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2月 ( 第 200 页)

问题专业: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12-05 01:09:48

提问网友:A暮秋


把转换后的河南规则GTJ导入GCCP组价影响吗

解答网友:晶岭不肖生


是的,找到同工程名称的文件夹,导入已分割的文件即可,和导入CAD一样,一般还是要再进行定位一下的。

问题专业:安装 预算 结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2-04 23:45:39

提问网友:永盛


甲方让从灯口接零线给新装的插座用,这个工日怎么要? 要零工么,还是有类似定额可以用。

解答网友:求己


属于变更吗,按照合同约定计入,要留有书面文件做为结算依据。记取配管、配线、插座和底盒。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云南

提问日期:2022-12-04 23:45:08

提问网友:有点爱困


凹倒过来就是我的外墙线,中间留白那是有楼梯,我该按凹的算还是直接大矩形把它包括进去,图不可以上传很苦恼。

解答网友:天海一线


按矩形算啊,楼梯也需要计算场平

ICS 77. 140.70
H 4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264- -2012代替GB/T 11264- -1989
热轧轻轨
Hot-rolled light rails
2012-11-05发布 201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热轧轻轨,GB/T 11264-2012  热轧轻轨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1264- 1989< 轻轨)。
本标准与GB/T 11264-1989相对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热轧轻轨";
轻轨型号增加了18 kg/m ,24 kg/m;
轻轨尺寸检验项目增加了头高,螺孔中心线上下偏差、截面偏称;
增加了“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按其他牌号供货”;
一降低了钢中杂质元素S,P含量,增加了小型号轻轨的力学性能;
取消了落锤试验:
调整了长度允许偏差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永洋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翠青.王永红.孙晓玲.赤荣.刘宝石、陈春生.侯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T 11264- 1989.

热轧轻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轧轻轨的订货内容、型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包裝、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矿业、林业、建筑等轨道用途的热轧轻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 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 二苯碳院二肼光度法测量铬量
GB/T 223. 5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 铜量
GB/T 223.5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测量镍量
GB/T 223.59钢铁及合金确含量的测定 钻磷钼 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 量的测定管 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脸第1 部分:试验方法
GB/T 2101型钢验收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975钢及钢产 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3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时,用户需提供以下信息:
a) 本标准编号;
b) 牌号:
c) 型号:
d) 长度;
e) 重量;
D其他要求。
4型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1型号
轻轨的型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商井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其他型号的轻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 140. 80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352- -2009代替GB/T 11352- -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Carbon steel castings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purpose
(ISO 3755:1991 ,Cast carbon steels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purposes,
ISO 4990 : 2003 ,Steel castings- General technical delivery requirements,MOD)
2009-03-05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碳钢件,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355191 -般工程用铸钢>和IsO 4990 :003铸钢件通用交货技术条件》。
本标准将ISO 3751991和ISO 492003两个标准合并后修改采用,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编辑性修改,修改了IsO 3755.1991的第7章,删除了1sO 4990:2003中
表1化学成分的允许偏差和表2替代材料表。
修改了ISO 4990:2003附录B中的力学性能试块规格、取样位置和尺寸。
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C中列出了本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表.
本标准代替GB/T 113525-1989{-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本标准与GB/T 11352- 1989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修订如下:
一增加了 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
降低了各牌号中S.P控制量;
-附铸的力学性能试块与单铸试块并列供选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 重型机器r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启平、俞正江、于波、孙树清.叶建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1352- -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的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教通过本标唯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Mi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钢的成品化学 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8金属材料室 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2002 ,eqv ISO 6892 : 1998)
GB/T 229金属材料夏 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 - 2007 , ISO 148-1 :2006 ,MOD)
GB/T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1.1- 2002 ,eqv IsO 6506- 19999
GB/T 23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 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231. 2- 2002,ISO 6506- 2:1999 , MOD)
GB/T 231.3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231. 3- 2002 , ISO 6506-3: 1999 , MOD)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5613铸钢牌 号表示方法.
GB/T 5677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GB/T 5677-- 2007 ,ISO 4993:1987 ,IDT)
GB/T 6414铸件尺寸公差 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6414- -1999 ,eqv ISO 8062;1994)
GB/T 7233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443铸钢件渗 透检测(GB/T 944--2007 ,ISO 4987 :1992, IDT)
GB/T 9444铸钢件 磁粉检测(GB/T 9444- -2007 ,ISO 4986 :1992, IDT)
GB/T 11351铸件重量公差
GB/T 15056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 方法
GB/T 16923钢件的正火 与退火
GB/T 16924钢件的淬火 与回火
3牌号
按GB/T 5613的规定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以下简称铸件)脾号分为:ZG 200-400、 ZG 230-450、ZG 270-500、ZG 310-570、ZG 340- 640。
4技术要求
4.1 制造
除另有规定外,熔炼方法和铸造方法由供方决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100
GB
J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352- -2018
代替GB 12352- 2007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Safety code for passengers aerial ropeways
2018-05-14发布
2018-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索道,GB 12352-2018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前言
本标准的第1章.第2章.3.1.3. 1.3.6.7.3.7.1.2.4.1.4.7.1.7.7.1.9.1.7.2.4.8.5.5.8.7.4.9.1.2.
9.4.3.9.5.2~9.5.4 .9.6.1.10.1.6.10.2.4、第12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2352- -2007《客运 架空索道安全规范8。本标准与GB 12352- -2007 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运载工具允许摆动(见3.1.4.1表1.2007年版的3.1.4.1);
修改了运栽工具的偏摆要求(见3.1.4.5表2,2007年版的3.1.4.5);
-增加了最小风压的选取(见3.1.5.1);
-增加了吊椅式索道最小离地距离(见3.1.8.1);
增加了跨越湘雪场雪道的高度(见3.1.9.2);
修改了跨越其他索道时应符合的要求(见3.1.9.3.2007年版的3.1.9.3);
修改了通讯电缆与空载钢丝绳沿索道线路的相互位置要求(见3.1.9.4.2007年版的3.1.9.4);
-修改了运栽工具的向心加速度不应超过2.5 m/s2(见3.2.3,2007年版的3.2.3);
-修改了固定抱索器吊椅式索道吊椅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见3.3.1表5,2007年版的3.3.1);
增加了吊椅式滑雪索道和非滑雪索道的单个吊椅最大载客人数(见3.4.1);
-增加了线路托压索轮上最小荷载(见3.5.2.2);
修改了自重和有效载荷为荷载(见3.6.1,2007年版的3.6.1);
修订了阻力系数(见3.6.3.2衣7,2007年版的3.6.3.2);
-删除了“所有部件的可追溯性相关技术资料应认真保存”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3.8.2.2);
修改了符合JB 4730中的2级改为符合NB/T 47013中的1级[见3.8.2 b) ,2007年版的3.8.2.3];
修改了新钢丝绳的抗拉安全系数(见4.2.1表8.见2007年版的4.2.1表8);
删除了不计人家道起.制动时的惯性力(见2007年版的4.2.1.3);
修改了最小张力与运载工具产生的最大横向力之比(见4.22.2 表10,2007 年版的4.2.2.2表10);
增加了钢丝绳及周定末端的报废应符合GB/T9075的有关规定(见4.4.4);
删除了“钢丝绳的报废”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4.5);
修改了钢丝绳的检验为检验和报废(见4.4.2007年版的4.4);
-修改了运行速度(见5.1.3.1 ,2007年版的5.1.3.1);
修改了索道驱动轮的摩擦系数的选取(见5.1.5.5,2007年版的5.1.5.5);
修改了张紧装置的行程至少为以下各项之和的数据(见5.4.2.2007年版的5.4.2);
修改了张紧装置的行程不考虑钢丝绳的伸长的要求(见5.4.3.2007年版的5.4.3);.
修订了重锤张紧装置符合的要求(见5.4.5,2007年版的5.4.4);
修订了脱开挂接装置(见5.5.2007年版的5.5);
修改了加减速装置<见5.6,2007年版的5.6);
修改了位置指示器(见5.9,2007年版的5.9);
修改了固定抱索器吊椅索道的上车区装设的上车皮带的要求(见6.2.2.6,2007年版的6.2.2.5):
-修改了其他位置上的净空由0.5 m改为0.6 m(见6.2.3.1,2007年版的6.2.3.1);
-修改了基础设计工作的好命(见7.1.7,2007年版的7.1.7);

