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608-2017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试行)
DB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 1608-2017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施工及质量验收 规范(试行)
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Trial)
2017-10-10发布 2017-11-10实施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规范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验收基本规定:5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施工验收:6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施工验收:7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本规范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 号,邮政编码:100120)。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刘 雯 白伟岚 王媛媛 牛 萌 熊 筱 杨 耸
杨武斌 田 芬 赫 伟 李雪梅 谢 晨 陆 曼王蔚蔚 刘思源 张 峰 莫连华 张丽雯 李雪莲司德勇 马维元 贺国泰 杨玉英 刘富明 张 颖
参加起草人:王文方 冯 婧 张 琦 汪 燕 郭婧晔 常 蕊 王茂平 田国智 唐 菲 苏雅荣 朱世萍
主要审核人:刘连新 文秀兰 马文生 仲 莲 杜照国 杜占春 柳玉林 于 杰 李国玉 高永强 司维平 张佩琪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项目管理,规范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统一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西宁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源头减排类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西宁市域范围内其他区域的类似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执行。
1.0.3 新建项目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施工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1.0.4 改建项目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施工应在保证原有功能前提下,充分调查场地现状条件,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施工方案,经竣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1.0.5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低影响开发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由于不透水下垫面增加而导致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2.0.2 透水铺装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荷载要求的地面铺装材料。
2.0.3 透水砖路面
具有一定厚度、空隙率及分层结构的以透水砖为面层的路面。路面结构层主要包括:透水砖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
2.0.4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由具有较大孔隙的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混凝土路面。
2.0.5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由较大孔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允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沥青路面。2.0.6 绿色屋顶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
2.0.7 耐根穿刺防水层
具有防水和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功能的构造层。耐根穿刺防水层应含有化学阻根剂,且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2.0.8 下沉式绿地
泛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左右,最大在500mm 以内,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
(略)
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应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系统性方案详细规划》为主要依据,确定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海绵管控指标。
3.1.2 应根据场地用地性质,确保其核心功能得到落实。
3.1.3 应结合景观设计,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主,灰色雨水基础设施为辅。
3.1.4 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应设置溢流设施,其设计标准应与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重现期标准一致。
3.1.5 对于区域面积较大的地块(大于等于10hm²)应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对雨水径流指标进行验证和校核。
3.2 设计流程
3.2.1 项目设计前,应进行场地条件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 应明确项目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包括竖向关系、项目周边市政排水管网、水系及绿地空间分布情况:明确项目是否有客水接入或进入,客水接入点及进入区域的位置、水量及水质情况:明确项目雨水溢流出路、溢流水位标高情况。
2 应明确项目场地内部的基本情况。包括标高、地表排水方向、低洼点分布等地形条件:土壤性状、下垫面情况及地质情况:项目所在地的耐水湿植物种类情况;不宜设置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限制因子,包括地下建筑范围线、管线综合布置情况、消防车道布置要求、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要求、文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等。
3.2.2 对接上位规划,明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设计降雨量等设计要求。
3.2.3 场地内汇水分区划定应遵照以下要求:
(略)
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验收基本规定
4.0.1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验收应为单位工程验收中的海绵专项验收。
4.02验收程序和组织应按照GB50300-2013第6章规定执行。
4.03 验收内容分为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验收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验收。
4.0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的验收应为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验收。
内容索引:
目 录
总 则…………………………………………………………………
2 术 语………………………………………………………………………………………………………………2
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7
3.1一般规定…………………………………………………7
3.2 设计流程…………………………………………………….7
3.3 建筑与小区……………………………………………………………11
3.4 城市道路 ………………………………………………12
3.5 城市广场及停车场…………………………………………………13
3.6 城市绿地…………………………………………………………………14
3.7城市水系…………………………………………………………14
3.8 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设计.………………………………15
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验收基本规定………………………………………24
5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施工验收…………………………………27
6 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施工验收……………………………………………29
6.1 透水砖铺装………………………………………………………………………………………29
6.2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31
6.3 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34
6.4 混凝土排水型路缘石……………………………………….38
6.5 绿色屋顶…………………………………………… 39
6.6 下沉式绿地……………………………………………………………….40
6.7 生物滞留设施……………………………………………………………41
6.8渗透塘……………………………………………………43
6.9 渗井………………………………………………………………………44
6.10 湿塘…………………………………………………45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浙) 1194-2022 闪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pdf
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浙)
1194-2022
闪测影像测量仪 校准 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Quick Video Measuring Machines
2022-11-14 发布 2023-02-14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II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1
4概述1
5计量特性1
6校准条件2
6.1环境条件2
6.2测量标准及其他没备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7.1二维探测误差3
7.2尺寸测量误差4
7.3测量重复性5
8校准结果5
9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格式6
附录B校准证书内容(内页)格式10
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1
内容摘抄:
闪测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闪测影像测量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二维探测误差2 D probing error
用闪测影像测量仪测定平面圆形实物标准器的半径变化范围。注:闪测影像测量仪的工作台可移动时的二维探测误差为P;闪测影像测量仪的工作台不可移动的二维探测误差为Ps。
4概述
闪测影像测量仪又称一键式影像测量仪,简称闪测仪,是由上下光源、高像素CCD/CMOS相机、大视角大景深远心镜头、不可移动工作台或可移动工作合组成,包括广视野与高精度测量模式。闪测影像测量仪可以自动识别出测量范围内的多个相同工件(或同一工件在测量范围内的多个相同特征),并能一次性地自动完成所有工件(或特征)测量。其结构如图1所示。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718-2018 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车道建设技术规范
