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我请教这个左侧要设置堵风口吗,需要进行统计吗-四川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3-02-19 11:57:54
提问网友:个性的企鹅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需要进行统计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3-02-19 11:57:54
提问网友:个性的企鹅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需要进行统计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3-02-19 11:54:36
提问网友:黄星雨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无缝铜管就是按外径计算的
没有公称 直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湖南
提问日期:2023-02-19 11:54:15
提问网友:不怕困呐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首层墙下面没有砖基础、没有基础梁等构件的时候,就需要布置这个隔墙基础了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3-02-19 11:51:10
提问网友:L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报表中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3-02-19 11:48:28
提问网友:陈诚
2023-02-19 13:45:14 补充
一般门柱门梁也是C型钢吧 这里我有点看不懂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这是和墙面檩条一样的。
所属地区:贵州
提问日期:2023-02-19 11:46:10
提问网友:2673567901@qq.com
计价软件中输出主要材料表时没有输出材料的规格型号 在哪里设置?主要材料表是不是就是项目所用的主材?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设计表格——增加规格型号
ICS 29.180
CCSK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2267—2021
Terminology for power transformers(reactors,instrument transformers)and their components and raw materials
2021-10-26实施 2021-04-26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引 言
GB/T2900系列电工术语标准为电力行业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术语,其他一些常用标准也陆续界定了一些有关术语,但在使用中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术语在不同层级的多个标准中重复出现,而定义却不同或存在细微差异。为了方便电力变压器行业查阅和使用,本标准除了收集已有术语外,还改写和补充了一些术语。
电力变压器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标准体系更趋完善,所发布标准质量在逐步提升,标准也更加方便实用。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和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及组部件、原材料技术的进步,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等相关标准大量涌现,逐步满足了市场需求。这些标准在制(修)订时不仅涉及电力、机械、电子等不同行业,还往往隶属不同层级的标委会管理。虽然 GB/T 2900 系列电工术语标准已经对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类常用术语进行了界定,但跨行业、跨门类的标准很难做到互相借鉴参照和协调统一。同时,对于变压器标准体系中较前沿或门类较细的标准术语,尚难以面面俱到。尤其,这些术语对于跨专业使用者而言,在查阅与使用上甚为不便。因此,有必要专门为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及组部件、原材料制定使用术语,以方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查阅和使用。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电力变压器(包括调压器和变流变压器)、电抗器和互感器等产品,以及产品结构、性能、制造和试验装备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标准制(修)订、技术文件编制、专业手册编写和翻译、教材及书刊编写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 通用术语
3.1规定值 specified value 采购方订货时规定的值。【来源:GB/T2900.95—2015,2.1.10】
3.2设计值 design value
根据匝数比设计出的绕组匝数决定的期望值或由阻抗、空载电流或其他参数计算出的值。【来源:GB/T 2900.95—2015,2.1.1】
3.3额定值 rating value
标注在变压器类产品上的用来表示该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运行特征的一组参数的数值。这些参数的数值是制造厂保证和试验的基础。【来源:GB/T2900.95—2015,2.1.1】
3.4中性点 neutral point
对称电压系统中,通常处于零电位的一点。【来源:GB/T2900.95—2015,2.1.30】
3.5联结点 connecting point
由制造方规定,供用户在现场安装或进行试验时连接电缆的点。注:当采用同轴电缆时,只认为外部屏蔽是一个联接点。【来源:GB/T20840.7—2007,2.1.38,有修改】
3.6端子 terminal
用于将绕组与外部导线相连接的导电部件。【来源:GB/T2900.95-2015,5.5.1】
3.7线路端子 line terminal
接到电网线路导体用的接线端子。【来源:GB/T2900.95—2015,5.5.2】
3.8接地端子 earthed terminal
供接地用的端子。来源:GB/T2900.95—2015,5.5.4】
3.9绕组 winding
构成与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或调压器标注的某一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气线路的一组线匝。注:对于多相变压器类的产品,绕组则是指各单相绕组的组合。【来源:GB/T2900.95—2015,4.3.1,有修改】
3.10系统最高电压 highest voltage of a system Uays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系统中任意点在任意时间的相间运行电压的最高值(方均根值)。【来源:GB/T 20840.1—2010,3.2.1,有修改】
3.11设备最高电压 highest voltage for equipment Um
最高的相间电压方均根值,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类电气设备绝缘是按此设计的。【来源:GB/T2900.95—2015,2.1.51,有修改】
3.12额定绝缘水平 rated insulation level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类电气设备的绝缘,设计成能承受规定条件下的一组试验电压值。
注:这些试验电压分别是:
a)额定雷电冲击和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b)额定雷电冲击和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来源:GB/T2900.95—2015,2.1.53,有修改】
3.13中性点绝缘系统 isolated neutral system
除了中性点经保护或测量用的高阻抗接地外,无中性点接地的系统。【来源:GB/T 20840.1——2010,3.2.4】
3.14谐振接地系统 resonant earthed system 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
一个或多个中性点通过电抗接地的系统,借以完全补偿单相对地故障电流的电容分量。注:在谐振接地系统中,其剩余的故障电流被限制到能使空气中的故障电弧自行熄灭。【来源:GB/T20840.1—2010,3.2.5,有修改】
3.15接地故障因数 earth fault factor
对于一定的系统布置,当系统任意点发生接地故障影响一相或多相时,在三相系统中某一给定位置,其非故障相的相对地最高工频电压方均根值与无故障时该位置相对地工频电压方均根值之比。【来源:GB/T 20840.1——2010,3.2.6】
3.16中性点接地系统 earthed neutral system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通过小电阻或电抗接地的系统。该电阻或电抗值应小到能抑制暂态振荡,又能给出足够的电流供选择接地故障保护用。
a)给定位置的三相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是指该点接地故障因数不超过1.4的系统。
注:如整个系统布置中的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之比小于3,且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之比小于1,则该条件一般均能得到。
b)给定位置的三相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是指该点接地故障因数不超过1.4的系统。【来源:GB/T20840.1—2010,3.2.7】
