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这个地方有支座筋吗?没有还是默认和左边一样。-山东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16 14:22:54
提问网友:摸爬滚打
解答网友:dahu
有支座。支座钢筋同左边是一样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16 14:22:54
提问网友:摸爬滚打
解答网友:dahu
有支座。支座钢筋同左边是一样的。
ICS13.310
A9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88-2015
安全防范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ace identification of video
surveillance in security systems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内容索引: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基本结构2
5系统功能要求3
5.1人脸注册3
5,2人脸图像获取3
5.3人脸比对2
5.4结果分析3
5.5告警输出3
5.6监视名单管理4
5.7告警记录管理4
5.8参数设置4
5.9用户管理4
5.10系统日志4
6系统性能要求4
7系统测试方法4
7.1测试设计原则4
7.2功能测试方法5
7.3性能测试方法7
74测试报告……8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报告模板9
参考文献1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方案设计、项目验收以及相关的产品开发。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724-一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A/T893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GA/T922.2一2011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ITU-TH,264H系列:音视频和多媒体系统,音视颜服务基础活动视频编码:通用音视频服务的
先进视频编码(ITU-TH.264 SERIES H:Audiovisual and multimedia systems,Infrastructure of aud-
iovisual services-Coding of moving video-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
3术语和定义
GA/T8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视频监控video surveillance
利用视频技术对目标进行监视和记录的手段。
3.2
视频图像video image
利用视频监控手段采集的图像。
3.3
监视名单watch list
被监视的目标人列表。
3.4
枧频监控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视频图像中识别目标人的过程。
3.5
人脸特征face feature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的代表该样本的特征信息。
3.6
人脸注册face enrollment
采集目标人的人脸图像,抽取其特征并存储的过程。
3.7
测试对象test subject
作为样本参与视濒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的人。
3.8
识别区域recognition region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划定的确定的区域,进人该区域的人可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有效识别。
3.9
告警alert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判定识别区域中存在已列入监视名单中的人,并输出提示信息。
3.10
通行测试passage test
测试对象从进人识别区域到离开识别区域的测试过程,计量单位为次。
注:若N个测试对象依次或者同时进人并离开识别区域,则记为N次通行测试。
3.11
监视名单漏报miss alert of wach list
对在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进行通行测试时,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均未能正确告警,则为监视名单漏报。
4系统基本结构
安全防范领域视颜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由注册和识别两个部分构成。注册部分主要由人脸注册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识别部分主要由人脸图像获取单元、人脸比对单元、结果分析单元三部分组成,如图1b)所示。
人脸注册单元用于抽取目标人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并结合关联信息形成监视名单;人脸图像获取单元用于从视频图像中抓取人脸图像,并将其提供给人脸比对单元;人险比对单元用于从人脸图像获取单元提供的图像中提取人险特征,并与监视名单中目标人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向结果分析单元提供比对结果:结果分析单元根据人脸比对单元提供的比对结果,判断视频图像中的人是否已列人监视名单中,如果是则告警。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11-16 14:21:50
提问网友:18103285054
但是之前只学过广联达的BIM5D,请问大家我适合土建和安装那个方向啊?安装的方向又是什么呢?谢谢大家!
解答网友:
土建和安装都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安装专业的造价人员目前比较紧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11-16 14:20:57
提问网友:111
解答网友:xagcc
补充子目计算吧。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829-2021
代替Q/GDW1829一2012
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
Anti-galloping design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21-05-12发布
2021-05-12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为了给输电线路防舞动设计工作提供标准和依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 Q/GDW 1829—2012,与 Q/GDW 1829—2012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导线舞动椭圆轨迹,“三跨”区段的防舞设计要求,大于 500m 档距段或微地形、微气象区及临近水库、湖泊等水域附近的线路段的防舞设计要求,舞动区内防护金具紧固件配套螺栓的防松要求;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2 级和 3 级舞动区大跨越线路联接金具和盘型绝缘子的安全系数设计要求、舞动区内杆塔螺栓防松设计要求;
——删除了舞动分区划分原则、3 级舞动区 500kV 及以上线路重要交叉跨越段耐张塔宜选用钢管塔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设备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本良、李晋、李明、李东亮、鲁俊、程永锋、罗德塔、刘彬、王远、李健、史亚锋、刘泉、梁明、李丹煜、许正涛、冯衡、方晓明、李显鑫、黄兴、杨加伦、易黎明、吕健双、文永庆、田雷、刘翰柱、朱宽军、高彬、张友富、朱任翔、刘颢、刘炯、赵彬、李奥森、朱长青、田蔚光、刘翔云。
本标准 2013 年 6 月首次发布,2021 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目 次
前 言...................................................................................................................................................................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防舞设计基本规定...........................................................................................................................................2
5 防舞设计方法...................................................................................................................................................2
6 线路路径...........................................................................................................................................................2
7 导线................................................................................................................................................................... 3
8 金具、绝缘子串...............................................................................................................................................3
9 杆塔................................................................................................................................................................... 3
9.1 杆塔荷载........................................................................................................................................................3
9.2 杆塔型式........................................................................................................................................................4
9.3 杆塔构造........................................................................................................................................................4
9.4 杆塔防松措施................................................................................................................................................4
10 基础................................................................................................................................................................. 4
11 防舞装置......................................................................................................................................................... 5
11.1 防舞装置安装原则......................................................................................................................................5
