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第 92 页)

2014年版,上册,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彩色高清PDF,编辑部 编,彩色高清PDF《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 上册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编辑部 编 2014年版

出版说明
我社于2005年出版的《彩图科技百科全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公众的彩图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该书由各学科逾340位专家历时近10年编撰完成,因其原创权威的内容、独特的知识体系划分和编撰形式,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创造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科技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普及和传播的重要性愈益凸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是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青少年科普图书现状,我社在《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基础上,特别策划“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丛书。这是一套供青少年阅读的彩图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它试图以当代科学的眼光,描绘一幅关于自然世界和人造器物世界的长卷画面,让青少年读者基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总体概貌,形成合理的知识架构,掌握基本的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本套丛书根据青少年读者阅读特点和认知规律,精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条目,整理成20个主题,独立成册。每分册条目均从客观对象而非抽象概念人手,深人浅出地对条目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和探索性的描述。条目内容通过释文和示图(略)

目录
电池2
电机10
水轮机16
汽轮机22
火力发电厂28
水力发电站34
电力网40
电光源46
水利枢纽54
内燃机60
工程机械66
农业机械72
汽车78
飞机84
军用飞机90
直升机96
公路102
管道运输108
集装箱运输114

 

彩色高清PDF《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 上册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编辑部 编 2014年版已关闭评论

2014年版,下册,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彩色高清PDF,编辑部 编,彩色高清PDF《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 下册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编辑部 编 2014年版

出版说明
我社于2005年出版的《彩图科技百科全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公众的彩图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该书由各学科逾340位专家历时近10年编撰完成,因其原创权威的内容、独特的知识体系划分和编撰形式,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创造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科技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普及和传播的重要性愈益凸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是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青少年科普图书现状,我社在《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基础上,特别策划“彩图科技百科全书”丛书。这是一套供青少年阅读的彩图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它试图以当代科学的眼光,描绘一幅关于自然世界和人造器物世界的长卷画面,让青少年读者基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总体概貌,形成合理的知识架构,掌握基本的科学观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本套丛书根据青少年读者阅读特点和认知规律,精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条目,整理成20个主题,独立成册。每分册条目均从客观对象而非抽象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对条目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和探索性的描述。条目内容通过释文和示图(略)

目录

石油采炼2
橡胶8
塑料14
化学纤维20
复合材料26
建筑32
城市38
城市轨道交通46
地下工程52
给水排水设施58
垃圾处理64
制冷与空调设备70
洗衣机76
照相机82
电影88
轻武器94
火炮100
装甲车辆106
舰艇112

 

彩色高清PDF《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改变世界的电力 下册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编辑部 编 2014年版已关闭评论

CSWADI设计案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实践,彩色高清PDF,著 2015年版,彩色高清PDF《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实践:CSWADI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 2015年版

前言
建筑物是自古以来人类追求活动空间的产物,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垂直空间的追求产生了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而对水平空间的追求则产生了大跨度建筑。为了抵抗大自然的作用力,实现安全、轻巧、美观的跨越,大跨度建筑凝聚着建筑学的前沿科技,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是建筑学荣誉王冠上最闪亮的宝石之一,常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已经跨越60余个春秋。从1950年的“国营西南建筑公司”,到今天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CSWADI)”,几经搬迁,数次更名,不变的是一代代西南院人对专业的挚爱和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几代西南院人的辛勒耕耘,创造了西南院的历史。今天,当我们驻足回望,时光斑驳的光影下一段段生动的影像依旧让人温暖而感动,一件件设计作品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建院以来,CSWADI完成了近万项工程设计任务,项目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涉及海外I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构形式几乎涵盖当代国内外所有常见类型。建院之初,CSWADI就致力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的探索与设计,60年的积淀与传承、百余项不同结构形式的大跨空间结构工程探索和实践成就了CSWADI在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领域的优势。20世纪50年代设计完成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馆一重庆市体育馆,20世纪70年代设计完成国内首创61m直径轮辐式无拉环双层悬索结构的成都市城北体育馆,20世纪80年代设计完成被业界尊为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和谐典范的拱与索网组合屋盖结构四川省体育馆和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块体拼装挑篷(即“串葫芦”)的成都市体育场,一件件设计精品无不凝聚了老一辈西南院人的心血与智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大对欠发达国家的援建力度,CSWADI设计的可容纳6O000人的肯尼亚莫伊国际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及可容纳80O00人的扎伊尔共和国卡玛尼奥拉体育场等项目先后竣工投入使用,彰显了CSWADI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实力,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与欣赏。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提供了助力,CSWADI又相继完成了德阳市体育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等10余项大型空间结构设计:步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CSWADI的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又收获了新成果,先后完成了荣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的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项目、世界首例大跨度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的常州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国内已建成最大跨度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的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m的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等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作品,部分设计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8.0级特大地震,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建筑都被迫接受真实振动台上足尺试验的检验,值得欣慰的是CSWADI的设计成果全部顺利通过了此次强震的考验。六十余载征程,已成为历史,新的时代,已然来临。当我们向着百年老店目标迈进时,最不应当忘(略)

成都市城北体育馆/2
重庆市体育馆/19
成都市锦江大礼堂/19
四川川省展览馆/20
成都市白下路体育馆/21
四川川省体育馆/24
成都市体育中心体育场/33
肯尼亚莫伊国际体育中心体育场/39
肯尼亚国家体育综合设施体育馆/42
扎伊尔共和国卡马尼奥拉体育场/44
中国西南航空公司886号机库/47
拉萨贡嘎机场候机楼/49
佛得角共和国人民议会堂/51
自贡恐龙博物馆/51
成都市体育中心体育馆/52
四川川温江体育馆/52
突尼斯比塞大体育馆/53
厦门市体育发展中心体育馆/53
厦门市体育发展中心体育场/54
中国民航广汉飞行学院体育馆/54
成都市工人文化宫体育馆/55
四川川乐山体育馆/55

德阳市体育馆/58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66
埃塞俄比亚国家体育场/69
民航103厂飞机修理库/72
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馆/75
四川大学体育馆/78
珠海游泳馆/83
重庆洋河体育馆/83
尼泊尔体育设施改扩建工程/83
成都理工大学体育馆/84
绵阳南郊机场航站楼/84
铜梁龙都体育馆/85
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88
重庆奥体中心游泳馆、跳水馆/101
常州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106
常州市体育馆会展中心/114
青岛体育中心体育馆/132
青岛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138
青岛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142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145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会展馆/149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综合训练馆/158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163(略)

彩色高清PDF《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实践:CSWADI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 2015年版已关闭评论

乔长君,全彩图解电动机控制电路,彩色高清PDF,电工师傅领进门,编著 2015年版,彩色高清PDF《电工师傅领进门 全彩图解电动机控制电路》 乔长君 编著 2015年版

Foreword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因而电气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作愈来愈重要,对从事电气专业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以熟悉掌握各种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对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及故障处理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及相关资料,编写了这本全彩电动机控制电路,以供电气安装、维护、修理人员使用。
本书精挑细选了电动机控制电路一百余例,以彩色实物元件连接方式表达电动机控制电路,贴近实际,直观易懂。每例都配有彩色电气符号图和原理分析,两图对照方便读者理解元件的动作过程。
本书还包括部分电动机保护器控制电路、PLC控制电路、变频器控制电路,虽然数量有限但足以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本书还在第1章简单介绍了常用元件的结构。使得初学者更能容易看懂本书。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乔长君、赵亮、孙泽剑、马军、朱家敏、于蕾、武振忠、杨春林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目录
第1章常用元件
1-1自动空气开关1
1-2接触器1
1-3热继电器2
1-4熔断器3
1-5按钮3
1-6行程开关4
1-7时间继电器4
1-8中间继电器5
1-9过流继电器5
1-10速度继电器6
1-11电抗器6
1-12自耦变压器6
1-13频敏变阻器7
1-14电动机保护器7
1-15可编程控制器8
1-16变频器8
第2章起动电路10
2-1点动正转起动电路10

2-2停止优先的正转起动电路.12
2-3起动优先的正转起动电路14
2-4旋钮开关组成的正转起动电路16
2-5带指示灯的自锁功能的正转起动电路18

2-6单按钮控制单向起动电路20
2-7点动正反转起动电路22
2-8简单的正反转起动电路24
2-9接触器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26
2-10带指示灯的接触器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28
2-11按钮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30
2-12带指示灯的按钮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32
2-13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34
2-14旋钮开关连锁正反转起动电路36
2-15定子回路串人电阻手动降压起动电路(1)38
2-16定子回路串人电阻手动降压起动电路(2)40
2-17定子回路串人电阻自动降压起动电路(1)42
2-18定子回路串人电阻自动降压起动电路(2)44
2-19定子回路串入电阻手动、自动降压起动电路46
2-20定子回路串人电抗器手动降压起动电路(1)48
2-21定子回路串人电抗器手动降压起动电路(2)50(略)

