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月 ( 第 34 页)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代序
这是一部实用性强的专业工具书,作者编著的《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200问》自2001年问世以来,又潜心10年,不断补充完善,并总结综合多部专业著作,同时结合毕生经验,终于成就本书,书中将当前岩土工程领域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等问题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提炼和解答,目的是尽可能为专业人士省去查阅及重复劳动之苦,提高工作效率。
2010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二,大雪,本书作者我的父亲刘兴禄于是日溢然长逝。父亲最后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在与肺癌抗争中度过的。像许多老知识分了一样,父亲的一生都在勤勉工作,严谨求实,刚直不阿,生活勤俭,为人谦和,朴实无华。他对于学术孜孜以求,虽未及著作等身,却也始终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终结。石振华编审是余父多年至交,二人惺惺相惜,石老对我父亲的辞世亦是扼腕痛惜,以其年迈之躯倾力审校本节,我代表父亲及我全家在此对石老表示衷心感谢!
父亲在忍病痛折磨之时,强撑赢弱之躯呕心完成本书校对后的手稿,托付于石编审,岂知那时离此生谢幕勉盈一月。字字句句竟成绝笔。父亲终未能等到这部遗著出版。我是含泪完成了此书最后的一次校读工作。看着手稿上熟悉的字迹,父亲的音容笑貌重现脑海。从文稿的修改处依然可见我父亲的坚韧与细致,重病期间他虽不能潇洒运笔,可是字迹依然干净工整,每一处细节,包括标点符号都标注得很清楚。校读的过程让我感觉重历了父亲的谆谆教诲,刻骨铭心,受益终生。父亲在世时,我和哥哥未能帮上他什么忙,现在促进本书问世,算是我们对他所尽的一点点孝道,同时也带给我母亲邹秀兰、哥哥刘闽和我刘填最大的欣慰,兹以缅怀。
我虽才浅,但以骨血为缘,代做本序,或不能尽言先父所思。
最后,再次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此书出版所给予的鼎力支持。衷心希望这本书能给广大读者以帮助,实现作者最大的心愿。

前言
《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200问》出版于2000年5月,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桩的用量急剧增多,因而全国测桩队伍迅速增长,其测试技术和分析判读水平有很大提
高,但理论基础、测桩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时编著书的意图是以基本概念为主,兼顾必要的理论公式推导和专业技术知识介绍,深人浅出,简明实用,对应力波理论、传感器知识、测试技术、信号量测、高、低应变法测桩原理、结果分析判定以及桩的施工工艺,每一种桩型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等作了介绍,目前桩动测结果精度比较低,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有助于对波形的综合判断。
为了规范桩动测市场,建设部于1994 年、1996年和1998年进行了三次全国性“桩动测单位资质考核”,参加现场足尺桩考试有600多家,参加基本概念和理论考试(考上岗证)近3000人,《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200问》对考试结果作了详细介绍,由此对我国各种动测方法的可靠性做了初步评价。
《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200问》出版至今已整整10年,在这10年间,桩的检测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自平衡试桩法(o-cell 法)、静-动试桩法等的新检测方法,仪器方面多数由分体机改为一体机,使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现场携带更方便,在软件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数据采样、波形分析水平都有了提高,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工程经验,这些在新版书中都有所体现。
全书共分九个部分,一、桩基的岩土工程勘察;二、桩基设计与施工;三、桩基计算;四、基桩的动测技术;五、静动试桩法;六、声波透射法;七、桩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八、综合选择和填空题,九、综合选择和填空题参考答案,总共546问。本书在独立章日增加了桩基的岩土工程勘察、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桩基计算和桩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四部分。
目前我国桩基设计有总安全系数法、容许承载力法、分项系数法等。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自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新规范最大变化是桩承载力(抗压、抗拔和水平承载力〉设计计算,由原来的分项系数法改为总安全系数法﹔新增桩基耐久性设计;单桩、疏桩基础沉降计算﹔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和变刚度调平设计等。本书完全按新桩基规范内容编写,同时桩基计算一章仅按总安全系数法,对20多个内容都有1~2道案例计算题的详细解答,并在关键处作了点评,作为读者练习和工程中应用时参考。
全书对桩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静力、动力检测方法原理、成果判释和分析等都做了深入浅出论述,并有许多的工程实例,有209道基本概念理论知识选择填空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供读者练习。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3年,刘兴禄,动测技术500问,桩基工程,高清PDF《桩基工程与动测技术500问 》刘兴禄 2013年

 

