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0月 ( 第 92 页)

文件1: JG-法规-精华考点一本通(28.49MB)

文件2: 2022一建【法规】屠龙刀●通关必刷题(111.82MB)

文件3: 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冲关宝典 (上)(1.45MB)

文件4: 022.2022【JG】一建法规-冲关宝典(中)_1(12.05MB)

文件5: LYJ-法规-口袋书(32MB)

文件6: 建工-22一建《工程法规》易错题集锦(17.66MB)

文件7: 一建法规-口诀50条_1(3.68MB)

文件8: 一建高频考点手册(141个)-法规(55.39MB)

文件9: 中教-22一建《工程法规》学习地图(7.91MB)

文件10: 独家发布_2022一建法规考前点睛_1(13.11MB)

文件11: 中教-22一建《工程法规》考霸宝典(3.1MB)

文件12: ZJ-法规-新增知识点5页纸(483.28K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安装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贵州

提问日期:2022-10-11 22:11:07

提问网友:小刘同学


请问:用广联达软件编制预算时,综合单价(定额子目一致)与“新点软件”综合单价一致的情况下。为什么工程造价不一致了。

土建,安装,市政,计价软件GBQ4.0,贵州,预算,答疑:请教:为什么广联达与新点软件综合单价一致,工程总造价金额不一致了?-贵州

土建,安装,市政,计价软件GBQ4.0,贵州,预算,答疑:请教:为什么广联达与新点软件综合单价一致,工程总造价金额不一致了?-贵州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造成的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五十三)
图集号:21CJ40-53
统一编号:GJCT-256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21CJ40-53,21CJ40-53图集,建筑防水图集,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五十三),彩色高清无水印 21CJ40-53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五十三) 参考图集.pdf