乔长君,全彩图解电动机修理技能,彩色高清PDF,电工师傅领进门,编著 2015年版,彩色高清PDF《电工师傅领进门 全彩图解电动机修理技能 》乔长君 编著 2015年版

前言

电动机作为电气设备的主要拖动设备,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从事电动机维护、管理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平时学什么、出现故障怎样判断、找到故障怎样处理,是每个电动机修理人员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只有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在生产实际妥善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关键时刻才能有所作为。基于这种思路,我们总结多年来从事电动机维修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电气技术的新发展并参考大量资料,编写了本书。
本书采用大量彩色实景图片,完整展现了电动机修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常用工具与仪表、电动机修理的基本知识、电动机的故障处理、电动机重绕、嵌线范例共5个方面。本书内容起,点低,注重实用,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在内容选取上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所选问题力求贴近实际,并突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通俗性。本书着重以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必备操作技能为主线,避免了一些涉及繁琐理论与技术的内容,浅显易懂。
②针对性。本书所选实例都是电动机修理经常遇到的知识和技能,剔除了繁琐的推理和修饰性语言,以问答的形式将维修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解答。
③完整性。本书虽然以个别范例出现,但仍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兼顾电动机维修技能的各个方面。
本书由乔长君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孙泽剑、王岩、葛巨新、张城、郭建、朱家敏、于蕾、武振忠、杨春林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目录

第1章常用工具与仪表1
1.1常用工具的使用1
1.1.1通用工具的使用1
1.1.2测量工具10
1.1.3专用工具12
1.2电工仪表15
1.2.1工具仪表15
1.2.2显示仪表19
第2章电动机修理的基本知识22
2.1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22
2.1.1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22
2.1.2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23
2.1.3铭牌24
2.1.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25
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26
22.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26
2.2.2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31
2.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33
2.3绕组的基本知识36
2.3.1绕组常用概念36
2.3.2绕组的分类37
2.3.3电动机修理常用名词术语38
2.4常用绝缘材料40
2.4.1浸渍漆40
2.4.2浸渍纤维材料43
2.4.3电动机常用层压制品45
第3章电动机的故障处理49
3.1故障查找49
3.1.1故障原因49
3.1.2查找方法53
3.2绕组故障的处理59
3.2.1线圈槽口接地故障的处理59
3.2.2线圈端部短路的处理60
3.2.3线圈端部断路的处理61
3.3机械检修61
3.3.1电动机拆除61
3.3.2电动机装配62
3.3.3滚动轴承的检修64
第4章电动机重绕72
4.1旧绕组拆除72
4.1.1绕组拆除72
4.1.2填写原始记录卡73
4.2接线图的画法74
4.2.1三相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展开图的画法.74
4.2.2三相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布线接线图的画法76(略)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397-94
交流输出稳定电源
1994-08-23发布 199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发布

JB T 7397-1994,交流输出稳定电源,JB/T 7397-1994 交流输出稳定电源

内容摘抄: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输出稳定电源(以下简称电源设备)的术语、技术性能和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出交流功率的稳定电源设备。不适用于测量用电源设备。
2引用标准
GB4793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3术语
3.1源
Source
电能的来源点。它在本标准中描述电源设备的输入。
3.2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
来自电源设备外部而影响其性能的任何量。
3.3稳定Stabilization
依靠电源设备内部措施来减小影响量变化对其输出量影响的一种作用。
3.4稳定方式Mode of stabilization
3.4.1交流电压(电流)稳定A.C.voltage(current)Stabilization
以交流输出电压(电流)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注:交流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可以是针对其方均根值、华值或整流的平均值。
3.4.2波形稳定Waveform stabilization
控制交流电压(电流)瞬时值,以获得期望的电压(电流)波形的一种稳定方式。
3.4.3频率稳定Frequency stabilization
以输出频率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3.4.4相角稳定Phase angle stabilization
使交流输出电压相对其参比电压的相位保持在规定的相移值范围内的一种稳定方式。
3.5稳定电源,稳定电源设备Stabilized power supply
从源取得电能,输出一种或几种稳定电量的设备。
(略)
4标志
下列内容应永久地标注在电源设备上:
a.制造厂名称;
b.型号;
c.序号;
d.输出规格: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的额定值或额定值范围,相数;
e.输入规格:源电压、电流和频率的标称值,相数;
f.保护类别。
电源设备上标注的形式,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术语1
4标志12
5定额和性能12
6除射频干扰(R.F.I)以外的试验18
7射频千扰(R.F.I)…30
附录A交流输出稳定电源传导型电磁干扰(EMI)的参比电平和测量31
附录B交流输出稳定电源除射频干扰以外的一般试验方法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国网技术学院,彩色高清PDF,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编 2015年版,彩色高清PDF《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 》国网技术学院 编 2015年版

前言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为切实提高电网设备状态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确保状态检测工作规范、扎实有效开展,公司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委托国网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状态检测人员技术集中培训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确保后续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专家编写了《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丛书。
本丛书编写坚持系统、精炼、实用、配套的原则,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步实施。目前已完成《红外热像检测》《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开关柜暂态地电压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GIS特高频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SF。气体检测》六个分册,每个分册主要由学习任务、练习题库作业指导书、技能操作考核、检测报告、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组成。
本丛书是在国网技术学院两年集中培训试用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形成的任务导向型培训教材,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状态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的结晶。本丛书可供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及培训使用,也可作为电力职业院校教学及新入职员工培训的参考资料。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4月

目录
任务一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基本原理1
一、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的基本介绍2
二、测量方法3
三、信号取样装置及方式6
四、相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法12
任务二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带电检测仪现场操作18
一、仪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8
二、仪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20
三、现场测试应满足的要求21
四、参考设备的选择22
五、现场带电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22
六、数据记录及试验报告编制24

任务三
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测试数据分析及设备状态诊断27
一、试验数据分析方法27
二、典型案例分析29
附录A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练习题库39
附录B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作业指导书52
附录C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61
附录D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带电检测报告68
附录E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69
参考文献72

彩色高清PDF《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 》国网技术学院 编 2015年版已关闭评论

国网技术学院,开关柜暂态地电压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彩色高清PDF,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编 2015年版,彩色高清PDF《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开关柜暂态地电压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国网技术学院 编 2015年版

前言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为切实提高电网设备状态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确保状态检测工作规范、扎实、有效开展,公司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委托国网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状态检测人员技术集中培训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为确保后续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专家编写了《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丛书。
本丛书编写坚持系统、精炼、实用、配套的原则,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步实施。目前已完成《红外热像检测》《电容型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测量》《开关柜暂态地电压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GIS特高频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SF。气体检测》六个分册,每个分册主要由学习任务、练习题库作业指导书、技能操作考核、检测报告、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组成。
本丛书是在国网技术学院两年集中培训试用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形成的任务导向型培训教材,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状态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的结晶。本丛书可供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及培训使用,也可作为电力职业院校教学及新入职员工培训的参考资料。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4月

目录

任务一高压开关柜基础知识1
一、高压开关柜的定义2
二、高压开关柜的组成2
三、高压开关柜的分类2
四、高压开关柜的结构特点3
五、高压开关柜故障分类4
六、高压开关柜放电检测的重要性5
任务二局部放电及其检测技术基础知识7
一、局部放电的定义7
二、局部放电伴随的现象7
三、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8
四、局部放电的分类8
五、局部放电的检测技术9
任务三暂态地电压和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检测技术13
一、基础知识13
二、暂态地电压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15
三、暂态地电压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6
四、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9
五、声电联合检测的有效性验证22
任务四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技术24
一、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的分析技术24
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数据分析技术31
三、综合分析流程32
四、暂态地电压检测中的管理问题32
任务五暂态地电压现场测试工作规范35
一、检测仪器要求35
二、检测人员要求36
三、工作安全要求36
四、工作条件要求37
五、检测周期要求37
六、检测工作准备37
七、检测部位37
八、检测步骤38
九、数据分析方法39
任务六典型案例剖析40
一、案例一40
二、案例二43
三、案例三46(略)

