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化工产品手册 第六版 表面活性剂 》朱领地 莒晓艳 主编 2016年版
本书简介
本书是《化工产品手册》第六版之一。主要介绍了天然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等。本书切合实际地反映了我国表面活性剂现状,力求全面、最新。为从事表面活性剂生产、科研、设计、供销、管理的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书简介
本书是《化工产品手册》第六版之一。主要介绍了天然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等。本书切合实际地反映了我国表面活性剂现状,力求全面、最新。为从事表面活性剂生产、科研、设计、供销、管理的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书简介
本书系《化工产品手册〉第六版分册之一。本书共收集醇酸树脂和烯丙基树脂、聚乙烯醇缩醛和聚合物、纤维素衍生物树脂与塑料、高吸水性树脂和水溶性高聚合物、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树脂与塑料、有机氦树脂及塑料、酚醛树脂和塑料、聚酰胺树脂及塑料、氢基树脂与塑料、热塑性聚酯及塑料、芳杂环聚合物、环氧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膜、聚醚类树脂及塑料、聚衣树脂与塑料、热致液晶聚合物、导电塑料和磁性塑料及国内五大合成树脂,共计750多个产品的合成原理及工艺。每个品种包括中、英文名称,简介,结构式,物化性质,产品用途,配方及工艺路线,操作步骤与产品规格等。主要介绍了树脂与塑料国内现行工业化生产的各种产品、经鉴定的国内中试或试制的产品、具有国产化前景的国外产品以及具有市场前景且有可能恢复中试和产业化的产品。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开发。所选品种大部分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操作切实可行,适于中小型生产及应用企业需求,也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生产,教学、科研、开发及应用人员参考使用。
…………
…………
…………
本书简介
本书系《化工产品乎册〉第六版分册之一,本书共收集二十六大此〔油脂漆、天然树脂漆和元索有机漆、酚醛树雷漆、沥青漆,醇酸树脂漆、氨基树脂漆、硝基漆、过氯乙烯藻和烯树脂漆、丙烯酸漆、聚氢酯漆和聚酯漆、环氧树脂漆、聚苯硫醚漆和氟碳漆、橡胶漆和纤维素漆、塑料漆和快干漆、防水漆和防火漆、防腐漆/面漆和底漆、建筑/水基和仿瓷涤料、美术和多彩涂料、汽车用漆和金属粉末涂料、家用电器漆和电子通信漆、交通和航空涂料、竹木器漆、家用涂料、船舶涂料、特种功能涂料、辅助材料、国外涂料产品和纳米涂料),附国内外十大最新涂料精品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新产品,每个产品分多项栏目介绍:产品名、英文名、结构式或姐成、性质、质量标准、制法、消耗定额、用途、安全性、生产单位等。本书实用价值很高,反映了涂料成果的最新进展,又为开发更新的产品提供了断悲路。企业做鉴这些产品,就可以大大缩短开发研制的时间。迅速满足客户暧市场的需要:本书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主要介绍了国内涂料现行工业化生产的各种产品、经鉴定的国内中试或试制的产品、具有国产化前景的国外产品以及具有市场前景且有可能恢复中试和产业化的产品,共计1400多个品种,其中有数十项笔者的科研成果及项目。
本书文字精练简明。内容覆盖面大,品种齐全,同时本书还为读者握供丰富、翔实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本书切合现状。反映当代前沿进展。
本书摘要
本书包括无机基本化工原料和无机矿物原料两个部分,无机基本化工原料又包括了无机化合物、单盾和气体=个飓分。#欧录了768个品种。本书时一些重要的名称规范、物化数据进行了完善,将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备方法和生产单位进行了更新,重点补充了大量的产品新用途和安全性要苯的数据,全面介绍了收录产品的结构组成、物化性质、质量标准、用途制备、安全及生产等内容。还着重介绍了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致力于做到既具有资料性、技术性、信息性、科昔性,又面向市场经济,高有实用性、创新性。以求做到内客翔实、数露准确、信息新颖、查阅便捷。
……………………
……………………
……………………
本书简介
本书是《化工产品平话〉第六版之一。全书共收集700余种塑料、橡股合成、加工、应用助剂。主要介绍了助剂相关的物化性质、质量标准、用途、制法、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整料、橡整、助剂裀关的研究、生产、管理、销售等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
………………
本书简介
本书系《化工产品手册》第六版分册之一,本书共收集无机频料、偶氤类有机颜料、酞菁类有机顾料、杂环类有机麒料及蒽类三芳甲烷颠料和荧光颜料等共600多个产品的合成原理及工艺。每个品种也括中、英文名称,简介,结构式。物化性质,产品用途。配方及工艺路线,操作步骤与产品规格等。主要介留了颤料国内现行工业优生产的各种产品、经鉴定的国内中试或试刚的产品、具有国产化前景的国外产品以及具有市涵前景且有可能中试和产业化的产品。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颜料的教学和研究开发;所选品种大鄙分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操作切实可行,适于中小型生产及应用企业需求。也可供从事颜料生产、教学、科研、开发及应用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文字精练简明,内容覆盖面大,品种齐全,同时本书还为读名提惧丰富、翔实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本书切合现状。反映当代的沿发展。
书末附有产品中、英文名称索引。
本书简介
本书是《化工产品手册》第六版分册之一。在的一版的基础上增添了发晨迅速的新品种,更新了相关数据、标准。完善和补充了产品应用新领域及新制备方法等。共收集了约1300个有机化工原料品种,包括脂肪族化合物,劳香族化合物,卤代经化合物,醇、酣、醚及其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物。候酸及其衍生物,含氦、含硫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多官能团复杂就合物等。本书是化工、医药、轻纺等行业科硒、生产、昔销及相关专业人士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
…………
…………
本书简介
