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5024-2020 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ICS27.180
CCS F19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5024-2020
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 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Regulation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detailed design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0-06-30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
前言
本规定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19】86号)的要求,由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定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储能 电站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定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电气一次、系统及电气二次、土建、水工及消防、采暖通风及空调、施工图总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本规定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提出并归口。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电气一次……4
3.1电气一次施工图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4
3.2电气主接线及总平面…4
3.3配电装置…5
3.4主变压器……7
3.5储能变流器和升压变压器…9
3.6电化学储能电池……9
3.7站用电系统…10
3.8防雷接地……11
3.9照明及动力系统…13
3.10电(光)缆敷设…14
4系统及电气二次……16
4.1系统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6
4.2元件保护…7
4.3调度自动化…18
4.4通信20
4.5监控系统25
4.6公用设备二次线……26
4.7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控制系统…26
4.8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27
4.9视频及安全监控系统……28
4.10时钟同步系统29
4.11站用电二次线……29
4.12其他二次系统………30
4.13二次设备的组屏和布置…31
4.14电气二次施工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31
5土建…32
5.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32
5.2站区电缆沟及管沟…37
5.3进站道路
…37
5.4站区围墙、大门、站区排水及挡土墙、护坡…38
5.5建筑物建筑设计…39
5.6建筑物结构设计………42
5.7构支架……47
58设备基础……51
59水工构筑物……55
5.10站区地基处理……56
5.11土建施工总说明……57
6水工及消防59
6.1站区室内外上下水管道……59
6.2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管道…60
6.3储能系统消防…61
7采暖通风及空调………63
7.1采暖系统……63
7.2通风及空调……64
7.3采暖通风及空调施工图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65
8施工图总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67
本规定用词说明…68
附:条文说明……69
1总则
1.0.1为加强对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化管理,配合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需求,同时规范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额定功率为500kW且额定容量为500kWh及以上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施工图设计。
1.0.3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
1.0.4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电化学储能电站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采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由若干个不同或相同类型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组成。
注:除储能系统外,还包括并网、维护和检修等设施。
2.0.2电化学储能系统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体,通过储能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系统。
注:一般包含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对于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通常还包括汇集线路、升压变压器等。
2.0.3电化学储能单元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unit
由电化学电池、与其相连的功率变化系统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电能存储、释放的最小储能系统。
2.0.4储能电站额定功率rated power of energy storage station
电站内各储能单元额定功率的总和。
2.0.5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
连接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实现功率双向变换的装置。
2.0.6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对于有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指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指出储能系统的输出汇总点。
2.0.7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储能系统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
2.0.8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装置。
2.0.9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以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储能电站内就地监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功率变换系统、配电二次设备、消防系统以及视频和环境监控设备等其他站内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3电气一次
3.1电气一次施工图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3.1.1电气一次施工图说明的内容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列出主要设计依据。
2明确设计范围,改、扩建工程应说明原工程规模和本期工程范围。
3说明初设审批意见的执行情况。
4当设计的方案需限制运行方式及使用条件时,应该明确说明。
5若有过渡方案时,应该说明原因及过渡措施。
6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详细说明技术特性、使用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
7说明与相关专业的划分界限、接口要求。
8提出施工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9电气一次施工图卷册目录。
3.1.2主要设备材料清册的内容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列出主要一次设备供货商、规格、型号、数量:标明主要材料的规格及数量。
3.2电气主接线及总平面
3.2.1图纸内容。包括: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3.2.2图纸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系统及电气二次
4.1系统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1.1系统保护图纸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册说明。包括设计内容、设计范围、配置方案、通道方式、与相关专业的分界及接口、设备订货情况等。
2保护配置图。应在对应电气主接线简图中示意出本部分设计的系统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型号、电流互感器特性、主要功能以及故障录波等设备的配置。
3保护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原理接线图。应表示出所有功能回路电流、电压互感器编号、输出编号、输出防线、接线方式以及二次回路接地点,电流互感器回路应表示极性。
4屏(柜)面布置图。应包括屏(柜)面的正面、背面布置图及设备订货主要参数表。正面布置图应包括柜内各装置、连接片的布置及屏柜外形尺寸等。背面布置图应包含交直流空气开关、外部接线端子布置等。
5原理接线图,应包括各保护屏(柜)的交直流电源、电流、电压、保护跳合闸、保护开入开出、信号、通信接口及对时间路等。保护间的配合应表示到对侧设备的回路编号、接线功能或作用。
6端子排图或电缆接线表。应表示出端子排的安装接线和电缆,包括回路号、电缆去向及电缆缩号。
7通道接口连接示意图。应表示出线路保护通道的接口方式及连接示意,包括光缆、电缆编号。
4.12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图纸内容。包括:卷册说明、系统解决方案及其说明、交流电流原理接线图、交流电压原理接线图、出口控制接口原理图、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安装接线图、系统通道接口方案。安全自动装置还包括所涉及接入变电站的备自投等自动装置的安装接线设计。
4.13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图纸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册说明。包括设计内容、设计原则、配置方案、通道方式、与相关专业的分界及接口、设备订货情况等。
2原理接线图及说明。应包括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屏(柜)的交直流电源、电流电压、控制输入输出、信号、通信接口及对时回路等。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与相关保护设备间的配合应表示对应的回路编号。
3端子排图或电缆接线表及说明,应表示出端子排的安装接线和电缆,包括回路号、电缆去向及电缆编号。
4通道接口连接示意图及说明。应表示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通道的接口方式及连接示意图,包括光缆、电缆编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11-17 20:07:57
提问网友: 摸爬滚打
我只要一点就是一个高一个低。。。
解答网友: Rush
您好 二维视图 用墙外边线测量呢
测量距离可以测斜长。直接点击工具下的【测量距离】,然后鼠标左键两点确定斜长的距离即可。如图:
问题专业: 土建 计价软件GCCP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1-17 20:06:53
提问网友: 一个造价新手小白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11-17 20:04:16
提问网友: 成成
请问这是什么阀门
解答网友: 小鱼学造价
安全阀
问题专业: 土建 安装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辽宁
提问日期: 2022-11-17 20:00:32
提问网友: Tough
老师们这个排水管连接的是检查井吗,还是只是每个管的系统编号?如果是编号那么室内管是从外墙1.5m考虑了吗?
解答网友: 求己
图上那是排水管系统编号,要考虑外墙皮的1.5m
GB/T 9361-2011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ICS91.040.20
P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361-2011代替GB/T9361一19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 field
2011-12-30发布
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GB/T9361一1988的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增加和修订了有关的术语和定义(见3.3和3.4);
一修订了安全级别(见第4章,1988版的第3章);
一增加了安全条款(见5.2,5.3,10.8,10.9,10.11和10.13):
一修订了结构防火要求(见第6章,1988版的第5章);
一修订了供配电系统的要求(见第8章,1988版的7.1);
修订了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的要求(见10.4,10.5和10.6,1988版的第8章);
一修订了防水要求(见10.1,1988版的9.1):
一修订了防雷要求(见10.3,1988版的9.3);
一修订了防电磁千扰(见10.10,1988版的9.5);
一修订了防鼠害要求(见10.12,1988版的9.4)。
本标准代替GB9361-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长城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计通电子
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华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长城屏蔽机房设备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林、王力坚、陈静、余雷、邹成、黄群致、高大鹏、张盛、周乐乐、梁舒展、张海军、
徐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361-198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场地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计算机场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22建筑物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43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S/T10796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8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燃烧材料non-combustible
在受燃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徽燃、不碳化、只软化的材料。
3.2
难燃烧材料difficult combustible
受到燃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的材料。
3.3
耐火极限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
在一定的受热条件下,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
注:单位为小时(h),
3.4
集中监控系统centraliz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通过采集机房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对机房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控制、分析和报警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4安全分级
4,1根据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断的影响程度,将计算机场地的安全分为A级、B级、C级3个基本级别,见表1.