修订了有客车制动器的承栽索鞍座的条件(见7.2.1.7,2007年版的7.2.1.5);
-增加了大于设计允许值时要有报警信号(见7.2.3.11);
-增加了托(压)索轮制造的符合标准(见7.2.3.13);
修改了摩擦系数由0.13改为0.16(见8.3.4,2007年版的8.3.4);
修改了横向摆动由0.35 rad改为0.34 rad(见8.3.6.2007年版的8.3.6);
-增加了横向摆动0.20 rad不触及侧板的要求(见8.3.6);
-增加了槽深的要求(见8.4.2);
-增加了扶手的强度(见8.6.3);
删除了“配备有板援车的索道,车用端部应设门或活动窗”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8.7.9);
-删除了2007版"对于将承栽索封闭的A形吊架,重心的偏斜值不应大于士50mm"的内容(见
2007年版的8.9.7);
增加了维修吊具(见8.12);
修改了安全回路电压(见9.3.6, 2007年版的9.4.3);
修改了安装一般规定(见10.1.1 .2007年版的10.1.1);
-删除了2007版“钢结构调整后,应采用强度等级比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
进行摧浆,浓浆层应密实平整,其厚度不宜小于30 mm"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10.2,3);
-修改了站内钢结构的安装的要求(见10.4.1 ,2007年版的10.4.1); .
-修改了运行段轨道安装允许偏差(见10.4.2,2007年版的10.4.3);
- 修改了道岔安装符合要求(见10.4.3,2007年版的10.4.4);
修改了张紧装置符合要求(见10.4.6,2007年版的10.4.8)。
删除了“钢结构之间的联接面应接触紧密.接触面不少于70%”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10.4.2)。
- 删除了2007版导向板.护轨和挡轨的安裝要求(见2007年版的10.4.5);
修改了试车条件(见11.3.1.2.见2007年版的11.3.1.2);
-修改了抱索器检查的特殊要求(见12.3.3.2007 年版的12.3.3);
增加了航空雕碍标志(见13.3);
-增加了吊椅索道特殊提示(见13.4);
-增加了对双线循环式索道上站出站制动距高1.2倍的要求(见3.1.3.3);
增加了可不受双线循环式索道上站出站制动距离1.2倍的要求限制的条件(见3.1.3.3);
增加了对双承载单牵引循环式索道的要求(见3.1.4.1 .3.2.1);
增加了对跨距长度可缩短的特殊要求(见3.1.3.2);
-增加了对无客车制动器的双线往复式索道横向摆动吊厢之间净空由1.0m改为0.2m(见3.1.4.2);
修改了相遇运载工具之间净空要求(见3.1.4.4.2007年版的3.1.4.4);
增加了钢丝绳横向偏撲量的计算(见3.1.5.2);.
-增加了脱挂索道在站内纵向偏摆的要求(见3.1.6);
删除了在有速度相对降低装置时允许更高速度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3.2.3);
-增加了运行小车通过支架时对向心加速度的要求(见3.2.3);
修订了承载索、运载索及牵引索动态垂度附加值(见3.1.8.2,2007年版的3.1.8.2);
修订了(降低)固定抱索器索道不同吊具的运行速度(见3.2.1表3,2007年版的3.2.1表3);
-修订了(降低)固定抱索器索道不同吊具在站内的运行速度(见3.2.2表4.2007年版的3.2.2表4);
修订了脱挂吊椅滑雪索道的间隔时间5 s改为6 s(见3.3.2.2007年版的3.3.2);
修订了固定抱索器吊厢(篮)索道问隔时间:8倍改为10倍.12 s改为10s(见3.3.3.2007年版的3.3.3);