这本《混凝土结构》教材主要是供土木工程专业中主修建筑工程,选修桥梁工程的大学生用的。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3,包括绪论、材性、考、剪、压、拉、扭、变形裂缝和预应力等9章,中焉为《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包括设计原则和方法、楼盖、单厂、多层框架、高层和贲体结构等6章;下册为《混凝土公路桥设计》,包括总体设计、设计原理、梁式桥、拱式桥和墩台设计等5章。
这本教材是教育部确定瞽通斋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被住房和被乡建设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底,高校土木工程指导委员会对“祗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和“土力学”两门谦程的教材组织了推荐谮审工作,本教材的上册被评为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十一五”推荐教材。
本教材是在原有幽第三版基础上进行修订砖。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把原来上册第3章计算方法的内容都糁到现在的中册第10章设计原则和方法中去,并把原来分散在楼盖和单厂中的楼面竖向荷载、风、雷荷载等内容也归并到第10章中;在上册中删去双偏压,增加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筒介;在中册高层中奥出剪力墙,并把它单独列为一节,在例题和习题中的受力钢篙大多改为HRB40O级钢筋。
本书简介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册。此次修订全面参照最新的国家规葱和标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植理,充实和重新编排,使本教材能更好地适隆当前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上珊混靛土结构设计愿理。主要讲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构忤。中册混额王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主要讲述楼差、单层厂房、多层框架、高层建筑、砌体结构。下册为褫凝土公路桥设计。
中香共分临章。主雯结合《褫橇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毂规范》(GB 5000S-2001)《2006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士结构技术规程》CJG3—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编写,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楼差、单层厂房、多层框琴结构、高层建筑姑构,砌体结胸设计等。
本教材可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制作、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简介
本书依据斑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编写。全书共4章,主要讲述了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并包含设计例题。其中,混凝土梁板结构补充讲述了装配式结构的梁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补充介绍了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本书部分章节讲及规范的内容可扫二维码了解具体内容。每章后有思考题和习题。读者可通过慧考题和习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设计、电工和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简介
本书叛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的《混凝土结构》《上册)——鬣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编写,每章包括基本公式、重点"点、疑问解答.常见闼型与解题思路、典型例题等内容。其中典型例题部分钎对三校合编教材每章习题中有代表性的愿目。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另外。又新增了一些考察基本概念和玫题能力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选一步加深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
本书可供备考专接本考试的考生学习,也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原理及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水泥及水,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材料及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用纤维各种原材料的来源.特性与应用,并著重介绍近些年来在混凝土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双掺原料,即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材料及矿物外加剂。附录中列举了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关的标准规范。
本书适合作为混凝土从业者的人门措导书,也可用作无机非宝届材料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简介
本书将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机械结构振动力学、机械振动噪声以及信号检测分析等多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可以使从事机械振动与噪声研究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对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工程应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本书分三篇共24章。
第一篇介绍了机械结构振动特性的基础理论知识,阐述了阻尼处理技术和结构动态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国内外先进的减振器和吸振器。
第二篇介绍了声学的基础知识,论述了振动噪声产生与控制机理以及振动噪声的评价方法,给出了几种常用隔声器和消声器的作用机理。
