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43 页)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11-09 22:04:55

提问网友:王子铭


安装,河北,答疑:配线根数3具体是啥意思-河北

2022-11-09 22:06:24 补充

系统图WL1为BV-3*2.5 PC20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 如图AL箱出线为BV-3*2.5 配管PC20  配线3根的地方就是PC20的管3根 配线为BV-9*2.5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BV-3*2.5 PC20  =图示3=3根2.5mm2BV线穿入一根PC20的电线管

不是9 是3

再就是从电气原理分析,双联单控开关需要计入3根线

未注明的按照图纸说明来

ICS 35.240.60
P0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778-2015
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
City union card of digital city-General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2015-07-03发布
2016-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1778,GB/T 31778-2015,互联互通,城市一卡通,数字城市,通用技术,GB/T 31778-2015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 通用技术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通卡公用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江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亿速码数据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联众瑞科技有限公司、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恒宝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聚辰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软件有限公司、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楚天龙智能卡有限公司、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交融通公用卡科技有限公司、沈阳盛京通有限公司、昆明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辉、周欣、张永刚、马虹、申绯斐、徐科、曹子新、周波、尚治宇、张昕、万雨浩、
陈勇、李永量、张福成、毕伟强、范琳琳、刘颖、周亮、张志红、王宝鹅、祝世琦、肖灵、丁晓明、李魁松、黄显明、章鑫、徐木平、李岳、王永法、殷越、蒋宇、冯曦雨、刘波、徐振宇、杨冬梅、刘善勇、孙固昆、徐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系统要求、用户卡技术要求、交易流程、数据清分、数据接口要求、通信要求和信息安全等,以及标准中涉及的相应术语、定义、符号等。
本标准适用于互联互通城市间综合交通(公共汽车、地铁、轻轨、轮渡、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公用事业缴费、风景园林、社区/园区应用、停车场管理等领域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11信息技术字符代码结构与扩充技术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50918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T166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条件
CJ/T304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一卡通system of city's card
满足于城市内综合交通(公共汽车、地铁、轻轨、轮渡、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公用事业缴费、风景园林、社区/园区应用、停车场管理等多项业务需求的系统。
3.2
互联互通city union
实现用户卡跨城市一卡通的应用。

3.3
城市代码city code
由中心级密钥管理系统依据邮政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管理的代码。
3.4
互联互通标识city union code
由中心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的参与互联互通的城市一卡通代码。
3.5
地方级分散因子dispersion factor as prefecture level
各城市邮政编码前4位后接0xFF0000000000组成。
3.6
用户卡user card
由发卡机构面向社会发行的具有互联互通应用功能的支付工具。

3.7
用户卡应用序列号application number of user card
由地方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的用于标识用户卡椎一的代码。
3.8
互联互通白名单white list of city union
由中心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的互联互通标识清单。
3.9
用户卡黑名单black list of user card
由中心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用于拒绝受理的用户卡标识清单,用户卡标识由城市代码和用户卡应用序列号组成。
3.10
终端机具编码terminal code
由地方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的用于标识终端机具椎一的代码。
3.11
终端机编号terminal number
由中心级数据处理系统统一管理的用于标识终端机具中PSAM卡惟一的编号。
4缩略语
C/T166 所界定的缩略语及下列缩路语均适用于本文件。
AID 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 Identifier)
ATS 复位应答(Answer To Select).
BCD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Binary Coded Decimal)
COS 智能卡芯片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
DDF 目录定义文件(Directory Definition File)

HEX 十六进制数(Hexadecimal)
IC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MAC 报文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F 主控文件(Master File)
PIN 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SAM 消费安全存取模块(Purchase Secure Access Module)
SFI 短文件标识符(Short File ldentifier)
TAC 交易验证码(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Cryptogram)

内容索引 :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系统要求2
6用户卡技术要求3
7交易流程…8
8数据清分…………18
9数据接口要求…19
10通信要求32
11信息安全37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互联互通标志3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格式说明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场施工安全画册,房屋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画册-住建部出版

内容索引: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掌握的安全基本知识
(一)您的权力和义务……01
(二)安全管理知识…03
(三)现场急救知识……13
(四)现场防疫知识……17
二、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一)土方作业主要注意事项……19
(二)钢筋加工及现场作业主要注意事项:…22
(三)模板施工主要注意事项……24
(四)混凝土作业主要注意事项……27
(五)脚手架作业主要注意事项……31
(六)安全防护主要注意事项…37
(七)机械设备作业主要注意事项…42

(八)临时用电作业主要注意事项…53
(九)消防安全主要注意事项…57
(十)有限空间主要注意事项65
(十一)钢结构作业主要注意事项…67
(十二)安装作业主要注意事项…69
(十三)生活区主要注意事。…73
三、安全标志
(一)禁止标志77
(二)警告标志78
(三)指令标志…79
(四)指示标志-80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229-2010
工业铂、铜热电阻
Industry Platinum and Copper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2010-09-06发布
2011-03-06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229-2010,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JJG229-2010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一200℃一十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温度系数a标称值为3.851×10-3℃-1的工业铂热电阻和一200℃~十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温度系数a标称值为4.280×10-3℃-1的工业铜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IEC60751(2008)Industrial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and platinum temperature sensors(工业铂热电阻及其传感器)
JB/T8623一1997工业铜热电阻技术条件及分度表引用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定义及术语
3.1热电阻resistance thermometer
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3.2标称电阻值R。nominal resistance R。
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0℃时的期望电阻值。其阻值通常有:102、502、1002、500n、10002,它由制造商申明并标于热电阻上。感温元件常以其标称电阻值表征,例如一个Pt10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1002;Cu5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50Ω。
3.3工业热电阻电阻比值W!relative resistance W;
工业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温度t的电阻值R:与0℃的电阻值R。之比。其中W为标称电阻比值,与电阻温度系数a有直接对应关系。

(略)

4.1组成
工业铂、铜热电阻由装在保护套管内的一个或多个铂、铜热电阻感温元件组成,包括内部连接线以及用来连接电测量仪表的外部端子(不包括测量、显示装置)。可含安装固定用的装置和接线盒,但不含可分离的保护管或安装套管。
4.2温度特性
4.2.1工业铂热电阻(PRT)

(略)

内容索引 :