4.1.1A级: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断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对计算机场地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场地安全措施。
4.1.2B级: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断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对计算机场地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场地安全措施。
4.1.3C级:不属于A、B级的情况:对计算机场地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场地安全措施。
4.2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规模、用途,计算机场地安全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
注:综合执行是指计算机畅地可按某些级执行,如某计算机机房按照安全要求可选:电磁干扰A级,火灾报警及灭
火C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市政
所属地区: 福建
提问日期: 2022-11-17 19:55:46
提问网友: 广联达白嫖用户
解答网友: Rush
您好
V是管支墩混凝土工程量、V'是管接口支墩混凝土工程量。
图集内也有解释的:
DBJ04/T 297-2013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297-2013
备案号∶J12287-2013
泡沫陶瓷板 外墙外保温工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wall and exterior thermal insulating system of foamed ceramic board
2013-05-01 实施2013-01-31 发布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内容摘抄: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wall and exterior thermal insulating system of foamed ceramic board
DBJ04/T297-2013
批准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安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13年5月1日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太 原
(略)
前 言
为规范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经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由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山西安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对《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规程编制组认真总结我省泡沫陶瓷板的生产技术水平,参照国家现行规范及部分(省)市的有关标准,经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性能要求、设计、施工和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给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太原市山右巷10 号,邮政编码∶030001),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安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山西宏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魏利国耿震岗李宏伟李盖尔
简 军 贾志才 高飞宇 赵跃山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哈成德 吴振洲 李桂芬 赵俊奇
王世超 张吉人 杜红秀 王荣香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及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中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当泡沫陶瓷板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和外墙内保温工程或其他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隔离带时,可参照执行。
1.0.3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泡沫陶瓷板 Foamed Ceramic Board
由无机多孔陶瓷材料在工厂制成的热传导率低、吸水率低、耐高温、耐候、不燃的保温板材。
2.0.2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mal Wall and Exterior Thermal Insulating System of Foamed Ceramic Board
由泡沫陶瓷板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粘结砂浆、锚栓等)和饰面层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的总称。
2.0.3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 Extemal Wall and Exterior Thermal Insulating Project of Foamed Ceramie Board
将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2.0.4 基层 Base Course 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
2.0.5 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外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6 抹面层 Trowel Finish Layer
抹在保温层上,中间夹有增强网,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防水、抗冲击和防火作用的构造层。2.0.7 饰面层 Finish Coat Layer
外保温系统外装饰层。
2.0.8 粘结砂浆 Bonding Mortar
由水泥、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等材料组成,专用于把泡沫陶瓷L
板粘贴到基层墙体上起固定作用的材料。
2.0.9 抹面砂浆 Trowel Finish Mortar
由水泥、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等材料组成,抹在粘贴好的泡沫陶瓷板外表面,用以保证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略)
3 基本规定
3.0.1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且不产生开裂或空鼓;
2 能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且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
3 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4 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3.0.2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节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热工计算编制节能专篇,重点说明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等主要热工性能指标,且应符合国家和山西省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和《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标准》(DBJ04-243)等标准的规定。
3.0.3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环境卫生、劳动保护、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3.0.4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泡沫陶瓷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5年。
4 性能要求
4.1 系统性能
4.1.1 泡沫陶瓷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1 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4
4 性能要求 5
4.1 系统性能 5
4.2 材料性能5
5 设 计 9
5.1 基本构造9
5.2 一般规定9
5.3 构造设计10
6 施 工14
6.1 一般规定14
6.2 施工工艺15
6.3 施工要点15
7 工程验收19
7.1一般规定19
7.2 主控项目20
7.3 一般项目21
本规程用词说明23
引用标准名录2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06-2014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04/T306-2014
备案号∶J12757-2014
建筑基坑工程 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founation excavations
2014-10-01 实施2014-07-17 发布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内容摘抄: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founation excavations
DBJ04/T306-2014
批准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施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4 北 京
(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 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晋建标字〔2012〕152号)的要求,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会同有关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听取了本领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指导性意见,总结了省内近年来基坑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山西省工程地质特点,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最终完成。
本规范共分12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岩土勘察、土压力计算、基坑稳定性、支护结构选型、支护结构、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基坑监测。
本规范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和太原理工大学负责具体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地址∶太原市新建路9号,邮编03000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
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山西省设计审核室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0.1 为使山西行政区域内建筑基坑工程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满足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土方开挖及监测。
1.0.3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地下结构形式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
1.0.4 建筑基坑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山西省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基坑 excavations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2.1.2 基坑影响范围 affected scope of excavations
基坑工程引起的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及地下水变化影响的区域。
2.1.3 设计使用期限 design workable life
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
2.1.4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excavations
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的统称
2.1.5 基坑支护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for excavations
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取的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2.1.6 支护结构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结构。
2.1.7 支挡式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以挡土构件和锚杆或支撑为主要构件,或以挡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的支护结构。
2.1.8 挡土构件 structural member for earth retaining
设置在基坑侧壁并嵌入基坑底面的支护结构竖向构件。例如,支护桩、地下连续墙。
2.1.9 悬臂式支挡结构 cantilever retaining structure
以顶端自由的挡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的支挡式结构。
2.1.10 锚拉式支挡结构 anchored retaining structure
(略)
3 基本规定
3.0.1 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其设计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
3.0.2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保证支护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要求;
2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3.0.3 根据环境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将场地类型分为I(复杂)、Ⅱ(较复杂)、Ⅲ(简单)三类∶1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为I类∶
1)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大,且坑壁土多为填土层,Ⅲ级以上自重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
2)基坑工程降水深度大于6m,降水对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3)基坑影响范围内为高灵敏土、严重液化土;4)基坑影响范围内既有建(构)筑物对变形反应敏感;5)土岩组合边坡基岩倾向与基坑放坡方向一致,且基岩倾角大于15°。
2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为Ⅱ类∶1)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大;2)降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
3)坑壁土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及中等液化土。3 存在下列条件之一时为Ⅲ类∶1)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小;2)自然水位在坑底之下;
3)土岩组合边坡基岩倾向与基坑放坡方向相反。
3.0.4 基坑工程按表3.0.4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略)
4 岩土勘察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岩土勘察与评价内容,应根据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及基坑安全等级综合确定。基坑工程岩土勘察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1 查明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岩土分布特征、地层结构、工程特性及不良地质作用等;并提供满足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2 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水位标高及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和土层的渗透性等,判定评价地下水对基坑的不良影响;