11.2 防舞装置安装方法......................................................................................................................................5
12 在线监测.........................................................................................................................................................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舞动分区划分原则.....................................................................................................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防舞装置安装要求.....................................................................................................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双摆防舞器布置说明和组合防舞器安装示意...................................................... 10
编制说明............................................................................................................................................................... 1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110(66)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含大跨越)的防舞设计。其它电压等级的架空输 电线路防舞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665 100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790 ±8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 544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Q/GDW 10555 输电线路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Q/GDW 11006 舞动区域分级标准和舞动分布图绘制规则
Q/GDW 11675 ±11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舞动 galloping
不均匀覆冰导线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
3.2 舞动区 galloping region
冬春季节,在冰、风的作用下,线路易于发生舞动的地区。舞动区等级由强到弱可分为 3 级、2 级、 1 级、0 级舞动区共四个等级。
3.3 舞动微气象、微地形地区 galloping micro-climate and micro-terrain region
由于地形、气象等原因而易于发生舞动的局部特殊地区。
3.4 防舞装置 anti-galloping device
对线路舞动有抑制作用的装置,如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失谐摆、偏心重 锤等。
3.5 组合防舞装置 combined anti-galloping device
多种防舞装置组合安装形成的防舞装置系统,主要有相间间隔棒与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 与双摆防舞器及线夹回转式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等三种型式。
3.6 三跨 crossing high-speed railway, expressway and important transmission channel
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的架空输电线路区段。
4 防舞设计基本规定
4.1 输电线路防舞设计应根据舞动区域分布图,结合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的防舞技术方案。舞动等级划分原则见 Q/GDW 11006。
4.2 在舞动区内,输电线路走向与冬春季节主导风向夹角大于 45°的区段,应按照本标准开展防舞设 计。
4.3 应加强对线路舞动资料的积累,分区域、有选择地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开展输电线路舞动监测工 作。
4.4 输电线路防舞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 GB 50061、GB 50545、GB 50665、DL/T 5440 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5 1 级及以上舞动区,对大于 500m 档距段或经过山谷、垭口等微地形、微气象区及临近水库、湖泊 等水域附近的线路档段,应考虑防舞设计。
ICS13.310
A 9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946一2015
代替GB/T7946一2008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electric security fences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脉冲电子围栏系统的环境条件、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安装与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运行、使用与维护。
本标准还规定了脉冲电子围栏系统主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脉冲电子围栏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IDT)
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60068-2-78:2001,IDT)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环)(IEC60068-2-30:2005,IDT)
GB/T2423.55-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环境测试试验Eh:锤击试验
(IEC60068-2-75:1997,IDT)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一2008,IEC60529:2001,IDT)
GB4343.1一2009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IEC/CISPR14-1:2005,IDT)
GB/T6113.101-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GB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EC/CISPR22:2006,IDT)
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EC60664-1:2007,IDT
GB17625.1-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2009Ed.3.2.IDT)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2001,IDT)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2002,IDT)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61000-4-4:2004,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脉冲电子围栏主机electric fence energizer
脉冲电子围栏系统中产生脉冲电的装置。
3.2
网络型脉冲电子围栏主机network electric fence energizer
能提供通信接口的脉冲电子围栏主机。
3.3
智能控制终端smart control keyboard
可对脉冲电子围栏主机进行参数设定、查询报警日志和系统日志、远程控制,同时可以连接红外对射、门禁等报警设备,实现与视频监控等系统的实时联动。
3.4
脉冲电子围栏前端electric fence front
由金属导体、绝缘子、支架等组成,一般安装于防护区域的周界。
3.5
金属导体metal conductor
脉肿电子围栏前端的组成部分,用于防护区域的周界、传输脉冲电子围栏主机产生的脉冲电的导体,金属导体的材质可以为脉冲电子围栏前端专用的合金线、金属导管等。
3.6
绝缘子insulator
安装在支架上,用于持久地支撑金属导体,并使金属导体与支架绝缘。
3.7
安装bracket
用于安装绝缘材料和架设金属导体的支撑物。
3.8
高压绝缘线high voltage insulated line
用于连接脉冲电子围栏主机和脉冲电子围栏前端的具有绝缘性能的与金属导体同为一材质的连接线。
3.9
合金线alloy line
脉冲电子围栏前端使用的专用合金导线。
4环境条件
4.1总则
如果系统的一部分使用(安装)地点为户内或有防护条件的机柜内,则本章适用,如果系统的一部分使用(安装)地点为户外,则按制造商与用户的协议供货。
4.2环境温度
安装使用地点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得超过55℃,环境空气温度下限为一25℃。
4.3环境相对湿度
安装使用地点的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
4.4海拔
安装场地的海拔不超过1000m。
4.5特殊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超出4.1一4.3规定时,应由制造商与用户协议。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环境条件3
4.1总则…3
4.2环境温度…3
4.3环境相对湿度…3
4.4海拔…3
4.5特殊环境条件3
5系统的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3
5.1型式…3
5.2基本参数…3
5.3普通型脉冲电子围栏系统的技术要求……4
5.4网络型脉冲电子围栏系统的技术要求4
5.5前端的技术要求4
5.6智能控制终端的技术要求5
5.7管理软件技术要求……5
6系统的安装与验收…6
6.1总的要求与验收…6
6.2户外主机的安装与验收7
6.3前端的安装与验收7
6.4系统参数的测量…。…8
7脉冲电子围栏主机的技术要求
7.1外观…8
7.2铭牌与标志8
7.3一般要求9
7.4外壳防护等级9
7.5壳体抗锤击能力9
7.6绝缘电阻9
7.7泄漏电流9
7.8电气强度9
7.9温升…10
7.10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0
7.11接地装置和连续性10
7.12电气联接和机械联接10
7.13发射限值(EM1)10
7.14抗扰度(EMC)…12
7.15环境适应性要求高温和低温12
7.16湿热性13
8脉冲电子围栏主机的试验方法…13
8.1外观检查……13
8.2标志检查……13
8.3一般要求检查…13
8.4外壳防护试验…13
8.5锤击试验…13
8.6绝缘电阻测量…13
8.7泄痛电流测量………………13
8.8电气强度试验……………………14
8.9温升试脸…………………15
8.10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验……………15
8.11接地装置和连续性检验15
8.12电气联接和机械联接检验15
8.13发射测量(EM1)15
8.14抗扰度试验(EMS)…17
8.15高温、低温试验…18
8.16湿热试验………18
9检验规则………18
9.1检验分类和项目……18
9.2检验规则…19
10系统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20
10.1标志20
10.2包装20
10,3运输和贮存20
11系统的运行、使用与维护…20
11.1运行安全要求20
11.2使用和维护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脉冲电子围栏前端的安装示例…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抗扰度性能判据……24
问题专业:结算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11-16 13:04:24
提问网友:大佬克
固定单价合同,清单工程量单位为m2,定额工程量单位为m3,主材规格变更上调,定额组成不变,是否按合同约定第二种:有类似的参照类似的?还是重新组价定额工程量按实换算回清单工程量?