1范围(1)
2引用文献(1)
3定义及术语(1)
4概述(1)
4.1组成(1)
4.2温度特性(2)
5计量性能要求(2)
5.1允差(2)
5.2稳定性(3)
6通用技术要求(3)
6.1外观(3)
6.2绝缘电阻(4)
7计量器具控制(4)
7.1检定条件(4)
7.2检定项目(5)
7.3检定方法(6)
7.4检定结果的处理(11)
7.5检定周期(11)
附录A△a允许范围(12)
附录B温度/电阻关系表(15)
附录C检定记录格式(20)
附录D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21)
附录E工业铂热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2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interior decoration works for fully renov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DB22/T5126-2022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2年9月7日
2022长春

DB22/T 5126-2022,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标准,DB22/T 5126-2022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标准

内容摘抄: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611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等4项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城镇供热直埋预制保温球墨铸铁热水管道技术标准》《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5124-2022、DB22/T5125一2022、DB22/T5126-2022、DB22/T5127-2022,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B22T151-2016同时废止.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2年9月7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9]1号)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套内空间:5公共空间;6建筑设备。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相关单位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标准化管理办公室(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联系电话:0431-88932615,电子邮箱: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朱士坤 林晓波 崔永生 王健鹏 张平 洪源 孙巍 马根华 赵景江 计英 石俊龙 张呈一 翟亚涛 邢秋鸿 刘悦 史振合 苏圣媛 吕兵 冯博 于洪强 曹婉 杨成港 周
杰 高宏宇 申毅 王万莉 杨蒙蒙 王凯玉 赵阳 金广路 王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陶乐然 周毅 赵英鹏 胡文武 刘长江 张鹏翔 李大伟

1总则
1.0.1为规范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收。
1.0.3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 acceptance of interior decoration works for fully renov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参与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活动的有关单位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是否合格进行确认的活动。
2.0.2全装修住宅 fully renovated residential
在工程交付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燃气、电气及智能化等基本设施安装到位,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住宅。
2.0.3套内空间 inside sleeve space
住宅套内功能空间的总称。
2.0.4公共空间 residential public space
住宅多户居民共用功能空间的总称。
3基本规定
3.0.1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的要求。
3.0.2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宜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同步进行。
3.0.3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应以户为单位进行分户验收。
(略)
4套内空间
4.1一般规定
4.1.1套内空间主要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阳台及贮藏室等。
4.2主控项目
4.2.1套内空间顶棚、墙面、踢脚/墙裙、地面、门槛石、窗台立完成装饰装修。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套内空间5
4.1一般规定5
4.2主控项目5
4.3一般项目5
5公共空间7
5.1一般规定7
5.2主控项目7
5.3一般项目7
6建筑设备9
6.1一般项目9
6.2主控项目9
6.3一般项目9
附录A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分户验收记录表13
附录B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分户验收汇总表22
附录C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汇总表23
本标准用词说明24
引用标准名录25
附:条文说明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140
P55
DB34
安微省地方标准
DB34/T3058-2017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技术规范
Small-scal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7-12-30  发布
2018-01-30  实施
安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058-2017,农田,小型,技术规范,水利工程,维修管护,DB34/T 3058-2017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技术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微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微省(水利部准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微省水利厅农田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秀清、戴健、王、袁先江、高振陆、曹成、沈瑞、沈涛、于凤存、蒋尚明、袁宏伟、徐佳、张虎、杨继伟。

内容摘抄: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维修管护分类与分级、工程维修管护清单与管护标准、工程维修管护工程量构成、
工程维修管护定额标准和亩均工程维修管护综合定额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微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948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DB34/T2292泵站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安徽省水利工程维修管护定额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程维修project maintenance
为保特工程原设计功能、规模和标准而每年开展的工程日常维护、局部整修和岁修。
3.2
工程管护project management
为保特工程原设计功能、规模和标准而定期开展的巡查、看护、保洁、清障和工程运行管理。
3.3
工程计算基准project calculation basis
按主要设计参数选定的典型工程,以此为依据核定工程维修管护工程量。
4工程维修管护分类与分级
4.1工程维修管护分类
本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小型水库工程、小型水闸工程、1-5万亩灌区骨干工程、塘坝工程、河沟和圩堤工程、井工程末级灌排体系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工程维修管护。

4.2小型水库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小(2)型水库维修管护分为2级,具体划分标准按表1执行。

(表略)

4.3小型泵站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小型泵站工程维修管护等级,按泵站装机功率规模分为3级,具体划分标准按表2执行。
表2小型泵站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表
(表略)
注: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包括备用机组在内。
4.4小型水闸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小型水闸工程维修管护分为3级,具体划分标准按表3执行。
表3小型水闸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表
(表略)
4.5  1-5万亩灌区骨干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1-5万亩灌区骨干工程维修管护不分等级。
4.6塘坝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塘坝工程分塘和堰坝。每类工程各分为2级,具体划分标准按表4、表5执行。
表4塘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表
(表略)
4.7河沟及圩堤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河沟排水工程维修管护分为2级,具体划分标准按表6执行。圩堤工程分为2级,具体划分标准
按表7执行。

(表略)