增加了固定抱索器吊厢篮)索道4人吊厢的间隔要求(见3.3.3);
增:加了对吊具混编索道的速度和间隔的闸述(见3.3.5);
-增加和修订了单线循环索道的吊具人数的限制(见3.4);
删除了对往复式素道吊厢人数的要求(见2007年版的3.4.2.2);
修订了紧急制动减速度的值(按索道类型制定)(见3.6.2.2.2007年版的3.6.2.2);
增加了合成树脂的p值(见3.6.3.1表6);
-增加了在跨距弦长上作用的换算风压(见3.6.4.1);
增加了通用风压的计算公式,可用于36 m/s风速的风压计算+(见8.6.4.1);
增加了风压均匀分布的跨间钢绳时的风压计算(见3.6.4.2);
-修订了对雪荷载的计算和使用(见3.6.5,2007年版的3.6.5);
增加了动载荷(见3.6.6);
增加了安装和维修时的作用力(见3.6.7);
增加了额外作用力(见3.6.8);
修改了钢丝绳应符合的标准(见4.1.1.2007年版的4.1.1);
增加了编接钢丝绳最大安全系数的规定(见4.2.1.4);
- 增加了牵引索.运载索等在固定卷简上的弯绕比(见4.23表11);
- 删除了包角>π的叙述,增加了脱挂索道选用要求(见2007年版的4.2.3表11);
-增加了牵引索的固定与连接的一般要求(见4.3);
增加了制丝绳固定与连接的要求(见4.3.2~ 4.3.7);
删除了与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規范(GB/T 9075)相重叠的部分(见2007年版的4.4.4.5);
增加了驱动装置制造的要求(见5.1.1.4);
-增加了对工作制动器的要求(见5.1.7.9);
增加了对安全制动器的要求(见5.1.7.10);
增加了对制动器电气装置的要求(见5.1.7.11);
-增加了对制动器液压装置的要求(见5.1.7.12);
修改了对轴的疲劳计算系数(见5.3.2,2007年版的5.3.2);
-增加了对抱索器测力的要求(见5.5);
-删除了2007版“若仅在一个站装设了限制车辆间距的阻车器,则在另--个站不得改变发车间
距”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5.7.3);
删除了发车间隔误差的要求(见2007年版的5.7.1);
修改了吊椅罩开闭的要求(见5.8.2.2007年版的5.8.2);
-增加了开关门机构导向轨的要求(见5.8.3);
修改了支索器的要求并把章节位置从5.12移至7.3(见7.3,2007年版的5.12);
-增加了站内地面输送设备的要求(见5.12);
-修改了车槽长度的要求(见6.2.1.5,2007 年版的6.21.1);
修改了对支架强度的计算要求(见7.1.8,2007年版的7.1.8);
增加了支架疲劳计算的方法(见7.1.9);
增加了对鞍座的安全要求(见7.2.1.8.7.2.1.9.7.2.1.10)↓
增加了捕捉器安装位置的要求(见7.2.3.3);
-增加了托(压)索轮组的脱索保护的要求(见7.2.3.4);
修改了托索轮组均衡梁屈服安金系数.按受力进行了细化(见7.2.3.9,2007年版的7.23.10);
增加了内侧板的计算要求(见7.2.3.12);
增加了托(压)索轮制造的要求(见7.2.3.13);