3.17铁磁谐振 ferro-resonance
电容和非线性磁饱和电感组成电路的持续谐振。【来源:GB/T2900.94—2015,4.17】
3.18温升 temperature rise
变压器类产品中某一部位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
注:冷却介质温度,对于空气冷却式,系指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水冷却方式,则指冷却设备入口处的水温。【来源:GB/T 2900.95—2015,2.1.50】
3.19温度指数 temperature index;TI
表示绝缘材料或绝缘系统耐热能力的摄氏温度值。
注1:对绝缘材料,温度指数是从热寿命关系中对应于给定时间(通常为20000h)推出。温度指数可以作为确定材料温度等级的依据。
注2:对绝缘系统,温度指数可由己知使用经验的,或从已评定且已确定的参照绝缘系统的已知比较功能性评定中得出。【来源:GB/T2900.5—2013,212-12-11,有修改】
3.20冷却介质最高温度(任何时候的) temperature of cooling medium(at any time)
通过多年测量得到的冷却介质的最高温度。【来源:GB/T 2900.95—2015,2.1.62】
3.21月平均温度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某一月份中,日最高温度的平均数与日最低温度的平均数之和的一半的多年统计值。【来源:GB/T 2900.95—2015,2.1.63】
3.22年平均温度 yearly average temperature
全年中,各月平均温度之和的1/12。【来源:GB/T 2900.95—2015,2.1.64】
3.23吸收比 dielectric absorption ratio
绝缘结构件在60s时测出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测出值之比。【来源:GB/T2900.95—2015,2.1.56】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通用术语……………………………………………………………………………………………………………………………1
4变压器术语……………………………………………………………………………………………………………………………7
4.1通用术语………………………………………………………………………………………………………………………7
4.2产品术语…………………………………………………………………………………………………………………………22
4.3结构术语………………………………………………………………………………………………………………………28
5电抗器术语…………………………………………………………………………………………………………………………37
5.1通用术语………………………………………………………………………………………………………………………37
5.2产品术语………………………………………………………………………………………………………………………44
5.3结构术语…………………………………………………………………………………………………………………………47
6互感器术语…………………………………………………………………………………………………………………………48
6.1通用术语………………………………………………………………………………………………………………………48
6.2产品术语………………………………………………………………………………………………………………………63
6.3结构术语……………………………………………………………………………………………………………………71
7组部件、原材料术语……………………………………………………………………………………………………………74
7.1套管术语…………………………………………………………………………………………………………………………74
7.2分接开关术语…………………………………………………………………………………………………………………78
7.3冷却装置术语…………………………………………………………………………………………………………………82
7.4油箱和储油柜术语…………………………………………………………………………………………………………84
7.5绕组线术语………………………………………………………………………………………………………………86
7.6绝缘材料术语………………………………………………………………………………………………………………88
7.7其他部件、材料术语……………………………………………………………………………………………………97
8制造设备术语…………………………………………………………………………………………………………………100
8.1线圈制造设备术语…………………………………………………………………………………………………………100
8.2铁心制造设备术语…………………………………………………………………………………………………………101
8.3油箱制造设备术语………………………………………………………………………………………………………103
8.4绝缘件制造设备术语………………………………………………………………………………………………………103
8.5绝缘处理设备术语…………………………………………………………………………………………………………103
9试验装备术语……………………………………………………………………………………………………………………105
9.1高压试验设备术语…………………………………………………………………………………………………………105
9.2通用测量仪器仪表术语……………………………………………………………………………………………………107
索引…………………………………………………………………………………………………………………………………110
汉语拼音索引………………………………………………………………………………………………………………………110
英文对应词索引……………………………………………………………………………………………………………………135
参考文献………………………………………………………………………………………………………………………………160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3-02-19 11:38:20
提问网友:权二
第一张图是大样图,第二张是平面图,请问第一张圈出来的地方是只在有窗户的地方布置还是通长布置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只在有窗户的地方布置,是否通长看设计说明。
DL ICS 27.100 P60
备案号:J2907-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085-2021代替DL/T 5085—1999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Code for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 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2014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国能科技〔2014〕29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和设计管理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型钢混凝土构件、钢-混凝土组合梁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组合结构材料内容;
2.补充了结构体系要求内容;
3.删除了应用较少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内容;
4.增加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规定;
5.增加了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规定;
6.增加了混凝土翼板开洞组合梁的设计规定;
7.增加了组合梁抗扭设计规定;
8.增加了组合梁连接节点设计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 5085—1999。
1 总则
1.0.1 为规范发电厂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施工方便,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震区的发电厂建(构)筑物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
1.0.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组合结构构件 composite structure members
由型钢或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组合能整体受力的结构构件。
2.1.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由组合结构构件或组合结构构件与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合组成的结构。
2.1.3 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tubular members
在圆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本标准特指钢管内填满混凝土)所形成的钢管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的构件。
2.1.4 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members
在矩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本标准特指钢管内填满混凝土)所形成的钢管与混凝上共同受力的构件。
2.1.5 型钢混凝土构件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钢筋混凝土截面内配置型钢所形成的型钢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的构件。
