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31 页)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2022  J××××—2022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afety of wheel-coupler type formwork support in construction
2022-××-×× 发布
2022-××-××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DB37/ T 5008-2022,安全,建筑施工,承插型,技术标准,模板支架,轮扣式,DB37/T 5008-2022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标准.pdf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8〕17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施工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范》DB37/T5008一2014。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主要构配件及其要求;4.荷载;5.结构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施工;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调整了模板支架的应用高度、增加了可调底座的内容、增加了构配件力学性能指标以及试验方法、调整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了专家论证的条件、修改了梁底支撑方式、调整了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增加了竖向构件临时斜支撑的要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淄博市张店区金晶大道267号,邮编:255086,电话:0533-3598500,邮箱:sdtqit@chinatiangi,.com.cn)。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桓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市海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淄博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监督站
主要起草人员:孟凡兵 巩举贤 李庆荣 况成强 伊功善 李红玉 宋志明 赵夫国 魏玉新 王晓 刘书剑 张军 聂海燕 韩会云 肖华锋 蔡强 田海琳 董永亮 荆学 王臻 成家良 崔永刚 李炳良 庞 科 关玉泉 孟庆恒 段海洋 王鲁 田伟华 荆茂农 张洪霞 桑海燕 胡莉娟 李洪竹
主要审查人员:刘俊岩 蒋世林 杨一伟 赵考重 米春荣 李承伟 王俊增 宋小春 石昌伶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在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绿色可特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确保施工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采用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
1.0.3采用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的支撑高度不应大于8m。
1.0.4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wheel-coupler type formwork support

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焊接楔形插头插入立杆轮扣盘,水平和竖向剪刀撑采用扣件式钢管与立杆或水平杆固定,形成几何不变体系的模板支架(以下简称模板支架)。
2.1.2轮扣节点wheel-coupler joint node
模板支架立杆轮扣盘与水平杆端插头的连接部位。
2.1.3轮扣盘wheel-coupler plate
焊接于立杆上,可连接4个方向水平杆端插头的圆环形孔板。
2.1.4端插头plug
焊接于水平杆两端,用于连接立杆上轮扣盘的楔形插头。
2.1.5立杆upright tube
钢管上焊接轮扣盘或同时焊接连接套管的竖向支撑杆件。
2.1.6立杆连接套管connect collar of upright tube
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管。
2.1.7水平杆ledger
两端焊有端插头,用于与立杆连接的水平杆件。
2.1.8节点转动刚度rotational stiffness of joint
支撑结构中的立杆与水平杆连接节点发生单位转角所需弯矩值。
2.1.9模板支架支撑高度height of formwork support
模板支架底座下端面至支掌模板上端面的垂直距离。
2.2符号
2.2.1荷载和荷载效应

(符号略)
2.2.3几何参数
(略)
3主要构配件及其要求
3.1主要构配件
3.1.1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组成应符合附录A.1的要求。
3.1.2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应符合附录A2的要求。
3.1.3水平杆的端插头侧面应为圆弧形,圆弧应与立杆外表一致:端插头为下部窄上部宽的楔形。
3.1.4立杆轮扣盘间距宜按0.6m模数设置,水平杆长度宜按0.3m模数设置。
3.2材料要求
3.2.1模板支架的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立杆、水平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的规定,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O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3.2.3立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中48.3mm×3.6mm,水平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中48.3mm×3.0mm,钢管壁厚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0%。
3.2.4立杆轮扣盘宜采用钢板冲压整体成型,其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T1591的规定;轮扣盘也可采用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轮扣盘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宽度最窄处不应小于10mm。
3.2.5水平杆端插头应采用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俦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
3.2.6水平杆端插头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下伸的长度不应小于40mm,侧面应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形成良好的弧面接触。
3.2.7立杆连接套管规格不应小于中57mm×3.2mm,宜采用无缝钢管。采用无缝钢管的套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的规定;采用铸钢的套管,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立杆连接套管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3.2.8可调托撑、可调底座的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空心螺杆壁厚不应小于5m,调节螺母与可调螺杆啮合不应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应小于30mm,可调托撑、可调底座长度不应小于500mm。
3.2.9可调托撑、可调底座采用实心螺杆时,其材质应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当采用空心螺杆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的规定。
3.2.10
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应小于5mm,可调底座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可调托撑托板应设置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m;可调底座钢板的长度和宽度不应小于150mm;可调托撑、可调底座钢板应与螺杆环焊,托板下应设置加劲板: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
3.2.11搭设剪刀撑、拉结采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
3.3质量要求
3.3.1构配件应由专业厂家负责生产,立杆、水平杆及轮扣盘严禁使用废旧钢管或钢板改制。主要构配件上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识,应标明生产厂家代号或商标、材质牌号。
3.3.2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GB/T8110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5mm。
3.3.3构配件抽样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的有关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2构配件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按批进行抽样检验,每批不大于10000件,样本由检测人员于生产线或成品库随机抽取,抽取的样本数为20件,接收数为1;
3构配件力学性能试验应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抽检合格的产品中抽取8件做力学性能试验,接收数为0。
3.3.4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分层、无结疤、无毛刺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漏焊、烧穿、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或进行镀锌处理,涂层应均匀、牢靠,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
3.3.5主要构配件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3.3.6主要构配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轮扣节点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30kN:
2轮扣节点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25kN:
3轮扣节点焊缝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60kN;
4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100kN:
5可调底座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100kN。
3.3.7出厂检验的项目应包括外观质量和允许偏差项目,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外观质量、允许偏差项目和力学性能试验。
3.3.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制定型时:
2正式生产时,连续生产每3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3构配件的设计、材料、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时;
4构配件转厂生产或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
4荷载
4.1荷载分类
4.1.1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
4.1.2模板支架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板自重(G),包括模板及支承模板主、次楞梁的自重;
2模板支架自重(G2),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等构配件的自重;
3新浇筑混凝土自重(G),包括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
4.1.3模板支架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荷载(Q,),包括作用在模板上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和工具、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堆放等荷载:
2附加水平荷载(Q2),包括作用在支架顶部的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
3风荷载(Q3)。
4.2荷载标准值
4.2.1模板支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自重标准值:梁、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实际计算,对于普通模板可按表4.2.1采用;
2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可根据钢管支撑系统设计图纸进行计算,也可参照附录B采用:
3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5kN/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取25.1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确定。在模板支架抗倾覆验算时,楼板钢筋自重可取1.1kN/m3,梁取1.5kN/m3。
4.2.2模板支架可变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荷载标准值:正常情况下取3kN/m2;对于模板面板、次楞梁还应按集中荷载2.5kN进行计算;当有大型设备如水平泵管、布料机时,应按实际情况确定,并不应小于4kN/2:
2附加水平荷载标准值:可取2%的垂直永久荷载标准值,并应以线荷载的形式水平作用在架体顶部:
3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计算略)

4.2.3模板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值,可将模板支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其中单榀模板支架的体型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计算略)
按表4.2.3取用。
(表略)
4.3荷载分项系数及效应组合
4.3.1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3.1确定。
(表略)
4.3.2设计模板支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应按表4.3.2规定采用。
(表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100
CCS F2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941-2021 代替DLUT941一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sulphur hexafluoride of transformer in service
2021-12-22发布  2022-03-22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941-2021,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运行中变压器,DL/T 941-2021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941一2005《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与DLT941一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六氟化硫”的术语定义;
修改了验收六氟化硫的质量要求的抽检率;
修改了充入设备前六氟化硫的质量要求的验收要求和检测方法;
修改了交接时、大修后变压器中六氟化硫的质量要求,更新泄漏和空气含量技术指标;
修改了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氯化硫的质量要求,更新泄漏和四氟化碳含量技术指标。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2)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贵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重
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刚、蔡巍、孟玉蝉、姚强、祁炯、石磊、刘子恩、郑一博、秦逸帆、
徐莹、杨建、邓先软、王兰兰、唐峰、马鑫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2005年首次发布为DL/T941一2005: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
二条一号,100761)。

内容摘要: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10(66)kV及以上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气体的质量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氯化疏气体,对于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六氟化硫气体检测项目,应按照制造厂提供的运行中六氟化硫气体质量执行。
其他电压等级气体绝缘变压器和运行中电流互感器用六氟化硫气体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321     气体分析   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1部分:电解法
GB/T5832.2    气体分析   微量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露点法
GB/T11023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GB/T11605   湿度测量方法
GB/T12022   工业六氟化硫
DL/T50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
DL/T595   六氯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
DL/T639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DL/T9I6    六氯化硫气体酸度测定法
DL/T918   六氯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
DL/T919   六氯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
DL/T920   六氟化硫气体中空气、四氟化碳、六氯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DL/T921   六氯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
DL/T120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
DL/T1553  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工作规程
DL/T1823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体绝缘变压器gas insulated transformer
以六氟化硫等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变压器。
4质量标准和检测周期
(略)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质量标准和检测周期1
5充气及混用4
6安全防护4
7监督管理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标准
HG3-1003-76 代替HGB3146-59 第32组
石油醚