增加如了应考虑救护装置的吊挂位置和吊挂方式要求(见8.1.7);
增加了脱挂索道车厢人的冲击力(见8.2);
修改了运载工具承载构件安全系数由破断强度5改为屈服强度3(见8.2.2.2007年版的8.2.2); .
增加了对导靴的要求(见8.4.3);
-增加了往复索道不加客车制动器条件的牵引绳直径和驱动轮摩擦系数丙项要求(见8.5.1);
修改了对制动器制动力的要求(见8.5.5.见2007年版的8.5.5);
一删除了对制动器摩擦片磨损4mm的要求(见2007年版的8.5.9);
增加了对吊厢扶手的强度要求(见8.6.3);
-增加了对4人吊厢应两侧开门的要求(见8.6.7);
增加了对吊椅护圈的安全要求(见8.10.2);
: 删除了运载工具控制点(见2007年版的9.1.8);
删除了“如采用双驱动结构,则所有电机在每种作业工况都应工作"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9.27);
删除了“应能改变车辆在线路上的行驶方向”和“即使位置行程指示器损坏。也应具备车辆位
置的控制功能"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9.3.8);
-增加了脱挂抱索器抱紧力的测试(见9.6.1);
增加了实际值与电机转数及设定转数的误差要求(见9.2.4.5);
-增加了监控运行速度及减速监控的要求(见9.3.7.9.3.8.9.3.10);
-增加了对控制室的要求(见9.3.5.9.3.7);
增加或修改了对停车控制的要求(见9.2.4.7至9.2.4.16);
增加了对运行控制的要求(见9.2.5.1 .9.25.2.9.2.5.7.9.2.5.10.9.2.5.11)。.
本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乔.黄鹏智.黄越峰,刘旭升、杨祥义、樊俊宏、姜红旗、里鑫.温新姥,徐伟、
张强、杜俊明、王旭.李刚、闫登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2352- 1990、GB 12352- 200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运架空紫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往复式客运架空索道和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
本标准不适用于货运索道、地面缆车,拖牵索道、非公用客运索道以及矿山并下专业用途的通勤索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板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T188762毫米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分类及基本尺寸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352密封钢丝绳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
GB/T9075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
GB/T24731客运索道服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24732客运索道托(压)索轮通用技术条件
GB/T26722索道用钢丝绳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一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钻构设计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1工业与民用66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NB/T47013(所有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别
D/T1561.1一1561.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3一般规定
3.1线路
3.1.1线路的选择
3.1,1,1选择索道线路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索道要经过的交通要道和跨越的其他建筑设随以及紧急教援的要求。
3.1.12索道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为一直线(带转角站及三角形索道例外).
GB12352-2018
3.1,1,3索道线路和站址应避免建在下列地区:
一山地风口,并与主导风向正交的地段上:
有雪崩、滑坡,塌方、溶洞、风暴、海啸,洪水、火灾等危及常道安全的地区,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采取预防措施时例外:
凡是建在军事设施附近的索道,应按照军事基地管理单位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3.1.2最大倾角
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其钢丝绳的最大倾角不应超过0.785rad。

3.1.3跨距长度
3.1.3.1线路上任一跨距中空载索或空索”(根据设备类型面定)与满载索”在此跨距端部切线倾角的变化不宜大于0.15rad。对于双承载的往复式和循环式索道上述规定不适用。
3.1.3.2单线循环式脱挂抱索器索道相邻站房一跨的附角(弦倾角)不应大于0.01rd。站内任一检测抱索器挂接可靠性的开关至站口向下变坡点的距离应不小于该开关所触发的制动行程的1,2倍:对于单线双环路索道不受上述1.2倍制动距离的限制。
3.1.3.3对双线循环式脱挂抱索器架空索道,承我索应仰角出站,仰角(弦倾角)应不小于0.1d。站内任一检测抱索器挂接可靠性的开关至站口向下变坡点的距离应不小于该开关所触发的制动行程的1.2倍:当采用特定的防未挂接装置以满足脱挂抱索器出站时和牵引索可靠挂接的条件,可以不受上述1,2倍制动距离的限制。防未挂接装置应具备:
一应是非电控的机械式结构:
对抱索器与牵引索的挂接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功能:
该装置的状态可监控:
该装置应经过可靠性试验,
3.1.4横向净空
3.1.4.1运载工具与支架间的净空应符合表1的规定。

4铜丝绳
4.1钢丝绳的选用原则
4.1,1钢丝绳应符合GB/T26722、或GB/T8918的要求,密封钢丝绳应符合GB/T352的要求.
4.12承载索应采用整四的,坐全部由钢丝捻制者成的密封型钢丝绳,不应采用微开式螺旋型和有任微类型纤维芯的钢丝绳作承载紫。
4.1,3牵引煮、平衡索,运载索,循环式救护素应选用线接触或面接触,同向捻带纤维芯的殷式结构钢丝绳,在有腐蚀环境中推荐选用镀锌钢丝绳。
4.1.4张繁索应采用挠性好耐弯曲的钢丝绳,按4.2.3中规定用在大直径的张紧轮(或滚子链)时除外。
4.2铜丝绳参数的确定
4.2.1抗拉安全系数
4.2.1.1钢丝绳的抗拉安全系数即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与钢丝绳最大工作拉力之比,不应小于表8所乘数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安全管理,新安全生产法,李钢强,解读分析,新《安全生产法》解读分析与建筑安全管理应用指南-李钢强