第三篇研究了噪声与振动的测试与分析技术,论述了几种信号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阐述了振动噪声信号分析技术、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振动噪声控制元器件、新产品等。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机械制选工艺学基本现论+工程案例”的框架编写,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控制,机器装配工艺设计,先进制查技术与模式,复杂工程回题求解能力实训等9章。最后一震通过﹖个典型机械制造工艺案例开展工程实训。本书也介绍了工业4.0中机械副浩工艺的新变化,
本书不仅适用于机械类专业的初学者,对已有较多机械制造行业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样有较大帮助。可作为高等院松专业教材﹐也可供机械制造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孑和培调。
内容提要
根据我国最新颈布国家标准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情况。手册第﹖版以机械制图、螺汶连接,滚动轴承、齿轮传动,狗滑密封、带传动、常用电动机等为重点,对第1版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更新并充实了大量的标准和技术内容。增加了一些例题,以便读者参考使用,全书共分21章,包括,1.常用数据和资料:2机械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3.机械制图。4.极限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和表面结构:5.常用材料:6绿纹和螺纹连接:7、轴毂连接w&销和铆钉连接、9.滚动拍承,10.,滑动轴承,11.联轴器、离合器:12.润滑与密封,13.齿轮传动:14-蜗杆传动。15.螺旋传动。16.带传动:17.链传动。18,减速器。19.,起重零件。20.弹簧,2l,常用电动机。
本书可供从事视械设计及制造的工磬教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研究生机帔类专业踝程设计、毕业设计、研究、实物及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简介
为进一步适应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并于2017年1月1口起施行。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新增了绿色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幕墙设计等内容,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日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我社近期组织编辑力量,全面梳理现行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相关规定,在认真调直研究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对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进行了整理汇编。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分为国家规定和地方规定两篇,国家规定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地方规定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等地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以及相关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什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刚开始实施,各地的细则目前还是依据2008年版深度规定而编制,结合最新规定编制的各类深度规定尚未出台,我社将会对各地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编制保持关注,及时更新信息,读者可登录我社微信公众号查询相关规定的史新信息。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建筑材料最新标准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木材及其制品、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建筑材料试验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使用。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标准遍写。本书系统性强,设计概念新,在内容的选材上以太量性民用建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和教学相结合,深度上适合本专利层次的教学要求。
本书主要讲述了建筑材料及建筑构造,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特征,规格及应用范围,建筑的种类,构造组成及各构配件的构造要求,构造设计方法,构造节点图的绘制等。内容丰富期实,文字简明拒要,说理清楚透彻。书中含有大量的图表和图例,倾干读著学习.查找和参考.
全书共9章,分别是第Ⅰ章建筑材料基本知识,笫2章建筑构造设计概论,第3章地基与基础,第4章墙体构造,第5章楼地层,第6章楼梯与电梯,第﹖章屋顶构造,第8章门和窗,第9章园林建筑基本构造。
本书可作为专科.应用型本科学校建筑设计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城镇规划,中国古建筑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多考用书。
DB
北京市
地方标准
DBJ01-6192004
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
Regulation for Water Qyality and Corrosion Prevenrtion in Heating Systems
2004-12-15发布 2004-12-15实施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 发布
前言
长期以来,热水供暖系统的水质和运行管理处于无序和落后的状态,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现象严重,影响到锅炉、换热设备、水泵、管道、阀门及整个供暖系统的能源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严重阻碍了新型节能散热器、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和机械式分户热表的推广使用。为使供热采暖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行、保护环境及适应城镇供热体改革的需要,必须改革上述落后册状态。
