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0月 ( 第 98 页)

备案号:J16457-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33/T1284-2022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
Standard for quality management of ready-mixed concrete
202207-28发布2022-11-01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33/T 1284,DBJ33/T 1284-2022,质量管理,预拌混凝土,DBJ33/T 1284-2022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

1总则
1.0.1为加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统一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要求,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1.0.3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 concrete
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0.2配合比mix proportion
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2.0.3设计配合比design mix proportion
根据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结合原材料性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并验证,获得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2.0.4细骨料超径比例over size ratio of fine aggregate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颗粒质量占砂总质量的百分比。
2.0.5进厂验收inbound acceptance
对进厂的原材料,按有关标准、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做出确认的过程。
2.0.6工作性能workability
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和浇捣成型,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综合技术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0.7出厂检验inspection at manufacturer
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2.0.8交货检验inspection at delivery place
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3基本规定
3.0.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宜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0.2预拌混凝土企业相关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各自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符合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的相关要求。
3.0.3预拌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的设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
3.0.4预拌混凝土应进行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
3.0.5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和运输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0.6预拌混凝土企业亚禁向其他单位提供用于施工质量验收的混凝土试件。

4试验室
41一般规定
4.1.1试验室应建立管理制度、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编制检测作业指导书,制定记录和报告格式。
4.1.2试验室应建立下列台账:
1仪器设备台账:
2原材料取样、留样、试验、处置和检验报告台账:
3混凝土试件制作、拌合物性能和抗压强度检验及报告台账:
4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台账:
5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台账:
6检测结果不合格台账。
4.1.3试验室应建立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记求和报告等档案。
4.1.4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2人员
4.2.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任命试验室负责人,负责人应具有2年以上混凝土试验室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4.2.2试验室应根据工作要求配备试验员,数量应与工作量相匹配且不应少于4人。
4.2.3试验室负责人、试验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方可上岗。上岗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云南省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
施工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Inspection of Yunnan Province Urban Road and Nightscape Lighting Engineering DBJ 53 /T -46 -2012
主编单位: 云南省市政工程质量检测站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13 年 6 月 1 日

DBJ 53/T-46,DBJ 53/T-46-2012,云南省,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1总 则

1. 0. 1 为规范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 程监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照明设施安全、经济地运行,指导施工管理,统一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 0. 2 本规程适用于云南省 10kV 及以下新建、改建、扩建城镇 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 0. 3 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所采用的器材、运输及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并经相关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1. 0. 4 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303)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89) 等相关规范。

1. 0. 5 城镇道路夜景照明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 0. 1 城市照明 city lighting
城市照明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道路、街巷、住宅区、桥 梁、隧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名胜古迹以及建 ( 构) 筑物的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

2. 0. 2 功能照明 function lighting

功能照明是指通过人工光以保障人们出行和户外活动安全为 目的的照明。

2. 0. 3 景观照明 landscape lighting

景观照明是指在户外通过人工光以装饰和造景为目的的照明。

2. 0. 4 高杆照明 high pole lighting

高杆照明是指多组灯具安装在高度等于或大于 20m 的灯杆上进行大面积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

2. 0. 5 半高杆照明 half high pole lighting

半高杆照明又称中杆照明,是指多组灯具安装在高度为 15m ~ 20m 的灯杆上进行较大面积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

2. 0. 6 城市照明设施 city lighting facilities
城市照明设施是指用于城市照明的照明、配电、监控、节能 等系统的设备器材和附属配件。

2. 0. 7 城镇道路 urban road

在城市规划范围内,供行人和车辆通行且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2. 0. 8 电力变压器 power transformer
简称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主要构件有初、次级线圈 ( 绕组) 和铁芯,有干式和油浸式
两种。

2. 0. 9 接地线 ground wire

用于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2. 0. 10 接地体 ground conductor
是指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体又分为 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 0. 11 接地电阻 ground resistance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值 ( 指工 频接地电阻) 。

2. 0. 12 箱式变电站 box - type substation

将变压器和用来控制及保护变压器运行的电器部件组装在一 个箱内的设备。

2. 0. 13 工作井 working well

在敷设线路的终端、接头、过街、灯杆、绿化带之间等处为 方便导线的敷设和日后维修而设置的手孔井或人孔井。

2. 0. 14 TN 系统 TN system

在电源系统 ( 变配电站) PE 线与变压器中性线 ( N) 相连 接,道路照明设备的金属部分通过导体连接到 PE 线的系统。TN
系统又分为 TN - S 系统和 TN - C 系统。TN - S 系统,PE 线和零 线引出电源点后,PE 线接路灯金属外壳,零线接到光源电器。 TN - C 系统,PE 线和零线在电源点并接后用一根线 ( PEN) 引 出电源点,灯具、光源、路灯金属外壳都接在同一根 PEN 线上。