本书为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参考材料,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对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的理解,对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和探讨,为研究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全书共4个篇章,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制定与修订背景,《安全生产法》条文分析,《安全生产法》有关理论探讨,《安全生产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另外书最后附有8个附录。本书内容全面,论据充分,解读剖析深刻。本书的主要对象为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机构、建筑施工安全咨询机构等有关安全生产服务、咨询的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安全总监及有关人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等有关人员,以及与建筑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有关的行业协会有关人员。

本书主要内容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的分析以及由此引出的有关理论探讨,并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履行进行剖析,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本书可作为学习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贯参考教材,也可作为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安全生产管理的参考资料。
本书适用对象主要为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机构、建筑施工安全咨询机构等有关安全生产服务、咨询的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安全总监及有关人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等有关人员,以及与建筑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有关的行业协会有关人员。
本书力求与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注:以下及全书文章中亦简称《安全生产法》)解读书籍或文章不同,以笔者个人角度去理解《安全生产法》,可能更有新意,这在同类书籍中是不多见的。当然,笔者是在阅读其他书籍或文章基础上提出个人分析观点的,因而书名中用“解读分析”,寓意本书的编写是在他人《安全生产法》解读基础上引发的再思考,其许多共识归功于前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或受启发引发的新意及建设性的意见归功于前者打下的良好基础。本书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关个人观点只能作为参考而已,书名中以“应用指南”冠名实为勉强。
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安全生产法》修改前后的情况,本书专门编辑了“第1篇《安全生产法》制定与修订背景”,尽可能地帮助读者对修改前后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解读分析进行铺垫。
本书的重点在“第2篇《安全生产法》条文分析”,篇幅较大。第二篇中,采用逐条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逐条分析《安全生产法》前,先以修改前后的条款作比照,全面地反映修改前后的情况,以此加深读者对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的认识和理解。在对《安全生产法》逐条进行分析时,围绕每个条款作了哪些修改、为何修改或为什么没有修改,以及学习本条需要关注的内容和参考的法规等分别作了介绍。对于条款中有些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为了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进度,又专门设置了“第3篇《安全生产法》有关理论探讨”,并在提出问题的当页作了注脚,便于读者查找。

 

国发[2004]2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 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 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但是,现行的投资体制还存 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投 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有效性需要增强。为此,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 革。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投资 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 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 “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 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 制度;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 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 完善调控手段;加快投资领域的立法进程;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和建 设市场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 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 制。

二、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一)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彻底改革现行不分投资主 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 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 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 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 案制,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 策、自担风险,并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 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对于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各地区、各部门要相应改进管理办法,规范 管理行为,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下放给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利。

(二)规范政府核准制。要严格限定实行政府核准制的范围,并根据变化的 情况适时调整。《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务院投 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未经国务院批准,各 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增减《目录》规定的范围。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 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 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 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 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严格规范的 核准制度,明确核准的范围、内容、申报程序和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提高 办事效率,增强透明度。

(三)健全备案制。对于《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除国 家另有规定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制的具 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要对备案工作加强指 导和监督,防止以备案的名义变相审批。

(四)扩大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权。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大型企 业集团,投资建设《目录》内的项目,可以按项目单独申报核准,也可编制中长 期发展建设规划,规划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规划中属于《目 录》内的项目不再另行申报核准,只须办理备案手续。企业集团要及时向国务院 有关部门报告规划执行和项目建设情况。

(五)鼓励社会投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 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逐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通 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 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 于涉及国家垄断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 后,可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项目业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 境外投资。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0年,房屋和市政,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房屋和市政《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0年

使用说明
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以下简称“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是《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原建设部等九部委56号令发布)的配套文件,适用于一定规模以上,且设计和施工不是由同一承包人承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施工招标。
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二章“投标人须知”和第三章“评标办法”正文部分以及第四章第一节“通用合同条款”是《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第二章“投标人须知”、第三章“评标办法”正文部分以及第四章第一节“通用合同条款”均直接引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相同序号的章节。
三、《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用相同序号标示的章、节、条、款、项、目,供招标人和投标人选择使用;以空格标示的由招标人填写的内容,招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化,确实没有需要填写的,在空格中用“/”标示。
四、招标人按照《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一章的格式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后,将实际发布的招标公告或实际发出的投标邀请书编入出售的招标文件中,作为投标邀请,其中,招标公告应同时注明发布所在的所有媒介名称。
五、《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二章“投标人须知”正文和前附表,除以空格标示的由招标人填写的内容、选择性内容和可补充内容外,均应不加修改地直接引用。填空、选择和补充内容由招标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招标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六、《行业标准馆工招标文件》第三章“评标办法”分别规定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两种评标方法,供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使用。招标人选择使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启动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投标人成本评审程序的警戒线,以及评标价的折算因素和折算标准。招标人选择适用综合评估法的,各评审因素的评审标准、分值和权重等由招标人根据有关规定和招标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本章所附的各个附件属于示范性内容,提倡招标人根据实际需要作选择性引用。
第三章“评标办法”前附表应列明全部评审因素和评审标准,并在本章(前附表及正文)标明或者以附件方式在“评标办法”中集中列示投标人不满足其要求即导致废标的全部条款。
七、《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四章第一节“通用合同条款”和第二节“专用合同条款”(除以空格标示的由招标人填空的内容和选择性内容外),均应不加修改地直接引用。填空内容由招标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招标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八、《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五章“工程量清单”是示范性内容,但是,除以空格标示的由招标人填空的内容外,提倡招标人不加修改地直接引用。招标人也可以根据本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绵制,但必须与“投标人须知”、“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图纸”相衔接。
九、《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六章“图纸”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设计人)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并与“投标人须知”、“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相衔接。
十、《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也是示范性内容,但是,其第一节“一般要求”充分考虑了与第四章“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的相互衔接,提倡招标人不加修改地直接引用,并在其基础上结合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其中以空格标示的以及第二节和第三节由招标人根据本招标文件、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技术标准和要求”中的各项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不得要求或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商标、名称、设计、原产地或生产供应者,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如果必须引用某一生产供应者的技术标准才能准确或清楚地说明拟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时,则应当在参照后面加上“或相当于”字样。
十一、《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为2010年版,将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修订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各使用单位或个人对《行业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可向编制工作小组反映。