3 对岩层中开挖的基坑,应查明岩体的岩性、产状、风化程度,结构面(尤其是软弱面)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闭合状态、充填与充水情况、各结构面组合关系以及软质岩石开挖暴露后工程性能恶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4 对影响基坑侧壁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出防治方案建议,根据岩土条件对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5 对饱和粉土和饱和砂土应进行液化评价,对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应进行灵敏度评价,对湿陷性黄土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评价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
4.1.2 基坑工程的岩土勘察宜与拟建主体建筑的岩土勘察同步进行,应同时满足主体建筑和基坑工程勘察的要求,在勘察成果报告中应有专门章节对基坑工程进行分析评价。对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开挖深度超过20m的一级基坑工程,宜针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求提供专项勘察报告。
4.1.3 当已有勘察资料不能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时,应进行专项勘察或补充勘察。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4
3 基本规定 8
4 岩土勘察13
4.1 一般规定13
4.2勘探与测试14
4.3室内试验18
4.4勘察成果19
5土压力计算21
5.1 一般规定21
5.2 荷载组合21
5.3参数选择
5.4 计算原则22
5.5 水平荷载22
6 基坑稳定性27
6.1一般规定27
6.2 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27
6.3 支挡结构嵌固深度的验算30
6.4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32
6.5 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34
7 支护结构选型 36
7.1 一般规定36
7.2 现场周边环境36
7.3 支护结构和适用条件37
8 支护结构39
8.1 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39
8.2 地下连续墙53
8.3 锚杆60
8.4 内支撑结构69
8.5 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半逆作法76
8.6 坡率法84
8.7 土钉墙及复合土钉墙86
8.8 重力式水泥土墙97
8.9 土体加固105
9 地下水控制107
9.1 一般规定107
9.2 基坑降水设计108
9.3 基坑降水施工112
9.4 截水帷幕113
10 基坑开挖115
10.1 一般规定115
10.2 开挖方案116
10.3 土方开挖116
11 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118
11.1 一般规定118
11.2 评估内容119
11.3 基坑变形预估119
11.4 防治措施120
12 基坑监测122
12.1 一般规定122
12.2 监测点布置123
12.3 监测方法124
12.4 监测报警125
12.5 监测频率126
12.6 报告编写127
附录A 锚杆抗拔试验要点129
A.1 —般规定 129
A.2 基本试验129
A.3 蠕变试验131
A.4 验收试验131
附录B 土钉抗拔试验要点133
附录C 土的渗透变形136
附录D 非完整井水位降深计算140
附录E 圆形截面混凝土支护桩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表142
本规范用词说明145
引用标准名录146
条文说明14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CS859-2021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859-202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超高层 建筑夜景照明工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ightscape lighting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中国计划出版社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 2019 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9﹞12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 8 章和 2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灯具、附件及控制设备,安装和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等。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目 次
1 总则............................................................................................................................3
2 术语............................................................................................................................4
3 基本规定....................................................................................................................6
4 设计............................................................................................................................7
4.1 一般规定........................................................................................................7
4.2 照明 设计........................................................................................................8
4.3 光污染控制..................................................................................................10
4.4 配电系统设计..............................................................................................14
4.5 控制系统设计..............................................................................................16
5 灯具、附件及控制设备..........................................................................................18
5.1 一般规定......................................................................................................18
5.2 灯具安全要求..............................................................................................19
5.3 灯具电气要求..............................................................................................19
5.4 灯具光度、色度要求..................................................................................20
5.5 LED 驱动电源.............................................................................................22
5.6 灯具附件......................................................................................................24
5.7 控制设备......................................................................................................24
6 安装和调试..............................................................................................................25
6.1 前序工作......................................................................................................25
6.2 灯具安装......................................................................................................26
6.3 配电系统安装..............................................................................................27
6.4 控制系统安装..............................................................................................28
6.5 调试..............................................................................................................28
7 验收..........................................................................................................................29
7.1 效果验收......................................................................................................29
7.2 工程验收......................................................................................................29
8 运行和维护..............................................................................................................31
附录 A 城市规模和环境区域的划分......................................................................32
附录 B 运行和维护内容工作记录单......................................................................33
本规程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条文说明......................................................................................................................36
1 总则
1.0.1 为规范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维护,达到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环境和谐、技术先进和绿色节能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
1.0.3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除应符 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超高层建筑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
2.0.2 灯具损坏率 failure rate of luminaires
灯具自安装使用后输出光通低于初始光通量 70%或无法正常使用的累计数量与该型号灯具安装数量之比。
2.0.3 色品 chromaticity
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色度系统所表示的颜色性质。由色品坐标定义的色刺激性质。
2.0.4 颜色纯度 colorimetric purity
在 CIE x,y 色品图上,从无彩色点(x=1/3,y=1/3)到光源色度点的距离与从无彩色点到光源主波长点的距离之比。
2.0.5 主波长 dominant wavelength
当规定的无彩色刺激和某单色光刺激以适当的比例相加混色时,与试验色刺激达到色匹配,则该单色波长为主波长。
2.0.6 眩光 glare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2.0.7 光污染 light pollution
指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和红外光辐射)对人、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
2.0.8 溢散光 spill light,spray light
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中照射到被照目标范围之外的光线。
2.0.9 上射光通比 upward light output ratio
当灯具安装在规定的设计位置时,灯具发射到水平面以上的光通量与灯具中全部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
2.0.10 光谱反射比 spectral reflectance
在某波段被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之比。
2.0.11 光谱透射比 spectral transmittance
在某波段被物体透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之比。
2.0.12 泛光照明 floodlighting
通常由投光灯来照射某一情景或目标,使其照度比其周围照度明显高的照明方式。
2.0.13 直视照明 lighting for direct viewing
直接观看灯具发光表面的照明方式,常见有点、线、面等的组合形式。
2.0.14 媒体立面照明 media façade lighting
基于 LED 灯具媒体播放技术,与建筑立面结合可进行媒体内容播放的照明方式。
2.0.15 内透照明 lighting from interior light
利用室内光线向室外透射的照明方式。
2.0.16 光束演绎照明 light beam show
以光束灯、激光灯等设备发出的光束和激光,在空中交织动态变化,形成灯光表演效果的照明方式。
3 基本规定
3.0.1 新建超高层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施工应与建筑工程同步进行。
3.0.2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设计、施工和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3.0.3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应选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长寿命和易维护的产品。
3.0.4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应建立保障完善的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夜景照明规划的要求。
4.1.2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应在注重安全性、艺术性、节能环保及突
出重点的同时,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历史风貌,创造舒适和谐的夜景效果。
4.1.3 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应和建筑、建筑装饰、机电、幕墙、景观等相关单位协调沟通,明确各专业配合措施条件,完整划分各个专业施工界面。
4.1.4 隐藏安装灯具应和建筑结构相结合。明装灯具外观造型、颜色应与建筑相协调。
4.1.5 设备、管线的安装和维修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4.1.6 照明控制系统应根据当地城市照明管理要求,设置与之兼容的控制接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844-2021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调试验收规程
ICS 19.020
DL CCSF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44——2021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调试验收规程