2022-11-16 13:18:02 补充
清单与定额工程量不符是换算不相符,未表述清楚说绕口了,清单单位m2定额单位是m3,投标直接按清单工程量套进去,未进行换算,属于不平衡报价,高报。
解答网友:xagcc
只调整主材的价格就行了
附件大小:146MB
附件格式: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资源简介/截图: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共11卷。本书为第9卷——《灌排、供水》,共分7章,其内容分别为:灌溉、排水与供水规划,引水枢纽工程,灌排渠沟与输水管道工程设计,渠系建筑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泵站,村镇供水工程。
本手册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常备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索引:
第一章 灌溉、排水与供水规划
1. 1 基本资料收集1
1.1. 1 灌排区基本资料收集 ………………. 3
1. 1. 2 供水区基本资料收集 ………………….. 4
1. 2 设计标准5
1. 2. 1 灌溉设计标准…… .. ..... ..............…. 5
1. 2. 1. 1 灌溉设计保证率…………………... 5
1. 2. 1. 2 抗旱天数……………………………5
1. 2. 2 灌溉水质标准……………...... .. .. ........ 5
1. 2. 3 排水设计标准 7
1. 2. 3. 1 排涝标准……...... ............ ......... 7
1. 2. 3. 2 排溃标准……………………………8
1. 2. 3. 3 防治盐碱化的排水标准……………8
1. 2.4 供水设计标准……………………….. 8
1. 2. 5 供水水质标准… ………………………. 8
1. 3 需水量分析……………………. 14
1. 3.1 灌溉用水 …. ......... 14
1. 3. 1. 1 作物需水量 .. 14
1. 3. 1. 2 作物的灌溉制度 .......· 22
1. 3. 1. 3 盐碱地的冲洗用水· .. 32
1. 3. 1. 4 灌溉用水量 35
1. 3. 1. 5 灌水率及流量过程线 35
1. 3. 2 工业用水…… 37
1. 3. 2. 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法 37
1. 3. 2. 2 趋势分析法 37
1. 3. 2. 3 弹性系数法 37
1. 3. 3 生活用水…... 38
1. 3. 4 生态用水…… 38
1. 3. 4.1 河道内生态用水· .. 38
1.3.4.2河道外生态用水……40
1.4水源工程规划…40
1.4.1水源的选择40
1,4,2取水方式…41
1. 4. 2. 1 地表水取水方式………41
1. 4. 2. 2 地下水取水方式41
1. 4. 3 地表取水工程水利计算41
3 1. 4. 3.1 元坝寻|水 41
1. 4. 3. 2 闸坝取水……….. …… .. 43
1. 4. 3. 3 抽水取水..... ... .... ... .... ...… .. 44
1. 4. 3. 4 水库取水………………...... ......... 44
1. 4. 3. 5 综合取水方式一一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 45
1. 4. 4 地下水资源评价及机井灌溉规划· … 46
1. 4. 4. 1 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46
1. 4. 4.2 地下水资源评价51
1. 4. 4. 3 机井灌溉规划………………·… 55
1. 4. 4. 4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的型式与结构.... …. 57
1. 4. 5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9
1.4.5.1 供需平衡分析的一般原则…… …… 59
1. 4. 5. 2 现状水平年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0
1.5.3 规划水平年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0
1.1. 5 工程总体规划 ….…….. 60
1. 5. 1 系统组成及布置原则……………. 60
1. 5. 1. 1 系统组成…………...…..…………. 60
1. 5. 1. 2 布置原则……… ………·… 60
1. 5. 2 灌溉系统的布置…·……………. 61
1. 5. 3 排水系统的布置… ... ………. 62
1. 5. 3. 1 骨干沟道系统的布置· …….. 62
1. 5. 3. 2 承泄区的布置.... …… .. 63
1. 5. 4 灌排建筑物的布置..... ..................... 64
1. 5.4.1 建筑物布置及选型的一般要求………….. 64
1. 5. 4. 2 建筑物布置和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65
1. 5. 5 田间工程…65
1. 5. 5. 1 田间工程规划布置…… … 65
1. 5. 5. 2 土地平整 …… … … ... ... 67
1. 5.6 道路、林带及居民点规划.. 69
1. 5. 6. 1 道路规划… … · … 69
1. 5. 6. 2 林带规划 …… .. …... 70
1. 5. 6. 3 居民点规 70
1. 5. 7 排水区规划72
1. 5. 7.1 好区规划72
1. 5. 7. 2 平原河网规划74
1. 6 排渠沟设计流 及水位推算75
1. 6. 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75
1. 6. 1. 1 灌溉渠道流量概述75
1. 6. 1. 2 渠道输水损失估算76
1.6. 1. 3 渠道与灌溉水利用系数76
1.6. 1. 4 渠道的工作制度· … …………… 78
1. 6. 1. 5 各级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78
1. 6. 1. 6 渠道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的计算…. 80
1. 6. 1. 7 渠道流量进位规定………………. 80
1. 6. 1. 8 渠道水位推算…………. 80
1. 6. 2 排水沟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 81
1. 6. 2. 1 排涝设计流量 …... …………... 81
1. 6. 2. 2 排渍流量的计算... ...... .. 84
1. 6. 2. 3 排水沟水位推算…………….. 84
参考文献 .. .. ..... .. .. .......... ..... .. ... ...…. 85
第二章 引水枢纽工程
2. 1 引水枢纽工程概况89
2. 1. 1 引水枢纽工程的作用及类型89
2. 1. 2 引水枢纽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89
2.1.3引水枢纽工程的设计资料89
2.2无坝引水枢纽工程……91
2.2.1环流理论…………91
2.2.1.1横向水面比降计算………91
2.2.1.2横向流遗计算…92
2.2.1.3亨道上的纵向水面比降……93
2.2.2写引水口的分流分沙间题93
2.2.2.1分水角对引水沙量的影响………93
2.2.2.2分流比及分水口型式对分沙比的影响93
2.2.2.3拦(导)沙坎对防止泥沙的影响94
2.2.3无坝引水枢纽工程布置及防沙的影响………94
2. 2. 3.1 元坝引水枢纽工程的工作特点及类型 94
2. 2. 3.2 元坝引水口位置选择 95
2.2. 3.3 无坝引水枢纽工程布置及防沙设施 96
2.2.4 引水口附近的河道整治 97
2.2.5 元坝引水改建成有坝引水应注意的问题 98
2.2.5.1 无坝、引水改建成有坝引水后对可道的影响 98
2. 2.5.2 元坝引水改建为有坝引水应考虑的问题 99
2. 2. 6 都江堪引水枢纽…………… 101
2.3 有坝引水枢纽工程 … …….. ... 101
2. 3. 1 闸堪引水枢纽工程… … … .. 101
2.3. 1. 1 沉沙槽式引水枢纽工程……. 101
2. 3. 1. 2 底栏栅式引水枢纽工程… 103
2.3. 1.3 人工弯道式引水枢纽工程 ……106