 

ICS 19.050;77.040.10
CCS N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394.3-2022
代替GB/T17394.3-201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Metallic materials-Leeb hardness test-
Part 3:Calibration of reference test blocks
(ISO16859-3:2015,MOD)
2022-07-11发布   2023-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7394.3-2022,标准硬度块的标定,第3部分,里氏硬度试验,金属材料,GB/T 17394.3-202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标准块的制造1
5标准机2
5.1一般要求2
5.2湖源性2
5.3对标准机的要求2
5.4标准机的校准2
6标定方法3
7压痕数目4
8硬度均匀度4
9标识5
10有效性5
附录A(资料性)标准硬度块的示例6
附录B(规范性)标准里氏硬度机的要求7
附录C(资料性)标准块硬度值的测量不确定度8
附录D(规范性) 使用基于非里氏硬度试验原理的标准机标定标准块的方法11
附录E(资料性) 标准块标定的维氏硬度值/布氏硬度值与里氏硬度值换算表15
参考文献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739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的第3部分。GB/T1739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
本文件代替GB/T17394.3一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与GB/T17394.3一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里氏硬度块的硬度范围和硬度均匀度的计算公式与技术指标(见4.2、8.2,2012年版的3.3和7.1):
修改了标准里氏硬度块的几何尺寸、平面度、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指标,并增加了最小质量的要求(见4.3、4.5和4.6,2012年版的3.2,3.3和7.1)
修改了标定标准里氏硬度块用标准机的要求(见第5章和附录B,2012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标定方法、压痕数目和有效性的要求(见第6章,第7章和第10章,2012年版的第5章、第6章和第9章):
修改了标准块的几何尺寸和技术要求,并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2012年版的3.2):
增加了基于里氏硬度速度测量原理的标准机性能参数的要求(见附录B):
修改了标准块硬度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见附录C,2012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使用基于非甩氏硬度试验原理的标准机标定标准块的方法(见附录D)。
本文件修改采用IS016859-3:2015《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脸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本文件与IS016859-3: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其体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GB/T17394.1代替1S016859-1:2015(见第1章6.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7394.2一2022代替IS016859-2:2015(见第1章,5.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7025一2008代替1S0/IEC17025:2005(见5.2.1);
用我国的常规标准块代替了IS016859-3:2015附录C举出的标准块的示例(见附录A);
增加了附录D(规范性)“标准块标定的维氏硬度值/布氏硬度值与里氏硬度值换算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贵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园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泉州市丰泽东海仪器硬度块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天星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可、莱州华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俊薪,石伟、张金伟、周微,张路明,王敏涛、黄水昌。
本文件及其所代誓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于2012年首次发布为GB/T17394.3一201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内容摘要: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按GB/T17394.2对里氏硬度计进行间接检验以及按GB/T17394.1进行定期检查用的标准里氏硬度块的标定方法。本文件还规定了为确保里氏硬度标准机硬度量值计量湖源所需的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标准里氏硬度块(以下简称标准块)的标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1.3一201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1S06506-3:2005,MOD)
GB/T4340.3一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S06507-3:2005,MOD)
GB/T17394.1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7394.2一202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险与校准(IS016859212015,M0D)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险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一2008,IS0/TE℃17025,2005,DT)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标准块的制造
4.1标准块应专门制造。要重视标准块所采用的制蓝工艺过程,以使标准块获得必要的均质性,组织稳定性和表面硬度的均匀性。
4.2标准块的硬度均匀度应满足8,2和表3规定的要求。
4.3里氏硬度试险的冲击性能要求标准块具有的最小质量和儿何尺寸见表1。标准块几何尺寸和技术要求的示例见附录A。
表1标准块的质量和几何尺寸(略)
4.4标准块在标定前应无磁性。
4.5标准块试验面和支承而平面度的公差值应不超过0,01mm。标准块的表面不应有凸起。
试验面与支承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0.02mm/50mm.
4.6试验面应无影响压寒测量的诸如凹痕,刻伤,氧化层等缺陷。试验面表置粗桂度参数Ra的最大允许值为0.1m(见GB/T3505一2009的3.1.9).
4.7为能查验标定之后不从标准块的试验面上去除任何材料,应将校准时的厚度标注在标准块的试验面上,威印在校准证书中,数值罐确到0.1m四。咸者在试验面和支承面的两个面上都做出鉴别标记,
5 标准机
5.1 一般要求
标准里氏硬度机除满足GB/T17394.2一2022第4章规定的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5.2一5.4的要求。
5.2 漂源性
5.2.1基准里氏硬度块应山拉团GB/T27025认可的里氏硬度校准实验室使用国家基准里氏硬度机进行标定.
5.2.2用于检验和校准标准里氏硬度机的计量器具应翻源到国家基准。
注,定义和复现里氏硬度各标尺硬度量值所商的三纸计量链结构图见GB/T173941一014的周C1。里氏硬度量值的计量链就是酒过该阁定文的里岳法得到的。
5.3 对标准机的要求
5.3.1对标液里氏硬度机的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3.2标准里氏硬度机的分期力应等于或优于1.0HL:
5.3,3采用们接方式标定里氏标准块的标准维氏硬度机和标准布氏硬度机等计量器具度能萄源到国家基准。
5.4 标准机的较
5.4.1标准里氏硬度机的校准周期不应超过12个月。
5.4.2标准里氏硬度机应符合附录B规定的要求。
5.43直接校准后,应使用覆渡表2中规定的里氏硬度标尺全部范围的至少三个基准块对标准机进行间接校准。标在机的里氏硬度范围,最小重复性和极限误差见表2。间接校准应在每个标准块上至少获取10个读数。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大型转换梁高支撑架体承载力实测与模拟分析
何夕平1,童天培1,李明2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随着大跨度、大空间混凝土结构的日益增多,满堂钢管高支撑架体作为梁板的支撑体系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然而,该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为规范和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得到了高支撑系统最危险期混凝土浇筑时架体受力的变化过程,以及架体立杆、水平杆的受力分配规律,并提出了高支撑架体设计与施工需要改进的方面和注意的问题。