 

彩色高清PDF《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开关柜暂态地电压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国网技术学院 编 2015年版已关闭评论

2016年版,定制家具五金连接件使用手册,彩色高清PDF,霍泰安 编著,彩色高清PDF《定制家具五金连接件使用手册》 2016年版 霍泰安 编著

自序

自人类文明开始,家具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家具行业也成为历史最为悠久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人类历史跨入现代社会,家具也发展出一个新的分支一现代家其。基于外观及功能实现等需求日益增大,现代家具逐步采用五金材质的部件,由此宣告一个新行业一家具五金行业的诞生。
业内人士皆知,连接件是家具的核心结构部件之一,在实现家具的造型与使用功能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家具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也许是机缘巧合,安帝斯智能家具组件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款产品就是连接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家具连接件生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虽然公司也生产过其他产品,但唯有连接件产品生产,公司始终不渝地坚守,这蕴含着广大安帝斯人的执着与产业情怀,并且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中国家具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迈进现代家具生产门槛,同时期国内外家具市场呈并喷式增长,促成家具五金件的生产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涌现出无以计数的良莠不齐的家具五金加工厂。市场上产品杂乱无章,各企业按自己的标准推出产品。以连接件为例,本应该是统一规格的某款产品,市场上却出现不同装配尺寸、不同材质、不同表面要求等数十个规格,这种被动性的配件供应模式严重阻碍家具企业的创新,同时也制约了家具五金产业的有序发展。
1996年,我在家乡顺德创立了广东安帝斯智能家具组件有限公司,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占地33000平方米的在全国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家具五金生产企业。安帝斯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大型的家具五金“产、学、研”中心。20多年来,安帝斯始终专注于连接件产品的制造,为行业出力责无旁贷,巨大的使命感促使安帝斯挺身而出,为行业呐喊,把规范市场、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己任。凭借深厚的积累和强大的综合实力,成为《GB/T28203一2011家具用连接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主起草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及广东省名牌产品等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当今,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各行业深受影响。国内家具五金连接件行业管理水平低下,流程、标准不规范,品牌意识薄弱,低价低质等恶性竞争屡见不鲜,产业(略)
第1章五金连接件概述1
1.1五金连接件的定义与分类1
1.1.1五金连接件的定义1
1.1.2产品分类1
1.2家具五金连接件的发展历史2
1.2.1中国传统家具五金的发展2
1.2.2国外传统家具五金的发展5
1.2.3传统家具结构形式与连接件9
1.2.4现代家具五金连接件的起源与发展10
1.2.5现代连接件解析13
1.3五金连接件的国内外现状15
1.4五金连接件在当今家居产品中的作用16
1.4.1家具结构设计的灵魂16
1.4.2实现家具拆装性的基础17
1.4.3家具智能化发展的保障17
1.5家具五金连接件未来的发展方向17
1.5.1总的趋势18
1.5.2典型家具五金的发晨方向18
1.6本章小结19
第2章家具五金标准化的建设20
2.1标准化的概述20
2.1.1标准化的概念20
2.1.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20
2.1.3家具五金标准化的意义21
2.2定制家具五金标准化的现状22
2.2.1家具五金名词术语和定义的不规范22
2.2.2产品分类的不规范22
2.2.3家具五金的技术要求与检验的不规范22
2.3定制家具五金标准化内容及趋势26
2.3.1家具五金标准化的内容26
2.3.2家具五金标准化的趋势26
2.4本章小结27
第3章定制企业五金使用的规范与标准28
3.1定制家具及定制企业的发展现状28
3.1.1定制家具的发展历程28
3.1.2定制家具的发展现状29
3.1.3定制家具企业实现产业突国路径30
3.2在五金使用方面定制企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34
3.2.1五金在定制企业中主要存在的设计问题34
3.2.2五金在定制企业中的管理问题34
3.3五金在定制家具产品中的使用规范与标准34
3.3.1人机工程设计准则34
3.3.2“32mm系统”36
3.3.3板材与连接件39
3.3.4连接件孔位的系统排布40
3.3.5连接件孔位加工设各及技术要求44
3.4如何建立设计系统中五金配件的数据库45
3.4.1五金配件数据库的数据分类46
3.4.2五金配件数据库数据模型的建立47
3.4.3五金配件企业编码的编制47
3.4.4连接件孔位在软件中的表达49
3.5五金数据库与设计系统其他模块的配合说明50
3.5.1五全数据库与旁板模块的配合51
3.52五金数据库与踢脚板模块配合54
3.5.3五全数据库与背板模块配合56
3.5,4五金数据库与顶板、底板模块配合61
3.5.5五金数据库与层板模块配合63
3.5.6五全数据库与抽屉摸块配合64
3.6本章小结69
第4章家具安装环节五金的使用规范与标准70
4.1定制家具的安装环节及其特点70
4.2如何正确使用五金和提高安装的速度70(略)

 

ICS53.100
P9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153.2-2021
代替JB/T7153.1-1993,JB/T7153.2一1993
土方机械 轮胎式推土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Earth-moving machinery-Wheeled dozer-Part 2: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 T 7153.2-2021,土方机械,第2部分:技术条件,轮胎式推土机,JB/T 7153.2-2021 土方机械 轮胎式推土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内容摘抄:

前言
B/T7153《土方机械轮胎式推土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2部分:技术条件:
一第3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B/T715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B/T7153.1一1993《轮胎式推土机基本参数》和B/T7153.2一1993《轮胎式推土机
技术条件》。本部分以B/T7153.2一1993为主,整合了B/T7153.1一1993的内容,与B/T7153.1一
1993和JB/T7153.2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B/T7153.1一1993的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见JB/T7153.1一1993的第1章):
一一修改了B/T7153.2一1993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JB/T7153.2一1993的第1章):
一一修改了B/T7153.1一1993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轮胎式推土机的定义(见第3章,JB/T7153.1一1993的第3章):
一一修改了B/T7153.1一1993的基本参数(见第4章,JB/T7153.1一1993的第4章):
一一修改了要求(见第5章,JB/T7153.2一1993的第3章):
一一增加了轮胎式推土机最大行驶速度的要求(见5.2.6):
一一删除了大修时间的要求(见B/T7153.2一1993的3.2.12和3.2.13):
一一修改了液压系统清洁度的要求(见5.2.4,JB/T7153.21993的3.2.9):
一一修改了制动系统的要求(见5.2.7,B/T7153.2一1993的3.3.1):
一一修改了可靠性指标(见5.2.8,B/T7153.2一1993的3.2.11):
一一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第7章,JB/T7153.2一1993的5.1.1):
一一删除了周期检验项目(见JB/T7153.2一1993的5.1.2):
一一修改了型式检验(见7.2,JB/T7153.2一1993的5.1.3,5.2和5.3):
一一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见第8章,B/T7153.2一1993的第6章):
一一删除了质量保证(见B/T7153.2一1993的第7章)
一一修改了附录A(见附录A,B/T7153.2一1993的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合肥宝发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佼、韩嫔、莫志远。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153.1-1993:
—JB/T7153.2-1993。

1范围
B/T7153的本部分规定了轮胎式推土机的术语和定义、参数、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小于75kW的轮胎式推土机(以下简称推土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419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振动的试验室评价
GB/T 8498土方机械基本类型识别、术语和定义
GB/T8590土方机械推土机术语和商业规格
GB/T8593.1土方机械司机操纵装置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8593.2土方机械司机操纵装置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2部分:机器、工作装置和附件的特殊符号
GB/T8595土方机械司机的操纵装置
GB/T14039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16710土方机械噪声限值
GB/T16936土方机械发动机净功率试验规范
GB20178土方机械机器安全标签通则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GB/T21152土方机械轮式或高速橡胶履带式机器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2358土方机械防护与贮存
GB/T25602土方机械机器可用性术语
GB/T25622土方机械司机手册内容和格式
GB25684.1土方机械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25684.2土方机械安全第2部分:推土机的要求
GB/T28239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料消耗率限值及试验方法
B/T5946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B/T5947工程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B/T7153.3土方机械轮胎式推土机第3部分:试验方法
B/T9725土方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14202轮胎式推土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失效分类及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8498、GB/T8590和GB/T256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轮胎式推土机wheeled dozer
自行的轮胎式机械,其工作装置可安装推土装置,通过机器的前进运动进行铲土、推移和平整物
料,也可安装用于产生推力或牵引力的附属装置。
4参数和型号
4.1主参数
推土机以发动机额定功率作为主参数。
4.2基本参数
推土机的基本参数参见表A1。
4.3型号
推土机的型号应符合B/T9725的规定,或由制造商自行确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参数和型号2
4.1主参数.2
4.2基本参数2
4.3型号…2
5要求….2
5.1一般要求2
5.2性能要求2
5.3安全要求3
5.4环保及舒适性要求.3
6试验方法3
7检验规则…3
7.1出厂检验.3
7.2型式检验,4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4
8.1标志…4
8.2随机文件4
8.3包装4
8.4运输4
8.5贮存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推土机基本参数5
表A.1推土机的基本参数.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B/T 7153.2-2021 土方机械 轮胎式推土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已关闭评论