ICS 03.220.20
R1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18—2018
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 车道建设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ETC)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振邦、杨培红、张琳琳、马明、王永亮、甄廉洁、韩一德、刘婷、梁子豪、朱明晖、薛兆锋、马亮、杨润霞、王保华、石榕坚、向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ETC车道系统的基本规定、软件设计要求、设备技术要求、车道施工要求及联网测试要求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ETC车道系统建设指导,其他等级公路ETC车道建设也可参考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77 公路收费制式
GB/T 20851 电子收费 专用短程通信
GB/T 24974 收费用手动栏杆
GB/T 26942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GB/T 27879 公路收费用费额显示器
GB/T 28967 电子收费 车道系统技术要求
GB/T 28968 电子收费 车道配套设施技术要求
GB/T 32984 彩色沥青混凝土
GB/T 35548 地磁车辆检测器
GB 50092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07年第35号公告)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11年第13号公告)
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总体技术方案(交办公路〔2014〕112号)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不停车电子收费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自动完成电子收费交易,实现在不停车条件下自动收取通行费。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定义 A.2.32]
3.2
路侧单元 road side unit
又称为电子标签读写器、路侧读写天线、ETC 天线、路侧设备。安装在收费车道门架上或收费岛立柱上的用于同过往车辆上的车载设备进行通信的天线及相应的控制设备。
(略)
4 缩略语
AC 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
BNC 卡扣配合型连接器(Bayonet Nut Connector)
CGI 通用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5
5 基本规定 .......................................................................... 6
6 ETC 车道软件设计要求 ............................................................... 8
7 ETC 车道设备技术要求 .............................................................. 10
8 ETC 车道施工工艺及要求 ............................................................ 10
9 联网测试要求 .....................................................................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OBU 编码规则 ...................................................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CPU 用户卡卡号编码规则 ......................................... 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ETC 费显提示信息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ETC 字符叠加内容 ...............................................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青海省 ETC 车道软件系统流程 ..................................... 19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ETC 车道设备技术要求 ........................................... 23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ETC 车道施工工艺及要求 ......................................... 3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JF(浙) 1193-2022 旋转式表磁分布量仪校准规范.pdf
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浙)1193-2022
旋转式表磁 分布测量仪校准 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otary-type instruments of surfac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2022-11-14 发布 2023-02-14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录
引言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和计量单位1
4概述1
5计量特性2
5.1磁感应强度2
5.2同心度2
5.3回程误差2
6校准条件2
6.1环境条件2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7.1校准项目3
7.2校准方法3
8校准结果5
9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A磁感应强度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6
附录B校准原始记录格式8
附录·校准证书内页格式10
内容摘抄:
旋转式表磁分布测量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磁感应强度测量范围为(10-1000)T旋转式表磁分布测量仪(以下简称测量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13磁学计量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1832-2020(1mT-2.5T)磁强计校准规范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J1013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旋转式表磁分布测量仪rotary--type instruments of surface magnetic field distr ibution measurement
具备自动旋转功能的永磁材料磁体表面磁场分布的测量仪器。
3.2同心度concentricity
又称为同轴度,测量仪自动旋转台圆心或轴线的偏移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m。
4概述
测量仪是用于测量永磁材料磁体表面磁场分布的仪器,通常由磁强计、带自定心装置(如三爪卡盘)的自动旋转台和控制系统组成。测量仪中的磁强计一般采用霍尔器件作为敏感元件。相关部件示意图见图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63/T 1719-2018 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通用外围设备接口技术要求
ICS 03.220.20
R1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719—2018
高速公路 收费车道通用外围设备接口 技术要求
Techinical requirement for universal peripheral interface of expressway toll lane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易构软件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洪云、张琳琳、杨培红、何迎迎、马亮、薛兆锋、赵梦青、梁子豪、朱明晖、孙永德、李建中、吴茂呈、杨义和、崔伟佳、崔龙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通用外围设备的软硬件接口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车道机电系统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67 公路收费方式
GB/T 20839 智能运输系统 通用术语
GB/T 24723 公路收费用票据打印机
GB/T 24724 收费专用键盘
GB/T 24973 收费用电动栏杆
GB/T 27879 公路收费用费额显示器
GB/T 28423 电子收费 路侧单元与车道控制器接口
GB/T 28967 电子收费 车道系统技术要求
GB/T 31441 电子收费 集成电路(IC)卡读写器技术要求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GB/T 18367、GB/T 20839、GB/T 24723、GB/T 24724、GB/T 24973、GB/T 27879和GB/T 28967界定
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3.1.1
IO 控制器 IO controller
检测、控制车辆检测器、电动栏杆、雨棚信号灯、车道信号灯等设备数字IO电平信号的车道设备。
3.1.2
收费专用键盘 keyboard for the toll
安装在收费亭内,由可拆卸的单独按键开关组成,通过标准接口与收费车道控制机连接,供收费员
完成收费功能的专用键盘。
[GB/T 24724—2009,定义3.1]
(略)
4 基本规定
4.1 组成
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通用外围设备包括:IO控制器、收费专用键盘、路侧单元、发卡机、收卡机、自
动发卡机、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扫码枪、车牌自动识别设备、车道摄像机、计重设备、费额显示器、字符叠加器、车辆检测器、车道信号灯、雨棚信号灯、报警设备、电动栏杆。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4 基本规定 .......................................................................... 5
5 物理接口 .......................................................................... 6
6 通信协议 .......................................................................... 7