2012年,地基处理,肖昭然,高清PDF《地基处理 》肖昭然 2012年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岩土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编写。全书共分为12章,论述了岩土工程领域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内容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握冲法与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与灰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灌浆法、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地基基本理论。对于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全面介绍其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等,所附的思考题与习题擒自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题库。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枚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书中部分内容也适用于研究生教学的要求,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以及高层建筑物的建设等也发展迅速,对地基和基础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愈来愈多的工程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以满足结构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保证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地基处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与实践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日益受到了工程界及学术界的重视。各种软弱地基在我国分布很广,在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费用所占比例往往很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其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复合地基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及沉降羞,提高地基抗地震液化能力,所以它是加固软弱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土力学中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支。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小基础的沉降量;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震动液化;改良与消除特殊土的不良特性;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同时,保证结构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地基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涉及的专业极为广泛,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一方面,岩土工程界博采众长,广泛引进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研究与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处理的先进技术体系。
地基处理技术是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一般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与计算,并能得到初步的工程训练和实践。
本教材是根据岩土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编写的。教材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总结了地基处理技术实现创新的发展脉络。其主要特点是:
( 1)体现传承又理清技术创新思路。每种地基处理方法全面介绍其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检测技术,同时引进新的发展内容,介绍每种地基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新技术的革新。
(2)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结合相关学科中的内容,讲解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各章节内容和工程背景相联系,尤其是基本计算方法相似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关系,使知识系统更加科学,便于理解和应用。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可读性。本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例题和工程背景介绍,便于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有利于拓展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附思考题与习题摘自历年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题库,便于读者复习和准备注册资格考试之用。
本书编写人员及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河南工业大学肖昭然,曾长女编写,第五,八章由曾长女编写,第二章由河南工业大学冯永编写,第三章由河南工业大学李勇泉编写,第四章由河南工业大学师旭超编写,第六章由河南工程学院张明编写,第七章由河南工业大学蒋敏敏编写,第九章由郑州大学王俊林、丁亚峰编写,第十章、十二章由河南工业大学刘起霞编写,第十一章由王俊林.郑州大学赵婉编写。全书由肖昭然,曾长女统稿和资料整理。
在初稿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岩土工程界老师与同行的指导。此外,本教材还参考了很多单位及个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总结,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地基处理,肖昭然,高清PDF《地基处理 》肖昭然 2012年 2012年,地基处理,肖昭然,高清PDF《地基处理 》肖昭然 2012年 2012年,地基处理,肖昭然,高清PDF《地基处理 》肖昭然 2012年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 79—2002)及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和最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换滨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媒灰碎石桩法,加筋法﹑灌浆法、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对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分别阐明了其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等内容,并列举了工程实例。本书最后介绍了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加固与倾斜建(构)筑物纠偏技术。为便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地基处理方法,本书也介绍了地基处理的监测与检验方法、复合地基基本理论以及多元复合地基新方法。
本书可作为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可供土建、交通、水利、铁道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科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准备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参考书。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挤持续高速的增帐.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不断加大,土木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岩土工程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城.遇到了很多新的课题。地基处理又是岩土工程中最为活联且最具生命力的一个分支,近十佘年来,土木工瞿建设的发展极大地椎动了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我国地域辽阀,软土及其他不良地基土分布范国非常广,加上上部结构物对地基的变形要求也越来越严,因此,地基处理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目前,国内外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相当多的方法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图和局限性,没有哪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是万能的.工程设计中只能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从几种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中,经过技术及经济的綜合比选,确定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案.
本书配合新规范,介绍了土木工程中主要且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各种地基处理的方法阐明其加固机理、设计方法、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检验方法,每种地基处理方法均附有工程实例,旨在使读者对目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加地基处理的专门知识,提高解决地基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书分4篇,共20章。第1篇为总论;第2篇为均质人工地基,包括换填法排水圆结法、强夯祛和强夯暨换法,共8章;第3篇为复合地基,包括复合地基基本理论、灰土挤巒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多元复合地基法,共10意;第4篇为其他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筋法、灌浆法、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加固、傾斜建(构)筑物纠偏。其中多元复合地基法是近10年来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出的新方法,在某些难处理地基工程中应用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书引用了很多参考书籍和文献。在此,谨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指出的是,本书各章所引用的工程实例,均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颁布之前,故其中的若干表达符号与现行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原文作者,绝大部分都没有修改。
编者非常感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袁内镇敏投级商级工程师在百忙中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贲的意见。
编者还要向编者的研究生邢泰高聂童军彭宏、黄海松、魯燕儿表示感谢。他们完成了大量的编辑、校稿和制图工作,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销误和不当之处,敏请读者批评指正。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2004年,地基 处理技术,郑俊杰,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 》郑俊杰 2004年

 

 

2015年,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工程,潘洪科,祝彦知,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与基坑工程》 潘洪科 祝彦知 2015年