HG 3-1003-1976,化学试剂,石油醚,HG 3-1003-1976 化学试剂 石油醚

内容摘要: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具有特殊臭味易挥发的液体,极易燃烧,不溶于水;可与无水乙醇、苯、三氯甲烧、二硫化碳、乙醚和油类互溶。
一、技术条件
1.沸程(℃):
第l类30-60;
第ll类60-90;
第lll类90-120。
2.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
名称                          分析纯
(1)气味                     合格
(2)不挥发物              合格
(3)酸度                     合格
(4)重油和油脂           合格
(5)疏酸试验              合格
二、检险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060
A 47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228-2019  代替DB371228一2009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f structures
2019-12-24  发布
2020-01-24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228-2019,建筑物,施工与验收规范,防雷装置,DB37/T 1228-2019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371228一2009《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与DB371228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引言(见2009年板的引言):
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8802.12一2016、GB/T18802.22一2016、GB/T21431一2015、GB50300一2013、GB50601-2010(见2):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T17949.1一2000、QX/T10.3一2007(见2009年版的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检验批(见3.1)、观感质量(见3.12):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接闪器(见2009年版的3.1)、引下线(见2009年版的3.2)、工频接地电阻(见2009年版的3.8)、等电位连接带(见2009年版的3.11)、等电位连接网络(见2009年版的3.12)、雷电波侵入(见2009年版的3.13)、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见2009年版的3.15)、限压型电涌保护器(见2009年版的3.16)、防雷装置(见2009年版的3.17)、共用接地系统(见2009年版的3.18)、防雷区(见2009年版的3.19)、雷击电磁脉冲(见2009年版的3.20)、电磁屏蔽(见2009年版的3.23)、最大持续运行电压(见2009年版的3.24)、电压保护水平(见2009年版的3.25)、标称放电电流(见2009年版的3.26)、冲击电流(见2009年版的3.27)、SPD的直流参考电压(见2009年版的3.28)、残压(见2009年版的3.29)、世漏电流(见2009年版的3.30)、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见2009年版的3.31)、劣化(见2009年版的3.32):
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接地装置(见3.2,2009年版的3.3)、人工接地体(见3.5,2009年版的3.6)、自然接地体(见3.6,2009年版的3.7)、防雷等电位连接(见3.8,2009年版的3.10)、电气系统(见3.9,2009年版的3.21)、电子系统(见3.10,2009年版的3.22):
增加了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基本规定(见4):删除了建筑物防雷类别(见2009年版的4):增加了人工接地体的敷设形式(见5.1.2.1):
删除了人工接地体按A型地或B型地的分类及安装要求(见2009年版的5.1.2.2):
一一删除了A型地无法实现冲击接地电阻值要求时的解决方法(见2009年版的5.1.2.3):
一一修改了环形接地体无法实现冲击接地电阻值要求时的解决方法,将B型地改为环形接地体(见
5.1.2.4,2009年版的5.1.2.4):
修改了防止跨步电压措施,增加了均衡电位处理方法(见5.1.2.7,2009年版的5.1.2.7):增加了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电气和电子接地装置与外部防雷装置的共用接地要求(见5.1.2.9):
修改了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为便于实际操作,将允许值修改为按最小值确定(见5.1.2.10,2009年版的5.1.4):
一增加了基础内钢筋之间的连接要求(见5.2.1.3):增加了有护坡桩或护坡墙时的施工技术要求(见5.2.1.5):
一一修改了基础外表面有防水层时的施工技术要求(见5.2.1.6,2009年版的5.2.1.5):修改了接地装置、防雷引下线、接闪器、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使验收内容与施工技术要求前后一致,并增加了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见5.3、6.3、7.2、8.2、9.2、10.2、11.2,2009年版的5.3、6.3、7.2、8.4、10.3):
一删除了可设一根引下线的情况(见2009年版的6.1.2.1):删除了古建筑物引下线和接闪带的施工技术要求(见2009年版的6.1.3.10、7.1.3.7):
一一修改了引下线上附着电气线路时的处理方法(见6.1.10,2009年版的6.1.3.9):修改了防止接触电压和闪络电压的措施,增加了在地面敷设沥青层或砾石层的措施(见6.1.12,2009年版的6.1.3.5):增加了从柱内主钢筋预埋连接板的施工技术要求(见6.2.2):增加了引下线导通性检查(见6.3.3e)):修改了接闪器名称,将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改称为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见7,2009年版的7):增加了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结构要求(见7.1.1.1):删除了接闪器保护范围要求(见2009年版的7.1.1.1):增加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接闪带应明敷的要求,以及暗敷时的施工技术要求(见7.1.3.5):增加了利用女儿墙压顶圈梁内钢筋作接闪器的施工技术要求(见7.1.3.6):增加了接闪带在不同部位不同屋面上的施工方法(见7.1.3.8):修改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侧击措施要求,并将其作为独立条款单独列出(见7.1.6.1,2009年版的7.1.6.1):
一一修改了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侧击措施要求(见7.1.6.2,2009年版的7.1.6.1):修改了需采取接地的铝合金门窗、空调外挂机所处的建筑物部位(见7.1.6.3、7.1.6.4,2009年版的7.1.6.2、7.1.6.4):删除了塑钢门窗防雷接地要求(见2009年版的7.1.6.3):修改了幕墙等电位连接环的设置要求和设置位置,增加了接地预埋件的设置(见7.1.7.2,2009年版的7.1.7.2):
删除了横向梁与竖向立柱之间的连接要求(见2009年版的7.1.7.5):增加了电梯防雷条款,为上下条理,将电梯防雷从楼顶设施防雷条款中单独列出,并增加了楼顶无电梯机房时的防雷要求(见7.1.8,2009年版的7.1.8.8):将防雷击电磁脉冲一章分解为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共三章(见8、9、10,2009年版的8):
修改了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增加了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的防闪电感应措施,修改了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低压配电线路、电子线路、金属管道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增加了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和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等电位连接措施(见8.1,2009年版的8.1):删除了屏蔽结构和材料(见2009年版的8.2.1)):删除了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8.2.3e):增加了需做总等电位连接的可导电部分(见10.1.2.1):增加了内部环形导体的敷设方式(见10.1.2.4):
增加了需做局部等电位连接的可导电部分(见10.1.3.1):增加了配电间或电气竖井、电佛井道的局部等电位连接做法(见10.1.3.6、10.1.3.7):修改了S型和M型等电位连接要求,将抽象措施改为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性的措施(见10.1.4.2、10.1.4.3,2009年版的8.3.11.2和8.3.11.3):修改了等电位连接的连接方式(见10.1.5,2009年版的8.3.9):删除了程控交换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电子系统等电位连接和接地要求(见2009年版的8.3.11.5):删除了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见2009年版的9):删除了用于电气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及其参数选择(见2009年版的10.1.1):增加了SPD在不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中的接线形式(见11.1.5):增加了SPD连接导线的材料和规格要求(见11.1.6)修改了降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的方法,圳除了凯文式接法,增加了增大线径的方法(见11.1.8,2009年版的10.1.2.3):删除了用于电子系统的SPD的参数选择(见2009年版的10.2.1):删除了验收作业要求(见2009年版的11):删除了附录A、附录C和附录D(见2009年版的附录A、附录C和附录D):按照GB50300的要求,修改了验收业务表格式样(见附录A,2009年版的附录E):修改了接地电阻的测量(见附录B,2009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参考文款(见参考文款,2009年版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鲁TC1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振波、柳林、商鹏、魏超、孙荆茶。
本标准代替了DB371228一2009。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71228一2009。