2.3. 1. 4 分层式引 枢纽工程…………107
2.3. 2 水库(分层) 水枢纽工程……1 08
2.3.2.1 斜卧管式分层引水结构 .. ... 108
2.3.2.2 竖塔(井)式分层引水结构 .. ... 108
2. 3. 2. 3 浮子式分层引 结构…………… 109
2.3. 3 其他形式引水枢纽工程.. ... ... ... ... .,. 109
2. 3. 3. 1 截沙廊道式引 枢纽工程 …… 109
2.3.3.2多种防沙设施的引水枢纽工程109
2.3.3.3带侧渠间断冲洗的沉沙池式写引水枢纽工程…·110
2.4沉沙池………………110
2.4.1沉沙池的作用及类型110
2.4.1.1沉沙池的作用…110
2.4.1.2沉沙池的类型…110
2.4.2定期冲洗式沉沙池111
2.4.2.1定期冲洗式沉沙池的工作特点、布置及构造……111
2.4.2.2定期冲洗式沉沙池的泥沙冲淤计算……111
2.4,3连续冲洗式沉沙池………113
2.4.3.1直线形沉沙池113
2.4.3.2斜板式沉沙池115
2.4.3.3曲线形沉沙池115
2,4.4沉沙条渠……116
2.4.4.1沉沙条渠的布置及要求116
2.4,4,2沉沙条渠的计算方法…116
2.4.5漏斗式排沙…117
2.4.5.1漏斗式排沙原理……117
2.4.5.2漏斗式排沙设计方法……117
参考文献118
第3章灌排渠沟与输水管道工程设计
3.1渠道工程设计………………121
3.1.1渠线规划………121
3.1.2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121
3.1,2.1引水建筑物………121
3.1,2.2配水建筑物…121
3.1.2.3交叉建筑物122
3.1.2.4衔接建筑物……………122
3.1.2.5泄水建筑物122
3.1.2.6量水建筑物123
3.1.3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123
3.1.3.1渠道新面型式123
3.1.3.2渠道纵横断面设计公式124
3.1.3.3梯形渠道横断面设计124
3.1.3.4其他形式断面渠道的水力计算……131
3.1.3.5渠道的横断面结构134
3.1.3.6渠道的纵断面设计134
3.2渠道衬砌及防冻胀工程设计……136
3.2.1砌石防渗…………136
3.2.1.1干砌卵石防渗…136
3.2.1.2干块石防渗……136
3.2. 1. 3 浆砌石防渗 …………………. 136
3.2.2 混凝土防渗…·……………… 137
3.2.2.1 混凝土防渗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7
3.2. 2.2 技术要求与原材料选择………… 38
3.2. 2. 3 防渗层型式与结构尺寸… .....139
3.2.2.4 伸缩缝设计...... ...... ......... ...... 140
3.2.3 沥青混凝土防渗……………………. 141
3.2.3.1 沥青材料防渗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 141
3.2.3.2 沥青混凝土防渗的技术要求 .... 142
3. 2.3.3 沥青混凝 的组成材料….. .... .. 142
3.2.3.4 沥青混凝土防渗体设计…… 144
3. 2. 4 土工膜防渗 144
3. 2.4.1 土工膜防渗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144
3.2.4.2 土工膜性能与选用 …… … 145
3.2. 4. 3 土工膜防渗结构型式 …..... 145
3. 2. 4. 4 保护层设计…………….... 146
3.2.4.5 防渗层设计 ..... ..... .... ...... 149
3.2. 4.6 过渡层设计 …………...… 151
3. 2.5 其他材料护面防渗 … …… ….... 151
3.2. 5. 1 人工挂淤防渗 ………….. 151
3.2.5.2 土壤固化剂防渗 ………. 151
3. 2.6 渠道防渗工程抗冻胀技术 … …… 151
3. 2. 6. 1 渠道衬砌冻胀破坏形式 ………. 151
3. 2. 6.2 冻害成因分析 .. 152
3.2. 6.3 冻胀防治设计方 .. 152
3.2.6.4 冻害防治工程措施 157
3.2.7 衬砌渠道稳定与排水设计 .. 158
3.2. 7. 1 衬砌渠道稳定要求 .. 158
3.2.7.2 衬砌渠道排水设计 158
3. 3 特殊地基渠道设计 .. 159
3. 3.1 软土地基渠道 159
3. 3. 1. 1 软土地基工程问题 159
3. 3. 1. 2 软土地区的特殊岩土工程问题 159
3.3. 1. 3 软土地区渠道设计原则 159
3.3. 1. 4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60
3.3.1.5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63
3.3.2膨胀土地基渠道……168
3.3.2.1膨胀土的工程特性与渠道病害…168
3.3.2.2膨胀土地区渠道设计原则…170
3.3.2.3膨胀土地区的渠道设计及滑坡治理…171
3.3.3砂土地基渠道173
3.3.3.1砂土的概念………173
3.3.3.2砂土液化的概念……174
3.3.3.3地震液化的形戒条件……174
3.3.3.4砂土地基的抗液化措施…175
3.3.4采空区地基渠道………………177
3.3.4,1采空区渠道建设适宜性评价…177
3.3.4,2采空区地基处理措施178
3.3.5岩石地基……178
3.3.5.1概述178
3.3.5.2岩石地基设计准则和技术措施…178
3.3.5,3风化岩及残积土地基处理179
3.4排水沟道工程设计…………182
3.4.1田间排水………………182
3.4.1.1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182
3.4.1.2排除地面水的水平排水系统…183
3.4,1.3控制地下水位的水平排水系统·183
3.4.2控制水田渗漏量要求的排水沟(或暗管)间距…………185
3.4,2.1水田暗管排水…186
3,4,2.2明沟冲洗排水………186
3.4.2.3鼠道排水…………186
3.4.2.4竖井排水………186
3.4.3排水沟道系统的规划布置187
3.4.3.1排水方式…………187
3.4.3.2布置排水沟的原则…188
3.4.4除涝设计标准…………188
3.4.4.1除涝标准的概念……188
3.4.4.2部分地区除涝标准………188
3.4.5排水流量计算………………189
3.4.5.1设计排涝流量的计算189
3.4.5.2设计排渍流量的计算……190
3.4.6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和排水沟断面设计191
3.4.6.1排水沟的设计水位…191
3.4.6.2排水沟断面设计192
3.5输水管道工程设计194
3.5.1管网规划布置与基本参数…194
3.5.1.1设计依据…………194
3.5.1.2基本参数………………195
3.5,2管道系统水力计算………196
3.5.2.1水头损失196
3.5.2.2管网水力计算工况……197
3.5.2.3恒定流基本方程…197
3.5.2. 4 树状管网水力计算 198
3. 5.2. 5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 198
3.5.3 管材选择 199
3. 5.3.1 输水管材分类及适用条件 199
3.5.3.2 管材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202
3.5.4 管道系统结构设计 202
3.5.4.1管道连接方式202
3.5.4,2管道纵断面设计202
3.5.4,3管道附属设施203
3.5.4.4管道稳定与安全设施204
3.5.5管道明设208
3.5.6管道穿越障碍物209
3.5.6.1跨越河道209
3.5.6.2穿越铁路213
3.5.7水锤防护与水锤验算213
3.5.7,1水锤防护213
3.5.7.2水轿验算……213
3.5.8管道防腐措施…………214
参考文献…215
第4章渠系建筑物
4.1渡槽219
4.1.1概述……………219
4.1.2渡槽设计的基本资料和总体布置要求……221
4.1.3渡槽水力计算……………222
4.1.3.1比降的确定………222
4.1.3.2渡槽过水能力计算………222
4.1.3.3水头损失与水面衔接计算…222
4.1.3.4涵洞式渡槽中涵洞的水力设计………223
4.1.4渡槽槽身的型式………223
4,1.4,1槽身的横断面……223
4.1.4.2槽身纵向的支承型式……225
4.1.4,3预应力混凝土槽身……227