3 质量评定与验收
3. 1 质量检验评定的划分
3. 1. 1 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单位 ( 子单位) 、分部 ( 子分部) 、分项、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表 3. 1. 1 的规定。

3. 2 质量验收
3. 2. 1 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3. 2.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均应达到合格标准。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评定记录应完整。

3. 2. 3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达到合格标准。

2 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 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规定。

3. 2. 4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达到合格标准。

2 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4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 基础工程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施工单位应组织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相应的技术要求,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4. 1. 2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配合监理单位对要开挖的基坑和管 沟进行实地勘察,对不同的土质和路面应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 并形成文件报建设单位。

4. 1. 3 施工单位应对开挖的现场实施安全保护措施,并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实施文明施工措施。

4. 1. 4 混凝土浇筑施工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或有积水的情况下 进行。

4. 1. 5 基坑和管沟底部应采用碎石或细沙进行铺垫。

4. 1. 6 绿化带或人行道下埋设电缆保护管可采用抗压性强、柔 性好的塑料管或用钢管,车行道下埋设电缆保护管必须采用热镀锌钢管。

4. 2 基坑开挖
4. 2. 1 遇到有障碍物必须改变基坑设计的情况,应由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单位签认,报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设计。

4. 2. 2 基坑开挖如遇到松软土或有地下水的情况,必须采取相 应的有效措施,否则不允许浇筑混凝土。

4. 2. 3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1. 5m 时,必须采取避免坑壁倒塌的保护措施。

4. 2. 4 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大小应符合设计规定。

4. 2. 5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浇筑基础前应排除坑 内积水和杂物,基础内电缆护管应从基础中心穿出,并应超出基7础表面 30mm ~ 50mm。

4. 2. 6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表 4. 2. 6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DB510100/T204-2016
预制混凝土箱涵
Precast concrete box culvert
2016-06-25发布2016-07-01实施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0100/T204,DB510100/T204-2016,预制混凝土箱涵,DB510100/T204-2016 预制混凝土箱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箱涵(以下简称“箱涵”)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及构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及贮存、使用规定、产品合格证书。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电缆沟、电缆隧道、地下水道、横断排水路、储水槽、横断地下通道、道路铁路涵洞等市政行业地下线缆、管渠工程用预制混凝土箱涵。其他用途的混凝土箱涵,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1837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6752一200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GB18173.3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
GB/T21873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给水规范
GB50204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3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JCT748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95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TGD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制混凝土箱涵precast concrete box culvert
采用混凝土、钢筋等预制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构件,壁内配置有单层或多层钢筋骨架。
3.2
荷载load
箱涵受力面上单位长度上承受的重力,单位符号为kN/m。
3.3
裂缝荷载crack load
按标准规定方法加载,箱涵在其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0.2mm时所承受的荷截值。
4分类
4.0.1按箱涵结构内仓数分为单仓箱涵、双仓箱涵和多仓箱涵。
4.0.2按箱涵安装连接方式分为柔性接口箱涵和刚性接口箱涵。
4.0.3按箱涵施工安装方式分为顶进施工(代号:DPCBC)和开槽施工箱涵(代号:PCBC)。
4.0.4产品构造见图4.0.4,规格见表4.0.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060.30

Q25 DB131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31—2020

天花板隔声性能测定方法

2020 - 10 - 16 发布 2020 - 11 - 16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10/T 231,DB1310/T 231-2020,天花板,测定方法,隔声性能,DB1310/T 231-2020 天花板隔声性能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天花板隔声性能测定的术语和方法、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试样、测试步骤和 结果计算。 本文件适用于天花板隔声性能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STM C634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al Acoustics

ASTM E413 Classification for Rating Sound Insulation

GB/T 3947 声学名词术语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889.3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GB/T 20247 声学 混响室吸声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GB/T 3947及ASTM C6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花板衰减量

声源室和接收室间的声压差,其中所有路径的侧向传声比通过天花板和集气室的路径低10dB以上。

3.2 标准化天花板衰减量

根据接收室吸声情况调整天花板衰减量。

3.3 标准化项

7.3中确定的调整项,它使天花板衰减标准化,以解释接收室的吸收。

3.4 天花板衰减等级(CAC)