在欧洲和北美国家,集中供暖的水质、水处理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对系统进行科学化的运行管理,因此,能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好、供热设备和管网的寿命一般都在30-50年。目前国内尚无热水集中供暖系统水质、水处理及运行管理的标准。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往往引用国标《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及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刀34-2002)。这两个规范仅涉及到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一次热水热力网的水质标准。热水集中供暖系统的水质、水处理则应涵盖低压热水锅炉几热交换站、管道、阀门、水泵、散热器及热计量控制设备等的防腐阻垢及防堵塞措施,这方面尚属空白。为此,我们编制了《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得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1.总则
1.0.1为改善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减轻对设备的腐蚀危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北京市大气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使本市供热采暖系统更加经济、安全、清洁和高效率运行,并保证本市热计量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本技术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供水温度等于或低于95℃的供热采暖系统的水处理及运行管理,既有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及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热水供暖系统的水质水处理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一2003)及《工业锅炉水质》(GB1576一2001)的规定。
1.0.4热水供暖系统及水处理设备的施工验收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一2002)执行。
2.术语
2.0.1充水
用于对整个供暖系统使用前充注的水。
2.0.2补水
系统在供暖期间为维持运行工作压力所需补充的水。
2.0.3系统水容量
整个供热采暖系统充满水时水的总容积,包括锅炉和热交换器、水箱、管道和散热器等的水容量。
2.0.4阻氧塑料管道
阻氧塑料管道的特征是具有阻氧层的塑料类管道。
2.0.5腐蚀
金属与所处环境介质发生物理一化学作用(通常为电化学性质),导致金属于所处环境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甚至功能受到破坏。
2.0.6缓蚀剂
可以减低腐蚀速率,但不明显改变腐蚀介质浓度的化学物质,一般想腐蚀溶液中添加浓度很低的缓蚀剂就很奏效。
2.0.7防腐阻垢剂
可以使金属免受腐蚀或减缓腐蚀,同时能够阻止水垢形成和去除已生成水垢的化学药剂。防腐阻垢剂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类。防腐阻垢剂也称为缓蚀阻垢剂或阻垢缓蚀剂。
2.0.8硬度
指水中可使锅炉或热交换器结垢的两种主要离子,即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用mol/L(毫摩尔/升)表示。其基本单元位c(1/2Ca2+、1/2Mg2+)。
2.0.9碱度
指水中能够接受氢离子的碱性物质,如氢氧根、碳酸根及重碳酸根等的总含量,用o/L(毫摩尔/升)表示。其基本单元位c(OH一、1/2C0,2一、HC03一)。
2.0.10无压热水锅炉
又称常压热水锅炉。这种热水锅炉的本体散开或者具有流通截面足够大的通大气管。因其与大气相同,锅炉运行过程中,其工作压力时终与大气压力相等,亦即其表压为零,故称为无压热水锅炉。
3.水供热采暖系统的水质要求
3.1基本要求
热水供热采暖系统的水质应满足系统和设备对水质的要求。
3.2与热源间连接的二次水供暖系统
与热源间连接的二次水供暖系统的水质要求见表3.2。
4热水供暖系统水处理方式
4.1热水供暖系统水处理的方式
4.1.1使系统的金属腐蚀减至最小。
4.1.2水质达到表32或表3.3的标准,同时抑制水垢、污泥的生成及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杜塞采暖设备、管道,特别是保证散热器温控阀、机械式热表等正常运行。
4.1.3不污染环境,特别是不污染地下水。
4.1.4方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
4.2补水水处理的方式
4.2.1投加防腐阻垢剂
当补水的pH值小于表3.2或表3.3的规定时,宜投加防腐阻垢剂,使补水的pH值达到规定的要求。
当补水总硬度为0.6一6mol/L,并且日补水量>10%的系统水容量时,也应对补水投加防腐阻垢剂,以减少系统中水垢、污泥的生成。
4.2.2离子交换软化
当补水硬度>6mmol/L,可采用离子软化水处理装置,使总硬度≤0.6mmol/L。常用的是钠离子软化水处理装置。离子交换软化的水处理方式可降低硬度,即防止结垢。
本书简介
本书以相应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为依器,以有关专业书籍为惜鉴。以大量内部资料为参考,结合编者自身的工程实践和教学经验,集体编写面咸。全书共分七章。第1章介绍照明的基水知识、光物理特性的常用度量和人类通过光产生的视凳效果。第2章介绍照明光源与常用灯具的选释与使用。第3章通过利用系数法、单位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讲解照明计算。第4章介绍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和步骤,通过各种场所灯具的选择,对虽明质量及节能效果进行剖析。第5章对照明电气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工程实例对蜇明设计的要求、任务、方式及供电方式进行讲解,并对照明线路计算及导体、开关的选择进行讲解。第6章介绍照明施工图设计,对施工图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庭工图设计的任务要零等进行讲解,并通过工程实例,结合技术理论进行讲解。第7章对照明节能进行介绍。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