1概述
本图集主要介绍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建筑屋面、有防水设防要求的室内楼地面、墙面及非饮用水池的防水构造做法及应用技术。该公司的防水材料及其适用部位见表1。
表1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防水材料及适用部位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316-2013
《热塑性聚烯烃(TP0)预铺防水卷材》T/CBMR43-2019
《交叉层压聚乙烯(CLPE)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Q/YD05-2020
《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Q/YD10-2021
《复合铜箔胎基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YD112021
《带自粘层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Q/YD12-2021
《耐盐碱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YD17-2021
《高粘抗滑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Q/YD18-2021
《水性高粘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Q/YD19-2021
《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Q/YD21-202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屋面(含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室内有防水设防要求的房间及非饮用水池等部位的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3.2适用于明挖法、矿山法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和车站、管廊及地下人行空间等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4主要产品简介
4.1NRF-S666改性沥青高强型预铺防水卷材
以SBS和SBR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掺入改性助剂改善材料粘结性能,以高强型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表面覆盖玄武岩防(减)粘颗粒,颗粒表面喷涂增强涂层,下表面覆盖聚乙烯膜制成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4.0mm,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工程底板及外防内贴侧墙。
执行标准为《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Q/YD21-2020。其性能指标见附表1。
4.2NRFM501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SBS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细砂(S)、矿物粒料(M),下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所制成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3.0mm、4.0mm,采用热熔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用于地下时,不透水性应满足0.3MPa,120min要求。
4.3NRF-M502耐盐碱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SBS为改性剂,掺入复合耐盐碱助剂的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细砂(S),下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所制成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4.0mm,采用热熔法施工。适用于沿海及高盐碱地区的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耐盐碱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YD17-2021,其性能指标见附表2。
4.4NRF-M511复合铜箔胎基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内掺化学阻根剂的SBS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复合铜箔胎基为加强层,上下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所制成的
具备双重阻根性能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4.0mm。采用热熔法施工。适用于有种植需求的建筑屋面、地下室顶板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复合铜箔胎基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Q/YD11-2021,耐根穿刺功能满足《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35468-2017的要求,性能指标见附表3。
4.5NRF-M512化学阻根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内掺化学阻根剂的SBS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下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所制成的具备阻
根性能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4.0mm,采用热熔法施工。适用于有种植需求的建筑屋面、地下室顶板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阻根穿刺功能满足《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GB/T35468-2017的要求。
4.6NRF-M513带自粘层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以SBS和SBR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内掺化学阻根剂,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
下表面覆以涂硅隔离膜所制成的一种具备阻根性能的防水卷材。
厚度为4.0mm,采用自粘法施工(卷材搭接边应热熔粘结)。适用于有种植需求的建筑屋面、地下室顶板等防水工
程。
执行标准为《带自粘层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Q/YD12-2021。自粘层性能满足《带自粘层的防
水卷材》GB/T23260-2009的要求。阻根穿刺功能满足《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35468-2017的要求,其性能指标见附表4。
4.7NRF-S601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SBS、SBR和增粘树脂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作为涂覆层,聚酯胎基为加强层,上表面覆以聚乙烯膜(PE)、细砂(S)或涂硅隔离膜,下表面覆以涂硅隔离膜制成的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为3.0mm、4.0mm,采用自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23441-2009的PY类。
4.8NRF-S611快速反应粘强力交叉膜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以强力交叉层压聚乙烯膜与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复合而成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分为单面自粘和双面自粘。
厚度为1.5mm、2.0mm,采用湿铺法、自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湿铺防水卷材》GB/T35467-2017的B类。
4.9NRF-S613交叉层压聚乙烯(CLPE)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以SBS、SBR和特种增粘剂为改性剂,以交叉层压聚乙烯膜为加强层,上表面覆以增强纤维无纺布,下表面覆以涂硅隔离膜制成的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为1.5mm、2.0mm,采用湿铺法、自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交叉层压聚乙烯(CLPE)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Q/YD05-2020的P类,其性能指标见附表5。
4.10NRF-P701热塑性聚烯烃(TP0)防水卷材
以热塑性聚烯烃(TP0)合成树脂为基料,辅以抗氧剂、软化剂等多种助剂制成的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分为带纤维背衬型(L)、聚酯网格布内增强型(P)。
厚度为1.2mm、1.5mm、1.8mm、2.0mm。适用于单层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工程。应用于单层防水卷材屋面时,产品的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时间不小于2500。
执行标准为《热塑性聚烯烃(TP0)防水卷材》GB27789-2011。
4.11NRF-P702热塑性聚烯烃(TP0)预铺防水卷材
由热塑性聚烯烃片材、高分子压敏胶层、表面防(减)粘层或隔离材料组成的一种能与后浇混凝土粘结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总厚度为1.5mm、1.8mm、2.0mm,胶层厚度均不小于0.3mm。
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工程底板及外防内贴侧墙。
执行标准为《热塑性聚烯烃(TPO)预铺防水卷材》T/CBMF43-2019。
4.12NRF-P703热塑性聚烯烃(TP0)自粘防水卷材
由热塑性聚烯烃片材、高分子自粘胶层、涂硅隔离膜组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总厚度为1.5mm。采用自粘法施工,搭接缝应采用热风焊接。适用于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热塑性聚烯烃(TP0)防水卷材》GB27789-2011的H类,自粘胶层性能满足《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GB/T23260-2009的要求。
4.13NRF-P705耐根穿刺型热塑性聚烯烃(TP0)防水卷材
由热塑性聚烯烃片材(H类)、高分子自粘胶层和涂硅隔
离膜组成的一种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为1.5mm。采用自粘法施工,搭接缝应采用热风焊接。适用于有种植需求的建筑屋面、地下室顶板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GB27789-2011的H型。自粘胶层性能满足《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GB/T23260-2009的要求。阻根性能满足《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35468-2017的要求。
4.14NRF-P711高分子(HDPE)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
由高密度聚乙烯片材、高分子压敏胶和无机颗粒层共同组成的一种能与后浇混凝土粘结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厚度为1.2mm、1.5mm、1.7mm,胶层厚度均不小于0.3mm。
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适用于地下工程底板及外防内贴侧墙。
执行标准为《预铺防水卷材》GB/T23457-2017的P类。
4.15NRF-P713耐根穿刺型高分子(HDPE)自粘防水卷材由高密度聚乙烯片材、高分子自粘胶和涂硅隔离膜共同
组成的一种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为1.5mm,采用自粘法施工,搭接缝应采用热风焊接。适用于有种植需求的建筑屋面、地下室顶板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T
18173.1-2012的ZJS2类。阻根性能满足《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35468-2017的要求。
4.16NRF-C801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以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配以助剂、填充剂经聚合反应而成的具有橡胶特性的反应型湿固化防水涂料。
采用刮涂或喷涂施工。适用于非外露屋面、地下室、厨卫间、阳台及非饮用水池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13的I型。
4.17NRF-C811JS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以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和多种助剂制成的有机液料,和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无机粉料,使用时按规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涂覆在基层上形成致密涂膜的防水涂料。
采用辊涂或喷涂施工。适用于屋面、地下室、厨卫间、阳台及非饮用水池等防水工程。地下工程应采用Ⅱ型产品,并应满足0.3MPa、120min的不透水性要求。
执行标准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
4.18NRF-C832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以橡胶、沥青为主要组分制成,在应用状态下长期保持粘性膏状体的具有蠕变特性的一种防水涂料。其具有高耐热度、低熔融温度、节能环保及满足立面与卷材复合施工特性。
采用刮涂或喷涂施工。适用于地下及屋面防水工程,主要与沥青基防水卷材搭配使用形成复合防水系统。
执行标准为《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Q/YD10-2021,其性能指标见附表6。
4.19NRF-C852水性高粘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以合成高分子橡胶聚合物、乳化沥青制成A组分,使用时搭配破乳剂B组分,二者经专用喷涂设备喷涂到基面,并在长时间内保持高粘性且具有蠕变特性的一种防水涂料。
采用机械喷涂施工,与沥青基防水卷材形成复合防水系统。适用于地下室侧墙、坡屋面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水性高粘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Q/YD19-2021的V类。其性能指标见附表7。
4.20NRF-C853高淞抗滑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以乳化沥青、氯丁胶乳、丁苯橡胶为基料,配以多种功能助剂制成的粘结力强、抗滑能力强的一种高粘防水涂
料。分为I型、Ⅱ型。
采用辊涂或喷涂施工,可与沥青基防水卷材形成复合防水系统,适用于地下室侧墙、坡屋面等防水工程。
执行标准为《高粘抗滑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Q/YD18-2021。其性能指标见附表8。
5施工及质量控制
5.1改性沥青高强型预铺防水卷材施工及质量控制
施工可参考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地下防水系统应用手册》。
5.1.1基层应坚实、千净、无明水。
5.1.2地下底板施工时将卷材空铺于垫层上,地下墙外防内贴施工时将卷材临时固定于围护结构,使粘结面(覆砂面)朝向主体结构。
5.1.3卷材接缝宽度大于或等于100mm,且均采用热熔粘结,短边需采用沉砂处理。
5.1.4不得在卷材表面直接拖拽钢筋,钢筋吊放区域防水卷材上垫木方、木板。
5.1.5钢筋焊接作业时,在施焊部位下方防水卷材上洒水、撒沙预保护或在焊接区垫放潮湿防火毯。
5.1.6设置专人巡查,发现防水破损及时修补。钢筋绑扎前防水卷材发生破损,采用同材质沥青预铺卷材裁剪修补,钢筋绑扎后发生破损,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进行修补。
5.1.7专人清理杂物,防止卷材污染。
5.1.8不得在已验收合格的防水层上再进行打孔、凿眼、安装机械设备。
5.1.9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卷材表面泥砂、浮尘等杂物。
5.1.10保险机制:远大洪雨针对NRF-S666改性沥青高强型预铺防水卷材设置保险机制,对此产品在非不可抗力及非人为主观前提下发生的防水工程风险承保。(具体保险方案及责任赔偿详见保险协议)
5.2热塑性聚烯烃(TP0)预铺防水卷材施工及质量控制
5.2.1卷材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焊接顺序为先长边后短边。
5.2.2焊接前,应对接缝处进行擦拭清洁以保证焊接质量。
不得漏焊、跳焊、损坏非焊接部位。
5.2.3设置专人巡查,发现破损及时修补。钢筋绑扎前防水卷材产生破损,采用覆砂盖口条裁剪修补,钢筋绑扎后产生破损,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等进行修补。
6其他
6.1本图集中除注明单位外,其他均以毫米(mm)为单位。
6.2其他未尽事宜,均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6.3本图集根据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图集的解释权由该公司负责,

(略)

21CJ40-53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地下工程防水层材料选用表7
平屋面、瓦屋面防水层材料选用表9
种植顶板、种植屋面、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室内、非饮用水池防水层材料选用表……10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1
平屋面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3
种植屋面、瓦屋面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4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室内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5
非饮用水池、矿山法隧道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16
地下工程防水构造……17
NRF-S666预铺卷材转角接槎20
平屋面防水构造22
瓦屋面防水构造23
种植屋面防水构造…24
室内防水构造……25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构造(机械固定法)……26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构造(满粘法)…27
附录防水材料性能指标2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四十七)
万水盾防水系统
图集号:21CJ40-47
统一编号:GJCT-254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荣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尧率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21CJ40-47,21CJ40-47图集,万水盾,万水盾防水,建筑防水图集,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四十七),防水系统,彩色高清无水印 21CJ40-47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四十七) 万水盾防水系统参考图集.pdf