2.1.6 钢-混凝土组合梁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混凝土翼板与钢梁组合共同承受荷载的梁。
2.1.7 抗剪连接件 shear connector
用于连接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翼缘板并承受二者之间纵向水平剪力,抵抗二者相对滑移,保证二者能共同工作的连接件,例如圆柱头焊钉、槽钢等。
2.1.8 完全抗剪连接complete shear connection
抗剪连接件的纵向水平抗剪承载力能够保证最大弯矩截面上抗弯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连接。
2.1.9 部分抗剪连接 partial shear connection
抗剪连接件的纵向水平抗剪承载力不能保证最大弯矩截面上抗弯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连接。
2.1.10 含钢率 steel ratio
构件截面中钢管、型钢构件面积和混凝土面积之比。
2.1.11 套箍系数 confinement coefficient
构件截面中钢管面积、钢材强度设计值乘积与混凝土面积、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
3 基本规定
3.1 一 般 规 定
3.1.1 发电厂建(构)筑物结构体系中,整个结构体系可采用组合结构构件,也可将组合结构构件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合使用。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时,宜将其用作最能充分发挥其受力特性的构件。
3.1.2 发电厂建(构)筑物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22的规定。
3.1.3 当楼层采用钢梁、混凝土楼板时,宜按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3.1.4 发电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构)筑物应根据设防烈度和结构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满足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4确定。
3.1.5 结构构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所有结构件及连接均应进行承载力计算;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和滑移验算;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使用上需要控制变形的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对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对使用上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3.1.6 结构构件及连接的承载力计算和倾覆、滑移验算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
3.1.7 预制构件尚应按制作、运输及安装的荷载设计值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制构件吊装的验算,应将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1.50。
3.1.8 对现浇结构、装配整体结构,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3.1.9 结构施工中,当以屈服强度不同的钢材代替原设计中的主要钢材时,应按照钢材的实际强度进行验算。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13)
3.1一般规定………………………………………………(13)
3.2材料……………………………………………………(14)
3.3结构体系与设计原则……………………………………(15)
4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20)
4.1一般规定………………………………………………(20)
4.2组合结构的设计值………………………………………(21)
4.3承载力计算……………………………………………(24)
4.4构造要求………………………………………………(33)
4.5节点和连接……………………………………………(35)
5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53)
5.1一般规定………………………………………………(53)
5.2承载力计算……………………………………………(54)
5.3构造要求………………………………………………(57)
5.4节点和连接……………………………………………(57)
6型钢混凝土构件…………………………………………(61)
6.1一般规定………………………………………………(61)
6.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4)
6.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64)
6.4构造要求………………………………………………(65)
6.5节点和连接……………………………………………(67)
7钢-混凝土组合梁…………………………………………(71)
7.1一般规定………………………………………………(71)
7.2组合梁计算……………………………………………(74)
7.3构造要求………………………………………………(90)
7.4节点和连接……………………………………………(92)
附录A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压、抗剪强度设计值及轴压弹性模量………………(99)
附录B钢管混凝土柱的弹性受弯刚度……………………(108)
附录C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111)
附录D组合构件材料本构关系……………………………(114)
本标准用词说明………………………………………………(120)
引用标准名录…………………………………………………(121)
附:条文说明…………………………………………………(123)
ICS35.240.50
CCS L 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136-2022
智能制造
远程运维系统通用要求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Remote maintenance system general requirements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郑州麦斯达夫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立信染整机械(广东)有限公司、厦门瑞德利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易安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筋织机械协会,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奥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品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贵任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邯电大学,西安陕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大河智信科技股份公司。
木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滨,韩丽、曹衍龙、卓兰,杨宏、李然,陈大鹏、彭玉怀、庄宝森,杨将新,董接莲、徐少辉、杨会甲、熊冠楚、靳明星,李家京,冯长安、傅洛伊,曾钦达、罗传仙、南海博、许晓路、侯曦,叶贺,黄俊华、张爵龙、程世友、毕远国、张焱,张学琴、张奕、黄庆卿、马力、杨志伟,郑波、崔帅赵秀才间涛、胸怡、苗发祥,郎博,王贞、黄路川、宋建军,付文慧、王贞、金氟,颜谷苏,张爱辉、白欧、徐一村,刘宾。
1范围
木文件确立了智能制造领域中远程运维系统的系统框架,规定了远程运维系统的一般要求,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中远程运维系统的规划和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设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运维对象maintenance object
智能制造环境中设各或设备群。
3.2
远程运维系统remote maintenance system
远程实现运雏对象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预警,故障告警,运雏管理,设备管理,远程维护、预测性维护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3.3
备件spare parts
为保证失效部件或设备得到替换,所预先准备的,能够提供正常功能的部件或设备。
[米源:GB/T28827.1-2012,3.10]
4縮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木文作。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DL ICS 27.100 P60
备案号:J2890-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589—2021
Guidelines for compilation of bidding documents and contracts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工作,明确招标文件编制内容、编排次序、编制规则,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促进工程招标顺利开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