Debugging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2021-12-22发布2022-03-22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供用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43)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华侨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荔湾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恒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厦门国程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昂立新普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国炎、王红斌、彭和平、陈泽涛、赵瑞锋、徐阳、赵湘文、邝国安、白浩、欧世锋、陈艳霞、段文勇、张小庆、宫瑞邦、李勇、李程、吕立平、凌万水、杨雄、黄增武、钟福文。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现场调试验收 流程、调试验收内容、项目和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改造工程和已投运设备停电检修后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投运前的调试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38.1—2014 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19639.1—2014 通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34870.1—2017 超级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DL/T721——2013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L/T1529—2016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L/T721—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调试验收 debugging and acceptance
在新建、扩建、改造工程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及相关设备投运前,或在已投运设备停电检修后且投运前,开展配电自动化终端相关的安装检查、接线检查,以及对一次设备、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主站开展系统性联调
4 调试验收要求
4.1 调试验收流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调试验收由调试验收准备、调试验收检查、调试验收试验等3个步骤构成,前一步骤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骤,调试验收流程如图1所示。
4.2 调试验收准备
4.2.1 仪器、仪表准备
准备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仪器、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至少配备钳形电流表、万用表、配电自动化终端试验装置、电池测试仪、大电流发生器、独立试验电源、带漏电保护的低压电源插线板/线盘、绝缘电阻测试仪、照明设备;
b)仪器、仪表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内容索引: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调试验收要求 ……………………………………………………1
4.1 调试验收流程 …………………………………………1
4.2 调试验收准备 ……………………………………………………1
4.3 调试验收检查 …………………………………………………………2
4.4 调试验收试验 ………………………………………………………………7
5 调试验收项目和规则 ………………………………………………………… 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892-2021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ICS 27.100
CCSK5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92—2021代替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of steam turbine for power plant
2022-03-22 实施2021-12-22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本文件按照GB/T 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L/T892—2004《电站汽轮机 技术条件》,与DLT $92—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适用范围修改为"300MW及以上大容量发电用汽轮机";
——汽轮机保证值增加了“振动”(见4.8)和“噪声”(见4.9)两项内容;
——修订了“调节器特性”(见5.3)和“超速保护装置(危急保安装置)"(见5.5)的内容;
——修订了运行和维修中的"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湿度"(见6,2.3)部分,增加了"主蒸汽湿度和再热蒸汽温度超过566℃”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修订了“给水泵的驱动”(见第9章)相关内容;
——修订了“汽轮机辅助系统”(见第10章)的相关内容;
——修订了位表的相关内容,增加“i)如有条件,需加镇系扭擦保护系统(TSR)"(见11.3);
——修订了汽轮机保护的相关内容,增加"m)油箱油位低"(见 12.2.4),增加"轴系扭拓保护(TSR)(若需要)"(见124.8);
——依据GBT6075.2对"输承座上测量的概动"(见13.2)及"聚动界限值"(见 1.4)进行了修订;
——绩据用T9629对"水压试验"(见I5.2)进行完静,并将"检查与试赖项目"(见153)中约“试验应在初次并网六个月内完成”修订为“试验应在初次并网8周内完成”。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凯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水海、薛朝园、石艺、王卫军、曾立飞、朱蓬勒、谷伟伟、李海水、潘瀚、高登攀、股灿、屈态、居文平、艾果、陈胜利、杨寿敏、张亚夫、刘志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爱布情况为∶
———1988年7月1日首次发布为SD269—1998,2004年第一次修订为DL/T892—2004。————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范围
本文件主要规定了电站汽轮机设备的保证值、调节、运行和检修、部件等的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300MW及以上大容量发电用汽轮机,300MW以下小容量汽轮机和其他用途汽轮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应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41 汽轮机及被驱动机械发出的空间噪声的测量
GB/T 6075.2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功率 5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 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GB/T8117.1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第1部分∶方法A——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
GB/T8117.2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验
GB/T11348.2 机械振动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功率大于50MW,额定工作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 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DL/T586 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DL/T711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导则
DL/T834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JB/T9629 汽轮机承压件水压试验技术条件IEC651 声级计
IEC1063 声学————由汽轮机及其驱动机械发出的空间噪声测量
IEC1064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的验收试验
IEC60953-1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第1部分∶方法A——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
IEC60953-2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汽轮机宽准确度试验
ISO10816(所有部分)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ASMEPTC6 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汽轮机型式
3.1.1
过热蒸汽汽轮机surperheat steam turbine
主蒸汽有显著过热度的汽轮机。
3.1.2
湿蒸汽汽轮机wet-steam turbine
主蒸汽为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的汽轮机(又称饱和蒸汽汽轮机)。
3.1.3
再热式汽轮机reheat turbine
蒸汽在高压或超高压汽缸膨胀(做功)后引出,经再次加热重新返回膨胀做功的汽轮机。
3.1.4
混压式汽轮机mixed-.pressure turbine
向同一汽轮机分别补入不同压力的蒸汽做功的汽轮机(又称多压式汽轮机)。
3.1.5
背压式汽轮机back-pressure turbine
排汽用于热用户且不带凝汽器的汽轮机,其排汽压力一般高于大气压力。
3.1.6
凝汽式汽轮机condensing turbine
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后排入凝汽器或排汽装置的汽轮机。
3.1.7
抽汽式汽轮机extraction turbine
从汽轮机中间级抽出部分蒸汽供回热系统或抽汽用户使用的汽轮机。
注:如果汽轮机有调节抽汽压力的手段,则称为调整抽汽式汽轮机。
3.2主蒸汽进汽方式
3.2.1
全周进汽full admission of steam/full-are admission
蒸汽通过布置在整个圆周上的喷嘴或静叶进汽的方式。
3.2.2
部分进汽admission of steam/partial-are admission
蒸汽通过布置在部分圆周上的喷嘴或静叶进汽的方式。
4保证值
4.1一般原则
在合同中可标明几项保证值,如热效率、热耗率或汽耗率、功率或辅机功率,也可对调节系统的功能、振动和噪声等特性提出保证值。
合同中所有保证及条款均应陈述和表达清晰完整,相应的计算公式应列入合同。
4.2汽轮机热耗率或汽耗率
4.2.1合同应给出验收试验时的保证热耗率或汽耗率,并指明所采用的标准,一般验收试验宜按照GB/T8117.1、GB/T8117.2进行,也可按照IEC60953-1、IEC60953-2或ASME PTC6进行,其中包括需要商定的修正方法。汽轮机热耗率或汽耗率的保证值可按合同条款限定于某一规定负荷或一系列负荷的加权值。
4.22如果在汽轮机供方的合同内不包括给水回热加热器,需方最好在其技术条件中提供附有足够数据的给水加热系统图,以便列出整个装置热耗率保证值的计算公式,否则汽轮机供方应在其投标书中说明计算热耗率时采用的给水加热器数目和配置、各给水加热器的端差和汽轮机与各加热器之间的压降。
4.2.3对于湿蒸汽汽轮机,若汽水分离器或再热器或二者均未包括在汽轮机合同中,则应采取4.2.2类似的做法。
4.2.4若给水回热加热器包括在合同中,则也应适合第19章的要求。
4.2.5不属于汽轮机供方供货范围的设备,如加热器、阀门、管道或泵(包括拖动给水泵汽轮机),如果其性能与保证值所依据的条件不同,可给汽轮机供方在合同阶段调整其保证值,或对热力性能验收试验结果按商定办法进行修正。
4.2.6供方应在合同中根据需方要求给出所供汽轮机设备在THA和或最大连续功率工况的热耗率保证值,或一系列负荷热耗率加权平均值。
前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保证值…………………………………………………………………………………………………………5
5调节……………………………………………………………………………………………………………6
6运行和维修……………………………………………………………………………………………………8
7部件…………………………………………………………………………………………………………1]
8基础和建筑物………………………………………………………………………………………………13
9给水泵的驱动………………………………………………………………………………………………13
10汽轮机辅助系统……………………………………………………………………………………………14
11仪表…………………………………………………………………………………………………………16
12保护…………………………………………………………………………………………………………17
13振动…………………………………………………………………………………………………………20
14噪声…………………………………………………………………………………………………………21
15检验与试验…………………………………………………………………………………………………21
16供货与安装…………………………………………………………………………………………………22
17需方应提供的设计资料……………………………………………………………………………………22
18供方提供的设计资料………………………………………………………………………………………25
19有给水回热的汽轮机装置…………………………………………………………………………………25
20其他保证……………………………………………………………………………………………………26
附录 A(规范性) 电子调节器………………………………………………………………………………28
附录B(资料性) 典型的包装、标志、运输保管的技术要求………………………………………………31
附录C(资料性) 典型的技术规范……………………………………………………………………………33
附录 D(资料性) 典型的技术文件及图纸…………………………………………………………………4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486-2021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ICS 29.130.10
CCSK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486—2021 代替DL/T 486-2010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High-voltage alternating-current disconnectors and earthing switches (IEC62271-102:2018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Part 102:High-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 disconnectors and earthing switches, MOD)
2021-10-26实施 2021-04-26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根据IEC62271-102∶2018《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02部分∶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内容,对DL/T 486—2010《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进行的全面修订。本文件中各章、节的编排顺序与IEC62271-102∶2018一致,但在某些内容上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要求而有别于IEC62271-102∶2018,为修改采用。
本文件与IEC62271-102∶2018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a)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将IEC62271-102∶2018中的60Hz及以下,改为额定频率50Hz,将1kV以上改为3kV及以上。
b)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额定电压、额定绝缘水平、额定短路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见DLT593—2016的前言。
c)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需要对IEC 62271-102∶2018的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值进行了修改。
d)机械寿命的额定值。将M1级隔离开关的机械寿命试验次数2000次修改为3000次或5000次。
e)外壳的防护等级。IEC62271-102∶2018中户外设备的箱体的防护等级最低为IP3XDW、户内为IP2X,本文件分别将其修改为户外IP4XW、户内IP3X。
f)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对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材质、结构设计、润滑和绝缘子的要求,本文件增加了“5.108对机械传动系统和导电回路的要求”“5.109对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用支持绝缘子和操作绝缘子的技术要求”“6.102.7支持绝缘子整体抗弯试验”和“6.109 抗震试验”等内容。
g)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试验。将IEC62271-102∶2018的无线电干扰电平不得超过2500μV修改为不超过500μV。
h)型式试验。6.2.9增加了凝露试验的要求。
i)出厂试验。本文件规定出厂试验必须在工厂内进行整体组装后进行,不得在分装上进行。
j) 出厂试验。增加SFs开关设备的湿度测量的要求。
k)在“表7隔离开关的额定母线转换电压”中增加“注2”,明确用气体绝缘隔高开关开合空气绝缘母线的转换电流时,其额定母线转换电压应采用空气绝缘隔离开关的额定母线转换电压。
i)增加了附录G"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用隔离开关的额定绝缘水平"。
m)增加了附录H“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用瓷绝缘子技术要求”。
n)将接地开关的额定短路持续时间修改为不少于2s.