1概述
本图集介绍了上海尧率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销并提供应用技术支持的德国万水盾(WASSERSCHILDE)系列防水材料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构造做法和应用技术,万水盾(WASSERSCHILDE)系列防水材料由德国Vandex Isoliermitte1l-Gesel1 schaft m.b.H.公司生产。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3适用范围
3.1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
3.2水池(包括非饮用水池、游泳池、景观水池、消防水池)、垃圾仓等防水、防渗工程。
3.3地铁、隧道、涵洞、下沉式道和城市综合管廊等防水、防渗工程。
3.4混凝土结构渗水、漏水治理工程。
4图集内容
4.1本图集涉及的主要产品包括:
1)CX-3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2)CS-2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4.2本图集涉及的配套材料包括:
1)CB-1万水盾快速止水条;
2)CM-4万水盾填补砂浆;
3)CR-5万水盾速凝堵漏砂浆;
4)CB-6万水盾缓膨止水条;
5)CK-7万水盾黏性防水涂料;
6)CC-8万水盾表面处理砂浆。
5产品介绍
5.1CX-3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由硅酸盐水泥、石英砂和多种活性物质组成的无机粉状材料。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其中的有效活性化学物质在水的作用下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充封堵混凝土结构上产生的细微裂缝、毛细管道和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添加CX-3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不降低防水混凝土的碱度,确保不会增加钢筋锈蚀的风险。
特点:
1)无机材料,使用寿命长。
2)与混凝土同步施工,省工、省时。
3)对混凝土结构0.4mm以下裂缝具有自修复功能。
4)无毒、无味、绿色环保。
5)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和抗化学物质侵蚀能力。
推荐用量:单方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0.8%~1.5%。具体掺量由混凝土搅拌站试配后确定。
执行标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中的A类。
5.2CS-2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由硅酸盐水泥、石英砂和多种活性物质组成的无机粉状材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拌和后形成浆料,采用喷涂、刷涂方式施于混凝土表面。CS-2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以水为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和微细缝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达到防水目的。也可以采用干撒法施工。
特点:
1)无机材料,使用寿命长。
2)既可用于混凝土结构迎水面,也可用于背水面。
3)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
4)无毒、无味。
刷涂用量:不小于1.5kg/m2,且厚度不小于1.0mm。
干撒用量:不小于1.5kg/m2。
执行标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12C类;《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
5.3配套材料的用途、施工方法及执行标准见第3页表1。
6地下工程渗漏治理
6.1大面积渗漏而无明水时,将混凝土结构层表面清理千净,整体刷涂CS-2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不小于1.5kg/m2,厚度不小于1.0mm。
6.2水压小或孔洞直径小于50mm时处理方法:
1)沿裂缝深度方向开凿宽25mm,深30mm的U形槽;渗漏点剔凿成U形的洞。
2)将CR-5万水盾速凝堵漏砂浆搅拌成料团,用力压入渗漏处(可借助木块、楔子等工具压实)。
6.3水压大或孔洞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时的处理方法:

(略)

21CJ40-47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做法选用表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6
C以-3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CX-3地下室防水构造9
CX-3桩头防水构造10
CX-3后浇带防水构造11
CX-3变形缝防水构造12
CX-3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构造示意图13
CX-3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示意图14
CX-3盾构法隧道防水构造示意图15
CX-3施工缝、管道穿墙防水构造16
CX-3管道穿墙防水构造.17
CX-3隧道洞库、桥面板防水构造18
CS-2万水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CS-2地下室防水构造19
CS-2后浇带防水构造21
CS-2变形缝防水构造22
CS-2桩头、桥面板防水构造24
CS-2城市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示意图25
CS-2隧道、石坝防水构造26
CS-2施工缝、单管穿墙防水构造27
防水工程维修
水压与渗漏量小的裂缝渗漏治理………………28
潮湿而无明水的裂缝渗漏治理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彩色高清无水印 21CJ40-47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四十七) 万水盾防水系统参考图集.pdf已关闭评论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图示
图集号:21J824
统一编号:GJBT-1577
主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一年三月一日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图示,21J824,21J824图集,JGJ 450-2018,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照料设,老年人照料设施,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高清无水印 21J824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图示(JGJ 450-2018规范图示图集).pdf

JGJ 450-2018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的图示

1编制依据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及相关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别,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可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运营维护人员配合标准使用;并可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3编制原则
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的反映《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图集中的图示,仅限于对所在条款内容图示,不表述其他内容。
4编制方式
4.1本图集以《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的条文及条文说明为依据,图示内容按《老年人照
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条文顺序排列。
4.2图示表达:
1)正文蓝底部分是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等)的直接引用。字体按JGJ450-2018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等)的直接引用。字体按标准编制的要求,强制性条文为黑体,普通条文为宋体。
2)白底部分为图示的内容,是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条文的理解和注释,字体采用仿宋体。
4.3“【图示×】”为本图集在《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条文相应处加注的图示对应编号。
4.4“〖条文说明〗”为本图集在《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条文相应处引用的条文说明的注解。
4.5“[注释]”是编制单位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条文所包含内容的说明,提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或该条目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4.6对标准条文的解释图示内容较多时,采用续页的编排方式。
4.7图集中凡涉及重点区域范围的采用蓝色填充表示。凡涉及重要流线的采用红色实(虚)线、黑色实(虚)线表示。
4.8图集中图示为标准所述的普遍常见做法,不限制其他符合标准的做法。
4.9图集中所注尺寸,除特殊标注外,总平面尺寸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其他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5图集解释
5.1本图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5.2实际工程中若对条文的图示理解有疑义,请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系。

(略)

21J824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1总则
1总则………1-1
2术语
2术语.………2-1
3基本规定
3基本规定…3-1
4基地与总平面
4.1基地选址……4-1
4.2总平面布局与道路交通…………4-3
4.3场地设计…4-7
4.4绿化景观……………4-8
5建筑设计
5.1用房设置……5-1
5.2生活用房……5-13
5.3文娱与健身用房……………5-33
5.4康复与医疗用房…5-35
5.5管理服务用房………5-36
5.6交通空间…………5-37
5.7建筑细部……5-42
6专门要求
6.1无障碍设计…………6-1
6.2室内装修..…6-5
6.3安全疏散与紧急救助……………6-8
6.4卫生控制……6-10
6.5噪声控制与声环境设计…6-12
7建筑设备
7.1给水与排水………………7-1
7.2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7-2
7.3建筑电气……7-4
7.4智能化系统…7-6
8附录
附录A助浴、助厕、助洁空间尺寸8-1
附录B助行、轮椅就餐、轮椅入浴空间尺寸…8-2
附录C助餐、床边护理、康复辅助器具空间尺寸…8-3
相关技术资料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清无水印 21J824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图示(JGJ 450-2018规范图示图集).pdf已关闭评论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
图集号:21J825
统一编号:GJBT-1582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一年六月一日