本书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地基基础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等相关规范,系统介绍了工程建设中较为成熟和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工程开挖支护和地下水处理等工程的设计与计算。本书共10章,包括绪论、换土垫层法、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预压法、化学加固法、土工合成材料与加筋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炸学有新普
本书系统性强、重点突出、难易适当,既重视基础理论的阐述,又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工程实哉。此外,本书是为培养“双证通融”(“学历学位证”与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与国家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的结合与应用,同时本书精选并解析了较多的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的案例与真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研究及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也适用于准备参加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或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本书各章后附有习题以供自测。

 

2015年,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工程,潘洪科,祝彦知,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与基坑工程》 潘洪科 祝彦知 2015年 2015年,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工程,潘洪科,祝彦知,高清PDF《地基处理技术与基坑工程》 潘洪科 祝彦知 2015年

ICS 27.010
CCS F 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983—2022
代替 DB11/T 983—2013
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ion in manufacturingof digit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2022 - 12 - 27 发布 2023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 T 983-2022,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B11/T 983-2022 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1/T 983—2013《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与 DB11/T 98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耗能工质”、“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产量”的定义(见2013年版
的3.1、3.2、3.3、3.4);
b) 增加了“产能利用率”的定义(见3.1);
c) 更改了“综合能耗统计的一般要求”(见4.1、4.2、4.3,2013年版的5.1、5.2、5.3);
d) 增加了对“附属生产系统能源消耗”的界定(见4.2.4);
e) 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增加了产能利用率修正系数和外协加工比例修正系数(见5.2、表1、表2,2013年版的6.2);
f) 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值(见表3,2013年版的4.1、4.2、4.3);
g) 更改了“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见7.1、7.2,2013年版的7.1、7.2);
h) 更改了附录A、附录B(见附录A、附录B,2013年版的附录A、附录B);
i) 增加了企业年度能耗信息表(见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北京机电行业协会、北京爱企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勤杨、史新华、杜跃熙、彭效润、孙昭刚、左江峰、李成捍、薛颖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 DB11/T 983—2013《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造数控机床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技术要求、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数控机床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考核和节能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JJF 1356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 和 GB/T 127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能利用率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在统计报告期内,数控机床产品实际产出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率。
注: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生产纲领中明确的某种产品的产能数值。
4 综合能耗统计的一般要求
统计种类
4.1.1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的能源消耗种类包括电力、天然气、热力、汽油、柴油等及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
4.1.2 耗能工质包括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等。
统计范围
4.2.1 企业综合能耗统计应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能源消耗,不包括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用能以及与生产无关的用能。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综合能耗统计的一般要求.............................................................. 1
5 计算方法............................................................................ 2
6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3
7 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3
附录 A (资料性) 主要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 4
附录 B (资料性)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 ............................................. 5
附录 C (资料性) 企业年度综合能耗信息表 ............................................... 6
参考文献............................................................................... 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010
CCS F 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019—2022
代替 DB11/T 1019—2013
重型载货汽车大客车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The quota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of heavy goods vehicle & bus
2022 - 12 - 27 发布 2023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019-2022,单位产品,大客车,综合能源消耗限额,重型载货汽车,DB11/T 1019-2022 重型载货汽车、大客车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 1019—2013《中、重型载货汽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与DB11/T 1019—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
——更改了适用范围;
——删除了中型载货汽车定义(见2013年版3.1);
——增加了大客车定义(见 3.2);
——增加了耗能工质定义(见 3.5);
——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见5.2,2013年版6.2);
——增加了产能利用率调节系数ki 值(见5.3);
——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见6,2013年版4.1、4.2、4.3);
——增加了企业年度综合能耗信息表(见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晨航、张丽丽、徐华、马晓东、史小磊、王峰、李根、李凌日、王玉琪、李平元、夏宝山、刘怡。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019—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型载货汽车、大客车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统计的一般要求、计算方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和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重型载货汽车、大客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管理、评价与监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JJF 1356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型载货汽车 heavy goods vehicle
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 kg的载货汽车。
3.2
大客车 bus
车长大于或等于6000 mm或者乘坐人数大于或者等于20人的载客汽车。
注:本定义参考GA 802—2019表1的内容。
3.3
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在统计报告期内车辆产品实际消耗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来源:GB/T 2589—2020,3.5,有修改]
3.4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产品总量的比值。

3.5
耗能工质 energy-consumed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来源:GB/T 2589—2020,3.1]
4 综合能耗统计一般要求
4.1 统计种类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能耗的种类包括:电力、热力、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自发可再生能源及自制和外购的耗能工质。
注:成品车内加(充)入的能源不属于统计范畴。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5 计算方法............................................................................ 2
6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3
7 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3
附 录 A (资料性) 主要能源种类折标准煤系数 ........................................ 5
附 录 B (资料性) 耗能工质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 6
附 录 C (资料性) 企业年度综合能耗信息表 .......................................... 7
参 考 文 献......................................................................... 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12年版,工程地质,王桂林,高清PDF《工程地质 》王桂林 2012年版