根据ASTM E413 Classification for Rating Sound Insulation进行分级,评定天花板衰减等级。

3.5 集气室空间

两个房间吊顶天花板上方的整个空间。空间尺寸测量值需要扣除贴在墙壁上或放在测试天花板背面 的所有吸声材料的厚度。

3.6 直达声场

从声源直接到达受声点的直达声形成的声场叫直达声场。

3.7 混响声场

声音经过物体多次反射后到达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4 原理

4.1 实验测试设施由一个公共空间(这个空间用一块隔板分为两个隔间)和一个悬置天花板(测试样 品)组成。两个隔间之间的隔板可以向上延伸到天花板,或穿过天花板,这取决于具体测试样本的设计 与天花板齐平还是从天花板延伸出去。这样的隔间把大部分的声音反射回去,控制在测验样品和天花板 之内的范围里,其它的声音的传播完全忽略不计。通过在一个隔间后声音产生许多测试频带,由每个测 试频带决定天花板对声音起到的衰减作用,然后在两个隔间内计算出平均声压水平差。

4.2 标准天花板衰减的测量要求按照标准化项定义,以已知的接收室中获得的吸声量为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3.080
CCS P 66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537-2022
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nti ultraviolet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2022-06-30发布2022-07-3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 4537,DB62/T 4537-2022,改性沥青路面,耐紫外光,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DB62/T 4537-2022 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LDHs耐紫外光老化剂、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生产、施工、运输、质量管理和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用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和验
收。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路面表面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HG/T3820合成水滑石分析方法
DB62/T313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LDHs(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由二价和三价金属氢氧化物的主体层板和层间阴离子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功能材料,简称LDHs,又称为水滑石。

3.2
耐紫外光老化剂anti ultraviolet aging agent
具有屏障或吸收紫外光作用,可提高道路用沥青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紫外光阻隔材料。
3.3
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anti ultraviolet modified asphalt
在道路石油沥青或$BS改性沥青中渗加LDHs耐紫外光老化剂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4
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混合料anti ultraviolet aging agent asphalt mixture掺加LDHs耐紫外光老化剂的沥青混合料。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路语适用于本文件。
LDHs-AC一一密级配的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混凝土;

LDHs-SMA一一间断级配的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LDHs-SUP一一Superpave型LDHs耐紫外光改性沥青混合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16-2021
备案号:J16151-2022
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搭设
工艺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rection of Combined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1-12-10发布2022-04-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6,DB62/T 3216-2021,建筑工程,搭设工艺,组合铝合金模板,DB62/T 3216-2021 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搭设工艺标准

1总则
1.0.1为了促进甘肃省房屋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的专业化、标准化,保证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施工和管理。
1.0.3铝合金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施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工艺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与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combined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system
由组合铝合金模板、早拆装置、支撑系统及构配件组成的模板体系。
2.1.2组合铝合金模板combined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以铝合金板材或型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
2.1.3支撑support
用于支撑铝合金模板、加强模板整体刚度、调整模板垂直度、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的部件,包括可调钢支撑、斜撑、背楞、柱箍等。
2.1.4平面模板flat formwork
混凝土结构平面部位所使用的模板,主要有墙柱模板、梁板模板、承接模板、平面通用配套模板等。
2.1.5转角模板corner formwork
混凝土结构转角部位所使用的模板,主要有楼板阴角模板、梁侧阴角模板、梁底阴角模板、阳角模板、墙柱阴角模板和底角模板等。
2.1.6承接模板kicker formwork
用于承接上层外墙、柱或电梯井道模板的平面模板。
2.1.7早拆模板支撑系统early stripping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在可调独立钢支撑或其他模板支撑系统的顶端,利用早拆头的特殊构造,可实现部分梁、板底模早期拆除的一种模板支撑系统。
2.1.8配件accessory
用于组合铝合金模板构件之间的拼接或连接、两竖向侧模板及背楞拉结的部件,包括销钉、销片、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垫片等。
2.1.9早拆装置early stripping accessories
由早拆头、早拆承梁、早拆连接管等组成,实现部分梁、板底模板先行拆除而设计的装置。
2.1.10墙柱斜支撑wall column diagonal support
两端分别支撑在楼板与墙柱模板上,用来调整模板垂直度及增加模板整体侧向刚度的斜向受力构件。
2.1.11可调独立钢支撑adjustable independent steel support
承受模板竖向荷载的支撑杆件,以单根形式独立存在,可通过上下套管调节杆件高度。
2.1.12背楞waling
用以承受模板传递荷载的水平构件。
2.1.13肋rail
模板中通过一体挤压或焊接与面板相交,对模板面板进行固定和加固的构件。主要包括端肋、边肋、次肋。