21J825,21J825图集,GB 50180-2018,GB 50180-2018图示,图示图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规划设计标准图示,彩色高清无水印 21J82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GB 50180-2018图示图集).dpf

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图示图集

1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丁83-2016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可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建设、管理、验收等相关人员配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使用;并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教学参考资料。
3编制原则
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图集中的图示仅限于对所在条款内容示意,不表述其他内容。
4编制方式
4.1本图集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条文及条文说明为依据,图示内容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条文的顺序排列。
4.2图示表达:
4.2.1正文蓝底部分是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等)的直接引用。字体按规范编制的要求,强制性条文为黑体,普通条文为宋体。
4.2.2白底部分为图示的内容,是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条文的理解和注释,字体采用仿宋体。
4.3“【图示×】”为本图集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条文相应处加注的图示对应编号。
4.4“〖条文说明〗”为本图集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条文相应处引用的条文说明的注解。
4.5“[注释]”是编制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条文所包含内容的说明,提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或该条目的适用范围。
4.6对规范条文的解释图示内容较多时,采用续页的编排方式。
4.7图集中图示为规范所述的普通常见做法,不限制其他符合规范的做法。
5图集解释
5.1本图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5.2规划设计中若对条文的理解有疑义,请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5号,邮政编码:100044。

(略)

21J825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1总则…2
2术语…·3
3基本规定…7
4用地与建筑·…·17
5配套设施…·…37
6道路…55
7居住环境63
附录A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74
附录B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78
附录C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8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彩色高清无水印 21J82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GB 50180-2018图示图集).dpf已关闭评论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
图集号:22CG36
统一编号:GJCT-252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〇二二年三月一日

22CG36,22CG36图集,内隔墙,内隔墙图集,膨石砌块,膨胀石砌块,膨胀石砌块图集,膨胀石砌块隔墙图集,装配式,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装配式隔墙图集,高清无水印 22CG36 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图集.pdf

1概述
1.1本图集主要介绍北京天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装配式膨石砌块的性能及其在建筑内隔墙中的应用技术。
1.2本图集是为满足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的设计、施工、监理需要而编制。
1.3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是将膨石砌块按标准尺寸在工厂压制成型后,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装配就位成的整体性内隔墙体。在保证墙体质量和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可实现建筑内隔墙干作业快速装配施工,提高其设计及施工效率。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T12-201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编制原则及内容
3.1编制原则
本图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创新的施工方法,力争提供范围更广、内容更多的技术资料,在遵循国家规范、标准的前提下,使装配式膨石砌块墙体应用技术得以推广。
3.2编制内容
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的膨石砌块的产品规格、膨石砌块和膨石砌块墙体的性能指标及相关的建筑、结构构造节点、工程做法选用表等。
4适用范围
4.1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自承重室内隔墙。
4.295mm厚的砌块适用于内隔墙的高度不大于3.0m,200mm厚的砌块适用于内隔墙的高度不大于4.0m。当墙体高厚比超过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其他结构安全措施。
4.3墙体顶部由楼板或梁承担墙体楔紧反力,不得用于墙体顶端自由的情况。
4.4不适用于以下建筑部位和环境条件:
(1)长期浸水或经常受干湿交替的部位;
(2)受化学侵蚀的环境,如酸、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等;
(3)墙体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5膨石砌块的规格、性能指标及配套材料
5.1膨石砌块的规格和性能指标
5.1.1膨石砌块是以水泥、膨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掺加调凝剂、外加剂等组分,经加水混合搅拌、大吨位压力机和高精度模具压制成型、蒸压养护制成的砌块。
5.1.2本图集编制的膨石砌块厚度为95mm和200mm两个规格系列,每种规格系列的砌块有标准砌块和1/2砌块两种型号。标准砌块的顶面和一侧面为凸榫,底面和另一侧面为卯槽,在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加强榫和加强卯;1/2砌块的一个侧面不带榫卯,其余三个侧面与标准砌块相同。为减轻砌块重量,对200mm厚砌块设置盲孔,孔洞率约为20%。膨石砌块具体的形状和规格尺寸详见本图集第22页。
5.1.3膨石砌块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
表1膨石砌块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2CG36,22CG36图集,内隔墙,内隔墙图集,膨石砌块,膨胀石砌块,膨胀石砌块图集,膨胀石砌块隔墙图集,装配式,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装配式隔墙图集,高清无水印 22CG36 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图集.pdf

5.2砂浆
5.2.1粘结砂浆
粘结砂浆应具有良好的细度、抗压强度、保水率和拉伸粘结强度,工程中粘结砂浆可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5的预拌干混薄层抹灰砂浆或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18MPa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5.2.2修补砂浆
膨石砌块墙体表面的修补砂浆,应与砌块表面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工程中修补砂浆可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预拌千混抹灰砂浆或抗压强度不低于18MPa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5.2.3座底砂浆及嵌缝砂浆
墙体底部与主体结构间的座底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嵌缝砂浆采用1:2.5水泥砂浆(掺加膨胀剂,膨胀剂掺量按产品说明书)。
5.2.4干混砂浆类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25181有关规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984的有关规定。
5.3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柱及过梁(或压梁)
墙体立柱、构造柱及门窗洞口过梁(或压梁)采用钢筋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20(HPB300时)、LC25(HRB400时),相关技术要求按现行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T12的规定执行。
5.4楔紧木楔
用于楔紧的木楔应为直角三角形木楔,其尺寸宜为:长×宽×高=(75mm~100mm)×30mm×25mm,斜面坡度不应大于1:3。木楔应进行防腐处理,进行防腐处理的木楔应风干后使用。
5.5钢筋、钢材及其他金属件
5.5.1柱子、过梁钢筋采用HPB300或HRB400钢筋,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5.5.2预埋件锚板和构件连接钢板均采用Q235B钢材,其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执行。
预埋件锚筋可采用HPB300或HRB400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5.5.3L型连接件和加强钢带采用Q235B钢材,其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规定执行。
5.5.4焊条采用E43型,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的规定。
5.5.5固定用金属锚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机械锚栓》JG/T160的有关规定;射钉、铁钉和尼龙锚栓均应满足其相应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5.5.6安装用金属配件均应做镀锌防锈处理,镀锌层厚度应满足相应建筑使用年限要求;安装焊缝(焊点)均应涂防锈漆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腐措施,并应符合耐久性规定。
6设计要求
6.1装配式膨石砌块墙的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
表2装配式膨石砌块墙的技术性能指标

22CG36,22CG36图集,内隔墙,内隔墙图集,膨石砌块,膨胀石砌块,膨胀石砌块图集,膨胀石砌块隔墙图集,装配式,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装配式隔墙图集,高清无水印 22CG36 装配式膨石砌块内隔墙图集.pdf

(略)