1.0.3 招标文件编制应遵循依法合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1.0.4 招标文件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0.1 招标文件编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 招标文件应由具有编制能力和组织评标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0.3 招标文件编制应全面考虑火力发电工程各专业特点和内容。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2.0.4 招标文件应内容完整、层次划分清晰、章节构成合理、格式统一规范,应文字逻辑严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出现歧义。
2.0.5 招标文件应以招标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设置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3 内容组成
3.0.1 招标文件应由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和要求、投标文件格式组成。
3.0.2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应包括招标条件、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要求、招标文件的获取、投标文件的递交、发布公告的所有媒介、联系方式。
3.0.3 投标人须知应包括投标人须知前附表、总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合同授予、纪律和监督、需要补充的其他内容、电子招标投标。附件应包括开标记录表、问题澄清通知、问题的澄清、中标通知书、中标结果通知书、确认通知格式。
3.0.4 评标办法应包括评标办法前附表、评标方法、评审标准、评标程序。
3.0.5 合同条款及格式应包括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合同附件格式。
3.0.6 工程量清单应包括工程量清单说明、投标报价说明、其他说明、工程量清单。
3.0.7 图纸应包括图纸目录、图纸。
3.0.8 技术标准和要求应包括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招标人自行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工程范围、工艺安排或要求、时间要求、技术要求、竣工试验、竣工后试验、文件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3.0.9 投标文件格式应包括目录、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联合体协议书、投标保证金、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拟分包项目情况表、资格审查资料、偏差表等。
4 编 排 次 序
4.0.1 招标文件应按以下次序排列:
1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2 投标人须知;
3 评标办法;
4 合同条款及格式;
5 工程量清单;
6 图纸;
7 技术标准和要求;
8 投标文件格式。
1总则…………………………………………………(1)
2一般规定…………………………………………………(2)
3内容组成…………………………………………………(3)
4编排次序…………………………………………………(5)
5编制规则…………………………………………………(6)
5.1基本要求………………………………………………(6)
5.2质量要求………………………………………………(13)
5.3资料要求………………………………………………(14)
本标准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本书简介
铁路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人员分散、流动性强、机被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临时设施多、职业卫生条件差,加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量采用,安全管理任务重,难度大。为解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培训难题,编著者们针对铁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特点,撰写了“图解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系列丛书。
本丛书以最新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规程为基础,以满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操作三个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需要为目标,深入浅出地用图画形式直观、形象地解析了铁路工程施工危险危害因素、安全基本常识、安全技术要点与安全管理注意事项等。
本丛书特别适合作为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学习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安全作业的指导用书,还适合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参考阅读。
限于编著者们的水平和绘图素材的选取局限性,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丛书由石家庄铁道大学黄守刚主持编著,铁道部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薛吉岗主持审定。
ICS 93.025
CCS P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111-2022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
设施运行与维护规范
Low impact development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Specification for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2022-12-30发布
2022-12-3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俊奇,云振宇,张伟,胡良兵、王文亮、王建龙、宫水伟、赵杨,彭永臻,杜晓丽、秦升益,王增义,孔爱辉,许静、谭琪琦,毛坤、李海燕,陈梅娟,郭霞、高发明,盛田田,马晓蕾、王思思、张晓然,柴宏样、俱晨涛、张瑶、张亮、李小静。
1范国
本文件界定了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运行与维护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其总体要求,设随运行与维护要求、风险管理与保障措施,档案与信息化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仅通用技术要求
GB/T28592降水量等级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9599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基础术语
GB/T50363节水灌减工程技术标准
GB51174城镇雨水湖蓄工程技术规范
GB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CJJ6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18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CJ!/T311模块化南水储水设施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3959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雨水控制利用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城镇区域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集蓄回用雨水的总称。
注,包括雨水渗滞,集蓄回用,调蓄,截污净化和转输等。
[来源:GB/T39599—2020,2.7]
3.2
运行与维护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低影响开发用水控制利用设施建设险收后,为保障设施达到或保持设计功能而开展的日常巡视,定期检查,维护检修等工作。
GB/T42111-2022
注:日常巡视指对低影响开发用水控制利用设随的外观,组成和完好程度(含植物)等表观特性的经常性巡查工作:
定期检查指对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能表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周定时问周期性检测工作,并包含日常遥视的所有内容:维护检修指银据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设笕进行表观和功能恢复的工作,
3.3
量泥斗检测sludge bucket inspection
利用量泥斗检测设施积泥厚度的方法。
3.4
闭路电视检测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
采用闭路电视对设施及各类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