4.8井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井工程主要分为机电配套灌溉井、普通灌概井(无固定井房和机电设备)。
4.9末级灌排体系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末级灌排体系不分等级。
4.10高效节水灌既工程维修管护等级划分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分管灌、喷灌、微灌三类,其中喷灌分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全移动式喷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5.040
N 1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252-2016
信息化工程安全建设管理规范
2016-10-10发布
2016-12-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T 1252-2016,信息化工程,安全建设,管理规范,DB14/T 1252-2016 信息化工程安全建设和管理规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总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信总技术产业协会、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评测中心、山西省工业控制系统与安全产业联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亚超、左晓栋、李凯军、王乐、薛云琴、张明胜、陆希、苑化军、张卓雅、郭陈勋、刘雨桁。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总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网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总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总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总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总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要求,重要信总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
《山西省信总化促进条例》提出,信总安全系统应当与信总化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有关规定,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构建统一权威、科学高效的信总化工程安全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科学构建标准体系,推动信总化工程安全建设管理标准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衔接,促进信总化工程安全建设管理标准与信息化应用标准同步规划、同步制定,提高标准适用性、先进性和规范性,提升标准信总服务能力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能力,在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同步考虑信总安全需求,信总安全贯穿于信总化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为此,制定本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 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有关信息安全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辖区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重要领域新建和改扩建信息化工程安全建设及管理工作,作为信息安全监督、检查、验收、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387.2一19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GBT18794(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开放系统安全框架
GBT19668.6一2007 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6部分: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规范
GBT20261一2006 信息技术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20282一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20984一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B/Z20985一2007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
GBT20988一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22032一2008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22081一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GBT22239一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70一201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25069一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28448一201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GB/T28449一201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GB/T30273一201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通用评估指南
GB/T30976.1一2014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1部分:评估规范
GBT30976.2一2014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2部分:验收规范
DB14/T1251一2016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5069一201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总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从无到有,再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废弃阶段。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多个步骤,如规划阶段分为分析需求、定义系统等步骤,设计阶段分为体系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等步骤,实施阶段分为开发和采购、集成、验收等步骤。
3.2
信息安全工程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追究性、抗否认性等目标而开展的系统性活动的总称。
注:参考GB/T20282一2006中“信息安全工程”定义。
3.3
信息安全工程过程
在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的一组信息安全工程[3.2]相关活动,包括规划安全目标、设计安全方案、实施安全方案、开展安全运维、确保废弃过程的安全。
3.4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对信息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描述。
3.5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各组成要素、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描述。
3.6
信息化工程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连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开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工程过程。
4信息化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4.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4.1.1概述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包括5个基本阶段,即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和废弃”。在每一个阶段完成时,都需要对该阶段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在以上过程中,还需保持与用户的密切沟通,以反映用户需求、接收用户反馈,如下页图1所示。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信息化工程安全管理概述2
4.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2
4.2信息安全工程过程4
4.3信息化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
4.4信息化工程安全项目管理5
5规划安全目标5
5.1分析信息安全需求6
5.2定义系统安全要求8
6设计安全方案9
6.1设计安全体系结构10
6.2开展详细的安全设计11
7实施安全方案13
7.1开发和采购13
7.2安全集成14
7.3验收15
8开展安全运维19
8.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19
8.2事件处理和应急响应20
8.3灾难备份和业务连续性计划20
8.4配置管理20
8.5变更管理21
8.6维修维护21
9确保废弃过程的安全21
9.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21
9.2业务迁移与连续性21
9.3介质处理22
10监督管理22
10.1信息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2

10.2自身信息化工程安全管理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信息化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政策要求23
参考文献2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80.10

P6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60—2020
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指南
2020-09-28 发布 2020-12-2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160-2020,供暖设计指南,公路配套,房屋建筑,DB14/T 2160-2020 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指南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强、刘文进、李明霞、任卫英、郝婧丽、吕峰、魏永福、杨波、张如兵、王孟霞、崔兰、郑方、渠育香、张向前、苏贵君、刘超武、桑铠、郝轩、张海蛟、张金亮、霍燕辰、李哲宇、杨丽萍、李海峰、时竹星。

1范围
本标准对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供暖负荷计算、室内供暖末端、场区供暖管网、场区供暖热源、与其他专业设计界面划分、不同地区及建筑类型适用供暖方式提出了指导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其他建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CJJ28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T81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JGJ2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4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DBJ04-24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24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公路配套房屋建筑

(略)

4总则
4.1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也应符合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2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热源和保证用户对安全稳定供暖的必要设施。
4.3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便于维护、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积极稳妥地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合理选用供暖方案和供暖参数。
4.4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应取得当地的气象、热源、电力和供水等有关基础资料。
4.5公路配套房屋建筑供暖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符号1
4总则2
5供暖负荷计算2
6室内供暖末端4
7场区供暖管网7
8场区供暖热源9
9与其他专业设计界面划分12
10不同地区及建筑类型适用供暖方式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200
A12
DB1405
晋城市地方标准
DB1405/T002-2020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2020-12-15  发布
2021-03-15  实施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5/T 002-2020,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DB1405/T 002-2020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晋城市文旅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城市文旅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伟强、任莎、王新、李军会、文涛。

内容摘抄: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晋城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定程序、评定项目表。
本文件适用于晋城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6868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考核
GB/T18971旅游规划通则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31384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
以乡村地域环境及其资源为依托,以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风貌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红色教育等为旅游吸引物,满足乡村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娱乐、康养、研学等需求的旅游方式。
3.2乡村旅游示范村Rural Tourism Model Village
依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或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村民普遍受益、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在全市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旅游乡村。

4基本要求
4.1应有总体发展规划。
4.2乡村旅游氛围浓厚,文化主题鲜明。
4.3有丰富的旅游产品,综合带动能力强。
4.4村容村貌整洁,环境友好。
4.5所辖经营单位应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
4.6近3年来未发生过旅游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投诉。

内容索引:

目次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评价内容2
6评定程序2
7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项目表(见附录A)5
附录A(规范性附录)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项目表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180
A 18
DB1407
山西省晋中市地方标准
DB1407/T032-2021
教育管理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工作规范
2021-03-01 发布
2021-03-15 实施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7/T 032-2021,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工作规范,教育管理,DB1407/T 032-2021 教育管理 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工作规范.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c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晋中市教育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晋中市数育标准化枝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中市教有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建刚朱亚红。

内容摘抄:

教育管理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晋中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的总体目标、学校及干部去行政化、校级领导职数配备、校长任职资格、校长人才库建设、校长选聘、校长职级评定、校长办学自主权、校长任职管理、校长待遇保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晋中市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小学nursery,pr 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本文件内中小学是指教有部门举办的晋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
3.2
校长职级制principal rank system
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校长管理模式,实现校长由“职务”向“职级”转变,实行校长聘任制,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把校长分为不同的级别,推动校长专业化发展,实现专家治校,教有家办学。
4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努力形成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目标1
5去行政化1
6校级领导职数配备2
7校长任职资格2
8校长人才库建设2
9校长选聘3
10校长职级评定4
11校长办学自主权6
12校长任职管理6
13校长待遇保障7
14评价改进8
参考文献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1.080
C 5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012-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
2020-03-17  发布
2020-03-17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 /T 2012-2020,出入境,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疫情,航空器,防控期间,DB14 /T 2012-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太原海关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太原海关口岸门诊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红、李君萍、杨玉、乔玫、丁三寅、王文娟、闫鸿、李晓宾、杨永前、颜娜、穆贝莉、康杰、魏斌、郝新敏、张碧琪、吉俊伟。