7 软件接口 .......................................................................... 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收费专用键盘按键布局和键值 ..................................... 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路侧单元应用编程接口 ........................................... 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自动发卡机通讯协议 ............................................. 2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IO 控制器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34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收/发卡机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39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IC 卡读写器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48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票据打印机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6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扫码枪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67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车牌自动识别设备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72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车道摄像机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75
附录 K(规范性附录) 计重设备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77
附录 L(规范性附录) 费额显示器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81
附录 M(规范性附录) 字符叠加器 API 指令函数定义 ..................................... 9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CBMF 153-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在线Low-E节能镀膜玻璃.pdf
IC813.020.20
CCS Z 04
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
T/CBMF153-2021
绿色设计 产品评价 技术规范在线 LOW-E镀膜玻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Online Low-E coated glass
2021-12-06 发布
2022-04-06 实施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台中玻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起英、孙志强、何素贤、杨建溥、倪卫洁、付光辉、顾正、王振、成栋、王瑞蕴、袁俣铖、叶雷、王冉、赵顺龙、施文杰。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陈国庆、潘东晖、周丽玮、狄东仁、祖成奎、刘成雄、黄建斌、王新春、刘宇、郝梅平、韩松、王长军、袁坚、李春超、王桓。
内容摘抄: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在线L0w-E镀膜玻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线L0w-E镀膜玻璃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流程、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判定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在线Low-E镀膜玻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18915.2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21340玻璃和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2162生态设计产品标识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和GB/T321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设计cco-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辅燃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辅燃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又称“生态设计”。
3.2绿色设计产品eco-design product
符合生态设计理念和评价要求的产品,又称“生态设计产品”。[来源:GB/T32161一2015,3.3,有修改]
3.3生命周期评价报告report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
依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编制的,用于披露产品生态设计情况以及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信息的报告。[来源:GB/T32161一2015,3.7]
3.4在线Low-E镀膜玻璃online Low-E coated glass
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镀膜技术,制备的低辐射镀膜玻璃。注:简称在线Low-E玻璃。
4评价流程
依据GB/T32161制定在线Low-E镀膜玻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流程,采用指标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收集需要的数据,同时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可判定该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产品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企业,还应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评价流程见图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ASC 01-2016 水泥和混凝土用镍铁渣粉.pdf
ICS91.100.10
Q12
T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T/ASC01-2016
水泥和混凝土用 镍铁渣粉
Ferronickel slag powder for cement and concrete
2016-06-01 发布
2016-06-15 实施
中国建筑学会 发布
内容摘抄:
水泥和混凝土用镍铁渣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和混凝土用镍铁渣粉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镍铁渣粉和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高炉镍铁渣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750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勃氏法
GB9774水泥包装袋
GB12573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30810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镍铁渣粉ferronickel slag powder
以高炉镍铁渣或电炉镍铁渣为主要原料磨细至规定细度的粉体材料。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镍铁渣粉按镍铁怡炼工艺分为电炉镍铁渣粉(代号为E)和高炉镍铁渣粉(代号为S),其中,电炉镍铁渣粉可分为I级、Ⅱ级,高炉镍铁渣粉可分为I级、Ⅱ级。
4.2标记
4.2.1标记方法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790-2021 水处理设备 技术条件.pdf
ICS27.060.30
CCS J98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790-2021代替JB/T2932一1999、JB/T9667一1999
水处理设备 技术条件
Water-treatm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nditions
2021-11-16 发布
2022-05-1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型号编制3
5性能指标及性能试验方法6
6设计8
7材料15
8制造16
9防腐20
10检验22
11水处理设备的调试验收27
12标志、包装、运转及储存28
内容摘抄: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1范围
1.1本文件规定了水处理设备的产品分类、型号编制、性能指标、设备性能试验、设计、材料、制造、防腐、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
1.2本文件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5MP的水处理设备,对于成套工程范围内的管路系统可参照执行。
1.3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设备:
整个使用过程中都适用于T$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适用范围的水处理设备(仅在某些操作步骤适用的水处理设备除外):废水处理设备(各种池、槽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4219.1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9124(所有部分)钢制管法兰
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392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
GB14975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18241.1橡胶衬里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
GB/T18300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
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50727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543电厂用水处理设备验收导则
DL/T1855电厂水处理设备用不锈钢筛管技术要求
HG/T20520玻璃钢/聚氯乙烯(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
HG/T20592钢制管法兰(PN系列)
HG/T3134流动床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HG/T2151橡胶平行板塑性计技术条件
HYT053微孔滤膜
JBT81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BT82对焊钢制管法兰
JB/T86钢制管法兰盖
NB/T10558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附2018年第1号修改单)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离子交换设备ion-exchange equipment
依靠离子交换剂(树脂)具有的可与待处理水中同电性的离子相互交换的性能,达到软化、降碱、除盐等功能的设备。
3.2除氧设备deoxidation equipment
除去水中溶解氧的设备,包括除氧头和储水箱两部分。
3.3除二氧化碳设备carbon dioxide removal equipment
用于除去水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设备。
3.4过滤设备filtering equipment
在重力或压差的作用下,以合适的滤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泥沙、黏土、腐殖物、颗粒物等杂质的设备。
3.5膜法水处理设备membrane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利用微滤、超滤、反渗透、连续电除盐(EDI)等不同膜处理工艺,达到高效去除悬浮物、污染物及深度脱盐的设备。
3.6水处理辅助设备water treatment auxiliary equipment
保证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辅助设备,如计量箱、喷射器、盐罐、加药装置等。