3基本规定
3.0.1铝合金模板体系单立杆支撑的最大允许高度为3.3m。对于层高超过3.3m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应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后,方可使用
3.0.2组合铝合金模板应采用模数制设计,通用模板的长度、宽度模数以50mm进级,其模数应与现行的相关建筑模数国家标准相协调,并可根据工程的特点,增加其他专用尺寸的组合铝合金模板。
3.0.3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做专门的模板设计及支撑设计。要对模板选用、尺寸组合、连接、支撑系统等进行专项设计和优化,并对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的各个构件、配件进行承载力、刚度及整体稳定性计算,提供配模图、节点大样图、主要模板图、深化设计方案以及设计说明书等。
3.0.4组合铝合金模板成品的设计与制作应满足模板成品拼缝严密、装拆灵活、搬运方便的条件。
3.0.5组合铝合金模板出厂前应进行模板预拼装。即按照设计文件和模板系统条件图,确定模板部件的拼装位置,记录该模板部件标识编号和相邻部件的标识编号,记录非标准模板几何尺寸和位置,记录转角模板数量和位置,检查锁扣孔数量和位置配对,检查早拆头位置等,并形成拼装定稿图,供现场施工和检查。
3.0.6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并在方案实施前做好方案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1铝合金材料
4.1.1铝合金挤压型材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6892中的AL6061-T6或AL6082-T6。
4.1.2铝合金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的规定,物理性能和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铝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1.2-1的规定。

2铝合金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4.1.2-2的规定。

4.1.3对拉螺栓规格及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15-2021
备案号:J16150一20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fabr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precast members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s

2021-12-10发布2022-04-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5,DB62/T 3215-2021,制作,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预制构件,验收,DB62/T 3215-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作、储运和验收要求,促进构件生产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信息化,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验收、储运和成品保护。
1.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验收、储运和成品保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甘肃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O.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
2.0.2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通过机械化设备及模具预先生产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预制构件通常在工厂进行预制,便于规模化生产、质量控制和检测,对于特殊构件或大型构件,由于道路、场地、运输受到限制,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施工现场进行预制。
2.0.3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
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
2.0.4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
中间夹有保温材料,并通过拉结件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芯外墙板。
2.0.5连接套筒joint sleeve
在预制构件中预埋的用于连接受力钢筋的套筒,主要包括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套筒等。
2.0.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连接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2.0.7浆锚搭接连接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人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0.8严重缺陷serious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9一般缺陷common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10质量证明文件quality certificate document
随同进厂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一同提供用于证明其质量状况的有效文件。
2.0.11结构性能检验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2.0.12结构实体检验entitative inspection of structure
在结构实体上抽取试样,在现场进行检验或送至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检验。
2.0.13吊架drop-hanger frame
在预制构件起吊过程中保持构件平衡和稳定所使用的专用吊架。

3基本规定
3.0.1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建立全面完善的生产质量、安全、环境保证体系和试验检测手段,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3.0.2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等应符合构件生产的质量保证要求,应具备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检验能力,宜具备成品试验检验能力。
3.0.3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由有深化设计能力的设计单位或预制构件专业生产企业进行深化设计,形成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文件,经原设计单位、委托方确认后方可实施。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文件如需变更,仍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3.0.4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文件应符合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综合要求。
3.0.5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根据工程要求制订相应的生产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3.0.6预制构件生产应建立首件验收制度,同类型首个构件应由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3.0.7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3.0.8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标识,并应对检验合格的预制构件出具合格证明文件。标识系统应满足唯一性、追溯性要求。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预制构件用原材料和配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预制构件用原材料和配件应进行进厂检查和复检。检查项目包括品种、规格、数量、外观质量、包装方式、生产厂家和质量证明文件等。复检项目、批次和其他要求应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2混凝土
4.2.1预制构件所用混凝土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等的规定
4.2.2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4.2.3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或42.5R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厂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1为一批,每批次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3~3.2的中粗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3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碎石或卵石,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粉煤灰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中的I级或Ⅱ级各项技术性能及质量指标:
5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GJ63的规定;
6外加剂品种应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配后确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预制混凝土用外加剂》JC/T2477等规定;
7拌制混凝土的其他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14-2021
备案号:J16149-2022
建筑工程施工项日信息化管理标准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1-12-10发布 2022-04-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4,DB62/T 3214-202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DB62/T 3214-202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标准

1总则
1.0.1为提升甘肃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规范信息化建设及实施项目的建设行为,提高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建设管理。
1.0.3甘肃省内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施工项目管理业务活动中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以促进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2.0.2施工顶目信息资源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等信息的总称。
2.0.3施工项目信息化建设constr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施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指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2.0.4组织organization
为实现其目标而具有职责、权限和关系等自身职能的个人或群体。