o)增加了隔离开关开合小电容和小电感电流的试验要求。
p)额定温升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1倍。
本文件代替DL/T486—2010《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与DL/T 486—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共用技术要求"。本文件根据DL/T593—2016进行修订,而DL/T 486—2010是根据DL/T593—2007制定的,因此在"共用技术要求"的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差异见DL/T593—2016前言。
b)范围扩展至涵盖所有的户内和户外装置,具有隔离或接地功能的开关装置,除其他功能之外,也包含在本文件范围内。
c) 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组合功能接地开关”“隔离负荷开关”“母线转换电压”“母线转换电流”“电磁感应电流”“静电感应电流”“对地瞬态电压”等定义;删除了“M0、M1、M2级隔离开关”及“E1、E2级接地开关”等定义。
d)调整了“表4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的部分要求值。
e)4.102的“接地开关电寿命额定值”现在称为“接地开关短路关合能力分级”。f)4.107增加了新的条款“覆冰厚度额定值”。
g)4.108规定了新的“母线转换电流和母线转换电压额定值”。h)4.110增加了新的条款“母线充电电流开合能力的分级”。i)5.10修改了表12“铭牌内容”。j) 5.11增加了联锁装置的新的耐受要求。
k)5.102修改了满足隔离开关的隔离距离要求的方法。
1)5.104针对位置指示和信号指示的要求,修改了位置指示装置设计和结构要求。m)5.108修改了5.108.5“对导电回路的要求”。
n)型式试验。在必要的地方,改进并修订了试验程序和确认判据。o)6.2.6修改了接地开关动触头处于最不利绝缘位置时工频耐压试验的要求。p)6.101.4对非同期合闸的接地开关进行单相试验时,修改了外施电压的要求。q)6.102.6修改了条款名称机械联锁装置的试验并修改了试验要求。
r)6.104如果设备使用条件的温度限值(由制造厂规定)高于十40℃或低于一5℃,低温和高温试验是强制的,并给出了更详细的试验程序。
s)6.105验证位置指示装置正确功能的试验程序允许使用各种技术进行更可行的试验。t)增加新的附录B"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要求的电流开合能力"。u)增加新的附录C“用于型式试验的试验参量的公差”。v)增加新的附录E“型式试验有效性的延伸”。
本文件应与DL/T593—2016一起使用,本文件的章、节与DL/T593—2016一致,新增的内容在同一章节内从101开始编号。
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替代DL/T486—2010。本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E 和附录G是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F、附录H 是规范性附录。
1概述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电压3.0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运行的交流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额定值、设计与结构、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等各项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压3.0V及以上、频率为50班z的电力系统中运行的户内和户外安装的交流隔离开关和按地开关。本文件也适用于这些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动机构及其辅助设备。
封闭式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附加要求在DLT4O4、DLT617和BC62271-201中给出。
注:本文件不包括将格断赛作为其一个组件的隔高开关。
具有隔离和/或接地功能的开关装置,例如快速接地开关、断路器、负荷开关等,除其他功能之外,本文件也适用。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T72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GBV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ISO27681:1989)
GB/T2900.8—2009电工术语绝缘子(EC60050471:2007,IDT)
GB/T290020一2016电工术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BC60050441:1984,MOD)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EC60137Ed6.0,MOD)
GB/T4208-一2017外亮的防护等级(P代码)(EC60529:2013,IDT)
GB/T4585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T7354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EC60270:2015,MOD)
GB/T8287.1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支柱绝缘子第1部分:瓷和玻璃绝缘子试验(BC60168:2001,MOD)
GB/T82872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支柱绝缘子第2部分:尺寸和特性(BC60273:1990,MOD)
GB/T13540一200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抗展要求(EC62271-2:2003,M0D)
GB/T20138一2006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城碰撞的防护等级(区代码)(EC62262:2002,IDT)
GB/T26218(所有部分)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GB/T35698.1短路电流效应的计算第1部分:定义和计算方法(BC60865-1:2011,IDT)
DLT4022016高压交流断路器(EC62271-100:2012,MOD)
DLT4043.6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EC62271-200:2012,MOD)
DL/T53一201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EC62271-1:2011,MOD)
2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按照DL/T53一2016中第2章的规定进行。
3术语和定义
DLT593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通用术语和定义
3.1.101
户内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ndoor switchgear and cont女rolgear
不能承受风、雨、雪、冰及浓霜等作用,仅适用于安装在户内使用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来源:GB/T290020一2016,3.4]
3.1.102
户外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outdoor r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能承受风、雨、雪、污秽、凝晷、冰及浓霜等作用,适用于安装在露天使用的开关设备和控制
设备。
[来源:GB/T2900.202016,3.5]
3.1.103
用户user
使用隔高开关或接地开关的个体或法定团体。
注:用户可以包括隔离开关或按地开关的买方(如电力供应商),也可以包括承包公司,负责安装、维修的人员或操作人员,或其他对隔高开关、按地开关或变电站智时成长期负贵的人员,乃至开关设备的运行人员。
3.2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各的总装
试品test object
三极机械联动(即一台操动机构)或型式试验主要是三极型式试脸时,试品应是整台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如果不是这样,试品是整台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一个极。如果相关的产品标准允许,试品也可以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分装。
[来源:DL/T593-2016,32.1]
3.3
总装的组成部分
按照DLT5932016中33的规定。
4额定值
4.1概述
按照DL/T532016的第4章的规定,除其中规定的a)~k)以外,对额定值做如下补充:
l)额定短路关合电流(仅对接地开关):
m)额定接触区;
n)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
o)额定覆冰厚度:
p)隔高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q)接地开关感应电流开合能力的顺定值:
r)隔高开关母线充电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除上面给出的额定值外,还可以规定下面的级别:
s)接地开关的短略关合级别
t)机械寿命级别:
(略)
前言……………………………………………………………………………………………………V
1概述……………………………………………………………………………………………………1
1.1范围………………………………………………………………………………………………1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
2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2
3术语和定义……………………………………………………………………………………………2
3.1通用术语和定义…………………………………………………………………………………2
3.2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总装……………………………………………………………………2
3.3总装的组成部分…………………………………………………………………………………2
3.4开关装置…………………………………………………………………………………………2
3.5开关装置的部件…………………………………………………………………………………4
3.6操作………………………………………………………………………………………………5
3.7特性参量…………………………………………………………………………………………7
4额定值………………………………………………………………………………………………10
4.1述………………………………………………………………………………………………10
4.2 额定电压(U)…………………………………………………………………………………11
4.3额定绝缘水平…………………………………………………………………………………11
4.4 额定频率(f) ……………………………………………………………………………… 11
4.5额定电流和温升………………………………………………………………………………11
4.6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压)………………………………………………………………………11
4.7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员)………………………………………………………………………11
4.8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g)……………………………………………………………………… 11
4.9 合闸和分闸装量置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电压(U4)………………………… 11
4.10合闸和分闸装量及其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频率……………………………………11
4.11可控压力系统压缩气源的额定压力…………………………………………………………12
4.101额定短路关合电流()………………………………………………………………………12
4.102接地开关短路关合能力分级………………………………………………………………12
4.103额定接触区…………………………………………………………………………………12
4.104额定端子静态机械负荷……………………………………………………………………13
4.105隔离开关机械寿命的分级…………………………………………………………………14
4.106接地开关机械寿命的分级…………………………………………………………………14
4.107额定覆冰厚度………………………………………………………………………………14
4.108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15
4.109接地开关感应电流开合额定值和分级……………………………………………………15
4.110气体绝缘隔高开关母线充电电流开合能力额定值和分级………………………………16
4.11空气绝缘隔离开关小容性电流开合能力额定值……………………………………………17
4.112隔高开关小感性电流开合能力额定值……………………………………………………17
5设计和结构…………………………………………………………………………………………17
5.1对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中液体的要求………………………………………………………17
5.2对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中气体的要求………………………………………………………17
5.3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接地…………………………………………………………………17
5.4辅助和控制设备………………………………………………………………………………17
5.5动力操作………………………………………………………………………………………18
5.6储能操作………………………………………………………………………………………18
5.7不依赖人力的操作……………………………………………………………………………18
5.8脱扣器的操作…………………………………………………………………………………18
5.9低压力和高压力闭锁及监视装量……………………………………………………………18
5.10铭牌……………………………………………………………………………………………18
5.11联镁装置………………………………………………………………………………………19
5.12位置指示………………………………………………………………………………………19
5.13外壳的防护等级………………………………………………………………………………[9
5.14户外绝缘子的息电距离………………………………………………………………………19
5.15气体和真空的密封……………………………………………………………………………20
5.16液体的密封……………………………………………………………………………………20
5.17易燃性(火灾危险)……………………………………………………………………………20
5.18 电碱兼容性(EMC)……………………………………………………………………………20
5.19 X射线的辐射…………………………………………………………………………………20
5.20腐蚀……………………………………………………………………………………………20
5.21绝缘、开合和/成操作用充入水平…………………………………………………………20
522人力操作的手柄………………………………………………………………………………20