9787541679506,DBJ53/T-61-2013,云南省,云南省安装定额,公共篇,消耗量定额,通用安装工程,《 云南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公共篇》.pdf

前言:
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2013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编制大纲》的要求,《云南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组在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云南省2013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系列”之-,编号为DB53/T一63一2013。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负责管理,标准定额处负费具体内容的解释。各弟位在执行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标潍定额处反馈。

内容目录:

第一篇金属结构工程
第一章建筑金属结构工程
说明(9)
工程量计箅规则(11)
一、型钢构件制作安装(15)
1.型钢构件制作
(1)实腹钢柱、粱制作(15)
(2)空腹钢柱、梁制作(16)
(3)箱形柱、梁制作(17)
(4)圆形柱、梁制作(18)
2.型钢构件安装(19)
(1)钢柱安装(19)
(2)钢梁安装(20)
二、钢遛架、钢托架制作安装(23)
1.钢壁架、钢托架制作(23)
2.翔屋架、托架安装(26)
(1)钢屋架拼装(26)
(2)钢屋架安装(26)
(3)钢托架安装(27)
三、钢支撑、钢澳条、钢墙架制作安装(31)

1.钢支撑、钢檩条、钢墙槃制作(31)
2.钢支撑、翔檩条、钢墙架安装(34)
(1)钢墙架、钢檩条安装(34)
(2)钢支撑安装(35)
四、钢平台、钢梯子、钢栏杆制作安装(39)
1.钢平台、钢梯子、钢栏杆制作(39)
2.钢平台、钢梯子、钢栏杆安装(42)
五、压型钢板楼钣、墙板制安(45)
六、其他小型金属构件制安(9)
1.其他小型金属构件制作(49)
2.其他小型金属构件安装(50)
七、钢屋架、硼托架制作平台摊销(53)
八、金属构件运输(57)
第二章工艺金属结构工程说明(61)
工程量计算规鬨(62)
一、桁架、管廊、设备框架制安(67)
二、联合平台制安(77)
三、设备支架制安(87)
四、烟囱、烟道制安(93)
五、漏半、料仓制安(99)
六、火炬及排气筒制安(107)
1.火炬、排气筒筒体制作组对(107)

2.火矩、排气筒型钢塔架现场制作组装(109)
3.火炬、排气筒钢管塔架现场制作组装(111)
4.火炬、排气筒整体吊装(113)
(1)风缆绳式火炬排气简(113)
(2)塔架式火炬排气筒(114)
5.火矩头安装(116)
七、型钢圈制作(121)
1角钢圈制作(121)
2.槽钢圈制作(123)
3.扁钢圈制作(124)
4.型钢授制胎具(126)
(1)角钢、偏钢(126)
(2)槽钢、工字钢(128)
第二篇刷油防腐绝热工程说明(133)
第一章建筑防腐耐酸工程说明(137)
本章工程量计算规则(138)
一、整体面层防腐(141)
二、隔离层防腐(151)
三、平面痼块面层防腐(155)
四、池、沟、槽砌块料防腐
五、耐酸防腐涂料(173)
第二章金属结构刷油及防腐蚀涂料工程
第一节除锈工程说明(179)
一、除锈工程
1.手动除锈(180)
2.动力工具除锈(182)
3.喷射除锈(183)
4.抛丸除锈(189)

5.化学除轿(190)
第二节涮油工程说明(193)
二、刷油工程
1.管道涮油(194)
2.设备与矩形管道刷油(199)
3.金属结构涮油(205)
(1)一般钢结构(205)
(2)管廊钢结构(209)
(3)钢板、钢管及型钢制钢结构(214)
4.铸铁管、暖气片刷油(218)
5.灰面涮油(220)
6.玻璃布、白布面刷油(225)
7.麻布面、石棉布面刷油(229)
8.气柜油(234)
9.玛蹄脂面涮油(237)
10.喷漆(238)
11.厚浆型耐热漆(242)
12.氯化橡胶漆(244)
13.丙烯酸(245)
第三节防腐蚀涂料工程说明(249)
三、防腐蚀涂料工程(250)
1.防火涂料(250)
(1)喷涂防腐防火涂料(252)
(2)防火涂料(253)
(3)涂抹防火(254)
(4)防火堵料(256)
(5)电缆沟防火阻隔墙(257)
2.漆酚树脂漆(262)
3.聚氨酯漆(267)
4,环氧、酚醛树脂漆(271)
5.冷固环氧树脂漆(276)
6.环氧呋喃树脂漆(280)
7,酚醛树脂漆(287)
8.氯磺化聚乙烯漆(291)
9.无机富锌漆(294)
10.过氯乙烯漆(301)
11.环氧银粉漆(304)

12.KJ-130涂料(306)
13.红丹环氧防锈漆、环氧磁漆(311)
14.弹性聚氨贛漆(315)
15.H87防腐涂料(316)
16.H8701防腐涂料(317)
17.硅酸锌防腐蚀涂料(318)
18.DF(NSJ)特种防腐涂料(319)
19.DF(NSJ)一亚特种涂料(319)
20,通用型仿瓷涂料(319)
21.T0树脂漆涂料(320)
22.防静电涂料(325)
23.涂料聚合次(326)
24.埋地管防腐(328)
25.环氧煤沥青防腐(329)
(1)钢管环氧煤浙青一底两面(329)
(2)钢管环氧煤沥青漆玻璃布每增一油一布(330)
第四节手工糊衬玻璃钢工程说明(333)
四、手工糊衬玻璃钢工(334)
1.上.环氧树脂玻璃钢(334)
2.环氧、酚醛玻璃钢(335)
3.环氧、呋喃玻璃钢(337)
4.酚醛树脂玻璃钢(338)
5,环氧煤焦油玻璃翔(340)
6.酚醛、呋喃玻璃钢(342)
7.YJ型呋喃树脂玻璃钢(343)
8.聚酯树脂玻璃钢(345)
9.漆酚树脂玻璃钢(346)
10.各种玻璃钢聚合(347)
第五节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说明·(351)
五、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352)
1.热硫化硬豫胶衬里(352)
2.热硫化软橡胶衬里(356)
3.热硫化软、硬胶板复合衬里(358)
4.预硫化橡胶衬里(359)
5.自然硫化橡胶衬里(359)
6.五米长管段热硫化橡胶衬里(360)

7.软聚氯乙烯板衬里(360)
第六节衬铅及糖铅工程说明(363)
六、衬铅及捕铅工程(364)
1.衬铅(364)
2.擅铅(365)
第七节喷镀(涂)工程说明(369)
七、喷镀(涂)工程(370)
1.喷铝(370)
2.喷钢(371)
3.喷锌(371)
4.喷铜(373)
5.喷塑(374)
第八节耐酸砖、板衬里工程说明(377)
八、耐酸砖、板衬里工程(378)
1.硅质胶泥砌块材(378)
(1)230mm厚耐酸砖(230X113×65)(378)
(2)113mm厚耐酸砖(230×113×65)(379)
(3)65mm厚前酸砖(230×113×65)(381)
(4)附酸板(100X50X10)(382)
(5)耐酸板(75X75×10)(384)
(6)耐酸板(100×100×10(385)
(7)耐酸板(150X70X10)(387)
(8)耐酸板(150X75X10)(388)
(9)㎡酸板(150X75X15)(390)
(10)耐酸板(150X75×20)(391)
(11)耐酸板(150×75×25)(393)
(12)耐酸板(180X90X20)(394)
(13)耐酸板(180X110X10)(396)
(14)耐酸板(180X110X15)(397)
(15)耐酸板(180X110X20)(399)
(16)耐酸板(180X110X25)(400)
(17)耐酸板(180X110X30)(402)
(18)耐酸板(180×110×35)(403)
(19)耐酸板(200×100×15)(405)
(20)耐酸板(200X100×20)(406)