内容摘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消毒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及消毒人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的消毒,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适用时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SN/T1268入出境航空器消毒规程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2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3
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4
终末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5
染疫人
指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卫生检疫机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经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务院]
3.6
染疫嫌凝人
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感染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务院]
4总则
4.1消毒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N/T1268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相关要求。
4.2出入境航空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每次航后对驾驶舱、客舱、厨房、盥洗室、机组休息区的小桌板、杯托、地板/吸尘地毯、舱门、壁板等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4.3建议航后做每日预防性消毒。
4.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染疫航空器或染疫嫌疑航空器应实施终末消毒。
4.5当航空器客舱被具有传染风险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液体污染时,应随时消毒。
4.6消毒人员消毒完毕后均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消毒剂品名、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操作者等。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消毒对象2
6消毒方法2
7消毒人员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消毒作业人员个人防护要求4
参考文献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 /T 2012-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pdf已关闭评论

ICS 27.140
P 5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628-2013
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2013-11-12  发布
2014-01-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628-2013,农田水利工程,小(微)型,小(微)型评定规程,施工质量检验,DB51/T 1628-2013 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pdf

前言
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水利工程,随着我国当前对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的不断加大,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由于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有它的特殊性,即量大、而广、项目多、规模小、并且十分分做,这给建设管理工作带/了相的难度。为了规范我省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为该
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提供依据,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和财政厅下达的应用技术研与它保荐专贝支出功能分类编2060402),2010年6月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四川省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编写工作。并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一2002)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规程共分为7章、45节、218条和2个附录,主要包括适用范围、项目划分、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单元工程通用和专用规定、外观质量评定办法以及现场常用参数参考值等内容.

为了使“评定规程”便于使用和准广,操作更加简便,“评定规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及质量控制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全部进行了表格化。编制的《四川省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由工程项目常用表格、单元工程通用表格和单元工程专用表格,总计82个表式,即:工程项目常用表格6个表式、单元工程通用表格21个表式、单元工程专用表格55个表式,可作为我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等级评定的统一格式。它是“评定规程”的重要配套文件。
本办法批准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办法主持机构:四川省水利厅
本办法解释单位:四川省水利厅
本办法主编单位: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张振泸刘双美、李晓销、郭俊利、余斌、王灵鸽、朱皓、郭翔宇、李腾。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隆文非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郭俊利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我省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险与评定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小(微)型衣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小(微)型衣田水利工程指符合下列规定的农田水利工程:
1容积小于10万m的塘坝工程:
2装机小于0.1W小型灌溉、排水泵站:
3流量小于1ms引(排)水堰闻:
4灌溉机井:
5渠道流量小于1ms灌溉(排水)及渠系建筑物:
6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含管道系统);
7容积小于500m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8小型提防工程(5级以下防洪提工程)。
1.0.3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级。
10.4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等工程参建单位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行攻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花工质量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主要引用了以下标准: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V及其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规范》(GB50173-1992)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4200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0)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一士石方工程(SL631-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一混凝土工程》(SL632-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一提防工程》(SL634201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2术语
2.0.1单位工程unit project
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具有一定规模且在同一年度计划内完成的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
2.0.2分部工程separated part project
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可单独或组合发挥作用的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
2.0.3单元工程separated item project
依据建筑物设计结构、施工部署和质量考核要求,将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层、块、区、段,每一层、块、区、段为一个单元工程,通常是由若干个工序(工种)组成的综合体,是施工考核的基本单位。
2.0.4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
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砂、石骨料、石料、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士预制构件(预制块)等。
2.0.5质量缺陷quality flaw
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
2.0.6项目法人project legal person
指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项目主管单位负责。
2.0.7建设单位construction unit
指工程项目建设组织、管理责任者,负责工程前期准备、资金筹措、建设实施和验收准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使项目法人的权利。
2.0.8核备verification and record
审核备查,原则上可不出示书面意见
2.0.9核定apprrov
审核认定,当认定后应出示书面意见通知上报单位。
2.0.10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定性方面的质量检查项目。
2.0.11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一般质量检查项目。
3工程项目划分
3,1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3.1.1小(微)型农田水利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应进行项目划分,项目划分按三级确定,即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序)工程。
3.1.2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划分主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部署及施工合同要求进行,划分结果应有利于花工质量管理。
3.2工程项目划分
3.2.1单位工程项目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按年度建设计划划分:将同一年度的项目建设计划作为一个单位工程。对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分标段的项目可按标段划分单位工程:
2按工程投资划分:将单项工程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单位工程。如单条排、灌渠道、提防等:
3按项目片区划分:将一个建设项目片区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2.2分部工程项目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对建设内容单一的项目,土建工程可按工程量进行划分、建筑物工程可按类别或座数划分:
2一个单位工程的所有金属结构工程可单独作为一个分部工程进行划分;对于金属结构工程量较小的,也可将金属结构工程作为单元工程进入相应的分部工程。
3原则上一个单位工程中分部工程不宜少于3个。
3.23单元工程项目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单元工程划分按设计或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划分,每一区段为一个单元工程:工程量小的项目也可按座和处进行划分,将一座和处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2对未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可按照施工方法相同、工程量相近、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考核的原则进行划分:小型建筑物以一座或几座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3.3项目划分程序
3.3.1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组织项目建设相关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确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类型。
3.3.2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将项目划分情况,书面上报相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4施工质量检验
4.1基本规定
4.1.1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约定,结合本规程相关单元工程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数量进行自检,并将检测情况如实填写到《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中。
2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填写到评定表中。
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以及其他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做好记录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4.1.2工程质量检验数据应真实可靠,检验记录及签证应完整齐全。
4.1.3工程项目中如遇到尚未涉及到的项目进行质量评定时,其质量标准及评定表格可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组织项目建设相关单位进行确定。
4.1.4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可委托第三方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如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分歧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委托第三方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仲裁检测,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4.1.5工程中出现检验不合格项目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单元(工序)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做,经重新检险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2对涉及到工程结构安全的混凝土(砂浆)试块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相应工程部位进行检验。如仍达不到设计要求,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作好缺陷备案记录。
3工程完工后的质量抽检不合格,或其他部位检验不合格的工程,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合格后方能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4.2质量检验内容
4.2.1质量检验包括施工准备检查,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质量检验,金属结构、机电产品质量检查。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检验,质量缺陷处理,工程外观质量检查。
4.2.2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对拟开工的项目进行施工准备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纸及花工技术交底、施工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场地平整,交通,临时设施准备情况、测量基准点的复核等。并将检查的结果报送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确认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进行施工。
4.23工程项目所使用的水泥、钢制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产品技术标准,中间产品质量应满足工程需要。必要时应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复核。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4.2.4水工金属结构及机电产品进场后,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按照合同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规格型号、技术文件、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对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受潮、损坏等问题应做好记录,分清责任,并由责任方进行处理。无出厂合格证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4.2.5单元(工序)工程施工质量由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核定。
4.2.6单位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组织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在现场对工程外观质量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报送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的人员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的人员组成,评定组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方法见附录A。
4.3质量缺陷处理
4.3.1在施工过程中,如工程个别部位或局部达不到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但不彩响安全和使用),且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的工程质量缺陷,应按《小(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的格式进行记录备案。
4.3.2质量缺陷备案表由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组织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各参建单位代表应在质量缺陷备案表上签字,若有不同意见应有明确记载。质量缺陷备案资料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向验收委员会(小组)汇报并提交历次质量缺陷备案资料。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2
3工程项目划分3
3.1项目划分原则.3
3.2工程项目划分3
3.3项目划分程序3
4施工质量检险4
4.1基本规定4
4.2质量检验内容4
43质量缺陷处理5
5施工质量评定6
5.1合格标准6
5.2优良标准6
53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7
6单元工程通用规定8
6.1基础开挖与处理工程8
6.2坡而清理及开挖9
6.3填方工程9
6.4浆砌石工程10
6.5浆砌卵石工程12
6.6干砌石工程13
6.7砌砖工程14
6.8混凝土工程14
6.9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控制18
6.10闻闸门安装20
6.11拦污裙安装21
6.12螺杆式启闭机安装22
7单元工程专用规定23
7.1渠道开挖工程23
7.2渠道衬砌工程23
7.3塘坝工程25
7.4排水沟工程27
7.5浆砌石护坡28
7.6千砌石护坡28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D59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064.31-2021代替DZ/T0064.31-1993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Part 31: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Ammonium persulfate spectrophotometry
2021-02-22  发布
2021-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DZ/T 0064.31-2021,分光光度法,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31部分,过硫酸铵,锰量的测定,DZ/T 0064.31-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pdf