5.101对接地开关的专门要求……………………………………………………………………20
5.102对隔高开关隔高断口的要求………………………………………………………………21
5.103机械强度……………………………………………………………………………………21
5.104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作—动触头系统的位置及其指示装置量、信号装置………21
5.105人力操作允许的最大力……………………………………………………………………23
5.106尺寸公差……………………………………………………………………………………23
5.107具有短路关合电流能力的接地开关………………………………………………………23
5.108对机械传动系统和导电回路的要求………………………………………………………23
5.109对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用瓷支持绝缘子和操作绝缘子的要求…………………………24
5.110采用一台共用操动机构操动的两极或三极隔高开关的要求……………………………24
6型式试验……………………………………………………………………………………………24
6.1总则……………………………………………………………………………………………24
6.2绝缘试验………………………………………………………………………………………26
6.3 无线电干千扰电压(r.iV)试验………………………………………………………………28
6.4回路电阻的测量………………………………………………………………………………28
6.5温升试验………………………………………………………………………………………28
6.6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28
6.7防护等级检验…………………………………………………………………………………34
6.8密封试验………………………………………………………………………………………34
6.9 电磁兼容性试验(EMC) …………………………………………………………………… 34
6.10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附加试验…………………………………………………………………34
6.11 真空开断装置X射线试验程序………………………………………………………………34
6.101接地开关短晴关合能力试验………………………………………………………………34
6.102机械操作和机械寿命试验…………………………………………………………………37
6.103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42
6.104低温和高温试验……………………………………………………………………………44
6.105位置指示装置功能试验……………………………………………………………………46
6.106隔高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能力试验……………………………………………………47
6.107接地开关感应电流开合试验………………………………………………………………50
6.10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隔离开关母线充电电流开合试验…………………………54
6.109空气绝缘隔高开关小容性电流开合试验…………………………………………………59
6.110隔高开关小感性电流开合试验……………………………………………………………59
6.111抗震性能试验………………………………………………………………………………59
7出厂试验……………………………………………………………………………………………59
7.1概述……………………………………………………………………………………………59
72主回路的绝缘试验………………………………………………………………………………59
7.3辅助和控制回路的试验………………………………………………………………………60
7.4主回路电阻的测量……………………………………………………………………………60
7.5密封试验………………………………………………………………………………………60
7.6设计和外观检查………………………………………………………………………………60
7.7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试验……………………………………………………………………60
7.8开关设备的湿度测量…………………………………………………………………………61
7.101接地功能验证………………………………………………………………………………61
8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的选用导则…………………………………………………………………61
8.1概述……………………………………………………………………………………………61
8.2正常运行条件下额定值的选择………………………………………………………………61
8.3因运行条件变化引起的连续过载或暂时过载………………………………………………63
8.101环境方面……………………………………………………………………………………63
9随询问单、标书和订单提供的资料………………………………………………………………63
9.1模述……………………………………………………………………………………………6
9.2随询问单和订单提供的资料…………………………………………………………………64
9.3随标书提供的资料……………………………………………………………………………65
10运输、储存、安装、运行和维护规则……………………………………………………………66
10.1概述……………………………………………………………………………………………66
10.2运输、储存和安装时的条件…………………………………………………………………66
10.3安装……………………………………………………………………………………………66
10.4运行……………………………………………………………………………………………66
10.5维修………………………………………………………………………………………………66
11安全…………………………………………………………………………………………………66
11概述………………………………………………………………………………………………66
11.2制造厂的预防措施……………………………………………………………………………66
11.3用户的预防措施………………………………………………………………………………66
11.4电气方面………………………………………………………………………………………67
11.5机械方面………………………………………………………………………………………67
11.6方面……………………………………………………………………………………………67
11.7操作方面………………………………………………………………………………………67
12产品对环境的影响…………………………………………………………………………………67
附录A(资料性) 接地开关操作时最不利绝缘位置(最小暂时电气间隙)的试验电压……………68
附录B(资料性) 隔高开关和接地开关要求的电流开合能力………………………………………69
附录C(规范性)用于型式试验的试验参量的公差……………………………………………………71
附录D(规范性)短路关合试验的替代方法……………………………………………………………72
附录E(资料性)型式试验有效性的延伸…………………………………………………………74
附录F(规范性) 额定电压126kV及以上空气绝缘隔高开关的容性电流开合能力………………75
附录G(资料性)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用隔高开关的额定绝缘水平………………………………79
附录H(规范性)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用瓷绝缘子技术要求…………………………8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610-2021 输电网规划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
DL ICS 29.240 P62
备案号∶J2918-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610——2021
输电网规划设计规程
Code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ransmission network
2021-10-26实施 2021-04-26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缩略语、电力系统现况、规划设计边界条件、主网架规划设计、大型电源送出规划、系统互联规划设计、电气计算要求、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通信、电网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1.0.1 为了规范和指导输电网规划 设计工作,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输电网规划设计工作。
1.0.3 输电网规划设计应在现有电力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输电网规划设计成果是开展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的依据。
1.0.4 输电网一次系统规划设计应以电力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负荷预测水平、电源建设方案和已明确的电网建设项目为基础,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研究提出规划期内的输电网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时序。
1.0.5 输电网二次系统规划设计应依据输电网的一次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提出规划期内的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等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方案。
1.0.6 输电网规划设计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1 大型电源 large-scale power plant
消纳市场和外送通道需要统筹规划的较大规模电源项目。
3.0.1 电力系统现况主要阐述电网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力负荷水平及特性,电源和输电网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0.2 电力系统现况数据信息应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正式统计资料,统计口径不一致时应进行分析后取用。
3.0.3 输电网现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从电网结构、传输能力、安全稳定、短路水平、设备状况、工程建设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4.1.1 应根据输电网规划设计任务,分析采用合理的电力需求水平。 ·
4.1.2 电力需求水平宜采用相关电力规划、专题研究、政府主管部门或电网企业确认的负荷预测结果。必要时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变化,对电力需求预测水平进行调整。
4.2.1 规划设计的电源建设安排应以电力发展规划为基础。
4.2.2 电源建设安排应包括规划区域内设计水平年和远景年新增的电源项目、装机容量、建设投产进度以及现有机组的退役计划。
4.2.3.电源发展规划应包括已明确或已有送受电协议、意向的跨区送受电项目。
4.2.4 应调研分析对输电网规划设计有重大影响的电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建设规模、建设进度的调整变化等,必要时提出对输电网规划设计敏感性分析的要求。
4.2.5 规划电源方案应满足全网电力平衡的要求。
4.3.1 应以明确输电方案的跨区输电工程项目和明确接入系统方案的输变电工程项目为基础。
4.3.2 应调研分析规划期内已明确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落实项目具体建设规模和投产时间,确定输电网规划设计各水平年的基础网架。
1总则………………………………………………………………………(1)
2术语和缩略语……………………………………………………………(2)
2.1术语…………………………………………………………………(2)
2.2缩略语………………………………………………………………(2)
3电力系统现况……………………………………………………………(3)
4规划设计边界条件………………………………………………………(4)
4.1电力需求水平………………………………………………………(4)
4.2电源发展规划……………………………………………………(-4)
4.3电网发展规划………………………………………………………(4)
5主网架规划设计…………………………………………………………(5)
5.1一般规定……………………………………………………………(5)
5.2分区电力平衡及电力流分析………………………………………(5)
5.3电源接人系统方案…………………………………………………(5)
5.4分层电力平衡及变电布点…………………………………………(6)
5.5主网架结构…………………………………………………………(7)
5.6方案比较与推荐……………………………………………………(8)
6大型电源送出规划………………………………………………………(9)
6.1一般规定……………………………………………………………(9)
6.2电能消纳方案研究…………………………………………………(9)
6.3输电方案研究………………………………………………………(9)
7系统互联规划设计………………………………………………………(12)
7.1一般规定…………………………………………………………(12)
7.2联网的必要性……………………………………………………(12)
7.3联网规模分析……………………………………………………(12)
7.4联网方案研究………………………………………………………(13)
8电气计算要求……………………………………………………………(14)
8.1一般规定……………………………………………………………(14)
8.2潮流计算……………………………………………………………(14)
8.3稳定计算……………………………………………………………(15)
8.4短路电流计算………………………………………………………(15)
8.5无功平衡和调压计算………………………………………………(16)
8.6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计算………………………………………(16)
9系统继电保护……………………………………………………………(18)
9.1一般规定……………………………………………………………(18)
9.2线路保护……………………………………………………………(18)
9.3母线保护……………………………………………………………(19)
9.4断路器保护…………………………………………………………(19)
9.5自动重合闸…………………………………………………………(19)
9.6故障录波装置………………………………………………………(20)
9.7故障测距装置………………………………………………………(20)
9.8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功能模块………………………………(20)
10安全稳定控制系统……………………………………………………(21)
10.1一般规定…………………………………………………………(21)
10.2安全稳定计算……………………………………………………(21)
10.3安全稳定控制措施………………………………………………(21)
10.4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配置…………………………………………(22)
l1 调度自动化……………………………………………………………(23)
11.1一般规定…………………………………………………………(23)
1.2调度端自动化系统…………………………………………………(23)
11.3变电站(换流站)端自动化系统…………………………………(24)
1.4电力调度数据网……………………………………………………(24)