(21)耐酸板(200X100×25)〈408)
(22)球酸板(200X100X30)(409)
(23)球酸板(150X150X15)(411)
(24)耐酸板(150X150×20)(412)
(25酥酸板(150×150X25)(414)
(26)耐酸板(150X150×30)(415)
(27)耐酸板(150×150×35)(417)
2.树脂胶泥砌块材(418)
(1)230mm厚耐酸砖(230×113×65)(418)
(2)113mm厚耐酸砖(230×113×65)(420)
(3)65mn厚耐酸砖(230X113×65)(421)
(4)耐酸板(100X50X10)(423)
(5)耐酸板(75X75×10)(424)
(6)耐酸板(100×100X10)(426)
(7)耐酸板(150X70X10)(427)
(8)耐酸板(150X75X10)(429)
(9)耐酸板(150X75X15)(430)
(10)耐酸板(150×75×20)(432)
(11)耐酸板(150×75×25)(433)
(12)耐酸板(180X90X20)(435)
(13)耐酸板(180X110×0)(436)
(14)耐酸板(180X110×15)(438)
(15)耐酸板(180×110X20)(439)
(16)耐酸板(180×110×25)(441)
(17)时酸板(180X110×30)(442)
(18)耐酸板(180X110×35)(444)
(19)翻酸板(200×100X15)(445)
(20)跗酸板(200X100×20)(447)
(21)耐酸板(200X100X25)(448)
(22)耐酸板(200×100×30)(450)
(23)耐酸板(150X150X15)(451)
(24)耐酸板(150X150X20)(453)
(25)耐酸板(150×150×25)(454)
(26)耐酸板(150X150×30)(456)

(27)耐酸板(150X150×35)(457)
3.聚霸树脂胶泥撕块材(459)
(1)230mna厚耐酸砖(230×113X65)(459)
(2)113mm厚耐酸砖(230×113×65)(460)
(3)65mm厚酎酸转(230×113X65)(462)
(4)耐酸板(100X50×10)(463)
(5)谢鞍板(75×75×10)(65)
(6)时酸板(100X100X10)(66)
(7)耐酸板(150X70X10)(468)
(8)耐酸板(150×75X10)(469)
(9)耐酸板(150×75×15)(471)
(10)耐酸板(150X75X20)(472)
(11)耐酸板(150×75×25)(474)
(12)耐酸板(180×90×20)(475)
(13)耐酸板(180×110×10)(477)
(14)耐酸板(180×110×15)(478)
(15)耐酸板(180×110×20)(480)
(16)耐酸板(180×110×25)(481)
(17)耐酸板(180X110X30)(483)
(18)耐酸板(180×110×35)(484)
(19)耐酸板(200X100X15)(486)
(20)耐酸板(200X100×20)(487)
(21)耐酸板(200X100×25)(489)
(22)耐酸板(200×100X30)(490)
(23)耐酸板(150X150X15)(492)
(24)耐酸板(150X150X20)(493)
(25)耐酸板(150×150×25)(495)
(26)耐酸板(150X150X30)(496)
(27)耐酸板(150×150X35)(498)
4.环氧煤焦油胶泥砌块材(499)
(1)113mm厚耐骏砖(230×113×65(499)
(2)65mm擇耐酸砖(230×113×65)(501)
(3)耐酸板(100×50X10)(502)
(4)耐酸板(75×75×10)(504)

(5)耐酸板(100×100×10)(505))
(6)酸酸板(150X70X10)(507)
(7)耐酸板(150X75X10)(508)
(8)耐酸板(150X75X15)(510)
(9)耐酸板(150X75X20)(511)
(10)时酸板(150X75X25)(513)
(11)耐酸板(150X90×20)(514)
(12)耐酸板(180X110×10)(516)
(13)耐酸板(180X110X15)(517)
(14)耐酸板(180X110X20)(519)
(15)耐酸板(180×110X25)(520)
(16)酎酸板(180X110X30)(522)
(17)醚酸板(180×110×35)(523)
(18)耐酸板(200X100X15)(525)
(19)耐酸板(200X100X20)(526)
(20)耐酸板(200X100X25)(528)
(21)耐酸板(200X100X30)(529)
(22)耐酸板(150X150X15)(531)
(23)耐酸板(150X150X20)(532)
(24)耐酸板(150×150X25)(534)
(25)耐酸板(150X150X30)(535)
(26)耐酸板(150X150X35)(537)
5,酚醛树脂胶泥砌授渍石墨板(538)
6.硅质胶泥球面(540》
7.表面涂刮鳞片胶泥(540)
8.衬石墨管接(541)
9.铺衬石棉板(541)
10.耐酸砖板衬砌体热处理(542)
11.特种抹面(542)
第九节管道补口补伤工程说明(547)
九、管道补口补伤工程(548)
1.煤沥青普通防腐(548)
2.环氧煤沥青加强防腐(550)
3.环氧煤沥青特伽强防腐(553)
4.氯磺化聚乙烯漆(555)
5.聚氨酯漆(564)
第十节阴极保护及牺性阳极说明(579)

十、阴极保护及牺牲阳极(580)
1.恒电位仪及电气连接安装(580)
2.检查头、通电点制作安装(581)
3.阳极接地与均压线安装(582)
4.牺牲阳极安装(583)
5.长效参比电极安装(583)
6.测试桩安装(584)
第三章绝热工程说明(587)
了程量计算规则(589)
一、屋面保温隔热工程(593)
二、天棚保温隔热工程(599)
二三、墙、柱面保福隔热工程(603)
四、楼地面保温隔热工程(607)
五、硬质瓦块安装(613)
六、泡沫玻璃瓦块(管道)安装(625)
七、泡沫玻璃瓦块(设备)安装(635)
八、泡沫玻璃板(设备)安装(641)
九、纤维类制品(管壳)安装(647)
十、纤维类制品(板)安装(657)
十一、泡沫塑料沉块安装(665)
十二、泡沫塑料板安装(677)
十三、毡类制品安装(688)
十四、棉席(被)类制品安装(697)
十五,纤维类散状材料安装(709)
十六、聚氨酯泡沫喷涂发泡安装(717)
十七、硅酸盐类涂抹料(管道)安装(721)
十八,硅酸盐类涂抹料(设备)安装(725)
十九、楷铝箔离心玻璃棉安装(729)
1.带铝箔离心玻璃棉管亮安装(管道)(729)
2带铝箔离心玻璃棉板安装(设备)(736)
3.带铝箔离心玻璃棉板安装(风管)(740)
二十、地面铺橡胶板、石棉布(743)
二十一、硅酸盐类涂抹材料(阀门法兰)安装(747)
二十二、复合硅酸铝绳安装(753)

二、防潮层、保护层安装(757)
一十四、金属保福盒、托盘、钩钉制作安装(777)
二十五、橡塑保温管(板)安装(777)
1.管道橡塑保温管(板)(777)
2.设备橡塑保福管(板)(787)

二六、橡塑保温套管安装(791)
附录主要材料损耗率表(795)

ICS23.120
L33
备案号:23052一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404-2008
代替JB/T5404一1991
仪表用交流风机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 A.C.axial fans
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 T 5404-2008,仪表用交流风机,技术条件,JB/T 5404-2008 仪表用交流风机技术条件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代替B/T5404一1991《复印机用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B/T5404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将“复印机用”修订为“仪表用”:
—风机的使用环境温度修订为:40℃~+55℃:
—删除了不推荐使用的额定电压和频率:
—取消了风机的风量、动平衡和预期寿命要求:
一增加了风机的稳态加速度、长霉和盐雾三项环境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徐秋玲、于振教、周志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5404-199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仪表用交流风机(以下简称风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控制设备、电子设备和其他仪器仪表中作为冷却装置的风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0780:1997)
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5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和导则:稳态加速度(idt IEC60068-2-7:1986)
GB/T2423.16—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idt IEC60068-2-10:1988)
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qvEC60068-2-11:1981)
GB/T2658一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2828.】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1S02859-1:1999,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7345一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3.1工作条件
3.1.1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40℃~+55℃:
b)相对湿度:30%一90%:
c)大气压:75kPa~106kPa.
3.1.2额定电压与频率
a)额定电压:220V±22V、110V±11V;
b)额定频率:50Hz±0.5Hz。
3.2外观
风机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锈蚀、毛刺和裂纹。涂覆层应牢固均匀,不应有气泡、流浆或剥落,铭牌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脱落。
3.3外形及安装尺寸
风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4运转