出版说明
从2007年开始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全国的土木工程教育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300余所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但是约有一半是2000年以后才开设此专业的,大众化教育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二是学生的就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中90%以上在施工、监理、管理等部门就业,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单位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三是由于用人单位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毕业生岗位不同,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愈加明显。《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8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研究制定的。
《规范》按照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和核心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对专业基础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9年12月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厦门召开了《规范》研究及配套教材规划会议,会上成立了以参与《规范》编制的专家为主要成员的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此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主编征集工作.确定了20门专业基础课教材的主编,主编均参与了《规范》的研制、他们都是各自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负责人,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历。2010年4月又在烟台召开了系列规划教材编写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系列规划教材的定位和编写原则:规划教材的内容满足建筑工程、道路桥粱工程、地下工程和铁道工程四个主要方向的需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工程背景和工程案例的引人;编写方式具有时代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90后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和特点﹔注意系列教材之间尽量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等编写原则。为保证教材质量,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还邀请了本领域知名教授对每本教材进行审稿,对教材是否符合《规范》思想,定位是否准确,是否采用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以及内容安排、文字叙述等是否合理进行全方位审读。
本系列规划教材是贯彻《规范》精神、延续教学改革成果的最好实毁,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确定本系列规划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在本系列规划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及主编所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希望使用本系列规划教材的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重印再版及规划和出版专业课教材时得以改进和完善。

前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编写、并得到重庆大学教材基金的资助。
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为绪论、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地下水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工程地质勘察和各类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本书的特点体现在:
(1)充分结合了新规范,除涵盖《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全部知识点外,结合了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大纲的要求及最新勘察设计相关规范的更新;
(2〉书中地质年代表依据国际地层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最新数据编制;(3)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在系统阐述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如增加汶川地震、勘察内容目录实例等内容的介绍;
(4)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智能手机测定岩层产状及赤平投影的CAD图解法进行了介绍;
(5)每章配有知识点、重点、难点、导读问题及复习思考练习题;(6)免费提供矿物岩石图片、勘察报告实例等形成的资料资源库。
使用本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时,应结合所在专业的《工程地质实验》、《工程地质实习》及《岩石力学》、《土力学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开设情况,对相关内容应予以取舍。
本书由重庆大学王桂林任主编,文海家任副主编。王桂林编写第1、2、4、7章,文海家编写第3章,杨忠平编写第5章,黄达编写第6章,赵晓彦(西南交通大学)编写第8章。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吕欣、罗云菊、吴进良、孟资成、李栋梁等,最后由王桂林统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同类教材、论著及网络资源,在此表示感谢。本书由同济大学唐益群教授、重庆大学汪东云教授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教材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责任编辑吉万旺为本教材的编写、修改及定稿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对为本教材的出版付出辛劳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请把您的建议意见发送邮件到glw@cqu. edu. cn,以便在修订时更正,编者将不胜感激。

2012年版,工程地质,王桂林,高清PDF《工程地质 》王桂林 2012年版 2012年版,工程地质,王桂林,高清PDF《工程地质 》王桂林 2012年版 2012年版,工程地质,王桂林,高清PDF《工程地质 》王桂林 2012年版 2012年版,工程地质,王桂林,高清PDF《工程地质 》王桂林 2012年版