22CG36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砌块墙体与主体结构构件连接构造6
砌块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7
砌块墙体与框架柱连接构造(一)··…8
砌块墙体与框架柱连接构造(二)··…9
砌块墙体与立柱连接构造.10
立柱配筋及端部连接构造11
门窗洞口过梁及洞侧构造详图.12
门洞钢带、抱框加强构造详图…13
洞口过梁、压梁配筋及门窗框固定·14
构造柱配筋及连接构造(一)·…15
构造柱配筋及连接构造(二)…16
砌块墙体装饰面层做法(一).17
砌块墙体装饰面层做法(二)18
插座(或开关)及附墙暗管安装19
附墙配件及穿墙管安装构造详图·20
配电箱(消火栓箱)固定详图·…21
附录膨石砌块规格及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技术指标…2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四)
图集号:22CS03-4
统一编号:GJCT-273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科雷流体自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二年六月一日

22CS03-4,22CS03-4图集,一体化泵站,一体化泵站图集,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四),高清无水印 22CS03-4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四).pdf

1编制依据
1.1依据上海科雷流体自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CJJ/T285-2018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ECS407: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排水(雨水、污水)提升工程。
2.2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
2.3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土质条件;当用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土壤时,应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另做处理。
3泵站型号标记及规格
3.1型号标记

22CS03-4,22CS03-4图集,一体化泵站,一体化泵站图集,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四),高清无水印 22CS03-4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四).pdf

3.2型号示例
PPS.12.60.19.8.Ⅱ.Z.AISI.KR,表示科雷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直径1200mm,筒体高度6000mm,泵站流量19m/h,泵站扬程8m,泵站配置2台水泵,采用自耦式安装,管道材质为不锈钢,采用科雷系列潜水泵。
3.3规格
筒体直径规格:1200mm、1500mm、2000mm、2500mm、3000mm、3500mm、3800mm、4200mm。
4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
4.1简介
4.1.1一体化预制泵站(以下简称泵站)为成套供应的产品。
4.1.2泵站主要由筒体、潜水泵、格栅、管道与阀门、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通风系统等组成。
4.2筒体
4.2.1泵站的筒体侧壁、筒体底座及筒体顶盖均采用玻璃钢(GP)材质。筒体壁厚应考虑泵站的埋设深度、土壤特性、地下水位等影响因素。
4.2.2筒体底座的重量不应小于潜水泵总重量的1.5倍,当达筒体底座的重量不到要求时,应与底板钢筋连接并进行二次浇注。潜水泵底座应设置防振构件,可采用防振垫或防振台等形式。
4.3潜水泵
4.3.1潜水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的有关规定。
4.3.2配套潜水电机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温升不低于B级,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
4.3.3潜水泵采用自耦式安装,耦合底座、导轨提前预制在简体内部,简体安装固定后,再进行潜水泵耦合安装固定。
4.3.4泵站应配置相同型号的潜水泵,台数不应超过3台,运行工况点应在潜水泵高效区内。
4.4格栅
4.4.1可根据用户需求、一体化预制泵站型号、进水杂质等情况配置提篮格栅或粉碎格栅。
4.4.2格栅材质均为不低于S30408的不锈钢。
4.5管道与阀门
4.5.1管道及阀门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
4.5.2管道及阀门的选型和连接方式,应根据输送介质和使用环境确定。
4.6配电系统
4.6.1泵站的负荷等级应根据其用途和规模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
4.6.2泵站供电负荷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有关规定。
4.6.3泵站供电电源可采用TN-S或TT系统,供电电压为220V/380V,三相四线制.
4.6.4泵站应安装剩余电流漏点保护装置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4.7控制系统
4.7.1泵站控制柜操作面板上应设置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并应在控制系统故障时,可由操作人员现场启动。
4.7.2泵站应具备现场手动控制、现场液位自动控制、远程控制、自动巡检、故障诊断、报警和自动保护等功能。
4.7.3对于可恢复的故障,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解除报警、恢复正常运行的功能。
(略)

22CS03-4图集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及抗浮验算示例··6
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及工艺流程示意图·8
雨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一)·9
雨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二)………10
雨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三)….11
污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一)……12
污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二)……13
污水一体化预制泵站选型表(三)…………14
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图(无阀门井)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图(有阀门井)16
一体化预制泵站基础外形尺寸图及钢筋表……………17
承压板结构图(Φ1200、Φ1500)……………18
承压板结构图(Φ2000、Φ2500、Φ3000) 19
承压板结构图(Φ3500、Φ3800、Φ4200) 20
承压板安装示意图(Φ3500、Φ3800、Φ4200)……21
一体化预制泵站底部安装固定做法·…22
一体化预制泵站基坑回填及抗拔做法··……23
提篮格栅外形图及尺寸表·24
粉碎格栅外形图及尺寸表··…·……25
电气控制原理图(一)··…26
电气控制原理图(二)·…27
工程实例·…2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18版,第二版,美国沥青再生指南,彩色高清PDF《美国沥青再生指南(第二版)》2018版

本书为《美国沥青再生指南》(第2版),本指南由美国沥青再生协会、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管理局联合编著,授权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亚洲地区翻译、印刷、出版与传播。本书全面阐述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美国的应用,全书包括5部分共17章,第一部分概论及再生方法,包括概论、路面管理系统的沥青再生策略、路面检测与评价:第二部分冷刨(CP),包括冷刨、冷刨规范与检验:第三部分就地热再生(HR),包括就地热再生工程项目分析、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就地热再生施工,就地热再生规范与检验:第四部分冷再生(CR),包括冷再生工程项目分析、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冷再生施工,冷再生规范与检验:第五部分全深式再生(FDR),包括全深式再生工程项目分析、全深式再生混合料设计,全深式再生施工、全深式再生工程规范与检验。
本指南紧贴美国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供我国公路管理、科研、设计与养护人员深入了解沥青再生技术,促进沥青再生技术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学习。

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及再生方法
第1章概论
1.1背景1
1.2沥青再生方法3
1.3厂拌热再生(HR)4
1.4冷刨(CP)…5
1.5就地热再生(HIR)7
1.6冷再生(CR)…11
1.7全深式再生(FDR)17
第2章路面管理系统的沥青再生策略20
第3章路面检测与评价26
3.1路面外观评价…26
3.2历史信息回顾…36
3.3路面性能评价…36
3.4项目破损机理评价…40
3.5初选养护维修方案…41
3.6经济性分析…42
3.7基于预期交通荷载的工程设计…43

第二部分冷刨(CP)
第4章冷刨44
4.1CP工程计划与准备44
4.2CP设备45
4.3CP操作49
4.4CP精铣刨52
4.5隆声带及凹槽…54
第5章冷刨规范与验收55
5.1总则…55
5.2材料要求55
5.3设备要求…55