12网络安全防护…………………………………………………………(26)
12.1一般规定…………………………………………………………(26)
12.2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26)
13系统通信……………………………………………………………(27)
13.1一般规定……………………………………………………(27)
13.2业务需求预测………………………………………………(27)
13.3传输网技术要求……………………………………………(28)
13.4业务网技术要求……………………………………………(29)
13.5支撑网技术要求……………………………………………(32)
14电网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33)
本标准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附:条文说明…………………………………………………………(3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G/T 440-2014 建筑门窗遮阳性能检测方法
ICS 91.060
JG Q 7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440—2014
建筑门窗遮阳性能检测方法
Test method for shading performance of windows and doors
2014-12-01实施 2014-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威可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P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仕超、王洪涛、马扬、任静、石新勇、许武毅、黄夏东、徐勤、岳鹏、杨华秋、刘会涛、万成龙、苑德君。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门窗遮阳性能 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一般规定、光学性能法、人工光源法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门窗,包括附加了与门窗面平行或近似平行的遮阳装置的门窗遮阳系数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23 建筑门窗术语
GB/T13475 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JGJ/T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T 356——2012 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检测方法
JG/T399 建筑遮阳产品术语标准
ISO9050∶2003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lass in building—Determination of light transmittance,solar direct trans-mittance,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and related glazing factors)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GB/T 5823、JG/T 399、JGJ/T 151——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1门窗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s and doors
在给定条件下,门窗及附加遮阳装置后的门窗太阳光总透射比,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mm厚透明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的比值。
3.1.2太阳得热量 solar heat gain;SHG
透过建筑门窗进入到内部空间中的太阳能量,包括直接透过的太阳辐射得热和太阳辐射被玻璃、门窗构件吸收再通过辐射、传导或对流方式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3.1.3太阳辐射照度 solar irradiance
以太阳光谱分布的辐射为辐射源,在某一表面上形成的辐射照度。
3.1.4太阳得热系数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SHGC 太阳光总透射比 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太阳得热量与投射到门窗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1
4 一般规定 …………………………………………………………………………………………………… 3
5 光学性能法 ………………………………………………………………………………………………… 3
6 人工光源法 ………………………………………………………………………………………………… 8
7 检测报告……………………………………………………………………………………………………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热流系数标定……………………………………………………………………… 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G/T 456-2014 同质聚氯乙烯(PVC)卷材地板
ICS 91.060.30
JG Q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456——2014
同质聚氯乙烯(PVC)卷材地板
Homogeneous chloride floor covering sheets
[ISO 10581:2011,Resilient floor coverings—Homogeneous poly(vinyl chloride) floor covering—Specifications,NEQ]
2015-04-01实施 2014-09-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国际标准ISO10581∶2011《弹性地板 同质聚氯乙烯地板技术要求》编制,与ISO10581∶201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ISO10581∶2011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外观的要求;
————增加了地板密度的要求;
————增加了地板耐烟头灼烧性能;
——增加了地板焊接强度的测定;
————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及燃烧性能;
————删除了复合聚氯乙烯地板。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阿姆斯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洁福地板(中国)有限公司、盟多地板(中国)有限公司、得嘉地板(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彬、穆秀君、施展鹏、王文洁、顾春梅、胡滨、张琚、李明、熊亮、徐斌、王洪涛、张萍、张佳岩。
本标准规定了同质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简称PVC地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用同质聚氯乙烯(PVC)卷材地板,及其以卷材切成的块材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SO 105-A02∶1993,IDT)GB/T73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ISO 105-B08∶1995,MOD)
GB/T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ISO105-B02∶1994,MOD)GB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8626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 11785 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 辐射热源法
GB185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同质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homogeneous chloride floor covering sheets
经压延工艺,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助剂生产的成分、颜色和图案相同的卷材地板。
3.2有机物含量 binder content
地板中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总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
内容摘要:
消防安全 重点单位界定标准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 集场所:
1、建筑面积在 1000 平方米(含本数,下同)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商 店、市场);
2、客房数在 50 间以上的宾馆(旅馆、饭店);
3、公共的体育场(馆)、会堂;
4、建筑面积在 200 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系指公安部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条所列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1、住院床位在 50 张以上的医院;
2、老人住宿床位在 50 张以上的养老院;
3、学生住宿床位在 100 张以上的学校;
4、幼儿住宿床位在 50 张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家机关:
1、县级以上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
2、县级以上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四、广播、电视和邮政、通信枢纽:
1、广播电台、电视台;
2、城镇的邮政和通信枢纽单位。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1、候车厅、候船厅的建筑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的客运车站和客运码头;
2、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 护单位:
1、建筑面积在 2000 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展览馆;
2、博物馆、档案馆;
3、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2年 第3季度 电网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信息价
目录
一、35kV及以上电网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信息价
1.主网设备1
2.主网材料21
二、20kV及以下电网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信总价
1.南网统一发布部分(含智能配电)…58
2.广东地区…5
3.广西电网公司110
4.云南电网公司197
5.贵州电网公司.……238
6.海南电网公司.……306
编制说明
为推进南方电网公司造价精益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估概顶算的准确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建设定额站组织编制了南方电网公司2022年 第三季度电网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信总价》,范围包括10kV~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材料,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10kV~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估概预算缩制,直流工程中使用的交流设备材料价格可参照执行。
一、输制原则
1.设备材料种类参考生产设备品类优化清单、集团招标批次目录、南方电网公司基于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的一级物资品类优化成果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V3.0(智能配电)》缩制。
2.设备材料价格以南方电网公司近期设备材料招标价为基础,并参照全因设备材料价格水平进行确定。
二、使用说明
1.编制估算、概算时,设备购置费单价以信总价计入本体费用:装置性材料单价以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计入本体费用,以本信总价计取价差,列入缩制基准期价差。
2.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设备购置费单价以审批概算价格平移,装置性材料单价以装置性材料顶算价格计入本体费用,以本信总价计取价差,列入编制基准期价差。
3.设计单位在缩制估算、概算和施工图顶算时,应调查缩制期市场设备材料价格水平,评审单位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评审,如遇市场或地域因素导致设备材料实际价格与本信总价格差异较大时,可调整计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信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 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信号
Signal
2021-09-15发布 2021-12-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信号分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7.室外设备:8.光缆、电缆线路:9.室内设备;10.单体调试;11,子系统调试:12.车载设备安装与调试;13.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调试:14.系统联合调试:15.全自动无人驾驶:16.试运行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ewgdy@sina,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文成样 李博 何希和 吴明明 代守双
张峰川 赵鑫 周天霞
主要审查人:向中富 陈建君 沈治宇 赵建兴 刘正梁
熊伟 王云 徐世禄 周玉辉 王家杰 冯涛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6
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2
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16
7室外设备17
7.11ED色灯信号机17
7.2应答器18
7.3无线接人点天线20
7.4紧急关闭按钮21
7.5室外箱盆21
7.6计轴设备23
7.7发车指示器23
7.8标识标志24
7.9转辙设备24
7.10自动折返按钮27
7.1漏缆27
7.12波导管29
8光缆、电缆线路32