4型号编制
4.1编号方式
水处理设备型号应至少包含以下4部分信息,各部分之间用短横线相连:X-X×-X×X×/XXXX-X
设备类别-设备名称-主要参数/第一参数-设计次序型号的第一部分表示设备类别,其代号为:过滤设备(G)、离子交换设备类(L)、除氧设备(Y)、除二氧化碳设备(T)、膜法水处理设备(M)、水处理辅助设备(F)。型号的第二部分表示设备名称,其代号见表1表6。型号的第三部分表示设备的主要特征(主要参数/第一参数),主要特征含有第一参数时,主要参数与第一参数间应用斜线隔开,主要特征代号见表1~表6。型号的第四部分表示设计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型设计时,型号无第四部分。
4.2示例
示例1:G-SL-1500/30表示公称直径为1500m、设计出力为30t/h、原型设计的双流机械过滤器。
示例2:L-N1-1000/20-2表示公称直径为1000mm、设计出力为20t/h、第二次设计的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示例3:Y-DQ-800/20表示公称直径为800mm、设计出力为20th、原型设计的大气式热力除氧器。
示例4:M-R0-10-1/2表示产水量为10m3h、级数为1级、段数为2段的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240-2019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规范.pdf
ICS27.010
P46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P
NB/T10240一2019
生物质成型 燃料锅炉房 设计 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Densified Biofuel Boiler Plants
2019-11-04 发布
2020-05-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
1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0t/h~65t/h、额定蒸汽压力为1.0MPa~2.5MPa。
2热水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7MW及以上,额定出水压力为0.7MPa~2.5MPa。
3有机热载体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7MW~20MW。
1.0.3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厂densified biofuel heating plant
以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综合体。
2.0.2区域锅炉房district boiler plant
为某个区域服务的锅炉房。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有数个企业、数个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建筑设施。
3基本规定
3.0.1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应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区域或企业总体规划和集中供热规划,做到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改建、扩建余地。
3.0.2 锅炉房所在区域宜有可靠持续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应量。
3.0.3锅炉房设计的前期调研应合理确定成型燃料种类及产地,获得相应的燃料供应协议,取得燃料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数据、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基础资料。
3.0.4锅炉房设计应采取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排放的污染物和噪声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5改建和扩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设计,应取得原有工艺设备和管道的原始资料,并应结合原有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建筑结构和运行管理经验等全面考虑,统一协调。
3.0.6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建设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房,其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
4锅炉房布置
4.1位置选择
4.1.1锅炉房位置选择应根据当地或企业总体规划、供热规划、资源分布、成型燃料供应量,并应结合选址的自然环境、建设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
4.1.2锅炉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并使热力管道和室外管网的布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2便于成型燃料贮运和灰渣的排送,并宜使上述物流与人流分开。
3扩建端宜留有扩建余地。
4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5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物、噪声和灰渣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目标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6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企业锅炉房的位置,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4.1.3锅炉房总体规划应与区域供热管线的规划和布置相协调。
4.2总平面布置
4.2.1锅炉房总平面规划应根据工艺流程、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施工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地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供热负荷统筹安排。总平面布置应以锅炉间为中心,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工艺流程顺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889-2021 利用型煤进行水基压裂液伤害评价的方法.pdf
ICS75.020
CCS E 12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889-2021
利用型煤 进行水基压 裂液伤害 评价的方法
The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for water based fracturing fluid using briquette
2021一12一22 发布
2022一03一22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雄、李晓明、成前辉、朱学光、马良、廖黔渝、徐博瑞、李春虎、候厶靖、魏振吉、袁朴、马莉丽。
内容摘抄:
利用型煤进行水基压裂液伤害评价的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型煤进行压裂液伤害评价的原理、操作方法、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评价不同水基压裂液对同批次型煤煤心伤害率的相对高低,通过比较伤害率的大小优选压裂液。本方法适用于型煤煤心,原煤煤心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72-2012岩心分析方法
NB/T10025水基压裂液敏感性评价用人工煤心制作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实验用流体
4.1标准盐水
配方为:2.0%KC1+5.5%NaC1+0.45%MgCl2+0.55%CaCl2
4.2水基压裂液
水基压裂液指以水作溶剂或分散介质配成的压裂液。示例:主要包括稠化水压裂液、水基冻胶压裂液、水包油压裂液、水基泡沫压裂液。
4.3工作液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流体。一般指与煤层伴生的地层水,无地层水可用模拟地层水(根据地层水矿化度和成分配制)或标准盐水代替。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885-2021 煤层气井固井施工设计及作业规程.pdf
ICS75.020
CCS E 13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885-2021
煤层气井 固井施工 设计 及作业规程
Cementing operation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 for coalbed methane well
2021-12-22 发布
2022-03-22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彦祺、周玉仓、郑健翔、王洪亮、初永涛、冯大鹏、崔璟、秦杜。
内容摘抄:
煤层气井固井施工设计及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行业煤层气井固井施工设计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以及煤层气井固井施工作业要求和作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能源行业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的固井施工设计及其固井施工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39油井水泥试验方法
SY/T5374.1固井作业规程第1部分:常规固井
SY/T5374.2固井作业规程第2部分:特殊固井
SY/T5412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 5467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5724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远端水平连通井remote-end horizontal connection well
由一口洞穴井与一口或者多口水平井组成,并实现远端连通,水平井提供泄流通道,洞穴井用于排采生产。
3.2洞穴井cave well
水平连通井的生产井,在煤层顶板或底板造一个洞穴,便于与水平井对接。洞穴井可以是直井,也可以是定向井。
4固井施工设计内容
4.1资料性项目
资料性项目包括:
a)封面,
b)设计人员签名;
c)审查意见;
d)目录。
4.2规范性项目
规范性项目包括:
a)基本资料;
b)施工目的及方法;
c)施工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d)套管串设计:
e)水泥浆设计;
f)水泥浆流变性计算;
g)前置液设计;
h)固井有关数据计算;
i)施工参数及压力、时间预测;
j)施工组织;
k)下套管作业要求;
l)固井施工作业流程;
m)固井施工作业风险识别;
n)安全、健康与环保要求;
o)材料计划及设备动用:
p)附件。
4.3固井施工设计格式
4.3.1资料性项目格式
4.3.1.1封面
封面(A4幅一页)格式见图A.1。
4.3.1.2设计人员及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名
施工设计责任表(A4幅一页)格式见图B.1。
4.3.1.3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A4幅一页)格式见图C.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0887-2021 煤层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技术规范.pdf
ICS75.020
CCS E 24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887一2021
煤层气藏 开发效果评价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effect evaluation
2021一12一22 发布
2022一03一22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温声明、杨秀春、穆福元、杨焦生、周科、张守仁、翟雨阳、王晓蕾。