5.4施工要求…56
5.5质量控制及验收要求56
5.6检查与付款…57
第三部分就地热再生(HIR)
第6章就地热再生工程项目分析……58
6.1历史信息评价…58
6.2路面评价59
6.3结构承载力评价…60
6.4材料性能评价61
6.5几何形状评价61
6.6交通评价…62
6.7施工可行性评价…62
6.8环境影响评价…62
6.9经济评价…63
第7章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64
7.1沥青再生剂…64
7.2HR混合料设计…65
第8章就地热再生施工69
8.1一般HIR设备69
8.2表面再生…76
8.3复拌再生79
8.4重铺再生…:81

第9就地热再生规范与检验84
9.1质量保证84
9,2工程规范和检测要求…85
9.3行行珠条款:90
第四部分冷再生(CR)
第10章冷再生工程项目分析…92
10.1历史信息评价93
10.2路面评价94
10.3结构承载能力评价95
10.4材料性能评价97
10.5几何形状评价97
10.6交通评估99
10.7施工可行性评价…100

10.8环境影响评价…101
10.9经济评价…101
第11章冷再生混合料设计102
11.1取洋…102
11.2旧料沥青含量及旧料抽提后矿料级配的确定104
11.3老化沥青性能的确定…。104
11.4压碎试样确定级配…104
11.5再生剂的选择…104
11.6添加剂的选择…107
11.7试件成型与测试107
11.8确定生产配合比…110
11.9现场调整…111
第12章冷再生施工…112
12.1施工现场准备…112
12.2RAP的获取115
12.3就地冷再生车组配置…116
12.4厂拌冷再生(CCPR)设备121
12.5再生剂的添加…124
12.6其他添加剂…124
12.7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调整125
12.8摊铺与压实…126
12.9养生…128
12.10二次压实129
12.11表面层129

第13章冷再生规范与检验130
13.1质量保证130
13.2工程规范和检测要求…131
13.3特殊规定…142
第五部分全深式再生(DR)
第14章全深式再生工程项目分析143
14.1历史信息评价…145
14.2路面评价…145
14.3结构承载力评价…145
14.4材料性能评价…146
14.5几何形状评价…146
14.6交通评价…147
14.7施工可行性评价…148

14.8环境影响评价…148
14.9经济评价148
第15章全深式再生混合料设计150
15.1稳定剂初选…150
15.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南153
15.3现场调整…159
第16章全深式再生施工160
16.1准备与划……162
16.2FDR设备164
16.3破碎170
16.4拌和与摊铺172
16.5添加校正集料…173
16.6添加稳定剂…174
16.7添加活性剂…175
16.8压实175
16.9养生176
16.10磨耗层178
第17章全深式再生工程规范与检验180
17.1质量保证…180
17.2工程规范与检验要求…181

附录191
附录A术语表191
附录B缩略词表198
笔记201

刘继红,可靠性设计优化,多学科,李连升,彩色高清PDF《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刘继红、李连升

本书从复杂产品设计与优化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的方法和技术,着重介绍了多学科协同优化策略、可靠性分析方法、多源不确定性数学建模理论、单学科统一可靠性分析方法、序列化的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并结合具体示例介绍了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
本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与航天航空行业各研究院所合作项目的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反映了现代产品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产品设计研发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的提出……………(1)
1.2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研究现状………………………(3)
1.2.1确定性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3)
1.2.2不确定性量化理论……(6)
1.2.3多学科可靠性评价方法……………(8)
1.2.4单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9)
1.2.5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13)
1.2.6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15)
1,3本书主要内容……………(17)
参考文献…………(19)
第2章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理论基础……(29)
2.1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29)
2.1.1多学科设计优化定义………………(30)
2.1.2·多学科设计优化数学模型(32)
2.1.3灵敏度分析技术…………………(33)
2.1.4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37)
2.1.5多学科设计优化策略(39)
2.1.6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多目标问题(54)
2.1.7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60)
2.2基于可靠性的设计优化(62)
2.2.1不确定设计优化(62)
2.2.2RBDO数学模型(65)
2.2.3RBD0流程……………(65)

2.2.4RBD0求解策略(66)
2.3本章小结(67)
参考文献…………………………(67)
第3章改进的协同优化算法………………………(72)
3.1协同优化算法改进综述…(72)
3.1.1改进协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72)
3.1.2提高协同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74)
3.2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协同优化算法(76)
3.2.1面向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智能优化算法库(76)
3.2.2自适应智能优化算法…………(84)
3.2.3自适应协同优化策略(94)
3.3基于线性近似过滤的联合线性近似协同优化策略……(109)
3.3.1协同优化算法的迭代过程…………(109)
3.3.2联合线性近似协同优化…………(111)
3.3.3联合线性近似协同优化过程中的线性近似冲突…(113)
3.3.4线性近似过滤策略………………………(115)
3.3.5基于LAF策略的CLA-C0计算流程…(122)
3.3.6算例验证……………………(123)
3.4本章小结……………………………(132)
参考文献(132)
第4章基于近似技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136)
4.1近似技术与试验设计概述……………(136)
4.1.1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近似技术……………(136)
4.1.2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试验设计方法………(141)
4.1,3基于近似技术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实例……(144)
4,2基于逆可靠性原理抽样的响应面法………(155)

4.2.1逆可靠性分祈的响应面法………………(155)
4.2.2基于逆可靠性分析原理的抽样方法………(156)
4.2.3算例验证……………………………(160)
4.3基于样本点全插值的响应面法及其应用……………(164)
4.3,1样本点全插值法…………………(165)
4.3,2应用样本,点全插值的响应面法………(166)
4,3,3算例验证…………………(168)
4,4本章小结…(170)

参考文献(171)
第5章多源不确定性数学建模…………………………(173)
5.1不确定性来源与分类…………………………(174)
5.2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理论……………(176)
5.2.1随机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176)
5.2.2模糊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179)
5.2.3区间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182)
5,2.4基于证据理论的随机-模糊区间不确定性统一表达……………(188)
5,3不确定性在多学科系统中的传播………(190)
5.3.1单学科不确定性传播(190)
5.3.2多学科系统中的混合不确定性传播……(191)
5,4本章小结…………………(195)
参考文献(195)
第6章单学科统一可靠性分析方法(200)
6.1可靠性分析概述…………………(200)
6.1.1可靠度概念…(200)
6.1.2可靠度指标…(201)
6.1.3可靠性评价(202)
6.2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203)
6.2.1蒙特卡罗仿真分析方法………(203)
6.2.2响应面法…………(204)
6,2.3一阶可靠性分析方法…………(206)
6.2.4二阶可靠性分析方法(SORM)……………(214)
6.2.5其他可靠度求解方法…(215)