前言
DZT0064《地下水质分析方法》分为85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3部分:温度的测定温度计(测温仪)法
第4部分:色度的测定铂-钻标准比色法
第5部分: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第6部分:电导率的测定电极法
第7部分:E值的测定电位法
第8部分: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第9部分:溶解性固体总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10部分:砷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2部分:钙和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13部分:钙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第14部分:镁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第15部分:总硬度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第17部分:总铬和六价铬量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第18部分:总铬和六价铬量的测定催化极谱法
第20部分:铜、铅、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螯合树脂交换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21部分:铜、铅、锌、镉、镍、铬、钼和银量的测定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22部分: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和钛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23部分:铁量的测定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24部分:铁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25部分: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26部分:汞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27部分:钾和钠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第28部分:钾、钠、锂和铵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第30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第32部分:锰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33部分:钼量的测定催化极谱法
第36部分:铷和绝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第37部分:硒量的测定催化极谱法
第38部分:硒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39部分:锶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第42部分:钙、镁、钾、钠、铅、铁、锶、钡和锰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43部分: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第44部分:硼量的测定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
第45部分:硼量的测定甘露醇碱滴定法

第46部分:溴化物的测定溴酚红分光光度法
第47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滴定法
第48部分:侵蚀性二氧化碳的测定滴定法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的测定滴定法
第50部分:氯化物的测定银量滴定法
第51部分:氯化物、氟化物、溴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第52部分:氰化物的测定吡啶-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第53部分: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络合物分光光度法
第54部分: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第55部分:碘化物的测定催化还原分光光度法
第56部分:碘化物的测定淀粉分光光度法
第57部分: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第58部分:硝酸盐的测定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第59部分:硝酸盐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60部分: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第61部分:磷酸盐的测定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62部分:硅酸的测定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第63部分:硅酸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64部分:硫酸盐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钡滴定法
第65部分:硫酸盐的测定比浊法
第66部分: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第67部分:硫化物的测定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第68部分:耗氧量的测定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第9部分:耗氧量的测定碱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第70部分: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71部分:(略)
第72部分:敌敌畏、甲拌磷、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和对硫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第73部分:挥发性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
第74部分:氨气、氢气、氧气、氩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第75部分:镭和氢放射性的测定射气法
第76部分:总α和总B放射性的测定放射化学法
第77部分:180的测定C02-H20平衡-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第78部分:氘的测定金属锌还原一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第79部分:氚的测定放射化学法
第80部分:锂、铷、铯等40个元素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81部分:汞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82部分: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83部分:铜、锌、镉、镍和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84部分:锶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85部分:挥发性酚的测定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
第86部分:氰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
第87部分:5c的测定在线磷酸酸解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第88部分:14℃的测定合成苯-液体闪烁计数法
第89部分:氘的测定在线高温热转换-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第90部分:180的测定在线C02-H0平衡-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第91部分:二氯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烷等24种挥发性卤代烃类化合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部分为DZT0064的第3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和GBT20001.4一2015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ZT0064.31一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锰》。
本部分与DZT0064.31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方法名称改为“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增加了警示内容:
使用定量限代替最低检测量: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方法提要改为原理;
完善了标准系列的配制:
修改了质量浓度计算公式: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控制内容。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莉、桂建业。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Z/T0064.31-1993.