大型转换梁高支撑架体承载力实测与模拟分析,数值模拟,模板,测量,脚手架,转换梁,大型转换梁高支撑架体承载力实测与模拟分析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成都蓝光云鼎工程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蜀蓉路与蜀兴路交叉口,地上31层,地下3层,首层与地下3层为框架结构,其余楼层为剪力墙结构,在两种结构变化部位设计成梁式转换层,板厚180mm,最大转换梁截面高2000mm,宽2100mm,转换层层高6.05m。梁下钢管支撑立杆横、纵向间距均为400mm,板下支撑立杆间距800mm,步距1500mm.沿转换梁横向每间隔6道立杆设置1道剪刀撑,沿转换梁纵向在转换梁下支撑的两侧各设置1道剪刀撑。梁底模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下垫100mm×100mm木方沿梁长布置,木方间距≤150mm,铺于2中48mm×3.0mm双钢管横楞上,转换层梁下模板支撑系统[):转换梁截面尺寸b×h=2100mm×2000mm;模板搭设高度5.4m;梁下立杆沿梁宽方向间距400mm,每排6根;梁下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400mm:立杆材料及支撑节点方式:钢管中48mm×3.5mm双钢管横梁+支撑顶托;梁底木方(次格栅)平行于梁轴线方向布置根数(45mm×95mm):15×2;木方搁置杆件(主格栅)采用双钢管中48mm×3.5mm@400mm;纵、横向水平杆步距1500mm,。

2转换梁高支撑架体设计计算
转换梁高支撑架体设计计算包括梁底模板、梁模板横向支撑钢管、立杆稳定性等。为防止转换梁下高支撑架体坍塌发生安全事故,转换梁混凝土分3次浇筑。

3转换梁高支撑架体数值模拟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选用beam188单元模拟高支模系统钢管立杆,选用link8单元模拟高支模系统钢管横杆和剪刀撑,根据架体的搭设方案,2100mm×2000mm转换梁下高支模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边界上的各点均受到周围架体的约束,即在平面外有约束,地面对立杆底部所有节点的三向位移有约束[6-7]。

4转换梁高支撑架体实测分析
在搭设架体时,将振弦式应变计焊接在2100mm×2000mm转换梁下部的高支撑架体上,实时跟踪监测架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的28d内架体拆除前的结构应力变化情况,其监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8]。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地下室楼盖结构选型及经济分析
王华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13)
[摘要]在对影响地下室楼盖选型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8.4m×8.4m标准柱网、不同荷载下常见的4种楼盖形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给出了各楼盖形式的结构材料用量和造价指标。

地下室,地下室楼盖结构选型及经济分析,楼盖结构,经济分析,选型,地下室楼盖结构选型及经济分析

内容摘抄:

1影响地下室楼盖结构造价的因素分析
地下室楼盖结构造价与地下室柱网尺寸、楼盖结构形式、结构材料、荷载大小和结构构件尺寸等有关。
1.1地下室柱网尺寸
地下室常用柱网尺寸有6.0m×6.0m,8.1m×8.1m,8.4m×8.4m,9.0m×9.0m,9.0m×11.0m,11m×11m等。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车库和设备机房,停车位的设计往往决定了柱网尺寸,柱网尺寸和荷载决定了楼盖板厚及梁截面尺寸,随着柱网尺寸的增大,为满足荷载承重要求厅需的构件截面也就越大。柱网尺寸确定后,在不同荷载水平下,最优的楼盖结构形式也有所不同。