内容摘抄:
煤层气藏开发效果 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层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产建项目完成之后,煤层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报告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6177气田开发方案及调整方案经济评价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开发效果评价development effect evaluation
对开发项目的前期决策、建设实施和生产运营等过程,以及项目目标、投资效益、影响与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的活动。
4评价依据和内容
4.1评价依据
确定评价范围(时段)、评价截止时点和整个评价期。整理评价依据的基础资料及相关报告。包括煤层及顶底板特征、储层物性、含气性及吸附、解吸特征、流体性质、压力、产能动态等数据,以及开发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投产总结报告、气藏动态监测报告,生产管理过程中其他生产经营分析和总结报告等。
4.2评价内容
气藏开发概况、地质与气藏、钻井、采气、地面工程方案与建设实施评价、生产运营评价、投资与财务效益评价、影响与持续性评价和评价结论等。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 T13-366-2021 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66-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61-2021
建筑工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1-7-30 发布2021-10-9 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8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8】2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构配件性能及主要参数;5、施工计算;6、安装与使用;7、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展鸿路85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厦门筑鑫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略)
1总则
1.0.1 为规范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与管理,确保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选型选用、安装拆除、检查验收管理。
1.0.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选用生产企业设计、制造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并由专业安装队伍进行工程安装、拆卸、检查验收和保养维护管理。
1.0.4 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attached lift scaffold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建筑结构上的架体,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建筑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安全防护、防倾、防坠和同步升降功能的施工作业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结构、升降机构、动力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装置和同步控制装置组成。
2.1.2 架体结构 structure of the scaffold body
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及架体构架组成的架体。
2.1.3 竖向主框架 vertical main frame
垂直于建筑结构外立面,并与导轨连接,主要承受和传递脚手架的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式结构件,由钢管或型钢制作,分为平面桁架、空间桁架、刚架三种结构形式。
(略)
3基本规定
3.0.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选用应符合建筑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各地域气候特点等要求。
3.0.2 生产企业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安装、保养维护等负责。
3.0.3 选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本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使用管理负总责。
3.0.4 进入施工现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略)
4 构配件性能及主要参数
4.0.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配件性能及架体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JG/T 546的规定和《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的规定。
4.0.2 构配件所用的钢管应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B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55级以上钢的规定,主受力钢管,应采用牌号不低于Q235B级的普通钢管,且应满足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符 号…………………………………………………………4
3 基本规定………………………………………………………………6
4 构配件性能及主要参数………………………………………………8
5 施工计算……………………………………….11
6 安装与使用…………………………………………………………15
6.1 安装………………………………………………………………………15
6.2 升降……………………………………………………19
6.3 拆除…………………………………………………………………………………………………………21 6.4 使用和维护保养……………………………………………………………………………21
7 检查与验收…………………………………………………………………………………………24
附录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维护保养记录表……………………26
附录B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查验收表………………………28
本标准用词说明………………………………………………….36
引用标准名录…………37
条 文说明…………………………3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CCMSA 20329-2022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生产企业评价标准.pdf
ICS91.060.20
P32团体标准
T/CCMSA20329-2022
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 楼承板 生产企业 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Manufacturers of Floor Deck for Steel Fabricated Buildings
2022-05-16 发布
2022-06-01 实施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发布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提高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品质,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促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评价。
1.0.3企业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装配式建筑fabricated 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建造的建筑。
2.0.2楼承板floor deck
施工阶段可以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并替代模板或使用阶段也参与工作的压型钢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2.0.3压型钢板profiled steel sheet
经辊压冷弯、沿板宽方向形成波形截面的成型钢板。
2.0.4闭口压型钢板flat profile
竖向肋板(腹板)与横向板件垂直、相邻两竖向肋板咬合在一起的压型钢板。
2.0.5开口压型钢板open trough profile
竖向肋板(腹板)沿板件横向张开的压型钢板。
2.0.6钢筋桁架steel-bar truss
采用钢筋焊接制成的桁架。
2.0.7钢筋桁架楼承板stee-bar truss deck
钢筋桁架与底模通过连接或预制整体组合而成,且在施工阶段承受全部施工荷载的组合承重板,分为焊接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3基本规定
3.1申请评价企业要求
3.1.1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应从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生产加工三年(含三年)以上。
3.1.2企业应具有符合相应评价等级要求的业绩。
3.1.3企业应按申报要求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3.2评价等级与评价方法
3.2.1企业的评价等级分为三个等级:特级、壹级、贰级。
3.2.2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厂建设(包括注册资本)
与管理、场地与技术装备、技术与管理人员、工程业绩、生产管理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六个单项指标。
3.2.3企业评价的每个单项指标均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对于三个评价等级,其中控制项内容相同但部分要求不同;评分项部分内容针对三个等级分别设定评价标准,并根据不同评价等级的评价标准分别评分。
3.2.4企业等级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单项评价指标中的控制项要求,三个评价等级均必须满足各等级对应的条件,不满足者则不得参与企业等级评价。
2每个单项评价指标中的评分项,应根据三个评价等级分别设定的评价标准评分。
4工厂建设与管理评价
4.1控制项
4.1.1企业申报的评价材料应包括:工厂设立的背景和条件、企业管理组织构架、管理制度等。同时企业应说明近三年的生产与销售概况,相关材料应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
4.1.2企业应明确生产工厂的环境保护要求,并应具有环境保护制度文件和环境保护达标证明文件。
4.1.3企业注册资本金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
4.1.4企业“工厂建设与管理”项目的控制项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附表A.0.1工厂建设与管理评价评分表的规定。
4.2评分项
4.2.1企业管理制度文件应完整、规范,生产管理应按制度要求执行。
4.2.2企业应明确生产工厂的体系认证情况,并应具有认证证明文件。
4.2.3企业应明确生产工厂的环境保护情况,环境保护评审应合格。
4.2.4企业应明确生产工厂的绿色节能设计与实施情况,并应说明与国家现行标准的符合程度。
4.2.5企业应明确生产工厂的烟尘与废旧物回收处理以及噪声控制实施情况,并应说明与国家现行标准的符合程度。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T/T 688-2022 逆反射术语.pdf
ICS93.080.01