内容摘抄: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警示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贵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DZT0064的本部分规定了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锰的方法。
DZT0064的本部分适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利用等水样中锰的测定。
本方法定量限为0.2mgL,测定范围为0.2mgL~2.4mgL。含量高于此范周可稀释后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DZT0130地质刊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3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有催化剂银盐存在时,过硫酸铵与低价锰反应生成的紫红色的高锰酸盐,在波长530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水中锰离子的质量浓度成正比。
4试剂或材料
警示—硫酸汞剧毒,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纯水,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4.2过硫酸铵[NH4)2S20s]e
4.3硫酸汞-磷酸-硫酸银混合溶液:称取硫酸汞7.5g溶于600L硝酸溶液(2+1)中,加入磷酸(p2广1.69gmL)20mL和硝酸银0.04g搅拌溶解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棕色瓶中。
4.4锰标准心备溶液[pMn)=100.0mg/L]:称取高纯锰0.1000g溶于5mL硝酸溶液(1+1)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纯水定容至刻度。

4.5锰标准使用溶液[pMm=10.0mgL:吸取锰标准贮备溶液(4.4)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硝酸溶液(1+1)0.5mL,以纯水定容至刻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Z/T 0064.31-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31部分:锰量的测定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pdf已关闭评论

ICS 03.100.10
A87
DBI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29—2020
物流园区公共仓储运营规范
2020-09-22 发布
2020-12-22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129-2020,公共仓储,物流园区,运营规范,DB14/T 2129-2020 物流园区公共仓储运营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国庆、李秀文、高文娟、王剑、孙艳、刘艳、杨栋杰、石鑫。

内容摘抄:

物流园区公共仓储运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流园区公共仓储运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仓储、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风险控制、服务评价、持续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物流园区公共仓储的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42投诉处理指南
GB/T18354-2006物流术语
GB/T21334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
GB/T31300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
G1131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SB/T10977仓储作业规范
SB/T10979质押监管企业评估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流园区
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GB/T18354-2006,定义2.15]
3.2
公共仓储
在物流园区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客户进行物品的入库、存贮、出库,并拓展进行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等活动。
3.3
仓单
仓储保管人在与存货人签订仓储保管合同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惯例,以表面审查、外观查验为一般原则,对存货人所交付的仓储物品进行验收之后出具的权利凭证。
3.4
质押监管
出质人以合法所有的货物向质权人出质,质权人为实现对质抑物的占有和控制,委托第三方依据监管合同代为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
3.5
监管方
质抑监管合同中的被委托方。
4基本要求
4.1组织机构
4.1.1提供公共仓储服务的组织应依法设立或注册,具有与开展仓储、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等业务相适应的营业资质。
4.1.2应设立统一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具备为入仓客户提供公共仓储运营服务的能力。
4.2人员
4.2.1人员的配置应满足公共仓储运营服务的要求。
4.2.2应经过业务培训并具有相应的岗位技能,特种设备操控使用等特殊岗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4.2.3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4.3设施设备
4.3.1基础设施应符合GB/T21334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4.3.2应配备与开展仓储、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等业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满足公共仓储运营服务需求。宜加强移动互联、A虹等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提升园区智慧物流的装备水平。
4.3.3消防设施设备及管理应符合GA1131的相关要求。
4.3.4应保谛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备的正常运行。
4.4信息
4.4.1应采用信息技术,满足客户对公共仓储信息服务的需求。
4.4.2应具备与开展仓储、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等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应符合相关信息技术标准的要求。
4.4.3宜建立数据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实时共享,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对物流行业的信息监测和统计系统实现对接。
4.4.4应做好信息的维护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可追期性。
4.4.5应有完整的保密制度,防止客户信息的泄瑶。
4.5管理体系
4.5.1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并定期对其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4.5.2应公开园区管理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建立办事指南、服务规范、投诉处理及内部作业手册等,明确各环节的岗位职责并确保公开。
4.5.3应建立与开展仓储、配送、仓储金融、代理销售等业务招适应的竺纽制度,包括园区运营管理制度、入仓客户管理制度、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配送管理制度、仓储金融管理制度、代理销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确保每项工有章可循。
4.5.4应按规定保存园区公共仓储运营管理的记录和档案,包括人员培训、设诉处理、服务测评等记录,保持档案资料完整、准确,实现可追潮。
4.5.5应负责向入仓客户宜贯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入仓客户规范管理、诫信经营。
4.5.6应及时处理入仓客户和社会客户对运营管理机构的投诉,并协助处理社会客户对入仓客户的投诉。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仓储3
6配送3
7仓储金融3
8代理销售5
9风险控制6
10服务评价6
11持续改进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内容丰富,涵盖较广泛,钢结构各工序交底成品模板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doc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doc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doc
钢屋架制作工艺.doc
钢屋架安装工艺.doc
钢网架结构拼装工艺.doc
钢网架结构安装工艺.doc
钢结构防腐涂装工艺.doc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doc

内容丰富,涵盖较广泛,钢结构各工序交底成品模板 内容丰富,涵盖较广泛,钢结构各工序交底成品模板 内容丰富,涵盖较广泛,钢结构各工序交底成品模板

内容摘抄: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 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 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布、测温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 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 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 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电弧焊接 (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 焊缝检查

3.2 钢结构电弧焊接:
3.2.1 平焊
3.2.1.1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2.1.3 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3.2.1.4 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
3.2.1.5 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弧。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在焊缝两端设引弧板和引出板,必须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则应在焊缝接头前方15~20mm处打火引弧,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始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
3.2.1.6 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
3.2.1.7 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3.2.1.8 焊接角度:根据两焊件的厚度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万面,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 45°;当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夹角。
3.2.1.9 收弧: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弧坑填满后,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带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弧板,并修磨平整,不许用锤击落。
3.2.1.10 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
3.2.2.1 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3.2.2.2 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3mm。
3.2.2.3 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焊条应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横焊: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平焊的电流小10%~15%,电弧长2~4mm。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为70°~80°,防止铁水下坠。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3.2.4 仰焊: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3 冬期低温焊接:
3.3.1 在环境温度低于0℃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风力超过4级,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3.2 钢结构为防止焊接裂纹,应预热、预热以控制层间温度。当工作地点温度在0℃以下时,应进行工艺试验,以确定适当的预热,后热温度。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表5-1
注:b为焊缝宽度,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hf为焊角尺寸。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6.4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7.3 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安装用扭剪型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洁净、干燥状态。必须按批号,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2.1.3 主要机具: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摩擦面处理: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Q235钢为0.45以上,16锰钢为0.55以上)。摩擦面木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的摩擦面应无明显不平。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应彻底清理干净。
2.2.2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清除掉。
2.2.3 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2.2.4 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选择螺栓并配套 → 接头组装 → 安装临时螺栓 → 安装高强螺栓 →