内容摘抄: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改、扩建建筑物接地装置、防雷引下线、接闪器、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改、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以及施工质量验收。
本标准不适用于烟囱、水塔、油罐、化工等防雷装置的施工和施工质量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02.12一201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18802.22一2016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21431一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00一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601一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图集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图集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
图集15D50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图集14D504接地装置安装
图集L13D10防雷与接地工程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一2010、GB50300一2013、GB/T21431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57一2010、GB/T21431一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GB50300-2013,术语2.0.6]
3.2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GB50057一2010,术语2.0.10]
3.3接地体earth 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GB50057一2010,术语2.0.11]
3.4接地线earth conductor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
[GB50057一2010,术语2.0.12]
3.5人工接地体artificial earth electrode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GB/T21431一2015,术语3.5]
3.6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s
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各种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统称为自然接地体。[GB/T21431一2015,术语3.4]
3.7冲击接地电阻impulse ground resistance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峰值的比值。
3.8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
[GB50057一2010,术话2.0.19]
3.9电气系统electrical system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GB50057一2010,术语2.0.26]
3.10电子系统electronic system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GB50057一2010,术语2.0.27]
3.11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滁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GB50057一2010,术语2.0.29]
3.12观感质量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试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GB50300-2013,术语2.0.15]
4防宙装置施工与验收基本规定
4.1防雷装置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设计文件有要求时,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
b)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执行:
c)当设计文件与国家标准规定存在明显错误或与本标准规定存在明显矛盾时,施工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沟通后,按最终确认的结果执行,需变更的,由设计人员出具设计变更意见。
4.2防雷装置(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划分为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具体划分方法见表1。
(表略)
4.3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参见附录A中图A1一图A.9,防雷装置(了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可参见图A.10。
4.4检验批中检验项目的抽样检验采用计数抽样,计数抽样的数量应符合第4章~第11章的验收规定。当按比例抽样时,抽样数按四舍五入取整确定。
4.5检验批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含检验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的抽样点中符合第4章~一第11章施工质量要求的合格点率达到80%以上,其它抽样点中不得有严重缺陷或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
b)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4.6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验收合格:
b)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完整齐全。
4.7防雷装置(子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
b)质量控制资料真实、完整齐全:
c)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4.8质量控制资料主要包含下列各项:
a)设计文件和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记录:
b)主要设备、材料的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c)施工安装记录: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基本规2
5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
5.1人工接地体施工技术要求4
5.2自然接地体施工技术要求6
5.3施工质量验收8
6防雷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9
6.1专设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9
6.2自然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10
6.3施工质量验收11
7接闪器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12
7.1施工技术要求12
7.2施工质量验收17
8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18
8.1施工技术要求18
8.2施工质量验收19
9屏蔽措施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20
9.1施工技术要求20
9.2施工质量验收21
10等电位连接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21
10.1施工技术要求21
10.2施工质量验收24
11电涌保护器(SPD)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25
11.1施工技术要求25
11.2施工质量验收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筑物防雷装置质量验收记录表示例2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地电阻的测量38
参考文献4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标准
HG3-937-76 代替HGB3296一60 第32组
乙  酸 镉

HG 3-997-1976,乙酸镉,化学试剂,HG 3-997-1976 化学试剂 乙酸镉

内容摘要:
本试剂为无色结晶,溶于水。
示性式:Cd(CH,COO)2·2H2O
分子量:266.52(按197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条件
1.Cd(CH,C00):·2H0含量不少于;
分析纯99.5%;
化学纯98.0%。
2.水溶液反应:合格。
3.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
(略)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2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1.Cd(CH,C0O):·2H0含量测定:称取0.4克样品,称准至0.0002克。
溶于100毫升水中,加4克六次甲基四胺,2毫升10%硫脲溶液,2毫升5%抗坏
血酸溶液及6滴0.1%二甲酚橙指示液,用0.05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滴
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黄色。
Cd(CH,COO):·2HO含量%(X)按下式计算:
(略)
式中:V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之用量,毫升;
C一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之克分子浓度,M;
G一样品重量,克;
0.2665一每毫克分子Cd(CH,C00),·2H0之克数。
2.水溶液反应:称取5克样品,称准至0.01克。溶于100毫升不含二氧化
碳的水中,用酸度计测定,pH值应不低于5,0。
3.杂质测定:样品须称准至0,01克。
(1)澄清度试验:称收20克样品,溶于100毫升水中,加0.4毫升冰乙酸,
其浊度不得大于澄清度标准:
分析纯2号:
化学纯4号。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60
CCS  K47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79-2021代替DL/T 879一2004
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Portable equipment for earthing or earthing and short-circuiting(IEC 61230:2008 Live working-Portable equipment for earthing or earthing and short-circuiting,MOD)
2021-12-22发布  2022-03-22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879-2021,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DL/T 879-2021 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对DLT879一2004《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修订。
本文件与DLT879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直流设备;
修改了部分术语定义的表述;
增加了铜包铝合金、铝合金材料用于接地装置导体的相关规定;
对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调整了部分章节的阐述顺序,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两章内容;
增加了智能型装置的相关规定。
本文件实施后代替DLT879一2004.
本文件修改采用IEC61230:2008《带电作业.便携式接地或接地并短路设备》(Live working一Portable equipment for earthing or earthing and short-circuiting).
本文件与IEC61230:2008相比做了如下结构调整:
第4章为新增章节:
第5章对应EC61230:2008的第4章,其中5.1一5.6对应EC61230:2008的4.1-4.6,5.7对应1EC61230:2008的4.8,增加了5.8;
—第6章对应1EC61230:2008的第5章,其中6.16.3对应EC61230:2008的5.1一5.3,

6.4~6.5对应EC61230:2008的5.4,6.6对应1EC61230:2008的5.5,6.8对应1EC
61230:2008的5.6,6.9对应EC61230:2008的附录B,6.10对应1EC61230:2008的
5.7,6.12对应EC61230:2008的5.8,增加了6.7、6.11:
第7章对应1EC61230:  2008的附录E和附录F:
第8章对应1EC61230:  2008的4.9:
附录A对应IEC61230:   2008的第1章:
附录B对应IEC61230:  2008的附录C:
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新增内容。
本文件与IEC61230:200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铝合金等材料替代铜材料作为轻型接地装置导体目前已有应用,因此补充完善了铜包铝合金、铝合金材料用于接地装置导体的相关规定;
增加了特高压系统使用接地装置的要求,以适用于中田电力系统的各类电压等级;
具备特殊功能的智能型装置已投入使用,因此增加了智能型装置的相关规定;
增加了不同截面下允许承受短路电流的计算数据、线夹的典型结构型式等方便读者参考查阅;
按照中国标准的编写规范对章节顺序、结构及部分语言描述进行了调整。
本文件由中田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因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可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略)

内容摘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已停电的交直流输电、变电、配电及低压系统的线路及电气设各、试验室或试验设备上临时装设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短路装置。
注:本文件规定的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在使用时必须逐守相应场合下的安全工作规程,安装和拆除接地或接地短路装置时,应将未接地的线路或设备视为带电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3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  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3一2016,IEC60068-2-78:2012,IDT)
GBT2423.1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GBT2423.19-2013,  1EC60068-2-42:2003,IDT)
GBT2900.55  电工术语  带电作业   (GB/T2900.55一2016,EC60050-651:2014,IDT)
GBT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4208  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T4208一2017,IEC60529:2013,IDT)
GBT5023.2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5023.2-2008,IEC60227-2:2003,IDT)
GBT603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硬度的测定(10IRHD~100IRHD)  (GBT6031一2017,ISO48:2010,IDT)
GB/T10125  人造气氛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10125一2012,ISO9227:2006,IDT)
GBT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11022一2020,EC62271-1:2017,MOD)
GBT12970.2   电工软铜纹线   第2部分:软铜绞线
GBT13035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13398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及实心绝缘棒(GB13398一2008EC60855: 1985,MOD,IEC61235:1993,MOD)
GB/T13870.1   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   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3870.1一2008,IEC/TS60479-1:2005,IDT)
GBT13870.5   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   第5部分:生理效应的接触电压阑值(GB/T13870.1一2016,IEC/TR60479-5:2007IDT)
GB/T14286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GB/T14286一2008,IEC60743:2001,MOD)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一2018,IEC61000-4-2:2008,IDT)
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3一2016,IEC61000-4-3:2010,IDT)

(略)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组成与分类3
5技术要求3
6试验方法6
7检验规则17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19
附录A  (资料性)  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典型结构及连接方式20
附录B  (规范性)  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的选择、使用和维护23
附录C  (资料性)  典型的线夹结构形式…28
附录D  (规范性)  智能型装置的技术要求及试验规定31
附录E   (规范性)  抽样步骤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80
CCS P 6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
2022-09-16  发布
2022-12-14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 /T 2312-2022,施工规范,梁桥,波形,混凝土,组合箱,钢腹板,预应力,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邱/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焦作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焦作市交通运输局、焦作焦温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绍见、都战良、周伟、张璐蹯、张文格、夏建松、赵晓路、龚昌雄、万水、白利伟、童学军、魏建国、刘科、杨卓、张伍、申春霞、郭继明、吴平、王超越、俎俊龙、吴伟、陈曦、姬海军、孟凡超、孟枫林、郭建群、殷爱国、贾鲁、吴鹏、王宇鹏、卢来运、吴效岺、张国平、任甲蕴、肖传玉、刘培勇、付占虎、许柯。

内容摘抄: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上组合箱梁桥的材料、制造以及施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摄上组合箱梁桥的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近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悠改单)近用于本文件。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榧冲击试验方法
GB/T700碳紫结构钢
GB/T714桥梁用结构钢
GB/红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窗圈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大角螺母、垫图技术条件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按别
GB/T10433电亚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50205钢结构工程在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JT/T72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784组合结构桥梁用波形钢腹板
JTG/TD64-01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
JTG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F3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上建工程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DB41/T643公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规范
DB41/T1526装配式被形钢腹板梁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遁用于本文件。