R0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688—2022 代替JT/T688一2007
逆反射术语
Retroreflection vocabulary
2022-09-13 发布
2022-12-13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基础术语1
4逆反射测量几何条件术语3
5相关术语9
参考文献11
索引12
内容摘抄:
逆反射术语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与逆反射相关的基础术语、逆反射测量几何条件术语以及与逆反射有关的其他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与逆反射有关的光度学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术语
3.1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从接近人射光的反方向返回的一种反射。当人射光方向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仍能保持这种性质。
3.2逆反射元retroreflective element
产生逆反射的最小光学单元。
3.3逆反射材料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在暴露的表面或接近表面有一薄层连续的微小逆反射元的材料(如反光膜、透光膜、路面标线或标线带)。
3.4逆反射体retroreflector
具有逆反射性能的反光面或器件。
3.5发光强度系数coefficient of luminous intensity
R1逆反射体在观测方向的发光强度()与逆反射体垂直于人射光方向的平面上的光照度(E,)之比。
注1:R的单位通常用坎德拉每勒克斯(cd·x1)表示。在测量中,可以分别通过光源和接收器对应的固定入射角和观测角得到平均的R。实际上,I通常由观测体位置的光照度和其距离的平方之乘积(1=E)来确定。R,取决于被称为CEA光源的照明光谱。
注2:发光强度系数通常还用CL或SI(特殊强度)表示。
3.6逆反射系数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ion
RA发光强度系数与逆反射体的表面积之比。
注1:R的单位通常用坎德拉每勒克斯每平方米(表示。
注2:R取决于被称为CEA光源的照明光谱。
3.7线逆反射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 retroreflection
RM发光强度系数(R)与逆反射体的长度()之比。
注:R的单位通常用坎德拉每勒克斯每米
3.8逆反射亮度系数coefficient of retroreflected luminance
R观测方向的(光)亮度(L)与垂直于人射光方向的平面上的法向照度之比。
注:用于表示路面标线的R,的单位通常用毫坎德拉每平方米每勒克斯表示。
3.9(逆反射)光通量系数coefficient of(retroreflected)luminous flux
R观测方向上每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与逆反射平面上有效入射总通量中之比。
4逆反射测量几何条件术语
4.1逆反射体中心retroreflector center
逆反射体上或靠近逆反射体,用于表示逆反射体位置的点。
4.2光源点source point
照明光源被作为一个点的位置。注:在实际的系统中,光源有一定的尺寸,光源点是指其出瞳的中心。
4.3观测点observation point
代表接收器位置的点。注:在实际的系统中,接收器有一定尺寸,观测点是指人射光瞳的中心。
4.4逆反射体轴retroreflector axis
从逆反射体中心发出的一条特定的射线,如图1所示。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 T13-368-2021 福建省陶粒增强型轻质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DB
福建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13-368-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718-2021
福建省陶粒增强型轻质墙板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eramsite Reinforced Lightweight Wallboard in Fujian
2021-11-19 发布 2022-02-01 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福建省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定与应用评价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闽建科函〔2019〕4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材料;4.设计与构造;5.墙体施工;6.墙体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建远南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中建远南集团有限公司(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沉洲路东侧 1 号远南大厦五层,邮编:362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 主编单位 : 中建远南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 参编单位 : 泉州市建筑产业办
福建省柏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东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黄玉萍 王毅雄 陈贤玻 张雅玲王炎平 陈建江 徐英耀 陈志彬陈斯毅 尤萍萍 尤雄雄 段小玲欧阳蕾 苏史周 尤灿辉 陈小成
(略)
1 总 则
1. 0. 1 为规范福建省陶粒 增强型轻质墙板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非承重轻质条板内隔墙。
1. 0. 3 陶粒增强型轻质墙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2. 0. 1 陶粒 ceramisite
粘土质材料经破碎或成球后,在高温下经烧胀或烧结制成的多孔人造轻集料的总称,有页岩陶粒、淤泥陶粒、粉煤灰陶粒等。
2. 0. 2 条板 panel
长宽比不小于 2.5 的混凝土预制板。本标准中条板专指陶粒增强型轻质墙板。
2. 0. 3 轻骨料混凝土条板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panel
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和增强材料复合制成的轻质条板。
2. 0. 4 陶粒增强型轻质墙板 ceramsite reinforced lightweight wall panel
采用陶粒、水泥、硅砂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轻质混凝土为基料,内置钢筋网架,经成组立模成型、蒸压养护工艺,制成的空心或实心陶粒混凝土的条型墙板,主要用于建筑隔墙。
2. 0. 5 加强条板 reinforcing panel
物理力学性能高于普通条板的墙板,与普通条板配合使用,达到增加墙体刚度、稳定性和防止墙体开裂等作用。
2. 0. 6 企口 rabbet joint
设置于条板两侧面的榫头、榫槽及接缝槽的总称。
2. 0. 7 线(管)盒板 panel embedded wire(pipe) box
用于安装走线的墙板,预先埋好线管、盒。
3 材 料
3. 1 基本规定
3. 1. 1 生产条板的胶凝材料、集料、增强材料以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质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3. 1. 2 条板及其配套材料的技术性能检测结果和环保性能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标准的规定,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产品,进场时应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入施工现场的条板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3. 1. 3 条板隔墙的隔声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的规定,防火性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3. 1. 4 条板隔墙所采用的条板、砂浆、粘结材料、配套材料及配件,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的规定,不得对人体有害和对环境有污染。
3. 1. 5 条板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23451 的规定。
3. 2 条 板
3. 2. 1 生产条板所用原材料技术要求。
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水泥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
2 硅砂粉:应符合 JC/T 950 的规定;
(略)
4 设计与构造4.1 一般规定
4.1.1 条板隔墙应满足建筑物抗震、防火、隔声等功能要求。条板隔墙的结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单层条板用做分户墙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20mm;用做户内分室隔墙时,其厚度不宜小于90mm。
4.1.2 建筑平面宜规整,墙体不宜呈圆弧形转折。当出现有转折时,墙体构造应作特殊处理。
4.1.3 条板隔墙应支承于坚固、稳定、平整的建筑结构基层上,与主体结构梁、板、墙、柱的连接应牢固。
4.1.4 应明确条板隔墙防火、隔声、防水、防裂、防震等技术性能要求,采取相关措施。
4.1.5 条板隔墙上的孔、洞位置及尺寸应在设计时做出规定,不得随意开凿。优先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埋管、线、盒的墙板。4.1.6 条板隔墙上如需吊挂重物和设备,应在设计时考虑加固措施。
4.1.7 条板隔墙可分下列构造形式:
1 单层条板隔墙:有榫头条板拼装成整体的墙体;2 双层条板隔墙:由两层条板拼装组成的墙体;3 框架条板隔墙:金属框架与有榫头条板拼装成的墙体。4.1.8 下列情况时,不得采用条板隔墙:
1 建筑物标高士0.000 以下的墙体(地下室内填充墙除外):2 长期处于浸水的部位;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定义..................................................................................2
3 材 料........................................................................................3
3. 1 基本规定..........................................................................3
3. 2 条 板..............................................................................3
3. 3 配套材料及配件..............................................................8
4 设计与构造................................................................................14
4. 1 一般规定........................................................................14
4. 2 建筑设计........................................................................15
4. 3 结构设计........................................................................15
4. 4 构造措施........................................................................16
5 墙体施工....................................................................................20
5. 1 一般规定........................................................................20