ICS 03.080

ccs A 12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 301—2022
养老机构信用信息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redi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of pension institution
2022-12-28发布 2023-01-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3/T 301-2022,信用信息,养老机构,监测规范,DB4403/T 301-2022 养老机构信用信息监测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社会福利协会、积谷标准化技术服务事务所(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汉、赵冰、马恕凤、张伟、傅建文、于琴琴、李丽丽、侯滔、杨小惠、董明洁、钟志穗。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民政部关于印发养老服务市场信用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等文件,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和公开,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深圳市养老服务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信用信息监测的基本原则、信用信息分类、监测技术、监测管理、监测流程与监督。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养老机构信用信息监测工作和归集管理,可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信用信息监测归集依据,也可作为养老机构自身信用建设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 22119—2017 信用服务机构 诚信评价业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Elderly care service institution
依法办理登记并在民政部门完成备案,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在 10张以上的机构。
注:包括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3.2
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
能够反映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信用状况、履约能力的信息。
注:包括基本信息、失信信息、增信信息和其他信息。
3.3
信用信息监测 credi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对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信用状况、履约能力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风险预警。
注: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是指养老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养老护理员等。
3.4
监测机构 monitoring institution
从事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监测和信息归集的养老服务企业、行业协会、行业所属社会团体等组织。
3.5
失信事实 discredit fact
信用主体违反老年人权益、安全生产、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
安全、商事登记管理或备案、企业信用信息、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价格收费等相关法律法规或未按约定履行承诺的行为。
注:本文件所述信用主体为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从业人员。
[来源:GB/T 22117—2018,2.13,有修改]
3.6
信用档案 credit file
对信用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保存而形成的信用记录。
[来源:GB/T 22117—2018,3.8]
4 基本原则
信用信息的监测、归集、公开应遵循依法依规、慎审适度、公开透明的原则,维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信用信息分类 ........................................................................ 2
6 监测技术 ............................................................................ 4
7 监测管理 ............................................................................ 5
8 监测流程 ............................................................................ 6
9 监督 ................................................................................ 6
附录 A(资料性) 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监测归集表 ...................................8
参考文献 .............................................................................. 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080.30
CCS A 12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303—2022
物业服务要求 产业园区
Property management service requirement—Industrial park
2022-12-28 发布 2023-01-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3/T 303-2022,产业园区,物业服务要求,DB4403/T 303-2022 物业服务要求 产业园区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天安云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智慧园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燕明、仇晨卉、罗菁、高汀、王丽娟、卢宥冰、赖星、王超群、雷杰、谢娜、陈依讷、高志琪、门聪、王正钰、史小春、黄亚穗。

引 言
新经济形势下,产业园区已成为深圳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其物业服务质量不仅影响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更直接影响城市营商环境及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为促进深圳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标准化,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参考了GB/T 19004、GB/T 19001、GB/T 24001、GB/T 45001、GB/T 23331等国家标准和国内及深圳市已发布实施的物业服务相关法规、标准等,并结合产业园区空间特色性、相关方的特殊性及产业园区物业服务实际工作经验而制定,对提升深圳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质量、促进深圳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物业服务人提供产业园区物业服务的服务要求、管理要求、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的产业园区物业服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19004 质量管理 组织的质量 实现持续成功指南
GB/T 19012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DB4403/T 73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SZDB/Z 287 物业管理基础术语
SZDB/Z 325 绿色物业管理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SZDB/Z 2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业园区 industrial park
具备统一规划的土地、厂区、楼宇,以发展工业、农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创新为主要功能的经济技术集聚区域。
注:产业园区具体形式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园、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产业和科技新城等。
3.2
运行环境 operating environment
影响物业服务人在运行过程中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因素组合。
3.3
客户 client
产业园区内从事工业、农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创新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培训、服务、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相关单位及个人。
3.4
运营协同服务 operational collaboration service
在对物业共有部分的物业管理服务的基础上,物业服务人接受业主组织或单个业主、物业使用人以及辖区政府组织的邀约而提供对客户发展及经营过程中起到促进、支持作用的专项有偿服务。
注 1:产业园区运营协同服务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协同服务、特色专项、人文关爱等。
注 2:产业园区运营协同服务是特约服务、针对性服务在产业园区实际需求服务的具体表现,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延伸内容。
4 服务要求
4.1 基本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服务要求 ........................................................................... 2
4.1 基本要求 ....................................................................... 2
4.2 客户服务 ....................................................................... 2
4.3 房屋及设施设备维护 ............................................................. 3
4.4 秩序及安全维护 ................................................................. 4
4.5 环境卫生维护 ................................................................... 5
4.6 文化活动 ....................................................................... 5
4.7 运营协同服务 ................................................................... 6
5 管理要求 ........................................................................... 8
5.1 基本要求 ....................................................................... 8
5.2 特定要求 ....................................................................... 8
6 评价与改进 ........................................................................ 10
6.1 评价形式与依据 ................................................................ 10
6.2 改进模式 ...................................................................... 10
6.3 评价与改进机制 ................................................................ 10
附录 A(规范性) 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与管理成熟度评价准则和审核工具 .........12
A.1 评价准则 ...................................................................... 12
A.2 审核工具 ...................................................................... 12
附录 B(规范性) 产业园区物业服务要求评价准则和测评工具 ......................38
B.1 评价准则 ...................................................................... 38
B.2 测评工具 ...................................................................... 38
参考文献 ............................................................................. 4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120.99
CCS A 00
DB4404
珠海市 地方标准
DB 4404/T 37—2022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南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quality credit
2022 - 12 - 30 发布 2023 - 02 - 01 实施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4/T 37-2022,制造业企业,评价指南,质量信用,DB4404/T 37-2022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南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珠海鼎和质量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市智能制造联合会、珠海汇津质量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飞马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珠海辰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科技发展促进会、珠海横琴科创智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生明、艾思玉、王继成、汤梓敬、熊再飞、陈灿婷、许思义、江万年、卓晓莹、乔宝良、张清华、龚诗雅、廖实玲、刘韵。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珠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117 信用 基本术语
GB/T 23791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划分通则
GB/T 31863-2015 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GB/T 237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质量信用 quality credit
取得并保持对其质量信任的能力。
注:这种能力由企业在遵守质量相关法律法规 、执行标准以及兑现质量承诺(或履行质量约定)的基础上,提供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满足顾客的需求或期望来实现。
4 基本原则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基本原则 ........................................................................... 3
5 评价指标 ........................................................................... 4
6 评价方法 ........................................................................... 4
附录 A(资料性)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专项指标....................................... 5
附录 B(资料性) 基本指标评价分值..................................................... 6
附录 C(资料性) 专项指标评价分值..................................................... 8
参考文献 .............................................................................. 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1.120
CCS A 00
DB4451
潮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51/T 3—2022
标准监督检查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standards
2022-12-26 发布 2022-12-26 实施
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51/T 3-2022,工作规范,标准监督检查,DB4451/T 3-2022 标准监督检查工作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潮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璇、徐思飞、邱晓丹、蔡岱芸、洪灿桂、黄奕娜、刘楷周、柳茂春、侯晓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标准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检查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检查过程、检查结果、检查报告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的监督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4.1 客观性
监督检查过程和结论应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干涉。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1.060.50
CCSG 12
团 体 标 准
T/CACE 051—2022
铬渣制转炉炼钢造渣剂
Slagging flux prepared from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 for convertersteelmaking
2022 - 05 - 25 发布 2022 - 05 - 25 实施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发 布