2.0.5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
2.0.6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手段获取、存储、管理和传输信息的技
术,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2.0.7信息资源开发利用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 formation resources
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的活动。
2.0.8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
依据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实现信息流通与共用的机制。

2.0.9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0.10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
通过射频识别(RF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施工工地围挡以内的区域,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
2.0.12应用系统application system
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应用软件及硬件系统。
2.0.13应用集成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s
将服务于企业的相互独立的应用软件整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应用系统。
2.0.14数据集成data integration
指实现应用系统之间共享数据,并且当应用系统中某些数据发生改变时,所有与这些数据有关的数据,会即时、准确、一致地随之变化。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组织应确定信息化需求和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根据自身项目管理能力,确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目标。
3.1.2组织应根据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及管理目标梳理相关工作内容。
3.1.3组织应根据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项目信息化标准体系。
3.1.4组织应实行信息资源收集、信息化建设策划、实施、信息系统的应用及过程改进的动态管理原理,确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流程,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
3.1.5施工项目信息化建设应符合以下原则:
1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2以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3以信息化管理理念为先导、标准化管理为依托:
4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目标;
5施工项目参与方共同参与,覆盖施工全过程:
6要持续完善和改进。
3.1.6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应以数据的信息化实现精确管理,以流程的信息化实现规范的业务处理,以协同决策的信息化改善组织运营。

3.2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
3.2.1组织应确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的工作职责和程序。
3.2.2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范围的计划;
2管理范围的确定:
3管理范围的变更。
3.2.3组织应将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4施工项目信息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涉及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和存储等环节。
4.1,2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信息源,灵活运用信息处理工具,收集相关信息:
2搞好信息分类、加工整理和存储信息:
3采取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
4正确应用信息管理手段和经项目部确认的信息管理工具软件,搞好信息检索、传递和使用工作。
4.1.3组织应建立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信息,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地存储、传输信息,有效、适宜地使用信息,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职责;
2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程序:
3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实施办法:
4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绩效评估办法:
5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维护办法。
4.1.4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4.1.5组织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信息管理岗位,配备熟悉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并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信息管理人员,开展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
4.1.6项目信息管理人员应根据信息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信息质量。
4.1.7组织应定期召集项目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使用人员会议,分析和评估项目信息管理绩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4.1.8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施工项目管理要求:
2信息格式应统一规范;
3应实现信息效益最大化。
4.1.9信息管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信息计划管理:
2信息过程管理;
3信息安全管理:
4文件与档案管理:
5信息技术应用管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备案号:J16152-2022
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
Standard for depth of design documentation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1-12-10发布2022-04-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3,DB62/T 3213-2021,建筑工程,文件编制,装配式,设计,DB62/T 3213-2021 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

1总 则

1.0.1 为加强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管理,保 证各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新建、改建、扩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建筑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

1.0.3 本标准是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 版)》(建质函〔2016〕247号)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编制,是甘肃省 装配式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基本要求。在满足本标准的基础 上,设计深度尚应符合各类专项审查的相关要求。

1.0.4 建筑工程(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文件一般应分为方 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 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 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人施工图设计。

1.0.5 装配式建筑工程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 进行 :

1 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方案设计审批的需要。

2 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 需要,应满足 初步设计审批的需要。

3 施工图设计文件 应满足编制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文件、设 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 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 深度应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1.0.6 在设计中应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 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所选用图集的名
称。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 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1.0.7 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 同时满足本标准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1.0.8 本标准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对于具 体的工程项 目设计,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按本标准的相 关条款执行。

1.0.9 本标准不作为各专业设计分工的依据。当多个专业由一 人完成时,应分专业出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1.0.10 当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相关单位承担项目专项设计(包括 二次设计)时,主体建筑设计单位应提出专项设计的技术要求并对 主体结构和整体安全负责。专项设计单位应依据本标准相关章节 的要求以及主体建筑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并对 设计内容负责。

1.0.1 1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中宜在方案阶段进行“技术策划”, 其深度应符合本标准相关章节的要求。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应进行 装配式建筑专项设计,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加工详图设计。主体 建筑设计单位应对预制构件深化设计进行会签,确保其荷载、连接 以及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均符合主体结构设计的要求。
2 方案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 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 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人防、超限高层建筑等设计的专 业,其设计说明应有相应的专门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相关建筑设计图 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 域燃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2.3.3条)。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封面:写明项 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 责人、项目总负 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2.1.3 装配式建筑如有技术策划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技术策划报告 ,包括技术策划依据和要求 、标准 化设计要 求、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围护系统、建筑内装体系、设备管线等内容。
2 技术配置表,装配式结构技术选用及技术要点。