3.1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粱
由预应力混凝上顶板、底板与波形钢腹板通过抗剪连按件组合而成,共同受力的钢混组合梁,加图1所示。

(图略)

3.2错位悬臂浇筑法
在悬将浇筑施工中,将N节段波形钢腹板作为挂蓝的承里结构,同步浇筑N节段混凝上底板与-1节段混凝上顶板的施工方法,加图2所示。

(图略)

4基本规定
4.1被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上组合箱梁桥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安全及应急保廉措施。
4.2被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时应进行施工监控。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材料2
6波形钢腹板3
7波形钢腹板施工4
8连接件施5
9预应力施工6
10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施工8
11施工质量控制1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标准
HG3—984-76   代替HGB3346一60
化学试剂

HG 3-984-1976,三酮(茚三酮),化学试剂,苯骈戊,HG 3-984-1976 化学试剂 苯骈戊三酮(茚三酮)
内容摘要:
本试剂近似为白色结品,溶于水及乙醇,微溶于乙醚及三氟甲烷,100C以上变为红色.
分子式:C9H4O3H20
结构式:(略)
分子量:178.14(按197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条件
1.C9H4O3·H20含量不少于95.0%,
2.对氨基酸灵敏度试验:合格。
3,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
名称                                        分折纯
(1)水溶解试轻                         合格
(2)均烧残靠(以疏酸盐计)      0.1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1.C9H4O2·H20含量测定:称取0.5克样品,称准至0.0002克。置于垂口回流帷形瓶中,加25.00毫升盐酸羟胺二甲基黄甲醇溶液,于水浴中回流20分钟,用90%甲醇洗涤冷凝管,冷却,用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纯黄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25-3092-2014

备案号:J12882-2014
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on walls
2014-12-02  发布
2015-03-01  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092-2014,外保温,外墙,工程技术规程,硬泡,聚氨酯,DB62/T 25-3092-2014 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为规范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使用,确保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达(2014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4)18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征求了全国相关单位的意见,总结了近几年来外墙外保温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汇集业内诸多专家,施工、设计和检测人员的意见,制定了本
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材料性能要求设计与施工、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验收及附录等。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异氰酸酯专业委员会负责整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异氰酸酯专业委员会《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6号楼化工大厦603室:邮编100101;传真:010-8488530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异氰酸酯专业委员会 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参编单位: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华峰普恩聚氨酯有限公司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甘肃阎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李建波 张桂宝 辛波 沙丰 韩豪 陈浩 吕磊 张勇 钟云 孟海奇 郑楠 唐志勇 马刚 李洪国 张继业 王世云
主要审查人:邵文忠 王洪镇 刘胜 金光辉 侯文虎 常自昌 叶习哲

内容索引:

1总则
1.0.1为深入贯彻国家建筑节能政策,适应甘肃省节能工程建设的需要,规范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以下,采用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本规程适用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
1.0.4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使用高度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执行。
1.0.5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甘肃省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便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抹面层或装饰面板、饰面层,以及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2硬泡聚氨酯复合板
以热固性材料硬泡聚氨酯(包括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简称PUR)和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塑料(简称PR)为芯材,在工厂制成的双面带有界面层的保温板。
2.0.3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胶粘剂、塑料膨胀锚栓、玻纤网、抹面胶浆、饰面材料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表面具有保温隔热和装饰作用的非承重构造,简称“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系统”。
2.0.4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
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是在工厂将硬泡聚氨酯在界面增强卷材与装饰面板之间发泡,或直接将硬泡聚氨酯板与装饰面板用胶复合而成,集保温和装饰于一体的新墙体保温板材(简称“保温装饰板”),装饰面板有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金属饰面板、面砖、柔性片材、软瓷、陶瓷薄板、陶土板、薄石材等。
2.0.5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胶粘剂、保温装饰板、锚固件、嵌缝材料、硅酮耐候密封胶等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表面具有保温隔热和装饰作用的非承重构造。简称“保温装饰板系统”
2.0.6喷涂硬泡聚氨酯
采用专用的喷涂设备,使A组分料(俗称:白料)和B组分料(俗称:黑料)按一定比例从喷枪口喷出后瞬间均匀混合,之后迅速发泡,在外墙基层上连续多遍喷涂后形成无接缝的聚氨酯硬泡体。
2.0.7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
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由聚氨酯封闭底涂、硬泡聚氨酯、界面砂浆、玻纤网、轻质找平砂浆、抹面胶浆、饰面材料等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表面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非承重构造,简称“喷涂硬泡聚氨酯系统”。
2.0.8胶粘剂
用于硬泡聚氨酯保温板与基层之间粘结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2.0.9错固件
用于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基层墙体上的辅助连接件。
2.0.10错栓
将硬泡聚氨酯复合板固定在基层墙体的材料,包括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属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
2.0.11耐碱玻纤网格布
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纱织造,并经耐碱材料表面涂覆处理的网布,简称玻纤网。
2.0.12界面层
由硅酸盐水泥、乳液等组成的无机防火材料,用于改善硬泡聚氨酯与聚合物砂浆之间的粘结性,包括界面增强卷材或界面砂浆等。
2.0.13嵌缝材料
用于嵌填相邻保温装饰板分格缝的弹性材料。
2.0.14分格缝
一种水平或垂直设置在保温装饰板之间,具有消除和减少系统形变,增强系统的装饰效果的构造。
2.0.15封闭底涂
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涂覆于基层墙体表面,起防水防潮和封碱功能的涂层。
2.0.16轻质找平砂浆
以无机胶凝材料、轻质集料、辅助外掺料等制成的干粉砂浆。包括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和胶粉聚苯颗粒。
3一般规定
3.0.1外墙外保温工程采用硬泡聚氨酯保温时,应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和《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的相关规定。
3.0.2硬泡聚氨酯外保温工程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2应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应能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不产生破坏。
5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避免在地震时脱落。
6应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能力。
7应具有防止水渗透性能。
3.0.3外保温复合墙体的传热系数应符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的要求,其防潮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3.0.4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5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硬泡聚氨酯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得少于25年。
4材料性能要求
4.1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4.1.1保温装饰板系统的性能应符合表4.1.1的要求。
(表略)
4.1.2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系统和喷涂硬泡聚氨酯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2的要求。
(表略)
4.2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
4.2.1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1-1~4.2.1-4的要求。
(表略)
4.2.3锚栓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3的要求。
(表略)
4.2.4抹面胶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要求。
(表略)
4.2.5玻纤网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5的要求。
(表略)
4.2.6错固件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6的要求。
(表略)
4.2.7界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表略)
4.2.8封闭底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8要求。
(表略)
4.2.9轻质找平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9要求。
(表略)
4.2.10配件
是在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所采用的附件,包括密封胶、嵌缝材料、密封条、盖口条等其它材料应分别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2/T 25-3092-2014 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ICS 93.040
CCS P 28
DB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22-2022
桥梁缆索吊装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of bridge cable hoisting system
2022-06-24  发布
2022-07-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 T 2522-2022,吊装,技术规程,桥梁,系统,缆索,DB45/T 2522-2022 桥梁缆索吊装系统技术规程.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同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长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玉、罗小斌、杜海龙、秦大燕、徐航、熊壮、冯春萌、冯智、吴刚刚、魏华、李彩霞、郑健、江鑫泰、高丰、陆艺、王承亮、陈召桃、王彬鹏、沈耀、林峰、匡志强、杨占峰、张庆谱、马文辉、隗磊军。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桥梁缆索吊装系统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基本规定、材料的信总,规定了缆索系统设计、安装、试险方法、运行及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桥梁工程中施工用低速缆索吊装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监测。其它用途的低速缆索吊装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1230银结构用高强度垫图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图技术条件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970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5224顶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67.3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GB/T5313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T5782六角头螺栓
GB/T5783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T61701型六角螺母
GB/T6402银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6974.14起重机械名词术语缆索起重机
GB/T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
GB/T9075索道用钢丝绳检险和报废规范
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
GB/T10051.1起重吊钩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
GB/T10051.3起重吊钩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
GB/T16762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GB/T20067粗直径钢丝绳
GB/T20118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GB/T28264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GB/T28756缆索起重机
GB/T31052.6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6部分:缆索起重机
J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YB/T5295密封钢丝绳
3术语和定义
GB/T6974.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缆索吊cable cranes of bridge
全称为桥梁缆索吊装系统,是以柔性钢索(承载索)作为架空支撑结构,供悬吊重物的跑车在承载索上往返运行,具有垂直运输(起升)和水平运输(牵引)功能的起重吊运集成系统,见图1。
(图略)
3.2额定荷载rated load
吊点以下物品的最大总质量。
3.3非正常工作区abnormal operating space
承载索两端不允许起吊额定荷裁的区域。
3.4跨度span
承载索两端索鞍中心点连线的水平长度。
3.5索道cableway
由一组索鞍和安装在索鞍上的承载素构成的通道。
3.6承载索carrying rope(track rope).
支撑跑车用的钢索。
3.7跑车lifting trolley
以承教索为轨道行走的起重小车。
3.8吊点lifting point
悬桂于跑车下方,由动滑轮组、吊钩、吊具(可选)、配重块(可选)等组成的结构。
3.9牵引绳pulling rope
水平(纵向)瓶拉跑车用的绳索。
3.10起重绳hoisting rope
竖向起升、下放吊点用的绳索。
3.11缆风绳wind rope
在塔架的纵向、横向,连接塔架中部、项部与地锚间的绳索,用于保持塔架的直立和稳定。
3.12索鞍cable saddle
布置在塔顶横粱上,用于支撑承载索、牵引绳、起重绳等绳索的结构。
3.13支索器rope carrier
悬挂在承裁索上,用于承托起重绳、牵引绳和辅助绳的装置。
3.14主塔main tower
用于支撑索鞍的塔架。
3.15地锚ground anchor
用于锚固绳索的结构。
3.16承载索垂度sag of bearing cable
承戟索任意一点到承载索两常索鞍中心点连接线的垂直距离,见图2。
(图略)
3.17工作跨work span
跑车运行区间所在的索跨。
3.18非工作跨unwork span
工作跨以外的索跨。
4基本规定
4.1总要求
4.1.1桥梁缆索安装系统应满足桥梁构件安装的邢求,索道布置不宜与桥梁结构物相交叉。
4.1.2系统应结合桥梁特点、地质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进行专项设计。吊钩、电气控削等定型产品宜由专业厂家设计、制造,并出具相应的合格证明材料:结构部件应在专业工厂制造。
4.1.3设计前,应对桥梁跨径、构件尺寸、节段吊重、吊装区域障碍物高程等参数进行复核:对构件的起吊位置、起吊方式、吊运范围、起升高度、就位状态等进行确定。
4.1.4缆索吊使用环竞应满足下列要求:
a)工作环境温度为-10℃~40℃,最大相对湿度为90%:
b)基准海拔不宣超过2000;
c)工作状态风速不应大于13.8m/s(相当于6级风):
d)非工作状态风速不应大于28.4m/s(相当于10级风)。
注:超过上述规定范围,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4.2分类、分级
4.2.1缆索吊主要分为索鞍平移式及固定式。拱桥施工宜采用索鞍平移式缆索吊,见图3: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宜采用索鞍固定式缆索吊,见图4。
(图略)
4.2.2缆索吊按使用功能划分为主数索吊和工作缆索吊。主缆索吊用于吊运大型构件,工作缆索吊用于吊远小型构配件及器具。
4.2.3缆索吊的设计、制造应符合GB/T3811、GB/T28756及本文件的规定,缆索系统工作级别根据吊运构件的特性按表1收值。
(表略)
4.3运行要求
4.3.1缆索吊的运行、检查与维护应满足CB/T6170和GB/T31052.6的要求。索鞍平移式缆索吊不宜吊钩下带荷载横移。
4.3.2夜间施工应保正照明充足,6级以上强风、浓雾、暴闲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应进行施工。
4.3.3吊装施工宜连续进行。每一节段吊装不宜跨昼夜间断施工:特殊情况需跨昼夜间断施工时,应设专人值守。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4
5材料5
6缆索系统设计6
7安装与拆除12
8试验方法12
9运行及监测14
附录A(资料性)承载索拉力、垂度、长度计算16
附录B(资料性)起重绳牵引端拉力计算19
附录C(资料性)牵引绳牵引端拉力计算20
附录D(资料性)缆索系统日常检查表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标准
HG3-972-76 代替HGB3476一62  第32组
氯 胺 T