T/CACE 051-2022,转炉炼钢,造渣剂,铬渣制,T/CACE 051-2022 铬渣制转炉炼钢用造渣剂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岩承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通钒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商南县东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宁市荣鼎冶金炉料有限公司、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宁岩、任战洲、陈昱键、陈守俊、王增祥、石大学、赖冬麟、葛文、范朝云、董芬、赵树伟、余冰、陈小红、张优。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铬渣制转炉炼钢用造渣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含MgO、CaO、SiO2、Al2O3、Fe2O3、Cr2O3的铬渣为主要原料,以压球成型干燥工艺生产的转炉炼钢用造渣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T 2007.2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制样方法
GB/T 2007.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粒度测定方法 手工筛分法
GB/T 14201 高炉和直接还原用铁球团矿 抗压强度的测定
GB/T 24221 铬矿石 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24223 铬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还原磷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4224 铬矿石 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中和滴定法、燃烧-碘酸钾滴定法和燃烧-红外线吸收法
GB/T 24225 铬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还原滴定法
GB/T 24227 铬矿石和铬精矿 硅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计法和重量法
GB/T 24229 铬矿石和铬精矿 铝含量的测定 络合滴定法
GB/T 24230 铬矿石和铬精矿 铬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GB/T 31852 铬渣处理处置规范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铬渣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
以铬铁矿为原料生产铬化合物的过程中,经氧化焙烧、浸取后产生的废渣为铬渣。
[来源:GB/T 31852,3.1]
3.2
半钢冶炼 semi-steel smelting
铁水在进入炼钢之前,先将铁水中金属夹杂物氧化成钢渣从铁水中分离出来的铁水预处理工艺。
3.3
造渣剂 slagging flux
加入炼钢炉内的石灰及其他溶剂,以便迅速生成所需碱度而且有良好流动性的炉渣。
4 技术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2
6 检验规则 ........................................................................... 3
7 标签、标志和随行文件 ............................................................... 4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11.020
CCS C 39
团体标准
T/CACM 1412—2022
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
电气规范
Electrical standards for portable TCM health related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equipment
2022 - 09 - 26 发布 2022 - 09 - 26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T/CACM 1412-2022,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便携式,电气规范,T/CACM 1412-2022 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电气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刘延勇、李福凤、樊帅、王国民、田贵华、汪南玥、温川飙、李航、李健、王文君、骆学荣。

引 言
中医设备是中医诊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医设备生产企业已达上千家,中医设备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但相关标准的发展严重滞后,无法实现标准对产品的有效引导,尤其是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相关标准更是严重缺乏。针对当前标准现状,编制《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电气规范》非常必要。
本文件主要考虑了标准在不同厂家、不同设备之间使用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对各类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的电气规范进行了说明,用于不同厂家研发生产相关设备时,对电气设计进行规范,以标准化助力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的高质量发展。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牵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系列设备的开发”,项目编号:2018YFC1707600。博奥生物负责项目的中医设备总体设计,从融合各个分立系统、实现积木式多诊合参角度出发,建立通用设计规范,为本文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其电源设计、通信方式和接口设计、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便携式中医健康相关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07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 9706.1 医用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GB/T 15934 电器附件 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GB/T 37132 无线充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39725 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
YY 9706.102 医用电气设备 第 1-2 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
IEC 60603-7 电子设备连接器 第 7 部分: 8 路无屏蔽自由固定连接器详细规范(Connectors for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7: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8-way,unshielded,free and fixedconnector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医健康相关数据 TCM health data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获取的望闻问切相关数据。
注:如眼象数据、舌象数据、面象数据、脉象数据、问诊数据、闻诊数据、穴位敏化数据(包含穴位温度数据、穴位阻抗数据、穴位压力敏化数据等)、中医体质数据等。
3.2
采集分析设备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equipment