8.1电缆敷设32
8.2电缆防护34
8.3电缆接续34
8.4光缆线路36
9室内设备37
9.1控制设备37
9.2维护监测设备38
9.3大屏幕显示设备39
9.4操作显示设备40
9.5机柜、机架41
9.6分线柜42
9.7电源屏43
9.8其它电源设备44
9.9防雷及接地45
9.10线槽安装46
10单体调试48
10.1室外设备48
10.2电源设备49
10.3控制设备50
11子系统调试51
(略)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加强重庆市地铁信号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信号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地铁信号工程新建、改建、扩建施工质量验收。本标准未编列项目,其质量的检验和验收应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1.0.3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578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列车自动控制(ATC)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为自动实现列车监控,列车安全防护和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功能所需成套系统和设备组成的构成体。
2.0.2 列车自动防护(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为自动实现列车间隔、超速防护、进路安全和车门开闭等监控技术的功能所需成套设备组成的构成体。
2.0.3 列车自动运行(A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为自动实现列车运行速度、停车和车门开闭等监控技术的功能所需成套设备组成的构成体。
2.0.4 列车自动监控(ATS)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为自动实现列车按运行时刻表设定的进路运行、指挥行车、实施运行管理等监控技术的功能所需成套设备组成的构成体。
2.0.5 数据通信系统(DCS)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一个独立于其他应用系统的网络系统,为信号系统报文传送提供完全透明与开放的传输通道。
2.0.6 车载信号 cab-signal
由车载设备向列车提供的运行控制命令和监控信息。
2.0.7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 communication basedtrain control
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实时或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列车信息与地面信息的双向、高速通信,并在此基础上构成列车运行控制的技术。
2.0.8 工程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反应工程施工过程或实体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
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9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2.0.10 验收 acceptance
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按标准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11 进场验收 site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产品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12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13 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l4 交接检验 handing over inspection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2.0.15 旁站 stop and supervision
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0.16 见证 witness
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某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2.0.17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略)
3基本规定
3.0.1信号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要
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工程中采用的设备与器材,应具有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和资料。
3.0.3在进行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施工安装技术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电气设备试验报告等作为验收依据。
3.0.4信号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3相关各工种之间应按规定进行交接检验。
3.0.5信号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标准及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有规定的资格:
4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施工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进行检查,并应形成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信号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4.0.2信号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批: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应按工种、工序、设备等进行划分;
3每一个分项工程的验收项目可由主控项目、一般项日组成:
4分部工程: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
5单位(子单位)工程:整个信号工程为一个单位工程,按构成信号工程不同的、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正线联锁设备集中区,每一个联锁设备集中区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场/段:每
一个停车场,车辆段(含试车线)为一个子单位工程:控制中心为一个子单位工程;车载信号设备:每列车车载设备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培训中心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4.0.3信号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及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0.3的要求。(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站台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 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站台门
Platform screen door
2021-09-15发布 2021-12-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站台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7.门体结构:8.门机系统:9.管线和系
统设备安装;I0.控制系统及接口调试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褕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cwgdy@sina,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何希和 陈耿豪 付铁军 董旭华 王文龙 于明月 王小勇 陈风齐
李晓军 段享波
主要审查人:向中富 陈建君 沈治宇 赵建兴 刘正梁
熊伟 王云 徐世禄 周玉辉 王家杰 冯涛
目次
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
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8
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9
7门体结构10
7.1基础放线及钻孔10
7.2低站台门固定门安装11
7.3低站台门滑动门安装11
7.4低站台门应急门安装13
7.5低站台门端门安装14
7.6低站台门限界检测14
7.7高站台门基础调节件安装15
7.8高站台门门体间隙及安装定位15
7.9高站台门开门尺寸17
7.10高站台门限界检测17
8门机系统18
8.1低站台门滑动门性能检验18
8.2低站台门单机调试18
8.3高站台门滑动门性能检验19
8.4高站台门单机调试20
9管线和系统设备安装22
9.1电线、电缆导管安装22
9.2电缆桥架安装24
9.3电缆头制作,布放、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26
9.4控制盘、箱、柜安装27
9.5设备的配线、接地28
9.6不间断电源设备安装29
9.7电源系统测试30
10控制系统及接口调试32
10.1司机控制盘(PSL)功能调试检查32
10.2紧急控制盘(IBP)功能调试检查33
10.3中央控制盘(PSC)功能调试检查34
10.4系统接口检测35
10.5系统调试36
本标准用词说明37
引用标准名录38
条文说明39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加强重庆市地铁站台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站台门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地铁站台门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
1.0.3站台门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站台门 platform screen door door(PSD)
安装在车站站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极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
2.0.2 应急门 emergency escape door(EED)
站台门设施上的应急装置,紧急情况下,当乘客无法正常从滑动门进出时,供乘客由车内向站台疏散的门。
2.0.3 端门 manual secondary door(MSD)
设置于站台门两端进出轨行区的门
2.0.4 滑动门 automatic sliding door(ASD)
与列车乘客门对应,进出站台的门。
2.0.5 司机控制盘 local control panel(PSL)
设置于司机门附近,用于控制单侧站台门的控制装置。
2.0.6 中央控制盘 platform station controller(PSC)
一个车站的站台门控制中心,包括监控设备、单元控制器及接口电路等。
2.0.7 紧急控制盘 integration backup panel(IBP)
紧急情况下控制站台门的装置。
3基本规定
3.0.1站台门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
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工程中采用的设备与器材,应具有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安装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3.0.3在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时,施工单位应提供施工安装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电气设备试验报告、机械设备试验报告及试运行记录。
3.0.4站台门系统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
2工程采用的所有计量器具应经过具有资质的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3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4各工种及工序之间应按规定进行交接检验,并应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5站台门系统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及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各方人员应具有合格的资质:
4工程质量的检验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隐敲工程在隐敲前应由施工单位和施工监理及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并应形成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共同确认;
7承担见证取样及有关安全检测的单位及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
3.0.6凡返修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不得验收。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站台门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4.0.2站台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批: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分项工程:分项工程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按工种、工序划分,其检验项目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3分部工程: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
4单位工程:按车站站台门系统工程中一个及若干个车站站台门系统工程施工范围进行划分。
4.0.3站台门工程质量检验项目以一条线路中一个及若干个车站站台门系统工程为一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应划分为:门体结构、门机系统、管线和系统设备安装、控制系统及接口调试四个分部工程,项目划分及检验范围应符合表4.0.3-1、表4.0.32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06
107
108
…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