(略)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条件
所有试验若无其他规定均应在GB/T2658一1995中5.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4.2外观
风机外观的检查采用放大倍数为5倍~10倍的放大镜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结果应符合3.2
的规定。
4.3外形及安装尺寸
风机外形及安装尺寸用能保证尺寸精度的量具检验,其结果应符合3.3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技术要求1
3.1工作条件…1
3.2外观1
3.3外形及安装尺寸1
3.4运转1
3.5接插件、引出线.2
3.6噪声2
3.7输人功率.…2
3.8工作电流,2
3.9堵转电流,2
3.10低压起动…,2
3.11额定转速和转向…2
3.12温升2
3.13绝缘电阻2
3.14绝缘强度…2
3.15匝间绝电强度.2
3.16高温.2
3.17低温,3
3.18恒定湿热.3
3.19振动3
3.20冲击3
3.21稳态加速度(适用时)3
3.22长霉(适用时)3
3.23盐雾(适用时)3
3.24寿命.…3
3.25重量3
4试验方法3
4.1试验条件3
4.2外观3
4.3外形及安装尺寸3
4.4运转.3
4.5接插件、引出线3
4.6噪声4
4.7输入功率.4
4.8工作电流4

4.9堵转电流4
4.10低压起动4
4.11额定转速和转向…4
4.12温升4
4.13绝缘电阻4
4.14绝缘强度4
4.15匝间绝缘强度4
4.16高温4
4.17低温4
4.18恒定湿热4
4.19振动5
4.20冲击5
4.21稳态加速度5
4.22长霉5
423盐雾5
424寿命5
425重量5
5检验规则5
5出厂检验
5型式检验5
6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7
6.1包装7
6.2标志7
6.3运输.7
6.4贮存7
表1试验电压2
表2检验项目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020
J9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140.2-2021
代替JB/T5140.1一1999
磁电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Magnetos -Part 2: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 T 5140.2-2021,磁电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JB/T 5140.2-2021 磁电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内容摘抄:

前言
JB/T5140《磁电机》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B/T514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B/T5140.1一1999《磁电机技术条件》,与B/T5140.1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定义内容(见1999年版的第3章):
—修政了试验时周围介质温度范围(见32和423.2,1999年版的4.2和5.4.152):
—修政了对外观的要求(见3.3,1999年版的4.4):
—增加了熄火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7和4.7):
—增加了转子超速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0、3.13、4.10和4.13):
—修改了次级峰值电压的要求(见3.11,1999年版的4.9):
—增加了转子磁感应强度(磁通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2和4.12):
—增加了转子推孔抗压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4和4.14):
—修改了耐振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7和4.17,1999年版的4.12和5.4.5):
—增加了附低温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8和4.18):
—增加了附高温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9和4.19):
—修改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20和4.20,1999年版的4.15和5.4.7):
—增加了耐温度、湿度组合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21和4.21):
—增加了附久试验后,对照明功率和蓄电池充电性能指标变化的要求(见323):
—增加了对试验设备的要求(见4.1):
—删除了互换性的要求(见1999年版的4.16和5.4.13):
—别除了对电容放电式磁电机电容充电线圈峰值电压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1999年版的4.8和5.4.2).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浙江缘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庆瑜欣平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廊坊科森电器有限公司、余姚市奥鑫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洪彬、张坤良、任立环、雷德友、吴浩样、张云勇、张邦全、张红亮、倪剑鸣、陈晓明、黄新跃。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91003-1987:
—JB/T5140.1-1999

1范围
JBT5140的本部分规定了通用小型汽袖机用磁电机的质量抽查、监督检验、新产品鉴定和委托检验。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用途(除航空器外)的通用小型汽油机用磁电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125一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642一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动态拉伸试验
BT51353通用小型汽油机第3部分:可靠性、耐久性试验与评定方法
JB/T6730一2021磁电机点火系统测试方法
3要求
3.1一般要求
磁电机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工作环境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磁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a)周围介质温度:-30℃~80℃(非工作状态下允许30min内温度为-40℃~105℃):
b)相对湿度:不大于9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3外观要求
3.3.1磁电机转子无叶片或采用直叶片时,应在明显位置用箭头标明磁电机旋转方向。
3.32磁电机转子外观应表面光洁,铸件无气孔、缺铸、欠,、冷隔、疏松等,表面无锈蚀、油污或擦伤:点火器外观无缺陷。标志清晰,封装完好、平整,外壳无破损,铁心无峡片、断片等,橡胶件无老化、龟裂等。
3.4装配要求
3.4.1磁电机各零件连接牢固,粘接饱满:娠钉无松动,磁钢应无剥离、龟裂现象。插接件接触良好。
在规定装配条件下,转子与定子之间不应擦碰。
3.4.2着色检查转子与驱动轴的圆锥形结合面,染色面积应≥70%(或者按产品技术文件提供的锥度公差检测)。

(略)

4试验方法
4.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4.1.1试验时测试仪表的准确度不低于15级,测量照明(或蓄电池充电)线圈电参数时采用真有效值
表。转速表的精度不大于1%。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要求1
4试验方法,4
5检验规则.8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照明负载等效电阻计算公式11
表1连续发火性能2
表2火花能量..2
表3次缓蜂值电压.3
表4扫频振动参数4
表5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的温升限值4
表6蓄电池供电点火磁电机的试验电压6
表7检验项目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16年版,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彩色高清PDF,江苏省,第三届紫金奖,彩色高清PDF《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2016年版  江苏省 第三届紫金奖

序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不仅可以陶治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还可以提升空间文化。伴随读书,书房、书斋、书店等读书空间也应需而生。不论是“净几明窗,焚香掩卷”,还是陋室柴扉、手不释卷,读者都是从心所欲,畅思于自已的悦读空间。
第三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悦读·空间”为主题,为时代城市大众读书之场所设计,旨在鼓励参赛者以“文化”为内核,以“阅读”为主线,以“空间”为载体,创意创新,打破时空界限,形成阅读“第三空间”,促进阅读资源的均等化。通过对阅读空间的重新审视、分析和塑造,创造出具有人文化、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和符合当代生活的全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凸显政府关注全民阅读的引导作用,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创意设计及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
正如竞赛主题所表达的:侣导全民阅读。基于当代人对阅读空间的需求不尽相同,因而对阅读空间的塑造不应局限于图书馆、阅览室等传统空间。为此,本届建筑大赛延续往届开放式命题方式,力图打破行业藩篱,以开放的主题、开放的赛制,从参赛到评选,均鼓励公众参与。激发民众对创意创新的热情,唤起民众对阅读空间的关注并爱上阅读。本屈建筑大赛突破传统赛制,引入全新理念,从命题、应赛到评选、展出,进一步引入新厮念、新技术,注重与高校、媒体、专业机构等平台融合,并注重大赛实效及成果的落地转化,突出了大赛的即时性、广泛性、共享性、交互性、实用性与竞争性。
本届建筑大赛除继续采用决赛现场对决、电视网络全程播出形式外,还组织举办了相关高峰论坛:将赛事与“全民读书日”、“最关书店”推选等活动密切互动,相互造势,相得益彰开展了“我的读书故事:建筑师、规划师专题访谈活动”,访谈成果将制作成视频短片,除大赛官方网站及微信平台外,还将通过电视、杂志、移动互联网等,多深道向社会发布:后期还将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公益组织等通力合作,透选有条件的示范点,组织动员相关单位或个人进一步优化创意作品实施方案,做好成果落地的政策及技术支持工作。

目录

2序言
4组织机构
5大寒组委会
6评审专家名单
12书·境
14窑变
16自然之间
18光·言
20Reading Ring阅读图
22阅读胶囊
23悦读盒子
24太阳能&集装箱工地临时性阅读文化空间设计
26阅·时代
28阅读碎片时代
30聚慧重塑:从废弃水塔到社区智库
32阅无“纸”境
34阅然招上
36乡村图书驿站
38吐司书吧
40翻·阅
42书蜗
44小兴留守ng书园
46闲来读书
48哈尔的移动书屋
49枯木下)改乐
50城市书箱
52用心看世界
54屋上树阴
56“阅读灯”·书屋
58流动书量
60悦心情·读世界
62可移动、自适应漂流书厘
64商业综合体
66苗苗成长记
68道梦空间(SNS)