获取中医健康数据以及分析的设备。
注:如目诊仪、舌诊仪、面诊仪、脉诊仪、问诊仪、闻诊仪、穴位探测仪、腹诊仪、体质分析仪等。
3.3
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注: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3.4
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USB
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等设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
4 电源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电源 .............................................................................. 2
4.1 供电方式 ...................................................................... 2
4.2 充电方式 ...................................................................... 2
5 通信 .............................................................................. 2
5.1 通则 .......................................................................... 2
5.2 有线通信 ...................................................................... 3
5.3 无线通信 ...................................................................... 3
5.4 数据传输 ...................................................................... 3
6 电气安全 .......................................................................... 3
7 电磁兼容 .......................................................................... 4
参考文献 .............................................................................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仿古,仿古建筑工程,全费用基价表,定额,消耗量定额,湖北,湖北省,第一册,通用项目,湖北省 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 第一册 通用项目

关于发布《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全费用基价表》的通知
各市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建局,各有关建设、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
为推进我省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计价依据体系,适应当前仿古建筑工程计价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以下简称本定额),经审定通过,现予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定额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结算、设计概算及投资估算的依据;也是企业投标报价、内部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考。
二、本定额自2023 年1 月1 日起实施,与本定额对应的原定额同时停止使用。2023 年1 月1 日前
已进行招投标或者已经签订合同的工程,仍按原约定执行。
三、本定额由湖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总站负责管理和解释,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

总 说 明

一、《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规范》(GB50500—2013)的有关要求,在全国统一《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ZYA4—31—2018)及《全 国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湖北省统一基价表》(鄂建文【2006】123 号发布)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进行修编的。

二、《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以下简称本定额)共分三册,包括: 第一册 通用项目; 第二册 《营造法原》作法项目; 第三册 《营造则例》等作法项目。

三、本定额适用于湖北省境内新建、扩建的仿古建筑工程,不适用于修缮古建筑工程。

四、本定额与《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的使用界定: 1.独立建造的单位工程,其建筑形式是仿古的,如亭、台、楼、阁、榭、舫、廊、殿、堂、斋、塔及寺庙仿古 建筑等,优先执行本定额,本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 全费用基价表》(2018) 等定额。 2. 除仿古建筑以外的建筑单位工程属于仿古形式做法的部分,如台基、屋顶、外墙、装饰等分部分项 工程执行本定额。 其他属于现代做法项目,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 表》(2018) 等定额。 3.凡石作、结构(混凝土、砖、木)、门窗、屋面、屋面基层、楼地面、抹灰、油漆彩画等 8 项分部分项工 程中,有 5 项为仿古设计形式者,则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均优先执行本定额,本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 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不足 5 项者,可按其仿古部分分 别执行本定额相应项目,其他属于现代做法项目,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 用基价表》(2018) 等定额。

五、本定额既是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配套的消耗量定额,也是实行定额计价时的全费用基价表。 本定额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结算、设计概算及投资估算的依据;也是企业投标报 价、内部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考。

六、本定额以全费用表示。 全费用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 费、费用、增值税之和。 1.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是以定额编制期确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和对应的定额消耗量计 算的。2.费用包括总价措施项目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 3.增值税是在一般计税法下按规定计算的销项税。

七、本定额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 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算规范、古建筑有关做法书籍《营造法 原》和《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等为依据编制,并参考了有关地区和行业标准、定额以及典型工 程的设计、施工和其他资料。

八、本定额消耗量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是按 正常施工条件,省内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化程度和合理的劳动组织及工期进行编制 的,反映了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 其正常的施工条件是指: 1.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完整无损,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附有合格证书和试验记录。 2.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正常。 3.正常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施工环境。

九、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中,已说明了主要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说明,均已包含在消耗量内。
十、关于人工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1.本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不分工种,分为普工、技工、高级技工三个技术等级。 2.本定额的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本定额的人工每工日按 8 小时工作制计算。 4.人工工日单价取定:普工 92 元/ 工日,技工 142 元/ 工日,高级技工 212 元/ 工日。 5.本定额未注明拆分比例的增加工日,按各章节相应子目的普工、技工、高级技工比例执行。

