梁、柱等热桥部位采用与其同材质的微孔水泥保温板等方式处理后,形成的保温层与建筑墙体同寿命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
按使用部位不同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填充墙自保温系统,主要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自保温体系墙体:二是新热节能复合砌块贴砌复合保温系统,主要用于剪力墙结构或承重多孔砖砌体结构复合外墙,即在结构墙体外侧模内置或贴砌断热节能复合砌块,形成复合保温墙体。
2.1.4微孔水泥保温板块foam cement insulation blocks
微孔水泥保温板块采用低收缩快硬水泥为胶凝材料,短切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少量阻燃型EPS颗粒为轻集料,通过物理发泡方式制成,与复合砌块基体同材质,水泥石基体闭孔孔径应小于1mm。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耐久性,可实现与建筑主体结构同寿命,配合复合砌块使用,处理梁柱热桥部位保温。
2.1.5专用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special masonry mortar and rendering coating mortar
用水泥等胶结材料、细集料、糝合料、保水剂及其他外加剂等原料,在工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较高粘结力、抗裂性能,专门用于轻质保温复合砌块砌筑和抹面的干混砂浆。
2.1.6薄灰缝砂浆thin layer mortar
砌筑灰缝厚度为3mm~5mm的灰缝砂浆。
2.1.7聚合物水泥抗裂抹面砂浆anti-crack mortar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为主要原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主要用于保温墙面粉刷和自保温砌体与梁柱剪力墙交接处的抗裂处理。
2.1.8界面砂浆interface treat mortar
用于改善基层墙体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1.9聚合物水泥粘结砂浆cohere mortar
用于在热桥部位粘贴微孔水泥保温板块的聚合物砂浆。
2.1.10锚周件anchors
连接微孔水泥保温板与现浇混凝土粱柱剪力墙的专用连接件,通常情况下由具有防腐性能的高强塑料或金属螺杆、螺母和塑料圆盘等部分组成。

3基本规定
3.0.1墙体保温体系主要包括自保温填充墙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复合保温墙体系。体系的组成材料应由产品制造商配套供应。
3.0.2墙体保温体系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包括复合砌块自保温砌体、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的梁柱剪力墙等热桥部位的保温及通过贴砌复合砌块所构成的复合墙体等。
3.0.3墙体保温体系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抗裂和耐久性能。
3.0.4自保温体系工程的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复合砌块与梁柱及剪力墙结合处应采取有效的抗裂措施。
3.0.5墙体保温体系的热阻应满足对墙体热工性能的设计要求。
3.0.6复合砌块砌体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和抹面。
3.0.7微孔水泥保温板块应用粘结砂浆粘贴,并用锚固件固定。

4材料
4.1复合砌块技术指标
4.1.1复合砌块的块型结构和外观尺寸、抗压强度、干密度、强度级别、热工性能、干燥收缩、抗冻性、耐火极限、砌体抗冲击性、砌体单点吊挂力等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条文规定。
4.1.2复合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表4.1.2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 25-3066-2013
备案号: J12414-2013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on foam glass
2013-04-15 发布 2013-08-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66,DB62/T 25-3066-2013,泡沫玻璃,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系统,DB62/T 25-3066-2013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技术规程

1总则
1.0.1 为规范泡沫玻璃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及既有建筑改造的各类民用和工业建筑节能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执行本规程时尚应遵守国家、行业和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泡沫玻璃 foam glass
以废玻璃、粉煤灰、发泡剂和改性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细粉碎和均匀混合后,再经过高温熔化、发泡、退火等工艺制成的闭孔轻质无机非金属材料。
2.0.2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系统 foam glass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以泡沫玻璃保温板为保温隔热层材料,由粘结层、保温隔热层、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的建筑保温隔热系统。
2.0.3 不燃性保温材料 non -inflammable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按《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 5464 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符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级的保温材料。
2.0.4 界面砂浆 interface treating mortar
用以改善基层墙体和保温层表面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0.5 粘结砂浆 adhesive mortar
把泡沫玻璃粘结到基层墙体上起固定作用的材料。
2.0.6 抹面砂浆 plastering mortar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干粉聚合物水泥砂浆。
2.0.7 网格布 alkali-resistant fiberglass mesh
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织造,经有机材料涂覆处理的网布。置于抹面层中,用于提高抹面层抗冲击强度和抗裂性的增强材料(简称网格布)。
2.0.8 锚栓 fang bolt
由耐腐蚀、耐老化高分子材质和(或)金属材料制成,包括自攻螺钉、塑料膨胀套管等和圆盘固定片,用于将增强网固定于基层墙体的专用连接件。
2.0.9 防火隔离带 fireproof barrie
由燃烧等级为 级的保温材料构成的有→定宽度且水平闭合的环状外墙外保温带,具有阻挡火焰传播的作用。
2.0.10 固定件 fixed part
由不锈钢或高强塑料制成包括顶板、承托板、模入板等组成的加固件。
3 基本规定
3.0.1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系统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3.0.2 外保温工程应能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
3.0.3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系统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
3.0.4 外保温工程应具有防水、防渗透性能。
3.0.5 泡沫玻璃建筑保温隔热系统所用的界面剂、粘结砂浆、抹面砂浆等配套材料应为 级材料,饰面层也应为 级材料。
3.0.6 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级。
4 性能要求
4.1 系统性能
4.1.1 泡沫玻璃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