HG 3-972-1976,化学试剂,氯胺T,HG 3-972-1976 化学试剂 氯胺T
内容摘要:
本试剂为白色结品或粉末,易溶于水,有氯臭,露于空气中逐渐分解。
分子式:C7H7 SO2NCINa·3H2O
结构式:
(略)
一、技术条件
1,C7H7SO2NCNa·3H2O含量(以话性氯计)不少于:
分析纯24%
2.澄清度试验:
分析纯合格。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1,C7H7SO2 NCINa·3H2O含量测定:称取0.4克样品,称准至0.0002克。置于碘量瓶中,加50毫升水溶解,加2克碘化钾及3毫升乙酸,立即密封,于暗处放置10分钟。以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3毫升0,5%淀粉。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220.30
CCS S 17
DB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27-2022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f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fire fighting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
2022-06-24  发布
2022-07-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 /T 2527-2022,交通,城市,检测规程,消防,维保,设备设施,轨道,DB45/T 2527-2022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规程.pdf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以及消防给水及灭火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防烟和排烟、消防配电、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器材及个人防护装备等消防设备设施的一般规定、维保内容及要求、检测内容及要求和日常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设置的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悠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T5907.1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
GB/T 25178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 5129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
GJ/T 160双止回阀倒流防止器
JB/T 11151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3术语和定义
GB/T5907.1、GB50016、GB50157和GB512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fire fight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整、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备设施的总称。
4总体要求
4.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进行维保检测前,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维保检测期间,应按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如影响车站运营、行车、人员疏散等,应在非远营时间开展。
4.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按木文件制定消防设备设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并按要求进行维保检测,保证各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4.4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应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或符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并应使各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4.5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归属管理部门应制定维保检测计划,并对维保检测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各项保养流程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4.6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附录A的内容,维保周期和工作标准不应低于附录A的规定。维保记录应填写附录B。
4.7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的检测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除线路、管路按每防火分区选取至少3处进行检测外,其他项目实施全数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附录·的内容,检测的标准不应低于附录C的规定。检测记录应填写附录D。
4.8城市轨道交通与商业区、物业区等非轨道交通功能场所的贵任单位应建立沟通机制,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贵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公共的消防设备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公共的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检测前应相互告知。
4.9运营单位或受委托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部消防设备设施定期开展维保检测,保证经过维保检测的建筑消防设备设施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维保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赉任,并出具真实、规范的记录报告。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2
6火灾自动报警3
7消防联动3
8防烟和排烟4

9消防配电4
10防火分隔设施5
11安全疏散设施5
12消防器材及个人防护装备6
13日常维护6
附录A(规范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技术标准9
附录B(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维保记录表59
附录C(规范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2
附录D(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检测记录表132
附录E(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133
附录F(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134
附录G(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备设施巡查记录表135
参考文献1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甘肃省地方标准
定型台架绑扎预制箱钢筋骨架施工规程

DB62T25-3128-2017
主编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6月1日
中阔建材工建出版社  2017北京

DB62 /T 25-3128-2017,定型台架,施工规程,梁,绑扎,钢筋骨架,预制箱,DB62/T 25-3128-2017 定型台架绑扎预制箱梁钢筋骨架施工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4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4)183号)的要求,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结合多个工程施工项日20m~40m箱梁钢筋施工的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台架、吊具制作;5.钢筋骨架施工;6.质量检验与验收。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各单位在使用本规程的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随时反馈给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568号,邮编:730030,电话:0931-885209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马德科 曹贵 祁建福 祁伟 任文宏 李建刚 崔建文 武志奎 王海 高新民 乔叶伟 王龙飞 田过勤夏春丽 高玉芝 张剑
主要审查人:赵河清 常自昌 马国刚 张吉 包桂钰 高建香 杨小森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定型台架绑扎预制箱梁钢筋骨架的施工,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标准跨径20m~40m的公路工程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骨架绑扎的施工及验收。
1.0.3定型台架绑扎预制箱梁钢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行业和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定型台架finalize the design platform
由台架底座、整体钢架及钢筋定位槽组成的,用于预制箱梁钢筋绑扎的台架。
2.0.2保护层垫块protective layer block