注:简称CCTV检测
3.5
潜望镜检测quick view inspection
采用潜望镜对设施及各类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
注:简称QV检测。
3.6
水力坡降试验hydraulie slope test
通过对实际水面坡降线的测量和分析来检查设施及各类管渠运行状况的方法。
3.7
射水疏通jet cleaning
利用高压射水清通设施或各类管道的疏通方法。
3.8
水力疏i适hydraulic cleaning
采用提高管渠上下游水位差,加大流速疏通设施或各类管道的方法。
3.9
转杆疏通swivel rod cleaning
采用旋转疏通杆的方式清除设施或管道内沉积物的方法。
3.10
推杆疏通pushrod cleaning
将竹片,钢条等工具推人设施或各类管道内清除沉积物的疏通方法。
3.11
绞车疏通winch bucket cleaning
采用较车牵引桶型,产型等清泥工具清除设施或各类管道中沉积物的方法。
3.12
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
封闭或都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4总体要求
4.1应遵循“因地制宜、运推并重、经济适用,持续有效”的原则。
4.2应明确工作主体和监管责任主体,设计阶段应编制设施运行与维护方案及经费保障预算,明确对设施运行与维护的要求。
4.3设施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颇次在满足本文件规定的基础上,可结合当地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适当提高频次要求:每年雨季前宜对所有设随运行功能进行全面检查。
4.4应合理配备运行维护人员,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和专业技术培测,并建立培训档案,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于重新上岗的运行维护人员,应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5需委进人有限空间进行维护作业时,运行维护人员应取得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资格,完成作业前各项准各工作后,方可进人作业。
4.6设施运行与维护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应配备齐全,设备和用品应定期检验,并建立档案。
4.7宜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运行与锥护工作的高效、经济、持续和有效。
ICS91.140.70
CCS P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63-2022
非接触式给水器具节水性能通用技术条件
Non-contact water supply devices-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ter saving performance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建筑节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厦门市欧立通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供水管理处、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汇科智能卫浴有限公司、江苏西游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洁博利厨卫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奥雷士洁具有限公司、佛山市家家卫浴有限公司、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骊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鹏、邱琴、颜伟国、王琪、范俊杰、吴端龙、张振国、蔡雨冬、崔琦、黄茂初、陈良权、章雪松、桂轶、金声、王海涛、谢岳荣、杜胜军、陈东曲、陈维林、郑少波、张伟、霍成基、陈春虹、张剑、陈挚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非接触式给水器具节水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冷热水供水管路上,供水静压力不大于1.0MPa,介质温度4℃~90℃的非接触式水嘴、非接触式淋浴器、非接触式小便器冲洗阀和非接触式大便器冲洗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25501一2019水嘴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GB/T26750一2011卫生洁具便器用压力冲水装置
GB28378一2019淋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GB28379一2012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
GB/T35577建筑节水产品术语
QB/T2806一2017温控水嘴
3术语和定义
GB/T355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接触式给水器具non-contact water supply devices
在一定控制距离内,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通过非接触式感应使控制器驱动电磁阀或电动阀进行启闭操作的给水器具。
3.2
控制器controller
由传感器、判别、智能化逻辑处理、驱动等电子电路组成,控制电磁阀或电动阀启闭的装置。
3.3
控制距离control distance
在传感器接收或发射的轴线方向,使给水器具可靠开启,模拟板与控制器窗口间的最远距离。
3.4
热释电pyroelectric
通过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非接触感应的原理。
3.5
非接触式淋浴器non-contact showers
不用肢体接触,根据光电效应、电容效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等原理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流量的淋浴器。
3.6
带转换开关的非接触式淋浴器non-contact shower with transfer switch
带有多种出水方式,并通过转换开关调节出水方式的非接触式淋浴器。
3.7
非接触式小便器冲洗阀non-contact urinal flusher
不用肢体接触,根据光电效应、电容效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等原理启闭和控制出水口用水量的小便器控制器与冲洗阀组合。
3.8
非接触式大便器冲洗阀non-contact toilet flusher
不用肢体接触,根据光电效应、电容效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等原理启闭和控制出水口用水量的大便器控制器与冲洗阀组合。
4要求
4.1节水通用性能
4.1.1控制项目
非接触式给水器具节水性能控制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1.2控制距离误差
产品应明示控制距离,红外感应、热释电式给水器具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明示范围或与产品明示控制距离误差应在土10%之间。
4.1.3启闭时间
非接触式水嘴、非接触式淋浴器开启时间不应大于1s,关闭时间不应大于1.5s。
4.1.4流量
非接触式水嘴流量不应低于GB25501一2019表1中水效等级2级的要求。非接触式淋浴器流量不应低于GB28378一2019表1中水效等级2级的要求。
4.1.5流量均匀性
非接触式水嘴流量均匀性应符合GB25501一2019中4.2的要求。非接触式淋浴器手持式花洒流量均匀性应符合GB28378一2019中5.3的要求。
4.1.6用水量
非接触式小便器冲洗阀用水量不应低于GB28379一2012表2中水效等级2级的要求。非接触式大便器冲洗阀用水量不应低于GB28379一2012表1中水效等级2级的要求。
本书简介
土的动力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书结合编著者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并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重要研究或果。
全书共分9意,具体内容如下:绪论、典型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中应为状态的特点、土介霞中波的传插、土的动成力-应变关系及其摸述,土的动剪初模量和阻尼化、动为赀线作用下后社土的变形和器度。动方薪藏作用下黏性土的因结特征、跑和土的地震液化及其判别,土的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及进展。
本书力图摁供本便于土动力学基本特性学习和研究的较为全面的参考书,可以作为岩土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土动力学方面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建筑,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科研人员和高等学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DL ICS 27.140
CCS 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19—2021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技术导则Technology guide for TBM construction