十一、关于材料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1.本定额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的 合格产品。 2.本定额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定额中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 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 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规范(设 计文件)规定的预留量、搭接量不在损耗中考虑。 4.定额列出的材料价格是从材料来源地(或交货地)至工地仓库(或存放地)后的出库除税价格,由 除税的材料原价(或供应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5.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中燃料动力费并入材料中。 材料数量调整时,不调整燃料动力材料数量。 6.对于定额中不便计量、用量少、低值易耗的零星材料,列为其他材料费,其计算基数未包括机械燃 料动力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22年,全费用基价表,定额,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湖北省,第二册,2022年 湖北省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 第二册 《营造法原》作法项目.

关于发布《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全费用基价表》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建局,各有关建设、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
为推进我省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计价依据体系,适应当前仿古建筑工程计价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以下简称本定额),经审定通过,现予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定额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结算、设计概算及投资估算的依据;也是企业投标报价、内部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考。
二、本定额自2023 年1 月1 日起实施,与本定额对应的原定额同时停止使用。2023 年1 月1 日前已进行招投标或者已经签订合同的工程,仍按原约定执行。
三、本定额由湖北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总站负责管理和解释,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 年11 月18 日

总 说 明

一、《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规范》(GB50500—2013)的有关要求,在全国统一《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ZYA4—31—2018)及《全 国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湖北省统一基价表》(鄂建文【2006】123 号发布)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进行修编的。

二、《湖北省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以下简称本定额)共分三册,包括: 第一册 通用项目; 第二册 《营造法原》作法项目; 第三册 《营造则例》等作法项目。

三、本定额适用于湖北省境内新建、扩建的仿古建筑工程,不适用于修缮古建筑工程。

四、本定额与《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的使用界定: 1.独立建造的单位工程,其建筑形式是仿古的,如亭、台、楼、阁、榭、舫、廊、殿、堂、斋、塔及寺庙仿古 建筑等,优先执行本定额,本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 全费用基价表》(2018) 等定额。 2. 除仿古建筑以外的建筑单位工程属于仿古形式做法的部分,如台基、屋顶、外墙、装饰等分部分项 工程执行本定额。 其他属于现代做法项目,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 表》(2018) 等定额。 3.凡石作、结构(混凝土、砖、木)、门窗、屋面、屋面基层、楼地面、抹灰、油漆彩画等 8 项分部分项工 程中,有 5 项为仿古设计形式者,则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均优先执行本定额,本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 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2018);不足 5 项者,可按其仿古部分分 别执行本定额相应项目,其他属于现代做法项目,执行《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 用基价表》(2018) 等定额。

五、本定额既是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配套的消耗量定额,也是实行定额计价时的全费用基价表。 本定额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工程竣工结算、设计概算及投资估算的依据;也是企业投标报 价、内部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考。

六、本定额以全费用表示。 全费用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 费、费用、增值税之和。 1.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是以定额编制期确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和对应的定额消耗量计 算的。2.费用包括总价措施项目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 3.增值税是在一般计税法下按规定计算的销项税。

七、本定额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 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算规范、古建筑有关做法书籍《营造法 原》和《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等为依据编制,并参考了有关地区和行业标准、定额以及典型工 程的设计、施工和其他资料。

八、本定额消耗量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是按 正常施工条件,省内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化程度和合理的劳动组织及工期进行编制 的,反映了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 其正常的施工条件是指: 1.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完整无损,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附有合格证书和试验记录。 2.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正常。 3.正常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施工环境。

九、本定额的工作内容中,已说明了主要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说明,均已包含在消耗量内。
十、关于人工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1.本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不分工种,分为普工、技工、高级技工三个技术等级。 2.本定额的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本定额的人工每工日按 8 小时工作制计算。 4.人工工日单价取定:普工 92 元/ 工日,技工 142 元/ 工日,高级技工 212 元/ 工日。 5.本定额未注明拆分比例的增加工日,按各章节相应子目的普工、技工、高级技工比例执行。

十一、关于材料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1.本定额采用的材料(包括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的 合格产品。 2.本定额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定额中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 损耗量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 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规范(设 计文件)规定的预留量、搭接量不在损耗中考虑。 4.定额列出的材料价格是从材料来源地(或交货地)至工地仓库(或存放地)后的出库除税价格,由 除税的材料原价(或供应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5.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中燃料动力费并入材料中。 材料数量调整时,不调整燃料动力材料数量。 6.对于定额中不便计量、用量少、低值易耗的零星材料,列为其他材料费,其计算基数未包括机械燃 料动力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22年 湖北省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 第二册 《营造法原》作法项目.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