高强螺栓紧固 → 检查验收

3.2 螺栓长度的选择:扭剪型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栓头根部至螺栓梅花卡头切口处的长度。选用螺栓的长度应为紧固连接板厚度加上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的厚度,并且紧固后要露出不少于两扣螺纹的余长,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5-2中的增加长度,并取5mm的整倍数。
表5-2
螺栓公称直径 增加长度 (mm)
M16 25
M20 30
M22 35
M24 40

3.3 接头组装:
3.3.1 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整,板边、孔边无毛刺;接头处有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并防止损伤摩擦面,保证摩擦面紧贴。
3.3.2 装配前检查摩擦面,试件的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浮锈用钢丝刷除掉,油污、油漆清除干净。
3.3.3 板叠接触面间应平整,当接触有间隙时,应按规定处理,见表5-3。
表5-3
间隙大小 处 理 方 法
1mm以下 不作处理
3mm以下 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斜面打磨方面应与受力方面垂直
3mm以上 加垫板,垫板两面摩擦面处理方法与构件相同

3.4 安装临时螺栓:连接处采用临时螺栓固定,其螺栓个数为接头螺栓总数的1/3以上;并每个接头不少于两个,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组装时先用冲钉对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用扳手拧紧。不准用高强螺栓兼作临时螺栓,以防螺纹损伤。
3.5 安装高强螺栓:
3.5.1 安装时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扭剪型高强螺栓的垫圈安在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的一侧应和螺母接触,不得装反(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垫圈应安装在螺栓头一侧和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栓头接触,不得装反)。
3.5.2 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不得用气割扩孔,要用绞刀绞孔,修孔时需使板层紧贴,以防铁屑进入板缝,绞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除铁屑。
3.5.3 螺栓穿入方向宜一致,穿入高强螺栓用扳手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栓,以高强螺栓替换。不得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且摩擦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3.6 高强螺栓的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60%~80%,初拧的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第二次紧固为终拧,终拧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3.6.1 一般接头:应从螺栓群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
3.6.2 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约束的自由端进行。
3.6.3 从螺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方式进行。
初拧扳手应是可以控制扭矩的,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为防止漏拧,当天安装的高强螺栓,当天应终拧完毕。
终拧应采用专用的电动扳手,如个别作业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采用手动扭矩扳手进行,终拧扭矩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用电动扳手时,螺栓尾部卡头拧断后即表明终拧完毕,检查外露丝扣不得少于2扣,断下来的卡头应放入工具袋内收集在一起,防止从高空坠落造成安全事故。
3.7 检查验收:
3.7.1 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全部拧掉尾部梅花卡头为终拧结束,不准遗漏。
3.7.2 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操作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按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用扭矩法施工。终拧结束后,检查漏拧、欠拧宜用0.3~0.5kg重的小锤逐个敲检,如发现有欠拧、漏拧应补拧;超拧应更换。检查时应将螺母回退30°~50°,再拧至原位,测定终拧扭矩值,其偏差不得大于±10%,已终拧合格的做出标记。
3.7.3 做好高强螺栓检查记录,经整理后归入技术档案。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高强螺栓的型式、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复验螺栓预拉力符合规定后方准使用。
4.1.2 连接面的摩擦系数(抗潜移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飞溅物、焊疤、涂料和污垢等,检查摩擦系数试件试验报告及现场试件复验报告。
4.1.3 初拧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高强螺栓初拧、终拧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标定记录及施工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外观检查: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丝扣外露长度不少于2扣。
4.2.2 扭剪型高强螺栓尾部卡头终拧后应全部拧掉。
4.2.3 摩擦面间隙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5 成品保护
5.1 结构防腐区段(如酸洗车间)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抹防腐腻子(如过氯乙烯腻子)封闭,面层防腐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5.2 结构防锈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快干红丹漆封闭,面层防锈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装配面不符合要求:表面有浮锈、油污,螺栓孔有毛刺、焊瘤等,均应清理干净。
6.2 连接板拼装不严:连接板变形,间隙大,应校正处理后再使用。
6.3 螺栓丝扣损伤:螺栓应自由穿入螺孔,不准许强行打入。
6.4 扭矩不准:应定期标定扳手的扭矩值,其偏差不大于5%,严格按紧固顺序操作。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高强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续副的出厂质量证明、出厂一检验报告。
7.2 高强螺栓预拉力复验报告。
7.3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摩擦系数)试验及复验报告。
7.4 扭矩扳手标定记录。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5 施工检查记录。


钢结构防腐涂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用的防腐蚀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防腐蚀材料有底漆、面漆和稀料等。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底漆有红丹油性防锈漆、钼铬红环氧酯防锈漆等;建筑钢结构防腐面漆有各色醇酸磁漆和各色醇酸调合漆等。各种防腐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指标的规定,还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
喷砂枪、气泵、回收装置、喷漆枪、喷漆气泵、胶管、铲刀、手砂轮、砂布、钢丝刷、棉丝、小压缩机、油漆小桶、刷子、酸洗槽和附件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油漆工施工作业应有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
2.3.2 防腐涂装工程前钢结构工程已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2.3.3 防腐涂装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有防火和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2.3.4 露天防腐施工作业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大风、遇雨、严寒等均不应作业。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面清理 → 底漆涂装 → 面漆涂装 → 检查验收

3.2 基面清理:
3.2.1 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油漆涂装应在钢结构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油漆涂刷前,应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药皮、焊接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3.2.2 基面清理除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涂层质量的好坏。因此涂装工艺的基面除锈质量分为一级和二级,见表5-25的规定。
钢结构除锈质量等级 表5-25
等级 质量标准 除锈方法
1 钢材表面露出金属色泽 喷砂、抛丸、酸洗
2 钢材表面允许存留干净的轧制表皮 一般工具 (钢丝刷、砂布) 清除