2021-04-26 发布2021-10-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言前
本导则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文件要求制定。
本导则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进行水工隧洞施工的成熟经验,结合水电水利工程特点编制。
本导则主要包括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掘进施工、特殊复杂地质条件的掘进施工、施工供电供水通风与防尘、施工运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系统、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1 总则
1.0.1 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技术和质量等要求,遵照施工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 采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的隧洞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0.4 采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或现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full face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
在岩石隧洞内,通过开挖并推进式前进实现隧洞全断面成型,且带有周边壳体的专用机械设备。
2.0.2 敞开式岩石隧洞掘进机 open type hard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
在稳定性较好的岩石中,利用撑靴撑紧洞壁以承受掘进反力及扭矩,不采用管片支护的岩石隧洞掘进机。
注1:包括主梁式岩石隧道掘进机、凯式岩石隧洞掘进机。
注2: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也称撑靴式岩石隧洞掘进机。
2.0.3 护盾式全断面岩石隧洞掘进机 shielded full face rock TBM
在整机外围设置与机器直径相匹配的圆形防护结构以利于掘进和进行管片安装的全断面岩石隧洞掘进机。2.0.4 单护盾掘进机 single shield TBM
具有护盾保护,仅依靠管片承受掘进推力的岩石隧洞掘进机。
2.0.5 双护盾掘进机 double shield TBM
具有护盾保护,依靠管片和/或撑靴撑紧洞壁以承受掘进反力和扭矩,掘进可与管片拼装同步进行的岩石隧洞掘进机。
2.0.6 刀盘 cutterhead
设置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前端,通过旋转或其他运动方式对地层进行全断面开挖的钢结构和刀具的总成。
2.0.7 机架 main frame
用于连接主要部件及传递破岩的反扭矩的机器的主体。
3 基 本 规 定
3.0.1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线路条件、环境安全和隧洞结构等要求进行选型。
3.0.2 隧洞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应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根据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信息,调整掘进机掘进参数,全过程动态反馈掘进机掘进参数,优化支护设计。
3.0.3 应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
3.0.4 水电水利隧洞工程,当地形、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和隧洞断面、长度适合采用掘进机施工时,宜优先采用掘进机施工。
4 施 工 准 备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在隧洞施工前,应收集工程相关的气象、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成果资料,并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现场调查分析。
4.1.2 应对工程现场的周边环境、供电条件、交通条件等进行调研。
4.1.3 应复核控制网,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系统。
4.1.4 应配置专业齐全、数量满足的施工人员,特殊岗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2 技 术 准 备
4.2.1 掘进机施工前应了解、熟悉、掌握并复核以下资料:
1 有关技术标准。
2 工程设计文件。
3 掘进机及附属设备的相关资料。
4.2.2 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设计图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4.2.3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满足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及合同要求。
2 应科学组织、统筹兼顾,进行方案的优化比选。
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4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 满足掘进机施工的技术特点。
4.2.4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 工程地质条件和重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
3 掘进机组装、调试、掘进、拆机施工组织。
4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临时设施布置。
5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 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
7 质量保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8 复杂地质条件掘进机施工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9 工程重点技术和攻关研究内容。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施工准备……………………………………………………………………………6
4.1一般规定………………………………………………………………………6
4.2技术准备……………………………………………………………………6
4.3施工设备与设施准备…………………………………………………7
4.4管片试拼装…………………………………………………………………9
4.5管片储存与运输…………………………………………………………10
5施工测量…………………………………………………………………………11
5.1一般规定…………………………………………………………………11
5.2地面控制测量……………………………………………………………11
5.3地下控制测量……………………………………………………………12
5.4掘进施工测量……………………………………………………………12
5.5竣工测量…………………………………………………………………14
6掘进施工…………………………………………………………………………15
6.1一般规定…………………………………………………………………15
6.2组装与调试………………………………………………………………15
6.3超前地质预报……………………………………………………………17
6.4掘进…………………………………………………………………………18
6.5支护与衬砌………………………………………………………………20
6.6维护与保养………………………………………………………………20
6.7拆卸与储存………………………………………………………………22
7特殊复杂地质条件的掘进施工…………………………………………24
7.1一般规定…………………………………………………………………24
7.2断层破碎带………………………………………………………………24
7.3大变形………………………………………………………………………25
7.4岩溶……………………………………………………………………………25
7.5富水突泥………………………………………………………………26
7.6岩爆…………………………………………………………………………26
7.7超硬岩……………………………………………………………………27
7.8高地温………………………………………………………………………27
7.9有害气体……………………………………………………………………27
7.10放射性物质……………………………………………………………28
7.11卡机脱困…………………………………………………………………28
8施工供电、供水、通风与防尘…………………………………………29
8.1一般规定…………………………………………………………………29
8.2供电与照明…………………………………………………………………29
8.3供水…………………………………………………………………………30
8.4通风与除尘…………………………………………………………30
8.5通信…………………………………………………………………………31
9施工运输…………………………………………………………………………32
9.1一般规定…………………………………………………………………32
9.2有轨运输………………………………………………………………32
9.3皮带机运输………………………………………………………………33
9.4无轨运输………………………………………………………………34
10监控量测………………………………………………………………………35
10.1一般规定…………………………………………………………………35
10.2监测项目………………………………………………………………35