4.1.5渡槽的支承结构…………228
4.1.5.1墩式…228
4.1.5.2排架式………229
4.1.5.3混合式嫩架及桩柱式槽架…230
4.1.5.4“拱式………230
4.1.5.5斜拉被槽……………233
4,1.6渡槽的基础,238
4.1.6,1浅基础……………238
4.1.6.2桩基础…………………240
4.1.6,3沉井基础………………241
4,1.7渡槽及其地基的稳定性验算…242
4.1.7,1槽身的整体稳定性验算………242
4.1.7.2渡槽的抗滑稳定性验算……243
4.1.7,3渡槽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43
4.1.7.4浅基础的基底压应力验算…243
4.1.7.5渡槽基础的沉降计算245
4.1.8度槽的细部构造…………245
4.1.8.1渡槽与两岸的连接……245
4.1.8.2渡槽的伸缩缝246
4.1.8.3槽身的支座………247
4.1.8.4渡槽进出口渐变段的型式与长度249
4.1.8.5渡槽的超高……249
4.1.9渡槽结构计算249
4.1.9.1荷载计算249
4. 1. 9. 2 荷载组合…………………… 252
4. 1. 9. 3 渡槽槽身结构计算…... .... … 253
4. 1. 9. 4 预应力槽身计算……… .. 253
4. 1. 9. 5 槽墩槽台结构计算 … ….. ... .. 254
4. 1. 9. 6 排架结构计算... ... ... ... ..... ... ... 254
4. 1. 9. 7 拱圈结构计算 .. .. . .. . .. . ... .. ... .. 255
4. 1. 9. 8 不等跨拱的布置 …………… ….., 255
4. 1. 9.9 装配式渡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55
4. 1. 10 渡槽的冻害及防冻害设计…………… 256
4. 1. 10. 1 渡槽冻害破坏特征…………….. 256
4. 1. 10. 2 渡槽冻害的防治 …….. ... 257
4.2 倒虹吸管…… …· ………… 260
4.2.1 概述…… … …………………. 260
4.2. 1. 1 倒虹吸管的适用条件· ….. ... 260
4.2. 1. 2 倒虹吸管总体布置要求 ….. 260
4.2. 1. 3 倒虹吸管设计的基本资料 ….. 26 1
4. 2. 1. 4 到虹吸管的分类………........ 261
4.2. 1. 5 倒虹吸管的布置型式…………… 263
4.2.2 口段的布置 ............ 264
4.2.2.1 进口段的布置 …………….. 264
4. 2. 2.2 出口段的布置 …………….. 266
4.2. 3 管道的布置与构造 ……………… 266
4.2.3.1管道布置…………………266
4.2.3.2管道支承的型式和构造……266
4.2.3.3管道的细部结构…267
4.2.3.4管道的镇墩………268
4.2.3.5管道上的开孔………269
4.2.4倒虹吸管水力计算……270
4.2.4,1流速和管径的确定…·270
4.2.4.2倒虹吸管输水能力计算…270
4.2.4.3倒虹吸管的水头损失及下游渠底高程的确定………270
4.2.4.4进出口水面衔接计算…270
4.2.5倒虹吸管结构计算…271
4.2.5.1作用于管身的荷截及其组合…271
4.2.5.2倒虹吸管结构计算…273
4.2.5.3作用于镇墩上的荷载…277
4.2.5.4镇墩的结构计算………277
4.3涵洞…277
4.3.1概述………………277
4.3.2涵洞的分类………277
4.3.2.1按作用分类……277
4.3.2.2按洞身结构布置型式分类…278
4.3.2.3按洞身建筑材料分类…279
4.3.3涵洞洞身的结构布置…279
4. 3.3.1 矩形箱涵 279
4.3 . 3.2 盖板涵洞 279
4. 3.3.3 拱涵 279
4.3.3. 4 圆拱直墙涵 260
4.3.3.5 圆管涵 260
4.3.4 涵洞迸出口连接段布置 260
4.3. 4.1 人字式洞口 260
4.3.4.2 端墙(一字墙)式洞口 260
4.3. 4.3 扭曲面式洞口 260
4. 3.4.4 跌水式洞口 · 26 1
4. 3. 5 涵洞水力计算 262
4. 3.5.1 涵洞水流流态的判别 262
4.3.5. 2 长洞与短洞的判别 262
4.3.5.3 元压流水力计算 262
4. 3.5.4 半压力流过水能力计算 262
4. 3.5. 5 压力流过水能力计算 262
4.3.5.6 下游水流衔接计算 263
4.3.6 涵洞结构计算 263
4.3.6.1荷载计算………283
4.3.6.2结构计算284
4.4跌水与陡坡284
4.4.1概述284
4.4.2跌水…………285
4.4.2.1单级跌水285
4.4.2.2多级跌水……289
4.4.3徒坡……291
4.4.3.1.陡坡构造291
4.4.3.2陡坡段的水力特性及断面、平面设计…291
4.4,3.3陡坡段的水力计算………292
4.4.3.4陡坡段的消能……………292
4.4.3.5陡坡消力池的设计294
:4.4.4跌水和陡坡结构设计要点…299
4.4.5压力管式陡坡简介………………299
4.4.6跌井简介………………301
4.5渠道上的闸……………301
4.5.1概述301
4.5.2分水间及斗门…………301
4.5.2.1分水闸的型式和构造…301
4.5.2.2分水闸的水力计算…302
4.5.2.3斗门……………………302
4,5.3节制闸…302
4.5.4浸水轲及溢流侧堰……302
4.5.4.1泄水闸的位置302
4.5.4.2澄水闸的型式和构造……303
4.5.4.3泄水闸的水力计算303
4.5.4.4溢流侧堰………303
4.6量水设施……………304
4.6.1概述…304
4.6.1.1灌区量水的几种常用方法……304
4.6.1.2量水设施的分类………305
4.6.2量水堰306
4.6.2.1三角形量水堰306
4.6.2.2矩形薄壁堰…………306
4.6.2.3梯形薄壁堰307
4.6.3量水槽307
4.6.3.1长喉道槽307
4.6.3.2短喉道槽308
4.6.4其他量水设备310
4.6.4.1量水喷嘴310
4.6.4.2量水套管311
4.6.5水工建筑物量水…312
4.6.5.1水工建筑物量水的基本要求…312
4.6.5.2涵间量水313
4.6.5.3跌水量水……………317
4.6.5.4渡槽量水317
4.6.5.5倒虹吸管量水……318
4.6.5.6水工建筑物自动化量水318
参考文就……318
第5章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5.1概述323
5.1.1灌水方法的分类……323
5.1.1.1全面灌溉323
5.1.1.2局部灌溉……323
5.1.2常用节水灌水方法的适用条件324
5.2地面节水灌溉工程设计……………325
5.2.1地面节水灌溉方法分类、参数及灌水质量指标…325
5.2.1.1地面节水灌溉方法分类325
5.2.1.2田间灌水参数及灌水质量指标…325
5.2.1.3田间灌水质量参数选择328
5.2.2地面节水灌溉系统的稳定流设计方法………328
5.2.2.1设计中常用参数的计算329
5.2.2.2沟灌系统设计331
5.2.2.3畦灌系统设计331
5.2.2.4淹灌系统设计……332
5.4.2喷灌灌水技术要素356
5.4.2.1组合平均喷灌强度………356
5.4.2.2容许喷灌强度…………356
5.4.2.3喷灌均匀度…357
5.4.2.4水滴打击强度……357
5.4.3喷灌设计标准与灌泯制度…357
5.4.3.1设计标准………357
5.4.3.2设计灌溉制度的拟定358
5.4.4喷灌用水量及设计流量的计算…359
5.4.4.1设计年用水量计算359
5.4.4.2喷灌设计流量计算359
5.4.4.3按随机用水流量计算喷灌设计流量……360
5,4.5管道式喷灌系统设计360
5.4.5.1喷头的选择与组合形式…360
5.4.5.2喷灌系统工作制度的拟定…362
5.4.5.3喷灌管网水力计算…363
5.4.5.4喷灌管网结构设计·365
5.4.6山丘区管道式喷灌系统设计…367
5.4.6.1山丘区喷灌系统的类型…367
5.4.6.2自压喷灌系统设计………367
5.4.6.3机压喷灌系统设计要点…370
5.4.6.4提水蓄能式喷灌系统设计要点370
5.4.7水泵及动力选配……370
5.4.7.1水泵及动力类型……370
5.4.7.2水泵及动力选配…371
5.5微灌工程设计371
5.5.1微灌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72
5.5.1.1微灌系统的组成372
5.5.1.2微灌系统的分类372
5.5.2微灌工程规划设计参数372
5.5.2.1作物需水量与作物耗水强度372
5.5.2.2设计灌水均匀度………376