5. 2 施工准备........................................................................21
5. 3 墙板安装........................................................................22
5. 4 门、窗框板安装............................................................26
5. 5 管、线安装....................................................................27
5. 6 装饰施工........................................................................29
5. 7 成品保护........................................................................29
5. 8 安全施工........................................................................30
5. 9 雨期施工........................................................................31
6 墙体工程验收............................................................................32
6. 1 一般规定........................................................................32
6. 2 检验批验收....................................................................33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T/T 402-2016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求.pdf
ICS03.220.20
R12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402—2016代替JT/T402一1999
公路货运站 站级标准 及建设要求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highway freight terminals
2016-12-30 发布
2017-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公路货运站主要业务功能2
5公路货运站的分类2
6站级划分3
7站址选择原则和步骤4
8站内布局原则5
9设施构成和建设要求5
10设备配备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路货运站设施面积配置参考比例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路货运站各主要部位面积计算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路货运站站内设施配置标准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路货运站设备配置要求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公路货运站设备数量计算18
内容摘抄: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货运站主要业务功能、货运站分类、站级划分、站址选择原则和步骤、站内布局原则、设施构成和建设要求、设备配备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公路货运站的规划、建设以及行业管理中的级别核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12419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站级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
GB/T13145机械式冷藏集装箱堆场技术管理要求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T28581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582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
CJJ 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公路货运站highway freight terminals
公路货运网络中组织货物集散、中转运输及相关服务,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场所。注:公路货运站具备以下特征:
a)以公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手段,可提供集疏运、仓储、信息等服务;
b)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装卸作业场所、仓储或信息服务的设施、设备;
c)具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所。
3.2设计年限design life
从货运站开始运营起,预计货运站生产规模达到设计规模的年限,通常取10年。
3.3货物处理能力handling capacity of freight
设计年限内,货运站发出与到达的货物数量(包括中转、收、发量)的总和,单位为吨(t)。
3.4货物平均堆存期average time of stock freight
设计年限内,每吨货物自进站开始至出站为止所堆存的平均时间,单位为天(d)。
3.5仓储面积employment area of warehousing
存放货物的区域所占面积之和减去外墙及固定设施所占面积后的剩余面积,单位为平方米(㎡2)。
3.6仓储有效面积effective area of warehousing
仓储面积扣除必要的通道(包括消防通道)、墙距、垛距及进行验收、备料等的面积后所剩余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3.7面积利用系数area utilization factor
仓储有效面积与仓储面积之比。
3.8高架库high-rack warehouse
利用高层货架及托盘储存货物的库房。
4公路货运站主要业务功能
4.1基本服务功能
基本服务功能应包括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集散中转和储运、运输代理、配送和信息服务,以及车辆停放服务等功能。
4.2增值服务功能
增值服务功能宜包括流通加工、包装、结算、报关报检,以及与运输生产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功能。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CECS 10155-2021 桥梁高承载力板式隔震支座.pdf
团体标准
T/CECS10155-2021
桥梁 高承载力 板式 隔震支座
High Elastomeric Seismic-isolated Plate Bearing for Bridges
2021-09-30 发布
2022-02-01 实施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布
内容摘抄:
桥梁高承载力板式隔震支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高承载力板式隔震支座(简称“支座”)的分类、结构及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竖向承载力为500kN~20000kN、设计压应力为25MPa~35MPa、水平剪切模量为2.5MPa~3.5MPa和阻尼比为12%~15%的桥梁高承载力板式隔震支座的生产、试验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1741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GB/T3077合金结构钢
C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603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RHD~100IRHD)
GB/T7759.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
GB/T776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90°剥离法
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1525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GB/T20688.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
GB/T776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90°剥离法
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1525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GB/T20688.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
GB/T20688.2橡胶支座第2部分:桥梁隔震橡胶支座
GBT20688.3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IT/T 722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支座本体bearing body
由两层以上高分子材料混合料、加劲钢板和封层钢板叠合整体固化而成的叠层结构。
3.2高承载力板式隔震支座high elastomeric seismic-isolated plate bearing
由预埋钢板、连接钢板、剪力卡榫、连接螺栓、上套筒、支座本体(叠合高分子材料混合物、加劲钢板和封层钢板)、锚固螺栓和下套筒共同组成的一种隔震支座,其设计压应力为25MPa~35MPa、水平剪切模量为2.5MPa~3.5MPa、阻尼比为12%~15%。
3.3有效承压面积effective loaded area
支座本体内部加劲钢板的平面面积。
3.4第一形状系数first shape factor
支座本体有效承压面积与单层高分子材料混合料层自由侧表面积之比。
3.5第二形状系数second shape factor
对于圆形支座,为支座本体内部加劲钢板直径与高分子材料混合料总厚度之比;对于矩形支座,为支座本体内部加劲钢板短边宽度与高分子材料混合料总厚度之比。·
3.6竖向压缩刚度compress stiffness
支座产生竖向压缩时,竖向承载压力与压缩变形量之比。
3.7水平等效刚度shear equivalent stiffness
支座产生水平剪切变形时,一个滞回曲线(荷载位移)中,连接正负位移峰值点直线的斜率。
3.8等效阻尼比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支座产生水平剪切变形时,一个荷载循环所吸收的能量与外力输人的能量之比。
3.9极限性能ultimate properties
在压剪荷载作用下,支座产生破坏、屈曲或滚翻等失效状态前能达到的最大变形能力。
3.10大变形复位性能the ability of restoration after large deformation
在压-剪荷载作用下,支座产生250%T的循环水平剪切变形后,支座水平残余变形与高分子材料混合料总厚度之比。
4符号
本标准采用的主要符号如下: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T13-370-2021 福建省柔性饰面砖应用技术标准
DB
福建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70-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720-2021
福建省柔性饰面砖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tile for decor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2022-2-1 实施 2021-11-19 发布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 2019 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函〔2019〕90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 8 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设计;6.施工;7.验收;8.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创业路8号万福中心3号楼19层,邮编:35002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建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柔性饰面砖的产品质量、设计、施工和验收,加强柔性饰面砖的工程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以柔性饰面砖为饰面系统的外墙饰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柔性饰面砖的产品质量、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福建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柔性饰面砖 flexible tile for decoration