70城市交通悦读国
72城市蜂巢
74以树为伴
76地铁1小时
78倚境之属
80书·旅
82阅读乡间
84家居生活图书馆
86方舟一悦海无涯,以读作舟
87生话有时
88阅径
89三味书一土木水
90独书
91书香在路上
92悦读空问·心灵驿站
93书站app
943D阅读
95石穴一水边的习读空间
96Y·Y的逐泪
9B读吧(用声读·用心悟
100两个人的“悦读”空问
101动·静·览
102集装箱流动式图书馆
103悦读空间一水上书现
104“X”+阅读
105心灵微空间书吧
106原木味道悦读大真艺术空间
107善书,溶您度过一段温暖的时光
18这个空间不太冷一住宅架空·悦读生话·开枚街区
10的思与行
110如皋一书香社区
111我的书生”生活
112编织零碎时空一构建城市阅读网络
113可一书店
114阅读座
115悦读下乡(略)

我部已按照《关于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沉管预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批复》(四航二工艺字
[2012]276 号)的批复意见对《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沉管预制施工组织设计(B 版)》进行了修
改,并形成了《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沉管预制施工组织设计(C 版)》,现将该方案发至二公
司工艺部备案并报局审批。
一、总体方面
按要求执行。
二、施工技术方面
1、已按要求分别再概况、质量、HSE、风险预测等章节补充了关于管节横移、寄放及二次舾装施工内容。
2、目前,粉料输送系统方案变更,绞龙式卸船机卸料方案,具体新方案详见 P36、P37。

3、在第五章节,第 6 节中补充了浅坞钢闸门的启闭及蓄水试验方案,关于钢闸门的检漏处理方案,遵循小漏用泵抽,禁止大漏的原则。

4、按要求增加了工厂化操作规程编制,设备管理制度及实施要求在沉管预制厂设备管理汇编制度中详细列出。
三、进度计划和工效分析
1、已按要求增加了一次舾装及水密性试验,管节横移及二次舾装等控制性工期,并增加了工效分析。
2、按要求修改了总体工期计划,详见附件 2。 四、安全施工方面
1、已按要求根据公司 QP9-1 程序文件及 2012 年度第一类重大危险源及预控措施的通知修改完成,详见 P182-P186。 2、在 P187-P193 中增加了管节横移、寄放及二次舾装等安全保证措施,并完善了其他方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五、其他方面
1、已按要求增加了三一工区,五工区、一工区、振华及 PERI 施工范围,详见 P6、P7。 2、按要求更新了组织机构图,详见 P8。 3、已按要求修改。
4、已按要求修改。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

1 总体说明......................................................................................................................................1

2 编制依据......................................................................................................................................1
2.1 审批及合同类文件...........................................................................................................1
2.2 执行的规范标准...............................................................................................................1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1 工程概述......................................................................................................................................2

2 主要工程量..................................................................................................................................4

3 工程特点、难点..........................................................................................................................5
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6

1 组织管理......................................................................................................................................6
1.1 组织管理模式...................................................................................................................6
1.2 组织管理措施...................................................................................................................7
1.3 项目管理目标...................................................................................................................8
1.4 施工组织机构...................................................................................................................8

2 总平面布置................................................................................................................................17
2.1 预制工厂位置.................................................................................................................18
2.2 自然条件.........................................................................................................................18
2.3 建设条件.........................................................................................................................19
2.4 工艺尺寸及结构要求.....................................................................................................20
2.5 预制厂总平面布置.........................................................................................................21
第四章 总体施工安排及总体施工工艺流程........................................................24
1 总体施工安排............................................................................................................................24
2 总体施工工艺............................................................................................................................26
2.1 工厂法预制工艺概述.....................................................................................................26
2.2 总体施工顺序安排.........................................................................................................27
2.3 施工工艺流程.................................................................................................................28
2.4 主要工艺简介.................................................................................................................28
第五章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6
1 原材料运输、上料及储存........................................................................................................36
1.1 粉料卸船、输送及储存工艺.........................................................................................36
1.2 砂石料输送.....................................................................................................................38
2 节段预制....................................................................................................................................39
2.1 模板施工..........................................................................................................................39
2.2 钢筋施工.........................................................................................................................48
2.3 端钢壳施工.....................................................................................................................63
2.4 预埋件施工.....................................................................................................................66
2.5 混凝土施工.....................................................................................................................67
2.6 中横隔板施工.................................................................................................................82
3 顶推施工....................................................................................................................................83
3.1 顶推系统设计条件.........................................................................................................83
3.2 顶推工艺.........................................................................................................................83
3.3 顶推滑移轨道.................................................................................................................84
3.4 支撑及顶推滑移系统.....................................................................................................85
3.5 顶推滑移面设置.............................................................................................................87
3.6 导向系统.........................................................................................................................88
3.7 液压系统.........................................................................................................................89
3.8 置换方案.........................................................................................................................90
4 曲线段施工................................................................................................................................92
5 管节一次舾装............................................................................................................................94
5.1 概述.................................................................................................................................94
5.2 压载水箱施工.................................................................................................................95
5.3 端封门安装.....................................................................................................................97
5.4 止水带安装...................................................................................................................100
5.5 临时预应力施工............................................................................................................101
5.6 一次舾装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104
6 浅坞钢闸门启闭及蓄水检查...................................................................................................105
6.1 概述...............................................................................................................................105
6.2 浅坞钢闸门安装............................................................................................................105
6.3 蓄水静至试验................................................................................................................107
6.4 蓄水检查........................................................................................................................108
7 管节横移、寄放及二次舾装..................................................................................................109
7.1 概述................................................................................................................................109
7.2 坞门安装........................................................................................................................110
7.3 管节横移........................................................................................................................123
7.4 管节二次舾装................................................................................................................135
8 足尺模型试验...........................................................................................................................145
8.1 工程概述........................................................................................................................145
8.2 试验目的........................................................................................................................146
9 试验、检测、监测..................................................................................................................147
9.1 试验检测体系...............................................................................................................147
9.2 试验检测内容...............................................................................................................148
9.3 原材料检验...................................................................................................................150
9.4 混凝土容重控制...........................................................................................................151
9.5 试验检测.......................................................................................................................152
9.6 试验室布置...................................................................................................................152
9.7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153
9.8 监测...............................................................................................................................154
10 测量........................................................................................................................................154
10.1 测量控制网.................................................................................................................154
10.2 测量技术要求.............................................................................................................157
10.3 沉管预制施工工序测量.............................................................................................157
第六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66
1 质量管理体系..........................................................................................................................166
1.1 体系文件.......................................................................................................................166
1.2 质量目标.......................................................................................................................166
1.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67
1.4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168
2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170
2.1 编制依据.......................................................................................................................170
2.2 编制思路和原则...........................................................................................................170
3 质量保证措施..........................................................................................................................170
3.1 组织保证措施...............................................................................................................170
3.2 制度保证措施...............................................................................................................171
3.3 资源保证措施...............................................................................................................171
3.4 技术保证措施...............................................................................................................172
3.5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76
第七章 HSE 管理体系及保证技术措施...............................................................177
1 HSE 工作方针...........................................................................................................................177
2 HSE 目标、指标.......................................................................................................................177
3 HSE 管理机构...........................................................................................................................178
4 主要管理成员 HSE 职责..........................................................................................................178
5 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措施..........................................................................................................181
6 HSE 保证措施...........................................................................................................................187
6.1 环境保护措施...............................................................................................................187
6.2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87
6.3 吊装安全保证措施.......................................................................................................188
6.4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88
6.5 顶推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89
6.6 钢筋加工安全保证措施...............................................................................................189
6.7 混凝土浇筑安全保证措施...........................................................................................190
6.8 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91
6.9 一次舾装及管节横移....................................................................................................191
6.10 管节二次舾装及坞门启闭..........................................................................................192
7 文明施工..................................................................................................................................193
7.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193
7.2 文明施工、环境保证措施计划....................................................................................193
7.3 白海豚保护措施计划....................................................................................................194
8 工厂化安全管理.......................................................................................................................196
8.1 工厂化安全生产总体布置............................................................................................196
8.2 工厂化安全生产制度汇编............................................................................................196
9 现场应急处置...........................................................................................................................205
9.1 应急组织与职责...........................................................................................................206
9.2 应急反应程序...............................................................................................................206
9.3 现场应急处置...............................................................................................................207
9.4 应急处置通讯联络.......................................................................................................209
第八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210
1 总进度及节点进度目标..........................................................................................................210
1.1 总进度目标...................................................................................................................210
1.2 节点控制进度目标.......................................................................................................210
2 进度计划..................................................................................................................................211
2.1 编制原则........................................................................................................................211
2.2 施工进度计划...............................................................................................................211
2.3 工效分析........................................................................................................................213
4 进度保证措施..........................................................................................................................216
4.1 技术保证.......................................................................................................................216
4.2 资源保证.......................................................................................................................216
4.3 管理保证.......................................................................................................................217
4.4 制度保证.......................................................................................................................218
4.5 进度风险预控...............................................................................................................219
第九章 资源需用计划..........................................................................................220
1 设备资源配置计划..................................................................................................................220
1.1 关键设备分析及配置...................................................................................................220
1.2 设备资源配置计划.......................................................................................................223
1.3 施工设备保障措施........................................................................................................225
2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225
2.1 人力资源构成...............................................................................................................225
2.2 主要工序劳动力分析...................................................................................................225
2.3 劳动力投入计划...........................................................................................................227
2.4 保证措施........................................................................................................................230
2.5 其它保证措施...............................................................................................................230
3 材料资源配置计划..................................................................................................................230
4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232
第十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235
1 概述..........................................................................................................................................235
1.1 风险管理总体思路.......................................................................................................235
1.2 管理方针.......................................................................................................................235
1.3 管理目标.......................................................................................................................235
1.4 组织机构及职责...........................................................................................................235
2 沉管隧道预制施工风险预测分析与防范措施......................................................................236
附件 1:模板操作及检验记录表
附件 2:沉管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EJ
JGJ/T416-2017 P
备案号J2374-2017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for buildings