5.5.3微灌系统首部与田间管网布置377
5.5.3.1微灌系统首部377
5.5.3.2微灌系统田间管网布置377
5.5.4微灌系统设计378
5.5.4.1灌水器的选择378
5.5.4.2微灌灌溉制度的确定380
5.5.4.3微灌管网水力计算381
5.5.4.4水源工程与首部枢纽…385
5.5.4.5微灌管道系统结构386
5.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386
5.6.1管灌系统的组成与类型……386
5.6.1.1管灌系统的组成……386
5.6.1.2管灌系统类型…387
5.6.2管灌系统的技术特点…387
5.6.2.1管灌系统的优点……………387
5.6,2.2渠灌区管灌系统的技术特点…388
5.6.3管灌系统规划布置…388
5.6.3.1管灌系统布设的基本原则…388
5.6.3.2管灌系统的布设形式…………388
5.6.3.3地面移动管网的布设和使用…390
5.6.3.4管网布置优化及管径优选·391
5.6.4管灌系统的管材与管件……391
5.6.4.1地埋管管材……………391
5.6.4.2地面移动管材…………392
5.6.4,3管件……392
5.6.4.4管径的初选及管道的水力计算…392
5.6.5低压管灌系统建筑物的布设…393
5.6.5.1渠灌区低压管灌系统的引取水枢纽布设…………393
5.6.5.2渠灌区管灌系统的分、配水…393
5.6.5.3量测建筑物的布设……393
5.6.5.4给水装置的布设………393
5.6.5,5管道安全装置的布设…394
5.7.其他节水灌溉措施………395
5.7.1激光平地技术……395
5.7.2农艺节水措施…………396
5.7.3塑料大棚节水灌源…397
参考文献………398
第6章泵站
6.1设计依据和资料401
6.1.1设计依据401
6.1.2设计基本资料…………401
6.1.3主要设计参数401
6.1.3.1设计流量401
6.1.3.2特征水位401
6.1.3.3特征扬程403
6,2主机组………………404
6.2.1主水泵404
6.2.1.1水泵选型原则和主要要求404
6.2.1.2水泵类型404
6.2.1.3传动方式407
6.2.1.4模型水泵408
6.2.1.5水泵参数计算………409
6.2.1.6大、中型泵站水泵参数412
6.2.2电动机……412
6.2.2.1电动机型式…412
6,2.2.2电动机主要参数…………413
6,2.2.3电动机结构………………413
6.3辅助设备………416
6.3.1供水系统…416
6.3.1,1供水用途…416
6.3.1.2供水量…………416
6.3.1.3对水温、水压及水质的要求…416
6.3.1.4供水方式……417
6.3.1.5供水设备及管道选择417
6.3.1.6技术供水系统的布置与要求…417
6.3.2排水系统……419
6.3.2.1排水项目及排水情况……419
6.3.2.2排水泵选择……419
6,3.2.3排水管道选择及排水系统图……419
6.3.3透平油系统……………419
6.3.3.1用油量……419
6.3.3.2油系统设备配置………421
6.3.3.3油系统的布置及防火要求…421
6.3.4压缩空气系统…421
6.3.5大型泵站辅助设备综合系统423
6.4泵站选址与枢纽布置…423
6.4.1站址选择…………423
6.4.2泵站枢纽布置………424
6.4.2.1灌溉泵站枢纽布置……424
6.4.2.2排涝泵站枢纽布置…425
6.4.2.3闸站结合的排涝泵站及灌排结合的泵站枢纽布置…425
6.4.2.4供水泵站枢纽布置431
6.5泵房…………434
6.5.1分基型泵房434
6.5.1.1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434
6.5.1.2泵房内部布置434
6.5.1.3泵房尺寸435
6.5.1.4卧式机组机嫩436
6.5.1.5泵房上部结构和基础438
6,5.2干室型泵房………438
6.5.2.1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438
6.5.2.2泵房布置及尺寸439
6.5.2.3泵房整体稳定及基底应力计算……440
6.5.2.4矩形泵房主要构件结构计算……440
6.5.2.5圆简形泵房主要构件结构计算443
6.5,3湿室型泵房………447
6.5.3.1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447
6,5,3.2泵房布置及尺寸………447
6.5.3.3泵房整体稳定及基底应力计算……449
6.5.3.4主要构件受力分析………449
6.5.4块基型泵房……………451
6.5.4.1结构特点、适用条件及结构型式…451
6.5.4.2主泵房主要尺寸确定…452
6.5.4.3辅机房、安装检修间及其他设备布置…456
6.5.4.4泵房整体稳定及基底应力计算………457
6.5.4.5主要构件受力分析……460
6.5.4.6整体式底板的少缝或无缝设计与施工…465
6.6进水和出水建筑物………466
6.6.1前池……466
6.6.1.1前池型式…466
6.6.1.2正向进水前池……466
6.6.1.3侧向进水前池…467
6.6.2进水池…………467
6.6.2.1进水池的形状………………467
6,6.2.2进水池尺寸的确定……469
6,6.2.3连接进水流道的进水池尺寸的确定………470
6.6.3前泡和进水池的消涡措施…470
6.6.3.1前池中设导流隔墩(导流栅)…470
6.6.3.2设立柱、底坎……470
6.6.3.3在进水管附近设隔板、隔墙471
6.6,4出水池……471
6.6.4.1出水池型式472
6.6.4.2出水池尺寸的确定…473
6.6.4.3出水池与渠道的连接…475
6.6.5压力水箱475
6.6,6出水管道476
6.6.6.1管道材质476
6.6.6.2管线选择476
6.6.6.3管道布置476
6.6.6.4管道敷设477
6.6.6.5管道根数与管径……477
6.7进水和出水流道477
6.7.1进水流道…478
6.7.1.1肘形进水流道478
ICS25.160.10
J 3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NB/T47015-2011(JB/T4709))代替JB/T4709一-2000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Welding specification for pressure vessels
2011-07-01发布 2011-10-01实施
国家能原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铝制、钛制、铜制、镍制和复合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气电立焊和螺柱焊焊接的压力容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气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5.3铝及铝合金气体保护焊的推荐坡口
GB/T3670铜及铜合金焊条
GB/T9460铜及铜合金焊丝
NB/T47002(所有部分)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8(所有部分)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JB/T4745钛制焊接容器
TSG/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3通用焊接规程
3.1一般规定
3.1.1压力容器的焊接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
3.1.2除本标准规定外,凡通过试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成果,经相关各方认可并列入企业标准后,可用于压力容器焊接。
3.2焊接材料
3.2.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带、焊剂、气体、电极和村垫等。
3.2.2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a)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应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当需要时,其他性能也不应低于母材相应要求;或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满足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