以高分子聚合物及无机非金属骨料为主要原料,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柔韧性的轻质饰面砖,包括改性无机粉复合柔性饰面砖和改性沥青复合柔性饰面砖。
2.0.2 改性无机粉 modified inorganic powder
采用泥土(如建筑废弃泥土、山土等)、石粉、矿渣、陶瓷渣粉、石英砂、粉煤灰等无机材料,经预处理、干燥、粉磨,按配比拌和均匀,并经表面改性得到的粉料。
2.0.3 改性无机粉复合柔性饰面砖 modified inorganic powdercomposite flexible tile for decoration
以改性无机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制成,具有各种装饰效果的柔性板状饰面砖。
2.0.4 改性沥青复合柔性饰面砖 modified asphalt compositeflexible tile for decoration
以玻纤毡为胎基,用改性沥青浸渍涂盖后,表面覆以矿物粒(片)料,经压平、整切制成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柔性板状饰面砖。
2.0.5 基层 paste substrate
粘结柔性饰面砖的施工层。
2.0.6 聚合物水泥粘结剂(以下简称“粘结剂”)polymer cementadhesive
由水泥、细骨料、聚合物改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干粉砂浆。施工现场按配合比加水搅拌均匀,用于粘结柔性饰面
(略)
3 基本规定
3.0.1 柔性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本标准及设计要求。
3.0.2 柔性饰面砖、粘结剂及填缝剂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检测单位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3.0.3 柔性饰面砖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0.4 柔性饰面砖施工应在基层的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3.0.5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应具备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0.6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进行施工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记录。
4 材 料
4.1 柔性饰面砖
4.1.1 柔性饰面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4.1.1 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材 料.................................................................................... 5
4.1 柔性饰面砖..................................................................... 5
4.2 粘结剂、填缝剂............................................................. 7
5 设 计....................................................................................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平面结构设计................................................................. 8
5.3 特殊部位结构设计......................................................... 9
6 施 工.................................................................................. 12
6.1 一般规定....................................................................... 12
6.2 工艺流程....................................................................... 13
6.3 工艺做法....................................................................... 13
6.4 成品保护....................................................................... 15
7 验 收.................................................................................. 16
7.1 一般规定....................................................................... 16
7.2 主控项目....................................................................... 17
7.3 一般项目....................................................................... 17
附录 A 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19
附录 B 检验批验收记录表.......................................................... 23
本标准用词说明............................................................................ 24
引用标准名录................................................................................ 25
附:条文说明................................................................................ 2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CGS 012-2022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规范.pdf
ICS73.020
D11团体标准
T/CGS012-2022
煤矿采区 三维地震勘探 规范
3D seismic exploration general standard in coal mining area
2022-03-28 发布
2022-03-28 实施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发布
内容摘抄:
煤矿采区三维 地震勘探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目的、地质任务、仪器设备、技术设计、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解释、质量验收与评价、成果报告的编制和提交等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也可作为其他矿产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的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12950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
GB8031工业电雷管
DZ/T0069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DZ/T0215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
DZ/T0300一2017煤田地震勘探规范
DZ/T0302煤炭地质勘查图例图式
NB/T51025煤炭资源勘查工程测量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煤矿采区coal mining area
煤矿设计和生产中被划分为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
3.2横纵比aspect ratio
横向与纵向最大偏移距的比值。
3.3常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normal3 D seismic technique
小面元尺寸(5m×10m或更大)、窄方位接收(单炮接收道数一般少于1000道)、低覆盖次数(一般少于30次)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3.4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high density3 D seismic technique
小面元尺寸(5×5m或更小)、超多道全/宽方位接收(单炮接收道数一般超过2000道)、高覆盖
次数(一般大于60次)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3.5地震属性seismic attribute
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特征的物理量。
3.6地震属性技术seismic attribute technique
提取、显示、分析和评价地震属性,并利用地震属性进行目的层构造、岩性解释的技术。
3.7计价勘探面积valuation exploration area
三维地震勘探时用于费用预算的勘探面积。
4总则
4.1目的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工作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程度,为开采技术条件准备和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地质依据和保障。
4.2地质任务
4.2.1常规三维地震地质任务 常规三维地震地质任务包括:
a)查明松散层厚度,解释误差不大于2%;
b)控制主要煤层底板标高,解释误差不大于1.5%;
c)查明主要煤层中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复杂及以上地区落差8m),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30m;
d)查明采区内主要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30m;
e)查明主要煤层中直径大于等于50m的陷落柱(复杂及以上地区80m),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30m;
f)查明区内背、向斜褶曲构造,解释挠曲等其他地质现象;
g)查明区内主要煤层受小窑采空区、古河床、古隆起、岩浆岩等的影响范围;
h)预测区内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4.2.2高密度三维地震地质任务
高密度三维地震地质任务包括:
a)查明松散层厚度,解释误差不大于2%;
b)控制主要煤层底板标高,解释误差不大于1.5%;
c)查明主要煤层中落差大于3m的断层(复杂及以上地区落差5m),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20m;
d)查明采区内主要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20;
e)查明主要煤层中直径大于等于20m的陷落柱(复杂及以上地区50m),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30m;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20
21
22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