3 经济性评估,包括项目规模、成本、质量、效率等 内容。

4 预制构件生产策划,包括构件厂选择、构件制作及运 输方 案、工程所在地吊装水平及运输能力、构件生产能力,经济性评估等。

3 初步设计

3.1 一般要求

3.1.1 初步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 专业设计说明、对于涉及 建筑节能、环保、消防、人防、绿建、装配式建筑等 ,其设计说明应 有相应的专项内容;说明应包括对于装配式建筑应有的相应的专 项内容,装配式技术配置情况说明;标准化设计、预制率、装配率、 建筑集成技术设计、构件加工图设计分工、协同设计及信息化技 术应用说明;无障碍设计专篇;节能设计要点;一体化装修设计说 明;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的防火措施和防水做法等。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主要设备或材料表。
4 工程概算书。

5 有关专业计算 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 ,但 应按本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

3.1.2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封面: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 责人、项 目总负责人 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 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可单 独成册)。

6 概算书(应单独成册)。
3.2 设计总说明

3.2.1 工程设计依据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如该 项 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立项报告、方案设计文件等审批文件的文号和名称。

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 标准的 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 、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 、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 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 分期建设的情况。

3 承担的设计范围与 分工。

3.2.3 总指标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 和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
2 其他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3.2.4 设计要点综述应包含下列内容:

1 简述各专业的设计特点和系统组 成。

2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 的情况。

3 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简述采用的 装配式建筑 技术要点。

3.2.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包含下列内容: 1 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或高温水、燃料及
充电桩等供应的协作问题。

2 总建筑面积、总概算 (投资)存在的问题。
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 的因素。

5 明 确需要进行专项研究的内容,若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 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4 施工图设计

4.1 一般要求

4.1.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 图纸以及图纸总封面; 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的 专项内容;装配式建筑应有装配式建筑专项设计说明,包括各专业 相关主要内容,还应包含以下内容:装配式技术配置情况说明;标 准化设计、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集成技术设计、构件加工图设计分 工、协同设计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说明;节能设计要点;一体化装修 设计说明;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的防火措施和防水做法;预制构件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预制构件验收措施;主要的装配式应用情况平 面示意简图。

2合同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各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 ,但应 按本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4.1.2 总封面标识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1 项 目名称。

2 设计单位名 称。

3 项 目的设计编号 。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 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 目总负责人的姓 名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设计文件交付日期 。
4.2 总平面

4.2.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 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总平面布置图,吊装场地机位平面布置 图,装配式应用情况平面示意图)、计算书等。

4.2.2 图纸 目录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 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 纸上。

2 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 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 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 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表,说明地形图、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等设计依据、基础资料。 4.2.4 总平面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

3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 (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 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 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 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 名称、层数。

5 建筑 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 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宽度、转弯半径等)、围墙 、 无障碍设施 、排水沟、挡土墙 、护坡等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 寸)。如有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需注明。
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建筑物、构筑物使用 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 编号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10-10 11:57:37

提问网友:坚持就是胜利


土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计算细微膨胀混凝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计算细微膨胀混凝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计算细微膨胀混凝土-广西壮族自治区

图纸上说在柱底板下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第一张图是钢柱1大样(有10个采用钢柱1),第二张是钢柱2大样(有两个采用钢柱2),我看别人算的工程量是0.4*0.4*0.2*个数12,我不明白这个0.2是怎么来的,图纸上也没有说明。

解答网友:晶岭不肖生


土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计算细微膨胀混凝土-广西壮族自治区

估计计算者是以6.4-6.2=0.2

但这是算400*400柱墩C25混凝土

而非在计算柱底板下灌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层)

厚度不明(一般为50mm厚),是钢板与预埋地脚螺栓的混凝土间的灌实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12-2021
备案号:J16148-2022
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Design documentation standard for building and municipal excavation engineering

2021-12-10发布 2022-04-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2,DB62/T 3212-2021,基坑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文件编制,设计,DB62/T 3212-2021 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技术政策,实现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标准化,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的设计文件编制。
1.0.3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应做到内容完整齐全,文字简明扼要,图件清晰准确,比例协调,形式统一,文图相符。设计文件的文字、标点、术语、代号、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均应符合有关标准
1.0.4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的设计文件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各项技术工作的总称。
2.1.2市政工程municipal engineering
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及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与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总称。
2.1.3基坑excavations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2.1.4基坑工程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为挖除建(构)筑物地下结构处的土方,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施工及保护基坑周边环境而采取的围护、支撑、降水、加固、挖土与回填等工程措施的总称。
2.1.5基坑支护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for excavations
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2.1.6支护结构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结构。