b)合适的焊接材料与合理的焊接工艺相配合,以保证焊接接头性能在经历制造工艺过程后,还满足设计文件规定和服役要求;
c)制造(安装)单位应掌握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应有焊接试验或实践基础。
3.2.3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应符合NB/T47018的规定。
3.2.4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规定按相关标准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3.3焊缝位置分为:平焊缝、立焊缝、横焊缝与仰焊缝四种。焊缝位置规定的方法与范围见附录A。
3.4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
3.4.1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应按NB/T47014评定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上述焊缝的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3.4.2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工应按TSGZ6002规定考核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熔人上述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3.5焊前准备
3.5.1场地
3.5.1.1高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场地应与其他类别材料分开,地面应辅置防划伤垫。
3.5.1.2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应在专用场地或专用空间内制造,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例如应铺置防划伤垫。
3.5.2焊接坡口: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坡口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
a)焊接方法;
b)母材种类与厚度;
c)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
d)避免产生缺陷;
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适用焊接方法范围: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气电立焊和螺柱焊。
4.1焊接材料
各类钢材的焊接材料选用原则如下。
4.1.1碳素钢相同钢号相焊
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2强度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
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3耐热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
a)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b)焊缝金属中的Cr、Mo含量与母材规定相当,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4低温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
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5高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
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当需要时,其耐腐蚀性能不应低于母材相应要求,或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内容索引:
前言…94
1范围95
2规范性引用文件95
3通用焊接规程…95
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99
5铝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0
6钛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2
7铜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4
8镍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7
9复合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焊缝位置规定的方法与范围……1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特种材料焊接坡口的形式和尺寸…125
附录C(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规程推荐表格…134
编制说明………139
ICS 23. 020. 30
CCSJ7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 10558-2021
代替 JB 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Coating and packing for pressure vessels transport
2021-01-07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 范围
1 . 1 本文件规定了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涂敷与运输包装的相关要求。
1. 2 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涂敷与运输包装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订货技术条件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部分:机车车辆限界
GB 146.2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二!部分:建筑限界
GB/T 150 .4压力容器第 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7 普通螺纹公差
GB/T 2934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T 5048 防潮包装
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 7284 框架木箱
GB/T 7350 防水包装
GB 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12464 普通木箱
GB/T 13144 包装容器竹胶合板箱
GB/T 16470 托盘单元货载
GB/T 18924 钢丝捆扎箱
GB/T 18925 滑木箱
JT/T 385 水路、公路运输货物包装基本要求
MH/T 1028 航空运输集装货物外形轮廓尺寸
SH/T 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
3 表面处理
3. 1 表面处理方法
压力容器或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修磨、除锈、抛光、酸洗与钝化。
3. 2 表面处理条件与时机
容器或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应在进行过耐压试验(泄漏试验或热气循环试验)并完成表面清理后进行,且表面处理后不得再进行焊接、热处理等有损表面状态的操作,否则需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3.3 修磨