2楼盖方案比选
2.1比选方案设计
比选方案设计时,主要考虑柱网、楼盖结构形式、荷载及柱帽、梁和板的截面尺寸。柱网考虑最常见的8.4m×8.4m标准柱网。

3结语
本文对8.4m×8.4m标准柱网、不同荷载下的无梁楼板楼盖、大板无次梁楼盖、单向次梁楼盖及十字次梁楼盖材料用量和造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在普通楼板荷载(如活荷载为4kN/m2)情况下,单向次梁楼盖方案造价最低,可作为地下室内楼盖选型的最优方案。
2)纯地下室顶板选型时,在覆土厚度不大(<1.5m)时,大板无次梁方案可作为优选方案,在覆土厚度较大(>1.5m)时,十字次梁方案可作为优选方案。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J16005-2021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P  DBJ51/T177-2021
四川省智慧物业基础数据标准
Basic data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property in Sichuan Province
2021-09-01发布   2022-01-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T 177-2021,四川省智慧物业基础数据标准,DBJ51/T 177-2021 四川省智慧物业基础数据标准

前言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20〕157号文)的要求,由成都市物业事务服务中心作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组成的编制组,在总结省内物业管理与服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智慧物业数据分类和编码;5数据信息;6数据字典。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成都市物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成都市物业事务服务中心(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28号;邮政编码:610000;联系电话:028-86279115;邮箱:68239045@q9.com)a
主编单位:成都市物业事务服务中心
参编单位: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成都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智慧物业数据分类和编码7
5数据信息11
5.1一般规定11
5.2物业服务区域信息11
5.3机构信息20
5.4人员信息43
5.5财务信息53
5.6设施设备信息55
5.7业务管理信息57
5.8物业管理信息81
6数据字典105
6.1物业服务区域使用类型代码105
6.2物业类型代码106
6.3楼幢用途代码106
6.4户型结构代码106
6.5房屋用途代码107
6.6房屋类型代码108(略)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规范四川省智慧物业基础数据信息,为智慧物业监管提供支撑,实现有标准可依、实现基础数据格式、表达方式的统一,便于行政主管部门实现数据不阻碍交换和共享,进行综合分析,实施精准监管,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物业监督管理相关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1.0.3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智慧物业基础数据的格式、表达方式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物业 property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2.0.2住宅物业 residential property
以居住使用为主要功能的物业,住宅物业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
2.0.3非住宅物业 non一residential property
以非居住使用为主要功能的物业,非住宅物业包括:办公楼、写字楼、学校、医院、场馆、酒店、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物业类型。
2.0.4物业服务区域 area of real estate
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结合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划定的物业管理区域。
2.0.5楼幢 building
物业服务区域内的自然撞或逻辑幢。
2.0.6房屋 apartment
楼幢内具有连续空间及边界的、具有独立户号、可独立登记的结构单元。
2.0.7建设单位 constuction unit
建设工程的投资方及产权人。
2.0.8物业服务人 property service provider
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物业服务的管理人,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
2.0.9物业服务企业 property service enterprise
依法设立,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物业服务企业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应包括物业管理的相关内容。
2.0.10物业服务专业供应商 professional property serviceprovider
受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委托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提供专业的保洁、绿化、秩序维护、机电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其他专业服务的机构。
2.0.11业主 owner
物业的所有权人。
2.0.12物业使用人 user of real properties
未取得物业专有部分所有权,但取得了物业专有部分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物业使用人包括承租人、借用人及其他取得物业使用权的人。
2.0.13业主委员会 owner's committee
由业主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履行业主大会赋予的职责,执行业主大会决定事项,接受业主监督的执行机构。
2.0.14 物业管理委员会 property management committee
不能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区域,专有部分面积占比百分之十以上的业主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成立的临时机构,履行业主委员会相应职责,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推进选举业主委员会等事项。
2.0.15物业管理 property management
业主通过自行管理或者选聘物业服务人的形式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建筑区划内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2.0.16物业服务 property service
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供的专业性活动。
2.0.17智慧物业 intelligent property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和提炼物业管理全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数据,通过算法等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挖掘,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效率和监管水平,实现智慧化物业监督、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3 基本规定
3.0.1本标准规定了智慧物业相关术语和定义、数据日录、数据信息和数据字典。
3.0.2数据项采用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表示形式和备注属性进行描述。
1数据项名称表示数据项的单个中文字词的指称:
2数据类型表示数据项值域不同值的集合,本标准使用的数据类型见表3.0.2;
3数据类型采用表3.0.2中的“表示形式”进行表示:
4数据类型后加1位数字表示定长格式:
示例:C6表示6位定长的字符:N6表示6位定长的数值。
5数据类型后加“xy”表示从最小到最大长度的格式;
示例:C2.10表示最短2位、最长10位的字符。
6数据类型后加“x”表示变长的格式;
示例:C.10表示最短1位、最长10位的字符型格式。
7数值型N后加“x”表示变长整数格式;
示例:N.17表示最长17位的数值。
8数值型N后加“x,y”表示变长小数格式;
示例:N.17,2表示最长17位(包括小数点和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入、小数点后2位的一个数值。
4 智慧物业数据分类和编码
4.0.1智慧物业基础数据各级分类代码均应采用两位数字组成,如图4.0.1所示。
4.0.2分类代码应符合表4.0.2的规定,长度应满足4位,其中不足为数的用0占位。
表4.0.2数据分类和编码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