2017-05-18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JGJT 416-2017,真空绝热板,规范,JGJ/T 416-2017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材料要求4
4.1真空绝热板及其复合制品4
4.2配套材料6
5系统性能要求10
6设计13
6.1一般规定13
6.2系统构造及设计要求14
7施工22
7.1一般规定22
7.2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22
7.3外墙内保泪工程25
7.4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26
7.5屋面及楼面保温工程27
7.6复合预制墙板制作及施工28
7.7复合玻璃幕墙板制作及施工30
7.8复合砌块制作及施工30
8验收33
8.1一般规定33
8.2主控项目33
8.3一般项目35
附录A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使用和维护37
附录B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40

附录C真空绝热板建筑节能工程主要组成材料复验项日·41
附录D真空绝热板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现场拉拔
试验方法42
本规程用词说明…44
引用标准名录…45
附:条文说明47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中采用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用真空绝热板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for buildings
以芯材和吸气剂为填充材料,使用复合阻气膜作为包裹材料,经抽真空、封装等工艺制成的建筑保温用板状材料。简称真空绝热板。
2.0.2复合阻气膜laminated barrier film
由热封材料、阻气材料、保护材料等经高温粘合制成的具有阻止气体透过作用的复合薄膜
2.0.3真空绝热保温装饰板vacuum insulation decorative panel
由真空绝热板、装饰面板以及粘合材料等辅助材料构成,在工厂预制成型的具有绝热保温和装饰功能的复合板材,简称保温装饰板。
2.0.4真空绝热板复合预制墙板vacuum insulation sandwich composite wall panel
由内叶板、真空绝热板、外叶板及连接件构成,在工厂预先制成的混凝土墙体构件,简称复合预制墙板。
2.0.5真空绝热板复合玻璃幕墙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 module for glass curtain wall
在中空玻璃中紧密内嵌真空绝热板而形成的具有绝热保温和装饰功能的非透明复合板材,简称复合玻璃幕墙板。

3基本规定
3.0.1真空绝热板建筑保温系统按照使用部位和使用方式,可分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以及屋面和楼面保温系统。
3.0.2真空绝热板可作为复合预制墙板、复合玻璃幕墙板以及复合砌块等建筑制品的保温隔热材料使用。
3.0.3真空绝热板建筑保温系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选用,不得更改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
3.0.4真空绝热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牢固、安全、可靠,并应适应基层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空鼓或脱落。
2系统应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反复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或破坏。
3系统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
4系统组成材料应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
3.0.5,采用真空绝热板的建筑围护结构,其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的有关规定。

4材料要求
4.1真空绝热板及其复合制品
4.1.1真空绝热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1的规定,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JG/T438的规定执行。

4.1.2除面板与真空绝热板拉伸粘结强度的原强度、耐水强度、耐冻融强度不应低于0.08MP外,保温装饰板的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和《金属装饰保温板》JG/T360的有关规定。
4.1,3复合预制墙板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1的有关规定。
4.1.4复合玻璃幕墙板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他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空玻璃》GB/T11944、《建筑幕墙》GB/T21086及《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102的有关规定。
4.1.5复合砌块性能指标除应符合表4.1.5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JG/T407的有关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00.40
Q14
备案号:63781一2018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564.1-2018代替JC/T564.1一2008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

Fiber reinforced calcium silicate boards-Part 1:Non-asbestos calcium silicate boards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564.1-2018,JC/T 564.1-2018,无石棉硅酸钙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JC/T 564.1-2018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石棉硅酸钙板(简称无棉硅钙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规格和标记、原材料、、隔教建筑物内墙金而5装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板、吊顶板车厢、海上建筑、船舶内隔板及复合保温板面板等兼有防火、隔热、防潮等无棉硅钙板,也可适用于家装等其他用途的无棉硅钙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5464-2010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T7019-2014 纤维水泥制品武验方法
GB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2954.1-2008建筑胶粘剂试验方法一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
GB/T23263-2009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
GB/T24321硫酸盐针叶木浆
JC/T414硅藻
JC/T 481建筑消石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fiber reinforced calcium silicate boards
以硅质、钙质材料为主要胶结材料,无机矿物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等纤维为增强材料,经成型、加压(或非加压)、蒸压养护制成的板材。
3.2
无石棉硅酸钙板non-asbetos calcium silicate boards
用非石棉类纤维为增强材料制成的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3.3
砂光sanding
板材在养护硬化后进行表面砂光平整处理的过程。
3.4
蒸压养护the high pressure steam conservation
板材在生产过程中,制成的料坯送入压蒸釜中,经约0.8MPa~1.0Pa、180℃左右的饱和蒸汽作用,促使激发原料中硅质、钙质材料的活性,促进发生水化反应,而产生强度的过程。
3.5
钙质材料calcareous materials
以CaO为主要成分的材料。
3.6
硅质材料siliceous materials
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材料
3.7
网纹板textured sheets
带浮雕模式的板材。
3.8
饱和胶层剪切强度saturated shear bond performance
板材在作为墙面砖底板时,通过粘接型胶粘剂将墙面砖与板材粘结在一起,在饱和状态下,胶粘剂与板材复合界面在受切线方向的应力时单位面积上的最大断裂负荷。

4分类、等级、规格和标记
4.1分类
4.1.1根据表面处理状态分为原板(代号为YB)、单面砂光板(代号为DB)及双面砂光板(代号为SB)。
4.1.2根据用途分为三类:
一一A类:适用于室外使用,可能承受直接日照、雨淋、雪或霜冻:
一B类:适用于长期可能承受热、潮湿和非经常性的霜冻等环境。例如地下设施、湿热交替或室外非直接日照、雨淋、雪、霜冻等环境:
一一C类:适用于室内使用,可能受到热或潮湿,但不会受到霜冻。例如内墙,地板,面砖衬板或底板。
表1给出了平板各类别在普通建筑中的几种典型用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C/T 564.1-2018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已关闭评论

ICS 77.120.01
CCS H 0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27-2021
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Evaluating requirements for green factory in tin smelting industry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427-2021,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YS/T 1427-2021 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总则2
5评价指标及要求3
6评价程序7
7评价报告7
附录A(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9
附录B(规范性)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10
参考文献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学、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国强、杨小明、罗旭彪、李向辉、蒋晓松、邵立南、杨晓松、任锋、贺小芮、邵鹏辉、邱文顺、刘永松、刘长武、潘久华、孙超。

内容摘要:

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锡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总则、评价指标及要求、评价程序及评价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以锡精矿、锡中矿等为原料生产粗锡、精锡和焊锡的锡冶炼企业的绿色工厂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0424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GB/T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21348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45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略)

HU936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工业锡冶炼
HU98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工业
YS/T 339锡精矿
3 术语和定义
GB/T36132一20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工厂green 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来源:GB/T36132-2018,定义3.1]
4 总则
4.1 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评价总体结构与GB/T36132一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要求保持一致。
4.1.2行业性原则
评价要求在GB/T36132一2018的基础上突出锡冶炼行业的特征。(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