10.3监测布置与监测设施、仪器……………………………………36
10.4信息反馈…………………………………………………………………37
11数据信息系统…………………………………………………………………39
11.1系统要求…………………………………………………………………39
11.2数据采集……………………………………………………………………39
11.3数据储存与应用………………………………………………………39
12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41
12.1一般规定………………………………………………………………41
12.2安全、职业健康………………………………………………………41
12.3环境保护………………………………………………………………42
13施工质量控制…………………………………………………………………43
本导则用词说明……………………………………………………………………45
引用标准名录………………………………………………………………………46
附:条文说明………………………………………………………………………47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包括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白重座力计算、基底应力和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土的压箱性和单向分层总和法、规范推荐法、e -lgP法等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第三章主要介翔一雌固结理论和固结沉降的计算。第四章主要包括莫尔-库仑强度理论,抗剪强度试验.黏性土与粗粒土的抗剪强度特性以及矽土的动力剪切特性。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朗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第六章主要介S非黏性土土岐稳定性分析方法,黏性土土被分新中的蓉典条分法、毕肖普法、简布法及传递系数法:第七意主要介印达基极限承蔟力和容许承弑力的确定方法。内容基本龋耋了士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本书可作为曰霞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生产及科研人员参考。
DL ICS 27.140
CCS P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1—2021
混凝土坝维修技术规程
Code for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concrete dams
2021-04-26 发布2021-10-26 实施
前 言
本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要求制定。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规定、检查、损伤分类、维护、裂缝处理、渗漏处理、表面破损处理、补强加固处理、水下修补等。
1 总则
1.0.1 为规范混凝土坝维修工作,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坝及混凝土附属建筑物的维修。
1.0.3 混凝土坝维修应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1.0.4 混凝土坝维修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论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5 混凝土坝维修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维护 maintenance
指对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混凝土表面、伸缩缝止水设施、排水设施等的养护,以及冻害、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化学侵蚀等的防护。
2.0.2 维修 service
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发生损坏、性能下降以致失效时,为使其恢复到原设计或使用功能所采取的各种维护、修补、处理和加固等措施。
2.0.3 日常检查 daily inspection
对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进行的经常性巡视检查。
2.0.4 年度检查 annual inspection
每年汛前、汛后或枯水期、冰冻期对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进行的检查。
2.0.5 专项检查 special inspection
发生特大洪水、强烈地震或者发现可能影响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安全的异常情况时,进行的检查。
2.0.6 定期检查 periodic inspection
按有关规定对已运行的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运行状态进行的全面检查和安全评价。
2.0.7 表面破损 surface damage
混凝土表面产生局部损坏或强度降低的现象,包含剥蚀、磨损、空蚀及碳化等。
2.0.8 剥蚀 denudation
混凝土坝及附属建筑物因年久、风化、冻融等,混凝土表面发生的损坏和剥落的现象。
2.0.9 冲刷磨损 erosive wear
水流中挟带的推移质或悬移质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部位摩擦或冲击碰撞而产生的破坏。
2.0.10 空蚀 cavitation
流体在高速流动和压力变化条件下,与流体接触的混凝土表面产生的破坏。
2.0.11 碳化 carbonization
混凝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物质反应而失去碱性的过程。
2.0.12 界面剂 interface agent
为改善修补材料与基材之间的黏结效果而在基材结合面涂抹的黏接材料。
3 基 本 规 定
3.0.1 混凝土坝应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0.2 混凝土坝应对检查出来的裂缝、渗漏和表面破损等进行维修,需要补强加固或水下修补的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3.0.3 维修应包括损伤调查、方案制定、现场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程序。专业性较强的维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队伍承担。
3.0.4 混凝土坝维修时段选择应与工程运行调度和外部环境条件相适应。
3.0.5 水工建筑物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或影响使用功能时,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3.0.6 维修选用的材料应与被修复的混凝土本体及性能相适应,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常用修补材料可按附录A选用。
2 选用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受侵蚀性介质影响或有特殊的要求时,按有关规范或通过试验选用。
3 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4~2.6。
4 混凝土及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5 修补处理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
3.0.7 混凝土维修宜在5℃~25℃环境条件下进行,不应在雨雪或大风等恶劣气候的露天环境下进行,水下修补应符合相关规定。
3.0.8 维修后应进行养护,并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类修补材料应潮湿养护不少于14d。
2 聚合物水泥类材料应先潮湿养护7d,再干燥养护不少于14d。
3 树脂类修补材料宜干燥养护不少于3d。
3.0.9 混凝土坝维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对结构、部位、构件等造成次生、衍生伤害。
3.0.10 重要结构的修补加固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布设安全监测仪器。
3.0.11 检查及维修过程应做好记录,留置影像资料。
3.0.12 混凝土坝维修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3.0.13 混凝土坝维修应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及国家相关规定。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检查…………………………………………………………………………………6
4.1一般规定……………………………………………………………………6
4.2检查分类及频次…………………………………………………………6
4.3检查内容及方法…………………………………………………………6
5损伤分类…………………………………………………………………………9
6维护………………………………………………………………………………11
6.1一般规定…………………………………………………………………11
6.2混凝土表面维护…………………………………………………………11
6.3伸缩缝止水设施维护…………………………………………………11
6.4排水设施维护……………………………………………………………12
7裂缝处理…………………………………………………………………………13
7.1一般规定…………………………………………………………………13
7.2处理方法…………………………………………………………………13
7.3质量检查…………………………………………………………………15