为保证预制箱梁保护层厚度,在分布钢筋上绑扎安装的不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同材料细集料垫块或桥梁专用塑料垫块。
2.0.3吊具sling
将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半成品,吊装至箱梁模板内所用的钢桁架。
3基本规定
3.0.1定型台架应按照箱梁钢筋构造尺寸图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应考虑便于绑扎作业,减少工序。
3.0.2定型台架制作时,其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3.0.3在施工场地设置定型台架时,应根据箱梁的尺寸、数量确定预制场地的规模,并结合施工工艺流程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置。
3.0.4钢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按需运至安装区,在台架上进行绑扎,严格按设计钢筋位置在台架预留槽口,保证钢筋的间距。为防止吊装过程中钢筋骨架发生扭曲变形,应采取措施加强底板钢筋与腹板钢筋交角处的绑扎。
3.0.5保护层垫块安装时呈梅花形布置,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布置的数量宜不少于5个/,在截面转折、边口、开槽洞口边缘等特殊部位宜加密。
3.0.6台架与吊具制作材料应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台架和吊具用型钢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3.0.7钢筋绑扎台架与吊具制作时,其焊缝质量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0.8吊装前应由专人负责对钢筋骨架进行全面检查。钢筋骨架吊装前应对骨架中的废余材料清理干净,防止吊运过程中坠落伤人。
4台架、吊具制作
4.1一般规定
4.1.1预制箱梁采用定型台架绑扎钢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1所示:
(图略)
4.1.2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根据施工场地与进度要求,确定钢筋绑扎台架的制作数量与布置区域。
4.2场地设置
4.2.1场地设置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做好工序衔接,发挥机械的最大使用效率,减少施工中各施工工序间的相互干扰,加快工程进度。
4.2.2台架场地设置时,应根据工期、梁体尺寸与梁体数量确定台架的尺寸与数量,台架台座与箱梁预制台座同向且在龙门吊可吊装范围内,使加工好的箱梁预制钢筋骨架能够通过吊装设备一次性完成吊装、入模。场地应做好排水,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钢筋产生锈蚀。
4.3台架制作
4.3.1根据预制箱梁钢筋构造图确定台架尺寸,加工完成的台架尺寸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2台架安装固定于台座之上,与台座固定牢靠,不得发生位移。台座制作时可按箱梁台座尺寸与要求施工,以便于台座的统使用。
4.3.3底座支撑与定位采用槽钢或角钢制作。
4.3.4钢筋定位槽应符合下列要求:底板钢筋定位槽采用50mm×50mm×5mm角钢,在角钢边缘切割深度10mm,宽度25mm作为底板钢筋的定位槽。腹板纵向构造钢筋采用中10的圆钢焊接于底座侧方角钢上进行卡位,与角钢垂直布置。
4.3.5台架骨架主体采用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型钢制作,如图4.3.5所示。
(图略)
4.4.1吊具如图4.4.1所示。
(图略)
4.4.2材料要求:吊具采用方钢和角钢制作。型钢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4.3龙门吊起重量要符合吊装安全需求,且吊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吊点的布置应合理,且宜采用多点起吊,防止变形。吊点、吊索应符合《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276的规定,在吊装钢筋骨架时其挠度不大于L/800,L为吊具长度。
4.4.4吊装设备应采用两台龙门吊同步吊装。龙门吊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两台龙门吊吊装过程中需保持同步,避免钢筋骨架发生大扭动而影响钢筋间距和骨架结构尺寸。
4.4.5吊具的桁架采用型钢焊接连接。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焊接桁架构件,应先进行定位焊。定位焊所用焊接材料及焊缝质量要求与正式焊接相同。定位焊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定位焊缝的长度宜为40mm,间距宜为500mm~600mm。T形焊缝、十字焊缝、角接焊缝和对接焊缝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应与桁架母材相同,坡口形式应与被焊焊缝相同。避免焊缝立体交叉,重叠和过分集中,焊缝应尽量对称。焊缝的最大尺寸不应超过连接件厚度的12倍。焊接完成后,应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模平整。
4.4.6对桁架结构主要受力焊缝,应通过受力验算,验算其受力情况。
4.5其他要求
4.5.1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完成后,及时浇筑箱梁混凝土,避免钢筋腐蚀。浇筑前确保模板位置准确,各部位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缝严密不漏浆。
4.5.2钢筋骨架吊装完毕后,应仔细检查垫块的位置与数量。绑扎垫块的钢筋扎丝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木规定3
4台架、吊具制作4
4.1一般规定4
4.2场地设置5
4.3台架制作5
4.4吊具6
4.5其他要求7
5钢筋骨架施工8
5.1一般规定8
5.2施工准备9
5.3钢筋的加工绑扎与安装9
5.4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10
5.5环境保护11
6质量检验与验收12
6.1一般规定12
6.2一般项目13
6.3主控项目13
附录A台架底座参数15
附录B钢筋骨架吊具参数18
本规程用词说明20
引用标准名录21
附:条文说明2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2/T 25-3128-2017 定型台架绑扎预制箱梁钢筋骨架施工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ICS 17.220.20
CCS N 2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25-2021 代替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Installation and wiring connection rules for electrical energy metering device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825-2021 电能计量,接线,装置安装,规则,DL/T 825-2021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目次
前言ll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配置2
5接线回路及要求4
6安装要求6
附录A(规范性)   电能计量装置常用的几种典型接线图8
附录B(规范性)   采集通信回路常见的几种典型接线13
附录C(规范性)   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计算17
附录D(规范性)   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的选择19
附录E(规范性)   试验接线盒的技术要求21

前言
木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825一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与DL/T825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随着直流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直流计量装置逐渐推广,此次修订后适用各电压等级交流及直流电能计量装置;
更政第4章名称为“电能计量装置典型配置”,增加了直流计量装置、数字化计量装置以及采集终端配置等内容;
-更改第5章名称为“接线回路及要求”,增加了光纤及RS485接线的相关要求;
增加第6章“安装要求”,将计量装置按计量屏(柜)及计量箱分别提出要求;
随着电能信息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此次修订后的文件适用于电能信息采集装置的接线安装规则;

改写5,21,因智能电能表具有四象限电能计量功能,故别除无功电能表安装要求,增加电能信息采集装置安装要求;剩除53.6,因对于互感器负荷妥求与目前实际负荷情况不相符;
剩除55,因智能电能表均具有失压事件记录功能,故无需单独装设失压记时仪。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贵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可营销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中能因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正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一能电气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机州供电公司、山东锐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潮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与运营管理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新钢、曹辉、唐登平、解吕晨、雷鸣、陈铭明、郑欣、王尚鹏、易辉
徐晓铁、明东岳、万忠兵、椰烈奇、王韬、沈鑫、何昆、王勇、李恺、李志新、董水乐、何子昂、王函、贾美静、夏天、·李浩、吴文智、王丽群、王天学、路浩、赵佰森、段亮、胡翔、张泰鸣、宋斌、蒋汉民、谭富贵。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年首次发布为DLT825一200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镜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内容摘要: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的典型配置、接线回路要求和安装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信息采集终端的安装接线。
本文件不适用于厂站采集终端的安装接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木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0一2008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
GB/T6995  (所有部分)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7267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保护及自动化机柜(屏)基本尺寸系列
GB/T13993.3一2014    通信光缆    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GB/T16934    电能计量柜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33708一2017   静止式直流电能表
GB50171一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448一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98.31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通用要求
DL/T698.33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3部分:电能信总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698.34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4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公变采集终端特珠要求
DL/T698.35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5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低压集中抄表终编特殊要求
DL/T860.9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   基于SOEC8802-3的采样值
DL/T1665一2016    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测规范
DL/T 1745    低压电能计量箱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文件。
3.1
电能计量装置electrical energy metering device
由各种类型的电能表或与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相连接组成的用于计量电能的装置,包括成套的电能计量柜(箱、屏)。
LDLT448-2016,定义3.1]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ZB
HG/T 3577-89
明矾石矿石
1989-09-23发布   199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发布

HG /T 3577-1989,明矾石,矿石,HG/T 3577-1989 明矾石矿石

内容摘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明矾石矿石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提炼明矾和生产其他化工产品所使用的明矾石矿石。
本标准不适用于黄铁矿类型明矾石矿石。
2引用标准
GB4581.1  明矾石矿石分析方法通则
GB4581.2  明矾石矿石分析试样采取和制备方法
GB4581.4  明矾石矿石硫酸盐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
GB4581.5  明矾石矿石铝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GB4581.7  明矾石矿石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四苯团酸钾重量法和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
3技术要求
明矾石矿石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略)
4试验方法
4.1明矾石矿石分析方法通则按GB4581,1执行。
4.2明矾石矿石分析试样制备方法按GB4581.2执行。
4.3纯明矾石含量的测定:
4.3.1纯明矾石含量以测定疏酸盐疏含量换算为KA山(S0,):(OH)。计.疏酸盐硫(S0,)含量的测定按GB4581.4执行.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标准