2.1.7地下水控制groundwater control
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防止地下水变化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所采用的截水、降水、排水、回灌等措施。
2.1.8降水dewatering
为防止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用抽水井或渗水井降低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的方法。
2.1.9截水帷幕curtain for cutting off drains
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和控制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

3基本规定
3.0.1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62/T25-3111进行划分。
3.0.2与永久性边坡相结合的基坑工程设计时,回填后对永久性边坡有影响的应满足永久性工程设计要求。
3.0.3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特点、建(构)筑物基础型式、基坑深度、施工条件、工期造价等因素,精心设计,做到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护环境。
3.0.4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并应签章齐全。
3.0.5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1基坑工程概况:
2基坑周边已有建筑及市政管线等环境条件;
3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设计依据:
5基坑安全等级划分及设计参数:
6支护结构设计、地表水及地下水控制设计:
7施工技术要求;
8质量检测要求:
9基坑监测技术要求;
10工程风险提示及应急处置措施建议。

4设计说明
4.0.1基坑工程概况部分宜包含以下内容:
1基坑所处地理位置,基坑规模、周长、面积、地下室层数、开挖深度、设计基坑运营时间等:
2基础形式,底板、承台、连梁及垫层的尺寸、标高等;
3正负零标高、绝对标高、自然地面起算标高的相互关系。
4.0.2基坑周边已有建筑及市政管线等环境条件部分宜包含以下内容:
1邻近建筑物的工程类别与等级、层数、结构型式、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与基坑平面位置关系、建设及竣工时间、目前结构完损情况,其中对于基坑周边房屋密集的地区,建设单位宜对基坑周边可能受损坏的邻近建筑委托具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单位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2邻近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区间道、街巷道路)的类别与等级、交通负载量、道路结构特征、与基坑平面位置关系、完损情况;
3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的类型与等级、结构特征、埋置深度、与基坑平面位置关系、完损情况;
4邻近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已建、规划、地上、地下)结构外边线与基坑相对位置关系;
5施工平面布置可能产生的地面超载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10-2021
备案号J16029一2021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s
2021-09-14发布2021-12-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10,DB62/T 3210-2021,超低能耗建筑,DB62/T 3210-2021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动甘肃省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建筑能牦,规范和指导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险收,结合甘肃省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相关标准制定木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超低能牦建筑。
1.0.3甘肃省超低能耗建筑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超低能牦建筑(ultra-low energy buicding)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固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牦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2.0.2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空气能等。
2.0.3供暖年耗热量(annual heating demand)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牦的需由供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2.0.4供冷年牦冷量(annual cooling demand)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耗的需油供冷设备供给的冷量。
2.0.5建筑气密性(building air tightness)
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可表征建筑物或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漏量。
2.0.6换气次数(air exchange times)
建筑每小时的通风量与换气体积之比。
2.0.7新风系统热回收效率(heat recorery effiicienty of outdoorair system)

新风热回收系统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温差(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焓差)之比。分为显热热回收效率和全热热回收效率。

3基本规定
3.0.1超低能牦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应以建筑能牦值为约束目标,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施工方法和运行模式。超低能耗建筑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控制以下内容:
1规划设计应在建筑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使用功能方面,体现超低能耗建筑的理念和特点,并注重与气候的适应性。冬季以保温和获取太阳得热为主,兼顾夏季隔热遮阳要求,过渡季节能实现充分的自然通风;
2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目标应根据本规程技术指标的要求,结合建筑热工性能参考值,综合考虑当地技术经济条件,采用以建筑能耗值为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筑能牦模拟分析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后确定:
3应针对围护结构热桥和气密性关键节点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并绘制大样图:
4应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新风处理方案,并进行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
5应采用更加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保证精细化施工,并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6施工期间应对典型房间进行气密性抽查,外固护结构和气密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建筑气密性检测,并达到本规程气密性指标要求:
3.0.2超低能耗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和运行管理人员应参加必要的专项培训,转变传统观念,全面掌握超低能牦建筑的技术要求,提升相应技术水平。
3.0.3超低能牦建筑的室内装修应简约并由建设方统一进行,以避免装修对建筑固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的损坏,以及对新风气流组织的影响:室内装修宜采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材料和部品。
3.0.4超低能牦建筑建造需要建筑产业的支撑,应引导高性能节能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应用,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和升级;并应与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相结合,促进超低能牦建筑向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发展。
3.0.5超低能牦建筑建成后,可按照自愿原则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评价和标识。