3.3.1 对于 GB/T 150 .4中规定的容器表面修磨,应在耐压试验前完成。对于影响外观和涂敷的表面缺陷,如表面凹凸不平、划痕、刻槽等应采用修磨方法去除并使之圆滑过渡,不得以打腻子的方法代替修磨。
3.3.2 应根据被修磨件的材质选择适宜的修磨工具,不同材质的修磨工具不得混用。
3.4 除锈
3.4.1 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容器或零部件的外表面、可以进行除锈操作的内表面以及其他需涂敷的表面应予清理除锈。
3.4.2 除锈可采用于工和动力工具、喷射或抛射方法进行,除锈过程中应防止对容器或零部件表面造成影响产品质量的损伤。
3.4.3 表面除锈前,应铲除厚的锈层,并清除可见的油脂和污物;表面除锈后,应清除浮灰和碎屑,并将容器或零部件内部的残留物清理干净。
3.4.4 除锈处理效果按 GB/T 8923.1 中规定的典型试样法进行评定,并应达到涂敷要求或设计文件规定的等级(见表 )。
4 涂敷
4.1 涂敷条件
容器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对容器或零部件的各项制造质量检验(包括表面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涂敷作业。
4.2 涂敷范围
4.2.1 一般情况下,仅对容器或零部件外表面进行涂敷。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下列情况可不涂敷防腐涂料:
a) 容器的内表面;
b) 随容器整体出厂的内件表面;
c) 高合金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容器或零部件表面。
若高合金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容器或零部件需要海运或在沿海地区使用,是否涂敷及涂敷要求按设计文件的规定。
4.2.2 下列各坡口,在距坡口边缘至少 100mm 范围内不涂敷涂料,如需要可涂敷对焊接质量元害且易去除的保护膜:
a) 分段出厂容器的切断面坡口;
b) 分片件的周边坡口;
c) 容器壳体上其他需要在使用现场组焊的焊接坡口。
4.2.3 螺纹、密封面等精加工表面不涂敷涂料,应涂敷易去除的保护膜。
4. 3 保护膜和涂料
4.3.1 涂敷的保护膜可选用机油、油脂或清漆等,保护膜材料应对被保护件不产生有害影响。
4.3.2 涂敷的涂料应根据容器或零部件内介质的性质与温度、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与造价、运输方式、存放与使用环境、涂料自身的性能及固化条件等因素,由设计文件确定。当设计文件对涂敷涂料未提出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容器或零部件的外表面至少涂醇酸底漆两道,容器壳体外表面涂面漆一道,面漆的颜色宜浅淡。
4.3.3 涂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有质量合格证书。
4.3.4 超过有效储存期的涂料,应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报告后方可使用。
4.3.5 新型涂料应先进行必要的试验,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报告后方可使用。
4.4 涂敷前的准备
4.4.1 涂敷保护膜前,应根据需要对被涂敷表面进行修磨、清理,彻底清除毛刺、油脂、污物;涂敷涂料前,应根据需要对被涂敷表面进行修磨、除锈,并应达到表 的要求。不使用喷射或抛射除锈的工件,可采用人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除锈处理等级不得低于 St3 级。
1、工作时必须随身携带操作证和常用工具(手锤、扳手、起子、钳子、试电笔)。
2、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3、每日做好设备例行保养工作。
4、每月协助项目部、供法方做好设备检查工作,填写台班纪录和交接班纪录。
5、当接通电源时,应采用试电笔检查金属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后,方可操作。作业中发现制动、离合失灵,有异响,减速箱、轴承温升过高、安全装置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6、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保证机械设备的附属装置,随机工具的完好、齐全。
7、操作人员须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
8、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遵守劳动纪律和交接班制度。非本机人员和无证者不允许 操作,严禁酒后操作。
9、操作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级操作,变换运动方向时,应先将控 制器转至零位,严禁急开急停,严禁以限位器代替操作而停车。
10、指挥和操作必须遵循严格的工作秩序,先指挥后操作。同时,指挥人员必须到位指挥。操作前按铃发信号,指挥信号不清应拒绝执行。
11、吊装前,指挥人员必须先确认所吊物件捆绑安全可靠后,方能下达操作指令。严禁超载、吊运人员、斜拉或拨拉重物及埋在地下的物体。
12、提升的重物平移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米以上,吊物下方不得站人。动臂变幅式塔机不准带载变幅,工间和下班时,不得将重物悬在空中。
13、六级以上大风塔机应停止工作,采取防 风措施,并切断总电源 , 锁好门窗。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11-16 09:26:23
提问网友:与情长
长度为51m,水平投影宽为19.5,彩钢顶屋面斜面最低点高为7m,最高点高为10.5m,如何计算出彩钢顶屋面的斜面面积呢,求计算公式 谢谢各位老师!!
解答网友:
如果是中间高两边低
斜边宽=根号下(9.75²+3.5²)=10.36
面积=斜边长51*斜边宽10.36*2=1056.72
如果是一边高一边低
斜边宽=根号下(19.5²+3.5²)=19.81
面积=斜边长51*斜边宽19.81=1010.39
所属地区:安徽
提问日期:2022-11-16 09:26:12
提问网友:小周
解答网友:翔宇789
好的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11-16 09:24:34
提问网友:小王同学
请教大家两个问题:1结算时这个樟子松量有变化,但是清单是以个为单位,该不该改变?2:没有干的工作工程量要改为零还是临时删除了(ps:第一次做结算不知道甲方看不看电子版的,所以问问),谢谢各位同仁!
解答网友:冰临城下
1结算时这个樟子松量有变化,就根据实际修改工程量或者含量
2:没有干的工作工程量要改为零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11-16 09:21:17
提问网友:卷平青年
解答网友:求己
在其他项目中输入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11-16 00:53:40
提问网友:老兵
解答网友:大海
电线单芯截面积超过6mm²的都计算(含配电箱内、设备上)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2-11-16 00:33:46
提问网友:湖北安装造价员
解答网友:杜鹃
没有更合适的定额了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11-16 00:28:11
提问网友:ZL
解答网友:杜鹃
拉到AL3配电箱就行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11-16 00:19:07
提问网友:益禾
2022-11-16 00:20:56 补充
重新计算的价格少了三百多万
2022-11-16 00:21:32 补充
为啥会少钱呢???
解答网友:GXZ
只要定额工程量不变,总价是不受影响的呢
提问日期:2022-11-15 23:29:02
提问网友:爵爷
GTJ2021中阳台投影面积工程量如何处理?如果用板投影面积代替阳台投影面积软件默认设置是板投影面积扣梁面积,不扣阳台梁面积,请问阳台梁如何设置?
解答网友:GXZ
阳台的梁板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