HG3-934-76代替HGB3263一60
化学试剂 三氧化铬

HG 3-934-1976,三氧化铬,化学试剂,HG 3-934-1976 化学试剂 三氧化铬

内容摘要:
本试剂为深红色针状或三棱形结晶体,溶于水。
分子式:CrO3
分子量:99.99(按197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条件
1.CrO,含量不少于:
分折纯9.0%;
化学纯98.0%.
2.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
名称                      分析纯               化学纯
(1)水不溶物           0.003                  0.01
(2)氯化物(C1)        0.001                  0.005
(3)硫酸盐(SO4) 0.01                    0.05
(4)钠(Na)              0.15                    0.3
(5)铝(A1)              0.003                  0.01
(6)钾(K)                0.05                    0.1
(7)铁(Fe)           0.01                    0.02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2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1.(C(),含量测定:称取2,5克样品,称准至0.0002克。置于500毫升容量瓶中,溶于水,稀释至刻度,取25.00毫升,移入碘量瓶中,加100毫升水,3克碘化钾及5毫升盐酸,摇匀,于暗处放置10分钟。加150老升水(不超过10C),用0.1N疏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3毫升0.5%淀粉指示液,浅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100.01:87.060.10
CCS  G54     CDIA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D1A00432022
C.1.  颜料红   266
C.I.Pigment red 266
国团体标
2022-09-16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发布

266,T/CDIA 0043-2022 C.I,颜料红,T/CDIA 0043-2022 C.I.颜料红 26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龙口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丽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季维、郁金华、王赫、胡磊、李武、徐进、张燕深。

内容摘要:

0.1.颜料红266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I.颜料红266的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侧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由4-氨基苯甲酰胺重氮盐与3-羟基-N-(2-甲氧基苯基)-2-苯甲酰胺(色酚AS-0L)偶合生成,并经颜料化处理而制得的单偶氮颜料干品,产品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等领域着色。
注:潮品供需双方商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4一2012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
GB/T5211.1一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GB/T5211.3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5211.5一2008    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5211.6一2020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水悬浮液H值的测定
GB/T5211.12一2007  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5211.15一2014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5部分:吸油量的测定
GB/T5211.18一2015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8部分:筛余物的测定   水法(手工操作)
GB/T5211.19     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    目视比较法
GB/T5211.20     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   颜色的比较   色度法
GB/T8170一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451,2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HG/T3853一2006   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3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结构式
本文件规定的C.I.颜料红266产品结构式见图1: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20.60
CCS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62.4-2021
粗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tin-Part 4: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and Na EDTA titration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462.5-2021 粗锡化学分析方法,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火焰原子,第5部分,锑含量的测定,YS/T 1462.5-2021 粗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1462《粗锡化学分析方法》的第4部分。YS/T1462一2021《粗锡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第4部分:能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EDTA滴定法;
第5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治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防城港市东途矿产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2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治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民薪冶工贸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主要起草人:叶玲玲、邬景荣、魏雅娟、杨平平、解惠芳、蒯丽君、程婧娴、魏文、罗联诗、黄翰便、吴雪英、后红、乔丽娜、潘晓玲、刘芳美、黄秋香。
本文件方法2主要起草人:陈殿耿、阮桂色、刘春峰、后红、魏文、张林娜、王乐乐、解惠芳、张碧兰、蓝丽、黄富英、郑洪毅、孔凡丽、罗联诗、刘芳美。

引言
粗锡是锡矿、再生锡、锡合金等还原熔炼出来冶炼精锡的原料。YS/T1462一2021《粗锡化学分析方法》规定了粗锡中主要元素和主要杂质元素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旨在满足粗锡国内生产厂家、国内外贸易双方、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的实际需求。
YS/T1462一2021《粗锡化学分析方法》由5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z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第4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 EDTA滴定法;
第5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
粗锡冶炼精锡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电解)两种方法。其中,因火法冶金的生产能力高,金属不会长期停滞在生产过程中,积压的锡量少,特别是新的除杂技术与设备的使用与投人,火法冶金目前是主流。作为冶金原料的粗锡中常见的杂质有铅、铜、铋、锑等,这些杂质含量的高低对粗锡的火法冶金流程和精锡成品的影响很大。因此准确分析粗锡中铋元素的方法标准对国内生产厂家、国内外贸易双方、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内容摘要:

粗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粗锡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粗锡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20%~4.00%;方法2测定范围:>4.00%一10.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1原理
试料经盐酸、硝酸溶解完全,在高氯酸介质中,以氢溴酸挥发除去大量锡。在稀硝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23.1m处,测量铋的吸光度,按标准工作曲线法计算铋含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462.5-2021 粗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和硫酸铈滴定法已关闭评论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285-2010

备案号:J11726-2010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ready-mixed mortar
2010-11-04  发布
2011-01-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285-2010,技术规程,生产与应用,预拌砂浆,DBJ04/T 285-2010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pdf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中关于“从使用环节人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要求以及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2007]205号)精神,根据《2008年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晋建标字〔2008〕324号)要求,结合我省太原、大同、阳泉等十地市从2009年7月1日起禁止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的具体规定,考虑我省预拌砂浆市场实际情况,由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编制完成本规程,旨在规范我省预拌砂浆的生产与应用。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预拌砂浆的技术要求、预拌砂浆的生产、产品检验及验收、订货与交货、预拌砂浆的施工等。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太原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积累资料,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给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供标准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太原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智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千禧混凝土有限公司 太原市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管理中心 山西省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巨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干混砂浆厂 山西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灵石宏鑫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预拌干混砂浆厂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泽平 杨兵 齐锦程 王建梅 李珠 刘鸽 刘雅晋 夏葆良 李春变 李新建 董晋明 燕管柱
孙开华 李广平 陈亮 师文婷 乔燕燕 朱晓东 韩君 孙继红 胡国庆 刘保平 贾莉芳 刘元珍 李宪军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刘旋金 张秀芳 梁建民 项连斌 陈梓明 李桂芬 哈成德 赵德光 耿震岗 巩天真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适应推广预拌砂浆的需要,规范预拌砂浆的技术要求,保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砌筑、抹灰、地面、防水及保温工程的水泥基预拌砂浆的生产质量控制、产品验收和施工质量控制。
1.0.3除本规程列出的砂浆外,其他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参照相关标准或由合同约定执行。
1.0.4应用预拌砂浆的建筑工程质量,应满足国家现行各相关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1.0.5预拌砂浆的生产与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拌砂浆Ready-mixed 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1.2湿拌砂浆Wet-mixed mortar
胶凝材料、细骨料、矿物掺合料、添加剂、水以及根据性能要求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湿拌拌合物。
2.1.3干混砂浆Dry-mixed mortar
经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骨料与胶凝材料以及根据性能要求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混合而成,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液体拌合使用的干混拌合物。干混砂浆也称干拌砂浆。
2.1.4普通预拌砂浆0rdinary ready-mixed mortar
预拌砌筑砂浆、预拌抹灰砂已保存拌地面砂浆的统称。
2.l.5特种预拌砂浆Special ready-mixed mortar
具有抗渗、抗裂、高粘结和装饰等特殊功能的预拌砂浆,包括预拌防水砂浆、预拌保温砂浆、预拌耐磨砂浆、预拌自流平砂浆等。
2.1.6传统砂浆Traditional mortar
推广预拌砂浆之前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在施工现场经计量、配制而成的砂浆。
2.1.7防水砂浆Waterproof mortar
由水泥基无机胶凝材料、细骨料、有机防水剂等组分配制而成的具有抗渗性能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1.8保温砂浆Thermal insulating mortar
以玻化微珠、胶粉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胶凝材料为主要成分,参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屋面、地面等部位绝热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1.9添加剂Additive
改善砂浆性能的材料。
2.1.10保水增稠材料Water-.retentive and plastic material
用于预拌砂浆中改善砂浆的可操作性,使砂浆保持水分的非石灰类材料。
2.1.11重塑Retemper
砂浆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凝结前)稠度损失,达不到施工要求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添加适量水拌合使砂浆重新获得原定稠度的过程。
2.1.12专用容器Air-tight container
施工现场用于储存预拌砂浆的容器,容器应密闭、使用方便。
2.2符号
WM一湿拌砌筑砂浆
DM一干混砌筑砂浆
WP一湿拌抹灰砂浆
DP一干混抹灰砂浆
WS一湿拌地面砂浆
DS一干混地面砂浆
W一湿拌防水砂浆
DW一干混防水砂浆
WT一湿拌保温砂浆
DT一干混保温砂浆

3预拌砂浆的技术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预拌砂浆按类别分为湿拌砂浆和干混砂浆。
3.1.2湿拌砂浆宜分为湿拌砌筑砂浆、湿拌抹灰砂浆、湿拌地面砂浆、湿拌防水砂浆、湿拌保温砂浆及其他特种湿拌砂浆。干混砂浆宜分为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干混防水砂浆、干混保温砂浆及其他特种干混砂浆。
3.1.3预拌砂浆的原材料、拌合料和硬化后的硬化体的技术性能指标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当有其他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3.1.4普通预拌砂浆应以70.7mm×70.7mm×70.7mm立方体28d标准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划分等级。预拌砂浆用于基本性能试验的试件应满足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的规定。
3.1.5预拌砌筑砂浆的砌体力学性能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预拌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
3.1.6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3.1.7湿拌砂浆标记可按其砂浆类别、强度等级、稠度和存放时间的组合表示。标记示例:

(示例略)

3.1.8干混砂浆标记可按其砂浆类别、强度等级和水泥品种的组合表示。标记示例:

(示例略)

3.1.9普通预拌砂浆强度等级与传统砂浆的对应关系见表3.1,9。

(表略)

3.2湿拌砂浆
3.2.1湿拌砂浆外观色泽应均匀。
3.2.2普通湿拌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2-1的要求;在交货地点测得的砂浆稠度与合同规定的稠度之差,应不大于表3.2.2-2的规定。

(表略)

3.2.3
湿拌防水砂浆、保温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2.4其他特种湿拌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2.5当需方对湿拌砂浆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
3.3干混砂浆
3.3.1干混砂浆外观色泽应均匀、无结块。双组分产品液料组分经搅拌后应呈均匀状态、无沉淀。
3.3.2普通干混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3.2的要求。

(表略)

3.3.3干混防水砂浆、保温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3.4其他特种干混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3.5当需方对干混砂浆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

4预拌砂浆的生产
4.1原材料
4.1.1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预拌砂浆所用原材料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影响,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预拌砂浆所用原材料均应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厂后应按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并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预拌砂浆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4预拌砂浆所用原材料进)厂时应对其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厂后需要进行复验的材料种类及项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4.1.2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拌砂浆宜采用散装水泥。
2选用水泥时,必须保证干混砂浆成品在保存期内符合相应强度等级要求。
3对于预拌地面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预拌砂浆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水泥进厂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5散装水泥检验批量按同一生产厂家的同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水泥500t为一批,随机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取样,经搅拌均匀后,从中取不少于12kg作为试样。
6袋装水泥检验批量按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水泥200t为一批,随机从20袋中取等量的水泥,搅拌后取12kg作为试样。
4.1.3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宜选用中砂,应按批量检验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其结果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且不应含有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人工砂应符合《人工砂生产应用技术规程》DBJ04-259的规定。细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相应产品的要求。
2预拌保温砂浆用玻化微珠的性能指标及使用要求应符合《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O4-250的规定。
3对新开发的骨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或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4当使用其他骨料时,应确保早堡砂浆产生不良影响。骨料进厂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厂骨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按批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检验批量按连续供应的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每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者应按一批计。
4.1.4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矿物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硅灰,并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与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1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
2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其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必须有充足的试验和技术依据。
3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水泥500t为一批,随机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取样,经搅拌均匀后,从中取不少于12kg作为试样。
6袋装水泥检验批量按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水泥200t为一批,随机从20袋中取等量的水泥,搅拌后取12kg作为试样。
4.1.3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宜选用中砂,应按批量检验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其结果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且不应含有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人工砂应符合《人工砂生产应用技术规程》DBJ04-259的规定。细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相应产品的要求。
2预拌保温砂浆用玻化微珠的性能指标及使用要求应符合《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O4-250的规定。
3对新开发的骨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或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4当使用其他骨料时,应确保早堡砂浆产生不良影响。骨料进厂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厂骨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按批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检验批量按连续供应的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每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者应按一批计。
4.1.4预拌砂浆的生产所用矿物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硅灰,并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与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1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
2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其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必须有充足的试验和技术依据。
3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4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略)

4.3.3湿拌砂浆的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搅拌机宜采用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的固定式搅拌机,并应符合《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规定。
2砂浆搅拌时间应参照搅拌机的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确定,必须保证拌合物搅拌均匀且不宜少于90s。
3湿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中规定的砂浆稠度试验方法对砂浆进行稠度检测。湿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砂浆出厂检验试件的制作。
4湿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应测定细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组不应少于1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如需要调整用水量和细骨料用量,应通过试验部门重新试配及同意,并做好搅拌记录。

5砂浆品种更换时,搅拌及运输设备必须清理干净。
6湿拌砂浆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有粉料的输送及计量工序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并应有收尘装置。砂料场应有防扬尘措施。
7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
4.3.4湿拌砂浆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湿拌砂浆应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搅拌运输车应符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5094的规定。
2运输车在装料前,装料口应保持清洁,筒体内不应有积水、积浆及杂物。
3运输车在装料、运输过程中,筒体应按一定速度旋转,保证砂浆拌合物的均匀,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
4运输设备应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严禁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加水。
5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遗洒。
6预拌砂浆生产厂家宜设置专门的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料斗壁上的砂浆残留物清理干净。污水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7湿拌砂浆在搅拌车中运输的延续时间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略)

4.3.5湿拌砂浆供货量应以m为计量单位。
4.3.6湿拌砂浆运到施工现场时,应与接收单位办理交付验收手续,向接收单位提交湿拌砂浆交验单,交验单上应有湿拌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配合比、使用部位和数量等内容。
4.4干混砂浆的生产质量控制
4.4.1干混砂浆原材料贮存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种原材料的贮存应符合4.3.1的规定。
2骨料应进行干燥处理;必要时,宜进行筛分处理。砂含水率应小于0.5%,轻骨料含水率应小于1.0%,其他材料的含水率应小于1.0%。
4.4.2干混砂浆的生产用原材料计量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量设备应满足4.3.2条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
2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均应按质量计。
3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2的规定。

(表略)

4.4.3干混砂浆生产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混砂浆宜采用电脑控制的干粉混合机进行混合。
2混合时间应根据砂浆品种及混合机的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保证砂浆混合均匀。
3生产过程中应测定干燥骨料或轻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
4应定期检查混合机的混合效果以及进/出料口的封闭情况。
5砂浆品种更换时,混合及输送设备应清理干净。原材料和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通过试验部门重新试配及同意,并做好记录。
6干混砂浆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有材料的输送及计量工序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并应有收尘装置。砂料场应有防扬尘措施。
4.4.4干混砂浆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混砂浆可采用袋装或散装。
2干混砂浆在贮存过程中不应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规格的干混砂浆应分别贮存,不应混杂。
3袋装干混砂浆应贮存在干燥环境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扬尘措施。贮存过程中,包装袋不得破损。
4散装干混砂浆应贮存在散装移动简仓中,筒仓应密闭,且防雨、防潮。
5干混砂浆保质期为自生产日起3个月。
4.4.5干混砂浆的包装、标志和产品合格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1袋装干混砂浆可用纸袋、复合袋、复膜塑编袋或复合材料袋以糊底或缝底方式包装,包装袋应符合《水泥包装袋》CB9774的要求,袋装干混砂浆每袋质量不得小于标志质量的99%,也不得大于其标志质量的102%,且随机袖取20袋总质量不应少于标志质量的总和。
2干混砂浆袋(或散装罐相应的卡片)上应有清晰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
1)产品名称;
2)产品标记;
3)生产厂名称和地址;
4)生产日期;
5)生产批次号;
6)加水量要求;
7)加水搅拌时间:
8)内装材料质量;
9)产品储存期。
3产品合格证应有产品名称、产品标记、采用标准编号、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产品数量、贮存期限、出厂日期等内容。
4.4.6干混砂浆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混砂浆运输时,应有防扬尘措施,不得污染环境。
2袋装干混砂浆可采用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不得混入杂物,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砂浆装卸时,应防止硬物划破包装袋,且不得摔包,不得自行倾卸。
3散装干混砂浆宜采用散装车运输和罐装运输,并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散装车或贮存罐应密封、防水、防潮,并具有除尘装置。更换砂浆品种时运输车应清空并清理干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100.01:87.080.10
CCS  57
备案号:033    CDIA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DIA0033-2021
纺织染整助剂    棉用固色剂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Fixing agent for cotton
2021-07-30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发布

T/CDIA 0033-2021,整助剂,棉用固色剂,纺织染,T/CDIA 0033-2021 纺织染整助剂 棉用固色剂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海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苏州联胜化学有限公司、射阳天源化工有限公司、建德市白沙化工有限公司、绍兴海成化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彩红、何齐海、梁伟英、王祥荣、邓东海、吕小兰、刘艳岩、黄苏青、涂胜宏、李春荣、高海江、季东峰。

内容摘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棉用固色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棉类纺织品经活性染料染色后,固色处理时所用固色剂的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一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392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渍色牢度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mod IS03696:1987)
GB/T7568.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2部分:羊毛标准贴衬织物
GB/T7568.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2部分:棉标准贴衬织物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4164一2010    纺织染整助剂   pH值的测定
HG/T4266一2011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的测定
HG/T4267一2011     纺织染整助剂    离子性的测定
HG/T4268一2011     纺织染整助剂    棉用固色剂固色效果的测定
HG/T4446一2012    纺织染整助剂    固色剂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纺织染整助剂棉用固色剂应符合表1的要求。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