4技术指标
4.0.1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指标应以建筑能牦值为导向,技术指标包括能牦指标、气密性指标及室内环境参数。
4.0.2本规程结合我省气候特点、建筑形式、生活习惯和用能方式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先进经险,兼顾我省节能技术水平和产业支撑能力,在我省现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经模拟计算分析确定了我省的技术指标。
4.0.3超低能牦建筑能效指标及气密性指标应符以下规定:
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及气密性指标应符合表40.3-1的规定;

DB62/T 3210,DB62/T 3210-2021,超低能耗建筑,DB62/T 3210-2021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

注:1建筑本体性能指标中的照明、生活热水、电梯系统能牦通过建筑能牦踪合进行约钓束,不作分项限值要求。
2本表适用于居住建筑中的住宅类建筑,面积的计算华准为套内使用面积。3DH,(W-bulb degree hours20)为年中室外球温度高于20℃时刻的湿球温度与0℃差值的逐时累计值(单位:k·,千度小时)。4DDHx(Dy-bulb degree hours28)为一年中室外干球温度高于28℃时刻的干球温度与8℃差值的逐时累计值(单位:kK·,千度小时)。
2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应及气密性指标符合表40.3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3207-2021
备案号:J16026-2021
黄土地区边坡柔性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Seismic design standard for slope flexible retaining structure in loess area
2021-09-14发布2021-12-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62/T 3207,DB62/T 3207-2021,抗震设计,柔性支挡结构,边坡,黄土地区,DB62/T 3207-2021 黄土地区边坡柔性支挡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1总则
1.0.1为使黄土地区建筑边坡(含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柔性支挡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化,并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的黄土边坡抗度设计,也适用于黄土与岩石结合、黄土与粗颗粒土结合的边坡工程抗震设计。
1.0.3边坡柔性支挡结构抗震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按全面规划、远期近期相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广泛收集资料,认直进行调查研究和方案比选。
1.0.4边坡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各种作用、边坡高度、邻近建(构)筑物、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
1.0.5本标准中不同黄土地区柔性支挡结构适用的边坡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加筋土挡土墙支挡的边坡高度不宜超过10m;
2采用土钉墙支挡的边坡高度不宜超过10m,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挡的边坡高度不宜超定过15m:
3采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挡的边坡高度不宜超过30m。超过上述限定高度的边坡工程或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和专项论证。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黄土地区loess area
由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黄色或褐黄色的土所分布的区域。黄土组成以粉粒为主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能保特在很高的直立睫壁上。
2.1.2建筑边坡building slope
在建构筑物场地或其周边,由于建(构筑物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和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自然斜坡。在本标准中简称边坡。
2.1.3柔性支挡结构flexible retaining structure
用加筋材料、土钉、锚杆等来支撑、加固岩土体,岩土体与锚固体系协同工作,保持其稳定的结构。
2.1.4边坡环境slope environment
边坡环境是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水系、建筑物、道路及管网等的统称。边坡稳定分析和边坡支挡结构设计计算等均需要详尽地了解边坡环境。
2.1.5加筋土挡土墙reinforced soil wall
加筋土挡土墙是墙面系、拉筋和填土共同组成的挡土结构依靠填料与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平衡填料作用于墙面上的水平土压力,使之形成整体,抵抗其后部填料产生的土压力。

3基本规定
3.1抗震设防分类和目标
3.1.1边坡柔性支挡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
3.12边坡柔性支挡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宜参照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具体按表3.12确定。

3.1.4支挡结构的抗展设防应分为多遇地震、基本地震、罕遇地震和极罕逃地震四个设防水准。设计地度动参数的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D18306的规定执行。
3.1.5支挡结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表3.15的规定。

4加筋土挡土墙支挡结构
4.1一般规定
4.1.1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图4.1.1)应由基础、面板、加筋材料、填土等主要部分组成。

4.1.2面板可采用整体式刚性面板、复合式刚性面板、板块式面板或模块式面板。板块式面板可分矩形、十字形、六角形等。模块式面板之间宜采取加强整体刚度的措施。对变形要求较高时,应采用整体式刚性面板、复合式刚性面板。
4.1.3加筋材料应严格控制筋材的变形和强度,保证加筋材料在支挡结构使用年限内满足耐久性要求。
4.1.4填料是加筋土挡土楷的主体材料,应与加筋材料性能相匹配。填料应就近取材、分层压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