3.2.3 为了保证涂装质量,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分别选用以下除锈工艺。
3.2.3.1 喷砂除锈,它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连续不断地用石英砂或铁砂冲击钢构件的表面,把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钢材本色的一种除锈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除锈彻底,是比较先进的除锈工艺。
3.2.3.2 酸洗除锈,它是把需涂装的钢构件浸放在酸池内,用酸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和铁锈。采用酸洗工艺效率也高,除锈比较彻底,但是酸洗以后必须用热水或清水冲洗构件,如果有残酸存在,构件的锈蚀会更加厉害。
3.2.3.3 人工除锈,是由人工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具,如刮刀、砂轮、砂布、钢丝刷等工具,清除钢构件上的铁锈。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劳动条件差,除锈也不彻底。
3.3 底漆涂装:
3.3.1 调合红丹防锈漆,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稀度,兑制时应充分的搅拌,使油漆色泽、粘度均匀一致。
3.3.2 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槎整齐。
3.3.3 刷漆时应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则,防止刷子带漆太多而流坠。
3.3.4 待第一遍刷完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二遍,这样会使漆液流坠发皱,质量下降。
3.3.5 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一致。
3.3.6 底漆涂装后起码需4~8h后才能达到表干、表干前不应涂装面漆。
3.4 面漆涂装:
3.4.1 建筑钢结构涂装底漆与面漆一般中间间隙时间较长。钢构件涂装防锈漆后送到工地去组装,组装结束后才统一涂装面漆。这样在涂装面漆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清除安装焊缝焊药,对烧去或碰去漆的构件,还应事先补漆。
3.4.2 面漆的调制应选择颜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兑制的稀料应合适,面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3.4.3 面漆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搅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与上述工艺相同。
3.4.4 涂装工艺采用喷涂施工时,应调整好喷嘴口径、喷涂压力,喷枪胶管能自由拉伸到作业区域,空气压缩机气压应在0.4~0.7N/mm2。
3.4.5 喷涂时应保持好喷嘴与涂层的距离,一般喷枪与作业面距离应在100mm左右,喷枪与钢结构基面角度应该保持垂直,或喷嘴略为上倾为宜。
3.4.6 喷涂时喷嘴应该平行移动,移动时应平稳,速度一致,保持涂层均匀。但是采用喷涂时,一般涂层厚度较薄,故应多喷几遍,每层喷涂时应待上层漆膜已经干燥时进行。
3.5 涂层检查与验收:
3.5.1 表面涂装施工时和施工后,应对涂装过的工件进行保护,防止飞扬尘土和其它杂物。
3.5.2 涂装后的处理检查,应该是涂层颜色一致,色泽鲜明光亮,不起皱皮,不起疙瘩。
3.5.3 涂装漆膜厚度的测定,用触点式漆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漆膜测厚仪一般测定3点厚度,取其平均值。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品种、型号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
4.1.2 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经化学除锈的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色泽。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无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检验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4.1.3 不得误涂、漏涂,涂层应无脱皮和返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涂装工程的外观质量:
合格:涂刷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气泡,附着良好。
优良:涂刷应均匀,色泽一致,无皱皮、流坠和气泡,附着良好,分色线清楚、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 构件补刷漆的质量:
合格:补刷漆漆膜应完整。
优良:按涂装工艺分层补刷,漆膜完整,附着良好。
检查数量:按每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涂装工程的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6的规定。干漆膜要求厚度值和允许偏差值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约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干涂膜厚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 表5-26
顶 目 检验方法
构件制造的干漆膜厚度
干漆膜总厚度

5 成品保护
5.1 钢构件涂装后应加以临时围护隔离,防止踏踩,损伤涂层。
5.2 钢构件涂装后,在4h之内如遇有大风或下雨时,应加以覆盖,防止粘染尘土和水气、影响涂层的附着力。
5.3 涂装后的构件需要运输时,应注意防止磕碰,防止在地面拖拉,防止涂层损坏。
5.4 涂装后的钢构件勿接触酸类液体,防止咬伤涂层。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涂层作业气温应在5~38℃之间为宜,当天气温度低于5℃时,应选用相应的低温涂层材料施涂。
6.2 当气温高于40℃时,应停止涂层作业。因构件温度超过40℃时,在钢材表面涂刷油漆会产生气泡,降低漆膜的附着力。
6.3 当空气湿度大于85%,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进行涂层作业。
6.4 钢构件制作前,应对构件隐蔽部位、结构夹层难以除锈的部位,提前除锈,提前涂刷。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的质量记录:
7.1 钢网架结构底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2 钢网架结构面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3 钢网架结构涂层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报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60.10
P 5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17-2020
西山提水工程取水方式建筑物设计导则
2020-08-17发布 2020-11-17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117,DB14/T 2117-2020,取水方式,建筑物设计导则,西山提水工程,DB14/T 2117-2020 西山提水工程取水方式及建筑物设计导则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水利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西山提黄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那巍、王婧、陈启斌、成接安、傅天清、芦绮玲、杨普义、郝永刚、赵凯、樊贵盛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西山提水工程取水建筑物设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河床渗透水取水方式及建筑物、地表水取水方式及建筑物、取水防沙措施。
本导则适用于黄河大北干流河段山西沿黄取水工程,其他类似多泥沙河流(段)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T50625 机井技术规范
SL269 水利水电工程沉砂池设计规范
SL454 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
3术语和定义
西山提水工程
山西省西部忻州、吕梁和临汾等市黄河沿线山丘区提水工程。
3.1
黄河大北干流
黄河从偏关老牛湾至禹门口河段。
3.2
管井
井较深、井径较小,由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组成的水井。
3.3
大口井
井深一般不超过15m、井径在2m以上的水井。
3.4
渗渠
为拦截并收集重力流动的河床渗透水而水平埋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涵)。

3.5
沉砂池(渠)
用以沉降挟沙水流中泥沙颗粒大于设计沉降粒径的悬移质泥砂,降低水流中含沙量的建筑物。
3.6
反滤层
在大口井或渗渠进水处铺设,粒径沿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砂砾层。
3.7
黄河原水
未经水处理的黄河河道天然地表水。
4总则
4.1西山提水工程建设根据当地河床地形地貌、河势变化情况,坚持工程安全、供水可靠、低能耗的原则,实现分区段(库区或河道)、分时段(高、低含沙期)高效取水目标。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河床渗透水取水方式及建筑物.2
6地表水取水方式及建筑物4
7取水防沙措施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黄河大北干流河段设计特征水位参考值6
附录B(资料性附录)黄河大北干流河段特征泥沙参考值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