8渗漏处理…………………………………………………………………………17
8.1一般规定…………………………………………………………………17
8.2处理方法…………………………………………………………………18
8.3质量检查…………………………………………………………………25
9表面破损处理…………………………………………………………………27
9.1一般规定…………………………………………………………………27
9.2处理方法…………………………………………………………………27
9.3质量检查…………………………………………………………………29
10补强加固处理………………………………………………………………31
10.1一般规定…………………………………………………………………31
10.2处理方法…………………………………………………………………32
10.3质量检查…………………………………………………………………33
11水下修补…………………………………………………………………………34
11.1一般规定…………………………………………………………………34
11.2处理方法…………………………………………………………………34
11.3质量检查…………………………………………………………………36
附录A常用修补材料…………………………………………………………37
附录B检查部位及内容………………………………………………………41
附录C裂缝调查内容与方法………………………………………………45
附录D渗漏调查内容与方法……………………………………………51
附录E损伤调查内容与方法………………………………………………52
附录F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56
附录G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66
本规程用词说明……………………………………………………………………67
引用标准名录………………………………………………………………………68
附:条文说明………………………………………………………………………69
ICS 17.140.01
CCS Z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9—2021
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of indoor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2021-10-26 实施2021-04-26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 言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38号)的要求,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研,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基本规定、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及其源强的评估、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要求、验收要求、维护。
1 总则
1.0.1 为规范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的新建或既有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
1.0.3 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配电变压器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是将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电压的变压器,具有独立绕组,三相最大容量为2500kV·A,单相最大容量为833kV·A,且最高电压等级为35kV的变压器。
2.0.2 户内配电变压器 indoor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应用于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内的配电变压器。
2.0.3 振动源强 vibration source intensity
即振动源的强度——反映振动源强度的加速度、速度及其频谱等特征指标,常用指标为振动源参考点位置垂直于地面方向的Z振级。
2.0.4 噪声源强 noise source intensity
即噪声源的强度——反映噪声源声辐射强度和特征的指标,通常用辐射噪声的声功率级或确定环境条件下、确定距离的声压级(均含频谱)以及指向性等特征来表示。
2.0.5 敏感点 sensitive sites
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疗养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
2.0.6 降噪材料 acoustic damping material
以降噪为目的的声学材料,依据其声学用途主要分为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材料。
2.0.7 降噪装置 noise reduction device
以降低噪声影响为目的,利用降噪材料与结构材料组成的装置,包括吸声构件、隔声构件、隔声罩、消声器、声屏障、隔声门、隔声窗等。
2.0.8 固体声 solid borne sound
在固体中以结构振动形式传播的声波。
2.0.9 厂界 boundary
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场所或建筑物边界。各种产生噪声的固定设备的厂界为其实际占地的边界。
2.0.10 Z振级 Z-weighted vibration level
垂直于地面方向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13441.1规定的全身振动Z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
3 基 本 规 定
3.0.1 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
3.0.2 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运行安全、次生影响、经济成本、使用寿命、运行维护等因素。
3.0.3 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应保证受户内配电变压器影响的周边环境振动与噪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3.0.4 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对于材料和装置的选用应力求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经济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无二次污染且对人和动物无害,同时应满足防火、防水、防霉、防潮、防蛀、防腐、防盐雾、防尘等不同配电变压器场所要求,还应兼顾消防、通风、散热、采光、照明及表面装潢要求,应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4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及其源强的评估
4.1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
4.1.1 户内配电变压器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包括变压器的铁芯振动、绕组振动。
4.1.2 配电变压器所在敏感建筑物内振动主要为经建筑结构传递的配电变压器振动,噪声主要为配电变压器透射声。
4.2 振动源强的评估
4.2.1 配电变压器振动控制工程设计前,应进行振动源强的调查、测试与评估。振动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5的有关规定。
4.2.2 当无法测试、类比测试或以资料调查方式获得振动源强时,可通过经实际验证的数值分析模型预测的方式获得,预测结果应进行必要的定量评估或验证。
4.3 噪声源强的评估
4.3.1 配电变压器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噪声源强的调查、测试与评估。噪声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T1094.10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HJ707的有关规定。常规配电变压器的噪声级可参见设备出厂说明书。
4.3.2 当无法测试、类比测试或以资料调查方式获得噪声源强时,可通过经实际验证的数值分析模型预测的方式获得,对预测结果应进行必要的定量评估或验证。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及其源强的评估……………………………………5
4.1振动与噪声的来源………………………………………………………5
4.2振动源强的评估…………………………………………………………5
4.3噪声源强的评估……………………………………………………………5
5工程设计………………………………………………………………………6
5.1一般规定……………………………………………………………………6
5.2降噪设计……………………………………………………………………7
6施工质量要求……………………………………………………………………9
6.1一般规定…………………………………………………………………9
6.2隔振措施施工……………………………………………………………9
6.3隔声措施施工………………………………………………………………9
6.4消声措施施工……………………………………………………………10
6.5吸声措施施工…………………………………………………………11
7验收要求…………………………………………………………………………12
8维护…………………………………………………………………………14
本规范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附:条文说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