6.3基于证据理论的统一可靠性分析……(217)
6.3.1基于证据理论的可靠性分析……(218)
6.3.2基于证据理论的统一可靠性分析方法……·(219)
6.3.3算例………(221)
6.4基于概率论、可能性理论、证据理论的统一可靠性分折…………(226)
6.4,1随机-模糊-区间混合不确定性下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构建………………(226)
6.4.2统一可靠性分析的FORM-a-URA方法…(233)

6.4.3实例验证…………(237)
6.5基于插值的统一可靠性分析……………(244)
6.5.1目标子似真度的确定………………(245)
6.5.2逆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建立…………………(246)
6,5.3逆分析的最可能失效点的求解…(247)
6.6本章小结……(256)
参考文献……………(257)
第7章序列化的多学科统一可靠性分析方法…(261)
7.1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概述…………………(262)
7.1.1多学科可靠性分祈流程……………(262)
7,1,2多学科分祈………………(264)
7,1.3基于PMA的多学科可靠性分析……(265)
7.1.4基于卡方分布的统一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267)
7.1.5基于鞍点近似的多学科统一可靠性分析方法…(271)
7.2基于概率论的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275)
7.2.1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原理………(275)
7.2.2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中采用的方法…………(276)
7.2.3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277)
7.2.4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流程与步骤…(277)
7.3基于概率论和凸集模型的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280)
7.3.1MU-SMRA方法原理(280)
7.3.2MU-SMRA数学摸型…………(281)
7.3.3MU-SMRA流程与步骤…(283)
7.34实例分析与讨论…(285)
7.4基于概率论、可能性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序列化多学科可靠性分析方法…………………………(291)

7.4.1含有三种不确定性的多学科逆可靠性分析模型…(291)
7.4.2嵌套MDPMA求解方法………………(292)
7.4.3 IS-MDPMA求解方法(293)
7,4.4算例验证……………………………(296)
7.5本章小结………………(302)
参考文献(302)
第8章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建模(304)
8.1复杂产品系统MDO建模方法概述…………(304)

8.1.1系统的分解…………(304)
8.1.2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技术……………(306)
8.2随机不确定性下的RBMDO模型…·(311)
8.2.1RBMD0数学模型…………(311)
8.2.2采用多学料可行法的RBMDO……(312)
8.2.3采用单学科可行法的RBMD0……(313)
8.3基于概率论和凸集模型的RBMDO数学模型…(315)
8.3.1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流程………………(315)
8.3.2可靠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319)
8.3.3多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RBMDO模型……(322)
8.4考虑随机-模糊-区间混合不确定性的RBMDO建模(326)
8.4,1不确定性的数学建模………………(326)
8.4.2随机-模糊-区间混合不确定性下的可靠性评价…(327)
8.4.3随机-模糊-区间混合不确定性下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模型……………………………(330)
8.5本章小结……………………………(334)
参考文献(335)
第9章多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338)
9.1基于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338)
9.1.1数学摸型…………………………(338)
9.1.2优化流程……………………(339)
9,2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估策略及其应用…………(342)
9.2,1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估策略……………………(342)
9.2.2基于S0RA和CSSO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343)
9.2.3基于SORA和CO的RBMDO(349)
9.2.4基于SORA和BLISCO的RBMDO…………(351)

9.3混合层次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策略HSORA…(353)
9.3.1HSRA思想……………………………(353)
9.3.2HS0RA流程…………………………(356)
9.3.3HS0RA方法步骤…(357)
9.4随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HS○RA…………………(358)
9.4.1HS0RA-RBMD0策略……………………(358)
9.4.2HS0RA-RBMDO步骤………………………(359)
9.4.3 HSORA-RBMDO中的数学摸型……(359)

9.5随机-认知不确定性条件下的AEMDO(361)
9.5.1HS0RA-AEMDO策略………(361)
9.5.2HS0RA-AEMD0步骤……………(362)
9.5.3 HSORA-AEMD中的数学模型……(363)
9.5.4算例测诚……………………(366)
9.6随机-模糊-区间不确定性下的S0MUA………(369)
9.6.1单学科的S0MUA介绍……(369)
9.6.2并行计算的S0MUA方法……………(372)
9.6.3 RFIMD)PCSOMUA方法与流程(380)
9.6.4 RFIMDO-PCSOMUA过程中的移动向量(382)
9.6.5 RFIMDO-PCSOMUA中的相关数学模型(383)
9.6.6数值算例验证…(385)
9.7工程算例验证……(388)
9.7.1航空齿轮传动系统算例……(389)
9.7.2概念船设计算例(395)
9.8本章小结…………………………………(402)
参考文献(403)
第10章RBMD0发展展望……………(406)
10.1 RBMDO技术(406)
10.1.1构建精确的RBMDO模型(406)
10.1.2高效的RBMDO求解技术(408)
10.2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409)
10.2.1传统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存在的问题……(410)
10.2.2基于MBSE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411)
10.2.3基于Modelica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方法…(412)
10.3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414)

10.3.1多学科设计优化策略的功能需求(414)
10.3.2基于Wb服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框架(417)
10.3.3未来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419)
10.4多学科设计优化与先进技术的结合(420)
10.4.1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3D打印设计技术……(420)
10.4.2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的多学料设计优化(422)
10.5本章小结………………………(423)
参考文…………………………………(424)

UDC 628.517:534.836
Z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007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in urban area
1988-12-10发布
1989-07-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GB 10070-1988,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19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pdf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控制城市环境振动污染而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的标准值及适用地带范围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
2引用标准
GB1007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3.标准值及适用地带范围
3.1标准值
3.1.1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列于下表。
3.1.2本标准值适用于连续发生的稳态振动、冲击振动和无规拒动。
3.1.3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值10dB,夜间不超过3dB。
3.2适用地带范围的划定
3.2.1“特殊住宅区”是指特别箭要安宁的住宅区。
3.2.2“居民、文教区”是指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
3.2.3“混合区”是指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
3.2.4“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
3.2.5“工业集中区”是指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规划明确确定的工业区。
3.2.6“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每小时100辆以上.的道路两侧。
3.2.7“铁路干线两侧”是指距每H车流量不少于20列的铁道外轨30m外两侧的住宅区。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典藏版,天津胡同门扇,李春亭,民俗图典,津“门”有忆,彩色高清PDF《津“门”有忆 天津胡同门扇民俗图典 典藏版》李春亭

目录
引言:天津胡同平房门扇的民俗记忆与传说1
一、民国时期天津城区中的牌坊…8
二、门的释解与门的等级18
三、天津门扇的不同类型21
四、天津四合院门及门房、影壁、箭道门、屋门、跨院门、后门与功能…23
五、天津老城地区的胡同平房门扇的样式27
六、门上构件的艺术及社会风貌29
七、平房门扇的民俗传统与记忆…,33

专业英语,建筑学,金樾,陶燕,彩色高清PDF《建筑学专业英语》陶燕、金樾

建筑学专业英语》是为了适应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一本教材。全书围绕3大主题:建筑理论篇、建筑设计篇和建筑技术篇,共编写了14个单元:建筑与建筑师、建筑美学、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住宅设计办公建筑设计、博物馆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图纸、绿色建筑、建筑信息技术、建筑实验、建筑技术与艺术。
每个单元由主课文Text A、课后练习、世界知名建筑师简介以及课后阅读课文Text B组成。
本教材结合实际,内容翔实,可供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提高专业英语能力使用。

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1)题材系统全面。本教材围绕建筑理论篇、建筑设计篇和建筑技术篇3大主题,共编写了下列14个单元:建筑与建筑师、建筑美学、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住宅设计、办公建筑设计、博物馆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图纸、绿色建筑、建筑信息技术、建筑实验、建筑技术与艺术。
(2)难度层层递进。每个单元由主课文TxtA、课后练习、世界知名建筑师简介和课后阅读课文TxtB组成,形成难易不同的阅读层次。课文Text A练习由问答题、英译汉、汉译英和选词题四部分组成,融语言训练与专业知识为一体。世界知名建筑师简介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不同的建筑流派及特色。本教材还选用了常用建筑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和历届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名单,供学生阅读及翻译专业文献时查阅使用。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句和提高专业翻译技巧,本教材还提供TxtA和世界知名建筑师简介的中文参考译文,以及特别为课后练习题编写的答案解析,学生可通过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参考学习。

目录

Unit 1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 1
Text A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1)
Text B Architect...........................…(6)
Unit 2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9
Text A Architectural Detailing...................................(9)
Text B The Hard Core of Beauty(15)
Unit 3 Classical Architecture 17
Text A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17)
Text B
European Classical Architecture(24)
Unit 4 Modern Architecture 28
Text A Classical into Modern......................................(28)
Text B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34)
Unit 5 Achitectural Design 38
Text A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Part 1 ).(38)
Text B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Part 2)...(44)
Unit 6 Residential Design 48
Text A Single-family Homes and Townhouses .................(48)
Text B Simpson-Lee House.......................(59)

Unit 7 Office Building Design 61
Text A Office Buildings Now and Future(61)
Text B Zaha Hadid's Architectural Space........................(68)
Unit 8 Museum Design 71
Text A Natural Lighting at the Kimbell Art Museum..........(71)
Text B The Menil Collection Exhibition Building..........(78)
Unit 9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81
Text A World's Tallest Skyscraper-Burj Khalifa .......(81)
Text B Rising to New Height-—Shanghai Tower…(88)
Unit 10
Building Design Drawings 91
Text A Line(91)
Text B The Working Drawing..................................(96)

Unit 11 Green Buildings 98
Text A What Makes a Building Green?........................(98)
Text B Kerchum Residence.......................................(106)
Unit 12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9
Text 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volution—BIM…(109)
Text B A Case Study of BIM.......................................(115)
Unit 13 Architectural Experiment 118
Text A Rem Koolhaas:CCTV Headquarters................(118))
Text B The“Big Order'”in Sendai Mediatheque…(123)
Unit 14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 126
Text A The Design Works of Calatrava...........................(126)
Text B Steel Skywalker.............................................(132)
Appendix I Useful Architectural Vocabulary 135
Appendix ll The Pritzker Prize Winners 143
参考文献/145

BIM造价管理,刘师雨,建筑信息化应用,毕业设计指导,碧剑,高志坚,彩色高清PDF《建筑信息化应用毕业设计指导(BIM造价管理)》碧剑、刘师雨、高志坚

近年来,随着建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建筑类高等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做出了适时的调整,特别是在毕业设计阶段均加人了信息化的要求,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本用以指导建筑类专业在信息化背景下做毕业设计的书籍。针对此种现状,我们组织相关高校老师和企业专家编写了这本关于建筑类专业信息化背景下做毕业设计的指导书,以供高校教师和毕业生选择参考。
本教材基于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BM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案例进行编写,并结合目前建筑市场最新的BM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深化。教材从毕业设计任务书下放、典型案例选取、团队协调分工、BIM土建安装建模、BM招标控制价编制、BM招标策划BM资信标的编制、BM经济标的编制、BIM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标准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编制BM毕业设计的流程和软件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学性。书中还特别甄选了部分BM优秀案例展示,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教材知识体系完善、专业化程度高、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理论结合实例、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创新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BM技术应用方面,详细地讲解了所涉及的BM软件及其操作步骤,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强。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概念准确、内容新颖、用词及符号规范、易于理解上手。

目录

1BM造价管理毕业设计任务书…001
1.1基于BM技术的造价文件编制毕业设计工作阶段划分002
1.2基于BM的毕业设计任务书003
2BIM工程案例006
2.1选图依据及方法…006
2.2BM工程案例背景信息007
2.2.1工程总体概况…007
2.2.2建筑设计…007
2.2.3周边环境……009
2.2.4结构设计概况…009
2.2.5项目重难点分析…010
2.3团队分工与合作011
2.3.1团队分工原则…011
2.3.2团队工作流程…011
3BIM模型建模013
3.1土建工程BIM建模014
3.1.1 Revit土建建模014
3.1.2GTJ2018算量建模014
3.2安装工程B引M建模016
3.2.1RVt安装建模…016
3.2.2GQ2017算量建模024

4BIM招标管理026
4.1招标控制价编制…026
4.1.1工程量计算028
4.1.2编制招标控制价…032
4.2招标管理038
4.2.1招标策划…038
4.22招标文件编制043
5BIM投标管理050
5.1商务标编制…050
5.1.1资信标编制…050
5.1.2经济标编制054
5.2BIM技术标编制062
5.3BIM述标方案编制063
5.3.1述标简介063
5.3.2BIM5D述标方案编制063
6BIM毕业设计成果及评价074
6.1毕业设计成果汇集…074
6.1.1毕业设计成果汇集说明074
6.1.2本科增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077
6.2简述对于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方法及标准……077
6.3毕业设计答辩…080

7BIM毕业设计优秀案例展示…081
7.1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项目…081
7.1.1工程案例简介…081
7.1.2团队成员分工及进度安排081
7.1.3项目实施过程简介083
7.1.4工程成果展示…086
7.2合浦丰信花园项目BM综合应用091
7.2.1工程案例简介…091
7.2.2团队成员分工及进度安排092
7.2.3项目实施过程简介…093
7.2.4工程成果展示…095
7.3武汉光谷智能产业园1号活动中心098
7.3.1工程案例简介…098
7.3.2团队成员分工及进度安排…099
7.3.3项目实施过程简介…100
7.3.4工程成果展示…101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